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全年读经|2025年逐章顺序通读
3月25日 撒上30-31章;撒下1-2章

撒母耳记上30章

30:1    第三日,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到了洗革拉。亚玛力人已经侵夺南地,攻破洗革拉,用火焚烧,    

30:2    掳了城内的妇女和其中的大小人口,却没有杀一个,都带着走了。    

30:3    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到了那城,不料,城已烧毁,他们的妻子儿女都被掳去了。    

30:4    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就放声大哭,直哭得没有气力。    

30:5    大卫的两个妻,耶斯列人亚希暖和作过拿八妻的迦密人亚比该,也被掳去了。    

30:6    大卫甚是焦急,因众人为自己的儿女苦恼,说要用石头打死他。大卫却倚靠耶和华他的 神,心里坚固。    

30:7    大卫对亚希米勒的儿子祭司亚比亚他说:“请你将以弗得拿过来。”亚比亚他就将以弗得拿到大卫面前。    

30:8    大卫求问耶和华说:“我追赶敌军,追得上追不上呢?”耶和华说:“你可以追,必追得上,都救得回来。”    

30:9    于是,大卫和跟随他的六百人来到比梭溪;有不能前去的就留在那里。    

30:10    大卫却带着四百人往前追赶;有二百人疲乏,不能过比梭溪,所以留在那里。    

30:11    这四百人在田野遇见一个埃及人,就带他到大卫面前,给他饼吃,给他水喝,    

30:12    又给他一块无花果饼,两个葡萄饼。他吃了,就精神复原,因为他三日三夜没有吃饼,没有喝水。

30:13    大卫问他说:“你是属谁的?你是哪里的人?”他回答说:“我是埃及的少年人,是亚玛力人的奴仆。因我三日前患病,我主人就把我撇弃了。    

30:14    我们侵夺了基利提的南方和属犹大的地,并迦勒地的南方,又用火烧了洗革拉。”    

30:15    大卫问他说:“你肯领我们到敌军那里不肯?”他回答说:“你要向我指着 神起誓,不杀我,也不将我交在我主人手里,我就领你下到敌军那里。”    

30:16    那人领大卫下去,见他们散在地上,吃喝跳舞,因为从非利士地和犹大地所掳来的财物甚多。    

30:17    大卫从黎明直到次日晚上,击杀他们,除了四百骑骆驼的少年人之外,没有一个逃脱的。    

30:18    亚玛力人所掳去的财物,大卫全都夺回,并救回他的两个妻来。    

30:19    凡亚玛力人所掳去的,无论大小、儿女、财物,大卫都夺回来,没有失落一个。    

30:20    大卫所夺来的牛群羊群,跟随他的人赶在原有的群畜前边,说:“这是大卫的掠物。”    

30:21    大卫到了那疲乏不能跟随、留在比梭溪的二百人那里。他们出来迎接大卫并跟随的人。大卫前来问他们安。    

30:22    跟随大卫人中的恶人和匪类说:“这些人既然没有和我们同去,我们所夺的财物就不分给他们,只将他们各人的妻子儿女给他们,使他们带去就是了。”

30:23    大卫说:“弟兄们,耶和华所赐给我们的,不可不分给他们,因为他保佑我们,将那攻击我们的敌军交在我们手里。    

30:24    这事谁肯依从你们呢?上阵的得多少,看守器具的也得多少,应当大家平分。”    

30:25    大卫定此为以色列的律例、典章,从那日直到今日。    

30:26    大卫到了洗革拉,从掠物中取些送给他朋友犹大的长老,说:“这是从耶和华仇敌那里夺来的,送你们为礼物。”    

30:27    他送礼物给住伯特利的、南地拉末的、雅提珥的、    

30:28    住亚罗珥的、息末的、以实提莫的、    

30:29    住拉哈勒的、耶拉篾各城的、基尼各城的、    

30:30    住何珥玛的、歌拉珊的、亚挞的、    

30:31    住希伯仑的,并大卫和跟随他的人素来所到之处的人。    



撒母耳记上31章

31:1    非利士人与以色列人争战。以色列人在非利士人面前逃跑,在基利波有被杀仆倒的。    

31:2    非利士人紧追扫罗和他儿子们,就杀了扫罗的儿子约拿单、亚比拿达、麦基舒亚。    

31:3    势派甚大,扫罗被弓箭手追上,射伤甚重,    

31:4    就吩咐拿他兵器的人说:“你拔出刀来将我刺死,免得那些未受割礼的人来刺我、凌辱我。”但拿兵器的人甚惧怕,不肯刺他,扫罗就自己伏在刀上死了。    

31:5    拿兵器的人见扫罗已死,也伏在刀上死了。    

31:6    这样,扫罗和他三个儿子,与拿他兵器的人,以及跟随他的人,都一同死亡。    

31:7    住平原那边并约旦河西的以色列人,见以色列军兵逃跑,扫罗和他儿子都死了,也就弃城逃跑。非利士人便来住在其中。    

31:8    次日,非利士人来剥那被杀之人的衣服,看见扫罗和他三个儿子仆倒在基利波山,    

31:9    就割下他的首级,剥了他的军装,打发人到非利士地的四境(注:“到”或作“送到”),报信与他们庙里的偶像和众民;    

31:10    又将扫罗的军装放在亚斯她录庙里,将他的尸身钉在伯珊的城墙上。    

31:11    基列雅比的居民听见非利士人向扫罗所行的事,    

31:12    他们中间所有的勇士就起身,走了一夜,将扫罗和他儿子的尸身从伯珊城墙上取下来,送到雅比那里用火烧了;    

31:13    将他们骸骨葬在雅比的垂丝柳树下,就禁食七日。



撒母耳记下1章   

1:1    扫罗死后,大卫击杀亚玛力人回来,在洗革拉住了两天。    

1:2    第三天,有一人从扫罗的营里出来,衣服撕裂,头蒙灰尘,到大卫面前伏地叩拜。    

1:3    大卫问他说:“你从哪里来?”他说:“我从以色列的营里逃来。”    

1:4    大卫又问他说:“事情怎样?请你告诉我。”他回答说:“百姓从阵上逃跑,也有许多人仆倒死亡,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也死了。”    

1:5    大卫问报信的少年人说:“你怎么知道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死了呢?”    

1:6    报信的少年人说:“我偶然到基利波山,看见扫罗伏在自己枪上,有战车,马兵紧紧地追他。    

1:7    他回头看见我,就呼叫我。我说:‘我在这里。’

1:8    他问我说:‘你是什么人?’我说:‘我是亚玛力人。’    

1:9    他说:‘请你来将我杀死,因为痛苦抓住我,我的生命尚存。’    

1:10    我准知他仆倒必不能活,就去将他杀死,把他头上的冠冕,臂上的镯子拿到我主这里。”    

1:11    大卫就撕裂衣服,跟随他的人也是如此。    

1:12    而且悲哀,哭号禁食到晚上,是因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并耶和华的民以色列家的人倒在刀下。    

1:13    大卫问报信的少年人说:“你是哪里的人?”他说:“我是亚玛力客人的儿子。”    

1:14    大卫说:“你伸手杀害耶和华的受膏者,怎么不畏惧呢?”    

1:15    大卫叫了一个少年人来,说:“你去杀他吧!”    

1:16    大卫对他说:“你流人血的罪归到自己的头上,因为你亲口作见证说:‘我杀了耶和华的受膏者。’”少年人就把他杀了。    

1:17    大卫作哀歌,吊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    

1:18    且吩咐将这歌教导犹大人。这歌名叫弓歌,写在雅煞珥书上。    

1:19    歌中说:“以色列啊,你尊荣者在山上被杀。大英雄何竟死亡!    

1:20    不要在迦特报告,不要在亚实基伦街上传扬;免得非利士的女子欢乐,免得未受割礼之人的女子矜夸。    

1:21    基利波山哪,愿你那里没有雨露,愿你田地无土产可作供物!因为英雄的盾牌,在那里被污丢弃。扫罗的盾牌,彷佛未曾抹油。    

1:22    约拿单的弓箭,非流敌人的血不退缩;扫罗的刀剑,非剖勇士的油不收回。    

1:23    扫罗和约拿单,活时相悦相爱,死时也不分离。他们比鹰更快,比狮子还强。    

1:24    以色列的女子啊,当为扫罗哭号!他曾使你们穿朱红色的美衣,使你们衣服有黄金的妆饰。    

1:25    英雄何竟在阵上仆倒!约拿单何竟在山上被杀!    

1:26    我兄约拿单哪,我为你悲伤!我甚喜悦你!你向我发的爱情奇妙非常,过于妇女的爱情。    

1:27    英雄何竟仆倒!战具何竟灭没!”  



撒母耳记下2章

2:1    此后,大卫问耶和华说:“我上犹大的一个城去可以吗?”耶和华说:“可以。”大卫说:“我上哪一个城去呢?”耶和华说:“上希伯仑去。”    

2:2    于是,大卫和他的两个妻:一个是耶斯列人亚希暖,一个是作过迦密人拿八妻的亚比该,都上那里去了。    

2:3    大卫也将跟随他的人和他们各人的眷属一同带上去,住在希伯仑的城邑中。    

2:4    犹大人来到希伯仑,在那里膏大卫作犹大家的王。有人告诉大卫说:“葬埋扫罗的是基列雅比人。”    

2:5    大卫就差人去见基列雅比人,对他们说:“你们厚待你们的主扫罗,将他葬埋。愿耶和华赐福与你们。

2:6    你们既行了这事,愿耶和华以慈爱诚实待你们,我也要为此厚待你们。    

2:7    现在你们的主扫罗死了,犹大家已经膏我作他们的王,所以你们要刚强奋勇。”    

2:8    扫罗的元帅尼珥的儿子押尼珥,曾将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带过河到玛哈念,    

2:9    立他作王,治理基列,亚书利,耶斯列,以法莲,便雅悯和以色列众人。    

2:10    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登基的时候,年四十岁,作以色列王二年;惟独犹大家归从大卫。    

2:11    大卫在希伯仑作犹大家的王,共七年零六个月。    

2:12    尼珥的儿子押尼珥和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的仆人,从玛哈念出来,往基遍去。    

2:13    洗鲁雅的儿子约押和大卫的仆人也出来,在基遍池旁与他们相遇。一班坐在池这边,一班坐在池那边。    

2:14    押尼珥对约押说:“让少年人起来,在我们面前戏耍吧!”约押说:“可以。”    

2:15    就按着定数起来:属扫罗儿子伊施波设的便雅悯人过去十二名,大卫的仆人也过去十二名。    

2:16    彼此揪头,用刀刺肋,一同仆倒。所以那地叫作希利甲哈素林,就在基遍。    

2:17    那日的战事凶猛,押尼珥和以色列人败在大卫的仆人面前。    

2:18    在那里有洗鲁雅的三个儿子:约押,亚比筛,亚撒黑。亚撒黑脚快如野鹿一般。    

2:19    亚撒黑追赶押尼珥,直追赶他不偏左右。    

2:20    押尼珥回头说:“你是亚撒黑吗?”回答说:“是。”    

2:21    押尼珥对他说:“你或转向左,转向右,拿住一个少年人,剥去他的战衣。”亚撒黑却不肯转开不追赶他。    

2:22    押尼珥又对亚撒黑说:“你转开不追赶我吧!我何必杀你呢?若杀你,有什么脸见你哥哥约押呢?”    

2:23    亚撒黑仍不肯转开,故此押尼珥就用枪尾刺入他的肚腹,甚至枪从背后透出。亚撒黑就在那里仆倒而死。众人赶到亚撒黑仆倒而死的地方,就都站住。

2:24    约押和亚比筛追赶押尼珥,日落的时候,到了通基遍旷野的路旁,基亚对面的亚玛山。    

2:25    便雅悯人聚集,跟随押尼珥站在一个山顶上。

2:26    押尼珥呼叫约押说:“刀剑岂可永远杀人吗?你岂不知终久必有苦楚吗?你要等何时才叫百姓回去,不追赶弟兄呢?”    

2:27    约押说:“我指着永生的 神起誓,你若不说戏耍的那句话,今日早晨百姓就回去,不追赶弟兄了。”

2:28    于是约押吹角,众民就站住,不再追赶以色列人,也不再打仗了。    

2:29    押尼珥和跟随他的人整夜经过亚拉巴,过约旦河走过毕伦,到了玛哈念。    

2:30    约押追赶押尼珥回来,聚集众民,见大卫的仆人中缺少了十九个人和亚撒黑。    

2:31    但大卫的仆人杀了便雅悯人和跟随押尼珥的人,共三百六十名。    

2:32    众人将亚撒黑送到伯利恒,葬在他父亲的坟墓里。约押和跟随他的人走了一夜,天亮的时候到了希伯仑。 

撒母耳记上30章

提要:1 亚玛力人毁坏了洗革拉。4 大卫求问上帝的意见受到鼓励去追赶他们。11 通过一个恢复了精力的埃及人,大卫被领到敌军那里,并且重新夺回了所有胜利品。22 在上阵的人与看守器具的人之间均分掳物的大卫律法。26 大卫送礼物给他的朋友们。

 
与亚玛力人争战 
撒上30:1 第三日,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到了洗革拉。亚玛力人已经侵夺南地,攻破洗革拉,用火焚烧,
【本会注释】
  第三日。虽然不知道洗革拉的确切位置,但它是在迦特境内。有人认为它是迦萨东南的Tell el-Khuweilfeh。如果是那样的话,它就位于沙仑平原,距离亚弗约50英里(80.5公里)处了(见撒上29:1的注释)。因为大卫和跟随他的人直到他们被辞退时并没有离开,所以在“第三日”到达洗革拉之前,他们只有第二日是整日行军的。因此他们可能分两段走了全部路程。每天一般走25英里(40公里),并且他们全力以赴地努力急行军追赶亚玛力人时,有些人全然精疲力竭的经验提供了一个理由(10节)。 
撒上30:2 掳了城内的妇女和其中的大小人口,却没有杀一个,都带着走了。
【本会注释】
  没有杀一个。这并不是因为仁慈,而是因为妇人孩子作为奴隶和妾会卖个好价钱。似乎保存妇人孩子的性命是近东交战国家的一个传统,尤其是处女和女童(见民31:15-18;士21:1-24)。大卫留下洗革拉没有保护,这事做的没有智慧。
  大卫可能寄希望于他近来往返沙漠地区已经暂时阻止了掠夺的企图。他急于通过与亚吉一同出征尽可能地给非利士的东道主一个好印象。他显然没有预期近来完成的非利士战役的消息这么快就走漏到了沙漠地区(见撒上27:9的注释)。 
撒上30:3 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到了那城,不料,城已烧毁,他们的妻子儿女都被掳去了。 
撒上30:4 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就放声大哭,直哭得没有气力。 
撒上30:5 大卫的两个妻耶斯列人亚希暖和作过拿八妻的迦密人亚比该,也被掳去了。
【本会注释】
  耶斯列人。“耶斯列人亚希暖”是大卫的长子暗嫩的母亲,暗嫩后来诱奸了其同父异母的妹妹他玛(撒下13)。在巴勒斯坦至少有两个耶斯列;一个在以萨迦支派(书19:18),以色列人当时在那里与非利士人作战;另一个在犹大(书15:54-56),与希伯仑、玛云、西弗等地接壤。有些人认为这个耶斯列在西弗和迦密之间,位于现在以Khirbet Terrāma闻名的地方,但是这个地点是不确定的。 
撒上30:6 大卫甚是焦急,因众人为自己的儿女苦恼,说:“要用石头打死他。”大卫却倚靠耶和华他的上帝,心里坚固。
【本会注释】
  苦恼。希伯来文是marah,字面意义是,“是苦的”。词根marah的派生词[玛拉]见出15:23;路1:20。跟随大卫的人反对他们的领袖显然是因为大卫留下他们的家没有保护。
  倚靠耶和华。大卫现在的态度与他过去数月中在亚吉面前的口是心非完全不同了。他已经得到了在他犯下逃离犹大这一大错期间上帝保护的明显证据,现在他以谦卑的心应付新的危机。他“受到鼓励”,字面意义是,“坚固,加强”,他的心倚靠耶和华,并且进而邀请亚比亚他通过乌陵和土明求问耶和华(7节)。这正是他企图逃到非利士时应该遵循的方针。 
撒上30:7 大卫对亚希米勒的儿子祭司亚比亚他说:“请你将以弗得拿过来。”亚比亚他就将以弗得拿到大卫面前。 
撒上30:8 大卫求问耶和华说:“我追赶敌军,追得上追不上呢?”耶和华说:“你可以追,必追得上,都救得回来。” 
撒上30:9 于是,大卫和跟随他的六百人来到比梭溪;有不能前去的就留在那里。
【本会注释】
  比梭溪。据认为是流经基拉耳并在靠近迦萨的地方流入地中海的溪流。它距离洗革拉有多远无法确定,因为并不知道这里指的是最北还是最南的支流。而且,洗革拉的确切位置也属未知。 
撒上30:10 大卫却带着四百人往前追赶,有二百人疲乏,不能过比梭溪,所以留在那里。 
撒上30:11 这四百人在田野遇见一个埃及人,就带他到大卫面前,给他饼吃,给他水喝,
【本会注释】
  一个埃及人。这个“少年人”是一个埃及人的事实显明了这些掠夺者们的可怕品性。正如他们掠夺了犹大和非利士地域一样,他们显然也侵入了埃及部分地区并把俘掳卖作奴隶。任何国家或部落都不能免于他们的掠夺。 
撒上30:12 又给他一块无花果饼,两个葡萄饼。他吃了,就精神复原;因为他三日三夜没有吃饼,没有喝水。
【本会注释】
  三日三夜。因为这个少年人有关于烧毁洗革拉的信息(14节),所以毁坏必是发生在至少三日之前,因为他是三日前被无情的游民抛弃的(13节)。这段时间足够掠夺者们溜走,隐藏在没有道路的沙漠里。 
撒上30:13 大卫问他说:“你是属谁的?你是哪里的人?”他回答说:“我是埃及的少年人,是亚玛力人的奴仆;因我三日前患病,我主人就把我撇弃了。 
撒上30:14 我们侵夺了基利提的南方和属犹大的地,并迦勒地的南方,又用火烧了洗革拉。”
【本会注释】
  基利提的南方。字面意义是“基利提的内盖夫[南地]”。基利提人被有些人认为是克里特岛人。比较结25:16和番2:5,表明基利提人占据了非利士的海滨;显然是南部地区,因为当亚玛力人从书珥沙漠接近时,先到了他们那里。洗革拉或者在基利提境内或者与它毗连。
  迦勒地的南方。更好说是“迦勒的内盖夫”。基尼洗族人迦勒(书14:14)得到的产业是分配给犹大支派的靠近希伯仑的那部分(书15:13-19)。因为亚玛力人住在朝向埃及的沙漠里(撒上15:7),并且因为提到迦勒人是在基利提人之后被掠夺的,所以可能这次入侵是从西向东进行的。先打击了基利提人的边境,然后在掠夺者们向东蔓延时,携带着基利提战俘,他们可能获悉大卫不在他的家宅地区,就决定取道洗革拉返家,好毁灭它,然后带着他们的俘掳回到书珥沙漠的深处。 
撒上30:15 大卫问他说:“你肯领我们到敌军那里不肯?”他回答说:“你要向我指着上帝起誓,不杀我,也不将我交在我主人手里,我就领你下到敌军那里。” 
撒上30:16 那人领大卫下去,见他们散在地上,吃喝跳舞,因为从非利士地和犹大地所掳来的财物甚多。
【本会注释】
  吃喝。亚玛力人在某个绿洲停下来享受他们的战利品,这可以与在亚伯拉罕的日子掠夺了同一地区并带着罗得和来自所多玛的其他俘掳(创14)启程回家,只在靠近何把的地方停留(创14:15),好庆祝他们的胜利的美索不达米亚四王相比较(见《祖知》第十二章)。酒的影响使他们对大卫迅雷不及掩耳的袭击全无准备。 
撒上30:17 大卫从黎明直到次日晚上,击杀他们,除了四百骑骆驼的少年人之外,没有一个逃脱的。
【本会注释】
  四百少年人。逃脱之人的数目指出了参与掠夺的那伙人的规模,以及大卫赶上他们时牲畜的数量。大卫把器具留在了比梭溪,就能以机动胜过被掠夺品拖累了的这伙人。战斗进行了通宵并持续到第二天,大卫最终解放了俘掳、把牲畜赶在一起、并收集了物资返回洗革拉。 
撒上30:18 亚玛力人所掳去的财物,大卫全都夺回,并救回他的两个妻来。 
撒上30:19 凡亚玛力人所掳去的,无论大小、儿女、财物,大卫都夺回来,没有失落一个。 
撒上30:20 大卫所夺来的牛群羊群,跟随他的人赶在原有的群畜前边,说:“这是大卫的掠物。”
【本会注释】
  牛群羊群。这节经文有点难解。钦定本中补充的字显示为斜体,没有多少帮助。希腊文版旧约圣经(七十士译本)是这么翻译的:“他取了所有的羊群和畜群,并且带领他们走在掠物的前面,关于这些掠物说:这些是大卫的掠物。”希伯来原文似乎传达的思想是大卫重新获得了牛群和从前属于他这群人的其它财产。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亚玛力人在他们近来的劫掠远征中积聚的大量羊群与畜群。这些都被指定为大卫的掠物,走在重新夺回的牲畜前面,随行回家。 
撒上30:21 大卫到了那疲乏不能跟随、留在比梭溪的二百人那里。他们出来迎接大卫并跟随的人。大卫前来问他们安。 
撒上30:22 跟随大卫人中的恶人和匪类说:“这些人既然没有和我们同去,我们所夺的财物就不分给他们,只将他们各人的妻子儿女给他们,使他们带去就是了。” 
撒上30:23 大卫说:“弟兄们,耶和华所赐给我们的,不可不分给他们;因为他保佑我们,将那攻击我们的敌军交在我们手里。 
撒上30:24 这事谁肯依从你们呢?上阵的得多少,看守器具的也得多少;应当大家平分。”
【本会注释】
  大家平分。在以色列初次与米甸人作战的时候,就强制实行了一个关于分发战利品的明确制度。营中只有一部分人参战了,然而战后耶和华随即指示摩西要把战利品分为两部分,因为要使参战的人和留下的人可以均分;还有留出来给利未人以及献给耶和华的明确数量(见民31:25-54)。这个计划并不总是得到坚持,但是从大卫的时候起,它才似乎成了以色列的一个定规。 
撒上30:25 大卫定此为以色列的律例典章,从那日直到今日。 
撒上30:26 大卫到了洗革拉,从掠物中取些送给他朋友犹大的长老,说:“这是从耶和华仇敌那里夺来的,送你们为礼物。”
【本会注释】
  礼物。大卫远远不是自私吝啬的。在他流浪的岁月中,不仅有许多犹大人加入了他,而且许多别人也给了他物资供应。至今他一直不能回报他们的仁慈。现在他一有机会就从自己丰富的掠物中慷慨地分送礼物了。既然他将要在扫罗死后回到希伯仑,这种姿态自然为保持他本国人的友谊铺平了道路。 
撒上30:27 他送礼物给住伯特利的,南地拉末的,雅提珥的;
【本会注释】
  伯特利。这几乎不可能是便雅悯支派的伯特利,而更可能是分配给犹大后来给了西缅的城镇之一(书19:4),并且离洗革拉不远。
  南地拉末。字面意义是,“内盖夫的拉末”。给西缅的城镇之一(书19:8),但是确切位置不知。
  雅提珥。据认为是现代的Khirbet `Attîr,希伯仑和别示巴之间主干道东边几英里,玛云西南约8英里(12.8公里)处。 
撒上30:28 住亚罗珥的,息末的,以实提莫的;
【本会注释】
  亚罗珥。不是希实本的西宏王国最南端的城镇,亚嫩河边的亚罗珥(书12:2),而是别示巴东南约10又1/2英里(16.8公里)在内盖夫的一个城镇,现在以`Ar`arah闻名。
  息末。可能是当大卫进入巴兰旷野时(撒上25:1)曾从中得到过帮助的一个城镇,但是现今不知在哪儿。
  以实提莫。与底璧一同列在属于犹大的城邑清单中(书15:20,49,50),被认为是现代的es-Semû`,在希伯仑南约8或9英里,靠近西弗旷野。 
撒上30:29 住拉哈勒的,耶拉篾各城的,基尼各城的;
【本会注释】
  拉哈勒。在整本圣经中只在这里提到过这个地名。位置不知。希腊文版旧约圣经(七十士译本)译为“迦密”。 
撒上30:30 住何珥玛的,歌拉珊的,亚挞的;
【本会注释】
  何珥玛。古时叫作洗法(士1:17)。当以色列人违背耶和华的命令擅自从加低斯巴尼亚进入迦南时曾袭击的南地的城邑之一(民14:45),当迦南人亚拉得在亚伦死后与以色列人作战时也在这里(民21:1-3)。
  歌拉珊。与亚珊相同(书15:42-44),在别示巴西北。示非拉的九城之一,与基伊拉联合,给了犹大。
  亚挞。只在此处提到过。位置不知。 
撒上30:31 住希伯仑的,并大卫和跟随他的人素来所到之处的人。
【本会注释】
  所到之处。作为受膏要为王的一位,大卫通过证明帝王的慷慨给出了其宽宏大量精神的证据。记载没有提到送礼物给基伊拉的长老们,也没有提到不友好的城镇西弗(见撒上23:11,12,19),虽然他们可能已经包括在“所到之处”里了。
  大卫送礼物给“所到之处”的事实表明大卫多么依赖犹大地不同地区的亲切招待

撒母耳记上31章

提要:1 扫罗丧失了他的军队,他的儿子们被杀,他和拿他兵器的人也自杀了。7 非利士人占据了以色列人丢弃的城镇。8 他们对死尸夸胜。11 基列雅比人晚上重新取回尸身,将它们烧在雅比,并悲哀地埋葬了他们的骸骨。

扫罗及其众子战死 
撒上31:1 非利士人与以色列人争战。以色列人在非利士人面前逃跑,在基利波有被杀仆倒的。
【本会注释】
  以色列人逃跑。以色列军队选择基利波山作为他们的阵地似乎有战术上的优势。从军事的观点来看,非利士人很难穿过雅鲁河努力前进到基利波山。然而以色列还是失败了。扫罗寻求来自交鬼之人的帮助,他的背道已经促成了灾祸。以色列预先曾蒙警告,在他们拒绝受耶和华的条例指导的日子,他们将会“无人追赶,却要逃跑”(利26:17)。
  被杀仆倒。或“倒下受伤”。这里译为“被杀”的名词来自希伯来动词chalal,主要的意思是“刺穿”。它的意思可以指致命伤,也可以仅仅指不会造成立即死亡的创伤,象它在3节中的意思一样。 
撒上31:2 非利士人紧追扫罗和他儿子们,就杀了扫罗的儿子约拿单、亚比拿达、麦基舒亚。
【本会注释】
  紧追。这场灾难性的失败教训以色列人走世界的道路要求立王是愚蠢的。当王变成暴君时,整个国家都成了其缺点的同党,并且与他同担责任。
  杀了约拿单。自然会引起疑问:既然约拿单的态度与扫罗的态度完全相反,耶和华为什么允许约拿单与他父亲一同被杀呢?为什么象他这样一个有属灵心意的人,否定他父亲的想法,并且在遵循耶和华敞开的天意中同气相求地使自己与大卫结合的人,不能蒙允许活下去呢?为什么伊施波设不能取代他的位置,而不是靠遵循他父亲的脚步生活呢?这是一个人的能力无法回答的问题(见《善》第二章)。神圣历史的记录揭示了历世历代中许多义人都遭受了迫害与死亡。因为大斗争的牵连,撒但必须被准予一个折磨义人的机会。但是基督徒的安慰是:虽然那大仇敌可以能毁灭身体,但是他不能毁灭灵魂(太10:28)。一旦这个人与上帝的关系不能变更地决定了,继续或中止今生的生命就不是主要的了。我们“藉着生,或藉着死”都能叫基督显大(腓1:20-23)。 
撒上31:3 势派甚大,扫罗被弓箭手追上,射伤甚重,
【本会注释】
  追上。字面意义是,“发现了他”。
  伤甚重。非利士人了解杀死以色列王的利益。也许有一支受过特别训练的分遣队受命去寻找扫罗。类似的策略在亚兰人与亚哈和约沙法的战争中也使用过(代下18:28-34)。 
撒上31:4 就吩咐拿他兵器的人说:“你拔出刀来,将我刺死,免得那些未受割礼的人来刺我,凌辱我。”但拿兵器的人甚惧怕,不肯刺他;扫罗就自己伏在刀上死了。
【本会注释】
  凌辱我。或“放肆地[残忍地]对待我”。扫罗害怕,唯恐非利士人象对待参孙一样对待他。他对大卫并没有表示过这种关心,而是密谋使他落入未受割礼的非利士人手里(撒上18:21-25)。
  伏在刀上。象犹大一样,他自杀了。或许是受了邪灵的嘲弄说他将要死的影响,他丧失了理智,为逃避仇敌的虐待寻求自杀了。
  关于扫罗之死的确切方式有意见分歧。大概是根据那个亚玛力人的叙述(撒下1:1-10),约瑟夫说实际上是那个亚玛力人在发现他伏在刀上还活着之后杀了他(《古代史》卷六 14. 7)。然而,显然那个年轻人发明他的故事目的是要赢得大卫的嘉许(见《祖知》第六十六、六十八章)。 
撒上31:5 拿兵器的人见扫罗已死,也伏在刀上死了。 
撒上31:6 这样,扫罗和他三个儿子,与拿他兵器的人,以及跟随他的人,都一同死亡。
【本会注释】
  扫罗死了。见代上10:13,14。一度曾有那么光明的应许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扫罗事业的毁灭和他性命的丧失都是他自己重大决定的结果。人们并不是一位独裁专制的陶匠手中没有生命的碎片,而是有感情有意识的生灵,自愿将自己献给两个截然相反的能力中的一个或另一个。扫罗通过他自主的意志,邀请了黑暗之君控制他。他的主人已经付给了他工价。 
撒上31:7 住平原那边并约但河西的以色列人,见以色列军兵逃跑,扫罗和他儿子都死了,也就弃城逃跑。非利士人便来住在其中。
【本会注释】
  平原那边。在耶斯列平原的北面,是拿弗他利和西布伦支派,以及部分以萨迦支派。约旦河东是玛拿西半支派和迦得支派。通过占据Esdraelon平原(即耶斯列平原)、耶斯列、和约旦,非利士人就从以色列领土的中部作了一条完整的分割线。曾那么大声要求立一个王的百姓现在有机会看到他们所做决定的结果了。在这样一种可耻的失败面前,使得他们认识到要是等候了耶和华的话语会比跑在祂前头好的多了。王室和平民一样,都成了现在已临到之灾祸的分担者。
  纵览扫罗不名誉的统治,显明尽管撒母耳的行政律法一直是有益的,但是扫罗的管理却相反。在他的统治下,没有生命或财产的安全这种事。也未听到免于外国和国际关系势力侵略的事。通过所经历的艰难教训,以色列不得不认识到把权力交在一位主要关心使他自己的家丰富并厉行其独裁愿望的王手中是多么徒劳无益。百姓犯的错误在判断上;扫罗犯的错误在运用智慧上。 
撒上31:8 次日,非利士人来剥那被杀之人的衣服,看见扫罗和他三个儿子仆倒在基利波山, 
撒上31:9 就割下他的首级,剥了他的军装,打发人到(或作:送到)非利士地的四境,报信与他们庙里的偶像和众民;
【本会注释】
  割下他的首级。这种对待表明了非利士人对以色列人的轻蔑,并且反映了扫罗曾成功的摆脱掉非利士之轭的程度。斩首行为是与当时的风俗一致的,并且可能部分是报复以色列人对待歌利亚的方式(撒上17:51-54)。扫罗的首级被放在大衮庙里(代上10:10),可能是位于亚实突的一座神庙(撒上5:2-7)。这种行为表明非利士人把在基利波山的伟大胜利归荣誉给大衮。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若不是从上头赐给他们的,他们就毫无权柄(约19:11)。非利士人有证明耶和华远比大衮优越的大量证据(见撒上5),但是他们更喜欢依赖他们自己的能力,并拒绝上帝。 
撒上31:10 又将扫罗的军装放在亚斯他录庙里,将他的尸身钉在伯珊的城墙上。
【本会注释】
  亚斯他录们。亚斯他录的复数形式,另外也以阿斯塔蒂闻名的一个女神,经常与其它类似的迦南女神亚舍拉和亚拿混淆。这些女神在圣经中被提到时常与迦南神巴力(也叫哈达)有关。对非利士人来说,把扫罗的首级放在大衮庙里,并把他的军装放在亚斯他录庙里意味着对以色列的上帝权威的胜利。
  伯珊。位于耶斯列平原的东端,伯珊现在是Tell el-Husn,靠近现代的Beisan,离战场8或10英里(13或16公里)。不确定这座城镇是先前就已经被非利士人占据了还是这场战役后才被占据的。 
撒上31:11 基列雅比的居民听见非利士人向扫罗所行的事,
【本会注释】
  基列雅比。见撒上11:1-11的注释。回忆起扫罗曾那么惊人地救助过这座城,长老们感到有特权特别尊敬地对待他们的救助者的尸身。不幸、失败、与死亡都揭示人们心中隐藏的同情,并显示他们最高贵的情操。
  禁食七日。基列雅比的居民对他们倒下的领袖证明了不减的忠诚。在给予扫罗的尸身和他儿子们的尸身一次可敬的葬礼之后,他们守哀了一段时期。 
撒上31:12 他们中间所有的勇士就起身,走了一夜,将扫罗和他儿子的尸身从伯珊城墙上取下来,送到雅比那里,用火烧了; 
撒上31:13 将他们骸骨葬在雅比的垂丝柳树下,就禁食七日。 



撒母耳记下1章

提要:亚玛力人报告噩耗,自称杀死扫罗,结果被杀。17 大卫作歌哀悼扫罗和约拿单。

1 扫罗死后,大卫击杀亚玛力人回来,在洗革拉住了两天。

    《撒母耳记上》和《撒母耳记下》这两卷书是没有间断的。本章的事件是前面历史的继续。

    扫罗的死为大卫登上王位预备了道路。在扫罗与非利士人进行殊死之战的时候,大卫正在进攻劫掠洗革拉的亚玛力人(撒上30章)。他不是马上得知扫罗死讯的。

2 第三天,有一人从扫罗的营里出来,衣服撕裂,头蒙灰尘,到大卫面前伏地叩拜。

    第三天。就是大卫回到洗革拉的第三天,不一定是扫罗死后的第三天。

    衣服撕裂。似乎在为大卫同胞的失败而悲伤(见书7:6;撒上4:12;撒下15:32;伯2:12)。

    叩拜。报信的是一个亚玛力人(见13节注释),属于曾偷袭大卫的营地,又被大卫击败的那个民族(撒上30:1,17,18)。但他的父亲侨居以色列。他本人显然是扫罗军队的一员(见第3节注释)。他伏地叩拜可能是表示自己承认大卫在以色列中的新地位。

3 大卫问他说:你从那里来?他说:我从以色列的营里逃来。

    有人对这个亚玛力人是否扫罗军队的战士提出疑问。有人认为“我偶然到基利波山”(6节)暗示他只是偶然到场的。但一般人是不大可能偶然到战争腹地去的。“偶然”最好理解为在激战中他碰巧遇到受伤的扫罗。

4 大卫又问他说:事情怎样?请你告诉我。他回答说:百姓从阵上逃跑,也有许多人仆倒死亡;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也死了。

    这个青年人衣服撕裂,头蒙灰尘地(2节),表明以色列已惨遭失败。大卫急于想知道细节。

5 大卫问报信的少年人说:你怎麽知道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死了呢?

6 报信的少年人说:我偶然到基利波山,看见扫罗伏在自己枪上,有战车、马兵紧紧地追他。

    这个青年人所说的情况与撒上31:3-6所记载扫罗的死况不符(见撒上31:4注释)。亚玛力人编造故事是想领赏。他因为自己所说的行为会受到大卫的赞扬。

7 他回头看见我,就呼叫我。我说:我在这里。

8 他问我说:你是什麽人?我说:我是亚玛力人。

9 他说:请你来,将我杀死;因为痛苦抓住我,我的生命尚存。

10 我准知他仆倒必不能活,就去将他杀死,把他头上的冠冕、臂上的镯子拿到我主这里。

    这个亚玛力人显然是最早看见扫罗尸体的人之一,因为他发现了扫罗的冠冕和镯子。他用这些物品作为扫罗已死的证据。青年人把这些东西献给大卫作为效忠的标志,就次承认大卫为将来的君王。他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得到优厚的报赏。

11 大卫就撕裂衣服,跟随他的人也是如此,

    这个举动表明以色列未来君王的真正伟大。他表现出真正的悲伤。虽然扫罗一贯以大卫为对手要寻索他的性命,大卫对他却并不怀恶意。大卫的表现不是人类本性的自然反应,而是因他心中怀藏上帝的慈爱和怜悯。作为一个真以色列人,大卫为国王的死而悲伤;作为个人的挚友,他为情深意重的约拿单的死亡而悲痛

12 而且悲哀哭号,禁食到晚上,是因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并耶和华的民以色列家的人,倒在刀下。

    扫罗不是一个人倒下的。许多以色列人都和他一同倒下。他们是耶和华所拣选的子民,是大卫所属教会的成员。尽管他们存在种种缺点,基督仍关爱和引导他们。这些大卫视为弟兄和朋友之人的丧生,使大卫悲痛欲绝。

13 大卫问报信的少年人说:你是那里的人?他说:我是亚玛力客人的儿子。

    你是那里的人?大卫在为扫罗举哀的时候,这个亚玛力人在旁边闲站着,不理解面前的场景。大卫从第一阵悲痛中恢复过来后,就转向旁边的青年人,想进一步了解他所承认之罪行的细节。

    客人。ger,“寄居者”。他的父亲的侨居以色列的亚玛力人。

14 大卫说:你伸手杀害耶和华的受膏者,怎麽不畏惧呢?

    大卫曾有两次机会夺取扫罗的性命,但他不敢举手攻击上帝所膏立的人。他视杀害国王是罪行为对民族和上帝的严重犯罪。一个外人,居然敢杀害上帝用圣油所膏立的国王,大卫认为这是滔天大罪,必须严惩不贷。

15 大卫叫了一个少年人来,说:你去杀他吧!

    亚玛力人所承认的罪行必须处以死刑。是他自己的话定了他的罪。即使这个青年人没有真的杀死扫罗,大卫这样判决也是无可指摘的。该案件的证据似乎是不容争辩的。正义很快得到了伸张。

16 大卫对他说:你流人血的罪归到自己的头上,因为你亲口作见证说:我杀了耶和华的受膏者。’”少年人就把他杀了。

17 大卫作哀歌,吊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

    大卫为扫罗和约拿单深感悲痛,就用一首感人的诗歌来倾吐他的真诚和高尚的情操。他用这首哀歌表达他对扫罗勇敢和能力的最后敬意,以及他对约拿单的深情厚意。在诗歌里他没有丝毫的怨恨,也没有因那不让他在国内安生的对手去世而感到庆幸。参大卫为押尼珥之死而作的较段哀歌。

18 且吩咐将这歌教导犹大人。这歌名叫弓歌,写在雅煞珥书上。

    弓歌。该希伯来词语的原意不明。因为以下的内容似乎与弓没有关系。有人认为这是一首战场的挽歌,所以大卫将之命名为“弓歌”。弓是当时的主要武器之一,是便雅悯人所特别擅长的(见代上12:2;代下14:8;17:17)。

    雅煞珥书。这卷书早在书10:13中就提到过。当时以色列人在约书亚的率领下在亚雅仑谷取得了胜利。《雅煞珥书》的内容我们不得而知。它似乎是一本诗选,记录了以色列早年的重大事件和人物。大卫哀悼扫罗和约拿单的哀歌可能编入这本诗集(见书10:13注释)。

19 (歌中说):以色列啊,你尊荣者在山上被杀!大英雄何竟死亡!

    尊荣者。sedi,“美丽”或“尊荣”。七十士译本以该希伯来词源于词根 nasab,意为“树立”起来,作为柱子,故将这句话译为‘以色列啊!为被杀者立起石碑。”

    大英雄。见第25节。哀歌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哀悼扫罗和约拿单。第二部分专门哀悼约拿单。

20 不要在迦特报告;不要在亚实基伦街上传扬;免得非利士的女子欢乐;免得未受割礼之人的女子矜夸。

    迦特。亚吉的都城(撒前21:10,12;27:2-4)。大卫曾经在那里住过。“不要在迦特报告”似乎成了一句谚语(见弥1:10)。迦特亚实基伦

    亚实基伦。非利士的主要城市之一。在诗歌里,迦特和亚实基伦代表整个非利士。

    未受割礼之人。圣经里经常用这个词指非闪米特族的非利士人(士14:3;15:18;撒上14:6;17:26,36;31:4;代上10:4)。关于希伯来以外的民族行割礼的习惯,见创17:11注释。

    女子。由女子来庆祝得蒙拯救和民族的重大胜利,已成惯例(出15:21;撒上18:6)。

21 基利波山哪,愿你那里没有雨露!愿你田地无土产可作供物!因为英雄的盾牌在那里被污丢弃;扫罗的盾牌彷佛未曾抹油。

    雨露。雨露使庄稼生长。大卫所祈愿的最大灾难就是扫罗和约拿单倒下的地方长不出庄稼。关于类似的诗体诅咒。见伯3:3-10;耶20:14-18。

    土产。含义不明。七十士译本为“初熟果子的田地。”指落在基利波沃土上的某种诅咒,意为土壤荒芜,不长庄稼,甚至连初熟的果子也没有。这是临到土地的最大灾难。

    被污丢弃。niga’al。“憎恶”,也可译为“污损”。后者似乎更符合上下文,意为盾牌被血所玷污。

    抹油。古代的习俗是参战前在盾牌上抹油(见赛21:5)。因没有抹油就参战,扫罗的盾牌被血所玷污。

22 约拿单的弓箭非流敌人的血不退缩;扫罗的刀剑非剖勇士的油不收回。

    以前的胜利与现在的惨败形成了对照。

23 扫罗和约拿单活时相悦相爱,死时也不分离。他们比鹰更快,比狮子还强。

    活时。七十士译本为“扫罗和约拿单,蒙爱和美丽的,活时优雅,死时不分开。”尽管约拿单与大卫十分友好,而且扫罗曾卤莽地想要杀害他的儿子,约拿单仍然作一个尽职的王子与父亲在一起,并在战场上与他一同战死。

    比鹰更快。见申28:49;耶4:13;哀4:19;来1:8。

24 以色列的女子啊,当为扫罗哭号!他曾使你们穿朱红色的美衣,使你们衣服有黄金的妆饰。

    以色列的女子啊。以色列的女子欢庆胜利的时光(撒上18:6,7)。现在到了失败的时候,她们要为英雄的倒下而悲伤。

    穿朱红色。见箴31:21。扫罗胜利归来以后,与百姓分享战利品,结果以色列的女子得以享受奢侈的物品,如朱红色的美衣,黄金的妆饰等。

25 英雄何竟在阵上仆倒!约拿单何竟在山上被杀!

    诗歌三次重复了这个叠句(见19,27节),体现了哀歌的精神,因为悲伤是这首诗歌的主调,它通过同样哀婉的句子表达出来。

26 我兄约拿单哪,我为你悲伤!我甚喜悦你!你向我发的爱情奇妙非常,过于妇女的爱情。

    过于妇女的爱情。大卫用这句感人的话语表达了约拿单爱心的真诚和深沉。约拿单因爱大卫而失去了王位和国度。

    真正的爱就是关心别人,为别人着想和服务。自私就是要别人做他自己所不愿意做的事情。在约拿单看来,与大卫的友谊胜过名望和财富。

27 英雄何竟仆倒!战具何竟灭没!



撒母耳记下2章

提要:1 大卫按照上帝的指示,与他的团队一同上到希伯仑,在那里他被立为犹大王。5 他称赞了基列雅比人,因为他们善待扫罗。8 押尼珥立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为王。12 押尼珥的十二个人与约押的十二个人之间的致命小冲突。18 亚撒黑被杀。25 因押尼珥的举动,约押宣告撤退。32 埋葬亚撒黑。

大卫受膏作犹大王
撒下2:1 此后,大卫问耶和华说:“我上犹大的一个城去可以吗?”耶和华说:“可以。”大卫说:“我上哪一个城去呢?”耶和华说:“上希伯仑去。”
【本会注释】
  问耶和华。大卫已经从没有神圣的忠告就做重要决定这种荒唐事的痛苦经验中学到了教训(见撒上27至30)。在这个重要关头,他首先关心的是要知道上帝要他做什么。他的求问可能是通过祭司亚比亚他进行的(见撒上23:6,9-12;30:6-8)。
  我上去可以么?。有一段时间大卫曾是一个背井离乡的流犯,但是扫罗之死已经敞开了他返回自己国家的门路。所有的考虑似乎都表明回去的时间已经到了,但是在回去之前大卫还是寻求要知道耶和华的旨意。
  上希伯仑去。古时亚伯拉罕的家乡(创13:18),也是亚伯拉罕、撒拉、以撒和雅各的埋葬之地。它在别示巴东北24又3/4英里(39.6公里),可能距洗革拉17又1/8英里(27.4公里),在一个被肥沃的丘陵和多产的土地围绕着的美丽山谷里。这个地方久以其葡萄园闻名,它的葡萄被认为是巴勒斯坦最好的葡萄。在扫罗的一生中,大卫与这个城市保持了友好的关系。它很适合作大卫南方王国的临时首都,不仅因为它位于犹大山脉的坚固位置,在对大卫友好的人们中间,而且因为它与早期的先祖们有神圣的关系。在接下来的七年中,这座城市成了大卫的家。
撒下2:2 于是大卫和他的两个妻,一个是耶斯列人亚希暖,一个是作过迦密人拿八妻的亚比该都上那里去了。
【本会注释】
  他的两个妻。见撒上25:42,43。
撒下2:3 大卫也将跟随他的人和他们各人的眷属一同带上去,住在希伯仑的城邑中。
【本会注释】
  他的人。跟随大卫到亚吉那里的那600人(撒上27:2,3)。他们中的许多人都结婚了,与他们的家眷和财产,包括他们的牛羊都一起来了。
  希伯仑的城邑。希伯仑显然是这座城邑所在区域的名字,就象撒玛利亚被用来指撒玛利亚城四周的国土一样。
撒下2:4 犹大人来到希伯仑,在那里膏大卫作犹大家的王。有人告诉大卫说:“葬埋扫罗的是基列雅比人。”
【本会注释】
  他们膏大卫。大卫已经私下地被撒母耳膏了(撒上16:13)。这给了他被上帝指定的证据。现在公开被膏表明他已被犹大支派接受了。扫罗也是先私下被撒母耳膏了,后来才被公开宣布为王(撒上10:1,24;11:14,15)。大卫在犹大的同胞早就认出大卫已经被上帝拣选作他们将来的君王了,并且在大卫被扫罗当作一个逃犯和亡命者的长时期中在很大程度上与他保持了友好关系。为酬答他们的善意,大卫曾送礼物给他们(撒上30:26-31),因而保持了友谊与忠诚的联结。后来大卫第三次受膏作所有支派的王(撒下5:3)。
  基列雅比。约旦河东约2又2/3英里(4.3公里)的一个城镇,距加利利海约21又1/2英里(34.4公里)。关于这个地点的更多信息见撒上11:1的注释。当亚扪人拿辖扎营与它作对时,扫罗曾来营救过基列雅比,使亚扪人四散奔逃(撒上11:1-11)。显然因为这一仁慈的行动基列雅比人才把扫罗的尸身从伯珊的城墙上营救回来,并举行了一场可敬的葬礼(撒上31:11-13;代上10:11,12)。
撒下2:5 大卫就差人去见基列雅比人,对他们说:“你们厚待你们的主扫罗,将他葬埋。愿耶和华赐福与你们!
【本会注释】
  差人。大卫对基列雅比人的行为无疑是被仁慈和真诚促动的。它也是一个明智的方针。基列雅比人已经向以色列先前的王表示了自己的友爱,并且因此受到了新王的称赞。虽然大卫在扫罗的手下受了剧烈的痛苦,但他对纪念扫罗并没有怀存一点怨恨。通过赏识那些效忠扫罗之人的仁慈与英勇,大卫赢得了他们对自己的效忠。
撒下2:6 你们既行了这事,愿耶和华以慈爱诚实待你们,我也要为此厚待你们。
【本会注释】
  厚待。大卫保证他会成为基列雅比人的朋友和保护者,正如在他前面的扫罗一样。因为这座城邑容易受到来自东部沙漠地区的攻击,所以百姓需要新王帮助的时候可能会来到。大卫想要他们知道他不会因为他们忠于扫罗就有什么反对他们的意思,而且就在他们忠于扫罗的时候他们也可以仰赖他。
撒下2:7 现在你们的主扫罗死了,犹大家已经膏我作他们的王,所以你们要刚强奋勇。”
【本会注释】
  你们要刚强奋勇。大卫对基列雅比人的一个建议,邀请他们对他忠勇就象他们对以色列先前的王表示的忠勇一样。

伊施波设作以色列王
撒下2:8 扫罗的元帅尼珥的儿子押尼珥,曾将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带过河,到玛哈念,
【本会注释】
  尼珥的儿子。见撒上14:50的注释。
  扫罗的元帅。当扫罗为王时,他立自己的叔叔押尼珥作他军队的统帅(撒上14:50)。押尼珥因此既藉着血缘又藉着官职与扫罗家紧密联合。他曾与扫罗一起追赶大卫,现在不愿意他曾追赶了那么久的这个人继任扫罗曾统治的国度。押尼珥决没有忘记大卫曾指责他在守卫时睡着了(撒上26:7-16)。他骄傲地、报复地、并且野心勃勃地决定要走他自己的路,而不是允许大卫作为耶和华的受膏者施行统治。
  伊施波设。扫罗最小的儿子。扫罗别的儿子已经在基利波战役中与他一同被杀了(撒上31:2)。他的名字(在撒上14:49中缩短为亦施韦)可能最初是伊施巴力(代上8:33;9:39),意思是“巴力的人”,因为没有王会给他的儿子起名为“伊施波设”,意思是“羞耻的人。”
  玛哈念。字面意义是“两营。”这座城镇在约旦河东,但其地点还不确定。已提出的两个地点之一在基列雅比的东边。当雅各在离开拉班后过雅博河前遇见上帝的天使时,他给那地方起了这个名字(创32:1,2)。它是利未人的一座城(书21:38)。位于国家的东部地域,它比较安全,不易受到非利士人的进攻,也不易被大卫攻取,要是大卫选择镇压他的对手的话。当大卫后来逃避押沙龙时,就把玛哈念作为他的避难所(撒下17:24)。在示撒的胜利碑铭Mhnm中,曾提到这座城的名字,用埃及的无元音象形文字写成的(见王上14:25的注释)。
撒下2:9 立他作王,治理基列、亚书利、耶斯列、以法莲、便雅悯,和以色列众人。
【本会注释】
  立他作王。伊施波设作以色列王的加冕礼是由于押尼珥的坚定意图。长久与扫罗联合,押尼珥已经开始恨恶上帝已拣选他作王的这个人。他是没有原则的,是一个致力于自己低下的、自私的利益而不是百姓的利益或耶和华的旨意的人。他宁可带来国家的分裂,造成民族的不幸,也不愿接受大卫作王。
  治理基列。关于伊施波设所统治的领土的描述开始于首都周围的地区,然后延伸到更远的地区。除了基列之外,所有其它的地点都在约旦河西,便雅悯在这区域的南部,耶路撒冷以北。
  亚书利。不清楚指的是什么人。可能指的是亚设支派的人(见士1:32)。希腊文版旧约圣经(七十士译本)是“Thasiri”(他斯利),拉丁文武加大译本和亚兰文译本是 “Geshur”(革书珥)。伊施波设先是在基列被接受,后来扩展到“以色列众人”。
撒下2:10 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登基的时候年四十岁,作以色列王二年;惟独犹大家归从大卫。
【本会注释】
  两年。伊施波设与大卫同年开始统治,在玛哈念统治了两年。这并不意味着伊施波设全部的统治时期,而是说在两年后发生了即将要描述的事件:发生了押尼珥与大卫的战争(12-32节),扫罗家与大卫家的持久战(撒下3:1),以及押尼珥向大卫倒戈(撒下3:6-39)(见《祖知》第六十九章)。
撒下2:11 大卫在希伯仑作犹大家的王,共七年零六个月。
【本会注释】
  七年零六个月。这句似乎是插入语,介绍大卫在希伯仑统治的年限总长。因为不知道伊施波设作王的年限(见10节的注释),所以我们就不知道伊施波设之死和大卫被膏为“以色列的王”之间的时间间隔(撒下5:3)。

扫罗家和大卫家争战
撒下2:12 尼珥的儿子押尼珥和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的仆人从玛哈念出来,往基遍去。
【本会注释】
  出来。即,为了战争的目的(见撒上18:30;撒下21:17;代上20:1)。
  往基遍去。渴望将他的势力扩展到全以色列,押尼珥就冒险来到大卫领地的边界。基遍在便雅悯境内,在耶路撒冷西北5又3/4英里(9.2公里)。这个地点现在以ej-Jib闻名。
撒下2:13 洗鲁雅的儿子约押和大卫的仆人也出来,在基遍池旁与他们相遇;一班坐在池这边,一班坐在池那边。
【本会注释】
  洗鲁雅。洗鲁雅是大卫的姐姐(代上2:16),因此约押就是大卫的外甥。他后来成了大卫军队的首领元帅(代上11:6;参撒下5:8)。
  基遍池。在基遍山的东南,有一个丰富的泉源流到一个在石灰石中凿出的蓄水池中。下面还保留着一个大型露天水库的遗迹,贮存从其地下的泉源涌出的泉水。约押与押尼珥的军队在这池的两边对座,彼此可以望见。
撒下2:14 押尼珥对约押说:“让少年人起来,在我们面前戏耍吧!”约押说:“可以。”
【本会注释】
  戏耍。押尼珥向约押挑战,要通过从各方中选出的相同数量的战士之间的格斗作一个实力测试。在古时,战前的这种竞赛并不常见。
撒下2:15 就按着定数起来:属扫罗儿子伊施波设的便雅悯人过去十二名,大卫的仆人也过去十二名,
撒下2:16 彼此揪头,用刀刺肋,一同仆倒。所以,那地叫做希利甲哈素林,就在基遍。
【本会注释】
  希利甲哈素林。一个纪念性的名字,意思是“燧石之地”或“[剑的]利刃之地”。希腊文版旧约圣经(七十士译本)译为“背信弃义之人的一份”。
撒下2:17 那日的战事凶猛,押尼珥和以色列人败在大卫的仆人面前。
【本会注释】
  战事凶猛。参战的人数可能并不很多,因为在大卫这方只有20个人被杀,以色列一方有360人被杀(30,31节),但是这场战事进行的很凶猛,最终给犹大的部队带来了决定性的胜利。
撒下2:18 在那里有洗鲁雅的三个儿子:约押、亚比筛、亚撒黑。亚撒黑脚快如野鹿一般;
撒下2:19 亚撒黑追赶押尼珥,直追赶他不偏左右。
【本会注释】
  亚撒黑追赶。押尼珥是反抗大卫的中坚力量。如果能在这场战事中除掉他,伊施波设的事业就会崩溃了,整个王国很快就会统一在大卫的领导之下了。明白这一点,亚撒黑就坚持紧追以色列首领元帅的脚跟。
撒下2:20 押尼珥回头说:“你是亚撒黑吗?”回答说:“是。”
撒下2:21 押尼珥对他说:“你或转向左转向右,拿住一个少年人,剥去他的战衣。”亚撒黑却不肯转开不追赶他。
【本会注释】
  你转向。认出追赶他的仇敌是约押的兄弟,押尼珥就不愿意伤害他,并且力劝他转到一边去与某个较低的对手争斗。虽然脚快(18节),但是亚撒黑无法对抗一个可能比他更强壮老练的战士。
撒下2:22 押尼珥又对亚撒黑说:“你转开不追赶我吧!我何必杀你呢?若杀你,有什么脸见你哥哥约押呢?”
【本会注释】
  有什么脸。押尼珥再次尝试劝阻亚撒黑不再追赶他,明说他担心如果自己杀了大卫勇猛的首领元帅的兄弟,不可避免会带来族仇。
撒下2:23 亚撒黑仍不肯转开。故此,押尼珥就用枪镦刺入他的肚腹,甚至枪从背后透出,亚撒黑就在那里仆倒而死。众人赶到亚撒黑仆倒而死的地方,就都站住。
【本会注释】
  第五肋下[肚腹]。这种表达(见撒下3:27;4:6;20:10)的意思仅仅就是“肚腹”,并且应该如此翻译。
撒下2:24 约押和亚比筛追赶押尼珥,日落的时候,到了通基遍旷野的路旁,基亚对面的亚玛山。
【本会注释】
  亚玛山。这个地方和基亚都不确定。
撒下2:25 便雅悯人聚集,跟随押尼珥站在一个山顶上。
【本会注释】
  聚集。看来押尼珥的军队已经广为分散了,但是便雅悯人还在一起,现在跟随押尼珥站在一个山顶的强势地点。
撒下2:26 押尼珥呼叫约押说:“刀剑岂可永远杀人吗?你岂不知终久必有苦楚吗?你要等何时才叫百姓回去、不追赶弟兄呢?”
【本会注释】
  岂可永远杀人么。押尼珥的军队在争斗中损失惨重,但是要是约押继续进攻的话,押尼珥他们在现在所处的山顶地利就能给约押的军队造成重大伤亡。押尼珥知道自己没有处在得胜的位置,并且知道约押会晓得要是他决定从这个坚固的防御地点击溃押尼珥的话,会付上重大代价,所以押尼珥就呼吁对方的军队停止追击他们的希伯来同胞。押尼珥曾挑起争战,现在他又呼吁和平了。这一呼吁大部分是受他自己的失败和现在的危险推动的,而不是受终止与大卫家争斗的真诚愿望推动的。他求和的提议是受环境的改变指使的,而不是受心灵的改变指使的。
撒下2:27 约押说:“我指着永生的上帝起誓:你若不说戏耍的那句话,今日早晨百姓就回去,不追赶弟兄了。”
【本会注释】
  你若不说。约押这些话的确切意思不明。已经有几种解释被提了出来:(1)约押是回指早上的事件,将这场战事的过失归给押尼珥,并且坚持说要不是押尼珥挑战的话,双方的人那天早上都准备不作战就回家的。(2)约押努力向押尼珥说明要不是他请求和平,人们会继续作战直到早晨,所暗示的就是会给押尼珥造成更深重的损失。(3)即使押尼珥不说,约押也有意继续作战直到早晨,但是鉴于押尼珥现在的请求,他愿意在这个当口停战。大体上,似乎约押努力要把过失放在押尼珥身上,后者在基遍的鲁莽挑战带来了弟兄之间那天的战争。参与内战是极其不幸的,并且约押寻求清除自己对已发生之事的责任。
撒下2:28 于是约押吹角,众民就站住,不再追赶以色列人,也不再打仗了。
【本会注释】
  再。希伯来文是`od,字面意义是“还,”“仍,”“又。”这个词表达的是继续的意思,但不一定是无止境的持续。此处为期显然有限,因为“扫罗家与大卫家争战许久”(撒下3:1)。“再”这个词只是标志着这场特别战事的终止。
撒下2:29 押尼珥和跟随他的人整夜经过亚拉巴,过约但河,走过毕伦,到了玛哈念。
【本会注释】
  整夜经过。押尼珥无意冒险继续战斗到第二天早晨,而是立即撤退了。
  经过平原。字面意义是“经过亚拉巴。”亚拉巴是一个用来指约旦盆地的术语,约旦从加利利海到死海,盆地从死海南部延伸到亚喀巴湾。
  毕伦。来自词根bathar,“切成两个。”因此在被山与山谷切开的一个地区的意义上,可能是一个峡谷。毕伦一般被认为是通向玛哈念的一个不知名的山谷或地区。有人把“切成两个”这种思想用在一天上,认为押尼珥和跟随他的人的整夜撤退后,另外又行军了“整个上午”,即,接下来的一天的一半(见修订标准本)。
撒下2:30 约押追赶押尼珥回来,聚集众民,见大卫的仆人中缺少了十九个人和亚撒黑。
【本会注释】
  十九人。这可能是除了那天早晨死在基遍的那12个人之外的人数(15,16节)。
撒下2:31 但大卫的仆人杀了便雅悯人和跟随押尼珥的人,共三百六十名。
【本会注释】
  三百六十名。犹大人与以色列人所损失的人数之间这么大的不同可能是由于这个事实:大卫的人是老练的战士,曾在大卫被扫罗长期追逐期间与他在一起(见撒上23:13;27:2;30:9),而押尼珥的人可能是扫罗失败后剩下的军队。
撒下2:32 众人将亚撒黑送到伯利恒,葬在他父亲的坟墓里。约押和跟随他的人走了一夜,天亮的时候到了希伯仑。
【本会注释】
  将亚撒黑送到。被杀的其他士兵的尸体可能就埋在了他们倒下的地方,但是因为亚撒黑与大卫和约押的关系,他的尸体被带到了伯利恒,葬在他家的墓地里。
  天亮的时候。希伯仑在伯利恒南西南14英里(22.4公里),距基遍23英里(36.8公里)。对大卫的人来说,这会是一次不同寻常的壮举,他们长久追击了押尼珥的军队后,在黄昏后离开战场(24节),找到亚撒黑的尸体,将它带到伯利恒,葬在他家的坟地里,然后继续行军在天亮的时候抵达希伯仑。然而,叙述并没有明说这次整夜行军是从战场还是从伯利恒开始的。可能是从伯利恒开始的,因为埋葬亚撒黑会需要一些时间。
  有时很难理解促使人采取某种做法的动机,回顾往事,那种做法似乎是没脑筋的。一个人不能不盼望做出更好的判断。

目录
注释
切换音频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