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全年读经|2025年逐章顺序通读
1月24日 出埃及记23-25章

出埃及记23章

23:1    不可随夥布散谣言,不可与恶人连手妄作见证。    

23:2    不可随众行恶,不可在争讼的事上随众偏行,作见证屈枉正直;    

23:3    也不可在争讼的事上偏护穷人。    

23:4    若遇见你仇敌的牛或驴失迷了路,总要牵回来交给他。     

23:5    若看见恨你人的驴压卧在重驮之下,不可走开,务要和驴主一同抬开重驮。    

23:6    不可在穷人争讼的事上屈枉正直。    

23:7    当远离虚假的事。不可杀无辜和有义的人,因我必不以恶人为义。    

23:8    不可受贿赂,因为贿赂能叫明眼人变瞎了,又能颠倒义人的话。    

23:9    不可欺压寄居的,因为你们在埃及地作过寄居的,知道寄居的心。    

23:10    六年你要耕种田地,收藏土产,    

23:11    只是第七年要叫地歇息,不耕不种,使你民中的穷人有吃的。他们所剩下的,野兽可以吃。你的葡萄园和橄榄园,也要照样办理。    

23:12    六日你要做工,第七日要安息,使牛、驴可以歇息,并使你婢女的儿子和寄居的都可以舒畅。    

23:13    凡我对你们说的话,你们要谨守。别神的名你不可提,也不可从你口中传说。    

23:14    一年三次,你要向我守节。    

23:15    你要守除酵节,照我所吩咐你的,在亚笔月内所定的日期,吃无酵饼七天。谁也不可空手朝见我,因为你是这月出了埃及。    

23:16    又要守收割节,所收的是你田间所种、劳碌得来初熟之物。并在年底收藏,要守收藏节。    

23:17    一切的男丁要一年三次朝见主耶和华。    

23:18    不可将我祭牲的血和有酵的饼一同献上,也不可将我节上祭牲的脂油留到早晨。    

23:19    地里首先初熟之物要送到耶和华你 神的殿。不可用山羊羔母的奶煮山羊羔。    

23:20    看哪!我差遣使者在你前面,在路上保护你,领你到我所预备的地方去。    

23:21    他是奉我名来的,你们要在他面前谨慎,听从他的话,不可惹他(注:“惹”或作“违背”),因为他必不赦免你们的过犯。    

23:22    你若实在听从他的话,照着我一切所说的去行,我就向你的仇敌作仇敌,向你的敌人作敌人。    

23:23    我的使者要在你前面行,领你到亚摩利人、赫人、比利洗人、迦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那里去,我必将他们剪除。    

23:24    你不可跪拜他们的神,不可事奉他,也不可效法他们的行为,却要把神像尽行拆毁,打碎他们的柱像。    

23:25    你们要事奉耶和华你们的 神,他必赐福与你的粮与你的水,也必从你们中间除去疾病。    

23:26    你境内必没有坠胎的、不生产的,我要使你满了你年日的数目。    

23:27    凡你所到的地方,我要使那里的众民,在你面前惊骇、扰乱,又要使你一切仇敌转背逃跑。    

23:28    我要打发黄蜂飞在你前面,把希未人、迦南人、赫人撵出去。    

23:29    我不在一年之内将他们从你面前撵出去,恐怕地成为荒凉,野地的兽多起来害你。     

23:30    我要渐渐地将他们从你面前撵出去,等到你的人数加多,承受那地为业。    

23:31    我要定你的境界,从红海直到非利士海,又从旷野直到大河。我要将那地的居民交在你手中,你要将他们从你面前撵出去。    

23:32    不可和他们并他们的神立约。    

23:33    他们不可住在你的地上,恐怕他们使你得罪我。你若事奉他们的神,这必成为你的网罗。”    


出埃及记24章

24:1    耶和华对摩西说:“你和亚伦、拿答、亚比户,并以色列长老中的七十人,都要上到我这里来,远远地下拜。    

24:2    惟独你可以亲近耶和华,他们却不可亲近;百姓也不可和你一同上来。”    

24:3    摩西下山,将耶和华的命令、典章都述说与百姓听。众百姓齐声说:“耶和华所吩咐的,我们都必遵行。”    

24:4    摩西将耶和华的命令都写上。清早起来,在山下筑一座坛,按以色列十二支派,立十二根柱子。    

24:5    又打发以色列人中的少年人去献燔祭,又向耶和华献牛为平安祭。    

24:6    摩西将血一半盛在盆中,一半洒在坛上。    

24:7    又将约书念给百姓听,他们说:“耶和华所吩咐的,我们都必遵行。”    

24:8    摩西将血洒在百姓身上,说:“你看!这是立约的血,是耶和华按这一切话与你们立约的凭据。”    

24:9    摩西、亚伦、拿答、亚比户,并以色列长老中的七十人,都上了山。    

24:10    他们看见以色列的 神,他脚下彷佛有平铺的蓝宝石,如同天色明净。    

24:11    他的手不加害在以色列的尊者身上,他们观看 神,他们又吃又喝。    

24:12    耶和华对摩西说:“你上山到我这里来,住在这里,我要将石版并我所写的律法和诫命赐给你,使你可以教训百姓。”    

24:13    摩西和他的帮手约书亚起来,上了 神的山。 

24:14    摩西对长老说:“你们在这里等着,等到我们再回来,有亚伦、户珥与你们同在。凡有争讼的,都可以就近他们去。”    

24:15    摩西上山,有云彩把山遮盖。    

24:16    耶和华的荣耀停于西奈山,云彩遮盖山六天,第七天他从云中召摩西。    

24:17    耶和华的荣耀在山顶上,在以色列人眼前,形状如烈火。    

24:18    摩西进入云中上山,在山上四十昼夜。      


出埃及记25章

25:1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25:2    “你告诉以色列人当为我送礼物来,凡甘心乐意的,你们就可以收下归我。    

25:3    所要收的礼物就是:金、银、铜,    

25:4    蓝色、紫色、朱红色线,细麻,山羊毛,    

25:5    染红的公羊皮,海狗皮,皂荚木,    

25:6    点灯的油,并做膏油和香的香料,    

25:7    红玛瑙与别样的宝石,可以镶嵌在以弗得和胸牌上。    

25:8    又当为我造圣所,使我可以住在他们中间。    

25:9    制造帐幕和其中的一切器具,都要照我所指示你的样式。    

25:10    要用皂荚木做一柜,长二肘半,宽一肘半,高一肘半。    

25:11    要里外包上精金,四围镶上金牙边。    

25:12    也要铸四个金环,安在柜的四脚上,这边两环,那边两环。    

25:13    要用皂荚木做两根杠,用金包裹。    

25:14    要把杠穿在柜旁的环内,以便抬柜。    

25:15    这杠要常在柜的环内,不可抽出来。    

25:16    必将我所要赐给你的法版放在柜里。    

25:17    要用精金做施恩座(注:“施恩”或作“蔽罪”。下同),长二肘半,宽一肘半。    

25:18    要用金子锤出两个基路伯来,安在施恩座的两头。    

25:19    这头做一个基路伯,那头做一个基路伯。二基路伯要接连一块,在施恩座的两头。    

25:20    二基路伯要高张翅膀,遮掩施恩座。基路伯要脸对脸,朝着施恩座。    

25:21    要将施恩座安在柜的上边,又将我所要赐给你的法版放在柜里。    

25:22    我要在那里与你相会,又要从法柜施恩座上二基路伯中间,和你说我所要吩咐你传给以色列人的一切事。    

25:23    要用皂荚木做一张桌子,长二肘,宽一肘,高一肘半。    

25:24    要包上精金,四围镶上金牙边。    

25:25    桌子的四围各做一掌宽的横梁,横梁上镶着金牙边。    

25:26    要做四个金环,安在桌子的四角上,就是桌子四脚上的四角。    

25:27    安环子的地方要挨近横梁,可以穿杠抬桌子。

25:28    要用皂荚木做两根杠,用金包裹,以便抬桌子。    

25:29    要做桌子上的盘子、调羹,并奠酒的爵和瓶,这都要用精金制作。    

25:30    又要在桌子上,在我面前,常摆陈设饼。    

25:31    要用精金做一个灯台。灯台的座和干与杯、球、花都要接连一块锤出来。    

25:32    灯台两旁要杈出六个枝子,这旁三个,那旁三个。    

25:33    这旁每枝上有三个杯,形状像杏花,有球、有花;那旁每枝上也有三个杯,形状像杏花,有球、有花。从灯台杈出来的六个枝子都是如此。    

25:34    灯台上有四个杯,形状像杏花,有球、有花。

25:35    灯台每两个枝子以下,有球与枝子接连一块,灯台出的六个枝子都是如此。    

25:36    球和枝子要接连一块,都是一块精金锤出来的。    

25:37    要做灯台的七个灯盏,祭司要点这灯,使灯光对照。    

25:38    灯台的蜡剪和蜡花盘也是要精金的。    

25:39    做灯台和这一切的器具,要用精金一他连得。

25:40    要谨慎做这些物件,都要照着在山上指示你的样式。 

出埃及记23章

提要:1 关于布散谣言和妄作见证的条例。3,6 关于公正的条例。4 关于慈善的条例。10 关于安息年的条例。12 关于安息日的条例。13 关于拜偶像的条例。14 关于三大节期的条例。18 关于祭牲之血与脂油的条例。20 如果他们若顺从,上帝就应许差遣使者赐福给他们。

“不可随伙布散谣言;不可与恶人连手妄作见证。

  这是对禁止诽谤和中伤的第九诫的补充。本节后半部分禁止和别人一起散布这种谣言。“见证”一词虽然暗示这条律法主要涉及法庭行为,但不限于此。

不可随众行恶;不可在争讼的事上随众偏行,作见证屈枉正直;

  不可随众。这条禁令不仅针对行为上的恶,也包括言语和思想上的恶。我们应当记住耶稣的话语,不要效法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太7:13,14)。自称的基督徒者所面临的主要危险之一,就是不顾圣经针对这种倾向的劝戒,甘愿随从大流。

  偏行。本句与下节相连,可能指审判官中的一位,在审案时不应随从其他审判官,而要有自己的看法,并且要坚持。

也不可在争讼的事上偏护穷人。

  圣经中有那么照顾穷人的条例,这样说似乎有点奇怪。但这只是对公正的维护。富人和穷人要一视同仁。袒护任何一方都是歪曲正直(利19:15)。

“若遇见你仇敌的牛或驴失迷了路,总要牵回来交给他。

  指个人的私敌,而不是申23:3-6所说的公敌。这里预先体现了基督在谴责拉比歪曲摩西律法时所确立的真基督教的精神(太23:4)。

若看见恨你人的驴压卧在重驮之下,不可走开,务要和驴主一同抬开重驮。

  不要冷眼旁观仇人卧在重驮之下的驴,而要帮助他的牲畜重新站起来继续行走。这种善举的共同参与将使两个人友好地接触,而有可能重归于好。

“不可在穷人争讼的事上屈枉正直。

  第3节警告人们不可出于对穷人的同情而偏袒他们,这里则禁止人因穷人的贫穷而歧视他。这是一种更为常见的毛病。要避免偏见,维护严格的公正。法庭不是讲情面的地方。

当远离虚假的事。不可杀无辜和有义的人,因我必不以恶人为义。

  支持对“无辜和有义的人”的诬告可能造成他的死亡,从而招惹那“不以恶人为义”之主的复仇。

不可受贿赂;因为贿赂能叫明眼人变瞎了,又能颠倒义人的话。

  接受诉讼中一方当事人的贿赂并作出不公的判决,一直是东方法官中最常见和最应受谴责的罪行之一。贿赂使司法制度的存在失去了意义,使司法的天平朝错误的方向倾斜。所以该罪行通常处以死刑。摩西的律法虽然没有规定这种罪行的处罚(申16:18-20),但约瑟弗斯说犹太人会处死这种罪犯(《驳亚皮昂》ii.28)。然而不管是什么处罚,它一定是被忽视了(撒上8:3;诗26:10;箴17:23;赛1:23;弥3:9-11)。

“不可欺压寄居的;因为你们在埃及地作过寄居的,知道寄居的心。”

  这里重申了出22:21的吩咐,可能用于法庭。“心”指思想感情。换一句话说,应该同情“寄居的”人。

10 “六年你要耕种田地,收藏土产,

11 只是第七年要叫地歇息,不耕不种,使你民中的穷人有吃的;他们所剩下的,野兽可以吃。你的葡萄园和橄榄园也要照样办理。

  虽然其他国家也有定期或不定期的休耕,但只有以色列人遵守整年的休耕。其他国家可能以此来指责他们懒惰。当时是原始的农业,人们还不知道庄稼的轮作,也没有使用人造的肥料,所以这种办法不会造成经济的损失。但收成的欲望使这项规定难以实施。以色列人“七十年”的被掳就是要弥补足遵守安息年方面的亏欠(代下36:17-21)。

  本节律法的主要目的是帮助穷人(见利25:1-7)。休耕地的一切出产归大家共有享有,甚至包括“野兽”。安息年无疑成为又一个宗教制度,包括在“豁免年”的住棚节庄严地宣读律法(申31:10,11)。在宣读以前有一个宗教的预备期(尼8)。安息年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时期,促使人们自省,养成圣洁习惯,并给百姓带来属灵的奋兴。粮食、酒和油是巴勒斯坦的主要产品,所以显然全地都要休息。

12 “六日你要做工,第七日要安息,使牛、驴可以歇息,并使你婢女的儿子和寄居的都可以舒畅。

  这里重复第四条诫命,是为了进一步表显它的仁慈性质。圣地的大多数外籍人口都从事辛苦的劳动(见代下2:17,18),所以这里特别提到了“寄居的”人。

13 “凡我对你们说的话,你们要谨守。别神的名,你不可提,也不可从你口中传说。”

  为了防止偶像崇拜,上帝的子民甚至连异教神明的名字也不要提。这一禁令所依据的原则是熟悉罪恶往往会导致参与罪恶。如果执行这个吩咐,就会完全消除偶像崇拜的危险。值得注意的是摩西本人很少提到异教神明的名字。以后的圣经作者和先知为了如实记录以色列人的历史或谴责偶像崇拜,有时不得不提到别神的名字。现代的广告商知道重复商标名称的价值,所以故意千方百计在公众面前展示产品的名称。凡希望保持自己纯正圣洁的人都应当记住:表达会加深印象。

14 “一年三次,你要向我守节

  第14-17节记录了有关宗教节日的律法。所有古代的异教宗教都有一年一度的节日,来记念他们神明所谓的恩惠。百姓聚在一起,形成庞大的集会,彼此鼓舞振奋,产生比平时更大的热情和更衷心的感恩。这种节期埃及很频繁,在宗教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亚伯拉罕的家族在美索不达米亚可能遵守过这样的节期。耶和华现在规定了这三个节期以鼓舞人们的宗教热情。这些节期必须:一,既是农业性的也是历史性的,既与季节有关,又与国家生活的重大事件有关;二,只在一个地点遵守,就是帐幕的所在地;三,由全体男丁参加(第17节;见利23:2注释)。

15 你要守除酵节,照我所吩咐你的,在亚笔月内所定的日期,吃无酵饼七天。谁也不可空手朝见我,因为你是这月出了埃及。

  除酵节。这个初春的节期是在亚笔月(尼散月)大麦开始收割的时候,以逾越节和圣会开始,持续七天,以另一个圣会结束(利23:5-8)。在这七天中要吃无酵饼,以记念当年匆匆离开埃及(出12:33,34,39)。酵象征着罪恶和过失(太16:6,11,12;林前5:6-8)。无酵饼象征着那作为生命之粮的无罪之主(约6:35,48,51)。一捆新大麦,作为初熟的收获,在耶和华面前被献为摇祭(利23:9-14)。“所定的日期”是正月,即尼散月十五日(利23:6)。这个以逾越节开始的节期预表罪人借着基督的死从罪中得救。当救主在髑髅地献上自己时,守逾越节就不再有意义了,因为逾越节所预表的就是祂(林前5:7)。设立圣餐礼也是纪念这件事(路22:14-20)。

  谁也不可空手朝见我。过节的人要带给耶和华乐意的奉献。一个东方人是不会空手不带礼物见上司的;以色列人在朝见神权国度的王耶和华时也不例外。

16 又要守收割节,所收的是你田间所种、劳碌得来初熟之物。并在年底收藏,要守收藏节。

  收割节。从大麦捆被献之日起,要计算五十天(利23:15-21)。第五十天称为“七七节”,因为它离逾越节正好七整周。在新约时代,它被称为“五旬节”,源于一个表示“第五十”的希腊词语。纪念该节是在我们的五月或六月初,春季庄稼收割的时候。为了表达对收成的感恩,要用酵烤两个饼献在上帝面前(利23:17)。这是一个喜庆的场合(申16:9-11)。犹太教的传统将这个节日与颁布律法联系在一起,因为那是在以色列人离开埃及以后约五十天发生的(见出19:1-16),而五旬节的目的之一就是记念律法的颁布。对于使徒时代的基督徒而言,这也是记念五旬节圣灵的沛降。那时年幼的教会正在收聚福音初熟的果子(徒2:1-12,41)。

  劳碌得来初熟之物。指 “所收的”,而不是“节”。

  在年底。即在农业和民用年度的年底,收藏好粮食以后。

  收藏节。在别处一般称为“住棚节”,因为百姓要为自己支搭帐棚,好住在里面守节(利23:33-36;申16:13-15;31:10;约7:2)。这个为期八天的节日是从提斯利月十五日开始的,那是在十月底或十一月初。橄榄和葡萄已经收获。该节的开始和结束都要有圣会。这是一个欢乐和感恩的节日,为庆祝秋季的最后收成,纪念以色列人从埃及安全地迁到巴勒斯坦。另外他们几天前刚度过赎罪大日,获得了他们的罪将不再被记念的保证。他们已经与上帝和好,现在完全可以承认祂的良善,并因祂的仁慈而赞美祂。住棚节不仅回顾旷野的飘流,而且和收割节一样,展望地上庄稼的大收成(《先祖与先知》第540,541页)。在被掳时期,人们显然疏忽了这个节日,但到了尼希米的时代,人们又高高兴兴地遵守了(尼8:13-18)。

17 一切的男丁要一年三次朝见主耶和华。

  巴勒斯坦是一个不到233公里长、120公里宽的小国家,参加这些节期不会很困难。另外这种喜庆的场合对百姓很有吸引力,因为它们是传播信息的重要途径,为亲戚朋友的相见提供了几乎是唯一的机会。以色列人高兴地期盼着这些节期的到来。它们能发挥一种凝聚力,因此成为民族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认识和服侍上帝方面把百姓联合在一起。虽然是要求“一切的男丁”守节,但家庭的其他成员如果愿意也可以参加(撒上1:1-23;路2:41-45)。

18 “不可将我祭牲的血和有酵的饼一同献上;也不可将我节上祭牲的脂油留到早晨

  祭牲就是逾越节的羔羊,因为禁止“有酵的饼”以及羔羊的任何部位都不得“留到早晨”的规定只与这种祭有关(出12:1-11;申16:1-5)。逾越节的羔羊是一切祭物中最重要的,因为它预表逾越节的真羔羊基督(林前5:7)的牺牲。故上帝称之为“我的祭牲”。

19 “地里首先初熟之物要送到耶和华你上帝的殿。“不可用山羊羔母的奶煮山羊羔。”

  首先初熟之物。指初熟之物中“至好的”(民18:12),或指“初熟的”果子(民18:13)。正如这些“地里”出产的初熟之物被带到上帝面前,基督也将自己献给天父作为复活收成的初熟果子(约20:17;林前15:20-23)。

  耶和华你上帝的殿。即“耶和华你上帝所选择要安置祂名的地方”(申26:2;12:5, 11, 14;16:16),指的圣所和后来的圣殿。

  不可用山羊羔母的奶煮山羊羔。从与塞普路斯岛相对的叙利亚沿海城市沙姆拉角,即古代的乌加列出土的文献显示,用羊羔母奶煮羊羔祭牲是迦南人宗教仪式上的一种做法。上帝可能是为了避免这一异教礼仪,才禁止祂的百姓这么做的。

20 “看哪,我差遣使者在你前面,在路上保护你,领你到我所预备的地方去。

  我差遣使者。在“约书”的这几节结束语中(第10-31节),我们可以看到在百姓遵守其要求的前提下上帝所要实现的应许。上帝总是以“所要得的赏赐”(来11:26)来鼓励我们。这些应许是有条件的,因为只有当祂的百姓顺服祂的时候,祂才能赐福给他们。“使者”显然指“立约的使者”(玛3:1),就是基督(《先祖与先知》第252,311页)。Mal'ak既可译为“天使”,也可译为“使者”。基督永远是上帝派往以色列的使者(《先祖与先知》第366页),并以这样的身份向他们传达有关上帝品格,旨意和慈爱的知识(创22:1,10-12;出32:34;赛63:7-9;玛3:1;约8:56-58;提前2:5)。

  在路上。不但指地理方面的引导(出23:23;32:34)也是指在属灵方面引导他们行走义路(出33:9;申31:15)。

  到……的地方去。指巴勒斯坦,也间接地指巴勒斯坦所预表的得救之人的家乡(见约14:1-3)。

21 他是奉我名来的;你们要在他面前谨慎,听从他的话,不可惹(或作:违背)他,因为他必不赦免你们的过犯

  祂是奉我名来的。在这里神格中的第一位,即圣父谈到神格中的第二位,就是祂的儿子。这句话暗示奉上帝之名的“使者”和上帝自己是平等的(见约1:1-3,14;西1:13-19;来1:8)。

  祂必不赦免。这不是说上帝真的不会赦免,因为上帝的爱保证了祂的赦免(诗32:5;103:10-12;赛63:7-9;约壹1:9)。这是用典型的东方语气强调上帝无限的公义与圣洁(见出34:7)。

22 “你若实在听从他的话,照着我一切所说的去行,我就向你的仇敌作仇敌,向你的敌人作敌人。

23 “我的使者要在你前面行,领你到亚摩利人、赫人、比利洗人、迦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那里去,我必将他们剪除。

  迦南本土“七国的民”除了革迦撒人以外,这里都提到了(申7:1;书3:10;24:11)。“将他们剪除”就是消灭他们的民族,而不是指个人,因为个人还是有可能被感化接受以色列人的信仰的(撒下23:39;24:18-25;代下8:7-9)。

24 你不可跪拜他们的神,不可事奉它,也不可效法他们的行为,却要把神像尽行拆毁,打碎他们的柱像。

  不可跪拜。必须记住,这些异教民族偶像崇拜是极其淫荡和卑劣的。有些异教神明的礼拜仪式被献人祭所败坏,被卖淫行为所玷污。这些民族已经恶贯满盈了(见创15:16)。他们承受到上帝的全部忿怒,是不足为怪的(见创15:16注释)。

  他们的柱像。直译为“他们的柱子”(见创28:18注释)。

25 你们要事奉耶和华你们的上帝,他必赐福与你的粮与你的水,也必从你们中间除去疾病。

  健康的生活方式十分有益于保护人免患身体,思想和心灵方面的疾病。反之,虔敬也会促进身体的键康(见《历代愿望》第827页)。

26 你境内必没有坠胎的,不生产的。我要使你满了你年日的数目。

  这既是健康生活方式的结果,也可能是上帝恩惠和眷顾特别干预的结果。不会有早产,也暗示不会有夭折。

27 凡你所到的地方,我要使那里的众民在你面前惊骇,扰乱,又要使你一切仇敌转背逃跑。

  关于这个应许的应验,见民22:3;书2:9,11;9:24。以色列人的仇敌确实转身溃败了(民21:3,24,35;书8:20-24;10:10,11)。如果以色列人继续完全地顺从上帝,上帝就会彻底地毁灭迦南各民族的势力。

28 我要打发黄蜂飞在你前面,把希未人、迦南人、赫人撵出去。

  有人理解为真正的黄蜂,也有人认为是寓指埃及人,他们在约书亚和士师的时代不断入侵巴勒斯坦;或者指迦南人的恐惧(书2:9;见书6章补充注释;见书24:12注释)。

29 我不在一年之内将他们从你面前撵出去,恐怕地成为荒凉,野地的兽多起来害你。

  虽然人缺乏耐心,上帝却有奇妙恒久的忍耐(彼后3:9)。迦南各民族不会一下子都赶出去,免得:一,土地因没有足够的人照料而荒芜;二,野兽增多为患。当北方的以色列国因十个支派被掳而失去人口时,狮子明显地增多了,四处袭击剩下的少数人(王下17:24,25)。法普战争以后,法国的许多地区狼群增加。这些民族没有立刻被赶出去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上帝想要“试验”以色列人,看他们是否顺从祂(士2:21-23)。

30 我要渐渐地将他们从你面前撵出去,等到你的人数加多,承受那地为业

31 我要定你的境界,从红海直到非利士海,又从旷野直到大河。我要将那地的居民交在你手中,你要将他们从你面前撵出去。

  定你的境界。直到四百年后,在大卫和所罗门的统治下才达到这些境界(王上4:21,24;代下9:26)。摩西在这里明确了上帝向亚伯拉罕所发的应许(创15:18)。所罗门是一个“太平的人”(代上22:8),所以帝国的扩张工作一定是大卫所完成的(撒下8:3-15;10:6-19;王上5:3;代上22:8)。

  大河。就是幼发拉底河。它是旧约时代著名的“大河”(见创15:18;申1:7)。

  将他们……撵出去。许多迦南人无疑被迫向北迁移,可能与赫梯王国联合。该王国曾与埃及和亚述帝国顽强对抗达数世纪之久。

32 不可和他们并他们的神立约。

  “约书”的结尾和开头一样,都是严肃地吩咐不可拜偶像(出20:23)。以色列人后来的历史表明,这种反复的警告是多么重要,上帝关注他们避免这种错误,又是何等的必要。不幸这种警告没有发挥作用(王下17:7-18)。由于当时一般的和约都含有双方神明的认可,以及尊崇这些神明的话语,与外邦人立约就意味着承认他们的神。

33 他们不可住在你的地上,恐怕他们使你得罪我。你若事奉他们的神,这必成为你的网罗。”

  这个吩咐当然不包括接受以色列人信仰的人,也不包括受奴役的外邦人(见书9:27)。


出埃及记24章

提要:1 摩西蒙召上山。3 百姓承诺顺从。4 摩西筑了一座坛,立了十二根柱子。6 他洒立约的血。9 上帝的荣耀显现。14 亚伦和户珥负责管理百姓。15 摩西上山,在那里停留了四十昼夜。

耶和华对摩西说:“你和亚伦、拿答、亚比户,并以色列长老中的七十人,都要上到我这里来,远远的下拜。

  拿答、亚比户。作为亚伦的两个大儿子(出6:23),拿答和亚比户自然是父亲祭司职务的继承人。但他们后来因犯献“凡火”的罪失去了这个资格(利10:1,2)。

  长老中的七十人。长老通常是年长的人,但不定都是。这里指在他们弟兄中担任一定职务的人,是家长(出6:14,25;12:21)。他们代表全体百姓,拿答和亚比户则代表将来的祭司(出28:1)。这些领袖也代表以色列的十二个支派。大家都要登上一定的高度,只有摩西登上山顶。长老们要“远远地下拜”。

惟独你可以亲近耶和华;他们却不可亲近;百姓也不可和你一同上来。”

摩西下山,将耶和华的命令典章都述说与百姓听。众百姓齐声说:“耶和华所吩咐的,我们都必遵行。”

  摩西一回营就宣布了记载在出20:22至23:33的法律。十诫是由上帝亲口吩咐的,而“典章”则是由摩西向百姓阐述的。

摩西将耶和华的命令都写上。清早起来,在山下筑一座坛,按以色列十二支派立十二根柱子,

  启示一切先知的真理之灵(见约14:26;来1:1;彼后1:20,21)使他想起了上帝赐给他的一切吩咐。于是摩西筑了一座坛,因为如果没有牺牲,约就没有约束力。

又打发以色列人中的少年人去献燔祭,又向耶和华献牛为平安祭。

  这些少年人可能是“长子”(见出22:29),担任祭司直到利未人祭司职分的确立(出28:1;《先祖与先知》第350页)。他们被选中也可能是因为他们宰杀牲畜的技术。“燔祭”象征个人的献身和顺服(诗51:16-19;又见利1:2-4注释)。“平安祭”象征与上帝恢复交往和对祂感恩(见利3:1注释)。

摩西将血一半盛在盆中,一半洒在坛上;

  血象征祭牲的生命(利17:14),所以是每一只祭牲的重要部分。把血洒在坛上是一般祭祀的重点(利1:5;3:8)。现在一半血分给百姓,一半献给上帝。洒在坛上的血象征让上帝负起履行圣约条款的义务,洒在百姓身上的血象征让他们受这些条款的约束(来9:18-22;又见创15:9-13,17注释)。

又将约书念给百姓听。他们说:“耶和华所吩咐的,我们都必遵行。”

  这是圣经记录中第一部被提到写成的“书”。“律法”的其他内容都是以此为依据的。摩西后来写下《申命记》,对约书作进一步的阐述。将约书念给百姓“听”以后,他们再次象在第3节中那样回应。当时奋兴的场面无疑使百姓真诚地同意遵守上帝的律法。他们的心灵确实愿意,肉体却很软弱(见太26:41)。实际表现总是落后于承诺。百姓显然对自己的心不大了解;他们还没有学会不自信,也不了解律法的属灵要求。

  必须记住律法本身并没有拯救的能力,反之,它只能定罪。它既不能使人称义也不能使人成圣。它使所有的人都成为罪人并受它定罪(罗3:9,10)。它既不能约束内外的腐败,也不能抑制罪。它提供写在石版上的诫命和写在书中的“典章”,却无法把它们写在人的心版上(罗8:1-4;林后3)。新约成就了这一切,因为它不是靠我们自己菲薄的力量,而是凭着信靠住在心中的基督(耶31:31-34;来8:6-12;10:14-16)。

摩西将血洒在百姓身上,说:“你看!这是立约的血,是耶和华按这一切话与你们立约的凭据。”

  摩西将血。摩西不可能将血洒在聚集的每一个人的身上;他一定洒在了作为他们代表的领袖身上。“长老”和各支派家族的其他首领可能参加了这个仪式。

  你看!这是立约的血。在古代的民族中,用血来立约是一种常见的习俗(见创15:9-13,17注释)。有时用的是祭牲的血,双方严肃地保证,如果他们违约,就会蒙受那祭牲的命运。在异教徒当中,有时是用双方自己的血。双方都喝对方的血,以建立血盟关系。这意味着毁约将成为生死攸关的大事。摩西只是选择把血洒在坛上和百姓身上(见第6节注释),从而使立约的双方严肃地结盟。把血洒在百姓身上也象征着洁净罪孽,献身侍奉上帝。从此以后,上帝称他们为祂自己的产业;他们是属于祂的(赛43:1)。我们既摆脱了罪,也就成为上帝的仆人(罗6:22;彼前2:9,10)。

摩西、亚伦、拿答、亚比户,并以色列长老中的七十人,都上了山

  确认圣约以后,摩西、亚伦、亚伦的儿子和长老们遵照上帝的呼召“上了山”(第1节)。这群人向上走了一段路,但肯定不是山顶,因为只有摩西才有权到那里去(第2,12节),其他人只能“远远地下拜”。

10 他们看见以色列的上帝,他脚下彷佛有平铺的蓝宝石,如同天色明净。

  他们看见。显然这里的上帝不是虚幻没有踪影的,而是具有实实在在的位格(另见出33:17-23;34:5-7;民12:6-8;赛6:1-6;结1:26-28)。

  如同天色明净。就是“象天空本身一样明亮”。我们可能认为,如此尊贵的荣誉和特权会使这些人树立起对上帝持久的信靠和顺从。但悲惨的记录是:亚伦屈从了百姓制造金牛犊的要求(见出32:1-6),以及拿答和亚比户因献“凡火”而被击杀(民3:1-4)。某一天里高贵的宗教经验并不能成为另一天的保障(太14:28-33;路13:25-27;林前10:11,12)。

11 他的手不加害在以色列的尊者身上。他们观看上帝;他们又吃又喝。

  上帝没有以死亡,瘟疫或失明来打击这些人,尽管他们的不圣洁使他们没有理由认为自己看见上帝而仍可以存活(见创32:30;出33:20;士6:22,23等)。他们这次所看到的是神格中的第二位,就是上帝儿子的荣耀(《先祖与先知》第312,366页)。献祭以后通常会有一顿祭餐。长老们在尽可能靠近上帝的地方分享了这一餐。然后全体人员回营。

12 耶和华对摩西说:“你上山到我这里来,住在这里,我要将石版并我所写的律法和诫命赐给你,使你可以教训百姓。

  本章的剩下部分记录了摩西与上帝交往的四十天。在颁布十诫和“约书”的律例典章以后,上帝继续发布有关建造圣所的指示。圣所将成为祂在以色列人中的居所(出25:8)。如果让人自己来决定宗教礼拜场所的样式,他很容易做错。作为防止这一点,凡与礼拜有关的一切事物,都有“样式”指示摩西(出25:9;来8:5),包括每一样物品的材料、尺寸、形状和制作的细节。这些指示记录在出25至31章中。为了使摩西有充足的时间领会和记住赐给他的详细指示,他要“住在那里”,就是“山上”,四十天之久。

13 摩西和他的帮手约书亚起来,上了上帝的山。

14 摩西对长老说:“你们在这里等着,等到我们再回来,有亚伦、户珥与你们同在。凡有争讼的,都可以就近他们去。”

  摩西这次由约书亚陪同。他曾参与打败亚玛力人(出17:8-13)。摩西知道自己将离开大家一段时间,就感到需要给众长老一些有关在他不在时处理事务的指示。他们要留在西奈山脚直到他回来,并要接受摩西的代表亚伦和户珥的指导。

15 摩西上山,有云彩把山遮盖。

  摩西为自己的离去做好安排以后,就和约书亚一起上到山的上面部分,等候上帝进一步的指示。“云”是指出19:16中所提到的云。摩西虽已蒙上帝宣召,但要等到六天后才奉命来到上帝面前。今日和当初一样,在与上帝进行亲密交往以前,必须做好心灵的准备(参徒1:14;2:1),并默想祂的品格和旨意。摩西和约书亚无疑把这段时间花在默想和祷告中。

16 耶和华的荣耀停于西乃山;云彩遮盖山六天,第七天他从云中召摩西。

17 耶和华的荣耀在山顶上,在以色列人眼前,形状如烈火。

  在把摩西笼罩(第18节)在与创造主幸福交往之中的云彩与“烈火”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凡象摩西一样行在上帝圣道上的人,必然在“隐密处……,全能者的荫下”得到保护和安全(诗91:1,2)。而偏离义路的人所得到的,则不是安慰和保障,而是公正的惩罚,因为上帝对于他们乃是“烈火”(来12:25,29)。

18 摩西进入云中上山,在山上四十昼夜。

  摩西离开约书亚进入云中,并在那里待了“四十昼夜”(《先祖与先知》第313页)。在这段时间中,他没有吃东西(申9:9;参王上19:8;太4:2)。

  摩西在这里的经历是非同寻常的。它教训我们,与上帝的交往会给心灵带来最真实的力量和最甜美的饮食。否则人就会灰心(见路18:1)。世界会偷袭我们。我们的思想言语会“出于土,乃属土”(林前15:47)。我们既没有属灵的生命,自然无法把它分给他人。人只有与上帝的交往,才能领受恩赐。摩西是这样;我们也是这样。摩西单独与上帝同在,说明了私下祈祷的价值(太6:6)。即使是在大城市的混乱和喧闹中,与上帝单独相处和无声的祈求仍能带来帮助,以应付当日的问题。


出埃及记25章

提要:1 以色列人为制造帐幕所必须奉献的东西。10 约柜的形状。17 施恩座和基路伯。23 桌子和相关的器具。31 灯台和相关的器具。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你告诉以色列人,当为我送礼物来;凡甘心乐意的,你们就可以收下归我。

  为我送礼物。上帝的旨意已经在十诫中向以色列人显明了。“约书”的律法和“典章”也已赐给了摩西,上帝与祂子民之间已经立约。但崇拜的固定形式尚未确定。迄今只有“坛”已被采用并获得了某些相关指示(出20:24-26),但还没有制定完整的制度,可以使敬拜独一真神成为百姓与祂亲密交往并顺从祂,防止他们敬拜异教诸神的有效手段。百姓应有权参与建造上帝在他们中间的居所。

  甘心乐意的。上帝只要出于内心的奉献,而不只是出于双手或钱包。祂只接受“甘心乐意”的礼物(林后9:6,7)。只有用心捐献的人,名字才录在上帝货单上,因为他们是本着马其顿教会的精神捐献的(林后8:1-5)。出35:21-29和36:3-7记录了百姓以这种方式的回应。他们回应得非常积极,以至被“拦住……不再拿”。因此帐幕是乐意奉献的产物。在大卫时代准备建造圣殿时,百姓表现出同样的精神(代上29:1-9)。后来被掳者和所罗巴伯一起从巴比伦回来重建圣殿时,他们也是这样奉献的(拉2:68,69;该1:12-14)。

所要收的礼物:就是金、银、铜,

  这三种金属用于建造帐幕本身和其中的器具。“铜”是铜锡合金,因此是青铜而不是黄铜。希伯来人离开埃及时,曾向埃及人“要”过财物(见出3:22;12:35,36注释)。百姓将他们最好的财物献给耶和华。上帝不接受“瞎眼”、“瘸腿”、或“有病”的“祭物”(玛1:8)。这并不是说上帝要我们作力所不能及的奉献,而是要我们尽己所能(林后8:12)。

  寡妇的“小钱”(可12:41-44),“一玉瓶极贵的香膏”(太26:6-13),和放在使徒脚前田产的“价银”(徒5:1,2)一样蒙祂悦纳。把我们最好的献给上帝不但指财物,也指我们的才能,光阴和精力。我们最优秀的能力,最热烈的情感,最深刻思想,最高尚的愿望都应是属于祂的。在基督的侍奉中需要各种各样的礼物。没有一个人会因太贫穷或无能而不能履行自己的本分。我们不要忘记那只有一千银子之人的失败所带给我们的教训(太25:14,15,24-30)。以色列人借着献身于上帝的圣工和事奉祂而将财宝积攒在天上(太6:19-21)。他们没有被世界的“益处”所欺骗,因为他们不想“赔上”来生来“赚得”世界(见太16:25,26)。

蓝色、紫色、朱红色线,细麻,山羊毛,

染红的公羊皮,海狗皮,皂荚木,

  海狗皮。该词原文似乎来埃及语,指某一种动物的皮;也有人认为该词源于一个阿拉伯词语,指“海豹”类,特别是儒艮或海牛(《先祖与先知》第347页)。这种海生食草类哺乳动物身长3至3.6米,长着圆圆的脑袋,以母乳喂养幼崽,有分叉的尾巴,经常出没在红海的珊瑚礁中间。据推测是儒艮引发了美人鱼的传说。“海狗”皮成了帐幕的外层遮盖。

  皂荚木。就是洋槐木。这种木材坚硬,耐久,纹理细密,适合于制作橱柜。

点灯的油并做膏油和香的香料,

红玛瑙与别样的宝石,可以镶嵌在以弗得和胸牌上。

又当为我造圣所,使我可以住在他们中间。

  当为我造圣所。虽然希伯来人和我们一样,都知道伟大的上帝不可能住在任何人手所造的建筑中(王上8:27;代下2:6;赛66:1;耶23:23,24),但没有圣殿的敬拜似乎是不合适的。另外,圣所还提供了敬拜独一真神的一个看得见的中心,从而成为防止敬拜异教诸神的堡垒。圣所使上帝就近祂的子民,实现祂与他们同在。这也是偶像崇拜的防御措施(出29:43,45;民35:34)。以色列人当时是一个游牧民族,所以圣所应是一个易于拆卸和搬运的帐棚。值得注意的是,表示“圣所”的希伯来词语从未用来指异教的神庙。

  使我可以住。从属灵意义上说,上帝一直都在寻找与人同在的居所,得到以后祂才“安息”(诗132:13-16)。首先祂是住在每一个子民的心中(林前3:16,17;6:19),然后是住在每一个聚集敬拜祂的团体中(太18:20)。以属世的帐幕为中心的制度预表后来“住在”、或直译为“支搭帐幕”在人类中间(约1:14)的基督。

  希伯来语shakan指在一个地方的永久住所,与表示施恩座上方上帝荣光的词汇Shekinah有密切的联系(《先祖与先知》第349页)。上帝荣光是上帝同在的象征,上帝应许要“住在他们中间”(见出25:22)。

制造帐幕和其中的一切器具都要照我所指示你的样式。”

  这说明尽管手艺是人的,但设计却是上帝的。上帝一直希望人在建造祂居所的事上与祂合作。每一个人都可以参与这项工作。

  摩西在山上看见天上圣所的“缩影”(《先祖与先知》第343页;徒7:44;来8:5)。天上的圣所乃是“真帐幕”(来8:2)。地上的圣所被说成是“天上的本物”的“样式”(来9:23,24)因为这是“照着”指示摩西的“样式”做成的(来8:5)。这是天上“伟大的原型”的“一个副本”(《善恶之争》第414页)。约翰在异象中曾被带到天上的圣所(启15:5)。在那里他看到了约柜(启11:19),香坛(启8:3-5),可能还有灯台(启1:12;11:4)。这样我们就有“一个无法辩驳的凭据,证明天上是有一个圣所的”(《善恶之争》第415页)。宇宙的主宰在那里作王;基督也在那里担任我们的大祭司(来8:1,2)。

  但是猜测天上圣所的大小,精确外观或内部的详细布置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其“伟大和荣耀,是任何地上的建筑所不能代表的”(《先祖与先知》第357页)。人是“照着上帝的形象”造成的(创1:27),但只有基督是“上帝本体的真象”(来1:3)。任何有限的事物最多只能隐约地表现那无限的事物。摩西所看到的不是天上圣所本身,而是一个模型。地上的圣所是照着天上圣所的样式造的,为了表现基督为堕落人类所作的各方面服务(《先祖与先知》第357页)。我们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祂在那里为我们所做的事上,正如保罗在《希伯来书》中所说那样(来3:1;10:12,19-22等)。

  天上的帐幕和地上的帐幕都是为对付罪而设立的。基督复活之后到祂四十天后升天之前,就“已着手进行中保的工作”(《历代愿望》第819页)。祂藉着宝血所成就的救赎准备好担任祭司的工作(来9:12)。

  所罗门知道他的圣殿虽然在规模和华丽方面远胜过旷野的帐幕,却无法容纳上帝(王上8:27)。然而上帝仍承认它是自己的居所(赛56:7),正如祂后来对希律圣殿的称呼(太21:13)。那“住在至高至圣的所在”的主“与心灵痛悔谦卑的人同居”(赛57:15)。

10 “要用皂荚木做一柜,长二肘半,宽一肘半,高一肘半。

  一柜。该词词根的含义可能是“收集”、“聚集”。若是这样,“柜”就是保管物品的。一个相关的亚述词aranu(“箱子”),就是来自词根aramu(“覆盖”)。

  一肘。和埃及人一样,希伯来人既使用长肘又使用短肘。虽然不知道希伯来肘的长度,但人们却知道埃及的普通肘是45厘米,御肘是52厘米。这两种肘希伯来人肯定都是了解的,因为他们曾参与埃及城市的建造。在以西结的时代,希伯来人使用的肘约长44.5厘米(见本卷注释第165页),接近于埃及的普通肘,因此我们可以假定建造帐幕所使用的就是这种肘。故此柜应长约1.11米,宽和高约0.67米。

11 要里外包上精金,四围镶上金牙边。

12 也要铸四个金环,安在柜的四脚上;这边两环,那边两环。

  金环不是安在上面的“角”上,而是安在四个“脚”或“座”上(参第22节)。有“杠”穿过这些环(第13节)。在以色列飘流的时期由扛柜之人的肩膀抬着。这些“杠”要留在环中(第15节),免得人在安放或抬起柜时触到柜的任何部位。由于这些“杠”不属柜子,触摸或搬运都不算亵渎(见撒下6:6,7)。

13 要用皂荚木做两根杠,用金包裹。

14 要把杠穿在柜旁的环内,以便抬柜。

15 这杠要常在柜的环内,不可抽出来。

16 必将我所要赐给你的法版放在柜里。

  法版。就是写有十条诫命的两块石版(出30:6;31:18;32:15,16)。柜主要用来放置上帝神圣的律法。石版是上帝品格和旨意的写照,而且是上帝亲手所写的,所以被视为圣所中最神圣的物件。圣所因此被称为“法的帐幕”(出38:21;民9:15等)。律法也称为“约”(申4:12,13;9:9-15),故柜通常称为“约柜”(申31:26;来9:4等)。

17 要用精金做施恩座(施恩:或作蔽罪;下同),长二肘半,宽一肘半。

  “施恩座”源于词根“覆盖”,即“宽恕”罪孽。它象征上帝的怜悯。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用“精金”作的,暗示着怜悯是上帝最宝贵的品性。它被安放在律法上方,说明怜悯超越公义(诗85:10;89:14)。柜及其公义,施恩座及其怜悯,都是彰显上帝待人的完美品格所必需的。没有公义的怜悯是情感的懦弱,违背一切道德的规则。而没有怜悯的公义则是道德上的苛刻,理论上无懈可击,但不为上帝和人类所喜爱。

  柜和施恩座构成了圣所的核心。在施恩座上方乃是荣光,是上帝临格的象征。柜中的法版表明上帝的国是建立在不可改变的公义标准之上的(诗97:2),就连上帝的恩典也必须尊重此律法。恩典的施与不能以“废了律法”为条件(罗3:31)。当罪得到宽恕时,律法对罪人的要求也必须被满足。福音的根本目的就是确保罪人因信而获得赦免,不是“废了律法”,而是“坚固律法”。柜中的石版虽然作了不利于百姓的证言,但施恩座指出了一条使律法的要求得以满足并拯救罪人脱离律法的承罚,就是死亡的途径。人单靠律法是无法与上帝和好的,因为罪使我们与祂隔绝(赛59:1,2)。必须有洒上血的施恩座的介入,因为只有基督作我们作中保,我们才能亲近上帝(来7:25)。

18 要用金子锤出两个基路伯来,安在施恩座的两头

  “基路伯”一词来历不明。基路伯安在施恩座上,一边一个(见创3:24)。每位天使的一只翅膀高高地伸出来,另一只翅膀则收起来遮盖自己的身体(见结1:11),象征崇敬和谦卑。基路伯的脸彼此相对并向下朝着约柜,象征天军对上帝律法的尊重,以及他们对救赎计划的关注。

19 这头做一个基路伯,那头做一个基路伯,二基路伯要接连一块,在施恩座的两头。

20 二基路伯要高张翅膀,遮掩施恩座。基路伯要脸对脸,朝着施恩座。

21 要将施恩座安在柜的上边,又将我所要赐给你的法版放在柜里。

22 我要在那里与你相会,又要从法柜施恩座上二基路伯中间,和你说我所要吩咐你传给以色列人的一切事。”

23 “要用皂荚木做一张桌子,长二肘,宽一肘,高一肘半。

  用皂荚木作一张桌子。摩西现在从至圣所转到描述圣所的器具。首先提到的是“陈设饼”的桌子。“陈设饼”(可2:26)是呈献给上帝的饼。保罗在来9:2中也使用了该词。桌子的规格约为88.9 x 44.5 x 66.7厘米。见出25:10注释。当人进入帐幕时,这张桌子应该在右边或北边(出40:22)。

24 要包上精金,四围镶上金牙边。

  四围镶上金牙边。这是桌面四围防止物品掉下来的边框或嵌线。约瑟弗斯说“四个环”(第26节)安在桌子的脚上,从其中穿抬桌子的“杠”(《上古史》iii.6.6)。

25 桌子的四围各做一掌宽的横梁,横梁上镶着金牙边。

26 要做四个金环,安在桌子的四角上,就是桌子四脚上的四角。

27 安环子的地方要挨近横梁,可以穿杠抬桌子。

28 要用皂荚木做两根杠,用金包裹,以便抬桌子。

29 要做桌子上的盘子、调羹,并奠酒的爵和瓶;这都要用精金制作。

  盘子。可能是用来装饼的。“调羹”指烧香的杯或壶,就象提多门的桌子浮雕上所显示的。该拱门是为记念公元70年攻陷耶路撒冷而在罗马竖立起来的。“爵”和“瓶”用于和素祭同献的奠祭(利23:13,18,37等)。

  。直译为“倒出”。

30 又要在桌子上,在我面前,常摆陈设饼。”

  “陈设饼”共有12个,每安息日更换一次。换下的饼被视为圣物,由祭司在“圣所”中吃掉(利24:5-9)。这12个饼象征12个支派因每天从祂那里领受的生命之福而不断向上帝献上的感恩祭。从更高的意义上说,该饼指的是属灵耶稣基督。

31 “要用精金做一个灯台。灯台的座和干与杯、球、花,都要接连一块锤出来。

  正如提多门所显示并由的约瑟弗斯所证实的(《上古史》iii.6.7),“灯台”有一个垂直的轴,向两边分出三对(第35节)分枝,均与灯顶平齐。没有说明尺寸,但它是用纯金作的。其分枝上有杏仁状的“”(第33节);有“球”,或柱头,据有些圣经学者说象石榴;还有“花”。“灯台”的灯在日落时会逐一修剪,次日早晨再次修剪(出27:20,21;30:7,8;利24:3,4)。它们决不可同时熄灭(《先祖与先知》第348页)。当祭司进入帐幕的第一层时,灯台在他的左边朝南的位置(出40:24)。

32 灯台两旁要杈出六个枝子:这旁三个,那旁三个。

33 这旁每枝上有三个杯,形状象杏花,有球,有花;那旁每枝上也有三个杯,形状象杏花,有球,有花。从灯台杈出来的六个枝子都是如此。

34 灯台上有四个杯,形状象杏花,有球,有花。

35 灯台每两个枝子以下有球与枝子接连一块。灯台出的六个枝子都是如此。

36 球和枝子要接连一块,都是一块精金锤出来的。

37 要做灯台的七个灯盏。祭司要点这灯,使灯光对照。

38 灯台的蜡剪和蜡花盘也是要精金的。

  “蜡剪”是用来修剪灯芯的钳子或剪子。“蜡花盘”用来收集“蜡剪”剪下来的灯芯碎片。

39 做灯台和这一切的器具要用精金一他连得。

  一他连得相当于34.19公斤。体积应为1772.4立方厘米,可以制成一个边长略大于4-3/4英寸的立方体(1756.52立方厘米)。从某种意义上说,“灯台”象征上帝的百姓以个人身份(太5:14-16;腓2:15)和作为一个教会(启1:12,20)在世界上作道德和属灵的光,也象征圣灵启迪教会的能力(亚4:2-6;启4:5)。但如上所述,从最高的意义上说,它代表我们主救主耶稣基督(约9:5)。祂是世界的光(约1:4;8:12;12:46),把来自“众光之父”的“各样美善的恩赐和各样全备的赏赐”(雅1:17)赐给人。

40 要谨慎做这些物件,都要照着在山上指示你的样式。”

目录
注释
切换音频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