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全年读经|2025年逐章顺序通读
8月8日 耶利米书51-52

耶利米书51章

51:1耶和华如此说:“我必使毁灭的风刮起,攻击巴比伦和住在立加米的人。

51:2我要打发外邦人来到巴比伦,簸扬她,使她的地空虚。在她遭祸的日子,他们要周围攻击她。

51:3拉弓的,要向拉弓的和贯甲挺身的射箭。不要怜惜她的少年人,要灭尽她的全军。

51:4他们必在迦勒底人之地被杀仆倒,在巴比伦的街上被刺透。

51:5以色列和犹大虽然境内充满违背以色列圣者的罪,却没有被他的 神万军之耶和华丢弃。

51:6你们要从巴比伦中逃奔,各救自己的性命,不要陷在她的罪孽中一同灭亡,因为这是耶和华报仇的时候,他必向巴比伦施行报应。

51:7巴比伦素来是耶和华手中的金杯,使天下沉醉;万国喝了她的酒就癫狂了。

51:8巴比伦忽然倾覆毁坏,要为她哀号;为止她的疼痛,拿乳香或者可以治好。

51:9‘我们想医治巴比伦,她却没有治好。离开她吧!我们各人归回本国,因为她受的审判通于上天,达到穹苍。

51:10耶和华已经彰显我们的公义。来吧!我们可以在锡安报告耶和华我们 神的作为。’

51:11你们要磨尖了箭头,抓住盾牌。耶和华定意攻击巴比伦,将她毁灭,所以激动了玛代君王的心,因这是耶和华报仇,就是为自己的殿报仇。

51:12你们要竖立大旗,攻击巴比伦的城墙,要坚固了望台,派定守望的设下埋伏,因为耶和华指着巴比伦居民所说的话,所定的意,他已经做成。

51:13住在众水之上多有财宝的啊,你的结局到了!你贪婪之量满了!

51:14万军之耶和华指着自己起誓说:我必使敌人充满你,像蚂蚱一样,他们必呐喊攻击你。

51:15耶和华用能力创造大地,用智慧建立世界,用聪明铺张穹苍。

51:16他一发声,空中便有多水激动,他使云雾从地极上腾。他造电随雨而闪,从他府库中带出风来。

51:17各人都成了畜类,毫无知识。各银匠都因他的偶像羞愧;他所铸的偶像本是虚假的,其中并无气息,

51:18都是虚无的,是迷惑人的工作,到追讨的时候,必被除灭。

51:19雅各的分不像这些,因他是造作万有的主,以色列也是他产业的支派。万军之耶和华是他的名。

51:20你是我争战的斧子和打仗的兵器。我要用你打碎列国,用你毁灭列邦,

51:21用你打碎马和骑马的,用你打碎战车和坐在其上的,

51:22用你打碎男人和女人,用你打碎老年人和少年人,用你打碎壮丁和处女,

51:23用你打碎牧人和他的群畜,用你打碎农夫和他一对牛,用你打碎省长和副省长。”

51:24耶和华说:“我必在你们眼前报复巴比伦人和迦勒底居民在锡安所行的诸恶。”

51:25耶和华说:“你这行毁灭的山哪,就是毁灭天下的山,我与你反对!我必向你伸手,将你从山岩滚下去,使你成为烧毁的山。

51:26人必不从你那里取石头为房角石,也不取石头为根基石;你必永远荒凉。”这是耶和华说的。

51:27“要在境内竖立大旗,在各国中吹角,使列国预备攻击巴比伦,将亚拉腊、米尼、亚实基拿各国招来攻击她,又派军长来攻击她,使马匹上来如蚂蚱,

51:28使列国和玛代君王,与省长和副省长,并他们所管全地之人,都预备攻击她。

51:29地必震动而瘠苦;因耶和华向巴比伦所定的旨意成立了,使巴比伦之地荒凉,无人居住。

51:30巴比伦的勇士止息争战,藏在坚垒之中。他们的勇力衰尽,好像妇女一样。巴比伦的住处有火着起,门闩都折断了。

51:31跑报的要彼此相遇,送信的要互相迎接,报告巴比伦王说,城的四方被攻取了,

51:32渡口被占据了,苇塘被火烧了,兵丁也惊慌了。”

51:33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如此说:“巴比伦城(注:“城”原文作“女子”)好像踹谷的禾场;再过片时,收割她的时候就到了。”

51:34以色列人说:“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吞灭我,压碎我,使我成为空虚的器皿。他像大鱼将我吞下,用我的美物充满他的肚腹,又将我赶出去。”

51:35锡安的居民要说:“巴比伦以强暴待我,损害我的身体,愿这罪归给她。”耶路撒冷人要说:“愿流我们血的罪,归到迦勒底的居民。”

51:36所以耶和华如此说:“我必为你伸冤,为你报仇;我必使巴比伦的海枯竭,使她的泉源乾涸。

51:37巴比伦必成为乱堆,为野狗的住处,令人惊骇、嗤笑,并且无人居住。

51:38他们要像少壮狮子咆哮,像小狮子吼叫。

51:39他们火热的时候,我必为他们设摆酒席,使他们沉醉,好叫他们快乐,睡了长觉,永不醒起。”这是耶和华说的。

51:40“我必使他们像羊羔,像公绵羊和公山羊,下到宰杀之地。

51:41示沙克(注:就是“巴比伦”)何竟被攻取?天下所称赞的何竟被占据?巴比伦在列国中何竟变为荒场?

51:42海水涨起,漫过巴比伦,她被许多海浪遮盖。

51:43她的城邑,变为荒场、旱地、沙漠,无人居住、无人经过之地。

51:44我必刑罚巴比伦的彼勒,使他吐出所吞的,万民必不再流归他那里。巴比伦的城墙也必坍塌了。

51:45我的民哪,你们要从其中出去,各人拯救自己,躲避耶和华的烈怒。

51:46你们不要心惊胆怯,也不要因境内所听见的风声惧怕;因为这年有风声传来,那年也有风声传来,境内有强暴的事,官长攻击官长。

51:47日子将到,我必刑罚巴比伦雕刻的偶像。她全地必然抱愧;她被杀的人必在其中仆倒。

51:48那时,天地和其中所有的,必因巴比伦欢呼;因为行毁灭的要从北方来到她那里。”这是耶和华说的。

51:49“巴比伦怎样使以色列被杀的人仆倒,照样,她全地被杀的人也必在巴比伦仆倒。

51:50你们躲避刀剑的要快走,不要站住。要在远方记念耶和华,心中追想耶路撒冷。”

51:51“我们听见辱骂就蒙羞,满面惭愧,因为外邦人进入耶和华殿的圣所。”

51:52耶和华说:“日子将到,我必刑罚巴比伦雕刻的偶像,通国受伤的人必唉哼。

51:53巴比伦虽升到天上,虽使她坚固的高处更坚固,还有行毁灭的从我这里到她那里。”这是耶和华说的。

51:54“有哀号的声音从巴比伦出来;有大毁灭的响声从迦勒底人之地发出。

51:55因耶和华使巴比伦变为荒场,使其中的大声灭绝。仇敌彷佛众水波浪砰訇,响声已经发出。

51:56这是行毁灭的临到巴比伦。巴比伦的勇士被捉住,他们的弓折断了,因为耶和华是施行报应的 神,必定施行报应。”

51:57君王,名为万军之耶和华的说:“我必使巴比伦的首领、智慧人、省长、副省长和勇士都沉醉,使他们睡了长觉,永不醒起。”

51:58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巴比伦宽阔的城墙必全然倾倒,她高大的城门必被火焚烧。众民所劳碌的必致虚空;列国所劳碌的被火焚烧,他们都必困乏。”

51:59犹大王西底家在位第四年,上巴比伦去的时候,玛西雅的孙子尼利亚的儿子西莱雅与王同去(西莱雅是王宫的大臣),先知耶利米有话吩咐他。

51:60耶利米将一切要临到巴比伦的灾祸,就是论到巴比伦的一切话写在书上。

51:61耶利米对西莱雅说:“你到了巴比伦务要念这书上的话。”

51:62又说:“耶和华啊,你曾论到这地方说:‘要剪除,甚至连人带牲畜没有在这里居住的,必永远荒凉。’

51:63你念完了这书,就把一块石头拴在书上,扔在幼发拉底河中,

51:64说:‘巴比伦因耶和华所要降与她的灾祸,必如此沉下去,不再兴起,人民也必困乏。’”耶利米的话到此为止。



耶利米书52章

52:1西底家登基的时候年二十一岁,在耶路撒冷作王十一年。他母亲名叫哈慕他,是立拿人耶利米的女儿。

52:2西底家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是照约雅敬一切所行的。

52:3因此,耶和华的怒气在耶路撒冷和犹大发作,以致将人民从自己的面前赶出。

52:4西底家背叛巴比伦王。他作王第九年十月初十日,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率领全军来攻击耶路撒冷,对城安营,四围筑垒攻城。

52:5于是城被围困,直到西底家王十一年。

52:6四月初九日,城里有大饥荒,甚至百姓都没有粮食。

52:7城被攻破,一切兵丁就在夜间从靠近王园两城中间的门出城逃跑,迦勒底人正在四围攻城,他们就往亚拉巴逃去。

52:8迦勒底的军队追赶西底家王,在耶利哥的平原追上他。他的全军都离开他四散了。

52:9迦勒底人就拿住王,带他到哈马地的利比拉巴比伦王那里,巴比伦王便审判他。

52:10巴比伦王在西底家眼前杀了他的众子,又在利比拉杀了犹大的一切首领,

52:11并且剜了西底家的眼睛,用铜链锁着他,带到巴比伦去,将他囚在监里,直到他死的日子。

52:12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十九年五月初十日,在巴比伦王面前侍立的护卫长尼布撒拉旦进入耶路撒冷,

52:13用火焚烧耶和华的殿和王宫,又焚烧耶路撒冷的房屋,就是各大户家的房屋。

52:14跟从护卫长迦勒底的全军,就拆毁耶路撒冷四围的城墙。

52:15那时护卫长尼布撒拉旦将民中最穷的和城里所剩下的百姓,并已经投降巴比伦王的人,以及大众所剩下的人都掳去了。

52:16但护卫长尼布撒拉旦留下些民中最穷的,使他们修理葡萄园,耕种田地。

52:17耶和华殿的铜柱并殿内的盆座和铜海,迦勒底人都打碎了,将那铜运到巴比伦去了。

52:18又带去锅、铲子、蜡剪、盘子、调羹并所用的一切铜器,

52:19杯、火鼎、碗、盆、灯台、调羹、爵,无论金的银的,护卫长也都带去了。

52:20所罗门为耶和华殿所造的两根铜柱,一个铜海,并座下的十二只铜牛,这一切的铜多得无法可称。

52:21这一根柱子高十八肘,厚四指,是空的,围十二肘。

52:22柱上有铜顶,高五肘,铜顶的周围有网子和石榴,都是铜的。那一根柱子照此一样,也有石榴。

52:23柱子四面有九十六个石榴,在网子周围共有一百石榴。

52:24护卫长拿住大祭司西莱雅、副祭司西番亚和三个把门的。

52:25又从城中拿住一个管理兵丁的官(注:或作“太监”),并在城里所遇常见王面的七个人和检点国民军长的书记,以及城里所遇见的国民六十个人。

52:26护卫长尼布撒拉旦将这些人带到利比拉巴比伦王那里。

52:27巴比伦王就把他们击杀在哈马地的利比拉。这样,犹大人被掳去离开本地。

52:28尼布甲尼撒所掳的民数记在下面:在他第七年掳去犹大人三千零二十三名;

52:29尼布甲尼撒十八年从耶路撒冷掳去八百三十二人;

52:30尼布甲尼撒二十三年,护卫长尼布撒拉旦掳去犹大人七百四十五名。共有四千六百人。

52:31犹大王约雅斤被掳后三十七年,巴比伦王以未米罗达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使犹大王约雅斤抬头,提他出监,

52:32又对他说恩言,使他的位高过与他一同在巴比伦众王的位,

52:33给他脱了囚服。他终身在巴比伦王面前吃饭。

52:34巴比伦王赐他所需用的食物,日日赐他一份,终身是这样,直到他死的日子。

耶利米书51章

  提要:1 上帝为以色列伸冤,严厉惩罚巴比伦。59 耶利米把这本预言书带给西底家,然后扔到幼发拉底河,象征巴比伦的永远沉沦。

  1 耶和华如此说:我必使毁灭的风刮起,攻击巴比伦和住在立加米的人。

  住在利加米的人(leb qamay )。“他们中起来反抗我的人。”正好描述巴比伦对上帝的悖逆。尤其重要的是,这个词语运用了古代犹太被称为atbash的代码,即用希伯来最后一个字母来代替第一个字母,倒数第二个字母代替第二个字母,以此类推。用这种方法,本节的leb qamay 成了“迦勒底人”的希伯来形式Kasdim 。所以英文RSV版为“攻击住在迦勒底的人”。这种代码的其他例子见耶25:25,26;本章41节。

  毁灭的风。或“毁灭者的灵”(英文RSV版)。但鉴于后文的“簸扬”(2节),还是译为“毁灭的风”好。

  2 我要打发外邦人来到巴比伦,簸扬他,使他的地空虚。在他遭祸的日子,他们要周围攻击他。

  簸扬。展示了东方用牛踹谷后脱粒的一种方法。人们把谷粒和谷壳一同扬到空中。谷粒较沉,会落在地上,而风则会吹走谷壳。巴比伦人也会这样被波斯人“毁灭的风”吹散。

  3 拉弓的,要向拉弓的和贯甲挺身的射箭。不要怜惜他的少年人;要灭尽他的全军。

  拉弓的。原文含意不明,有不同的译法。很难确定耶利米说这句话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可能是指巴比伦最后被轻易地推翻。敌人参战似乎不需要武装自己。所谓居鲁士纪念柱(Cyrus Cylinder)的译本中(见《SDA圣经注释》卷三64页插图),是一位亲波斯的作者用楔形文字记录了巴比伦的陷落。其最新译文描写了玛代波斯军队向巴比伦进军的情景:“居鲁士的浩荡大军……缓缓前进,收起武器。巴比伦之神米罗达使他不战而胜,进入属于他的巴比伦”( J.B.Pritchard《古代近东史》,315页)。详见耶50:43注释。

  4 他们必在迦勒底人之地被杀仆倒,在巴比伦的街上被刺透。

  5 以色列和犹大虽然境内充满违背以色列圣者的罪,却没有被他的上帝万军之耶和华丢弃。

  丢弃('alman )。可能指“守寡”。其阴性形式'almanah ,意为“寡妇”。本节与哀1:1形成鲜明的对照(参赛50:12;54:4-10)。

  虽然(ki)。这个连词有好几种意思。一些译者采用ki 的普通含义,译为“因为”(犹太出版社),或“但是”(RSV版,但须把“境内”理解为迦勒底人之地,见第4节),从而把巴比伦人的罪行和惩罚与上帝复兴祂子民的旨意进行对比。KJV版译为“虽然”,说明尽管人犯了罪,上帝仍愿意拯救以色列人,乃至于全人类,只要他们肯接受救恩。

  以色列圣者。见赛1:4注释。

  6 你们要从巴比伦中逃奔,各救自己的性命!不要陷在他的罪孽中一同灭亡;因为这是耶和华报仇的时候,他必向巴比伦施行报应。

  《启示录》把敌基督的大势力比作古代的巴比伦(见启17,18;见赛13:4;耶50:1注释)。特别是参见启18:4。

  7 巴比伦素来是耶和华手中的金杯,使天下沉醉;万国喝了他的酒就颠狂了。

  金杯。参耶25:15-29,要各国要喝下上帝忿怒的酒,象征他们被新兴的巴比伦帝国所消灭。巴比伦国现在也要喝下这杯。《启示录》的作者约翰以古代巴比伦为比喻,描写属灵的巴比伦毒害人的势力和她最后的倾覆(启14:8,10;16:19-21;17;18)。

  8 巴比伦忽然倾覆毁坏;要为他哀号;为止他的疼痛,拿乳香或者可以治好。

  9 我们想医治巴比伦,他却没有治好。离开他吧!我们各人归回本国;因为他受的审判通于上天,达到穹苍。

  医治巴比伦。藉着以色列人的被掳,上帝不但要以色列人悔改,也要使犹太人流亡时所接触的巴比伦人以及其他民族的人了解真宗教。从但以理和以西结等人身上,巴比伦人获得机会认识和顺从耶和华。他们没有这样做,酿成了他们自己的毁灭。

  通于天上。参启18:5。

  10 耶和华已经彰显我们的公义。来吧!我们可以在锡安报告耶和华我们上帝的作为。

  11 你们要磨尖了箭头,抓住盾牌。耶和华定意攻击巴比伦,将他毁灭,所以激动了玛代君王的心;因这是耶和华报仇,就是为自己的殿报仇。

  玛代。为什么以赛亚(赛13:17)和耶利米都称玛代人是巴比伦的征服者,而历史记录则表明玛代人和波斯人是联合征服巴比伦的,而且后者起主要作用呢?答案可能是在以赛亚的时代,玛代是单一的民族,而不是一个混合的民族。但到了耶利米的时代,玛代人已在巴比伦西面和北面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帝国。在两位先知的年代,提到波斯人对于读者来说并不十分重要。关于玛代和波斯的早期历史,见但2:39注释;又见《SDA圣经注释》第三卷,50-52页。直到耶利米发出预言40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以后,即公元前553年或550年,玛代属国安申的国王,即后来的波斯国王居鲁士二世,宣布独立,并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在他死前得以看见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波斯帝国的建立。所以在耶利米时代,玛代在周围民族的心目中是显得比较强大的。但到了但以理的时代,玛代通常是她与波斯的合称(见但6:8)。

  殿。巴比伦人摧毁了耶路撒冷的圣殿,证明他们拒绝了耶和华,所以要遭受“耶和华报仇”。

  12 你们要竖立大旗,攻击巴比伦的城墙;要坚固了望台,派定守望的设下埋伏;因为耶和华指着巴比伦居民所说的话、所定的意,他已经作成。

  13 住在众水之上多有财宝的啊,你的结局到了!你贪婪之量满了!

  众水。见耶50:12,38注释;参启17:1;见51:6注释。

  14 万军之耶和华指着自己起誓说:我必使敌人充满你,象蚂蚱一样;他们必呐喊攻击你。

  指着自己起誓。参耶49:13。

  敌人。指入侵推翻巴比伦的军队。

  15 耶和华用能力创造大地,用智慧建立世界,用聪明铺张穹苍。

  第15-19节与耶10:12-16基本相同(见该处注释)。

  16 他一发声,空中便有多水激动;他使云雾从地极上腾。他造电随雨而闪,从他府库中带出风来。

  17 各人都成了畜类,毫无知识。各银匠都因他的偶像羞愧;他所铸的偶像本是虚假的,其中并无气息,

  银匠(soreph )。“提炼者”,“金匠”。

  18 都是虚无的,是迷惑人的工作,到追讨的时候,必被除灭。

  追讨。见耶46:21注释。

  19 雅各的分不象这些,因他是造作万有的主;以色列也是他产业的支派。万军之耶和华是他的名。

  恶人在今生享受了他们的福份(见诗17:14)。而上帝子民的福分是创造万有的耶和华自己(见诗119:57;142:5)。

  20 你是我争战的斧子和打仗的兵器;我要用你打碎列国,用你毁灭列邦;

  争战的斧子(mappes)。 “打击的工具”。可能指打仗用的棍棒或狼牙棒。解经家对20-23节的“你”指谁有分歧。最好的结论似乎是上帝对巴比伦说话。描写她给列国所带来的各种惩罚。

  21 用你打碎马和骑马的;用你打碎战车和坐在其上的;

  22 用你打碎男人和女人;用你打碎老年人和少年人;用你打碎壮丁和处女;

  23 用你打碎牧人和他的群畜;用你打碎农夫和他一对牛;用你打碎省长和副省长。

  省长(pachah)。源于亚述语pahatu (见尼2:7;该1:1;斯3:12)。

  副省长(sagan)。源于亚述语shakenu ,指地位稍低的官长(见尼2:16)。

  24 耶和华说:“我必在你们眼前报复巴比伦人和迦勒底居民在锡安所行的诸恶。”

  在你们眼前。这是对犹太人说的。

  报复。上帝用巴比伦的侵略来惩罚罪恶,促使祂的子民悔改,绝不会减轻巴比伦自己的罪责(见《使徒行述》581页)。每一个人都要为自己的弃善择恶而付出代价。尽管上帝可能为了良好的目的而控制着罪恶(诗76:10),但这绝不意味着要祂对罪恶负责。上帝常常会利用仇敌的计谋来成全祂仁慈的旨意(见《历代愿望》471页)。

  25 耶和华说:你这行毁灭的山哪,就是毁灭天下的山,我与你反对。我必向你伸手,将你从山岩滚下去,使你成为烧毁的山。

  行毁灭的山。显然指巴比伦。但由于巴比伦完全处在平原之上,故应从寓意上理解为指巴比伦强大的统治力量。但以理也用同样的比喻描写上帝的国(但2:34,35,44,45;参启17:9,10)。

  26 人必不从你那里取石头为房角石,也不取石头为根基石;你必永远荒凉。这是耶和华说的。

  不要按从字面把本节理解成巴比伦废墟的材料不能再用来建筑。古城中的许多材料在中世纪和现代被阿拉伯人用来在古巴比伦外城墙之内建造了好几个村庄。本节应从寓意角度理解为古代的巴比伦帝国永远不会东山再起。巴比伦城也将被摧毁,永不能恢复昔日是荣耀和地位(见耶50:12注释)。

  27 要在境内竖立大旗,在各国中吹角,使列国预备攻击巴比伦,将亚拉腊、米尼、亚实基拿各国招来攻击他;又派军长来攻击他,使马匹上来如蚂蚱,

  亚拉腊。指亚述碑文中所提到的乌拉图(Urartu)王国,位于亚美尼亚东部,凡(Van)湖的西北。见王下19:37和赛37:38。基亚克萨里斯(公元前625-585年)把乌拉图并入玛代帝国。

  米尼。在亚述铭文中为Mannai ,指居住在乌尔米耶湖东面和东南面的一个民族,又称为Manneans和Munna人。

  亚实基拿(Ashkuza)。 这个民族生活在乌尔米耶湖东南(见创10:3注释)。学者们认定他们是西徐亚人,祖先不详,以劫掠为生,在公元前7世纪,从中亚横扫美索不达米亚。希罗多德(I.95页以后)说他们控制和劫掠玛代达28年(公元前653-625年)之久(见乔治.卡默伦《伊朗古代史》176,232页)。后来玛代国王基亚克萨里斯制服了他们,使他们与他结盟。玛代人似乎从西徐亚人那里学到了高超的射箭技术的,并因此而闻名(见耶51:11)。公元前七世纪末,西徐亚人与玛代人和巴比伦联合消灭了亚述王国。在本节中,又作为玛代的盟友消灭了巴比伦。

  军长(tiphsar )。可能源于亚述语tupsharru (“书版刻写人”,“抄写员”)。在古代近东,“抄写员”不单指擅长于书写的人。他们的地位比较显要,在本节指高级军官。

  28 使列国和玛代君王,与省长和副省长,并他们所管全地之人,都预备攻击他。

  玛代。见11节注释。

  省长和副省长。见23节注释。

  29 地必震动而瘠苦;因耶和华向巴比伦所定的旨意成立了,使巴比伦之地荒凉,无人居住。

  30 巴比伦的勇士止息争战,藏在坚垒之中。他们的勇力衰尽,好象妇女一样。巴比伦的住处有火着起,门闩都折断了。

  止息争战。楔形文字关于巴比伦陷落的记载和圣经的记录,都说明巴比伦对玛代波斯的进攻没有进行认真的抵抗。在所谓《拿波尼度编年史》的楔形文献中,仅记录了一次真正的战斗,是在底格里斯河边的奥皮斯展开的。该地在巴比伦城以北约115英里处。另一份被称为居鲁士纪念柱的楔形文献(见《SDA圣经注释》卷三64页插图)说:“巴比伦之神米罗达使他不战而胜,进入属于他的巴比伦”( J.B.普里查德《古代近东史》,315页)。还说明统帅进攻的居鲁士可能与城里的马杜克祭司有过接触。他们非常厌恶拿波尼度的统治。所以巴比伦城的陷落,内部的背叛起了一定的作用。

  圣经中的记载描绘出伯沙撒王在宴会中酒醉的那个晚上,巴比伦城被攻占了(但5;见耶50:43)。

  坚垒。巴比伦城的防御极其坚固。考古挖掘发现,该城的四周是由很长的双层外墙围住。墙底总宽度约为100英尺。外城里有护城河,通过幼发拉底河的部分改道而成。护城河里面是一道三层的墙,底部总宽度约为56英尺。在里面,是保护更为严密的皇家城堡(见本册796页插图)。

  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I.190,191页)和色诺芬(《居鲁士的教育》vii.5.1–36页)都说,在玛代波斯人攻城时,巴比伦人躲在城墙里,以为自己能够抵御长期的围攻。

  有火着起。即入侵的军队放火。

  31 通报的要彼此相遇,送信的要互相迎接,报告巴比伦王说:城的四方被攻取了,

  31,32节描写王的臣仆在意识到攻城者已经侵入他们认为坚不可摧的城市时,陷入一片混乱。

  32 渡口被占据了,苇塘被火烧了,兵丁也惊慌了。

  参书2:7;士3:28。希罗多德和色诺芬(见耶51:30“坚垒”的注释)曾记录侵略者通过使流经城内的河水改道,得以进入城中,因为原河床足以容纳大军进城。

  33 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如此说:巴比伦(原文作女子)城好象踹谷的禾场;再过片时,收割他的时候就到了。

  收割。敌人劫掠巴比伦时,收割了她的庄稼(见赛17:5;参珥3:13)

  34 以色列人说: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吞灭我,压碎我,使我成为空虚的器皿。他象大鱼将我吞下,用我的美物充满他的肚腹,又将我赶出去。

  大鱼(tannin) 。可能指巴比伦语中sirrush ,一种想象中的龙状生物,专门奉献给马杜克神的。在装饰巴比伦伊师塔大门的釉砖上,有成百上千这种动物的浮雕。

  赶出去。可能源于希伯来词nadach (“推开”)或duach (“冲掉”)。两种意思都对。

  35 锡安的居民要说:巴比伦以强暴待我,损害我的身体,愿这罪归给他。耶路撒冷人要说:愿流我们血的罪归到迦勒底的居民。

  36 所以,耶和华如此说:我必为你伸冤,为你报仇;我必使巴比伦的海枯竭,使他的泉源干涸。

  海(yam )。有时指河(见赛19:5;在鸿3:8中,yam指尼罗河)。先知这样理解,可能是因为巴比伦拥有河流和运河的庞大体系(见耶50:12,38注释)。

  耶利米在这里可能指幼发拉底河的改道,使玛代波斯军队得以进入巴比伦(见32节注释)。有趣的是,幼发拉底河在古时曾流经巴比伦城中心,使那里成为商业的中心,如今却在巴比伦废墟以西的一段距离处有了新的河道,而原来市中心跨越幼发拉底河的大桥桥墩,却仍留在旱地之上,尽管这可能不是本段预言的本意。见本册796页插图。

  37 巴比伦必成为乱堆,为野狗的住处,令人惊骇、嗤笑,并且无人居住。

  成为乱堆。见耶50:13注释。

  野狗(tannim )。见耶49:33注释。

  38 他们要象少壮狮子咆哮,象小狮子吼叫。

  39 他们火热的时候,我必为他们设摆酒席,使他们沉醉,好叫他们快乐,睡了长觉,永不醒起。这是耶和华说的。

  火热。可能指在巴比伦陷落之时,国家的领袖们都在饮酒狂欢(见但5章)。希罗多德(I.191)说:“巴比伦市区的范围极大,所以当边缘地带被攻占时,住在市中心的巴比伦人竟浑然不知(因为他们正在举行宴会)。他们正在跳舞娱乐,直到获得确凿的消息。巴比伦就这样被攻取了”(亨利·卡里译)。

  快乐。先知用讽刺的语气描绘巴比伦人在毁灭之夜醉酒狂欢的场景。

  永(`olam )。既可表示永恒,也可表示一段特定的时期(见出21:6注释)。巴比伦人在沉醉之中被杀,“睡了长觉”。“永不醒起”指他们像醉汉一样,在酒精的影响消失以前不会醒过来。由于在一千年(启20:5)结束的时候,所有的恶人都将复活,耶51:39中的“永”(`olam )是有一定期限的。

  40 我必使他们象羊羔、象公绵羊和公山羊下到宰杀之地。

  羊羔、公绵羊和公山羊可能指巴比伦人的各个阶层。“公山羊”代表领袖(见赛34:6;结39:18)。

  41 示沙克(就是巴比伦)何竟被攻取?天下所称赞的何竟被占据?巴比伦在列国中何竟变为荒场?

  有人认为示沙克是另一个代码(见第1节;耶25:26注释)。

  42 海水涨起,漫过巴比伦;他被许多海浪遮盖。

  在被称为居鲁士纪念柱的泥柱的楔形文献里(见《SDA圣经注释》卷三64页插图),有着与之惊人相似的描述。这份亲波斯的记录在描写征服巴比伦的时候,说居鲁士的军队向巴比伦前进:“他的浩荡大军犹如河水,缓缓前进,收起武器”(J.B.普里查德《古代近东史》,315页) 。

  43 他的城邑变为荒场、旱地、沙漠,无人居住,无人经过之地。

  荒场。见耶50:12,13注释。

  44 我必刑罚巴比伦的彼勒,使他吐出所吞的。万民必不再流归他那里;巴比伦的城墙也必坍塌了。

  彼勒。见耶50:2注释。

  所吞的。各族的百姓和掠物都曾被掳到巴比伦。波斯人掌权以后,承诺让被掳的百姓和他们的神像回去。在上述(42节)的文献中,居鲁士说:“远至阿舒尔,苏萨,阿加德和埃什南纳地区,赞班(Zamban),米特纳(Me-Turnu),德尔(Der)等城市,以及古蒂人的地区。我把神像归还底格里斯河对岸的这些圣城。其中的圣所已长久沦为废墟。这些神像原来安放在里面,且为它们建造了永久的圣所。我还召集他们(以前的)居民,把他们的住宅还给他们。我根据伟大之主马杜克的命令,把拿波尼度冒着众神之主愤怒,带到巴比伦的所有苏美尔和阿卡德的神像,完好无损地重新安放在原来的神庙中,就是让他们高兴的地方”(J.B.普里查德《古代近东史》316页)。

  城墙。见耶50:15。

  45 我的民哪,你们要从其中出去!各人拯救自己,躲避耶和华的烈怒。

  46 你们不要心惊胆怯,也不要因境内所听见的风声惧怕;因为这年有风声传来;那年也有风声传来,境内有强暴的事,官长攻击官长。

  有证据表明,耶利米的时代结束不久,从尼布甲尼撒的逝世,到巴比伦帝国的倾覆之间,国内外发生了很大的动荡。本节反映了面对自己国家的四分五裂,另一个富有活力的新势力正在崛起,即将登上世界霸主的地位,许多巴比伦人所怀的恐惧心理(见《SDA圣经注释》卷三46-49页)。在人类的全部历史中,平民素来是邪恶统治者阴谋与战争最严重的受害者。上帝的子民在这样的灾难面前,既不要软弱,也不要害怕。

  47 日子将到,我必刑罚巴比伦雕刻的偶像。他全地必然抱愧;他被杀的人必在其中仆倒。

  雕刻的偶像。见52节注释。

  48 那时,天地和其中所有的,必因巴比伦欢呼,因为行毁灭的要从北方来到他那里。这是耶和华说的。

  欢呼。参赛44:23,用诗歌的语言呼吁大自然欢呼以色列的得救。

  北方。见耶1:14注释。虽然波斯的征服者居鲁士实际上是来自伊朗西部的。他来到巴比伦时所统帅的,是延伸到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原玛代大帝国的部队。他军队中许多民族的兵员是来自北方的。

  49 巴比伦怎样使以色列被杀的人仆倒,照样他全地被杀的人也必在巴比伦仆倒。

  本节原文有好几种译法,依据对其中各分句之间关系的理解。英文ASV版旁注译为:“杀害以色列人的巴比伦将会仆倒。全地被杀的人也必在巴比伦仆倒。”英文RSV版为“巴比伦必因以色列被杀的人仆倒,正如她使全地被杀的人仆倒。”

  50 你们躲避刀剑的要快走,不要站住!要在远方记念耶和华,心中追想耶路撒冷。

  耶利米的信息强调犹太人必须牢记,一有机会,他们就得返回巴勒斯坦。这条吩咐的重要性可以从以下的事实中看出来。若干年后,当居鲁士和他的继位者真的允许盼望回国的犹太人回去的时候,只有一部分人响应召唤。尽管在耶利米时代,流亡的以色列人渴望回家,但经过了两三代人,到了上帝指定被掳的七十年(耶29:10)结束时,以色列人已经在巴比伦定居下来了,也积攒了一点财富,所以大多数人都不肯回到巴勒斯坦山区城市和乡村的废墟中去。

  51 我们听见辱骂就蒙羞,满面惭愧,因为外邦人进入耶和华殿的圣所。

  52 耶和华说:日子将到,我必刑罚巴比伦雕刻的偶像,通国受伤的人必唉哼。

  巴比伦人曾因耶和华的圣殿被毁而嘲笑蔑视犹太人。现在他们再也不能这样做了,因为他们自己的偶像也将被毁灭。

  53 巴比伦虽升到天上,虽使他坚固的高处更坚固,还有行毁灭的从我这里到他那里。这是耶和华说的。

  可能指巴比伦高大的城墙和矗立在市中心的宏伟殿塔。由于今天只剩下断壁残垣,人们无从估算巴比伦城墙在鼎盛时的高度。希罗多德(I.178)说城墙有200肘(约340英尺)高。尽管这无疑是夸张的说法(见但4章补充注释),但也说明城墙一定是非同寻常地高。根据当时的一份楔形文献记载,巴比伦的殿塔高达300英尺。

  54 有哀号的声音从巴比伦出来;有大毁灭的响声从迦勒底人之地发出。

  55 因耶和华使巴比伦变为荒场,使其中的大声灭绝。仇敌彷佛众水,波浪砰訇,响声已经发出。

  大声。可能指巴比伦众多人口的喧闹声,或者指巴比伦吹嘘自己荣耀时发出权威的声音。

  众水波浪(gallehem )。可能不是指巴比伦人,而是指进攻的军队。

  56 这是行毁灭的临到巴比伦。巴比伦的勇士被捉住,他们的弓折断了;因为耶和华是施行报应的上帝,必定施行报应。

  耶和华是施行报应的上帝。或“施行报应的上帝是耶和华”。

  57 君王名为万军之耶和华的说:我必使巴比伦的首领、智慧人、省长、副省长,和勇士都沉醉,使他们睡了长觉,永不醒起。

  首领。这里列举了巴比伦的各级官员(见第23节注释)。

  睡了长觉。见39节注释。

  58 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巴比伦宽阔的城墙必全然倾倒;他高大的城门必被火焚烧。众民所劳碌的必致虚空;列国所劳碌的被火焚烧,他们都必困乏。

  宽阔的城墙。见耶50:15;见51:30,53注释。

  高大的城门。根据巴比伦楔形文字记载,巴比伦自恃有八个主门,还有若干较小的门。另一份记录尼布甲尼撒事迹的楔形文字(所谓的《东印度王室铭文》)说,城门的门扇是用香柏木做的,上面包着铜。在巴比伦的废墟里所发现的遗迹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北墙上的伊师塔大门,门下是城市的一条主要道路。门上光亮的瓷砖上雕着与实物一样大小的公牛(献给阿达德神的)和色拉什(“sirrush”,神话中的龙状怪兽,献给马杜克的)。这些黄白相间的雕像刻在蓝色的背景上。在这道大门上,至少雕有575个这样的动物形像。

  众民所劳碌的必致虚空,列国所劳碌的被火焚烧,他们都必困乏。参哈2:13。

  59 犹大王西底家在位第四年,上巴比伦去的时候,玛西雅的孙子、尼利亚的儿子西莱雅与王同去(西莱雅是王宫的大臣),先知耶利米有话吩咐他。

  尼利亚的儿子。西莱雅显然是耶利米的秘书兼助手巴录的兄弟(见耶32:12)。耶利米把信息交给西莱雅,无疑是交给了一位可靠而同情他的朋友手中。

  与王(西底家)同去。鉴于西部地区的动荡可能会酿成对巴比伦的叛乱,有理由相信尼布甲尼撒这时把属国的君主召集到首都,是要让他们重新宣誓效忠他(见《先知与君王》447)。

  尽管没有证据,我们是否可以推测,犹大国王造访巴比伦,可能是为了参加杜拉平原上的尼布甲尼撒巨像的奉献礼(见但3:1)。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设。

  第四年。即公元前594年或593年。这段预言是耶利米在与假先知哈拿尼雅较量的的那一年发布的。

  大臣(sar menuchah )。“休息之地的首领”,可能指军需官,即负责为国王的出行安排住处的官员。基于menuchah 有时是战争的反义词“平安”(王上8:56;代上22:9),也有人认为西莱雅可能是犹大和平组织的领袖,在一定的程度上受巴比伦人的喜欢。

  60 耶利米将一切要临到巴比伦的灾祸,就是论到巴比伦的一切话,写在书上。

  预言书扔进幼发拉底河以后,预言的记录并没有损失。可见这本书不是预言的唯一抄本。先知或他的秘书巴录可能把针对巴比伦的预言另抄了一份,在有机会送到巴比伦的时候交给西莱雅。

  61 耶利米对西莱雅说:“你到了巴比伦务要念这书上的话;

  62 又说:‘耶和华啊,你曾论到这地方说:要剪除,甚至连人带牲畜没有在这里居住的,必永远荒凉。’

  见耶50:12,13注释。

  63 你念完了这书,就把一块石头拴在书上,扔在伯拉河中,

  耶利米经常用表演的方式来传达他的预言(见耶13:1-11;19:1-13;27:2,3;43:9,10)。

  64 说:‘巴比伦因耶和华所要降与他的灾祸,必如此沉下去,不再兴起,人民也必困乏。’”耶利米的话到此为止。

  到此为止。耶利米的预言到这里结束了。最后一章是叙史性后记(见耶52:1)。



耶利米书52章

  提要: 1 西底家的背叛。4 耶路撒冷被围困和攻占。8 西底家的众子被杀。他自己的眼睛被挖出。12 尼布甲尼撒焚烧劫掠耶路撒冷。24 他带走俘虏。31 以未米罗达优待约雅斤。

  1 西底家登基的时候年二十一岁,在耶路撒冷作王十一年。他母亲名叫哈慕他,是立拿人耶利米的女儿。

  西底家。本章1-27节,31-34节与王下24:18-20;25:1-21,27-30基本相同(见该处注释)。补充本章可能是要证明耶利米关于犹大覆灭的预言在历史上得到完全的应验。关于本章的作者,见《SDA圣经注释》本卷344页。

  年二十一岁。在犹大历史最危险的时刻,她的领导权不幸落在一个缺乏经验,优柔寡断的青年国王手中。

  哈慕他。西底家与约雅敬是同父异母的兄弟(见王下23:36),但与约哈斯是同父同母的兄弟(王下23:31)。几年前,尼布甲尼撒的劲敌尼哥二世把约哈斯赶下了台。

  2 西底家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是照约雅敬一切所行的。

  3 因此耶和华的怒气在耶路撒冷和犹大发作,以致将人民从自己的面前赶出。

  不要把这句话理解为西底家反叛巴比伦是愤怒的耶和华想藉此毁灭犹大。犹太王背信弃义是自己选择的。

  4 西底家背叛巴比伦王。他作王第九年十月初十日,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率领全军来攻击耶路撒冷,对城安营,四围筑垒攻城。

  西底家背叛。见王下24:20注释。年青而没有经验的西底家所面临的问题,是比他更为聪明老练的统治者都束手无策的。他登上王位,不是通过合法的程序,而是强大的外国势力掳走了合法的国王和许多国家领袖以后,把他扶植上台的。周围的许多国家都急于背叛巴比伦,想拉拢他加盟。他在耶利米所支持的亲巴比伦派别和假先知所支持的占多数的民族主义派别之间,难以取舍。他还一直幻想埃及会把他的国家从巴比伦的压迫下解救出来。

  第九年。对耶路撒冷的围攻,可能从公元前588年1月开始(见耶39:1注释),到公元前586年7月18日结束,持续了两年半。但在这段时间中,耶路撒冷并不是一直受到攻击的。埃及国王阿普利斯(法老合弗拉,耶44:30)曾向巴勒斯坦进军,致使巴比伦人暂时地撤围(见耶35:5-11)。

  攻击耶路撒冷。这次的围攻与以前不同,因为尼布甲尼撒想要消灭这个国家。过去的入侵大大减少了犹大的领土和人口。据一份权威的估计,当时的人口已减少了一半,可能只剩下150,000人(W.F.奥尔布莱特《圣经考古》,IX:1,1946年2月],4页)。现在巴比伦要进攻犹大“所有余下的城市”,包括拉吉和亚西加(见耶34:7注释)。

  5 于是城被围困直到西底家王十一年。

  6 四月初九日,城里有大饥荒,甚至百姓都没有粮食。

  7 城被攻破,一切兵丁就在夜间从靠近王园两城中间的门,出城逃跑;迦勒底人正在四围攻城。他们就往亚拉巴逃去。

  被攻破。即城墙被攻破。下经文暗示因为饥荒而抵抗失败。

  8 迦勒底的军队追赶西底家王,在耶利哥的平原追上他。他的全军都离开他四散了。

  西底家朝耶利哥方向逃亡,可能想逃到摩押人和亚扪人所在的外约旦。在西底家统治的初期,这些民族曾谋求与他结盟对付巴比伦(见耶27:3)。

  9 迦勒底人就拿住王,带他到哈马地利比拉的巴比伦王那里;巴比伦王便审判他。

  10 巴比伦王在西底家眼前杀了他的众子,又在利比拉杀了犹大的一切首领,

  11 并且剜了西底家的眼睛,用铜链锁着他,带到巴比伦去,将他囚在监里,直到他死的日子。

  剜了眼睛。当时的囚犯通常用矛尖刺穿眼球致盲。除了双目失明以外,西底家还要在余生忍受他终生难忘的巨大的精神痛苦,因为他最后所看到的,是他儿子们被杀的可怕场面。

  12 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十九年五月初十日,在巴比伦王面前侍立的护卫长尼布撒拉旦进入耶路撒冷,

  初十日。就是公元前586年8月17或18日。圣经提到这一天发生了两件事情:一,尼布撒拉旦进入耶路撒冷;二,他烧毁了圣殿和许多其他建筑。根据王下25:18的相应记载,他是当月初七日到达的(公元前586年8月14日或15日)。要协调这两个日期,可以假定尼布撒拉旦是初七日进城,初十日焚烧圣殿的。文字的记录不大可能有错,因为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在毁城以前搬走里面的财宝。还有一种可能是大火连续烧了三天(见《SDA圣经注释》卷二98页)。

  十九年。本节的纪年从西底家转到了尼布甲尼撒,默认了统治权从犹大国王转到巴比伦国王手中。现代的学者也是依据古代字版或其它文献上这种纪年方式的转换,来了解新美索不达米亚的国王们开始统治的大致日期(见《SDA圣经注释》卷三86-87页)。

  13 用火焚烧耶和华的殿和王宫,又焚烧耶路撒冷的房屋,就是各大户家的房屋。

  毁灭圣殿和其它公共建筑不是攻城造成的,而是该城陷落一个月以后被巴比伦人蓄意烧毁的。

  14 跟从护卫长迦勒底的全军就拆毁耶路撒冷四围的城墙。

  拆毁耶路撒冷四围的城墙。关于14-23节,见王下25:10-17注释。

  15 那时护卫长尼布撒拉旦将民中最穷的和城里所剩下的百姓,并已经投降巴比伦王的人,以及大众所剩下的人,都掳去了。

  16 但护卫长尼布撒拉旦留下些民中最穷的,使他们修理葡萄园,耕种田地。

  17 耶和华殿的铜柱并殿内的盆座和铜海,迦勒底人都打碎了,将那铜运到巴比伦去了,

  18 又带去锅、铲子、蜡剪、盘子、调羹,并所用的一切铜器、

  19 杯、火鼎、碗、盆、灯台、调羹、爵,无论金的银的,护卫长也都带去了。

  20 所罗门为耶和华殿所造的两根铜柱、一个铜海,并座下的十二只铜牛,这一切的铜多得无法可称。

  21 这一根柱子高十八肘,厚四指,是空的,围十二肘。

  22 柱上有铜顶,高五肘。铜顶的周围有网子和石榴,都是铜的。那一根柱子照此一样,也有石榴。

  王下25:17所记载柱子的高度是三肘而不是五肘,有可能是抄写的错误(见耶52:12注释),也有可能是因不同的测量方法而造成的。关于从圣殿中掠走的金属物件,耶52章所提到的有几样,在《列王记》中并没有记录。如铜顶周围网子和石榴下面的装饰带,或顶端的花瓣,一位作者没有记下来,而另一位作者则可能记下来了。那些经常从各种参考书中查找资料的人都知道,这些表面上的差异或矛盾,可能只是观察角度的不同而已。

  23 柱子四面有九十六个石榴,在网子周围,共有一百石榴。

  24 护卫长拿住大祭司西莱雅、副祭司西番亚,和三个把门的,

  国家政治领袖和宗教领袖都遇害了。不久以前,副祭司西番雅曾见到耶利米预言耶路撒冷领袖的死亡(耶21:1,7)。

  25 又从城中拿住一个管理兵丁的官(或作:太监),并在城里所遇常见王面的七个人和检点国民军长的书记,以及城里所遇见的国民六十个人。

  七个人。王下25:19为“五个人”。关于俘虏的分类如果有更多的信息,就可能消除这种表面上的差异。

  26 护卫长尼布撒拉旦将这些人带到利比拉巴比伦王那里。

  27 巴比伦王就把他们击杀在哈马地的利比拉。这样,犹大人被掳去离开本地。

  28 尼布甲尼撒所掳的民数记在下面:在他第七年掳去犹大人三千零二十三名;

  本节可能描述公元前598年夏天的那场战争(见耶52:29注释),就是约雅斤被掳的前一年。他被掳是第八年,即公元前597年(王下24:12)。

  29 尼布甲尼撒十八年从耶路撒冷掳去八百三十二人;

  十八年。这是耶路撒冷失陷的前一年(耶52:12),据推测是公元前587年夏天。当时习惯是在春季和夏季展开攻势的(见撒下11:1注释;和《SDA圣经注释》卷二109页注.)。一些学者推定耶路撒冷是在十八年失陷的,耶52:12所提供的日期有误(见《SDA圣经注释》卷三93页注6),但提不出反驳的证据。30节所记录的是第二十三年的另一次掳掠,是其他地方没有记载的。所以我们显然没有理由怀疑第七年和第十八年犹太人被掳的数目。由于当时每年发动一次战争的现象十分普遍,无疑会产生多次的掳掠。第十八年所掳的832人,肯定与第十九年大批俘虏的数目不同。

  各次掳掠的记录并没有说明是指开始出发时的人数,还是经过艰难的跋涉以后最后到达巴比伦的人数。根据古代的史书记载,这种囚掳的结果往往是幸存者只占被迫出行者的一部分。所以如果俘虏的数目是指最后到达巴比伦的人,我们可以相信,尼布甲尼撒开始时掳走的人一定多得多,但在到达巴比伦以前都死掉了。在另一方面,如果这是指戴锁链流放的人(见耶40:4),那么到达巴比伦的各批人数,真是少得可怜!

  30 尼布甲尼撒二十三年,护卫长尼布撒拉旦掳去犹大人七百四十五名;共有四千六百人。

  31 犹大王约雅斤被掳后三十七年,巴比伦王以未米罗达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使犹大王约雅斤抬头,提他出监,

  二十五日。王下25:27为二十七日。我们可以推定,一个事件要分成几个阶段,可能发生在同一天,也可能不是(见耶52:12注释)。很难确定这两个不同的日期是因抄写的错误,还是两位作者选了两个有效的日子记录同一件大事。

  抬头。约在公元前561年(见《SDA圣经注释》卷二第161页)。关于31-33节,见王下25:27-29注释。

  32 又对他说恩言,使他的位高过与他一同在巴比伦众王的位,

  33 给他脱了囚服。他终身在巴比伦王面前吃饭。

  34 巴比伦王赐他所需用的食物,日日赐他一分,终身是这样,直到他死的日子。

  巴比伦人公元前592年的史记提到了分配给犹大王约雅斤和他儿子们的粮食定量。那时距他被掳还没有几年(见《SDA圣经注释》卷二第97页)。他显然先是获释,后来被捕入狱,据推测一直关到以未米罗释放他,赐给他食物,至他去世为止。

目录
注释
切换音频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