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约:约书亚记15章
犹大所得之地
15:1 犹大支派按着宗族拈阄所得之地是在尽南边,到以东的交界,向南直到寻的旷野。
15:2 他们的南界,是从盐海的尽边,就是从朝南的海汊起,
15:3 通到亚克拉滨坡的南边,接连到寻,上到加低斯巴尼亚的南边,又过希斯仑,上到亚达珥,绕到甲加,
15:4 接连到押们,通到埃及小河,直通到海为止。这就是他们的南界。
15:5 东界是从盐海南边到约旦河口。北界是从约旦河口的海汊起,
15:6 上到伯曷拉,过伯亚拉巴的北边,上到吕便之子波罕的磐石。
15:7 从亚割谷往北,上到底璧,直向河南亚都冥坡对面的吉甲。又接连到隐示麦泉,直到隐罗结,
15:8 上到欣嫩子谷,贴近耶布斯的南界(耶布斯就是耶路撒冷)。又上到欣嫩谷西边的山顶,就是在利乏音谷极北的边界。
15:9 又从山顶延到尼弗多亚的水源,通到以弗仑山的城邑,又延到巴拉(巴拉就是基列耶琳)。
15:10 又从巴拉往西绕到西珥山,接连到耶琳山的北边(耶琳就是基撒仑)。又下到伯示麦过亭纳,
15:11 通到以革伦北边,延到施基仑,接连到巴拉山,又通到雅比聂,直通到海为止。
15:12 西界就是大海和靠近大海之地,这是犹大人按着宗族所得之地四围的交界。
15:13 约书亚照耶和华所吩咐的,将犹大人中的一段地,就是基列亚巴,分给耶孚尼的儿子迦勒。亚巴是亚衲族的始祖(基列亚巴就是希伯仑)。
15:14 迦勒就从那里赶出亚衲族的三个族长,就是示筛、亚希幔、挞买。
15:15 又从那里上去,攻击底璧的居民,这底璧从前名叫基列西弗。
15:16 迦勒说:“谁能攻打基列西弗,将城夺取,我就把我女儿押撒给他为妻。”
俄陀聂攻取基列西弗
15:17 迦勒兄弟基纳斯的儿子俄陀聂夺取了那城,迦勒就把女儿押撒给他为妻。
15:18 押撒过门的时候,劝丈夫向她父亲求一块田,押撒一下驴,迦勒问她说:“你要什么?”
15:19 她说:“求你赐福给我,你既将我安置在南地,求你也给我水泉。”她父亲就把上泉下泉赐给她。
犹大所得之邑
15:20 以下是犹大支派按着宗族所得的产业。
15:21 犹大支派尽南边的城邑,与以东交界相近的,就是甲薛、以得、雅姑珥、
15:22 基拿、底摩拿、亚大达、
15:23 基低斯、夏琐、以提楠、
15:24 西弗、提练、比亚绿、
15:25 夏琐哈大他、加略希斯仑(加略希斯仑就是夏琐)、
15:26 亚曼、示玛、摩拉大、
15:27 哈萨迦大、黑实门、伯帕列、
15:28 哈萨书亚、别是巴、比斯约他、
15:29 巴拉、以因、以森、
15:30 伊勒多腊、基失、何珥玛、
15:31 洗革拉、麦玛拿、三撒拿、
15:32 利巴勿、实忻、亚因、临门,共二十九座城,还有属城的村庄。
15:33 在高原有以实陶、琐拉、亚实拿、
15:34 撒挪亚、隐干宁、他普亚、以楠、
15:35 耶末、亚杜兰、梭哥、亚西加、
15:36 沙拉音,亚底他音,基底拉、基底罗他音,共十四座城,还有属城的村庄。
15:37 又有洗楠、哈大沙、麦大迦得、
15:38 底连、米斯巴、约帖、
15:39 拉吉、波斯加、伊矶伦、
15:40 迦本、拉幔、基提利、
15:41 基低罗、伯大衮、拿玛、玛基大,共十六座城,还有属城的村庄。
15:42 又有立拿、以帖、亚珊、
15:43 益弗他、亚实拿、尼悉、
15:44 基伊拉、亚革悉、玛利沙,共九座城,还有属城的村庄。
15:45 又有以革伦和属以革伦的镇市村庄。
15:46 从以革伦直到海,一切靠近亚实突之地,并属其地的村庄。
15:47 亚实突和属亚实突的镇市村庄,迦萨和属迦萨的镇市村庄,直到埃及小河,并大海和靠近大海之地。
15:48 在山地有沙密、雅提珥、梭哥、
15:49 大拿、基列萨拿(基列萨拿就是底璧)、
15:50 亚拿伯、以实提莫、亚念、
15:51 歌珊、何伦、基罗,共十一座城,还有属城的村庄。
15:52 又有亚拉、度玛、以珊、
15:53 雅农、伯他普亚、亚非加、
15:54 宏他、基列亚巴(基列亚巴就是希伯仑)、洗珥,共九座城,还有属城的村庄。
15:55 又有玛云、迦密、西弗、淤他、
15:56 耶斯列、约甸、撒挪亚、
15:57 该隐、基比亚、亭纳,共十座城,还有属城的村庄。
15:58 又有哈忽、伯夙、基突、
15:59 玛腊、伯亚诺、伊勒提君,共六座城,还有属城的村庄。
15:60 又有基列巴力(基列巴力就是基列耶琳)、拉巴,共两座城,还有属城的村庄。
15:61 在旷野有伯亚拉巴、密丁、西迦迦、
15:62 匿珊、盐城、隐基底,共六座城,还有属城的村庄。
15:63 至于住耶路撒冷的耶布斯人,犹大人不能把他们赶出去,耶布斯人却在耶路撒冷与犹大人同住,直到今日。
旧约:约书亚记16章
16:1 约瑟的子孙拈阄所得之地,是从靠近耶利哥的约旦河起,以耶利哥东边的水为界,从耶利哥上去,通过山地的旷野,到伯特利。
16:2 又从伯特利到路斯,接连到亚基人的境界,至亚他绿。
16:3 又往西下到押利提人的境界,到下伯和仑的境界,直到基色,通到海为止。
16:4 约瑟的儿子玛拿西、以法莲就得了他们的地业。
以法莲所得之地
16:5 以法莲子孙的境界,按着宗族所得的,记在下面。他们地业的东界是亚他绿亚达到上伯和仑;
16:6 往西通到北边的密米他,又向东绕到他纳示罗,又接连到雅挪哈的东边,
16:7 从雅挪哈下到亚他绿,又到拿拉,达到耶利哥,通到约旦河为止。
16:8 从他普亚往西,到加拿河,直通到海为止。这就是以法莲支派按着宗族所得的地业。
16:9 另外在玛拿西人地业中,得了些城邑和属城的村庄。这都是分给以法莲子孙的。
16:10 他们没有赶出住基色的迦南人;迦南人却住在以法莲人中间,成为做苦工的仆人,直到今日。
旧约:耶利米书1章
耶利米奉召为先知之时
1:1 便雅悯地亚拿突城的祭司中,希勒家的儿子耶利米的话记在下面。
1:2 犹大王亚们的儿子约西亚在位十三年,耶和华的话临到耶利米。
1:3 从犹大王约西亚的儿子约雅敬在位的时候,直到犹大王约西亚的儿子西底家在位的末年,就是十一年五月间耶路撒冷人被掳的时候,耶和华的话也常临到耶利米。
1:4 耶利米说,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
1:5 “我未将你造在腹中,我已晓得你;你未出母胎,我已分别你为圣;我已派你作列国的先知。”
1:6 我就说:“主耶和华啊,我不知怎样说,因为我是年幼的。”
1:7 耶和华对我说:“你不要说‘我是年幼的’,因为我差遣你到谁那里去,你都要去;我吩咐你说什么话,你都要说。
1:8 你不要惧怕他们,因为我与你同在,要拯救你。这是耶和华说的。”
1:9 于是耶和华伸手按我的口,对我说:“我已将当说的话传给你。
1:10 看哪!我今日立你在列邦列国之上,为要施行拔出、拆毁、毁坏、倾覆,又要建立、栽植。”
耶利米见杏枝沸釜
1:11 耶和华的话又临到我说:“耶利米,你看见什么?”我说:“我看见一根杏树枝。”
1:12 耶和华对我说:“你看得不错;因为我留意保守我的话,使得成就。”
预言犹大遭灾
1:13 耶和华的话第二次临到我说:“你看见什么?”我说:“我看见一个烧开的锅,从北而倾。”
1:14 耶和华对我说:“必有灾祸从北方发出,临到这地的一切居民。”
1:15 耶和华说:“看哪!我要召北方列国的众族,他们要来,各安座位在耶路撒冷的城门口,周围攻击城墙,又要攻击犹大的一切城邑。
1:16 至于这民的一切恶,就是离弃我,向别神烧香,跪拜自己手所造的,我要发出我的判语攻击他们。
耶和华慰勉耶利米
1:17 所以你当束腰,起来将我所吩咐你的一切话告诉他们。不要因他们惊惶,免得我使你在他们面前惊惶。
1:18 看哪!我今日使你成为坚城、铁柱、铜墙,与全地和犹大的君王、首领、祭司,并地上的众民反对。
1:19 他们要攻击你,却不能胜你,因为我与你同在,要拯救你。”这是耶和华说的。
旧约:耶利米书2章
2章提要
1 上帝用以前对待犹太人的仁慈,说明他们的背叛是毫无理由的,9 是没有先例的。14 他们是咎由自取的。20 犹大的罪。31 她所依靠的已被弃绝。
责犹大人负罪悖逆
2:1 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
2:2 “你去向耶路撒冷人的耳中喊叫说,耶和华如此说:‘你幼年的恩爱,婚姻的爱情,你怎样在旷野,在未曾耕种之地跟随我,我都记得。
2:3 那时以色列归耶和华为圣,作为土产初熟的果子,凡吞吃它的必算为有罪,灾祸必临到他们。’”这是耶和华说的。
2:4 雅各家、以色列家的各族啊,你们当听耶和华的话。
2:5 耶和华如此说:“你们的列祖见我有什么不义,竟远离我,随从虚无的神,自己成为虚妄的呢?
2:6 他们也不说,那领我们从埃及地上来,引导我们经过旷野、沙漠有深坑之地,和乾旱死荫、无人经过、无人居住之地的耶和华在哪里呢?
2:7 我领你们进入肥美之地,使你们得吃其中的果子和美物。但你们进入的时候,就玷污我的地,使我的产业成为可憎的。
2:8 祭司都不说:‘耶和华在哪里呢?’传讲律法的都不认识我,官长违背我,先知藉巴力说预言,随从无益的神。”
悖逆无比
2:9 耶和华说:“我因此必与你们争辩,也必与你们的子孙争辩。
2:10 你们且过到基提海岛去察看,打发人往基达去留心查考,看曾有这样的事没有?
2:11 岂有一国换了他的神吗?其实这不是神!但我的百姓将他们的荣耀换了那无益的神。
2:12 诸天哪,要因此惊奇,极其恐慌,甚为凄凉!”这是耶和华说的。
2:13 “因为我的百姓做了两件恶事,就是离弃我这活水的泉源,为自己凿出池子,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
遭灾受祸因罪自招
2:14 以色列是仆人吗?是家中生的奴仆吗?为何成为掠物呢?
2:15 少壮狮子向他咆哮,大声吼叫,使他的地荒凉;城邑也都焚烧,无人居住。
2:16 挪弗人和答比匿人也打破你的头顶。
2:17 这事临到你身上,不是你自招的吗?不是因耶和华你 神引你行路的时候,你离弃他吗?
2:18 现今你为何在埃及路上要喝西曷的水呢?你为何在亚述路上要喝大河的水呢?
2:19 你自己的恶必惩治你;你背道的事必责备你。由此可知可见,你离弃耶和华你的 神,不存敬畏我的心,乃为恶事,为苦事。”这是主万军之耶和华说的。
历数犹大罪恶
2:20 “我在古时折断你的轭,解开你的绳索,你说:‘我必不事奉耶和华。’因为你在各高冈上、各青翠树下屈身行淫。 (注:或作“我在古时折断你的轭,解开你的绳索,你就说:‘我必不事奉别神。’谁知你在各高冈上、各青翠树下仍屈身行淫。”)。
2:21 然而我栽你是上等的葡萄树,全然是真种子,你怎么向我变为外邦葡萄树的坏枝子呢?
2:22 你虽用硷、多用肥皂洗濯,你罪孽的痕迹仍然在我面前显出。”这是主耶和华说的。
2:23 你怎能说‘我没有玷污,没有随从众巴力’?你看你谷中的路,就知道你所行的如何。你是快行的独峰驼,狂奔乱走;
2:24 你是野驴惯在旷野,欲心发动就吸风,起性的时候谁能使它转去呢?凡寻找它的必不至疲乏,在它的月份必能寻见。
2:25 我说:‘你不要使脚上无鞋,喉咙乾渴。’你倒说:‘这是枉然。我喜爱别神,我必随从他们。’
遭遇患难始求救援
2:26 贼被捉拿,怎样羞愧,以色列家和他们的君王、首领、祭司、先知也都照样羞愧。
2:27 他们向木头说‘你是我的父’;向石头说‘你是生我的’。他们以背向我,不以面向我,及至遭遇患难的时候却说:‘起来拯救我们!’
2:28 你为自己做的神在哪里呢?你遭遇患难的时候,叫他们起来拯救你吧!犹大啊,你神的数目与你城的数目相等。”
2:29 耶和华说:“你们为何与我争辩呢?你们都违背了我。
2:30 我责打你们的儿女是徒然的,他们不受惩治。你们自己的刀吞灭你们的先知,好像残害的狮子。
2:31 这世代的人哪,你们要看明耶和华的话:我岂向以色列作旷野呢?或作幽暗之地呢?我的百姓为何说‘我们脱离约束,再不归向你了’?
2:32 处女岂能忘记她的妆饰呢?新妇岂能忘记她的美衣呢?我的百姓却忘记了我无数的日子。
2:33 你怎么修饰你的道路要求爱情呢?就是恶劣的妇人你也叫她们行你的路。
2:34 并且你的衣襟上有无辜穷人的血,你杀他们并不是遇见他们挖窟窿,乃是因这一切的事。
2:35 你还说:‘我无辜,耶和华的怒气必定向我消了。’看哪!我必审问你,因你自说:‘我没有犯罪。’
2:36 你为何东跑西奔,要更换你的路呢?你必因埃及蒙羞,像从前因亚述蒙羞一样。
2:37 你也必两手抱头从埃及出来。因为耶和华已经弃绝你所倚靠的,你必不因他们得顺利。
旧约:诗篇95篇
劝众歌颂耶和华
诗95:1 来啊,我们要向耶和华歌唱;向拯救我们的磐石欢呼!
诗95:2 我们要来感谢他,用诗歌向他欢呼!
诗95:3 因耶和华为大 神,为大王,超乎万神之上。
诗95:4 地的深处在他手中,山的高峰也属他。
诗95:5 海洋属他,是他造的;旱地也是他手造成的。
戒民勿干主怒致失所许之福
诗95:6 来啊,我们要屈身敬拜,在造我们的耶和华面前跪下。
诗95:7 因为他是我们的 神,我们是他草场的羊,是他手下的民。惟愿你们今天听他的话。
诗95:8 你们不可硬着心,像当日在米利巴,就是在旷野的玛撒。
诗95:9 那时,你们的祖宗试我探我,并且观看我的作为。
诗95:10 四十年之久,我厌烦那世代,说:“这是心里迷糊的百姓,竟不晓得我的作为!”
诗95:11 所以我在怒中起誓说:“他们断不可进入我的安息!”
新约:约翰福音18章
盗卖和捉拿
18:1 耶稣说了这话,就同门徒出去,过了汲沦溪,在那里有一个园子,他和门徒进去了。
18:2 卖耶稣的犹大也知道那地方,因为耶稣和门徒屡次上那里去聚集。
18:3 犹大领了一队兵和祭司长并法利赛人的差役,拿着灯笼、火把、兵器,就来到园里。
18:4 耶稣知道将要临到自己的一切事,就出来对他们说:“你们找谁?”
18:5 他们回答说:“找拿撒勒人耶稣。”耶稣说:“我就是!”卖他的犹大也同他们站在那里。
18:6 耶稣一说“我就是”,他们就退后倒在地上。
18:7 他又问他们说:“你们找谁?”他们说:“找拿撒勒人耶稣。”
18:8 耶稣说:“我已经告诉你们,我就是。你们若找我,就让这些人去吧!”
18:9 这要应验耶稣从前的话,说:“你所赐给我的人,我没有失落一个。”
18:10 西门彼得带着一把刀,就拔出来,将大祭司的仆人砍了一刀,削掉他的右耳,那仆人名叫马勒古。
18:11 耶稣就对彼得说:“收刀入鞘吧!我父所给我的那杯,我岂可不喝呢?”
拿住耶稣
18:12 那队兵和千夫长并犹太人的差役就拿住耶稣,把他捆绑了,
18:13 先带到亚那面前,因为亚那是本年作大祭司该亚法的岳父。
18:14 这该亚法就是从前向犹太人发议论说“一个人替百姓死是有益的”那位。
彼得初次不认主
18:15 西门彼得跟着耶稣,还有一个门徒跟着。那门徒是大祭司所认识的,他就同耶稣进了大祭司的院子,
18:16 彼得却站在门外。大祭司所认识的那个门徒出来,和看门的使女说了一声,就领彼得进去。
18:17 那看门的使女对彼得说:“你不也是这人的门徒吗?”他说:“我不是。”
18:18 仆人和差役因为天冷,就生了炭火,站在那里烤火,彼得也同他们站着烤火。
18:19 大祭司就以耶稣的门徒和他的教训盘问他。
18:20 耶稣回答说:“我从来是明明地对世人说话。我常在会堂和殿里,就是犹太人聚集的地方教训人,我在暗地里并没有说什么。
18:21 你为什么问我呢?可以问那听见的人,我对他们说的是什么;我所说的,他们都知道。”
18:22 耶稣说了这话,旁边站着的一个差役用手掌打他,说:“你这样回答大祭司吗?”
18:23 耶稣说:“我若说得不是,你可以指证那不是;我若说得是,你为什么打我呢?”
18:24 亚那就把耶稣解到大祭司该亚法那里,仍是捆着解去的。
彼得二次三次不认主
18:25 西门彼得正站着烤火,有人对他说:“你不也是他的门徒吗?”彼得不承认,说:“我不是!”
18:26 有大祭司的一个仆人,是彼得削掉耳朵那人的亲属,说:“我不是看见你同他在园子里吗?”
18:27 彼得又不承认。立时鸡就叫了。
耶稣在彼拉多前受审
18:28 众人将耶稣从该亚法那里往衙门内解去,那时天还早,他们自己却不进衙门,恐怕染了污秽,不能吃逾越节的筵席。
18:29 彼拉多就出来,到他们那里,说:“你们告这人是为什么事呢?”
18:30 他们回答说:“这人若不是作恶的,我们就不把他交给你。”
18:31 彼拉多说:“你们自己带他去,按着你们的律法审问他吧!”犹太人说:“我们没有杀人的权柄。”
18:32 这要应验耶稣所说自己将要怎样死的话了。
18:33 彼拉多又进了衙门,叫耶稣来,对他说:“你是犹太人的王吗?”
18:34 耶稣回答说:“这话是你自己说的,还是别人论我对你说的呢?”
18:35 彼拉多说:“我岂是犹太人呢?你本国的人和祭司长把你交给我,你做了什么事呢?”
18:36 耶稣回答说:“我的国不属这世界。我的国若属这世界,我的臣仆必要争战,使我不至于被交给犹太人;只是我的国不属这世界。”
18:37 彼拉多就对他说:“这样,你是王吗?”耶稣回答说:“你说我是王,我为此而生,也为此来到世间,特为给真理作见证。凡属真理的人就听我的话。”
查不出耶稣有什么罪
18:38 彼拉多说:“真理是什么呢?”说了这话,又出来到犹太人那里,对他们说:“我查不出他有什么罪来,
18:39 但你们有个规矩,在逾越节要我给你们释放一个人,你们要我给你们释放犹太人的王吗?”
18:40 他们又喊着说:“不要这人,要巴拉巴!”这巴拉巴是个强盗。
约书亚记15章
提要:1 分给犹大支派的土地。13 迦勒攻占的土地。16 俄陀聂因为他的勇敢娶了迦勒的女儿押撒为妻。18 她得到父亲的祝福。21 犹大的城镇。63 没有征服耶布斯人。
1 犹大支派按着宗族拈阄所得之地是在尽南边,到以东的交界,向南直到寻的旷野。
【本会注释】
犹大支派。有人认为本章的叙述最好应该从上一章最后一句开始: “于是国中太平,没有征战了。犹大支派按着宗族拈阄所得之地是在尽南边”。约书亚在从吉甲起程以前就为犹大,以法莲和玛拿西半个支派分配了土地。由于未加说明的原因,其他支派土地的分配没有马上完成。可能犹大和约瑟的后代比较勇敢,急于攻占领自己的土地,其他支派则比较怠懈和畏惧。此外,犹大和约瑟传承了流便被剥夺了的长子权利。犹大获得了统治权。约瑟得到了双份产业。他们可能因此而先行分配。犹大支派在南边。约瑟的儿子们在中部。当营地迁到士罗以后,才给剩下的七个支派分配土地。在把土地分给这七个支派以前,还得进行更加详细和广泛的调查。第一次分配土地并不是独断专行的。各支派如果意识到其他支派得的较少,就绝不会自私地偏留自己的份。后来他们又进行了一些调整。
迦南的许多城邑早已毁灭,没有留下遗迹可以辨认。但也有许多城市保留了古代的名称和可以辨认的特征。这就有助于比较准确地确定各个支派的疆域。考古学家不断发现更多的城市,更准确地找到古代地名的位置,从而越来越精确地了解巴勒斯坦的地理。本章前十二节确定了犹大支派的疆域。
以东的交界。犹大支派的领土在迦南的最南部,在东南与以东接壤,南边是寻的旷野。本节所指出犹大南部的边界和民34:3-5所描述以色列的南部边界是一致的。
2 他们的南界是从盐海的尽边,就是从朝南的海汊起,
【本会注释】
朝南的海汊。七十士译本为 “从向南延伸的高地”。叙利亚译本为“他们的边界从盐海南岸开始,延伸到向南的海口”。 七十士译本可能把“海汊”理解为伸入死海的那块陆地了。叙利亚译本也受其影响。该词一般指伸出的地岬。但根据上下文,最好应理解为盐海的南端。
3 通到亚克拉滨坡的南边,接连到寻,上到加低斯巴尼亚的南边,又过希斯仑,上到亚达珥,绕到甲加,
【本会注释】
亚克拉滨坡。直译是“蝎子之山”,或“蝎子的高地”(见民34:4),可能是因为那里蝎子很多。该地大概位于哈拉山到死海的中途。书11:17;12:7曾提到哈拉山。
连接到寻。或“横越到寻”,需要过山。
加低斯巴尼亚。或“从南边直上到加低斯巴尼亚”,在别是巴以南一段距离处。有人认为它是希伯仑以南118公里处的艾因库戴拉(`Ain el-Qudeirât);也有人认为是希伯仑东南8公里的艾因奎戴斯(`Ain Qedeis)。
希斯仑。希斯仑,亚达珥,甲加的准确位置不得而知。这条边界显然是从加低斯向西北直到亚达珥,然后再向西。他可能是沿着巴兰旷野和寻旷野的边界。加低斯巴尼亚似乎就在这条边界上,因为圣经说它在这两个旷野里(民13:26;20:1)。
4 接连到押们,通到埃及小河,直通到海为止。这就是他们的南界。
【本会注释】
埃及小河。据认为是指艾里什河(Wadi el-`Arish) 的北部支流。边界顺着这条河直到地中海。
5 东界是从盐海南边到约但河口。北界是从约但河口的海汊起,
【本会注释】
东部边界就是整个盐海海岸,从南部海湾到北部海湾(见第二节注释),就是约旦河的入海口。北部边界从这里开始。
6 上到伯曷拉,过伯亚拉巴的北边,上到流便之子波罕的磐石;
【本会注释】
伯曷拉。直译是“鹧鸪之家”,现名艾因哈雅拉(`Ain Hajlah)。距约旦河3公里,在河口与以色列人安营的吉甲之间。伯曷拉在边界上,但属于便雅悯支派。
伯亚拉巴。直译是“旷野之家”,或“亚拉巴之家”。亚拉巴是约旦河边的低地。伯亚拉巴的准确位置不详,但可能靠近死海北部荒原的加拉利(`en Gharabeh)。有时称它属犹大(第61节),有时称它属便雅悯(书18:22)。
波罕的磐石。这里说边界是上到波罕的磐石,而书18:17又说边界是下到波罕的磐石。可见这块磐石一定是在附近的山坡上,位于伯亚拉巴的西边。这块磐石为什么以流便儿子的名字来命名就不得而知了。波罕也不住在这里。至少流便支派的领土是在河的另一边。但波罕可能属于那些过河来帮助其他支派夺取土地的流便后人,建立了功勋,死后埋葬于此,立石碑作纪念,被称为波罕的磐石。
7 从亚割谷往北,上到底璧,直向河南亚都冥坡对面的吉甲;又接连到隐示麦泉,直通到隐罗结,
【本会注释】
底壁。不是书10:38中的底壁,而是位于耶路撒冷到耶利哥中途的托格里特底比(Thogret ed-Debr)。
亚割谷。耶利哥南边的平原,叫布克亚(el-Buqe`ah)。西南东北西南走向,约5公里,位于古姆兰遗迹(Khirbet Qumrân )以西,在犹大旷野的北部。见61节注释。
亚都冥。在耶路撒冷到耶利哥的路上。“上到……亚都冥”指这里的一个山口。本节“河”的原文指“冬季的溪流”,只在冬天下雨时有水,其它季节都是干涸的。这个河谷据认为就是现在的达拉特达姆(Tal`at ed-Damm)。
隐士麦泉。直译是“太阳泉”。位于从耶路撒冷到耶利哥的路上,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现在的埃尔菏达泉(`Ain el-Hôd ),离伯大尼不远,是到达约旦河以前的最后一个水泉,被称为使徒泉。
隐罗结。直译是“探子泉”。这是耶路撒冷城外的一个水泉或水井,在基纯谷和欣嫩谷的交汇处。
8 上到欣嫩子谷,贴近耶布斯的南界(耶布斯就是耶路撒冷);又上到欣嫩谷西边的山顶,就是在利乏音谷极北的边界;
【本会注释】
欣嫩子谷。又叫“欣嫩谷”。源于希伯来词gehinnom ,后派生出希腊词gehenna(“地狱” 。见太5:22,29,30;10:28;18:9;23:15;可9:43,45,47;路12:5;雅3:6),在《圣经》中是一个臭名昭著的地方,因为人们在这里献祭给摩洛,包括献儿童。上面的邱坛受到过约西亚的污秽。后来耶路撒冷的垃圾又在那里焚烧。一般认为“欣嫩”一名来自其原来的主人。也有人认为该名来源于一个已废的词,意为“哀哭”。鉴于这里曾有许多无辜的儿童受害,这样推定比较合理(见王下23:10;耶7:31)。约西亚王废除了欣嫩谷的偶像,污秽了邱坛以后,那谷显然成了耶路撒冷的垃圾场,和大家咒诅的地方。那里一直有火在焚烧各种污秽之物,以防止病菌的传播。它在耶路撒冷西南面,与隐罗结的所在的城东南的基纯谷汇合。
耶布斯的南界。直译是“耶布斯的肩头”,可能指耶布斯城所坐落的高原或山脊。由于边界从耶路撒冷城的南边绕过去,这城就留在便雅悯支派的境内了。
山顶。指欣嫩谷西边的山顶。
利乏音谷。撒下5:18。从耶路撒冷西南角向南延伸到伯利恒。这个地区非常富饶,为攻打耶路撒冷的敌人所觊觎。这也是两次打败非利士人的地方(撒下5:18-22;23:13;代上11:15;14:9)。
9 又从山顶延到尼弗多亚的水源,通到以弗仑山的城邑,又延到巴拉(巴拉就是基列耶琳);
【本会注释】
尼弗多亚。在耶路撒冷西北4公里处,离以马忤斯不远,就是今天的利夫塔(Liftā)。
以弗仑山。是从耶路撒冷到约帕道路附近的一条山脉,其上有所巴,库勒聂,卡塔等小镇。边界仍旧是西北走向的。
巴拉。又名基列耶琳。显然是古代迦南人崇拜巴力的邱坛。很多人认为它就是现在的阿扎丘(Tell el-Azhar) ,系位于从耶路撒冷到约帕的路上13公里处的一个山村。基列耶琳是约柜从非利士地运回后存放了二十年的地方(撒上7:1,2)。
10 又从巴拉往西绕到西珥山,接连到耶琳山的北边(耶琳就是基撒仑);又下到伯示麦过亭纳,
【本会注释】
绕到。边界从巴拉开始,由西南方向转为向西。
西珥山。一条从基列耶琳开始西南走向的山脉,现名萨里斯(Sārîs)。Sārîs源于西珥(Seir),意为“多毛”。正如“基列耶琳”意为“森林之城”,该山脉无疑因其树木而得名。这座西珥山与以扫所住的西珥山没有联系。
基撒仑。可能是现在的盖斯拉(Keslā) ,又名哈耶琳(Har-jearim,“森林之山”),就像“基列耶琳”意为“森林之城”。该地原来似乎是森林覆盖的。
伯士麦。直译是“太阳之殿”。太阳是迦南人崇拜的对象。山川,树木,河流,泉源等都要奉献给太阳。伯士麦在耶路撒冷西南24公里处,在通往亚实突和大海的路上,就是今天的卢梅拉山(Tell er-Rumeileh) 。在撒母耳的时代,这里有许多人因观看约柜而被击杀(撒上6:19)。
亭拿。在伯士麦西北偏西约7公里处。
11 通到以革伦北边,延到施基仑,接连到巴拉山;又通到雅比聂,直通到海为止。
【本会注释】
通到以革伦北边。直译是“通到以革伦北边的山上”。以革伦是五座非利城市中最北的一座,位于犹大山地到大海的中途。犹大边界从城北不远处穿过,因此以革伦属于犹大支派(后来转属但支派)。
施基仑。犹大北部边界的一座小城。
巴拉山。可能是以革伦西面与海岸线平行的一小段山脉。据说是奉献给巴力的,因为这是太阳落山前最后照到的山峰。
雅比聂。直译是“神促使建造”。在约帕以南约13英里,距地中海4英里,在通往迦萨的路上,也就是后来的耶伯纳村(Yebnā)。雅比聂在次经中被称为雅米聂(Jamnia)。公元70年耶路撒冷毁灭时,很多犹太学者和公会议员逃到这里。所以它是公元一、二世纪中犹太学术研究的重镇。
12 西界就是大海和靠近大海之地。这是犹大人按着宗族所得之地四围的交界。
13 约书亚照耶和华所吩咐的,将犹大人中的一段地,就是基列亚巴,分给耶孚尼的儿子迦勒。亚巴是亚衲族的始祖(基列亚巴就是希伯仑)。
【本会注释】
分给。见书14:12注释。该动词应译为“已分给”(见14:13节)。该段还见诸与士1:10-15,稍有不同。《士师记》的作者可能引用了这段较早的材料,略作变动。两处叙述的背景是一样的,所以不大可能指攻占希伯伦的两个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四十年前从加低斯巴尼亚派出十二个探子(民13:22)时所提到的示筛,亚希幔,达买都还活着。有人认为这是亚衲族三个部落的名字,而不是个人的名字。
14 迦勒就从那里赶出亚衲族的三个族长,就是示筛、亚希幔、挞买;
【本会注释】
亚衲族。直译是“亚衲的后裔”。
15 又从那里上去,攻击底璧的居民。(这底璧从前名叫基列西弗。)
【本会注释】
底壁。见书10:38注释。
16 迦勒说:“谁能攻打基列西弗将城夺取,我就把我女儿押撒给他为妻。”
【本会注释】
古代父亲对儿女的婚事拥有绝对的权利。子女也认为这样的安排是天经地义的。但我们不要理解为迦勒把自己的女儿当成什么人都可以争夺的对象。迦勒无疑想让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英勇有为的人,一个愿意热心为上帝而战的人。也许他想给自己的女儿找一个社会地位差不多的人。押撒要嫁的不是第一个进入基列西弗的人,而是把城攻下的人。没有人能单枪匹马攻取这座防守严密的城市。所以这个应许可能只限制在迦勒手下的将帅们。
17 迦勒兄弟基纳斯的儿子俄陀聂夺取了那城,迦勒就把女儿押撒给他为妻。
【本会注释】
迦勒的兄弟是基纳斯,而不是俄陀聂(见14:6节)。俄陀聂后来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他成为以色列的拯救者和士师(士3:9-11)。
18 押撒过门的时候,劝丈夫向她父亲求一块田,押撒一下驴,迦勒问她说:“你要什么?”
【本会注释】
一些希腊语文稿为“他劝她去求”,与《士师记》七十士译本相同。俄陀聂显然愿意提这样的要求,但最好由妻子,而不是由他提出。俄陀聂不想让人觉得他是占了岳父的光。
19 她说:“求你赐福给我,你既将我安置在南地,求你也给我水泉。”她父亲就把上泉下泉赐给她。
【本会注释】
南地(`eres hannegeb) 。negeb 意为“干燥”。它表示“南地”是因为巴勒斯坦的南部非常干燥,就像一片荒漠。迦勒的女儿实际上是说,父亲即给了自己一开干旱之地,她希望再得到一块有水泉的土地,以便取水灌溉。这件事记录下来肯定是有教育意义的。我们也应向我们的天父求赐福的水泉,来浇灌自己干涸的心灵。只要我们求,祂就赐给我们双份,不但有上泉,还有下泉,完全满足我们的需要。
20 以下是犹大支派按着宗族所得的产业。
【本会注释】
这是犹大支派所得的产业。这句话说明从13节到19节都是插入成分。分给犹大支派的土地长45英里,宽50英里,拥有各种地貌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它包括四个地区:一,南地,或干旱之地,在中部山区和沙漠之间;二,丘陵,一般称为设非拉,是中央山脉和地中海岸边沙地之间的条形区域;三,山区,从南地希伯仑以南处开始隆起,一直向北延伸到耶路撒冷,东边是死海旷野,西边是设非拉;四,犹大荒野或“山地”。
21 犹大支派尽南边的城邑,与以东交界相近的,就是甲薛、以得、雅姑珥、
【本会注释】
这里提到38座属于南地的城市,大多数并不重要,历史上也不为人所知。作者从东到西把这些城分为四组:第一组包括死海西南面、位于以东边界上的九座城,大都没有名气,除了加低斯巴尼亚和大卫的勇士别那亚的出生地甲薛。他在这里获得了屠狮者的美誉。第二组有五六座城市,包括“加略希斯仑”(或加略和希斯仑),在犹大地的最南端,但位置不详。根据传说,这是叛徒犹大的家乡,因此他被称为加略人犹大。第三组有九座城市,包括历史悠久的别是巴。它至今仍以其活水的泉源闻名。虽然犹大的边界原来是稍南一些的,但作为沙漠和高原之间最后一个重要的城市,别是巴普遍被认为代表南部的边界。所以“从但到别是巴”代表了从南到北整个区域。第四组有十三座城市,分布在西部和西南部,包括与大卫有关系的洗革拉。
22 基拿、底摩拿、亚大达、
23 基低斯、夏琐、以提楠、
24 西弗、提链、比亚绿、
25 夏琐哈大他、加略希斯仑(加略希斯仑就是夏琐)、
26 亚曼、示玛、摩拉大、
27 哈萨迦大、黑实门、伯帕列、
28 哈萨书亚、别是巴、比斯约他、
29 巴拉、以因、以森、
30 伊勒多腊、基失、何珥玛、
31 洗革拉、麦玛拿、三撒拿、
32 利巴勿、实忻、亚因、临门,共二十九座城,还有属城的村庄。
【本会注释】
关于实际列出的三十八座城市和这里提到的二十九座之间的矛盾,有两种解释。一,上述城市中的九座:别是巴,摩拉大,哈萨书亚,巴拉,以森,何珥玛,洗革拉,亚因和利门,后来划给了西缅支派(书19:2-7)。作者可能知道这种情况,所以就没有把它们算在里面。这是犹太人的解释,比较令人满意。还有一种解释的依据是这些地名解读的困难。这个地区好些城市的名字都是合成词。上述的很多地方都已不复存在,还有一些名字也变了。翻译的人经常把该合起来的名字分开,或把该分开的名字合起来了。这种信息的匮缺导致了地名数量的增加。
33 在高原有以实陶、琐拉、亚实拿、
【本会注释】
犹大疆域的第二个部分是高原,通常称为设非拉,系中央山脉和地中海沿岸平原之间的条形区域。这是一片海拔152米的石灰岩山地。作者把这里众多的城市分为四组。第一组是在东北,有十五座城(第36节说有14座,所以最后两个可能指同一座城市)。其中有两个城市与参孙的历史有关:以实陶和玛挪亚的住处琐拉。琐拉就是现在的萨拉干河(Wadi es-Sarar) ,耶路撒冷以西24公里处。这一组还包括迦南人的都市耶末;大卫避难的亚杜兰;梭哥,现为阿巴尔遗迹(Khirbet `Abbâl) ,位于耶末以南3公里;亚西加,在伯和伦战役的追击中曾提到过(书10:10,11)。第二组包括十六座城市,全都分布在平原上,包括迦南的城市拉吉,以革伦和玛基大。第三组有九个城市,包括靠近山地的南部地区。这里有约书亚的战果立拿;位于在亚杜兰以南4.1公里处一个山丘上的基伊拉。大卫曾从非利士人手中把它夺过来;后来罗波安驻防的玛利沙。该城在亚撒的时代也很有名。它靠近现在的密拉什,位于拜特贾夫林(Beit-Jibrîn )南边1.6公里处。第四组包括非利士沿海的诸城。上面所提到的都是设非拉的重要城市。
34 撒挪亚、隐干宁、他普亚、以楠、
35 耶末、亚杜兰、梭哥、亚西加、
36 沙拉音、亚底他音、基底拉、基底罗他音,共十四座城,还有属城的村庄。
37 又有洗楠、哈大沙、麦大迦得、
38 底连、米斯巴、约帖、
39 拉吉、波斯加、伊矶伦、
40 迦本、拉幔、基提利、
41 基低罗、伯大衮、拿玛、玛基大,共十六座城,还有属城的村庄。
42 又有立拿、以帖、亚珊、
43 益弗他、亚实拿、尼悉、
44 基伊拉、亚革悉、玛利沙,共九座城,还有属城的村庄。
45 又有以革伦和属以革伦的镇市村庄;
46 从以革伦直到海,一切靠近亚实突之地,并属其地的村庄。
47 亚实突和属亚实突的镇市村庄;迦萨和属迦萨的镇市村庄;直到埃及小河,并大海和靠近大海之地。
48 在山地有沙密、雅提珥、梭哥、
【本会注释】
第三部分最为重要,是“山地”。从希伯仑以南的南地向北延伸到耶路撒冷,东边是死海的旷野,西边是设非拉。最高点靠近希伯仑,海拔1006米多。这里所列举的城市分为五组。
第一组包括11座城市,分布在西南部。比较重要的有雅提珥,就是现在的阿提珥遗迹(Khirbet `Attîr ),约希伯仑西南21公里处;梭哥,现在的苏威哥遗迹(Khirbet Shuweikeh) ;上面提到过的底壁(书10:38,39);以实提莫,现在的实莫(es-Semû ),也是大卫逃难所之一;基罗,可能是现在的雅罗遗迹(Khirbet Jâlā ),希伯仑西北10.5公里处,押沙龙的谋士亚希多弗的故乡,和他自杀的地方。第二组城市在第一组的北面,有九座城,比较有名的是希伯仑。
第三组有十座城市(55-57节),靠近南边的旷野,其中有些与大卫的逃亡生涯有关。这里有希伯仑以南13公里的玛云。吝啬的拿八就住在这里;大卫的妻子亚希暖的出身地耶斯列。还有亭拿,不是参孙故事里的亭拿,而是先祖犹大“上去”剪羊毛的那个亭拿,在伯利恒以西偏南14.5公里处。这里没有提到伯利恒。它是大卫和基督的出生地,单凭这一点就足以让它闻名世界了。根据先知弥迦的记载(弥5:2),该城本来是默默无闻的。在约书亚的时代它可能根本不值得一提。
第四组有六座城市,在希伯仑的北面;第五组只有两座城,在耶路撒冷的西面:基列耶琳,原来叫巴拉或基列巴力,以及靠近基列耶琳的拉巴,位置不详。
49 大拿、基列萨拿(基列萨拿就是底璧)、
50 亚拿伯、以实提莫、亚念、
51 歌珊、何伦、基罗,共十一座城,还有属城的村庄。
52 又有亚拉、度玛、以珊、
53 雅农、伯他普亚、亚非加、
54 宏他、基列亚巴(基列亚巴就是希伯仑)、洗珥,共九座城,还有属城的村庄。
55 又有玛云、迦密、西弗、淤他、
56 耶斯列、约甸、撒挪亚、
57 该隐、基比亚、亭纳,共十座城,还有属城的村庄。
58 又有哈忽、伯夙、基突、
59 玛腊、伯亚诺、伊勒提君,共六座城,还有属城的村庄。
60 又有基列巴力(基列巴力就是基列耶琳)、拉巴,共两座城,还有属城的村庄。
61 在旷野有伯亚拉巴、密丁、西迦迦、
【本会注释】
犹大的最后六座城市在耶利哥以南死海以西的旷野里。最北的是位于切尔干河(Wadi Qelt)上的伯亚拉巴(见第6节注释);最南的两座城市是位于死海西北岸边的盐城(可能是古姆兰),和西岸半途的隐基底(见撒上24:1)。还有三座城市位置不详,可能是亚割谷(或布克亚el-Buqe`ah,见第7节注释)的三个废墟:阿布塔巴遗迹(Khirdet Abu Tabaq),萨拉遗迹(Khirdet Samrah)和玛卡里(Khirdet el-Maqari)遗迹。“隐基底”意为“小羊之泉”,现在依然以其温泉而著称,古姆兰遗迹因死海古卷的发现而闻名。
62 匿珊、盐城、隐基底,共六座城,还有属城的村庄。
63 至于住耶路撒冷的耶布斯人,犹大人不能把他们赶出去,耶布斯人却在耶路撒冷与犹大人同住,直到今日。
【本会注释】
不能赶出去。根据士1:18,21和撒下5:6的记载,犹大支派显然占领并烧毁了耶路撒冷的一部分。但他们可能没有攻取锡安山上的堡垒。耶布斯王被约书亚杀了,但城市仍控制在耶布斯人手中,直到被犹大支派烧毁。从简短的记录来看,耶布斯人后来又夺回和重新建造了耶路撒冷,直到大卫的时代。
耶路撒冷原来是分给便雅悯支派的,因为边界从城南的山谷中穿过。虽然它属于便雅悯支派,但犹大支派因参与攻城(士1:8),就想与便雅悯支派分享。后来耶路撒冷就成为大卫的城。
这对于我们有一个属灵的教训。在大卫的时代以前,犹大支派没有驱逐耶布斯人,可能是因为负罪感,和自觉对上帝信心的软弱,使犹大人感到无法胜任这个任务。这里的教训是明显的。当我们以自己不能胜任为由,拒绝上帝所交托的任务时,我们就表现出不信来。信心一旦离开,恐惧必然取而代之。当我们不相信上帝时,就会害怕自己的仇敌。热心消失了。随之而来的就是懒惰和冷漠。
直到今日。本节又一次证明《约书亚记》不是犹大诸王的时代以后写的。因为在写这节经文的时候,耶布斯人和犹大人同住,而到了大卫的时代,他们就被赶出去了。
约书亚记16章
提要:1 约瑟的子孙所得之地的大致边界。5 以法莲支派的地界。10 没有赶出迦南人。
1 约瑟的子孙拈阄所得之地是从靠近耶利哥的约但河起,以耶利哥东边的水为界:从耶利哥上去,通过山地的旷野,到伯特利;
【本会注释】
约瑟的子孙。以色列分配土地的顺序是犹大第一,约瑟的子孙第二。代上5:2暗示了这种顺序:“犹大胜过一切弟兄,君王也是从他而出;长子的名分却归约瑟”。所以约书亚主持分配迦南下的土地分成三个阶段:一,把犹大支派安置在巴勒斯坦南部的各城中。二,把以法莲和玛拿西支派安置在在中部和北部的一些要塞中。三,把其余的支派安置在犹大和约瑟的子孙所留下的地方,以及他们领土的周围,好得到他们的保护。作者描写约瑟子孙的疆界不及犹大支派的领土那么详细,所以我们较难确定位置;也没有像犹大支派那样列出详细的城市清单。这样做的原因不详。有人说约书亚是约瑟的子孙,负责分配本支派的领土,不必与人商讨细节,其疆域和城市也就不记下来了。叙述中的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以法莲和玛拿西支派的关联性:以法莲支派占领了玛拿西支派的一些城市。这似乎是出于善意的安排。
从约旦河起。作者在这里描述了约瑟子孙领土的起点。从约旦河对岸的耶利哥起,以耶利哥东边的水为界,就是后来以利沙施行神迹的苏丹泉(the“Sultan's Spring”)。边界从苏丹泉向东,离开南边的耶利哥。
旷野。指书18:12所提到的伯亚文旷野。据书7:2,伯亚文似在伯特利的东边。
到伯特利。原文“到”(be)也有“在附近”的意思。这里指伯特利周围的山区。边界在东北边绕过耶利哥以后越过伯亚文的旷野(见书18:12),进入一条河谷(哈里斯干河Wadi Harith或苏威尼干河Wadi Suweinit),再往上到达伯特利周围的山地。
2 又从伯特利到路斯,接连到亚基人的境界,至亚他绿;
【本会注释】
从伯特利到路斯。“伯特利”直译是“上帝的殿”。因为据《创世记》第28章,雅各曾在这里见到上帝的异象。据创28:19,它似乎在路斯附近,但不是路斯。雅各夜里躺卧的地方应该在其郊野。两城相距很近,后来就被视为一个了(见书18:13;士1:23)。
亚基人的境界。大卫的朋友户筛就是亚基人(撒下15:32)。但关于这个宗族及其住地,我们不太了解。
亚他绿。位置不详。有人认为是亚他录亚达(Atarothaddar),但未证实。
3 又往西下到押利提人的境界,到下伯和仑的境界,直到基色,通到海为止。
【本会注释】
押利提人的境界。我们不太了解押利提人。圣经只有在代上7:32,33提到这个名字(译为“雅弗勒)。雅弗勒是亚设的曾孙。很可能亚设支派的这个宗族很早就定居在法莲支派的领土上,并留在那里的。边界线从伯特利向西北直到亚他录,又下到西南押利提人的境界,与下伯和仑接壤。
伯和仑。下伯和仑比上伯和仑低大约213米,相距2.8公里。这些要塞控制着从押加仑平原到耶路撒冷的隘口。下伯和仑现名下拜特欧尔(Beit `Ur et-Tahtā,见书10:10注释)。
基色。见书10:33注释。
4 约瑟的儿子玛拿西、以法莲就得了他们的地业。
5 以法莲子孙的境界,按着宗族所得的,记在下面:他们地业的东界是亚他绿亚达到上伯和仑;
【本会注释】
说亚他录亚达在东面有些难解。如果亚他录亚达就是第二节中提到的亚他录,那么边界就是从亚他录(见第二节注释)向南下到伯和仑。这一部分可以视为以法莲东部边界的一部分。
6 往西通到北边的密米他,又向东绕到他纳示罗,又接连到雅挪哈的东边;
【本会注释】
往西。要把本节与第五节的最后部分联系起来理解。这里提到上伯和仑,而不是第三节的下伯和仑。两处距离很近。分别提起也许是要说明它们都属于以法莲支派。边界从这里经迦萨一直通往第三节所说的大海。
通到北边的密米他。作者开始描述北部的边界。这句话不要和上面联系起来。书17:7说密米他在示剑前面,可能是在其东边或东南不远的地方。
又向东。边界线是从密米他东北的他普亚(见第8节)开始,往东到达他纳士罗。
他纳士罗。是现在纳不卢斯东南的一个废墟,离古代的示剑不远,即塔那佛卡遗迹(Khirbet Ta`nah el-Fôqā)或艾因塔纳遗迹(`Ain Tana)。
雅挪哈的东边。可能是雅南遗迹(Khirbet Yānûn),在示剑东南9.6公里处,现在是废墟。
7 从雅挪哈下到亚他绿,又到拿拉,达到耶利哥,通到约但河为止;
【本会注释】
亚他录。不是第2和第5节的亚他录,而是以法莲北部边界靠近约旦河谷的一个城镇。它显然在河谷的南端,因为本节说“从雅挪哈下到亚他录”。 “亚他录“意为“冠冕”。
拿拉。又叫“拿兰”(代上7:28)。是以法莲东部的一座城镇,可能是现在的奥雅遗迹(Khirbet el `Auja),位于耶利哥东北偏北8.5公里处。边界线从这里往南到达耶利哥的边境。耶利哥本身则属于便雅悯支派。
8 从他普亚往西,到加拿河,直通到海为止。这就是以法莲支派按着宗族所得的地业。
【本会注释】
从他普亚往西。他普亚意为“苹果”。据书17:7,他普亚位于密米他西南。作者现在开始比较详细地描写北部边界的西半段。他普亚据认为是在示剑西南12.8公里处。边界线从这里向西直到加拿河。
加拿河。这里的“河”原文指“冬季的河流”。 “加拿”意为“芦苇之处”,因为里面有许多芦苇和藤蔓。边界沿着河流一直到海边。
9 另外在玛拿西人地业中得了些城邑和属城的村庄。这都是分给以法莲子孙的。
【本会注释】
这些城邑是从玛拿西支派的领土中分出来给以法莲支派的。其中只有他普亚曾提到过(书17:8)。书17:11提到一些亚设和以萨迦境内的城市给了玛拿西支派。而玛拿西支派则把一些城市划给了以法莲支派。这些领土的分享和谦让有利于各支派的团结,避免分裂。强大的支派帮助弱小的支派征服了土地,同时也得到了一些报偿。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后来十个支派联合起来与犹大支派作对,直至国家的分裂,其根源可能就在起初划分土地的方式。几百年来,北方各支派可能一直嫉妒犹大支派的领土比他们的大,于是在他们的心中起了怨恨。
10 他们没有赶出住基色的迦南人;迦南人却住在以法莲人中间,成为做苦工的仆人,直到今日。
【本会注释】
这里指责以法莲支派没有驱逐住在基色的迦南人,而是让他们做苦工。其真实的动机可能是出于贪婪,想利用迦南人的服务。这座城市和其中的居民一直存留到所罗门的时代,后来被埃及的法老攻取,送给他女儿,就是所罗门的妻作为嫁妆(王上9:16)。
以法莲支派允许这些外人住在中间,在属灵上给自己造成了威胁。后来的历史显明他们完全堕入了偶像崇拜之中,以至上帝不得不藉着先知宣布说:“以法莲亲近偶像,任凭他吧”(何4:17)。以法莲和其他相关支派的厄运警告我们不要与不信的人同负一轭(林下6:14)。这种联合永远是有害的。
一方面宣称愿意与爱上帝的人交往,一方面又不肯从生活中清楚贪爱世界上的习惯,将会使我们屈从于这些习惯所必定产生的罪恶。基督徒如过像未悔改时一样以世界为友,与世俗同流,是不可能不受影响的。我们唯一的保障就是从生活中清除一切罪恶的倾向(见书17:18注释)。
耶利米书1章
提要:1 耶利米蒙召的时间,3 耶利米蒙召。11 有关杏树枝和烧开之锅的预言性异像。15 针对犹大的沉痛信息。17 上帝鼓励他,应许帮助他。
1 便雅悯地亚拿突城的祭司中,希勒家的儿子耶利米的话记在下面。
【本会注释】
耶利米的话。预言书较常见的开头语是“耶和华的话临到”等(结1:3;何1:1;珥1:1等)。七十士译本的开头语是:“上帝的话临到耶利米。”有些犹太解经家认为原文的开头语较短,是因为《耶利米书》不但包括预言,也记录了耶利米的个人生活(见摩1:1)。
希勒家。可能不是那个发现“律法书”(王下22:8)的著名大祭司。耶利米的父亲住在亚拿突,说明他可能是亚比亚他的后裔。亚比亚他在所罗门的时代被免去祭司职务(王上2:26,27,35)。
祭司中。和一些其他先知一样,耶利米生为祭司,并得到上帝的特别宣召(见结1:3;亚1:1;参本册注释第1085页)。
亚拿突。是便雅悯支派划给亚伦后裔的四座城市之一(见书21:17,18),位于耶路撒冷东北约4公里处,紧挨着橄榄山。
2 犹大王亚们的儿子约西亚在位十三年,耶和华的话临到耶利米。
【本会注释】
十三年。约公元前626年(见本册注释第19页,本注释卷二88,89页)。
3 从犹大王约西亚的儿子约雅敬在位的时候,直到犹大王约西亚的儿子西底家在位的末年,就是十一年五月间耶路撒冷人被掳的时候,耶和华的话也常临到耶利米。
【本会注释】
十一年。即公元前586年(见本注释卷二第97、98页)。最后的被掳始于当年犹太历的五月。由于耶利米此后继续从事圣工(见本册注释第19页),他担任先知的时间超过40年。
4 耶利米说,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
【本会注释】
第一章显然是全书的序言。耶利米一开始就说明自己作为上帝先知的资格。他的职务不是出于人的挑选,而是出于上帝的直接委派。深深认识到自己的神圣恩召,是他从事圣工的动力,并支持他度过同胞反对的沮丧时刻。
5 我未将你造在腹中,我已晓得你;你未出母胎,我已分别你为圣;我已派你作列国的先知。
【本会注释】
我未将你造。上帝在耶利米出生以前,就已定意让他担任先知的职位。上帝在祂的大计划中,也给每一个人分配了职责(见《先知与君王》第536;《天路》第326、327页)。
分别你为圣(qadash)。也可译为“宣布你为圣”(见创2:3注释)。上帝特别安排耶利米担任先知的工作。
已派(nathan)。就像在出生前就蒙拣选的施洗约翰一样(路1:15)。耶利米可以拒绝服从上帝的呼召。人人在出生时都获得了一定的机会,我们的责任就是利用这些机会,使之实现。上帝对于今日的每一个人也都安排了计划。“在人生中为我们所指定的特殊位置是取决于我们的能力”(《教育论》第267页)。我们应该找到自己的位置,努力实行上帝对于我们的旨意和计划。
先知。先知是直接接受上帝启示,并向他人传达的人。他的责任主要不是说预言,而是作为上帝的代言人,和祂话语的解释者。先知所得的启示可能与将来有关,也可能不涉及将来。
列国(goyim)。或译为“外邦人”。耶利米将担任上帝的使者,不仅针对犹大,也针对周围的外邦国家。
6 我就说:主耶和华啊,我不知怎样说,因为我是年幼的。
【本会注释】
主耶和华啊。(见本注释卷一第35,170-173页)。这个青年人一想到自己要担任先知,就惊恐不已。他深感自己的不配,对于眼前的使命畏缩不前,担心自己与世人无法协调。正如在他后来工作时所倾诉的那样(耶15:10),他害怕人们的敌意。
我不知怎样说。耶利米提出自己缺乏担任先知所需要的口才。身为先知,他必须与伟人和平民说话。没有口才,他如何赢得百姓的注意,为上帝而影响他们呢(见出3:11;4:10注释)?他觉得自己无法用适当的语言来表达他的信息。
年幼(na`ar)。见创41:12;出33:11。从耶利米服务的年限来看,他当时可能还不到25岁,也许只有18岁或20岁。Na`ar 在其他经文中指青年人(见创41:12;见王上3:7注释)。
7 耶和华对我说:你不要说我是年幼的,因为我差遣你到谁那里去,你都要去;我吩咐你说什么话,你都要说。
【本会注释】
上帝拒绝了先知的理由,明确地向他宣布了祂的旨意。在上帝下达命令的时候,不可再有私心杂念。我们唯一的责任就是顺从。耶利米必须前往上帝所指示的任何地方或任何对象,不论是拜偶像的国王,说谎的先知,还是不公正的法官,总之包括各个等级的人,无论他们多么显赫,或有权有势。耶利米曾说:“我不知怎样说。”上帝的回答是:“无论我吩咐你说什么话,你都要说”。上帝会使他胜任他奉命所做的任何事情(见出4:10-12;太10:18,19)。
8 你不要惧怕他们,因为我与你同在,要拯救你。这是耶和华说的。
【本会注释】
上帝应许帮助和保护祂的先知。想到上帝的同在,耶利米就不再畏缩与恐惧,并坚强起来。他受到许多强敌的攻击。他不受人欢迎的教训和尖锐的指责,经常使他处身在极端的危险之中。然而这个应许至少重复了两次(耶1:19;15:20),成为他巨大力量和安慰的源泉。同样,耶稣那句著名的应许:“我就常与你们同在”(太28:18-20),也给那些努力执行伟大福音使命的基督徒带来勇气和力量。
9 于是耶和华伸手按我的口,对我说:我已将当说的话传给你。
【本会注释】
先知蒙召后,就履行了这个严肃的就职仪式,象征他获得了思维和语言的新能力。上帝按了耶利米的口(见赛6:6,7),就是向他保证,他所传的信息绝不会模棱两可。他要出去宣讲圣灵所启示他的话语(见耶5:14;15:16;参赛51:16;59:21;太10:20;彼后1:21)。
10 看哪,我今日立你在列邦列国之上,为要施行拔出、拆毁、毁坏、倾覆,又要建立、栽植。
【本会注释】
在列邦列国之上。先知受权担任上帝的代表。“立”的原文指任命某人担任监督,主管或首脑(见创39:4,5;民1:50;王下25:23)。耶利米被任命为上帝的代表,有权宣布上帝对于各国的旨意。他的话应该被看作上帝的话(见赛55:10,11)。
拔出。这里把宣布上帝旨意的先知说成是这些旨意的执行者(见耶5:14;赛6:10;结43:3)。耶利米的工作具有双重的性质——毁灭与建造。耶1:10的比喻涉及建筑和农业。有四个动词表达惩罚的毁灭阶段。有两个动词宣布上帝恢复和医治的旨意。《耶利米书》是对这些话的诠释。
11 耶和华的话又临到我说:“耶利米,你看见什么?”我说:“我看见一根杏树枝。”
【本会注释】
杏树(shaqed)。词根是shaqad(“警醒的”)。显然是因为杏树是春天最早复苏的树。这种树在巴勒斯坦一月份就开花。
12 耶和华对我说:“你看得不错;因为我留意保守我的话,使得成就。”
【本会注释】
留意保守。源于希伯来语词shaqad(见第11节注释)。第11,12节运用了双关的手法,很有意思。现尝试意译如下:“我看见醒来之树的枝子。……你看得不错,因为我清醒看守我的话,使得成就。”或“我见到看守之树的枝子……因为我看守我的话,使得成就。”
13 耶和华的话第二次临到我说:“你看见什么?”我说:“我看见一个烧开的锅,从北而倾。”
【本会注释】
锅(sir)。是烹饪(见王下4:38)和洗濯(诗60:8)的器皿。第二个异像代表上帝所保守使之成就的“话”,说明了成就话语的器皿。这里所展示的是沸腾的锅,在熊熊大火之上燃烧(见伯41:20)。
从北而倾。那口锅显然向北倾斜,准备向南方的犹大倒出沸腾的物质。
14 耶和华对我说:“必有灾祸从北方发出,临到这地的一切居民。”
【本会注释】
从北方。见对耶4:6注释;参结26:7。虽然巴比伦位于犹大的东方,却是从北方侵入巴勒斯坦犹大地的。因为部队不可能穿越沙漠直接地从东面进入巴勒斯坦。圣经经常提到巴比伦在希伯来人的北面。这不是指侵略者国家的位置,而是指他们入侵的方向。因为东方或北方的侵略者,都是从北方来的。圣经也说俘虏被带到北方,上帝又使他们从那里回来(见耶3:18;23:8;31:8;亚2:6)。
灾祸。指先知早已预言的灾祸(见弥3:12)。ra`ah既能指道德上的罪恶,也能指困苦,不幸或灾难。
15 耶和华说:“看哪,我要召北方列国的众族;他们要来,各安座位在耶路撒冷的城门口,周围攻击城墙,又要攻击犹大的一切城邑。
【本会注释】
我要召。或“我正呼召”。原文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
北方列国。见第14节注释。指构成北方入侵之国的各个部族(见耶25:9)。可译为“北方的各族,甚至是各国”。采用复数是要强调即将来临的灾难。
城门口。在东方,城门是实施审判的场所(见创19:1;书20:4;伯29:7注释)。入侵之仇敌的首领们将会在耶路撒冷的城门设立他们权力的座位(耶39:3-5;参耶43:9,10)。
16 至于这民的一切恶,就是离弃我、向别神烧香、跪拜自己手所造的,我要发出我的判语,攻击他们。
【本会注释】
所提到的罪行在玛拿西的邪恶统治期间特别明显(见代下33:1-7)。
17 所以你当束腰,起来将我所吩咐你的一切话告诉他们;不要因他们惊惶,免得我使你在他们面前惊惶。
【本会注释】
你当束腰。这个比喻来自东方人在出行或劳动前束起长袍的习惯(见王上18:46;王下4:29;9:1;见诗65:6注释)。耶利米要为他的工作做好果断的准备(见路12:35;彼前1:13)。他要坦然无畏地宣布上帝赐给他的任何信息。
惊惶。一再鼓励他勇敢,说明这位年轻的先知生性胆小(见提前4:12;6:13;提后2:3),并暗示耶利米的工作将遇到强大的反对。
18 看哪,我今日使你成为坚城、铁柱、铜墙,与全地和犹大的君王、首领、祭司,并地上的众民反对。
【本会注释】
我今日使你成为。这里的“我”与第17节的“你”相对应。这两个代词的原文都是强调的。先知要大胆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上帝则会保护他,赐给他所需要的力量。
坚城。象征力量和战无不胜。
19 他们要攻击你,却不能胜你;因为我与你同在,要拯救你。这是耶和华说的。”
【本会注释】
这里告诉耶利米:上帝的圣工将遭到敌人的最猛烈的反对。他就像耶稣的门徒一样,如同羊进入狼群之中(路10:3)。但上帝会与他同在,并保护他(见出33:14)。
诗篇95篇
序言——诗95篇至100篇构成了一系列“节日赞歌”,用于公众礼拜的感恩。所以这组诗歌的特色是交替赞美耶和华和说明赞美的理由。本诗为这组诗中的第一首,有时被称为“邀请诗”,因为本诗在基督教会里一贯作为热情邀请赞美的诗歌。它分为两个明显的段落:邀请崇拜(第1-7a节)和警告悖逆不信的人(第7b-11节)。
关于本诗的作者,见来4:7。
1 来啊,我们要向耶和华歌唱,向拯救我们的磐石欢呼!
【本会注释】
歌唱(ranan)。“快乐地告诉”。
向……欢呼。参诗98:4;100:1。
磐石。见申32:15;诗89:26;94:22;见诗18:2注释。
2 我们要来感谢他,用诗歌向他欢呼!
【本会注释】
在公共和私下的崇拜中,我们首要的责任和特权就是表达感恩。
3 因耶和华为大神,为大王,超乎万神之上。
【本会注释】
耶和华(Yahweh)。(见本注释卷一171,172节)。第3-7节叙述了我们以快乐和感恩之心敬拜的三个理由:上帝是至高的王,是创造主,是祂子民的牧者。
大王。见诗77:13;145:3。
超乎万神之上。即超过所有其他所谓的神之上(见出12:12;申10:17;诗82:1,6;96:5;97:7;玛1:14)。
4 地的深处在他手中;山的高峰也属他。
【本会注释】
深处。从地球的最深之处到最高之处,都是属于上帝,由所祂管辖的。
高峰。英文KJV版为“力量”。
5 海洋属他,是他造的;旱地也是他手造成的。
【本会注释】
见创1:9,10;诗104:24,25;《历代愿望》第20页。默想受造之物会导致对创造主的崇拜(见《服务真诠》第413页)。
6 来啊,我们要屈身敬拜,在造我们的耶和华面前跪下。
【本会注释】
敬拜。见《善恶之争》第436,437页,《证言》卷六第351页。
跪下。在崇拜时,外表的姿势往往反映出内心属灵的状况。正如我们在别人来到时起身以表示尊重,在敬拜上帝时,我们也应当有恰当的姿势来表示对祂的尊敬。屈身跪拜正是表达这种敬重的合适方式(见代下6:13;7:3;赛45:23;路22:41;徒7:60;腓2:10;《教育论》第243页;《先知与君王》)。
造我们的。上帝创造和救赎了我们,并与我们立约(见申32:6,15;诗100:3;149:2)。
7 因为他是我们的上帝;我们是他草场的羊,是他手下的民。惟愿你们今天听他的话:
【本会注释】
我们的上帝。祂不仅是“至大的上帝”(见第3节),而且是“我们的上帝”。祂与祂的子民立下亲密的约。
他草场的羊。英文KJV版为“祂草场的民”。诗23:1-3;74:1;79:13。
今天。该词说明这是一个作出重大决定的时刻。上帝的吩咐和邀请需要马上服从和接受。基督徒每当阅读本诗,就会重新认识到“今天”的分量。如果他失去了对上帝的信心,就应该再次聆听“今天”这句恩言,以保证他得到饶恕和恢复。
惟愿你们……听。指以下的内容(见来3:7-11)。本诗除了感恩之外,还包含对百姓的劝告和教训。
8 你们不可硬着心,象当日在米利巴,就是在旷野的玛撒。
【本会注释】
米利巴(meribah)。“争辩”(见出17:1-7)。
玛撒(massah)。(见出17:1-7;申6:16)。KJV版为“诱惑”。
9 那时,你们的祖宗试我探我,并且观看我的作为。
【本会注释】
指上帝天意的作为(见诗90:16;92:5)。尽管上帝在埃及和红海奇妙地显示了大能,以色列人仍没有学会信靠他们的拯救者。
10 四十年之久,我厌烦那世代,说:这是心里迷糊的百姓,竟不晓得我的作为!
【本会注释】
四十年之久。见民14:33;申2:7;8:2;29:5。
我厌烦(qut)。参qut在伯10:1;结6:9;20:43;36:31中的使用。
那世代。指出埃及时的那一代人。
11 所以,我在怒中起誓,说:他们断不可进入我的安息!
【本会注释】
我起誓。见民14:21-23注释,参申1:34,35。
我的安息。就是在迦南的安息(申12:9;参《善恶之争》458页;见来4:5-11注释)。
约翰福音18章
提要:1 犹大出卖耶稣。6 差役们仆倒在地。10 彼得砍掉了马勒古的耳朵。12 耶稣被拿,被带到亚那和该亚法那里。15 彼得不认主。19 该亚法盘问耶稣。28 耶稣在彼拉多面前受审。36 他的国。40 犹太人要巴拉巴得释放。
耶稣被捕
约18:1 耶稣说了这话,就同门徒出去,过了汲沦溪。在那里有一个园子,他和门徒进去了。
【本会注释】
耶稣……出去了。[客西马尼,约18:1-12=太26:36-56=可14:32-52=路22:40-53.主要注释:马太福音。]耶稣和他的门徒在此之前已经离开了楼上的房间(见约14:31节注释),他们现在正往客西马尼园去。关于这个园子的位置见太26:30节注释。
汲沦溪。旧约里众所皆知的汲沦溪(撒下15:23;王上2:37;等等)。这条河谷南北走向,正在耶路撒冷的东边(见“耶稣传道时期的巴勒斯坦”)。
园子。这个园子被确定为客西马尼园(太26:36;可14:32)。约翰没有提到其他三位福音书作者都描述过的耶稣在园中的祷告。
约18:2 卖耶稣的犹大也知道那地方,因为耶稣和门徒屡次上那里去聚集。
【本会注释】
犹大。关于犹大性格的描写见可3:19节注释。
约18:3 犹大领了一队兵,和祭司长并法利赛人的差役,拿着灯笼、火把、兵器,就来到园里。
【本会注释】
队。希腊文词语speira,“一个步兵大队,军团的十分之一”。这些士兵可能是从罗马的安东尼要塞派出的。关于罗马士兵成群结队的出现,见太26:47节注释。
祭司长并法利赛人。这两群人在反对耶稣的事上联合了起来(见约11:47节注释)。
灯笼、火把。只有约翰提到了这些东西。现在已经是深夜了(见太26:57节注释)。
约18:4 耶稣知道将要临到自己的一切事,就出来对他们说:“你们找谁?”
【本会注释】
出来。他的时候现在到了。他无畏地走出去面对出卖他的人。
你们找谁。耶稣完全主导着当时的局势。他占据着主动,质问那背叛的人。
约18:5 他们回答说:“找拿撒勒人耶稣。”耶稣说:“我就是。”卖他的犹大也同他们站在那里。
【本会注释】
拿撒勒人耶稣。见太2:23节注释。这个称呼经常用于耶稣(太26:71;可10:47;16:6;路4:34;18:37;24:19;约19:19)。
我就是。“我就是”在希腊文中没有代词,可能是故意使用它更深层次的含义,就像在约8:58节中一样(见该处注释)。
约18:6 耶稣一说“我就是”,他们就退后倒在地上。
【本会注释】
倒在地上。这件事在其他三卷对观福音中没有提到过。这伙暴徒退后倒在地上暗示着一种神性的显现。这个神迹给了那些嗜血成性的暴徒更进一步的证据,他们要逮捕的这一位的确是位神明。他们的后退是暂时的,不多久他们就实行了他们的计划(第12节)。
约18:7 他又问他们说:“你们找谁?”他们说:“找拿撒勒人耶稣。”
【本会注释】
他……问。耶稣仍旧在发号施令。这个时候显然犹大已经走上前来给出了他那出卖性的亲吻(见太26:49节注释),然而,约翰并没有提到这件事。
约18:8 耶稣说:“我已经告诉你们,我就是。你们若找我,就让这些人去吧。”
【本会注释】
让这些人去吧。这显示出耶稣对他门徒的关心和挂虑。此后不久“门徒都离开他,逃走了”(可14:50)。
约18:9 这要应验耶稣从前的话,说:“你所赐给我的人,我没有失落一个。”
【本会注释】
耶稣从前的话。这是指耶稣自己话的应验,显然是指约17:12节中含蓄的预言。
约18:10 西门彼得带着一把刀,就拔出来,将大祭司的仆人砍了一刀,削掉他的右耳;那仆人名叫马勒古。
【本会注释】
带着一把刀。见太26:51节注释。
约18:11 耶稣就对彼得说:“收刀入鞘吧,我父所给我的那杯,我岂可不喝呢?”
【本会注释】
我岂可不喝呢。这个问题在希腊文中是被着重表达的。这显然是指不久之前耶稣表明他愿意喝的杯(太26:42)。
耶稣被带到亚那面前
约18:12 那队兵和千夫长,并犹太人的差役就拿住耶稣,把他捆绑了,
【本会注释】
队。希腊文词语speira(见第3节注释)。
千夫长。希腊文chiliarchos,“千夫长”,另外它也专指一个步兵大队的指挥官(见第3节注释)。
把他捆绑了。可能是把他的手绑在背后。耶稣自愿不抵抗的气质贯穿于叙述的始终。耶稣死不是因为他不能阻止,他受痛苦也不是因为他无法逃脱。如果没有神圣的许可,罗马驻防军的士兵就是连耶稣的一根头发也不能损伤。
约18:13 先带到亚那面前,因为亚那是本年作大祭司该亚法的岳父。
【本会注释】
亚那。[在亚那面前受审,约18:13-24。见“耶稣的被卖、受审和钉十字架”;“受难周”。]见路3:2节注释;参见太26:57节注释。
该亚法。见路3:2;太26:57节注释。
本年。见约11:49节注释。
约18:14 这该亚法就是从前向犹太人发议论说“一个人替百姓死是有益的”那位。
【本会注释】
发议论。见约11:49-52节注释。
彼得不认耶稣
约18:15 西门彼得跟着耶稣,还有一个门徒跟着。那门徒是大祭司所认识的,他就同耶稣进了大祭司的院子。
【本会注释】
西门彼得。见太26:58节注释。
还有一个门徒。即,西庇太的儿子约翰,本卷福音书的作者。但就像约13:23节中那样,他在提到自己时不用他的这个名字。
认识。希腊文词语gnōstos。这个词不能用于表示熟悉或友谊的程度。
院子。希腊文词语aulē(见太26:58节注释)。
约18:16 彼得却站在门外。大祭司所认识的那个门徒出来,和看门的使女说了一声,就领彼得进去。
【本会注释】
彼得却站在门外。见太26:69节注释。
约18:17 那看门的使女对彼得说:“你不也是这人的门徒吗?”他说:“我不是。”
【本会注释】
我不是。见太26:70节注释。
约18:18 仆人和差役因为天冷,就生了炭火,站在那里烤火;彼得也同他们站着烤火。
【本会注释】
生了……火。耶路撒冷海拔大约800米,春天的早晨通常比较清冷。将这里和可14:54;路22:55节作一比较。
大祭司盘问耶稣
约18:19 大祭司就以耶稣的门徒和他的教训盘问他。
【本会注释】
耶稣的门徒。这个显然是关于耶稣所定的门徒制度,间接指耶稣所自称的地位。他们试图将煽动叛乱的罪名加在耶稣身上。
教训。见约7:16节注释。
约18:20 耶稣回答说:“我从来是明明的对世人说话。我常在会堂和殿里,就是犹太人聚集的地方教训人;我在暗地里并没有说什么。
【本会注释】
明明地。或,“公开地”。耶稣只对大祭司所提问题的后半部分作了回答(第19节)。
会堂。见太4:23;约6:59节;等等。见第56,57页。
殿。见约7:14,28;8:20;10:23节;等等。
我……没有说什么。耶稣私下里教导过人,这一点是确定的,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他和尼哥底母的谈话(第3章)。这里他否认的是他们对他私下里组织叛乱的指控。他的回答是对犹太人为了陷害他而使用之邪恶手段的一种谴责。
约18:21 你为什么问我呢?可以问那听见的人,我对他们说的是什么;我所说的,他们都知道。”
【本会注释】
你为什么问我呢。这里似乎是对犹太人公平律法的一种呼吁。根据公元12世纪犹太学者迈摩尼得斯的解释,法律不能根据罪人自己的供述而判他死刑。有人置疑这种原则在耶稣的时代就有效了。这种原则似乎在米示孥中得到了暗示(见,例如,Sanhedrin 6. 1,2,《他勒目》之宋西诺版第275,281,283,284页),并且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原则其实在更早的时候就生效了(见《历》第七十五章)。从法律上看,我们可以想到耶稣这里是在主张他的权利,并且要求法庭能够确保合适的目击证人。
约18:22 耶稣说了这话,旁边站着的一个差役用手掌打他,说:“你这样回答大祭司吗?”
【本会注释】
打他。根据希腊文的理解,可能是用手掌打他的脸。
大祭司。将这里和出22:28;徒23:2-5节作一比较。
约18:23 耶稣说:“我若说的不是,你可以指证那不是;我若说的是,你为什么打我呢?”
【本会注释】
指证。耶稣这一高贵、尊严、切中要害的回答显示了他是如何解释自己在太5:39节中所发出之命令的。
约18:24 亚那就把耶稣解到大祭司该亚法那里,仍是捆着解去的。
【本会注释】
捆着。希腊文暗示,当耶稣在亚那面前预审时他手上的捆绑(第12节)被解开了(见太26:57节注释),但当他被带走去见该亚法时他又被捆上了。
到……该亚法那里去。见马太福音第26章补充注释,注释2。
彼得再次不认耶稣
约18:25 西门彼得正站着烤火,有人对他说:“你不也是他的门徒吗?”彼得不承认,说:“我不是。”
【本会注释】
西门彼得正站着。[在公会面前的夜间受审,约18:25-27=太26:57-75=可14:53-72=路22:54-65.主要注释:马太福音。]根据太26:69节,彼得也和众人围坐在火旁。
有人……说。太26:71节显明说话的是个妇人。
约18:26 有大祭司的一个仆人,是彼得削掉耳朵那人的亲属,说:“我不是看见你同他在园子里吗?”
【本会注释】
是……那人的亲属。只有约翰确定了第三个提问之人的身份。关于彼得否认耶稣见太26:69-75节注释。
约18:27 彼得又不承认。立时鸡就叫了。
耶稣在彼拉多面前受审
约18:28 众人将耶稣从该亚法那里往衙门内解去,那时天还早。他们自己却不进衙门,恐怕染了污秽,不能吃逾越节的筵席。
【本会注释】
衙门。[在彼拉多面前的第一次受审,约18:28-38=太27:2,11-14=可15:2-5=路23:1-5。主要注释: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见“耶稣的被卖、受审和钉十字架”;“受难周”,“从复活到升天”,“希律家族统治下的巴勒斯坦”。] 希腊文词语praitōrion(见太27:27节注释)。
早。希腊文词语prōi,一个表示清早的常用词语。prōi在可13:35节中用来表示夜里的四更天,大概就是凌晨三点钟到凌晨六点钟。审判可能开始于大约凌晨六点钟(见马太福音第26章的补充注释,注释2)。
染了污秽。约翰将吃逾越节的筵席描述为更靠后发生的事。关于耶稣去世那年逾越节时间之讨论见马太福音第26章的补充注释,注释1。
约18:29 彼拉多就出来,到他们那里,说:“你们告这人是为什么事呢?”
【本会注释】
出来。这样公会的成员就不用进去了(第28节)。
你们告……什么。彼拉多按照常规的法律程序要求有正式的控告理由。
约18:30 他们回答说:“这人若不是作恶的,我们就不把他交给你。”
【本会注释】
作恶的。希腊文词语kakopoios,“作恶的”。这个词其他地方只在彼前2:12,14;3:16;4:15节中出现过,都翻译为“作恶的”。路23:32,33,39节中的“犯人”来源于希腊文词语kakourgos,“一个犯了重罪的人。”
把他交给。他们根本没有存在证人支持的正式控告理由。他们希望彼拉多接受公会的决定,不要再对整个事件进行正式调查就判处耶稣死刑。
约18:31 彼拉多说:“你们自己带他去,按着你们的律法审问他吧。”犹太人说:“我们没有杀人的权柄。”
【本会注释】
你们自己带他去。彼拉多用犹太人自己的话回敬他们,因为他们刚才所说的已经暗示似乎有他们的审判就足够了。
杀人。判处死刑的权力被认为在公元6年或稍后时期犹太成为罗马帝国一个省的时候就从犹太人法庭中被剥夺了。根据约瑟夫,“亚基老的领土现在缩小为一个省,考坡尼斯,一个主管骑兵秩序的罗马人,奉差遣去作总督,被奥古斯都(或作:亚古士督)授予全权,包括判处死刑的权力”(战争ii,8. 1 [117],Loeb卷二第367页)。在其他的事上犹太人的法庭拥有全部的司法权。在涉及死刑的事上他们只能通过判决,但是必须经由罗马总督批准。但这种程序并不总是被严格遵守,比如说司提反(徒第7章),约翰的兄弟雅各(徒12:2)都被他们杀害了,这些事情约瑟夫都记载过(Antiquities xx. 9. 1)。
耶路撒冷《他勒目》书中所记的事可以帮助我们回想起犹太人完全(独立)司法权的丧失:“圣殿毁灭前四十年,以色列人被剥夺刑事司法权”(Sanhedrin 1. 18a,37;引自斯特克和比勒拜克,Kommentar zum Neuen Testament,卷一第1027页)。这一陈述的时间要素现在已经知道是有误的,但显然这个陈述是有其历史根据的。
约18:32 这要应验耶稣所说自己将要怎样死的话了。
【本会注释】
所说自己将要怎样死。耶稣曾预言自己要被钉死(见约12:32节注释)。如果耶稣要死在犹太人的手里,那他一定是被他们用石头打死。至少有两次场合犹太人因为觉得他犯了亵渎的罪而想用石头打他(约8:59;10:31-33)。米示孥引证说用石头打是对犯亵渎罪之人所用的刑罚(Sanhedrin7. 4,《他勒目》之宋西诺版第359页)。关于古代用石头行刑的方式见约8:7节注释。
约18:33 彼拉多又进了衙门,叫耶稣来,对他说:“你是犹太人的王吗?”
【本会注释】
你是犹太人的王吗。这是彼拉多第二次问同样的问题了,第一次记载在太27:11节(见该处注释;参见《历》第七十七章)。
约18:34 耶稣回答说:“这话是你自己说的,还是别人论我对你说的呢?”
【本会注释】
你自己。即,真的是你自己有兴趣了解真理吗(参见《历》第七十七章)
约18:35 彼拉多说:“我岂是犹太人呢?你本国的人和祭司长把你交给我。你作了什么事呢?”
【本会注释】
我岂是犹太人呢。骄傲致使彼拉多否认他有任何兴趣来了解耶稣的使命。
约18:36 耶稣回答说:“我的国不属这世界;我的国若属这世界,我的臣仆必要争战,使我不至于被交给犹太人。只是我的国不属这世界。”
【本会注释】
这世界。关于耶稣来要建立之属灵国度的性质见太3:2,3;4:17;5:2;可3:14节注释。
争战。地上的王国是靠军事力量建立的,但耶稣的国度不是属于这世界的。耶稣否认了犹太人对他所谓阴谋叛乱的控告。
约18:37 彼拉多就对他说:“这样,你是王吗?”耶稣回答说:“你说我是王。我为此而生,也为此来到世间,特为给真理作见证。凡属真理的人就听我的话。”
【本会注释】
你是王吗。这个问句在希腊文中的结构表现出来的是期待一个否定的回答。
来到世间。道成肉身来到世间的目的就是要建立恩典的国,以此为建立荣耀的国做准备(见第36节注释)。
为给真理。关于“真理”这个词的定义见约8:32节注释。经过数个世纪的黑暗和误表,那大欺骗者已经将关于上帝,世人以及救恩的真理遮蔽了。
听我的话。他们听主的话就像羊群听从牧人的话一样(约10:3,16)。
耶稣被判死刑
约18:38 彼拉多说:“真理是什么呢?”说了这话,又出来到犹太人那里,对他们说:“我查不出他有什么罪来。
【本会注释】
真理是什么呢。彼拉多因耶稣的话大为震撼,他想听到进一步的教训,但外面的暴徒吵嚷着要他作出决定,彼拉多没有等待耶稣的回答,因此他错过了一个金子般的机会。和腓力斯一样(徒24:25),彼拉多在等待一个更有利的机会。但是即便后来再给他更好的机会他仍旧会像现在这样拒绝的。彼拉多几年之后死于自杀(见太27:24节注释)。
查不出他有什么罪。彼拉多确信耶稣是无罪的,他应该立即着手释放他。
约18:39 但你们有个规矩,在逾越节要我给你们释放一个人,你们要我给你们释放犹太人的王吗?”
【本会注释】
犹太人的王。[在彼拉多面前的第二次受审,约18:39至19:16=太27:15-31a=可15:6-19=路23:13-25.主要注释:马太福音和约翰福音。见“耶稣的被卖、受审和钉十字架”;“受难周”,“从复活到升天”,“希律家族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将这里和可15:9节作一比较。在约翰关于审判的叙述中,耶稣出现在希律面前(见路23:6-12)早于出现在彼拉多面前,这一点通过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的比较就很明显了。
约18:40 他们又喊着说:“不要这人,要巴拉巴!”这巴拉巴是个强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