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180天读经|交叉融汇通读新旧约
第73天 民22章 结24章 尼11章 可7-8章

旧约:民数记22章

巴勒召巴兰

22:1 以色列人起行,在摩押平原、约旦河东,对着耶利哥安营。

22:2 以色列人向亚摩利人所行的一切事,西拨的儿子巴勒都看见了。

22:3 摩押人因以色列民甚多,就大大惧怕,心内忧急,

22:4 对米甸的长老说:“现在这众人要把我们四围所有的一概尽,就如牛舔尽田间的草一般。”那时,西拨的儿子巴勒作摩押王。

22:5 他差遣使者往大河边的毗夺去,到比珥的儿子巴兰本乡那里,召巴兰来,说:“有一宗民从埃及出来,遮满地面,与我对居。

22:6 这民比我强盛,现在求你来为我咒诅他们,或者我能得胜,攻打他们,赶出此地。因为我知道你为谁祝福,谁就得福;你咒诅谁,谁就受咒诅。”

22:7 摩押的长老和米甸的长老手里拿着卦金到了巴兰那里,将巴勒的话都告诉了他。

22:8 巴兰说:“你们今夜在这里住宿,我必照耶和华所晓谕我的,回报你们。”摩押的使臣就在巴兰那里住下了。

22:9 神临到巴兰那里说:“在你这里的人都是谁?”

22:10 巴兰回答说:“是摩押王西拨的儿子巴勒,打发人到我这里来,说:

22:11 ‘从埃及出来的民遮满地面,你来为我咒诅他们,或者我能与他们争战,把他们赶出去。’”

22:12 神对巴兰说:“你不可同他们去,也不可咒诅那民,因为那民是蒙福的。”

22:13 巴兰早晨起来,对巴勒的使臣说:“你们回本地去吧,因为耶和华不容我和你们同去。”

22:14 摩押的使臣就起来,回巴勒那里去,说:“巴兰不肯和我们同来。”

22:15 巴勒又差遣使臣,比先前的又多又尊贵。

22:16 他们到了巴兰那里,对他说:“西拨的儿子巴勒这样说:‘求你不容什么事拦阻你不到我这里来,

22:17 因为我必使你得极大的尊荣,你向我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只求你来为我咒诅这民。’”

22:18 巴兰回答巴勒的臣仆说:“巴勒就是将他满屋的金银给我,我行大事小事也不得越过耶和华我 神的命。

22:19 现在我请你们今夜在这里住宿,等我得知耶和华还要对我说什么。”

22:20 当夜 神临到巴兰那里说:“这些人若来召你,你就起来同他们去,你只要遵行我对你所说的话。”

天使责言

22:21 巴兰早晨起来,备上驴,和摩押的使臣一同去了。

22:22 神因他去就发了怒,耶和华的使者站在路上敌挡他。他骑着驴,有两个仆人跟随他。

22:23 驴看见耶和华的使者站在路上,手里有拔出来的刀,就从路上跨进田间,巴兰便打驴要叫它回转上路。

22:24 耶和华的使者就站在葡萄园的窄路上,这边有墙,那边也有墙。

22:25 驴看见耶和华的使者就贴靠墙,将巴兰的脚挤伤了,巴兰又打驴。

22:26 耶和华的使者又往前去,站在狭窄之处,左右都没有转折的地方。

22:27 驴看见耶和华的使者,就卧在巴兰底下,巴兰发怒用杖打驴。

22:28 耶和华叫驴开口,对巴兰说:“我向你行了什么,你竟打我这三次呢?”

22:29 巴兰对驴说:“因为你戏弄我,我恨不能手中有刀,把你杀了。”

22:30 驴对巴兰说:“我不是你从小时直到今日所骑的驴吗?我素常向你这样行过吗?”巴兰说:“没有。”

22:31 当时,耶和华使巴兰的眼目明亮,他就看见耶和华的使者站在路上,手里有拔出来的刀,巴兰便低头俯伏在地。

22:32 耶和华的使者对他说:“你为何这三次打你的驴呢?我出来敌挡你,因你所行的在我面前偏僻。

22:33 驴看见我就三次从我面前偏过去;驴若没有偏过去,我早把你杀了,留它存活。”

22:34 巴兰对耶和华的使者说:“我有罪了,我不知道你站在路上阻挡我。你若不喜欢我去,我就转回。”

22:35 耶和华的使者对巴兰说:“你同这些人去吧!你只要说我对你说的话。”于是巴兰同着巴勒的使臣去了。

巴勒迎巴兰

22:36 巴勒听见巴兰来了,就往摩押京城去迎接他,这城是在边界上,在亚嫩河旁。

22:37 巴勒对巴兰说:“我不是急急地打发人到你那里去召你吗?你为何不到我这里来呢?我岂不能使你得尊荣吗?”

22:38 巴兰说:“我已经到你这里来了,现在我岂能擅自说什么呢? 神将什么话传给我,我就说什么。”

22:39 巴兰和巴勒同行,来到基列胡琐。

22:40 巴勒宰了(注:原文作“献”)牛羊,送给巴兰和陪伴的使臣。

22:41 到了早晨,巴勒领巴兰到巴力的高处,巴兰从那里观看以色列营的边界。


旧约:以西结书24章

以积薪沸釜为喻

24:1 第九年十月初十日,耶和华的话又临到我说:

24:2 “人子啊,今日正是巴比伦王就近耶路撒冷的日子,你要将这日记下。

24:3 要向这悖逆之家设比喻说:‘主耶和华如此说:将锅放在火上,放好了,就倒水在其中,

24:4 将肉块,就是一切肥美的肉块,腿和肩都聚在其中,拿美好的骨头把锅装满;

24:5 取羊群中最好的,将柴堆在锅下,使锅开滚,好把骨头煮在其中。

示耶路撒冷必遭毁灭

24:6 主耶和华如此说:祸哉!这流人血的城,就是长锈的锅。其中的锈未曾除掉,须要将肉块从其中一一取出来,不必为它拈阄。

24:7 城中所流的血倒在净光的磐石上,不倒在地上,用土掩盖。

24:8 这城中所流的血倒在净光的磐石上,不得掩盖,乃是出于我,为要发忿怒施行报应。

24:9 所以主耶和华如此说:祸哉!这流人血的城,我也必大堆火柴。

24:10 添上木柴,使火着旺,将肉煮烂,把汤熬浓,使骨头烤焦。

24:11 把锅倒空坐在炭火上,使锅烧热,使铜烧红,熔化其中的污秽,除净其上的锈。

24:12 这锅劳碌疲乏,所长的大锈仍未除掉,这锈就是用火也不能除掉。

24:13 在你污秽中有淫行,我洁净你,你却不洁净。你的污秽再不能洁净,直等我向你发的忿怒止息。

24:14 我耶和华说过的必定成就,必照话而行,必不返回,必不顾惜,也不后悔。人必照你的举动行为审判你。这是主耶和华说的。’”

谕以西结勿为妻死哀哭 喻以色列人受苦不暇悲伤

24:15 耶和华的话又临到我说:

24:16 “人子啊,我要将你眼目所喜爱的忽然取去,你却不可悲哀哭泣,也不可流泪,

24:17 只可叹息,不可出声,不可办理丧事;头上仍勒裹头巾,脚上仍穿鞋,不可蒙着嘴唇,也不可吃吊丧的食物。”

24:18 于是我将这事早晨告诉百姓,晚上我的妻就死了。次日早晨,我便遵命而行。

24:19 百姓问我说:“你这样行与我们有什么关系,你不告诉我们吗?”

24:20 我回答他们:“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

24:21 ‘你告诉以色列家,主耶和华如此说:我必使我的圣所,就是你们势力所夸耀、眼里所喜爱、心中所爱惜的被亵渎,并且你们所遗留的儿女,必倒在刀下。

24:22 那时,你们必行我仆人所行的:不蒙着嘴唇,也不吃吊丧的食物,

24:23 你们仍要头上勒裹头巾,脚上穿鞋,不可悲哀哭泣。你们必因自己的罪孽相对叹息,渐渐消灭。

24:24 以西结必这样为你们作预兆;凡他所行的,你们也必照样行。那事来到,你们就知道我是主耶和华。’

24:25 人子啊,我除掉他们所倚靠、所欢喜的荣耀,并眼中所喜爱、心里所重看的儿女。

24:26 那日逃脱的人岂不来到你这里,使你耳闻这事吗?

24:27 你必向逃脱的人开口说话,不再哑口。你必这样为他们作预兆,他们就知道我是耶和华。”


旧约:尼希米记11章

民长居耶路撒冷余民分居犹大诸邑

11:1 百姓的首领住在耶路撒冷;其余的百姓掣签,每十人中使一人来住在圣城耶路撒冷,那九人住在别的城邑。

11:2 凡甘心乐意住在耶路撒冷的,百姓都为他们祝福。

11:3 以色列人、祭司、利未人、尼提宁和所罗门仆人的后裔,都住在犹大城邑,各在自己的地业中。本省的首领住在耶路撒冷的记在下面,

11:4 其中有些犹大人和便雅悯人。犹大人中有法勒斯的子孙、乌西雅的儿子亚他雅。乌西雅是撒迦利雅的儿子,撒迦利雅是亚玛利雅的儿子,亚玛利雅是示法提雅的儿子,示法提雅是玛勒列的儿子。

11:5 又有巴录的儿子玛西雅。巴录是谷何西的儿子,谷何西是哈赛雅的儿子,哈赛雅是亚大雅的儿子,亚大雅是约雅立的儿子,约雅立是撒迦利雅的儿子,撒迦利雅是示罗尼的儿子。

11:6 住在耶路撒冷法勒斯的子孙共四百六十八名,都是勇士。

11:7 便雅悯人中有米书兰的儿子撒路。米书兰是约叶的儿子,约叶是毗大雅的儿子,毗大雅是哥赖雅的儿子,哥赖雅是玛西雅的儿子,玛西雅是以铁的儿子,以铁是耶筛亚的儿子。

11:8 其次有迦拜、撒来的子孙共九百二十八名。

11:9 细基利的儿子约珥是他们的长官,哈西努亚的儿子犹大是耶路撒冷的副官。

11:10 祭司中有雅斤,又有约雅立的儿子耶大雅,

11:11 还有管理 神殿的西莱雅。西莱雅是希勒家的儿子,希勒家是米书兰的儿子,米书兰是撒督的儿子,撒督是米拉约的儿子,米拉约是亚希突的儿子。

11:12 还有他们的弟兄在殿里供职的,共八百二十二名。又有耶罗罕的儿子亚大雅。耶罗罕是毗拉利的儿子,毗拉利是暗洗的儿子,暗洗是撒迦利亚的儿子,撒迦利亚是巴施户珥的儿子,巴施户珥是玛基雅的儿子。

11:13 还有他的弟兄作族长的,二百四十二名。又有亚萨列的儿子亚玛帅。亚萨列是亚哈赛的儿子,亚哈赛是米实利末的儿子,米实利末是音麦的儿子。

11:14 还有他们弟兄大能的勇士共一百二十八名。哈基多琳的儿子撒巴第业是他们的长官。

11:15 利未人中有哈述的儿子示玛雅。哈述是押利甘的儿子,押利甘是哈沙比雅的儿子,哈沙比雅是布尼的儿子。

11:16 又有利未人的族长沙比太和约撒拔,管理 神殿的外事。

11:17 祈祷的时候,为称谢领首的是米迦的儿子玛他尼。米迦是撒底的儿子,撒底是亚萨的儿子。又有玛他尼弟兄中的八布迦为副。还有沙母亚的儿子押大。沙母亚是加拉的儿子,加拉是耶杜顿的儿子。

11:18 在圣城的利未人共二百八十四名。

11:19 守门的是亚谷和达们,并守门的弟兄,共一百七十二名。

11:20 其余的以色列人、祭司、利未人,都住在犹大的一切城邑,各在自己的地业中。

11:21 尼提宁却住在俄斐勒,西哈和基斯帕管理他们。

11:22 在耶路撒冷,利未人的长官,管理 神殿事务的是歌唱者亚萨的子孙、巴尼的儿子乌西。巴尼是哈沙比雅的儿子,哈沙比雅是玛他尼的儿子,玛他尼是米迦的儿子。

11:23 王为歌唱的出命令,每日供给他们必有一定之粮。

11:24 犹大儿子谢拉的子孙、米示萨别的儿子毗他希雅,辅助王办理犹大民的事。

犹大便雅悯人分居之乡里

11:25 至于村庄和属村庄的田地,有犹大人住在基列亚巴和属基列亚巴的乡村,底本和属底本的乡村,叶甲薛和属叶甲薛的村庄,

11:26 耶书亚、摩拉大、伯帕列、

11:27 哈萨书亚、别是巴和属别是巴的乡村,

11:28 洗革拉、米哥拿和属米哥拿的乡村,

11:29 音临门、琐拉、耶末、

11:30 撒挪亚、亚杜兰和属这两处的村庄,拉吉和属拉吉的田地,亚西加和属亚西加的乡村。他们所住的地方,是从别是巴直到欣嫩谷。

11:31 便雅悯人从迦巴起,住在密抹、亚雅、伯特利和属伯特利的乡村,

11:32 亚拿突、挪伯、亚难雅、

11:33 夏琐、拉玛、基他音、

11:34 哈叠、洗编、尼八拉、

11:35 罗德、阿挪、匠人之谷。

11:36 利未人中有几班曾住在犹大地归于便雅悯的。


新约:马可福音7章

礼上的污秽

7:1 有法利赛人和几个文士从耶路撒冷来,到耶稣那里聚集。

7:2 他们曾看见他的门徒中有人用俗手,就是没有洗的手吃饭。

7:3 (原来法利赛人和犹太人都拘守古人的遗传,若不仔细洗手就不吃饭;

7:4 从市上来,若不洗浴也不吃饭,还有好些别的规矩,他们历代拘守,就是洗杯、罐、铜器等物。)

7:5 法利赛人和文士问他说:“你的门徒为什么不照古人的遗传,用俗手吃饭呢?”

7:6 耶稣说:“以赛亚指着你们假冒为善之人所说的预言是不错的。如经上说:‘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

7:7 他们将人的吩咐当做道理教导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

7:8 你们是离弃 神的诫命,拘守人的遗传。”

7:9 又说:“你们诚然是废弃 神的诫命,要守自己的遗传。

7:10 摩西说:‘当孝敬父母’,又说:‘咒骂父母的,必治死他。’

7:11 你们倒说:‘人若对父母说:我所当奉给你的,已经作了各耳板’(各耳板就是供献的意思),

7:12 以后你们就不容他再奉养父母。

7:13 这就是你们承接遗传,废了 神的道。你们还做许多这样的事。”

心里的污秽

7:14 耶稣又叫众人来,对他们说:“你们都要听我的话,也要明白:

7:15 从外面进去的,不能污秽人;惟有从里面出来的,乃能污秽人。”(注:有古卷在此有

7:16 “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

7:17 耶稣离开众人,进了屋子,门徒就问他这比喻的意思。

7:18 耶稣对他们说:“你们也是这样不明白吗?岂不晓得凡从外面进入的,不能污秽人,

7:19 因为不是入他的心,乃是入他的肚腹,又落到茅厕里。这是说,各样的食物都是洁净的。”

7:20 又说:“从人里面出来的,那才能污秽人,

7:21 因为从里面,就是从人心里发出恶念、苟合、

7:22 偷盗、凶杀、奸淫、贪婪、邪恶、诡诈、淫荡、嫉妒、谤渎、骄傲、狂妄。

7:23 这一切的恶都是从里面出来,且能污秽人。”

妇人信心的赏赐

7:24 耶稣从那里起身,往推罗,西顿的境内去。进了一家,不愿意人知道,却隐藏不住。

7:25 当下,有一个妇人,她的小女儿被污鬼附着,听见耶稣的事,就来俯伏在他脚前。

7:26 这妇人是希腊人,属叙利腓尼基族。她求耶稣赶出那鬼离开她的女儿。

7:27 耶稣对她说:“让儿女们先吃饱,不好拿儿女的饼丢给狗吃。”

7:28 妇人回答说:“主啊,不错!但是狗在桌子底下也吃孩子们的碎渣儿。”

7:29 耶稣对她说:“因这句话,你回去吧!鬼已经离开你的女儿了。”

7:30 她就回家去,见小孩子躺在床上,鬼已经出去了。

医治耳聋舌结的人

7:31 耶稣又离了推罗的境界,经过西顿,就从低加坡里境内来到加利利海。

7:32 有人带着一个耳聋舌结的人来见耶稣,求他按手在他身上。

7:33 耶稣领他离开众人,到一边去,就用指头探他的耳朵,吐唾沫抹他的舌头,

7:34 望天叹息,对他说:“以法大!”就是说:“开了吧!”

7:35 他的耳朵就开了,舌结也解了,说话也清楚了。

7:36 耶稣嘱咐他们不要告诉人,但他越发嘱咐,他们越发传扬开了。

7:37 众人分外希奇,说:“他所做的事都好,他连聋子也叫他们听见,哑巴也叫他们说话!”


新约:马可福音8章

给四千人吃饱

8:1 那时,又有许多人聚集,并没有什么吃的。耶稣叫门徒来,说:

8:2 “我怜悯这众人,因为他们同我在这里已经三天,也没有吃的了。

8:3 我若打发他们饿着回家,就必在路上困乏,因为其中有从远处来的。”

8:4 门徒回答说:“在这野地,从哪里能得饼,叫这些人吃饱呢?”

8:5 耶稣问他们说:“你们有多少饼?”他们说:“七个。”

8:6 他吩咐众人坐在地上,就拿着这七个饼祝谢了,擘开,递给门徒,叫他们摆开,门徒就摆在众人面前。

8:7 又有几条小鱼,耶稣祝了福,就吩咐也摆在众人面前。

8:8 众人都吃,并且吃饱了;收拾剩下的零碎,有七筐子。

8:9 人数约有四千。耶稣打发他们走了,

8:10 随即同门徒上船,来到大玛努他境内。

求主显神迹

8:11 法利赛人出来盘问耶稣,求他从天上显个神迹给他们看,想要试探他。

8:12 耶稣心里深深地叹息,说:“这世代为什么求神迹呢?我实在告诉你们,没有神迹给这世代看!”

8:13 他就离开他们,又上船往海那边去了。

预备法利赛人和希律的酵

8:14 门徒忘了带饼,在船上除了一个饼,没有别的食物。

8:15 耶稣嘱咐他们说:“你们要谨慎,防备法利赛人的酵和希律的酵。”

8:16 他们彼此议论说:“这是因为我们没有饼吧?”

8:17 耶稣看出来,就说:“你们为什么因为没有饼就议论呢?你们还不省悟,还不明白吗?你们的心还是愚顽吗?

8:18 你们有眼睛,看不见吗?有耳朵,听不见吗?也不记得吗?

8:19 我擘开那五个饼分给五千人,你们收拾的零碎装满了多少篮子呢?”他们说:“十二个。”

8:20 “又擘开那七个饼分给四千人,你们收拾的零碎装满了多少筐子呢? ”他们说:“七个。”

8:21 耶稣说:“你们还是不明白吗?”

吐唾沫治好瞎子

8:22 他们来到伯赛大,有人带一个瞎子来,求耶稣摸他。

8:23 耶稣拉着瞎子的手,领他到村外,就吐唾沫在他眼睛上,按手在他身上,问他说:“你看见什么了?”

8:24 他就抬头一看,说:“我看见人了,他们好像树木,并且行走。”

8:25 随后又按手在他眼睛上,他定睛一看,就复了原,样样都看得清楚了。

8:26 耶稣打发他回家,说:“连这村子你也不要进去。”

认耶稣为基督

8:27 耶稣和门徒出去,往凯撒利亚腓立比的村庄去。在路上问门徒说:“ 人说我是谁?”

8:28 他们说:“有人说是施洗的约翰,有人说是以利亚,又有人说是先知里的一位。”

8:29 又问他们说:“你们说我是谁?”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

8:30 耶稣就禁戒他们,不要告诉人。

预言受难复活降临

8:31 从此,他教训他们说:“人子必须受许多的苦,被长老、祭司长和文士弃绝,并且被杀,过三天复活。”

8:32 耶稣明明地说这话,彼得就拉着他劝他。

8:33 耶稣转过来,看着门徒,就责备彼得说:“撒但,退我后边去吧!因为你不体贴 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

当背十架跟从主

8:34 于是叫众人和门徒来,对他们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

8:35 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注:或作“灵魂”。下同)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和福音丧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

8:36 人就是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

8:37 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

8:38 凡在这淫乱罪恶的世代,把我和我的道当作可耻的,人子在他父的荣耀里,同圣天使降临的时候,也要把那人当作可耻的。”

民数记22章

 

提要:1 巴勒给巴兰的第一封信被拒绝。15 他的第二封信说服了他。22 要不是他的驴救了命,巴兰已被一位主的使者杀死。36 巴勒欢迎巴兰。


1 以色列人起行,在摩押平原、约但河东,对着耶利哥安营。

【本会注释】

  摩押平原。摩押平原本来属摩押人。虽然被亚摩利人所征服(民21:26),但仍保留原来的地名。圣经没有告诉我们以色列人在摩押平原安营是在哪一个月,但一般认为他们是在第四十年的年末离开毗斯迦山或亚巴琳的(民21:20;33:48)。该平原的面积大约有155平方公里。

  约但河东。在耶利哥城的对面。他们直到约书亚成为领袖以后才过约但河(书3:1)。


2 以色列人向亚摩利人所行的一切事,西拨的儿子巴勒都看见了。

【本会注释】

  巴勒。意思就是“劫掠者”,“践踏者”,源于词根“使……荒废”,“劫掠”。巴勒在书24:9;弥6:5中与巴兰一起再次被提到;在士11:25中被单独提到。

  西拨。意思是“小鸟”。其阴性形式是摩西妻子西坡拉的名字。阳性形式在《旧约》中再也没有出现。但琐法(伯2:11)是西拨的另一种拼法。

  向亚摩利人所行的一切事。就是向亚摩利人(见创10:16注释)的王西宏和噩所行的。他们是当时迦南最强大的统治者(申3:8)。


3 摩押人因以色列民甚多,就大大惧怕,心内忧急,

【本会注释】

  他们不知道上帝曾命令以色列人不要骚扰他们,所以担心失去自己的领土(参出1:12中埃及人的态度)。摩押人现在的恐惧是早有预言(出15:15)。


4 对米甸的长老说:“现在这众人要把我们四围所有的一概舔尽,就如牛舔尽田间的草一般。”那时西拨的儿子巴勒作摩押王。

【本会注释】

  米甸的长老。摩押与米甸历来为敌(创36:35),这时却愿意联合起来对付以色列人。“长老”似乎又称为“王”(民31:8)和“族长”(书13:21)。在东方民族,年长而有阅历的男子至今日仍被称为“长老”。米甸人是亚伯拉罕和基土拉的后代(创25:2,4),是牧民和行商(创37:28)。

  田间的草。直译为“田间的绿物”,即一切植物。


5 他差遣使者往大河边的毗夺去,到比珥的儿子巴兰本乡那里,召巴兰来,说:“有一宗民从埃及出来,遮满地面,与我对居。

【本会注释】

  差遣使者。显然是经米甸人同意而差遣的(见第4节)。

  巴兰。来源于一个表示“吞没”,“毁灭”的动词。

  毗夺。现在被确认为彼特鲁,距离幼发拉底河不远,在迦基米施的南面。所以“大河”肯定是指幼发拉底河(见出23:31;书24:2,3,14)。根据巴兰自己的话(民23:7),他来自亚兰,即上美索不达米亚地区(见《先祖与先知》第438页)。

  本乡。直译为“亚毛”。根据伊德利米神像上的铭文,该地已被确认为撒珠尔谷(Sajur)地区。该谷位于阿勒坡和迦基米施之间。从彼特鲁出发大约640公里的路程,需要两周时间(见《先祖与先知》第438,439页)。

  一宗民。一个四十年前曾劫掠埃及并使法老降卑的有组织的民族。

  与我对居。指有组织的抢劫团伙不断的威胁。这种情形自然使摩押人极为不安。


6 这民比我强盛,现在求你来为我咒诅他们,或者我能得胜,攻打他们,赶出此地。因为我知道,你为谁祝福,谁就得福;你咒诅谁,谁就受咒诅。”

【本会注释】

  为我咒诅他们。巴勒及其百姓相信这个术士及其咒语的能力。魔术,巫术和交鬼自然与偶像崇拜伴随在一起。

  比我强盛。巴勒意识到需要超乎人力的帮助,来应付以色列人明显的优势。

  谁就受咒诅。巴勒打算消灭以色列人,但又不敢以自己的力量进行尝试。他曾听说巴兰的本领。祝福和诅咒在古代是很常见的,正如挪亚(创9:25-27),以撒(创27:27),雅各(创49),约书亚(书6:26)和以利沙(王下2:24)所做的。同样,歌利亚在与大卫交战以前,也求他的神诅咒这个少年(撒上17:43)。用骗术来解释异教邪术的一切现象乃是愚蠢的。


7 摩押的长老和米甸的长老手里拿着卦金,到了巴兰那里,将巴勒的话都告诉了他。

【本会注释】

  摩押人和米甸人在这个阴谋中勾结在一起。算卦和代求的报酬被认为是合法的(见撒上9:7,8;王上14:3;王下8:8)。自古以来,如果不带礼物,几乎就无法接近一个有名望的人(创43:11,25,26;玛1:8)。


8 巴兰说:“你们今夜在这里住宿,我必照耶和华所晓谕我的回报你们。”摩押的使臣就在巴兰那里住下了。

【本会注释】

  回报你们。这个背道的先知正在玩火,希望得到属世的利益。巴兰了解以色列人以及上帝对他们的态度(《先祖与先知》第439页)。

  耶和华。上帝的圣名。许多注释家很不理解巴兰提到耶和华的名字。因为他们认为他是异教的先知。事实上巴兰本来是上帝的真先知,但他为了属世的利益而滥用了自己的恩赐(《先祖与先知》第439页)。麦基洗德和叶忒罗(《先祖与先知》第136,247页)也是真神的代表。拉班虽然家中藏有偶像,但有时上帝仍屈尊与他交往(创31:19,24,30)。


9 上帝临到巴兰那里,说:“在你这里的人都是谁?”

【本会注释】

  这不是向他打探,因为上帝十分了解情况(见创3:10,11)。这是一种责问,为了提醒巴兰,他所要涉足的道路是何等危险(见王上19:9;赛39:3,4)。


10 巴兰回答说:“是摩押王西拨的儿子巴勒打发人到我这里来,说 

【本会注释】

  暗示联盟中较强的一方是摩押王巴勒。米甸人则是较弱的一方。


11 ‘从埃及出来的民遮满地面,你来为我咒诅他们,或者我能与他们争战,把他们赶出去。’”

12 上帝对巴兰说:“你不可同他们去,也不可咒诅那民,因为那民是蒙福的。”

【本会注释】

  你不可。巴兰知道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见第8节注释)。他贪恋礼物,但也知道他的咒诅伤害不了以色列人。

  那民是蒙福的。没有人能把上帝的祝福变为咒诅。


13 巴兰早晨起来,对巴勒的使臣说:“你们回本地去吧,因为耶和华不容我和你们同去。”

【本会注释】

  巴兰再次提到耶和华的名,如同他在第8节所做的那样。但他没有告诉巴勒的使臣,以色列人是蒙上帝祝福的。


14 摩押的使臣就起来,回巴勒那里去,说:“巴兰不肯和我们同来。”

【本会注释】

  使臣们自然误解了巴兰的动机(见第13注释),不能带给巴勒真实的报告。他们还很自然地把出使失败的责任推到巴兰身上。


15 巴勒又差遣使臣,比先前的又多又尊贵。

【本会注释】

  这是东方人在这种情况下所采用的典型做法。巴勒推想巴兰是要得到更大的尊重,就派遣级别更高的使臣,带来更多的报酬,以表示对他服务的更加重视。


16 他们到了巴兰那里,对他说:“西拨的儿子巴勒这样说:‘求你不容什么事拦阻你不到我这里来,

【本会注释】

  原文动词的反身形式暗示巴勒把巴兰的犹疑理解为希望得到更大的认可和酬谢。


17 因为我必使你得极大的尊荣。你向我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只求你来为我咒诅这民。’”

【本会注释】

  我必使你得。参但2:6。

  你向我要什么。不是指报酬,而是指合作实现巴勒的目标。


18 巴兰回答巴勒的臣仆说:“巴勒就是将他满屋的金银给我,我行大事小事也不得越过耶和华我上帝的命。

【本会注释】

  他满屋的。参王上13:8中不知名先知的经历。

  金银。反映了巴兰的心思是在属世的财富上。他常常犯贪婪的罪。

  我行大事小事也不得越过耶和华我上帝的命。直译为,“我不能越过耶和华我上帝的口”。暗示他对天上的真神很熟悉。

  行大事小事。意思是“无论何事”(见撒上20:2;22:15;25:36)。巴兰知道上帝虽然不能控制他的思想,却能控制他的行为。


19 现在我请你们今夜在这里住宿,等我得知耶和华还要对我说什么。”

【本会注释】

  住宿。就像对待第一批使臣一样。

  等我得知。巴兰已经知道上帝会说什么(见第12节和第8节注释)。他试图与上帝交涉,似乎上帝会随便改变自己的主意。


20 当夜,上帝临到巴兰那里,说:“这些人若来召你,你就起来同他们去,你只要遵行我对你所说的话。”

【本会注释】

  上帝临到。是全能的上帝亲自临格。

  这些人若来。就是如果他们早上来听他的答复的话。

  起来同他们去。上帝允许先知去做他想要做的事。巴兰不是在真心寻求上帝的旨意,因为他早已知道上帝的旨意(第12节)。他决心一意孤行,只想求得表面的许可。

  。巴兰从这句话得知上帝不允许他咒诅以色列人。他也知道与巴勒的使臣同去就意味着丰厚的礼物和弄虚作假。


21 巴兰早晨起来,备上驴,和摩押的使臣一同去了。

【本会注释】

  驴在当时被各阶层的人所普遍使用,特别是短途旅行。骆驼用于长途旅行。士5:10和王下4:22的原文是指母驴。提到公驴的次数更多一些(出4:20;书15:18;撒上25:20;撒下16:2;17:23等)。《旧约》中,备驴好几次与悲剧联系在一起(撒下17:23;王上2:40;13:13)。


22 上帝因他去就发了怒;耶和华的使者站在路上敌挡他。他骑着驴,有两个仆人跟随他。

【本会注释】

  上帝……发了怒。在第12节中,上帝向巴兰表明了祂的旨意。在第20节中,耶和华允许他去了。但这种许可是基于巴兰自己的意思,而不是上帝的旨意。如果先知真心寻求上帝的旨意,那么12节的话就已经够了。但是如果一个人存心悖逆,上帝可能会允许他为所欲为并自食其果(见诗81:11,12;何4:17)。

  巴兰是一个有负于自己恩召之先知的例子。他想用其神圣的恩赐谋取私利。所以我们在圣经中读到“巴兰的教训”(启2:14),“巴兰的错谬”(犹11)和“巴兰的路”(彼后2:15)。

  耶和华的使者。通常指基督(出3:2,14;23:20,23;32:34;《先祖与先知》第311,366页),但不一定都指基督(见来1:14;《先祖与先知》第67页)。本节似乎指基督(《先祖与先知》第366页;参出23:20)。

  站在路上。直译为“置身于路上”。

  敌挡(satan)。意为“敌人”。撒但是上帝和人类的大敌,所以被称为撒但或直译为“仇敌”(代上21:1;伯1:6;亚3:1)。耶和华作为对手站在巴兰的路上,主要不是因为先知决意走灭亡的道路,而是因为他让自己成为上帝选民的敌人。“撒但”是这个希伯来词的音译,与《新约》中的“魔鬼”同义。他是人类的仇敌,要让他们永远毁灭。

  有两个仆人跟随他。没有提到巴勒的使臣与巴兰在一起。这些带着许多礼物和更多承诺的尊贵使臣(第15-17节),因巴兰没有立刻答应与他们同去而生气。他们以为会再次遭到拒绝,就早已动身回家了(《先祖与先知》第441页)。巴兰想赶上他们,所以对任何耽延都特别恼火。两个仆人没有进入故事的画面,也没有协助主人控制一下驴。


23 驴看见耶和华的使者站在路上,手里有拔出来的刀,就从路上跨进田间,巴兰便打驴,要叫它回转上路。

【本会注释】

  驴看见。两个仆人显然与他们的主人一样盲目。耶和华开了驴的眼,正如祂不久之后开了它的口一样。

  有拔出来的刀。直译为“攻击的武器”,源于动词“攻击”,“击倒”(见书5:13)。

  就……跨进田间。葡萄园有围墙,田间却没有。


24 耶和华的使者就站在葡萄园的窄路上;这边有墙,那边也有墙。

【本会注释】

  先知在经过耕田的途中,来到两个葡萄园之间被围起来的地方,两边都是墙,中间有一个通道。


25 驴看见耶和华的使者,就贴靠墙,将巴兰的脚挤伤了;巴兰又打驴。

【本会注释】

  就贴靠。驴尽力把身体贴着墙壁,才从天使身边经过;而天使又拦到前面去了。

  将巴兰的脚挤伤了。驴从天使身边挤过的时候,顶着墙严重挤伤了巴兰的脚。


26 耶和华的使者又往前去,站在狭窄之处,左右都没有转折的地方。

【本会注释】

  驴既不能左转,也不能右转,更无法退回去。


27 驴看见耶和华的使者,就卧在巴兰底下,巴兰发怒,用杖打驴。

【本会注释】

  驴意识到绝望的处境。因贪婪和忿怒而变得盲目的先知所看到的是驴的行为乖僻固执。


28 耶和华叫驴开口,对巴兰说:“我向你行了什么,你竟打我这三次呢?”

【本会注释】

  圣经记录动物开口说话的唯一其他例子就是创3章中的蛇。


29 巴兰对驴说:“因为你戏弄我,我恨不能手中有刀,把你杀了。”

【本会注释】

  戏弄我。直译为“把我当小孩子来玩弄”,视我为玩物愚弄我。该动词在士19:25和撒上31:4中译为“凌辱”;在伯16:15中译为“玷污”;在诗141:4中译为“行”恶事。

  把你杀了。这里暴露了先知的伪善。他自称能凭借咒语毁灭一个民族,却无奈到要杀他的驴。一头驴与自己说话居然不感到惊奇,真是盲目到了极点。


30 驴对巴兰说:“我不是你从小时直到今日所骑的驴吗?我素常向你这样行过吗?”巴兰说:“没有。”

【本会注释】

  从小时。直译为“从你存在时起”,就是“自从你开始骑”。

  我素常向你这样行过吗?“这是我平常的行为方式吗?”母驴的奇特举止本应使巴兰意识到发生了问题,因为它从来没有过这样古怪的行为。


31 当时,耶和华使巴兰的眼目明亮,他就看见耶和华的使者站在路上,手里有拔出来的刀,巴兰便低头俯伏在地。

【本会注释】

  巴兰的眼目。参以利沙仆人的经历(王下6:17)。

  他就看见……使者。巴兰缺乏属灵的眼光。他的两个仆人显然什么也没有看到。参与保罗同行之人的经历(徒9:7)。

  便低头。不是真正悔悟自己的罪恶企图,而是出于绝望的恐惧。


32 耶和华的使者对他说:“你为何这三次打你的驴呢?我出来敌挡你,因你所行的,在我面前偏僻。

【本会注释】

  偏僻。即“鲁莽”。巴兰是在一意孤行,并不符合上帝的旨意。


33 驴看见我就三次从我面前偏过去;驴若没有偏过去,我早把你杀了,留它存活。”

【本会注释】

  我早把你杀了。先知全亏他所毒打的驴才幸免于难。控制巴兰的精神在他的行为上完全暴露出来。

  留它存活。上帝即使杀了巴兰,也会保住驴的性命。在上帝的眼中,顺从是一种美德。参另一位悖逆先知之驴的经历(王上13:24)。


34 巴兰对耶和华的使者说:“我有罪了。我不知道你站在路上阻挡我;你若不喜欢我去,我就转回。”

【本会注释】

  我有罪了。他也许想到了对驴的无理鞭打,以及对巴勒礼物的贪求。

  你若不喜欢。他知道这次允许他出行只是因为他的顽固。


35 耶和华的使者对巴兰说:“你同这些人去吧!你只要说我对你说的话。”于是巴兰同着巴勒的使臣去了。

【本会注释】

  参第20节第一次给予这样的许可,并确认上帝为发言者。


36 巴勒听见巴兰来了,就往摩押京城去迎接他;这城是在边界上,在亚嫩河旁。

【本会注释】

  就……去。巴勒带着一大群首领和贵族前来迎接先知。人们期待这位先知能使国家摆脱外族入侵的恐惧。

  摩押京城。参民21:15。可能指亚珥。

  在亚嫩河旁。亚摩利王西宏曾征服摩押地直到亚嫩河。巴勒到他国家的边境来迎接先知。


37 巴勒对巴兰说:“我不是急急地打发人到你那里去召你吗?你为何不到我这里来呢?我岂不能使你得尊荣吗?”

【本会注释】

  急急地打发人。这是巴勒对巴兰的恭维。因为巴勒不想隐瞒或淡化他的忧虑。

  使你得尊荣吗?见第17节;民24:11。


38 巴兰说:“我已经到你这里来了!现在我岂能擅自说什么呢?上帝将什么话传给我,我就说什么。

【本会注释】

  巴兰向巴勒暗示说,他是受到限制的,不论他是多么的不愿意(见民23:5,12,16;王上22:14)。


39 巴兰和巴勒同行,来到基列胡琐。

【本会注释】

  基列胡琐。直译为“街道的城市”。地理位置不详。有些注释家将其认同于基列亭(民32:37)。


39 巴兰和巴勒同行,来到基列胡琐。

40 巴勒宰了(原文作献)牛羊,送给巴兰和陪伴的使臣。

【本会注释】

  这很可能是为巴兰举行的一次献祭之宴,好让事情有良好的开端。巴勒就这样表达了他对先知平安到达的快乐(参撒上9:23,24)。


41 到了早晨,巴勒领巴兰到巴力的高处;巴兰从那里观看以色列营的边界。

【本会注释】

  到了早晨。英文KJV版为“次日”。

 

  巴力的高处。直译为,“巴末巴力”,可能就是民21:19中的巴末。该名称表明这是一个异教的圣所。巴勒可能认为,如果巴兰看着以色列人咒诅他们,效果会更好。

 

  边界。巴兰可能看到整个营地,也可能只看到离他所站的山头最近的部分。我们不清楚是指哪一种情况。以西结书24章

提要: 1 用煮沸的锅作为比喻,6 说明耶路撒冷的不可避免的毁灭。15 用以西结不为他妻子的死举哀的表号,19 说明犹太人的灾难超过所有的悲伤。


1 第九年十月初十日,耶和华的话又临到我说:

【本会注释】

第九年。就是约雅斤被掳第九年(见结1:2注释),即公元前589或588年。该日期与王下25:1;耶39:1,2;52:4,5的日子相同,后来显然成为犹太人禁食的日子(亚8:19)。

十月。不论按春季年历还是按秋季年历,都是公元前588年1月(见《以西结>书序言后年表)。


2 “人子啊,今日正是巴比伦王就近耶路撒冷的日子,你要将这日记下,

【本会注释】

先知奉命记下他传达信息的特殊日子,宣布它是就尼布甲尼撒开始进攻耶路撒冷的日子。巴比伦离耶路撒冷约800公里,这个消息不可能是通过人传给他的。因此当被掳的人后来听到消息,经过对照以后,确信以西结的信息来自上帝。


3 要向这悖逆之家设比喻说,主耶和华如此说:将锅放在火上,放好了,就倒水在其中;

【本会注释】

比喻(mashal)。见本注释卷三第945页。这里没有告诉我们以西结只是说比喻还是真的这么做了。

将锅放在火上。类似于结11:3-7的表号,但用途不一样。


4 将肉块,就是一切肥美的肉块、腿,和肩都聚在其中,拿美好的骨头把锅装满;

【本会注释】

肉块。指犹太人自己。肥美的肉块可能指上层阶级。所提到的其他肉块不一定是指某一特定阶层,而只是强调所有的人,包括贵族在内,都要毁灭。

装满(dur)。“堆成圈”。

骨头。稍微改动一下就成了“木柴”(参第10节),但骨头在提取脂肪以前是可以作燃料的。


5 取羊群中最好的,将柴 堆在锅下,使锅开滚,好把骨头煮在其中。

6 “主耶和华如此说:祸哉!这流人血的城,就是长锈的锅。其中的锈未曾除掉,须要将肉块从其中一一取出来,不必为它拈阄。

【本会注释】

锈。城市被比作锅,生锈腐蚀了。

一一取出。指耶路撒冷的居民会被杀或被俘。


7 城中所流的血倒在净光的磐石上,不倒在地上,用土掩盖。

【本会注释】

指耶路撒冷的暴行(见结22:12,13;23:37等)已到了公然而不知羞耻的地步(见创4:10;伯16:18;赛26:21)。


8 这城中所流的血倒在净光的磐石上,不得掩盖,乃是出于我,为要发忿怒施行报应。

【本会注释】

这城中所流的血。指耶路撒冷毁灭时所流的血。她的惩罚和她的罪恶一样,都将暴露在世人眼前。


9 所以主耶和华如此说:祸哉!这流人血的城,我也必大堆火柴,

10 添上木柴,使火着旺,将肉煮烂,把汤熬浓,使骨头烤焦;

【本会注释】

煮烂(tamam)。直译是“完成”、“结束”。译成“煮烂”是一种解释而已。

熬浓(raqach)。该动词指膏油各种成分的混合(出30:33,35)。含义不明。七十士译本为“肉汤可能减少”。


11 把锅倒空坐在炭火上,使锅烧热,使铜烧红,熔化其中的污秽,除净其上的锈。

【本会注释】

指城市的居民没有了。火一直烧到把锈烧尽。城市本身也将毁灭。

第11-14节指出以前的改革没有达到效果,并宣布迫近的惩罚是确定而彻底的。


12 这锅劳碌疲乏,所长的大锈仍未除掉;这锈就是用火也不能除掉     。

13 在你污秽中有淫行,我洁净你,你却不洁净。你的污秽再不能洁净,直等我向你发的忿怒止息。

14 我耶和华说过的必定成就,必照话而行,必不返回,必不顾惜,也不后悔。人必照你的举动行为审判你。这是主耶和华说的。”

15 耶和华的话又临到我说:

【本会注释】

这里开始了一个新的段落,与第1-14节的比喻没有直接的联系。


16 “人子啊,我要将你眼目所喜爱的忽然取去,你却不可悲哀哭泣,也不可流泪,

【本会注释】

上帝告诉以西结,他所深爱的妻子将要死亡。我们不要据此认为她的死是由于上帝的直接打击。他的妻子可能生病已有一段时间了。上帝也许告诉过他妻子将要逝世的事。在圣经中常常把上帝允许发生或不加阻止的事情说成是上帝作的(见代下18:18注释)。其实罪恶,苦难和死亡的创始者乃是撒但(见《历代愿望》第24、470、471页)。但上帝乐意把仇敌要给我们带来痛苦的事,变成给我们带来益处(见罗8:28;《历代愿望》第471页)。这里用以西结失去眼目所喜爱之人的事例,让百姓对上帝的信息有更加生动的印象。

以西结的经历告诉我们,事奉上帝不一定会免除痛苦和灾难。有时上帝的使者似乎要比那些没有积极从事基督圣工的人遭受更加猛烈的攻击。许多灾难落到了献身到远方传道的人身上。这些献身的人有时会突然死亡或罹患重病。不要把这些灾难看作上帝的惩罚。这些都是撒但一手造成的。仇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接近人,这样,他最后就不会说自己没有得到公平的机会了。约伯的经历说明了这条规律。虽然仇敌会使人受苦,但上帝乐意使忧苦变为有益,好洁净那些剩下的人(见《历代愿望》第471页)。


17 只可叹息,不可出声,不可办理丧事;头上仍勒裹头巾,脚上仍穿鞋,不可蒙着嘴唇,也不可吃吊丧的食物。”

【本会注释】

不可出声。要避免用举哀的标志(见书7:6;撒上4:12;撒下15:30,32;赛20:2;弥3:7)。

吊丧的食物。可能指葬礼的用餐(见申26:14;耶16:7;何9:4)。


18 于是我将这事早晨告诉百姓,晚上我的妻就死了。次日早晨我便遵命而行。

【本会注释】

我们不知道先知说了些什么。他可能告诉同胞他的妻子死亡的噩耗。


19 百姓问我说:“你这样行与我们有什么关系,你不告诉我们吗?”

【本会注释】

以西结的异常举动引起了百姓的好奇。


20 我回答他们:“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

21 ‘你告诉以色列家,主耶和华如此说:我必使我的圣所,就是你们势力所夸耀、眼里所喜爱、心中所爱惜的被亵渎,并且你们所遗留的儿女必倒在刀下。

【本会注释】

我必使我的圣所……被亵渎。百姓所仰慕的圣所,遭到玷污和毁灭。外邦人亵渎的脚将踏进连祭司也不能进去的至圣所。

心中所爱惜的。有些希伯来语抄本是“你的心所渴望的”。


22 那时,你们必行我仆人所行的,不蒙着嘴唇,也不吃吊丧的食物。

23 你们仍要头上勒裹头巾,脚上穿鞋;不可悲哀哭泣。你们必因自己的罪孽相对叹息,渐渐消灭。

【本会注释】

渐渐消灭(maqaq)。直译是“腐烂”。


24 以西结必这样为你们作预兆;凡他所行的,你们也必照样行。那事来到,你们就知道我是主耶和华。’

【本会注释】

这是除了结1:3以外,以西结唯一一次提到自己的名字的地方。圣经作家提自己名字的相应例子在赛20:3和但8:27。


25 “人子啊,我除掉他们所倚靠、所欢喜的荣耀,并眼中所喜爱、心里所重看的儿女。

26 那日逃脱的人岂不来到你这里,使你耳闻这事吗?

27 你必向逃脱的人开口说话,不再哑口。你必这样为他们作预兆,他们就知道我是耶和华。”

【本会注释】

上帝指示以西结在听说该城陷落的时候(见结33:21,22注释),要开口说话(见结3:26,27)。


尼希米记11章

提要: 1 随所罗巴伯回来的祭司,8 和利未人。10 各任大祭司。22 一些主要的利未人。27 庄严的城墙奉献典礼。44 圣殿中任职的祭司和利未人。


1 同着撒拉铁的儿子所罗巴伯和耶书亚回来的祭司与利未人记在下面:祭司是西莱雅、耶利米、以斯拉、

【本会注释】

要明白本章1-9节的名单就必须对照两份平行的名单:签约的祭司家族(尼10:2-8)和大祭司约雅金之下做族长的祭司(尼12:12-21)。两份名单的名字数目略有不同,名字和顺序也有差异。第三份名单尤其说明这些是家族的姓。

对照尼12章(见下表第2,3,4排)的两份名单,可以看出后者少了泯雅泯家族做族长的名字,以及哈突家族和族长的名字。但这两个名单在其他方面的数目和顺序是一致的。然而把尼12章和尼10章的名单进行对照,就可以看出较大的区别。在尼12:1-7的22个名字中(12-21节里有21个名字),有15个标着星号(*)的名字(12-21节里有14个)也出现在尼10章中。但尼10章里的巴施户珥,玛西雅,俄巴底亚,但以理,巴录和米书兰在尼12章里没有了。有些注释家试图解释这种差异,说可能有一部分祭司拒绝签名,因为他们不同意以斯拉和尼希米的严格措施。这种看法只有在15位做族长的祭司签约,而不是21位签约才有道理。但是这里出现了6个其他的名字来代替6个遗缺的名字,所以这个理由不成立。差异的理由很可能是这两份名单时间的不同。尼12:1-7的名单来自所罗巴伯的时代,而尼12:12-21的名单则来自大祭司约雅金的时代。他可能在大流士一世当政的后期任职。而尼10章的日期是在亚达薛西一世当政的时候。

犹太人在被掳回归后的三个不同期间里有过21个或22位做族长的祭司,似乎说明祭司分为21或22个班次,就像大卫的时代分为24个班次(代上24章)一样。不清楚为什么在回归后没有马上恢复原先班次的数目。据约瑟弗斯说(《上古史》vii.14,7),到了基督的时代,有完整的24个班次的祭司任职。约瑟弗斯说大卫的班次一直延续到他的时代,这是不很准确的。

尼10章和尼12章名单的差异可以解释为签约的名字(尼10章)不代表班次或家族,而是以斯拉和尼希米年代做族长的祭司。所以有些名字与班次和家族相同,有些则不同。相同不等于他们属于该名字所代表的家族。这两份名单上名字的雷同是偶然的。据尼12:13,16,有两个人叫米书兰,一人是以斯拉族的族长,另一个人是近顿族的族长。在尼10章和尼12:12-21里只有21个家族,可能是抄写的错误。有些注释家认为在居鲁士和大流士一世之间,有一个祭司家族消失了,或失去了资格。

《尼希米记》第十章和第十二章的祭司名单

尼10:2-8尼希米时代(约公元前444年)

尼12:1-7所罗巴伯时代(约公元前536年)

尼12:12-21约雅金时代(约公元前490年)

在约书上签名的祭司

祭司家族的首领

祭司家族

祭司家族的首领

1. 西莱雅

2. 亚撒利雅

3. 耶利米

4. 巴施户珥

5. 亚玛利雅

6. 玛西雅

7. 哈突

8. 示巴尼

9. 玛鹿

10. 哈琳

11. 米利末

12. 俄巴底亚

13. 但以理

14. 近顿

15. 巴录

16. 米书兰

17. 亚比雅

18. 米雅民

19. 玛西亚

20. 璧该

21. 示玛雅

22. 耶大雅

1. 西莱雅*

2. 耶利米*

3. 以斯拉*

4. 亚玛利雅*

5. 玛鹿*

6. 哈突*

7. 示迦尼*

8. 利宏*

9. 米利末*

10. 易多

11. 近顿*

12. 亚比雅*

13. 米雅民*

14. 玛底雅*

15. 璧迦*

16. 示玛雅*

17. 约雅立

18. 耶大雅

19. 撒路

20. 亚木

21. 希勒家

1. 西莱雅*

2. 耶利米*

3. 以斯拉*

4. 亚玛利雅*

5. 米利古*

6. 示巴尼*

7. 哈琳*

8. 米拉约*

9. 易多

10. 近顿*

11. 亚比雅*

12. 泯雅泯*

13. 玛底雅*

14. 璧迦*

15. 示玛雅*

16. 约雅立

17. 耶大雅

18. 撒来

19. 亚木

20. 希勒家

21. 耶大雅

1. 米拉雅

2. 哈拿尼雅

3. 米书兰

4. 约哈难

5. 约拿单

6. 约瑟

7. 阿底拿

8. 希勒恺

9. 撒迦利亚

10. 米书兰

11. 细基利

12. 毗勒太

13. 沙母亚

14. 约拿单

15. 玛特乃

16. 乌西

17. 加莱

18. 希伯

19. 哈沙比雅

20. 拿坦业

*号的见尼12:1注释。


2 亚玛利雅、玛鹿、哈突、

3 示迦尼、利宏、米利末、

4 易多、近顿、亚比雅、

5 米雅民、玛底雅、璧迦、

6 示玛雅、约雅立、耶大雅、

7 撒路、亚木、希勒家、耶大雅。这些人在耶书亚的时候作祭司和他们弟兄的首领。

8 利未人是耶书亚、宾内、甲篾、示利比、犹大、玛他尼。这玛他尼和他的弟兄管理称谢的事。

【本会注释】

这里所提到的利未人,除了玛探雅以外,都签了约(见尼10:9-13)。示利比和耶书亚(甲篾的儿子)还尼12:24里提到为利未人的族长。犹大没有出现在《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的其他利未人名单里,可能是代替荷第雅的(尼10:10)。玛探雅可能就是尼11:1里的玛探雅。他是第一个圣诗班的领队。


9 他们的弟兄八布迦和乌尼照自己的班次与他们相对。

【本会注释】

八布迦。是尼11:17所提到的另一位唱诗班领队。乌尼的名字没有出现在当时的其他记录中。

与他们相对。两个唱诗班唱诗时(见尼11:17)似乎面对面站立。


10 耶书亚生约雅金;约雅金生以利亚实;以利亚实生耶何耶大;

【本会注释】

耶书亚。见拉2:2注释。第10,11节记录了从所罗巴伯的时代到写《尼希米记》的时候为止大祭司的谱系。插在这里可能是为了连接两份利未人的名单,通过各时代大祭司的名字,来说明名单中人员的时代。1-9节的名单从耶书亚的时代开始。12-21节的名单是从约雅金的时代开始的。

约雅金。这个名字只在这里和第12,26节提到。由于他处是在大流士一世时还活着的耶书亚(拉5:2)和尼希米时代的大祭司以利亚实(尼3:1;13:4等)之间,他担任大祭司似乎在大流士一世当政的后期和薛西斯治下,还可能延续到亚达薛西一世的初期。

以利亚实。在尼希米时代任大祭司(见尼3:1注释)。

耶何耶大。在尼希米当省长和公元前410年之间任大祭司。已证实公元前410年约哈难是大祭司(见本书第80,372页)。


11 耶何耶大生约拿单;约拿单生押杜亚。

【本会注释】

约拿单。要么是约哈难的另一个名字(见本书第22,23页),要么是抄写错误。厄勒番丁岛的纸萨草纸文献证实约哈难是公元前410年的大祭司(见本书第80,372页)。在公元前407年也可能也是大祭司。那一年纸萨草纸文献上有他的名字。

约瑟弗斯说他是雅纳斯(Jannaeus,约翰),在圣殿杀死了他自己的兄弟耶书亚(耶稣或约书亚),因为耶书亚想靠波斯人的势力夺取他的大祭司职位。结果亚达薛西二世的将军巴格亚斯乘机对犹太人采取严厉的措施(《上古史》xi.7.1)。这个资料也许是真实的,因为厄勒番丁岛的纸萨草纸文稿记载约哈难时代的波斯人省长是比格维(Bigvai),相当于希腊语的巴格亚斯(Bagoses)。

押杜亚。见本书第372页。除非这个名单省略了一二代人(见第1节注释),由约瑟弗斯所提亚历山大时代的押杜亚(《上古史》xi.8.4,5)可能是另一个人。也许是这个押杜亚的儿子或者孙子。


12 在约雅金的时候,祭司作族长的西莱雅族(或作:班;本段同)有米拉雅;耶利米族有哈拿尼雅;

【本会注释】

关于12-21节,见第1节注释。


13 以斯拉族有米书兰;亚玛利雅族有约哈难;

14 米利古族有约拿单;示巴尼族有约瑟;

15 哈琳族有押拿;米拉约族有希勒恺;

16 易多族有撒迦利亚;近顿族有米书兰;

17 亚比雅族有细基利;米拿民族某 ;摩亚底族有毗勒太;

18 璧迦族有沙母亚;示玛雅族有约拿单;

19 约雅立族有玛特乃;耶大雅族有乌西;

20 撒来族有加莱;亚木族有希伯;

21 希勒家族有哈沙比雅;耶大雅族有拿坦业。

22 至于利未人,当以利亚实、耶何耶大、约哈难、押杜亚的时候,他们的族长记在册上。波斯王大流士在位的时候,作族长的祭司也记在册上。

【本会注释】

以利亚实。关于这里所提到的大祭司,见第10,11节注释。

波斯王大流士。“大流士在位”,似乎是作者各份神职官员名单的终点。本节的大流士要么是大流士二世(公元前424/23-405/04年),要么是被亚历山大大帝打败的最后一个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公元前336-331年)。大多数注释者把“波斯王大流士”认定为大流士三世,其依据是约瑟弗斯所写的押杜亚(《上古史》8.4,5)就是尼12:11和22的押杜亚(见本书第372页)。但很难确定约瑟弗斯的押杜亚就是尼12:11的押杜亚。“波斯王大流士”很有可能是大流士二世。希罗多德使用的措辞(ii.110,158),证明《尼希米书》不像一些人所认为的,是以后的作者所写的。


23 利未人作族长的记在历史上,直到以利亚实的儿子约哈难的时候。

【本会注释】

指原先包括利未人名单的文献。这本书逐日记录了国家大事,是早期王国编年史的续篇。


24 利未人的族长是哈沙比雅、示利比、甲篾的儿子耶书亚,与他们弟兄的班次相对,照着神人大卫的命令一班一班地赞美称谢。

【本会注释】

利未人的族长。哈沙比雅,示利比,耶书亚和甲篾等名字经常作为利未人家族的首领出现。前两个名字在拉8:18,19和尼10:11,12;后两个名字在拉2:40和尼10:9;12:8。

的儿子。希伯来语是ben。可能是Binnuy,即第8节的宾内(见拉8:33;尼3:24;10:9)。据拉2:40和10:9(参尼12:8),耶书亚似乎不可能是甲篾“的儿子”。

大卫的命令。参代上15:16;23:5;25:3。

神人。这个称呼不常用于大卫,但是还出现在尼12:36和代下8:14中。《历代志》与《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可能是同一个作家所写的(见《历代志》序言)。

一班一班。在代上26:16中指守门人。这里指在圣礼唱诗班的位置,可能是分组对立,进行轮唱。


25 玛他尼、八布迦、俄巴底亚、米书兰、达们、亚谷是守门的,就是在库房那里守门。

【本会注释】

玛他尼、八布迦、俄巴底亚。尼11:17提到玛他尼和八布迦是两个唱诗班的领队。还有押大(是俄巴底亚的另一种拼法)。把他们列在“守门的”中间似乎有些难解,但如果把这三个名字看作是属于第24节的,就好解释了。

米书兰、达们、亚谷。守门人的首领。后两个名字还出现在拉2:42和尼11:19,甚至代上9:17中。所以这些名字均源于古代利未守门人的家族。

库房。守门人看守是圣殿的库房。一些注释家认为这些库房与大门很近。


26 这都是在约撒达的孙子、耶书亚的儿子约雅金和省长尼希米,并祭司文士以斯拉的时候,有职任的。

【本会注释】

12-21节和24,25节的两份名单至26节结束。


27 耶路撒冷城墙告成的时候,众民就把各处的利未人招到耶路撒冷,要称谢、歌唱、敲钹、鼓瑟、弹琴,欢欢喜喜地行告成之礼。

【本会注释】

告成之礼。第27-43节所记录的事件,一定发生在城墙完工后不久,不像一些人所认为的是在多年以后。本文和《尼希米记》的其他部分一样,不是按年代排列的。

这是圣经中第一次描述奉献城墙的典礼。在以色列历史中有没有进行过这样的典礼,我们不得而知。房屋要举行奉献礼(申20:5)。圣殿要举行奉献礼(王上8章、拉6:16)。城墙和公共建筑物也可能要进行奉献礼。当大祭司和他的同事完成他们那段城墙时,他们马上将之“分别为圣”(尼3:1),可能要举行一个仪式。这种做法启发尼希米安排在城墙全部竣工时举行一个合适的奉献典礼,使整个城墙处在上帝的保护之下,并承认如果没有上帝的亲自保护,城墙将毫无作用(见亚2:5)。

瑟。希伯来语是nebalim,是一种竖琴。可能是便携式的,音箱在顶部,像亚述人浮雕中的竖琴(见本书第32页)。这与哲罗姆对nebel 的解释是一致的。埃及的竖琴要大得多,音箱在底部(见本书第33页)。

琴。希伯来语是kinnoroth。kinnor 是里拉琴],而不是竖琴。


28 歌唱的人从耶路撒冷的周围和尼陀法的村庄与伯吉甲,又从迦巴和押玛弗的田地聚集,因为歌唱的人在耶路撒冷四围为自己立了村庄。

【本会注释】

尼陀法。被确认位于希尔拜拜德法拉(Khirbet Bedd Fal?h ),在伯利恒东南约5.6公里。

伯吉甲。希伯来语是Bethhaggilgal,一般认为是书15:中的吉甲,约位于耶利哥和约旦的中间(见书15:7注释)。

迦巴和押玛弗。见拉2:26,24注释。这里提到的所有村镇都在耶路撒冷附近,由歌唱的人所造,便于他们参加圣殿的侍奉。

29 ,30 祭司和利未人就洁净自己,也洁净百姓和城门,并城墙。

关于祭司和利未人的洁净,见拉6:20。无生命物在仪文上也会成为不洁(利14:34-53;申23:14)。城墙或城门如果在仪文上不洁,举行奉献礼以前须按照律法进行洁净。


31 我带犹大的首领上城,使称谢的人分为两大队,排列而行:第一队在城上往右边向粪厂门行走,

【本会注释】

尼希米命令犹大所有世俗和宗教的领袖都登上城墙,分为两队,各由神职和世俗人员组成。一队由以斯拉带领(第36节),一队由他自己带领(第38节)。集合的地点似乎在粪厂门和炉楼之间的谷门,因为以斯拉的队伍走向第一次提到的粪厂门,而尼希米的队伍则先经过炉楼(第31节和第38节)。关于谷门的可能位置,见尼2:13注释。以斯拉的队伍走到耶路撒冷的东南角,经过了粪厂门和泉门以后,继续在东墙顶上走,过了水门。尼希米的队伍向北走,相继经过炉楼,宽墙,以法莲门,古门,鱼门,哈楠业楼和哈米亚楼,羊门和护卫门。两队显然在护卫门和水门之间会合,从那里进入了圣殿。关于城墙和城门的地形,见尼2:13-15;3:1-32注释,又见尼3章的补充注释。


32 在他们后头的有何沙雅与犹大首领的一半,

【本会注释】

何沙雅。可能是尼10:23中签约的何细亚。

首领的一半。另一半随尼希米(第40节)。


33 又有亚撒利雅、以斯拉、米书兰、

【本会注释】

可能只是两个祭司家族的代表。该节应译为 “又有亚撒利雅,即以斯拉,和米书兰”(见尼10:2,7)。这个以斯拉不是尼12:36中领队的以斯拉。


34 犹大、便雅悯、示玛雅、耶利米。

【本会注释】

犹大、便雅悯。似乎指属于这些支派一些平民。

示玛雅、耶利米。另外两个祭司家族的代表(见尼10:2,8;12:1,6)。


35 还有些吹号之祭司的子孙,约拿单的儿子撒迦利亚。约拿单是示玛雅的儿子;示玛雅是玛他尼的儿子;玛他尼是米该亚的儿子;米该亚是撒刻的儿子;撒刻是亚萨的儿子;

【本会注释】

每支队伍都有祭司号队(第41节)。在以斯拉的队伍里是由亚萨的后裔撒迦利亚带领的。随着他的有八个号手,见第36节。


36 又有撒迦利亚的弟兄示玛雅、亚撒利、米拉莱、基拉莱、玛艾、拿坦业、犹大、哈拿尼,都拿着神人大卫的乐器,文士以斯拉引领他们。

【本会注释】

乐器。见尼12:27;参代下29:26;代上15:16;23:5;拉3:10。

文士以斯拉。以斯拉是整个队伍的领导。他比尼希米早十三年从巴比伦回来(拉7章,尼2:1),是七月盛典期间百姓的属灵领袖(尼8:1-15)。


37 他们经过泉门往前,从大卫城的台阶随地势而上,在大卫宫殿以上,直行到朝东的水门。

【本会注释】

泉门。见尼2:14注释。当队伍走到泉门的时候,沿着这里所说的台阶登上大卫城,再过城墙,一直走到达俯瞰着汲沦谷的水门(见尼3:26注释)。在水门的某处,以斯拉的队伍与尼希米的队伍相会,一同进入圣殿的大院。


38 第二队称谢的人要与那一队相迎而行。我和民的一半跟随他们,在城墙上过了炉楼,直到宽墙;

【本会注释】

这一队由尼希米带领。从谷门(见31节注释)出发,朝北经过炉楼(见尼3:11注释),和宽墙(见尼3:8注释)。


39 又过了以法莲门、古门、鱼门、哈楠业楼、哈米亚楼,直到羊门,就在护卫门站住。

【本会注释】

以法莲门。一定位于宽墙和古门之间。在尼3章描写修造城墙时没有提到。要么这个门不需要修理,要么提到它的那一部分经文遗失了。队伍继续从以法莲门沿着城墙上的道前进,经过古门(见尼3:6),鱼门(尼3:3),哈楠业楼,哈米亚楼和羊门(尼3:1)。

护卫门。这个门的情况与以法莲门相同。它一定位于东墙北段,羊门以南。过这个门以后,尼希米的队伍可能经哈米弗甲门进入了圣殿地区,如40所暗示的(见尼3:31注释)。


40 于是,这两队称谢的人连我和官长的一半,站在上帝的殿里。

【本会注释】

参第32节注释。


41 还有祭司以利亚金、玛西雅、米拿民、米该雅、以利约乃、撒迦利亚、哈楠尼亚吹号;

【本会注释】

七个吹号的祭司回应以斯拉队伍的八个人(见36节注释)。


42 又有玛西雅、示玛雅、以利亚撒、乌西、约哈难、玛基雅、以拦,和以谢奏乐。歌唱的就大声歌唱,伊斯拉希雅管理他们。

【本会注释】

不清楚玛西雅和其他七个人的职责。


43 那日,众人献大祭而欢乐;因为上帝使他们大大欢乐,连妇女带孩童也都欢乐,甚至耶路撒冷中的欢声听到远处。

【本会注释】

大祭。从大卫的时代以来,在重要建筑物的奉献典礼上,有献大量祭物的习惯(见王上8:5;拉6:17;参撒下6:17;24:25)。尼希米遵循了这个惯例。

妇女。圣经不经常提到犹太妇女参加公众庆典。其他唯一一处记录妇女参加庆典的是在红海边上,由米利暗所带领(出15:20)。

听到远处。见拉3:13;参王上1:40;王下11:13。


44 当日,派人管理库房,将举祭、初熟之物和所取的十分之一,就是按各城田地,照律法所定归给祭司和利未人的分,都收在里头。犹大人因祭司和利未人供职,就欢乐了。

【本会注释】

派人管理。这个民族曾经承诺忠心缴纳十分之一和其他捐献(尼10:32-37),故现在做出安排管理圣殿的收入。十分之一和其他捐献是以谷物,酒类,油等实物来支付的(见尼13:5),所以需要有宽敞的仓库和专人负责。

犹大人因祭司和利未人供职,就欢乐了。在平民和圣职人员之间有了和谐的精神。人人都乐意奉献。


45 祭司利未人遵守上帝所吩咐的,并守洁净的礼。歌唱的、守门的,照着大卫和他儿子所罗门的命令也如此行。

【本会注释】

祭司利未人遵守上帝所吩咐的,并守洁净的礼。希伯来语直译是:“利未人实行对上帝的侍奉,并守洁净的礼”。关于大卫和所罗门的命令,参代下8:14。


46 古时,在大卫和亚萨的日子,有歌唱的伶长,并有赞美称谢上帝的诗歌。

46节解释了45节“照着大卫和他儿子所罗门的命令”。尼希米说,音乐的侍奉,人员的安排以及所用的诗歌,都起源于大卫和他的伶长亚萨的日子。

47 当所罗巴伯和尼希米的时候,以色列众人将歌唱的、守门的,每日所当得的分供给他们,又给利未人当得的分;利未人又给亚伦的子孙当得的分。

【本会注释】

在所罗巴伯和尼希米的时代,以色列人按照律法的要求奉献十分之一和其他捐款,履行自己对于圣殿崇祀的职责(见尼10:32-37和民18:29注释)。


马可福音7章

提要:1 法利赛人挑剔门徒没有洗手就吃饭。8 他们用人的遗传违背了上帝的诫命。14 食物不能污秽人。24 他治好了那个叙利腓尼基妇人被鬼附的女儿,31 和一个耳聋舌结的人。


论洁净

可7:1 有法利赛人和几个文士从耶路撒冷来,到耶稣那里聚集。

【本会注释】

来到。[有关遗传与仪文污秽之争,可7:1-23=太15:1-20。主要的注释在:马可福音。见“加利利末期的传道”;参本卷注释第18,96-100页。] 叙述到这点时,马太和马可都省略了在迦百农会堂里的重要事件,当耶稣快要详细讲完生命的粮的时候,加利利民众的情绪变得与耶稣敌对了(见约6:25 至7:1;见太15:21注释)。与素常相反,耶稣在逾越节期间留在了加利利(见约7:1;参《历》第四十二章),无疑安静地照顾着百姓的需要(见可6:56注释)。在节后不久,可能在四月底五月初的时候,发生了这次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遭遇战,这些人是最近从耶路撒冷回来的。

法利赛人。见本卷注释第51,52页注释。

文士。见本卷注释第55页;见可1:22注释。

从耶路撒冷。耶稣在第三次加利利布道之旅中福音迅速的扩散,早已使犹太领袖们大为惊慌(见太15:21;可6:14)。这里提到的这些人无疑或多或少是来自犹太议会的官方代表团的成员,为特别的目的奉派寻找藉口,以便结束耶稣所做的传道(参《历》第四十二章)。


可7:2 他们曾看见他的门徒中有人用俗手,就是没有洗的手,吃饭。

【本会注释】

他们曾看见。法利赛人和文士们当然知道,门徒们只是效法耶稣所采用的习惯行事(参路11:38注释)。这乃是间接地向耶稣挑战。文士和法利赛人有意把对他们律法的不尊敬归咎于耶稣。通过间接地进行,他们还有可能会避免冒犯那些认为耶稣很好的人。耶路撒冷的领袖们轻蔑地看加利利人是无知的小民,通常提到他们是`amme ha'ares,直译是:“土民”(见本卷注释第55页)。现在这场会战就是在这群纯朴真诚的加利利人的陪伴之下发生的。

饭。直译是:“饼”,但在这里的意思大概指一般的“食物”。

俗。希腊文是koinos,最初的意思是“普通”,即,许多人共有的。后来有了“粗俗的”,或“亵渎的”意思,马可在这里用的就是这个意思(参徒10:14注释)。

没有洗的手。马可福音显然是为非犹太人写的(见本卷注释第564页),他们可能并不了解这些探子们所提出的挑战的性质,所以马可详细说明了“俗”是什么意思。而马太福音大概主要是为犹太人写的(见本卷注释第273页),所以就没有作这种解释性说明。这里提到的洗乃是严格的仪式,而不是有关清洁卫生的。据说这种仪式是将少量的水倒在第一只手的手指和手掌上,然后用另一只托起这只手,好使水从手掌流到手腕,但不要再往下流了(这期间要当心,免得水流回以手掌),然后交替着用一只手掌摩擦另一只手。所需要的水量是一个半鸡蛋壳所能盛的水量。然而,似乎在得不到水的地区允许干洗,就是人可以照规定的方式只做出洗手的样子。


可7:3 (原来法利赛人和犹太人都拘守古人的遗传,若不仔细洗手就不吃饭;

【本会注释】

若不洗手。见2节注释。

仔细。希腊文是pugmē,直译是:“拳头”;根据这里所使用的形式,意思是“用拳头”。有人提出pugmē在这里的意思可能是“手里满了[水]”。也可以引证原文(参本卷注释第146页)读作pukna,意思是“精神旺盛地”,“勤勉地”或“频繁地”。

遗传。希腊文是paradosis,直译是“让出”,“托付”;所以是“传统”,由某人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所托付的东西。当用在福音书中时,paradosis指围绕着摩西五经建立起来的口头拉比规条的又大又重的主体(见申31:9;箴3:1注释)。在当时,耶稣特要抨击的犹太宗教体制就是拉比们的遗传。英文词“传统”意思是“所传下来的[即,从老师传给学生,或代代相传]”。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起初有意保护旧约成文律法的口头传统变得被人们认为比律法本身更重要了(见《历》第四十二章)。据此以为,藉着机械地遵守口头传统,人就自然地遵守了成文律法,包括十诫。换句话说,只要人按照律法传统解释的字句去做,就不必顾及成文律法的精义了。这种律法主义体系使宗教降低成了一个形式问题,并且废除了真敬拜与顺从的精神,然而没有了这个,人对上帝的敬拜就是枉然的(见约4:23,24;参可7:7)。一种靠律法的“行为”获得义的体系代替了救赎计划,而上帝的计划却是人藉着救赎计划获得义,这义是藉着信得到的(见罗9:31,32;10:3)。

基督努力使上帝所启示的全部指示都在他百姓的思想和生活上回归其正确的位置。他努力遵照上帝的话,优先于遵照人的话。他努力废除仅仅是外表形式的宗教,而要培育内心宗教的真精神。

古人的。即,年长的拉比或律法的解释者们。


可7:4 从市上来,若不洗浴也不吃饭;还有好些别的规矩,他们历代拘守,就是洗杯、罐、铜器等物。)

【本会注释】

市上。即,在街上的市场,买卖产品的地方(见太11:16注释)。犹太拉比的思想认为:人在市场上与人群混杂时,不可避免地会与在仪文上不洁净的人或东西接触,所以就“污秽”了。

洗浴。也可以引用原文证据(参本卷注释第146页),支持读作“使洁净”。

别的规矩。可能包括器具、衣服(见利11:32),手和脚(参出30:19-21)。

历代拘守。传统是由一代“传下来”并由下一代“接受”持守的。它是老师给的,学生接受的。

罐。希腊文是xestai(单数是xestēs),一种罗马量器(sextarius),容量约为半品脱(见本卷注释第50页)。Xestēs是在马可福音中发现的许多拉丁词源之一。

铜。直译是:“青铜,”或“铜”。

桌子。直译是:“睡椅”,或“床”。然而,原文证据在(参本卷注释第146页)保留还是省略“桌子”这个词之间有分歧。


可7:5 法利赛人和文士问他说:“你的门徒为什么不照古人的遗传,用俗手吃饭呢?”

【本会注释】

行。在比喻的意义上是“生活”。请比较以诺与上帝同“行”(见创5:24)。门徒们的人生道路,或生活方式,使法利赛人和文士烦躁不安。


可7:6 耶稣说:“以赛亚指着你们假冒为善之人所说的预言是不错的。如经上说: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

【本会注释】

以赛亚预言。见赛29:13注释。以赛亚的话是形容他那个时代的以色列人的,就如上下文所说明的,但是那些话对在基督时代的犹太来说也同样真实(见申18:15注释)。所以当基督说:“以赛亚指着你们预言”时,他的意思并不是说以赛亚特别地专门地预言了基督时代犹太人的某件真事,而是说以赛亚对他那个时代的以色列人的描述也“十分”(见可7:6)适用于基督时代的人们。

假冒为善。见太6:2注释。

尊敬我。“古人”(3节)通过表面上遵守上帝的旨意,实际上“将人的吩咐当作道理教导人”(7节)。它乃是一个凭信得救还是凭行为得救的问题。耶稣断言:那些敬拜上帝的人,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见约4:23,24)。对这个真理的强调使基督与犹太领袖们进入了剧烈的冲突。高举人的规条甚至人对神圣要求的解释在“律法上更重的事”(太23:23)之上,现今并不逊于往日。


可7:7 他们将人的吩咐当做道理教导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

【本会注释】

当作道理教训人。直译是:“[当作]教训教训人”。


可7:8 你们是离弃上帝的诫命,拘守人的遗传”;

【本会注释】

上帝的诫命。这里的单数形式指的是凡上帝所命令的──他所有已显明的旨意(见太22:37,39注释)。上帝的“命令极其宽广”(诗119:96);它包括“人所当尽的本分”(传12:13)。摆在我们面前的思想是:要“完全”,像我们“在天上的父完全一样”(见太5:48注释)。

遗传。“人的遗传”与“上帝的诫命”形成了不妥协的对比。

诸如洗。原文证据支持(参本卷注释第146页)省略8节以这些字开头的余下的话。然而,这些话无疑是真实的,因为与4,13节表达的是同样的思想。


可7:9 又说:“你们诚然是废弃上帝的诫命,要守自己的遗传。

【本会注释】

诚然。请注意基督的话中所暗示的反讽。


可7:10 摩西说:‘当孝敬父母’;又说:‘咒骂父母的,必治死他。’

【本会注释】

摩西说。基督引用的经文的第一部分来自第五诫,第二部分来自律法书的民法部分(见出21:17)。

治死。这个短语的希腊文反映的是希伯来成语的形式,意思是“必要死”,直译是:“必定死”(见创2:17注释)。换句话说,死是违反第五条诫命所不可避免的惩罚。


可7:11 你们倒说:‘人若对父母说:“我所当奉给你的,已经做了各耳板”(各耳板就是供献的意思),

【本会注释】

你们倒说。耶稣在这里给出了一个明确的例子,说明当他说:“你们已经找到一个办法废弃上帝的诫命,要守自己的遗传”(9节,修正标准本)时是什么意思。所以,耶稣在这里证实了犹太人正在枉然地敬拜上帝的事实(见7节)。他们控告基督废除了律法,但他却说明他们藉着对律法的传统解释,实际上已经做了他们所虚假地控告他的事(见太5:17-19,21,22注释)。

各耳板。希腊文是korban,来自希伯来词qorban,“礼物”,“祭物”,直译是:“带到近前的东西”。在东方国家,一个人如果不呈上一份“礼物”就决不要想接近或“走近”上级。人所宣布为“它是各耳板”的任何东西因此都被奉献给上帝和圣殿了。

供献。显然主要是为非犹太读者写的(见本卷注释第564页),马可在这里解释了一个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意义的词。


可7:12 以后你们就不容他再奉养父母。

【本会注释】

容。也可译作“准许”(见太19:14注释)。

不再奉养。经过祭司的批准,并以上帝需要他这个东西为借口,一个人竟可以这样以宗教的名义诈取自己的父母。

已经被宣布为“各耳板”的任何东西从而就被奉献为圣殿使用了(见11节注释)。被这样“奉献”了的任何东西都不准父母触摸,然而这不孝的儿子却蒙允许只要他在世就可以使用它。他藉着表白高度的虔诚规避了自己作儿子尽孝的义务。通过这种迂回的程序,祭司们就纵容了其贪婪的教区居民们,默许他们解除奉养父母的严肃责任。


可7:13 这就是你们承接遗传,废了上帝的道。你们还做许多这样的事。”

【本会注释】

废了。即,实际上,使第五诫无效了。耶稣站在群集的会众面前,作他们权利的代表,而文士和法利赛人却被显明他们的真面目是假冒为善(见6节),并且是上帝和他们同胞的敌人。

许多这样的事。基督在这里使用的例证并不是孤单无二的,文士和法利赛人自己很清楚这一点。


可7:14 耶稣又叫众人来,对他们说:“你们都要听我的话,也要明白。

【本会注释】

众人。希腊文是panta。然而,原文证据支持(参本卷注释第146页)读作palin,“又”。这种读法就会暗示:在被文士和法利赛人以他们的抗议打断之前,耶稣一直在向众人讲道(见2节)。既然已经止息了批评他的人,他就又对百姓讲道了,目的是要说明关于遗传的这场冲突中所涉及的问题的真实本质(见3节注释)。

听。百姓若要看穿他们属灵领袖们的假冒为善,就必须殷切关心这事。


可7:15 从外面进去的不能污秽人,惟有从里面出来的乃能污秽人。”(有古卷在此有:

【本会注释】

从外面……不能。注释者们一般错过了15-23节的要点,而将之应用于利未记11章中洁净与不洁净的肉食问题。上下文有力地说明了耶稣决不是在唤起人们对旧约规则的质疑,而是在否认口头遗传的有效性(见可7:3注释),在这里特定的遗传就是宣布用没有正确地洗过的手吃饭(在仪文的意义上)就变成了污秽的原因(见2节注释)。“人的吩咐”(7节)总是并且专门地与耶稣所主张的作对,与圣经中所阐明的“上帝的诫命”(8节)截然不同。把15-23节应用于洁净和不洁净的肉食问题就完全忽视了上下文。要是耶稣在此时消除了洁净的和不洁净的肉食之间的区别的话,显然彼得后来对吃不洁净的肉食的思想就不会作出那样的反应了(见徒10:9-18,34;11:5-18注释)。

应该强调的是:在耶稣和法利赛人之间所讨论的这个问题与所吃食物的性质没有任何关系,而只是与用什么方式吃它有关系──有没有用在仪文上洗过的手(见2,3节注释)。依照犹太人的规定,由于与不洁净之人的接触,就连照利未记11章来说是洁净的食物也可以被认为是不洁净的(见可6:43注释)。

从里面出来的。关于基督提到的“从里面出来的”东西的清单,见21-23节。基督在这里确认了来自违背“上帝的诫命”的道德上的污秽,后果远比仪文上的污秽严重,当后者完全基于“人的遗传”(见7,8节注释)时尤其如此。耶稣说,心灵的污秽远比那些在仪文上与不洁的人或物接触而致的身体污秽更加严重。

乃能污秽人。见21-23节。即使在旧约圣经中,上帝也明确说过他不喜悦那些仅仅是以自身为目的行出来的仪文上的敬拜形式(见赛1:11-13;弥6:6-8)。


可7:16 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

【本会注释】

有耳可听的。原文证据(参本卷注释第146页)在要不要16节之间有分歧。无论如何,基督经常用这句话(见太11:15;等等),并且它在此处的上下文中确实是适当的。


可7:17 耶稣离开众人,进了屋子,门徒就问他这比喻的意思。

【本会注释】

屋子。也可译作:“住宅”,可能是彼得在迦百农的住宅(见可1:29;2:1注释)。这部分的余下内容是私下对门徒讲的(可7:17-23)。

门徒。照马太所说是彼得问的,他照常作了这群人的发言人(见太14:28注释)。

比喻。见本卷注释第203-207页。一个比喻可能只是一句言简意赅的谚语,无论多么简短。在这里指的是在15节中使用的比喻,论到进入人里面和从人里面出来的东西。如果这个“比喻”即使对门徒们来说都证明是一个谜的话,那么群众几乎就不能领会其全部意义了(见14节注释)。


可7:18 耶稣对他们说:“你们也是这样不明白吗?岂不晓得凡从外面进入的,不能污秽人,

【本会注释】

也是这样不明白吗。即,像这“比喻”所讲给的对像──众人一样。指望门徒们先于大众明白救恩的真理乃是最合理的。


可7:19 因为不是入他的心,乃是入他的肚腹,又落到茅厕里(这是说,各样的食物都是洁净的)”;

【本会注释】

他的心。即,他的心思意念(见太5:8注释)。换句话说,用没有洗的手吃饭对人没有任何道德上的影响。

入他的肚腹。在仪文上不洁净的食物(见15节注释)到了胃里,决不能推想附在这些食物上的仪文上的不洁净会被身体的组织吸收。

茅厕。希腊文是aphedrōn,“厕所”,或“卫生间”。这个词并不像一般所猜想的那样,指的是人体的一部分。

各样食物都是洁净的。直译是:“使各样食物都洁净[希腊文是bromata,见路3:11注释]”。在钦定本中,这句话似乎是基督教导的一部分,意思是消化和排泄的过程有“洁净各样食物”的结果。然而,希腊原文说明这些不是基督的话,而是马可的话,而且它们构成了马可对基督所说话语注释。所以,有必要明白这句话是就18节“耶稣对他们说”而论的。因而19节的后半部分就可以理解为:“[这就是他对他们说]使各样食物都洁净了”,或者“因而,他宣布各样食物都洁净了”(修正标准本)──即,不管吃的人有没有履行所规定的清洗仪式。这乃是争论的真正要点(见2节注释)。

其次,应该注意被译为“食物”的这个希腊词,意思仅仅是“吃的东西”,“食物”,包括各种食物;决不是指动物的肉而有别于其它食物。把“使各样食物都洁净”局限于肉食,并下结论说基督在这里废除了用作食物的洁净与不洁净肉类之间的区别(见利11),乃是完全忽视了希腊原文的意思。

再次,上下文(1-14,20-23节)并不涉及生物学上的不洁净,而是涉及据推测因省略清洗的仪式而招致的不洁净(见15节注释)。甚至连门徒们所吃食物的种类(2,5节)都没有提到,而只是提到了他们吃的方式(见2,5,15节注释)。自始至终,基督应对的都是“上帝的诫命”与“人的遗传”的问题(见5-15,19节注释)。见21-23节注释。


可7:20 又说:“从人里面出来的,那才能污秽人;

【本会注释】

出来的。见15,19节注释。


可7:21 因为从里面,就是从人心里,发出恶念、苟合、

【本会注释】

从里面。耶稣用一句说明什么才会“污秽人”(23节)的话总结了他的讲论。他说:污秽是道德上的,而不是仪文上的(见15节注释)。它影响的是心灵,而不是身体。

恶念。耶稣列举了13种“污秽”人的东西。请比较这里给出的清单和罗1:29-31及加5:19-21的清单。

奸淫。希腊文是porneiai,包括各种违法性关系的一个通称。


可7:22 偷盗、凶杀、奸淫、贪婪、邪恶、诡诈、淫荡、嫉妒、谤讟、骄傲、狂妄。

【本会注释】

贪婪。希腊文是pleonexiai,意思是“贪欲要得到更多”,所以是:“贪欲”,“贪婪”或“贪财”。要获得越来越多这种想法已经成了有这种品格之人的一种癖好。

邪恶。希腊文是ponēriai,邪恶的通称,也可能像这里一样,更为明确地指“恶意”。

淫荡。或:“放肆”。

嫉妒。一个希伯来成语性词语的希腊译文(见申15:9),大概意思是“羡慕”,“嫉妒”,或一种“吝啬的勉强的精神”。

谤讟。希腊文是blasphēmia,意思是对于上帝的“亵渎”,但是当针对人时,就是“诽谤”的意思,如这里一样。关于该词在“亵渎”意义上的用法,见太12:31注释。

狂妄。即,“没有理性”的品质。另一种可能的译法是“愚蠢”。


可7:23 这一切的恶都是从里面出来,且能污秽人。”

【本会注释】

这一切的恶。(见第2-4,15,19节注释)。关于基督徒应该以积极的品格特质取代个性中的消极面,(见加5:22,23;彼后1:4-8)。关于试图消除这些邪恶品性却没有培养好品性代替之的危险,见太12:43-45注释。


迦南妇人的信心

可7:24 耶稣从那里起身,往推罗、西顿的境内去,进了一家,不愿意人知道,却隐藏不住。

【本会注释】

耶稣从那里起身。[退到腓尼基,可7:24-30=太15:21-28。主要的注释在:马太福音。]


可7:25 当下,有一个妇人,她的小女儿被污鬼附着,听见耶稣的事,就来俯伏在他脚前。

可7:26 这妇人是希利尼人,属叙利非尼基族。她求耶稣赶出那鬼离开她的女儿。

【本会注释】

希利尼人。即,“外邦人”,不一定是希腊血统或出身(见罗1:16;《历》第四十三章)。


可7:27 耶稣对她说:“让儿女们先吃饱,不好拿儿女的饼丢给狗吃。”

可7:28 妇人回答说:“主啊,不错;但是狗在桌子底下也吃孩子们的碎渣儿。”

可7:29 耶稣对她说:“因这句话,你回去吧;鬼已经离开你的女儿了。”

可7:30 她就回家去,见小孩子躺在床上,鬼已经出去了。


耶稣治好聋哑人

可7:31 耶稣又离了推罗的境界,经过西顿,就从低加波利境内来到加利利海。

【本会注释】

离了。[治好耳聋舌结的人;在低加波利行的其他神迹,可7:31-37=太15:29-31。主要的注释在:马可福音。见“从公开传道到退隐时期”;“主耶稣的传道生涯”;关于神迹见本卷注释第208-213页。] 关于马可在这里提到的地区,就是基督现在“离了”的地方,见太15:21注释。马太没有说到耶稣从腓尼基返程所走的路线。

境界。直译是:“边界”,这里的意思是“领土”。

西顿。原文证据支持(参本卷注释第146页)读作“经过西顿”,意思是在转向东南方向的低加波利前,耶稣从推罗附近进一步北行了(参《历》第四十四章)。

加利利海。可能是沿着东海岸南行。

低加波利。见本卷注释第46页;见太4:25注释。


可7:32 有人带着一个耳聋舌结的人来见耶稣,求他按手在他身上。

【本会注释】

带……来见耶稣。显然这个病人不是自愿来的,也从来没有听到过耶稣。明显是这个人的朋友们的信心把他带到了耶稣面前。低加波利是耶稣曾经医好加大拉被鬼附之人的地方,那两个人已经忠心热诚地完成了委托,就是把耶稣告诉自己的异教邻舍们(见可5:19,20注释)。这个耳聋舌结之人的朋友们把他带来见基督,很可能就是从前那两个被鬼附之人作工的结果。

耳聋。希腊文是kōphos,直译是:“钝的”,“迟钝的”;这里用来指听觉(见路1:22注释)。

舌结。这个人不完全是哑巴,因为当被医好时,他“说话也清楚了”(35节),暗示在蒙医治前他是能说话的,尽管说不清楚。他说话不清楚可能是耳聋的结果。


可7:33 耶稣领他离开众人,到一边去,就用指头探他的耳朵,吐唾沫抹他的舌头,

【本会注释】

领他到一边去。后来他在伯赛大朱莉亚斯对那个瞎子也是这样做的(见可8:22-26)。这两个地区居住的大部分都是外邦人(见太4:25注释),所以似乎很可能这个人也是个外邦人。可能耶稣领这个聋哑人到一边去是因为他医治他时所采用的不同寻常的程序会被缺乏考虑的众人误解并解释为一种魔术的形式,类似异教行异能之人的咒语。

用指头探。直译是:“将他的指头插”入那个人的耳朵里。有人说耶稣设法用这个行动传达给这个病人的思想是:他对他的不幸状况感到关心。

吐唾沫。虽然古代文献保存了许多使用唾液的例证,说明医师和术士们相信唾液能将治疗从他们的身体传达给其病人的身体,所以具有治疗特性,但是并没有明显的原因说明耶稣为什么此时选择以这种方式进行医治,对他来说很不平常。有些人提出的可能性是:这个姿势只是迁就那个人必然的无知和感觉的迟钝。但无论原因如何,这里所遵循的全部程序与医好伯赛大那个瞎子的程序极其类似(见可8:22-26注释)。

抹他的舌头。这个人不只聋,实际上也哑(见32节注释),耶稣触摸了这两个需要医治的器官。


可7:34 望天叹息,对他说:“以法大!”就是说:“开了吧!”

【本会注释】

望。这是唯一一次记载了耶稣举目望天行医治的场合。然而,在使五千人吃饱时,当祝福饼和鱼时他这样做了(见可6:41),在复活拉撒路时他这样做了(见约11:41),在为门徒们代求时,他也这样做了(见约17:1)。显然在这个场合,该姿势的目的是要指导这个耳聋舌结的人思想天上的上帝,为的是向他说明医治只能通过神圣的能力而来。

叹息。希腊文是stenazō,“叹气”,或“叹息”。这并不属于与这个病人交通的过程,而是耶稣抒发自己作为一个人对人类的苦难和软弱的反应(见约1:14注释)。在这个人的耳聋舌结里,他看到了对他所带来的信息,人心发聋听不见的可怜场面,以及人们通常所导致的迟疑支吾、没有意义的生活。

以法大。马可保留的一个亚兰语的措词(见可5:41注释),无疑就是耶稣在这个场合所实际使用的那个词。

开了吧。当然指的是开这个人的耳朵并恢复他的听力。马可在这里翻译这个亚兰词是为其读者的益处。


可7:35 他的耳朵就开了,舌结也解了,说话也清楚了。

【本会注释】

结。希腊文是desmos,“粘结物”,或“带子”。这不一定暗示这个人的发音器官有什么缺陷,虽然可能是这个意思。

清楚。希腊文是orthōs,“有条理地”,“正确地”,或“恰当地”。这清楚地暗示了这个人原是能说话的,但是说的非常不清楚,很难理解。


可7:36 耶稣嘱咐他们不要告诉人;但他越发嘱咐,他们越发传扬开了。

【本会注释】

不要告诉人。就如耶稣素常吩咐那些以非同寻常的神迹治愈之人的(见太8:4;9:30;12:16;参17:9;可5:43;等等;见可1:44注释)。在这个有影响的外邦区域,他吩咐不要告诉人的主要原因通常是:到如今,他们曾听到的这种程度的传道服务,还要以一种更大的方式在这里重复。外邦人至少在总体上还没准备好明白并赏识他信息的真正本质,但是在他确实发现有外邦人证明对耶稣有伟大的信心的地方,似乎就尊荣那信心。

越发。双重的比较级指出众人心中对这事可能有的最深刻的印象。对他们来说,要对在以色列的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伟大事件保持沉默是多么不可能啊!基督神性的证据是多么无法抵抗啊!


可7:37 众人分外希奇,说:“他所做的事都好,他连聋子也叫他们听见,哑巴也叫他们说话。”

【本会注释】

他所做的事都好。这是外邦人通过加大拉那两个被医好的被鬼附之人得以开始对基督有所认识的外邦人作出的结论(见可5:20注释)。像加利利的平民一样,外邦人“都喜欢听他”(见可12:37注释)。


马可福音8章

提要:1 基督奇迹般的使百姓吃饱:10 拒绝给法利赛人神迹:14 警告他的门徒们防备法利赛人的酵,和希律的酵:22 使一个瞎子复明:27 承认他是基督,要受死并复活:34 劝人在因表明福音信仰所受的逼迫中忍耐。


耶稣使四千人吃饱

可8:1 那时,又有许多人聚集,并没有什么吃的。耶稣叫门徒来,说:

【本会注释】

那时。[使四千人吃饱,可8:1-10=太15:32-39。主要的注释在:马太福音。]

很。原文证据支持(参本卷注释第146页)读作“又”。这似乎暗示间接地提到使五千人吃饱的事(见太15:32注释)。


可8:2 “我怜悯这众人;因为他们同我在这里已经三天,也没有吃的了。

可8:3 我若打发他们饿着回家,就必在路上困乏,因为其中有从远处来的。”

可8:4 门徒回答说:“在这野地,从哪里能得饼,叫这些人吃饱呢?”

可8:5 耶稣问他们说:“你们有多少饼?”他们说:“七个。”

可8:6 他吩咐众人坐在地上,就拿着这七个饼祝谢了,擘开,递给门徒,叫他们摆开,门徒就摆在众人面前。

可8:7 又有几条小鱼;耶稣祝了福,就吩咐也摆在众人面前。

可8:8 众人都吃,并且吃饱了,收拾剩下的零碎,有七筐子。

可8:9 人数约有四千。耶稣打发他们走了,

可8:10 随即同门徒上船,来到大玛努他境内。


法利赛人求神迹

可8:11 法利赛人出来盘问耶稣,求他从天上显个神迹给他们看,想要试探他。

【本会注释】

法利赛人出来。[要显神迹,可8:11-21=太16:1-12。主要的注释在:马太福音。]


可8:12 耶稣心里深深的叹息,说:“这世代为什么求神迹呢?我实在告诉你们,没有神迹给这世代看。”

【本会注释】

深深的叹息。一个只有马可提到了的细节。耶稣对他们感到失望,因为他们对属灵真理的领悟太迟钝了(见太16:9;可7:34注释)。


可8:13 他就离开他们,又上船往海那边去了。


防备法利赛人和希律的酵

可8:14 门徒忘了带饼;在船上除了一个饼,没有别的食物。

【本会注释】

一个饼。又一个只有马可提到了的细节。


可8:15 耶稣嘱咐他们说:“你们要谨慎,防备法利赛人的酵和希律的酵。”

【本会注释】

希律的酵。即,希律的邪恶影响,特别是他俗气和优柔寡断的品格(见太13:33;16:6注释)。在马太福音平行段落中(太16:6),撒都该人出现在希律的位置。由于撒都该人一贯地追求统治权势的支持,并且他们本身就是迷恋世俗一心追求名利的(见本卷注释第52页),所以他们的主要兴趣就与希律的一致,他们也把希律的政策解释给犹太民族。因而,就一般的意义和影响来说,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所使用的这两个词是可以互换的。


可8:16 他们彼此议论说:“这是因为我们没有饼吧。”

可8:17 耶稣看出来,就说:“你们为什么因为没有饼就议论呢?你们还不省悟,还不明白吗?你们的心还是愚顽吗?

可8:18 你们有眼睛,看不见吗?有耳朵,听不见吗?也不记得吗?

可8:19 我擘开那五个饼分给五千人,你们收拾的零碎装满了多少篮子呢?”他们说:“十二个。”

可8:20 “又擘开那七个饼分给四千人,你们收拾的零碎装满了多少筐子呢?”他们说:“七个。”

可8:21 耶稣说:“你们还是不明白吗?”


治好伯赛大的盲人

可8:22 他们来到伯赛大,有人带一个瞎子来,求耶稣摸他。

【本会注释】

他来到。[伯赛大附近的瞎子,可8:22-26。见“从公开传道到退隐时期”;“主耶稣的传道生涯”;关于神迹见本卷注释第208-213页。] 耶稣和门徒们最近从抹大拉来到这里(见太16:1,5注释),在这事之后,继续上路前往该撒利亚腓立比(见可8:27;见太16:13注释)。在到伯赛大后(见太11:21注释),耶稣再一次放弃了加利利,这乃是因使他在此之前几周退到腓尼基的同样的原因造成的(见太15:21;16:13注释)。在这个场合中所行的神迹在许多方面都与不久前为那个耳聋舌结的人所行的类似(见可7:31-37注释)。

有人带来。低加波利那个耳聋舌结的人也这种情况(见可7:32注释)。


可8:23 耶稣拉着瞎子的手,领他到村外,就吐唾沫在他眼睛上,按手在他身上,问他说:“你看见什么了?”

【本会注释】

领他到村外。大概至少有两个原因这样做:(1)避免公开(见26节注释),(2)为了帮助这个瞎子明白并专心于基督所即将要为他做的(参可5:37,40;7:33)。在耶稣公开传道的这段时期,所行的神迹似乎相当少,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他都是在大量外邦人中。

他看见什么了。这是唯一一个记录了耶稣曾问了这样一个问题的场合,并且显而易见的是,此时问这个问题的目的是要加强这个人的不完全的信心(见24节注释)。


可8:24 他就抬头一看,说:“我看见人了;他们好象树木,并且行走。”

【本会注释】

他们好像树木。这是唯一一个有记录的事件,提到耶稣分两个步骤实施了医治。并没有显然的原因,说明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这种方法。然而,应该注意的是,当这个人的部分视力恢复了的时候,他的信心就增长了,并且准备好要相信耶稣能彻底治好他(见23节注释)。


可8:25 随后又按手在他眼睛上,他定睛一看,就复了原,样样都看得清楚了。

【本会注释】

按手。见可7:33;8:23注释。

样样。也可译作:“每件事物”。

清楚了。希腊文是tēlaugōs,直译是:“远远的闪光的”,即“在远处而且清晰”。原文证据支持(参本卷注释第146页)读作dēlaugōs,“辉煌地,清朗地”或“充足的亮光”。


可8:26 耶稣打发他回家,说:“连这村子你也不要进去。”

【本会注释】

村子。即,伯赛大(见22节注释)。显然这个人的家并不在伯赛大,就是耶稣直接告诉他不要进去的地方。这种限制有意避免传播行此神迹的消息,这样有利于耶稣试图引退的努力(见22节注释)。


彼得认耶稣为基督

可8:27 耶稣和门徒出去,往该撒利亚腓立比的村庄去;在路上问门徒说:“人说我是谁?”

【本会注释】

耶稣出去。[退到该撒利亚腓立比:伟大的表白,可8:27 至 9:1=太16:13-28=路9:18-27。主要的注释在:马太福音。]


可8:28 他们说:“有人说是施洗的约翰;有人说是以利亚;又有人说是先知里的一位。”

可8:29 又问他们说:“你们说我是谁?”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

可8:30 耶稣就禁戒他们,不要告诉人。


耶稣预言受难和复活

可8:31 从此,他教训他们说:“人子必须受许多的苦,被长老、祭司长,和文士弃绝,并且被杀,过三天复活。”

【本会注释】

从此他教训。见太16:21注释。


可8:32 耶稣明明的说这话,彼得就拉着他,劝他。

【本会注释】

明明地。即,“明白地”或“没有保留地”。马可的意思并不是说耶稣公开宣告了他现在给门徒们的教训,而是说他用明白的、平实的语言跟他们讨论了这教训。


可8:33 耶稣转过来,看着门徒,就责备彼得说:“撒但,退我后边去吧!因为你不体贴上帝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

可8:34 于是叫众人和门徒来,对他们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

【本会注释】

众人。直译是:“群众”。除了常在耶稣身边的门徒们之外,显然还有别人,可能是这地区曾听过他的犹太居民(见太16:24注释)。


可8:35 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或作:灵魂;下同)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和福音丧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

【本会注释】

福音的。见可1:1注释。只有马可福音有这事的细节。耶稣在这里把自己与自己的信息视为一体(见约6:51,63)。


可8:36 人就是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

可8:37 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

可8:38 凡在这淫乱罪恶的世代,把我和我的道当做可耻的,人子在他父的荣耀里,同圣天使降临的时候,也要把那人当做可耻的。”

【本会注释】

可耻的。见太10:32注释;参罗1:16。

淫乱罪恶的世代。见太11:16;12:39注释。另一个只有马可记录了的这事的细节(见35节注释)。

荣耀。清楚地提到基督的复临(见太25:31注释)而接下来记录的耶稣变像乃是基督复临的小型示范(见太16:28注释)。

目录
注释
切换音频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