第一节 圣经
1. 耶稣如何称他那个时代的圣经 旧约经书?
“耶稣说:经上写着:‘匠人所弃石头,已作了房角的头块石头。是主所作的,在我们眼中看为希奇。’这经你们没有念过吗?”太21∶42
注:康熙字典作注曰:经者,道之常也。《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经”为历久不变的、为经典。综合而言,“经”就是指记载永恒之真理的经典。
2. 上帝对人的启示还有何名称?
“耶稣回答说:‘听了上帝之道而遵行的人,就是我的母亲,我的弟兄了。’”
路8∶21
注:圣经共六十六卷书,是由35~40位作者,在跨度1600年左右的时间写成的合集。这些书又可称为“上帝的道”,或“圣经”。
3.圣经是怎么赐下的?
“圣经都是上帝所默示的。”提后3∶16
4.这些写作者所受的是谁的默示呢?
“预言从来没有出于人意的,乃是人被圣灵感动,说出上帝的话来。”彼得后书1:21
5. 彼得特别提到了什么例子?
“弟兄们,圣灵借大卫的口,在圣经上预言领人捉拿耶稣的犹大;这话是必须应验的。”徒1:16
6.所以,通过这些人说话的是谁?
“上帝既在古时借着众先知多次多方的晓谕列祖。”来1∶1
注:严格说来,所有写作《圣经》的作者,也如孔子的自谓一样,是“述而不作”,上帝才是《圣经》真正的作者。“先知”是上帝藉以向世人传达其神圣旨意的人间媒介。正如中国古代的圣贤伊尹所说:“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
7.为什么要写下圣经?
“从前所写的圣经都是为教训我们写的,叫我们因圣经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可以得着盼望。罗15∶4
8.全部圣经的益处在于什么?
“凡上帝所默示的圣经,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提后3∶16
9.上帝赐下圣经是何用意?
“叫属上帝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3∶17
10.上帝要让他的话在这被罪污秽的世界里成为我们的什么?
“你的话是我脚前的灯,是我路上的光。”诗119∶105
11.耶稣对旧约有哪三个总的归类?
“耶稣对他们说:‘这就是我从前与你们同在之时所告诉你们的话说:摩西的律法,先知的书和诗篇上所记的,凡指着我的话,都必须应验.’”路24∶44
注:“摩西律法”是指犹太人对旧约头五卷书的通称。“先知的书”则包括《以赛亚书》、《耶利米书》,《以西结书》及十二小先知书,还包括《约书亚记》和《士师记》,《撒母耳记上下》,《列王记上下》;“诗篇”则包括所有其他的书。
12. 耶稣的弥赛亚身份有何凭证可以证明?
“从摩西和众先知起,凡经上所指着自己的话都给他们讲解明白了。”路24:27
注:耶稣特别把旧约预言作为证明他的弥赛亚身分的证据。当基督谈到《圣经》时,他所指的就是《旧约全书》,因为《新约全书》当时还没有写成。新约中最早的一卷书是在公元53年左右写成的。可见早期的基督徒藉以传福音的《圣经》完全是《旧约全书》。今天某些教会只重《新约》,不重《旧约》,这种割裂完整的《圣经》的倾向是错误的。
13.圣经中怎样称呼上帝?
“他是磐石,他的作为完全,他所行的无不公平,是诚实无伪的上帝;又公义,又正直。”申32:4
14.因此,上帝的道必具有什么性质?
“求你用真理使他们成圣;你的道就是真理。”约17∶17
15.上帝使他的道大到什么程度?
“因你使你的话显为大,超乎你的名声。”诗138∶2
注:人的名声代表着人的品德。在人常常是名不符实,在上帝却是实符其名,甚至实过其名。当上帝使他的话超乎他自已的名声时,上帝的品德就成了他的话的根基,以及实现他的圣言的保证。(来6∶13,14)
16.约伯对上帝的话作了什么见证?
“他嘴唇的命令我未曾背弃,我看重他口中的言语,过于我需用的饮食。”伯23∶12
注:孔子亦言“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说的都是同一个意思
17.大先知以赛亚对上帝的话的信心有多坚定?
“草必枯干,花必凋残,惟有我们上帝的话,必永远安定。”赛4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