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全年读经|2025年逐章顺序通读
6月29日 箴言12-14章

箴言12章

箴12:1喜爱管教的,就是喜爱知识;恨恶责备的,却是畜类。

箴12:2善人必蒙耶和华的恩惠;设诡计的人,耶和华必定他的罪。

箴12:3人靠恶行不能坚立;义人的根,必不动摇。

箴12:4才德的妇人是丈夫的冠冕;贻羞的妇人如同朽烂在她丈夫的骨中。

箴12:5义人的思念是公平;恶人的计谋是诡诈。

箴12:6恶人的言论是埋伏流人的血;正直人的口必拯救人。

箴12:7恶人倾覆,归于无有;义人的家,必站得住。

箴12:8人必按自己的智慧被称赞;心中乖谬的,必被藐视。

箴12:9被人轻贱,却有仆人,强如自尊,缺少食物。

箴12:10义人顾惜他牲畜的命;恶人的怜悯也是残忍。

箴12:11耕种自己田地的,必得饱食;追随虚浮的,却是无知。

箴12:12恶人想得坏人的网罗;义人的根得以结实。

箴12:13恶人嘴中的过错,是自己的网罗;但义人必脱离患难。

箴12:14人因口所结的果子,必饱得美福;人手所做的,必为自己的报应。

箴12:15愚妄人所行的,在自己眼中看为正直;惟智慧人肯听人的劝教。

箴12:16愚妄人的恼怒立时显露;通达人能忍辱藏羞。

箴12:17说出真话的,显明公义;作假见证的,显出诡诈。

箴12:18说话浮躁的,如刀刺人;智慧人的舌头,却为医人的良药。

箴12:19口吐真言,永远坚立;舌说谎话,只存片时。

箴12:20图谋恶事的,心存诡诈;劝人和睦的,便得喜乐。

箴12:21义人不遭灾害,恶人满受祸患。

箴12:22说谎言的嘴,为耶和华所憎恶;行事诚实的,为他所喜悦。

箴12:23通达人隐藏知识;愚昧人的心,彰显愚昧。

箴12:24殷勤人的手必掌权;懒惰的人必服苦。

箴12:25人心忧虑,屈而不伸;一句良言,使心欢乐。

箴12:26义人引导他的邻舍;恶人的道叫人失迷。

箴12:27懒惰的人,不烤打猎所得的;殷勤的人,却得宝贵的财物。

箴12:28在公义的道上有生命;其路之中并无死亡。



箴言13章

箴13:1智慧子听父亲的教训;亵慢人不听责备。

箴13:2人因口所结的果子,必享美福;奸诈人必遭强暴。

箴13:3谨守口的,得保生命;大张嘴的,必致败亡。

箴13:4懒惰人羡慕,却无所得;殷勤人必得丰裕。

箴13:5义人恨恶谎言;恶人有臭名,且致惭愧。

箴13:6行为正直的,有公义保守;犯罪的,被邪恶倾覆。

箴13:7假作富足的,却一无所有;装作穷乏的,却广有财物。

箴13:8人的资财,是他生命的赎价,穷乏人却听不见威吓的话。

箴13:9义人的光明亮(注:原文作“欢喜”);恶人的灯要熄灭。

箴13:10骄傲只启争竞;听劝言的,却有智慧。

箴13:11不劳而得之财,必然消耗;勤劳积蓄的,必见加增。

箴13:12所盼望的迟延未得,令人心忧;所愿意的临到,却是生命树。

箴13:13藐视训言的,自取灭亡;敬畏诫命的,必得善报。

箴13:14智慧人的法则(注:或作“指教”)是生命的泉源,可以使人离开死亡的网罗。

箴13:15美好的聪明,使人蒙恩;奸诈人的道路,崎岖难行。

箴13:16凡通达人都凭知识行事;愚昧人张扬自己的愚昧。

箴13:17奸恶的使者必陷在祸患里;忠信的使臣,乃医人的良药。

箴13:18弃绝管教的,必致贫受辱;领受责备的,必得尊荣。

箴13:19所欲的成就,心觉甘甜;远离恶事,为愚昧人所憎恶。

箴13:20与智慧人同行的,必得智慧;和愚昧人作伴的,必受亏损。

箴13:21祸患追赶罪人;义人必得善报。

箴13:22善人给子孙遗留产业;罪人为义人积存资财。

箴13:23穷人耕种,多得粮食,但因不义,有消灭的。

箴13:24不忍用杖打儿子的,是恨恶他;疼爱儿子的,随时管教。

箴13:25义人吃得饱足;恶人肚腹缺粮。



箴言14章

箴14:1智慧妇人,建立家室,愚妄妇人,亲手拆毁。

箴14:2行动正直的,敬畏耶和华;行事乖僻的,却藐视他。

箴14:3愚妄人口中骄傲,如杖责打己身;智慧人的嘴,必保守自己。

箴14:4家里无牛,槽头乾净,土产加多,乃凭牛力。

箴14:5诚实见证人,不说谎话;假见证人,吐出谎言。

箴14:6亵慢人寻智慧,却寻不着,聪明人易得知识。

箴14:7到愚昧人面前,不见他嘴中有知识。

箴14:8通达人的智慧,在乎明白己道,愚昧人的愚妄,乃是诡诈(注:或作“自叹”)。

箴14:9愚妄人犯罪,以为戏耍(注:或作“赎愆祭愚弄愚妄人”),正直人互相喜悦。

箴14:10心中的苦楚,自己知道;心里的喜乐,外人无干。

箴14:11奸恶人的房屋必倾倒;正直人的帐棚必兴盛。

箴14:12有一条路人以为正,至终成为死亡之路。

箴14:13人在喜笑中,心也忧愁;快乐至极,就生愁苦。

箴14:14心中背道的,必满得自己的结果;善人必从自己的行为得以知足。

箴14:15愚蒙人是话都信;通达人步步谨慎。

箴14:16智慧人惧怕,就远离恶事;愚妄人却狂傲自恃。

箴14:17轻易发怒的,行事愚妄;设立诡计的,被人恨恶。

箴14:18愚蒙人得愚昧为产业;通达人得知识为冠冕。

箴14:19坏人俯伏在善人面前;恶人俯伏在义人门口。

箴14:20贫穷人连邻舍也恨他;富足人朋友最多。

箴14:21藐视邻舍的,这人有罪;怜悯贫穷的,这人有福。

箴14:22谋恶的,岂非走入迷途吗?谋善的,必得慈爱和诚实。

箴14:23诸般勤劳都有益处;嘴上多言乃致穷乏。

箴14:24智慧人的财,为自己的冠冕;愚妄人的愚昧,终是愚昧。

箴14:25作真见证的,救人性命;吐出谎言的,施行诡诈。

箴14:26敬畏耶和华的,大有倚靠,他的儿女,也有避难所。

箴14:27敬畏耶和华,就是生命的泉源,可以使人离开死亡的网罗。

箴14:28帝王荣耀在乎民多;君王衰败在乎民少。

箴14:29不轻易发怒的,大有聪明;性情暴躁的,大显愚妄。

箴14:30心中安静,是肉体的生命;嫉妒是骨中的朽烂。

箴14:31欺压贫寒的,是辱没造他的主;怜悯穷乏的,乃是尊敬主。

箴14:32恶人在所行的恶上必被推倒;义人临死,有所投靠。

箴14:33智慧存在聪明人心中;愚昧人心里所存的,显而易见。

箴14:34公义使邦国高举;罪恶是人民的羞辱。

箴14:35智慧的臣子蒙王恩惠;贻羞的仆人遭其震怒。

箴言12章

1 喜爱管教的,就是喜爱知识;恨恶责备的,却是畜类。

有些人乐意接受不需要“教训、督责和使己归正”的知识(见提后3:16)。不为过去的失败感到遗憾,不愿意改正,对将来没有崇高理想的人,就像田间的走兽一样,不会培养品格,也不会灵魂得救(见彼后2:12)。

2 善人必蒙耶和华的恩惠;设诡计的人,耶和华必定他的罪。

这里的善义与后半节的恶人进行对比。行为正直诚实的人会得到上帝的悦纳。

3 人靠恶行不能坚立;义人的根必不动摇。

参诗1:3,4;37:23,31;弗3:17。

4 才德的妇人是丈夫的冠冕;贻羞的妇人如同朽烂在她丈夫的骨中。

在所罗门的时代,父母指导着儿女的择偶。如今的年轻人却要自行选择。应及早虔诚认真地思考这里的教训,以免草率从事,造成终生的遗憾。一个软弱,多嘴,骄傲和奢华的女人会败坏她丈夫的主动性和决断性。

5 义人的思念是公平;恶人的计谋是诡诈。

是公平。直译是“是审判”或“公正”。义人的良善是从里到外的。他们内心的动机促使他们为别人作好事。他们的良心就像法官,判断他们的一切心思意念。他们越是接近基督化的目标,就越是受圣灵启示的控制(见加2:20;弗3:17;西1:27)。

内心的善良乃是义人的动机,恶人则会提出荒谬的建议,欺骗和伤害凡听的人。公义的道是通向幸福和真正成功的唯一道路(见箴14:12;约14:6)。

6 恶人的言论是埋伏流人的血;正直人的口必拯救人。

第5节对义人的意念和恶人的计谋进行对比。本节则涉及表达出来的意念。恶人的言论会因其欺骗性而造成悲伤和死亡。他们的诬告和诽谤会引起敌意。义人则运用他们的口才和智慧去开导,保护并为恶人想要杀害的无辜者争取朋友(见王上21:1-24;王下4:1-7)。

7 恶人倾覆,归于无有;义人的家必站得住。

义人把房屋建造在磐石耶稣基督上。他的期望是可靠的(太7:24-27)。他有了救主,就拥有永生(约壹5:11,12;见《历代愿望》第388页)。他也许会跌倒。但他虽七次跌到,仍必兴起(箴24:16)。

8 人必按自己的智慧被称赞;心中乖谬的,必被藐视。

没有什么比智慧和审慎更能带来持久的称赞。办事值得信赖,行动出于理智和更高原则的人(见撒上18:5),总是受欢迎的。虚妄无情,人生观扭曲,心中乖谬的人,必受到了解他真情的人,甚至是那些利用他达到自己目的人所藐视。犹大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太27:3-8;徒1:16-20)。

9 被人轻贱,却有仆人,强如自尊,缺少食物。

被人轻贱(qalah)。与第8节“藐视”的原文buz不同。

有仆人。七十士译本为“侍奉自己”。故英文RSV版译为“为自己做工的卑微者,要强如自尊而缺少食物的人”。KJV版的意思是,一个有仆人为他工作,种麦打粮的人,要强于空腹吹牛的人。

10 义人顾惜他牲畜的命;恶人的怜悯也是残忍。

上帝顾惜祂所造的动物。它们不该受的痛苦,是不会被置之不理的(拿4:11;太6:26;10:29)。律法的教训包括一些对待低级动物的条例(出23:4,5;申25:4;《先祖与先知》第443页;《历代愿望》第500页)。人类的仇敌大大加重了人和动物的痛苦。侍奉他的人也会变得残忍。他们的自私使他们看不到别人的需要。

11 耕种自己田地的,必得饱食;追随虚浮的,却是无知。

虚浮(reqim)。“虚浮的东西”或“空虚的人”。改善现状的愿望是正确的。但不顾眼前的工作而去寻梦乃是愚蠢的。要尽力做好手头的工作,获得日常的饮食,抽出时间去追求其他有价值的目标,并为更高的工作做好准备(见《教育论》第267页)。

12 恶人想得坏人的网罗;义人的根得以结实。

网罗(mas)。本句和该词的意思均不明确。Mas 有时指围攻。本节可能指恶人想要得到掠物或保护,但没有什么收获,义人则牢牢扎根并结出果实。

13 恶人嘴中的过错是自己的网罗;但义人必脱离患难。

恶人陷入自己的谎言而不能自拔。义人虽因仇敌的攻击而陷入困境,但他的诚实和上帝掌管的大能会使他走出困境(见诗37:39,40;彼后2:9)。

14 人因口所结的果子,必饱得美福;人手所做的,必为自己的报应。

口所结的果子。义人因自己的美言和双手的劳动而得到报酬。

报应。是上帝使这些回报转过来祝福义人(见伯1:10;赛3:10)。

15 愚妄人所行的,在自己眼中看为正直;惟智慧人肯听人的劝教。

见箴3:7;13:10;14:12;16:2;21:2;《证言》卷一第360页。

16 愚妄人的恼怒立时显露;通达人能忍辱藏羞。

愚妄人没有培养起自制的能力。如果他受到侮辱或轻视,就马上会生气。通达人知道这样做会加深矛盾,所以他要等到先冷静下来再纠正错误。或者他完全不予理会(见箴20:22;24:29;太5:39;路6:35)。

17 说出真话的,显明公义;作假见证的,显出诡诈。

可能指说真话的习惯,即说真话像呼吸一样自然。具有这种品格的人是受正确的原则所支配(《福山宝训》第104,105页)。所以基督徒要毫不犹豫地遵守法庭的誓言(见《福山宝训》第104,105页;《历代愿望》第706,707页)。

反之,惯于撒谎的人即使发了誓也不讲真话。不说真话,或把真话歪曲为如同谎言的人,很快就会使有敏锐观察力的人不再相信他的话(见箴14:5,25)。

18 说话浮躁的,如刀刺人;智慧人的舌头却为医人的良药。

这个比喻在原文中特别生动。刀刃又称为刀“口”。急噪的话语会伤朋友的心,造成巨大的痛苦和悲伤。不智的言辞往往会刺伤处于悲痛和苦难之中的柔嫩的心。但智慧的人知道应该说什么话来安慰悲伤的人,平息人的怒气,使灰心的人振作起来(见箴10:11;《教育论》第236,237页)。

19 口吐真言,永远坚立;舌说谎话,只存片时。

只存片时。原文是“眨眼之间”。邪恶的统治只存片时。上帝的真理是无法推翻的。就是人间的真理也能无畏地经受一切的调查。但谎言即使不是在今生,也会在将来的审判中很快被发现和揭露。连是撒但的骗局,也要在一千年结束的时候完全暴露在宇宙面前(启20:1-10;《善恶之争》第666-670页)。

20 图谋恶事的,心存诡诈;劝人和睦的,便得喜乐。

图谋(charash)。KJV版是“设想”。

21 义人不遭灾害;恶人满受祸患。

义人不遭灾害。可能指由于上帝的介入,临到义人的灾害变成了福气(见罗8:28)。

祸患(ra)。常译为“邪恶”。指罪恶或灾难。参王上11:6;诗141:5。本节显然指灾难。

22 说谎言的嘴为耶和华所憎恶;行事诚实的,为他所喜悦。

参箴10:31,32;12:19;13:5;16:13;17:7;雅3:5,6;启22:15;《先祖与先知》第506页。见箴6:17;12:17注释。

23 通达人隐藏知识;愚昧人的心彰显愚昧。

聪明人绝不会欺骗别人。但他谦虚又谨慎。愚昧人既无智慧,又不谦虚,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见箴12:16;13:16;15:2)。

24 殷勤人的手必掌权;懒惰的人必服苦。

懒惰带来的不是所希望的快乐,而是贫穷和痛苦。殷勤的人聪明地利用自己的时间。他们肯定会超过懒惰的人。

25 人心忧虑,屈而不伸;一句良言,使心欢乐。

忧虑的心无法感受基督所承诺的平安。忧虑就是对上帝缺乏信心(见诗37:1-11;太6:34;彼前5:7;《先祖与先知》第294页)。希望和鼓励的话,以及劝人信靠上帝的应许,能大大地减轻人的重担(见赛35:3,4)。

26 义人引导他的邻舍;恶人的道叫人失迷。

本节原文的含义不很明确。前半句可译为“义人寻找自己的朋友”,或“义人找出自己的草地”。后半句的意思很清楚。恶人的道黑暗而布满骗局。他自己也要毁灭,根本无法引导别人走正路(见太15:14)。

27 懒惰的人不烤打猎所得的;殷勤的人却得宝贵的财物。

不清楚究竟指懒人不去拿他追捕的猎物,还是不愿意烤自己所捕获的猎物。也不清楚后半句的财物是指殷勤,还是殷勤的结果,还是殷勤的人本身。本节含所有上述的意思,所以都是对的。

28 在公义的道上有生命;其路之中并无死亡。

今日和所罗门说这句话的时候一样,和以色列在基利心山和以巴路山面临选择的时候也一样,选择圣洁的道路就是选择生命之路(见申27;28;30:15-20;太19:17)。



箴言13章

1 智慧子听父亲的教训;亵慢人不听责备。

所罗门在自己的父家就深刻认识到本节惨痛的教训。他的好几个兄弟藐视大卫的责备,一意孤行,最后自取败亡(撒下13-19章;王上1,2章)。但所罗门听从了父亲的教训并存记在心,成为有史以来最聪明的人。

2 人因口所结的果子,必享美福;奸诈人必遭强暴。

3 谨守口的,得保生命;大张嘴的,必致败亡。

所罗门多次强调谨守口舌的重要性(见箴12:13,14,22,23等)。尽管在人类的历史上,这样的忠告一直反复地宣讲和阐明过,仍只有少数人成功地时常保守他们的口舌。如果人留意这个智慧的劝告,就会避免许多的悲剧。但是人们似乎必须通过痛苦的经历才学到这个真理。更不幸的是许多人似乎从来就没有学到这个真理。

4 懒惰人羡慕,却无所得;殷勤人必得丰裕。

人。这里指个人,说到人的丰裕和贫乏。一心追求物质或知识方面的财富,会差不多完全排除属灵的食粮,造成灵性的贫乏(见诗106:13-15;太6:2;路10:38-42)。

5 义人恨恶谎言;恶人有臭名,且致惭愧。

谎言会破坏信任,摧毁友谊。但许多人仍选谎言来摆脱麻烦,逃避更加严重的困难。人只有在心中对各种罪恶产生强烈的厌恶,才能建立起防御这种罪恶堡垒。这样的厌恶是由于心中有圣灵的存在。惯于撒谎的人与罪恶同流合污,成为令人感到厌恶和耻辱的人(见诗101:7,8;约8:44;启21:27)。

6 行为正直的,有公义保守;犯罪的,被邪恶倾覆。

见箴1:31;5:22;11:3注释。

7 假作富足的,却一无所有;装作穷乏的,却广有财物。

根据这个译文,两种人都很虚伪。一种是穷人装富,一种是富人装穷。但这个译文中似乎没有对照,也没有教训。KJV版译为:“使自己富足的,却一无所有;使自己穷乏的,却广有财物。”两种译法都是可以的。其中的教训类似于我们救主的教导,就是有人赚得了全世界,却赔上自己的生命,也有聪明的人用自己的财产在天上积累永久的财富(见可8:36;路12:15-21,33)。

8 人的资财是他生命的赎价;穷乏人却听不见威吓的话。

前半句可以理解为说富人能用钱使自己摆脱麻烦,特别是面临贪财的长官所制造的诬告。反之,穷人却不会卷入这样的麻烦,也不会遭到这样的诬告,因为他太穷了,从他身上挤不出钱来。

还有一种解释是,富人可以帮助别人摆脱各样的困境,而穷人拒绝听从能帮助他获得那些财富的忠告。

9 义人的光明亮(原文作欢喜);恶人的灯要熄灭。

本节可能是对“光”和“灯”进行比较。义人所发的,是来自一切亮光和生命之源的神圣光芒。而恶人则想依靠所设计微弱灰暗的灯光,来照亮他们所希望的美好前途,可是他拒绝真光。真光是永恒的,灯光却会熄灭(见伯18:5;约1:8)。

10 骄傲只启争竞;听劝言的,却有智慧。

骄傲(zadon)。“傲慢”或“冒味”。在本节的对比中,一等人非常骄傲,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意见。人家告诉他需要指教,他就觉得受到侮辱。另一等人很聪明,乐意听有经验之人的意见。骄傲的人不仅与指教他的人争吵,而且自行其是,卷入其他各种的争论(见箴11:2;12:15)。

11 不劳而得之财必然消耗;勤劳积蓄的,必见加增。

不劳而获之财很快就会散尽。辛苦得来的会珍惜花费,有所积累(见箴20:21;21:5)。

12 所盼望的迟延未得,令人心忧;所愿意的临到,却是生命树。

本节的对比十分生动。忧愁的心丧失了希望。力量和理想的源泉枯竭了,使人悲惨又凄凉。但是一个良好的希望实现以后,人就会获得新生,力量和幸福会得到加强,如同生命树的果实(见箴11:30)。

有人认为主来临的长期耽搁就像推迟了的盼望。但一个渴慕主降临并求主快来的人必与上帝亲近同行,不断地感受到愿望得到满足,并建立起新的信心(见创5:22)。

13 藐视训言的,自取灭亡;敬畏诫命的,必得善报。

本节的平行格式说明“训言”就是“诫命”(见申30:14-16)。

14 智慧人的法则(或作:指教)是生命的泉源,可以使人离开死亡的网罗。

法则torah。或作“指教”,见箴3:1注释)。聪明人的指教会在人生崎岖的道路上引导那些的人,使他们不至于落入处困扰生命之途的罪恶和死亡的陷阱。

15 美好的聪明使人蒙恩;奸诈人的道路崎岖难行。

崎岖难行(’ethan)。直译是“持久”。这里可能指“坚硬”,“艰苦”,“崎岖”。当上帝的儿女顺利地行走人生的道路时,罪人却行路艰难,因为他的冷酷,在他所接触的人身上得到回应(太7:2)。七十士译本为“藐视他人者的道路,通向灭亡”。

16 凡通达人都凭知识行事;愚昧人张扬自己的愚昧。

愚昧人张扬自己的愚昧,要么因为他不知道这是愚蠢,要么是他不小心(见箴15:2)。

17 奸恶的使者必陷在祸患里;忠信的使臣乃医人的良药。

祸患。见箴12:21注释。有人把“陷在”理解为使役及物动词,把这句话译为:“使人陷在祸患里”(英文RSV版)。这种译需法需要改变马所拉经文里的元音。

18 弃绝管教的,必致贫受辱;领受责备的,必得尊荣。

所罗门回到他经常重复的主张:成功的唯一途径就是听智者的指教(见箴1-5章)。

19 所欲的成就,心觉甘甜;远离恶事,为愚昧人所憎恶。

心灵正确的愿望就是摆脱罪恶及其可怕的结局。但愚昧人因为其愚昧而不肯离开自己罪恶的道路,即使牺牲永生,也在所不惜。

20 与智慧人同行的,必得智慧;和愚昧人作伴的,必受亏损。

必受亏损。直译是“必要变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和愚昧人作伴的”就会与愚昧人越来越像。择友在青年的成长上起着重要作用。俗话说:“与瘸者同居就会学瘸”。凡与恶伴同流合污的,必遭遇他们的命运(见《证言》卷四第589页)。

21 祸患追赶罪人;义人必得善报。

必得善报。或“祂(上帝)必回报义人”。恶人将收获他自私选择的后果,而义人则肯定会得到报赏(见诗11:5-7;传2:26;启2:23;启22:12)。

22 善人给子孙遗留产业;罪人为义人积存资财。

善良的人为别人着想,给儿女留下丰富的产业,但罪人花光了应当积蓄的财产。恶人可能诈骗了义人的财产,但这些财产迟早会回到善人家中(见出12:35,36;伯27:16,17;箴28:8)。

23 穷人耕种多得粮食,但因不义,有消灭的。

耕种。或“耕地”,如耶4:3和何10:12。

有消灭。穷人因为缺乏审慎而浪费了他们来之不易的收获(见《服务真诠》第195页)。

24 不忍用杖打儿子的,是恨恶他;疼爱儿子的,随时管教。

用杖。参箴19:18;22:15;23:13,14;29:15,17。杖象征着各种管教。适当的体罚对很小的孩子也许特别有用。但长大之后,这样做就会起反作用,所以需要用其他处罚的方式。

恨恶。必须从相对的意义上理解为喜欢别人或别的东西。参路14:26。凡因懒惰而疏忽教育自己孩子的人,或不喜欢这样做的人,都可以说是“恨恶”他们。

随时。原文是一个习语,表示早起的勤劳习惯。有人把这个习语解释要及早教育儿童。确实应该这样。但原文不大可能有这样的意思。

25 义人吃得饱足;恶人肚腹缺粮。

义人的需求是适度的。上帝承诺必定满足这些简单的需求(见赛33:16)。罪人的欲望往往没有节制。不论他得到多少,他总想还要更多。上帝没有应许会奇迹般地满足他的要求。他的主宰是残酷的。只有藉着上帝的良善,春播秋收,阳光雨露才会给他带来地上丰收(见创8:22;箴10:3;太5:45)。



箴言14章

1 智慧妇人建立家室;愚妄妇人亲手拆毁。

如果没有聪明勤劳的女人管理,家庭就不稳固。家里的女人如果愚蠢,她不但会疏忽安排家务,而且因为她愚昧的行为,在外面树敌,在家里惹起争端(见箴24:3;31:10-31)。

2 行动正直的,敬畏耶和华;行事乖僻的,却藐视他。

敬畏耶和华。义人的敬畏和罪人在展望前途和命运时的恐惧是完全不同的。

藐视他。渺小的人类,只是宇宙中的微尘,竟敢藐视创造和掌管着浩大宇宙中无数恒星及周围行星的主,妄称祂的圣名,这是多么奇怪的事实啊!。

3 愚妄人口中骄傲,如杖责打己身;智慧人的嘴必保守自己。

智慧人的话语是谦虚友善的。这样的话语能赢得朋友,防止伤害(见箴13:3;15:1)。

4 家里无牛,槽头干净;土产加多乃凭牛力。

干净。就是“空的”。要使槽头和谷仓满溢,就需要农民辛勤劳动,耕牛犁地脱谷有力。凡不关照自己农田的人不可能得到丰盛的回报(见箴12:11;28:19)。

“干净”的原文bar可以指“品德的纯洁”(诗19:8;24:4),但似乎没有 “空”的意思。Bar 也可以译为“五谷”(创41:35等)。稍加改动,就能译为“家里无牛无粮”。

5 诚实见证人不说谎话;假见证人吐出谎言。

义人自然会说真话(见箴12:17注释),伪证人则会撒谎。诚实的见证人不会也不愿意说谎(见箴13:5)。

6 亵慢人寻智慧,却寻不着;聪明人易得知识。

没有智慧和有智慧的人,区别在于寻求的态度。亵慢人不肯接受指教,所以“寻不着”智慧。聪明人谦卑受教。他并不盲目接受所有的话语,而是倾听考察所听到的一切。结果他获得许多有价值的知识(诗25:9;帖前5:21)。

7 到愚昧人面前,不见他嘴中有知识。

本节强调箴13:20的教训。与愚昧顽梗的人交往,是有损无益的。

8 通达人的智慧在乎明白己道;愚昧人的愚妄乃是诡诈(或作:自叹)。

愚昧的人欺骗别人,以为会有利益。他没有考虑自己行为的后果。通达人的智慧在于他审慎考虑自己的每一个计划和行动。他所追求的道路是以通向永生为目标的。他知道自己的内心有一种力量在运作。否则他就会迷路(见耶17:9;弗5:15)。

9 愚妄人犯罪,以为戏耍(或作:赎愆祭愚弄愚妄人);正直人互相喜悦。

戏耍(yalis)。这是单数的动词,需要单数的主语。故可译为“罪孽嘲笑愚昧人”。不管愚昧人有没有嘲笑罪孽,罪孽肯定会嘲笑他们的,因为他们不明白罪恶对于他们的控制力(见箴5:22;《教育论》第291页)。

10 心中的苦楚,自己知道;心里的喜乐,外人无干。

尽管朋友和亲人对于我们的悲欢会了解一些,但他们无法进入我们的内心,体验我们的一切痛苦和忧伤。他们也无法充分理解我们的快乐。然而耶稣知道我们最深的悲伤,并分享我们最大的喜乐(见《历代愿望》第327页)。

11 奸恶人的房屋必倾倒;正直人的帐棚必兴盛。

帐棚(’ohel)。本节对“房屋”和“帐篷” 进行比较。恶人会为今生制定一切的计划。他要为自己营造安舒的住所。但义人必须记住自己只是客旅。他一路支搭帐篷,正在前往上帝的城(见来11:9,10)。恶人的房屋迟早要倒塌,使他骄傲的主人在公义的审判者面前恐惧战惊,无家可归。义人的帐篷将成为他平安快乐的居所,直到他走完路程。他等候永生国度的来临。在那里他将拥有辉煌永恒的宅邸(见箴3:33;12:7;太7:24-27)。

12 有一条路人以为正,至终成为死亡之路。

本节所提到的死亡之路并不是盲目或无意踏入的。人们在选择的时候,至少认定这条路眼下还是不错的。这里警告人不要依靠自己意识的引导,而不考虑它是否与上帝的教诲相抵触。许多自以为上帝会认可更改祂准确要求的人,最后发现他们丧失了一切。罗马巡抚彼拉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虽然他可能不熟悉圣经,但永生之“道”亲自以言行来指教他。巡抚以为他与罪恶妥协,仍能保持自己的财富和地位,但妥协的结果是耻辱和死亡(太27:11-26;《历代愿望》第738页)。

13 人在喜笑中,心也忧愁;快乐至极就生愁苦。

说明有许多人用笑容来掩盖自己内心的忧伤。伪装的快乐最后只能是悲哀(见传7:4)。

14 心中背道的,必满得自己的结果;善人必从自己的行为得以知足。

心中背道的。背道的人是明知故犯。他们自私的满足很快就会变成厌倦和不满,尽管这种不满并不能他悔改。

从自己。背道的人将结满恶果,正如义人结满了善果(见赛3:10)。七十士译本译为“顽梗将的人充满他自己的途径,义人则充满他自己的观念”。

15 愚蒙人是话都信;通达人步步谨慎。

愚蒙人(pethi)。从褒义上讲,是指虚心受教的人。从贬义上讲,是指容易受骗的人。

16 智慧人惧怕,就远离恶事;愚妄人却狂傲自恃。

智慧人知道在每一条道路上都有敌人的陷阱,所以他用上帝的道仔细检查一切行动和新的意念。但愚妄人的狂傲自恃会使他成为撒但的掠物。仇敌很容易把他引入无法逃脱的陷阱(见箴22:3;28:26)。

17 轻易发怒的,行事愚妄;设立诡计的,被人恨恶。

诡计(mezimmoth)。该词的褒义是“谋略”(箴1:4;2:11;3:21;5:2),贬义是“诡计”,如箴12:2和本节。如果理解为“诡计”,本节就不没有缺乏通常的对比平行。七十士译本保留了平行句法,译为“易怒的人行事不加考虑,明理的人能忍受许多的事”。

18 愚蒙人得愚昧为产业;通达人得知识为冠冕。

见第15节注释。愚蒙人不肯学习,故意选择做愚蒙之父的后嗣。审慎的人则寻求智慧,并接受知识作为荣耀和胜利的冠冕。

19 坏人俯伏在善人面前;恶人俯伏在义人门口。

本节不一定在今生实现,但即使在今生,恶人有时也不得不在义人面前低头屈膝。正如寓言里的财主愿意向亚伯拉罕和拉撒路低头(路16:19-31),所有的恶人必将在新耶路撒冷城外屈身,承认他们被排除在天国之外是公正的(见启20:9,12;《善恶之争》第666-669页)。

20 贫穷人连邻舍也恨他;富足人朋友最多。

穷人往往是配得荣誉的,而富人则往往卑鄙又傲慢。但穷人却被人忽视,富人则受人称赞(见雅2:1-6;参箴18:5;24:23;28:21)。

21 藐视邻舍的,这人有罪;怜悯贫穷的,这人有福。

22 谋恶的,岂非走入迷途吗?谋善的,必得慈爱和诚实。

岂非走入迷途么?这是一个起强调作用的反问句。即使没有上帝和没有永生的报酬,“谋善”依然是值得的。他们会在周围的人身上遇见良善和诚实。慈爱和诚实是相结合的(诗61:7;85:10;箴3:3;16:6)。

23 诸般勤劳都有益处;嘴上多言乃致穷乏。

24 智慧人的财为自己的冠冕;愚妄人的愚昧终是愚昧。

财。显然不是指物质的财富,因为智慧人往往比较贫穷。但智慧人会利用所拥有的给自己带来荣誉。他们还拥有属灵和知识方面的财富。

愚昧('iwweleth)。该词在本节出现两次。其词根'ul的意思是:一,“愚昧”;二,“强壮”,“高升”。有人认为所罗门在使用古代所常见的双关手法。第一个'iwweleth指“愚昧”,第二个'iwweleth指“高升”。这就得出了以下的箴言:“智慧人使用财富成为他们的装饰;愚妄人得到高升,非但不是荣耀,反而暴露他们的愚昧”。但这种解释只是推测。虽然这个词根有两种意思,但本节的派生词没有“高升”的含义。

25 作真见证的,救人性命;吐出谎言的,施行诡诈。

当人的生命因诬告而处在危险之中的时候,诚实人的勇敢见证会解救他们。如果草率接受虚谎的证词,整个司法体系就不可靠了。

26 敬畏耶和华的,大有倚靠;他的儿女也有避难所。

27 敬畏耶和华就是生命的泉源,可以使人离开死亡的网罗。

参箴8:13;19:23。

28 帝王荣耀在乎民多;君王衰败在乎民少。

帝王的荣耀不在战争和征服,而在于众多的百姓生活在和平与安定之中。

29 不轻易发怒的,大有聪明;性情暴躁的,大显愚妄。

本节的语序暗示自制会带来大彻大悟。这是真的。人越聪明就越自制,这也是真的。据说谅解一切就会饶恕一切。人的遗传和环境会对他的性情产生很大的影响。当我们了解了造成别人不信任或生气的原因时,我们的怒气就减弱了。这并不是说人的品格是由环境决定的,从而给人犯罪提供了借口。但遗传和环境往往大大妨碍了成功品格的形成。

性情暴躁的人在众人面前暴露了自己的愚妄。他暴露出自己缺乏悟性和自制。这是愚昧人的主要特征。最聪明的人一旦发了脾气,也会失去了他的智慧,变成愚昧人。他行事智慧的习惯本来可以防止他像愚昧人那样发脾气的。但他头脑发热,约束不住自己的言行(见民20:7-13;《先祖与先知》第417-421页)。

30 心中安静是肉体的生命;嫉妒是骨中的朽烂。

心中安静会使全身安静。许多真实的疾病是因隐藏着妒忌,罪恶和怒火而引起的。恢复心灵的平静和信靠就会带来痊愈(见《服务真诠》第241-258页)。

31 欺压贫寒的,是辱没造他的主;怜悯穷乏的,乃是尊敬主。

不论何时何地,只要忽视圣经中上帝的启示,人们就会普遍疏忽和藐视穷人。这种态度与圣经的教诲完全不同。圣经说上帝把穷人托付给祂比较幸运的百姓(见约12:8)。以色列的土地法要求每个家庭都要持有一块土地。他们还有许多改善不幸者命运的规定(见利25:10,23-28;申15:7-11;《服务真诠》第184,185页)。

上帝允许贫穷存在,在某种程度上为了显明犯罪和懒惰的后果,并考验祂子民慷慨之心。不帮助穷人,实际上就是羞辱和悖逆众人的天父(见可10:21;14:7;加2:10)。

32 恶人在所行的恶上必被推倒;义人临死,有所投靠。

恶人面临着灾难,没有上帝维护的保证,因为他在平安和兴旺的时候没有忠实地侍奉祂。义人面临死亡时会保持着一生陪伴他的平静信靠。

33 智慧存在聪明人心中;愚昧人心里所存的,显而易见。

本节可以理解为“智慧安静地住在智慧者的心中,但愚昧人大声喧嚷他们里面的愚昧”。七十士译本后半句为“愚昧人心里看不见智慧”。

34 公义使邦国高举;罪恶是人民的羞辱。

这里的公义指各方面的善行。就个人而言,善行或恶行的后果不一定马上表现出来。有些义人一生贫困和痛苦,恶人却在享受罪中之乐。诗人目睹了这种表面上违背神圣法则的现象。他只有通过展望将来的奖赏,才明确了上帝对待人类的方式(诗73篇)。但就国家而言,这句话似乎比较现实,尽管时间可能慢一些。每一个国家都有一段试验的时期,看看他们是否愿意实行上帝的旨意。如果他们拒绝上帝的原则,就是自取灭亡(见《先知与君王》第502,535页)。

35 智慧的臣子蒙王恩惠;贻羞的仆人遭其震怒。

王恩惠。虽然上帝允许祂的儿女遭遇苦难,以便让他们学习教训,好为永生作准备,虽然有些作恶的人会暂时逃脱行为上的报应,但总的说来,这句箴言仍然是真实的。不可歪曲这句话和其他表达普遍真理的话,指责遭遇苦难的个人或国家有罪,或断言享受义人福气的人就一定是义人(见《历代愿望》第470,471页)。

智慧的臣子。在耶稣的比喻和其他教训中一再重复本节所表达的真理。银子(路19:11-27)和才干(太25:14-30)的比喻,特别强调了这种对比。那些假装侍奉却在行为上不检点的人,将会受到指责和蔑视。

目录
注释
切换音频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