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篇46篇
〔可拉后裔的诗歌,交与伶长。调用女音。〕
诗46:1神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
诗46:2所以地虽改变,山虽摇动到海心,
诗46:3其中的水虽砰訇翻腾,山虽因海涨而战抖,我们也不害怕。〔细拉〕
诗46:4有一道河,这河的分汊,使 神的城欢喜;这城就是至高者居住的圣所。
诗46:5神在其中,城必不动摇;到天一亮, 神必帮助这城。
诗46:6外邦喧嚷,列国动摇。 神发声,地便熔化。
诗46:7万军之耶和华与我们同在;雅各的 神是我们的避难所!细拉
诗46:8你们来看耶和华的作为,看他使地怎样荒凉。
诗46:9他止息刀兵,直到地极;他折弓、断枪,把战车焚烧在火中。
诗46:10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 神!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
诗46:11万军之耶和华与我们同在;雅各的 神是我们的避难所。
诗篇47篇
〔可拉后裔的诗,交与伶长。〕
诗47:1万民哪,你们都要拍掌,要用夸胜的声音向 神呼喊!
诗47:2因为耶和华至高者是可畏的,他是治理全地的大君王。
诗47:3他叫万民服在我们以下,又叫列邦服在我们脚下。
诗47:4他为我们选择产业,就是他所爱之雅各的荣耀。〔细拉〕
诗47:5神上升,有喊声相送;耶和华上升,有角声相送。
诗47:6你们要向 神歌颂,歌颂!向我们王歌颂,歌颂!
诗47:7因为 神是全地的王,你们要用悟性歌颂!
诗47:8神作王治理万国, 神坐在他的圣宝座上。
诗47:9列邦的君王聚集,要作亚伯拉罕之 神的民;因为世界的盾牌是属 神的,他为至高。
诗篇48篇
〔可拉后裔的诗歌。〕
诗48:1耶和华本为大!在我们 神的城中,在他的圣山上,该受大赞美!
诗48:2锡安山,大君王的城,在北面居高华美,为全地所喜悦。
诗48:3神在其宫中自显为避难所。
诗48:4看哪,众王会合,一同经过。
诗48:5他们见了这城,就惊奇丧胆,急忙逃跑。
诗48:6他们在那里被战兢疼痛抓住,好像产难的妇人一样。
诗48:7神啊,你用东风打破他施的船只。
诗48:8我们在万军之耶和华的城中,就是我们 神的城中所看见的,正如我们所听见的。 神必坚立这城,直到永远!〔细拉〕
诗48:9神啊,我们在你的殿中,想念你的慈爱。
诗48:10神啊,你受的赞美,正与你的名相称,直到地极!你的右手满了公义。
诗48:11因你的判断,锡安山应当欢喜,犹大的城邑(注:原文作“女子”)应当快乐。
诗48:12你们当周游锡安,四围旋绕,数点城楼。
诗48:13细看他的外郭,察看他的宫殿,为要传说到后代。
诗48:14因为这 神永永远远为我们的 神,他必作我们引路的,直到死时。
诗篇49篇
〔可拉后裔的诗,交与伶长。〕
诗49:1万民哪,你们都当听这话!世上一切的居民,
诗49:2无论上流下流,富足贫穷,都当留心听!
诗49:3我口要说智慧的言语;我心要想通达的道理。
诗49:4我要侧耳听比喻,用琴解谜语。
诗49:5在患难的日子,奸恶随我脚跟,四面环绕我,我何必惧怕?
诗49:6那些倚仗财货自夸钱财多的人,
诗49:7一个也无法赎自己的弟兄,也不能替他将赎价给 神,
诗49:8-9叫他长远活着,不见朽坏,因为赎他生命的价值极贵,只可永远罢休。
诗49:10他必见智慧人死,又见愚顽人和畜类人一同灭亡,将他们的财货留给别人。
诗49:11他们心里思想:他们的家室必永存,住宅必留到万代;他们以自己的名称自己的地。
诗49:12但人居尊贵中不能长久,如同死亡的畜类一样。
诗49:13他们行的这道,本为自己的愚昧,但他们以后的人还佩服他们的话语。细拉
诗49:14他们如同羊群派定下阴间,死亡必作他们的牧者。到了早晨,正直人必管辖他们。他们的美容必被阴间所灭,以致无处可存。
诗49:15只是 神必救赎我的灵魂脱离阴间的权柄,因他必收纳我。〔细拉〕
诗49:16见人发财、家室增荣的时候,你不要惧怕,
诗49:17因为他死的时候,什么也不能带去,他的荣耀不能随他下去。
诗49:18他活着的时候,虽然自夸为有福(你若利己,人必夸奖你),
诗49:19他仍必归到他历代的祖宗那里,永不见光!
诗49:20人在尊贵中而不醒悟,就如死亡的畜类一样。
诗篇50篇
〔亚萨的诗。〕
诗50:1大能者 神耶和华,已经发言招呼天下,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
诗50:2从全美的锡安中, 神已经发光了。
诗50:3我们的 神要来,决不闭口,有烈火在他面前吞灭,有暴风在他四围大刮。
诗50:4他招呼上天下地,为要审判他的民,
诗50:5说:“招聚我的圣民到我这里来,就是那些用祭物与我立约的人。”
诗50:6诸天必表明他的公义,因为 神是施行审判的。〔细拉〕
诗50:7“我的民哪,你们当听我的话;以色列啊,我要劝戒你。我是 神,是你的 神!
诗50:8我并不因你的祭物责备你,你的燔祭常在我面前。
诗50:9我不从你家中取公牛,也不从你圈内取山羊。
诗50:10因为树林中的百兽是我的,千山上的牲畜也是我的。
诗50:11山中的飞鸟,我都知道;野地的走兽也都属我。
诗50:12我若是饥饿,我不用告诉你,因为世界和其中所充满的都是我的。
诗50:13我岂吃公牛的肉呢?我岂喝山羊的血呢?
诗50:14你们要以感谢为祭献与 神,又要向至高者还你的愿,
诗50:15并要在患难之日求告我,我必搭救你,你也要荣耀我。”
诗50:16但 神对恶人说:“你怎敢传说我的律例,口中提到我的约呢?
诗50:17其实你恨恶管教,将我的言语丢在背后。
诗50:18你见了盗贼,就乐意与他同夥,又与行奸淫的人一同有分。
诗50:19你口任说恶言;你舌编造诡诈。
诗50:20你坐着毁谤你的弟兄,谗毁你亲母的儿子。
诗50:21你行了这些事,我还闭口不言,你想我恰和你一样;其实我要责备你,将这些事摆在你眼前。
诗50:22你们忘记 神的,要思想这事,免得我把你们撕碎,无人搭救。
诗50:23凡以感谢献上为祭的便是荣耀我。那按正路而行的,我必使他得着我的救恩。”
诗篇51篇
〔大卫与拔示巴同室以后,先知拿单来见他。他作这诗,交与伶长。〕
诗51:1神啊,求你按你的慈爱怜恤我,按你丰盛的慈悲涂抹我的过犯!
诗51:2求你将我的罪孽洗除净尽,并洁除我的罪!
诗51:3因为我知道我的过犯,我的罪常在我面前。
诗51:4我向你犯罪,惟独得罪了你,在你眼前行了这恶,以致你责备我的时候显为公义;判断我的时候显为清正。
诗51:5我是在罪孽里生的,在我母亲怀胎的时候就有了罪。
诗51:6你所喜爱的是内里诚实;你在我隐密处必使我得智慧。
诗51:7求你用牛膝草洁净我,我就乾净;求你洗涤我,我就比雪更白。
诗51:8求你使我得听欢喜快乐的声音,使你所压伤的骨头可以踊跃。
诗51:9求你掩面不看我的罪,涂抹我一切的罪孽。
诗51:10神啊,求你为我造清洁的心,使我里面重新有正直(注:“正直”或作“坚定”)的灵。
诗51:11不要丢弃我,使我离开你的面;不要从我收回你的圣灵。
诗51:12求你使我仍得救恩之乐,赐我乐意的灵扶持我;
诗51:13我就把你的道指教有过犯的人,罪人必归顺你。
诗51:14神啊,你是拯救我的 神,求你救我脱离流人血的罪,我的舌头就高声歌唱你的公义。
诗51:15主啊,求你使我嘴唇张开,我的口便传扬赞美你的话。
诗51:16你本不喜爱祭物,若喜爱,我就献上;燔祭你也不喜悦。
诗51:17神所要的祭,就是忧伤的灵。 神啊,忧伤痛悔的心,你必不轻看。
诗51:18求你随你的美意善待锡安,建造耶路撒冷的城墙。
诗51:19那时,你必喜爱公义的祭和燔祭并全牲的燔祭;那时,人必将公牛献在你坛上。
诗篇46篇
序言——本诗被称为路德之歌,因为这位伟大的宗教改革家,在患难时总是唱这首诗,并据此谱写了《坚固保障歌》(《赞美诗》505版第286首)。这是一首光荣的赞歌,主题是在各国的动乱中,上帝的子民安然无恙。为了表达这个与末日也有特别关系的主题,诗人选择了异常规则的希伯来诗体,三个段落一样长,适当插入了副歌和细拉,展示了鲜明对比的画面:汹涌的水,动荡的山,宁静的河;动乱的各国,大地在上帝的声音中熔化;战争消失,上帝镇静地统治各国。在约沙法的时代里,以色列人在取得了一场显著的胜利以后,唱起了这首歌(见《先知与君王》第201-203页)。诗46,47,48篇在主题上密切相关,可能有着相同的背景。《先知与君王》203页提到是诗46篇的作者是大卫。
据说克伦威尔(英政治家,1599-1658)曾要求人们唱这首诗歌。他说:“对于基督徒来说,这是一首少有的诗歌。上帝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的力量,是患难中随时的帮助。即使教皇,西班牙人和魔鬼都来与我们作对,我们也会奉上帝的名消灭他们。万军之主与我们同在。雅各的上帝是我们的避难所”。1848年巴黎的革命者,以及在印度受叛军追逼的英国人都高唱诗46篇。在末日的危险越来越多的时候,这也可以作为上帝子民的赞歌。参照瓦茨的赞美诗《上帝是避难所》(英文版《教会诗歌》第89首)。
关于本诗的题记,见本书第617,629页(《诗篇》序言)。
可拉后裔的诗歌,交与伶长。调用女音。
1 上帝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
随时的帮助。直译为“祂是患难中极大的帮助” 。上帝一直证明祂的帮助,所以能够在患难之中依靠祂。
1-3节构成第一段,描写即使地球的根基发生动摇,上帝的子民仍安然无恙。
2 所以,地虽改变,山虽摇动到海心,
所以。即根据大卫在第1节所说的话。
大自然的动荡,移山倒海的地震,咆哮的海浪,洪水的灾难——这些现象以及政治的骚乱和变革,绝不会动摇信靠上帝的人。无论发生什么事,上帝都是避难所。
3 其中的水虽砰訇翻腾,山虽因海涨而战抖,我们也不害怕。(细拉)
细拉。标志着第一段的结束。关于细拉的意义,见本书第629页(《诗篇》序言)。
4 有一道河,这河的分汊使上帝的城欢喜;这城就是至高者居住的圣所。
一道河。描写上帝的保护。这里的平静与第3节的狂滔形成鲜明的对照。第二段(4-7节)描绘上帝之城的安宁。城外则到处是一片混乱。
分汊。可能指流经花园和住所的水渠。上帝的保护通过无数的水渠白白地赐下。水源充足的城市,是众先知所描绘耶路撒冷的理想状况(结47:1-5;珥3:18;亚14:8)。在新耶路撒冷将有活水流淌(启22:1)。
上帝的城。就是耶路撒冷。那里有上帝的住所(见诗48:1)。
圣所。在大卫的时代,象征上帝同在的约柜安放在暂时的居所中(代下1:3,4)。
5 上帝在其中,城必不动摇;到天一亮,上帝必帮助这城。
在其中。描述上帝作为帮助者和保护者,在那座城里(见赛12:6)。
必不动摇。见诗15:5;16:8。
到天一亮。就是“在黎明时分”(见出14:24;哀3:22,23)。
6 外邦喧嚷,列国动摇;上帝发声,地便熔化。
外邦。就是“各国”。
地便熔化。这句话语气极强,比喻上帝绝对的力量。言简意赅,不用连词,形象生动。
7 万军之耶和华与我们同在;雅各的上帝是我们的避难所!(细拉)
万军之耶和华。见诗24:10注释。第7节是第2段的副歌(见第11节)。这个副歌是全诗的基调。
与我们同在。参诗23:4。
避难所。即“安全的高地”、“退身之处”。派生出该希伯来名词的动词用于诗20:1:“愿名为雅各上帝的高举你”。
细拉。见第3节。
约翰·卫斯里曾从这一节中得到安慰,勇敢地面对死亡的来临。他在临终的前夜引用这节圣经,整夜都在重述其中的应许。
我们的力量不在于自己,也不在与世俗势力的联合,而在于上帝。加尔文说过:“忠心的人可以得知,即使没有任何来自世界的帮助,上帝的恩典仍足够他们所用。……虽然上帝的帮助对于我们来说只是涓涓细流,我们仍能享受深深的宁静,胜过全世界的力量都来帮助我们”。
8 你们来看耶和华的作为,看他使地怎样荒凉。
第三段(8-11节)描写上帝的大能。祂控制着各国的变迁,庄严地高居于他们之上。
9 他止息刀兵,直到地极;他折弓、断枪,把战车焚烧在火中。
止息刀兵。原文指持续的行动。
战车(′agaloth)。不是一般的战车,而是运输车辆(见创45:19;46:5;撒上6:7)。
本节所展示的战场,撒满损坏的武器和烧毁的车辆。这是大获全胜。
10 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上帝!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
你们要休息。直译是“听任”,“停止”,“放弃”。这句至理名言是上帝亲自说的。本节第一句可以解释为:“安静!不要吵闹,要知道我是上帝”。我们说得太多,听得太少。我们缺乏基督徒的安静和稳定,因为我们在不停地忙碌。摩西曾在米甸度过了四十年(徒7:29,30),保罗曾在沙漠里达三年之久(加1:17,18;《使徒行述》第125-128页),耶稣曾在旷野40天(太4:1,2),为履行上帝所呼召的职责作准备。
要知道。人类通过观察上帝的作为来认识上帝。
我必……被尊崇。这是《诗篇》47篇的主题。
11 万军之耶和华与我们同在;雅各的上帝是我们的避难所!
万君之耶和华。11节是第三段的副歌(见第7节注释)。
细拉。见第3节注释。中文未译出。
本诗给苦难中的上帝子民带来特别的安慰(见《善恶之争》第639页)。在那恐怖的时辰,史无前例的地震着震撼大地,太阳,月亮和星星被挪离本位,崇山峻岭像芦苇一样摇晃,崎岖的山石四处分散,海浪汹涌澎湃,地面支离破碎破碎,山脉下沉,岛屿消失(太24:29,30;路21:25,26;《善恶之争》第637页;《早期著作》第34,41页),众圣徒将得到上帝的保护。
诗篇47篇
序言——这是一首最纯洁的欢庆之歌,赞美耶和华不但是以色列的上帝,也是世界各族的上帝。本诗可视为诗46:10主题的扩大。诗46,47和48篇关系密切。作为公众礼拜用诗,诗47篇可能由两队诗班轮唱,一队唱1,2节和5,6节,另一队唱3,4节和7,8节;最后两队合唱第9节。在现代犹太会堂新年礼拜中,这首凯歌要在吹响羊角以前宣读。那一天的仪式强调耶和华对普世的统治。
关于本诗的题记,见本书第617,627页(《诗篇》序言)。
可拉后裔的诗,交与伶长。
1 万民哪,你们都要拍掌!要用夸胜的声音向上帝呼喊!
见撒下6:15;代上15:28。诗人认为,没有什么方式比鼓掌欢呼更能表达对上帝的赞美了(见诗148,149,150)。
2 因为耶和华至高者是可畏的;他是治理全地的大君王。
耶和华(Yahweh)。见本书卷一171,172页。
可畏。或“值得崇敬”。上帝是值得深深崇敬的。
治理全地。见诗46:10;玛1:14。
3 他叫万民服在我们以下,又叫列邦服在我们脚下。
4 他为我们选择产业,就是他所爱之雅各的荣耀。(细拉)
雅各的荣耀。或“雅各的骄傲”,就是美丽富饶的迦南地。
细拉。见本书第629页(序言)。该词是本诗的转折点:1-4节表达诗人的盼望;5-9节描写盼望的实现。
5 上帝上升,有喊声相送;耶和华上升,有角声相送。
描写上帝下来施行祂奇妙的作为以后回到祂的居所。
6 你们要向上帝歌颂,歌颂!向我们王歌颂,歌颂!
歌颂(zamar)。是mizmor(“诗歌”)的词根(见本书第627页)。注意该词四次重复的强调意义。
7 因为上帝是全地的王;你们要用悟性歌颂。
全地的王。见第2节;诗46:10。这是本诗的主题。
用悟性(maskil)。含义不明(见本书第628页)。该词曾出现在几首诗的题记中(诗32,42,44篇等),也许是该类诗歌的名称,可译为“唱训诲诗”(见英文RSV版“唱诗赞美”)。
8 上帝作王治理万国;上帝坐在他的圣宝座上。
9 列邦的君王聚集要作亚伯拉罕之上帝的民。因为世界的盾牌是属上帝的;他为至高!
君王。指以色列和其他国家的君王。
要作亚伯拉罕之上帝的民。指其他国家的百姓与亚伯拉罕上帝的子民联合。悔改归主的人被视为亚伯拉罕的子孙(见创17:4;罗4:13-18;加3:7)。
第8,9节的观念将在诗97篇和诗99篇里详细论述。
盾牌。可能是比喻君王,就是保卫者(见何4:18,把“盾牌”译为“官长”)。七十士译本把“盾牌”译为“大能者”,显然译自另一个希伯来语词语。统治者都受耶和华所管理。
希伯来词语magen(“盾牌”)还可以指“恳求”(见诗7:10注释)。故本句也可译为“全地向上帝祈求;祂为至高”。
至高。见诗46:10注释。这里重复了本诗的主题。
诗篇48篇
序言——这是一得救之歌,像《诗篇》46和47篇一样,可能用于圣殿的崇拜。本诗纪念耶和华眷顾耶路撒冷,把祂的子民从仇敌手中救出来。这是大卫最欢乐的诗歌之一(见《先知与君王》203页)。约沙法的军队在取得大胜以后,就唱这首诗(见《先知与君王》201-203页)。
关于本诗的题记,见书第617,627页(《诗篇》序言)。
可拉后裔的诗歌
1 耶和华本为大!在我们上帝的城中,在他的圣山上,该受大赞美。
大。大卫一开始就高声称颂耶和华,因为祂把他们从极大的危险中救出来(第4-8节)。
城。耶路撒冷(见诗46:4;48:8)。
圣山。就是锡安山(见诗2:6;68:16;见诗48:2注释)。
2 锡安山大君王的城,在北面居高华美,为全地所喜悦。
居高。耶路撒冷最显著的地理特征就是海拔超过周围的地带。这座城市位于全国最高的山脊之一上。其高度可能使入侵者望而却步(见第4,5节)。
为全地所喜悦。这里用夸张的手法表达诗人对于祖国首都的热爱(见诗50:2;哀2:15)。
北面。该词含义不明,但下面的解释似乎比较合理。锡安山原来只是指从耶布斯人手中所夺取的那一部分(代下5:2;参撒下5:7)。摩利亚山在锡安山的北面。圣殿和所罗门的王宫后来都建在上面(代下3:1;参王上8:1)。从地理上看,这两座山形成一个山脉。圣殿建好以后,整个山脉就都称为锡安(见赛8:18;珥3:17)。山脉的北部自所罗门的时代起有了圣所和宫殿,所以成为城区最重要的部分。根据上下文,诗人可能用“北面”指民政和宗教中心,特别是上帝的居所。这种解释显然也有助于理解赛14:13。那里说路锡甫想要坐在“北方的极处”。处在这样的位置,就是要参与上帝的机密,了解上帝的意图。这是路锡甫的野心(见《先祖与先知》第37页)。
由于大卫是本诗的作者(见诗48篇序言),他对于摩利亚山北侧高处的强调,都带有预言性质的,或者是写于圣殿的细节计划,包括地点的确认落实以后(代下3:1)。
大君王的城。见诗46:4注释。耶稣它来称呼耶路撒冷(太5:35)。
3 上帝在其宫中,自显为避难所。
4 看哪,众王会合,一同经过。
4-6节形象地描写敌军的进攻和突然毁灭。用语非常精练。第4和第5节少用连词,加强了语气(见诗46:6注释)。
5 他们见了这城就惊奇丧胆,急忙逃跑。
仇敌一看无法攻取这座城市,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就急忙逃跑了。
6 他们在那里被战兢疼痛抓住,好象产难的妇人一样。
这个比喻指剧痛,在《旧约》中经常使用(见耶4:31;6:24;弥4:9,10)。
7 上帝啊,你用东风打破他施的船只。
用仇敌的混乱四散来表明上帝的大能。“他施”一般被认定为古代西班牙南部的塔提色斯,位于加的斯北部,但也可能指其他的地方。“他施的船只”原来指驶往塔提色斯的船只,现在被称为“精品船”(见王上10:22注释)。风暴怎样毁坏这些船只,上帝也照样扫荡仇敌。
8 我们在万军之耶和华的城中,就是我们上帝的城中所看见的,正如我们所听见的。上帝必坚立这城,直到永远。(细拉)
正如我们所听见的。我们的祖先曾告诉我们上帝过去的奇妙拯救。现在我们亲眼看见了。
万君之耶和华。见诗24:10注释。
我们上帝的城。见第1节注释;参诗46:4。
上帝必坚立。目前的拯救是将来胜利的保证。
直到永远。参《先知与君王》第46页,564页;《历代愿望》第577页。
细拉。见本书第629页(《诗篇》序言)。
9 上帝啊,我们在你的殿中想念你的慈爱。
想念。直译是“比较”。
慈爱(chesed)。“上帝的爱”(见诗36:7注释)。
你的殿。见诗5:7注释。常去上帝的殿会把我们的思想引向上帝。
10 上帝啊,你受的赞美正与你的名相称,直到地极!你的右手满了公义。
上帝的名传到地极,赞美祂的声音也传到地极。
11 因你的判断,锡安山应当欢喜,犹大的城邑(原文作女子)应当快乐。
锡安山。见第2节注释。
犹大的城邑(原文作女子)。见书15:45。
12 你们当周游锡安,四围旋绕,数点城楼,
四围旋绕。为了检查和观察藉着上帝大能的奇妙显示而从仇敌手中夺来的城市。
数点。或“统计”。如“数钱”,“计票”(见诗22:17;147:4)。
13 细看他的外郭,察看他的宫殿,为要传说到后代。
细看。即“仔细观察”。
传说。即“记录”。作为上帝宇宙统治权的证据。大卫完全有权利为耶路撒冷而自豪,把她的一切荣耀都归于她的拯救者上帝。
14 因为这上帝永永远远为我们的上帝;他必作我们引路的,直到死时。
这上帝。上帝选择这个城市作为祂的住所,并且保护这座城市。
直到死时。上帝将引导我们走过一生,陪伴我们走到终点。基督徒有了这个保障,就不必惧怕。牧羊人将带领祂的羊群进入永生(见诗23:6)。
关于希伯来词语′alDmuth译为“直到死时” 是否正确,尚有疑问。这也许是一个音乐术语(参诗9篇题记中的“慕拉便”;见本书第628,651页)。七十士译本译为“永远”。
诗篇49篇
序言——本诗回答了以下的问题:“为什么富人似乎拥有人生的好处?”本诗说明财富不能推迟死亡;,富人在死时降到与穷人一样的地步。在四节前言以后,这首训诲诗讲述了人生的短暂,特别是拥有属世财富的人(第5-13节);然后描写义人最后得到的安慰,就是永生,与恶人的命运形成对照(第14-20节)。在现代正统的犹太人家庭里,家人去世后伤心的一周里,要背诵《诗篇》49篇。
关于本诗的题记,见本书617,627页(《诗篇》序言)。
可拉后裔的诗,交与伶长。
1 万民哪,你们都当听这话!世上一切的居民,
万民啊。本诗所要讨论的问题值得全人类关注。
1-4节是严肃而正式的训诲性前言(见申32:1;诗50:1;赛1:2;弥1:2)。
世上(cheled)。“寿命”。或各世代的世人(见诗17:14)。
2 无论上流下流,富足贫穷,都当留心听!
无论上流下流。直译是“普通人('adam)的后代和伟人('ish)的后代”(见诗4:2;8:4注释)。本诗教训卑微人不要嫉妒或者惧怕有钱人,还教训富人不要依靠自己的财富,滥用财富,欺压穷人。这样,富人得到了警告,穷人得到了安慰。
3 我口要说智慧的言语;我心要想通达的道理。
原文的“智慧”和“通达”都是复数的,表达了这些品质的不同侧面。关于“智慧”和“明白”的定义,见箴1:2注释。
4 我要侧耳听比喻,用琴解谜语。
比喻(mashal)。还有“格言”,“诗歌”之意(见本书945页)。
琴。即“里拉琴”(见第34页)。思想感情往往通过音乐存在人的脑海里。“没有什么方法能比唱诗更有效地把上帝的话留在记忆之中”(《教育论》第167页)。
5 在患难的日子,奸恶随我脚跟,四面环绕我,我何必惧怕?
诗人在开始讨论以前,先讲述自己因默想而得到的安慰。他下结论说,没有惧怕的理由。
6 那些倚仗财货自夸钱财多的人,
7 一个也无法赎自己的弟兄,也不能替他将赎价给上帝,
这个否定词在希伯来语中是强调的。人无法靠自己的财产救别人脱离死亡,即使是自己的亲兄弟。没有人可以推脱自己的责任,或承担别人的责任。
8,9 叫他长远活着,不见朽坏;因为赎他生命的价值极贵,只可永远罢休。
朽坏。见诗16:10注释。
赎。第8节是插入语。诗人讨论的主题是个人得赎脱离死亡。
他生命。就是“他们自己”(见诗16:10注释)。
价值极贵。财富无法救人脱离死亡。
只可永远罢休。无论化多少时间,财富也不足以救人脱离坟墓。
10 他必见智慧人死,又见愚顽人和畜类人一同灭亡,将他们的财货留给别人。
他。有钱人(第6节)。第10节阐述了一条无据自明的自然法则。即使是智慧,也不能使人免去死亡。
畜类人。或“愚蠢人”。
11 他们心里思想:他们的家室必永存,住宅必留到万代;他们以自己的名称自己的地。
富人似乎忘记了,迟早人们会遗忘财产原来主人的名字,不再去纪念。
12 但人居尊贵中不能长久,如同死亡的畜类一样。
尊贵中。或“在辉煌中”。
不能长久。12节是本诗的副歌。它再次出现在第20节,稍有变动。
居(lin)。“过夜”,不是常住。他甚至不会度过人生之“夜”,而是很快离去。
死亡。直译是“安息”,或“沉默”。
13 他们行的这道本为自己的愚昧;但他们以后的人还佩服他们的话语。(细拉)
他们以后的人。他们的后代与父辈一样愚蠢。
佩服他们的话语。直译是“嘴上高兴”。那些愚蠢的后代与他们富有的祖先一样,说愚蠢的话。罪恶延续了下来。
细拉。见本书第629页(《诗篇》序言)。
14 他们如同羊群派定下阴间;死亡必作他们的牧者。到了早晨,正直人必管辖他们;他们的美容必被阴间所灭,以致无处可存。
阴间(she'ol)。见箴15:11注释。
必作……牧者(ra′ah)。或“喂养羊群”,“履行牧人的职责”。不是说死亡吃了他们,乃是说死亡将成为他们的牧人。
美容。肉体化为尘灰。
15 只是上帝必救赎我的灵魂脱离阴间的权柄,因他必收纳我。(细拉)
我的灵魂。就是“我”(见诗16:10注释)。
阴间的权柄。直译是“从阴间(she'ol)的手里”(见箴15:11注释)。这是生动的拟人手法。
他必收纳我。或“祂将因自己的缘故收纳我”。这句话简短而有力,因为它提示了来生和复活的道理(见《先知与君王》第264页)。在创5:24里,该动词的另一种形态,描述了以诺的升天(见创5:24;王下2:10)。
细拉。见本书第629页(《诗篇》序言)。
16 见人发财、家室增荣的时候,你不要惧怕;
不要惧怕。诗人从鼓励自己,转到鼓励他人。
增荣。指财富所带来的奢侈。
17 因为,他死的时候什么也不能带去;他的荣耀不能随他下去。
什么也不能带去。见伯1:21;传5:15;路12:20;提前6:7。
荣耀。见第16节注释。富人的财产不能带到坟墓里去。虽然许多民族有用财产殉葬的习惯,但是肉体还是要回归尘土。
18 他活着的时候,虽然自夸为有福(你若利己,人必夸奖你);
自夸为有福。指富人夸耀自己积蓄财富的聪明(见申29:19;路12:19)。
人必夸奖你。许多人喜欢称赞别人积蓄财富。积蓄是人类普遍的欲望。这种称赞并不是最后成功的证据。
19 他仍必归到他历代的祖宗那里,永不见光。
他仍必归。指恶人。他们是本诗的主要对象。
永不见光。富裕的罪人和他们的先辈决不会再去光顾他们骄傲和自满的源泉(见伯33:30)。
20 人在尊贵中而不醒悟,就如死亡的畜类一样。
本节重复了12节的副歌,稍有变动。12节是“不能长久”,而本节则是“不醒悟”。在七十士译本里,这两节都用“醒悟”。在原文中,这两处只有一个字母之别。根据第12节,一般的人就像死亡的畜类一样;根据本节的含义,如果没有真智慧,人死亡就像畜类一样。
诗篇50篇
序言——撒母耳对扫罗说了一句名言:“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撒上15:22)。这句话可以看作是《诗篇》第50篇的主题。这是一首训诲诗,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诗的背景是庄严的审判场面,可能指最后的审判(第1-6节;参《善恶之争》第642页)。本诗含有责备的信息。对象是那些遵守宗教仪式,却缺乏诚实内心和纯洁行为的崇拜者。全诗分成两个部分:谴责形式主义的崇拜(第7-15节)和谴责伪善(第16-21节)。简单的结尾(第22,23节)归纳了本诗的信息。
关于本诗的作者,见《历代愿望》第434页。
关于本诗的题记,见本书第617,627页(《诗篇》序言)。
亚萨的诗。
1 大能者上帝耶和华已经发言招呼天下,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
大能者上帝耶和华('El 'Elohim Yahweh)。这是上帝名字的特殊组合(见本书卷一170-173页;参书22:22)。
天下。招聚世界各国的人见证对以色列人罪孽的严肃审判。
从日出之地。指普天下。招聚的范围包括全世界(见诗113:3;赛59:19)。这里所描写的场面,只有在基督复临时才应验(太24:30;《善恶之争》第300,642页;《先祖与先知》第339页)。
1-6节是本诗庄严的前言。其篇幅超过一般的诗篇。
2 从全美的锡安中,上帝已经发光了。
见诗48:2注释。
3 我们的上帝要来,决不闭口。有烈火在他面前吞灭;有暴风在他四围大刮。
要来。进行审判。本诗原是对地上居民的劝诫。从特殊的意义上说,是指世界末日的审判(见太25:31;徒17:31;提后4:1;见第1节注释)。
决不闭口。上帝将根据每个人的行为作出宣判。
烈火。可能联想到上帝在西奈山显现的情景(见出19:16,18)。
4 他招呼上天下地,为要审判他的民,
5 说:招聚我的圣民到我这里来,就是那些用祭物与我立约的人。
招聚。在基督复临时,天使将负责招聚赎民(见太24:31)。
圣民(chasidim)。见诗36篇补充注释。“在上帝审判的风暴中,上帝的儿女将不必惧怕”(《先祖与先知》第341页)。
祭物(zebach)。宰杀的祭牲(创31:54;46:1;利3:1等)。古代西奈山的约是用献公牛和洒血来确认的(出24:5-8,参创15:9-18)。新约则是用基督的血来确认的(来9:18-23;《先祖与先知》第371页)。基督复临时所召集的圣徒,是那些接受基督的牺牲所确认之约的人。
6 诸天必表明他的公义,因为上帝是施行审判的。(细拉)
他的公义。只有在基督复临时,这句话才得到最后的应验。那时“在空中,有一只手拿着折在一起的两块石版……。上帝公义的圣律法……现在向世人显明为审判的准则”(《善恶之争》第639页)。
上帝是施行审判的。人的判断常常是错的,罪犯被无罪释放,圣人被判为重犯。但在最后的大日,“上帝要亲自担任审判者”(见《善恶之争》第650页)。人人都能得到公义。
细拉。见本书第629页(《诗篇》序言)。
7 我的民哪,你们当听我的话!以色列啊,我要劝戒你;我是上帝,是你的上帝!
当听。上帝直接对以色列人说话。诗人在本里主要论述人对上帝的责任,以及形式主义宗教的弊端(见赛1:11-15)。
要劝戒。审判者也是原告。
我是上帝,是你的上帝。上帝保护祂的子民,有权宣布真崇拜的原则,就是祂政权的基础。
8 我并不因你的祭物责备你;你的燔祭常在我面前。
本节的论述以否定词开始。上帝没有指责以色列人疏忽宗教的仪式。他们的罪在于没有认识到,如果不了解仪式的意义,带着感恩和顺从的心去做,就毫无意义(见撒上15:22;赛1:12-17;弥6:6-8)。关于这里和以下所提到的公共祭物和个人祭物,见本书卷一698-710页。
9 我不从你家中取公牛,也不从你圈内取山羊;
见出29:11,36;利4:4。
10 因为,树林中的百兽是我的,千山上的牲畜也是我的。
一切受造之物都是属于上帝的,祂又何必要人的礼物呢?
11 山中的飞鸟,我都知道;野地的走兽也都属我。
12 我若是饥饿,我不用告诉你,因为世界和其中所充满的都是我的。
我若是饥饿。上帝创立献祭的制度不是为了获得牛肉羊血之类的供应。
世界……是我的。见诗24:1;89:11。
13 我岂吃公牛的肉呢?我岂喝山羊的血呢?
14 你们要以感谢为祭献与上帝,又要向至高者还你的愿,
祭(zebach)。(对第5节注释)。单凭人们一般所理解的祭牲,是不会被上帝所接受的。只有来自充满感恩之心的祭物,才蒙悦纳。下面继续强调这个论点。
愿。见诗22:25;116:14,参利7:16。只有充满忏悔,仁爱,顺从和献身的生活,才能在上帝的眼里蒙悦纳。
15 并要在患难之日求告我;我必搭救你,你也要荣耀我。
求告我。祈祷和赞美,都是真宗教的组成部分。我们应当诚心向上帝祈求。事奉上帝的正确方式是出于内心的,是属灵性质的(见约4:24)。
搭救你。见诗46:1。
荣耀我。我们荣耀上帝的最好方法就是信赖祂,即使不明白祂对我们的做法。
16 但上帝对恶人说:你怎敢传说我的律例,口中提到我的约呢?
上帝对恶人说。上帝继续说话。现在祂把注意力转到恶人身上。16-21节主要涉及人对同胞的责任。
7-15节只涉及宗教仪式,16-21节涉及伪善者。他们教导别人律法,自己在生活中却违犯律法。
你怎敢?参罗2:17-24。
提到我的约。他们的不顺从使他们不配提说上帝的圣约(见第5节注释)。
17 其实你恨恶管教,将我的言语丢在背后。
管教(musar)。见箴1:2注释。恶人不喜欢管教。
背后。伪善者藐视上帝的圣言,将之抛在脑后。
18 你见了盗贼就乐意与他同伙,又与行奸淫的人一同有分。
只要有分脏的机会,他是就参与。
19 你口任说恶言;你舌编造诡诈。
20 你坐着毁谤你的兄弟,谗毁你亲母的儿子。
诽谤到自己同胞的身上,更显得可恶。
21 你行了这些事,我还闭口不言,你想我恰和你一样;其实我要责备你,将这些事摆在你眼前。
我还闭口不言。上帝忍耐恶人的愚行,直到祂介入审判的时候。
恰和你一样。伪善者认为上帝和他一样,会满足于宗教的仪式和外表的虔诚,以掩盖个人的罪孽。但上帝视原则,公义和诚实为属灵崇拜的必要条件。罪人总是以自己邪恶的心思来测度上帝。
将这些事摆在你眼前。上帝在实施惩罚之前,把罪人犯罪的性质和程度,摆在审判台前。
22 你们忘记上帝的,要思想这事,免得我把你们撕碎,无人搭救。
要思想这事。22,23节是本诗的结语,简要地重复了7-21节的教训。上帝说,祂所接受的祭物就是人的心灵。这是对恶人的警告,也是对义人的鼓励。
你们忘记上帝的。虽然自称敬拜上帝。
无人搭救。时候将到。救赎主不再保护罪人。罪人将自食其果(见赛13:9;番1:14-18;启6:15-17;20:9;《证言》卷五第120页)。
23 凡以感谢献上为祭的便是荣耀我;那按正路而行的,我必使他得着我的救恩。
荣耀我。见15节注释。这句话是针对7-15节的形式主义说的。衷心的感谢是真宗教的的要素。令人吃惊的是,在基督徒的生活中,我们是多么忽略表达感恩的心啊!我们都心安理得地接受上帝的恩惠。
按正路而行。见诗37:14注释。
我的救恩。对于诚心事奉上帝,遵行上帝旨意的人,上帝必显示祂的救恩。
本诗具有永恒的价值。我们可以参加教会的一切礼节和侍奉活动,慷慨地帮助穷人,热心传道。但是如果没有从心灵上侍奉上帝,并怀藏着罪恶,我们仍会被上帝所抛弃。
诗篇51篇
序言——这是一首忏悔诗(见本书624页)。是大卫在与拔示巴“犯下大罪之后,心中痛苦,后悔自责”而写下的(《教育论》165页)。表达了他“受到来自上帝的责备信息以后”,深感后悔,想让它“在公共集会上吟唱,……使别人可以从他不幸失足的经验中得到教训(《先祖与先知》第724,725页)。本诗祈求饶恕和得到圣灵的洁净。伴随着祈求的是感谢上帝怜悯的许愿和对将来的应许。在《旧约》中,也许没有其他地方像本诗描述大卫犯罪的经历那样,清晰地表现真正悔改的罪人信靠上帝有饶恕和恢复的大能了。本诗应结合撒下12:1-13和诗32篇来研究。
约翰.班扬最喜欢本诗。英国女王珍妮格雷(1537-1554)跪在绞架上受刑以前,背诵了本诗。
关于本诗的题记,见本书第616,627页(《诗篇》序言)。
大卫与拔示巴同室以后,先知拿单来见他。他作这诗,交与伶长。
1 上帝啊,求你按你的慈爱怜恤我!按你丰盛的慈悲涂抹我的过犯!
求你……怜恤我。大卫认识到自己对乌利亚和拔示巴犯下了大罪,十分痛心。他处在罪担的重压之下,祈求上帝的怜悯。在他的呼吁中,没有提任何理由和借口,没有为自己辩护,也没有抱怨定他罪的公义律法。大卫真心谦卑,不怨别人,只怨自己。
慈爱。见诗36篇补充注释。我们在没有犯罪感时谈论公义,在感到需要一位救主时,谈论祂的慈爱。
丰盛。大卫完全可以信赖上帝丰盛的慈爱。
涂抹。从记录人们行为的册子上涂抹(见出32:32,33;赛43:25;44:22;徒3:19)。
2 求你将我的罪孽洗除净尽,并洁除我的罪!
洗除净尽。(见耶4:14;亚13:1)。原文指洗衣服(创49:11;出19:10:耶6:9;7:5等)。
罪孽。见诗32:1,2注释中关于本节和下面几节表示罪的几个词。涵盖了罪的不同侧面。
3 因为我知道我的过犯;我的罪常在我面前。
4 我向你犯罪,惟独得罪了你;在你眼前行了这恶,以致你责备我的时候显为公义,判断我的时候显为清正。
我向你犯罪,惟独得罪了你。大卫并不是说他没有得罪乌利亚和拔士巴,而是说所有的罪在本质上都是得罪上帝的。大卫在受到拿单的谴责以后说:“我得罪主耶和华了”(撒下12:13)。约瑟也承认,如果他屈从试探,就会得罪上帝。他说:“我怎能作这大恶,得罪上帝呢”(创39:9)。
在你眼前行了这恶。参撒下11:27;12:9。
显为公义。上帝责备人是完全公正的(见罗3:4)。
5 我是在罪孽里生的,在我母亲怀胎的时候就有了罪。
大卫认识到人类秉承了犯罪的倾向(见伯14:4;诗58:3;《先祖与先知》61,306页;《服务真诠》第372,373;《善恶之争》533页)。他不想为自己的罪辩护,只是强调他更需要上帝的怜悯,因为他生来就有犯罪的倾向(见《先祖与先知》64页)。
6 你所喜爱的是内里诚实;你在我隐密处,必使我得智慧。
内里诚实。参诗15:2。
隐密处。大卫渴望得到智慧,引导他走纯洁的道路。
7 求你用牛膝草洁净我,我就干净;求你洗涤我,我就比雪更白。
洁净(chata')。原形指“犯罪”,没有中标。这里的形式指“赎罪”。
牛膝草。摩西的律法规定,在洁净的礼节中要使用牛膝草(见出12:22注释;参利14:4;民19:18)。大卫意识到,只有最有效的洁净方法,才能洗清他的污点。
洗涤我。见第2节;参赛1:16,18。大卫理解了仪文律法的属灵意义。
基督徒在犯罪失足的时候,应当把大卫的祈祷作为自己的祈祷(见《天路》第206页;《先知与君王》第320页)。
8 求你使我得听欢喜快乐的声音,使你所压伤的骨头可以踊跃。
得听欢喜。大卫渴望听见上帝饶恕他的甜美声音(见诗32:1,2注释)。这是他的最高愿望。
骨头。参诗6:2。
9 求你掩面不看我的罪,涂抹我一切的罪孽。
求你掩面。参诗13:1。大卫又一次流泪恳求宽恕。
涂抹。见第1节注释。
10 上帝啊,求你为我造清洁的心,使我里面重新有正直(或作:坚定)的灵。
造(bara')。见创1:1注释。上帝不但洁净人的心,而且在祂所饶恕的儿女心中造一颗新心(见结36:26)。“‘我也要赐给你们一个新心’意思是‘我要赐给你们新的意念’。心灵的改变总是伴随着对基督徒责任的清晰认识”(怀爱伦《评论与通讯》1913,12,18)。祈求宽恕的同时,也要祈求心灵的更新和成圣(见耶24:7;11:19;罗12:2;弗2:10;4:24)。
正直的灵。或“坚定的心”。大卫所求的是坚定的信念,以便能始终不谕地顺从。诗人希望有全新的思想品德。大卫这样祈祷的时候,“他对宽恕有了真正的理解”(《福山宝训》167页)。这也应该是每一个人的祈求(《先祖与先知》460页)。
11 不要丢弃我,使我离开你的面;不要从我收回你的圣灵。
不要丢弃我。真正的幸福只有从上帝那里得到(见诗13:1;16:11;30:7,参创4:14)。
你的圣灵。大卫虽然知道自己的罪使圣灵忧伤,但是他祈求不要失去圣灵的引导(见赛63:10)。参弗4:30。
12 求你使我仍得救恩之乐,赐我乐意的灵扶持我,
求你使我仍得。大卫希望重新得他在犯大罪以前所享受的快乐。
赐我乐意的灵。大卫祈求能乐意顺从上帝并事奉祂。
13 我就把你的道指教有过犯的人,罪人必归顺你。
我就……指教。大卫从祈祷转为应许。他承诺要告诉别人罪恶有多可憎,帮助他们转离罪恶,得到上帝的怜悯和宽恕。
你的道。见诗18:21。
必归顺。人们从大卫的经验上认识到,上帝所怜悯是放弃罪恶的人,不论他们陷得有多深。米开朗基罗(1475-1564)把本节作为格言写在他的萨沃那洛拉(1452-1498)画像上。
14 上帝啊,你是拯救我的上帝;求你救我脱离流人血的罪!我的舌头就高声歌唱你的公义。
流人血的罪。显然指谋害乌利亚(见撒下11:14-17)。大卫祈求判决不要落在自己身上。
你是拯救我的上帝。见诗18:46;25:5;27:9。大卫认为只有上帝才能拯救他。
15 主啊,求你使我嘴唇张开,我的口便传扬赞美你的话!
罪人获得了赦免,良心得到了安抚,他忍不住要开口发出滔滔不绝的赞美(见诗40:3)。
16 你本不喜爱祭物,若喜爱,我就献上;燔祭,你也不喜悦。
见诗40:6-8注释;参赛1:11-17。摩西的律法规定,杀人者偿命(出21:12)。献祭是补偿不了的。
17 上帝所要的祭就是忧伤的灵;上帝啊,忧伤痛悔的心,你必不轻看。
上帝所要的祭。也就是说,上帝所悦纳的祭物。
忧伤的灵。赦罪的喜乐并不排除为罪的忧伤和痛悔(见《先知与君王》第78页)。
18 求你随你的美意善待锡安,建造耶路撒冷的城墙。
锡安。大卫祈求上帝不要因他的罪而迁怒于他所心爱的锡安(见诗48:2注释)。诗人常常把他的同胞包括在他的祈祷中(见诗25:22;28:9注释)。大卫增加了第18,19节,可能是为了使这首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忏悔诗适合于公共礼拜(见本书725页)。
建造耶路撒冷的城墙。大卫祈祷圣城建设不要受到干预(见撒下5:9;王上3:1;9:15,16)。这句话也寓指上帝的悦纳和祝福。
19 那时,你必喜爱公义的祭和燔祭并全牲的燔祭;那时,人必将公牛献在你坛上。
公义的祭。与16节所讨论的祭物不同,上帝所悦纳的是公义的祭(见诗4:5),以纯正的动机和正确的精神献上。
燔祭。宗教的仪式有其作用。仪文律法是基督所设立的(见本书366,367页)。这部律法的各个条款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百姓的过错在于把外表的仪式当作宗教的全部。大卫认识到公众礼拜的仪式,在表达敬拜者诚实内心方面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我们应该在公众礼拜的仪式中谨慎保持谦卑的精神。遵守某些敬拜的仪式并没有错,问题在于缺乏这些仪式所代表的真诚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