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道书6章
6:1我见日光之下有一宗祸患重压在人身上,
6:2就是人蒙 神赐他资财、丰富、尊荣,以致他心里所愿的一样都不缺,只是 神使他不能吃用,反有外人来吃用。这是虚空,也是祸患。
6:3人若生一百个儿子,活许多岁数,以致他的年日甚多,心里却不得满享福乐,又不得埋葬;据我说,那不到期而落的胎比他倒好。
6:4因为虚虚而来,暗暗而去,名字被黑暗遮蔽,
6:5并且没有见过天日,也毫无知觉,这胎比那人倒享安息。
6:6那人虽然活千年,再活千年,却不享福,众人岂不都归一个地方去吗?
6:7人的劳碌都为口腹,心里却不知足。
6:8这样看来,智慧人比愚昧人,有什么长处呢?穷人在众人面前知道如何行,有什么长处呢?
6:9眼睛所看的,比心里妄想的倒好。这也是虚空,也是捕风。
6:10先前所有的,早已起了名,并知道何为人,他也不能与那比自己力大的相争。
6:11加增虚浮的事既多,这与人有什么益处呢?
6:12人一生虚度的日子,就如影儿经过,谁知道什么与他有益呢?谁能告诉他身后在日光之下有什么事呢?
传道书7章
7:1名誉强如美好的膏油;人死的日子,胜过人生的日子。
7:2往遭丧的家去,强如往宴乐的家去,因为死是众人的结局,活人也必将这事放在心上。
7:3忧愁强如喜笑,因为面带愁容,终必使心喜乐。
7:4智慧人的心,在遭丧之家;愚昧人的心,在快乐之家。
7:5听智慧人的责备,强如听愚昧人的歌唱。
7:6愚昧人的笑声,好像锅下烧荆棘的爆声,这也是虚空。
7:7勒索使智慧人变为愚妄,贿赂能败坏人的慧心。
7:8事情的终局,强如事情的起头;存心忍耐的,胜过居心骄傲的。
7:9你不要心里急躁恼怒,因为恼怒存在愚昧人的怀中。
7:10不要说:“先前的日子强过如今的日子,是什么缘故呢?”你这样问,不是出于智慧。
7:11智慧和产业并好,而且见天日的人得智慧更为有益。
7:12因为智慧护庇人,好像银钱护庇人一样。惟独智慧能保全智慧人的生命。这就是知识的益处。
7:13你要察看 神的作为,因 神使为曲的,谁能变为直呢?
7:14遇亨通的日子,你当喜乐;遭患难的日子,你当思想。因为 神使这两样并列,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后有什么事。
7:15有义人行义,反致灭亡;有恶人行恶,倒享长寿。这都是我在虚度之日中所见过的。
7:16不要行义过分,也不要过于自逞智慧,何必自取败亡呢?
7:17不要行恶过分,也不要为人愚昧,何必不到期而死呢?
7:18你持守这个为美,那个也不要松手;因为敬畏 神的人,必从这两样出来。
7:19智慧使有智慧的人比城中十个官长更有能力。
7:20时常行善而不犯罪的义人,世上实在没有。
7:21人所说的一切话,你不要放在心上,恐怕听见你的仆人咒诅你。
7:22因为你心里知道,自己也曾屡次咒诅别人。
7:23我曾用智慧试验这一切事,我说“要得智慧”,智慧却离我远。
7:24万事之理,离我甚远,而且最深,谁能测透呢?
7:25我转念,一心要知道,要考察,要寻求智慧和万事的理由,又要知道邪恶为愚昧,愚昧为狂妄。
7:26我得知有等妇人,比死还苦,她的心是网罗,手是锁链。凡蒙 神喜悦的人,必能躲避她;有罪的人,却被她缠住了。
7:27-28传道者说:“看哪,一千男子中,我找到一个正直人;但众女子中,没有找到一个。我将这事一一比较,要寻求其理,我心仍要寻找,却未曾找到。
7:29我所找到的只有一件:就是 神造人原是正直,但他们寻出许多巧计。”
传道书8章
8:1谁如智慧人呢?谁知道事情的解释呢?人的智慧使他的脸发光,并使他脸上的暴气改变。
8:2我劝你遵守王的命令,既指 神起誓,理当如此。
8:3不要急躁离开王的面前,不要固执行恶,因为他凡事都随自己的心意而行。
8:4王的话本有权力,谁敢问他说:“你做什么呢?”
8:5凡遵守命令的,必不经历祸患;智慧人的心,能辨明时候和定理(注:原文作“审判”。下节同)。
8:6各样事务成就,都有时候和定理,因为人的苦难重压在他身上。
8:7他不知道将来的事,因为将来如何,谁能告诉他呢?
8:8无人有权力掌管生命,将生命留住;也无人有权力掌管死期。这场争战,无人能免,邪恶也不能救那好行邪恶的人。
8:9这一切我都见过,也专心查考日光之下所做的一切事。有时这人管辖那人,令人受害。
8:10我见恶人埋葬,归入坟墓;又见行正直事的离开圣地,在城中被人忘记。这也是虚空。
8:11因为断定罪名,不立刻施刑,所以世人满心作恶。
8:12罪人虽然作恶百次,倒享长久的年日。然而我准知道,敬畏 神的,就是在他面前敬畏的人,终久必得福乐。
8:13恶人却不得福乐,也不得长久的年日;这年日好像影儿,因他不敬畏 神。
8:14世上有一件虚空的事,就是义人所遭遇的,反照恶人所行的;又有恶人所遭遇的,反照义人所行的。我说,这也是虚空。
8:15我就称赞快乐,原来人在日光之下,莫强如吃喝快乐,因为他在日光之下, 神赐他一生的年日,要从劳碌中时常享受所得的。
8:16我专心求智慧,要看世上所做的事。(有昼夜不睡觉,不合眼的。)
8:17我就看明 神一切的作为,知道人查不出日光之下所做的事;任凭他费多少力寻查,都查不出来,就是智慧人虽想知道,也是查不出来。
传道书9章
9:1我将这一切事放在心上,详细考究,就知道义人和智慧人并他们的作为都在 神手中;或是爱或是恨,都在他们的前面,人不能知道。
9:2凡临到众人的事都是一样:义人和恶人都遭遇一样的事;好人、洁净人和不洁净人、献祭的与不献祭的,也是一样。好人如何,罪人也如何;起誓的如何,怕起誓的也如何。
9:3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事上,有一件祸患,就是众人所遭遇的都是一样,并且世人的心充满了恶。活着的时候心里狂妄,后来就归死人那里去了。
9:4与一切活人相连的,那人还有指望,因为活着的狗比死了的狮子更强。
9:5活着的人知道必死,死了的人毫无所知,也不再得赏赐,他们的名无人记念。
9:6他们的爱,他们的恨,他们的嫉妒,早都消灭了。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事上,他们永不再有分了。
9:7你只管去欢欢喜喜吃你的饭,心中快乐喝你的酒,因为 神已经悦纳你的作为。
9:8你的衣服当时常洁白,你头上也不要缺少膏油。
9:9在你一生虚空的年日,就是 神赐你在日光之下虚空的年日,当同你所爱的妻快活度日,因为那是你生前在日光之下劳碌的事上所得的分。
9:10凡你手所当做的事,要尽力去做,因为在你所必去的阴间,没有工作,没有谋算,没有知识,也没有智慧。
9:11我又转念,见日光之下,快跑的未必能赢;力战的未必得胜;智慧的未必得粮食,明哲的未必得资财,灵巧的未必得喜悦;所临到众人的,是在乎当时的机会。
9:12原来人也不知道自己的定期,鱼被恶网圈住,鸟被网罗捉住,祸患忽然临到的时候,世人陷在其中,也是如此。
9:13我见日光之下有一样智慧,据我看乃是广大。
9:14就是有一小城,其中的人数稀少,有大君王来攻击,修筑营垒,将城围困。
9:15城中有一个贫穷的智慧人,他用智慧救了那城,却没有人记念那穷人。
9:16我就说:“智慧胜过勇力。”然而那贫穷人的智慧被人藐视,他的话也无人听从。
9:17宁可在安静之中听智慧人的言语,不听掌管愚昧人的喊声。
9:18智慧胜过打仗的兵器,但一个罪人能败坏许多善事。
传道书6章
提要:1 财富不用的虚空。3 儿女的虚空,6 年老无财的虚空。9 眼见的和妄想的虚空。11 虚空的结论。
1 我见日光之下有一宗祸患重压在人身上,
重压在人身上。有文本为“人间所常见”。所罗门陈述他的亲眼所见。
2 就是人蒙上帝赐他资财、丰富、尊荣,以致他心里所愿的一样都不缺,只是上帝使他不能吃用,反有外人来吃用。这是虚空,也是祸患。
上帝赐他。上帝是宇宙的创造主。世界上的一切美物都出于祂。
资财,丰富,尊荣。大卫承认上帝是这些福分的源泉(代上29:12)。这里的“尊荣”是指示物质方面的荣华,就像上帝所赐予所罗门的(王上3:13;代下1:11,12)。
心。就是人自己(见传2:24;4:8)。
吃用。指 “享受”,如赛3:10;耶15:16。
外人。 即“外邦人”(见申14:21;15:3)。强调这个不幸的人没有后代继承他的事业,延续他的名分。蚕亚伯拉罕的经历(创15:2)。
祸患。又译为“忧患”(赛53:3,4),“病患”(耶6:7),“痛苦”(耶10:19)。
3 人若生一百个儿子,活许多岁数,以致他的年日甚多,心里却不得满享福乐,又不得埋葬;据我说,那不到期而落的胎比他倒好。
一百个儿子。原文无“儿子”二字,但可以推测出来。每一个犹太人都希望有许多儿子。他们把孩子看作从上帝得到的大福气(创24:60;诗127:3-5)。“一百”寓指 “许多”(创26:12;撒下24:3;箴17:10)。把罗波安家庭的规模(代下11:21)与亚哈家(王下10:1)对比一下。
年日甚多。早死被视为一种咒诅。长寿被视为理想的福气(出20:12;申11:9,21;参诗90:10)。
不得埋葬。这是人所遭遇的最大祸患。无葬身之地是极不光彩的。参大卫对歌利亚的警告(撒上17:46),和约雅敬的经历(耶22:18,19)。和周边的外邦人一样,希伯来人很看重埋葬(见赛14:19,20;耶16:4,5)。
不到期而落的胎。 即死胎(见伯3:16;诗58:8)。虽然死孩子没有享受人间的快乐,但也不会遭受人生的痛苦和失望。
4 因为虚虚而来,暗暗而去,名字被黑暗遮蔽,
指死孩子,而不是富人。
虚虚。死孩子到世上毫无意义。
黑暗。死孩子立即处置,不举行葬礼和纪念的仪式。它没有名字,没有记录。活下来的孩子后来可能得到荣誉和名望,但生来就死的孩子绝不会摆脱死亡的沉默和黑暗。
5 并且没有见过天日,也毫无知觉;这胎,比那人倒享安息。
没有见过天日。太阳代表人生的一切经历和快乐(见伯3:16;诗58:8)。
享安息。安息是东方人的理想,表现在天堂,佛教的未来极乐世界,和印度教灵魂归宿的概念中。这里讽刺说,死胎要强过经历人生的变迁。
6 那人虽然活千年,再活千年,却不享福,众人岂不都归一个地方去吗?
再活千年。即两千年。如果一个富人的寿命是玛土撒拉的两倍(见创5:27),但没有享受人生的真正福气,那么长寿会又有什么好处呢?
不享福。如果一个人没有达到上帝对于祂每一个儿女的最佳理想,倒不如没有出生的好。人生只有实现最佳的理想才能体现其价值。
一个地方。古代犹太人认为所有的人,包括义人和恶人的,都要去一个地方,就是坟墓(传3:20;见箴15:11注释)。坟墓是一切死人的归属。所罗门说,生来就已死的孩子应该得到庆贺,因为他没有经历人生之悲伤,痛苦和失望就得到了安息。
7 人的劳碌都为口腹,心里却不知足。
口腹。寓指沉溺于声色之乐(诗128:2;箴16:26;传2:24;3:13)。
心里(nephesh)。还出现在第3节和第9节。指人类的精神层面(见伯12:11;箴16:26;赛29:8)。智慧人说,人一生劳碌中,为满足不断增长的欲望,但没有实现最佳的理想。
8 这样看来,智慧人比愚昧人有什么长处呢?穷人在众人面前知道如何行,有什么长处呢?
智慧人。Yother(“长处”),智慧人和愚昧人一样,埋头苦干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穷人。与前半句形成对照。意为“穷人比愚昧人更知道在众人面前如何行,但又有什么长处呢”。穷人在贫穷和逆境中学会了怎样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愚昧人只想到自己的欲望,埋头苦干,积累财富。但是穷人和愚昧人都不能得到他们想拥有的一切。
9 眼睛所看的比心里妄想的倒好。这也是虚空,也是捕风。
眼睛所看的。满足于现有的,要胜过得不到所渴望的。愚昧人的眼睛只盯在世俗的目标上。
妄想。指超越自身能力的欲望,往往导致暴行。
10 先前所有的,早已起了名,并知道何为人,他也不能与那比自己力大的相争。
早已起了名。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传1:9节的观点:“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知道何为人。不管怎样,人毕竟是人。希伯来语“人”('adam),指来自尘土('adamah)的人。见创1:26;民24:3注释。最伟大的人也难免一死,注定归回尘土(传12:7)。
与那比自己力大的相争。可能是指与上帝,与赛45:9;罗9:20的说法一致(见伯33:12)。犹太注释者认为是指死亡。
11 加增虚浮的事既多,这与人有什么益处呢?
事。用原文的基本义“话语”较好。人们喜欢谈论抱怨,话太多并不能改善局面。人最好还是学会信靠自己的创造主(赛45:11-18;徒17:24-31)。
这与人有什么益处呢?话多和凭空猜测无助于解决人生的问题。
12 人一生虚度的日子,就如影儿经过,谁知道什么与他有益呢?谁能告诉他身
后在日光之下有什么事呢?
影儿。把人比作转瞬即过的影子,存留片时,然后就消失了(见代上29:15;伯8:9;诗102:11;144:4;参雅4:14)。
什么与他有益。即人生中有佳值的东西。人既然发现不了人生最有价值的东西,就该承认向上帝埋怨和争辩是无意义的。这里的疑问暗示否定的回答。
有什么事。人无法测透未来。他的人生只是永远的过去和永恒的将来之间的一段插曲。今世的事物是短暂的;看不见的事才是永远的,掌握在上帝手中(见林后4:17,18)。
传道书7章
提要:1 克服虚空的良方是美名,2 屈尊, 7 忍耐,11 和智慧。23 智慧之难得。
1 名誉强如美好的膏油;人死的日子胜过人生的日子。
名誉。参箴22:1。以品格为基础的名誉乃是无价之宝。
“从我这里偷窃我的名誉的,
掠夺我的却不会使他富足,
然而确实也使我贫穷。”
得救者最美好的的奖赏之一是“新名”。那是承诺给一切胜过世界之人的(启2:17)。
美好的膏油。“美好”也可译为“珍贵”,原文与“名誉”的“誉”字相同。 “膏油”,在创28:18;35:14;出25:6;29:2中为“油”;在箴27:9,16;传9:8;10:1节中为“膏油”(见歌1:3)。香油在东方是很值钱的,因为那里没有优质的香皂(见得3:3;撒下12:20)。在希伯来语中,“名”(shem),和“油”或者“香料”(shemen)在读音上相似。
死的日子。这是一个平行句:过高尚的生活,获得美好名声的人,不必惧怕死亡。他刚出生的时候,他的人生摆放在他眼前。他不知道人生的陷阱,失望,悲伤和挫折。一艘轮船启航出港的时候,不大会预测到航行中的危险。等到她渡过重洋,平安返港口的时候,就受到热烈的欢迎。
生的日子。一个人的出生是短暂的“七十年”的开始(诗90:9,10),而死亡则可能是永恒新天地的的前奏(路20:36;林前15:51-55),也是安息(启14:13)、和至高的满足(启7:16)的前奏,与眼前的痛苦形成鲜明的对照(林后4:17)
2 往遭丧的家去,强如往宴乐的家去;因为死是众人的结局,活人也必将这事放在心上。
遭丧。犹太人哀悼的时间是七天(创50:10)。哀悼的人陪伴和安慰悲伤的人(可5:38;约11:19,31)。
宴乐。婚宴也是持续七天(创29:27)。哀悼期一样,是与别人分享的(罗12:15;参加6:2)。
众人。每一个人都要认真地考虑到,有朝一日他要迎见自己的创造主。他一生都不可忘记为迎见创造主的庄严时刻做准备。
3 忧愁强如喜笑;因为面带愁容,终必使心喜乐。
忧愁。轻浮不会造就人的品格。有一句希腊格言:“受苦就是学习”(见来2:10;12:1-11)。
心。悲痛往往是化装的福气,能软化人心。苦难的火焰能净化人的动机,使人同情于他人。
4 智慧人的心在遭丧之家;愚昧人的心在快乐之家。
智慧人的心放在人生的正事上,领悟其中的道德和属灵教训。愚昧人的心则专注于人生轻浮的一面,追求声色之乐,对来世漠不关心。
5 听智慧人的责备,强如听愚昧人的歌唱。
责备。第5节展开了第4节的观点。耶和华的“责备”是对祂子民的保护。
愚昧人的歌唱。无疑包括娱乐场所中庸俗下流的歌曲(见摩6:5),以及愚昧人所说的蠢话。
6 愚昧人的笑声,好像锅下烧荆棘的爆声;这也是虚空。
笑声。愚昧人容易爆发出吵闹而无意义的笑声(见伯20:5)。有人认为这是指愚昧人没有价值的掌声。它没有意义,也不含什么责任。
爆声。东方往往缺乏优质的燃料,于是人们小心收集干叶和树枝,用来烧饭取暖。荆棘,树枝和干柴烧得快,声音大,但发出的热量不够烧饭取暖(见诗58:9;118:12;参赛9:18)。
7 勒索使智慧人变为愚妄;贿赂能败坏人的慧心。
勒索。在结22:12节译为“夺取”。指利用强迫的手段乘机损人利己。
愚妄。即道德。智慧人如果养成犯罪的习惯,压迫人,欺诈人,他的道德就败坏了,必定受到他人的蔑视。
贿赂。接受贿赂会使一个人的判断扭曲失效(见出23:8;申16:19;箴15:27)。“心”代表理智,也代表一个人的道德(何4:11)。
8 事情的终局强如事情的起头;存心忍耐的,胜过居心骄傲的。
事情。该词原文更多地译成“话语”。人很少能预先知道一句的后果。
存心忍耐的。“忍耐”的词根是“恒久”。所以“存心忍耐的”,就是有“耐久的心”。参“性情暴躁的”(箴14:29)。在新约圣经中有类似的话:“恒久忍耐”(来6:15)和“你们也当忍耐”(雅5:8),直译是有“耐久的心”。
居心骄傲。或“存心自高”(见诗138:6;赛5:15;10:33;参耶13:1-15)。
9 你不要心里急躁恼怒,因为恼怒存在愚昧人的怀中。
急噪。或“焦躁”,“气馁”,“烦恼”。人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见雅1:19)。
恼怒。见弗4:26,31;多1:7。
存。恼怒的言行往往导致很大的伤害,让人很难忘记,以致多年耿耿于怀(见箴14:33)。
10 不要说:先前的日子强过如今的日子,是什么缘故呢?你这样问,不是出于智慧。
没有经过造就的人往往觉得今不如昔,结果变得暴躁易怒。老年人也容易产生这样的态度,忘记了过去的困难和自己的短处。以色列人在旷野里常常怀念在埃及的日子。约伯也表现出类似的弱点(伯29:2)。参拉3:12和该2:3里老年人的态度和诗人的态度(诗77:5-9)。
11 智慧和产业并好,而且见天日的人得智慧更为有益。
有人认为,这句话意为智慧是最好的遗产;其他人则认为,这是指遗产若智慧地加以利用,就能带来双重的福气。
12 因为智慧护庇人,好像银钱护庇人一样。惟独智慧能保全智慧人的生命。这就是知识的益处。
护庇。即“保护”。前半句可直译为“智慧在荫下,银钱在荫下”。智慧和银钱都能提供护庇和帮助,尽管方式不同。人有钱又有智慧就拥有双重的护庇。“荫”喻指危险中的庇护所(诗17:8;91:1;赛32:2)。财富有时能救人的命(箴13:8),智慧则可能救一座城(传9:15)。财富不能购买永远的拯救(诗49:6,7),带给心灵真正的平安(路12:15)。真智慧则能使人与上帝建立正确的关系(诗111:10;参伯28:28)。雅3:17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真智慧。
知识的益处。“益处”在《传道书》中共出现12次。这里意为知识胜过金钱。
保全智慧人的生命。智慧在危急的时候能救人的命,而财富则可能造成富人的死亡。智慧会使人克制缩短人寿命的过度纵欲;财富则可能使人过度纵欲,造成疾病乃至于死亡。但这里指的不单是肉身的生命。最高意义的智慧会引导人实行真正的虔诚(箴3:13-18;8:35)。属灵范畴里真正的保全生命,能导致永生(约5:21;6:63)。
13 你要察看上帝的作为;因上帝使为曲的,谁能变为直呢?
察看。直译为“知道”。
上帝的作为。就是天意引导人生的方式(见伯9:12;11:10;12:14)。
曲的。可能指人生的不同经历,痛苦,困难,艰辛和磨练。亚伯拉罕有“十字架”要背(创15:2,3),哈拿(撒上1:5)和保罗(林后12:7)也有。我们务必认识到一切都在上帝的掌管之中,并凭着信心前进(罗11:36;林后4:18;来2:10),决不怀疑上帝的智慧和良善(伯9:12;11:10;12:14)。
14 遇亨通的日子你当喜乐;遭患难的日子你当思想;因为上帝使这两样并列,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后有什么事。
你当喜乐。人在顺利的时候,应当高兴和感恩。参上帝的子民在以斯帖时代的经历(斯8:16,17)。
遭患难的日子,你当思想。即使事不如愿,也不必埋怨烦躁。怀疑上帝,灰心丧气乃是一种罪。
使。上帝会使事务保持平衡。逆境与成功是并列的。完全没有挂虑和试炼的生活,对人并没有好处(见伯1:21;2:10)。人应当思考日常生活上所发生的事(箴4:26)。真正的幸福并不在于物质的占有(路12:15;比较太6:33,34)。
查不出身后有什么事。人不能预见未来,也无法完全控制自己所处的环境。所以人的本分就是相信上帝并顺从祂的旨意,确信在祂手里万事会互相效力,给人带来好处(罗8:28;参创42:36)。
15 有义人行义,反致灭亡;有恶人行恶,倒享长寿。这都是我在虚度之日中所见过的。
灭亡。希伯来人一般认为上帝会赐给义人长寿(出20:12;申4:40;箴3:1,2,13-16;4:10;参诗91:16)。新约圣经描述义人在地上生活的另一面(太5:10-12;约17:15;提后3:12)。
有恶人行恶,倒享长寿。 约伯曾发过同样的抱怨(伯12:6;21:7;参诗37:7)。义人亚伯年轻时就身亡,恶人该隐则得以长寿。这种违背常规的现象,在历史上一直在困扰着义人们的心。希伯来人认为恶人的生命应该缩短(诗37:9,10;55:23;58:3-9)。当然最后的清算是在基督复临的时候(太16:27;参启20:12-15)。
我在虚度之日。即“我飞逝之日”(见传1:2)。
所见过的。 即“所见过的一切事”。
16 不要行义过分,也不要过于自逞智慧,何必自取败亡呢?
行义过分。这是对依赖外表形式和言语的律法主义的指责。真宗教体现个人与圣洁的上帝(利19:2;弗3:14)以及救主基督耶稣(弗3:17-19)的关系。
过于自逞智慧。所罗门曾论述智慧的价值;现在他警告人不要抱着使自己怀疑上帝引导的态度。使徒保罗也发出过相同的劝告(罗9:20-23)。
败亡。原文采用反身动词,从而强调行为决定命运。比喻中的法利赛人就是因自以为义和世俗智慧而毁了自己的一个例子(路18:9-14)。
17 不要行恶过分,也不要为人愚昧,何必不到期而死呢?
行恶过分。不要肆无忌惮,为所欲为,到了圣灵无法引导他们真实悔改的地步。不要忽视或低估上帝(诗10:11;参玛1:2,6;2:17;3:8,13)。
愚昧。故意犯罪的人,自欺欺人地以为上帝不会介意他的行为,结果他们作恶成习。他们在属灵的盲目中认为上帝根本就不存在(诗14:1)。
不到期。行恶过分往往导致过早死亡,就像洪水以前的人类(伯22:16),以及后来的恶人(诗55:23;箴10:27)。
18 你持守这个为美,那个也不要松手;因为敬畏上帝的人,必从这两样出来。
持守。劝诫人不要行为过度或草率。适度乃是人生的最佳原则;极端往往是危险的。
敬畏上帝。只有敬畏上帝,才能走过人生的道路,实现其真正的目标(尼5:9;伯28:28;诗111:10;赛33:6)。
19 智慧使有智慧的人比城中十个官长更有能力。
智慧使……更有能力。真有智慧的人藉着上头来的智慧取得人生的胜利。“更有能力”的原文还被译为“胜了”,“压制”或“得胜”(士3:10;6:2;诗9:19;参箴24:5)。
城中。与古代村庄处理地方事务的的长老议会相似。在印度农村也有类似的村议会,称为panch(“五人会”),指五名选举出来的年老,对村庄的公共生活实施管理。
十个官长。该词在创42:6中为“治理”;在传10:5中为“掌权的”;在但5:29节中亦有同义。
20 时常行善而不犯罪的义人,世上实在没有。
不犯罪的。见王上8:46;箴20:9;罗3:23;约壹1:8。
义人,世上实在没有。上帝的儿女有时也会犯严重的错误,就像亚伯拉罕和大卫一样。但是他们能借着基督大能的恩典胜过罪恶(见约壹3:6;5:4)。
不犯罪的。见王上8:46;箴20:9;罗3:23;约壹1:8。
21 人所说的一切话,你不要放在心上,恐怕听见你的仆人咒诅你。
人所说的一切话。就是说别人的话。关注他人的心思不利于取得成功。
仆人咒诅你。过分亲密往往导致不尊重。但基督徒更应关心上帝的看法,而不是人的看法(林前4:3,4)。
22 因为你心里知道,自己也曾屡次咒诅别人。
咒诅。直译是“轻浮”,“浅薄”,“藐视”,“羞辱”。本节指“说毁谤的话”,或“说藐视的话”。
23 我曾用智慧试验这一切事;我说,要得智慧,智慧却离我远。
离我远。参伯28:12-28。
24 万事之理,离我甚远,而且最深,谁能测透呢?
最深。参伯11:7-9;罗11:33。
25 我转念,一心要知道,要考察,要寻求智慧和万事的理由;又要知道邪恶为愚昧,愚昧为狂妄。
我转念,一心要知道。强调自己诚心寻求智慧。
理由。该词在传9:10中被译为“谋算”。在代下26:15中译为“机器”,在传7:29中为“巧计”。
26 我得知有等妇人比死还苦:她的心是网罗,手是锁链。凡蒙上帝喜悦的人必能躲避她;有罪的人却被她缠住了。
有等妇人。见箴7:5-23。
锁链。如大利拉捆绑参孙的锁链(士16:8)。“网罗”,“锁链”喻指十分放肆的女人(见箴5:22;22:14)。
蒙上帝喜悦。直译是“在上帝面前为善”。
27 ,28 传道者说:“看哪,一千男子中,我找到一个正直人,但众女子中,没有找到一个。”我将这事一一比较,要寻求其理,我心仍要寻找,却未曾找到。
一千。通常用为大约数(见出20:6;34:7;诗105:8)。所罗门在这里说,完美的人实属罕见。
女子。所罗门不是说没有完美的女人,而是说完美的女人要比男人少。他娶过上千个妃嫔,其中有许多外邦人。她们无疑都心怀嫉妒,喜好争吵——这一类家庭常是如此,肯定给所罗门带来无休止的烦恼。他似乎把这些苦恼归咎于女人,而不是卷入如此复杂婚姻的自己(见创3:12)。
一一。参耶5:1-5。
29 我所找到的只有一件,就是上帝造人原是正直,但他们寻出许多巧计。
正直。指品德的正直。
巧计。在代下26:15中译为“机器”,即作战的器械,如投石器,其动词词根意为“思考”,“设计”,“发明”(见摩6:5)。人既从原先道德正直的状态中堕落,就变得善于发明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尽管本身未必罪恶,却会陷人于不道德之中。
传道书8章
提要:1 国王大受尊敬。6 要关注天意。12 敬畏的人身处逆境中,强过恶人的兴旺。16 测不透上帝的作为。
1 谁如智慧人呢?谁知道事情的解释呢?人的智慧使他的脸发光,并使他脸上的暴气改变。
谁如智慧人呢?有古卷为“谁是智慧的呢”?
智慧人。所罗门认为智慧胜过其他一切财富。
谁知道?真智慧的人会知道怎样理解人生的经历。但以理就是一个典范(但5:10-29)。使徒保罗(林前2:15)和约翰(约壹2:27)都强调了这个真理。“解释”一词的亚兰语形式在《但以理书》共出现31次。
脸发光。内心的宁静和智慧会在一个真聪明的人脸上反映出来(见伯29:24;参民6:25;诗4:6)。
暴气(`oz)。一般译为“力量”。这里可能指“严厉”,缺乏温情,教养和优雅的品德。
改变。上帝改变人心的恩典将会在人的脸上反映出宁静的快乐。
2 我劝你遵守王的命令;既指上帝起誓,理当如此。
劝你。这两个字是译者加的。“遵守王的命令”在大多数古代版本里是祈使语气,与上下文和句子结构相符。
命令。直译为“口”,喻指口头和书面命令。这种用法在《旧约》中是常见的(出17:1;38:21;民3:39;10:13等)。
指上帝起誓。国王被视为上帝所膏立进行统治的。“起誓”指奉上帝的名保证顺从国王(见代下36:13;结17:13-19)。参见保罗关于良心的教训(罗13:5)。
3 不要急躁离开王的面前,不要固执行恶,因为他凡事都随自己的心意而行。
急躁离开。国王掌有大权。不要轻易放弃对他的效忠和服侍。绝对的权力往往使国王变得专横无理,所以他的仆人必须保持冷静和自制。
凡事都随自己的心意。国王的仆人可能是对的,但国王掌有绝对的权力。所以智慧之举就是不要凭空反对他。
4 王的话本有权力,谁敢问他说“你做什么”呢?
这样的语气在伯9:12和赛45:9中用在上帝身上;参伯34:18;但4:32。
5 凡遵守命令的,必不经历祸患;智慧人的心能辨明时候和定理(原文作审判;下节同)。
命令。见第2节注释。通常指上帝的诫命,但在第2节中是来自希伯来词语“口”(见该处注释)。
不经历祸患。直译是“不知道(经历) 任何坏事”。聪明地服从自然的法则和上帝的律法,就能得到平安和安全,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见《善恶之争》584,585页)。
时候和定理。智慧人的“心”(即思想)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该保持沉默。智慧人知道采用正确的方法和步骤。一旦出现机会,他就能认出并予以把握。
6 各样事务成就都有时候和定理,因为人的苦难重压在他身上。
事务。该词的动词词根是“高兴”,用了60多次。名词的含义是“高兴”和“愿望”,共出现40多次。本文的意思是任何事情都有合适的时机和步骤。
苦难。还有“罪恶”,“麻烦”的意思。每一件事都要认真规划,并采取合适的方法,否则会失败,带来麻烦而不是福气。
7 他不知道将来的事,因为将来如何,谁能告诉他呢?
人的弱项和忧虑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无法预知自己会遭遇什么,或何时遭遇(见赛47:13)。
8 无人有权力掌管生命,将生命留住;也无人有权力掌管死期;这场争战,无人能免;邪恶也不能救那好行邪恶的人。
将生命留住。生命随时会结束(伯21:17,18;34:14,15)。
免。正如雇佣兵不能免除战场上的责任,死期来临时人也无法回避。
9 这一切我都见过,也专心查考日光之下所做的一切事。有时这人管辖那人,令人受害。
我都见过。所罗门有过各种人生经历,通过观察了解到许多东西。
令人受害。有些人“害”他人,有些人“害”自己。害人者最终是害了自己。
10 我见恶人埋葬,归入坟墓;又见行正直事的离开圣地,在城中被人忘记。这也是虚空。
我见。见伯21:30-32。有些恶人埋葬时十分体面(代下16:13,14;参耶22:18,19)。
圣地。即“圣所”(见利7:6)。一些未曾悔改的罪人加入教会,表面上遵守信徒的义务,死后得到教会隆重的葬礼。名门望族中常有这样的情形。
忘记。许多希伯来语抄本和古卷均为“称赞”,似与上下文更合。
在城中。可能指耶路撒冷。
行正直事。即管辖他人并伤害了自己(第9节),度过了不敬虔的人生,受到部下的称赞。死后他们的名字被遗忘。
11 因为断定罪名不立刻施刑,所以世人满心作恶。
断定(pithgam,“法令”)。 源于古波斯语词根,在斯1:20中译为“旨意”,并出现在阿拉姆语的《以斯拉记》和《但以理书》中,分别译为“答复”,“信函”,“消息”和“事务”。这里指上帝的审判。
立刻。恶人误以为他们的行为不会遭报。诗10:6;50:21也说到这一点(见赛26:10;彼后3:4)。
满心。参诗73:8-11,以及基督对人心的描述(太15:17-20)。
12 罪人虽然作恶百次,倒享长久的年日;然而我准知道,敬畏上帝的,就是在他面前敬畏的人,终久必得福乐。
百次。罪人经常作恶,似乎逃脱了犯罪的报应(见箴17:10)。
长久的年日。“年日”是后加的。有些人因为恶人审判表面上的推迟而心中不平(玛2:17)。然而到了上帝所定的时候,审判终必实行(见赛3:11;太16:27;启20:11-15)。
终久必得福乐。敬畏上帝的人终必得到福乐(诗37:11;赛3:10;玛3:16)。
13 恶人却不得福乐,也不得长久的年日;这年日好像影儿,因他不敬畏上帝。
不得福乐。参伯20:4-9;22:15,16。
影儿。见诗人的教训(诗102:11;109:23;144:4)。
14 世上有一件虚空的事,就是义人所遭遇的,反照恶人所行的;又有恶人所遭遇的,反照义人所行的。我说,这也是虚空。
虚空。尽管所罗门坚信12节和13节的话,仍因一些令人费解的矛盾现象而难过。
义人。原文指行为正直的人。约伯也曾有同样的困惑(伯9:22;参传9:2,3;结21:3,4)。
恶人。参伯21:7;诗73:3;耶12:1。今生不公正的现象不应削弱人对上帝所作为的信心。在永恒的世界中,一切错误都将得到纠正。
15 我就称赞快乐,原来人在日光之下,莫强如吃喝快乐;因为他在日光之下,上帝赐他一生的年日,要从劳碌中,时常享受所得的。
快乐。即为快乐而活。指所罗门因实利主义的价值观而忽略信仰。
吃喝。这里列举的活动本身并没有错。上帝赐人吃喝和享受人生福气的能力。但所罗门这里的意思是,既然克制和禁欲没有带来明显的好处,人还是满足自己的感官,尽可能享受物质生活的福气为佳。
快乐(samach)。 “高兴”,“欣喜”。
享受所得。所罗门继续阐述他原来的主要念头。
16 我专心求智慧,要看世上所做的事。(有昼夜不睡觉不合眼的。)
事。在传1:13;2:26;3:10;4:8;5:14中译为“劳苦”;在传5:3中为“事务”。所罗门说的是人不停的劳碌。
睡觉。人们经常长时间地工作,但是劳动本来是一种福气(见创3:19注释)。人在堕落的状态下往往没有聪明地利用闲暇的时间。日常的劳动乃是对品格的训练和造就。经过一天的劳动,安息会很甜蜜的(箴3:21-24;参耶31:23-26)。
17 我就看明上帝一切的作为,知道人查不出日光之下所做的事;任凭他费多少
力寻查,都查不出来,就是智慧人虽想知道,也是查不出来。
上帝一切的作为。即上帝永恒的旨意和祂与人的交往(见罗11:33-36注释;参伯11:7,8)。
智慧人。人有权利去研究上帝的创造之工和祂所启示的道;但人要当心,不能“自以为有智慧”(箴26:5),认为自己能测透神性(见伯11:7)。使徒约翰对赎民的描述表达了人对于上帝的正确态度(启15:3,4)。
传道书9章
提要:1 义人和恶人遭遇同样的事。4 人必然会死亡。7 舒适是他们今生的的福分。11 天意掌管着一切。13 智慧比力量有价值。
1 我将这一切事放在心上,详细考究,就知道义人和智慧人,并他们的作为都在上帝手中;或是爱,或是恨,都在他们的前面,人不能知道。
一切事。即对义人的逆境和恶人的兴旺的疑惑。
考究。所罗门为解决这个问题而进行潜心研究。
义人。人的行为证明了他的为人。凭着他果子就可以认出他来(太7:15-20)。
上帝手中。祂的旨意是至高无上的。手象征力量和权威(申33:3;赛62:3)。
或是爱,或是恨。人生各种经历背后的目的往往难以理解。在大多数情形下,这些经历都表现出因果关系(见加6:7)。有时上帝可能阻止一件事的实现。因为祂凭着自己的智慧认为那样会好一些。但每一个经历在上帝的天意中都能成为发展品格的机会。
都在他们的前面。单凭人的理智无法测透变幻无常的人生,上帝对于人生的计划,以及未来的前景。若干古卷把第2节第一个词hakkol(“一切”),放在第1节最后,拼作hebel(“虚空”)。其中辅音字母 k 成 了b。这两个字母很像,经常混淆。因而这些版本可译为“在他们面前的一切都虚空”。见第2节注释。
2 凡临到众人的事都是一样:义人和恶人都遭遇一样的事;好人,洁净人和不洁净人,献祭的与不献祭的,也是一样。好人如何,罪人也如何;起誓的如何,怕起誓的也如何。
凡临到众人的事。人类的基本经验大都相同。大自然把礼物赐给所有的人(太5:45)。阳光和雨露,风暴和平静,赐给好人,也赐给坏人(见伯9:22)。
一样的事。该词在得2:3中译为“恰巧(的事)”,在撒上20:26中为“遇事”。
义人。即品德正直的人。
好人。所有的古卷,除塔古姆文本(《旧约》亚兰文意译本)以外,都加上“和坏人”,似乎为了达到对称。
洁净人。可能指仪文上的洁净。
献祭的。即严格履行宗教外表仪式要求的人。
好人如何。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
起誓的。见利19:12注释;又见申6:13;诗63:11;赛65:16。怕起誓的人往往不想承担责任,心理上害怕“起誓”(见民5:19-22)。参基督(太5:33-37),和使徒的教训(雅5:12)。
3 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事上有一件祸患,就是众人所遭遇的都是一样,并且世人的心充满了恶;活着的时候心里狂妄,后来就归死人那里去了。
有一件祸患。所罗门依然不理解好人和坏人都要死亡的事实。
充满了恶。犯罪的都是缺乏理智和良心。大多数人宁愿享受今生而不要永恒的新天地,这似乎不合理智。
后来就归死人那里去了。见伯30:23;赛14:9;38:18;结32:18。
4 与一切活人相连的,那人还有指望,因为活着的狗比死了的狮子更强。
指望。这希伯来强调词“指望”,在王下18:19和赛36:4中被译为“仗赖”。其动词词根意为“依靠”(见诗25:2;26:1;28:7)。
活着的狗。狗在圣经的描写中是最受蔑视的动物(出22:31;撒上l7:43;箴26:11;彼后2:22)。东方民族中至今还是这样。狗象征邪恶的人(诗22:16;59:2,6,14;赛56:10,11;启22:14,15)。
死了的狮子。狮子象征着威严和能力(箴30:30),故也代表上帝和基督的威严和能力(启5:5;参何13:4-7)。
5 活着的人知道必死;死了的人毫无所知,也不再得赏赐;他们的名无人记念。
活着的人。他们能够为死亡做好计划和准备,因为他们知道必须面对它。
死了的人,毫无所知。见诗88:10-12;115:17。
赏赐。不是指恶人的永死(启20:11-15)和义人的永生(见启21:1-4;参太16:27;林前15:51-54)。所罗门在这里是指享受今生劳动的成果。
无人。 即“丧失”。
纪念。指活人心中对他们的怀念,而不是他们自己的记忆功能。这一点可以从该词(zeker)的词义(“回想”,“怀念”)及其在《旧约》中运用中看出。该词毫无例外地指 “怀念”人或事,而不是指记忆功能(伯18:17;诗31:12;诗112:6)。
6 他们的爱,他们的恨,他们的嫉妒,早都消灭了。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事上,他们永不再有分了。
他们的爱。爱,恨和嫉妒通常是人生中最强烈的主导情感;但人一死,这一切都没有了。
早都消灭了。原文动词是单数形式,故强调个人的感情。
有分。人活着的时候,都在扮演自己的角色,享受因自己的劳动成果。但死亡终止了这个角色。约伯也表述了同样的事实(伯14:10-14)。还有诗人(诗30:9),和先知以赛亚(赛38:10)。
7 你只管去欢欢喜喜吃你的饭,心中快乐喝你的酒,因为上帝已经悦纳你的作为。
你只管去。所罗门劝导说,要充分利用人生,不要懒惰地思想人生表面的不平等和空虚。
吃你的饭。这里的饭和酒喻指人生的一切需求和享受(见创14:18;申33:28)。
你的作为。上帝赐下今生丰富的福气。祂的旨意人是让人享受这些福气。但辩别义人和恶人的日子将会来临(玛3:18)。这要根据他们是用这些福气满足自己,还是救助同胞的需求(太25:31-46)。
8 你的衣服当时常洁白,你头上也不要缺少膏油。
你的衣服。白衣是在喜庆场合穿的,被认为是欢乐的象征。天使们曾穿着白袍显现(可16:5;约20:12)。约翰看见永生的圣徒们穿着白衣(启6:11;7:9;19:8),象征他们纯洁的品格和欢乐的心情。
膏油。东方人习惯在头上抹油,使身体凉爽,并作为香料(见诗23:5;摩6:6)。头上不抹油被认为表示哀悼或者禁食(撒下14:2;太6:17)。油也用来象征上帝最丰盛的福气(诗92:10;104:15;参赛61:3)。
9 在你一生虚空的年日,就是上帝赐你在日光之下虚空的年日,当同你所爱的妻,快活度日,因为那是你生前在日光之下劳碌的事上所得的分。
快活度日。直译为“与你所爱的女人过活”。婚姻是要给人带来极大的快乐。家庭要成为一个地上的小天国(见箴5:18,19;18:22)。
所得的分。即享受幸福的婚姻。上帝计划让人过着完全幸福的生活。人要充分履行生活给他带来的特权和责任。
10 凡你手所当做的事要尽力去做;因为在你所必去的阴间没有工作,没有谋算,没有知识,也没有智慧。
凡你手所当作的事。聪明的人会专心履行生活带给他的任务,因为他知道人死后再也无法弥补今生所错过的机会了(约9:4;参加6:10)。
阴间(she'ol)。 有文本为“坟墓”,喻指死人的归宿(见撒下12:23;箴15:11注释)。She'ol 在《传道书》中仅出现一次。所罗门显然认为she'ol 是处于一种无意识的状态(见传3:19-21注释)。
你所必去的。死亡是所有人的命运,因为“在亚当里众人都死了”(林前15:22;见传3:19-21注释)。
11 我又转念:见日光之下,快跑的未必能赢;力战的未必得胜;智慧的未必得粮食;明哲的未必得资财;灵巧的未必得喜悦。所临到众人的是在乎当时的机会。
快跑的。上帝与人不同。祂不依赖人的体力和智力(撒上14:6;17:47)。人也一样。生活中最重要的,并不是外表上超人的特性。
当时的机会。每一项工作都有恰当的时机。如果错过了良机,他的努力就会完全或部分地达不到应有的目标,不管他后来为这项工作投入了多少热忱。
12 原来人也不知道自己的定期。鱼被恶网圈住,鸟被网罗捉住,祸患忽然临到的时候,世人陷在其中也是如此。
人。强调每一个人与死亡的关系。
定期。可能指死亡(见传7:17),也可能指任何不幸。
网罗。喻指突然的灾难(诗91:3;124:7;箴1:17;6:5;何7:12)。
13 我见日光之下有一样智慧,据我看乃是广大,
即留下很深的印象。
14 就是有一小城,其中的人数稀少,有大君王来攻击,修筑营垒,将城围困。
一小城。城的大小并不重要。少数保卫者可以暂时阻止进攻者。
大君王。注释家们推测所罗门所指的到底是哪一座城市,但找不到可以确定作者心目中具体城市和“大君王”的依据。这里可能隐约地引用某一历史事件。
15 城中有一个贫穷的智慧人,他用智慧救了那城,却没有人记念那穷人。
有。直译为“他发现”,可能指那座城市的统治者。
一个贫穷的智慧人。直译是“一个人,一个贫穷的智慧人”。
救。参撒下20:13-22,一位聪明的妇女救了一座城市。
没有人记念那穷人。危机过去以后,解救者被忽视和遗忘了。见约瑟的经历(创40:23)。公众的舆论是变幻莫测的。这位贫穷的智慧人自然被人所忘却。
16 我就说,智慧胜过勇力;然而那贫穷人的智慧被人藐视,他的话也无人听从
智慧胜过。见传7:19。“勇力”通常指勇士的力量(见耶9:23)。
被人藐视。这个穷人的智慧并非因忽视而被抛弃,但穷人本身在工作完成以后,就遭到藐视并被推到一边。
他的话。他已表达了明智的判断。但再多说可能就不受欢迎和接受了。
17 宁可在安静之中听智慧人的言语,不听掌管愚昧人的喊声。
安静。见赛30:15。
掌管愚昧人。在激动的时刻,就会有人煽动,给国家带来重大的损失。
18 智慧胜过打仗的兵器;但一个罪人能败坏许多善事。
打仗的兵器。今日的世界需要上帝的智慧,而不是库存的原子弹和氢弹。
败坏。一个人可许给一个民族带来巨大的损失(书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