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约:列王纪上2章
大卫遗命所罗门
2:1 大卫的死期临近了,就嘱咐他儿子所罗门说:
2:2 “我现在要走世人必走的路,所以你当刚强,作大丈夫,
2:3 遵守耶和华你 神所吩咐的,照着摩西律法上所写的行主的道,谨守他的律例、诫命、典章、法度。这样,你无论做什么事,不拘往何处去,尽都亨通。
2:4 耶和华必成就向我所应许的话说:‘你的子孙若谨慎自己的行为,尽心尽意、诚诚实实地行在我面前,就不断人坐以色列的国位。’
2:5 你知道洗鲁雅的儿子约押向我所行的,就是杀了以色列的两个元帅:尼珥的儿子押尼珥和益帖的儿子亚玛撒。他在太平之时流这二人的血,如在争战之时一样,将这血染了腰间束的带和脚上穿的鞋。
2:6 所以你要照你的智慧行,不容他白头安然下阴间。
2:7 你当恩待基列人巴西莱的众子,使他们常与你同席吃饭,因为我躲避你哥哥押沙龙的时候,他们拿食物来迎接我。
2:8 在你这里有巴户琳的便雅悯人基拉的儿子示每,我往玛哈念去的那日,他用狠毒的言语咒骂我,后来却下约旦河迎接我,我就指着耶和华向他起誓说:‘我必不用刀杀你。’
2:9 现在你不要以他为无罪,你是聪明人,必知道怎样待他,使他白头见杀,流血下到阴间。”
大卫寿终
2:10 大卫与他列祖同睡,葬在大卫城。
2:11 大卫作以色列王四十年:在希伯仑作王七年;在耶路撒冷作王三十三年。
2:12 所罗门坐他父亲大卫的位,他的国甚是坚固。
亚多尼雅求亚比煞为妻
2:13 哈及的儿子亚多尼雅去见所罗门的母亲拔示巴,拔示巴问他说:“你来是为平安吗?”回答说:“是为平安。”
2:14 又说:“我有话对你说。”拔示巴说:“你说吧。”
2:15 亚多尼雅说:“你知道国原是归我的,以色列众人也都仰望我作王。不料,国反归了我兄弟,因他得国是出乎耶和华。
2:16 现在,我有一件事求你,望你不要推辞。”拔示巴说:“你说吧!”
2:17 他说:“求你请所罗门王将书念的女子亚比煞赐我为妻,因他必不推辞你。”
2:18 拔示巴说:“好,我必为你对王提说。”
亚多尼雅见杀
2:19 于是,拔示巴去见所罗门王,要为亚多尼雅提说。王起来迎接,向她下拜,就坐在位上,吩咐人为王母设一座位,她便坐在王的右边。
2:20 拔示巴说:“我有一件小事求你,望你不要推辞。”王说:“请母亲说,我必不推辞。”
2:21 拔示巴说:“求你将书念的女子亚比煞赐给你哥哥亚多尼雅为妻。”
2:22 所罗门王对他母亲说:“为何单替他求书念的女子亚比煞呢?也可以为他求国吧!他是我的哥哥,他有祭司亚比亚他和洗鲁雅的儿子约押为辅佐。”
2:23 所罗门王就指着耶和华起誓说:“亚多尼雅这话是自己送命,不然,愿 神重重地降罚与我。
2:24 耶和华坚立我,使我坐在父亲大卫的位上,照着所应许的话为我建立家室。现在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亚多尼雅今日必被治死。”
2:25 于是,所罗门王差遣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将亚多尼雅杀死。
2:26 王对祭司亚比亚他说:“你回亚拿突归自己的田地去吧!你本是该死的,但因你在我父亲大卫面前抬过主耶和华的约柜,又与我父亲同受一切苦难,所以我今日不将你杀死。”
2:27 所罗门就革除亚比亚他,不许他作耶和华的祭司。这样,便应验耶和华在示罗论以利家所说的话。
约押见杀
2:28 约押虽然没有归从押沙龙,却归从了亚多尼雅。他听见这风声,就逃到耶和华的帐幕,抓住祭坛的角。
2:29 有人告诉所罗门王说:“约押逃到耶和华的帐幕,现今在祭坛的旁边。”所罗门就差遣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说:“你去将他杀死。”
2:30 比拿雅来到耶和华的帐幕,对约押说:“王吩咐说:‘你出来吧!’”他说:“我不出去,我要死在这里。”比拿雅就去回覆王,说约押如此如此回答我。
2:31 王说:“你可以照着他的话行,杀死他,将他葬埋,好叫约押流无辜人血的罪不归我和我的父家了。
2:32 耶和华必使约押流人血的罪归到他自己的头上,因为他用刀杀了两个比他又义又好的人,就是以色列元帅尼珥的儿子押尼珥和犹大元帅益帖的儿子亚玛撒,我父亲大卫却不知道。
2:33 故此,流这二人血的罪必归到约押和他后裔的头上,直到永远;惟有大卫和他的后裔,并他的家与国,必从耶和华那里得平安,直到永远。”
2:34 于是,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上去,将约押杀死,葬在旷野约押自己的坟墓里(注:“坟墓”原文作“房屋”)。
2:35 王就立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作元帅,代替约押,又使祭司撒督代替亚比亚他。
戒示每勿出耶路撒冷
2:36 王差遣人将示每召来,对他说:“你要在耶路撒冷建造房屋居住,不可出来往别处去。
2:37 你当确实地知道,你何日出来过汲沦溪,何日必死!你的罪(注:原文作“血”)必归到自己的头上。”
2:38 示每对王说:“这话甚好!我主我王怎样说,仆人必怎样行。”于是示每多日住在耶路撒冷。
示每被杀
2:39 过了三年,示每的两个仆人逃到迦特王玛迦的儿子亚吉那里去。有人告诉示每说:“你的仆人在迦特。”
2:40 示每起来,备上驴,往迦特到亚吉那里去找他的仆人,就从迦特带他仆人回来。
2:41 有人告诉所罗门说:“示每出耶路撒冷往迦特去,回来了。”
2:42 王就差遣人将示每召了来,对他说:“我岂不是叫你指着耶和华起誓,并且警戒你说:‘你当确实地知道,你哪日出来往别处去,那日必死’吗?你也对我说:‘这话甚好,我必听从。’
2:43 现在你为何不遵守你指着耶和华起的誓和我所吩咐你的命令呢?”
2:44 王又对示每说:“你向我父亲大卫所行的一切恶事,你自己心里也知道,所以耶和华必使你的罪恶归到自己的头上。
2:45 惟有所罗门王必得福,并且大卫的国位必在耶和华面前坚定,直到永远。”
2:46 于是,王吩咐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他就去杀死示每。这样,便坚定了所罗门的国位。
旧约:历代志上18章
大卫再败非利士人
18:1 此后,大卫攻打非利士人,把他们治服,从他们手下夺取了迦特和属迦特的村庄;
败摩押人
18:2 又攻打摩押,摩押人就归服大卫,给他进贡。
18:3 琐巴王哈大利谢(注:撒母耳下8章3节作“哈大底谢”)往幼发拉底河去,要坚定自己的国权,大卫就攻打他,直到哈马。
18:4 夺了他的战车一千,马兵七千,步兵二万,将拉战车的马砍断蹄筋,但留下一百辆车的马。
败亚兰人
18:5 大马士革的亚兰人来帮助琐巴王哈大利谢,大卫就杀了亚兰人二万二千。
18:6 于是,大卫在大马士革的亚兰地设立防营,亚兰人就归服他,给他进贡。大卫无论往哪里去,耶和华都使他得胜。
18:7 他夺了哈大利谢臣仆所拿的金盾牌,带到耶路撒冷。
18:8 大卫又从属哈大利谢的提巴(注:或作“比他”)和均二城中,夺取了许多的铜。后来所罗门用此制造铜海、铜柱和一切的铜器。
18:9 哈马王陀乌听见大卫杀败琐巴王哈大利谢的全军,
18:10 就打发他儿子哈多兰去见大卫王,问他的安,为他祝福,因为他杀败了哈大利谢。原来陀乌与哈大利谢常常争战。哈多兰带了金银铜的各样器皿来。
18:11 大卫王将这些器皿并从各国夺来的金银,就是从以东、摩押、亚扪、非利士、亚玛力人所夺来的,都分别为圣献给耶和华。
亚比筛击以东人
18:12 洗鲁雅的儿子亚比筛在盐谷击杀了以东一万八千人。
18:13 大卫在以东地设立防营,以东人就都归服他。大卫无论往哪里去,耶和华都使他得胜。
大卫王秉公治民
18:14 大卫作以色列众人的王,又向众民秉公行义。
18:15 洗鲁雅的儿子约押作元帅,亚希律的儿子约沙法作史官,
18:16 亚希突的儿子撒督和亚比亚他的儿子亚希米勒作祭司长,沙威沙作书记,
18:17 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统辖基利提人和比利提人,大卫的众子都在王的左右作领袖。
旧约:历代志上19章
大卫遣使诣哈嫩
19:1 此后,亚扪人的王拿辖死了,他儿子接续他作王。
19:2 大卫说:“我要照哈嫩的父亲拿辖厚待我的恩典厚待哈嫩。”于是大卫差遣使者为他丧父安慰他。大卫的臣仆到了亚扪人的境内见哈嫩,要安慰他。
19:3 但亚扪人的首领对哈嫩说:“大卫差人来安慰你,你想他是尊敬你父亲吗?他的臣仆来见你不是为详察窥探、倾覆这地吗?”
19:4 哈嫩便将大卫臣仆的胡须剃去一半,又割断他们下半截的衣服,使他们露出下体,打发他们回去。
19:5 有人将臣仆所遇的事告诉大卫,他就差人去迎接他们,因为他们甚觉羞耻。告诉他们说:“可以住在耶利哥,等到胡须长起再回来。”
亚扪人备战
19:6 亚扪人知道大卫憎恶他们,哈嫩和亚扪人就打发人拿一千他连得银子,从美索不达米亚、亚兰、玛迦、琐巴雇战车和马兵。
19:7 于是雇了三万二千辆战车和玛迦王并他的军兵。他们来安营在米底巴前,亚扪人也从他们的城里出来,聚集交战。
19:8 大卫听见了,就差派约押统带勇猛的全军出去。
19:9 亚扪人出来在城门前摆阵;所来的诸王另在郊野摆阵。
亚兰人与亚扪人败遁
19:10 约押看见敌人在他的前后摆阵,就从以色列军中挑选精兵,使他们对着亚兰人摆阵。
19:11 其余的兵交与他兄弟亚比筛,对着亚扪人摆阵。
19:12 约押对亚比筛说:“亚兰人若强过我,你就来帮助我;亚扪人若强过你,我就去帮助你。
19:13 我们都当刚强,为本国的民和 神的城邑作大丈夫。愿耶和华凭他的意旨而行。”
19:14 于是,约押和跟随他的人前进攻打亚兰人。亚兰人在约押面前逃跑。
19:15 亚扪人见亚兰人逃跑,他们也在约押的兄弟亚比筛面前逃跑进城。约押就回耶路撒冷去了。
19:16 亚兰人见自己被以色列人打败,就打发使者将大河那边的亚兰人调来,哈大利谢的将军朔法率领他们。
19:17 有人告诉大卫,他就聚集以色列众人过约旦河,来到亚兰人那里,迎着他们摆阵。大卫既摆阵攻击亚兰人,亚兰人就与他打仗。
19:18 亚兰人在以色列人面前逃跑。大卫杀了亚兰七千辆战车的人、四万步兵,又杀了亚兰的将军朔法。
19:19 属哈大利谢的诸王见自己被以色列人打败,就与大卫和好,归服他。于是亚兰人不敢再帮助亚扪人了。
旧约:历代志上20章
约押攻取拉巴
20:1 过了一年,到列王出战的时候,约押率领军兵毁坏亚扪人的地,围攻拉巴。大卫仍住在耶路撒冷。约押攻打拉巴,将城倾覆。
20:2 大卫夺了亚扪人之王(注:或作“玛勒堪”。“玛勒堪”即“米勒公”,亚扪族之神名)所戴的金冠冕,其上的金子重一他连得,又嵌着宝石,人将这冠冕戴在大卫头上。大卫从城里夺了许多财物,
20:3 将城里的人拉出来,放在锯下,或铁耙下,或铁斧下(注:或作“强他们用锯,或用打粮食的铁器,或用铁斧作工”),大卫待亚扪各城的居民都是如此。其后大卫和众军都回耶路撒冷去了。
三败非利士人
20:4 后来,以色列人在基色与非利士人打仗。户沙人西比该杀了伟人的一个儿子细派,非利士人就被制伏了。
20:5 又与非利士人打仗,睚珥的儿子伊勒哈难杀了迦特人歌利亚的兄弟拉哈米,这人的枪杆粗如织布的机轴。
20:6 又在迦特打仗,那里有一个身量高大的人,手脚都是六指,共有二十四个指头,他也是伟人的儿子。
20:7 这人向以色列人骂阵,大卫的哥哥示米亚的儿子约拿单就杀了他。
20:8 这三个人是迦特伟人的儿子,都死在大卫和他仆人的手下。
旧约:以赛亚书4章
以色列民录名于生命册者必称圣免难
4:1 在那日,七个女人必拉住一个男人说:“我们吃自己的食物,穿自己的衣服,但求你许我们归你名下,求你除掉我们的羞耻。”
4:2 到那日,耶和华发生的苗必华美尊荣,地的出产必为以色列逃脱的人显为荣华茂盛。
4:3,4 主以公义的灵和焚烧的灵,将锡安女子的污秽洗去,又将耶路撒冷中杀人的血除净。那时,剩在锡安、留在耶路撒冷的,就是一切住耶路撒冷、在生命册上记名的,必称为圣。
4:5 耶和华也必在锡安全山,并各会众以上,使白日有烟云,黑夜有火焰的光,因为在全荣耀之上必有遮蔽。
4:6 必有亭子,白日可以得荫避暑,也可以作为藏身之处,躲避狂风暴雨。
旧约:以赛亚书5章
葡萄园之喻
5:1 我要为我所亲爱的唱歌,是我所爱者的歌,论他葡萄园的事。我所亲爱的有葡萄园在肥美的山冈上。
5:2 他刨挖园子,捡去石头,栽种上等的葡萄树,在园中盖了一座楼,又凿出压酒池,指望结好葡萄,反倒结了野葡萄。
5:3 耶路撒冷的居民和犹大人哪,请你们现今在我与我的葡萄园中,断定是非。
5:4 我为我葡萄园所做之外,还有什么可做的呢?我指望结好葡萄,怎么倒结了野葡萄呢?
5:5 现在我告诉你们,我要向我葡萄园怎样行:我必撤去篱笆,使它被吞灭;拆毁墙垣,使它被践踏。
5:6 我必使它荒废,不再修理,不再锄刨,荆棘蒺藜倒要生长。我也必命云不降雨在其上。
5:7 万军之耶和华的葡萄园,就是以色列家;他所喜爱的树,就是犹大人。他指望的是公平,谁知倒有暴虐(注:或作“倒流人血”);指望的是公义,谁知倒有冤声。
5:8 祸哉!那些以房接房、以地连地,以致不留余地的,只顾自己独居境内。
5:9 我耳闻万军之耶和华说:“必有许多又大又美的房屋成为荒凉,无人居住。
5:10 三十亩葡萄园只出一罢特酒;一贺梅珥谷种只结一伊法粮食。”
5:11 祸哉!那些清早起来追求浓酒,留连到夜深,甚至因酒发烧的人。
5:12 他们在筵席上弹琴、鼓瑟、击鼓、吹笛、饮酒,却不顾念耶和华的作为,也不留心他手所做的。
5:13 所以我的百姓因无知就被掳去。他们的尊贵人甚是饥饿,群众极其乾渴。
5:14 故此,阴间扩张其欲,开了无限量的口;他们的荣耀、群众、繁华,并快乐的人,都落在其中。
5:15 卑贱人被压服;尊贵人降为卑,眼目高傲的人也降为卑。
5:16 惟有万军之耶和华因公平而崇高;圣者 神因公义显为圣。
5:17 那时,羊羔必来吃草,如同在自己的草场;丰肥人的荒场被游行的人吃尽。
虚伪邪恶必受灾祸
5:18 祸哉!那些以虚假之细绳牵罪孽的人!他们又像以套绳拉罪恶,
5:19 说:“任他急速行,赶快成就他的作为,使我们看看;任以色列圣者所谋划的临近成就,使我们知道。”
5:20 祸哉!那些称恶为善、称善为恶,以暗为光、以光为暗,以苦为甜、以甜为苦的人!
5:21 祸哉!那些自以为有智慧,自看为通达的人!
5:22 祸哉!那些勇于饮酒,以能力调浓酒的人!
5:23 他们因受贿赂,就称恶人为义,将义人的义夺去。
5:24 火苗怎样吞灭碎秸,乾草怎样落在火焰之中,照样,他们的根必像朽物,他们的花必像灰尘飞腾;因为他们厌弃万军之耶和华的训诲,藐视以色列圣者的言语。
5:25 所以,耶和华的怒气向他的百姓发作。他的手伸出攻击他们,山岭就震动;他们的尸首在街市上好像粪土。虽然如此,他的怒气还未转消,他的手仍伸不缩。
5:26 他必竖立大旗,招远方的国民,发嘶声叫他们从地极而来!看哪,他们必急速奔来。
5:27 其中没有疲倦的,绊跌的;没有打盹的,睡觉的;腰带并不放松,鞋带也不折断。
5:28 他们的箭快利,弓也上了弦;马蹄算如坚石,车轮好像旋风。
5:29 他们要吼叫,像母狮子,咆哮,像少壮狮子;他们要咆哮抓食,坦然叨去,无人救回。
5:30 那日,他们要向以色列人吼叫,像海浪砰訇。人若望地,只见黑暗艰难,光明在云中变为昏暗。
旧约:诗篇144篇
受耶和华训导者可免敌害
〔大卫的诗。〕
诗144:1 耶和华我的磐石是应当称颂的;他教导我的手争战,教导我的指头打仗。
诗144:2 他是我慈爱的主,我的山寨,我的高台,我的救主,我的盾牌,是我所投靠的,他使我的百姓服在我以下。
诗144:3 耶和华啊,人算什么,你竟认识他?世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
诗144:4 人好像一口气,他的年日如同影儿快快过去。
诗144:5 耶和华啊,求你使天下垂,亲自降临,摸山,山就冒烟。
诗144:6 求你发出闪电,使他们四散;射出你的箭,使他们扰乱。
诗144:7 求你从上伸手救拔我,救我出离大水,救我脱离外邦人的手。
诗144:8 他们的口说谎话,他们的右手起假誓。
诗144:9 神啊,我要向你唱新歌,用十弦瑟向你歌颂。
诗144:10 你是那拯救君王的,你是那救仆人大卫脱离害命之刀的。
诗144:11 求你救拔我,救我脱离外邦人的手。他们的口说谎话,他们的右手起假誓。
圣民之福
诗144:12 我们的儿子从幼年好像树栽子长大;我们的女儿如同殿角石,是按建宫的样式凿成的。
诗144:13 我们的仓盈满,能出各样的粮食;我们的羊在田间孳生千万。
诗144:14 我们的牛驮着满驮,没有人闯进来抢夺,也没有人出去争战。我们的街市上也没有哭号的声音。
诗144:15 遇见这光景的百姓便为有福。有耶和华为他们的 神,这百姓便为有福!
列王纪上2章
提要:1 大卫对所罗门的吩咐,3 关于信仰,5 关于约押,7 关于巴西莱,8 关于示每,10 大卫的死。12 所罗门即位。13 亚多尼雅要拔示巴替他向所罗门要求亚比煞,被处死。26 亚比亚他性命得保,但被剥夺祭司的职分。28 约押抓住祭坛的角,在那里被杀。35 比拿雅代替约押,撒督代替亚比亚他。36 示每被限制,违规去迦特,被杀。
大卫给所罗门的遗训
王上2:1 大卫的死期临近了,就嘱吩他儿子所罗门说:
【本会注释】
大卫的死期。这一章继续上一章的讲述,和前面一样,保有生动的细节和轮廓分明的风格。《历代志》中的记载遗漏了亚多尼雅的叛乱,但给出了以下记载,“以色列的众首领和祭司利未人,”“服侍王的军长,”并国内所有的官长(代上23:1,2;第28,29章),为要“再膏所罗门作王”(代上29:22)。扫罗(撒上11:14,15)和大卫(撒下5:1-3)都曾二次被立为王,所罗门也是这样。他上次被膏立时匆忙紧张,出于偶然,迫于形势,只有极少数亲近的人出席加冕典礼。因此理应在全国的代表面前庄严地举行第二次加冕仪式。
王上2:2 “我现在要走世人必走的路。所以,你当刚强,作大丈夫,
【本会注释】
世人必走的路。这个短语使我们想起了约书亚临终时的话(书23:14)。死亡面前人人平等(死亡并无偏私)。世上最伟大的雄主与最卑微的平民都要走向同一个地方──坟墓。属世的差别惟存片刻,当死亡掌权时君王的荣耀便归于乌有了。
你当刚强。大卫所思所想的不是自己而是他的儿子,不是顾及过去而是着眼于将来。他是以一位慈祥父亲,一个勇敢战士,一名忠贞爱国者的身份来说这话的,重要的是,他显示了自己国王的身份。他吩咐所罗门在担负起领导国家的重任时要刚强壮胆,这就像摩西鼓励约书亚(申31:7),更像耶和华亲自吩咐约书亚(书1:7)。
作大丈夫。尽管年轻,所罗门现在已经是国王了,更重要的是他必须作一个男子汉。他要作一个大丈夫,控制自己,治理人民,勇敢无畏,拒绝贿赂,制胜腐败。所罗门是上帝的代表,他最先寻求的不是自己的利益,而是那交托他手、指定他去服事牧养的人民的利益并上帝的荣耀。
遵守……所吩咐的。大卫对所罗门的吩咐最重要的还是信仰方面。所罗门是第一次信靠上帝。以色列人是上帝的子民,所罗门作为上帝的仆人来治理他们。大卫最后几句话不像一位父亲对儿子说的,而是作为以色列这个神权国家的首领对他正式指定的王位继承人说的。我们应该从这个立场出发看待大卫的整段讲话。作为以色列的王,所罗门是“坐耶和华的国位”(代上28:5)。他得国是“坐在耶和华所赐的位上”(代上29:23)。以色列国中,耶和华是王,属世的君主不过是天上主宰的仆人和代表而已。
行主的道。国王懂得上帝的道并行在其中,不仅是自己最大的益处,也是为他的百姓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上帝的道就是公义与平安,给遵行的人带来福气和昌盛。
谨守他的律例。这律例就是律法的各项细则。上帝给了他的子民十条诫命,之后又作出了与之相关的各项规定来进一步明确在具体的事例中该如何遵守。这些具体的律例、诫命、典章、法度都记载在摩西五经中,涉及礼节,民事,健康和道德。
尽都亨通。上帝所有的律法都是为了人的益处。上帝将他的儿女放在律法之下是渴望看到他们繁荣幸福。上帝的典章和诫命是为了保证他地上儿女的福祉,而不是为了炫耀他的至高权力。与天上的律法和谐一致人就能找到喜乐,和平,精神的满足,身体的健康和生命的完全。但违背这些圣善的律法给人带来的只有烦恼,忧伤,疾病,祸患,痛苦,和死亡。这些在以色列历史开始时都是显而易见的,先知不断地指出这一点直到最后。“‘你们若甘心听从,必吃地上的美物,若不听从,反倒悖逆,必被刀剑吞灭。’这是耶和华亲口说的”(赛1:19,20;参见耶7:5-7)。当以色列最终灭亡之时,很明显他们失败是因为没有顺从耶和华的律法(王下17:7-20)
王上2:3 遵守耶和华你上帝所吩咐的,照着摩西律法上所写的行主的道,谨守他的律例、诫命、典章、法度。这样,你无论做什么事,不拘往何处去,尽都亨通。
王上2:4 耶和华必成就向我所应许的话说:‘你的子孙若谨慎自己的行为,尽心尽意诚诚实实地行在我面前,就不断人坐以色列的国位。’
【本会注释】
成就……所应许的话。上帝起初的应许是藉先知拿单传给大卫的(撒下7:11-17),之后似乎又直接启示给大卫了(诗89:3,4)。这应许是,大卫的家和他的国必永远坚立。这应许的实现是以大卫的子孙继续顺从上帝的命令为前提的(诗132:12)。大卫提醒所罗门这个应许如何实现是为了鼓励他继续效忠上帝并顺从他的律法。
王上2:5 你知道洗鲁雅的儿子约押向我所行的,就是杀了以色列的两个元帅:尼珥的儿子押尼珥和益帖的儿子亚玛撒。他在太平之时流这二人的血,如在争战之时一样,将这血染了腰间束的带和脚上穿的鞋。
王上2:6 所以你要照你的智慧行,不容他白头安然下阴间。
【本会注释】
所以你要……行。约押曾经谋杀了押尼珥(撒下3:27-30)。大卫当时声明自己与这罪行无份,并宣称耶和华会在合适的时候“照着恶人所行的恶报应他”(撒下3:31-39)。约押还杀害了大卫指定接替他职位的亚玛撒(撒下19:13;20:8-10)。现在要给这两个人报仇了。这些罪行发生时大卫不好处置约押,因为那时约押知晓大卫谋害赫人乌利亚的事(撒下11:14-25)。但公义的原则必要追讨约押所犯的罪行。因此,大卫现在不是以个人的身份说话,来诅咒这个多年对他忠心耿耿殷勤服务的人,而是作为国家的君主来指示罪行必须受到惩罚,但执行人必须是手里清洁不欠约押人情的。约押还有一些大卫在这里没有明白提出的罪行,比如说违反大卫特别的指示(撒下18:14,15)杀了押沙龙以及最近参加亚多尼雅的叛乱(王上1:7),凡此种种无疑都激起了所罗门对他的憎恨。
王上2:7 你当恩待基列人巴西莱的众子,使他们常与你同席吃饭;因为我躲避你哥哥押沙龙的时候,他们拿食物来迎接我。
【本会注释】
恩待。与上面形成鲜明比较的是大卫愉快地回忆起巴西莱在他逃避押沙龙时(撒下19:31-39)对他的友好和帮助。与王同桌吃饭意味着从皇家财库中得到供应(撒下9:7;王上18:19;尼5:17)。巴西莱有个儿子名叫金罕(撒下19:37)。有人认为耶利米提到的伯利恒的金罕寓(耶41:17)就是大卫给巴西莱的儿子的产业,特别是从王自己的产业中拿出来的。
王上2:8 在你这里有巴户琳的便雅悯人,基拉的儿子示每;我往玛哈念去的那日,他用狠毒的言语咒骂我,后来却下约但河迎接我,我就指着耶和华向他起誓说:‘我必不用刀杀你。’
【本会注释】
示每。这个人曾经凶狠野蛮地对待大卫,在这多事之秋他显然是个危险分子(第36-46节)。
王上2:9 现在你不要以他为无罪。你是聪明人,必知道怎样待他,使他白头见杀,流血下到阴间。”
大卫寿终
王上2:10 大卫与他列祖同睡,葬在大卫城。
【本会注释】
大卫……睡。关于大卫的死,叙述非常简单。《历代志》只增加了“他年纪老迈,日子满足,享受丰富、尊荣,就死了”(代上29:28)。
葬在大卫城。这里明显是在锡安山,靠近大卫宫廷的皇家园地上(撒下5:9)。尼希米提到的“大卫坟地”和他的继任者的墓地很可能都在圣殿的南边(结43:7-9)。毫无疑问这些墓穴都是在耶路撒冷城下的岩石中开凿出来的。约瑟夫说许尔堪和后来的希律为了陪葬的珍宝曾经仔细搜索过这些坟墓(Antiquities vii. 15. 3;xvi. 7. 1)。大卫的坟墓一直存留到新约的时代(徒2:29),但具体位置在哪现在就不得而知了。所谓的列王的坟墓,曾经被认为是犹大列王的陵墓,实际上是到公元一世纪才出现的。
王上2:11 大卫作以色列王四十年:在希伯仑作王七年,在耶路撒冷作王三十三年。
【本会注释】
七年。确切地说是,“七年零六个月”(撒下5:5;代上3:4)。
王上2:12 所罗门坐他父亲大卫的位,他的国甚是坚固。
【本会注释】
甚是坚固。和第46节比较,在亚多尼雅、约押和示每被处死,亚比亚他被贬谪之后这里说道“便坚定了所罗门的国位。”很明显,所罗门统治初期国内存在不满和骚动的因素威胁着这个年轻国王政权的巩固。所罗门坚决果断地处理了这些骚动和叛乱的祸首,使全国得以坚定在他的统治之下。
亚多尼雅的死
王上2:13 哈及的儿子亚多尼雅去见所罗门的母亲拔示巴,拔示巴问他说:“你来是为平安吗?”回答说:“是为平安”;
【本会注释】
你来是为平安吗?。亚多尼雅刚进宫就被问了一个和他的意图有关问题。他认命了吗,他愿意支持所罗门吗,还是他希望通过一些方法重夺王位呢?
王上2:14 又说:“我有话对你说。”拔示巴说:“你说吧。”
王上2:15 亚多尼雅说:“你知道国原是归我的,以色列众人也都仰望我作王,不料,国反归了我兄弟,因他得国是出乎耶和华。
【本会注释】
国原是归我的。亚多尼雅提到他获得王位的努力没有成功证实了他仍对此耿耿于怀。拔示巴的疑虑还是有事实根据的。
出乎耶和华。表面上看似虔诚,接受神圣的旨意,但实际仍包藏祸心,企图用诡计获得使用武力得不到的王位。
王上2:16 现在我有一件事求你,望你不要推辞。”拔示巴说:“你说吧。”
王上2:17 他说:“求你请所罗门王将书念的女子亚比煞赐我为妻,因他必不推辞你。”
【本会注释】
将……亚比煞赐我为妻。他可能还要求王位了。他心里真正想的并不是与美丽少女的浪漫情缘,而是想通过占有亚比煞来得到王位。古代东方继任者可以占有先王的妻妾。所以大卫接续扫罗作王后占有了他的妻子(撒下12:8)。押沙龙听从亚希多弗的建议,在以色列众人眼前,与他父的妃嫔亲近,这就等于公开宣称他已继承了他父的王位(撒下16:20-22)。亚比煞无疑被看作大卫的最后一任妻子,至少也是最后一位妾。亚多尼雅现在要求亚比煞就可以解读为,要求王位!但在拔示巴面前他却装作一个虔诚痛悔的青年,顺服自己的命分,只想要一位年轻貌美的少女来抚平自己创痛的心灵。
王上2:18 拔示巴说:“好,我必为你对王提说。”
【本会注释】
为你提说。为什么拔示巴愿意为亚多尼雅在王面前提说这件事呢?她真的认为他很真诚,抑或是即便看穿了他的诡计但仍希望通过答应其要求来安抚之以更好地巩固所罗门的国位呢?
王上2:19 于是,拔示巴去见所罗门王,要为亚多尼雅提说;王起来迎接,向她下拜,就坐在位上,吩咐人为王母设一座位,她便坐在王的右边。
【本会注释】
王……,向她下拜。所罗门对其母亲的尊重为他当时的百姓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对今天的我们也有教育意义。古代的宫廷中皇太后一般是很受尊敬的。
王上2:20 拔示巴说:“我有一件小事求你,望你不要推辞。”王说:“请母亲说,我必不推辞。”
王上2:21 拔示巴说:“求你将书念的女子亚比煞赐给你哥哥亚多尼雅为妻。”
王上2:22 所罗门王对他母亲说:“为何单替他求书念的女子亚比煞呢?也可以为他求国吧!他是我的哥哥,他有祭司亚比亚他和洗鲁雅的儿子约押为辅佐。”
【本会注释】
也可以为他求国吧。也许拔示巴一点也没有看出亚多尼雅所提要求的危险,但所罗门即刻洞悉了他的阴谋。答应亚多尼雅的要求就等于鼓励他的骄傲和野心。那些同情他的人势必要主张他兄长的地位,应该作王。
亚比亚他(直译为:为亚比亚他)。话虽然没有挑明,但意思已经表达出来了。所罗门明显对他母亲的短视表示不满,为什么她允许自己陷入这种状况中来呢?事情已经够糟的了,她还要趟此混水为亚多尼雅阴谋夺权提供帮助。亚多尼雅毕竟年长,很多人都觉得他更应该继承王位。何况他身边有两个全国最有影响的人物──大祭司亚比亚他和军队总司令约押──在各个方面支持他指教他。现在自己的母亲又卷了进来,在实际意义上为那个年长的王子要求王位。所罗门说出了事实的真相,“为何单求亚比煞呢?为何不替他求国呢?他是我的哥哥,这国不是属于他的吗?为了证明他的权利,不是有亚比亚他和约押和他在一起吗?他们不是一直支持他并企图向所有人证明这国是属于亚多尼雅的吗?”很明显拔示巴听出了他儿子的不满。
王上2:23 所罗门王就指着耶和华起誓说:“亚多尼雅这话是自己送命,不然,愿上帝重重的降罚与我。
【本会注释】
是自己送命。亚多尼雅的要求无异于反叛理应受到死亡的刑罚。这个年轻人是个危险因素,所罗门的理智告诉他决不容许亚多尼雅的阴谋威胁国家的稳定。
王上2:24 耶和华坚立我,使我坐在父亲大卫的位上,照着所应许的话为我建立家室;现在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亚多尼雅今日必被治死。”
【本会注释】
耶和华坚立我。亚多尼雅的阴谋不仅直接伤害人更是敌对上帝。是耶和华立所罗门为王坐在他父大卫的国位上,但现在亚多尼雅却想通过与亚比煞的结合来另立王朝。这万万不可!先前的过犯已经被饶恕了,这次新的反叛的尝试决不能再被原谅。所罗门被立是上帝的选择,是要他坐在大卫的宝座上坚固这国直到永远。所罗门知道该如何做才能与上天的旨意和谐,就起誓说,亚多尼雅今日必被治死。
王上2:25 于是所罗门王差遣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将亚多尼雅杀死。
亚比亚他被废和约押的死
王上2:26 王对祭司亚比亚他说:“你回亚拿突归自己的田地去吧!你本是该死的,但因你在我父亲大卫面前抬过主耶和华的约柜,又与我父亲同受一切苦难,所以我今日不将你杀死。”
【本会注释】
对祭司亚比亚他。所罗门做事决不半途而废。他已猜测出这次亚多尼雅获得王位的企图中必有同谋,亚比亚他应在其中。
回亚拿突去吧。亚比亚他得到仁慈的处理是因为他与大卫多年的患难之交。他没有被处死,只是被革去了祭司的职位并被遣送回家。亚拿突是便雅悯境内的一座祭司的城邑(书21:17-19;代上6:60),位于耶路撒冷东北3英里处。它作为耶利米的家乡而最为闻名(耶1:1;32:7)。
王上2:27 所罗门就革除亚比亚他,不许他作耶和华的祭司。这样,便应验耶和华在示罗论以利家所说的话。
【本会注释】
应验。(直译为:这样,他实现了).这里应验的是撒上2:30-35;3:11-14节的预言。亚比亚他是以利家的后裔,他也是被多益所杀的亚希米勒的儿子中唯一幸存的一个(撒上22:9-23;23:6)。随着亚比亚他的离职,大祭司的职位从以他玛家传到撒督所属的亚伦的长子以利亚撒家(民25:11-13;代上24:1-6)。亚比亚他和撒督都行使祭司的职分,他们是分工协作,撒督掌管基遍的会幕,而锡安山的约柜则是亚比亚他照看。当亚比亚他不光彩地离职后大祭司崇高的职分就属于撒督了。
我们不应认为所罗门革除亚比亚他的职位仅仅是为了实现预言。他是照事情本身的情况来处理问题的。上帝命定,因为他先看到。
王上2:28 约押虽然没有归从押沙龙,却归从了亚多尼雅。他听见这风声,就逃到耶和华的帐幕,抓住祭坛的角。
王上2:29 有人告诉所罗门王说:“约押逃到耶和华的帐幕,现今在祭坛的旁边。”所罗门就差遣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说:“你去将他杀死。”
【本会注释】
将他杀死。听见亚多尼雅的死讯约押逃到耶和华的帐幕。如果他一点也没有参与最近的阴谋他决不会为自己的性命感到担忧。所罗门对他的死刑判决中除了大卫临终嘱托所说的约押过去的罪行没有再提别的。毫无疑问,帐幕是不会保护谋杀犯的(出21:14)。法律规定流人血的罪行要予以严惩,那么故意杀人的根据法律就决不应被宽恕(民35:16-34;申19:11-13)。如果不执行对谋杀者的判决,地就要承受流人血的罪(民35:33)。祭坛只为那些过失杀人的提供庇护,但约押不是这种情况。约押知法犯法,他知道自己该当此罪。他是个勇敢坚强的战士,甚至对大卫这么一个身经百战的人他都“太强,”现在约押平静地接受自己的命运,没有一句辩驳的话,也没有一点反抗。他知道自己所犯的罪行,他无话可说。
王上2:30 比拿雅来到耶和华的帐幕,对约押说:“王吩咐说,你出来吧!”他说:“我不出去,我要死在这里。”比拿雅就去回复王,说约押如此如此回答我。
王上2:31 王说:“你可以照着他的话行,杀死他,将他葬埋,好叫约押流无辜人血的罪不归我和我的父家了。
王上2:32 耶和华必使约押流人血的罪归到他自己的头上;因为他用刀杀了两个比他又义又好的人,就是以色列元帅尼珥的儿子押尼珥和犹大元帅益帖的儿子亚玛撒,我父亲大卫却不知道。
王上2:33 故此,流这二人血的罪必归到约押和他后裔的头上,直到永远;惟有大卫和他的后裔,并他的家与国,必从耶和华那里得平安,直到永远。”
王上2:34 于是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上去,将约押杀死,葬在旷野约押自己的坟墓(原文作房屋)里。
王上2:35 王就立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作元帅,代替约押,又使祭司撒督代替亚比亚他。
示每的死
王上2:36 王差遣人将示每召来,对他说:“你要在耶路撒冷建造房屋居住,不可出来往别处去。
【本会注释】
不可出来。当时的国内形势让所罗门认为必须监视一切可疑分子。不安分的示每就是其中之一,他们一有机会就要举手攻击新王。他以坚定支持扫罗家而极其痛恨大卫家而出名。将示每限制在耶路撒冷只是为了防止他再生事端。
王上2:37 你当确实地知道,你何日出来过汲沦溪,何日必死!你的罪(原文作血)必归到自己的头上。”
【本会注释】
汲沦溪。这条山谷南北走向,正好在耶路撒冷东城墙外。它旁边的就是后来著名的橄榄山。当时除了雨季谷中是没有河流的。
此处提到的不允许过汲沦溪,目的就在于防止示每回到他自己的势力范围,巴户琳(撒下16:5),这里是他影响最大最有机会挑起事端的地方。巴户琳在橄榄山附近,耶路撒冷到约旦河的路上。
王上2:38 示每对王说:“这话甚好!我主我王怎样说,仆人必怎样行。”于是示每多日住在耶路撒冷。
王上2:39 过了三年,示每的两个仆人逃到迦特王玛迦的儿子亚吉那里去。有人告诉示每说:“你的仆人在迦特。”
【本会注释】
迦特。曾经属于非利士人,后被大卫攻取(代上18:1)。这里提到有一个王,但这个王很可能也是在以色列的君主控制之下的。
王上2:40 示每起来,备上驴,往迦特到亚吉那里去找他的仆人,就从迦特带他仆人回来。
【本会注释】
示每起来。这里的叙述没有表示说示每此行去迦特除了带回他的仆人还有什么不良企图。但事实他已违背了王的命令和自己神圣的誓言,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如果示每想遵守自己的誓言,他完全可以告知王他的情况,请王许可他去找回自己的仆人,并等候王的命令。但他擅作主张,违命进入一个过去经常和所罗门的父亲争战的外国区域,他是自处嫌疑之中了。
王上2:41 有人告诉所罗门说:“示每出耶路撒冷往迦特去,回来了。”
王上2:42 王就差遣人将示每召了来,对他说:“我岂不是叫你指着耶和华起誓,并且警戒你说‘你当确实地知道,你哪日出来往别处去,那日必死’吗?你也对我说:‘这话甚好,我必听从。’
【本会注释】
将示每召了来。所罗门在判决示每死罪前不是没有经过慎重考虑的,他将所有的事实清楚地陈明在被告面前。在审问中所罗门让示每明白他的罪责是无可推诿的。示每已经庄严起誓说会遵从王的命令。为什么他现在违背自己的誓言呢?无话可说就变成了死亡的判决。
王上2:43 现在你为何不遵守你指着耶和华起的誓和我所吩咐你的命令呢?”
王上2:44 王又对示每说:“你向我父亲大卫所行的一切恶事,你自己心里也知道,所以耶和华必使你的罪恶归到自己的头上;
【本会注释】
自己心里知道。再没有谁比犯罪者本身对自己心中所隐藏的邪恶更清楚的了。值此生命终了的时候,示每清楚自己心中的邪恶就是对自己最大的控诉。
自己的头上。上帝对犯罪者并不是任意刑罚的。罪人都是自作自受。示每的死亡是由自己的罪导致的,不仅仅是属世君王的刑罚。
王上2:45 惟有所罗门王必得福,并且大卫的国位必在耶和华面前坚定,直到永远。”
王上2:46 于是王吩咐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他就去杀死示每。这样,便坚定了所罗门的国位。
【本会注释】
坚定了……国位。见第12节的注释。
历代志上18章
提要:1 大卫征服非利士人和摩押人。3 他击败了哈大利谢和亚兰人。9 陀乌派哈多兰给大卫送礼,并为他祝福。11 大卫把礼物和战利品献给上帝。13 大卫在以东地设立防营。14 大卫的官员。
1 此后,大卫攻打非利士人,把他们治服,从他们手下夺取了迦特和属迦特的村庄;
【本会注释】
此后。1-13节记录大卫的征战。参撒下8:1-4注释。“此后”并不一定意味着这里所讲述的事件都是按照时间的顺序。圣经记录的事件不一定都严格按时间的顺序。撒下第八章和代上第十八章都记录大卫的各次征战。从非利士和摩押开始,也列举了在亚扪王拿辖死后的征战中,从臣服的亚兰各国所获得的战利品和贡物(见代上19章)。
迦特。在《撒母耳记》里为“京城的权柄”(原文做“母城的嚼环”,见撒下8:1注释)。按照这种解释,大卫控制了非利士人的都市即母城,也就是《历代志》所记的迦特。
2 又攻打摩押,摩押人就归服大卫,给他进贡。
【本会注释】
参撒下8:2。
3 琐巴王哈大利谢(在撒母耳下八章三节作哈大底谢)往幼发拉底河去,要坚定自己的国权,大卫就攻打他,直到哈马,
【本会注释】
哈大利谢。关于其正确拼写和来历,见撒下8:3注释。
直到哈马。琐巴是一个亚兰人的国家,在幼发拉底河以西,大马士革以北,哈马以南。该国在扫罗,大卫和所罗门时代十分兴旺(见撒上14:47;撒下8:3;代下8:3)。
要坚定自己的国权。“要收复他的国土”(见撒下8:3注释)。
幼发拉底河。这句话证明大卫的“国权”延伸到幼发拉底河。在被征服的亚兰同盟中有来自幼法拉底河以东的亚兰人,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见代上19:16,19注释)。
4 夺了他的战车一千,马兵七千,步兵二万,将拉战车的马砍断蹄筋,但留下一百辆车的马。
【本会注释】
马兵七千。撒下8:4为“马兵一千七百”(撒下8:4)。七十士译本里这两处圣经都是七千(见《先祖与先知》122,123页)。
砍断蹄筋。即砍断后腿的筋使马匹残废(见书11:6-9)。
5 大马色的亚兰人来帮助琐巴王哈大利谢,大卫就杀了亚兰人二万二千。
6 于是大卫在大马色的亚兰地设立防营,亚兰人就归服他,给他进贡。大卫无论往哪里去,耶和华都使他得胜。
【本会注释】
防营。在希伯来语的《历代志》里没有该词。但在撒下8:6,七十士译本,亚兰语文本和塔古姆文本的《历代志》中均有。
7 他夺了哈大利谢臣仆所拿的金盾牌带到耶路撒冷。
8 大卫又从属哈大利谢的提巴(或作:比他)和均二城中夺取了许多的铜。后来所罗门用此制造铜海、铜柱,和一切的铜器。
【本会注释】
铜。青铜或黄铜(见王上7:47注释)。这种金属在古代西亚很普遍。
这一章和撒下第八章一样,似乎重点不是描写征战,而是大卫为将来的圣殿夺取和积攒战利品和贡物(见11节注释)。
铜海。见王上7:15-26,45;代下4:2-5,10,15,18。
9 哈马王陀乌听见大卫杀败琐巴王哈大利谢的全军,
10 就打发他儿子哈多兰去见大卫王,问他的安,为他祝福,因为他杀败了哈大利谢(原来陀乌与哈大利谢常常争战)。哈多兰带了金银铜的各样器皿来。
【本会注释】
哈多兰。或约兰(撒下8:10)。
11 大卫王将这些器皿,并从各国夺来的金银,就是从以东、摩押、亚扪、非利士、亚玛力人所夺来的,都分别为圣献给耶和华。
【本会注释】
本节归纳了大卫献给圣殿的财宝的来源。列举他的征战似乎就是为了这个目的。所提国家的征服要到十九章才讲述。
12 洗鲁雅的儿子亚比筛在盐谷击杀了以东一万八千人。
【本会注释】
撒下8:13为“大卫在盐谷击杀了亚兰(或作以东,见诗篇六十篇诗题)一万八千人回来,就得了大名”。大卫进攻北方亚兰人的时候,以东人可能乘机袭击犹大,所以亚比筛率军进攻以东,杀死一万八千人(见撒下8:12注释)。根据《撒母耳记》和《历代志》,这场战斗发生在“盐谷”。在以东有这样的一个谷(王下14:7;代下25:11)。
13 大卫在以东地设立防营,以东人就都归服他。大卫无论往哪里去,耶和华都使他得胜。
【本会注释】
在以东。撒下8:14 “在以东全地”。显然指以东全境都被以色列人控制了。考虑到这个地区的荒凉,需要在全境长期驻军,以控制局面。
14 大卫作以色列众人的王,又向众民秉公行义。
【本会注释】
大卫作以色列的王。第14-17节记录大卫的治国。
秉公行义。大卫担任国家的主要执法者(见撒下15:2-4)。
15 洗鲁雅的儿子约押作元帅;亚希律的儿子约沙法作史官;
【本会注释】
洗鲁雅。大卫的姊妹(代上2:16)。约押是大卫的外甥。
16 亚希突的儿子撒督和亚比亚他的儿子亚希米勒作祭司长;沙威沙作书记;
【本会注释】
撒督。关于以利亚撒家系的撒督(代上6:4-8),见撒下8:17注释。
亚希米勒。这里的亚希米勒和撒下8:17的亚希米勒是同一个人。有一个亚希米勒既说是亚比亚他的父亲(撒上22:20),又说是他儿子(代上24:6)。还有说撒督和亚比亚他是祭司(见撒下15:29,35)。关于这些记录的解释,见撒下8:17注释。
17 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统辖基利提人和比利提人。大卫的众子都在王的左右作领袖。
【本会注释】
基利提人和比利提人。这些外族人组成了王室的卫队(见撒下15:18注释)。
历代志上19章
提要:1 大卫派使者前去安慰拿辖的儿子哈嫩,却遭到侮辱。6 亚扪人受到亚兰人的支持,后被约押和亚比筛征伏。16 朔法援助亚兰人,却被大卫杀死。
1 此后,亚扪人的王拿辖死了,他儿子接续他作王。
【本会注释】
第十九章和撒下第十章是相对应的。在《撒母耳记》里,有一章描写了大卫善待扫罗的孙子米非波设(撒下9章),是在大卫打败他的敌人以后(撒下8章)。这个善行《历代志》没有记录。本章记录大卫的王国在享受一段时期的和平以后,各国联手前来攻击。
此后。该词也出现在代上18:1节,不一定指马上紧随。该词还出现在撒下10:1,指大卫善待米非波设以后。本节则是接在简述大卫与敌人的作战之后。本章似乎讲述反对大卫的同盟是如何起源和发展的,致使大卫从以东打到幼发拉底河,最后取得十八章所提到的胜利和战利品(见代下18:11注释)。
2 大卫说:“我要照哈嫩的父亲拿辖厚待我的恩典厚待哈嫩。”于是大卫差遣使者为他丧父安慰他。大卫的臣仆到了亚扪人的境内见哈嫩,要安慰他,
3 但亚扪人的首领对哈嫩说:“大卫差人来安慰你,你想他是尊敬你父亲吗?他的臣仆来见你不是为详察窥探、倾覆这地吗?”
4 哈嫩便将大卫臣仆的胡须剃去一半,又割断他们下半截的衣服,使他们露出下体,打发他们回去。
【本会注释】
参撒下10:4。
5 有人将臣仆所遇的事告诉大卫,他就差人去迎接他们,因为他们甚觉羞耻;告诉他们说:“可以住在耶利哥,等到胡须长起再回来。”
6 亚扪人知道大卫憎恶他们,哈嫩和亚扪人就打发人拿一千他连得银子,从美索不达米亚、亚兰玛迦、琐巴雇战车和马兵,
【本会注释】
战车和马兵。在古代的东方,雇佣兵马是常见的事(王下7:6;代下25:6)。这次亚兰王马上响应了亚扪人的号召,因为他们急于要抵制以色列国力的增长。
美索不达米亚。希伯来语是'Aram naharayim,直译是“两条河的亚兰”。位于巴旦亚兰地区(见创24:10注释)。撒下10:6为伯利合(撒下10:6)。
7 于是雇了三万二千辆战车和玛迦王并他的军兵;他们来安营在米底巴前。亚扪人也从他们的城里出来,聚集交战。
【本会注释】
三万二千辆战车。与《撒母耳记》的数据相同,那里记载有二万亚兰步兵,陀伯人一万二千,总共三万二千,还有玛迦人一千(见撒下10:6注释)。
米底巴。在希实本以南六英里,死海以东十二英里。
8 大卫听见了,就差派约押统带勇猛的全军出去。
9 亚扪人出来在城门前摆阵,所来的诸王另在郊野摆阵。
【本会注释】
诸王。即琐巴、利合、陀伯和玛迦(见撒下10:6,8注释)。
在郊野。即米底巴平原(见书13:9,16)。那里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容载战车和骑兵。
10 约押看见敌人在他前后摆阵,就从以色列军中挑选精兵,使他们对着亚兰人摆阵;
【本会注释】
拥有战车和骑兵的亚兰人构成极大的威胁。所以约押亲自率领以色列精兵与他们对阵。
11 其余的兵交与他兄弟亚比筛,对着亚扪人摆阵。
12 约押对亚比筛说:“亚兰人若强过我,你就来帮助我;亚扪人若强过你,我就去帮助你。
【本会注释】
两兄弟说定,不论谁在敌人面前处于劣势,另一方就要出手相助。
13 我们都当刚强,为本国的民和上帝的城邑作大丈夫,愿耶和华凭他的意旨而行。”
【本会注释】
我们都当刚强。刚强是力量的泉源和胜利的秘诀。
为本国的民。以色列人打仗不但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同胞和他们的上帝。这给他们在参战的时候带来无穷的精神力量。以色列人打仗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和耶和华的荣耀。
作大丈夫。(见撒下10:12)。他们互相表白决心,为取得胜利而尽力。一个人如果以这样的精神面对人生的问题,就比较容易取得成功,不论困难有多大。
愿耶和华凭他的意旨而行。以色列人所参加的战争不仅是属于人的,而且是属于上帝的。所以要虔诚地希望上帝彰显祂的能力,实现祂自己的旨意。这个祈祷的精神是“愿你的旨意成全”(见太16:39)。上帝的旨意就是以色列坚立在祂所应许的土地上。
14 于是约押和跟随他的人前进攻打亚兰人;亚兰人在约押面前逃跑。
【本会注释】
亚兰的战车不是以色列军队的对手。因为以色列人的勇气弥补了他们数量的不足。上帝的同在,弥补了他们战车和军马的缺乏。
15 亚扪人见亚兰人逃跑,他们也在约押的兄弟亚比筛面前逃跑进城。约押就回耶路撒冷去了。
16 亚兰人见自己被以色列人打败,就打发使者将大河那边的亚兰人调来,哈大利谢的将军朔法率领他们。
【本会注释】
亚兰人见。骄傲的亚兰人意识到自己被以色列的军队打败以后,十分懊恼,决心再打一战为自己雪耻。
大河那边。指幼发拉底河。那里有许多亚兰人的部族,不仅包括幼发拉底河以西的北叙利亚,还包括一些河东来的人。有如此庞大的军力,亚兰人一定觉得稳操胜券。
哈大利谢。就是代上18:3所提到的琐巴国王(撒下8:3作哈大底谢)。该节描写的战争可能与这次幼发拉底河那边的征兵有关。
率领他们。据撒下10:16,亚兰人“到了希兰”。希兰可能就是加利利以东浩兰地区的`Alma (阿尔玛)。
17 有人告诉大卫,他就聚集以色列众人过约但河,来到亚兰人那里,迎着他们摆阵。大卫既摆阵攻击亚兰人,亚兰人就与他打仗。
【本会注释】
显然是因为眼前的危险,大卫亲自率军渡过约旦河,迎战亚兰和亚扪联军。
18 亚兰人在以色列人面前逃跑。大卫杀了亚兰七千辆战车的人,四万步兵,又杀了亚兰的将军朔法。
【本会注释】
七千。撒下10:18为七百。无法确定哪一个数字是对的。七十士译本和希伯来语圣经是一致的。
四万步兵。大卫取得巨大的胜利。在被杀的数量超过上次战争中亚兰人的总兵力。
19 属哈大利谢的诸王见自己被以色列人打败,就与大卫和好,归服他。于是亚兰人不敢再帮助亚扪人了。
【本会注释】
通过这场胜利,大卫可能把他的势力扩展到幼发拉底河(代上18:3)。庞大的军事同盟曾威胁着要摧毁过他的国度。但他靠上帝的帮助,取得了胜利,使他的王国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这并不意味着以色列的领土已扩大到幼发拉底河,而是指大卫的影响已达到那里。
历代志上20章
提要1 拉巴被约押围攻,被大卫劫掠,那里的百姓受到摧残。4 在三场打败非利士人的战争中杀死三个巨人。
1 过了一年,到列王出战的时候,约押率领军兵毁坏亚扪人的地,围攻拉巴;大卫仍住在耶路撒冷。约押攻打拉巴,将城倾覆。
【本会注释】
第二十章记录了征战亚扪的完成(第1-3节),以及一些以色列英雄杀死非利士巨人的功绩(第4-8节)。相关记录见撒下11:1;12:26,30,31;21:18-22。
过了一年。直译是“新年开始”。这是一年的春天。军队通常在那时出兵打仗。多雨的冬天不合适军事行动。但到了春天雨停了,庄稼成熟了,正好为入侵的军队提供食物。亚述的文献记载军队通常在尼散月开始行动。尼散月是亚述和巴比伦年历的一月份。也是希伯来宗教年历的一月(见出12:2;申16:1,称为亚笔月;斯3:7),并且有可能是分裂后北方以色列国民用历的一月。犹大人的民用历是秋天的提市黎月(七月份)开始的。关于一年两个年初,见本书卷二册109-111,116页。
住在耶路撒冷。《撒母耳记》从这里接着讲述大卫与赫人乌利亚的妻子拔示巴的通奸(撒下11:2-27)。
约押攻打拉巴。到了围攻的高潮,约押请来了大卫,以便最后攻陷该城(见撒下12:27-29注释)。
2 大卫夺了亚扪人之王所戴的金冠冕(王:或作玛勒堪。玛勒堪即米勒公,亚扪族之神名),其上的金子重一他连得,又嵌着宝石;人将这冠冕戴在大卫头上。大卫从城里夺了许多财物,
【本会注释】
一个他连得约重75磅。很难想象人会戴这么重的冠冕。如果这次所“戴”是冠冕,而不是像一些人所认为的一块宝石,那就必须有一种支撑装置,以托起这个重量(见撒下12:30注释)。
3 将城里的人拉出来,放在锯下,或铁耙下,或铁斧下(或作:强他们用锯,或用打粮食的铁器,或用铁斧做工),大卫待亚扪各城的居民都是如此。其后大卫和众军都回耶路撒冷去了。
【本会注释】
放在锯下。参撒下12:31注释。指大卫强迫亚扪人用这种工具劳动。KJV版为“用锯锯他们”。
4 后来,以色列人在基色与非利士人打仗。户沙人西比该杀了伟人的一个儿子细派,非利士人就被制伏了。
【本会注释】
基色。见代上14:16注释。
西比该。见撒下21:18注释。该处所记与非利士人作战的地点是歌伯,显然是基色附近的一个未确定的地方。西比该是大卫军队中一个英勇的指挥官(代上11:29;27:11)。
细派。或“撒弗”(撒下21:18)。
5 又与非利士人打仗。睚珥的儿子伊勒哈难杀了迦特人歌利亚的兄弟拉哈米;这人的枪杆粗如织布的机轴。
【本会注释】
又与非利士人打仗。据撒下21:19,这次作战的地点也在歌伯(见代上20:4注释)。
睚珥。或者“雅雷俄珥金,一个伯利恒人”(撒下21:19)。
歌利亚。是大卫在年青时所战胜的勇士(撒上17:4)。迦特是巨人的家乡(代上20:6,8)。
6 又在迦特打仗。那里有一个身量高大的人,手脚都是六指,共有二十四个指头,他也是伟人的儿子。
【本会注释】
这里的记录比撒下21:20简单。原文直译是:“他的手指和脚趾都是六个,共二十四个。”
7 这人向以色列人骂阵,大卫的哥哥示米亚的儿子约拿单就杀了他。
8 这三个人是迦特伟人的儿子,都死在大卫和他仆人的手下。
以赛亚书4章
提要: 在最严重的灾祸中,基督的国将成为庇护之所。
1 在那日,七个女人必拉住一个男人,说:“我们吃自己的食物,穿自己的衣服,但求你许我们归你名下;求你除掉我们的羞耻。”
【本会注释】
在那日。就是赛3:24-26所描述的日子。第3章和第4章之间的思路并没有中断。第4章应视为第3章的继续。分章反而容易使赛4章的含义模糊。关于类似不准确分章的例子,见撒上4:1;24:1;王下7:1;11:21;24:20注释。在本节中,以赛亚描写了上帝对不肯悔改的锡安女子最大的惩罚。
七个女人。“在那日,”就是战争的日子(见赛3:24-26注释),希伯来的青壮年都倒在亚述人的手下,或被掳走。剩下未婚的是女多男少。女人们将会请求少数剩下的男人娶她们。许多这样的女人,过惯了骄奢淫逸,风光时尚的生活,现在要求男人给她们提供婚姻的保障和安定。她们说自己愿意自谋衣食,而这在以色列通常是男人的事(出21:10)。在一夫多妻已经成习的国家里,这会大大增加多妻的现象。
有人把本节所描述的局面用于今日的教会,认为“七个女人”代表名义上的基督徒,“一个男人”代表基督。他们解释说,这些女人“拉住”基督教不是出于真心,而是出于虚情假意,和个人的利益(见太25:1-13)。“七个女人”要“吃自己的食物”,而不吃“天上来的真粮”(约6:32);她们“穿自己的衣服”,就是赛64:6“污秽的衣服”, 而不穿基督完美的义袍(太22:11-12)。这样解释,是说本节强调宗教生活中诚实的价值,反对自以为义和伪善。也有人把“七个女人”比作有“敬虔的外貌,”却没有“敬虔的实意”的基督教团体(提后3:5)。
以赛亚的比喻的确可能具有属灵的价值。先知的话语往往兼有基本义和引申义。但本节没有出于灵感的释释可以帮助研究圣经的人作双重的理解。所以注释家们只能从历史上寻求答案。如上下为所示,赛3:16至4:1的信息原是针对先知时代住在耶路撒冷的人(见《SDA圣经注释》本卷第25-38页)。
求你除掉我们的羞耻。原文是祈使语气。希伯来女子视无子女为耻辱和对罪的惩罚(创30:23;撒上1:6;路1:25)。犹大的女子希望成为母亲,所以求剩下男人作她们的丈夫。
2 到那日,耶和华发生的苗必华美尊荣,地的出产必为以色列逃脱的人显为荣华茂盛。
【本会注释】
到那日。见第1节注释。还是指上帝惩罚以色列的日子,但本节提供了更加鲜明的画面。上帝的日子既给恶人带来厄运,也给义人带来拯救(见太16:27;罗2:6-10;启22:12)。第2-6节显示基督──“苗”(见赛11:1注释)——为救赎主和拯救者,以及祂将为祂的子民人所成就的荣耀作为。这个预言本来要实现在肉身的以色列人身上,但由于这个民族的失败,预言将于基督复临时在原则上实现在属灵的以色列人身上(见《SDA圣经注释》本卷第25-38页)。
苗。参赛11:1;耶23:5,6;33:15;亚3:8;6:12有关弥赛亚的预言,均称基督为“苗”(见《先知与君王》第592页)。以色列将变为荒凉,如同一棵枯萎的树(见赛5:7)。但从大卫的种子里将长出公义的树苗,结出公义的果实。肉身的以色列作为一个民族将会灭亡,但是耶稣最终将使地球充满公义。圣经多次描述荒凉的地球最后会结出丰硕的果子(见诗72:16;结34:27;47:6-9;何2:15,21,22;珥3:18;摩9:13)。
地的出产。应许之地原是结果累累的(出3:8;33:3;民13:27;申8:7-10)。只要上帝的子民人对祂忠诚,土地就会有丰富的出产(申28:1-12)。但如果他们不忠诚,就会是干旱,荒芜和死亡(利26:14-39;申28:15-48;何2:1-13)。上帝最终会恩待祂的子民,重新悦纳他们。整个地球定将得到恢复,结满公义的果实(见赛35;44:3-6;55:10-13;60:21;61;62;耶3:18,19;结34:25-31;何1:10;珥2:19-27;摩9:13-15;参彼后3:13)。
以色列逃脱的人。即幸存者。近代发现的死海古卷1QIsa(见《SDA圣经注释》卷一第31页;《SDA圣经注释》卷四第86-88页)为“以色列和犹大逃脱的人。”以赛亚说明上帝藉着忠于祂人的给地球带来福气。这些人将逃脱赛3:25,26所描述之战争的蹂躏(见赛10:20-22;37:31,32)。在西拿基立入侵的时候,犹大全地,除了耶路撒冷以外,都暂时落入亚述侵略者的手中。在耶路撒冷,只有少数余民幸免于难。此外整个犹大都像所多玛和蛾摩拉那样完全毁灭了(赛1:9)。对于这少数余民,以赛亚发出仁慈的应许:“犹大家所逃脱剩余的,仍要往下札根,向上结果,必有余剩的民,从耶路撒冷而出,必有逃脱的人,从锡安而来。万军之耶和华的热心必成就这事”(赛37:31,32)。正如当时有少数人未落入敌人的手中一样,在末日中也会有少数人蒙上帝保守,不落入恶者手中(见申18:15注释;《SDA圣经注释》卷四第35,36页;见《善恶之争》第37页;《先知与君王》第592页;《先祖与先知》第283-288页)。
3,4 主以公义的灵和焚烧的灵,将锡安女子的污秽洗去,又将耶路撒冷中杀人的血除净。那时,剩在锡安、留在耶路撒冷的,就是一切住耶路撒冷、在生命册上记名的,必称为圣。
【本会注释】
污秽。凡愿意放弃自己罪孽的人,基督的宝血将洗净他们的污秽。“祂儿子耶稣的血也洗净我们一切的罪”(约壹1:7)。“我们若认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约壹1:9;参照诗51:2,10,11)。
焚烧(ba`er)。直译是“火”,寓指“愤怒”。近代发现的死海古卷1QIsa(见《SDA圣经注释》卷一第31页;《SDA圣经注释》卷四第86页)不用ba`er(b`r 在原文中无元音标识,见《SDA圣经注释》卷一第25、26页]),而用s`r,直译是“暴风雨”,也寓指“愤怒”。希伯来语字母s 和b 十分相似,容易混淆,特别是s`r 和b`r这样寓意相同的两个词。不论是“焚烧”还是“暴风雨”,意思都一样。七十士译本和武加大译本按马所拉本文,译为“焚烧”。“白日有烟云”和“黑夜有火焰的光”(第5节)指上帝陪伴以色列人从埃及到迦南的明显标志(出13:21;民9:15;10:34;14:14)。耶稣当时怎样与祂的子民同在,引导,保护和祝福他们,如今祂也会与祂的子民同在,带领他们前往天上的迦南(见亚2:5)。
必称为圣。以赛亚信息的伟大主题就是圣洁。他看见上帝坐在祂的宝座上,就深深体会到上帝的圣洁(赛6:3)。他经常称上帝为“以色列的圣者”(赛1:4;5:19,24;10:20;12:6;17:7;29:19;30:11,12,15;31:1;37:23;41:14,16,20;43:3,14;45:11;47:4;48:17;49:7;54:5;55:5;60:9,14)。而这个称号在圣经其他地方只出现六次(王下19:22;诗71:22;78:41;89:18;耶50:29;51:5)。以赛亚的始终坚持要以色列放弃自己的罪孽,成为圣洁的国民。
在生命册上记名的。直译是“为生命而记录”。上帝为地上的每个人都保存着一份记录。有些人的名字记录在生命册上。见出32:32;诗69:28;结13:9;但12:1;玛3:16;腓4:3;启3:5;13:8;21:27。凡名字没有从生命册上抹掉的人都会进入上帝的国,成为圣洁的国民。
5 耶和华也必在锡安全山,并各会众以上,使白日有烟云,黑夜有火焰的光。因为在全荣耀之上必有遮蔽。
【本会注释】
光。死海古卷1QIsa(见《SDA圣经注释》卷一第31页;《SDA圣经注释》卷四第86-88页)少了从“光”到第6节的“白日”之前的词语。这显然是死海古卷抄录者的错误,或他所抄原件的遗漏。这种抄写的错误在古卷中是常见的。抄录者的视线有时会跳过两个相同词语之间的那一部分文字。
全荣耀之上。上帝的同在就像亭子一样,提供引导,保护,安全和平安。
6 必有亭子,白日可以得荫避暑,也可以作为藏身之处,躲避狂风暴雨。
【本会注释】
亭子。上帝应许赐给祂子民的亭子,将保护他们摆脱每一种可能出现威胁他们的试炼,困难和危险(见诗27:5;91:1;赛26:3,4)。
以赛亚书5章
提要: 1 上帝用葡萄园的比喻,说明祂的严厉惩罚。8 祂对贪婪,11 宴乐,13 不敬虔,20 和不公正的惩罚。26 上帝惩罚的执行者。
1 我要为我所亲爱的唱歌,是我所爱者的歌,论他葡萄园的事:我所亲爱的有葡萄园在肥美的山冈上。
【本会注释】
我要为我所亲爱的唱歌。以赛亚的预言有时宣布厄运,有时则表达希望。他先采用温柔亲切的语气,然后又用忿怒的语言说话。在赛1:10,他曾称耶路撒冷的领袖为“所多玛的官长”,称百姓为“蛾摩拉的百姓”。现在他则以歌手的身份对以色列唱一首爱国主题的歌曲,让他的同胞高兴。参大卫《诗篇》和所罗门《雅歌》(见摩6:5)中的众多作品。
是我所爱者的歌。和他的一些先知同行一样,以赛亚是一个高明的诗人。他的许多信息都是以诗歌的形式来表达的(赛6:10-13;9:2-21;10:1-11,13-19,28-34;11:1-9,12-16;12;13:2-22;14:4-21,24-32;15;16:1-11;17:1-6,10-14;18;19:1-15;21:1-15;22:1-8等)。
我所爱者。拥有葡萄园的“所爱者”是上帝;葡萄园是以色列民族(见诗80:8-16;太21:33-41)。
肥美的山冈。就是迦南地,可能特指耶路撒冷。
2 他刨挖园子,捡去石头,栽种上等的葡萄树,在园中盖了一座楼,又凿出压酒池;指望结好葡萄,反倒结了野葡萄。
【本会注释】
祂刨挖园子(`azaq)。上下文表明葡萄园是有篱笆或“墙垣”的(赛5:5;参太21:33)。上帝在祂的子民周围筑起了一道护篱保卫他们。他们处在巴勒斯坦的中央高地上,不与周围的民族直接接触,这是一种保障。上帝的律法和祂藉着先知所传达的信息,有效地防止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
石头。可能代表当地的民族,以及他们拜偶像的宗教和邪恶的习俗。
上等的葡萄树。代表以色列人,是上帝精心挑选的(见第7节)。
一座楼。楼代表圣殿(《历代愿望》第596页)。
压酒池。可能代表先知学校这样的机构,是上帝所设立培养公义,公平,诚实和纯洁等美德的。
葡萄。种植葡萄园是为了收获葡萄,就像路13:6-9比喻中的无花果树一样(见太21:19,34)。葡萄象征品格的果实,是以色列所要在世人面前反映的上帝品性(见《SDA圣经注释》本卷第27-30页)。
野葡萄。以色列没有结出圣灵的果实,反而结出情欲的果子(见加5:19-23)。残暴,不公正,不诚实,欺骗,不节制和不道德的行为,漠视穷困者的权利,欺诈寡妇孤儿──这些先知所不断斥责的罪恶,就是本节的“野葡萄”。
3 耶路撒冷的居民和犹大人哪,请你们现今在我与我的葡萄园中,断定是非。
【本会注释】
犹大人。以赛亚继续对自称为上帝子民的犹大和耶路撒冷居民说话(见赛1:1;2:1;3:1;4:3,4)。葡萄园的歌结束了。歌中的“所爱者”上帝,藉着先知对祂的子民说话。
断定是非。这里呼吁锡安自己作出判断(见太21:40,41)。上帝再次邀请祂的子民与祂评理(见赛1:18)。祂的要求是公正的。如果他们正确地面对现实,就肯定会承认祂的公义和自己的罪恶。
4 我为我葡萄园所做之外,还有什么可做的呢?我指望结好葡萄,怎么倒结了野葡萄呢?
【本会注释】
反问句往往更能强调事实。以赛亚用这个问句说明上帝为以色列已尽到了一切努力。祂向他们提供了各种便利,帮助他们培养品格,使他们可以像祂。所以他们的失败只能是咎由自取(见《SDA圣经注释》本卷第30-33页)。
5 现在我告诉你们,我要向我葡萄园怎样行:我必撤去篱笆,使他被吞灭,拆毁墙垣,使他被践踏。
【本会注释】
上帝将撤回祂保护祂子民的手,允许他们的敌人掠夺和驱逐他们。犯罪的结果是葡萄园变成一片荒地。
6 我必使他荒废,不再修理,不再锄刨,荆棘蒺藜倒要生长。我也必命云不降雨在其上。
【本会注释】
我必使他荒废。上帝并没有自己使以色列荒废,而是撤回了祂保护的手,允许外敌,现在是亚述,以后是巴比伦和罗马,来实行祂的旨意(见代下18:18;22:8注释)。后来以赛亚说到上帝利用亚述作为祂“怒气的棍”和“恼恨的杖”(赛10:5-7)来惩罚以色列人。
不再锄刨。要葡萄园出产,就必须予以照料。不加修剪和栽培,最后就会沦为荒地。不再修剪和锄刨,说明上帝停止在道德和属灵进行栽培(路13:8;约15:2)。
荆棘蒺藜。繁茂的葡萄园变成了荒地。所生产的不是葡萄,而是荆棘蒺藜。甚至天象也扣留了它们的福气。土地变为焦黄荒芜。生命和福气都是上帝所赐的(雅1:17)。祂扣留福气就会造成荒芜和死亡。
7 万军之耶和华的葡萄园就是以色列家;他所喜爱的树就是犹大人。他指望的是公平,谁知倒有暴虐(或作:倒流人血);指望的是公义,谁知倒有冤声。
【本会注释】
葡萄园。上帝已清楚地说明了祂给祂子民信息的意义。这个信息特别用在该背道的民族,使人想起了拿单对大卫的责备:“你就是那人”(撒下12:7),和耶稣对犹太人的斥责:“上帝的国,必从你们夺去赐给那能结果子的百姓”(太21:43)。
以色列家。虽然以赛亚的使命主要是针对犹大王国,他的一些信息也完全可以用在以色列王国。葡萄园的比喻当然主要是指犹大(第3节),但责备和将要厄运的信息,既适合犹大,也适合以色列。“以色列”常用来指犹大民族(见赛1:3;4:2;8:18;31:6;弥1:14;3:1;6:2)。但这里同时提到“以色列家”和“犹大人”,似乎暗示该信息适用于这两个国家。如果这里的“以色列”是指北方王国,那么这个预言就肯定是在公元前722年北方王国覆灭以前发出的。既然那个国家快要灭亡了,就不能否认主要关注犹大的上帝先知,有时也会把预言的目光投向处在危险中的犹大北方的邻居。
他指望的是公平。上帝指望祂的子民秉公行义,却到处看到流血,冤屈和压迫。
冤声。“冤声”来自遭受压迫,无辜流血的人(见创4:10;申24:15;雅5:4;启6:9,10)。义人不会这样彼此相待,致使求救的冤声传到天上。
8 祸哉!那些以房接房,以地连地,以致不留余地的,只顾自己独居境内。
【本会注释】
祸哉。以赛亚在这里开始列举将要临到以色列的灾祸,说明每一个灾祸都是以色列相关罪行的结果。这些罪行就是第2节里的“野葡萄”。这里没有列出百姓的全部罪行,而只列出那个邪恶时代最典型的罪恶。
以房接房。形象地比喻贪欲的罪。上帝本来希望每一个以色列人都拥有小块土地。为了防止土地的大片兼并,祂设立了禧年(利25:13;27:24)和女子继承的法律(利25:13;27:24)。但这些规定被忽视了。结果不是众人都拥有小块土地,而是一些人拥有大片地产,另一些人则贫困潦倒,没有土地。许多人实际上已沦为努力。还有一些人虽然不是奴隶,却被迫支付高额的地租。与以赛亚同时代的弥迦也曾痛斥这种罪恶(弥2:2)。
只顾自己独居境内。为了保护垄断。富裕阶级不关心大众的福利,只关心自己的利益。穷人即使无法生存,他们也不在乎。形势很快发展到穷人一无所有,富人独享土地收成的地步。
9 我耳闻万军之耶和华说:必有许多又大又美的房屋成为荒凉,无人居住。
【本会注释】
那些剥夺邻居财产,扩大自己房产的人,不可能长期享受他们通过压迫而获得的成果。他们所面临的不是幸福和繁荣,而是贫困和民族的灭亡。有朝一日,他们大片美丽的房产将无人居住和照顾。
10 三十亩葡萄园只出一罢特酒;一贺梅珥谷种只结一伊法粮食。
【本会注释】
三十亩。原文的“亩”指一头牛一天所耕的田。一“罢特”相当5.81加仑,即22公升(见《SDA圣经注释》卷一第167页)。换一句话说,就是土地实际上没有收成。
一贺梅珥。一贺梅珥等于十伊法,约6.24蒲式耳。一伊法稍多于二分之一蒲式耳。土地的产量大大低于所播的种子。这是一幅完全失败和毁灭的画面。
11 祸哉!那些清早起来追求浓酒,留连到夜深,甚至因酒发烧的人。
【本会注释】
所列举的第二个罪就是醉酒和不节制。自称为上帝子民的人染上了严重的酒瘾。他们早起是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喝酒。许多人从早到晚只想喝酒(见赛22:13;28:7;何4:11;摩6:6)。
12 他们在筵席上弹琴,鼓瑟,击鼓,吹笛,饮酒,却不顾念耶和华的作为,也不留心他手所做的。
【本会注释】
琴。音乐是他们酒宴的(见摩6:5,6)重要部分。音乐非但没有用来荣耀上帝,反而成为仇敌手中毁灭灵魂的有力工具。
不顾念。在狂欢滥饮之中,这些暴食者的良心麻木了,忘记了真理和公义。他们的心向各种罪恶敞开。情欲代替了爱情;暴力和恐怖代替了公义。
13 所以,我的百姓因无知就被掳去;他们的尊贵人甚是饥饿,群众极其干渴。
【本会注释】
被掳去。当时被掳还没有发生(见第7节注释)。以赛亚在这里说明被掳的理由。他没有说被掳的事已经发生。以色列人被掳是在公元前723或722年。
无知。犯罪是愚昧的。沉湎于罪孽的人,暴露了他们的愚昧无知。罪的工价不是繁荣,和平和尊贵,而是耻辱,悲哀和死亡。选择罪的人,就是选择了死亡。上帝一再指明犯罪的后果。过去的历史也经常证明悖逆的可怕结局。现在以色列人和犹大人坚持犯罪,招惹自己的毁灭,表明他们是完全“无知”的。他们“因无知识而灭亡”,因为他们“弃掉知识”(何4:6)。
14 故此,阴间扩张其欲,开了无限量的口;他们的荣耀、群众、繁华,并快乐的人都落在其中。
【本会注释】
阴间(she'ol)。比喻死人的住所(见撒下12:23;22:6注释)。
扩张其欲。为了接纳越来越多从活人之地来的人。
繁华。耶路撒冷的贵族,无数的百姓,和所有夸耀自己的繁荣,以罪为乐的人,全都遭到毁灭。
15 卑贱人被压服;尊贵人降为卑;眼目高傲的人也降为卑。
【本会注释】
参赛2:9,11,17。贫富贵贱所有阶层的人都会被降卑。在即将来临的毁灭中,无人能以幸免。
16 惟有万军之耶和华因公平而崇高;圣者上帝因公义显为圣。
【本会注释】
因公平而崇高。即祂公义的作为得到尊重和推崇。罪的结局乃是耻辱,而公义和公义终必带来尊贵和荣耀。上帝的作为将在全宇宙面前给自己带来尊贵和荣耀。
因公义显为圣。直译是“圣洁的上帝在公义中显示自己的圣洁。”上帝对待人的公义作为,证明了祂圣洁的品格。上帝的子民应当在品格上像祂。以色列忘记了上帝是圣洁的,所以不明白公义的重要性和意义。以赛亚意识到上帝崇高的品格,十分希望以色列能成为圣洁和公义。他始终把这个理想摆在他们面前。
17 那时,羊羔必来吃草,如同在自己的草场;丰肥人的荒场被游行的人吃尽。
【本会注释】
在自己的草场。(见结34:11-15)。这里描述复兴的以色列像快乐平安地在一起吃草的羊羔。
丰肥人的荒场被游行的人吃尽。这句话原文含义模糊。英RSV版依据七十士译本译为“肥畜和小羊在废墟中吃草”,比较符合上下文。按照这种译法,今日的荒场将会变成牧场,供家畜平安觅食。
18 祸哉!那些以虚假之细绳牵罪孽的人!他们又象以套绳拉罪恶,
【本会注释】
牵罪孽。第三样灾祸是针对那些明知自己的所作所为,却仍坚持犯罪行径的人。他们甘心用绳索把自己与罪孽绑在一起,顽固地抵制一切意在释放他们影响力(见赛61:1)。
套绳。套绳比一般绳索更粗更牢,比喻更严重的悖逆,指恶人用解不开的套绳把自己与罪孽绑在一起。他们坚持作恶,是自取灭亡。
19 说:任他急速行,赶快成就他的作为,使我们看看;任以色列圣者所谋划的临近成就,使我们知道。
【本会注释】
这些罪人大胆地要求上帝随意处置他们的刚愎自用。他们带着挑衅的精神悖逆上帝。以赛亚一直指出他们的厄运必将很快临到。他次子的名字玛黑珥沙拉勒哈斯罢斯(赛8:3),意思就是“掳掠速临,抢夺快到”,希望藉此让以色列知道,以赛亚所经常预言的厄运即将来到(赛8:18)。但是百姓嘲笑上帝的警告。他们用讽刺的口吻回答以赛亚关于惩罚迫近的严肃信息:“任上帝急速降下你一再告诉我们的厄运吧。我们要亲眼睛看一看。”他们就是这样自取灭亡。参玛2:17;3:13。
20 祸哉!那些称恶为善,称善为恶,以暗为光,以光为暗,以苦为甜,以甜为苦的人。
【本会注释】
顽固抵制上帝凭祂的慈怜所发警告的人,最终将意识模糊,无法辨别是非。他称恶为善,称善为恶。当他糊涂到这种地步的时候,厄运就不远了。
21 祸哉!那些自以为有智慧,自看为通达的人。
【本会注释】
这些刚愎自用、不知悔改的人,觉得自己比上帝聪明。“他们的思念变为虚妄”。“无知的心就昏暗了”(罗1:21;见《历代愿望》第213页)。他们所吹嘘的智慧其实完全是愚昧(罗1:22)。世界上有许多人藐视相信上帝,顺从祂话语的人。他们对上帝已经做或准备做的每一件事情吹毛求疵。这些人正在为自己和周围的世界招惹祸患。他们需要倾听诗人严肃的话语:“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上帝”(诗46:10)。
22 祸哉!那些勇于饮酒,以能力调浓酒的人。
【本会注释】
这个灾祸与第11、12节针对酒徒的灾祸相似。但那只是针对一伙堕落的醉汉。本节的灾祸则追溯饮酒与第23节所说不义行为的关系,指出那是滥饮的后果。这些人“勇于饮酒”,大胆犯罪。
23 他们因受贿赂,就称恶人为义,将义人的义夺去。
【本会注释】
称恶人为义。就是“宣告恶人无罪。”这种人毫无正义感。为了物质的利益,他们可以放过最严重的罪行。收了贿赂以后,他们会说义人有罪,恶人无罪。他们没有道德观念,生活奢侈,贪得无厌。他们坐在审判席上,乃是国家的悲剧。
24 火苗怎样吞灭碎秸,干草怎样落在火焰之中,照样,他们的根必象朽物,他们的花必象灰尘飞腾;因为他们厌弃万军之耶和华的训诲,藐视以色列圣者的言语。
【本会注释】
干草怎样落在火焰之中。死海古卷1QIsa(见《SDA圣经注释》卷一第31页;《SDA圣经注释》卷四第86页)为“他像火焰落下。”接近于七十士译本:“和无法控制的火焰一起燃烧”。
像朽物。这些人完全腐败了。他们将在腐败中灭亡。就像干草着了火,很快被烧成灰烬一样,他们很快就毁灭了。
耶和华的训诲。拒绝耶和华律法的后果是可怕的(见《善恶之争》第586页),因为没有律法就无法辨别善恶。这些人抛弃上帝的律法,陷入罪孽的深渊,犯下了第8-23节的罪行。
藐视以色列圣者的言语。上帝的话语始终是真实公正的。但这些人却藐视祂的圣言(见第21节注释)。人一旦抱有这样的姿态,就没有什么希望了。
25 所以,耶和华的怒气向他的百姓发作。他的手伸出攻击他们,山岭就震动;他们的尸首在街市上好象粪土。虽然如此,他的怒气还未转消;他的手仍伸不缩。
【本会注释】
耶和华的怒气。见士2:20;王下13:3;17:11注释。激怒耶和华是可怕的事。耶和华上帝“是有怜悯有恩典的上帝,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出34:6)。祂深爱罪人,但又痛恨罪恶。犯罪的人只有忏悔自己的罪孽,祂才能洁净他们的罪,否则就不符合祂的品性。当罪恶越过了希望的界限时,上帝就不再忍耐,开始发怒了(《证言》卷五第208页;《证言》卷九第13页)。在以赛亚传信息的时代,以色列的恶贯差不多满盈了。
山岭就震动。可能指一场可怕的地震,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被视为上天的惩罚。这场地震显然发生在乌西雅的时代,可能是在他执政的后期,临死前的几年。这可能是先知阿摩司蒙召前不久发生的那场地震(摩1:1)。以赛亚发出这个信息的时候,那场地震在百姓心目中还记忆犹新。
好像粪土。直译是“废物”或“垃圾”(英RSV版)。地震发生时,许多人逃到街上,死在那里,结果横尸遍地。
他的手仍伸不缩。即在惩罚的时候(见赛9:12,17,21;10:4)。关于上帝收回祂的怒气,见诗85:4;赛12:1;何14:4。关于祂伸手攻击和毁灭,见出3:20;9:15;撒下24:16;赛14:27。
26 他必竖立大旗,招远方的国民,发嘶声叫他们从地极而来,看哪,他们必急速奔来。
大旗(nes)。“信号”,“旗帜”,“标志”。古时最快的通讯方式就是在山顶上点火或点烟。上帝宣布祂将向各国发出信息。以赛亚经常用这种古代的通讯方式作为比喻(见赛11:10,12;13:2;18:3;49:22;62:10)。上帝的“大旗”可能指地上或天上的一个记号,是上帝藉着天使,人类,自然现象,或其他手段所发的信息。当上帝向各国说话的时候,他们将派遣部队响应(见赛5:26-30)。以赛亚在这里特别指即将侵入巴勒斯坦的亚述人(见赛10:5-7)。
发嘶声。直译是“口哨”。“大旗”是视觉信号,“发丝声”则是听觉信号。两者都能被各国所理解。他们会很快响应上帝的号召。
27 其中没有疲倦的,绊跌的;没有打盹的,睡觉的;腰带并不放松,鞋带也不折断。
【本会注释】
没有疲倦的。第27-30节描写一支快速前进的部队(见赛10:28-33)。这支部队井然有序地前去执行交给他们的任务。没有什么能阻挡他们。参考埃及人在出发抵制上帝的旨意时,祂阻挡他们的方式(出14:23-25)。
其中。死海古卷1QIsa(见《SDA圣经注释》卷一第31页;《SDA圣经注释》卷四第86页)没有这个词,和七十士译本一样。
28 他们的箭快利,弓也上了弦。马蹄算如坚石,车轮好象旋风。
【本会注释】
军队已经作好战斗的准备。他们的武器是锋利的。他们的战马已准备好进行长途艰难的行军,他们战车的轮子像旋风一样旋转。
29 他们要吼叫,象母狮子,咆哮,象少壮狮子;他们要咆哮抓食,坦然叼去,无人救回。
【本会注释】
吼叫。那是他们战斗的呐喊。军队的来到就像狮子,凶猛,勇敢,强壮和坚决。猎物无法逃脱。上帝已经向这支军队发出进军的命令。上帝的旨意必然成就。
30 那日,他们要向以色列人吼叫,象海浪砰訇;人若望地,只见黑暗艰难,光明在云中变为昏暗。
【本会注释】
他们要向以色列人吼叫。先知在这里用了另一个比喻,把亚述人的来到比作扫荡全地的洪水,留下一片荒凉和废墟(见赛8:7,8)。
黑暗艰难。比喻大海的咆哮伴随着黑暗和暴风雨的恐怖。
诗篇144篇
序言——本诗颂扬上帝在战争与平安时的力量中和帮助。最后宣扬以上帝为主之人的快乐和幸福。
关于本诗的作者,见《基督教育之研究》第496页。关于题记,见本册注释第616页(《诗篇》序言)。
大卫的诗。
1 耶和华我的磐石是应当称颂的!他教导我的手争战,教导我的指头打仗。
【本会注释】
磐石(sur)。见诗18:2,31,46注释。Sur比喻坚固,耐久和不变的东西。
教导我的手争战。见诗18:34注释。诗人并没有美化战争。他只是承认上帝赐给他本领,打败骄傲强大的歌利亚。在打仗时大卫不穿人间的任何盔甲,而是披戴天国的军装。
2 他是我慈爱的主,我的山寨,我的高台,我的救主,我的盾牌,是我所投靠的;他使我的百姓服在我以下。
【本会注释】
我慈爱的主(chesed0)见诗36篇补充注释。
我的山寨。见诗18:2注释。
高台。见撒下22:3注释。
盾牌(magen)。参撒下22:3及该节注释。
3 耶和华啊,人算什么,你竟认识他!世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
【本会注释】
见诗8:4注释。
4 人好象一口气;他的年日如同影儿快快过去。
【本会注释】
一口气(hebel)。今生何等短暂!我们的智力和体力还没有得到发展,就要结束生命。
5 耶和华啊,求你使天下垂,亲自降临,摸山,山就冒烟。
6 求你发出闪电,使他们四散,射出你的箭,使他们扰乱。
【本会注释】
当天国的炮火开始发射的时候,人的抵抗力显得多么微弱!基督复临时,上帝能力的可怕显示将是人类所从来没有见过的(见《先祖与先知》第109页)。
7 求你从上伸手救拔我,救我出离大水,救我脱离外邦人的手。
【本会注释】
诗人在这里改变了比喻。大水意味着的极大的危险,这里无疑指包围着大卫的仇敌。
8 他们的口说谎话;他们的右手起假誓。
【本会注释】
可能指他们举右手说假话。即用诡计撒谎。
9 上帝啊,我要向你唱新歌,用十弦瑟向你歌颂。
【本会注释】
新歌。诗人从虚谎转向崇尚真实的东西。他厌于地上的谎言和欺骗,转而向上帝唱赞美的新歌。他的手与口相配合,因为他用十弦琴伴奏。
十弦瑟。见本册注释第36页。
10 你是那拯救君王的;你是那救仆人大卫脱离害命之刀的。
【本会注释】
君王们处在特殊的危险之中,大卫也不例外。上帝在许多战争中保护了他。但更重要的是,上帝拯救了他这个罪人。
11 求你救拔我,救我脱离外邦人的手。他们的口说谎话;他们的右手起假誓。
【本会注释】
外邦人。指外邦的敌人。
12 我们的儿子从幼年好象树栽子长大;我们的女儿如同殿角石,是按建宫的样式凿成的。
【本会注释】
好像树栽子。第12-15节呈现了一个蒙上帝赐大福的民族。家庭,田地和粮仓都很兴旺。
殿角石(zawiyyoth)。该词只出现在这里和亚9:15,指祭坛的角。有些希腊文本译为“天使”。七十士译本则是分词,意为“装饰的”。单有外表的美而没有品格的美是毫无价值的(箴31:30)。如果家庭如王宫,儿子就是贵族,女儿就是公主。青少年的正确教育就是为在孩子身上培养这种美德而设计的(见《基督教育之研究》第496页)。
13 我们的仓盈满,能出各样的粮食;我们的羊在田间孳生千万。
【本会注释】
土地得到祝福,盛产各种庄稼供应万民。
14 我们的牛驮着满驮,没有人闯进来抢夺,也没有人出去争战;我们的街市上也没有哭号的声音。
【本会注释】
没有人闯进来抢夺。指城墙或牛栏没有破口。
也没有人出去。指打仗或被掳,或牲口逃出牛栏。
15 遇见这光景的百姓便为有福!有耶和华为他们的上帝,这百姓便为有福!
【本会注释】
有福('ashre)。见诗1:1注释。知道我们属于上帝,祂也属于我们,这是最大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