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约:民数记23章
巴兰歌诗
23:1 巴兰对巴勒说:“你在这里给我筑七座坛,为我预备七只公牛,七只公羊。”
23:2 巴勒照巴兰的话行了。巴勒和巴兰在每座坛上献一只公牛,一只公羊。
23:3 巴兰对巴勒说:“你站在你的燔祭旁边,我且往前去,或者耶和华来迎见我,他指示我什么,我必告诉你。”于是,巴兰上一净光的高处,
23:4 神迎见巴兰。巴兰说:“我预备了七座坛,在每座坛上献了一只公牛,一只公羊。”
23:5 耶和华将话传给巴兰,又说:“你回到巴勒那里,要如此如此说。”
23:6 他就回到巴勒那里,见他同摩押的使臣都站在燔祭旁边。
23:7 巴兰便题起诗歌说:“巴勒引我出亚兰;摩押王引我出东山,说:‘来啊,为我咒诅雅各;来啊,怒骂以色列。’
23:8 神没有咒诅的,我焉能咒诅?耶和华没有怒骂的,我焉能怒骂?
23:9 我从高峰看他,从小山望他。这是独居的民,不列在万民中。
23:10 谁能数点雅各的尘土?谁能计算以色列的四分之一?我愿如义人之死而死,我愿如义人之终而终。”
23:11 巴勒对巴兰说:“你向我做的是什么事呢?我领你来咒诅我的仇敌,不料,你竟为他们祝福。”
23:12 他回答说:“耶和华传给我的话,我能不谨慎传说吗?”
复歌诗
23:13 巴勒说:“求你同我往别处去,在那里可以看见他们,你不能全看见,只能看见他们边界上的人,在那里要为我咒诅他们。”
23:14 于是领巴兰到了琐腓田,上了毗斯迦山顶,筑了七座坛,每座坛上献一只公牛,一只公羊。
23:15 巴兰对巴勒说:“你站在这燔祭旁边,等我往那边去迎见耶和华。”
23:16 耶和华临到巴兰那里,将话传给他,又说:“你回到巴勒那里,要如此如此说。”
23:17 他就回到巴勒那里,见他站在燔祭旁边,摩押的使臣也和他在一处。巴勒问他说:“耶和华说了什么话呢?”
23:18 巴兰就题诗歌说:“巴勒,你起来听;西拨的儿子,你听我言。
23:19 神非人,必不至说谎;也非人子,必不至后悔。他说话岂不照着行呢?他发言岂不要成就呢?
23:20 我奉命祝福, 神也曾赐福,此事我不能翻转。
23:21 他未见雅各中有罪孽;也未见以色列中有奸恶。耶和华他的 神和他同在,有欢呼王的声音在他们中间。
23:22 神领他们出埃及,他们似乎有野牛之力。
23:23 断没有法术可以害雅各;也没有占卜可以害以色列。现在必有人论及雅各,就是论及以色列说:‘ 神为他行了何等的大事!’
23:24 这民起来彷佛母狮,挺身好像公狮,未曾吃野食,未曾喝被伤者之血,决不躺卧。”
23:25 巴勒对巴兰说:“你一点不要咒诅他们,也不要为他们祝福。”
23:26 巴兰回答巴勒说:“我岂不是告诉你说:凡耶和华所说的,我必须遵行吗?”
23:27 巴勒对巴兰说:“来吧,我领你往别处去,或者 神喜欢你在那里为我咒诅他们。”
23:28 巴勒就领巴兰到那下望旷野的毗珥山顶上。
23:29 巴兰对巴勒说:“你在这里为我筑七座坛,又在这里为我预备七只公牛,七只公羊。”
23:30 巴勒就照巴兰的话行,在每座坛上献一只公牛,一只公羊。
旧约:以西结书25章
预言亚扪人乐以色列遘灾必受重报
25:1 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
25:2 “人子啊,你要面向亚扪人说预言攻击他们,
25:3 说:‘你们当听主耶和华的话。主耶和华如此说:我的圣所被亵渎,以色列地变荒凉,犹大家被掳掠,那时,你便因这些事说:阿哈!
25:4 所以我必将你的地交给东方人为业,他们必在你的地上安营居住,吃你的果子,喝你的奶。
25:5 我必使拉巴为骆驼场,使亚扪人的地为羊群躺卧之处。你们就知道我是耶和华。
25:6 主耶和华如此说:因你拍手顿足,以满心的恨恶,向以色列地欢喜,
25:7 所以我伸手攻击你,将你交给列国作为掳物。我必从万民中剪除你,使你从万国中败亡。我必除灭你,你就知道我是耶和华。’
摩押西珥亦遭报
25:8 主耶和华如此说:‘因摩押和西珥人说:看哪!犹大家与列国无异。
25:9 所以我要破开摩押边界上的城邑,就是摩押人看为本国之荣耀的伯耶西末、巴力免、基列亭,
25:10 好使东方人来攻击亚扪人。我必将亚扪人之地交给他们为业,使亚扪人在列国中不再被记念。
25:11 我必向摩押施行审判,他们就知道我是耶和华。’
以东亦必遭报
25:12 主耶和华如此说:‘因为以东报仇雪恨,攻击犹大家,向他们报仇,大大有罪。
25:13 所以主耶和华如此说:我必伸手攻击以东,剪除人与牲畜,使以东从提幔起,人必倒在刀下,地要变为荒凉,直到底但。
25:14 我必藉我民以色列的手报复以东;以色列民必照我的怒气,按我的忿怒在以东施报,以东人就知道是我施报。这是主耶和华说的。’
非利士人亦必遭报
25:15 主耶和华如此说:‘因非利士人向犹大人报仇,就是以恨恶的心报仇雪恨,永怀仇恨,要毁灭他们。
25:16 所以主耶和华如此说:我必伸手攻击非利士人,剪除基利提人,灭绝沿海剩下的居民。
25:17 我向他们大施报应,发怒斥责他们。我报复他们的时候,他们就知道我是耶和华。’”
旧约:以西结书26章
推罗狂傲乐耶路撒冷受灾亦必遭报
26:1 第十一年十一月初一日,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
26:2 “人子啊,因推罗向耶路撒冷说:‘阿哈!那作众民之门的已经破坏,向我开放;她既变为荒场,我必丰盛。’
26:3 所以主耶和华如此说:推罗啊,我必与你为敌,使许多国民上来攻击你,如同海使波浪涌上来一样。
26:4 他们必破坏推罗的墙垣,拆毁她的城楼。我也要刮净尘土,使她成为净光的磐石。
26:5 她必在海中作晒网的地方,也必成为列国的掳物。这是主耶和华说的。
26:6 属推罗城邑的居民(注:原文作“田间的众女”。8节同)必被刀剑杀灭,他们就知道我是耶和华。
将为巴比伦王所攻
26:7 主耶和华如此说:我必使诸王之王的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率领马匹、车辆、马兵、军队和许多人民,从北方来攻击你推罗。
26:8 他必用刀剑杀灭属你城邑的居民,也必造台、筑垒、举盾牌攻击你。
26:9 他必安设撞城锤攻破你的墙垣,用铁器拆毁你的城楼。
26:10 因他的马匹众多,尘土扬起遮蔽你。他进入你的城门,好像人进入已有破口之城。那时,你的墙垣必因骑马的和战车、辎重车的响声震动。
26:11 他的马蹄必践踏你一切的街道,他必用刀杀戮你的居民,你坚固的柱子(注:或作“柱像”)必倒在地上。
26:12 人必以你的财宝为掳物,以你的货财为掠物,破坏你的墙垣,拆毁你华美的房屋,将你的石头、木头、尘土都抛在水中。
26:13 我必使你唱歌的声音止息,人也不再听见你弹琴的声音。
26:14 我必使你成为净光的磐石,作晒网的地方。你不得再被建造,因为这是主耶和华说的。
推罗倾圮海岛霸动为作哀歌
26:15 主耶和华对推罗如此说:在你中间行杀戮,受伤之人唉哼的时候,因你倾倒的响声,海岛岂不都震动吗?
26:16 那时,靠海的君王必都下位,除去朝服,脱下花衣,披上战兢,坐在地上,时刻发抖,为你惊骇。
26:17 他们必为你作起哀歌说:‘你这有名之城,素为航海之人居住,在海上为最坚固的。平日,你和居民使一切住在那里的人无不惊恐,现在何竟毁灭了?
26:18 如今在你这倾覆的日子,海岛都必战兢,海中的群岛见你归于无有,就都惊惶。’
26:19 主耶和华如此说:推罗啊,我使你变为荒凉,如无人居住的城邑,又使深水漫过你,大水淹没你。
26:20 那时,我要叫你下入阴府,与古时的人一同在地的深处久已荒凉之地居住,使你不再有居民。我也要在活人之地显荣耀(注:“我也云云”或作“在活人之地不再有荣耀”)
26:21 我必叫你令人惊恐,不再存留于世。人虽寻找你,却永寻不见。这是主耶和华说的。”
旧约:以西结书27章
叹推罗创建完美
27:1 耶和华的话又临到我说:
27:2 “人子啊,要为推罗作起哀歌,
27:3 说:‘你居住海口,是众民的商埠,你的交易通到许多的海岛。主耶和华如此说:推罗啊,你曾说:我是全然美丽的。
27:4 你的境界在海中,造你的使你全然美丽。
27:5 他们用示尼珥的松树做你的一切板,用黎巴嫩的香柏树做桅杆,
27:6 用巴珊的橡树做你的桨,用象牙镶嵌基提海岛的黄杨木为坐板(注:或作“舱板”)。
27:7 你的篷帆是用埃及绣花细麻布做的,可以作你的大旗;你的凉棚是用以利沙岛的蓝色、紫色布做的。
27:8 西顿和亚发的居民作你汤桨的。推罗啊,你中间的智慧人作掌舵的。
27:9 迦巴勒的老者和聪明人,都在你中间作补缝的;一切泛海的船只和水手,都在你中间经营交易的事。
27:10 波斯人、路德人、弗人在你军营中作战士。他们在你中间悬挂盾牌和头盔,彰显你的尊荣。
27:11 亚发人和你的军队都在你四围的墙上,你的望楼也有勇士。他们悬挂盾牌,成全你的美丽。
商贾云集贸易丰富
27:12 他施人因你多有各类的财物,就作你的客商,拿银、铁、锡、铅兑换你的货物。
27:13 雅完人、土巴人、米设人都与你交易;他们用人口和铜器兑换你的货物。
27:14 陀迦玛族用马和战马并骡子兑换你的货物。
27:15 底但人与你交易;许多海岛作你的码头,他们拿象牙、乌木与你兑换(注:或作“进贡”)。
27:16 亚兰人因你的工作很多,就作你的客商;他们用绿宝石、紫色布绣货、细麻布、珊瑚、红宝石兑换你的货物。
27:17 犹大和以色列地的人都与你交易;他们用米匿的麦子、饼、蜜、油、乳香兑换你的货物。
27:18 大马士革人因你的工作很多,又因你多有各类的财物,就拿黑本酒和白羊毛与你交易。
27:19 威但人和雅完人拿纺成的线、亮铁、桂皮、菖蒲兑换你的货物。
27:20 底但人用高贵的毯子、鞍、屉与你交易。
27:21 阿拉伯人和基达的一切首领都作你的客商,用羊羔、公绵羊、公山羊与你交易。
27:22 示巴和拉玛的商人与你交易,他们用各类上好的香料、各类的宝石和黄金兑换你的货物。
27:23 哈兰人、干尼人、伊甸人、示巴的商人和亚述人、基抹人与你交易。
27:24 这些商人以美好的货物包在绣花蓝色包袱内,又有华丽的衣服装在香柏木的箱子里,用绳捆着与你交易。
27:25 他施的船只接连成帮为你运货,你便在海中丰富,极其荣华。
倾覆沦亡不复振兴
27:26 汤桨的已经把你汤到大水之处,东风在海中将你打破。
27:27 你的资财、物件、货物、水手、掌舵的、补缝的、经营交易的,并你中间的战士和人民,在你破坏的日子必都沉在海中。
27:28 你掌舵的呼号之声一发,郊野都必震动。
27:29 凡汤桨的和水手,并一切泛海掌舵的,都必下船登岸。
27:30 他们必为你放声痛哭,把尘土撒在头上,在灰中打滚。
27:31 又为你使头上光秃,用麻布束腰,号啕痛哭,苦苦悲哀。
27:32 他们哀号的时候,为你作起哀歌哀哭说:有何城如推罗?有何城如她在海中成为寂寞的呢?
27:33 你由海上运出货物,就使许多国民充足;你以许多资财、货物,使地上的君王丰富。
27:34 你在深水中被海浪打破的时候,你的货物和你中间的一切人民,就都沉下去了。
27:35 海岛的居民为你惊奇,他们的君王都甚恐慌,面带愁容。
27:36 各国民中的客商都向你发嘶声。你令人惊恐,不再存留于世,直到永远。’”
新约:马可福音9章
9:1 耶稣又对他们说:“我实在告诉你们:站在这里的,有人在没尝死味以前,必要看见 神的国大有能力临到。”
改变形像
9:2 过了六天,耶稣带着彼得、雅各、约翰暗暗地上了高山,就在他们面前变了形像:
9:3 衣服放光,极其洁白,地上漂布的,没有一个能漂得那样白。
9:4 忽然,有以利亚同摩西向他们显现,并且和耶稣说话。
9:5 彼得对耶稣说:“拉比(注:就是“夫子”),我们在这里真好!可以搭三座棚,一座为你,一座为摩西,一座为以利亚。”
9:6 彼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因为他们甚是惧怕。
9:7 有一朵云彩来遮盖他们,也有声音从云彩里出来,说:“这是我的爱子,你们要听他。”
9:8 门徒忽然周围一看,不再见一人,只见耶稣同他们在那里。
以约翰譬以利亚
9:9 下山的时候,耶稣嘱咐他们说:“人子还没有从死里复活,你们不要将所看见的告诉人。”
9:10 门徒将这话存记在心,彼此议论从死里复活是什么意思。
9:11 他们就问耶稣说:“文士为什么说以利亚必须先来?”
9:12 耶稣说:“以利亚固然先来复兴万事,经上不是指着人子说,他要受许多的苦,被人轻慢呢?
9:13 我告诉你们:以利亚已经来了,他们也任意待他,正如经上所指着他的话。”
害癫痫病的孩子
9:14 耶稣到了门徒那里,看见有许多人围着他们,又有文士和他们辩论。
9:15 众人一见耶稣,都甚希奇,就跑上去问他的安。
9:16 耶稣问他们说:“你们和他们辩论的是什么?”
9:17 众人中间有一个人回答说:“夫子,我带了我的儿子到你这里来,他被哑巴鬼附着。
9:18 无论在哪里,鬼捉弄他,把他摔倒,他就口中流沫,咬牙切齿,身体枯乾。我请过你的门徒把鬼赶出去,他们却是不能。”
9:19 耶稣说:“嗳,不信的世代啊!我在你们这里要到几时呢?我忍耐你们要到几时呢?把他带到我这里来吧。”
9:20 他们就带了他来。他一见耶稣,鬼便叫他重重地抽风,倒在地上,翻来覆去,口中流沫。
9:21 耶稣问他父亲说:“他得这病有多少日子呢?”回答说:“从小的时候。
9:22 鬼屡次把他扔在火里、水里,要灭他。你若能做什么,求你怜悯我们,帮助我们!”
在信的人凡事都能
9:23 耶稣对他说:“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
9:24 孩子的父亲立时喊着说(注:有古卷作“立时流泪地喊着说”):“ 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帮助!”
9:25 耶稣看见众人都跑上来,就斥责那污鬼说:“你这聋哑的鬼,我吩咐你从他里头出来,再不要进去!”
9:26 那鬼喊叫,使孩子大大地抽了一阵风,就出来了。孩子好像死了一般,以致众人多半说:“他是死了。”
9:27 但耶稣拉着他的手,扶他起来,他就站起来了。
9:28 耶稣进了屋子,门徒就暗暗地问他说:“我们为什么不能赶出他去呢?”
9:29 耶稣说:“非用祷告(注:有古卷在此有“禁食”二字),这一类的鬼总不能出来(注:或译作“不能赶他出来”)。”
预言受难
9:30 他们离开那地方,经过加利利,耶稣不愿意人知道。
9:31 于是教训门徒,说:“人子将要被交在人手里,他们要杀害他;被杀以后,过三天他要复活。”
9:32 门徒却不明白这话,又不敢问他。
奉主名的不易谤主
9:33 他们来到迦百农。耶稣在屋里问门徒说:“你们在路上议论的是什么?”
9:34 门徒不做声,因为他们在路上彼此争论谁为大。
9:35 耶稣坐下,叫十二个门徒来,说:“若有人愿意做首先的,他必做众人末后的,作众人的用人。”
9:36 于是领过一个小孩子来,叫他站在门徒中间,又抱起他来,对他们说:
9:37 “凡为我名接待一个像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凡接待我的,不是接待我,乃是接待那差我来的。”
9:38 约翰对耶稣说:“夫子,我们看见一个人奉你的名赶鬼,我们就禁止他,因为他不跟从我们。”
9:39 耶稣说:“不要禁止他,因为没有人奉我名行异能,反倒轻易毁谤我。
9:40 不敌挡我们的,就是帮助我们的。
9:41 凡因你们是属基督,给你们一杯水喝的,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不能不得赏赐。
9:42 凡使这信我的一个小子跌倒的,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这人的颈项上,扔在海里。
9:43 倘若你一只手叫你跌倒,就把它砍下来!
9:44 你缺了肢体进入永生,强如有两只手落到地狱,入那不灭的火里去。
9:45 倘若你一只脚叫你跌倒,就把它砍下来!
9:46 你瘸腿进入永生,强如有两只脚被丢在地狱里。
9:47 倘若你一只眼叫你跌倒,就去掉它!你只有一只眼进入 神的国,强如有两只眼被丢在地狱里。
9:48 在那里,‘虫是不死的,火是不灭的。’
9:49 因为必用火当盐腌各人(注:有古卷在此有“凡祭物必用盐腌”)。
9:50 盐本是好的,若失了味,可用什么叫它再咸呢?你们里头应当有盐 ,彼此和睦。”
民数记23章
提要:1,13,28 巴勒献祭。7,18 巴兰所提的诗歌。
1 巴兰对巴勒说:“你在这里给我筑七座坛,为我预备七只公牛,七只公羊。”
【本会注释】
在这里给我筑七座坛。就是在高处修筑巴力的圣所,用来献祭。从那里还可以看见以色列人的营地。七头公牛和七只公羊。巴兰想用增加祭物的数量来安抚上帝。他的思想已完全为异教徒对上帝的观念所控制,认为数量比质量更重要,物质的供物比真诚顺从的心更有效。
2 巴勒照巴兰的话行了。巴勒和巴兰在每座坛上献一只公牛,一只公羊。
【本会注释】
巴勒作为异教的国王,会履行祭司的职责来协助巴兰。这个先知完全没有看到其中的荒谬──自称信上帝的恶先知与异教的国王一同向巴力献祭,同时又觉得自己的上帝会悦纳那祭物。
3 巴兰对巴勒说:“你站在你的燔祭旁边,我且往前去,或者耶和华来迎见我。他指示我什么,我必告诉你。”于是巴兰上一净光的高处。
【本会注释】
你站在你的燔祭旁边。为了照看。
或者。巴兰只希望上帝会屈尊地俯就他,因为他知道自己所想是与上帝的旨意相反的。
高。直译为“裸露的”,“光滑的”,“平坦的”。其动词词根的意思是“使平坦”,“使光滑”,“使裸露”。巴兰想要单独待会儿。他已经在筑有祭坛的“高处”了。
4 上帝迎见巴兰;巴兰说:“我预备了七座坛,在每座坛上献了一只公牛,一只公羊。”
【本会注释】
上帝迎见巴兰。上帝的忍耐真是无限的!
七座坛。巴兰暗示祭物是献给上帝的。上帝应该赞赏巴兰的计划,并乐意与他合作。参撒上13:12关于以祭物作为祈求的方式,以及何12:11关于上帝对大量祭坛和祭物的态度。
5 耶和华将话传给巴兰,又说:“你回到巴勒那里,要如此如此说。”
【本会注释】
传达耶和华的话语或信息是真先知的标志(申18:18;耶1:9)。前面提到上帝曾一反常态把话放在驴的口里。现在祂也违背先知顽固的意志而把话放在巴兰的口里。
6 他就回到巴勒那里,见他同摩押的使臣都站在燔祭旁边。
7 巴兰便题起诗歌说:巴勒引我出亚兰,摩押王引我出东山,说 :来啊,为我咒诅雅各;来啊,怒骂以色列。
【本会注释】
诗歌。原文指的是比喻性语言,而不是直白。
摩押王。巴兰借口自己不是主动过来的。
东山。可能指美索不达米亚荒芜多石的山区。
8 上帝没有咒诅的,我焉能咒诅?耶和华没有怒骂的,我焉能怒骂?
【本会注释】
暗示巴勒要巴兰勉为其难。上帝的祝福降在祂的子民身上;人的诅咒是是无法损害他们的。
9 我从高峰看他,从小山望他;这是独居的民,不列在万民中。
【本会注释】
从高峰。巴兰站在山顶上俯视以色列人的营地(民22:41;23:3)。
独居。独居象征着安全(申33:28;弥7:14)。况且上帝的子民在风俗习惯上也要与周围的民族有区别。
不列在。他们应该是一个蒙上帝拣选,与众不同的民族(见出33:16;王上8:53)。犹太人后来觉得自己比其他所有的民族都更加优秀。
10 谁能数点雅各的尘土?谁能计算以色列的四分之一?我愿如义人之死而死;我愿如义人之终而终。
【本会注释】
谁能数点。原文的结构表示非常惊讶,竟有人想做这样的事情。参对亚伯拉罕(创13:16)和以色列(创28:14)的应许。
四分之一。犹太教注释家认为这是指以色列人的营地分为四个部分。
义人之死。巴兰的贪婪之罪使他无法有好的结局(民31:8;箴28:9)。以色列人是“义人”,因为耶和华使他们成为义,拣选他们作祂的子民(申7:6-8)。
终。原文常指“后代”(诗109:13;但11:4;摩4:2)。这里也如此理解可能更好。
11 巴勒对巴兰说:“你向我做的是什么事呢?我领你来咒诅我的仇敌,不料,你竟为他们祝福。”
【本会注释】
我领你来咒诅。巴勒并没有受到欺骗或愚弄。他不明白巴兰蒙准到这里来的唯一条件就是只能说上帝要他说的话。他已经如实告诉了巴勒(民22:38)。但是国王就象本应知道更多一些的巴兰一样,无疑认为上帝可以被说服改变注意的。巴兰的到来使巴勒觉得先知也认为这是有可能的。
竟为他们祝福。希伯来原文的语气是强调的。巴兰不仅没有咒诅以色列人,反而为他们祝福。
12 他回答说:“耶和华传给我的话,我能不谨慎传说吗?”
【本会注释】
巴勒应该认识到巴兰无法随从他自己的恶念而行。他是受上帝圣灵的制约的(见民22:35,38)。
13 巴勒说:“求你同我往别处去,在那里可以看见他们;你不能全看见,只能看见他们边界上的人。在那里要为我咒诅他们。”
【本会注释】
别处。此时巴兰有一个后退的机会,但是他对属世利益的贪欲牢牢地控制了他。
边界。巴勒以为巴兰可能被以色列人庞大的营地吓倒了。他希望只看到营地的一小部分会使先知更大胆一些。这样,借着几次迁移,每个只能看到以色列的部分营地,以色列人最终将被咒诅。
14 于是领巴兰到了琐腓田,上了毗斯迦山顶,筑了七座坛;每座坛上献一只公牛,一只公羊。
【本会注释】
琐腓田。源于一个表示“侦察”,“警戒”的词汇。琐腓意为“看守者的田地”(见撒上14:16;赛56:10;耶6:17;结3:17)。地理位置不详。但无疑的是另一个“高处”(见民22:41)。
毗斯迦。摩押的一座高山。从山上可以看到周围的许多地区(申3:27;34:1,2;见民21:20;27:12注释)。
七座坛。重复先前的步骤。巴兰心中一定明白自己无法改变上帝的第一个信息。但他想尽力得到巴勒的好感和所应许的奖赏。
15 巴兰对巴勒说:“你站在这燔祭旁边,等我往那边去迎见耶和华。”
【本会注释】
你站在这。直译为“你这样站着”。巴兰不是指示巴勒该站在哪里,而是该如何站着。也许巴兰是在暗示,巴勒至少应为上一次的失败负一部分的责任。
等我往那边去迎见耶和华。直译为“我将如此请求”。先知所说的也是“如何”请求,而不是他祈求的“地方”。但无疑巴兰是到另一个地方去迎见耶和华。
16 耶和华临到巴兰那里,将话传给他;又说:“你回到巴勒那里,要如此如此说。”
【本会注释】
耶和华临到巴兰那里。这次迎见先知的又是耶和华。
要如此如此说。只要以色列人忠于上帝的启示,巴兰是无法诅咒他们的。
17 他就回到巴勒那里,见他站在燔祭旁边;摩押的使臣也和他在一处。巴勒问他说:“耶和华说了什么话呢?”
【本会注释】
巴勒意识到信息是来自上帝的,因为巴兰显然已无能为力。
18 巴兰就题诗歌说:巴勒,你起来听;西拨的儿子,你听我言。
【本会注释】
巴勒,你起来听。意思可能是,“巴勒,你注意听”。或只是叫他站起来恭听来自耶和华的信息。前一种含义可能性大一些。
你听我言。先知完全明白他所必须说出的信息。原文不仅指要听,而且要好好地揣摩信息的意义。
19 上帝非人,必不至说谎,也非人子,必不至后悔。他说话岂不照着行呢?他发言岂不要成就呢?
【本会注释】
上帝非人。奇怪的是,巴兰竟没有意识到他对待耶和华就象对待人一样,仿佛上帝会受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想法。这完全是一种异教的观念。
也非人子。这里的“人”是泛指任何人。上帝并不属人类。
后悔。指后悔所做的事。地点的改变,增加祭坛和的祭物,都不会使耶和华改变祂在第一个地点和第一次献祭时所下的结论。罪人只有借着真心转离罪恶,才能影响上帝收回应有的刑罚(见耶18:8;26:3;玛3:6;罗11:29;雅1:17)。
20 我奉命祝福;上帝也曾赐福,此事我不能翻转。
【本会注释】
耶和华已经赐福给以色列人,使他们成为祂特殊的子民。恶人想要伤害他们的恶念绝不会使上帝改变主意。
21 他未见雅各中有罪孽,也未见以色列中有奸恶。耶和华他的上帝和他同在;有欢呼王的声音在他们中间。
【本会注释】
奸恶。这句话强调,只要以色列人坚持忠于上帝,就不会有灾祸临到他们。“罪孽”原文指做坏事,拜偶像,说假话,或任何背离上帝旨意的行为。这些最终都将证明是毫无益处的。该词表达了罪及其应有结局之间的一种道德联系。“奸恶”强调罪使人生成为一种重累;使生活的正常追求成为难挑的重担。该词通常被译为“困苦”(创41:51),“患难”(伯3:10;诗55:10),“困难”(伯5:6,7[英文KJV版]),“疲乏”(伯7:3),“艰难”(诗25:18),“为难”(诗73:16)和“劳苦”(诗90:10)。
欢呼。直译为“吹角”,表达警报,欢乐或宗教热情(见利23:24;诗47:5;耶4:19)。
22 上帝领他们出埃及;他们似乎有野牛之力。
【本会注释】
领他们出埃及。为了让他们凭着诚实和正公义来侍奉祂(见利11:45;25:38;民15:41)。
野牛。无疑是一种强壮勇敢的两角动物(申33:17;诗22:21;注意“角”是复数的)。七十士译本用一个希腊词语将这个希伯来词译为“独角”,以为它指的是犀牛。译者显然没有注意到该动物在其他经文(如上所述)中是有两个角的。
23 断没有法术可以害雅各,也没有占卜可以害以色列。现在必有人论及雅各,就是论及以色列说:上帝为他行了何等的大事!
【本会注释】
没有法术。以色列民族一般没有追求占卜,异兆,神谕和巫术,这正是他们的力量所在。这些做法会引人离开上帝,所以是严格禁止的(申18:10;耶27:9;结13:6;何4:12;亚10:2)。
上帝为他行了何等的大事!上帝救赎祂子民之计划的光荣实现,是人类的语言所无法表达的(诗44:1;赛40:21;52:7-15)。
24 这民起来,彷佛母狮,挺身,好象公狮,未曾吃野食,未曾喝被伤者之血,决不躺卧。
【本会注释】
仿佛母狮。该词既可指“母狮”,也可指“公狮”。正如其他的闪族语言和东方宗教经典一样,《旧约》中常常把动物的特性用在人身上(创49:9,27;民24:8,9;申33:20;耶49:19;弥5:8)。
公狮。狮子从他的隐藏处扑出来捕捉猎物。
吃野食。这里描述以色列人过去和将来的征战。巴兰拜访巴勒以后不久,以色列人在与米甸人的战争中无一伤亡(民31:49)。
25 巴勒对巴兰说:“你一点不要咒诅他们,也不要为他们祝福。”
【本会注释】
巴勒害怕巴兰的祝福会像他所期待的诅咒一样有效。
26 巴兰回答巴勒说:“我岂不是告诉你说‘凡耶和华所说的,我必须遵行’吗?”
【本会注释】
巴兰意识到如果上帝吩咐他祝福,他就无法保持沉默(民22:20;23:3,12)。
27 巴勒对巴兰说:“来吧,我领你往别处去,或者上帝喜欢你在那里为我咒诅他们。”
【本会注释】
巴勒还是希望换一个地点观望以色列的营地可能会对巴兰产生影响。这又给先知提供了一次与巴勒断绝关系而回家的机会(见民22:6;23:13;24:1)。
28 巴勒就领巴兰到那下望旷野的毗珥山顶上。
【本会注释】
毗珥的位置尚未确定。该词的复合形式用来指不同的地方:如伯毗珥(申3:29;4:46;34:6;书13:20)和巴力毗珥(民25:3)。毗珥是摩押的一座山,在毗斯迦一带。山上有一座巴力或其他外邦神的祭坛或庙宇。
29 巴兰对巴勒说:“你在这里为我筑七座坛,又在这里为我预备七只公牛,七只公羊。”
【本会注释】
这里重复第1和14节的步骤。巴勒和巴兰显然已智穷计竭了。尽管前两次都失败了,但他们想不出其他方法来达到他们的目的。
30 巴勒就照巴兰的话行,在每座坛上献一只公牛,一只公羊。
【本会注释】
这次巴兰没有独自隐退。他没有假装在暗中施行什么法术,而是与巴勒一起站在坛旁。巴兰的吩咐巴勒都已忠实地执行了。现在责任全在巴兰。
以西结书25章
提要: 1 上帝惩罚的亚扪人,因为他们侮慢犹太人,8 惩罚摩押人和西珥人,12 惩罚以东人,15 惩罚非利士人。
1 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
【本会注释】
本章开始了一系列新的预言,涉及周围的国家。以西结已经结束了关于耶路撒冷毁灭和以色列国余民的见证。他不再对此说什么,只是等待所预言之厄运的应验。上帝吩咐他在这段时间里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以色列周围的国家,并预言他们不可避免的厄运。上帝家中的惩罚已经开始(见结9:6;参彼前4:17),现在要扩大到外面的世界。
上帝不只是一个民族的上帝。祂是全世界的上帝。祂不偏待人。所有的人都是属于祂的,不论其民族的背景。祂拯救每一个国家居民的心情是一样迫切的。祂显示自己为一切事件的最高控制者和一切国家的仲裁者,是为了把人吸引到身边,要他们敬拜祂。祂计划通过精确地预言他们的将来,来显示祂的全知全能,为他们的信心提供必要的基础。对于这些民族的警告的确在显得严酷无情,没有仁慈的成分,但务要记住,这是对于国家的惩罚,并不排除居民个人的得救。国家的灾难往往促使人们寻求上帝。表面上的灾难实际上会给他们带来益处。
上帝保持着各个国家的精确记录。他们都要经过考验,看看有没有履行交给他们的崇高使命。一旦恶贯满盈,这个国家就会受到惩罚。以色列国就是这样。他们遭遇了最悲惨的倾覆。但上帝计划通过这一切来拯救少数的余民。见但4:17注释。
此外,在以色列指望得到这些国家军事援助的时候,需要让她认识到这是疵心妄想。因为这些国家自己也在劫难逃。
这个新的段落包含了给和以色列和犹大的命运有密切关系的七个民族的信息:一,亚扪(结25:1-7),二,摩押(结25:8-11),三,以东(结25:12-14),四,非利士(结25:15-17),五,推罗(结26:1-28:19),六,西顿(结28:20-23)和七,埃及(结29:1-32:32-32:32)。
有人对以西结没有关于巴比伦的预言感到困惑。以赛亚(赛13章),耶利米(耶51:52,53)和但以理(但2和7章)都预言了巴比伦的倾覆。而以西结的工作则是要指出上帝如何利用巴比伦实施祂的旨意,惩罚祂的子民。如果他预言了巴比伦的最后倾覆,就达不到这个效果。况且他的读者都是流亡者。他们应该为所住之国的百姓中“求平安”(见耶29:7),而不要为巴比伦的最终倾覆而欢喜。公开攻击自己的征服者,可能会使以西结付出生命的代价。
2 “人子啊,你要面向亚扪人说预言,攻击他们,
【本会注释】
亚扪人是罗得藉着他小女儿所繁衍的后裔,与以色列人有血缘的关系(创19:38),但几百年来,他们却素与以色列人为敌(士3:13;11:12-15,32,33;撒上11:1-11;撒下10:6-14;摩1:13-15)。他们的宗教是既堕落又残忍的迷信,要献人为祭。他们的摩洛崇拜一直是以色列的诱惑(见王上11:7)。
3 说:你们当听主耶和华的话。主耶和华如此说:我的圣所被亵渎,以色列地变荒凉,犹大家被掳掠;那时,你便因这些事说:‘啊哈!’
【本会注释】
阿哈(he'ach)。这是感叹词,指他们因耶路撒冷的倾覆而幸灾乐祸。
4 所以我必将你的地交给东方人为业;他们必在你的地上安营居住,吃你的果子,喝你的奶。
【本会注释】
东方人(bene-qedem)。直译是“东方之子”, 指亚扪和摩押东部旷野的各个部落(见创29:1士6:3,33;7:12;8:10;王上4:30;伯1:3)。
安营(tiroth)。指四周有石墙的营地(见创25:16;民31:10;诗69:25)。七十士译本为“他们带着东西住到你那里,在你那里支搭帐棚”。
5 我必使拉巴为骆驼场,使亚扪人的地为羊群躺卧之处,你们就知道我是耶和华。”
【本会注释】
拉巴。就是亚扪首都拉巴亚扪(撒下12:26;结21:20),位于约旦河东靠近雅博源头36.8公里处。托勒密·非拉铁法斯(Philadelphus)后来在拉巴的遗址上建造了非拉铁非城。这个非拉铁非不要与小亚细亚的非拉铁非混淆(启1:11)。拉巴现名安曼(`Amman)。
6 主耶和华如此说:“因你拍手顿足,以满心的恨恶向以色列地欢喜,
【本会注释】
拍手顿足表达强烈的感情(民24:10;结21:14,17;结22:13),但在这里的高兴是不怀好意的。其原因显然不是由于物质的优势,而是“满心的恨恶向以色列地”。如果他们认识到最初征战的目标可能拉巴,而不是耶路撒冷,他们是应该心惊胆战的(结21:19-22)。
7 所以我伸手攻击你,将你交给列国作为掳物。我必从万民中剪除你,使你从万国中败亡。我必除灭你,你就知道我是耶和华。”
【本会注释】
知道我是耶和华。这是他们以前所不愿意承认的事实。上帝希望对祂大能的认识会引导人寻求祂的拯救。
8 主耶和华如此说:“因摩押和西珥人说:‘看哪,犹大家与列国无异’,
【本会注释】
摩押和西珥人。针对摩押的其他预言,见赛15;赛16;耶48;番2:8,9。这两个民族一起提到,可能是因为他们犯同样的罪。后来摩押(结25:8-11)和西珥(或以东,结25:12-14)是分别处理的。西珥是以东的另一个名字。七十士译本在这里只提到摩押。
摩押人是罗得从长女而繁衍的后裔。他们和亚扪人一样,与以色列人有血缘关系(见第2节注释)。摩押和亚扪人的历史和命运密切相关,所以警告他们的厄运是相似的。
在圣经的历史经常提到摩押(见民22;24;25;士3:12-31;撒上14:47;撒下8:2;王下3:5;24:2;代下20)。有时以色列人服事摩押人,如在伊矶伦王治下(士3:12-31),有时摩押人服事以色列王,如在大卫治下(撒下8:2)。
1868年在底本废墟所发现的摩押石,述说了以色列王暗利压迫摩押人,以及摩押人在其国王米沙率领下起事。米沙把他战胜以色列归功于他的神──基抹(见王下3章补充注释)。
与列国无异。犹大的居民宣称他们的上帝胜过异教的神,一定会拯救他们。现在犹大所遭遇的不幸似乎否定了这种说法。摩押人对他们西部邻居的困境幸灾乐祸。
9 所以我要破开摩押边界上的城邑,就是摩押人看为本国之荣耀的伯耶西末、巴力免、基列亭,
【本会注释】
破开摩押边界。就是为敌人敞开摩押的侧面。摩押位于高原陡峭之处,敌人难以攻入。但如果边界城市倾覆了,其他地方很快就会失陷。
伯耶西末。位于约旦河至死海入口以东4公里的苏威玛(Sweimé,Suweima)。现名(Tell el-Azeimeh)。
巴力免。约在死海北端东面15.2公里处,现名马因(Ma`?n)。
基列亭。约在巴力免以南16公里,现名基列亚特(el-Qereiat)。
上述城市都属于几个世纪以前西宏和噩从摩押人手中所夺取的地区。以色列人进入以后,又从亚摩利人手里夺取了这个地区,并长期占领。本节提到这些城市,可能因为它们曾经归属以色列。
10 好使东方人来攻击亚扪人。我必将亚扪人之地交给他们为业,使亚扪人在列国中不再被记念。
【本会注释】
东方人。见第4节注释。
使亚扪人在列国中不再被记念。 本节的划分使意义模糊。这句话应归入第11节(见英RSV版)
11 我必向摩押施行审判,他们就知道我是耶和华。”
12 主耶和华如此说:“因为以东报仇雪恨,攻击犹大家,向他们报仇,大大有罪,
【本会注释】
以东人是雅各的哥哥以扫的后裔。他们之间的敌意,可以追溯到以扫把长子权卖给雅各的时候(创25:29-34)。上帝特别警告以色列人“不可憎恶以东人。”(申23:7)。但他们始终存在着敌意。
13 所以主耶和华如此说:我必伸手攻击以东,剪除人与牲畜,使以东从提幔起,人必倒在刀下,地要变为荒凉,直到底但。
【本会注释】
提幔。位置尚未确定。有人认为可能是彼特拉(Petra)西北约3英里的塔威兰(Tawilan)。提幔的居民以智慧著称(耶49:7;俄8,9)。
底但。是住在阿拉伯西部奥拉(el-`Ola )绿洲附近的部落。
14 我必藉我民以色列的手报复以东;以色列民必照我的怒气,按我的忿怒在以东施报,以东人就知道是我施报。这是主耶和华说的。”
【本会注释】
这句话暗示藉着以色列人的手实施对以东的惩罚。有人认为这段预言应验在马加比时代,当时约翰·希尔卡纳斯征服了以土买人(以东人,约瑟夫《上古史》xiii.9.1),强迫他们行割礼,作为加入犹太人的标志。这段预言似乎更有可能指上帝恢复以色列王国的计划。那时将消灭一切的敌人(见结38;39章)。
15 主耶和华如此说:“因非利士人向犹大人报仇,就是以恨恶的心报仇雪恨,永怀仇恨,要毁灭他们,
【本会注释】
关于非利士人的祖先,见创10:14;21:32;书13:2注释;本注释卷二第27、33、34页。关于非利士人的其他预言,见赛14:29-32注释;又见耶47;摩1:6-8;番2:4-7。
16 所以主耶和华如此说:我必伸手攻击非利士人,剪除基利提人,灭绝沿海剩下的居民。
【本会注释】
基利提人。可能住在非利士南岸的部族(见撒上30:14注释;参番2:5)。
灭绝沿海剩下的居民。非利士人已经消灭了,但以色列人中至少有一部分剩下的人幸存了下来(见赛1:9)。
17 我向他们大施报应,发怒斥责他们。我报复他们的时候,他们就知道我是耶和华。”
以西结书26章
提要: 1 推罗因侮辱耶路撒冷而受到警告。7 攻击她的尼布甲尼撒的军力。15 大海因她的倾覆而哀伤惊慌。
1 第十一年十一月初一日,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
【本会注释】
第十一年。就是约雅斤被掳第十一年(见结1:2注释;见《以西结书》序言后年表)。如果这是西底家即位的年份(王下25:2-4,8,9),那就是耶路撒冷沦陷之年(公元前587或586年)。没有说是哪一个月。有人认为预言是在耶路撒冷沦陷以后发出的(见结26:2)。如果以西结所用的是秋季年历,就有这种可能性。但也有可能是预言该城的倾覆。
关于亚扪,摩押,以东和非利士人的预言比较短。关于推罗的预言则有三章(结26-28章)。关于以西结所斥责的另一个重要国家——埃及的预言,共有四章。
2 “人子啊,因推罗向耶路撒冷说:‘啊哈,那作众民之门的已经破坏,向我开放;他既变为荒场,我必丰盛。’
【本会注释】
推罗。推罗是一座强大的商业城市,包括位于大陆的推罗旧城,和建在离岸约半英里石岛上的推罗新城。该岛面积约有140英亩。推罗新城有两个港口,一个在北面,一个在南面。推罗人从这里派出船队,远至大西洋,非洲西部,甚至可能到英国。推罗在西班牙和非洲北部建立了殖民地,如著名的迦太基,加迪斯(Gades )和阿夫季拉( Abdera)。推罗又人因工匠而闻名于世。推罗的产品,如铜器,纺织品(特别是紫色布匹),玻璃器皿和陶器,在世界各处都享有盛名。
腓尼基人使用闪族的一种语言。他们的宗教在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他们的主神是推罗的保护神麦尔卡特(Melkarth],有时称为巴力-麦尔卡特)。这显然是以色列人在耶洗别的影响下所崇拜的巴力。他们还用最堕落的仪式崇拜亚斯他录和其他神(见本注释卷二第38-41页)。
关于古腓尼基的历史,见创10:6,15,17,18注释;本注释卷二第67-69页。
啊哈。见结25:3注释。推罗为耶路撒冷的倾覆而高兴,完全出于自私的动机。在所罗门的时代,耶路撒冷是内陆商业的大中心。来自阿拉伯,甚至是印度的贸易都要经过她。耶路撒冷无疑藉着与腓尼基人的贸易而致富。即使在她衰落的时候,由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她无疑仍然是推罗人希望垄断的许多交易的中心。
3 所以,主耶和华如此说:推罗啊,我必与你为敌,使许多国民上来攻击你,如同海使波浪涌上来一样。
【本会注释】
许多国民。这里可能是指尼布甲尼撒和“地上属他的各国各邦”,即他的盟国(见耶34:1)。先知可能展望到几百年以后。尼布甲尼撒摧毁了推罗旧城,并连续蹂躏了这个骄傲的城市以后,推罗成为波斯帝国的一部份,但保持着相对独立的状态。后来它被马其顿人统治。再后来被罗马人统治。
4 他们必破坏推罗的墙垣,拆毁他的城楼。我也要刮净尘土,使他成为净光的磐石。
【本会注释】
刮净尘土。比喻彻底的毁灭。后来亚历山大围攻推罗新城时,从大陆到海岛筑了一个堤道,用推罗旧城的石头作为材料。
5 他必在海中作晒网的地方,也必成为列国的掳物。这是主耶和华说的。
【本会注释】
在古推罗的遗址上,现在仍有渔夫在晒网。
6 属推罗城邑的居民(城邑的居民原文作田间的众女;八节同)必被刀剑杀灭,他们就知道我是耶和华。”
【本会注释】
可能指与推罗结盟的城市,与她同遭厄运。
7 主耶和华如此说:“我必使诸王之王的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率领马匹车辆、马兵、军队,和许多人民从北方来攻击你推罗。
【本会注释】
尼布甲尼撒。见但1:1注释)。
诸王之王。但以理也这样称呼尼布甲尼撒(但2:37)。波斯王也采用这个称呼(见拉7:12)。从铭文中也可看出。
从北方来。指入侵的方向(见耶1:14注释)。
马匹。所提到的各军种都属陆军。我们没有找到使用海军的记录。海军对于攻取海岛城市是很有用的。围攻持续了13年。尼布甲尼撒完全摧毁了陆地的城市,但没有攻下推罗岛。后来达成协议,推罗接受巴比伦的统治。
8 他必用刀剑杀灭属你城邑的居民,也必造台筑垒举盾牌攻击你。
【本会注释】
第8-12节描写进攻陆地城市的一般方法。
9 他必安设撞城锤攻破你的墙垣,用铁器拆毁你的城楼。
10 因他的马匹众多,尘土扬起遮蔽你。他进入你的城门,好象人进入已有破口之城。那时,你的墙垣必因骑马的和战车、辎重车的响声震动。
11 他的马蹄必践踏你一切的街道,他必用刀杀戮你的居民;你坚固的柱子(或作:柱像)必倒在地上。
【本会注释】
柱子(或作柱像)。“masseboth”。可能指希罗多德所描述的两根著名的柱子(ii.44),一根是黄金的,一根是翡翠的,安置在推罗巴力麦尔卡特(Melkarth)的殿中。
12 人必以你的财宝为掳物,以你的货财为掠物,破坏你的墙垣,拆毁你华美的房屋,将你的石头、木头、尘土都抛在水中。
【本会注释】
历史上没有记录尼布甲尼撒曾试图在大陆和海岛之间建造堤道。但亚历山大这样做了。即使这样,他还得动用他的海军,才于公元前332年征服这个海岛城市(狄奥多罗·西库路斯xvii.40-46页)。
13 我必使你唱歌的声音止息,人也不再听见你弹琴的声音。
【本会注释】
仔细阅读启示录,就会发现其中的表号和语言与《以赛亚书》,《耶利米书》,《以西结书》和《但以理书》十分相似。约翰显然在圣灵的引导下,广泛采用了《旧约》读者所熟悉和了解的、古代先知的语言和比喻,来描述人类历史的重大事件。因此,对于巴比伦和推罗荒凉的描述,为约翰刻画奥秘之巴比伦的衰落提供了语言素材(又见赛13:1-22;赛14:1-32;赛23:1;47:1;耶25:12;50:1注释)。研究古代先知对于当时事件的描述,会有助于更清晰地理解《启示录》的表号和语言(见申18:15注释)。结26-28章所描述惩罚推罗的各个画面,对于研究奥秘之巴比伦所受的惩罚是很有价值的。请注意以下的特征:

14 我必使你成为净光的磐石,作晒网的地方;你不得再被建造,因为这是主耶和华说的。”
【本会注释】不得再被建造。有人觉得这个预言难以理解,因为如今在推罗半岛上有一社区,人口约14,000。这个半岛就是从前的海岛和堤道。有人认为这个预言只适用于陆地的城市。他们指出那里一片荒凉,甚至无法确定古城的位置,这证明先知的话已经应验。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即使在大陆古城的遗址上兴建了一座新城,也不违背以西结的预言。因为以西结的预言是针对当时高度文明和辉煌的推罗。那个文明和与它相关的城市将要摧毁。这一位置上的任何现代建筑都不能代表古代文化的复苏,因此也不违背先知的话语。
况且“不得再”(lo'…`od)只是指“一段时间”,长短要依据上下文来确定。约瑟曾“伏在父亲的颈项上,哭了许久”(`od,创46:29)。从推罗的历史来看,这里的“不得再”是相对的(见第21节注释)。又见赛13:20注释。
15 主耶和华对推罗如此说:“在你中间行杀戮,受伤之人唉哼的时候,因你倾倒的响声,海岛岂不都震动吗?
【本会注释】
海岛('iyyim)。指岛屿和沿海地区。
16 那时靠海的君王必都下位,除去朝服,脱下花衣,披上战兢,坐在地上,时刻发抖,为你惊骇。
【本会注释】
海的君王。即“商人的首领”,就是那些靠经商获得财富和权势的人,而不是指国家的领袖(见赛23:8)。这里用东方人举哀的方式来描述他们的惊讶和悲伤。
17 他们必为你作起哀歌说:你这有名之城,素为航海之人居住,在海上为最坚固的;平日你和居民使一切住在那里的人无不惊恐;现在何竟毁灭了?
【本会注释】
航海之人居住。七十士译本只是“来自海洋”。
18 如今在你这倾覆的日子,海岛都必战兢;海中的群岛见你归于无有就都惊惶。”
【本会注释】
惊惶。无疑是因为推罗的贸易曾大大促进了它的繁荣。
19 主耶和华如此说:“推罗啊,我使你变为荒凉,如无人居住的城邑;又使深水漫过你,大水淹没你。
【本会注释】
第19-21节说推罗陷入深坑之中。所有的死人都聚集在这里。有时在诗歌里,如在赛14章中说,当一个新来者来到的时候,坑里的居民被会起来欢迎他(见赛14:9,10注释)。当然这都是比喻。以西结对埃及也用了这个比喻(结32:18-32)。
20 那时,我要叫你下入阴府,与古时的人一同在地的深处、久已荒凉之地居住,使你不再有居民。我也要在活人之地显荣耀(我也云云:或作在活人之地不再有荣耀)。
【本会注释】
七十士译本似乎更好一些:“你不再站立”。原文的意思是:骄傲的推罗现在对犹大幸灾乐祸,将被列入死人之中。上帝会支持祂的子民。
21 我必叫你令人惊恐,不再存留于世;人虽寻找你,却永寻不见。这是主耶和华说的。”
【本会注释】
不再存留于世。直译是“不再有你”。
永寻不见(`od)。见第14节注释。该词与le`olam相关。le`olam直译是“一个世代”。`olam 的时间长度根据上下文来确定(见出21:6注释)。`od 和le`olam 结合在一起,似乎强调时间长度。因此以西结的话象征推罗的古老文化和文明将永远消失。这个古老的帝国将一蹶不振。
以西结书27章
提要:1 推罗的富裕。26 无法恢复的覆灭。
1 耶和华的话又临到我说:
【本会注释】
本章继续有关推罗的预言。
2 “人子啊,要为推罗作起哀歌,
【本会注释】
从第3节开始,是一首关于推罗的挽歌(qinah ,见本注释卷三第19页)。它描述推罗像一艘豪华的轮船,装备精良,到处航行,经商贸易,最后却沉没与汪洋大海之中。按照以西结的写作风格,在比喻中有时穿插真实的描写。
用这么多的篇幅描写推罗,也许是因为她的骄傲,野心,组织和行为与大叛徒撒但相似。在结28:11-19中,先知用推罗王的比喻来描述撒但的悲哀。后来《启示录》的作者约翰也用以西结预言推罗的话语,来哀叹撒但普世性伪宗教组织的崩溃(启18章)。
3 说:你居住海口,是众民的商埠;你的交易通到许多的海岛。主耶和华如此说:推罗啊,你曾说:我是全然美丽的。
【本会注释】
海口。直译是“入口”,可能指推罗的二个主要海港:该岛南部的“埃及港”和北部的“西顿港”。
4 你的境界在海中,造你的使你全然美丽。
【本会注释】
被水包围,如海岛城市推罗,比作海上的轮船。
5 他们用示尼珥的松树做你的一切板,用黎巴嫩的香柏树做桅杆,
【本会注释】
板。船边的厚板。
示尼珥。就是亚摩利语,乌加列语和古阿卡德语中的黑门山(见申3:9)。
利巴嫩的香柏树。这种树的价值无疑在于它的高大,坚固和耐久。
6 用巴珊的橡树做你的桨,用象牙镶嵌基提海岛的黄杨木为坐板(或作:舱板)。
【本会注释】
巴珊。是加利利海东面肥沃的高地(见书12:4注释),因橡树林和牛羊而著称(见诗22:12)。
黄杨木。直译是“亚书利的女儿”,在上下文中含义模糊。与前面结合起来可能指“柏树”或“松树”。
坐板(或作:舱板)。“qeresh”。通常词义是“厚板”(出26:15等),这里可能指船首。英RSV版里把qeresh译为“甲板”。
基提。特指塞普路斯,也可泛指地中海的岛屿和沿海地区(见但11:30注释)。
7 你的篷帆是用埃及绣花细麻布做的,可以做你的大旗;你的凉棚是用以利沙岛的蓝色、紫色布做的。
【本会注释】
以利沙岛。或,“以利沙海岸”(英RSV版;见结26:15注释)。以利沙是雅完的儿子(创10:4;代上1:7)。有人认为以利沙岛就是塞普路斯,也有人认为是西西里和萨丁尼亚。
你的凉棚。可能指船篷,在甲板上方遮挡烈日的。
8 西顿和亚发的居民作你汤桨的。推罗啊,你中间的智慧人作掌舵的。
9 迦巴勒的老者和聪明人都在你中间作补缝的;一切泛海的船只和水手都在你中间经营交易的事。
【本会注释】
作你荡桨的。现在描述船员。推罗的水手来自二座城市。西顿位于腓尼基海岸,在推罗以北37.3公里处。亚发就是希腊的阿拉督斯(Aradus]),系西顿以北约161公里靠岸的一个石岛。
推罗啊。英RSV版为“洗末的(Zemer)”,稍微改动了原文,依据上下文,并参照创10:18。洗末是阿尔瓦德南面的一座腓尼基城市。迦巴勒是古代的比布罗斯(Byblos),现为杰贝尔(Jebeil),位于西顿以北66.4公里处阿多尼斯河附近的高地上。其遗址仍处在腓尼基的废墟中。
10 “波斯人、路德人、弗人在你军营中作战士;他们在你中间悬挂盾牌和头盔,彰显你的尊荣。
【本会注释】
波斯人。推罗主要依靠雇佣兵。
路德人。就是路低人(见创10:13注释)。
弗。许多埃及学家认为弗就是埃及的蓬特,位于非洲靠近红海边界的地区。亚述学家则认为弗是利比亚的一部分。
11 亚发人和你的军队都在你四围的墙上,你的望楼也有勇士;他们悬挂盾牌,成全你的美丽。
【本会注释】
勇士。英KJV版为“迦玛提姆人”。这个名词只出现在这里。迦玛提姆人可能是库米提(Kumidi )的居民。这是亚马拿信函中提到的一座腓尼基城市。迦玛(Gamad)可能是叙利亚北部的一个腓尼基城邦。
悬挂盾牌。参歌4:4。
12 “他施人因你多有各类的财物,就作你的客商,拿银、铁、锡、铅兑换你的货物。
【本会注释】
他施。据认为是希腊的塔特苏斯(Tartessus),为西班牙南岸的腓尼基人殖民地。
货物('izbonim)。“商品”。
13 雅完人、土巴人、米设人都与你交易;他们用人口和铜器兑换你的货物。
14 陀迦玛族用马和战马并骡子兑换你的货物。
【本会注释】
雅完人。见创10:2注释。
土巴人。古代Tibarenians 人,即亚述楔形文献中所提到的Tabalaeans 人(见创10:2注释)。
米设人。古代Moshians(Moschoi)人,即亚述碑文中的Mushku 人(见创10:2注释)。
陀迦玛族。就是北方的亚美尼亚人。一面是雅弗的后裔(见创10:3注释)。他们自称为“陀迦(Torgom )之家”。自古就经营马和驴,住在高加索南边的崇山峻岭中。
15 底但人与你交易,许多海岛作你的码头;他们拿象牙、乌木与你兑换(或作:进贡)。
【本会注释】
底但人。是以东南面的一个阿拉伯部落(见创10:7;结25:13注释)。
16 亚兰人因你的工作很多,就作你的客商;他们用绿宝石、紫色布绣货、细麻布、珊瑚、红宝石兑换你的货物。
【本会注释】
亚兰人。一些希伯来语手稿,亚居拉译本和亚兰语圣经均为“以东人”(见结16:57注释)。亚兰人后来称为“大马士革人”(结27:18)。
绿宝石(nophek)。可能是绿松石。圣经所提到的许多宝石很难确定。随着应用化学的发展,尤其是结晶学的发展,现在可以通过分析考古所发现的样品,来辨认一些古代的宝石。古人往往把颜色相同的不同的宝石划归为一类,尽管其化学成分不同。
红宝石(kadkod)。或红色的碧玉。
17 犹大和以色列地的人都与你交易;他们用米匿的麦子、饼、蜜、油、乳香兑换你的货物。
【本会注释】
米匿。一座亚扪人的城市,据认为在希实本附近(士11:33)。
饼。该词只在这里出现。如果是一个专有名词,其含义现已失传。塔古姆和七十士译本译为“油膏”;在武加大译本为“香油”。相似的古阿卡德语词pannigu,意为一盘面粉或面团。英RSV版把希伯来原文的pannag改为paggag ,译成“早熟的无花果树”。
18 大马士革人因你的工作很多,又因你多有各类的财物,就拿黑本酒和白羊毛与你交易。
【本会注释】
大马士革。一个重要的叙利亚人王国以前的首都。
黑本酒。在尼布甲尼撒的铭文中有提到。现在的哈本(Halb?n )位于大马士革色以西约20.8公里处。该地区目前依然种植葡萄。
19 威但人和雅完人拿纺成的线、亮铁、桂皮、菖蒲兑换你的货物。
【本会注释】
威但。提到这个微不足道的小镇,似乎没有令人满意的解释。七十士译本没有这个地名,所以英RSV版也省略了。
雅完(yawan)。或yayin,意为“酒”(见七十士译本和英RSV版)。
拿(me'uzzal)。改动元音,可译为“来自乌萨(Uzal)”。它位于阿拉伯。具体地点不明(见创10:27)。
桂皮、菖蒲。是祭司圣油的组分(出30:23,24)。
20 底但人用高贵的毯子、鞍、屉与你交易。
【本会注释】
高贵的毯子。指鞍褥。
21 阿拉伯人和基达的一切首领都作你的客商,用羊羔、公绵羊、公山羊与你交易。
【本会注释】
阿拉伯。这里用于狭义,和圣经别处一样(代下9:14;赛21:13;耶25:24),指游牧部落所占据的北方荒凉地带。
基达。一个游牧部落,是以实玛利的后裔(创25:13;参赛60:7)。
22 示巴和拉玛的商人与你交易,他们用各类上好的香料、各类的宝石,和黄金兑换你的货物。
【本会注释】
示巴。含的儿子古实的后裔(见创10:7)。他们的领土在阿拉伯西南部,包括也门,是属于拜访过所罗门的示巴女王的国土,当时就以香料和黄金著称(王上10:1,2,10;诗72:10,15;赛60:6;耶6:20;见创10:7注释)。
拉玛。据认为是阿拉伯南部的一个部落(见创10:7注释)。
23 哈兰人、干尼人、伊甸人、示巴的商人,和亚述人、基抹人与你交易。
【本会注释】
哈兰。先知从阿拉伯转到美索不达米亚。亚伯拉罕曾住在哈兰。它位于美索不达米亚西北,巴利赫河边,两条商路的十字路口(创12:4)。
干尼。位置不明,可能在哈兰附近。
伊甸。位于哈兰以南幼发拉底河沿岸(见王下19:12;赛37:12)。
示巴。就是第22节的示巴。放在这里也许位置不妥。七十士译本中没有示巴。
亚述。由于在本节与其他城市并列,有些学者认为它就是现在的谢夸特堡(Qal`at Sherqat),位于底格里斯河西岸,在尼尼微以南约50英里。
基抹。位置不明。可能离亚述不远。
24 这些商人以美好的货物包在绣花蓝色包袱内,又有华丽的衣服装在香柏木的箱子里,用绳捆着与你交易。
【本会注释】
美好的货物(maklulim)。可能指“华丽的衣服”。
香柏木的。或“牢固的”(英RSV版)。
25 他施的船只接连成帮为你运货,你便在海中丰富极其荣华。
【本会注释】
指远洋巨轮,能开往他施,甚至是西班牙。见王上10:22注释。
26 汤桨的已经把你汤到大水之处,东风在海中将你打破。
【本会注释】
本节又回到轮船的比喻。汪洋中的轮船受到了危险东风的袭击(见诗48:7)。在狂风吹袭之下,巨轮被摧毁了。
27 你的资财、物件、货物、水手、掌舵的、补缝的、经营交易的,并你中间的战士和人民,在你破坏的日子必都沉在海中。
【本会注释】
本节列举了各种海员。在一场大灾难中,推罗的一切权势,荣耀和财富全都毁灭了。国家的巨轮一旦失事,所有的东西都会沉到海中。
28 你掌舵的呼号之声一发,郊野都必震动。
【本会注释】
郊野。指城市周围的空地(见书14:4注释)。这里描述一般的环境。
29 凡汤桨的和水手,并一切泛海掌舵的,都必下船登岸。
【本会注释】
商界用一切表示悲伤的举动来哀悼巨轮的丧失,为她唱挽歌(第32-36节)。
30 他们必为你放声痛哭,把尘土撒在头上,在灰中打滚;
31 又为你使头上光秃,用麻布束腰,号啕痛哭,苦苦悲哀。
32 他们哀号的时候,为你作起哀歌哀哭,说 :有何城如推罗?有何城如他在海中成为寂寞的呢?
33 你由海上运出货物,就使许多国民充足;你以许多资财、货物使地上的君王丰富。
34 你在深水中被海浪打破的时候,你的货物和你中间的一切人民,就都沉下去了。
35 海岛的居民为你惊奇;他们的君王都甚恐慌,面带愁容。
36 各国民中的客商都向你发嘶声;你令人惊恐,不再存留于世,直到永远。”
马可福音9章
提要:2 变像。11 他指教关于要来的以利亚的事:14 赶出聋哑的鬼:30 预言他的死与复活:33 劝勉门徒要谦卑:38 吩咐他们不要禁止不敌挡他们的人,也不要得罪任何一个忠实的人。
可9:1 耶稣又对他们说:“我实在告诉你们,站在这里的,有人在没尝死味以前,必要看见上帝的国大有能力临到。”
【本会注释】
有人。9章的第一节更适合属于8章最后一节(参太16:28;路9:27)。
耶稣显荣
可9:2 过了六天,耶稣带着彼得、雅各、约翰暗暗的上了高山,就在他们面前变了形像,
【本会注释】
过了六天。[变像,可9:2-13=太17:1-13=路9:28-36。主要的注释在:马太福音。]
可9:3 衣服放光,极其洁白,地上漂布的,没有一个能漂得那样白。
【本会注释】
像雪。原文证据支持(参本卷注释第146页)省略这些字。
白。或:“漂白”。
可9:4 忽然,有以利亚同摩西向他们显现,并且和耶稣说话。
可9:5 彼得对耶稣说:“拉比(就是夫子),我们在这里真好!可以搭三座棚,一座为你,一座为摩西,一座为以利亚。”
可9:6 彼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因为他们甚是惧怕。
可9:7 有一朵云彩来遮盖他们;也有声音从云彩里出来,说:“这是我的爱子,你们要听他。”
可9:8 门徒忽然周围一看,不再见一人,只见耶稣同他们在那里。
可9:9 下山的时候,耶稣嘱咐他们说:“人子还没有从死里复活,你们不要将所看见的告诉人。”
可9:10 门徒将这话存记在心,彼此议论“从死里复活”是什么意思。
【本会注释】
将这话存记在心。尽管事实上门徒们错过了许多从经验中学得教训的特权,但是他们显然对基督所说他要从死里复活的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他们没能领会弥赛亚受苦的观念。他们仍旧盲从于弥赛亚作为一个强大的征服者的流行观念(见路4:19注释)。
从死里复活。门徒们对这种事可能与他们认为要成为弥赛亚的这一位有什么关系感到困惑不解。
可9:11 他们就问耶稣说:“文士为什么说以利亚必须先来?”
可9:12 耶稣说:“以利亚固然先来复兴万事;经上不是指着人子说,他要受许多的苦被人轻慢呢?
【本会注释】
经上。见诗22;赛53;等等;见路24:26注释。
人子。耶稣在这里用的是他常用于指代自己的相同称谓(见太1:1注释;可2:10)。
被人轻慢。或:“受到嘲笑”。
可9:13 我告诉你们,以利亚已经来了,他们也任意待他,正如经上所指着他的话。”
治好被污鬼附身的孩子
可9:14 耶稣到了门徒那里,看见有许多人围着他们,又有文士和他们辩论。
【本会注释】
耶稣到了门徒那里。[被鬼附着的男孩,可9:14-29=太17:4-21=路9:37-43a。主要的注释在:马可福音。见“从公开传道到退隐时期”;“主耶稣的传道生涯”;关于神迹见本卷注释第208-213页。] 在变像那天之后,耶稣和三个门徒从变像的山上下来,到了下面的平原,其他九个门徒在那里等候他们回来(见路9:37;参《历》第四十七章)。在圣经中明确提到的两个加利利“平原”,革尼撒勒平原(见路5:1注释)或耶斯列平原,任何一个都有可能是变像之山附近的地区。可能那座没有提名的山离这两个“平原”中的一个或另一个不远(见太17:1注释)。
文士。见本卷注释第55页。
和他们辩论。即,与他们争辩或诘问他们,如上下文所说明的。文士们的态度显然是敌对的。只有马可提到了这个细节。这些敌对的文士有些可能是“从耶路撒冷来”的,目的是要疏远百姓与耶稣的关系,并去汇报他所说的所做的(见可7:1;太16:1注释)。与以往常做的一样,他们通过门徒攻击耶稣(见可2:16,18,24;7:5)。在这个场合,他们试图通过把门徒们对一个鬼无能为力这事小题大做,从而把耶稣和他的门徒们描绘成冒名顶替的骗子(参《历》第四十七章)。
可9:15 众人一见耶稣,都甚希奇,就跑上去问他的安。
【本会注释】
甚希奇。当耶稣走近时,众人都甚希奇的原因可能最好解释为他们对于无疑仍留在那些曾目睹耶稣变像之人脸上的荣光的痕迹所作出的反应(参出34:29-35;《历》第四十七章)。
可9:16 耶稣问他们说:“你们和他们辩论的是什么?”
【本会注释】
他问文士们说。似乎当耶稣走近时,文士们变得沉默了。无疑,盛行的紧张气氛以及文士们为那个问题在场,显然说明他们已经不断辱骂并嘲弄了那九个门徒。
可9:17 众人中间有一个人回答说:“夫子,我带了我的儿子到你这里来,他被哑巴鬼附着。
【本会注释】
众人中间有一个人。文士们既在过去每当努力要使耶稣丢脸时都被他反击得哑口无言窘迫懊恼,所以就退出了争论(见可2:19;7:11-13;太16:1-4注释;参《历》第四十七章)。这就给了那个可怜的、被鬼附男孩的父亲一个机会亲自提出他的请求。
带到你这里来。路加(路9:38)说这父亲请求耶稣“看顾”他儿子。在希腊文中,这是一个表示医疗检查的通用成语。
哑巴鬼。关于被鬼附的论述,见第1章的附注。
可9:18 无论在哪里,鬼捉弄他,把他摔倒,他就口中流沫,咬牙切齿,身体枯干。我请过你的门徒把鬼赶出去,他们却是不能。”
【本会注释】
身体枯干。希腊文是xērainō,“枯竭”或“枯萎”。在雅1:11中,xērainō被用来指草的枯干。可能这位父亲在这里形容的是男孩的身体状况逐渐变坏了,或者他可能在形容这男孩在被鬼抓住的一个阶段身体变僵硬了。
他们却是不能。也可以引用原文证据(参本卷注释第146页)支持加上“赶他出去”。请将门徒的经验与基哈西的经验相比较(见王下4:31)。
可9:19 耶稣说:“嗳!不信的世代啊,我在你们这里要到几时呢?我忍耐你们要到几时呢?把他带到我这里来吧。”
【本会注释】
不信。即,“没有信心”或“不信”。请比较在摩西的时代上帝对以色列人的评价(见民14:27;来3:17-19)。当耶稣说这些话时,似乎不可能心里想的是那个被鬼附孩子的父亲,因为在那孩子的医治方面,他父亲的信心不只是唯一的障碍。因为故障主要出在门徒们自己身上(见可9:29注释),似乎主是特别存心对他们说的。但是他并不愿意把他们挑出来当众指责,所以就没有使他们成为他那句话的直接对象。然而,要是连门徒们都“不信”,更何况众人呢。
几时呢。这些话暗示耶稣此时作为一位圣者说话,就是暂时取了人形的一位。
忍受你们。直译是:“忍耐你们”或“维持你们”。摩西与以色列人在旷野时多次有同样的经验(见民20:10)。
可9:20 他们就带了他来。他一见耶稣,鬼便叫他重重的抽疯,倒在地上,翻来复去,口中流沫。
【本会注释】
翻来复去。或:“打滚”。这男孩看上去非常可怜。
可9:21 耶稣问他父亲说:“他得这病有多少日子呢?”回答说:“从小的时候。
【本会注释】
问他父亲。只有马可记录了的一个细节。
多少日子呢。这是唯一一个有记录的实例,说到耶稣明确询问了他所医治之人的病史。并不完全清楚他在这个场合这样做的原因。可能他叫这位父亲描述这病,以便那些站在旁边的人可以充分意识到这男孩病情的严重状态(见18节注释)。可能是为了这个原因,基督才允许那个污鬼在出来时使男孩抽风(见26节注释)。
可9:22 鬼屡次把他扔在火里、水里,要灭他。你若能做什么,求你怜悯我们,帮助我们。”
【本会注释】
要灭他。这种情况已经很久了,所以,从人的观点来看,就更难处理了。在希腊文中(见太17:15),“很苦”这种表达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技能已经无能为力予以减轻的疾病。
你若能作什么。见可1:40注释。
帮助我们。这父亲把孩子的情形当成了自己的情形(参太15:22,25)。
可9:23 耶稣对他说:“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
可9:24 孩子的父亲立时喊着说(有古卷作:立时流泪地喊着说):“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帮助。”
【本会注释】
我的不信。如果这位父亲一点儿信心都没有的话,他就不会把孩子带来了(参约4:43-54注释)。
可9:25 耶稣看见众人都跑上来,就斥责那污鬼说:“你这聋哑的鬼,我吩咐你从他里头出来,再不要进去!”
【本会注释】
众人。直译是:“群众”。这件事大概发生在退出公共传道期间,在这段期间耶稣努力避免公开并且避免引起狂热,那并不是他所满意的目的(见太15:21注释)。所以耶稣就着手实现医治,没有进一步耽搁。
斥责那污鬼。魔鬼乃是使男孩的身体成了这个样子的原因。这个结果会随着原因的消除而消失(见路9:42)。
可9:26 那鬼喊叫,使孩子大大的抽了一阵疯,就出来了。孩子好象死了一般。以致众人多半说:“他是死了。”
【本会注释】
大大地抽了一阵风。即,“使他大大地抽筋”,“使他激烈地抽筋”。耶稣允许魔鬼能力的这最后一次表现,以便男孩的这种可怜情形与当他被救脱离了魔鬼时的情形可以对比的更为明显。
好像死了一般。这男孩被曾侵袭他的那一阵猛烈的痉挛完全耗尽了精力。
可9:27 但耶稣拉着他的手,扶他起来,他就站起来了。
【本会注释】
耶稣拉着他。魔鬼已经离开了,现在,耶稣的触摸使男孩恢复了力气(见可5:27注释)。
可9:28 耶稣进了屋子,门徒就暗暗的问他说:“我们为什么不能赶出他去呢?”
【本会注释】
那屋子。定冠词“那”暗示这是一个基督认为是自己的家的特别屋子,可能是彼得在迦百农的家(见可1:29;2:1注释),是耶稣留在加利利期间余剩日子的一个暂时的家(参《历》第四十八章)。
我们为什么不能。十二使徒在他们第三次加利利旅行布道期间曾赶过鬼(见可6:13)。他们茫然不知耶稣曾赐给他们的权威已经离开他们的原因。
可9:29 耶稣说:“非用祷告(有古卷在此有:禁食二字),这一类的鬼总不能出来(或作:不能赶他出来)。”
【本会注释】
这一类的。文士们曾将那九个门徒的无能为力归因于推测魔鬼有更高的能力,断言耶稣只限于控制较小能力的鬼魔(参《历》第四十七章)。然而,真正的麻烦并不在于魔鬼的能力,而在于门徒们灵性上的软弱无能。
非用祷告。基督在这里指的并不是与赶鬼有关而献上的祷告。他关心的并不是暂时的祷告,而是由祷告激励的生命。当彼得、雅各和约翰与基督不在的时候,那九个门徒一直在细想自己的挫折失意和个人的委屈不平,处于一种嫉妒的精神之中,因为主对那三个不在的同伴显示了宠爱(见《历》第四十七章)。他们的心态使上帝无法藉着他们作工。
禁食。原文证据支持省略(参本卷注释第146页)这个词。见太6:16;可2:18注释。
耶稣第二次预言受难和复活
可9:30 他们离开那地方,经过加利利;耶稣不愿意人知道。
【本会注释】
他们离开那地方。[经过加利利的一次秘密旅行,可9:30-32=太17:22,23=路 9:43b-45。主要的注释在:马可福音。见“从公开传道到退隐时期”。] 即,从耶稣变像的山脚下,耶稣曾在那里治好了那个受痛苦的孩子(见14节注释)。
经过加利利。多半是经过一个迂回路线到达终点迦百农(见太17:24注释)。这次的秘密旅行大概花了几天的时间,在公元30年晚夏的时候,约在被钉十字架之前七或八个月。
不愿意。如果耶稣在一个地方逗留久了,那么消息不久就会传播到四方,群众就会聚集,而他们的到来就会打断他寻求要传授给门徒们的重要指示。因此,似乎耶稣在加利利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很可能避开了在此之前几个月曾目睹他所行异能的城镇和乡村。绕过都市和城镇会是一个防止人们知道他的行踪的一个有效办法。就连门徒们都没能充分受益于他曾给出的教导之言,要是信徒的核心成员都缺少属灵的理解力,那么平民大众当时就不会得益于基督在那个时候不得不说的话了。
可9:31 于是教训门徒,说:“人子将要被交在人手里,他们要杀害他;被杀以后,过三天他要复活。”
【本会注释】
他教训。直译是:“他正在教训”,即,他继续教训。在至少三次特殊的场合中,这是耶稣二次明白地告诉门徒们他将要受难受死(参太16:21;20:17-19注释)。无疑在别的时间,耶稣也给过他们类似的教训,如太16:21所暗示的。想要与他的门徒们单独在一起,以便可以传授给他们这个信息,这显然说明了耶稣如今在加利利四处走动的原因(见可9:30注释;参《历》第四十八章)。
人子。见太1:1;可2:10注释。
第三日。见本卷注释第248-250页。
可9:32 门徒却不明白这话,又不敢问他。
【本会注释】
他们却不明白。尽管耶稣是用明白的语言(见31节注释)告诉他们的,门徒们还是误解了(见路9:45注释)。门徒们没能明白的主要原因乃是他们并不想相信弥赛亚有受苦受死的必要(见太16:22,23注释)。这种观念对他们关于弥赛亚的先入之见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挑战(见路4:19注释)。他们盼望基督最终会作为一个现世的君王实行统治,并且不愿意放弃他们炽热展望,预期当弥赛亚在世作王的时刻来到时与他同享尊荣(参《历》第四十五章;见路4:19注释)。
不敢问。可能是因为门徒们认识到自己与彼得最近所提出的观点相同,而且要是现在让他们发言的话,他们也只能表达同样的思想(见太16:22,23注释),所以他们就保持沉默。依照太17:23,他们“大大地忧愁”,即,“非常苦恼。”
天国里谁为大
可9:33 他们来到迦百农,耶稣在屋里问门徒说:“你们在路上议论的是什么?”
【本会注释】
来到迦百农。[谦卑,和好与饶恕,可9:33-50=太18:1-35=路9:46-50。主要的注释在: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见“从公开传道到退隐时期”;“主耶稣的传道生涯”。] 关于这次回到迦百农发生的背景,以及马可与马太所记载的谈论之间的比较,见太18:1注释。
可9:34 门徒不做声,因为他们在路上彼此争论谁为大。
【本会注释】
他们不作声。直译是:“他们保持沉默”,或“他们继续沉默”。他们坚持拒绝回答耶稣的问题(33节)。
争论。希腊文是dialegomai,“辩论”,或“争论”。
可9:35 耶稣坐下,叫十二个门徒来,说:“若有人愿意做首先的,他必做众人末后的,作众人的用人。”
【本会注释】
愿意作首先的。耶稣此时来到了问题的中心──十二使徒每个人都愿意在他们都期盼的、主不久就要建立的国度里作“首先的”(见太18:1注释)。他们忘记了真正的伟大是在生活中断绝将伟大作为一个目标的念头。一个人开始要为大时,就证明了其心灵的褊小。请比较太23:8-12;可10:43,44;路22:24-26。
用人。希腊文是diakonos,从这个词洐生出了英文词执事“deacon”(见腓1:1;提前3:8,12)。 A diakonos是服侍另一个人的需要或缺乏的人,既可以是一个“奴隶”也可以是一个自由人,虽然该词暗示的是自愿提供服务。另一个通常被译为“仆人”的词doulos,意思是通常意义上的“奴隶”。在新约圣经中,diakonos一般用来指福音的“执事”(见林前3:5;弗3:7;帖前3:2)。天国本质上是一个对上帝对同胞提供服务而不是受他们服务的问题。真爱本质上是给予爱而不是要求爱的问题(见太5:43注释)。最爱上帝和自己的同胞并且最好地服侍他们的人,就是最伟大的。
可9:36 于是领过一个小孩子来,叫他站在门徒中间,又抱起他来,对他们说:
可9:37 “凡为我名接待一个象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凡接待我的,不是接待我,乃是接待那差我来的。”
【本会注释】
不是接待我。见约12:44,45注释。
不敌挡就是帮助
可9:38 约翰对耶稣说:“夫子,我们看见一个人奉你的名赶鬼,我们就禁止他,因为他不跟从我们。”
【本会注释】
约翰对耶稣说。约翰说的这句话意思并不是要耶稣回答一个明确的问题,而是对耶稣前述的言语作出评论。这些话已经使得约翰怀疑他和自己的哥哥雅各先前有一次曾制止一个人奉耶稣的“名”做事是不正确的(参《历》第四十八章)。
我们看见一个人。这里提到的这件事只包括约翰和雅各,暗示可能是发生在第三次加利利旅行布道的时候,那时这两兄弟是一同出去的(见太10:5;可3:14注释)。
他不跟从我们。他并不是常与耶稣同在的,公认的门徒之一。
我们就禁止他。或:“我们就阻止了他”。在这事之后不久的另一个场合,雅各和约翰所表现的与此类似的偏狭态度,见路9:54注释。在现在这个场合,雅各和约翰基于热心于夫子的尊荣为自己的行为申辩;实际上,热心于自己的尊荣才促使他们做了这事(见《历》第四十八章)。他们指责那个人,是因为他在做他们认为独有他们才有权利去做的事(见太10:8注释)。但是即使雅各和约翰是门徒,并且手里拿着天国的“钥匙”(见太16:19;18:18注释),他们也没有权利向别人逞威风。他们的职权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他们应当热心于执行所给予他们的命令,但没有任何权利命令他人。那使宗教领袖们认为自己的责任是强制他人遵守他们以为是正确的行为和信仰模式的,乃是那恶者。
可9:39 耶稣说:“不要禁止他;因为没有人奉我名行异能,反倒轻易毁谤我。
【本会注释】
不要禁止他。即,停止阻止他。我们没有权利强迫别人遵照我们的思想和意见,或者随从我们的作工方法(见《历》第四十八章;参《民》11:27-29)。
异能。希腊文是dunamis(见本卷注释第208面)。
奉我的名。彼得(见徒3:6-8)和保罗(见徒16:16-18)以及很可能所有别的使徒,当他们行异能时,都是奉耶稣的“名”行的。
轻易。希腊文是tachu,“不久”,“快快地”,“立刻”或“没有迟延”。奉耶稣的名行神迹就要承认他的能力和权威。一个奉基督的名行异能的人,不会立刻反对他所依靠行异能的特别能力。
可9:40 不敌挡我们的,就是帮助我们的。
【本会注释】
不敌挡我们的。请比较在马太福音中对这个真理反过来的陈述(见太12:30)。两者并不互斥,而是互补的。显然一个人不可能同时既支持又反对耶稣。如果雅各和约翰所责备的那个人正在做与耶稣所做的相同的工作,并且是在奉耶稣的名做,那么就必是上帝在与他同工并藉着他作工。
帮助我们的。即,为我们,或站在我们这边的。
可9:41 凡因你们是属基督,给你们一杯水喝的,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不能不得赏赐。”
【本会注释】
一杯水。见太10:42注释。
因你们是属。见太5:11;10:18,42注释。这种行为的性质是由做这事的动机决定的。
实在。希腊文是amēn(见太5:18注释)。
他不能不得赏赐。见太5:12;19:29注释。
拒绝一切罪的诱惑
可9:42 “凡使这信我的一个小子跌倒的,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这人的颈项上,扔在海里。
【本会注释】
凡使……跌倒的。见太18:6注释。
可9:43 倘若你一只手叫你跌倒,就把它砍下来;
【本会注释】
倘若你一只手叫你跌倒。见太5:29,30;18:8注释。
不灭的。见赛66:24;太3:12注释。“不灭的火”在马太福音相应的经文里,相当于“永火”(见太18:8;见太5:22注释)。
可9:44 你缺了肢体进入永生,强如有两只手落到地狱,入那不灭的火里去。
【本会注释】
在那里,虫是不死的。重要的原文证据可以被引用(参本卷注释第146页)支持省略44,46节,因为是从48节插入这里的。见48节注释。
可9:45 倘若你一只脚叫你跌倒,就把它砍下来;
【本会注释】
倘若你一只脚叫你跌倒。见太5:29,30;18:8注释。
可9:46 你瘸腿进入永生,强如有两只脚被丢在地狱里。
【本会注释】
在那里,虫是不死的。见44,48节注释。
可9:47 倘若你一只眼叫你跌倒,就去掉它;你只有一只眼进入上帝的国,强如有两只眼被丢在地狱里。
【本会注释】
倘若你一只眼叫你跌倒。见太5:29,30;18:8,9注释。
上帝的国。见太3:2;4:17;5:3;路4:19注释。
可9:48 在那里,虫是不死的,火是不灭的。
【本会注释】
虫。希腊文是skōlēx,“蛆”或“蠕虫”。按照梅杰、曼森和赖特(《耶稣的使命和信息》,第123页)注释,“不死的虫并不是象征灵魂不能死,而是象征无法净化的腐败。”在43节中,提出“生”是与“不灭的火”形成对比的。在罗6:23和许多别的经文中,“生”总是与“死”相对。在约3:16中,对比是在“永生”和“灭亡”之间。显然耶稣在这里有意作同样的对比。“火是不灭的”与“他们的虫是不死的”并列,并且是同义的表达,然而蛆虫在火中从事其工作似乎是不适宜的。在skōlēx,“虫”这个词中,根本就不能证明把“虫”等同于“灵魂”这种流行的解释是正当的(见赛66:24),这是一个几乎被所有的注释者都承认了的事实,无论他们个人可能对人死后的状态怎么想。
可9:49 因为必用火当盐腌各人。(有古卷在此有:凡祭物必用盐腌。)
【本会注释】
用盐腌。关于盐的保存作用,见太5:13注释。火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净化剂,或者作为最后审判的象征(见太3:10注释)。这句有隐含意义的话的意义并不完全清楚,完全依赖于直接上下文才能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用盐腌”很可能意味着“每个人”在今生都要经历苦难与净化的火(见约23:10注释)或经过末日的火。火要么除掉今生的渣滓,要么在那最后的大日毁灭生命本身。好东西才用盐保存(见可9:50注释)。
凡祭物。在古时,圣所的崇祀中,凡祭物上都要加盐(见利2:13注释)。盐的存在表示:只有基督的义才能使祭物蒙上帝悦纳(参《历》第四十八章)。
可9:50 盐本是好的,若失了味,可用什么叫它再咸呢?你们里头应当有盐,彼此和睦。”
【本会注释】
盐本是好的。见太5:13注释。
你们里头应当有盐。如果门徒们有“立约的盐”(利2:13),就会抑制那导致争论在天国里谁为大的不幸倾向了。
彼此和睦。对这次的论述来说,这是一个相称的高潮,一个禁止进一步争论这个题目的告诫,一个反对嫉妒和竞争精神的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