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提要:1 犹大生珥、俄南和示拉。6 珥娶他玛为妻。8 俄南的恶行。11 他玛为等示拉而守寡。13 她欺骗犹大。27 她生了一对双胞胎,法勒斯和谢拉。
1 那时,犹大离开他弟兄下去,到一个亚杜兰人名叫希拉的家里去。
那时。本章讲述了以色列将来具有君尊的犹大支派中三个主要家族的起源。本章也显示雅各的众子因忘记他们民族的神圣使命,而面临着在迦南人的罪中灭亡的危险。要不是上帝凭着自己的怜悯进行干预,把雅各全家迁到埃及的话,选民可能会屈从于迦南习俗的腐败影响。因此创38章是以色列早期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
许多圣经注释家认为“那时”是指前一章约瑟的被卖。但该词的意思非常笼统,不能局限于某一特定事件。它更有可能是指雅各在巴勒斯坦生活的整个历史时期。从时间上说,这个故事应该始于约瑟还在父亲家中的时候。
犹大是利亚的第四个儿子,只比约瑟大三岁左右。他在约瑟被卖时约二十岁(见创37:2和创30:24注释)。从约瑟被卖到雅各迁居埃及之间有二十二年的时间(参创41:46;45:6),所以当全家人迁至埃及的时候,犹大约四十二岁。他那时不仅已经有了创38章中所提到的三个儿子,而且显然已经是一祖父了,正如创46:12节所指出的。如果是这样,那么他的儿子珥、俄南、示拉一定在约瑟被卖之前就已经出生了,因为当他玛的事件发生时,他们均已达到了婚育年龄,而他玛的儿子法勒斯在全家人迁至埃及时已经有了他自己的两个儿子。这些因素使我们不得不推测雅各的一些儿子一定非常年轻就结婚了。犹大在其长子珥出生时可能不超过十四岁,而且珥在娶他玛时也可能不超过十三岁。犹大从媳妇他玛所生的孪生子的肯定是生于珥死后两年之内。在离开迦南之前,法勒斯生双胞胎希斯伦和哈母勒时不大可能超过十四岁。这样的早婚现今在东方的某些地区依然很常见。对于雅各家来说,这些现象可能是受迦南人的影响。上述情况说明犹大在约瑟被卖时已经结婚生子,创38章所叙述的部分事情已经发生了。
一个亚杜兰人。亚杜兰离伯利恒西南约21公里,现今被称为锡克玛德库废丘(Tell esh-Sheikh Madhkur),离雅各当时所居住的希伯仑西北大约也有21公里。不知何故,犹大在年青年时就来到亚杜兰。他可能是在放牧养父亲的羊群时偶然地来到了这里,与那个亚杜兰人相识并与他同住了一段时间。在约瑟被卖时(创37:26)以及当饥荒迫使他们去埃及购粮时(创43:3),犹大与其兄弟们在一起,这说明他不是永久性地离开父家。
2 犹大在那里看见一个迦南人名叫书亚的女儿,就娶她为妻,与她同房,
3 她就怀孕生了儿子,犹大给他起名叫珥。
4 她又怀孕生了儿子,母亲给他起名叫俄南。
5 她复又生了儿子,给他起名叫示拉。她生示拉的时候,犹大正在基悉。
他正在基悉。记录这个地名是为了使示拉的后裔知道他们的先祖是在哪里出生的。基悉或亚革悉(书15:44;弥1:14)可能就是现今的贝达废丘(Tell el-Beidā),位于亚杜兰的西南。
6 犹大为长子珥娶妻,名叫他玛。
他玛。身世不详,很可能是一个迦南女子。
7 犹大的长子珥在耶和华眼中看为恶,耶和华就叫他死了。
8 犹大对俄南说:“你当与你哥哥的妻子同房,向她尽你为弟的本分,为你哥哥生子立后。”
按照风俗习惯,俄南作为他玛的小叔子理应娶亡兄无子的寡妻为他立后。但俄南却不愿接受这一习俗的义务,因为长子不是归他自己的,而是要延续已故者的家系,继承其遗产。俄南的行为暴露了他对兄弟的无情和对其财产和继承权的贪心。更有,他的行为违反了神圣的婚姻制度。这是对雅各之子道德低下的令人遗憾的描述。
圣经这里首次提到叔娶嫂制。在其他古代民族中(如,赫梯人),也存在着不同形式的这种习俗。它被纳入摩西的律法中,并规定亡夫兄弟可以拒绝履行这一义务。但这样做被视为是可耻的,如相关的礼仪所表明的(申25:5-10)。《路得记》4:5-8节记载了这样拒绝的一个实例。
9 俄南知道生子不归自己,所以同房的时候便遗在地,免得给他哥哥留后。
10 俄南所做的在耶和华眼中看为恶,耶和华也就叫他死了。
11 犹大心里说:“恐怕示拉也死,象他两个哥哥一样”,就对他儿妇他玛说:“你去,在你父亲家里守寡,等我儿子示拉长大。”他玛就回去,住在她父亲家里。
两个儿子在娶他玛后的突然死亡,使犹大不敢再让第三个儿子娶她。,他可能相信旁经《多比传》所记的一种迷信(3:7-10),认为是她本人或与她结婚导致了珥和俄南的死亡。因此他打发她回父家,应许说他最小的儿子一长大就与她结婚。但犹大从未打算履行其诺言,这一点可以从他的借口中看出来:“恐怕示拉也死,象他两个哥哥一样”。
示拉到了适婚的年龄却没有娶他玛,于是他玛决心借着犹大本人得子。这完全符合赫梯与亚述的习俗。赫梯人和亚述人的法律规定死者父亲在没有其他儿子的情况下要履行娶寡媳的义务。
12 过了许久,犹大的妻子书亚的女儿死了。犹大得了安慰,就和他朋友亚杜兰人希拉上亭拿去,到他剪羊毛的人那里。
犹大已成了一个鳏夫。由于剪羊毛时要举行欢宴(见撒上25:2-11;撒下13:23),所以犹大得在哀悼期结束之后才能参加这种活动。故事中提到了他的朋友希拉陪着他,因为他在下文中将起一定的角作用(第20节)。
亭拿。位于犹大山地,正如“上”字所显示的。这里后来分给了犹大支派(书15:57)。今日被称为提拿(Tibnah),离亚杜兰东北约6公里。
13 有人告诉他玛说:“你的公公上亭拿剪羊毛去了。”
14 他玛见示拉已经长大,还没有娶她为妻,就脱了她作寡妇的衣裳,用帕子蒙着脸,又遮住身体,坐在亭拿路上的伊拿印城门口。
伊拿印一定位于亚杜兰和亭拿之间,具体位置尚未认定,可能是书15:34节中提到的以楠,该城靠近亚杜兰。
15 犹大看见她,以为是妓女,因为她蒙着脸。
16 犹大就转到她那里去,说:“来吧!让我与你同寝。”他原不知道是他的儿妇。他玛说:“你要与我同寝,把什么给我呢?”
17 犹大说:“我从羊群里取一只山羊羔,打发人送来给你。”他玛说:“在未送以先,你愿意给我一个当头吗?”
18 他说:“我给你什么当头呢?”他玛说:“你的印、你的带子,和你手里的杖。”犹大就给了她,与她同寝,她就从犹大怀了孕。
犹大的“印”可能是一个圆柱形的印章,用一根带子系在脖子上。当时的文献表明,印章是一种很贵重的物品,任何一笔交易都需要用它。手杖上可能有装饰,以符合富有牧人的身份。在公元前十五世纪埃及王图特摩斯三世的战利品清单中,提到了手柄上雕有人头的亚细亚手杖。这种杖还在公元前十四世纪图坦卡蒙的陵墓中发现。
19 他玛起来走了,除去帕子,仍旧穿上作寡妇的衣裳。
20 犹大托他朋友亚杜兰人送一只山羊羔去,要从那女人手里取回当头来,却找不着她,
21 就问那地方的人说:“伊拿印路旁的妓女在哪里?”他们说:“这里并没有妓女。”
这里的“妓女”与第15节中的妓女(zanah一个淫荡的妇人)原文不是同一个词。第21节的“妓女”一词来自qedeshah(“献身了的人”或“奉献了的人”)。迦南人的宗教象希腊一样供养了大量男女娼妓。这种职业在迦南人当中是受人尊重的,因此希拉在询问他准备送羊羔的“妓女”时,采用了更为尊重的称呼。
22 他回去见犹大说:“我没有找着她,并且那地方的人说:‘这里没有妓女。’”
23 犹大说:“我把这山羊羔送去了,你竟找不着她。任凭她拿去吧,免得我们被羞辱。”
犹大自觉已经履行了自己的义务,决定将其当头留给了那不知名的女子,而没有做进一步的调查,以免自己成为他人的笑柄,尽管这当头要比一只小山羊贵重得多。
24 约过了三个月,有人告诉犹大说:“你的儿妇他玛作了妓女,且因行淫有了身孕。”犹大说:“拉出她来,把她烧了!”
犹大凭着家长的权威下了这道命令。这对他来说可能是一个好机会,以便解脱让儿子娶她的义务。他玛被视为示拉的新娘;她要因失节而受到惩罚。摩西的律法对这种罪行的惩罚是用石头打死(申22:20-24)。只有对祭司的女儿或某些形式的乱伦才施以火刑(利21:9;20:14)。所以犹大的宣判比以色列法律后来的规定还要严厉。我们无法确定他是按照当时的习俗还是其他依据而行的。《汉穆拉比法典》列举了两条处以火刑的罪行。该法典第110条规定“献身者”(见创38:21注释)若开酒店或进酒店喝酒就要活活烧死;第25条规定小偷当被扔进其试图盗窃财物之家的火房内。
25 他玛被拉出来的时候便打发人去见她公公,对他说:“这些东西是谁的,我就是从谁怀的孕。请你认一认,这印和带子并杖都是谁的?”
在宣判他玛宣判的同时,犹大不知不觉地定了自己的罪。他的罪不仅包括放纵情欲,而且包括违背他对他玛诺言(第11节)。这使他不得不亲自承担受他玛欺骗的责任。他的第一个错误是公然违背原则与迦南人结婚(参创24:3;28:1;34:14)。另外他肯定知道儿子的罪恶;却并没有从他们的暴死中看到上帝的圣手,反倒埋怨他玛,并决定让她永远作为一个无后的寡妇。
26 犹大承认说:“她比我更有义,因为我没有将她给我的儿子示拉。”从此犹大不再与她同寝了。
犹大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罪。正如在针对约瑟的阴谋中一样,他再次在其有时不体面的行为之下表现出几分公正和真诚的精神。他坦率的认罪,他以后对他玛的态度,他把他玛所生的儿子养育成人,其中一个儿子有幸成为基督先祖的一员──这一切都说明他自身彻底的转变。他的品格比他的兄长更为高尚,所以有了担任家族领袖的资格,并使他的后裔在以色列人中为首(见创49:3,4,8-10)。
27 他玛将要生产,不料她腹里是一对双生。
28 到生产的时候,一个孩子伸出一只手来;收生婆拿红线拴在他手上,说:“这是头生的。”
29 随后这孩子把手收回去,他哥哥生出来了;收生婆说:“你为什么抢着来呢?”因此给他起名叫法勒斯。
他玛儿子的名字都是依据他们出生时的趣事。孪生兄弟出生的顺序与起先相反。收生婆批评第二个儿子:“你为什么抢着来呢?”,即“你知道怎么抢先”。这孩子便依据收生婆话取名为法勒斯(“抢出来”)。尽管收生婆不看他为长子,但他在家谱中总排列谢拉之前(创46:12;民26:20等)。他成了大卫王的先祖(得4:18-22),弥赛亚也是从他而出的(太1:3-16)。
30 后来,他兄弟那手上有红线的也生出来,就给他起名叫谢拉。
谢拉。带有红线的孪生兄弟起名为谢拉,意思是“兴起”。
第39章
提要:1 约瑟在波提乏的家中得到提拔。7 他拒绝女主人的诱惑。13 他受到诬告。20 他被下在监里。21 上帝在那里与他同在。
1 约瑟被带下埃及去。有一个埃及人,是法老的内臣护卫长波提乏,从那些带下他来的以实玛利人手下买了他去。
由于摩西用“法老”统称埃及的国王(见创12:15注释),所以很难将圣经中有关埃及历史的记载与世界史中已知的年代和事件联系起来。
相信约瑟史实的圣经学者,普遍认同他在埃及的活动是公元前二十世纪的中叶。许多人认为他是在希克索斯王朝的一位国王治下任职的。
在强盛的第十二王朝著名国王的统治下(公元前1991至约1780年),埃及的艺术、建筑和文学繁荣起来。国家的经济非常稳固。埃及对北边的西亚,南边的努比亚产生了强大的影响,并与许多外国进行广泛的贸易。接下来的两个王朝都非常虚弱,并在不断进攻的亚细亚军队面前节节败退。这些亚细亚军队的首领自称为Heqa'-cha'sut(“外来国家的首领” ,音译为“希克索斯”)。约瑟夫将它解释为“牧羊君”,是令人置疑的。希克索斯统治者的名字大都是闪族语的,但也有一些是印欧语系的。这些国王中有些把他们的势力扩展到埃及的大部分地区,有些却不得不容忍国内许多地方首领的统治。
从希腊时代起,希克索斯的统治者按传统划分为两个王朝,即从约公元前1730至1580年的十五王朝和十六王朝。他们从尼罗河三角洲的首都阿发里斯统治埃及。在此时期的后半部分,底比斯的埃及当地统治者逐渐地扩张他们的势力到整个埃及,将希克索斯人赶到北方。最终,他们征服了阿发里斯并将希克索斯逐出国土。希克索斯人在南巴勒斯坦的要塞沙鲁险城坚守了三年,但却被再次击败并最终退到北部。第十三至十七王朝之间的第二个过渡期就此告终了。此时期共延续了二百多年。发动反对希克索斯人之解放战争的埃及本地统治者卡摩斯和塞肯内拉均属于第十七王朝。他们的继承者,第十八王朝强大的君王,建立了帝国即新王国。以色列人出埃及就发生在这个时候。
亚细亚的希克索斯人为埃及人所深恶痛绝。埃及人一重获政权就销毁了所有希克索斯人的纪念碑和记录,结果使得我们对他们所知甚微。其君王的名字仅存留于一些讥讽的话语,和解放战争时一些事件的简要记载当中。把约瑟确定在希克索斯时期的证据简述如下:
1. 圣经年代学。人们普遍接受公元前853年为亚哈去世的年份。列王纪年表据此而定。我们如果从所罗门作王第四年,追溯到以色列人出埃及(王上6:1),再从出埃及往前推215年前,就是雅各进入埃及的时候(见第184,186页),那时约瑟39岁(见创27:1注释),约瑟所处的正是希克索斯时期的中叶。,
2. 马拉战车是由希克索斯人引进埃及的,这些在他们入侵埃及之前都是不为人知的。由于约瑟的故事不断提到马拉战车(创41:43;46:29;47:17),他在埃及的活动不可能发生在希克索斯人掌权以前。
3. 法老的护卫长波提乏是“一个埃及人”(创39:1)的说法,暗示当地的埃及人极少担任高官。
4. 象约瑟这样一个闪族人在希克索斯国王的统治下,要比在埃及当地君主的统治下更有可能晋升到宰相的职位,因为这些王大都是闪族人。
5. 希克索斯王的官邸阿发里斯位于尼罗河三角洲的东北部,靠近歌珊地。这与约瑟的故事中相符,即首都不会离雅各及其众子定居的地方太远(创45:10)。阿发里斯与歌珊仅有约40公里远。
6. 一个不认识约瑟的新王起来的说法(出1:8)最好理解为第十七或十八王朝的某位法老,将希克索斯人逐出埃及。他自然仇恨一切受他们恩宠的人。
7. 如果约瑟生活在希克索斯人掌权的时代,那么所有的埃及文献对于约瑟的缄默便能解释得通了。因为他们的记录被全面销毁了。
8. 希克索斯时期以前的埃及文献,证明了私有作坊及土地和牲畜私有制的存在。这一切在第二过渡期都被改变了。我们发现本地的埃及人重获政权后,除了僧侣的财产以外,土地和牲畜都被视为是王室的财产。关于这一变化的解释,见创47:18-26。
反对将约瑟就任宰相的时期认定于希克索斯时代的论点,将在以下的注释中加以论述。
有一个埃及人。摩西现在从犹大和他玛的插曲回到了约瑟故事的主线。他重述了创37:36的话语,只补充说波提乏是埃及人。这似乎暗示约瑟是在一个埃及人极少担任政府要职的时代来到埃及的。
2 约瑟住在他主人埃及人的家中,耶和华与他同在,他就百事顺利。
尽管约瑟身处异国他乡,从一个富家受宠之子沦为奴隶,但耶和华仍在他的身旁,使他所做之事尽都顺利。上帝的美意是要使世人借着祂在地上的忠实仆人所表现出来的勤劳、周到和活力而得以认识祂。当波提乏看到约瑟的上帝赐福给他的家和田间的财产时,他对约瑟的信任就增加了。结果他将其自己的一切事务都交给他管理。
显然,约瑟在履行家务的职责时是用心、勤奋、负责的,而且忠于主人的利益。成功很少临到粗心、懒惰和无原则的人。虽然约瑟知道耶和华在关注着他(第9节;创45:5),但他也一定因得知其地上的主人赏识他忠心的服务而感到满足。
3 他主人见耶和华与他同在,又见耶和华使他手里所办的尽都顺利,
4 约瑟就在主人眼前蒙恩,伺候他主人,并且主人派他管理家务,把一切所有的都交在他手里。
5 自从主人派约瑟管理家务和他一切所有的,耶和华就因约瑟的缘故赐福与那埃及人的家;凡家里和田间一切所有的都蒙耶和华赐福。
6 波提乏将一切所有的都交在约瑟的手中,除了自己所吃的饭,别的事一概不知。约瑟原来秀雅俊美。
约瑟的俊美一定是从他母亲拉结那里继承来的。希伯来原文也是用同样的话来形容拉结的(见创29:17;《祖》209页)。这句话无疑是为下面将要发生的事做铺垫的,是下文的引子。
7 这事以后,约瑟主人的妻以目送情给约瑟,说:“你与我同寝吧!”
在这危机之中,约瑟的正直与他的兄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流便(创35:22)或犹大(创38:16)在种情况下会怎么做呢?难怪雅各偏爱约瑟,也难怪波提乏如此地信任他。对他的这种信任加强了他忠于上帝的坚定决心,使他更愿意追求为人坚贞与正直的崇高理想。
8 约瑟不从,对他主人的妻说:“看哪,一切家务,我主人都不知道;他把所有的都交在我手里。
9 在这家里没有比我大的;并且他没有留下一样不交给我,只留下了你,因为你是他的妻子。我怎能作这大恶,得罪上帝呢?”
10 后来她天天和约瑟说,约瑟却不听从她,不与她同寝,也不和她在一处。
约瑟的品格在不断的诱惑之下坚定不移。他甚至巧妙地拒绝与她在一起。借着这样的拒绝,约瑟显示了真诚、智慧和选择正路的决心。试探越大,他拒绝试探就越坚决。
11 有一天,约瑟进屋里去办事,家中人没有一个在那屋里,
12 妇人就拉住他的衣裳,说:“你与我同寝吧!”约瑟把衣裳丢在妇人手里,跑到外边去了。
我们不清楚约瑟穿的是什么衣裳。希伯来词beged,是一种对衣物的统称,甚至可以指一条毯子。大多数的注释家认为这是一件搭在肩上的长袍。但在古埃及的浮雕和绘画中,男人很少穿长袍出现。一个男人的标准服饰,从君王到奴隶,就是一块腰布。王族成员的腰布是用精细的材料制成的,颜色极纯,并且上浆。其余的人所穿的是用相对低廉的材料制成的,其质地根据社会地位而定。画中的监工有时穿一块搭肩裹身的白布。这种衣裳可能就是波提乏的妻子在约瑟逃离屋子时从他身上夺取的。
13 妇人看见约瑟把衣裳丢在她手里跑出去了,
14 就叫了家里的人来,对他们说:“你们看!他带了一个希伯来人进入我们家里,要戏弄我们。他到我这里来,要与我同寝,我就大声喊叫。
值得一提的是,波提乏的妻子把这事告诉其他仆人时,只是用“他”来指她的丈夫。这说明她对他很不尊重,表现出了她粗俗淫荡的品格。
把自己的错推在别人身上,似乎是人性一贯的弱点。亚当夏娃在伊甸园中就是如此(创3:12,13)。这只不过是反映那“控告我们弟兄”者(启12:10)的精神。他就是想借着诽谤服侍耶和华的人来替自己辩护的(亚3:1),其最终的目的当然是要证明上帝对待祂所受造物的方式是不公平的(见伯1:8-11;2:1-5)。强调他人的缺点,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都是为了使自己显得更好一些。
一个希伯来人。即一个希伯的后代(见创10:21;14:13)。雅各的后代在提到自己作为一个民族时,或别人在提到他们时,通常都是这样称呼的(见创39:17;40:15;41:12;43:32;出1:15,16,19;2:6等)。起初,“犹太人”只是犹大的后代,但在以色列人被掳之后,这个称呼就失去了严格的支派属性。
要戏弄我们。在创26:8中,该词译为“戏玩”。正如以撒和利百加的情况那样,这里所指的一定是只适合夫妻间的行为(又见创21:9注释)。
15 他听见我放声喊起来,就把衣裳丢在我这里,跑到外边去了。”
波提乏的妻子十分小心,她没有说约瑟将衣裳丢在她手里,因为那将表明她的口是心非。
16 妇人把约瑟的衣裳放在自己那里,等着他主人回家,
17 就对他如此如此说:“你所带到我们这里的那希伯来仆人进来要戏弄我,
18 我放声喊起来,他就把衣裳丢在我这里,跑出去了。”
19 约瑟的主人听见他妻子对他所说的话,说:“你的仆人如此如此待我”,他就生气,
20 把约瑟下在监里,就是王的囚犯被囚的地方。于是约瑟在那里坐监。
波提乏的妻子在向丈夫重复她谎言的时候,称约瑟为“你所带到我们这里的那希伯来仆人”(第17节),用虚构的非礼间接地埋怨丈夫。鉴于对约瑟被指控之罪行通常的处罚,波提乏将约瑟与政治犯监禁在一起的做法是极其宽大的。在以后的时代中,对于行淫未遂的惩罚乃是打脚掌一千下,对于强奸自由女子的惩罚则将更为严厉(狄奥多罗,第一卷第78章)。波提乏的宽宏大量无疑地反映了他信任约瑟的正直,而他却对他妻子的讲述却不屑一顾。尽管如此,约瑟一开始所受的刑罚似乎是很严厉的,因为他的遭遇超过了《创世记》的记载。诗105:18节说他的“脚”被“脚镣伤”害,“他被铁链捆拘”。
现今保存在大英博物馆的一份埃及蒲纸记录了一个“两个兄弟的故事”,表面上看很象约瑟与波提乏之妻子的故事。许多学者将其视为约瑟故事的原型,然而这两个故事虽然有一些相似,不同之处却更多。另外,这个埃及故事还有一种神话的背景,其创作年代也比《创世记》至少要晚250年。
21 但耶和华与约瑟同在,向他施恩,使他在司狱的眼前蒙恩。
在波提乏家中眷佑约瑟的天意也伴随他到了监狱,在新的苦难当中为他带来了安慰。摩西将他在司狱眼前迅速的蒙恩归功于上帝的帮助。监禁的苦楚一定随着狱卒对他信任的增加而得到减轻,因为耶和华赐福给托付他做的一切事物。约瑟虽然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他却充分地利用了他自己的处境。他以喜乐、谦恭和同情的态度而履行其职责,获得了负责人的信任,同时也为自己的最终获释预备了道路。
22 司狱就把监里所有的囚犯都交在约瑟的手下;他们在那里所办的事都是经他的手。
23 凡在约瑟手下的事,司狱一概不察,因为耶和华与约瑟同在;耶和华使他所做的尽都顺利。
第40章
提要:1 法老的酒政和膳长在监里。4 约瑟伺候他们。5 他讲解他们的梦。20 这些梦按照他的讲解应验了。23 酒政的忘恩负义。
1 这事以后,埃及王的酒政和膳长得罪了他们的主埃及王,
酒政。直译为:“斟酒人”,是重要的宫廷职位。他要亲自负责品尝王所要喝的每样东西,以确保其中没有任何有毒药和其他有害成分。
膳长。监管(第2节)御膳的预备并负责确保摆在国王餐桌上的每一样食品的清洁。
得罪了。显然有事引起了法老的怀疑,认为这两个高官或其中的一位涉嫌企图对他下毒。两者中的一位后来恢复原职而另一位被却被处死,说明调查的结果使国王确信其中一位是无辜的,另一位却是有罪的。
都林的司法蒲纸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与失宠的酒政和膳长的故事很象。其中有若干被指控谋害拉美西斯三世的高官受审的记录,年代约为公元前1164年。不过蒲纸的内容并不完整,我们不知道这些人谋害国王的手段,也不知道阴谋是否成功。但文献的部分内容被保存了下来,为我们提供了这类案件在古埃及是如何被处理的信息。在这次审讯中的被告是几位酒政、文士和其他高官。有些被判处死刑,其他人虽被定罪,却保住了性命,有的被割掉了鼻子和耳朵,还有一位仅受斥责而未受任何刑罚。许多的司法官员也因在审讯期间与一些被告饮酒作乐而受到起诉。
2 法老就恼怒酒政和膳长这二臣,
3 把他们下在护卫长府内的监里,就是约瑟被囚的地方。
这两位高官被交给皇家护卫长看管。根据创37:36和39:1节,他就是约瑟的主人波提乏。波提乏将他们下在约瑟被监禁的同一所国家监狱内,因为他们的案件还在调查,他们自己乃是国家的高级官员。他吩咐约瑟伺候他们,充当他们的侍从。
4 护卫长把他们交给约瑟,约瑟便伺候他们;他们有些日子在监里。
这里的时间并不确切,没有说明发生下文的事件到结案之前,他们在监里关了多久。
5 被囚在监之埃及王的酒政和膳长二人同夜各做一梦,各梦都有讲解。
他们所作之梦的惊人相似,使二人确信这梦肯定与他们的命运有关,但具体如何他们却不知道。约瑟次日早晨进入他们的牢房时,他们都显得非常焦虑。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案件随时可能被判决,而在监狱之中又没有专门解梦的人。
6 到了早晨,约瑟进到他们那里,见他们有愁闷的样子。
7 他便问法老的二臣,就是与他同囚在他主人府里的,说:“他们今日为什么面带愁容呢?”
8 他们对他说:“我们各人做了一梦,没有人能解。”约瑟说:“解梦不是出于上帝吗?请你们将梦告诉我。”
约瑟想到自己的两个梦,认识到上帝仍与他同在,约瑟想要帮助这两个在困惑中沮丧的人。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后来成为是他自身获释的钥匙。约瑟虽遭委屈,仍逆来顺受,坚强不屈,令人钦佩。约瑟出于善良的天性同情其他不幸的人,就是那些没有内在力量获得鼓舞的人。约瑟提出来帮助两个困境中的人,不是出于好奇,而是出于诚心。他同时也向他们指出上帝,就是他力量和安慰的源头。
9 酒政便将他的梦告诉约瑟说:“我梦见在我面前有一棵葡萄树,
这里清楚描述了国外皇家斟酒人的职责。说法老只喝鲜葡萄汁是毫无依据的。希罗多德(第二卷第77章)和蒲鲁塔克(《伊西斯与奥西里斯》第六章)的叙述,古埃及的文献证实埃及人种植葡萄树、酿造和饮用葡萄酒的事实。
10 树上有三根枝子,好象发了芽,开了花,上头的葡萄都成熟了。
11 法老的杯在我手中,我就拿葡萄挤在法老的杯里,将杯递在他手中。”
12 约瑟对他说:“你所做的梦是这样解:三根枝子就是三天;
13 三天之内,法老必提你出监,叫你官复原职,你仍要递杯在法老的手中,和先前作他的酒政一样。
这句话是说从监狱得释放并恢复原有的职责和尊荣。
14 但你得好处的时候,求你记念我,施恩与我,在法老面前提说我,救我出这监牢。
约瑟要向法老上诉他的案件。他是从希伯来人之地(见创39:14)被拐卖到埃及来的,又无辜被下在监里。如果按照证据显示的,约瑟是生活在希克索斯人统治下的埃及的话,那个斟酒人很可能不是埃及人。因此约瑟更有理由期待他的帮助。如果国王下令对约瑟的案件进行调查的话,势必涉及到约瑟的主人,一个本地的埃及人(创39:1)。
15 我实在是从希伯来人之地被拐来的;我在这里也没有做过什么,叫他们把我下在监里。”
在古代,地窖、水塘和污水池在排空时常被用来监禁罪犯(见耶38:6;亚9:11)。
16 膳长见梦解得好,就对约瑟说:“我在梦中见我头上顶着三筐白饼;
膳长看到约瑟给酒政的梦解得好,就把他的梦也说了出来。膳长所描述的画面也完全是埃及式的。在古埃及陵墓中发现的浮雕、壁画和小雕像显示,象筐和瓦器这样的东西通常是顶在头上的,就象在东方的其他地方一样。捕食的飞鸟自然试图抓取最上面筐子里的东西。膳长指出他的梦与酒政之梦的相似之处。两个梦中的数字一样(葡萄树的三根枝子和三筐饼),而且梦中的物品均代表他们在宫中的职位。
17 极上的筐子里有为法老烤的各样食物,有飞鸟来吃我头上筐子里的食物。”
18 约瑟说:“你的梦是这样解:三个筐子就是三天;
19 三天之内,法老必斩断你的头,把你挂在木头上,必有飞鸟来吃你身上的肉。”
这是指砍头,犯人的尸首被挂在树上示众,警告其他企图谋反的人。埃及的文献证实了斩首的做法。尸首有时被示众,威慑他人不敢犯同样的罪。绞刑在古代文献中则没有记录。
20 到了第三天,是法老的生日,他为众臣仆设摆筵席,把酒政和膳长提出监来,
约瑟预言的应验证明这些梦出于上帝,同时证明约瑟有解梦的恩赐(见耶28:9)。法老“抬起了”每个囚犯的“头”,但却是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做到的(第13,19节)。
21 使酒政官复原职,他仍旧递杯在法老手中;
22 但把膳长挂起来,正如约瑟向他们所解的话。
23 酒政却不记念约瑟,竟忘了他。
酒政显然曾答应约瑟要替他说话(创41:9)。当随后的岁月没有带来任何酒政感激的迹象时,约瑟可能开始怀疑他是否要在狱中终其一生。但宫廷官员之梦的应验也可能促使他相信自己的梦迟早也会实现(创37:5-9)。然而此时酒政的忘恩负义一定使约瑟感到十分痛苦,就象他以前受到的其他打击一样残酷无情。这件事反过来也提醒我们对别人的仁慈与帮助要表示感激。这个酒政要承受永远的耻辱。高地位常常使人傲慢得不去理睬过去卑微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