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文稿发布(第十二卷)
第970号 耶稣——我们的公义、榜样与伙伴
   我十二点以后就睡不着了,所以就起来,在祷告中寻求主并将自己交给那关怀照顾我的主保守之后,就开始工作了。{12MR 232.1}
    “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太11:28-30)。
    基督在这里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得安息和平安的条件,就是与基督一同负轭。凡是接受这个条件的人,必发现基督的轭会帮助他们担负他们所需要挑的每一个担子。如果没有基督在我们身旁承担最重的那一部分担子,我们确实会说那担子是沉重的。但是当我们与祂同负责任之轭时,人生的担子就都变得轻省了。当一个人甘心顺从上帝的要求时,就会有心灵的安息,安息的程度与顺从的程度成正比。他就会有证据,表明他有清楚的判断力和品格的坚定,使他因信基督而得赎。{12MR 232.2}
    温柔谦卑是一切顺从上帝律法、甘心负基督之轭的人会表现的特征。这些美德会在为上帝服务中带来理想的平安。我们在学习基督的心里柔和谦卑时,要将全部身心交给祂支配。于是基督改变人心的恩典就会在内心和品格上运行,使在罪中堕落的人在祂里面得以完全。{12MR 232.3}
    基督愿意教导凡要跟从祂的人这个教训。祂作为我们的替身和担保,站在人类之首,是我们的榜样。祂顺从了上帝全部的要求。祂本是天上的至尊,荣耀的王,却撇下祂的王权、祂在天庭作统帅的职位,作为一个人来到我们的世界,而且成了受律法管辖的人。而这一切为的是使人可以变得像他的夫子一样顺从,不是顺从上帝的仇敌,而是顺从他在天上的父;这样人就能从事上帝要求祂每一个顺命儿女都要从事的服务。{12MR 233.1}
    这构成得救的条件。上帝吩咐每一个人都要遵守这个条件,就像祂在伊甸园中吩咐过亚当夏娃一样确定。我们的始祖跌倒了,因为他们在受撒但试探时没有顺从上帝。从那时以后人类家庭一直在侍奉撒但,做他的工,负他的轭,担他的担子,只有很少的人例外。但他们发现这个轭是不舒服的,是难堪的,这些担子是讨厌的、沉重的。{12MR 233.2}
    然而基督舍弃自己的生命以便犯罪的人可得幸免,使人类可有另一次试验。祂愿意亲自代替人;祂愿意给自己披上人性的外衣,从最初开始过人类的生活。祂愿意经历婴孩、儿童、青少年和成年的阶段,以便向人显明应该怎样生活,怎样利用自己的宽容时期。{12MR 233.3}
    基督承认自己受律法管辖。如果不是这样,祂就不能作我们的救主,除掉我们的罪。上帝计划人要做到律法的每一细则,使人能彰显一种与基督所赐的样式相符的品格。祂希望跟从祂的人虽然在世界上却不要属于世界,他们要有下述经文中的经验:“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上帝的儿子而活;祂是爱我,为我舍己”(加2:20)。{12MR 233.4}
    小气的人,具有一种狭隘自私精神的人自己要为这些讨厌的品格特性负责;因为基督已使他有可能脱离这些缺点。祂已将接受祂的可能性放在人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而且祂作见证说:“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赐他们权柄,作上帝的儿女”(约1:12)。{12MR 234.1}
    这种权柄并非人力,乃是上帝的权柄。当一个人真的接受基督时,就接受了祂的义。他就过着基督的生活。于是他在训练自己注视基督、学习祂的生活、实践祂的美德时,就是在吃上帝儿子的肉,喝祂的血。{12MR 234.2}
    那些品格被易怒的性情损毁的人,应该赶紧寻求主。他们应该由衷地献上这个祷告:“上帝啊,求祢为我造清洁的心,使我里面重新有正直的灵”(诗51:10)。使我能正确估计耶稣基督和祂的功劳。用祂的灵引导我。“我就把祢的道指教有过犯的人,罪人必归顺祢”(13节)。{12MR 234.3}
    上帝在祂的儿子身上将人应该过的生活摆在人面前。人不应该不断扩展自己各方面的选择,用自己的意愿反对上帝旨意的力量。然而许多人却在将上帝赐给他们的能力用在无望地追求他们绝不能达到的事物上。这种人的生活若与主他们的榜样的生活相对照,就多么不同啊,祂为他们的缘故保证要过舍己、贫穷、受苦、不受赏识、不被承认、遭藐视、被拒绝的一生。基督经常疲倦饥饿,因意识到自己的爱没有回报而充满悲伤。祂来要拯救和赐福的民族没有认识到祂的使命。他们已经远离上帝,不断误解和曲解祂。“祂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祂。”“祂被藐视,被人厌弃;多受痛苦,常经忧患。祂被藐视,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样;我们也不尊重祂。……哪知祂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祂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祂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祂被欺压,在受苦的时候却不开口;祂像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祂也是这样不开口”(约1:11;赛53:3, 5, 7)。{12MR 234.4}
    鉴于上帝已经赐下的关于祂的爱、祂的同情、祂的仁慈的大量证据,祂要求我们甘心乐意的顺从。祂的爱会证明是每一个人的安全保障。它会挡住通向罪与自私放纵的道路。我们仰望我们信心的创始成终者耶稣,学习祂舍己自我牺牲的生活,就装备了与祂一样的心志去从事同样的服务。基督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太16:24)。对于真正跟从基督的人,在做基督已为他做过的这些事时有一种快乐。他并不认为这是一种专制的苛求,而是一份有关祂惟一安全保障的清楚详细的说明,使他脱离狡猾仇敌的勾引,仇敌总是在设法缠住我们的脚,使我们步履维艰。{12MR 235.1}
    上帝知道若容许我们随从自己的倾向,行往自己的意志所指引的地方,我们就必落入撒但的阵营,并成为拥有他特性的人。因此上帝的律法限定我们顺从那位高尚、尊贵、能鼓舞人的主的旨意。祂希望我们耐心智慧地负起服务的责任。从事上帝的工作乃是为了我们今生和永生的益处。若是祂的旨意被人愉快地感激地接受,结果就必显在所做的服务上和品格的发展上。{12MR 235.2}
    对天父旨意不甘心的顺服,必养成叛逆的性格。这等人视服务为苦工。它不是本着爱上帝的心欣然从事的,而不过是机械式的劳动。这种人若是胆敢,就会不顺从。他的反叛是被抑制的,随时会在苦毒的抱怨和控诉中爆发出来。这样的服务不会给心灵带来任何的平安与宁静。{12MR 236.1}
    基督取了人性及其一切的屈辱和服务,以便使人摆脱撒但的战车,不再作捆绑在车上的奴隶。祂知道侍奉撒但只能带来悲惨、可怜与痛苦。罪人不知道休息和安息。罪人说:我想要我的自由。因此他会藉着抛弃上帝的律法来摆脱一切的约束。然而正是这种欲望使世界成了现今的样子——和挪亚的日子一样败坏,与所多玛和蛾摩拉一样污秽。{12MR 236.2}
    上帝将两等人摆在我们面前。论到一等人——恶人——祂说:“恶人必不得平安”(赛48:22)。论到另一等人祂说:“爱祢律法的人,有大平安:什么都不能使他们绊脚”(诗119:165)。论到那律法,祂说:“耶和华的律法全备,能苏醒人心;耶和华的法度确定,能使愚人有智慧。耶和华的训词正直,能快活人的心;耶和华的命令清洁,能明亮人的眼目。耶和华的道理洁净,存到永远;耶和华的典章真实,全然公义,都比金子可羡慕,且比极多的精金可羡慕;比蜜甘甜,且比蜂房下滴的蜜甘甜。况且祢的仆人因此受警戒,守着这些便有大赏”(诗19:7-11)。我们应该视我们为上帝服务为一种乐趣,应该使它成为我们爱祂的表示。{12MR 236.3}
    律法与服务乃是每一真正人生的组成部分。懒惰乃是罪。人们以为金钱使拥有它的人可以不服务,因为一个人有钱,他就蒙允许懒散度日。但魔鬼使所有这种人从事最恶劣的工作。主才是有权利让我们服侍的。一个人越为自己活,越少为别人的益处活,他在自己的生活中就越少高尚和纯洁。他的道德力在为自己活的时候就退化了。请将懒散的生活与那面对自己的责任并为上帝也为同胞开始从事自己一生工作的人相比较。{12MR 237.1}
    凡意识到自己对同胞责任的人都会接受与耶稣基督合伙同工的提议,过顺从与服务的一生。惟有这样他们才能向世人拿出神圣的证书。这些人会怀有一种高尚的人生观。他们不会从事一连串属世的宴乐和娱乐。这决不能满足心灵的需要。真理是高尚的、引人向上的、神圣的,在真理中赐给我们的智慧和知识对于凡愿意接受的人乃是一棵生命树。{12MR 237.2}
    在《以赛亚书》第58章中,上帝已将祂希望我们为同胞也为祂从事的服务摆在我们面前。祂说:“我所拣选的禁食不是要松开凶恶的绳,解下轭上的索,使被欺压的得自由,折断一切的轭吗?不是要把你的饼分给饥饿的人,将飘流的穷人接到你家中,见赤身的给他衣服遮体,顾恤自己的骨肉而不掩藏吗?这样,你的光就必发现如早晨的光;你所得的医治要速速发明。你的公义必在你前面行;耶和华的荣光必作你的后盾。那时你求告,耶和华必应允;你呼求,他必说:我在这里。你若从你中间除掉重轭和指摘人的指头,并发恶言的事,你心若向饥饿的人发怜悯,使困苦的人得满足,你的光就必在黑暗中发现;你的幽暗必变如正午。耶和华也必时常引导你,在干旱之地使你心满意足,骨头强壮。你必像浇灌的园子,又像水流不绝的泉源”(赛58:6-11)。{12MR 237.3}
    那么为何不尝试这种服务呢?主说祂的轭是容易的,祂的担子是轻省的。但这个轭并不提供安逸散漫、自私纵欲的生活。基督的生活是步步克己牺牲的。祂的真门徒也必带着基督化的温柔和慈爱,始终不渝地跟随他夫子的脚踪;而当他在这种生活中前进时,他会变得被基督的精神和生活所激励。(《文稿》1897年第20号,1897年3月写于新南威尔士州,库兰邦,“森尼赛德”)
 
怀爱伦著作托管委员会1983年2月3日发布于美国首都华盛顿 {12MR 238.1}
目录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