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约:民数记31章
戮米甸人
31:1 耶和华吩咐摩西说:
31:2 “你要在米甸人身上报以色列人的仇,后来要归到你列祖(注:原文作“本民”)那里。”
31:3 摩西吩咐百姓说:“要从你们中间叫人带兵器出去攻击米甸,好在米甸人身上为耶和华报仇。
31:4 从以色列众支派中,每支派要打发一千人去打仗。”
31:5 于是从以色列千万人中,每支派交出一千人,共一万二千人,带着兵器预备打仗。
31:6 摩西就打发每支派的一千人去打仗,并打发祭司以利亚撒的儿子非尼哈同去,非尼哈手里拿着圣所的器皿和吹大声的号筒。
31:7 他们就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与米甸人打仗,杀了所有的男丁。
31:8 在所杀的人中,杀了米甸的五王,就是以未、利金、苏珥、户珥、利巴,又用刀杀了比珥的儿子巴兰。
31:9 以色列人掳了米甸人的妇女孩子,并将他们的牲畜、羊群和所有的财物都夺了来,当作掳物。
31:10 又用火焚烧他们所住的城邑和所有的营寨。
31:11 把一切所夺的所掳的,连人带牲畜都带了去,
31:12 将所掳的人、所夺的牲畜、财物,都带到摩押平原,在约旦河边与耶利哥相对的营盘,交给摩西和祭司以利亚撒,并以色列的会众。
31:13 摩西和祭司以利亚撒并会众一切的首领,都出到营外迎接他们。
31:14 摩西向打仗回来的军长,就是千夫长、百夫长发怒。
31:15 对他们说:“你们要存留这一切妇女的活命吗?
31:16 这些妇女,因巴兰的计谋,叫以色列人在毗珥的事上得罪耶和华,以致耶和华的会众遭遇瘟疫。
31:17 所以,你们要把一切的男孩和所有已嫁的女子都杀了。
31:18 但女孩子中,凡没有出嫁的,你们都可以存留她的活命。
31:19 你们要在营外驻扎七日,凡杀了人的,和一切摸了被杀的,并你们所掳来的人口,第三日、第七日,都要洁净自己,
31:20 也要因一切的衣服、皮物、山羊毛织的物和各样的木器,洁净自己。”
31:21 祭司以利亚撒对打仗回来的兵丁说:“耶和华所吩咐摩西律法中的条例乃是这样:
31:22 金、银、铜、铁、锡、铅,
31:23 凡能见火的,你们要叫它经火,就为洁净,然而还要用除污秽的水洁净它;凡不能见火的,你们要叫它过水。
31:24 第七日,你们要洗衣服,就为洁净,然后可以进营。”
分所获之物
31:25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31:26 “你和祭司以利亚撒,并会众的各族长,要计算所掳来的人口和牲畜的总数。
31:27 把所掳来的分作两半:一半归与出去打仗的精兵;一半归与全会众。
31:28 又要从出去打仗所得的人口、牛、驴、羊群中,每五百取一,作为贡物奉给耶和华。
31:29 从他们一半之中,要取出来交给祭司以利亚撒,作为耶和华的举祭。
31:30 从以色列人的一半之中,就是从人口、牛、驴、羊群、各样牲畜中,每五十取一,交给看守耶和华帐幕的利未人。”
31:31 于是,摩西和祭司以利亚撒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行了。五分之一献给 神
五输其一贡于耶和华
31:32 除了兵丁所夺的财物以外,所掳来的:羊六十七万五千只,
31:33 牛七万二千只,
31:34 驴六万一千匹,
31:35 女人共三万二千口,都是没有出嫁的。
31:36 出去打仗之人的分,就是他们所得的那一半,共计羊三十三万七千五百只,
31:37 从其中归耶和华为贡物的,有六百七十五只;
31:38 牛三万六千只,从其中归耶和华为贡物的,有七十二只;
31:39 驴三万零五百匹,从其中归耶和华为贡物的,有六十一匹;
31:40 人一万六千口,从其中归耶和华的,有三十二口。
31:41 摩西把贡物,就是归与耶和华的举祭,交给祭司以利亚撒,是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
31:42 以色列人所得的那一半,就是摩西从打仗的人取来分给他们的。
31:43 (会众的那一半有:羊三十三万七千五百只,
31:44 牛三万六千只,
31:45 驴三万零五百匹,
31:46 人一万六千口。)
31:47 无论是人口是牲畜,摩西每五十取一,交给看守耶和华帐幕的利未人,是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
31:48 带领千军的各军长,就是千夫长、百夫长,都近前来见摩西,
31:49 对他说:“仆人权下的兵,已经计算总数,并不短少一人。
31:50 如今我们将各人所得的金器,就是脚链子、镯子、打印的戒指、耳环、手钏,都送来为耶和华的供物,好在耶和华面前为我们的生命赎罪。”
31:51 摩西和祭司以利亚撒就收了他们的金子,都是打成的器皿。
31:52 千夫长、百夫长所献给耶和华为举祭的金子,共有一万六千七百五十舍客勒。
31:53 各兵丁都为自己夺了财物。
31:54 摩西和祭司以利亚撒,收了千夫长、百夫长的金子,就带进会幕,在耶和华面前作为以色列人的记念。
旧约:民数记32章
流便迦得二支派求业于约旦河东
32:1 吕便子孙和迦得子孙的牲畜极其众多,他们看见雅谢地和基列地是可牧放牲畜之地,
32:2 就来见摩西和祭司以利亚撒,并会众的首领,说:
32:3 “亚大录、底本、雅谢、宁拉、希实本、以利亚利、示班、尼波、比稳,
32:4 就是耶和华在以色列会众前面所攻取之地,是可牧放牲畜之地,你仆人也有牲畜。”
32:5 又说:“我们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把这地给我们为业,不要领我们过约旦河。”
32:6 摩西对迦得子孙和吕便子孙说:“难道你们的弟兄去打仗,你们竟坐在这里吗?
32:7 你们为何使以色列人灰心丧胆,不过去进入耶和华所赐给他们的那地呢?
32:8 我先前从加低斯巴尼亚打发你们先祖去窥探那地,他们也是这样行。
32:9 他们上以实各谷,去窥探那地回来的时候,使以色列人灰心丧胆,不进入耶和华所赐给他们的地。
32:10 当日,耶和华的怒气发作,就起誓说:
32:11 ‘凡从埃及上来二十岁以外的人,断不得看见我对亚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应许之地,因为他们没有专心跟从我,
32:12 惟有基尼洗族耶孚尼的儿子迦勒和嫩的儿子约书亚可以看见,因为他们专心跟从我。’
32:13 耶和华的怒气向以色列人发作,使他们在旷野飘流四十年,等到在耶和华眼前行恶的那一代人都消灭了。
32:14 谁知,你们起来接续先祖,增添罪人的数目,使耶和华向以色列大发烈怒。
32:15 你们若退后不跟从他,他还要把以色列人撇在旷野,便是你们使这众民灭亡。”
32:16 两支派的人挨近摩西说:“我们要在这里为牲畜垒圈,为妇人孩子造城;
32:17 我们自己要带兵器,行在以色列人的前头,好把他们领到他们的地方;但我们的妇人孩子,因这地居民的缘故,要住在坚固的城内。
32:18 我们不回家,直等到以色列人各承受自己的产业。
32:19 我们不和他们在约旦河那边一带之地同受产业,因为我们的产业是坐落在约旦河东边这里。”
32:20 摩西对他们说:“你们若这样行,在耶和华面前带着兵器出去打仗,
32:21 所有带兵器的人都要在耶和华面前过约旦河,等他赶出他的仇敌,
32:22 那地被耶和华制伏了,然后你们可以回来,向耶和华和以色列才为无罪,这地也必在耶和华面前归你们为业;
32:23 倘若你们不这样行,就得罪耶和华,要知道你们的罪必追上你们。
32:24 如今你们口中所出的,只管去行,为你们的妇人孩子造城,为你们的羊群垒圈。”
32:25 迦得子孙和吕便子孙对摩西说:“仆人要照我主所吩咐的去行。
32:26 我们的妻子、孩子、羊群和所有的牲畜,都要留在基列的各城。
32:27 但你的仆人,凡带兵器的,都要照我主所说的话,在耶和华面前过去打仗。”
32:28 于是,摩西为他们嘱咐祭司以利亚撒和嫩的儿子约书亚,并以色列众支派的族长,说:
32:29 “迦得子孙和吕便子孙,凡带兵器在耶和华面前去打仗的,若与你们一同过约旦河,那地被你们制伏了,你们就要把基列地给他们为业;
32:30 倘若他们不带兵器和你们一同过去,就要在迦南地你们中间得产业。”
32:31 迦得子孙和吕便子孙回答说:“耶和华怎样吩咐仆人,仆人就怎样行。
32:32 我们要带兵器,在耶和华面前过去,进入迦南地,只是约旦河这边我们所得为业之地,仍归我们。”
以约旦河东地给流便迦得二支派及玛拿西支派之半
32:33 摩西将亚摩利王西宏的国和巴珊王噩的国,连那地和周围的城邑,都给了迦得子孙和吕便子孙,并约瑟的儿子玛拿西半个支派。
32:34 迦得子孙建造底本、亚他录、亚罗珥、
32:35 亚他录朔反、雅谢、约比哈、
32:36 伯宁拉、伯哈兰,都是坚固城,他们又垒羊圈。
32:37 吕便子孙建造希实本、以利亚利、基列亭、
32:38 尼波、巴力免、西比玛(尼波、巴力免,名字是改了的),又给他们所建造的城另起别名。
32:39 玛拿西的儿子玛吉,他的子孙往基列去,占了那地,赶出那里的亚摩利人。
32:40 摩西将基列赐给玛拿西的儿子玛吉,他子孙就住在那里。
32:41 玛拿西的子孙睚珥,去占了基列的村庄,就称这些村庄为哈倭特睚珥;
32:42 挪巴去占了基纳和基纳的乡村,就按自己的名称基纳为挪巴。
旧约:以西结书37章
以西结感灵见枯骨复生
37:1 耶和华的灵(注:原文作“手”)降在我身上,耶和华藉他的灵带我出去,将我放在平原中,这平原遍满骸骨。
37:2 他使我从骸骨的四围经过,谁知在平原的骸骨甚多,而且极其枯乾。
37:3 他对我说:“人子啊,这些骸骨能复活吗?”我说:“主耶和华啊,你是知道的。”
37:4 他又对我说:“你向这些骸骨发预言说:‘枯乾的骸骨啊,要听耶和华的话!
37:5 主耶和华对这些骸骨如此说:我必使气息进入你们里面,你们就要活了。
37:6 我必给你们加上筋,使你们长肉,又将皮遮蔽你们,使气息进入你们里面,你们就要活了。你们便知道我是耶和华。’”
37:7 于是,我遵命说预言。正说预言的时候,不料,有响声,有地震;骨与骨互相联络。
37:8 我观看,见骸骨上有筋,也长了肉,又有皮遮蔽其上,只是还没有气息。
37:9 主对我说:“人子啊,你要发预言,向风发预言说:‘主耶和华如此说:气息啊,要从四方(注:原文作“风”)而来,吹在这些被杀的人身上,使他们活了。’”
37:10 于是,我遵命说预言,气息就进入骸骨,骸骨便活了,并且站起来,成为极大的军队。
示以色列家绝望仍得复兴
37:11 主对我说:“人子啊,这些骸骨就是以色列全家。他们说:‘我们的骨头枯乾了,我们的指望失去了,我们灭绝净尽了。’
37:12 所以你要发预言,对他们说:‘主耶和华如此说:我的民啊,我必开你们的坟墓,使你们从坟墓中出来,领你们进入以色列地。
37:13 我的民哪,我开你们的坟墓,使你们从坟墓中出来,你们就知道我是耶和华。
37:14 我必将我的灵放在你们里面,你们就要活了。我将你们安置在本地,你们就知道我耶和华如此说,也如此成就了。这是耶和华说的。’”
命连二杖为一预表以色列犹大必合为一
37:15 耶和华的话又临到我说:
37:16 “人子啊,你要取一根木杖,在其上写‘为犹大和他的同伴以色列人’;又取一根木杖,在其上写‘为约瑟,就是为以法莲,又为他的同伴以色列全家’。
37:17 你要使这两根木杖接连为一,在你手中成为一根。
37:18 你本国的子民问你说:‘这是什么意思?你不指示我们吗?’
37:19 你就对他们说:‘主耶和华如此说:我要将约瑟和他同伴以色列支派的杖,就是那在以法莲手中的,与犹大的杖一同接连为一,在我手中成为一根。’
耶和华许立一王统治其国
37:20 你所写的那两根杖,要在他们眼前拿在手中,
37:21 要对他们说:‘主耶和华如此说:我要将以色列人从他们所到的各国收取,又从四围聚集他们,引导他们归回本地。
37:22 我要使他们在那地,在以色列山上成为一国,有一王作他们众民的王。他们不再为二国,决不再分为二国。
37:23 也不再因偶像和可憎的物并一切的罪过玷污自己,我却要救他们出离一切的住处,就是他们犯罪的地方,我要洁净他们。如此,他们要作我的子民,我要作他们的 神。
立永约
37:24 我的仆人大卫必作他们的王,众民必归一个牧人。他们必顺从我的典章,谨守遵行我的律例。
37:25 他们必住在我赐给我仆人雅各的地上,就是你们列祖所住之地。他们和他们的子孙,并子孙的子孙,都永远住在那里。我的仆人大卫必作他们的王,直到永远。
37:26 并且我要与他们立平安的约,作为永约。我也要将他们安置在本地,使他们的人数增多,又在他们中间设立我的圣所,直到永远。
37:27 我的居所必在他们中间。我要作他们的 神,他们要作我的子民。
37:28 我的圣所在以色列人中间直到永远,外邦人就必知道我是叫以色列成为圣的耶和华。’”
旧约:以西结书38章
预言歌革受灾之重
38:1 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
38:2 “人子啊,你要面向玛各地的歌革,就是罗施、米设、土巴的王发预言攻击他,
38:3 说:‘主耶和华如此说:罗施、米设、土巴的王歌革啊,我与你为敌。
38:4 我必用钩子钩住你的腮颊,调转你,将你和你的军兵、马匹、马兵带出来,都披挂整齐,成了大队,有大小盾牌,各拿刀剑。
38:5 波斯人、古实人和弗人(注:又作“利比亚人”),各拿盾牌,头上戴盔,
38:6 歌篾人和他的军队,北方极处的陀迦玛族和他的军队,这许多国的民都同着你。
述其暴行
38:7 那聚集到你这里的各队都当准备,你自己也要准备,作他们的大帅。
38:8 过了多日,你必被差派。到末后之年,你必来到脱离刀剑从列国收回之地,到以色列常久荒凉的山上,但那从列国中招聚出来的必在其上安然居住。
38:9 你和你的军队,并同着你许多国的民必如暴风上来,如密云遮盖地面。
38:10 主耶和华如此说:到那时,你心必起意念,图谋恶计,
38:11 说:我要上那无城墙的乡村,我要到那安静的民那里,他们都没有城墙,无门无闩,安然居住。
38:12 我去要抢财为掳物,夺货为掠物,反手攻击那从前荒凉、现在有人居住之地,又攻击那住世界中间,从列国招聚、得了牲畜财货的民。
38:13 示巴人、底但人、他施的客商和其间的少壮狮子,都必问你说:你来要抢财为掳物吗?你聚集军队要夺货为掠物吗?要夺取金银,掳去牲畜财货吗?要抢夺许多财宝为掳物吗?’
38:14 人子啊,你要因此发预言,对歌革说:‘主耶和华如此说:到我民以色列安然居住之日,你岂不知道吗?
38:15 你必从本地、从北方的极处率领许多国的民来,都骑着马,乃一大队极多的军兵。
38:16 歌革啊,你必上来攻击我的民以色列,如密云遮盖地面。末后的日子,我必带你来攻击我的地,到我在外邦人眼前,在你身上显为圣的时候,好叫他们认识我。
受主烈怒
38:17 主耶和华如此说:我在古时藉我的仆人以色列的先知所说的,就是你吗?当日他们多年预言我必带你来攻击以色列人。
38:18 主耶和华说,歌革上来攻击以色列地的时候,我的怒气要从鼻孔里发出。
38:19 我发愤恨和烈怒如火说,那日在以色列地必有大震动,
38:20 甚至海中的鱼、天空的鸟、田野的兽,并地上的一切昆虫和其上的众人,因见我的面,就都震动,山岭必崩裂,陡岩必塌陷,墙垣都必坍倒。
38:21 主耶和华说,我必命我的诸山发刀剑来攻击歌革,人都要用刀剑杀害弟兄。
38:22 我必用瘟疫和流血的事刑罚他。我也必将暴雨、大雹与火并硫磺降与他和他的军队,并他所率领的众民。
38:23 我必显为大,显为圣,在多国人的眼前显现,他们就知道我是耶和华。’
新约:帖撒罗尼迦前书1章
保罗达帖撒罗尼迦人前书
1:1 保罗、西拉、提摩太,写信给帖撒罗尼迦在父 神和主耶稣基督里的教会:愿恩惠、平安归与你们!
门徒深信福音得蒙圣灵
1:2 我们为你们众人常常感谢 神,祷告的时候提到你们,
1:3 在 神我们的父面前,不住地记念你们因信心所做的工夫,因爱心所受的劳苦,因盼望我们主耶稣基督所存的忍耐。
1:4 被 神所爱的弟兄啊,我知道你们是蒙拣选的,
1:5 因为我们的福音传到你们那里,不独在乎言语,也在乎权能和圣灵,并充足的信心。正如你们知道我们在你们那里,为你们的缘故是怎样为人;
1:6 并且你们在大难之中蒙了圣灵所赐的喜乐,领受真道,就效法我们,也效法了主,
1:7 甚至你们作了马其顿和亚该亚所有信主之人的榜样。
1:8 因为主的道从你们那里已经传扬出来,你们向 神的信心不但在马其顿和亚该亚,就是在各处,也都传开了,所以不用我们说什么话。
离弃偶像归向 神
1:9 因为他们自己已经报明我们是怎样进到你们那里,你们是怎样离弃偶像,归向 神,要服事那又真又活的 神,
1:10 等候他儿子从天降临,就是他从死里复活的、那位救我们脱离将来忿怒的耶稣。
新约:帖撒罗尼迦前书2章
保罗在腓立比受辱被害
2:1 弟兄们,你们自己原晓得我们进到你们那里并不是徒然的。
2:2 我们从前在腓立比被害受辱,这是你们知道的;然而还是靠我们的神放开胆量,在大争战中把 神的福音传给你们。
2:3 我们的劝勉,不是出于错误,不是出于污秽,也不是用诡诈。
2:4 但 神既然验中了我们,把福音托付我们,我们就照样讲,不是要讨人喜欢,乃是要讨那察验我们心的 神喜欢。
2:5 因为我们从来没有用过谄媚的话,这是你们知道的;也没有藏着贪心,这是 神可以作见证的。
保罗的辛苦劳碌
2:6 我们作基督的使徒,虽然可以叫人尊重,却没有向你们或向别人求荣耀,
2:7 只在你们中间存心温柔,如同母亲乳养自己的孩子。
2:8 我们既是这样爱你们,不但愿意将 神的福音给你们,连自己的性命也愿意给你们,因你们是我们所疼爱的。
2:9 弟兄们,你们记念我们的辛苦劳碌,昼夜做工,传 神的福音给你们,免得叫你们一人受累。
2:10 我们向你们信主的人,是何等圣洁、公义,无可指摘,有你们作见证,也有 神作见证。
2:11 你们也晓得我们怎样劝勉你们,安慰你们,嘱咐你们各人,好像父亲待自己的儿女一样。
2:12 要叫你们行事对得起那召你们进他国、得他荣耀的 神。
门徒忍受本地人的苦害
2:13 为此,我们也不住地感谢 神,因你们听见我们所传 神的道,就领受了;不以为是人的道,乃以为是 神的道。这道实在是 神的,并且运行在你们信主的人心中。
2:14 弟兄们,你们曾效法犹太中,在基督耶稣里 神的各教会,因为你们也受了本地人的苦害,像他们受了犹太人的苦害一样。
2:15 这犹太人杀了主耶稣和先知,又把我们赶出去;他们不得 神的喜悦,且与众人为敌;
2:16 不许我们传道给外邦人,使外邦人得救,常常充满自己的罪恶。 神的忿怒临在他们身上已经到了极处。
保罗以门徒为荣耀喜乐
2:17 弟兄们,我们暂时与你们离别,是面目离别,心里却不离别;我们极力地想法子,很愿意见你们的面,
2:18 所以我们有意到你们那里。我保罗有一两次要去,只是撒但阻挡了我们。
2:19 我们的盼望和喜乐并所夸的冠冕是什么呢?岂不是我们主耶稣来的时候,你们在他面前站立得住吗?
2:20 因为你们就是我们的荣耀,我们的喜乐。
民数记31章
提要:1 米甸人遭到掠夺,巴兰被杀。13 摩西向军长发怒,因他们保留了妇女的性命。19 如何洁净士兵及其俘虏和战利品。25 战利品的分配。48 甘心献给上帝库中的供物。
1 耶和华吩咐摩西说:
【本会注释】
如民25:16-18所记载的,打击米甸人的命令已经下达摩西。他现在要组织军事行动,执行上帝的旨意。米甸人听从巴兰的建议,使以色列人犯下大罪,结果上帝降瘟疫其子民身上。
2 “你要在米甸人身上报以色列人的仇,后来要归到你列祖(原文作本民)那里。”
【本会注释】
你要在米甸人身上报以色列人的仇。米甸人的罪行是在摩西作领袖的时期犯下的;上帝现在命令他在卸任之前惩罚这些罪犯。
后来。上帝曾对摩西说过,他将要死亡(民27:12,13)。除了征战米甸以外,他还有责任传达有关征服迦南的指示(第32和34章),为利未人制订规章(民35:1-8)。
3 摩西吩咐百姓说:“要从你们中间叫人带兵器出去攻击米甸,好在米甸人身上为耶和华报仇。
【本会注释】
第2节说要为以色列人报仇;本节则说要为耶和华报仇。上帝与祂子民的利益是密切相关的。
4 从以色列众支派中,每支派要打发一千人去打仗。”
【本会注释】
一千人。这个小数目意味着精心的挑选,因为一些较大的支派很容易提供多得多的人。
众支派。有人认为可能包括利未人,也许不带兵器,作为前方的后勤部队。但利未人后来与没有出征的人同得那一份战利品的事实(第30,37-41节)似乎又排除了这种可能。
5 于是从以色列千万人中,每支派交出一千人,共一万二千人,带着兵器预备打仗。
【本会注释】
参士21:10。派去与基列雅比人作战也是这么多人。第5节的意思是这些年轻人是应征入伍的。与米甸人相比,他们人数似乎很少。米甸人有五个王的兵力。
6 摩西就打发每支派的一千人去打仗,并打发祭司以利亚撒的儿子非尼哈同去;非尼哈手里拿着圣所的器皿和吹大声的号筒。
【本会注释】
摩西……打发。就是授权他们执行上帝的命令。
非尼哈。圣经没有告诉我们非尼哈是作为部队的统帅代替约书亚出征的,还是只以大祭司的身份(见书22:13)。他以前为上帝的尊荣而表现出来的英勇无疑使他有了果断和勇敢的良好名声(民25:8)。
圣所的器皿。就是圣器。圣经没有告诉我们他们所拿的是什么器皿。有人认为是约柜(见民10:33;书3:14;6:8),也有人认为是戴在亚伦额上的金面牌(出28:36;参民3:31)。也可以把“圣所的器皿”理解为圣所的号角。
7 他们就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与米甸人打仗,杀了所有的男丁。
【本会注释】
他们……打仗。以色列军队可能越过了米甸的边界,与他们交战。
杀了所有的男丁。可能指所有达到服役年龄的战士。另一次由基甸对米甸人的除灭,记录在士8:12中。对男性的杀灭会导致民族的灭绝。然而米甸人一再成为以色列人的凶恶敌人(士6:1,2;7:14;8:22;9:17,28;赛60:6)。
8 在所杀的人中,杀了米甸的五王,就是以未、利金、苏珥、户珥、利巴,又用刀杀了比珥的儿子巴兰。
【本会注释】
米甸的五王。这些人还有其他的称呼:长老(民22:4),以及族长或首领(书13:21)。
以末。见书13:21。
利金。见书13:21;代上2:43;7:16。这也是便雅悯支派一个城镇的名字(书18:27)。
苏珥。见民25:15;书13:21节。
户珥。以色列人也有叫户珥的(出17:10),就是迦勒的一个亲属。
巴兰。他结局与他为自己所表达的愿望完全不同(民23:10;书13:22)。
9 以色列人掳了米甸人的妇女孩子,并将他们的牲畜、羊群,和所有的财物都夺了来,当作掳物,
【本会注释】
掳了……妇女。只杀男丁不杀妇女儿童是一种古代的习俗(创34:25;王上11:16)。上帝律法后来规定,有时只杀男丁,有时要全部杀掉(申20:13,14,16)。
牲畜。该词源于动词“结舌”,“哑巴”。通常大型的家畜。米甸人以骆驼而出名(士6:5)。但这里没有单独提到骆驼(见出9:25;12:12;诗135:8;耶50:3)。
10 又用火焚烧他们所住的城邑和所有的营寨,
【本会注释】
城邑。焚烧这些城邑是为了避免今后的大叛乱。
营寨。指游牧部落的圆形宿营地。见创25:16。
11 把一切所夺的、所掳的,连人带牲畜都带了去,
【本会注释】
他们夺取了战利品,如第9节所提到的。现在把战利品带回来。
12 将所掳的人,所夺的牲畜、财物,都带到摩押平原,在约但河边与耶利哥相对的营盘,交给摩西和祭司以利亚撒,并以色列的会众。
【本会注释】
所掳的人。以色列人完全征服了米甸的这个部落。“所掳的人”指妇女和儿童;“所夺的牲畜”指骆驼、牛、绵羊和山羊;“所夺的财物”指贵重的金属、珠宝和衣服等。
会众。可能是指代表百姓的70位长老和各支派首领。
摩押平原。他们是从这里出发去攻击米甸人的(见民22:1;26:3,63)。
13 摩西和祭司以利亚撒,并会众一切的首领,都出到营外迎接他们。
【本会注释】
这是一个欢迎胜利者的招待会,并作出洁净、鉴别,销毁不洁之物的安排。
14 摩西向打仗回来的军长,就是千夫长、百夫长,发怒,
【本会注释】
摩西……发怒。特别是因为俘虏了不可接纳的米甸女子,包括那些导致瘟疫在营中泛滥的女子(见第15,17节)。
军长。指各级军官。
15 对他们说:“你们要存留这一切妇女的活命吗?
【本会注释】
对于那些被撒但利用,把罪恶带进以色列军营之妇女的惩罚,包括在“你要在米甸人身上报以色列人的仇”的命令之中(民31:2)。参对亚玛力妇女的惩罚(撒上15:3)。
16 这些妇女因巴兰的计谋,叫以色列人在毗珥的事上得罪耶和华,以致耶和华的会众遭遇瘟疫。
17 所以,你们要把一切的男孩和所有已嫁的女子都杀了。
【本会注释】
你们要把一切的男孩……都杀了。为了不使一个拜偶像的民族繁殖开来。
所有已嫁的女子。可能包括那些引诱以色列人犯罪的女子。
18 但女孩子中,凡没有出嫁的,你们都可以存留她的活命。
【本会注释】
女孩子。因为她们的年轻和可塑性,有可能放弃偶像崇拜及其不洁的习俗。
存留她的活命。关于稍后所制定处理女俘的律法,见申21:10-14。
19 你们要在营外驻扎七日;凡杀了人的,和一切摸了被杀的,并你们所掳来的人口,第三日,第七日,都要洁净自己,
【本会注释】
在营外驻扎。见民19:9-11。
洁净。用调有红母牛灰的水洁净(见民19)。以色列人认为仪文的不洁是很严重的事(见可7:15)。
20 也要因一切的衣服、皮物、山羊毛 织的物,和各样的木器,洁净自己。”
【本会注释】
洁净。可以凭借除污秽的水或活水来实现(利11:32,33)。这两种水显然都是依据与接触死尸所关的律例。
皮物。包括鞋、鞍等。
山羊毛。指帐篷(出25:4),毛毯和被褥(撒上19:13,16)。
21 祭司以利亚撒对打仗回来的兵丁说:“耶和华所吩咐摩西律法中的条例乃是这样:
22 金、银、铜、铁、锡、铅,
【本会注释】
铜。指青铜或黄铜(见出27:3注释)。
铅。见耶6:29。这里所提到的六种金属在埃及和其他的古代国家非常普及。
23 凡能见火的,你们要叫它经火就为洁净,然而还要用除污秽的水洁净它;凡不能见火的,你们要叫它过水。
【本会注释】
水不能洁净金属,但是火可以。向米甸人夺取的各种器具曾与尸体接触并被异教徒使用过,所以是不洁净的。
24 第七日,你们要洗衣服,就为洁净,然后可以进营。”
【本会注释】
见民19:19。
25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本会注释】
这就是在行完了洁净之礼,人们进入营地以后。
26 “你和祭司以利亚撒,并会众的各族长,要计算所掳来的人口和牲畜的总数。
【本会注释】
这里没有提所夺的珠宝、贵重金属和衣物。这些东西后来都成了乐意的奉献(第50,53节)。
27 把所掳来的分作两半:一半归与出去打仗的精兵,一半归与全会众。
【本会注释】
全会众都曾受米甸人之害;所以留在营中的人也应得到一部分战利品。
28 又要从出去打仗所得的人口、牛、驴、羊群中,每五百取一,作为贡物奉给耶和华。
【本会注释】
作为贡物奉给。直译为“奉上固定的数量”。“贡物”一词的原文只在这里和第37-41节中出现。关于分配战利品的其他例子,见书22:8;撒上30:24,25。
羊群。原文既指绵羊也指山羊。
29 从他们一半之中,要取出来交给祭司以利亚撒,作为耶和华的举祭。
【本会注释】
作为维持祭司和利未人生计的什一捐(见民18:21,24,26)。
30 从以色列人的一半之中,就是从人口、牛、驴、羊群、各样牲畜中,每五十取一,交给看守耶和华帐幕的利未人。”
【本会注释】
这是归与会众之战利品的百分之二。利未人得到女子320名,绵羊和山羊6,750只,牛720只,驴610匹。这个百分比的制定无疑是与利未人的人数成比例的。但祭司不可娶非以色列人为妻(利21:14)。
31 于是摩西和祭司以利亚撒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行了。
【本会注释】
这是对摩西的吩咐(第25节),由以利亚撒作为助手(第26节)。这里没有提“会众的各族长”(第26节)。他们无疑地完全信任以利亚撒的廉洁。
32 除了兵丁所夺的财物以外,所掳来的:羊六十七万五千只;
【本会注释】
就是剩余的战利品。战场上的战利品会因许多的原因而减少:有些牲畜作为食物被宰杀,有些因旅途的艰辛而死亡,有的走失或因疾病而死。
33 牛七万二千只;
34 驴六万一千匹;
35 女人共三万二千口,都是没有出嫁的。
36 出去打仗之人的分,就是他们所得的那一半,共计羊三十三万七千五百只,
37 从其中归耶和华为贡物的,有六百七十五只;
38 牛三万六千只,从其中归耶和华为贡物的,有七十二只;
39 驴三万零五百匹,从其中归耶和华为贡物的,有六十一匹;
40 人一万六千口,从其中归耶和华的,有三十二口。
41 摩西把贡物,就是归与耶和华的举祭,交给祭司以利亚撒,是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
42 以色列人所得的那一半,就是摩西从打仗的人取来分给他们的。
43 (会众的那一半有:羊三十三万七千五百只;
44 牛三万六千只
45 驴三万零五百匹;
46 人一万六千口。)
47 无论是人口是牲畜,摩西每五十取一,交给看守耶和华帐幕的利未人,是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
48 带领千军的各军长,就是千夫长、百夫长,都近前来见摩西,
【本会注释】
那些指挥官都亲自向摩西汇报他们所履行的职责。
49 对他说:“仆人权下的兵已经计算总数,并不短少一人。
【本会注释】
在清点参战人员的时候,发现没有一个以色列人伤亡。这的确是一场耶和华的战役(见第3节)。在应许之地的边缘丧失性命无疑被视为悲剧。
50 如今我们将各人所得的金器,就是脚链子、镯子、打印的戒指、耳环、手钏,都送来为耶和华的供物,好在耶和华面前为我们的生命赎罪。”
【本会注释】
供物。游牧民族普遍都佩戴贵重金属的首饰。脖子、手腕和脚踝上所戴的首饰通常都是用银币或金币串成的(见士8:24-26)。
各人。每个人都愿为胜利和安全返回而献供物给耶和华以表示感谢(见创14:20;撒下8:11,12;代上26:26,27)。
金器。译为“金首饰”较妥(见创24:53;出3:22)。
脚链子。既可戴在脚踝上,也可戴在上臂。
镯子。见创24:47;结16:11。
打印的戒指。见创41:42;斯3:10。
耳环。在东方民族中十分常见,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
为……赎罪。可能指第14节所提到的事情,也可能指战场上所发生的不洁净和犯罪的其他个人事件。
51 摩西和祭司以利亚撒就收了他们的金子,都是打成的器皿。
52 千夫长、百夫长所献给耶和华为举祭的金子共有一万六千七百五十舍客勒。
53 各兵丁都为自己夺了财物。
【本会注释】
兵丁无疑各自进行抢劫和掠夺。但他们很高兴地怀着感谢之心从全部的战利品中拿出一部分献给上帝。
54 摩西和祭司以利亚撒收了千夫长、百夫长的金子,就带进会幕,在耶和华面前作为以色列人的纪念。
【本会注释】
大量的黄金无疑被熔化掉,用来制作圣所中所用的器皿。
民数记32章
提要:1 流便子孙和迦得子孙要求得到约旦河东为业,6 摩西责备了他们。16 他们提出了令摩西满意的条件。33 摩西将那地分给他们。39 他们占领了那地。
1 流便子孙和迦得子孙的牲畜极其众多;他们看见雅谢地和基列地是可牧放牲畜之地,
【本会注释】
流便子孙。流便子孙和迦得子孙安营在帐幕的南边,他们可能并不相邻,因为中间夹着西缅支派(民2:10-14)。流便是雅各的长子,因此按照长幼关系首先提到。在下面的几节中,先提到迦得,因为该支派带头要求在约旦河东边定居。这两个支派曾在一起生活了38年之久,所以他们在定居的时候也要住在一起。
牲畜极其众多。与其他的以色列人相对而言。圣经没有说明他们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牲畜(见士5:16,17)。
雅谢地。在其他地方是一个城镇的名字。据认为在拉巴亚扪的北面或西北面。
基列地。在创37:25中第一次提到,位于雅博河的南面和北面。以土地肥沃而闻名。基列有时用来指以色列在约旦河东的全部领土。
可牧放牲畜之地。包括巴珊在内。巴珊以其优质牛群而著称(见诗22:12)。
2 就来见摩西和祭司以利亚撒,并会众的首领,说:
【本会注释】
原文在第2节开头有“迦得子孙和流便子孙”。迦得的子孙带头提出他们的意见。没有提到玛拿西,虽然他们也有许多牲口,并且与迦得的子孙和流便的子孙共同分享约旦河东的领土(见申3:12,13;4:43;29:8;书12:6;13:29,31;14:3;18:7)。
3 “亚大录、底本、雅谢、宁拉、希实本、以利亚利、示班、尼波、比稳,
【本会注释】
亚大录。分给了迦得的子孙(第34节)。
底本。在西宏的国中(民21:30),分给了迦得的子孙(第34节)。
雅谢。见第1节。也分给迦得的子孙(第34节)。
宁拉。在第36节中称为伯宁拉,意思可能是,“豹子之地”。
希实本。亚摩利王西宏的首都(民21:26-28),分给流便的子孙(第37节)。
以利亚利。与希实本相邻(民32:37;赛15:4;16:9;耶48:34)。可能是现代的埃尔勒(el-‘Al),在希实本的东北。
示班。又叫西比玛(Shibmah)(第38节)和西比玛(Sibmah;赛16:8,9;耶48:32)。以其葡萄园而出名。
尼波。分给流便的子孙(第38节)。
比稳。在第38节中称为巴力免。以色列人为要去掉巴力的名字而将其改为比稳。后来落入摩押人的手中,恢复了其全名,称为伯米恩(耶48:23)。在书13:17中,该地称为伯巴力勉。可能分给了流便的子孙。其废墟现名马因(Ma`in),位于尼波山以南约8公里。
4 就是耶和华在以色列会众前面所攻取之地,是可牧放牲畜之地,你仆人也有牲畜”;
【本会注释】
为了把它给祂的子民为业(民21:24,25)。
5 又说:“我们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把这地给我们为业,不要领我们过约但河。”
6 摩西对迦得子孙和流便子孙说:“难道你们的弟兄去打仗,你们竟坐在这里吗?
【本会注释】
鉴于比较容易地征服约旦河东,迦得的子孙和流便的子孙无疑认为会很快占领约旦河西。
7 你们为何使以色列人灰心丧胆、不过去进入耶和华所赐给他们的那地呢?
【本会注释】
使……灰心丧胆。直译为“反对”、“疏远”。摩西担心这两个支派的行动会导致其他支派拒绝过约旦河,结果就像探子没有信心的报告那样,导致一整代人死在旷野里。
8 我先前从加低斯巴尼亚打发你们先祖去窥探那地,他们也是这样行。
【本会注释】
你们先祖。不只是这两个支派的先祖,而是整个民族的先祖。
加低斯巴尼亚。见民13:3,26。
9 他们上以实各谷,去窥探那地回来的时候,使以色列人灰心丧胆,不进入耶和华所赐给他们的地。
【本会注释】
见民13:21-23。那些探子把敌人描述得过于强大,无法对付(民13:31),使以色列人不敢进入应许之地。
10 当日,耶和华的怒气发作,就起誓说:
【本会注释】
见民14:21,28。
11 ‘凡从埃及上来、二十岁以外的人断不得看见我对亚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应许之地,因为他们没有专心跟从我。
【本会注释】
见民14:22,23,29,35。
12 惟有基尼洗族耶孚尼的儿子迦勒和嫩的儿子约书亚可以看见,因为他们专心跟从我。’
【本会注释】
基尼洗族。见民14:24。书14:6,14也提到基尼洗。该词源于基纳斯(见创36:15,42;代上1:36,53)。基纳斯很可能是俄陀聂和迦勒的共同祖先,俄陀聂的父亲也从他得名。耶孚尼被称为基尼洗族的人(书14:14)。
专心。见民14:24,30,38。
13 耶和华的怒气向以色列人发作,使他们在旷野飘流四十年,等到在耶和华眼前行恶的那一代人都消灭了。
14 谁知,你们起来接续先祖,增添罪人的数目,使耶和华向以色列大发烈怒。
【本会注释】
增添罪人的数目。译为“一伙罪人”较好。原文在旧约其他地方从未出现。摩西因他们的请求大为不安。
15 你们若退后不跟从他,他还要把以色列人撇在旷野,便是你们使这众民灭亡。”
【本会注释】
你们若退后。像他们的父辈一样,结果死在旷野。
使这众民灭亡。百姓就可能拒绝过约旦河,去占领迦南地。当约书亚带着祝福解除了他们的兵役以后,这些支派做了一件事,使他们的弟兄担心会招惹上帝的忿怒,尽管这种恐惧是没有根据的(见书22:1-29)。
16 两支派的人挨近摩西,说:“我们要在这里为牲畜垒圈,为妇人孩子造城。
【本会注释】
圈。就是用田间的石头垒起石墙,是没有顶棚的。
城。可能是修复亚摩利人已有的住宅。这个计划的弱点是,如果没有一支装备精良的强大军队保护,他们的妇女儿童,牛群羊群就很难生存在这个刚被征服,充满敌意的土地上。
17 我们自己要带兵器行在以色列人的前头,好把他们领到他们的地方;但我们的妇人孩子,因这地居民的缘故,要住在坚固的城内。
【本会注释】
要带兵器。直译为“马上准备战斗”。他们承诺过约旦河绝不犹豫,而且要作为先头部队走在主力部队的前面(见申3:18;书4:12)。
居民。指原来住在该地的亚摩利人和摩押人(民21:26)。
18 我们不回家,直等到以色列人各承受自己的产业。
【本会注释】
就是承诺对国家尽忠尽职,直到完全征服迦南。根据申33:21,迦得的子孙得到了第一份土地,就是西宏与噩的领土。他们还执行了上帝的命令,履行诺言帮助他们的弟兄占领迦南。
19 我们不和他们在约但河那边一带之地同受产业,因为我们的产业是坐落在约但河东边这里。”
【本会注释】
我们不和他们在约但河那边一带之地同受产业。他们说自己对约旦河西的领土没有任何要求。
约旦河东边这里。这个希伯来词语既能译为“那边”,也能译为“这边”。该词源于动词“越过”,“穿过”。所派生的名词意为“那边的地区”,其阳性复数形式指希伯来人。
20 摩西对他们说:“你们若这样行,在耶和华面前带着兵器出去打仗,
【本会注释】
耶和华被视为一位战争之神,行在进军的百姓前面消灭他们的敌人(见民21:14;书4:5,11-13;6:8,9;士5:23)。
21 所有带兵器的人都要在耶和华面前过约但河,等他赶出他的仇敌,
22 那地被耶和华制伏了,然后你们可以回来,向耶和华和以色列才为无罪,这地也必在耶和华面前归你们为业。
【本会注释】
无罪。该词源于动词“洁净”,“不受惩罚”。第二种含义在这里更加贴切。
在耶和华面前归你们为业。就是完全被上帝所认可。
23 倘若你们不这样行,就得罪耶和华,要知道你们的罪必追上你们。
【本会注释】
与上帝对该隐所说:“罪就伏在门前”(创4:7)的意思相同。
24 如今你们口中所出的,只管去行,为你们的妇人孩子造城,为你们的羊群垒圈。”
25 迦得子孙和流便子孙对摩西说:“仆人要照我主所吩咐的去行。
【本会注释】
这是典型的东方语气。摩西所说的,正是他们想要提出来的(第17节)。
26 我们的妻子、孩子、羊群,和所有的牲畜都要留在基列的各城。
【本会注释】
这些坚固城曾被敌人所占领。
27 但你的仆人,凡带兵器的,都要照我主所说的话,在耶和华面前过去打仗。”
【本会注释】
带兵器是为了执行约旦河东的留守任务,并出征随同以色列的主力部队过约旦河。
28 于是,摩西为他们嘱咐祭司以利亚撒和嫩的儿子约书亚,并以色列众支派的族长,说:
【本会注释】
摩西知道自己不会过约旦河,所以就把确保流便和迦得的子孙履行诺言的责任交给了以利亚撒和约书亚(见书1:13,14;22:1-6)。
29 “迦得子孙和流便子孙,凡带兵器在耶和华面前去打仗的,若与你们一同过约但河,那地被你们制伏了,你们就要把基列地给他们为业。
【本会注释】
这时尚未占领基列全地。他们正在建造许多的坚固城,不仅作为他们家庭安全的避难所,而且作为要塞,进而完全征服基列。
30 倘若他们不带兵器和你们一同过去,就要在迦南地你们中间得产业。”
【本会注释】
第17节所记录他们的承诺一定已得到认真的履行,否则他们会被迫到约旦河西生活。
31 迦得子孙和流便子孙回答说:“耶和华怎样吩咐仆人,仆人就怎样行。
【本会注释】
他们向摩西重申和确认了他们的承诺(第25节),用耶和华的名来证明他们的诚心。
32 我们要带兵器,在耶和华面前过去,进入迦南地,只是约但河这边、我们所得为业之地仍归我们。”
【本会注释】
他们在以利亚撒和约书亚面前确认他们以前的承诺时,把约旦河东说成“这边”,因为他们当时在基列。
33 摩西将亚摩利王西宏的国和巴珊王噩的国,连那地和周围的城邑,都给了迦得子孙和流便子孙,并约瑟的儿子玛拿西半个支派。
【本会注释】
玛拿西半个支派。他们被称为勇士(书17:1),由于基列还有空地,所以也分给他们一份。从第39节可以看出,玛拿西半个支派曾协助征服基列,并可能独自攻占了其中某些地区。
西宏。西宏和噩的领土是最先被以色列人夺取的。那里的百姓也被以色列人所征服(见民21:24,29;王下15:29)。
34 迦得子孙建造底本、亚他录、亚罗珥、
【本会注释】
迦得子孙建造。在第34-38节所列出的城市与第3节完全一致。还有一份更详细的名单在书13:24-28中。
底本。摩押石碑就是1868年在这里发现的。该城不断转手,这次分给迦得的子孙。在书3:17中,该城划给流便的子孙(又见民21:30;赛15:2;耶48:18,22)。
所谓建造肯定主要是指修复战争所造成的破坏。居民被消灭了,但城邑并没有毁掉(申2:34,35)。参耶罗波安的经历。圣经说他“建筑”了示剑,而实际上他只是修复了示剑(王上12:25)。同样,亚撒利雅为犹大收回了以拉他以后,又“重新修理”了该城(王下14:22)。
亚大录。现在的阿他鲁斯,位于底本(即现在的达希班)以北约11公里处。
亚罗珥。是西宏所征服的亚摩利城市(申2:36;3:12;4:48)。现名阿拉艾('Arā`ir),靠近亚嫩河,位于现在的达希班以南4.8公里处。该地名还出现在书13:25;士11:33;撒上30:28中。
35 亚他录朔反、雅谢、约比哈、
【本会注释】
亚他录朔反。尚未确定位置。
雅谢。意思是“有帮助的”。见本章第3节。
约比哈。现名犹比赫(Jubeihat),在拉巴亚扪西北约六9.6公里处。
36 伯宁拉、伯哈兰,都是坚固城。他们又垒羊圈。
【本会注释】
伯宁拉。可能是现在的比利比废丘(Tell el-Bleibil),在约旦河以东9.6公里,死海以北约12.8公里的地方。
伯哈兰。有人认为这是现在的以坦努废丘(Tell Iktanu),在约旦河河口东北约11公里处。
坚固城。为了保护和驻军一同留下来的妇女和儿童。
羊圈。是在营垒的保护圈内建造的。这里是很好的牧场。对此摩押人十分了解(王下3:4)。
37 流便子孙建造希实本、以利亚利、基列亭、
【本会注释】
流便子孙建造。这里还是指修复在战争中毁坏的城邑,使之适合居住,而且安全。
希实本。另一座多次转手的城邑。在民21:25中,这座城属于亚摩利人。书13:17和这里一样,该城由流便的子孙所控制。在书21:39中,拥有该城的是迦得的子孙。据赛15:4;16:9;耶48:2,摩押人再次占领该城。它最终落在亚扪人手中(耶49:1-3)。
基列亭。圣经记载这是巨人族以米人所居住的城邑(创14:5)。可能位于达希班和死海之间的夸利约(el-Qereiyat)。
38 尼波、巴力免、西比玛(尼波、巴力免,名字是改了的),又给他们所建造的城另起别名。
【本会注释】
尼波。可能与希伯来词“预言”和“先知”有关。可能是穆卡耶废墟(Khirbet el-Mekhaiyet),位于希实本西南约8公里处,靠近摩西去世的尼波山(见申32:49),在死海北端的东边。
名字是改了的。更改尼波和巴力免的名字是因为它们代表当地所拜的假神。但这些古老的名称延续了下来(书13:17;结25:9)。
西比玛。见第3节注释。
所建造的。指修理或重建(见王上9:17;代下11:6)。
39 玛拿西的儿子玛吉,他的子孙往基列去,占了那地,赶出那里的亚摩利人。
【本会注释】
这里可能只指基列的北部,而不象第1,26,29节指基列全地。
40 摩西将基列赐给玛拿西的儿子玛吉,他子孙就住在那里。
41 玛拿西的子孙睚珥去占了基列的村庄,就称这些村庄为哈倭特睚珥。
【本会注释】
睚珥。睚珥是西割的儿子、希斯伦的孙子。希斯伦娶了玛拿西的儿子玛吉所生的女儿(代上2:21,22)。
哈倭特-睚珥。直译为“睚珥的一切城邑”,见书13:30。士10:4;王上4:13;代上2:22,23提到了这些没有城墙的村落,可能还包括其他的村落。
42 挪巴去占了基纳和基纳的乡村,就按自己的名称基纳为挪巴。
【本会注释】
挪巴。参士8:11。显然是一个重要的首领。
基纳。被认定为夸那瓦(Qanawat),在加利利海以东约96.5公里处(见代上2:23)。
称基纳为挪巴。夺取的城邑可能有60个。睚珥作为此次行动的领袖,为自己保留了23座城,并将剩余的城邑分给了那些与他一同参战的人。挪巴就是其中的一位。
以西结书37章
提要:1 藉着枯骨复活,11 说明以色列失去的指望复苏。15 藉着两根木杖联合,18 说明以色列要合并到犹大。20 基督之国的应许。
1 耶和华的灵(原文作手)降在我身上。耶和华藉他的灵带我出去,将我放在平原中;这平原遍满骸骨。
【本会注释】
本章分成二个部份:枯骨的异象,和预言将来以色列和犹大联合的象征之举(第15-28节)。枯骨的异象是要说明表面上绝望和分散各地的以色列人将要苏醒和得到复兴。
有人可能要问:这段预言究竟有没有涉及到将来的复呢呢?许多人认为先知没有想到复活。这里所象征的只是以色列民族的复兴。这段预言主要涉及上帝复兴犹太民族的计划。但随之而来的将是先祖和所有上帝圣徒的最后复活,分享新的国度。不必把这一事件完全排除象征之外。整个表号是要说明如果犹太人与上帝合作,实施祂对于他们的计划,那段时间和以后将会发生什么事情。但不信和悖逆妨碍了上帝的旨意。我们务须查考《新约》,了解被掳回归后本应实现的事,将如何实现在基督教时代属灵的以色列人身上(见本册注释第35、36页)。
平原(biq`ah)。参结3:22。也许两处指同一个地方。
2 他使我从骸骨的四围经过,谁知在平原的骸骨甚多,而且极其枯干。
【本会注释】
指已经死亡很久了。可能是强调复苏的无望。
3 他对我说:“人子啊,这些骸骨能复活吗?”我说:“主耶和华啊,你是知道的。”
【本会注释】
这些骸骨能复活么?这个问题似乎强调在人看来是根本不可能的。
你是知道的。参启7:14。
4 他又对我说:“你向这些骸骨发预言说:枯干的骸骨啊,要听耶和华的话。
【本会注释】
比喻枯骨头有知觉。
5 主耶和华对这些骸骨如此说:‘我必使气息进入你们里面,你们就要活了。
【本会注释】
气息(ruach)。在第9节里译为“风”;在第14节里译为“灵”。ruach 象征上帝赐给生物的活力。当上帝把生命的气息吹入人的鼻孔时(创2:7),祂不但把氧气充入亚当的肺,而且赋予他生命,使无生命的组织变成有生命的细胞。
6 我必给你们加上筋,使你们长肉,又将皮遮蔽你们,使气息进入你们里面,你们就要活了;你们便知道我是耶和华。’”
【本会注释】
复活的过程和人类当初被造的二个步骤是一样的(创2:7)。
7 于是,我遵命说预言。正说预言的时候,不料,有响声,有地震;骨与骨互相联络。
8 我观看,见骸骨上有筋,也长了肉,又有皮遮蔽其上,只是还没有气息。
9 主对我说:“人子啊,你要发预言,向风发预言,说主耶和华如此说:气息啊,要从四方(原文作风)而来,吹在这些被杀的人身上,使他们活了。”
【本会注释】
平原遍满骸骨。这些人似乎是在战争中被杀的。
10 于是我遵命说预言,气息就进入骸骨,骸骨便活了,并且站起来,成为极大的军队。
11 主对我说:“人子啊,这些骸骨就是以色列全家。他们说:‘我们的骨头枯干了,我们的指望失去了,我们灭绝净尽了。’
【本会注释】
以色列全家。圣灵现在解释这个象征性的异象。其主要目的无疑是描写民族的复兴,即“以色列家”的复兴。这些枯骨十分贴切地象征以色列当时的状况。
我们灭绝净尽了。原文的意思就是 “我们被消灭了”。
12 所以你要发预言对他们说,主耶和华如此说:‘我的民哪,我必开你们的坟墓,使你们从坟墓中出来,领你们进入以色列地。
【本会注释】
第2节说骸骨 “在平原中”。这里则说在坟墓里。这个新的比喻可能代表更大的应许,指唤醒那些怀着对上帝国度的盼望进入坟墓的人。没有明显的理由可以证明这个光荣的前景不能实现在虔诚的以色列身上。这个事件标志着整个复兴的高潮。在另一方面,也不要把这个预言理解为主要是预言基督教时代结束时的最后复活。上帝复兴的最初计划是以复活为高潮的。但没有应验在肉身的以色列人身上。上帝在以色列民族中没有实现的旨意,现在要通过基督的教会来实现。随着环境的变化,预言的某些特征也发生了变化。《新约》的作家告诉我们,这些本应早就应验的预言,是如何最后实现的(见本册注释第35-38页)。这些作家清楚地描写了最后复活的时间和背景(约5:28,29;帖前4:16,17;启20:1-5等)。
13 我的民哪,我开你们的坟墓,使你们从坟墓中出来,你们就知道我是耶和华。
14 我必将我的灵放在你们里面,你们就要活了。我将你们安置在本地,你们就知道我耶和华如此说,也如此成就了。这是耶和华说的。’”
15 耶和华的话又临到我说:
16 “人子啊,你要取一根木杖,在其上写‘为犹大和他的同伴以色列人’;又取一根木杖,在其上写‘为约瑟,就是为以法莲,又为他的同伴以色列全家’。
【本会注释】
第15-28节的预言没有标明日期,但可能就在第1-14节的异象以后不久。这两个预言密切相关。分裂的以色列将要重新联合,接受大卫的仁慈统治。
17 你要使这两根木杖接连为一,在你手中成为一根。
18 你本国的子民问你说:‘这是什么意思?你不指示我们吗?’
19 你就对他们说:‘主耶和华如此说:我要将约瑟和他同伴以色列支派的杖,就是那在以法莲手中的,与犹大的杖一同接连为一,在我手中成为一根。’
20 你所写的那两根杖要在他们眼前拿在手中,
21 要对他们说,主耶和华如此说:我要将以色列人从他们所到的各国收取,又从四围聚集他们,引导他们归回本地。
【本会注释】
从外邦之地回来,是实现上帝应许的第一步。这些余民要由接受流亡的教训,在属灵上已经洁净的人组成。由于在所罗巴伯率人回来以前和之后,都没有达到作为先决条件的复兴,这些应许的实现受到了阻碍。上帝对于以色列人的顽固抗命已经仁至义尽。但是他们依然悖逆。所以祂最后不得不完全抛弃他们。本节和下列各节所阐述的上帝应许,展示了如果以色列人实行上帝的旨意而能达到的状况(见本册注释第34页)。
22 我要使他们在那地,在以色列山上成为一国,有一王作他们众民的王。他们不再为二国,决不再分为二国;
【本会注释】
第24节称为“我的仆人大卫”。但由于这些计划无法按原先的意图实现,《新约》就说弥赛亚坐在大卫的宝座上(路1:32)。
23 也不再因偶像和可憎的物,并一切的罪过玷污自己。我却要救他们出离一切的住处,就是他们犯罪的地方;我要洁净他们,如此,他们要作我的子民,我要作他们的上帝。
24 “我的仆人大卫必作他们的王;众民必归一个牧人。他们必顺从我的典章,谨守遵行我的律例。
25 他们必住在我赐给我仆人雅各的地上,就是你们列祖所住之地。他们和他们的子孙,并子孙的子孙,都永远住在那里。我的仆人大卫必作他们的王,直到永远。
【本会注释】
这里强调新国度的永恒性,说占领土地和大卫为王乃是永远的。据第26-28节,“圣所在以色列人中间直到永远”; “平安的约,作为永约”。请参阅以下有关上帝旨意的论述:“如果以色列人保持效忠上帝,这座辉煌的殿宇就必永远存在,作为上帝特别眷爱祂选民的永久标志”(《先知与君王》第46页)。“以色列国如能对上天保持忠顺之心,耶路撒冷城就必坚立直到站立,为上帝所特选的”(《善恶之争》第19页)。以西结描述了他们本应达到的状况(见路19:42)。
26 并且我要与他们立平安的约,作为永约。我也要将他们安置在本地,使他们的人数增多,又在他们中间设立我的圣所,直到永远。
【本会注释】
使他们的人数增多。这是因为人口的自然增长,以及积极的传道活动导致外来人口的涌入。
27 我的居所必在他们中间;我要作他们的上帝,他们要作我的子民。
28 我的圣所在以色列人中间直到永远,外邦人就必知道我是叫以色列成为圣的耶和华。”
以西结书38章
提要: 1 歌革的军兵,8 和敌意。14 上帝对他的惩罚。
1 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
【本会注释】
结38和39章合为一个预言。人们对它有许多推测,不断提出各种解释。为了对这些解释作出正确的评估,就必须熟悉这个预言的基本目的,方法和范围。
要找到一个合理的方法,来区别哪些预言是局部性的,马上就要应验的,哪些预言是将来实现的,甚至要推到基督教的时代或末日。研究圣经的人在把某些《旧约》的预言应用到基督教时代的时候,往往注意到这些预言中有些显然是局部性的,并且很快就会应验。他们在解释这种现在和将来明显的混合现象时,推定先知在向当时代的人发出预言的时候,偶然把预言的目光投向了遥远的未来。虽然这种推断部分解决了难题,但没有为马上应验和将来应验,提供明确的区别标准。
要解决这个区别的问题,就要确立一个圣经所展示,并经预言之灵所证实的原则。这条原则将提供可靠的方法,以辩别圣灵所启示马上就要应验的预言,和同时也是应验在将来的预言。这条原则现阐述如下:
有关以色列和耶路撒冷将来荣耀的预言,都是以顺从为基本条件的(见耶18:7-10;《先知与君王》第704页)。如果以色列人完全接受上帝对于他们的旨意,这些预言就会在以后几百年时间里充分应验。以色列的失败使这些预言无法达到原来的目的。但这并不是说这些预言就没有更深的意义。保罗回答说:“这不是说上帝的话落了空。因为从以色列生的,不都是以色列人”(罗9:6)。因此这些应许在一定程度上适用于属灵的以色列人。但这是在什么范围内呢?那就要由圣灵的启示来决定了。《新约》和预言之灵的著作大量引用《旧约》的经文,证明这些本应光荣地应验在属世以色列人身上的古代预言,最终将成就在属灵的以色列人身上。
但由于条件和环境变了,原来预言的细节显然并不一定都一一应验。事实上,解经的一条可靠法则就是只采纳以后的启示所提供的解释和所界定的范围。超过了这个范围就只能是推测,决不能作为信条或神学解释体系的依据。
有些古代的预言显然只涉及局部地区,因为上帝原来就想让这些预言按这样的方式应验。而那些涉及遥远未来的预言与一般性的论述是有区别的。但它们也属于上帝原定旨意的框架。只是由于原来的旨意尚未被人所认识,后来得到灵感的作家就特地阐明这些预言要应验在基督的教会(见本册注释第25-38页)。
从这条原则中可以看出,如果犹太人接受了先知所提出的条件,《以西结书》第38和39章本该在他们被掳回归以后完全应验。但是由于他们坚决地拒绝了,这里所描写繁荣的状况就一直没有实现。结果,周围国家联合起来所攻击的,就不是这里所预言的繁荣民族了。
本章的预言可以应用于将来吗?根据上述的原则,这样的应用只能由后来的启示来确认。《新约》只有一个地方直接涉及本章的预言,那就是启20:8。约翰告诉我们,这个在一定条件下本来早就应验的预言,将部分应验在恶者大军最后敌挡上帝的战争中。这支军队叫“歌革和玛各”。预言之灵没有直接解释本章,但间接地用这场战争来指对抗以色列上帝的最后战争。那时“各国将联合起来废除上帝的律法”(《证言》卷五第524页)。恶人将完全勾结“撒但与上帝交战”(《善恶之争》第656页)。“撒但当年如何怂恿外邦国家去削灭以色列,在不久的将来,他也将煽动地上邪恶的势力来除灭上帝的子民”(《证言》卷九第231页;参《给传道人的证言》第465页)。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将在一千年的终点以撒但及其军队(被称为歌革和玛各,启20:8)的灭亡而结束。但那时的冲突是世界范围的,而不限于结38和39章所指的狭小范围,只限于一场针对犹太国政治复兴的军事行动(见《证言》卷六第18、19、395页)。
所有超越《新约》和预言之灵的解释都不是出于“主耶和华如此说”。当然我们也不能说,如果没有进一步的启示,我们就不能有更多的知识。但从解释预言的全部历史来看,除了圣启示的特别界定之外,这样的解经显然存在很大的误差性,尤其是尚未应验的预言。
2 “人子啊,你要面向玛各地的歌革,就是罗施、米设、土巴的王发预言攻击他,
【本会注释】
歌革。这是以西结所指出的外邦军队领袖的名字。他们要攻击被掳回归后复兴的犹太国(见第14-16节)。迄今为止无法把他与历史上的任何人物等同起来。这个名字的来源不明,在圣经中工出现13次,但均没有透露其含义。歌革在代上5:4中是流便支派珥的儿子;在启20:8中和玛各用在一起,指一千年以后撒但所招聚进攻基督,包围新耶路撒冷的邪恶国家。它在《以西结书》出现十一次(结38:2,3,14,16,18;39:1,11,15),指外邦国家大联盟的领袖。撒玛利亚版本和七十士译本的民24:7把亚甲拼为歌革。结39:11,15用了复合词“哈们歌革”(“歌革的群众”),指埋葬歌革群众的山谷。但所有这些经文都没有说明歌革的身份。只有结38:15透露了他的来历,说:“你必从本地,从北方的极处率领许多国的民来。”
在世俗的文献中,与以西结同时代的人或更早的人,没有一个叫歌革(Gog)的。发现了几个相似的名字。其中有吕底亚国王吉格斯(Gyges,约公元前600年,见本注释卷二第66页;见代上1:5注释)。由于吉格斯和歌革的相似,有些注释家试图把两者等同起来。历史证据表明,吉格斯不是一个具有杰出军事天才的国王。亚述巴尼拔的记录称吉格斯为谷革(Guggu)。相传谷革派使者到亚述巴尼拔求援,以对付辛梅里安人。亚述巴尼拔说,靠着亚述的神阿舒尔和伊师塔的帮助,谷革战胜了敌人。后来在亚述和埃及的战争中,谷革转而投入埃及一方。他的背信弃义受到了报应。辛梅里安人蹂躏了他的国家,并杀了他。这就是谷革的故事。但是没有证据证明谷革就是希伯来语的歌革。唯一的联系就是发音的相似。但单单这个证据是没有价值的。
还有人把歌革与亚马拿丘泥版(见本注释卷一第105、106页)中提到的异教国家加加亚(Gagaia)联系起来。但加加亚是一个国家,而以西结所说的歌革是一个人。
实际上没有必要从历史记录中去寻找歌革。歌革很可能是以西结所虚构的名字,代表以色列复兴以后最后攻击他们的外邦军队的领袖。当时他们正因接受顺从条件,享受上帝所应许的繁荣。
玛各地。以西结所说的玛各(Magog)是歌革的故乡。它和“歌革”一样,词义不明。这个名称可能是以西结自己将前缀 ma和名词gog复合而成的。“玛各”在圣经中共出现五次。两次在《以西结书》(本节和在结39:6),为歌革之地;一次在启20:8,指恶人的国家;在创10:2和代上1:5为雅弗的儿子。一些把歌革当作吕底亚国王吉格斯的人,认为玛各就是吕底亚,但缺乏历史的证据。在巴比伦国王的一封信里,曾提到一个名叫玛各的野蛮部族(见对创10:2节的注释)。
歌革和和玛各这两个名字曾引起许多猜测。早期的犹太人传统认为玛各就是锡西厄人(约瑟弗斯《上古史》I.6.1)。格塞纽(Gesenius)也有同样的看法(见他的《希伯来语辞典》)。
但是把玛各说成是锡西厄人,那是仅凭猜测。这个名字和歌革一样,可能也是虚构的。在预言中往往故意避免与现实过于接近,惟恐这种相似性会妨碍预言的应验。
人们还不时想出其他的解释,把玛各认定为不同的民族个人。关于歌革和玛各,有许多的传说。有一个故事说到有一堵城墙是专门阻挡歌革和玛各。从希腊到中国,都有这样的城墙,取决于传说的来源。城墙的摧毁为歌革和玛各实施毁灭性的工作预备了道路。在有些传说中,这些事件与敌基督者的出现有关。那时被亚历山大大帝拘禁的歌革和玛各(高加索山脉以北的野蛮人),就被释放了(见L.E.弗鲁姆《我们先人对于预言的信仰》卷一第555、583、584、586、662页)。
王(nesi' ro'sh)。nesi'是王子。ro'sh 在这里可能指“首要”。但七十士译本和英RV 版把它译成专用名词“罗实”(Rosh)。英RSV版则与英KJV版一致。无论采用何种译法,预言的基本教训是一样的。如果把ro'sh 当作一个国家,我们还须界定其身份和领土。
但把ro'sh 译为“罗实”并不太合适。这是希伯来语中的常用词,在《旧约》中出现600多次,基本词义是“头”,在英KJV版中,除了创46:21(便雅悯的儿子罗实),均没有没有译成专有名词。当然,一个出现超过600次,表示的“头”的词,有可能在一二处是当作专有名词的。主张译为“罗实”的最有力证据在七十士译本。该译本译于公元前第三世纪和第二世纪。为了某种原由,译者将之译成Roμs。不知他们当时有没有一个叫做Rōs的地方。
把ro'sh译成专有名词,可能是出于句法的考虑。如果把ro'sh视为形容词,那就需要一个冠词。因为ro'sh是修饰“nesi”的。nesi在希伯来语中是特指的,因为处于结构状态,与一个专有名词,在本节中是 “米设”列在一起。 用形容词来修饰结构状态的名词,前面加冠词表示特指的例子还有耶13:9“耶路撒冷的大骄傲”;拉7:9“上帝施恩的手”。在结38:2的形容词没有冠词,为译成专有名词提供了依据,专有名词是不带冠词的,但也不一定。有时形容词本身就处于结构状态中,所以在希伯来语中不需要冠词(例如撒下23:1;代下36:10)。上述规则值得注意的例外是代上27:5的hakkohen ro'sh(“大祭司,”中文只是“祭司”)。该处“祭司”有冠词,形容词“大”没有冠词。但这被希伯来语的编者视为错误的。冠词本来是属于形容词的。
从世俗的文献中寻找名叫“罗实”的国家实属徒劳。在亚述的铭文中,有几个名字的读音类似于“罗实”,但无法确认哪一个是 “罗实”。
从第10世纪以来,一直有解经家试图把“罗实”认定为“俄罗斯”。格塞纽说,10世纪的拜占庭作家把“罗实(Rosh)”称之为hoi Rhōs。那是住在陶鲁斯北部的一个民族,他宣称他们是“无疑是俄罗斯人”(见他的《希伯来语辞典》)。他还提到同时代的一位阿拉伯作家伊本.福斯兰(Ibn Fosslan)说,这些人住在伏尔加河畔。
但历史证据表明“俄罗斯”一词并非来自“罗实(Rosh)”。曾有一些来自瑞典东部的维京部族,就是瓦兰吉安人(Varangians),来到住在如今俄罗斯的斯拉夫人中间。关于瓦兰吉安人的身份虽然有不同的看法,但学者大都认为,这些被称为“罗斯”( Russ)或“俄罗斯”非斯拉夫族的武士式商人和军事领袖把自己的名称赋予这片土地。根据俄罗斯的传说,瓦兰吉安人罗立克在公元862年左右获得了诺夫哥罗德(当时俄国北部的主要城市)公爵的称号。他的直系后裔统治俄罗斯,直到罗立克王朝最后的国王费奥多(Feodor,西奥多)1598年死亡。在以后若干年的动乱中,好几个人强行要当政。后来选举了米迦勒·罗曼诺夫为新沙皇。他的王朝延续到1917年的革命(见J.B.伯里的《东罗马帝国史》,1912年,第412页;伯纳德·巴里斯《俄罗斯史》1944年;《不列颠百科全书》,1974年版,“俄罗斯”条。
由此可见,“罗实(Rosh)”和“俄罗斯(Russia)”发音的相似纯属偶然。在公元10世纪以前,似乎没有证据表明“罗实”用于“俄罗斯”。
米设。这个名字在圣经中共出现9次。在创10:2和代上1:5中,米设被列为雅弗的儿子。在代上1:17中,可能是书写的错误,把米设列为闪的儿子,但是无疑是指“玛施”,与创10:23一致。另外六次的米设是指一个国家。其中三次在结38,39章,有两次在结27:13;32:26,剩下的一次在诗120:5。据七十士译本,赛66:19的“拉弓的”也应为“米设”。在《以西结书》的五处(以及创10:2和代上1:5)中,米设和土巴列在一起,表明是雅弗的后裔。以西结说到他们是与推罗交易“铜器”和奴隶的商人(结27:13)。《诗篇》说他们喜欢“争战”(诗120:7)。
米设在历史上被认为是希腊古典作家笔下的摩斯克人(见希罗多德iii.94;vii.78),和亚述铭文中的穆施库人(见创10:2注释)。
有些根据读音把ro'sh 当作俄罗斯的作家,也把“米设(Meshech)”,或“穆施库(Mushku )”当作莫斯科,并且认为这个城市可能是穆施库的后裔所建造的。但据1974年版《不列颠百科全书》,莫斯科是乔治·道格路基在12世纪才建造的。这两个名字之间没有任何的联系。
土巴。这一个名字在圣经中出现八次。在创10:2和代上1:5中土巴被列为雅弗的儿子。土巴出现在赛66:19;在七十士译本里还有米设(见上文关于米设的解释)。土巴在《以西结书》中被提到五次(结27:13;32:26;38:2,3;39:1),均与米设同列。其复合词“土八该隐”在创4:22中出现两次,为拉麦和洗拉的儿子。
在历史上,土巴被认定为希罗多德iii.94所提到的提巴利尼人(希腊语Tibarēnoi),和亚述碑文中的塔巴拉人(见创10:2注释)。
那些认为Ro'sh 是俄罗斯的人,试图把土巴认定为托博尔斯克,其唯一的依据就是读音的相似,所以并不可靠。托博尔斯克是1587年才由哥萨克人建造的,只是一个无名小镇。
还有其他的国家在历史上的地位要比结38章所提到的国家重要得多。这说明预言的目的并不是准确地认定地名。以色列人应该知道,将有大批的人反对她日后的民族和属灵的复兴。在这个大同盟中究竟哪些国家起主要作用,这并不重要。因为几乎所有反对上帝的异教势力都包括在内。选择并列举某些国家也许只是出于诗意的想象。同样在今天,所有的国家都将参与撒但反对天上政权的最后战争,单确认少数几个国家是没有意义的。
3 说主耶和华如此说:罗施、米设、土巴的王歌革啊,我与你为敌。
4 我必用钩子钩住你的腮颊,调转你,将你和你的军兵、马匹、马兵带出来,都披挂整齐,成了大队,有大小盾牌,各拿刀剑。
【本会注释】
我必……调转你。不是从巴勒斯坦调转,而是出于某种目的驱使歌革进攻圣地。这可以从上下文和结39:2里看出。他就象一头自行其是,不受约束的畜牲,但他还得受一个超然势力的控制。本节把这个势力说成是出于耶和华的,因为圣经常常把上帝允许撒但做的事说成是上帝做的(见代下18:18;结38:10注释)。
用钩子钩住你的腮颊。参结29:4。
你和你的军兵。这支向以色列进攻的庞大队伍装备精良,细心规划,准备充分。从军事角度来看,进攻者似乎占有一切优势。但攻击歌革的乃是耶和华。以色列是无所畏惧的。
5 波斯人、古实人,和弗人(又作吕彼亚人),各拿盾牌,头上戴盔;
【本会注释】
波斯人。先知先是召唤住在北方的民族,再召唤住在东部和南部的。没有提到近邻。他只召唤住在边远地区的人投入战斗。其可能的原因见第2节注释,包括“土巴”条目。关于波斯的简史,见本注释卷三第51-64页。
古实人(Kush),古实是含的儿子(创10:6)。他的后裔住在埃及的南部,就是后来的努比亚,以及苏丹部分地区(见创10:6注释)。
弗人(又作利比亚人)。Put。见结27:10注释。
6 歌篾人和他的军队,北方极处的陀迦玛族和他的军队,这许多国的民都同着你。
【本会注释】
歌篾人。歌篾是雅弗的儿子(创10:2;代上1:5)。另一个歌篾是何西阿的妻子(何1:3)。还有就是这里所提到的“歌篾人和他的军队”。这些经文没有透露这些参加歌革攻击以色列是什么人。
在世俗的资料中,经常提及基米里(Gimirri),或西默里人(Cimmerians)(见荷马《奥德赛》xi.14),据认为就是歌篾人和他的军队。他们是属于雅利安人的野蛮部族,于公元前第七世纪,从现在的俄国南部,涌到亚述及其邻国,制造动乱和流血(见希罗多德I.15.16)。详见创10:2注释。
陀迦玛族。陀迦玛是歌篾的儿子,雅弗的孙子,亚实基拿和利法的兄弟(创10:3;代上1:6)。除了上述两处之外,陀迦玛只出现在这里和结27:14中。那里说陀迦玛族人在推罗市场上作骡马贸易。在历史上,他们被认定为亚述碑文中的提迦利穆人(Tilgarimmu,见创10:3注释)。
7 “那聚集到你这里的各队都当准备;你自己也要准备,作他们的大帅。
【本会注释】
先知似乎在用讽刺的语气鼓励歌革做好一切战争准备,召集所有的力量,这样,上帝的敌人就会一同灭亡。歌革自己要担任他们的大帅,控制和指挥进攻。
8 过了多日,你必被差派。到末后之年,你必来到脱离刀剑从列国收回之地,到以色列常久荒凉的山上;但那从列国中招聚出来的必在其上安然居住。
【本会注释】
被差派(paqad)。,这里可译为“聚集”,如赛13:4。这里的paqad也可指“召唤”。
末后之年。参创49:1;民24:14;但10:14;弥4:1;见赛2:2注释。不知这段时间究竟有多久。被掳还远远没有结束,重建犹太国,达到这里所说的状况需要很长的时间。
列国。或 “许多民族”。
常久(tamid)。见但8:11注释。以色列的群山过去并没有长久地荒芜,但在被掳期间却长期荒凉。被掳回归以后,需要有一个逐渐恢复的过程。直到新国家的敌人消灭以后,才会有完全的复兴。
9 你和你的军队,并同着你许多国的民,必如暴风上来,如密云遮盖地面。”
【本会注释】
如暴风。参箴1:27;赛21:1;28:2;结13:11。
如密云。有些人把这段预言用在不久的将来。他们认为密云是指现代的空军。这纯属猜测。撒但在一千年结束时的最后战争中(启20:9;见结38:1注释)会不会用空军,我们不得而知。
10 主耶和华如此说:“到那时,你心必起意念,图谋恶计,
【本会注释】
4-16节说上帝把歌革引到以色列。但实际上只是上帝允许歌革实施自己心中的恶谋而已。
11 说:‘我要上那无城墙的乡村,我要到那安静的民那里,他们都没有城墙,无门、无闩,安然居住。
【本会注释】
参亚2:4,5。因此歌革觉得能速战速决。
12 我去要抢财为掳物,夺货为掠物,反手攻击那从前荒凉、现在有人居住之地,又攻击那住世界中间、从列国招聚、得了牲畜财货的民。’
【本会注释】
世界中间。直译是“地的高处”。这个比喻在别处只用在士9:37,指示剑附近的一座小山,视其为约旦河和地中海地区的中心。本节视巴勒斯坦为地球上的中心,正如说耶路撒冷“在列邦之中,列国都在她的四围”(结5:5)。
13 示巴人、底但人、他施的客商,和其间的少壮狮子都必问你说:‘你来要抢财为掳物吗?你聚集军队要夺货为掠物吗?要夺取金银,掳去牲畜、财货吗?要抢夺许多财宝为掳物吗?’
【本会注释】
示巴人。先知在他的国家名录又增加了三个名字。没有提到他们参与进攻,但是说他们问起所掠夺的战利品,也许希望其中有一些能落入他们手中。关于示巴,见结27:22注释。
底但。见结25:13注释。
他施。据认为是腓尼基人位于西班牙的殖民地塔特索斯。一直有人试图把它认定为巴勒斯坦周围的国家。但根据圣经中的描述,他施远在海外。来自他施的矿物现在依然在西班牙加工。塔特索斯似乎符合有关的所有细节(见创10:4注释)。“他施的客商”可能是腓尼基人。
14 “人子啊,你要因此发预言,对歌革说,主耶和华如此说:到我民以色列安然居住之日,你岂不知道吗?
15 你必从本地,从北方的极处率领许多国的民来,都骑着马,乃一大队极多的军兵。
16 歌革啊,你必上来攻击我的民以色列,如密云遮盖地面。末后的日子,我必带你来攻击我的地,到我在外邦人眼前,在你身上显为圣的时候,好叫他们认识我。
【本会注释】
第14-16节主要重述有关以色列的安宁,以及上帝允许歌革的强大同盟来进攻祂子民的话语。歌革的毁灭充分彰显了上帝的品格。在一千年结束时撒但和恶人大军的毁灭,将再次充分彰显上帝的智慧,公义和仁慈。从一切受造之物的口中,不论是忠顺的,还是悖逆的,都将呼喊道:“万世之王阿(世或作国),你的道途义哉,诚哉”(启15:3;参《善恶之争》第668-671页)。
17 主耶和华如此说:我在古时藉我的仆人以色列的先知所说的,就是你吗?当日他们多年预言我必带你来攻击以色列人。”
【本会注释】
古时有关歌革的预言现在已不复存在。但我们不必担心这种预言会消失。从更大视野来看,这里所描述的战争只不过是邪恶势力和上帝的子民长期斗争的高潮。这一点古代的预言常有提到。最早的宣告来自伊甸园中对蛇的咒诅。上帝预言女人的后裔,就是教会与撒但之间将会有长期的斗争。以下的话预示了最终战胜罪恶:“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创3:15)。有关这场斗争和正义的最后胜利,《诗篇》和后来的预言也有提到(见诗2;110;赛26:20,21等)。
上帝子民的任何成功,自然都会遭到大仇敌最强烈的反对。本章所描述了歌革,刻画了被掳回归后新生子民在最后执行神圣使命所遭遇的抵抗。预言是有条件的,而且这些条件从未得到满足,肉身的以色列没有应验这个预言。有关将来预言的细节,也不一定能全部实现。只有灵感的作者以后所重申的特征,才能明确地用于未来(见本册注释第36-38页;见第1节注释)。
18 主耶和华说:“歌革上来攻击以色列地的时候,我的怒气要从鼻孔里发出。
【本会注释】
比喻人的愤怒(见诗18:8)。把人的特性用在上帝身上,这在神学上称为神人同感论。上帝用人类所熟悉的语言来描述祂自己的行为。事实上,上帝远远超越人类的理智。“我的意念,非同你们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们的道路”(赛55:8) 。
19 我发愤恨和烈怒如火说:那日在以色列地必有大震动,
【本会注释】
这是《新约》的作家要人注意的一个现象。他们说到人子来临以前自然界将发生可怕的灾变。耶稣提到“海中波浪的响声”将使人“吓得魂不附体”。不是军事上威胁他们的安全,而是因为大自然完全都反常了(路21:25,26;《善恶之争》第636页)。写《启示录》的约翰更加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巨大变化(启16:18-20)。人们一直依赖着大自然。在地球的漫长历史中,除了书10:12,13和王下20:8-11所记载的事件之外,太阳从来没有违背它正常的轨道。大自然的定律一直都有规则地运作。人们依赖这种运行的规则性,却忘记了“万有也靠祂而立”(西1:17)。他们用科学的偶像,就是“这世界的神”(林后4:4)来取代上帝。自然界的“大震动”将会临到他们,使他们恐惧认识到自己选择的神,就是“空中掌权者”(弗2:2),无法控制自然界。但他自称与上帝的儿子有同等的地位和能力(见结28:13注释),并说如果有机会,他就会比基督更公平地管理这个世界。曾经给了他表现的机会。在这地动山摇之际,所有的人都看出了他主张的虚伪和狂妄,但已为时太晚。因为宽容的时期已经永远结束了。
20 甚至海中的鱼、天空的鸟、田野的兽,并地上的一切昆虫,和其上的众人,因见我的面就都震动;山岭必崩裂,陡岩必塌陷,墙垣都必坍倒。”
21 主耶和华说:“我必命我的诸山发刀剑来攻击歌革;人都要用刀剑杀害弟兄。
【本会注释】
这也会应验在可怕的悔悟时刻。那时大批的人发现自己被宗教首领欺骗了,就在愤怒之余攻击他们。“那原要用来杀戮上帝子民的利剑,这时却要转过锋来,杀害他们的敌人。各处都要兴起争斗和流血的事”(《善恶之争》第656页)。
根据《旧约》的记载,上帝曾多次使敌人自相残杀,藉此来解救祂的子民(见士7:22;撒上14:20;代下20:22-24)。
22 我必用瘟疫和流血的事刑罚他。我也必将暴雨、大雹与火,并硫磺降与他和他的军队,并他所率领的众民。
【本会注释】
大雹。与此相对应的就是第七灾。重达一他连得的冰雹将增加毁灭的力量(启16:21)。“火”可能就是启16:18的“闪电”。预言藉此而应验,“猛烈的闪电从天空发射,像一片火焰包围着地球”(《善恶之争》第638页) 。
23 我必显为大,显为圣,在多国人的眼前显现;他们就知道我是耶和华。”
【本会注释】
歌革将全军覆没,世人将承认天上上帝的主权。同样,随着斗争接近高潮,大骗子所精心策划的阴谋将会暴露无遗。撒但的弱点和他主张的虚伪将会昭然若揭。魔鬼和世人将不得不承认上帝是唯一的主宰。祂在大斗争中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祂子民和全宇宙永恒的利益(见《善恶之争》第671页)。
关于这句在《以西结书》经常出现的话,详见结6:7注释。它在本章出现两次(结38:16,23);在结39章出现四次(第6,7,22,28节)。
帖撒罗尼迦前书1章
提要:1.信中告诉帖撒罗尼迦信徒,保罗如何常常在感恩和祈祷中惦念他们。5.他充分了解他们在信仰上的真诚,以及如何向上帝悔改。
1 保罗、西拉、提摩太写信给帖撒罗尼迦在父上帝和主耶稣基督里的教会。愿恩惠平安归与你们!
【本会注释】
保罗。使徒以正式的问候开始他的书信(见罗1:1注释)。他不需要对自己作详细的介绍,因为他的读者很熟悉他。况且他离开他们的时间也不久(见《帖撒罗尼迦前书》序言)。
尽管这里把西拉和提摩太列在其中,保罗显然是这封书信的唯一作者(帖前2:18;3:5;4:13;5:1,23,27)。但他在写信的时候经常想到西拉和提摩太,所以他在这五章书信中多次使用“我们”(1:2;2:2;3:1;4:1;5:12)。他的两个同伴无疑赞同他以他们的名义所写的勉言。
西拉。西拉(见徒14:40,41;16:12,19)曾与保罗同在腓利比(徒15;40,41;16:12,19),陪伴他前往帖撒罗尼迦(徒17:1,4),和他一起被派往庇哩亚(徒17:10),并在保罗前往雅典时留在庇哩亚(徒17:14)。他后来在哥林多与使徒会合(见徒18:5注释;参林后1:19)。他也许先于提摩太被提名为长老。因为他陪伴保罗的时间更长。
提摩太。Timotheos.见徒16:1注释。他来自特庇和路司得地区,在第二次传道行程中陪伴保罗(徒16:1-3),并和保罗一同在腓利比,帖撒罗尼迦和庇哩亚传道(见徒17:14)。这位年轻的传道士曾被派往帖撒罗尼迦。他的帖撒罗尼迦情况汇报成了保罗写这封信的直接原因(帖前3:1,6)。
帖撒罗尼迦。参罗1:7;林前1:2;林后1:1;弗1:1;腓1:1;西1:2;帖后1:1。保罗写信的对象可能不仅要包括住在城里的人,也包括来自更大地区的人。我们不知道帖撒罗尼迦的规模,但据徒17:4,其最初的成员就很多。
父。关于本节“父上帝”的意义,参罗1:7注释和保罗其他书信的问候语。
上帝。与“教会”密切相关。教会只有“在上帝里”,所有的成员都在祂里面合而为一,她才能生存(参罗1:7;腓1:1;弗1:1注释)。
主耶稣基督。说明教会只有与上帝和圣子联合,才能存在(见罗8:1;林前1:2注释)。这三重的称呼反映了保罗的基督观,就是他对于基督本性的理解。他知道他的主是上帝,是兼有神人两性的救主(见腓2:5注释)。
教会。ekklesia.见太18:17注释。保罗写信给帖撒罗尼迦的全体信徒。在其他地方他称信徒为“圣徒”(罗1:7等)他没有象《腓利比书》那样提到教会的负责人(腓1:1)。
恩惠。charis。见罗1:7注释。
平安。见罗1:7注释。有文本在“平安”后还有“从上帝”。可能是后来的编者引自帖后1:2。
2 我们为你们众人常常感谢上帝,祷告的时候提到你们,
【本会注释】
我们……感谢。不论保罗这里的“我们”是代表他自己还是代表西拉和提摩太,他的意思都是很清楚的。当他和他的同工听到了提摩太关于帖撒罗尼迦情况的报告时,心中充满感激之情,于是就向上帝表达他们的谢意(参罗1:8注释)。
上帝。使徒知道应该把感谢献给谁。帖撒罗尼迦信徒的美德是上帝的能力运行在他们心中的结果。
祷告的时候。保罗和他的同伴无疑经常为帖撒罗尼迦的基督徒带代祷,提到他们的名字,讨论他们的福利。
提到你们。书信的字里行间,透露出保罗的智慧。他让自己的问候尽可能地周到,认识考虑所提及的个人名字。
3 在上帝我们的父面前,不住地记念你们因信心所做的工夫,因爱心所受的劳苦,因盼望我们主耶稣基督所存的忍耐。
【本会注释】
上帝我们的父。或“上帝和我们的父。”
面前。这些新信徒虽然在逼迫之下受苦,却是生活在上帝面前。他们的信心,爱心和盼望不仅在人面前,而且在监察人心的上帝面前是真诚的。保罗的思想从基督的救恩转到了审判的日子。那时帖撒罗尼迦信徒将坦然无惧地来到他们的创造主面前。
不住地记念。保罗想起自己在帖撒罗尼迦的所见所闻,以及提摩太对他的报告(帖前3:6)。他不住地记念信徒的品格及品格的结果,所以他在感恩的祈祷中提到他们。
你们因信心所做的工夫。保罗强调帖撒罗尼迦信徒的三个杰出的品德:信心,爱心和盼望。在西1:4,5;帖前5:8中,特别是在林前13章有关爱的精彩论述中,他把这三种美德作为基督徒品格的基本要素。他现在所讲论的是这三种美德的实际表现,即他所看到的和所回忆的。“因信心所做的工夫”指的是信心所引发的属灵和俗世方面的活动。这句话表达了基督徒的行为所体现真信心实际的一面
劳苦。kopos.指辛劳和苦难。“因爱心所受的劳苦”指出于爱心的辛劳和为救别人而自愿所受的苦。保罗很高兴地看到,当教会遇到困难的时候,信徒们克己牺牲,积极互相帮助。这种彼此之间爱的关怀,和他们虔诚的信心一样,都是他们真心悔改的有力证据(《使徒行述》262页)。
盼望。保罗这里所说的是基督徒出于信心的盼望所存的忍耐。这种盼望不是盲目的乐观主义,而是“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盼望,即以基督为中心的盼望,在祂里面得救的盼望(帖前5:8,9),盼望祂快来施行拯救(帖前4:13-18;多2:13)。他们的忍耐和坚持来自盼望。因为他们展望将来的荣耀,就更加乐意地忍受苦难了。盼望乃是灵魂的锚(来6:19)。
忍耐。hupomone.见罗2:7注释。
4 被上帝所爱的弟兄啊,我知道你们是蒙拣选的;
【本会注释】
被上帝所爱的。说明帖撒罗尼迦信徒既蒙使徒所爱,又蒙上帝所爱(参罗1:7;帖后2:13)。
弟兄。该词在这封书信里以单数或复数形式出现了19次,说明了保罗对帖撒罗尼迦基督徒的深厚感情。
知道。指一个公认的事实(参罗3:19注释)。
拣选。ekloge.“选择的过程”(见罗9:11注释)。上帝已经拣选了帖撒罗尼迦信徒,使他们“因信真道,又被圣灵感动,成为圣洁,能以得救”(帖后2:13)。保罗这里所说拣选帖撒罗尼迦教会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因为他后来说到自己担心他们在试探下跌倒,使他的劳苦归于徒然(帖前3:5)。关于拣选和预定,详见约3:17-19;罗8:29;11:5;弗1:4,14;3:11注释。圣经中根本就没有上帝预定一些人得永生,而让其余的人永远灭亡的道理。真正圣经的拣选论既涉及上帝的旨意,也涉及人的意志。
5 因为我们的福音传到你们那里,不独在乎言语,也在乎权能和圣灵,并充足的信心,正如你们知道我们在你们那里,为你们的缘故是怎样为人。
【本会注释】
福音。euaggelion.见可1:1注释。保罗所说的是主托付给他和他同伴(帖前2:4),并由他们忠实传扬的福音。在帖撒罗尼迦的会堂里,保罗曾打开旧约圣经,宣讲为人类的罪孽受苦受死,并从死里复活的弥赛亚,指出耶稣就是基督(徒17:2,3;《使徒行述》225-227)。福音的能力表现在许多接受的人生命的改变上(徒17:4)。
不独在乎言语。使徒用言语讲述福音。但福音的传播并不限于言语。言语要伴随着属灵能力的展现。
也在乎。强调言语和圣灵感动的行为之间的对比。
权能。dunamis.见路1:35注释。见林前2:4;4:20注释“言语”和“大能”的对比。保罗在帖撒罗尼迦传道的时间(徒17:1)虽然短暂,却伴随着许多奇迹和福音大能的表现,尽管圣经没有详细的记录。
圣灵。见太1:18注释。“在乎圣灵”暗示福音是藉着圣灵的运行,在圣灵所营造的气氛中临到帖撒罗尼迦的。所以说是圣灵的影响渗透在整个过程之中。保罗就这样否认了在福音信息的成就中个人的功劳。
信心。保罗和他的同伴知道他们拥有圣灵所赐的能力,就满怀信心地宣传福音。
你们知道。保罗要帖撒罗尼迦信徒亲自了解传道人在他们中间的工作。一个人必须问心无愧才能这样介绍自己的行为。但保罗不担心在他的信徒中述说自己的表现。他好几次提到自己在帖撒罗尼迦的生活(帖前2:1,2,5,9-11),暗示有人误解他的行为,竭力要削弱他的影响。为了应付这种误解,他就指出传道士们曾言传身教地宣传福音,而且这都是为了帖撒罗尼迦信徒的缘故。
6 并且你们在大难之中,蒙了圣灵所赐的喜乐,领受真道就效法我们,也效法了主;
【本会注释】
大难。thlipsis.见罗5:3注释。帖撒罗尼迦人在剧烈的反对中成为基督徒(徒17:5-9;帖前2:14)。在初期的教会中,悔改归主通常需要个人的勇气和克己牺牲,因为新信徒经常要受到残酷的迫害(见太24:21注释)。这种迫害实际上是一种福气,因为它会纯洁教会,使信徒们与基督更加紧密地联合(见《使徒行述》261页)。苦难虽然深重,却没有使信徒们灰心。反之,有圣灵所赐的喜乐伴随着他们的苦难(参加5:22)。
领受。dechomai.暗示主动乐意地接受。
效法。mimetai.参林前4:16;弗5:1注释。保罗以这个事实作为知道上帝拣选了他们以致得救的进一步理由。正如保罗带着圣灵的能力传道,帖撒罗尼迦的信徒也藉着圣灵所赐的喜乐领受真道。结果他们就迫切要遵行上帝的旨意了。
主。保罗不仅把一个人的榜样留给帖撒罗尼迦信徒,更帮助他们效法他们的主。这是使徒一贯的策略(参林前11:1),以致当他不在他的信徒中间时,他们可以注视完美的模范基督。
7 甚至你们作了马其顿和亚该亚所有信主之人的榜样。
【本会注释】
马其顿和亚该亚。整个希腊所划归的这两个行省在公元前146年落入罗马的轭下(见《SDA圣经注释》卷六33页插图)。保罗的证言说明忠心的帖撒罗尼迦信徒在他们的基督徒同道中发挥了多么深远的影响。
榜样。yupoi.单数形式是tupos(见罗5:14注释)。这些信徒既在生活上效法使徒和他们的主,他们自己也就成了其他基督徒效法的榜样了。这是指他们对基督教信仰的坚贞,传播真理的热情而言。帖撒罗尼迦信徒悔改后不久就成为别人的榜样,这表明他们的基督徒见证是多么美好!
8 因为主的道从你们那里已经传扬出来。你们向上帝的信心不但在马其顿和亚该亚,就是在各处也都传开了;所以不用我们说什么话。
【本会注释】
主的道。就是帖撒罗尼迦信徒所乐意接受并向别人传播的福音(《使徒行述》256页)。
传扬出来。execheo。“宣扬”,“回响”。
向上帝的信心。大多数信徒以前都是外邦人(第9节)。现在他们藉着始终不渝的基督徒生活和传道的热情,表明自己真正相信上帝和祂的福音信息。他们的见证非常明确,不需要保罗和他的同工们再补充什么。这是对帖撒罗尼迦信徒最美好的表扬了。
在各处。帖撒罗尼迦是一座商业大城市。这些真诚基督徒的消息从那里不仅传到希腊各地,还传到遥远的地方。当时保罗既住在繁荣的港口哥林多,就很容易得到信徒们情况的报告。
9 因为他们自己已经报明我们是怎样进到你们那里,你们是怎样离弃偶像,归向上帝,要服事那又真又活的上帝,
【本会注释】
他们自己。就是向使徒报告的人。这些人亲自告诉保罗他的传道工作在帖撒罗尼迦所产生的巨大变化。这些见证比帖撒罗尼迦信徒自己的见证更有价值。
偶像。保罗刚从雅典回来。他“看见满城都是偶像,就心里着急”(徒17:16)。帖撒罗尼迦信徒离弃偶像,侍奉真神的做法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影象。
归向上帝。参“向上帝的信心”(第8节)。帖撒罗尼迦信徒已经离弃偶像,转向上帝了。
服事。douleuo.“为奴”,“顺从”(参罗1:1注释)。原文是进行时态,表示不断侍奉。
真。alethinos.把又真又活的上帝与无生命的假神进行对比。保罗和信徒都认识到基督教比其他所有的宗教都远为优越。
10 等候祂儿子从天降临,就是祂从死里复活的,那位救我们脱离将来忿怒的耶稣。
【本会注释】
等候。或“坚持等候”。
祂儿子。本书信只在这里提到基督是上帝的儿子,而在《罗马书》和《加拉太书》中则经常提到(罗1:3,4;加1:16等)。
从天降临。参腓3:20注释。保罗的信徒过着两方面的人生——侍奉上帝和等候基督复临。使徒在这封书信里一再强调我们主复临的伟大真理(帖前1:10;2:19;3:13;4:13-18;5:23)。这个“所盼望的福”对帖撒罗尼迦的信徒发挥了重大的实际影响。他们在生活中期待他们主的再来。但他们并不是闲懒地等待,而是把侍奉和等候结合起来。他们热情地盼望主在荣耀中复临,把他们迅速从逼迫者手中拯救出来,免得死亡夺去他们面见救主的大喜乐(参《使徒行述》258页)。
从死里复活的。保罗在《罗马书》中把耶稣复活作为祂是上帝儿子的证据(见罗1:4)。这可能是本书信中第一次提到复活。保罗毫不犹豫地运用相同的推论,承认基督是上帝复活的儿子。
救我们脱离。髑髅地的十字架乃是拯救最重大的步骤。但拯救的过程要延续到基督复临时才完成。那时凡接受救主服务的人将永远得救脱离罪恶的毒手(参太1:21;罗11:26注释)。
将来忿怒。指上帝愤怒的特别显现(见太3:7;罗1:18注释)。
关于“忿怒”(orge)的含义,见罗2:8注释;参罗1:18注释。福音要救人脱离将来的忿怒(罗5:9)。凡相信福音信息并接受福音条件的人都能获得永生。上帝的愤怒也不再留在他们身上(见约3:36;5:24;约壹3:14)。
帖撒罗尼迦前书2章
提要:1. 福音传给帖撒罗尼迦人的方式,以及他们是如何接受福音的。18.保罗说明他为什么长久与他们分开,以及他切愿见他们的理由。
1 弟兄们,你们自己原晓得我们进到你们那里并不是徒然的。
【本会注释】
你们自己原晓得。保罗在本节继续他从帖前1:5开始的推论。其他人曾自愿见证保罗和他的同工在帖撒罗尼迦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见帖前1:9注释),但使徒现在终于呼吁帖撒罗尼迦信徒自己来追忆往事。每一个福音使者都应有良好的品德,以致在遭到诋毁的时候也能对信徒发出同样的呼吁。
进到你们那里。即保罗和他的同工到那里进行传道。帖撒罗尼迦信徒比别人更清楚这次传道工作在他们的生命中所成就的事。
并不是徒然的。见林前15:10注释。帖撒罗尼迦信徒能亲自为保罗所说的事实作证。
2 我们从前在腓立比被害受辱,这是你们知道的;然而还是靠我们的上帝放开胆量,在大争战中把上帝的福音传给你们。
【本会注释】
被害。很可能保罗和西拉在腓利比受苦以后没几天就前往帖撒罗尼迦工作了(见徒17:1注释)。
受辱。许多信徒无疑亲眼看到罗马人所留下的鞭痕(参加6:17)。使徒感慨未经审判就当众凌辱罗马公民的不公正行为(见徒16:37注释)。
靠我们的上帝。保罗承认他们的勇气不 是生来就有的,而是从上帝那里来的。使徒所传的是“上帝的福音”。上帝会亲自提供必要的勇气使福音得以无畏地传播。
放开胆量。parresiazomai.“冒险”,“勇敢”,“清楚地说话”。传道者在经受了这么严厉的惩罚之后,骗子们(见第3节注释)不再有勇气马上在附近开展工作。
在大争战中。见腓1:30注释,即在大逼迫中。也可能像西2:1那样,是指思想斗争。
上帝的福音。即来自上帝的福音。
3 我们的劝勉不是出于错误,不是出于污秽,也不是用诡诈。
【本会注释】
劝勉。paraklesis.“安慰”(见罗12;8;15:4;腓2:1注释)。这里是指传道士们的传道工作。使徒以最感人的方式宣传福音,给生活在绝望的异教中的外邦人带来安慰,不但使他们信服,也使他们感动。
不是出于错误。保罗断然否认仇敌的诽谤,说他出于邪恶的动机,采用欺诈的手段在引诱人。他和他的同工并不是受到误导的狂热分子。他们传道不是从幻觉和错误的教义出发的。反之,他们所传的是以准确无误的上帝圣道为依据的。真理的圣灵引导着他们解释圣道。
污秽。akatharsia.通常是指淫荡(见罗1:24注释)。但许多注释家认为这里是寓指思想动机的污秽,即贪婪。保罗和他的同工绝无贪婪之念。
诡诈。dolos.见罗1:29注释。这里是指传道的方法,不是采用欺骗的手段,而是用完全真诚的方式。“真以色列人”口中是没有诡诈的。
4 但上帝既然验中了我们,把福音托付我们,我们就照样讲,不是要讨人喜欢,乃是要讨那察验我们心的上帝喜欢。
【本会注释】
验中。dokimazo.见罗2:18;腓1:10注释。这里是指经审查通过。在本节最后用了dokimazo的另一种形式,译为“察验”。
托付。使徒的心思意念经过上帝的审查而通过了。上帝就把宣传福音信息的责任交托给他。保罗把这个托付视为神圣的职责,是“宝贝放在瓦器里”(林后4:7)。他意识到自己是在把上帝的信息传达给人。这个信息是上帝特别拣选托付给他的(徒9:15;林后3:5,6)。
不是要讨人喜欢。使徒一心要讨上帝的喜悦,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时不大计较别人对他的看法(见里前4:3,4;加1:10)。他不是不在意人的感受和偏见。因为他总是小心翼翼,避免不必要地冒犯他人(见林前9:19-23)。但他的目的不是要讨人的喜欢,用诡诈来引诱人,而是力求上帝的满意,把人吸引到他们的创造主那里。
察验我们心。见上面“验中”注释。参罗8:27注释。
5 因为我们从来没有用过谄媚的话,这是你们知道的;也没有藏着贪心,这是上帝可以作见证的。
【本会注释】
谄媚的话。为了证明他们的目的不是讨人的喜欢,保罗提请他的信徒们注意到他们在传道的时候,从来没有用过谄媚的话,以求福音被人接受。帖撒罗尼迦人所最需要的是生活的重大改变。谄媚的话会助长他们的自满情绪,从而看不到自己的需要。这些基督的使徒并没有说花言巧语,像先知那样(见赛30:10;结13:10)。
藏着。prophasis.见腓1:18注释。使徒们并没有用自己的职务来牟利。反之,他们小心避免这样的指控。保罗可以证明自己“未曾贪图一个人的金、银、衣服”(徒20:33;参林后12:14)。
这是上帝可以作见证的。这是庄严的誓言(参腓1:8注释)。保罗可以要求帖撒罗尼迦用亲身的经历见证他和他的同工并没有谄媚他们。但有关他们的动机,他只能求上帝为他们作证了。他就是这样坚决否认了对于他和他的同工是为个人利益而工作的指控。
6 我们作基督的使徒,虽然可以叫人尊重,却没有向你们或向别人求荣耀;
【本会注释】
使徒。使用这个称呼,表明保罗把西拉和提摩太也同样视为基督教的使徒(参罗16:7;林前4:9)。
叫人尊重。作为天上君王的使者,传道人的确应当受到尊重和支持,并可以对信徒提出一定的要求。
求荣耀。保罗不否认自己曾受过人的荣耀。但他从来没有刻意去追求它。他的生活不断地为他这句话的真实性作证(参徒20:19;林后4:5)。外邦人和基督徒都不能指责他追求私利。
7 只在你们中间存心温柔,如同母亲乳养自己的孩子。
【本会注释】
存心温柔。epioi.“仁慈”,“仁爱”。有文本为nepioi(“婴儿”,见太11:25注释)。“温柔”比较符合上下文。
乳养。使徒把自己的无私之爱比作一个乳养孩子的母亲。这位母亲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孩子的生母。她把全部的爱都投到孩子身上。传道人们没有要求帖撒罗尼迦信徒的回报,“也不是辖制所托付”的(彼前5:3),而是极其关心信徒的福利。
8 我们既是这样爱你们,不但愿意将上帝的福音给你们,连自己的性命也愿意给你们,因你们是我们所疼爱的。
【本会注释】
我们既是这样爱你们。homeiromai.“渴望”,“愿望”。本节继续母亲乳养孩子的比喻。第7节强调温柔,本节则强调慈爱。正如乳养孩子的母亲一心爱着孩子,甚至愿意为婴孩舍弃性命,传道人也当愿意舍弃一切。使徒在这里敞开自己的心怀,表明自己深爱这些马其顿早期的信徒。
愿意。或“很高兴”。
上帝的福音。见第2节注释。
给。metadidomi.与他人分享。
性命。psuchai.见太10:28注释。保罗的信徒无法否认他的表白。他们曾亲眼目睹传道人们的勇敢,知道他们曾毫不犹豫地面对生命的危险。
所疼爱的。保罗和他的同工一方面为这些新信徒工作,关注他们冒着强烈的反对为基督站稳立场,一方面竭力为他们祈祷,好使他们接受信息,坚定站立。在这个过程中,新基督徒们越来越为使徒们所爱了。
9 弟兄们,你们记念我们的辛苦劳碌,昼夜做工,传上帝的福音给你们,免得叫你们一人受累。
【本会注释】
你们记念。指帖撒罗尼迦的信徒亲身见证保罗在他们中间的辛劳(见第1,2节)。
辛苦。kopos.见帖前1:3注释。
劳碌。mochthos.“辛劳”,“痛苦”。在林后11:27和帖后3:8中,kopos和mochthos这两个词也是用在一起的。
昼夜。保罗为了自己谋生,同时又决心使福音自由地传开。没有人能指控使徒传道是为了私利。他辛劳是为了不给信徒增加负担(见林前4:12;林后11:9;帖前2:6注释)。
做工。ergazomai.通常是有报酬的。保罗指的是他制作帐篷的工作。
10 我们向你们信主的人,是何等圣洁、公义、无可指摘,有你们作见证,也有上帝作见证。
【本会注释】
是何等。直译是“成为”。本节指行为表现。
圣洁。hosios.“虔诚地”,“蒙上帝喜悦地”。真基督徒的圣洁生活,他对创造主虔诚敬畏的态度,深深地影响了他对于同胞,即上帝众儿女的态度。
公义。dikaios. 其形容词形式见太1:19注释。
无可指摘。amemptos.其形容词形式见帖前3:13注释。
有你们作见证。使徒既已有效地驳斥了他仇敌的三个主要指控:一,他和他的同工是受到误导的狂热分子;二,他们的动机是自私不纯的;三,他们的仁慈和外表的关怀掩盖了他们的欺骗(1-9节),他就再次提请帖撒罗尼迦信徒注意到他们所了解的传道人们的行为。他们对传道人的了解比远比指控者充分。所以他们不应为诽谤所动摇。
也有上帝作见证。保罗再次请求上帝(见第5节注释)给他不为人见的动机作见证。这说明在必要的时候,我们可以请求上帝为我们话语的真实性作证。我们的生活始终应使我们能够提出这样的请求。
11 你们也晓得我们怎样劝勉你们,安慰你们,嘱咐你们各人,好象父亲待自己的儿女一样,
【本会注释】
你们也晓得。参“你们纪念”(见第9节注释)。
劝勉你们,安慰你们,嘱咐你们各人。这三个词描述了每一个基督教传道士工作的三个主要方面。
好象父亲。在第7节中,保罗用母亲乳养孩子的比喻说明传道人对信徒温柔仁慈的态度。现在他用虔诚的父亲教养孩子的比喻,来说明传道人不息不倦地帮助新信徒在基督徒的经验上不断进步。他们教诲大家要忠心,并鼓励灰心的人,劝勉任性的人。这都是本着温柔和仁爱的态度进行的。
12 要叫你们行事对得起那召你们进祂国、得祂荣耀的上帝。
【本会注释】
行事。peripateo.见弗2:2;参西1:10;约壹1:6。使徒辛苦工作的目的是帮助这些新基督徒在生活上与天父儿女的身份相称。否则就会羞辱上帝,使祂的名在不信的人中受到亵渎(参罗2:24注释)。
那召你们。关于上帝呼召的意义,见罗8:28,30;林前1:9;加1:6注释。
祂国。关于这个国度的性质见太4:17;5:3;6:10,13;可3:14注释;参林前6:9注释。保罗这里所指的是现今上帝恩典的国度。基督徒在悔改时蒙召进入上帝恩典的国度(见西1:13注释)。
荣耀。见约1:14;罗3:23注释。现今恩典的国度将结束于上帝永恒的荣耀国度。当耶稣回来招聚信徒进入这个国度的时候,他们将欢然成为其中真正的公民(参太24:31)。保罗劝勉帖撒罗尼迦信徒在生活上要遵循这个荣耀国度的律法(参腓3:20注释)。
13 为此,我们也不住的感谢上帝,因你们听见我们所传上帝的道就领受了;不以为是人的道,乃以为是上帝的道。这道实在是上帝的,并且运行在你们信主的人心中。
【本会注释】
为此。“因为这个原因”。有的文本没有“为”字。
感谢上帝。参帖前1:2,3注释。保罗深知信徒当初的信心。他想向他们强调这一点,免得他们对此产生怀疑,丧失信心。
听见。paralambano.指外表的领受,即听见信息。
上帝的道。保罗对他所传信息的来源是没有任何疑问的。他知道这信息来自上帝。他也把圣经的话语教导帖撒罗尼迦的信徒(徒17:2)。他很高兴他们也认识到他信息的神圣来源,并把他们的这种认识作为自己快乐的一个重要原因。
领受。dechomai.指内心的领受,即接受信息。
运行在。energeo(见腓2:13注释)。当信徒接受上帝的道获得生命的时候,这道在实行上帝所指定的任务。
你们信主的人心中。上帝的道因基督徒的信运行在他们身上。上帝的道只有与信心“调和”才有功效(来4:2)。“这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罗1:16)。在保罗的一个伟大祈祷中,他说“上帝能照着运行在我们心里的大力,为我们成就超过所求所想的(弗4:2)。他还谈到他个人的经验,说他照着上帝在他“里面运用的大力尽心竭力”传道(西1:29)。本节说上帝之道的大能运行在帖撒罗尼迦信徒身上,使他们能够忍受试炼与逼迫。
14 弟兄们,你们曾效法犹太中,在基督耶稣里上帝的各教会;因为你们也受了本地人的苦害,象他们受了犹太人的苦害一样。
【本会注释】
效法。mimetai.见帖前1:6注释。
犹太。为什么保罗把帖撒罗尼迦信徒与犹太基督徒进行比较的原因不详。他可能把犹太教会作为坚持信仰的典范,或者在帖撒罗尼迦犹太籍的逼迫者让他想起了在巴勒斯坦的相似状况。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他都高度评价犹太的信徒,以他们为其他教会效法的模范。
在基督耶稣里。这说明保罗所指的是犹太的基督教会,而不是自以为是上帝教会的犹太人会堂。犹太的基督徒在他们民族拒绝了福音信息的领袖手中遭遇了严酷的迫害(徒8:1;9:1,2)。帖撒罗尼迦信徒则受到了犹太人所煽动的外邦人的迫害(徒17:5-8)。所以,在巴勒斯坦和帖撒罗尼迦的这两个基督教团体因共同的遭遇而能彼此同情。
上帝的各教会。“教会”仅在本节和林前11:16采用复数形式,在《新约》其他地方均采用单数形式(徒20:28等)。
15 这犹太人杀了主耶稣和先知,又把我们赶出去。他们不得上帝的喜悦,且与众人为敌;
【本会注释】
杀了主耶稣。帖撒罗尼迦教会是一个外邦的教会,但其中的许多成员原来是信奉犹太教的(见徒17:4)。他们过去都接受他们城里的犹太人领袖给予他们宗教方面的指导。他们曾以为保罗的教训是有错误的,因为这些教训惹起了宗教领袖对他和他随从者的怒气。但保罗指明他们的敌意是不足为奇的,因为他们曾“杀了主耶稣和先知”(帖前2:15;参太23:31;徒7:52)。使徒认为犹太人当为基督的死负责(参徒2:23注释)。
又把我们赶出去。这句话既能从广义上,又可以从狭义上理解。犹太人从保罗悔改时起就开始追逼他(见徒9:23注释),而且继续不断地算计他和他的同工(见徒13:45注释)。尤其是这些犹太人在帖撒罗尼迦惹事生非,把保罗,西拉和提摩太追逐到庇哩亚(见徒17:13注释)。
不得上帝的喜悦。原文的动词形式说明犹太人一贯不得上帝的喜悦。他们为上帝发热心,以为他们的残忍偏执是在讨上帝的喜悦(约16:2)。然而他们对于基督徒的敌意是出于妒忌。是妒忌之心引发了帖撒罗尼迦和其他地方的逼迫(徒17:5;13:45)。这种行为只能招致上帝强烈的不悦。
且与众人为敌。犹太人是在与全人类为敌。如果他们的热心是以上帝的爱为基础的,他们就会爱他们的同胞。但他们却表现出一种狭隘的排外主义。这种态度使许多异教的作者把犹太人描写成“只知道仇视”其他民族的人(塔西图《历史》5.5)。保罗认为这种敌意甚至使他们企图扣留福音,不让想要得到的人得到(见16节)。
16 不许我们传道给外邦人使外邦人得救,常常充满自己的罪恶。上帝的忿怒临在他们身上已经到了极处。
【本会注释】
不许。koluo. 犹太人“走遍洋海陆地,勾引一个人入教”(太23:15),让他接受犹太教。但他们又竭尽全力阻止基督徒传播基督救恩的福音。
使外邦人得救。保罗坚信使徒们的传道会使接受福音信息的人得救。他知道除了耶稣基督之外别无救恩(徒4:12)。他也从个人的经验中得知,任何传播福音的努力都会招惹犹太人的怒气(参徒22:22)
常常。犹太人残杀旧约时代的先知,拒绝和钉死他们的主,现在又残酷地迫害祂的门徒,他们的罪孽越来越深重,直至恶贯满盈。
充满。anapleroo.或“满溢”。犹太人不接受基督的救恩,又不让别人获得救主牺牲的好处,因此他们就恶贯满盈了(参徒22:22)。
忿怒。指上帝的愤怒(见帖前1:10注释)。
临在。上帝对祂选民的愤怒尚未爆发(要到公元70年),但保罗已看到了犹太人的前途,满有把握地说到他们即将面临的结局。根据《旧约》的预言和我们主亲自的见证(太23:37-39;24:15-20),以及圣灵的启示,使徒能够看见上帝的愤怒就要落在这个不知悔改的民族了。耶路撒冷虽然还没有毁灭,但上帝的保护已经撤消。不久这座城市将遭到“践踏”,犹太人将分散,主的预言将要应验(见路19:43,44;21:24注释)。
已经到了极处。“终于”。
17 弟兄们,我们暂时与你们离别,是面目离别,心里却不离别;我们极力地想法子,很愿意见你们的面。
【本会注释】
暂时。不知道从他离开他们(徒17:10)到他写这封书信相隔多少时间,但几个月一定有的。
与你们离别。aporphanizo.在15,16节说到犹太人之后,使徒又回到原来的话题,说他对于他们的爱丝毫没有减少。原文暗示保罗和他的信徒之间亲密的家庭关系。当环境把他们分开的时候,双方就有一种亲人分离的感觉。
极力地。spoudazo.“努力”,“勤劳”。
想法子。保罗一心一意设法回访帖撒罗尼迦。
很愿意。保罗告诉帖撒罗尼迦信徒,他千方百计想回去见他们。这样的保证足以驳斥他的犹太对手暗示是他故意不去帖撒罗尼迦的说法。使徒们是被迫离开帖撒罗尼迦的新信徒的。所以他们越发想要回去。
18 所以我们有意到你们那里;我保罗有一两次要去,只是撒但阻挡了我们。
【本会注释】
所以我们有意到你们那里。
我们有意到你们那里。即“我们希望来”或“我们愿意来”。
我保罗。保罗在这里把自己与整封信中同他联系在一起的同工们区别开来。这是为了准确地表达事实。因为保罗前往雅典时,西拉和提摩太留在了庇哩亚(徒17:14)。奉保罗的指示,提摩太曾访问过一次帖撒罗尼迦(帖前3:1,2)。他们三人都想再去。但使徒在说到他自己的时候,强调他曾一两次,即再三计划要去。他很想见他们。
撒但。保罗的传道行程是受圣灵引导的。在途经帖撒罗尼迦要进入欧洲之前,使徒原想在这个亚细亚的行省或比提雅工作。但圣灵让他离开这些地方(徒16:6,7)。然而并不是圣灵要保罗和他的同工离开帖撒罗尼迦,且不许他们回来。实际上这是大仇敌撒但的工作。
阻挡。egkopto。或“切断道路交通”。就像赛车时自私的车手把车拦在路上,挡住了后面对手的前进,撒但也把障碍放在保罗的道路上,不让他回帖撒罗尼迦。使徒没有告诉我们撒但阻挡他的方式。然而撒但只能阻碍,却挡不住福音的最后胜利。上主乃是统治者。祂和祂的教会一定能取得胜利。
19 我们的盼望和喜乐,并所夸的冠冕是什么呢?岂不是我们主耶稣来的时候、你们在祂面前站立得住吗?
【本会注释】
我们的盼望。使徒在这里说出了他想回去见帖撒罗尼迦信徒最主要的理由。他想把他的信徒呈献给主耶稣作为他忠心传道的战利品。他的盼望不是没有根据的。因为他关注着帖撒罗尼迦信徒的生活中所表现的美好品格(见帖前1:3,4注释)。
喜乐。见腓4:1注释;参林后1:14注释。
所夸的冠冕。在胜利的日子,保罗将完全可以指着他的信徒夸口,很高兴主曾用他帮助他们得救。使徒在这里所表达的情感对于他的读者有两方面的效果:一,让他们相信他是真心爱他们,并希望再次访问他们的。二,鼓励他们在逼迫之中继续坚定不移。
来。parousia.见太24:3注释。
在祂面前。参帖前3:13。
20 因为你们就是我们的荣耀,我们的喜乐。
【本会注释】
保罗曾说他的信徒是他的“盼望”,“喜乐”和“冠冕”。现在他说他们也是他的“荣耀”。这是对帖撒罗尼迦信徒的赞扬。这些信徒不仅是基督荣耀再来时他的喜乐和冠冕,而且也是他现在的骄傲和快乐。他因上帝的灵在他们中间运行的证据而自豪。他们的信心,爱心和盼望(帖前1:3)以及他们的传道热情(第8节),是保罗快乐和感激的原因(第2节)。尽管存在种种障碍,他的心依然是在帖撒罗尼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