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180天读经|交叉融汇通读新旧约
第44天 出38-39章 伯38章 诗22-24篇 林前5-6章

旧约:出埃及记38章

造祭坛

38:1 他用皂荚木做燔祭坛,是四方的,长五肘,宽五肘,高三肘。

38:2 在坛的四拐角上做四个角,与坛接连一块,用铜把坛包裹。

38:3 他做坛上的盆、铲子、盘子、肉叉子、火鼎;这一切器具都是用铜做的。

38:4 又为坛做一个铜网,安在坛四面的围腰板以下,从下达到坛的半腰。

38:5 为铜网的四角铸四个环子,作为穿杠的用处。

38:6 用皂荚木做杠,用铜包裹。

38:7 把杠穿在坛两旁的环子内,用以抬坛。并用板做坛,坛是空的。

造浴盆

38:8 他用铜做洗濯盆和盆座,是用会幕门前伺候的妇人之镜子做的。

立幕院

38:9 他做帐幕的院子,院子的南面,用捻的细麻做帷子,宽一百肘。

38:10 帷子的柱子二十根,带卯的铜座二十个,柱子上的钩子和杆子都是用银子做的。

38:11 北面也有帷子,宽一百肘。帷子的柱子二十根,带卯的铜座二十个,柱子上的钩子和杆子都是用银子做的。

38:12 院子的西面有帷子,宽五十肘。帷子的柱子十根,带卯的座十个,柱子的钩子和杆子都是用银子做的。

38:13 院子的东面,宽五十肘。

38:14,15 门这边的帷子十五肘,那边也是一样。帷子的柱子三根,带卯的座三个。在门的左右各有帷子十五肘,帷子的柱子三根,带卯的座三个。

38:16 院子四面的帷子,都是用捻的细麻做的。

38:17 柱子带卯的座是铜的,柱子上的钩子和杆子是银的,柱顶是用银子包的。院子一切的柱子都是用银杆连络的。

38:18 院子的门廉是以绣花的手工,用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和捻的细麻织的,宽二十肘,高五肘,与院子的帷子相配。

38:19 帷子的柱子四根,带卯的铜座四个,柱子上的钩子和杆子是银的,柱顶是用银子包的。

38:20 帐幕一切的橛子和院子四围的橛子都是铜的。

核计民献金银铜之数

38:21 这是法柜的帐幕中利未人所用物件的总数,是照摩西的吩咐,经祭司亚伦的儿子以他玛的手数点的。

38:22 凡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都是犹大支派户珥的孙子、乌利的儿子比撒列做的。

38:23 与他同工的,有但支派中亚希撒抹的儿子亚何利亚伯;他是雕刻匠,又是巧匠,又能用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和细麻绣花。

38:24 为圣所一切工作使用所献的金子,按圣所的平,有二十九他连得并七百三十舍客勒。

38:25 会中被数的人所出的银子,按圣所的平,有一百他连得并一千七百七十五舍客勒。

38:26 凡过去归那些被数之人的,从二十岁以外,有六十万零三千五百五十人,按圣所的平,每人出银半舍客勒,就是一比加。

38:27 用那一百他连得银子铸造圣所带卯的座,和幔子柱子带卯的座,一百他连得共一百带卯的座;每带卯的座用一他连得。

38:28 用那一千七百七十五舍客勒银子做柱子上的钩子,包裹柱顶并柱子上的杆子。

38:29 所献的铜,有七十他连得并二千四百舍客勒。

38:30 用这铜做会幕门带卯的座和铜坛,并坛上的铜网和坛的一切器具,

38:31 并院子四围带卯的座和院门带卯的座,与帐幕一切的橛子和院子四围所有的橛子。


旧约:出埃及记39章

作圣衣

39:1 比撒列用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做精致的衣服,在圣所用以供职,又为亚伦做圣衣,是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

39:2 他用金线和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并捻的细麻做以弗得。

39:3 把金子锤成薄片,剪出线来,与蓝色、紫色、朱红色线,用巧匠的手工一同绣上。

39:4 又为以弗得做两条相连的肩带,接连在以弗得的两头。

39:5 其上巧工织的带子和以弗得一样的做法,用以束上,与以弗得接连一块,是用金线和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并捻的细麻做的,是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

39:6 又琢出两块红玛瑙,镶在金槽上,彷佛刻图书,按着以色列儿子的名字雕刻。

39:7 将这两块宝石,安在以弗得的两条肩带上,为以色列人做纪念石,是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

作胸牌

39:8 他用巧匠的手工做胸牌,和以弗得一样的做法,用金线与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并捻的细麻做的。

39:9 胸牌是四方的,叠为两层,这两层长一虎口,宽一虎口。

39:10 上面镶着宝石四行:第一行是红宝石、红璧玺、红玉;

39:11 第二行是绿宝石、蓝宝石、金钢石;

39:12 第三行是紫玛瑙、白玛瑙、紫晶;

39:13 第四行是水苍玉、红玛瑙、碧玉。这都镶在金槽中。

39:14 这些宝石都是按着以色列十二个儿子的名字,彷佛刻图书,刻十二个支派的名字。

39:15 在胸牌上,用精金拧成如绳子的链子。

39:16 又做两个金槽和两个金环,安在胸牌的两头。

39:17 把那两条拧成的金链子,穿过胸牌两头的环子。

39:18 又把链子的那两头接在两槽上,安在以弗得前面肩带上。

39:19 做两个金环,安在胸牌的两头,在以弗得里面的边上。

39:20 又做两个金环,安在以弗得前面两条肩带的下边,挨近相接之处,在以弗得巧工织的带子以上。

39:21 用一条蓝细带子把胸牌的环子和以弗得的环子系住,使胸牌贴在以弗得巧工织的带子上,不可与以弗得离缝,是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

作外袍

39:22 他用织工做以弗得的外袍,颜色全是蓝的。

39:23 袍上留一领口,口的周围织出领边来,彷佛铠甲的领口,免得破裂。

39:24 在袍子底边上,用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并捻的细麻做石榴。

39:25 又用精金做铃铛,把铃铛钉在袍子周围底边上的石榴中间。

39:26 一个铃铛一个石榴,一个铃铛一个石榴,在袍子周围底边上,用以供职,是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

作内袍

39:27 他用织成的细麻布为亚伦和他的儿子做内袍。

39:28 并用细麻布做冠冕和华美的裹头巾,用捻的细麻布做裤子。

39:29 又用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并捻的细麻,以绣花的手工做腰带,是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

造冕牌

39:30 他用精金做圣冠上的牌,在上面按刻图书之法,刻着归耶和华为圣。

39:31 又用一条蓝细带子,将牌系在冠冕上,是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

幕工告竣

39:32 帐幕,就是会幕,一切的工就这样做完了。凡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以色列人都照样做了。

39:33 他们送到摩西那里,帐幕和帐幕的一切器具,就是钩子、板、闩、柱子、带卯的座,

39:34 染红公羊皮的盖、海狗皮的顶盖,和遮掩柜的幔子,

39:35 法柜和柜的杠并施恩座;

39:36 桌子和桌子的一切器具并陈设饼;

39:37 精金的灯台和摆列的灯盏,与灯台的一切器具,并点灯的油;

39:38 金坛、膏油、馨香的香料、会幕的门廉,

39:39 铜坛和坛上的铜网、坛的杠并坛的一切器具,洗濯盆和盆座;

39:40 院子的帷子和柱子,并带卯的座,院子的门廉;绳子、橛子,并帐幕和会幕中一切使用的器具;

39:41 精工做的礼服,和祭司亚伦并他儿子在圣所用以供祭司职分的圣衣。

39:42 这一切工作,都是以色列人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做的。

39:43 耶和华怎样吩咐的,他们就怎样做了。摩西看见一切的工都做成了,就给他们祝福。


旧约:约伯记38章

耶和华以造物之妙诘约伯

38:1 那时,耶和华从旋风中回答约伯说:

38:2 “谁用无知的言语使我的旨意暗昧不明?

38:3 你要如勇士束腰;我问你,你可以指示我。

38:4 我立大地根基的时候,你在哪里呢?你若有聪明,只管说吧!

38:5 你若晓得就说,是谁定地的尺度?是谁把准绳拉在其上?

38:6 地的根基安置在何处?地的角石是谁安放的?

38:7 那时,晨星一同歌唱, 神的众子也都欢呼。

38:8 海水冲出,如出胎胞,那时,谁将它关闭呢?

38:9 是我用云彩当海的衣服,用幽暗当包裹它的布,

38:10 为它定界限,又安门和闩,

38:11 说:‘你只可到这里,不可越过,你狂傲的浪要到此止住。’

38:12 你自生以来,曾命定晨光,使清晨的日光知道本位,

38:13 叫这光普照地的四极,将恶人从其中驱逐出来吗?

38:14 因这光,地面改变如泥上印印,万物出现如衣服一样。

38:15 亮光不照恶人,强横的膀臂也必折断。

38:16 你曾进到海源,或在深渊的隐密处行走吗?

38:17 死亡的门曾向你显露吗?死荫的门你曾见过吗?

38:18 地的广大你能明透吗?你若全知道,只管说吧!

38:19 光明的居所从何而至?黑暗的本位在于何处?

38:20 你能带到本境,能看明其室之路吗?

38:21 你总知道,因为你早已生在世上,你日子的数目也多。

38:22 你曾进入雪库,或见过雹仓吗?

38:23 这雪雹乃是我为降灾,并打仗和争战的日子所预备的。

38:24 光亮从何路分开?东风从何路分散遍地?

38:25 谁为雨水分道?谁为雷电开路,

38:26 使雨降在无人之地、无人居住的旷野?

38:27 使荒废凄凉之地得以丰足,青草得以发生?

38:28 雨有父吗?露水珠是谁生的呢?

38:29 冰出于谁的胎?天上的霜是谁生的呢?

38:30 诸水坚硬(注:或作“隐藏”)如石头,深渊之面凝结成冰。

38:31 你能系住昴星的结吗?能解开参星的带吗?

38:32 你能按时领出十二宫吗?能引导北斗和随它的众星吗(注:“星”原文作“子”)?

38:33 你知道天的定例吗?能使地归在天的权下吗?

38:34 你能向云彩扬起声来,使倾盆的雨遮盖你吗?

38:35 你能发出闪电,叫它行去,使它对你说:‘我们在这里’?

38:36 谁将智慧放在怀中?谁将聪明赐于心内?

38:37-38 谁能用智慧数算云彩呢?尘土聚集成团,土块紧紧结连,那时,谁能倾倒天上的瓶呢?

38:39-40 母狮子在洞中蹲伏,少壮狮子在隐密处埋伏,你能为它们抓取食物,使它们饱足吗?

38:41 乌鸦之雏,因无食物飞来飞去,哀告 神;那时,谁为它预备食物呢?


旧约:诗篇22篇

遇极苦时之祈祷

〔大卫的诗,交与伶长。调用“朝鹿”。〕

诗22:1 我的 神,我的 神!为什么离弃我?为什么远离不救我,不听我唉哼的言语?

诗22:2 我的 神啊,我白日呼求,你不应允;夜间呼求,并不住声。

诗22:3 但你是圣洁的,是用以色列的赞美为宝座的(注:“宝座”或作“居所”)。

诗22:4 我们的祖宗倚靠你;他们倚靠你,你便解救他们。

诗22:5 他们哀求你,便蒙解救;他们倚靠你,就不羞愧;

诗22:6 但我是虫,不是人,被众人羞辱,被百姓藐视。

诗22:7 凡看见我的都嗤笑我,他们撇嘴摇头说:

诗22:8 “他把自己交托耶和华,耶和华可以救他吧!耶和华既喜悦他,可以搭救他吧!”

诗22:9 但你是叫我出母腹的,我在母怀里,你就使我有倚靠的心。

诗22:10 我自出母胎就被交在你手里,从我母亲生我,你就是我的 神。

诗22:11 求你不要远离我,因为急难临近了,没有人帮助我。

诗22:12 有许多公牛围绕我,巴珊大力的公牛四面困住我;

诗22:13 它们向我张口,好像抓撕吼叫的狮子。

诗22:14 我如水被倒出来,我的骨头都脱了节,我心在我里面如蜡熔化。

诗22:15 我的精力枯乾,如同瓦片;我的舌头贴在我牙床上。你将我安置在死地的尘土中。

诗22:16 犬类围着我,恶党环绕我;他们扎了我的手、我的脚。

诗22:17 我的骨头,我都能数过;他们瞪着眼看我。

诗22:18 他们分我的外衣,为我的里衣拈阄。

诗22:19 耶和华啊,求你不要远离我!我的救主啊,求你快来帮助我!

诗22:20 求你救我的灵魂脱离刀剑,救我的生命(注:“生命”原文作“独一者”)脱离犬类,

诗22:21 救我脱离狮子的口;你已经应允我,使我脱离野牛的角。

诗22:22 我要将你的名传与我的弟兄,在会中我要赞美你!

诗22:23 你们敬畏耶和华的人要赞美他!雅各的后裔都要荣耀他!以色列的后裔都要惧怕他!

诗22:24 因为他没有藐视憎恶受苦的人,也没有向他掩面;那受苦之人呼吁的时候,他就垂听。

诗22:25 我在大会中赞美你的话是从你而来的;我要在敬畏耶和华的人面前还我的愿。

诗22:26 谦卑的人必吃得饱足,寻求耶和华的人必赞美他。愿你们的心永远活着!

诗22:27 地的四极都要想念耶和华,并且归顺他;列国的万族都要在你面前敬拜。

诗22:28 因为国权是耶和华的;他是管理万国的。

诗22:29 地上一切丰肥的人必吃喝而敬拜;凡下到尘土中不能存活自己性命的人,都要在他面前下拜。

诗22:30 他必有后裔事奉他,主所行的事必传与后代!

诗22:31 他们必来把他的公义传给将要生的民,言明这事是他所行的。


旧约:诗篇23篇

耶和华为牧者

〔大卫的诗。〕

诗23:1 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

诗23:2 他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领我在可安歇的水边。

诗23:3 他使我的灵魂苏醒,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

诗23:4 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你与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诗23:5 在我敌人面前,你为我摆设筵席。你用油膏了我的头,使我的福杯满溢。

诗23:6 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爱随着我,我且要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直到永远!


旧约:诗篇24篇

得陟圣山之人

〔大卫的诗。〕

诗24:1 地和其中所充满的,世界和住在其间的,都属耶和华。

诗24:2 他把地建立在海上,安定在大水之上。

诗24:3 谁能登耶和华的山?谁能站在他的圣所?

诗24:4 就是手洁心清、不向虚妄、起誓不怀诡诈的人。

诗24:5 他必蒙耶和华赐福,又蒙救他的 神使他成义。

诗24:6 这是寻求耶和华的族类,是寻求你面的雅各。〔细拉〕

诗24:7 众城门哪,你们要抬起头来!永久的门户,你们要被举起!那荣耀的王将要进来。

诗24:8 荣耀的王是谁呢?就是有力有能的耶和华,在战场上有能的耶和华。

诗24:9 众城门哪,你们要抬起头来!永久的门户,你们要把头抬起!那荣耀的王将要进来!

诗24:10 荣耀的王是谁呢?万军之耶和华,他是荣耀的王!〔细拉〕


新约:哥林多前书5章

教会容忍淫乱的事

5:1 风闻在你们中间有淫乱的事。这样的淫乱连外邦人中也没有,就是有人收了他的继母。

5:2 你们还是自高自大,并不哀痛,把行这事的人从你们中间赶出去。

5:3 我身子虽不在你们那里,心却在你们那里,好像我亲自与你们同在,已经判断了行这事的人。

5:4 就是你们聚会的时候,我的心也同在。奉我们主耶稣的名,并用我们主耶稣的权能,

5:5 要把这样的人交给撒但,败坏他的肉体,使他的灵魂在主耶稣的日子可以得救。

5:6 你们这自夸是不好的,岂不知一点面酵能使全团发起来吗?

5:7 你们既是无酵的面,应当把旧酵除净,好使你们成为新团;因为我们逾越节的羔羊基督,已经被杀献祭了。

5:8 所以我们守这节不可用旧酵,也不可用恶毒(注:或作“阴毒”)、邪恶的酵,只用诚实真正的无酵饼。

不可与不洁的人相交

5:9 我先前写信给你们说:不可与淫乱的人相交。

5:10 此话不是指这世上一概行淫乱的,或贪婪的、勒索的,或拜偶像的;若是这样,你们除非离开世界方可。

5:11 但如今我写信给你们说:若有称为弟兄是行淫乱的,或贪婪的,或拜偶像的,或辱骂的,或醉酒的,或勒索的,这样的人不可与他相交,就是与他吃饭都不可。

5:12 因为审判教外的人与我何干?教内的人岂不是你们审判的吗?

5:13 至于外人,有 神审判他们。你们应当把那恶人从你们中间赶出去。


新约:哥林多前书6章

不宜争讼

6:1 你们中间有彼此相争的事,怎敢在不义的人面前求审,不在圣徒面前求审呢? 6:2 岂不知圣徒要审判世界吗?若世界为你们所审,难道你们不配审判这最小的事吗?

6:3 岂不知我们要审判天使吗?何况今生的事呢!

6:4 既是这样,你们若有今生的事当审判,是派教会所轻看的人审判吗?

6:5 我说这话是要叫你们羞耻。难道你们中间没有一个智慧人能审断弟兄们的事吗?

6:6 你们竟是弟兄与弟兄告状,而且告在不信主的人面前。

6:7 你们彼此告状,这已经是你们的大错了。为什么不情愿受欺呢?为什么不情愿吃亏呢?

6:8 你们倒是欺压人、亏负人,况且所欺压、所亏负的就是弟兄!

不义的人不能承受 神的国

6:9 你们岂不知不义的人不能承受 神的国吗?不要自欺!无论是淫乱的、拜偶像的、奸淫的、作娈童的、亲男色的、

6:10 偷窃的、贪婪的、醉酒的、辱骂的、勒索的,都不能承受 神的国。

6:11 你们中间也有人从前是这样;但如今你们奉主耶稣基督的名,并藉着我们 神的灵,已经洗净、成圣、称义了。

要在身子上荣耀 神

6:12 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我都可行,但无论哪一件,我总不受它的辖制。

6:13 食物是为肚腹,肚腹是为食物;但 神要叫这两样都废坏。身子不是为淫乱,乃是为主;主也是为身子。

6:14 并且 神已经叫主复活,也要用自己的能力叫我们复活。

6:15 岂不知你们的身子是基督的肢体吗?我可以将基督的肢体作为娼妓的肢体吗?断乎不可!

6:16 岂不知与娼妓联合的,便是与她成为一体吗?因为主说:“二人要成为一体。”

6:17 但与主联合的,便是与主成为一灵。

6:18 你们要逃避淫行。人所犯的,无论什么罪,都在身子以外;惟有行淫的,是得罪自己的身子。

6:19 岂不知你们的身子就是圣灵的殿吗?这圣灵是从 神而来,住在你们里头的;并且你们不是自己的人,

6:20 因为你们是重价买来的,所以要在你们的身子上荣耀 神。

出埃及记38章

提要:1 燔祭坛。铜盆。院子。21 百姓奉献的总数。

他用皂荚木做燔祭坛,是四方的,长五肘,宽五肘,高三肘,

【本会注释】

  第1-8节涉及院子里的器具(见出27:1-5;30:18注释)。

在坛的四拐角上做四个角,与坛接连一块,用铜把坛包裹。

他做坛上的盆、铲子、盘子、肉锸子、火鼎;这一切器具都是用铜做的。

又为坛做一个铜网,安在坛四面的围腰板以下,从下达到坛的半腰。

为铜网的四角铸四个环子,作为穿杠的用处。

用皂荚木做杠,用铜包裹,

把杠穿在坛两旁的环子内,用以抬坛,并用板做坛;坛是空的。

他用铜做洗濯盆和盆座,是用会幕门前伺候的妇人之镜子做的

【本会注释】

  镜子以前没有提到过,是用抛光的青铜制作的,呈圆形或椭圆形。象大多数东方国家一样,这种镜子很早就被埃及妇人使用了。摩西似乎并没有这样的吩咐,所以妇人一定是出于值得称道的献身舍己的精神把它们奉献出来的。这些镜子无疑非常昂贵,所以呈与上帝就成了牺牲奉献的典范(见太26:6-13)。

  这些虔诚的妇女注重心灵胜过外表的妆饰(彼前3:1-5)。她们的礼物证明她们爱上帝胜过爱自己。

他做帐幕的院子。院子的南面用捻的细麻做帷子,宽一百肘。

【本会注释】

  关于第9-20节,见出27:9-19注释。

10 帷子的柱子二十根,带卯的铜座二十个;柱子上的钩子和杆子都是用银子做的。

11 北面也有帷子,宽一百肘。帷子的柱子二十根,带卯的铜座二十个;柱子上的钩子和杆子都是用银子做的。

12 院子的西面有帷子,宽五十肘。帷子的柱子十根,带卯的座十个;柱子的钩子和杆子都是用银子做的。

13 院子的东面,宽五十肘。

14 门这边的帷子十五肘,那边也是一样。帷子的柱子三根,带卯的座三个。在门的左右各有帷子十五肘,帷子的柱子三根,带卯的座三个。

15 ,16 院子四面的帷子都是用捻的细麻做的。

17 柱子带卯的座是铜的,柱子上的钩子和杆子是银的,柱顶是用银子包的。院子一切的柱子都是用银杆连络的。

18 院子的门帘是以绣花的手工,用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和捻的细麻织的,宽二十肘,高五肘,与院子的帷子相配。

19 帷子的柱子四根,带卯的铜座四个;柱子上的钩子和杆子是银的;柱顶是用银子包的。

20 帐幕一切的橛子和院子四围的橛子都是铜的。

21 这是法柜的帐幕中利未人所用物件的总数,是照摩西的吩咐,经祭司亚伦的儿子以他玛的手数点的。

22 凡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都是犹大支派户珥的孙子、乌利的儿子比撒列做的。

23 与他同工的有但支派中亚希撒抹的儿子亚何利亚伯;他是雕刻匠,又是巧匠,又能用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和细麻绣花。

【本会注释】

  亚何利亚伯擅长纺织方面的技能,所以原指从事金属加工的“雕刻匠”应译为“工匠”。

24 为圣所一切工作使用所献的金子,按圣所的平,有二十九他连得并七百三十舍客勒。

【本会注释】

  “一切……的金子”比1000公斤略重一点,足以制成一个边长为37.25厘米的纯金立方体。埃及的金子很多,主要是从埃塞俄比亚进口的。还有许多金子来自属国的进贡。

25 会中被数的人所出的银子,按圣所的平,有一百他连得并一千七百七十五舍客勒。

【本会注释】

  银子约重3440公斤。“一百带卯的座”(第27节)正好与出26:19,21,25,32所列举“带卯的座”的总数相等。

26 凡过去归那些被数之人的,从二十岁以外,有六十万零三千五百五十人。按圣所的平,每人出银半舍客勒,就是一比加。

27 用那一百他连得银子铸造圣所带卯的座和幔子柱子带卯的座;一百他连得共一百带卯的座,每带卯的座用一他连得。

28 用那一千七百七十五舍客勒银子做柱子上的钩子,包裹柱顶并柱子上的杆子。

29 所献的铜有七十他连得并二千四百舍客勒。

【本会注释】

  铜约重2421公斤。还要加上宝石、香料,木器,布匹和各种动物皮革的价值。这充分说明百姓的慷慨(见诗105:37)。

  希伯来人在离开埃及的时候,向埃及人“要”了许多财物(见出3:22;12:35,36注释)。以色列人最近无疑还从战败的亚玛力人那里获得了相当多的财富(出17:8-13)。

30 用这铜做会幕门带卯的座和铜坛,并坛上的铜网和坛的一切器具,

31 并院子四围带卯的座和院门带卯的座,与帐幕一切的橛子和院子四围所有的橛子。

出埃及记39章

提要:1 供职的衣服和圣衣。2 以弗得。8 胸牌。22 以弗得的外袍。27 细麻布作的内袍、冠冕和腰带。30 圣冠上的牌。32 一切都经摩西查验和认可。


1 比撒列用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做精致的衣服,在圣所用以供职,又为亚伦做圣衣,是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

 【本会注释】

  祭司的衣袍按照出28章中的指示制作。


2 他用金线和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并捻的细麻做以弗得;

3 把金子锤成薄片,剪出线来,与蓝色、紫色、朱红色线,用巧匠的手工一同绣上。

 【本会注释】

  这里首次解释绣花金线的制造方法。


4 又为以弗得做两条相连的肩带,接连在以弗得的两头。

5 其上巧工织的带子和以弗得一样的做法,用以束上,与以弗得接连一块,是用金线和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并捻的细麻做的,是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

6 又琢出两块红玛瑙,镶在金槽上,彷佛刻图书,按着以色列儿子的名字雕刻;

7 将这两块宝石安在以弗得的两条肩带上,为以色列人做纪念石,是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

8 他用巧匠的手工做胸牌,和以弗得一样的做法,用金线与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并捻的细麻做的。

9 胸牌是四方的,叠为两层;这两层长一虎口,宽一虎口,

10 上面镶着宝石四行:第一行是红宝石、红璧玺、红玉;

11 第二行是绿宝石、蓝宝石、金钢石;

12 第三行是紫玛瑙、白玛瑙、紫晶;

13 第四行是水苍玉、红玛瑙、碧玉。这都镶在金槽中。

14 这些宝石都是按着以色列十二个儿子的名字,彷佛刻图书,刻十二个支派的名字。

15 在胸牌上,用精金拧成如绳子的链子。

16 又做两个金槽和两个金环,安在胸牌的两头。

17 把那两条拧成的金链子穿过胸牌两头的环子,

18 又把链子的那两头接在两槽上,安在以弗得前面肩带上。

19 做两个金环,安在胸牌的两头,在以弗得里面的边上,

20 又做两个金环,安在以弗得前面两条肩带的下边,挨近相接之处,在以弗得巧工织的带子以上。

21 用一条蓝细带子把胸牌的环子和以弗得的环子系住,使胸牌贴在以弗得巧工织的带子上,不可与以弗得离缝,是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

22 他用织工做以弗得的外袍,颜色全是蓝的。

23 袍上留一领口,口的周围织出领边来,彷佛铠甲的领口,免得破裂。

24 在袍子底边上,用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并捻的细麻做石榴,

25 又用精金做铃铛,把铃铛钉在袍子周围底边上的石榴中间:

26 一个铃铛一个石榴,一个铃铛一个石榴,在袍子周围底边上用以供职,是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

27 他用织成的细麻布为亚伦和他的儿子做内袍,

28 并用细麻布做冠冕和华美的裹头巾,用捻的细麻布做裤子,

29 又用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并捻的细麻,以绣花的手工做腰带,是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

30 他用精金做圣冠上的牌,在上面按刻图书之法,刻着“归耶和华为圣”。

31 又用一条蓝细带子将牌系在冠冕上,是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

32 帐幕,就是会幕,一切的工就这样做完了。凡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以色列人都照样做了

 【本会注释】

  以色列人是三月才到达西奈山的(出19:1),摩西又和上帝相处了近三个月(出24:18;34:28),所以帐幕约于六月或七月开工,到年底前才完成(出40:2;《先祖与先知》第349页)。制作帐幕化了六个月的时间。速度之快表现了献身的精神,熟练的工艺,工程有关人员的亲密合作,以及上帝对他们工作的祝福。


33 他们送到摩西那里。帐幕和帐幕的一切器具,就是钩子、板、闩、柱子、带卯的座,

34 染红公羊皮的盖、海狗皮的顶盖,和遮掩柜的幔子,

35 法柜和柜的杠并施恩座,

36 桌子和桌子的一切器具并陈设饼,

37 精金的灯台和摆列的灯盏,与灯台的一切器具,并点灯的油,

38 金坛、膏油、馨香的香料、会幕的门帘,

39 铜坛和坛上的铜网,坛的杠并坛的一切器具,洗濯盆和盆座,

40 院子的帷子和柱子,并带卯的座,院子的门帘、绳子、橛子,并帐幕和会幕中一切使用的器具,

41 精工做的礼服,和祭司亚伦并他儿子在圣所用以供祭司职分的圣衣。

42 这一切工作都是以色列人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做的。

43 耶和华怎样吩咐的,他们就怎样做了。摩西看见一切的工都做成了,就给他们祝福。

 【本会注释】

  上帝在完成创造大工以后,观看祂手所造的一切,发现都“甚好”,就向它们祝福(创1:22,28,31)。现在,人已完成了上帝应许住在其中的“圣所”(出25:8)。它代表了人最佳的努力,并且是“照耶和华所吩咐”的做成的(出39:43)。于是摩西“祝福”百姓出于爱心和奉献精神的辛劳。


约伯记38章

提要:1 上帝要约伯回答。4 上帝以祂大能的作为,使约伯认识到自己的无知,31 和愚蠢。


1 那时,耶和华从旋风中回答约伯说:

【本会注释】

耶和华。上帝回答约伯的话共有四章(38-41章),中间插入约伯短暂的承认(伯40:3-5)。第38和39章是相在一起的,是对约伯的呼吁,因为他不了解上帝在大自然中的创作。上帝设法拓宽约伯对祂的理解。这两章可以进一步分为:

世界的创造(见伯38:4-7);大海(第8-11节);黎明(第12-15节);其他自然现象,如大海,光明和黑暗,白雪,冰雹,洪水,雨,雷,闪电,冰,露水,霜的秘密(第16-30节);星星和云彩(第31-38节);动物世界(见伯38:39到39:30)。

回答约伯。上帝并不马上为约伯辩护。祂的目的不是解决争端,而是显示祂自己。祂也不向约伯解释他受苦的原因。清醒地理解上帝要比揭示天意的一切理由更加重要。上帝没有解释为什么恶人兴旺和义人受苦,没有提世界的未来,或将来对现在不公的补偿。上帝只是显示祂自己──祂的善良,能力和智慧。祂想用这些启示来回答约伯的问题。

上帝的回答不但让约伯了解事实,而且更认识祂。这种方法十分见效,以致约伯作出这样的反映:“现在我亲眼看见你”(见伯42:5)。约伯看见上帝以后,他的困惑消失了。只有上帝能提供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帝回答约伯的方式非常深奥,值得深思。


2 谁用无知的言语使我的旨意暗昧不明?

【本会注释】

不知上帝是指约伯,还是指以利户。如果是针对以利户的,那就意味:一,上帝的话是矛盾的。在这里说约伯因“无知的言语”而思想混乱,在伯42:7又说约伯的朋友们“不如我的仆人约伯说的是”;二,以利户在上帝显现以前刚说过话,上帝在对约伯说话以前,不顾及他和其他朋友的言论。如果是针对约伯的,那就意味:一,这一句话是对约伯说的(见伯38:1;40:1,6;42:7);二,约伯似乎把这句话用在自己身上(见伯42:3)。


3 你要如勇士束腰;我问你,你可以指示我。

【本会注释】

上帝现在对约伯说话。约伯本想对上帝提问,但是上帝采取主动,宣布要向他提问(见伯9:32-35;13:3,18-22;23:4-7;31:35)。“束腰”指古代服装的款式。那时一个人跑步,劳动或打仗,通常用腰带把宽松的长袍束起来。这里的意思是“要尽可能使自己强壮有力,准备作出最大的努力。”


4 我立大地根基的时候,你在哪里呢?你若有聪明,只管说吧!

【本会注释】

根基。这个比喻经常用到(见诗102:25;104:5;箴8:29;赛48:13;51:13,16;亚12:1;来1:10)。

只管说吧。说明约伯的知识十分有限。


5 你若晓得就说,是谁定地的尺度?是谁把准绳拉在其上?

【本会注释】

你若晓得。这句话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约伯调整思绪。

把准绳拉在其上。这个比喻来自盖大楼。神圣的建筑师规划了地球的创造。


6 地的根基安置在何处?地的角石是谁安放的?

【本会注释】

安置。直译是“下沉”。指放下基石直到坚实为止。上帝问约伯地球安放在何处。这个比喻不能从字面上理解。


7 那时,晨星一同歌唱;上帝的众子也都欢呼。

【本会注释】

晨星。显然指“上帝的众子”。关于“上帝的众子”的身份,见伯1:6注释。

欢呼。三次提到天使的“欢呼”。那是在上帝的创造,救赎和更新地球的时候(见《证言》卷六456页;《先祖与先知》65页;《证言》卷八42页)。


8 海水冲出,如出胎胞,那时谁将它关闭呢?

【本会注释】

海。上帝把约伯的注意力从陆地转到海洋。海洋是创造的第二大奇迹(见创1:9,10;出20:11;诗104:24,25)。

冲出。上帝把创造海洋比作婴儿的诞生。本节指出上帝大能的两个证据。一,海洋的创造;二,定下海洋的界限。


9 是我用云彩当海的衣服,用幽暗当包裹它的布,

【本会注释】

刚诞生的海洋,穿上云彩,包裹在幽黑之中。


10 为它定界限,又安门和闩,

【本会注释】

定界限。与七十士译本同。


11 说:你只可到这里,不可越过;你狂傲的浪要到此止住。

【本会注释】

这里美丽的诗体结构对热爱海洋的人有特殊的魅力。


12 你自生以来,曾命定晨光,使清晨的日光知道本位,

【本会注释】

晨光。即“黎明”。

清晨。上帝从海洋转到日出。晨曦是一再重现的奇迹。上帝问约伯能否控制它。


13 叫这光普照地的四极,将恶人从其中驱逐出来吗?

【本会注释】

指晨光普照大地,把恶人驱逐出来,生动地比喻恶人厌恶亮光(见伯24:16,17)。太阳一出来,恶人就消失了。


14 因这光,地面改变如泥上印印,万物出现如衣服一样。

【本会注释】

改变。或“变形”。

如泥。正如印章在没有光泽的泥巴中盖上图形,黎明也使朦胧的大地有了形状和色彩。

如衣服一样。日出使大地有了形状和色彩,就像衣服上色彩斑斓的刺绣;山峦,树林,花朵,房屋和田地都变得醒目多彩;但是在夜间,地球似乎是荒凉乏味的。


15 亮光不照恶人;强横的膀臂也必折断。

【本会注释】

亮光不照恶人。亮光不会给恶人带来快乐。他们里面的黑暗使他们躲避外面的亮光。黎明的来临会使他们受到暴露和惩罚。

膀臂。曾经实施暴力的膀臂,在亮光到来时被折断了。违法的活动被制止了。


16 你曾进到海源,或在深渊的隐密处行走吗?

【本会注释】

海源。问约伯有没有到过海洋的源头。

深渊的隐密处。约伯当然没有探测或行走过的海底的洞窟。


17 死亡的门曾向你显露吗?死荫的门你曾见过吗?

【本会注释】

见诗107:18;参赛38:10;启20:14。


18 地的广大你能明透吗?你若全知道,只管说吧!

【本会注释】

约伯的天地很小。他所走过的地方也许只是几英里之内。上帝问他有没有想过地球的范围。他根本没有想到这一点。


19 光明的居所从何而至?黑暗的本位在于何处?

【本会注释】

上帝要约伯解释光明和黑暗的现象。


20 你能带到本境,能看明其室之路吗?

【本会注释】

这里把光明和黑暗拟人化,说它们是有住所的。到了夜晚,光明回到自己的居所,黑暗就出来了。到了早晨,黑暗自己的居所,光明就出来了。


21 你总知道,因为你早已生在世上,你日子的数目也多。

【本会注释】

七十士译本把本节与前一节这样连起来:“如果你能把我带到它们的边界,知道它们的路线,我就知道你是那时诞生的;你的年数也多”。21节希伯来语的含义模糊,可以译为疑问句,也可译为肯定陈述句:“你知道,因为你是那时诞生的;你日子的数目也多”。由于肯定陈述句含有很强的讽刺意义,所以最好还是保留疑问形式,或者采用七十士译本的意思。参以利法的讽刺的问句(见伯15:7)。


22 你曾进入雪库,或见过雹仓吗?

【本会注释】

冰雪之类的自然想象,是人类多年的谜,但是对上帝来说,这不是什么秘密。


23 这雪雹乃是我为降灾,并打仗和争战的日子所预备的。

【本会注释】

冰雹在圣经中被视为上帝惩罚的手段(见出9:18-29;书10:11;诗18:12,13;78:47,48;105:32;赛30:30;结13:11,13;启11:19;16:21)。


24 光亮从何路分开?东风从何路分散遍地?

【本会注释】

上帝的许多问题涉及到物质的起源。约伯的根本问题是他不知道他自己受苦的原因。


25 谁为雨水分道?谁为雷电开路?

【本会注释】

为雨水分道。或“开劈水道”。排洪的水道不是人或牲口挖出来的。

谁为雷电开路。没有人能划出雷电的路线。


26 使雨降在无人之地、无人居住的旷野?

【本会注释】

上帝不停地供给人类的需求,还对动物关怀备至。


27 使荒废凄凉之地得以丰足,青草得以发生?

28 雨有父吗?露水珠是谁生的呢?

29 冰出于谁的胎?天上的霜是谁生的呢?

30 诸水坚硬(或作:隐藏)如石头;深渊之面凝结成冰。

31 你能系住昴星的结吗?能解开参星的带吗?

【本会注释】

你能系住昴星的结么?上帝把约伯的注意力从地上创造的奇迹转到宇宙的辉煌。上帝指着几个人们所熟悉的明亮星座,问约伯能否引导他们穿过星空。

昴星。希伯来语是kimah,源于阿拉伯语词根kum,意为“组”或“群”。在摩5:8中它也与“参星”并提。人类自古就把金牛星座中的昴星视为天空中最美丽最迷人的星群。丁尼生说它们是一群歇在银穗带上的萤火虫。即使是小小的望远镜,也能让人为这群美丽灿烂的星星而惊叹不已,就像俯视科罗拉多河的大峡谷一样。

“结”的原文是ma`adannoth,意为“带子”或“脚镣”。Ma`adannoth可能指万有引力使星团中的每一颗星星在天空中一起飞行。这些星星是一个紧密相联的群体,在平行的轨道上运行。有人认为ma`adannoth是指昴星所在的星云。这团星云被其中的星星照亮,就像氖灯管里的气体一样,即使是低倍数的望远镜,也能看得很清楚。拍摄下来的昴星是天空中无比美丽的图景。这种解释虽然很动人,但我们要记住,约伯是看不见星云的。所以比较可能的是上帝指引导约伯观察他所看得见的物体。ma`adannoth是指万有引力的“结”,把这群美妙星星保持在宇宙的轨道上。

参星。参星的“带”含义不明。有人认为“带”是指被称为参星之“腰带” 三颗星星。它们在天空虽然比较靠近,但不像昴星那样属于一个星团。实际上它们以很快的速度朝不同的方向飞行。这种解释与本文对昴星的“结”和参星的“带”所做的对照是一致的。


32 你能按时领出十二宫吗?能引导北斗和随它的众星(星:原文作子)吗?

【本会注释】

十二宫。十二个“宫”或星座指:白羊星座,金牛星座,双子星座,巨蟹星座,狮子星座,室女星座,天秤星座,天蝎星座,人马星座,摩羯星座,宝瓶星座和双鱼星座,构成了天球赤道,标出了太阳在星空中每年运行的轨道。Mazzaroth源于词根“发光”,或“明亮”。兰格把它译为“明亮的星星”。

北斗 。一般认为指大熊星座,而不是大角星,尽管两者都不能确定。如果指大角星,那么“它的众星(星:原文作子)”就是附近大熊星座的北斗七星。大角星(Arcturus)来自两个希腊词语:arktos(“熊”)和ouros“卫士”。大角星是牧夫星座中是最亮的星星,有时被描绘为猎户,或“追熊者”,带着用皮带牵住的猎狗(附近的猎犬星座),在北方的天空追逐大熊星座。赞成指大角星的人指出,该星与周边的星星相对而言,运动量特别大,符合伯38:32的描述。有人指出,北斗七星在天空中看上去十分接近,但不属于同一星团,而是朝着不同的方向飞速前进的。


33 你知道天的定例吗?能使地归在天的权下吗?

34 你能向云彩扬起声来,使倾盆的雨遮盖你吗?

35 你能发出闪电,叫它行去,使它对你说:我们在这里?

36 谁将智慧放在怀中?谁将聪明赐于心内?

【本会注释】

含义明确。但从第34,35节的云彩和气候一下子转到人,到第37节又转到云彩的难点,使许多人试图寻找“怀”和“心”的其他含义。英文RSV版把“怀”和“心”译为“云”和“雾”。这只是出于猜测。


37 谁能用智慧数算云彩呢?尘土聚集成团,土块紧紧结连;那时,谁能倾倒天上的瓶呢?

【本会注释】

云彩。像海边的沙,多得无法统计。

土块紧紧结连。以上的比喻到此结束。土壤既结块变硬,又有谁能让云彩在上面倒水呢?

倾倒天上的瓶。把里面是东西倒出来。


38 ,39 母狮子在洞中蹲伏,少壮狮子在隐密处埋伏;你能为它们抓取食物,使它们饱足吗?

【本会注释】

又一次改变话题。从逻辑上说,讨论动物世界的第39章,应该从这里开始。上帝问约伯能否养活一窝狮子。上帝所赐的本能,会使动物做人所做不到的事。


40 ,41 乌鸦之雏因无食物飞来飞去,哀告上帝;那时,谁为它预备食物呢?


诗篇22篇

序言——本诗歌被称最悲怆的预言性弥赛亚诗歌,又被称为十字架之歌。其中的内容被新约作家用来描写无罪的上帝圣子在受难时的痛苦。祂虽然信靠上帝,上帝却似乎离弃了祂。在整首诗歌里没有罪的告白,也没有丝毫的怨恨。诗中的语言和描写方式都是大卫所常用的。虽然诗人似乎在叙述自己的经历,但本诗经常被《新约》所引述,证明其中的内容至少有一部分是涉及弥赛亚的(太27:35,39,43,46;可15:24,34;路23:34,35;约19:24,28)。关于预言双重运用的原则,见申18:15注释。

本诗分为两个部分,前21节是受苦者的控诉和祈祷,后10节(第22-31节)是得救后的感恩。两个部分之间没有过渡,而是一下子从失望转到赞美。《历代愿望》第741-757页有助于理解本诗的弥赛亚特征。阅读本诗时最好再看一下赞美诗:“至圣之首受重创,希世痛苦难当”(《赞美诗》505版82首)。J.S.巴哈为这首动人的圣诗配上优美的和声。

关于本诗的题记,见本书第616,628页(《诗篇》序言)。


大卫的诗,交与伶长。调用朝鹿。

1 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为什么远离不救我?不听我唉哼的言语?

【本会注释】

我的上帝('Eli)。见本注释卷一第171页。“我的”二字似乎为本节失望的语气增添一点信心的色彩。信心在与恐惧进行搏斗

为什么?这是一个孩子失望的呼喊。他不理解为什么父亲离弃了他。

离弃我(`azabtani)。希腊语sabachthani译自亚兰语,是耶稣后来所发出的呼喊(见太27:46;可15:34)。

不救我 。KJV版为“不帮我”。

唉哼(she'agah)。指狮子的吼叫(伯4:10;赛5:29;结19:7;亚11:3)。用在人身上,是指强烈的呼吁(见诗32:3)。详见《历代愿望》第753-756页。


2 我的上帝啊,我白日呼求,你不应允,夜间呼求,并不住声。

【本会注释】

上帝垂听了每一次的呼求。基督却得不到答复的凭据(见《历代愿望》第753页)。


3 但你是圣洁的,是用以色列的赞美为宝座(或作:居所)的。

【本会注释】

但。受苦者对所遭遇的试炼感到困惑。圣洁而满有怜悯的上帝怎么能这样待他?

赞美为宝座。可能喻指上帝在圣所里,被赞美祂的生灵所围绕。


4 我们的祖宗倚靠你;他们倚靠你,你便解救他们。

【本会注释】

受苦者似乎争辩说,既然上帝拯救了信靠他的祖先,祂一定也会拯救他。我们在黑暗中的时候,如果看见别人得救,会更会觉得自己命苦。


5 他们哀求你,便蒙解救;他们倚靠你,就不羞愧。

【本会注释】

当人们发现自己的信心被辜负了,就会感到耻辱,觉得自己的信心太愚蠢(见耶14:3)。但是上帝一直证明自己是可靠的。


6 但我是虫,不是人,被众人羞辱,被百姓藐视。

【本会注释】

他觉得自己被上帝藐视,像一条爬虫,不受上帝所理会。参赛41:14;49:7;52:14;53:3。关于希伯来语两个表示“人”的词语(’ish和'adam)之间的区别,见诗4:2;8:4注释。


7 凡看见我的都嗤笑我;他们撇嘴摇头,说 :

【本会注释】

嗤笑我(la`ag)。见诗2:4;可15:29。

撇嘴。表示藐视(见诗35:21)。

摇头。表示轻蔑(见诗44:14)。他们的话记在下一节。


8 他把自己交托耶和华,耶和华可以救他吧!耶和华既喜悦他,可以搭救他吧!

【本会注释】

见诗37:5;箴16:3。描写耶稣在十字架上的屈辱。十字架前的文士和长老就说过这样的话(见太27:43)。


9 但你是叫我出母腹的;我在母怀里,你就使我有倚靠的心。

【本会注释】

出母腹。即尽他的记忆所及。敌人的嘲笑变为得救的理由。他的思想从敌人的嘲笑转到他们对他的暴行。

使我有倚靠的心。依靠之心是从婴儿时期培养的。


10 我自出母胎就被交在你手里;从我母亲生我,你就是我的上帝。

11 求你不要远离我!因为急难临近了,没有人帮助我。

12 有许多公牛围绕我,巴珊大力的公牛四面困住我。

【本会注释】

公牛。比喻凶狠的人,想要毁灭他。

大力的公牛('abbirim)。在好几份乌加列文献中(见本书第618,619页)是指“水牛”。也指神话中的一个人物,由巴力和他妹妹亚纳所生。

巴珊。位于约旦河东,以肥沃的牧场和又大又壮的牛羊著称(见申32:14;结39:18;摩4:1)。


13 他们向我张口,好象抓撕吼叫的狮子。

【本会注释】

向我张口。这是一幅野兽攻击和撕裂猎物的画面。

吼叫的狮子。用贪婪的公牛作比喻似乎还言尤未尽。诗人现在用虎视眈眈,准备扑向猎物的狮子来加强自己的语气。


14 我如水被倒出来;我的骨头都脱了节;我心在我里面如蜡熔化。

【本会注释】

如水被倒出来。参书7:5。似乎指丧失力量(撒下14:14)。

熔化。他的意志不再坚强。他已心力交瘁(见哀2:11)。


15 我的精力枯干,如同瓦片;我的舌头贴在我牙床上。你将我安置在死地的尘土中。

【本会注释】

瓦片。他不再像生长的树木一样充满活力,而是干燥易碎,就像脆弱的陶器。

舌头贴。可能指极其干渴。

死地的尘土。比喻死亡。死亡与坟墓的尘土有联系。


16 犬类围着我,恶党环绕我;他们扎了我的手,我的脚。

【本会注释】

犬类。凶残咆哮的恶犬般的人成群地围着他,想要夺取他的性命。东方的城市里到处有成群的饿狗,经常以没有埋葬的尸体为食(见王上14:11;参诗59:6,14,15)。诗人在巴珊公牛和狮子后,再加上饿狗,以进一步强调环境的险恶(见第12,13注释)。

他们扎了(ke'ari)。可译为“像狮子”,如赛38:13。这是在《旧约》中唯一出现的另一次。本句可理解为:“他们像狮子一样缠住我的手脚”。Ke'ari译为“他们扎了”不太准确。这可能是拼写的错误。一些古卷,七十士译本,叙利亚译本和武加大译本根据原文保留了原意。救主曾用这些话预言祂将受到的待遇(见《历代愿望》第746页)。参约20:25-27。


17 我的骨头,我都能数过;他们瞪着眼看我。

【本会注释】

因为骨瘦如柴,所以能数出来。关于该动词的类似用法,见诗147:4。


18 他们分我的外衣,为我的里衣拈阄。

【本会注释】

分。指“瓜分”。

拈阄。这个预言的应验,见太27:35;路23:34;约19:23,24。


19 耶和华啊,求你不要远离我!我的救主啊,求你快来帮助我!

【本会注释】

“你”在原文中放在句首作为强调,与迫害者形成对比。这里用更恳切的语气重复第11节的祈祷。


20 求你救我的灵魂脱离刀剑,救我的生命(生命:原文作独一者)脱离犬类,

【本会注释】

灵魂。见诗3:2;16:10注释。

生命(yechidah)。意为“独自”,如独生女(士11:34)。该词是阴性的,因为yechidah 与“灵魂”相对应。“灵魂”在希伯来语里也是阴性的。七十士译本里把yechidah译为monogenes;在约3:16中为“独生子”。

犬类。参第16节。


21 救我脱离狮子的口;你已经应允我,使我脱离野牛的角。

【本会注释】

狮子的口。参第13节。

你已经应允我。诗人的祈祷以完全的安宁结束。他知道上帝就在身边帮助他。本节所体现的情感剧变是许多诗篇所共有的特征(见诗3篇;6篇;12篇;28篇等)。也许本诗是希伯来诗歌戏剧性独白最典型的例子。

野牛(remim)。见伯39:9注释。本节把狮子和野牛比作攻击的武器。见民22:22注释。

虽然受到“饿狗”,“狮子”,“公牛”和“野牛”的围困,受难者知道自己没有被抛弃。沮丧和忧愁变成了信靠,平安和欢乐赞美。第22-31节是赞美的凯歌。门德尔松在为本诗配合唱谱的时候,从这里起突然由小调转为大调旋律,以表达情感的剧变。


22 我要将你的名传与我的弟兄,在会中我要赞美你。

【本会注释】

他要在聚集的崇拜者作出赞美的见证(见诗1:5;赛38:19,20)。


23 你们敬畏耶和华的人要赞美他!雅各的后裔都要荣耀他!以色列的后裔都要惧怕他!

【本会注释】

呼吁全体以色列人,所有上帝的子民加入赞美的行列。


24 因为他没有藐视憎恶受苦的人,也没有向他掩面;那受苦之人呼吁的时候,他就垂听。

25 我在大会中赞美你的话是从你而来的;我要在敬畏耶和华的人面前还我的愿。

【本会注释】

是从你而来的。上帝赐下赞美的愿望和力量,正如祂赐下拯救,就是赞美的理由一样。

大会。参22节。

愿。用祭物来表达对得救的感恩。


26 谦卑的人必吃得饱足;寻求耶和华的人必赞美他。愿你们的心永远活着!

【本会注释】

吃。还愿的部分祭物由奉献者吃掉(见利7:16)。在以色列,感恩筵是崇拜的一部分。谦卑的人可以分享这样的膳食,通过聚餐来联络感情。

你们的。突然从第三人称“谦卑的”转为第二人称(你们)。这是希伯来语的特色,为了显得更加直接。


27 地的四极都要想念耶和华,并且归顺他;列国的万族都要在你面前敬拜。

【本会注释】

视野从“敬畏耶和华的”“雅各的后裔”和“以色列的后裔”(第23节)扩大到上帝对亚伯拉罕所承诺的所有民族(创12:3)。


28 因为国权是耶和华的;他是管理万国的。

【本会注释】

国权 。即“王位”、“王权”。参亚14:9;启11:15。


29 地上一切丰肥的人必吃喝而敬拜;凡下到尘土中不能存活自己性命的人都要在他面前下拜。

【本会注释】

一切丰肥的人。本节应与上文联系起来。耶和华是所有民族的君王。这里描写富裕兴旺的国家到圣所来祭祀敬拜。“下到尘土中”的弱小民族也来叩拜。

不能存活自己性命的人 。进一步解释弱小的民族。七十士译本把本节译为“我的灵魂依赖他”,其理解的角度不同,但原文更明确一些。


30 他必有后裔事奉他;主所行的事必传与后代。

【本会注释】

后裔(zera`)。福音传播的结果将使许多人悔改服侍上帝。

必传。得救的福音将代代相传(见提后2:2)。

('Adonai)。见本注释卷一第173页。


31 他们必来把他的公义传给将要生的民,言明这事是他所行的。

【本会注释】

把他的公义传给。参罗3:21-26。

这事是他所行的。上帝已经成就了本诗所说的事。

诗篇23篇

序言——在《诗篇》中,本诗可能是最著名最受人喜爱的了。它一般被称为“牧者之歌”,既给儿童带来快乐,也给老年人带来安慰。它又被称为“诗篇里的珍珠”,“夜莺之歌”、“牧羊人关于祂牧者的歌”等。奥古斯丁称它为殉道者之歌。比起其他诗篇,无疑有更多的书籍和文章为本诗而写,也有更多的诗歌和赞美诗围绕着本诗的主题而创作。它给各种年龄的人都带来信息。

但本诗不只是“牧人之歌”。它不但描写温柔的牧人引导祂的羊群到安息之处,“在青草地上”,“可安歇的水边”吃草,保护它们免遭旷野的危险,而且描写慷慨的主人为祂的客人提供丰盛的饮食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本诗的最后表示绝对信靠耶和华会充满慈爱地引导祂的子民走完今生的道路,并把他们作为祂的客人款待直到永远。

本诗可分为三段。前两段(第1-3节和第4节)描写主慈爱的引导和保护;第三段(第5,6节)描写主人的盛情。

本诗丝毫不带民族主义的色彩。它具有广泛的感染力。大卫曾在崎岖犹大山区做过牧人,后来又成了东方宫廷的主人,所以他有充分的资格创作这首最美妙的圣洁抒情诗。

关于本诗的题记,见《教育论》第164页;《历代愿望》第476,477页;《先祖与先知》第413页。


大卫的诗。

1 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

【本会注释】

我的牧者。圣经常把耶和华比作牧者,把祂的子民比作羊群。最早提到这一点是在创48:15。“一生牧养我直到今日的上帝”,可直译为“我的牧者”(见创49:24)。这个说法还出现在《诗篇》(78:52;80:1;119:176),先知书(赛40:11;结34;弥7:14)和《新约》(路15:3-7;约10:1-18; 21:15-17 ;来 13:20 ;彼前 2:25 ;彼前 5:4)中。为了理解和欣赏诗歌意景的美妙,就必须了解犹太旷野的危险,以及牧人和羊群在长期单独相处中所建立起来亲密无间的关系。

我必不至缺乏。表示绝对信赖上帝。这句话是本诗的主题。


2 他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领我在可安歇的水边。

【本会注释】

青草地。直译是“长着新鲜青草的牧场”。

可安歇的水边。如河边,溪边,井边,湖边。这是上帝恩惠多么美好的画面啊(见本书第413页)!好牧人引领祂的羊群到“可安歇的水边”,使他们准备好迎接旅程的艰辛。上帝让人有休息的时间,好使他们应付日常事务中的奋斗。


3 他使我的灵魂苏醒,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

【本会注释】

苏醒(shub)。见诗19:7注释。

灵魂(nephesh)。见诗3:2;16:10注释。

义路。熟悉犹大崎岖地形的人都知道,在山区行走如果没有找对路,就很有可能浪费时间,遭遇不测,被深谷阻隔。只要我们愿意,上帝总是会引导我们走正确的道路,虽然这条路在当时看来可能并不好走。

为自己的名。上帝的引导向人启示祂的品性(见出33:19;见诗31:3注释)。


4 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你与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本会注释】

死荫的幽谷(salmaweth)。从词源上说,sel是“影子”;maweth,是“死亡”。这两个词在《旧约》中经常出现。Sel 用了49次,有45次被译为“影子”;maweth出现157次,有128次译为“死亡”。一些现代学者认为salmaweth源于词根salamu,意思是“变黑”,从而把salmaweth 译为“黑暗”。传统的解释有七十士译本的支持。乌加列语文献(见本书第618,619页)没有解释salmaweth 。在乌加列语的大量文献中,该词组只有一次出现在一个意义含糊的段落里。班扬在他的寓言巨著《天路历程》中赋予“死荫的幽谷”以特别重要的意义。

你与我同在。这就够了。基督徒只需要体验上帝的同在。“只有你,唯有你,除你以外无他人”。

(shebet)。是牧人的杖(利27:32);管教的杖(撒下7:14;箴13:24);辖制人的圭(创49:10;赛14:5)。有时指武器(撒下23:21)。本节的杖可能用作武器,防备骚扰牧场的野兽。

竿(mish`eneth)。如病人或老人用来支撑身体的(出21:19;亚8:4)。

安慰。“杖”和“竿”是牧人同在的标志,说明牧人随时会来救援。

牧人所提供的是歇息,精神爽快,饮食,复元,陪伴,引导,摆脱恐惧,安慰,安全和战胜敌人。基督徒还能求什么呢?但诗人继续强调耶和华恩惠的这些证据,并补充了一个慷慨主人的比喻。


5 在我敌人面前,你为我摆设筵席;你用油膏了我的头,使我的福杯满溢。

【本会注释】

摆设筵席。大卫现在把自己比作上帝筵厅里的客人。耶和华不但是牧人,也是君王,设盛宴招待祂的客人。见王子婚宴的比喻(太22:1-14)。“摆设筵席”,见箴9:2。

我敌人。上帝是主人,所以仇敌破坏的阴谋一定会失败。

我的福杯满溢。参弗3:20。大卫在这里所想到的,主要是主喜乐的杯。上帝赐下无限的福惠,绰绰有余。这个比喻也可以形容物质的丰富。大卫曾享受过这些福气。他通过艰难的经历体会到这些福气对于属灵的生命是有危险的。“满到边缘的杯子是最难端的”(《服务真诠》第212页)。但“满溢”的杯子更加难端。


6 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爱随着我;我且要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直到永远。

【本会注释】

慈爱。物质和精神方面的福气,将终生伴随者大卫。本节表达了诗人完全信靠上帝引导他走过变幻莫测的人生,并欢然预见主将来的引导。

耶和华的殿中。诗人肯定将继续在上帝的家中做客(见诗15:1;参诗27:4;65:4;84:4)。

永远。指有生之年。然而相信上帝的儿女,从今生与上帝的交往中,展望来生永远与祂相处。本诗在无穷快乐的气氛中结束。

诗篇24篇

序言——本诗是纪念耶路撒冷立为国都的赞美诗之一(见诗30;101;132:1-9)。其背景似乎是撒下6章和代上 15 章的事件。大卫夺取耶布斯人的堡垒锡安(撒下 5:6-10 )以后,决定把暂时停放在基列耶琳俄别以东家的约柜,搬到他在耶路撒冷所预备的帐篷里。于是他安排了一个典礼,吟唱本诗就是这个典礼的一部分(见本书第 707,708 页)。有人认为大卫就是为了这个仪式而写了这首诗。但这并没有明说。当天国欢迎大卫的真子孙基督回到天上的耶路撒冷时,有两群天使合唱本诗第 7-10节的歌词(见《历代愿望》第833页;《早期著作》第187,190,191页)。

本诗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原来无疑是队伍在耶路撒冷城的山脚下准备登山时吟唱的(第1-6节);第二部分是在城门口准备隆重进城时唱的(第7-10节)。第一部分的两段可能由两个诗班吟唱;第二部分的召唤,提问和回答,可能是由两个唱班采取启应吟唱的方式。亨德尔的清唱剧《弥赛亚》第二部分激动人心的合唱《众城门哪,要抬起头》,就是采用7-10节的歌词,充分诠释了本诗启应轮唱的特色。

这首构思巧妙的诗歌,被视为《旧约》对耶稣话语的诠释:“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上帝”(太5:8)。天国公民的基本要求就是圣洁。只有心地纯洁的人才能进入天上的耶路撒冷。公义是进入天门的资格(见诗118:19,20)。

按照传统,本诗是每周的第一天圣殿早晨崇拜时吟唱的。七十士译本该诗的题记是:“大卫的诗,为每周的第一天”。在现代犹太会堂安息日早晨和下午的礼拜中,妥拉送回约柜以前要宣读本诗。关于题记,见本书第616,627页(《诗篇》序言)。


大卫的诗。

1 地和其中所充满的,世界和住在其间的,都属耶和华。

【本会注释】

上帝对地球和上面的一切,包括所有的居民都拥有主权,因为祂是全地的创造者和主宰。这个理念消除了犹太人或外邦人的任何优越感。本节是同义平行的范例,后半节与前半节对称,重复和扩展了前半节的理念。


2 他把地建立在海上,安定在大水之上。

【本会注释】

这个比喻可能引自创造的记录。地球原先完全被水覆盖(创1:2)。后来创造主吩咐众水聚集在一处,干地就露了出来(创1:9)。参出20:4 “地底下,水中的”。


3 谁能登耶和华的山?谁能站在他的圣所?

【本会注释】

参诗15篇。


4 就是手洁心清、不向虚妄、起誓不怀诡诈的人。

【本会注释】

手洁。即不受罪恶污染。行动是靠手的。所以手洁就是行义(见伯17:9;诗18:24)。

心清。真宗教不在于外表上遵守礼仪。它控制人的心,产生纯洁的思想和纯正的动机。

不向 。就是“不让自己”(见诗3:2;16:10注释)。

虚妄(shaw')。“没有价值”;有时指偶像的无用(耶18:15),虚伪的观念,起假誓,妄称上帝的名(出20:7)。虔诚的人只注重真实的东西。

起誓不怀诡诈。参第九条诫命(出20:16)。


5 他必蒙耶和华赐福,又蒙救他的上帝使他成义。

【本会注释】

蒙耶和华赐福。凡具备上述品格的人,有权获得上帝的友谊和悦纳。

成义。他被上帝接纳为义人,获得与他的品格相应的待遇。


6 这是寻求耶和华的族类,是寻求你面的雅各。(细拉)

【本会注释】

族类。原文指“人们”,“种族”(见诗14:5)。“寻求上帝”指出于内心的宗教(见诗9:10;诗14:2;诗63:1),包括认识上帝的真诚愿望。

是寻求你面的雅各。七十士译本为“寻求雅各上帝的面”。


7 众城门哪,你们要抬起头来!永久的门户,你们要被举起!那荣耀的王将要进来!

【本会注释】

要抬起头来。队伍走近锡安城门,将要进城,发出迎接荣耀之王的呼唤。见可16:19注释。

永久的门户。耶路撒冷将成为约柜永久停留的地方。


8 荣耀的王是谁呢?就是有力有能的耶和华,在战场上有能的耶和华!

【本会注释】

荣耀的王是谁呢?这个问题是针对要求城墙的看守人打开城门的答复(见《先祖与先知》第707页)。回答是:荣耀的王是有力有能的耶和华,是全地的创造者和主宰,以战胜敌人来显示祂的大能。


9 众城门哪,你们要抬起头来!永久的门户,你们要把头抬起!那荣耀的王将要进来!

【本会注释】

重复的呼唤是为了加强语气,提高典礼的效果。仪式正在进行。希伯来语诗歌常用重复来进行强调(见第7节)。


10 荣耀的王是谁呢?万军之耶和华,他是荣耀的王!(细拉)

【本会注释】

荣耀的王是谁呢?见第8节注释。

万军之耶和华。上帝掌管宇宙中一切受造者,对他们进行有序的调遣,编成队伍投入战场。祂统治着全宇宙。宇宙的各等居民都承认祂的主权。“万军”有时指“天体”(见创2:1;申17:3),有时指“天使”(书5:14;诗103:21;诗148:2)。对于抬约柜者第一次回答的反应,城门似乎在等候的队伍前仍是关闭的(诗24:8)。第二次回答不是“有力有能的耶和华,在战场上有能的耶和华”, 而是“万军之耶和华”,似乎成了打开城门光荣口令。仪式的效果得到了加强。又见撒上17:45;撒下6:2;赛1:9。

本诗的结尾与开头的思想完全吻合:只有上帝才是宇宙的主宰。只有祂应该得到普遍的承认。在上帝的山上安置约柜的典礼,为这样的宣告提供了合适的场合。


哥林多前书5章

提要:1 乱伦的人6 并不体面,而是羞辱自己。7 旧酵应当除去。10 不要与可憎的犯罪者交往。


1 风闻在你们中间有淫乱的事。这样的淫乱连外邦人中也没有,就是有人收了他的继母。

【本会注释】

风闻。本节突然引进一个有关教会中乱伦丑闻的新话题。这件事和结党纷争的事一样,并没有在教会给保罗的书信中提到(见林前7:1注释),可能是革来氏家里的人汇报的(见1:11)。

淫乱。porneia。该词在本节出现了两次,泛指已婚者或未婚者之间的不正当的性关系(见太5:32;徒15:20)。

的事。holōs。使徒所得到的报告是千真万确的,在信徒中已广为人知,这就使他们对犯罪者更加反感。

这样的淫乱连外邦人中也没有。如果报告涉及任何形式的不道德行为,那已经是够糟的了,何况哥林多教会所发生的事连外邦人也要谴责的。这件事确实让保罗感到惊讶,也让任何一个知道耶稣的信徒所持纯洁崇高标准的人感到惊讶(见出20:14;太5:8,27-32;林前6:9,10;加5:19-21;弗5:5;启21:8)。连外邦人都厌恶的罪行,居然为基督的教会所容忍,这就使罪行显得更加严重了,必须立即采取果断的措施。

有人。原文可指他已与她成婚,也可指与她保持不正当的关系。父亲可能早已去世,或者他的妻子出走了,或者被他休掉了。

他的继母。不是他的母亲,而是他父亲的另一个妻子。两者的区别见利18:6-8。这种罪行是以死刑来惩罚的(利20:11)。该刑罚在米现拿时代是严格执行的。《米现拿》上说:“凡与母亲,继母,儿媳等乱伦的人,都要用石头打死”(宋西诺版《塔目德》第359页)。罗马法律也禁止这种关系(盖厄斯《法理概要》i. 63)。


2 你们还是自高自大,并不哀痛,把行这事的人从你们中间赶出去。

【本会注释】

自高自大。奇怪的是,信徒们竟为自己的属灵状况而自满,没有为他们中间的滔天大罪而羞愧低头。这不是说他们因教会里的这种罪恶而高兴或骄傲,而是说他们尽管如此却仍充满属灵的骄傲。他们应当在主面前自卑,并采取补救的措施。

哀痛。教会里严重罪行的存在总会使那些真正关心弟兄,维护教会名誉的人哀痛(见耶13:17)。主曾说明那些为教会中流行的罪恶而真正哀痛的人,将会免去试炼(见结9:4-6;彼后2:8,9)。当教会中一个弟兄迷路并陷入可悲的罪恶时,义人决不会自满高兴。哥林多信徒应当关注他们中间的罪恶,把犯罪的人从教会中开除。这种制裁的措施应出于正确的动机。教会的信徒对犯错的弟兄所采取的行动,决不可出于恼怒,傲慢,报复,派系观念,厌恶,或本性中任何属肉体的情感。反之,他们应当向他表现出同情的爱心和温柔的怜悯,并且谨慎,免得有人陷入同样的错误(见罗15:1;加6:1;雅5:19,20)。

赶出去。一个在生活上故意犯下可怕罪行的人应当从教会里赶出去。上帝的子民如果明明知道,却让公然违背上帝律法的行为在他们中间持续,上帝是不会祝福的(见书7:1,5,11,12;徒5:1-11;《教会证言》卷三第265,266,269-271页)。


3 我身子虽不在你们那里,心却在你们那里,好象我亲自与你们同在,已经判断了行这事的人。

【本会注释】

心却在你们那里。保罗写这封书信的时候是在以弗所(见《SDA圣经注释》卷六103页),但是他知道这些情况,因为革来氏家里的人告诉了他(林前1:11),他还得到上帝的启示(见《使徒行述》302页),所以他能作出判断,如身临其境。

已经判断。或“作出判决”。保罗仔细考虑了这件事。事实既已清楚,他就作出了判断。接下去的行动就很明确了。使徒就如何处理犯罪者给教会发出了权威的指示。对这件公然违犯上帝律法的事,要立即采取严厉的行动。


4 就是你们聚会的时候,我的心也同在。奉我们主耶稣的名,并用我们主耶稣的权能,

【本会注释】

聚会。救赎主的计划是藉着祂的教会作工。在必要的时候,教会的领袖和会众一起,有权奉基督的名采取纪律措施。这样的措施如按正当的程序,会得到上天的认可(见太16:19注释;参太18:15-20;约20:23;《教会证言》卷三第428页)。值得注意的是,保罗并没有扮演发号施令的角色。他把他的看法告诉他们,指示他们聚会解决这个特殊问题。未经教会本身的同意,他不会采取制裁的措施。这说明未经与教会协商,任何执事都无权决定和执行维护纪律的行动。上帝自己也尊重祂素授予教会的权威,并藉着祂所委派的人实行祂在地上的工作。保罗悔改的经过,说明了这个计划。上帝派遣大马士革信徒团体中的一个弟兄访问这位谦卑的法利赛人,将上帝的指示告诉他(见徒9:10-18;《教会证言》卷三第430,431页)。

我的心。见第3节注释。

奉我们主耶稣的名。对乱伦者的判决是以教会的元首(弗5:24)耶稣基督的权威作出的。要靠祂的权能使判决生效,不但在属灵上,而且在肉身上让犯罪的人与教会分离。在太12:21;路24:47中都有提到“奉我们主耶稣的名”,说明耶稣是能力和权威的源泉(见徒3:16注释)。保罗作为上帝所派外邦人的使徒(徒9:15;13:2,4;22:21;加2:7,8),行使基督委托他的权威,告诉哥林多教会应该如何处理这个案件。

我们主耶稣的权能。当祂的教会奉祂的名“聚会”时,耶稣允许祂的能力必与他们同在(见太18:18-20)。


5 要把这样的人交给撒但,败坏他的肉体,使他的灵魂在主耶稣的日子可以得救。

【本会注释】

要把这样的人。保罗现在就教会处置犯罪的信徒问题提出他深思熟虑的意见。这句话通常被理解为开除教籍的处分。

交给撒但。在世界上只有两个属灵的国度,那就是上帝的国度和撒但的国度。如果一个人离开了上帝的国度,他自然就进入撒但的国度(见约12:31;16:11;林后4:4)。这个公然放任的罪人因自己的罪行而脱离了上帝的国度;教会要藉着正式开除予以宣布。参提前1:20。

败坏他的肉体。圣经称不道德的行为是“情欲的事”(加5:19;参西3:5),并劝勉基督徒不要“顺从肉体活着”(罗8:13)。所以“败坏他的肉体”可以理解为败坏他肉体的欲望,可能还包括撒但所经常施加的肉体痛苦。保罗称自己的受苦是“撒但的差役”(林后12:7)。撒但是疾病和痛苦的始作俑者(见约9:2注释)。犯罪的人将要品尝他罪行的后果。

他的灵魂。人在复活的时候要得到新的身体(见林前15:50注释)。我们现在的身体在死亡时要归于尘土(见创3:19)。

可以得救。这里所描写的举措是为了挽救。许米乃和亚历山大的情况也是这样。保罗“把他们交给撒但,使他们受责罚,就不再谤讟了”(提前1:20)。教会的处置是为了让犯罪的人认识到自己的危险处境和改过自新的必要性。罪人既因惩罚而降卑和改正,就可能恢复信心和德行的生活。教会惩罚的目的不是为了报复,而是要救人脱离毁灭。被开除的信徒应成为教会深切关怀的对象,并为他属灵的恢复作出积极的努力(见太18:17;罗15:1;加6:1,2;来12:13)。


6 你们这自夸是不好的。岂不知一点面酵能使全团发起来吗?

【本会注释】

自夸。kauchēma,指夸口的内容,而不是指夸口本身。哥林多信徒没有理由夸耀他们的属灵状况。他们设法让人觉得教会一切都好,这证明他们在属灵上的盲目。他们对周围的罪行习以为常,没有认识到他们中间不道德行为的可怕性质。

不好。夸耀个人的成就总是不对的,因为这是骄傲和自高的一种表现。“因自己的行为而沾沾自喜,因自己的优良品质而夸口,这是骄傲的一种恶劣表现”(《教会证言》卷四第223页)。如果我们经常想到髑髅地,人的所有夸耀之词就全都止息了(见耶9:23,24;林前1:29-31;加6:14)。

一点面酵。加5:9有相同的说法。保罗表示惊讶,因为哥林多信徒夸耀自己满意的现状,表明他们忘记了这句至理名言。正如一点面酵放在一团面里,会使全团都发起来,教会里一个公然犯罪的人存在,就会对整个团体发挥腐败的影响。见太13:33注释。

把一个公然犯罪的信徒留在教会里,想帮助他改正,实际上是忽略了他的影响对整个信徒团体的危害。把他从教会里开除出去,对他个人会更有好处,因为这样他就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符合那崇高的标准,是不能容忍的(见《教会证言》卷七第263页;《教会证言》卷三第450-455页)。


7 你们既是无酵的面,应当把旧酵除净,好使你们成为新团;因为我们逾越节的羔羊基督已经被杀献祭了。

【本会注释】

你们既是无酵的面。这是理想中的状态,即哥林多信徒除净了罪恶。他们要经常想到这一点,努力保持自己的纯洁。凡接受耶稣基督救赎安排的人都应该藉着表达对祂的信心而保持纯净,“像祂洁净一样”(约壹3:2,3;参2:6)。耶稣已经在他们面前树立了基督徒生活的完美榜样。他们的生活应不断见证他们靠着基督的能力而取得的胜利(见林前1:4-8)。

旧酵。这里的“酵”代表罪(参太16:6;《历代愿望》407,408页;《先祖与先知》278页)。圣经曾告诫犹太人在吃逾越节晚餐前要仔细检查他们的家,确保家里没有一点发过酵的饼(见出12:19;13:7)。这里也告诫哥林多的基督教会确保除净罪恶,特别是各种形式的不道德行为。

除净。ekkathairo。保罗呼吁完全除掉危害教会的东西。不但要开除公然犯罪的人,而且要告诫所有的信徒教会里存在自我满足这种罪恶的严重性。

新团。把犯罪的人从教会里开除出去并除净所有的罪之后,教会就会变得纯洁,摆脱了故意犯罪的人腐败的影响。这就像一个新的面团,未加任何的酵。他们将会获得圣灵重生的能力。

我们逾越节的羔羊基督。“逾越节羔羊的被杀预表基督的死”(《善恶之争》399页;参《先祖与先知》274,277页)。逾越节的宴席也是出离埃及的纪念。在那拯救之夜,灭命的天使越过了门楣上涂有血的家庭(见出11:7;12:29;《先祖与先知》279页)。在世界历史的末日,灭命的天使将要再次执行他可怕的任务,只有那些已除掉罪恶的酵并站在逾越节羊羔的真体耶稣基督宝血之下的人才能豁免(见结9:1-6注释;见启7:1-3;14:1-5;《给传道人的证言》第445页;《教会证言》卷三第266,267页;《教会证言》卷五第210,212,216,505页)。上帝的教会必须是一个洁净的教会,完全没有“酵”所象征的败坏和瑕疵(见太5:48;弗1:4;5:27)。她应当被耶稣的宝血所遮盖。本节说祂是逾越节羔羊的真体。


8 所以,我们守这节不可用旧酵,也不可用恶毒(或作“阴毒”)、邪恶的酵,只用诚实真正的无酵饼。

【本会注释】

所以,我们守这节。基督徒应当不断保持自己不受罪恶污染,也就是从心中除掉“旧酵”。保罗这封信可能是在春天将近逾越节的时候写的(见《SDA圣经注释》卷六第103页)。

不可用旧酵。保罗呼吁放弃旧的生活方式,以及未重生的心所引发的腐败情绪和情感。

恶毒。kakia,泛指“恶意”,“邪恶”或“罪恶”。这里可能主要指引起哥林多教会结党纷争的恶意(林前1:11-13)。教会内部的结党纷争,增强了这种嫉妒和恶念。

邪恶。这里可能特指使徒所责备的哥林多信徒的不道德行为(见林前5:1;参林后12:21)。已经降服耶稣,获得重生的基督徒不愿意保留他们以前罪恶的意愿和行为。当他们“披戴”基督时,把这一切都放弃了(见加3:27;5:24-26)。我们藉着研究圣经并让自己的生活与上帝的旨意和谐而“享受宴席”(见耶15:16;结3:1,3;太4:4;约6:63;来4:12)。

诚实真正。一个真正基督徒的各方面生活都是正直、纯洁和忠诚的。他的真诚是目共睹的。没有任何外表看不出来的隐藏罪恶或不信像酵那样影响整个人。正如逾越节的饼不能有一点的酵,上帝真儿女的品格也是完全不与罪恶妥协的。“真正的敬虔从结束与罪恶的妥协开始”(《福山宝训》91页)。


9 我先前写信给你们说,不可与淫乱的人相交。

【本会注释】

写信。不大可能指他当时在写的信。因为其中没有他所提到的教训。如果保罗是指他正在写的信,就不会说“在我先前写信”了。那封信已经失传。林后10:9,10表明使徒经常给教会写信。保留在《新约》里使我们受益的书信,只是保罗写给他所组建众多教会全部教训中的一部分。

淫乱的人。指那些堕落的人;他们为了谋利或满足自己的性欲而放纵不正当的性行为。这种行为是上帝所憎恶的(见林前6:9,10;加5:19-21;弗5:5;提前1:9,10;启21:8;22:15)。

相交。sunanamignumi,“混合”,“亲密交往”。参该词用于帖后3:14。上帝不希望祂的子民受到叛逆罪人的腐败影响。祂警告信徒不要与他们密切交往。这不是禁止与他们说话,或设法争取他们,而是不要与他们保持亲密友好的关系。


10 此话不是指这世上一概行淫乱的,或贪婪的,勒索的,或拜偶像的;若是这样,你们除非离开世界方可。

【本会注释】

这世上。指教会外不信的罪人和不接受基督圣道的人。保罗在本节并没有教导基督徒不要与非基督徒或不信的人接触。这是不现实的。淫乱在哥林多人中十分普遍。信徒在日常生活如买卖等事上,不可能不与淫乱的人接触。耶稣在为祂门徒的祷告中说明,祂的子民仍要与周围不信的世界接触,但不可感染世俗的精神(约17:14-16)。

贪婪。pleonektai,源于pleon (“更多”)和echo (“有”)。指那些贪心不足的人。

勒索。指那些贪婪物质财富,压榨贫穷不幸者的人。他们毫无怜悯和同情心,被自己贪婪金钱的私欲所奴役,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不顾廉耻和仁慈(见诗109:11)。

拜偶像。多数哥林多居民都是拜偶像的。凡专注于其他事物,以取代上帝位置的人,都可算为拜偶像的。基督徒不要与那些在思想和言行中不把上帝放在首位的人密切交往。要始终严格约束自己的心,免得让世俗的思想,观念和原则主导生活,以取代耶稣福音神圣纯洁的原则(见林后10:5)。

离开世界。基督徒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要与顽梗的罪人接触。这些人不明白本节中所提罪行的可怕性质。基督徒不要离群索居,与众隔绝。他们有明确的责任要为这个不信的世界服务。他们奉命要向世人见证耶稣基督福音的拯救大能。为此他们必须与世界保持接触。他们与不信的人交往,不同于和信徒交往(见林后6:14-16)。耶稣曾行走在人世间,到他们的家中拜访,接受他们的款待(见太4:23-25;9:10-13;路19:5-7)。祂与他们交往是为了照顾他们的需要。祂向他们传授有关天父的知识,并向他们提供脱离罪恶的救恩(见《历代愿望》150-152页)。这是基督与不信的人交往的一贯目的。上帝不希望祂的子民采取脱离世界的态度。祂希望他们参加世上各种合法的活动,同时作见证谴责世界的罪恶。


11 但如今我写信给你们说,若有称为弟兄是行淫乱的,或贪婪的,或拜偶像的,或辱骂的,或醉酒的,或勒索的,这样的人不可与他相交,就是与他吃饭都不可。

【本会注释】

我写信。指他现在所写的信(见9节注释)。使一个人不能与圣徒自由密切交往的罪包括淫乱和其他几样罪行。信徒要与那些自称是基督徒却犯有这些罪行的人一刀两断。他们明知上帝谴责一切污秽的罪,仍依恋罪恶的道路,所以是不可原谅的。信徒没有理由与他们保持亲密的关系。

或贪婪的,或拜偶像的。见第10节注释。

辱骂的。指谩骂别人的人。惯于辱骂别人的人要开除出教会。人的本性是以辱骂还辱骂,以指责还指责,以侮辱还侮辱,以恶毒还恶毒。这直接违背了基督的精神。“祂被骂不还口”(彼前2:23)。参林前6:10;弗4:31;提前6:4;雅1:26;3:5,6,10,14;4:11;彼前3:8-10。

醉酒的。醉酒的属于情欲的事(加5:19,21)。见箴20:1注释。

勒索的。见第10节注释。

与他吃饭都不可。这是本节前面笼统禁令的一个具体例子,包括不与他用餐(参加2:12)和圣餐(《历代愿望》656页)。信徒不要做什么事情让旁观者以为我们承认公然违犯上帝律法的人是合格的基督徒弟兄(见约贰10,11)。必须高举真理和纯洁的标准。这在保罗时代的哥林多尤其重要。基督教的敌人指控信徒犯有各种罪行。如果基督徒容忍他们中间犯罪作恶的人,并与他们亲密交往,那些指控和报告就有了依据并被人相信。因此需要与公然犯罪的人完全隔绝,让人知道教会与他们没有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教会的纯洁,并摆脱那些公然叛逆,不悔改不放弃罪恶的罪人腐败的影响。


12 因为审判教外的人与我何干?教内的人岂不是你们审判的吗?

【本会注释】

教外的人。保罗说他知道自己无权审判教外的人。他的劝勉和教诲都是针对教内信徒的。他作为基督的使徒无权处分或惩罚非基督徒者。他只是对“教内的人”说。

教内的人。教会有权处分自己的信徒,但无权处分教外的人。保罗说明哥林多教会有责任运用自己的威权,有效地处分那些公然犯罪的信徒。


13 至于外人有上帝审判他们。你们应当把那恶人从你们中间赶出去。

【本会注释】

上帝审判。所有人的思想和言行都要受到上帝的审查。不论一个人是否承认上帝的统治,上帝都要本着祂完全智慧的公义评估他生活的全部细节,予以赏罚(见创18:25;诗50:6;75:7;94:1-10;徒10:42)。对于上帝公正的这种认识有助于信徒在侮辱和虐待之下保持镇定(见太5:10-12;路6:22,23)。

你们应当把那恶人从你们中间赶出去。引自申17:7的希腊语七十士译本,而不是希伯来文原文。

哥林多前书6章

提要:1 哥林多信徒不可与他们的弟兄争讼:6尤其是到不信的人那里。9 不义的不能承受上帝的国。15 我们的身体是基督的肢体,19是圣灵的居所。16,17 因此不能玷污。


1 你们中间有彼此相争的事,怎敢在不义的人面前求审,不在圣徒面前求审呢?

【本会注释】

彼此相争。把案子带到不信的人面前,责任显然在原告。他有权选择审案的法庭。“彼此”指的是信徒之间。因为不可能把不信的人带到教会来受审。这里讨论的是信徒之间的争端。

的事。只要我们生活在这个罪恶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甚至在上帝的教会里都会有意见的分歧。这是不可避免的,但要注意选择正确的解决方法和正确的解决态度。教会里存在严重的分歧,表明缺乏合一和仁爱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基督在被钉前夕所祈求的(见约17:11,21-26)。

怎敢。保罗现在提出教会里另一个严重的错误,就是信徒们到外邦的法官面前争讼,而不在他们内部解决矛盾。这种做法违背了基督的教训(见太18:15-17),不符合基督教的性质。“怎敢”表达了惊讶。信徒竟鲁莽地将他们的同道带到外邦的法庭解决争端。使徒说,难道你不怕把信徒的弱点暴露在那些不爱主的人面前吗?

不义的。adikoi,与“圣徒”相对应,指非基督徒。这里不是说外邦的法庭在断案时总是不公正的,或者说人们不可能从他们那里得到公义的审判。

圣徒。犹太人不允许把他们的争端呈交外邦的法庭。他们的法律规定,他们之间的争端要递交本民族同信仰的权威人士来审判(见《塔木德》Gittin88b,宋西诺版第429,430页)。哥林多的罗马方伯迦流显然知道这一点,所以拒绝处理犹太人对保罗的控告(见徒18:15)。基督徒把他们的争端带到外邦的法庭,就表明他们对教会的忠诚还比不上犹太人。

主曾亲自指教信徒间解决争端的程序(见太18:15-18)。弟兄间到法庭争讼就是侮辱了教会,贬低了上帝在祂子民生活的一切事务上引导和管理他们的能力(见《使徒行述》306页)。


2 岂不知圣徒要审判世界吗?若世界为你们所审,难道你们不配审判这最小的事吗?

【本会注释】

岂不知。换一句话说,难道你们不知道我要对你们所说的话吗?你们离开正确的原则,竟麻木到不明白这事的真相吗?有些人对自己的权利非常敏感。他们很容易生气,即使没有生气的理由。他们过于在意自己权利的真正原因是爱自己的心。当悔改的罪人真正将自己降服于基督时,他就不再为自己辩护,而是不断地设法遵行上帝的旨意。教会中大多数争端的根源在于骄傲。但那些明白自己亏欠耶稣甚多的人心中是不给骄傲留下余地的。真正悔改的上帝儿女将时常留意如何在人生的道路上帮助他的弟兄,而不是花时间假想别人对他的侮辱和攻击(见赛57:15;罗12:10;15:1-3;加5:14;腓3:7,8;见太7:12;18:1-35注释)。

审判世界。指基督复临之后。基督复临时,圣徒将与祂一同升天(约14:1-3;帖前4:16,17),到那里他们坐在宝座上与耶稣一同行使审判的权利(启20:4;参但7:22注释)。圣徒要审判堕落的天使(林前6:3)和没有悔改而藉着耶稣与上帝和好的世人。这项工作要在一千年时间里完成,然后基督和圣徒回到地上(启20:4,6)。审判恶人就是审查他们的生活记录,并给予相应的惩罚。他们自愿拒绝上帝藉着基督所提供的救恩,故意选择永远的死亡,因此他们的灭亡已经决定。审查恶人的生活记录将使义人看到上帝的公义,以及祂处理悖逆到底之人的正确性(启15:3;见《善恶之争》661页;参544页)。

难道你们不配。既然圣徒能参与对恶人的审判,难道他们不能解决教会中的争端,使争议不至于暴露在不信的人面前吗?教会信徒之间的问题与恶人的问题相比,当然要小得多。信徒在圣灵的引导下应该能够处理这些问题。如果一个信徒拒绝弟兄的劝诫,像太18:15-17中描写的那样,那就是置身于信徒的团体之外,我们就可以把他当作不信的人(17节)。当一个信徒的信心堕落到放弃基督,不肯悔改,顽固拒绝与弟兄和好的地步时,他就不配被称为基督徒,应当视他为一个需要悔改的人,本着耶稣的精神为他作工,竭力争取他回到羊栏(见加6:1;来12:12-15;雅5:19,20)。

。kritēria,“法庭”或“案件”(参第4节注释)。


3 岂不知我们要审判天使吗?何况今生的事呢?

【本会注释】

我们要审判天使。本节的天使无疑指因背叛后来与他们的首领一同被赶出天庭的天使(启12:7-9;彼后2:4;犹6)。审判未曾堕落的天使是没有理由的。审判恶天使的工作将在一千年里进行(见2节注释)。

何况。被造时低于天使的人类,因救赎而被高举超越堕落的天使。他们完全能够处理今生的事务。

今生。同参与决定堕落天使和恶人永久命运的审判工作相比,处理属世的事务要容易得多。这一重要论点足以证明,圣徒应能公正地解决信徒之间暂时的矛盾。


4 既是这样,你们若有今生的事当审判,是派教会所轻看的人审判吗?

【本会注释】

审判。或“法庭”。这句话可理解为:“如果你们认为需要为解决私人生活的世俗事务而诉讼的话。”

。kathizo,“委派”,“任命”。这句话既可以是反问句,也可以是祈使句。根据上下文,特别是第5节,译为反问句比较合理。在保罗的问句中似乎还带有讽刺,可以理解为:“难道你们要选择外邦不信的人为法官,就是那些不尊重真神,被教会所藐视的人吗”?这里并不是指示教会要选择那些最无能的信徒来裁决弟兄之间日常的矛盾。保罗在第5节中暗示要寻找教会中的“智慧人”处理这些事。要理解第4节的建议,就必须对保罗时代的外邦法庭有所了解。基督教范围之外的人并不总是公正执法的。外邦的法庭往往非常腐败。许多法官品行放荡,挥霍无度,贪污受贿。基督徒当然无法信任他们的审判。哥林多教会受到责备,是因为他们把案件带到这样的人面前。


5 我说这话是要叫你们羞耻。难道你们中间没有一个智慧人能审断弟兄们的事吗?

【本会注释】

叫你们羞耻。保罗尽可能清楚有力地论述弟兄间争讼的事,为了使教会的信徒产生一种羞愧感。他希望他们认识到自己没有在外邦人面前树立一个胜利的基督徒生活的榜样。教友应当让个人的情感和欲望服从于教会的利益。弟兄之间的分歧不应在教会的利益上笼罩阴影。

智慧人。哥林多信徒自夸有聪明有智慧,比周围的人都优秀。如果这样,他们肯定能在教会中找到可以智慧公正地解决弟兄间分歧的人。如果他们的城市真像他们所说的那样优雅文明,他们若不能在信徒中委派一个弟兄所信任的人来解决这些问题,使各方都能接受的话,那真是奇怪了。不难看出保罗这句话里有讽刺的意味。


6 你们竟是弟兄与弟兄告状,而且告在不信主的人面前。

【本会注释】

与弟兄告状。见第1节注释。弟兄争执到不肯和解与打官司的地步,已经是够糟的了。更糟的是法庭由“不信的人”所组成。这证明信徒没有认识到他们作为宇宙创造主儿女崇高圣洁的地位(见来3:1;约壹3:1,2)。他们允许有罪而不悔改的旧心坚持自己的权利,为自己所受的伤害争取补偿,而不是高举基督,忘记他们之间的矛盾,有沉默的爱遮掩一切(见箴10:12;17:9;林前13:4;彼前4:8)。

不信主的人。apistoi,“没有信仰的人”,在第1节中被称为“不义的人”。那些不相信独一真神,因不认识上帝和祂国度的原则而不知道或不实行公义的人,不适于解决基督徒弟兄之间的矛盾。因此信徒把他们的不满向这些“不信的人”诉说是不可原谅的。这条原则今天和保罗的时代一样适合。上帝的儿女不采用祂为解决分歧所作的安排而去寻求不信者的指导,乃是一种耻辱(见《教会证言》卷五第242,243页)。


7 你们彼此告状,这已经是你们的大错了。为什么不情愿受欺呢?为什么不情愿吃亏呢?

【本会注释】

大错。hēttēma,“失败”。哥林多信徒所采取的行径乃是大错。个人之间的矛盾往往是由罪人悔改时理应与基督同钉十架的肉体旧性所引起的(见加2:20;3:27)。这种情绪应当立即制止。遗憾的是没有予以制止,却由其发展成为怨恨,傲慢和不敬虔的报复欲望,破坏了与上帝的关系,心灵也远离了平安之源上帝。基督徒相互争讼,表明他们丧失了作为主真门徒动机的彼此宽容,忍耐和爱心。基督为祂门徒的完全合一而献的祷告(约17:11,21-23),坚决禁止他们让自私的感情发展成为需要打官司的矛盾。

情愿受欺。保罗已经提出了基督教的方法,好让信徒在觉得自己受了同道的亏待时藉以寻求公道。争取应有的权益并没有错。比如工人要求雇主支付合理的工资。但正如保罗所说,到世俗的法庭去解决弟兄之间的矛盾是不对的。信徒要尊重教会的权威,让教会来解决他们的争端。

如果一个信徒把问题带到教会并由教会作出了裁决,即使他不满意,也要服从这一裁决。他既到教会面前解决问题,如果只愿意执行合他心意的裁决,那就与保罗劝勉的明显意思背道而驰了。

如果一个信徒把问题带到教会里,而教会又没有履行裁决的责任,那他就已经实行了保罗在这里所列出的步骤。接下来怎么做,就凭着他自己的良心了。多世纪以来,基督教的领导从来就没有把握在上帝面前宣告一个信徒为罪人,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他已把他是案子呈到外邦人的法庭上裁决。

然而基督教的基本真理教导我们,信徒最好还是默默地忍受同道的侮辱,伤害和亏待,不要通过司法途径来解决。耶稣自己就足以作每一个真正献身之基督徒的榜样。救主所受的屈辱比任何人都要多,但圣经说“祂却不开口”(赛53:7;参太27:12)。报复和自以为义的精神是与基督背道而驰的。凡怀有这种精神的人就使自己列在耶稣所说“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不认他”(太10:33;参可8:38;提后2:12的人中。主教导祂的儿女要甘心而毫无怨言地忍受冤屈(见箴20:22;太5:39-41;罗12:17,19-21;帖前5:15)。个人所受的不便和痛苦比信徒在世俗法庭是上诉讼而给教会带来的损失要小。基督徒应当爱他们主的事业胜过个人的利益。他们更关心的,应该是基督的事业不受损害和阻碍,而不是他们自己的损失。

吃亏。apostereo,“抢劫”,“剥夺”,“掠夺”。 保罗都教导说,无论遭遇个人的侮辱还是财产的损失,教会的信徒宁可自己吃亏委屈,也不要把他与同道的矛盾带到不信的人面前(见太5:10-12注释;参彼前4:14)。


8 你们倒是欺压人、亏负人,况且所欺压所亏负的就是弟兄。

【本会注释】

弟兄。他们的错误不仅是与不信之人的交往,而且在教会里相互行欺诈和亏待。不管是谁犯下欺诈和亏待的错误,都是不对的。但教会的弟兄如果这样做,就显得更加可恶,更加严重了,因为对那些应当特别关怀和尊重的人缺乏爱心和尊敬。一个教会的信徒如果对同道不公平、不仁慈,就失去了对上帝和弟兄的爱。


9 你们岂不知不义的人不能承受上帝的国吗?不要自欺!无论是淫乱的、拜偶像的、奸淫的、作娈童的、亲男色的、

【本会注释】

你们岂不知。原文是一个反问句,期待肯定的回答:“你们一定知道”。你们难道远离福音的教训和公义的原则,不知道上帝的国容不下犯这些罪的人吗?

不义的人。不义的人损人利己,不能进上帝的国。他们贪婪自私的品格与天国居民的无私谦卑之爱是格格不入的。

承受。圣经多次提到承受天国的事(见太19:29;25:34;路10:25;18:18;林前15:50;弗1:11,14;来11:9,10)。不义的人一心想得到物质的财富,甚至把他们的弟兄带到世俗的法庭上而使教会蒙羞。这里说,他们这样做,就不能承受那价值远胜过地上财产的永恒产业。

上帝的国。既指今生的恩惠国度,也指耶稣来再时显现的荣耀国度(见太3:2;4:17;5:3注释)。不义的人这两个国度都不能进去。人如果要承受将来荣耀的国度,就要在今生获得进入上帝恩惠国度的资格。

不要自欺。罪恶蒙蔽了罪人的眼睛,使他们看不到自己正在犯罪;或者他们在犯罪的时候,良心因放纵罪恶而麻木,似乎意识不到威胁他们的危险(见耶17:9;太13:14,15;林后3:14;4:4)。与罪恶亲热往往使人看不到其本质,以为自己可以在生活上悖逆上帝的律法,同时又一定能得救。上帝已经指出罪和义是水火不容的。迷恋罪恶的人一定会收获这种愚蠢近视的后果(见箴14:9;加6:7,8;《福山宝训》91,92页)。哥林多信徒不能对弟兄心怀恶意,到把他们带到不信之人的法庭上,而又指望能得救。

淫乱的。第9,10节列举了哥林多外邦人中所流行的罪恶。因那臭名昭著的乱伦事件(第5章),淫乱列在第一位。

拜偶像的。在这里拜偶像与一系列的性犯罪同列。在外邦人中,淫乱通常是与拜偶像相联系的。把拜偶像列在这些不道德的可怕罪恶之中,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淫乱的核心就是肉体的纵欲。淫乱的人可能说藉着满足自己的情欲而制作了一个偶像。

奸淫的。见太5:27-32注释。

作娈童的。malakoi,意为“性情软弱”,“脆弱”或“温柔”。当它与第9节表示性犯罪的词连用时,就是指同性恋,特别是那些专门从事这种不道德行为的人。

亲男色的。arsenokoitai,也是指同性恋。

第9,10节所列的罪行包括大部分常见的肉体罪恶(见加5:19-21;弗5:3-7)。如果一个人依恋这些罪恶的习惯,就会被排除在上帝的国度之外。被肉体的罪恶所奴役的人,不仅自己放弃了承受圣徒的荣耀产业,也把他肉体和精神的弱点遗传给他的子孙(见《教会证言》卷四第30,31页;《论饮食》118页;《属灵的恩赐》卷三291页;《教会证言》卷一第304页)。


10 偷窃的、贪婪的、醉酒的、辱骂的、勒索的,都不能承受上帝的国。

【本会注释】

偷窃。kleptai(见约10:1注释)。

辱骂。或“诽谤者”。见林前5:11注释。


11 你们中间也有人从前是这样;但如今你们奉主耶稣基督的名,并藉着我们上帝的灵,已经洗净,成圣,称义了。

【本会注释】

你们中间也有人。哥林多信徒在悔改以前曾放纵这里所提到的罪恶。

洗净。就是洗净罪恶。洗礼是一个外表的记号,标志和人口,表明悔改的罪人已经脱离了控制他内心的罪恶。本节中所提到的洗净是指个人所经历的重生奇迹,就是他的罪被基督的宝血洗净和赦免,并相信祂赎罪的牺牲(见太26:28;弗1:7;来9:14,22;约壹1:7,9;启1:5)。虽然一个人可能被最卑鄙的罪恶所污染和败坏,但他能在耶稣里得到完全的拯救。当这样的人悔改并求主拯救时,大能的奇迹就会发生在他的生活中,他就被圣灵改变成感恩,谦卑而真诚的基督门徒(见罗7:24,25;8:1-4,11;12:1,2)。

成圣。hagiazo(见约17:11,17注释)。哥林多信徒已经蒙召脱离世界服侍上帝。他们已经被“洗净”,并藉着相信上帝儿子洁净的宝血而被天父接纳。当罪恶赦免以后,圣灵就开始在悔改信徒的心中工作,培养基督化的品格。这个成圣的过程就是在上帝的恩典和知识上不断成长(见帖前4:3;帖后2:13;《善恶之争》469页)。

称义。就是被视为清白无辜的(见罗4:8注释)。这就是奉基督的名承认自己罪恶的悔改信徒在上帝面前的状况(见罗3:24-26;4:3,5注释)。天父看见的悔改的罪人身上所披戴的,是基督华美的义袍,不再是罪人自己腐败生活的污秽破衣服。这个奇妙的改变来自耶稣的受死牺牲(见罗5:19;林后5:17-19,21;来9:15;彼前2:24;《喜乐的泉源》62,63页)。圣灵既成就从罪恶到公义的这种转变,他们就有在生活中不断顺服主旨意的道德责任。


12 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我都可行,但无论哪一件,我总不受他的辖制。

【本会注释】

凡事。这是相对而言的,当然不包括第9,10节中列的罪恶。保罗指的是那些本身并没有错的事情。基督徒可以自由参与上帝在人生活中所设立的每一件最有益于人类的事。他应该在凡事上遵行上帝在圣经中所表达的旨意。上帝是不会自相矛盾的。祂不会在一个地方吩咐,又在另一个地方取消。凡祂所禁止的事,人决不可以去做。在符合上帝旨意的范围之内,基督徒可以做他想做的任何事情,但必须以不使人跌倒为前提。耶稣在回答律法师的问题时,概括了祂的门徒可以做的一切合法之事(太22:36-40)。爱上帝和爱人是主导真基督徒生活的原则。他可以做任何不违背这两条原则的事情。参林前10:23。

可行。这句话运用了修辞的手法。它显然是一句格言。

益处。sumphero,“集中”,故有“有益”的意思。见林前10:23注释。关于基督徒自由的限度,见罗14章注释的事例。

无论。就是无论什么事情。本节下半节重申了基督徒可以做任何事情,但这种自由还有一个限制的。一个聪明人不会受制于他可以自由去做的事情。他会在凡事上自律和节制。他不会养成制约他意志的习惯,或在任何方面妨碍他献身侍奉上帝(见9:27)。献身的信徒可以做许多的事情,但他如果他做妨碍上帝圣工发展的事,那就是不聪明的。凡得罪寻求真理之人的事情都不要做,尽管这件事本身是无辜的(见罗14:13;林前8:9;参《教会证言》卷九第215页)。

辖制。或“权威”。


13 食物是为肚腹,肚腹是为食物;但上帝要叫这两样都废坏。身子不是为淫乱,乃是为主;主也是为身子。

【本会注释】

食物。brōmata,不一定是肉食,但包括肉食。圣经里多处提到食物(见创1:29,30;诗42:3;结47:12;哈3:17;太9:10;14:9;路14:10;林前8:10等)。上帝供应食物给人食用,并创造肠胃消化食物。人有权利满自己的食欲。尽管上帝赐人食欲和满足食欲的的食物,基督徒却不可以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他要记住自己是基督的宝血所赎买的,有责任将自己身体保持在最佳状态(见林前6:20;彼前1:18,19;启5:9;《卫生勉言》第41页)。

废坏。信徒不会首先考虑能废坏的事物,而要通过培养符合上帝旨意的品格为永生作准备。凡希望有清醒头脑和健康身体的人都要实行节制。无度地放纵食欲,哪怕是最好的食物,也会妨碍人享受健康,影响人理解和赏识属灵的真理。凡已体验与上帝相交之乐的人不会因放纵食欲而败坏自己的智力和灵力(参9:27)。人类应当感谢上帝供应身体所需要的食物。所以他们应该理智地饮食,以获得有效地服侍上帝,履行在世上责任的力量。

不是为淫乱。肠胃是为消化食物而创造的,但人的身体却不是为淫乱,而是为服侍上帝而创造的。本章的剩下部分斥责了不道德的行为,就是哥林多信徒所经常接触的罪恶。信徒无疑知道淫乱的罪,但他们生活在淫乱成性的人中间(参民25:1-8;启2:14)。所以圣经严厉地谴责这种罪行。他们如果听从这里的教诲,就能:一,抵制诱惑,二,有效地反对淫乱成性的人,三,在牢靠的基础上解决道德的问题。书信的论据如下: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创1:27),为了上帝的荣耀(见林前6:20;启4:11),并反映上帝的形象(见弗4:13;《早期著作》71页),证明上帝的能力(见彼前2:9;4:14)而创造的。所以基督徒有责任保守自己的身体不受污染,作为献给上帝的合宜祭物(见罗12:1)。显然有人提出肚腹既为满足食欲,身体自然就是为了满足情欲的。上帝创造肠胃确是为消化,通过有规律地进食而发挥功能,但上帝创造身体却不是为了满足情欲,而是为了侍奉上帝(见林前6:15;弗5:23,29,30)。这是保罗反对淫乱六条理由中的第一条(见14,15,18,19注释)。


14 并且上帝已经叫主复活,也要用自己的能力叫我们复活。

【本会注释】

叫主复活。见太28:1-6。

叫我们复活。本节提出反对淫乱的第二条理由(见第13节注释)。信徒藉着信心与基督联合。上帝让基督从死里复活,得着荣耀的身体。复活的圣徒也将像祂那样得着荣耀的身体(见腓3:21)。因为:一,赎民将靠着上帝的能力复活。二,他们的身体将圣洁无瑕,像基督荣耀的身体。三,这将藉着上帝的能力而实现,所以身体不可用来败坏道德和满足情欲。圣徒决不可以放纵情欲,因为他们属于神圣纯洁的救主。祂已从死里复活,并使我们复活过新的生活(见罗6:1-13)。鉴于信徒复活的身体将是完美和永远纯洁的这一荣耀真理,淫乱也是不相宜的。他们如果充分认识自己与纯洁无瑕的复活救主联合,自己也有永远纯洁的盼望,就决不会放纵任何形式的淫乱堕落之罪。


15 岂不知你们的身子是基督的肢体吗?我可以将基督的肢体作为娼妓的肢体吗?断乎不可!

【本会注释】

基督的肢体。教会是基督的身体,祂是教会的头,信徒是这个身体的肢体(见林前12:27;弗1:22-23;4:12-13、15-16;5:30)。祂的信徒与祂亲密联合,就像手脚与身体联合一样。身体的肢体是在头的控制和引导下发挥各自功能的,同样,信徒也接受属灵的首脑耶稣的引导和能力来履行自己的基督徒责任。

本节提出了反对淫乱的第三条理由(参第13,14节注释)。因为基督徒是与基督联合的,不应该用不道德的行为来玷污基督的肢体。基督是完全纯洁的。祂的门徒既与祂联合,就应像祂那样纯洁。凡希望在祂复临时与祂相会的人应不断地努力保持纯洁(见约壹3:3)。一个真正的基督徒怎能如此滥用属于基督,为基督一部分的肢体?基督徒既蒙崇高圣洁的恩召,就不能接受不信世界的低标准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见腓3:14;帖前1:4;提后1:9;来3:1)。信徒既受洗“归入基督”(加3:27),成为基督的肢体,就要保持这种圣洁的关系,保守他的全身献给主。

断乎不可。见罗3:4,31注释。这个强烈的措辞表示希望前面所说的事情永远不发生。“断乎不可”在《新约》中共出现15次,有14次在保罗的著作中。在本节中,该词表达了使徒厌恶基督的信徒与祂分离,成为“妓女的肢体”。


16 岂不知与娼妓联合的,便是与她成为一体吗?因为主说:“二人要成为一体。”

【本会注释】

联合。一男一女的婚姻是圣洁合法的结合(创2:24)。但是淫乱的男女乃是非法不洁的结合。只有遵从上帝的律法,两性的结合才是圣洁的。哥林多信徒无疑相信自己是基督的肢体。但他们可能不相信一次淫乱的行为就会使他们丧失崇高的地位而成为妓女的肢体。他们也许主张这是夸大了道德堕落的后果。但保罗根据圣经的推理,是难以驳斥的。


17 但与主联合的,便是与主成为一灵。

【本会注释】

与主联合。16和17节形成了直接的对比,提出了两种完全相反,不能调和的情况。爱上帝,相信上帝的人千方百计与祂联合。他积极排斥上帝所不悦纳的一切事,只接受符合上帝旨意的事物。与基督联合,成了他持续的行动和最关注的对象。身体与妓女结合的淫乱行为是暂时的,但品格却因这种行为而堕落。虽然这种联合是肉体的,却使人堕落到最低的道德水平。在另一方面,与基督的联合使把信徒提到最高的道德和属灵水平,实现永久的联合,以致耶稣的思想成为信徒的思想,与上帝的旨意完全和谐。他只希望上帝的旨意表现在他的思想和言行上(见《天路》312页)。保罗这里所说的与上帝联合,是因信称义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当罪人仰望基督,以信心握住耶31:33,34的应许时,奇妙的转变就发生了。耶稣用葡萄树和枝子的比喻来说明这种联合(见约15:1,4,5)。信徒没有失去自己的身份和个性,而是想基督所想,愿基督所愿,做基督在地上所要做的,以这样的方式使自己与基督联合。这种经验又被比作婚姻的结合(见弗5:22-23)。男女藉着婚姻的结合应当被视为神圣不变的。基督和信徒的联合要比世上的任何婚姻更加亲密,丰富,纯洁和完全。


18 你们要逃避淫行。人所犯的,无论什么罪,都在身子以外,惟有行淫的,是得罪自己的身子。

【本会注释】

逃避。原文暗示一种习惯性的态度和行为,就是养成逃避的习惯。试探者无论邀请你放纵什么样的罪,都不要与之周旋。犹豫彷徨都是危险的;果断地立即逃避试探才是唯一安全的途径(见《卫生勉言》第587页)。不要与不洁的试探周旋,而当转身逃离;如果无视这条禁令,肯定会蒙受损失。淫乱的试探往往非常微妙,只有逃离才是安全的。人只有拒绝不道德的念头,才会逃离污染;只有当他的眼睛转离任何可能诱发不洁思想的事物时,才能得到安全(见撒下11:2-4;伯31:1;箴6:23-26;太5:27-29)。除了保罗所说的之外,别无躲避淫乱污秽的途径;不听从他劝勉的,没有一个人是安全的。约瑟证明了逃离这种罪恶的重要性(见创39:7-12;《教会证言》卷五第596页)。如果听从“逃避淫行”的话,许多人就会免去眼泪,悔恨,贫穷、缺乏,疾病和终生的不幸。

淫行。porneia,泛指各种性犯罪。

在身子以外。不清楚这里对比的准确含义,但总的意思是明显的。没有什么罪恶像淫乱这样玷污身体。没有什么罪恶像淫乱这么可怕地源于人的身体。保罗在这里提出了反对淫乱的第四条理由(参第13,14,15节注释)。偷窃,说谎和贪婪等罪的直接结果是在人心里,其污秽不直接影响身体。醉酒和贪食等罪虽是身体所为,却是从体外引进的。但是淫乱的罪却是以身体为直接的媒介。这个可恶的罪特别有害,因为它破坏了婚姻的美好结合。上帝的旨意是使婚姻成为一个男女终生牢不可破的结合(见创2:23,24;罗7:2,3)。这种结合象征基督和祂教会的联合(见弗5:25-32)。见太5:28-32;19:5-9注释。


19 岂不知你们的身子就是圣灵的殿吗?这圣灵是从上帝而来,住在你们里头的;并且你们不是自己的人;

【本会注释】

殿。naos(见林前3:16注释)。这是反对淫乱的第五条理由(参13,14,15,18注释)。信徒的身体既是圣灵的殿,就不可被这种罪恶所玷污。他们是基督的肢体(15节)和上帝赐给我们的圣灵的殿(见约14:16,17),所以凡干犯我们的身体的罪,就是干犯我们的创造主和圣灵。

不是自己的人。这是反对淫乱的第六条理由(参第13,14,15,18,19节注释)。人不属于他自己,无权按他未悔改身体的意愿和冲动使用他的能力。因着创造和救赎,他成了上帝的产业。人在灵、智、体方面应该遵照上帝的指示,荣耀上帝的名,而不是满足肉体的欲望。悔改的人甘心乐意服从耶稣基督(见罗1:1;6:18注释)。他活着只讨主的喜悦。


20 因为你们是重价买来的。所以要在你们的身子上荣耀上帝。

【本会注释】

重价。上帝对人类高度重视,为救赎人类而付出无穷的代价。这表明每一个人的重要性。即使只有一个罪人,基督也愿意来到地上舍命(见太18:12-14;《教会证言》卷八第73页)。蒙救赎的罪人既如此被上帝所买,就理应只为上帝而活,顺从祂的所有命令,并“逃避”一切形式的淫乱(见《教会证言》卷九第104页;《善恶之争》475页)。

在你们的身子上。人既已从永死中赎出来,就有责任尽力将自己的身体保守在最佳状态,这样才能通过主所悦接纳的侍奉来最好地荣耀上帝(见《卫生勉言》第40,41,73,74页)。要合理地照顾身体,就得了解生理学,解剖学和健康的定律(见《卫生勉言》第38页;《基督教育原理》第321页;《天路》348页)。基督的门徒不可为肉体的食欲和情欲所控制,而要使他们的身体服从重生的心,时常被上帝的智慧所引导(见罗6:13;12:1;林前9:25,27;《使徒行述》311页;《服务真诠》130页;《卫生勉言》第622页)。

有文本在“身子”后面还加上“和灵”。保罗在本章中特别强调身体的奉献。

目录
注释
切换音频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