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中国安息日会解放前简介
3.聚集华东的禾捆

  华东联合会是远东布道工作很兴盛的一个所在。她的总机关设在号称,『东方巴黎』的上海。这里有『中华总会』的办事处:有『时兆报馆』,里面有一百余位职工,每日劳碌不停的编印救人的书报:有上海疗养卫生院和分院,此院除疗治病人外,并附设一所护士学校,训练中、日、菲、韩、俄以及马来群岛的青年男女,预备将来出去作医药传道士:另外在离此约有七小时火车行程的桥头镇,『中华三育研究社』,聚中国十七省的青年男女,及南洋和高丽的代表在那里领受主的训诲。

  这个联合会包括有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共分江浙、浙南、浙北、苏北和皖宁五个区会。1929年共有44四个教会,79个分堂,2153位教友,14处小学,3处初级中学,12 l个安息日学,和4220位学员。

  江苏省会的工作是从1909年开始的。早一年米纯贞(Bothilde Miller)女士由美国来到上海。她学了一年上海话以后,即于次年下手实行妇女布道的工作1912年,吴德(K.H.Wood)牧师来沪,一面担任传道,一面兼理江苏司库。越一年,教友渐多,工作日盛,逐按总会会例于1913年春季在上海成立江苏省会,公举施塔福(F.E.Stafford)教士为会正。此时上海已有教会2处,教友74位,小学校1所。施塔福弟兄原在上海某印刷所任事,很熟习沪语。自接受真理以来,出外布道,或与人查经。后因感觉救人工作的紧要,逐辞去印刷所的职务,专任本会传道之职。1915年施弟兄返美,因故不能来华,华东联合会委员会逐改任司库吴德牧师为会正。

  1914年福音的工作在上海大加推广。此警告传至离沪三十里之南翔镇时,特别蒙上帝的祝福:不光镇上的绅士有许多接受真理,即四乡的农民亦多相率来归。1921年有一个报告说:『我们在各处可以寻到宝贵的禾捆。我们越多接受圣灵,我们就越能看出在这些悔改的人身上所成就的奇事。』我们在南翔有一位老年的姊妹,每安息步行两次七里长的路程,来赴安息日的聚会和祷告聚会。她说:『她独自行路的时候,常看见天使在她面前行走。』像她这样不能读书的老姊妹,我相信上帝已按着它的大爱使她看见天上的使者:上帝实在与她同行,和她交谈。

  末世的警告蒙圣灵的祝福,不光传遍本省各重要的城镇,且推广到浙江的省城和各大城市。因此联合会逐将浙江省区划入江苏省会的范围之内,改江苏省会为江浙省会。1917年省会派两位书报员到浙江的温州作工。他们的劳力很得主的祝福,佩服圣道,遵守安息日者,日有所增。于是省会又派别的工人进入帮助,组织教会。此区在1918至1919年的工人薪俸和一切教会的费用全由江浙省会克己负担。

  后因浙南的工作蒸蒸日上,又因该地的口音与北部不同,华东联合会遂于1919年提议将温州、台州和处州三府另行组织,任韦更生(G.L.Wilkinson)牧师为会正。当时韦弟兄来中国已有一年,专习温州土语。

  1930年江浙省会又因教会日渐发达,事务亦日加繁重,遂将浙北杭州一带改组为『浙北省会』,以施爱德(Carl Schroeter)牧师为会正。此省会新开始,诸事仍在整理进行中:他日一切就绪,自当为主收割庄稼不少。1931年春季又将江苏北部份组为『苏北省会』。

  本省会除在各教会所设的小学外,又特在1925年假前『上海三育大学』故址开办一个『江浙三育中学』,专门培植江苏与浙江的青年男女,以备承继各地的工作。现在任该校校长者为刘君梦如。刘牧师服务教育已历有年所,对于真教育的目的和设施的方法,十分洞悉,故所办学校亦日兴月盛。1929年中学共有男女学生150余人,小学有180余人:校内附设有印刷所,以补助学生经济之不足。

  中国惟一训练人才的学府『中华三育研究社』起初曾开办于本省会内。此校原设于河南。民国元年(1912)秋季迁于南京城内四条巷,校名仍袭其旧——『道医宫话学校』。当时校舍系租来的西式房屋,楼上作学生宿舍,楼下作课室和办公室。民国二年又迁于上海之宁国路:历任校长为施列民、和禄门、杜约翰、苏清心。民国八年秋,梁恩德(S.L.Frost)任校长,添聘教员,提高程度,加增新课,扩充校舍,改校名为『上海三育大学』,正式开办完全初级大学。由那年起,校务日渐发达,声誉亦远播全国;加以添设工厂,帮助无力读书的贫寒学子,故四方有志的青年,无不望风来归。后因沪地环境不良,对于实行基督教育,亦多不适宜,逐于民国十三年在沪宁铁路旁的桥头镇购地七百五十亩,自建校舍大小二十四座,在十四年九月正式由沪迁,更名为『中华三育学校』(后改称厂中华三育神学』)。此次之劳苦经营,以现任校长李博(D.E.Rebok)牧师出力为最多。至民国二十年秋,因求符合国民政府办学的法令起见,遂改名为『中华三育研究社』。

  民国十七年北伐之际,学校因在战线区内,曾一度受挫,停顿一年。但赖上帝的帮助,和诸位工人的热心,仍得于十八年继续开办:并且诸位教员学生因一年之休息,精神彷佛特别满饱,故校中课程,和实业各方面,无不蒸蒸日上。据十九年该校报告,本年度工厂售出货价约值国币五万元,农场亦大加发达,本年进款已足够百分之七十的自养(西国职员薪水除外),来年各部事务如能顺利进行,销售机会如能一如往昔,则大概可以达到完全自养的地步。

  现在该校工厂出品:有钢丝床,学校用桌椅,铁凳、黑板擦,以及各种铁制用具。此种出品在当时已销行至国内务著名大学及医院内。农场出品有各种罐头食物、水果、鸡蛋和蔬菜等物。

  『时兆报馆』最初由米勒耳医生创设于河南上蔡县。该时出版的刊物名为『福音宣报』,即今日盛行全国,月销八万余份的时兆月报的前身。后因总会组织于沪,报馆亦随而迁来。此报馆算是远东宣传真理印刷品的最大制造厂。每月除出版『时兆月报』、『基督教育』、『末世牧声』,『安息日学良助』等定期刊物外,又出版许多书籍,以供学校及教外之注意真理者采用。可惜者无专门长于文学之人才,专门担任此文字宣传的工作。我们盼望今日在校的青年,凡有志文学,并长于文学者,多在此方注意,预备将来到报馆担任编译职务,那末中华文字宣传事业的前途就大有希望了。

  『医药事业为福音工作的。』这话实在是不错的。末世的警告在中国的历史,从起初就是行医和传道并进的。本会在远东著名的『上海疗养卫生院』,先曾假上海中国红十字会总院开办数年。

  后因合同期满,改租上海南京路市房开诊。因地方窄小,不能尽量收纳病人,又因地处闹市,有碍病人休养,故于民国十七年在沪西乡间一带购地创办一所完善的疗养院。此院在十八年一月一日开幕。近年院务异常发达,病人常有人满之患:故一般佩服本会卫生原理的朋友,都鼓励我们在沪上再建一座平民医院,使贫苦无力的平民,亦能享此健康之帮助。我们的弟兄有了此种鼓励,随即下手进行,组织募捐。在这次运动中,我们特别得到上帝的祝福。我们本来只打算筹募五万元,但后来因中外慈善人士慷慨捐助者特别踊跃,故募捐总额已达十六万元:其中华人所捐之数,据米医生在开幕时的报告,竟占全数六分之五有多。现在此院业已于1930年5月1日开幕,命名为『上海疗养卫生院分院』。该院的位置系在上海靶子路我们『沪中会堂』的隔壁:病床有170张,屋式系六层大厦。院中一切设备,凡总院所有者无不应有尽有。此院之设,原为救济平民,故上海工部局,各大公司,和慈善家,均应允捐助此院的常年经费。

  上海为中国首屈一指的商埠,亦文化苍萃的区域,故教会的进步亦较别的地方稍速。不过地方越文明,罪恶的势力也越大,所以上海的污秽也是我们教友最大的隐忧。当时上海已成立有中东西三个教会:两所小学,一所中学。我们希望不久可以加倍我们的工作。

  1929年江浙省会共有21处教会,45个安息日学,l,207位教友。三天使的警告是从河南传入安徽的。先是在安徽北方的颖上县有一个自立会;韩崇真弟兄任他们的传道士。他也是自立会的创办人之一。韩弟兄为人诚实,事主热心,又极力拥护真理。

  1909年他的老友刘振邦牧师从河南给他寄了满载真理的书报和小册子。他看过以后,很受感动:但内中还有许多疑问。韩弟兄求道心切,立刻写信给刘牧师问他可否来颖上一谈。刘牧师接到回信后,当日就同和禄门牧师亲到颖上与韩弟兄研究真理,详细替他解释一切的疑问。韩弟兄遂立定主意要遵守安息日。自立会当局听说此事,百般的阻挠他,劝勉他,并且应许他若是不改守安息日,他们可以立刻升他为牧师。但韩弟兄说:『听从上帝过于听人是应当的。』自韩牧师皈依真理后,他的教友也有许多人随着他们的牧人过来。韩牧师忠心事主,担任本会许多要职,也结了许多果子。这位忠心爱主爱人的工人,在1927年去世。

  安徽的工作从此开始,逐渐的发展。在那些初熟的果子内,有许多在今日作教会的柱石。颖上县的教会成立后,李宝贵牧师便驻在该地传道。1910年毕胜道(E.Pilquist)牧师进入南京作工。1911年『道医宫话学校』由河南周家口迁来南京。从此以后,总会曾派有许多任务人进入此新地劳苦耕种。

  自『道医官话学校』从南京搬到上海后,南京的工人为培植本地的青年起见,曾在该处开办『三育工读学校』。先后主持该校事务者,有苏醒之、许好威(H.L.Shull)、和刘梦如等人。民国十七年政局变动遂迁至颖上,改名为『安徽三育初级中学』。新近该校在蚌埠与怀远之间,购得山地五十余亩,拟在乡间自建校舍,以实行上帝赐给我们的教育制度。迨该处校舍告成,吾华又将多出一个制造救人灵性者的机关了。

  皖宁区会组织于1913年。该区包括有安徽全省及江苏的一部份:总机关设于首都。1929年全省共有六个正式组成的教会,24个安息日学,和340位教友。

  浙南一带是吾国风景最佳美的地方,同时也是迷信最深刻的所在,因此我们的工作在那里也特别的进步。当1911年时,江浙省会派两位书报员到温州一带去分派书报。他们到了目的地,还未开工以前,先到一座小山上祷告,求天上的能力指引他们。上帝垂允了他们的呼求,所以开工不久,便有一大群人开始遵守安息日,研究他们所带来的真理。这些人明白了以后,又分散到各处去告诉别人。不久这真理的火光逐蔓延遍地;在温州附近的各乡村里,兴起了二十多个遵守安息日的团体。这些慕道者心里极其火热,接二连三的写信给江浙省会,要求派遣工人去帮助他们,教割断?明白一切的真理。这些信徒没有得着回信,后又继以电报,并将慕道友人的相片寄去,以表示他们的诚恳。未了又公推胡建从口徐子侯两位弟兄为代表,亲到上海要求他们派工人到那里传道。当年有傅尔吞、韩尚理、和吴德三位牧师来温州调查这些慕道友的实情。他们见他们实在热心真理,逐将此匕区暂时划归江浙境会管辖,并派吴择善牧师和两位弟兄来此传道。吴德牧师在那年年底即为第一批的信徒施行浸礼。1918年韦更生牧师和他的全家来到温州学习当地的土话,预备在这里服务。1919年江浙省会将温州,台州和处州三府割让,另组为浙南区会,推任韦牧师为会正。区域虽然很小,人民却有六百万余:加以人心慕道深切,故连年信而归主者络绎不绝。

  前年本会在温州南门外购地40亩,作建造厂浙南三育初级中学创之用。目下校舍业已建妥,来此读书的学生,都是热心的青年。现在浙南遍地的庄稼已经发白,盼望主的圣灵运行在这些青年人的心中,打发他们去答应这三府的『马其顿』的呼声。

  1929年全区会共有正式教会17处,安息日学50个,教友606位。温州各地福音工作的最大特点,就是各地多来要求我们帮助:其次就是教友多自动引人归主。据1926年的统计看来,在全省教友中,共有百分之五十二是教友所结的果子。


目录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