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180天读经|交叉融汇通读新旧约
第155天 王上4-5章 代上23-24章 赛7-8章 启3章

旧约:列王纪上4章

记所罗门诸臣之名

4:1 所罗门作以色列众人的王。

4:2 他的臣子记在下面:撒督的儿子亚撒利雅作祭司;

4:3 示沙的两个儿子以利何烈、亚希亚作书记;亚希律的儿子约沙法作史官;

4:4 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作元帅;撒督和亚比亚他作祭司长;

4:5 拿单的儿子亚撒利雅作众吏长;王的朋友拿单的儿子撒布得作领袖;

4:6 亚希煞作家宰;亚比大的儿子亚多尼兰掌管服苦的人。

4:7 所罗门在以色列全地立了十二个官吏,使他们供给王和王家的食物,每年各人供给一月。

4:8 他们的名字记在下面:在以法莲山地有便户珥;

4:9 在玛迦斯、沙宾、伯示麦、以伦伯哈南有便底甲;

4:10 在亚鲁泊,有便希悉,他管理梭哥和希弗全地;

4:11 在多珥山冈(注:或作“全境”)有便亚比拿达,他娶了所罗门的女儿她法为妻;

4:12 在他纳和米吉多,并靠近撒拉他拿、耶斯列下边的伯善全地,从伯善到亚伯米何拉直到约念之外,有亚希律的儿子巴拿;

4:13 在基列的拉末有便基别,他管理在基列的玛拿西子孙睚珥的城邑,巴珊的亚珥歌伯地的大城六十座,都有城墙和铜闩;

4:14 在玛哈念有易多的儿子亚希拿达;

4:15 在拿弗他利有亚希玛斯,他也娶了所罗门的一个女儿巴实抹为妻;

4:16 在亚设和亚禄有户筛的儿子巴拿;

4:17 在以萨迦有帕路亚的儿子约沙法;

4:18 在便雅悯有以拉的儿子示每;

4:19 在基列地,就是从前属亚摩利王西宏和巴珊王噩之地,有乌利的儿子基别一人管理。

所罗门之富强

4:20 犹大人和以色列人如同海边的沙那样多,都吃喝快乐。

4:21 所罗门统管诸国,从大河到非利士地,直到埃及的边界。所罗门在世的日子,这些国都进贡服事他。

4:22 所罗门每日所用的食物:细面三十歌珥,粗面六十歌珥,

4:23 肥牛十只,草场的牛二十只,羊一百只,还有鹿、羚羊、鮨并肥禽。

4:24 所罗门管理大河西边的诸王,以及从提弗萨直到迦萨的全地,四境尽都平安。

4:25 所罗门在世的日子,从但到别是巴的犹大人和以色列人,都在自己的葡萄树下和无花果树下安然居住。

4:26 所罗门有套车的马四万,还有马兵一万二千。

4:27 那十二个官吏,各按各月供给所罗门王,并一切与他同席之人的食物,一无所缺。

4:28 众人各按各分,将养马与快马的大麦和乾草送到官吏那里。

所罗门之智能

4:29 神赐给所罗门极大的智慧聪明和广大的心,如同海沙不可测量。

4:30 所罗门的智慧超过东方人和埃及人的一切智慧。

4:31 他的智慧胜过万人,胜过以斯拉人以探并玛曷的儿子希幔、甲各、达大的智慧,他的名声传扬在四围的列国。

4:32 他作箴言三千句,诗歌一千零五首。

4:33 他讲论草木,自黎巴嫩的香柏树直到墙上长的牛膝草;又讲论飞禽走兽、昆虫水族。

4:34 天下列王听见所罗门的智慧,就都差人来听他的智慧话。


旧约:列王纪上5章

与希兰王立约建殿

5:1 推罗王希兰,平素爱大卫。他听见以色列人膏所罗门,接续他父亲作王,就差遣臣仆来见他。

5:2 所罗门也差遣人去见希兰,说:

5:3 “你知道我父亲大卫因四围的争战,不能为耶和华他 神的名建殿,直等到耶和华使仇敌都服在他脚下。

5:4 现在耶和华我的 神使我四围平安,没有仇敌,没有灾祸。

5:5 我定意要为耶和华我 神的名建殿,是照耶和华应许我父亲大卫的话说:‘我必使你儿子接续你坐你的位,他必为我的名建殿。’

5:6 所以求你吩咐你的仆人,在黎巴嫩为我砍伐香柏木,我的仆人也必帮助他们。我必照你所定的,给你仆人的工价。因为你知道,在我们中间没有人像西顿人善于砍伐树木。”

5:7 希兰听见所罗门的话,就甚喜悦说:“今日应当称颂耶和华,因他赐给大卫一个有智慧的儿子,治理这众多的民。”

5:8 希兰打发人去见所罗门,说:“你差遣人向我所提的那事,我都听见了。论到香柏木和松木,我必照你的心愿而行。

5:9 我的仆人必将这木料从黎巴嫩运到海里,扎成筏子,浮海运到你所指定我的地方,在那里拆开,你就可以收取。你也要成全我的心愿,将食物给我的家。”

5:10 于是,希兰照着所罗门所要的,给他香柏木和松木。

5:11 所罗门给希兰麦子二万歌珥,清油二十歌珥,作他家的食物。所罗门每年都是这样给希兰。

5:12 耶和华照着所应许的,赐智慧给所罗门。希兰与所罗门和好,彼此立约。

5:13 所罗门王从以色列人中挑取服苦的人共有三万。

5:14 派他们轮流,每月一万人上黎巴嫩去;一个月在黎巴嫩,两个月在家里,亚多尼兰掌管他们。

5:15 所罗门用七万扛抬的,八万在山上凿石头的。

5:16 此外,所罗门用三千三百督工的,监管工人。

5:17 王下令,人就凿出又大又宝贵的石头来,用以立殿的根基。

5:18 所罗门的匠人和希兰的匠人,并迦巴勒人,都将石头凿好,预备木料和石头建殿。


旧约:历代志上23章

所罗门作以色列王

23:1 大卫年纪老迈,日子满足,就立他儿子所罗门作以色列的王。

利未人之职任

23:2 大卫招聚以色列的众首领和祭司利未人。

23:3 利未人从三十岁以外的都被数点,他们男丁的数目共有三万八千。

23:4 其中有二万四千人管理耶和华殿的事,有六千人作官长和士师,

23:5 有四千人作守门的,又有四千人用大卫所做的乐器颂赞耶和华。

23:6 大卫将利未人革顺、哥辖、米拉利的子孙分了班次。

23:7 革顺的子孙有拉但和示每。

23:8 拉但的长子是耶歇,还有细坦和约珥,共三人。

23:9 示每的儿子是示罗密、哈薛、哈兰三人。这是拉但族的族长。

23:10 示每的儿子是雅哈、细撒、耶乌施、比利亚,共四人。

23:11 雅哈是长子,细撒是次子。但耶乌施和比利亚的子孙不多,所以算为一族。

23:12 哥辖的儿子是暗兰、以斯哈、希伯伦、乌薛,共四人。

23:13 暗兰的儿子是亚伦、摩西。亚伦和他的子孙分出来,好分别至圣的物,在耶和华面前烧香,事奉他,奉他的名祝福,直到永远。

23:14 至于 神人摩西,他的子孙,名字记在利未支派的册上。

23:15 摩西的儿子是革舜和以利以谢。

23:16 革舜的长子是细布业。

23:17 以利以谢的儿子是利哈比雅。以利以谢没有别的儿子,但利哈比雅的子孙甚多。

23:18 以斯哈的长子是示罗密。

23:19 希伯伦的长子是耶利雅,次子是亚玛利亚,三子是雅哈悉,四子是耶加面。

23:20 乌薛的长子是米迦,次子是耶西雅。

23:21 米拉利的儿子是抹利、母示;抹利的儿子是以利亚撒、基士。

23:22 以利亚撒死了,没有儿子,只有女儿,他们本族基士的儿子娶了她们为妻。

23:23 母示的儿子是末力、以得、耶利摩,共三人。

23:24 以上利未子孙作族长的,照着男丁的数目,从二十岁以外,都办耶和华殿的事务。

23:25 大卫说:“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已经使他的百姓平安,他永远住在耶路撒冷。

23:26 利未人不必再抬帐幕和其中所用的一切器皿了。”

23:27 照着大卫临终所吩咐的,利未人从二十岁以外的都被数点。

23:28 他们的职任是服事亚伦的子孙,在耶和华的殿和院子并屋中办事,洁净一切圣物,就是办 神殿的事务,

23:29 并管理陈设饼、素祭的的细面或无酵薄饼,或用盘烤,或用油调和的物,又管理各样的升斗尺度。

23:30 每日早晚,站立称谢赞美耶和华,

23:31 又在安息日、月朔并节期,按数照例,将燔祭常常献给耶和华。

23:32 又看守会幕和圣所,并守耶和华吩咐他们弟兄亚伦子孙的,办耶和华殿的事。


旧约:历代志上24章

亚伦后裔之班次

24:1 亚伦子孙的班次记在下面:亚伦的儿子是拿答、亚比户、以利亚撒、以他玛。

24:2 拿答、亚比户死在他们父亲之先,没有留下儿子,故此,以利亚撒、以他玛供祭司的职分。

24:3 以利亚撒的子孙撒督和以他玛的子孙亚希米勒,同着大卫将他们的族弟兄分成班次。

24:4 以利亚撒子孙中为首的比以他玛子孙中为首的更多。分班如下:以利亚撒的子孙中有十六个族长,以他玛的子孙中有八个族长,

24:5 都掣签分立,彼此一样。在圣所和 神面前作首领的有以利亚撒的子孙,也有以他玛的子孙。

24:6 作书记的利未人拿坦业的儿子示玛雅在王和首领,与祭司撒督、亚比亚他的儿子亚希米勒,并祭司利未人的族长面前,记录他们的名字。在以利亚撒的子孙中取一族,在以他玛的子孙中取一族。

24:7 掣签的时候,第一掣出来的是耶何雅立,第二是耶大雅,

24:8 第三是哈琳,第四是梭琳,

24:9 第五是玛基雅,第六是米雅民,

24:10 第七是哈歌斯,第八是亚比雅,

24:11 第九是耶书亚,第十是示迦尼,

24:12 第十一是以利亚实,第十二是雅金,

24:13 第十三是胡巴,第十四是耶是比押,

24:14 第十五是璧迦,第十六是音麦,

24:15 第十七是希悉,第十八是哈辟悉,

24:16 第十九是毗他希雅,第二十是以西结,

24:17 第二十一是雅斤,第二十二是迦末,

24:18 第二十三是第来雅,第二十四是玛西亚。

24:19 这就是他们的班次,要照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藉他们祖宗亚伦所吩咐的条例,进入耶和华的殿办理事务。

其余利未之裔亦掣签职

24:20 利未其余的子孙如下:暗兰的子孙里有书巴业,书巴业的子孙里有耶希底亚,

24:21 利哈比雅的子孙里有长子伊示雅,

24:22 以斯哈的子孙里有示罗摩,示罗摩的子孙里有雅哈,

24:23 希伯伦的子孙里有长子耶利雅、次子亚玛利亚、三子雅哈悉、四子耶加面,

24:24 乌薛的子孙里有米迦,米迦的子孙里有沙密。

24:25 米迦的兄弟是伊示雅,伊示雅的子孙里有撒迦利雅。

24:26 米拉利的儿子是抹利、母示、雅西雅;雅西雅的儿子有比挪。

24:27 米拉利的子孙里有雅西雅的儿子比挪、朔含、撒刻、伊比利。

24:28 抹利的儿子是以利亚撒;以利亚撒没有儿子。

24:29 基士的子孙里有耶拉篾。

24:30 母示的儿子是末力、以得、耶利摩。按着宗族这都是利未的子孙。

24:31 他们在大卫王和撒督,并亚希米勒与祭司利未人的族长面前掣签,正如他们弟兄亚伦的子孙一般。各族的长者与兄弟没有分别。


旧约:以赛亚书7章

二王同攻耶路撒冷

7:1 乌西雅的孙子、约坦的儿子犹大王亚哈斯在位的时候,亚兰王利汛和利玛利的儿子以色列王比加上来攻打耶路撒冷,却不能攻取。

7:2 有人告诉大卫家说:“亚兰与以法莲已经同盟。”王的心和百姓的心就都跳动,好像林中的树被风吹动一样。

以赛亚奉命慰亚哈斯

7:3 耶和华对以赛亚说:“你和你的儿子施亚雅述出去,到上池的水沟头,在漂布地的大路上去迎接亚哈斯。

7:4 对他说:‘你要谨慎安静,不要因亚兰王利汛和利玛利的儿子,这两个冒烟的火把头所发的烈怒害怕,也不要心里胆怯。

7:5 因为亚兰和以法莲并利玛利的儿子设恶谋害你,

7:6 说:我们可以上去攻击犹大,扰乱它,攻破它,在其中立他比勒的儿子为王。

7:7 所以主耶和华如此说:这所谋的必立不住,也不得成就。

7:8 原来亚兰的首城是大马士革,大马士革的首领是利汛。六十五年之内,以法莲必然破坏,不再成为国民。

7:9 以法莲的首城是撒马利亚,撒马利亚的首领是利玛利的儿子。你们若是不信,定然不得立稳。’”

预言童女生子为兆

7:10 耶和华又晓谕亚哈斯说:

7:11 “你向耶和华你的 神求一个兆头,或求显在深处,或求显在高处。”

7:12 亚哈斯说:“我不求!我不试探耶和华。”

7:13 以赛亚说:“大卫家啊,你们当听!你们使人厌烦岂算小事,还要使我的 神厌烦吗?

7:14 因此,主自己要给你们一个兆头,必有童女怀孕生子,给他起名叫以马内利(注:就是“ 神与我们同在”的意思)。

7:15 到他晓得弃恶择善的时候,他必吃奶油与蜂蜜。

7:16 因为在这孩子还不晓得弃恶择善之先,你所憎恶的那二王之地必致见弃。

7:17 耶和华必使亚述王攻击你的日子临到你和你的百姓并你的父家。自从以法莲离开犹大以来,未曾有这样的日子。

7:18 那时,耶和华要发嘶声,使埃及江河源头的苍蝇和亚述地的蜂子飞来;

7:19 都必飞来,落在荒凉的谷内、磐石的穴里和一切荆棘篱笆中,并一切的草场上。

7:20 那时,主必用大河外赁的剃头刀,就是亚述王,剃去头发和脚上的毛,并要剃净胡须。

7:21 那时,一个人要养活一只母牛犊,两只母绵羊。

7:22 因为出的奶多,他就得吃奶油;在境内所剩的人都要吃奶油与蜂蜜。

7:23 从前,凡种一千棵葡萄树,值银一千舍客勒的地方,到那时,必长荆棘和蒺藜。

7:24 人上那里去,必带弓箭,因为遍地满了荆棘和蒺藜。

7:25 所有用锄刨挖的山地,你因怕荆棘和蒺藜,不敢上那里去;只可成了放牛之处,为羊践踏之地。”


旧约:以赛亚书8章

8:1 耶和华对我说:“你取一个大牌,拿人所用的笔(注:或作“人常用的字”),写上玛黑珥沙拉勒哈施罢斯(注:就是“掳掠速临,抢夺快到”的意思)。

8:2 我要用诚实的见证人,祭司乌利亚和耶比利家的儿子撒迦利亚记录这事。”

8:3 我以赛亚与妻子(注:原文作“女先知”)同室。她怀孕生子,耶和华就对我说:“给他起名叫玛黑珥沙拉勒哈施罢斯。

8:4 因为在这小孩子不晓得叫父叫母之先,大马士革的财宝和撒马利亚的掳物,必在亚述王面前搬了去。”

犹大厌弃主训将受重罚

8:5 耶和华又晓谕我说:

8:6 “这百姓既厌弃西罗亚缓流的水,喜悦利汛和利玛利的儿子;

8:7 因此,主必使大河翻腾的水猛然冲来,就是亚述王和他所有的威势,必漫过一切的水道,涨过两岸;

8:8 必冲入犹大,涨溢泛滥,直到颈项。以马内利啊,他展开翅膀,遍满你的地。”

敬畏耶和华必得安慰

8:9 列国的人民哪,任凭你们喧嚷,终必破坏;远方的众人哪,当侧耳而听!任凭你们束起腰来,终必破坏;你们束起腰来,终必破坏。

8:10 任凭你们同谋,终归无有;任凭你们言定,终不成立。因为 神与我们同在。

8:11 耶和华以大能的手,指教我不可行这百姓所行的道,对我这样说:

8:12 “这百姓说同谋背叛,你们不要说同谋背叛。他们所怕的,你们不要怕,也不要畏惧。

8:13 但要尊万军之耶和华为圣,以他为你们所当怕的,所当畏惧的。

8:14 他必作为圣所,却向以色列两家作绊脚的石头,跌人的磐石;向耶路撒冷的居民作为圈套和网罗。

8:15 许多人必在其上绊脚跌倒,而且跌碎,并陷入网罗被缠住。”

8:16 你要卷起律法书,在我门徒中间封住训诲。

8:17 我要等候那掩面不顾雅各家的耶和华,我也要仰望他。

8:18 看哪,我与耶和华所给我的儿女,就是从住在锡安山万军之耶和华来的,在以色列中作为预兆和奇迹。

崇邪术者必受惩罚

8:19 有人对你们说:“当求问那些交鬼的和行巫术的,就是声音绵蛮,言语微细的。”你们便回答说:“百姓不当求问自己的 神吗?岂可为活人求问死人呢?”

8:20 人当以训诲和法度为标准,他们所说的若不与此相符,必不得见晨光。

8:21 他们必经过这地,受艰难,受饥饿;饥饿的时候,心中焦躁,咒骂自己的君王和自己的 神。

8:22 仰观上天,俯察下地,不料,尽是艰难、黑暗和幽暗的痛苦。他们必被赶入乌黑的黑暗中去。


新约:启示录3章

寄信给撒狄

3:1 你要写信给撒狄教会的使者说:‘那有 神的七灵和七星的说:我知道你的行为,按名你是活的,其实是死的。

3:2 你要警醒!坚固那剩下将要衰微的(注:“衰微”原文作“死”),因我见你的行为,在我 神面前,没有一样是完全的。

当回想所听见所领受的

3:3 所以要回想你是怎样领受,怎样听见的,又要遵守,并要悔改。若不警醒,我必临到你那里,如同贼一样。我几时临到,你也决不能知道。

3:4 然而在撒狄,你还有几名是未曾污秽自己衣服的;他们要穿白衣与我同行,因为他们是配得过的。

3:5 凡得胜的,必这样穿白衣,我也必不从生命册上涂抹他的名,且要在我父面前和我父众使者面前认他的名。

3:6 圣灵向众教会所说的话,凡有耳的,就应当听!’

寄信给非拉铁非

3:7 你要写信给非拉铁非教会的使者说:‘那圣洁、真实,拿着大卫的钥匙,开了就没有人能关,关了就没有人能开的,说:

3:8 我知道你的行为,你略有一点力量,也曾遵守我的道,没有弃绝我的名。看哪,我在你面前给你一个敞开的门,是无人能关的。

3:9 那撒但一会的,自称是犹太人,其实不是犹太人,乃是说谎话的,我要使他们来在你脚前下拜,也使他们知道我是已经爱你了。

3:10 你既遵守我忍耐的道,我必在普天下人受试炼的时候,保守你免去你的试炼。

要持守免得失去冠冕

3:11 我必快来,你要持守你所有的,免得人夺去你的冠冕。

3:12 得胜的,我要叫他在我 神殿中作柱子,他也必不再从那里出去。我又要将我 神的名和我 神城的名(这城就是从天上、从我 神那里降下来的新耶路撒冷),并我的新名,都写在他上面。

3:13 圣灵向众教会所说的话,凡有耳的,就应当听!’

寄信给老底嘉

3:14 你要写信给老底嘉教会的使者说:‘那为阿们的,为诚信真实见证的,在 神创造万物之上为元首的,说:

3:15 我知道你的行为,你也不冷也不热;我巴不得你或冷或热。

3:16 你既如温水,也不冷也不热,所以我必从我口中把你吐出去。

当买火炼金子

3:17 你说:我是富足,已经发了财,一样都不缺。却不知道你是那困苦、可怜、贫穷、瞎眼、赤身的。

3:18 我劝你向我买火炼的金子,叫你富足;又买白衣穿上,叫你赤身的羞耻不露出来;又买眼药擦你的眼睛,使你能看见。

3:19 凡我所疼爱的,我就责备管教他,所以你要发热心,也要悔改。

3:20 看哪,我站在门外叩门,若有听见我声音就开门的,我要进到他那里去,我与他,他与我一同坐席。

3:21 得胜的,我要赐他在我宝座上与我同坐,就如我得了胜,在我父的宝座上与他同坐一般。

3:22 圣灵向众教会所说的话,凡有耳的,就应当听!’”

列王纪上4章

提要:1 所罗门的臣子。7 十二个负责供给的官员。20,24 以色列国的富强和安宁。22 所罗门日常的食物。26 他的马匹。29 他的智慧。


所罗门的臣仆

王上4:1 所罗门作以色列众人的王。

【本会注释】

以色列众人的王。这里强调“众人”暗示作者是在以色列国分裂后编纂了这些资料。


王上4:2 他的臣子记在下面:撒督的儿子亚撒利雅作祭司,

【本会注释】

臣子。这里所列的是皇家内阁,国家的高级顾问和官员。他们不是皇家成员,但确是国家第一级别的官员。他们从所罗门得位,随他喜悦的意思办事。

亚撒利雅。大卫的官员是军队的领袖排名在前(撒下8:16-18;撒下20:23-26),与此相反,所罗门的官员是文职的祭司、书记和史官排在前面,这一点很有启示意义。祭司的头衔给了亚撒利雅,而不是撒督。“祭司”这个术语,希伯来文是kohen,有时被认为指的是国内官员。在撒下8:18节中,这个头衔给了大卫的儿子们(译作“领袖”),而代上18:17节解释说这些儿子“在王的左右作领袖。”代上6:8-13节的谱系中列出了三个亚撒利雅:亚希突,撒督,亚希玛斯,亚撒利雅,约哈难,亚撒利雅,亚玛利雅,亚希突,撒督,沙龙,希勒家,亚撒利雅。亚希突的儿子,第一个撒督,是大卫时代的大祭司(撒下8:17)。根据《历代志》,亚撒利雅应该是撒督的孙子,而不是他的儿子。列在臣子第一位的亚撒利雅可能是所罗门的私人顾问,后来作了大祭司(见代上6:8-13节的注释)。


王上4:3 示沙的两个儿子以利何烈、亚希亚作书记,亚希律的儿子约沙法作史官,

【本会注释】

示沙的两个儿子,……书记。撒下20:25节中作“示法,”代上18:16节中作“沙威沙,”他是大卫的书记。这些名字都是“示沙”的变体形式,所罗门的两个书记可能是接续他们父亲的职位。“书记”是国内的一种高级职位,负责发布国王的诏书,处理他的信件,可能还要管理皇家的钱款(王下12:10)。

史官。约沙法在大卫的时候作史官(代上18:15)。史官就是宫廷的编年史作者,他要将各种大事如实地记录下来,他的记录构成了国家官方档案的一部分。这是国家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见王下18:18,37;代下34:8)。


王上4:4 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作元帅,撒督和亚比亚他作祭司长,

【本会注释】

撒督和亚比亚他。见撒下8:17节的注释。


王上4:5 拿单的儿子亚撒利雅作众吏长,王的朋友拿单的儿子撒布得作领袖,

【本会注释】

王的朋友。这似乎在所罗门的时代是一个被普遍认可的职位(见撒下15:37;16:16;代上27:33)。在埃及,王的“朋友”或“心腹”指的都是皇家的顾问,地位非常令人羡慕。


王上4:6 亚希煞作家宰,亚比大的儿子亚多尼兰掌管服苦的人。

【本会注释】

家宰。家中的监督,或管家。在希西家的年代,这个职位已经相当重要,超过了书记。因为,当舍伯那被降职,书中所暗示的是他从“家宰”的位置到了“书记”的位置(赛22:15-25;王下18:18)。

服苦的人。边页上作,“征召的人。”这里指的是所罗门为他那些庞大的公共工程征召或雇佣的苦工(见5:13,14节)。大卫统治早期所列举的名单中没有与此相关的职位(撒下8:16-18);但到了他统治的后半期这个职位就出现了(撒下20:24)。后来民众反对罗波安时这个不受欢迎的监工被人用石头打死了(王上12:18)。以旬迦别挖掘的工程充分证实了苦工的使用。


王上4:7 所罗门在以色列全地立了十二个官吏,使他们供给王和王家的食物,每年各人供给一月。

【本会注释】

供给……食物。这里指的是财富的征收,不仅包括金钱,也包括维持宫廷和皇家日用的各种物品。这个职位太重要了,因为有两处(第11,15节)的官吏都与皇家结亲。这些官吏拥有治权的地区与十二支派并不平行,当时早期的支派区域划分已经过时了。十二这个数字与支派无关,这是指一年的十二个月,各人每月负责供应皇家的需要。


王上4:8 他们的名字记在下面:在以法莲山地有便户珥;

【本会注释】

以法莲山地。以法莲境内较高的部分,是巴勒斯坦最肥沃的区域,示剑城就坐落在这里。


王上4:9 在玛迦斯、沙宾、伯示麦、以伦伯哈南有便底甲;

【本会注释】

玛迦斯。这里提到的城镇在犹大西北部底卡儿子所有的区域内,这片地区起先是分配给但支派的(书19:40-43),但在以色列国早期的历史中这里大部都被非利士人占领。


上4:10 在亚鲁泊有便希悉,他管理梭哥和希弗全地;

【本会注释】

梭哥。撒玛利亚西北偏西10 1/4英里称为esh-Shuweikeh的一处地方,不是大卫与歌利亚战场附近的那个梭哥(撒上17:1,2),也不是希伯仑西南的那个梭哥(书15:48)。

希弗。犹大的一片区域,位置不明。


王上4:11 在多珥山冈(或作:全境)有便亚比拿达,他娶了所罗门的女儿他法为妻;

【本会注释】

多珥山冈(直译为:多珥全境)。这片是玛拿西境内迦密山下的一片沿海区域。书11:2节提到多珥王与耶宾结成北部联盟,后被征服(书12:23),他的地分给了玛拿西支派(书17:11)。亚比拿达,大卫的兄长,他的儿子曾掌管这一地区。


王上4:12 在他纳和米吉多,并靠近撒拉他拿、耶斯列下边的伯善全地,从伯善到亚伯米何拉直到约念之外,有亚希律的儿子巴拿;

【本会注释】

他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分区,包括以斯德伦平原的大部。它是巴勒斯坦最肥沃的部分之一。东南西北各个方向的交通要道都从这里穿过,由于它的位置非常重要,到处有要塞保卫着。他纳,米吉多,伯善都是全巴勒斯坦的军事重镇,都被分给了玛拿西支派。它们虽没有被攻占,但当以色列强盛时这些地方向其称臣纳贡(书17:11-13;士1:27,28)。这些城邑虽然被分给了玛拿西,但实际上它们在以萨迦境内(书17:11)。米吉多是亚哈谢(王下9:27)和约西亚(王下23:29)阵亡的地方。伯善要塞俯视着东到约旦河谷的入口,这里也是扫罗死后曝尸的地方(撒上31:8-10)。.


王上4:13 在基列的拉末有便基别,他管理在基列的玛拿西子孙睚珥的城邑,巴珊的亚珥歌伯地的大城六十座,都有城墙和铜闩;

【本会注释】

睚珥的城邑。这是跨约旦河地区很大的一个部分,包括玛拿西和迦得境界的大部。基列拉末属于迦得的境界,是六个逃城之一(申4:43;书20:8;21:38)。

亚珥歌伯地。曾经属于巴珊王噩,后被睚珥攻取(申3:4,13,14)。

大城。这个描述和申3:4,5节的类似。


王上4:14 在玛哈念有易多的儿子亚希拿达;

【本会注释】

玛哈念。这个部分同样也在跨约旦河流域,属于迦得的境界(书13:26;21:38)。当雅各回迦南时在这里遇见了天使(创32:2)。后来由于伊施波设的政府建在玛哈念(撒下2:8,12,29),这里变成一个中心。这里也是大卫逃避押沙龙时落脚的地方(撒下17:24,27)。


王上4:15 在拿弗他利有亚希玛斯,他也娶了所罗门的一个女儿巴实抹为妻;

【本会注释】

拿弗他利。这是北部的一个分区,在黑门山以南,加利利境内,加利利海的西北部海岸就在这个分区之中(书19:32-39)。基低斯-拿弗他利,逃城之一,就在这里(书19:37;20:7;士4:6)。


王上4:16 在亚设和亚禄有户筛的儿子巴拿;

【本会注释】

在亚设和亚禄。这个分区在北边的地中海沿岸(书19:24-31)。亚设因为没有赶出那地的迦南人,就住在他们中间(士1:31,32)。


王上4:17 在以萨迦有帕路亚的儿子约沙法;

【本会注释】

以萨迦。以萨迦的境界在玛拿西以北拿弗他利以南,包含以斯德伦平原北边部分(书19:17-23)。这个区似乎是在王上4:12节提到的那个分区的北边。


王上4:18 在便雅悯有以拉的儿子示每;

【本会注释】

便雅悯。便雅悯分区虽然小却很重要。它包括耶利哥,基比亚,基遍,拉玛,以及起初的耶路撒冷(书18:11-28)。


王上4:19 在基列地,就是从前属亚摩利王西宏和巴珊王噩之地,有乌利的儿子基别一人管理。

【本会注释】

基列。约旦河东岸的分区,包括流便,玛拿西和迦得支派的部分土地(见第13,14节的注释)。

一人管理。这句话的意义不明,因为每个区只有一个官员。英文LXX版作,“犹大地的一个官长。”这也许才是正确的,因为它已经被注意到了,否则犹大地就从供给王家分区的名单上遗漏掉了。作为给犹大特别的恩典,那个区的一个官员可能也是全国十二个分区的总长。既然犹大是首都所在的省份,那它一定是被王在耶路撒冷的官长治理,但在王家供给上犹大不可能从这个名单中被排除。


所罗门的富强

王上4:20 犹大人和以色列人如同海边的沙那样多,都吃喝快乐。

【本会注释】

多。这里和第25节描写了人数众多的百姓和他们繁荣与安宁的生活。这无疑指出了一个事实,以色列国现在是强盛安全的,不再受周围好事邻国的怜悯,并能在应许之地上取得优势。


王上4:21 所罗门统管诸国,从大河到非利士地,直到埃及的边界。所罗门在世的日子,这些国都进贡服事他。

【本会注释】

统管诸国。所罗门帝国的一部分是由一些小的,半独立的附属国构成的。这些小国有自己的统治者,但承认希伯来国王的宗主权并向他纳岁贡。以色列的邻国或被消灭或被贬为服苦的仆役,这些事实在第9:20,21节中有进一步的描写。

大河。就是幼发拉底河(创15:18;书1:4)。作者想让人注意这样一个事实,所罗门王国的疆域已经按照上帝对亚伯拉罕,摩西和约书亚的应许实现了。见大卫和所罗门的帝国。

在世的日子。这个帝国只存在于所罗门活着的时候。所罗门统治的国家一部分是由很多小王国松散地结合在一起,兴起的很快,但解体的速度也很快。


王上4:22 所罗门每日所用的食物:细面三十歌珥,粗面六十歌珥,

【本会注释】

所罗门……的食物。一歌珥──希伯来文kor──的具体数量不明,但据估计有50加仑。所罗门的宫廷估计有10,000到15,000人。


王上4:23 肥牛十只,草场的牛二十只,羊一百只,还有鹿、羚羊、狍子,并肥禽。

王上4:24 所罗门管理大河西边的诸王,以及从提弗萨直到迦萨的全地,四境尽都平安。

【本会注释】

提弗萨。一般被认为是幼发拉底河边的一个地方,被希腊人叫作泰普撒克斯。

迦萨。在非利士平原的最南端。

平安。至少现在是这样。一切似乎都在掌握之中,平静安稳无内忧外患。但持久的平安不能仅依赖于所罗门的统治,否则后果很明显,就像后来所发生的事。


王上4:25 所罗门在世的日子,从但到别是巴的犹大人和以色列人都在自己的葡萄树下和无花果树下安然居住。

【本会注释】

在自己的葡萄树下。这是希伯来人经常使用的一个短语(弥4:4;亚3:10),亚述人也曾经使用过(王下18:31)。这个短语是用来形容一种理想的安宁富足的生活。

从但到别是巴。这个短语从士师时代开始出现,从那时起直到撒母耳,扫罗,大卫,所罗门的日子一直使用(见士20:1;撒上3:20;撒下3:10;17:11;24:2,15;代上21:2),来表示一个完整的国家,其疆域从最北端的但到最南端的别是巴。所罗门之后这个短语就不再使用了,直到希西家发布他的诏书呼吁百姓“从别是巴直到但”来耶路撒冷参赴逾越节(代下30:5)。


王上4:26 所罗门有套车的马四万,还有马兵一万二千。

【本会注释】

套车的马四万。代下9:25节给出的数目是“四千。”这个差异也许应该归因于誊写者的失误,在希伯来文中,“四”和“四十”的写法极其接近。申17:16节禁止将来的以色列王加添战马和骑兵,但撒母耳在扫罗登基时将这种违命的情况预言出来(撒上8:11,12),暗示将来随着帝国的扩大会使用这些军事力量。在约书亚征服迦南时从敌人那里缴获的马匹和战车都被毁掉了(书11:9)。


王上4:27 那十二个官吏各按各月供给所罗门王,并一切与他同席之人的食物,一无所缺。

【本会注释】

那十二个官吏。指7-19节列举出的官吏。一些希腊译本将这节放在19节之后。


王上4:28 众人各按各分,将养马与快马的大麦和干草送到官吏那里。

【本会注释】

大麦。在东方,古代和现在一样,大麦都是马匹的食物。有时大麦也被作成饼或面包(士7:13;约6:9)。而人常吃的是小麦。

快马(直译为:骆驼)。更确切的翻译是:“快马”(见边页)。特别是这里提到的为皇家信使服务的快马(见斯8:10节的注释)。


所罗门的智慧

王上4:29 上帝赐给所罗门极大的智慧聪明和广大的心,如同海沙不可测量。

【本会注释】

智慧。照它的全义来说,尤其是在《箴言》和《传道书》中,智慧是上帝的一种特质,是他恩赐给人的(雅1:5)。这种智慧与品格和理智有关。在第30和31节中这个词的用法更接近它的本义。


王上4:30 所罗门的智慧超过东方人和埃及人的一切智慧。

【本会注释】

东方人。居住在巴勒斯坦和米所波大米之间的部落人民(见创29:1;士6:3,33;7:12;8:10)。有人说他们居住在帐篷里(耶49:28,29)。约伯就是这样的人(伯1:3)。

埃及人的智慧。埃及人的智慧在整个东方很有名,包括的领域有天文,医药,建筑,数学,音乐,绘画,尸体防腐,以及哲学。大量所谓的埃及智慧文学保留了下来。


王上4:31 他的智慧胜过万人,胜过以斯拉人以探,并玛曷的儿子希幔、甲各、达大的智慧。他的名声传扬在四围的列国。

【本会注释】

智慧胜过万人。一些在智慧方面可与所罗门相提并论的人的名字只存在于这节当中。有人认为希幔和以探就是被大卫指定的会幕的歌唱者(代上6:33,44),就是诗篇第88和89篇题目中所说的以斯拉人。一个“希幔”“奉上帝之命作王的先见”(代上25:5)。然而,这些名字是否指的是同一个人还不能确定。


王上4:32 他作箴言三千句,诗歌一千零五首。

【本会注释】

箴言三千句。他有关道德和实际智慧的话语,包括正确的建议,睿智的观察,道德的劝勉,圣洁生活的原则,以及导向敬虔,幸福和繁荣的有益劝戒。所罗门的箴言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保存了下来。

诗歌。一些保留下来的作品证明了所罗门是一位著名的诗歌作者,这其中包括《雅歌》,可能还有《诗篇》第72和127篇。


王上4:33 他讲论草木,自黎巴嫩的香柏树直到墙上长的牛膝草,又讲论飞禽走兽、昆虫水族。

【本会注释】

他讲论草木。所罗门的作品显示了他对大自然的美丽有很深的领悟。他是一位敏锐的观察者,毫无疑问他也养成了一种习惯,为他周围之人的益处而将他观察到的规律记录下来。所罗门单纯观察自然历史的论说一点也没有保留下来。


王上4:34 天下列王听见所罗门的智慧,就都差人来听他的智慧话。

【本会注释】

差人来。只有所罗门的智慧声名远播才会有很多遥远国家的人来他这里分享智慧。

天下列王。并不是所有的王都亲自来,很多都是差遣使者。但也有一些君主,比如说示巴女王,选择亲自到所罗门这里来。


列王纪上5章

提要:1 希兰差遣臣仆来祝贺所罗门,表明建殿的心愿,想要希兰那边供给香柏木。7 希兰为所罗门的缘故称颂耶和华,为自己的家要求食物,供给对方树木。13 为所罗门做工之人的数目。


所罗门准备建殿

王上5:1 推罗王希兰,平素爱大卫;他听见以色列人膏所罗门,接续他父亲作王,就差遣臣仆来见他。

【本会注释】

推罗王希兰。撒下5:11节和代上14:1节都提到推罗王希兰为大卫提供工人和材料建造他的宫殿。约瑟夫引用以弗所的米南德在主前300年用希腊文写的推罗的历史,大致说希兰是亚比巴力的儿子,在位统治34年,终年53岁,死后由他的儿子巴力亚撒接续王位(Against Apion 1. 18)。根据约瑟夫的说法圣殿是在希兰王11年或12年建造的(Antiquities viii. 3. 1)。圣殿是在所罗门四年奠基的(王上6:1),那么希兰和大卫就有七到八年作王的重叠时间。


王上5:2 所罗门也差遣人去见希兰,说:

王上5:3 “你知道我父亲大卫因四围的争战,不能为耶和华他上帝的名建殿,直等到耶和华使仇敌都服在他脚下。

【本会注释】

殿。在对所罗门的政府作一大致介绍之后,作者开始记载所罗门最大的事业,圣殿的建造。代下2到4章也记载了所罗门这一重大业绩。

因四围的争战。这并不是说大卫统治期间因为战争而抽不出时间或找不到机会建造圣殿,而是上帝不允许他做这项工作,因为他是个战士,流了多人的血(代上22:8)。


王上5:4 现在耶和华我的上帝使我四围平安,没有仇敌,没有灾祸。

【本会注释】

平安。上帝并不愿意看到以色列与她的邻邦战争不息干戈不止。大卫统治期间为了王权的建立战争是必须的,但上帝应许他一个儿子,要作“太平的人,”“他在位的日子,”上帝要“使以色列人平安康泰”(代上22:8)。所罗门名字的意思就是,“平安的。”所罗门认识到他享受的安息是从上帝那里来的赐福。


王上5:5 我定意要为耶和华我上帝的名建殿,是照耶和华应许我父亲大卫的话说:‘我必使你儿子接续你坐你的位,他必为我的名建殿。’

【本会注释】

我定意要……建。大卫想为上帝建造一所殿宇,但上帝没有允许他实行这个计划,他就将这个责任嘱咐给了自己的儿子(代上22:6-16)。所罗门承担起这项责任不仅因为这是父亲的嘱托,还因为这是从上帝而来的神圣使命。大卫的意愿变成他的意愿,上帝的旨意他乐意实现。他生命中第一件大事就是为耶和华建造圣殿。

耶和华……说。当大卫一开始打算为耶和华建造圣殿时,上帝差遣先知拿单去告诉大卫这项工作要由他的儿子来完成而不是他(撒下7:2-17;代上17:1-15)。上帝通过各种方法向人说话,但先知是他经常选择与人交通的媒介。


王上5:6 所以求你吩咐你的仆人在黎巴嫩为我砍伐香柏木,我的仆人也必帮助他们,我必照你所定的,给你仆人的工价;因为你知道,在我们中间没有人象西顿人善于砍伐树木。”

【本会注释】

吩咐你的仆人。这里简单介绍了所罗门致希兰的信息,这件事在代下2:3-10节有更详细的记载。所罗门的要求中不仅包括香柏树还有檀香木(代下2:8)和松木(王上5:8,10),以及一个善用金,银,铜,铁的巧匠(代下2:7)。作为这些木材的报酬,所罗门承诺将小麦,大麦,酒和油提供给希兰家作食物(代下2:10;参见王上5:11)。代下2:4-6节具体说明了建造圣殿的目的。

香柏木。黎巴嫩的香柏木在古代非常名贵。推罗人用香柏树作他们船的桅杆(结27:5)。亚述和巴比伦王都用它来建造自己的宫殿和庙宇。黎巴嫩的香柏树在埃及的用途更加广泛。黎巴嫩的森林荣美芳香(诗92:12;歌4:11;5:15;赛35:2;结31:3-9;何14:6,7),得到高处常年流淌之雪水的浇灌(歌4:15;耶18:14;结31:4,5,7),而巴勒斯坦其它地方却是一片干旱焦裂的景象。现代黎巴嫩香柏树的树高一般都在50到80英尺,树冠呈圆顶形,叶子蔟生,枝条长、展并弯曲。著名的香柏树大部分在黎巴嫩山脉已经消失了,然而,在金牛山它们却依旧茂盛众多。

善于。腓尼基人,特别是西顿人因为出众的机械和艺术技巧,古代的文学经常提到他们,尤其注意到他们砍伐树木和运输木材的工作。


王上5:7 希兰听见所罗门的话,就甚喜悦,说:“今日应当称颂耶和华;因他赐给大卫一个有智慧的儿子,治理这众多的民。”

【本会注释】

甚喜悦。希兰和所罗门之间似乎确实存在真诚的友谊,当然这无疑应该追溯到大卫和希兰之间真诚的友谊。希兰对所罗门之要求的应承在代下2:11-16节中有更详细的记载。

应当称颂耶和华。来自推罗王的反应很不同寻常。通过大卫和所罗门的交往希兰王听到了希伯来人的上帝。这个时候耶和华的名字在以色列很多邻邦中受到尊崇,人们也更好地认识到他的律法和政府的原则。打破障碍就会发生转变。当然,并没有证据表明希兰王他自己成为了一个耶和华的崇拜者,或者他现在的说法就能证明他的宗教信仰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这话更像是那些尊重以色列之上帝的人说的,现在希兰也承认耶和华是“创造天地”的。(代下2:12)


王上5:8 希兰打发人去见所罗门,说:“你差遣人向我所提的那事,我都听见了;论到香柏木和松木,我必照你的心愿而行。

【本会注释】

你的心愿。再也不能从任何人那里得到比这更亲切的回答了。希兰已经完全加入到所罗门的计划中来并答应提供他所要求的一切。他所做的是出于甘心乐意。如果我们都能甘心乐意地为那些需要的人提供帮助,那么这个世界上的劳作将要大大减轻了。


王上5:9 我的仆人必将这木料从黎巴嫩运到海里,扎成筏子,浮海运到你所指定我的地方,在那里拆开,你就可以收取;你也要成全我的心愿,将食物给我的家。”

【本会注释】

从黎巴嫩。这些原木可能是从山上顺流而下,或者是在滑面上放下来,之后被运到海边,系成筏子,漂流到距离耶路撒冷34英里(54.4千米)的约帕(代下2:16)。第二次建造圣殿时也是遵循这一过程(拉3:7)。


王上5:10 于是希兰照着所罗门所要的,给他香柏木和松木;

【本会注释】

希兰……,给他。所罗门和希兰之间应该是有一份正式的,书面的协议(代下2:11)。所罗门列出了合同的条款希兰迅速予以接受。希兰答应照合同所写将所罗门渴望的香柏木给他。约瑟夫说希兰和所罗门之间信件的抄本米南德(主前300)的日子还依旧存在,还可以在推罗的存档中看到(Antiquities viii. 5. 3)。


王上5:11 所罗门给希兰麦子二万歌珥,清油二十歌珥,作他家的食物。所罗门每年都是这样给希兰。

【本会注释】

所罗门给希兰。所罗门和希兰之间达成的协议是互惠互利的。黎巴嫩盛产香柏树而粮食匮乏,以色列恰好相反,粮食有余而树木不足,他们是各付所有,各取所需,实现共赢,双方得利。双方对这促进繁荣与和平的协议都很高兴。

每年。所罗门建殿的工程持续了好几年,因此为了希兰王的木材和工人的服务他就安排每年供给对方一定数量的大麦和油。


王上5:12 耶和华照着所应许的赐智慧给所罗门。希兰与所罗门和好,彼此立约。

【本会注释】

智慧。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需要智慧,宗教需要,买卖中也需要,政府和农业,家庭和学校都需要。智慧能让人知足,兴旺,幸福,虔敬。真智慧来源于上帝并引导我们到上帝那里去。


王上5:13 所罗门王从以色列人中挑取服苦的人共有三万,

【本会注释】

挑取服苦的人。这里似乎是以色列人第一次被征召去服劳役。撒母耳曾警告过以色列民那将来的王要作的事(撒上8:16)。大卫也曾使“住以色列的外邦人”服劳役(代上22:1),那时以色列人还远远没有落到这个重累之下。而建造圣殿时有30,000人被征召。假定当时以色列国有劳动能力的人是1,300,000(撒下24:9),那么就是四十三抽一。


王上5:14 派他们轮流每月一万人上黎巴嫩去;一个月在黎巴嫩,两个月在家里。亚多尼兰掌管他们。

【本会注释】

一个月。工作一个月休息两个月的安排使得这种服劳役制度稍微轻松了一点。这种劳动和加在外邦人身上辖制的苦役是不同的,因为“所罗门不使以色列人作奴仆”(王上9:22)。尽管如此这些工作还是让人厌倦并成为所罗门统治末期导致不满情绪的主要原因(王上12:4)。

亚多尼兰。国家的主要大员之一(见王上4:6节注释)。


王上5:15 所罗门用七万扛抬的,八万在山上凿石头的。

【本会注释】

扛抬的。这些苦工不是以色列人而是外邦人(代下2:17,18),就是那些被大卫指定去“凿石头”的人(代上22:1)。他们是真正的苦工,或者说是奴隶,在负重和凿石头这些劳苦繁重的领域进行持续不断的工作。


王上5:16 此外,所罗门用三千三百督工的,监管工人。

【本会注释】

所罗门用……督工的(直译为:所罗门的督工)。这里给出的数字是3,300,但另一处给出的数字是3,600(代下2:18)。王上9:23节给出“所罗门督工的”人数是550,而代下8:10节给出的“所罗门王督工的”有250人。我们应该注意到各级官吏的总数是3,850人。很明显《列王纪》和《历代志》的作者将不同的官员分别对待。还有一种可能,官员重组。作者之前作出了一个统计,后来这其中有些人被提升了,就出现了另一个重组后的统计数字。


王上5:17 王下令,人就凿出又大又宝贵的石头来,用以立殿的根基。

【本会注释】

大的……石头。这些石头体积巨大,被精心凿出。大部分劳动都花在这个工作上,预备这些石头并把它们从采石场运到建殿的地点。其实建造圣殿本身用不了这么多的石头,圣殿的所在地摩利亚山的山顶很不规则,很多石头都用在建设一个平整稳固的圣殿基址上。现在还能看到这个地基中巨大的石头,有人认为它们可以追溯到所罗门的时代,但现在人们又认为它们不会早于希律的时候。这其中有些石头长30英尺高7 1/2英尺。


王上5:18 所罗门的匠人和希兰的匠人,并迦巴勒人,都将石头凿好,预备木料和石头建殿。

【本会注释】

匠人。应该是“迦巴勒人,”见边页。他们是迦巴勒的居民(见结27:9),这是腓尼基海岸的一座城。他们是技巧娴熟的石匠,受雇于任何需要特殊技巧的工作。


历代志上23章

提要:1 大卫年迈时立所罗门为国王。2 利未人的数量和分布。7 革顺的家族。12 哥辖的子孙。21 米拉利的子孙。24 利未人的职责。


1 大卫年纪老迈,日子满足,就立他儿子所罗门作以色列的王。

【本会注释】

大卫临终之前,指示给所罗门加冕(见王上1:33-39)。这里没有记录导致大卫立所罗门为王的有趣细节(见王上1章)。


2 大卫招聚以色列的众首领和祭司利未人。

【本会注释】

招聚。可能发生在大卫临死之前不久,与“大卫作王第四十年”,把王位传给所罗门的安排有关(见代上26:31)。

利未人。23-26章讨论利未人和祭司的组织。本章概述了利未人的数量和职责。


3 利未人从三十岁以外的都被数点,他们男丁的数目共有三万八千;

【本会注释】

被数点。利未人在大卫统计军事人口的时候没有清点(代下21:6)。但现在为了对工作做全面的安排,需要对利未人进行统计。

三十岁。三十到五十岁的利未人“前来任职,在会幕里作抬物之工”(民4:47)。据民8:23-25,上帝规定“前来任职,办会幕的事”的人应该从二十五到五十岁。也许后者包括在圣所中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前者单指担任圣职的人。


4 其中有二万四千人管理耶和华殿的事,有六千人作官长和士师,

【本会注释】

代上26:29和代下19:8-10提到由利未人担任官长和士师。


5 有四千人作守门的,又有四千人用大卫所做的乐器颂赞耶和华。

【本会注释】

守门的。他们是轮流值班的。

大卫所作的。大卫不仅能唱诗奏乐,还发明了一些乐器。后来以色列的历史提到那些“为自己制造乐器,如同大卫(所造)的”(摩6:5)。被掳回归以后,大卫发明的乐器仍在使用(尼12:36)。


6 大卫将利未人革顺、哥辖、米拉利的子孙分了班次。

【本会注释】

班次。6-23节列出利未人的班次。

革顺。参6:1。


7 革顺的子孙有拉但和示每。

【本会注释】

拉但还出现在代上26:21中,但在其他地方为立尼(出6:17;民3:18;代上6:17)。


8 拉但的长子是耶歇,还有细坦和约珥,共三人。

【本会注释】

拉但的子孙分为两组。一组三个儿子在这里。另一组三个儿子在第9节,被称为“示每的儿子”。第9节的示每被认为与第7节的示每不是一个人。因为第10节里的儿子似乎属于第7节的示每。


9 示每的儿子是示罗密、哈薛、哈兰三人。这是拉但族的族长。

10 示每的儿子是雅哈、细拿、耶乌施、比利亚共四人。

示每的儿子。可能属于第7节的示每,就是拉但的兄弟(见第8节注释)。

细拿。或“细撒”(第11节)。


11 雅哈是长子,细撒是次子。但耶乌施和比利亚的子孙不多,所以算为一族。

【本会注释】

他们的子孙不多,所以算为一族。所以革顺家族中共有九家。拉但家族六家,示每家族三家。


12 哥辖的儿子是暗兰、以斯哈、希伯伦、乌薛共四人。

【本会注释】

列在第12-20节。


13 暗兰的儿子是亚伦、摩西。亚伦和他的子孙分出来,好分别至圣的物,在耶和华面前烧香、事奉他,奉他的名祝福,直到永远。

【本会注释】

亚伦和他的子孙分出来。这份名单没有列出担任以色列祭司的亚伦子孙,而是在代下24:1-19另外统计的。

分别至圣的物。亚伦的子孙在圣所中从事最神圣的工作,就是在耶和华面前烧香服侍。


14 至于神人摩西,他的子孙名字记在利未支派的册上。

【本会注释】

神人。这个荣誉称号还出现在申33:1;书14:6;代下30:16;拉3:2。也曾用来指大卫(代下8:14;尼12:24,36)。

利未支派。摩西的子孙列入普通的利未支派,而不是亚伦的子孙祭司中间。


15 摩西的儿子是革舜和以利以谢。

16 革舜的长子是细布业;

17 以利以谢的儿子是利哈比雅。以利以谢没有别的儿子,但利哈比雅的子孙甚多。

18 以斯哈的长子是示罗密。

19 希伯伦的长子是耶利雅,次子是亚玛利亚,三子是雅哈悉,四子是耶加面。

20 乌薛的长子是米迦,次子是耶西雅。

21 米拉利的儿子是抹利、母示。抹利的儿子是以利亚撒、基士。

【本会注释】

米拉利的子孙,见代下6:19,又见出6:19和民3:33。


22 以利亚撒死了,没有儿子,只有女儿,他们本族基士的儿子娶了她们为妻。

【本会注释】

以利亚撒的女儿嫁到了基士家,他的家族就与基士的家族被合并了。


23 母示的儿子是末力、以得、耶利摩共三人。

24 以上利未子孙作族长的,照着男丁的数目,从二十岁以外,都办耶和华殿的事务。

【本会注释】

以上利未子孙作族长的。这是对上述利未人名单的认定。

二十岁。据民4:3,23,30,35,43,47,有些利未人在三十岁开始服务。据民8:24,25,还有一些利未人在二十五岁开始服务。这里和代上23:27,以及代下31:17提到二十岁。征兵的年龄是二十岁(民1:3)。但没有说明利未人这时以何种方式服务。有人认为会有一段见习期。还有人认为是大卫把利未人的服务年龄段从三十岁降到二十岁。


25 大卫说:“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已经使他的百姓平安,他永远住在耶路撒冷。

【本会注释】

即不再打仗(代上22:9)。大卫执政的早期连年征战。但后来他征服了敌人,才得享平安。所罗门统治期间继续得享和平。


26 利未人不必再抬帐幕和其中所用的一切器皿了。”

【本会注释】

圣殿造好后,就不必再抬圣幕及其用具了。


27 照着大卫临终所吩咐的,利未人从二十岁以外的都被数点。

【本会注释】

大卫临终所吩咐的。有人认为“大卫临终所吩咐的,”是指大卫统治后期所写的一部历史著作。但这无法证实。

二十岁。参24节和代下31:17。有人认为大卫改变了年龄的限制以适应新的情况。


28 他们的职任是服事亚伦的子孙,在耶和华的殿和院子,并屋中办事,洁净一切圣物,就是办上帝殿的事务,

【本会注释】

由于圣殿的设施不需要搬动,利未人就不必再从事这样的工作。他们今后要和祭司一起在永久的圣所中服务,只是地位低一些。


29 并管理陈设饼,素祭的细面,或无酵薄饼,或用盘烤,或用油调和的物,又管理各样的升斗尺度;

【本会注释】

他们要负责称献祭所用的细面,酒和油等。因为律法往往规定了其准确的数量或比例(出29:40;30:23,24;利6:20;23:13;民15:4-10)。


30 每日早晚,站立称谢赞美耶和华,

【本会注释】

无疑指专门从事这项工作的4,000名利未人(第5节;参代上16:4)。


31 又在安息日、月朔,并节期,按数照例,将燔祭常常献给耶和华;

32 又看守会幕和圣所,并守耶和华吩咐他们弟兄亚伦子孙的,办耶和华殿的事。

【本会注释】

摩西曾说明祭司和利未人的职责(民18:1-7)。有关会幕的律法也适用于将来规模更大的圣殿。


历代志上24章

提要:1 掣签把亚伦的子孙分为二十四个班次。20 掣签划分哥辖的子孙,27和米拉利的子孙。


1 亚伦子孙的班次记在下面:亚伦的儿子是拿答、亚比户、以利亚撒、以他玛。

【本会注释】

班次。第二十四章记录祭司分为二十四个班次(第1-19节),扼要重述(第20-31节)23章所描述的利未人。

拿答。与代上6:3和出6:23所列亚伦儿子的顺序相同。


2 拿答、亚比户死在他们父亲之先,没有留下儿子;故此,以利亚撒、以他玛供祭司的职分。

【本会注释】

拿答和亚比户的死因是在耶和华面前献了“凡火”(利10:1,2;民3:4)。


3 以利亚撒的子孙撒督和以他玛的子孙亚希米勒,同着大卫将他们的族弟兄分成班次。

【本会注释】

亚希米勒。虽然与撒督一同提到,但没有被称为“祭司”,只说是“亚比亚他的儿子”(第6节)。亚比亚他长期担任大卫的祭司和谋士,并在大卫执政期间与撒督一同担任祭司(代上15:11)。亚比亚他后来参与亚多尼雅的反叛(王上1:7,18,19;王上2:26,27;见撒下8:17注释)。

分成班次。大卫在以利亚撒和以他玛后裔中两名代表的帮助下,分定了班次。


4 以利亚撒子孙中为首的比以他玛子孙中为首的更多,分班如下:以利亚撒的子孙中有十六个族长,以他玛的子孙中有八个族长;

【本会注释】

为首的更多。划分是依据各家的首领,而不是家族个别的成员来定。


5 都掣签分立,彼此一样。在圣所和上帝面前作首领的有以利亚撒的子孙,也有以他玛的子孙。

【本会注释】

彼此一样。直译是“这些与这些”。其目的是决定祭司服务的班次(第19节,见路1:5,8,9)。

首领。这里提到最高级别的宗教官员──大祭司。两个家族都可以提供大祭司人选。通过掣签来决定以示公平。


6 作书记的利未人拿坦业的儿子示玛雅在王和首领,与祭司撒督、亚比亚他的儿子亚希米勒,并祭司利未人的族长面前记录他们的名字。在以利亚撒的子孙中取一族,在以他玛的子孙中取一族。

【本会注释】

名单记在7-18节。无法确定他们是属于以利亚撒家族,还是以他玛家族。


7 掣签的时候,第一掣出来的是耶何雅立,第二是耶大雅,

8 第三是哈琳,第四是梭琳,

9 第五是玛基雅,第六是米雅民,

10 第七是哈歌斯,第八是亚比雅,

11 第九是耶书亚,第十是示迦尼,

12 第十一是以利亚实,第十二是雅金,

13 第十三是胡巴,第十四是耶是比押,

14 第十五是璧迦,第十六是音麦,

15 第十七是希悉,第十八是哈辟悉,

16 第十九是毗他希雅,第二十是以西结,

17 第二十一是雅斤,第二十二是迦末,

18 第二十三是第来雅,第二十四是玛西亚。

19 这就是他们的班次,要照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藉他们祖宗亚伦所吩咐的条例进入耶和华的殿办理事务。

【本会注释】

他们的班次。即他们在耶和华圣殿中服务的班次。

藉他们祖宗亚伦。即依据亚伦所定的条例。二十四个班次轮流值班,在上帝的圣殿中侍奉。


20 利未其余的子孙如下:暗兰的子孙里有书巴业;书巴业的子孙里有耶希底亚。

20-31节是第二份利未人的名单(见代上23:7-23)。这份名单的目的可能是指出不同时期家族的首领。它从哥辖族开始,但省略了哥顺族(见代上23:7-11)。

21 利哈比雅的子孙里有长子伊示雅。

【本会注释】

关于利哈比雅的后裔,见代上23:17。


22 以斯哈的子孙里有示罗摩;示罗摩的子孙里有雅哈。

【本会注释】

示罗摩。或“示罗密”(代上23:18)。


23 希伯伦的子孙里有长子耶利雅,次子亚玛利亚,三子雅哈悉,四子耶加面。

【本会注释】

原文里没有“希伯仑”和“长子”。这显然是译者依据代上23:19外加的。


24 乌薛的子孙里有米迦;米迦的子孙里有沙密。

【本会注释】

米迦。见代上23:20。


25 米迦的兄弟是伊示雅;伊示雅的子孙里有撒迦利雅。

【本会注释】

伊示雅。或者“耶西雅”(代上23:20)。


26 米拉利的儿子是抹利、母示、雅西雅;雅西雅的儿子有比挪;

【本会注释】

比挪。直译是“他的儿子”。有人认为它应与27 节连在一起,理解为:“他的儿子雅西雅的儿子。”即:米拉利的子孙是属于他的儿子雅西雅的。他们是朔含、撒刻、伊比利。也有人认为“比挪”是巴尼的另一种拼法(代上6:46)。


27 米拉利的子孙里有雅西雅的儿子比挪、朔含、撒刻、伊比利。

28 抹利的儿子是以利亚撒;以利亚撒没有儿子。

【本会注释】

以利亚撒。见代上23:22。


29 基士的子孙里有耶拉篾。

30 母示的儿子是末力、以得、耶利摩。按着宗族这都是利未的子孙。

31 他们在大卫王和撒督,并亚希米勒与祭司利未人的族长面前掣签,正如他们弟兄亚伦的子孙一般。各族的长者与兄弟没有分别。

【本会注释】

没有分别。希伯来语是le`ummah(“一致地”)。意思是他们与作祭司的弟兄一样掣签。所列的利未人家族与祭司的家族在平等的条件下掣签。祭司的家族没有特权。所有的利未人都是平等对待的。


以赛亚书7章

提要:1 亚哈斯因恐惧利汛和比加而得到以赛亚的安慰。10 亚哈斯虽有权选择兆头,却拒绝选择。一个有关所应许之基督的兆头。17 预言祂藉着亚述而降临的惩罚。


1 乌西雅的孙子、约坦的儿子、犹大王亚哈斯在位的时候,亚兰王利汛和利玛利的儿子、以色列王比加上来攻打耶路撒冷,却不能攻取。

【本会注释】

亚哈斯在位的时候。见《SDA圣经注释》卷二第77页图表。这个信息显然是在大约公元前734年,亚哈斯将要即位的时候发出的(见第16节注释)。这里历史事件的背景,见《SDA圣经注释》卷二第86页。

亚兰王利汛和利玛利的儿子、以色列王比加。亚述的文献表明,乌西雅,可能还包括他的儿子约坦,对亚述采取了强硬的立场,但亚哈斯则比较友好。为了收买亚述的帮助,他从圣殿和自己的王宫拿出金银来,送给提革拉-毗列色(见王下16:5-10注释)。我们根据王下15:29得知以色列王比加是反对亚述人的,所以提革拉-毗列色攻击他。从亚述的文献中我们也得知,亚兰王利汛采取了同样的立场。可能当时大部分西亚国家都联合起来对抗亚述。比加和利汛进攻亚哈斯是想废黜他,并策立新的国王,也许要迫使犹大加入反对亚述的联盟。

不能攻取。据代下28:5-15,犹大在比加和利汛手下曾遭到惨重的失败。亚喀巴湾的以拉他落入亚兰人手中(王下16:6)。但耶路撒冷虽然受到围困,却没有被攻克(王下16:5)。


2 有人告诉大卫家说:“亚兰与以法莲已经同盟。”王的心和百姓的心就都跳动,好象林中的树被风吹动一样。

【本会注释】

有人告诉。那是向大卫家的代表亚哈斯报告的。攻击是特别针对大卫王朝的,目的是要废黜亚哈斯,立他比勒家族的人为新王,登上犹大的宝座(第6节)。

王的心。死海古卷1Qisa没有这个词语。

跳动。或“恐惧”。面临被罢免的前景,亚哈斯深感恐惧(第6节)。他是背道的人,不信赖上帝。他觉得他的王国很快就要崩溃了。


3 耶和华对以赛亚说:“你和你的儿子施亚雅述出去,到上池的水沟头,在漂布地的大路上,去迎接亚哈斯,

【本会注释】

你和你的儿子施亚雅述出去。虽然亚哈斯本人是邪恶的国王,但上帝还不想让大卫的王朝结束(见创49:10;撒下7:12,13)。所以以赛亚奉命去告诉国王,上帝的旨意是保存犹大,并打败侵略她的人。

施亚雅述。直译是“余民回归”。以赛亚和他的儿子是上帝所安排作百姓预兆的(赛8:18)。与以赛亚同时代的何西阿也是这样。他儿女的名字也是有寓意的(何1:4-9)。以赛亚不断地向百姓宣讲余民回归的信息(赛4:2,3;10:21等)。

上池。城市在受到围攻的时候,供水是非常重要的。“上池”已确认为基训的上池,称为圣马利亚井或处女泉(见《SDA圣经注释》卷二625也插图)。它位于俄斐勒以东,圣殿以南的汲沦谷。希西家后来就是从基训开挖了他著名的西罗亚水道(王下20:20;代下32:30),把水引到城里的西罗亚池。在亚哈斯的时代,遭到围城时水源将留在城外,所以要采取步骤把水引进城内,而又不让敌人获得。


4 对他说:‘你要谨慎安静,不要因亚兰王利汛和利玛利的儿子这两个冒烟的火把头所发的烈怒害怕,也不要心里胆怯。

【本会注释】

你要谨慎安静。有天上主宰的帮助,就不必害怕。但国王不肯信赖上帝,结果在面临无法应付的局面时就绝望了。

两个冒烟的火把头。表示轻视。以色列和亚兰及其国王是外强中干的,就像冒着余烟的火把,快要烧完了。只要轻轻一拍,就会熄灭。天上的上帝现在预言了他们的厄运,是要亚哈斯能采取聪明的对策。亚哈斯需要考虑的,是日益强大的亚述,而的不是苟延残喘的亚兰或以色列王国。在以后的四五十年间,犹大将几乎被亚述所吞并,而亚哈斯现在所采取的策略,将不可避免地使犹大落入亚述的手中。


5 因为亚兰和以法莲,并利玛利的儿子,设恶谋害你,

6 说:我们可以上去攻击犹大,扰乱他,攻破他,在其中立他比勒的儿子为王。

【本会注释】

攻击犹太。这个计划就是要征服犹大并据为己有。

立他比勒的儿子为王。要废黜亚哈斯,结束大卫的王朝,立“他比勒的儿子”为新的国王。这个新国王的身份不得而知,但据认为是亚兰人,因为“他比勒”是亚兰语,意“神(为)善”。以色列和亚兰一致决定要在大卫的宝座上设一个傀儡新王。


7 所以主耶和华如此说:这所谋的必立不住,也不得成就。

【本会注释】

大卫的家还不会垮台。以色列和亚兰的计划是与上帝作对的,所以不会成功。上帝对大卫家另有计划(见创49:10;撒下7:12)。祂不许人干预祂对于犹大的旨意,结束弥赛亚要从中出来的王朝。


8 原来亚兰的首城是大马士革;大马士革的首领是利汛。六十五年之内,以法莲必然破坏,不再成为国民。

【本会注释】

这个预言的意义不明确。根据本注释暂时采用的列王“短”年表(见《SDA圣经注释》卷二第77、143、749页),该预言大约是在公元前734年发出的。而任何“长”年表也不会把亚哈斯的即位定在公元前742年之前。但到了公元前722年,北方的以色列王国随着撒玛利亚被亚述人攻占而告结束。有些现代学者认为“六十五年之内”是后来加上去的,打断了第8节和第9节之间的思路。。但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这是后来插入的。

假如以赛亚原来的文本就有六十五这个数字,又没有明确的理由来否定它,那就有两种实现的可能性。公元前734年再过六十五年,包含头尾两年在内,就到了公元前670年。当时正是以撒哈顿(公元前681-669年)统治亚述。以撒哈顿(和他的继任者亚述巴尼拔)曾把某些美索不达米的民族迁到北方以色列王国的领土上(拉4:2-10)。这是以色列亡国(公元前723或722年)以后很久的事了。亚述采取分散臣民的政策,是为了消除这些民族原来的特色和归属感。所以以色列十个支派的许多人就散布到周围的人口中,经常被称为“迷失的”支派。他们当中有一些人后来可能与来自犹大的俘虏一同回到故乡。他们融入犹太人的团体,只能作为古代犹大王国的延续,而不是古代以色列王国的延续。

还有一种解释:六十五年大约可能从乌西雅或耶罗波安二世在位发生地震的时候开始。阿摩司提到这一次地震是上帝惩罚的预兆。如果这样,以赛亚在这里只是指撒玛利亚于公元前723或722年的陷落。这是有可能的,但缺乏证据,因为地震的精确日期尚未确定。既然不知道六十五年的准确起点,我们今天就不可能也不必要探究预言的含义了。很有可能这种特定的预言对当时代的人来说是很明确的。让他们明白,显然要比让我们明白更加重要。


9 以法莲的首城是撒玛利亚;撒玛利亚的首领是利玛利的儿子。你们若是不信,定然不得立稳。’”

【本会注释】

亚哈斯显然不相信上帝保证比加和利汛的计划不会成功的话语。他仍然害怕。既没有信心,就不可能蒙上帝悦纳(来11:6),更不可能顺服上帝智慧和仁慈的引导。


10 耶和华又晓谕亚哈斯说:

11 “你向耶和华你的上帝求一个兆头:或求显在深处,或求显在高处。”

你向耶和华你的上帝求一个兆头。上帝的这项提议是为了增强亚哈斯的信心。上帝经常赐下这样的兆头来帮助软弱或怀有偏见的人树立信心。

【本会注释】

或求显在深处。马所拉学者(见《SDA圣经注释》卷一第34、35页)将只有辅音的希伯来文本h`mq sh'lh 理解为ha`emeq she'alah(“在深处”)。 但比马所拉学者早好几个世纪的七十士译本等希腊语译者,把h`mq sh'lh 译为ha`emeq she'olah(“到阴间的深处”)。无法判别哪一个是正确的,尽管希伯来语的语法结构,倾向于“到阴间的深处”。关于“阴间”的含义,见撒下12:23;22:6;箴15:11注释。关于天上的高处和阴间的深处之间对比的其他例子,见申32:22;伯11:8;诗86:13;139:8。


12 亚哈斯说:“我不求;我不试探耶和华。”

【本会注释】

我不求。亚哈斯不听劝说。他不相信,也不接受任何帮助他相信的证据。他已经定了主意,决心一意孤行。他担心有什么事会影响他改变自己的决定。他寻求的是亚述人的帮助,而不是上帝的帮助。

试探耶和华。就是用兆头来测试上帝。亚哈斯在这里表现了他的顽梗和对上帝的悖逆。上帝表示愿意帮助和指导他,他却选择向亚述求助。亚哈斯明确地表示,不与上帝发生任何关系。


13 以赛亚说:“大卫家啊,你们当听!你们使人厌烦岂算小事,还要使我的上帝厌烦吗?

14 因此,主自己要给你们一个兆头,必有童女怀孕生子,给他起名叫以马内利(就是上帝与我们同在的意思)。

【本会注释】

主自己要给你们一个兆头。尽管亚哈斯不愿意,上帝还是要赐给他一个兆头。但这个兆头是上帝所选择的。为了鼓励那些在所面临的危机中保持忠心的人,上帝认为需要向他们保证祂会与他们同在。这个民族已经从以赛亚的长子施亚雅述身上得到了兆头之一(见第3节注释;参赛8:18)。他名字的意思是“余民回归”。他的出现,就等于提醒人,在将来亚述人的入侵中,少数余民将会得救。

你们。据第13节,这里的“你们”是指“大卫家”,就是现在以亚哈斯为代表的犹大王室。据第1、2节,“大卫家”是指亚哈斯自己。因此有人认为第14节的“你们”是一种称呼的方式,并推断说“兆头”是赐给亚哈斯本人的,因为他是“大卫家”现在的代表,具备作为犹大国王和领袖的资格。也有人认为“你们”是指亚哈斯和其他大卫王位的继承者。

兆头('oth)。“记号”,“标志”,“提醒之物”。在《旧约》中,'oth 可能是奇迹,也可能不是奇迹。如立约的彩虹(创9:12),安息日(出31:13;结20:12,20),逾越节门框上的羔羊血(出12:13),可拉、大坍和亚比兰的香炉(民16:38)等“兆头”('oth), 是重要的属灵真理看得见的标志。至于在埃及所显示的(出4:8;7:3;申4:34等),以及赐给基甸(士6:17)和希西家(王下20:8,9;赛38:7,8)的“兆头”,则是引发合作,鼓舞信心的奇迹。由某一个物体或事件所构成的“兆头”,毫无例外是要证实或提醒人注意属灵的真理和出于灵感、与真理有关的预言信息。其中可能存在或不存在奇迹的因素。“兆头”的基本特征就是被接受的人所看见。这样,他们信心的眼睛可以看明上帝的旨意,坚信祂的应许。不论何时有人求“兆头”,如上帝现在邀请亚哈斯所做的那样(赛7:11),或当上帝亲自选择“兆头”的时候,这些兆头毫无例外是对方所能够看见的。

在这一点上,请注意以赛亚所宣布的话:“我与耶和华所给我的儿女,就是从住在锡安山万君之耶和华来的,在以色列中作为预兆和奇迹”(赛8:18)。其意义表现在它的实现,是与赛7:14所应许“兆头”的预言程序是一样的。以赛亚,施亚雅述和玛黑珥沙拉勒哈斯罢斯三个名字的意思分别是“上帝会拯救”,“余民回归”和“掳掠速临、抢夺快到”,明确地预示了与亚述即将多次侵犯犹大有关的事件。以赛亚和他的儿子们是上帝所设立的“兆头”,为了尽可能地在北方以色列王国崩溃和被掳的危险时代,争取亚哈斯和犹大的合作。

童女(`almah)。这个词的单数和复数在《旧约》中只出现九次(创24:43;出2:8;代上15:20;诗46篇题记;68:25;箴30:19;歌1:3;6:8;赛7:14),意义均不明确,所以对于把`almah 译成“处女”或“年轻的女子”,意见并不一致。人们想尽办法证明它是其中的一种含义。但是迄今为止未能得出让所有的希伯来语学者满意的结论。希伯来语词汇学家都同意`almah 源于词根`alam(意为“[性]成熟” ),`almah 是指“年轻的女子”,暗示有怀孕的能力。`almah 和`alam 的阳性形式`elam均指身体的成熟,但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是指处女还是已婚姻。值得注意的是在歌6:8,9中,“童女”( `alamoth,`alamah的复数)是与“王后”和“妃嫔”同列的,不属“处女”。根据希伯来语,赛7:14的`almah 可能已经怀孕(见“必……怀孕”)。如果在以赛亚说话时她还是一个处女,那么我们就面临又一次与耶稣的诞生相似的神奇生育。详见《圣经翻译问题》,第152-157页。

希伯来语明确表示处女的词是bethulah,在《旧约》中出现50个次,均指“处女”,别无他义。按照圣经的定义,bethulah指可以婚育的女子,不论是年轻还是年长的,但更有可能指年轻尚未嫁人的。`almah 没有一次如bethulah,及其派生词那样指处女。Bethulah 没有同源的阳性词,但经常与bachur(“优等的年轻人”或“优秀的年轻人”)同用。Bachur 和bethulah 指希伯来人心目中最理想的男女青年,而`elem 和`almah 则是指身体的成熟。在表示道德的完美和贞洁时,都毫无例外地使用bachur 和bethulah,从来不用`elem 和`almah 。

以赛亚说到上帝喜欢祂的子民如“少年人(bachur)”“娶处女(bethulah])”(赛62:5)。最重要的是,锡安作为上帝子民的象征,是“贞洁的童女”(parthenos,林后11:2),在王下19:21;赛37:22;62:5;耶14:17;31:4;哀1:15等处都说她是bethulah,从来不说她是`almah。事实上,上帝的子民从来没有被比作`almah。祂很喜欢教会被比作bethulah。上帝不在乎年龄,而在乎品格。以赛亚总共用了五次bethulah(赛23:4,12;37:22;47:1;62:5)。如果他想让赛7:14的“童女”被理解为严格意义上的“处女”,他很可能自然也会用bethulah。但马太在引用赛7:14时,用了严格意义上的“处女(parthenos)”。关于这样做的理由,见太1:23注释。

赛7:14的上下文,连同上述与 “兆头”和“童女”相关的事实,证明这里的预言在本章的历史背景中是马上应验的。马太的引用同样证明这个预言也是指出未来的弥赛亚。许多《旧约》的预言都有这样双重的应用,先是指不久后要发生的事,然后指更加遥远的未来(见申18:15注释)。

在赛7章其他地方,没有再提到以赛亚在这里所说“童女”的身份。但原文说她是“童女”,暗示她特指某个年轻的女子。不知她当时在不在场。也不知亚哈斯或以赛亚是否了解她的身世(见格塞纽的《希伯来语法》,§126;参摩5:19,其中的“狮子”特指追赶逃跑者的那头狮子)。鉴于赛7章没有透露第14节“童女”的身份,有人认为该预言应验在一个我们所不知道,但亚哈斯和以赛亚所十分了解的一个人身上。有人认为“兆头”必须有奇迹,`almah 是严格意义上的“处女”,不单指“童女”,所以这个预言真的应验在以赛亚的时代,所应许之儿子的母亲像马利亚一样,是严格意义上的处女。的确,如果上帝愿意的话,祂完全能使这件事发生。但这样的孩子将像基督一样,表现出神性和人性的结合。基督就会失去作为神子兼人子的独特地位。

鉴于亚哈斯此时已是一个21岁的青年(王下16:1,2;参《SDA圣经注释》卷二第77页),还有人认为这个“童女”可能就是他的妻子,或当时王室随从中某一个年轻的女子。也有人认为以赛亚是指自己的妻子,就是赛8:3的“女先知”,陪伴他前往参见国王亚哈斯(见赛8:3注释)。这件事发生在以赛亚工作的早期。此后他继续担任先知半个多世纪(《先知与君王》第382页;参赛1:1;6:1)。由此可见,当时先知尚年轻。他妻子有可能就是所提到的 “童女” 。

怀孕。原文动词是完成时态的,一般应译为“已经怀孕”。但众先知常用完成时态来表示将来的行为。他们坚信自己所预言的将来事件定会发生,所以就把它当作已经发生的事(见《SDA圣经注释》卷一第27页)。许多人认为原文最自然的解释是:兆头所指怀孩子的事在以赛亚说话的时候已经发生,这样比较符合第14节的时态。那些认为“童女”是亚哈斯的妻子,或王室中另一个年轻女子的人,觉得这个预言是给亚哈斯的“兆头”,因为以赛亚不知道怀孕的事发生。他们俩当时都不可能知道未诞生之孩子的性别。但必须记住:“兆头”不一定有奇迹的性质(见上文“兆头”的注释)。

起名。普遍被接受的希伯来语文本为:“她将起名”。但许多文稿是“你将起名”。根据后一种文本,尚未诞生的孩子一定是王室的成员,他的母亲要么是亚哈斯的妻子,要么是其他年轻的女子,但亚哈斯有权对她的子女命名。然而“她将起名”可能合适一些。

以马内利(`Immanu 'El)。直译是“上帝与我们同在”,根据上下文,就是把我们从敌人手中解救出来。关于“以马内利”代表弥赛亚,见太1:23注释。“以赛亚”名字的意思是“上帝将拯救(犹大)”;“施亚雅述”(第3节)名字的意思是“余民回归”;这说明犹大不会随北方的以色列王国而灭亡;玛黑珥沙拉勒哈斯罢斯名字的意思是“掳掠速临、抢夺快到”。同样,以马内利的名字也是上帝所设立的兆头,表明祂当时对于犹大的旨意,以及不久将发生之事件的性质。详见赛8:1-3,8,10注释。以马内利证明上帝与祂的子民同在,引导、保护和祝福他们。其他的国家虽会崩溃,犹大却要延续下来;以色列虽要毁灭,犹大仍将存留。当西拿基立前攻击犹大,打算毁灭她的时候,亚哈斯的儿子希西家,无疑从以赛亚关于以马内利的话语中找到信心和力量的源泉。他在鼓励耶路撒冷的百姓时向他们保证:“与我们同在的是耶和华我们的上帝,他必帮助我们,为我们争战。”(代下32:7,8)


15 到他晓得弃恶择善的时候,他必吃奶油与蜂蜜。

【本会注释】

奶油与蜂蜜。圣经时代的“奶油”就是凝乳,在东方许多地区至今仍被视为美味佳肴(见出3:17;士5:25)。“奶油与蜂蜜”之地是肥沃的。吃奶油和蜂蜜,暗示着食物的丰盛。土地虽要荒凉,仍将有足够的粮食供应亚述入侵犯后少数留在该地的人(赛7:22)。

到他晓得。“到”的原文le是介词。其用法参创24:63“天将晚”,创3:8“天起了凉风”,创8:11“到了晚上”和撒下11:1“到列王出战的时候”等。当被称为以马内利的孩子长到能“弃恶择善”时,他将吃“奶油与蜂蜜”。不知这里是指孩子有了明显口味的二三岁,还是指有了较深道德观念的12岁左右。二、三年以后大约是公元前732年;十二年以后大约是公元前722年(见赛7:1注释)。公元前732年大马士革陷落。十年以后撒玛利亚陷落。少数没有被掳走的人在荒凉的土地上(见第17-20、23-25节注释)将获得充足的粮食(见第21、22节注释)。见赛8:4注释。


16 因为在这孩子还不晓得弃恶择善之先,你所憎恶的那二王之地必致见弃。

【本会注释】

因为(ki)。这个连词说明本节的“孩子”就是第14、15节的“子”,而不是像有人所认为的指第3节的“儿子”施亚雅述。ki 把本节与前面的句子连起来。况且本节的“孩子”带有定冠词,说明就是上文的以马内利。

在这孩子……之先。见第15节注释。

憎恶的那两王。以赛亚曾劝告亚哈斯不要害怕“两个冒烟的火把”(第4节)利汛和比加。现在他宣布那个快要出生孩子不到二岁,这两个国王将丧失王座。如果亚哈斯是公元前736或735年即位的,那他与以赛亚的这次谈话,要么发生在公元前735年,要么在公元前734年初。公元前735年,亚述的提革拉-毗列色三世出征亚美尼亚地区的乌拉图尔;他于公元前734年进攻非利士;在公元前733年和732年进攻大马士革(见《SDA圣经注释》卷二第61、62页)。亚述连续发动战争,为了控制全部的西北亚。比加和利汛在反对亚述的战争中,联合起来进攻与提革拉-毗列色结盟的亚哈斯(王下16:5-7)。犹大不需要害怕,只要她的领袖信赖“以马内利”这个名字所表达的应许:“上帝与我们同在”。到了作表号的孩子以马内利二岁左右的的时候,比加和利汛就会垮台。那是在公元前732年,也就是提革拉-毗列色发动进攻大马士革战争的第二年。参赛8:3,4说明这个预言应验的时间。见王下15:30;16:9。


17 耶和华必使亚述王攻击你的日子临到你和你的百姓,并你的父家,自从以法莲离开犹大以来,未曾有这样的日子。

【本会注释】

耶和华必使。亚哈斯已明确表示不向上帝求助,而准备投靠亚述(王下16:5-7)。但是以赛亚警告他,亚述不但帮不了犹大,反而会给她带来苦难(赛7:17-20;8:7,8;10:6)。后来当亚述入侵犹大的时候,犹大将向埃及求助,同样也是白费心机(赛30:1-3;31:1-3,8)。先知现在尽力向国王说清这一切。

亚述王。犹大现在面临黑暗和危险的日子。自从两个世纪以前耶罗波安叛离以后,犹大还没有经历过这样的苦难。亚述国不但要侵略以色列,还要侵略犹大。如果犹大归向上帝,祂就会延长祂的福气,阻止亚述人进攻她。以赛亚诚心要把国王和他的同胞领到上帝面前,但他们拒绝了。所以亚述得以入侵犹大。


18 “那时,耶和华要发嘶声,使埃及江河源头的苍蝇和亚述地的蜂子飞来;

【本会注释】

发丝声,使……苍蝇。直译是“对苍蝇发口哨”,从遥远的埃及飞来,也就是召唤埃及的军队。埃及的第二十四王朝大约是公元前750-715年。但是与这个王朝同时代的,是由努比亚强大的酋长皮安希所建立的另一个王朝。他的统治最后扩展到埃及南部(见《SDA圣经注释》卷二第52、53页)。这个埃塞俄比亚的第二十五王朝统治埃及的时间,大约从公元前715年到663年。当西拿基立第二次入侵犹大的时候(见《SDA圣经注释》卷二第64页),第二十五王朝的第四任国王(见《SDA圣经注释》卷二第53、77页)塔哈卡(见《SDA圣经注释》卷二第53、64、65、160页;见王下18:13;19:9注释)曾阻止亚述的进攻(见王下19:9;赛37:9)。犹大有许多人可能指望埃及解救他们脱离亚述人的手(王下18:21)。本节称埃及的“埃塞俄比亚”国王为“苍蝇”。因为苍蝇是害虫,只会危害犹大,不可能帮助她。以赛亚指出上帝的子民向埃及求助的愚蠢(赛30:1-7;31:1-3)。能够拯救犹大脱离亚述的乃是上帝,而不是埃及(赛31:4-9;37:33-36)。

蜂子。亚述被比作蜂子。蜂子在这里象征顽固而强大的敌人(申1:44;诗118:12)。蜂子的刺虽然使人疼痛,却很少是致命的。亚述进攻犹大如同上帝的怒棍(赛10:5-7),但犹大不会灭亡。


19 都必飞来,落在荒凉的谷内、磐石的穴里,和一切荆棘篱笆中,并一切的草场上。

【本会注释】

这里继续昆虫入侵的比喻。埃及人和亚述人就像苍蝇和蜜蜂那样来到这个国家,遍满全地。


20 “那时,主必用大河外赁的剃头刀,就是亚述王,剃去头发和脚上的毛,并要剃净胡须。

【本会注释】

那时。先知详细描写犹大所发生的事件。

赁的剃头刀。本节更换了比喻。以赛亚以前曾把犹大比作一个体无完肤的病人(赛1:5,6)。现在则把这个国家比作一个受尽屈辱的人,从头到脚包括胡须全都剃光了。这在东方人是奇耻大辱。

大河外。指幼发拉底河(见书24:2注释)。上帝用亚述作为手中的工具,打击和制服不肯悔改的犹大。参赛10:5-7的类似比喻。


21 “那时,一个人要养活一只母牛犊,两只母绵羊;

【本会注释】

亚述的入侵劫掠了大片土地。西拿基立宣称夺取了“数不清的大牛和小牛”。亚述人的“大牛”是指母牛和公牛,“小牛”是指绵羊和山羊。虽然大部份牛都被掳走了,剩余的人仍可能会养活一只母牛犊,两只母绵羊。


22 因为出的奶多,他就得吃奶油,在境内所剩的人都要吃奶油与蜂蜜。

【本会注释】

留下来的人不会被上帝抛弃。上天的福气将赐给他们。他们将享用“奶油与蜂蜜”。虽然人会带来咒诅,上帝却会祝福剩下忠实的人。见第15节注释。


23 “从前,凡种一千棵葡萄树、值银一千舍客勒的地方,到那时必长荆棘和蒺藜。

【本会注释】

银一千舍客勒。见创20:16注释;参歌8:11。一棵葡萄树值一舍客勒子可能算高价,所以一定是优良的品种。本节的意思是,最好的葡萄园不加照料也会变为荒地。以色列的“葡萄园”遭到诅咒以后,就长出荆棘和蒺藜(赛5:6)。


24 人上那里去,必带弓箭,因为遍地满了荆棘和蒺藜。

【本会注释】

必带弓剑。为了对付躲在本来是农田,现在是荒地里的野兽。也可能指人们在这些地方狩猎。


25 所有用锄刨挖的山地,你因怕荆棘和蒺藜,不敢上那里去;只可成了放牛之处,为羊践踏之地。”

【本会注释】

刨挖的山地。直译是“过去被挖的地”。

不敢上那里去。原文是“你不会去”。

荆棘和蒺藜。本来平安多产的农田,变成了荒野,因为耕种和管理土地的人被掳走了,不再回到故乡。


以赛亚书8章

提要: 1 他用玛黑珥沙拉勒哈斯罢斯预言亚兰和以色列将被亚述征服。5 犹大也因不忠心而遭劫。9 上帝的惩罚无法抗拒。11 安慰将属于敬畏上帝的人。19 偶像崇拜者所遭受的痛苦。


1 耶和华对我说:“你取一个大牌,拿人所用的笔(或作:人常用的字),写上‘玛黑珥沙拉勒哈施罢斯’(就是掳掠速临、抢夺快到的意思)。

【本会注释】

耶和华对我说。按照原文的语法结构(参《SDA圣经注释》卷一第27页),本章是第7章的继续,是对赛7章的解释。所以本章的事件应理解为与赛7章有直接的联系。这个预言的时间与前一章大体相同,在公元前735年末,或734年初(见赛7:1,16注释)。预言本身也与上一章的预言密切相关,因此要考虑那一章的背景。

(gillayon)。“字板”。该词在赛3:23中译为“手镜”。

人所用的笔(cheret 'enosh)。意为“通常使用的笔”。

玛黑珥沙拉勒哈斯罢斯。直译是,“掳掠速临,抢夺快到”。这个名字写在字板上,象征着赛7:17-25所预言的亚述人入侵迫在眉睫。在这个孩子出生前的大约一年时间里,这个名字默默地向耶路撒冷的居民发出象征性的信息,使他们有充分的机会考虑其意义。详见第8节注释。


2 我要用诚实的见证人,祭司乌利亚和耶比利家的儿子撒迦利亚记录这事。”

【本会注释】

记录这事。证明其确实性,藉此强调该文件的重要性。乌利亚是祭司,后来奉亚哈斯之命按照国王在大马士革看到的样式在圣殿造一座新坛(见王下16:10,11注释)。撒迦利亚的身份不明。


3 我以赛亚与妻子(原文作女先知)同室;她怀孕生子,耶和华就对我说:“给他起名叫玛黑珥沙拉勒哈施罢斯;

【本会注释】

女先知。以赛亚的妻子似乎也有预言的恩赐协助他工作。赋有这种恩赐的女人被称为 “女先知”(士4:4;王下22:14;代下34:22;路2:36)。这样称呼她也可能只是因为她是先知的妻子。玛黑珥沙拉勒哈斯罢斯是以赛亚的次子(见赛7:3)。正如以赛亚长子的名字是告诉百姓“余民回归”,次子是要告诉人们惩罚快要临到。


4 因为在这小孩子不晓得叫父叫母之先,大马色的财宝和撒玛利亚的掳物必在亚述王面前搬了去。”

【本会注释】

孩子到了一周岁的时候,通常会叫“爸爸”、“妈妈”。在这个孩子两岁以前,亚述人将劫掠以色列和亚兰。这个预言在公元前732年应验。那时比加和利汛丧失了王位,后来又丧失了性命(赛7:16;参王下15:30;16:9)。所以把玛黑珥沙拉勒哈斯罢斯的名字写在字板上,象征亚述人“掳掠”撒玛利亚,“抢夺”亚兰的日子快要来到(见赛8:1注释)。以色列和亚兰就是如此被亚述攻陷了。犹大暂时幸免。上帝曾告诉亚哈斯不要害怕(赛7:4),并预言象征性孩子以马内利的诞生,是要保证上帝与犹大同在,免去她北方邻居所遭受的厄运。

提革拉-毗列色在一块泥板上宣称以色列的百姓推翻了他们的国王。他就把何细亚放在王位上(见《SDA圣经注释》卷二第85页)。据王下15:29,30记载,比加在位的时候,提革拉-毗列色征服了“基列、加利利和拿弗他利全地,将这些地方的居民都掳到亚述去了”;何细亚杀死比加,夺取了他的王位。据王下16:7-9记载,在亚哈斯向亚述求助时,提革拉-毗列色攻取了大马士革,俘掳了那里的百姓,并杀死了利汛。亚哈斯没有求上帝帮助,反而求提革拉-毗列色救他脱离以色列王和亚兰王之手(王下16:7)。亚哈斯这样做,是为犹大惹祸上身。《历代志》说,亚哈斯因为“放肆” 而使犹大卑微;虽有提革拉-毗列色上来,却“没有帮助他,反倒欺凌他”(代下28:19,20)。


5 耶和华又晓谕我说:

6 “这百姓既厌弃西罗亚缓流的水,喜悦利汛和利玛利的儿子;

【本会注释】

西罗亚缓流的水。这个水道从耶路撒冷东山洞穴的基训泉流出,形成水流,流入西罗亚旧池内。后来希西家所建造的隧道(那里发现了西罗亚铭文;见《SDA圣经注释》卷二65页插图;第87页),把基训的水引入城内的西罗亚新池。西罗亚缓流的水代表针对亚述的保证的信息,就是以马内利的名字——“上帝与我们同在”——所暗示的。厌弃西罗亚缓流的水,就是拒绝上帝的劝告。亚哈斯向亚述求助,致使犹大遭遇“大河翻腾的水猛然冲来”。因为“大河”,就是“亚述王”,会“漫过一切的水道,涨过两岸”(第7,8节)。这一切都是玛黑珥沙拉勒哈斯罢斯的名字——“掳掠速临,抢夺快到”——所暗示的(见第1节注释)。

喜悦利汛。这句话在上下文中含义不明。亚哈斯和犹大的百姓非常害怕利汛和利玛利的儿子比加(赛7:1,2)。有文本改动原文,译为“在利汛和利玛利的儿子面前惊恐万分”(英RSV版等)。虽然译文与上下文一致,但涉及对原文结构的改变,不太现实。也有人认为这句话是过去的编者加上去的,如果省略了,第6节就会与第7节自然衔接,思路不致中断。值得注意的是,死海古卷1QIsa 确认了马所拉文本。


7 因此,主必使大河翻腾的水猛然冲来,就是亚述王和他所有的威势,必漫过一切的水道,涨过两岸;

【本会注释】

这里把亚述比作幼发拉底河(见书24:2注释;参耶47:2注释),把亚述将来入侵犹大比作河水泛滥,溢过河岸,淹没周围地带。大水先吞没以色列,再“涨溢泛滥”到犹大(赛7:8)。亚述人经常说自己的军队像洪水淹没各国。


8 必冲入犹大,涨溢汜滥,直到颈项。以马内利啊,他展开翅膀,遍满你的地。”

【本会注释】

冲入犹大。由于悖逆和不信,犹大不能完全摆脱亚述的攻击。以色列会完全毁灭,但犹大不会被完全淹没。洪水起先较小,但越来越大,直到涨至犹大的“颈项”(见赛30:28)。犹大的历史记录,除了耶路撒冷之外,整个国家都暂时落到亚述人手中(见王下18:13注释)。

他展开翅膀。指洪水泛滥,涨过两岸。河本身是代表亚述国王(第7节)。

遍满你的地。见上文。

以马内利。见赛7:14注释。提到以马内利这个名字,就是提醒以色列人,上帝本来是可以与他们同在的(见赛7:14注释)。以色列完全失去了上帝的同在;犹大也差不多这样。犹大的许多领袖和民众都离弃了上帝,所以上帝无法与他们同在。但是剩下的少数人保持了忠心。他们将会得救。这道信息主要是为他们而发的。


9 列国的人民哪,任凭你们喧嚷,终必破坏;远方的众人哪,当侧耳而听!任凭你们束起腰来,终必破坏;你们束起腰来,终必破坏。

【本会注释】

任凭你们喧嚷(ro`u)。源于ra`a`,意为“坏”,“生气”或“打破”。所以ro`u 的意思可能是“生气的”或“打破的”。武加大译本的译者可能把将无元音的希伯来语本文中(见《SDA圣经注释》卷一第27、34、35页)ro`u 一词视为源于词根ra`ah,(“[彼此]交往”),于是把ro`u 译为congregamini(“聚集”或“结交”)。英KJV版沿袭了武加大译本的译法。七十士译本的译者手头的希伯来文本可能是de`u,而不是ro`u,故把de`u 译为希腊语的gnōte,(“知道”)。在希伯来字母中,r 和d 十分相象,容易混淆(见《SDA圣经注释》本卷第14页;具体的例子,见创10:4;25:15;书9:4;撒上12:11;撒下8:12;23:30注释)。De`u 源于词根yada(“知道”),故de`u 译为“你们知道”。De`u 可能与上下文更加符合。在本节原文的诗体结构中,“知道”和“倾听”是相对应的(见《SDA圣经注释》卷三第24-27页)。

列国的人民哪。以赛亚在这里向“同谋”对抗上帝(第10节)的外邦民族说话,警告他们“上帝与我们同在”。在本节的诗体结构中,“列国的人民”和“远方的众人”相对应。


10 任凭你们同谋,终归无有;任凭你们言定,终不成立;因为上帝与我们同在。

【本会注释】

任凭你们同谋。上帝能够败坏竭力阻挠祂旨意之恶人的一切阴谋。祂在亚哈斯的时代这样作,在今日仍然这样作。

上帝与我们同在(`Immanu 'EL)。该词在第8节中译为以马内利。第9节和第10节说明了上帝设法使祂的子民深刻认识的以马内利信息的意义。亚述人针对上帝子民的阴谋最终是无法得逞的,因为祂与他们“同在”(见赛10:5-12)。以赛亚向犹大人民认真传达了以马内利的信息,无疑使许多人认识到要信靠上帝。亚哈斯的儿子,国王希西家就是其中之一。当西拿基立进攻犹大的时候,希西家用以下激动人心的话勉励他的百姓:“你们当刚强壮胆,不要因亚述王和跟随他的大军恐惧,惊慌。因为与我们同在的,比与他们同在的更大,与他们同在的是肉臂,与我们同在的是耶和华我们的上帝,他必帮助我们,为我们争战”(代下32:7,8)。由于希西家信靠上帝,上帝就与他同在,最后主的使者一夜之间就击杀了西拿基立的185,000军兵(王下19:35)。


11 耶和华以大能的手,指教我不可行这百姓所行的道,对我这样说:

【本会注释】

以赛亚不可随波逐流,离开上帝。上帝“以大能的手”强调这条命令。对于正确的行动方针,以赛亚不必怀疑。


12 “这百姓说同谋背叛,你们不要说同谋背叛。他们所怕的,你们不要怕,也不要畏惧。

【本会注释】

你们不要说。上帝本来是对以赛亚个人说话的。现在祂对“这百姓”(第11节)说话,一直到第15节。在第16节中祂重新对以赛亚个人说话。

同谋背叛(qesher)。该词大多译为“叛逆”(撒下15:12;王下15:15,30;结22:25等)。代下23:13等处译为“反了”。只有在本节译为“同谋背叛”。“同谋背叛”是要对付别人。现在该词通常用于“结盟”,但也指“为了不合法的目的而勾结”。在圣经里它大多是这种含义。就如在本节中。亚兰和以色列合谋攻击犹大(赛7:2,5,6)。亚哈斯则与亚述结盟对抗以色列和亚兰(王下16:7-9)。亚哈斯和犹大的百姓害怕以色列和亚兰的合谋,所以与外邦人联合与之抗衡。亚哈斯因为向外邦人求助,而不信靠上帝,受到了上帝的斥责。自称为上帝子民的人与拜偶像的人“同谋”,乃对天上上帝的侮辱。上帝要祂的子民成为特殊的百姓,与世界有别。我们应当请教上帝,从祂那里获得力量。只有这样,上帝才与我们同在;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祂的方式完成祂的工作。当上帝的子民与不认识祂的人结盟时,人的策略不可避免地会代替天国的原则,上帝的工作将蒙受损失。我们的力量不在于和这个世界的紧密联合,而在于和它完全分离。


13 但要尊万军之耶和华为圣,以他为你们所当怕的,所当畏惧的。

【本会注释】

尊万军之耶和华为圣。以赛亚曾看见上帝的圣洁(赛6:1-4)。现在他呼吁犹大的百姓承认上帝的圣洁。如果人没有看见上帝的无限圣洁,他们自己就永远达不到圣洁。

以祂为你们所当怕的。见申4:10;6:2注释。敬畏上帝的民族不需要怕人。亚哈斯害怕比加和利汛,是因为他不敬畏上帝。但敬畏上帝与害怕人相去甚远。敬畏上帝不是惧怕祂,而是敬重祂,信赖祂,爱祂,欢喜到祂面前来。


14 他必作为圣所,却向以色列两家作绊脚的石头,跌人的磐石;向耶路撒冷的居民作为圈套和网罗。

【本会注释】

作为圣所(miqdash)。敬畏耶和华的人(见第13节注释)将在祂里面找到避难所(见诗91:1注释)。以赛亚设法把百姓的注意力从属世的事物转到上帝身上。基督过去是,如今依然是以色列的真“圣所”。

绊脚的石头。耶稣说自己是石头(太21:42-44)。保罗把赛8:14引用在基督身上(罗9:33)。彼得则引用得更加详细(彼前2:6-8)。在所罗门建造圣殿的时候,采石场采到的一块大石头没有地方安放。长期以来,它妨碍着建造者,遗弃在那里,没派上用场。最后竟发现这是整个建筑中最重要的石头──房角石,放到了其重要的位置上(见《历代愿望》第597、598页)。耶稣就是被犹太人长期弃绝的房角石。

对于那些不认识基督的人,祂是绊脚的石头。祂始终妨碍他们,阻止他们实行其自私的计划,不让他们的恶谋得呈。把他们绊倒的,是天国的房角石。没有祂,这个世界和宇宙就不可能有生命,喜乐和平安。

以色列两家。说明以赛亚不只是对犹大,也是对以色列说话。以色列和犹大一直与上帝和祂的律法为敌,觉得祂是绊脚石,而不是祂所应许的生命和盼望的圣所。

作为圈套和网罗。石头的比喻变成了网罗的比喻,说明问题的另一方面。基督和祂的信息,对于耶路撒冷邪恶的居民来说,就如圈套或网罗。祂本是全人类的生命,盼望和保护,却成了拒绝走祂道路之人的网罗。只有这样,地球上的生命才能得到保护。如果让恶人任意妄为,他们很快就会毁灭自己和地上的所有居民。只有阻止恶人的行动,对他们实施某种限制,不许他们超越,地上的生命才得以延续。每一个活着的人都应该可以感谢上帝作恶人的网罗和陷阱,否则地上的任何居民都不会有平安,喜乐,自由和盼望。


15 许多人必在其上绊脚跌倒,而且跌碎,并陷入网罗,被缠住。”

【本会注释】

上帝在这里主要指以赛亚时代的人。但是各世代中所有违背上帝的道和祂律法的人,如果拒绝上帝圣言的责备,也会“绊脚跌倒”。那些缺乏属灵辨别力,不明白上帝信息真实含义的人,往往使这些信息成为受到他们影响之人的绊脚石。任何具有属灵见识,热爱真理的人,都不会落入圈套。


16 你要卷起律法书,在我门徒中间封住训诲。

【本会注释】

这是以赛亚的任务。指古代卷书封印的惯例。在埃及的埃里潘蒂尼,发现了公元前五世纪犹太人的亚兰文蒲纸,依然用绳子捆扎,打结处封着泥,上面盖着雕刻的印章(见《SDA圣经注释》卷三80页插图)。所以文件的内容非常可靠,保存完好。上帝的话语和律法也是这样。以赛亚给百姓传达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信息,就是上帝赐给这个民族生命的信息。这个信息必须认真保存。上帝曾把祂的圣律法赐给以色列人。顺从这律法对于全人类来说,就意味着生命。这部律法必须在所有的年代里妥加保管,完好无损,一点一划也不可改变,否则就失去效果了(见太5:17,18注释)。


17 我要等候那掩面不顾雅各家的耶和华;我也要仰望他。

【本会注释】

我要等候。说话的又是以赛亚。这是他个人对第12-16节上帝信息的回应。不论别人做什么,先知强调自己的目的是顺从上帝,从祂那里获得信心和力量。

掩面。上帝从不任意向一个人或民族掩面。只有当人转离上帝的时候,祂才向他们掩面(见赛59:1,2)。上帝不会永远对不愿听的人说话。祂向以色列人“掩面”,是因为他们不听祂的话,不顺从祂的律法。这个民族就整体而言,就像扫罗一样,到了上帝不愿再回答的地步(撒上28:6)。

我也要仰望祂。不管别人的经验如何,以赛亚仍要仰望上帝,倾听祂的话语,行在祂的道上(见书24:15)。


18 看哪,我与耶和华所给我的儿女,就是从住在锡安山万军之耶和华来的,在以色列中作为预兆和奇迹。

【本会注释】

根据他们名字的意义(见赛7:14注释),以赛亚和他的儿子们对于犹大百姓来说,是上帝所设立的活兆头。上帝藉着他们向祂的子民宣布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以赛亚”的意思是“耶和华将拯救”。他的名字实际上是《以赛亚书》的主题(见第84页)。鉴于迫近的局面,它意味着从以色列,亚兰和亚述手中得救。以赛亚的长子施亚雅述名字的意思是“余民回归”。这个孩子的名字是要告诉百姓:剩下的人将会得救。上帝这次不会像对待以色列那样,完全毁灭犹大。以赛亚次子的名字玛黑珥沙拉勒哈斯罢斯的意思是“掳掠速临,抢夺快到”。这一个儿子不断地提醒人,惩罚很快就要临到,降在那些拒绝上帝恩典的人身上。就忠于祂的人而言,孩子以马内利是上帝永远与他们同在的保证。


19 有人对你们说:“当求问那些交鬼的和行巫术的,就是声音绵蛮,言语微细的。”你们便回答说:“百姓不当求问自己的上帝吗?岂可为活人求问死人呢?”

【本会注释】

有人对你们说。以赛亚在这里斥责亚哈斯和许多犹大百姓所请求的来源。

那些交鬼的。见利19:31;申18:11注释。以色列人像扫罗那样求问交鬼的,使自己与上帝隔绝开来,所以上帝不再回答他们(见撒上28:6注释)。百姓现在像扫罗一样,向鬼魔的灵寻求指导和帮助。当时和如今一样,唯灵主义泛滥,结果百姓向邪灵寻求指导。

声音绵蛮(saphaph)。一般指”吱喳声”,“耳语”(见利19:31注释)。灵媒说话含糊不清。这句话带有嘲笑和轻视的语气。灵媒经常采用最荒唐最堕落的方式与邪灵接触。人请教邪灵,自然会在品格和行为上变得像他们一样。撒但在那些放弃“训诲”和“法度”(赛8:20),喜欢邪灵悦耳信息的人身上所发挥的影响,实际上是无限大的。

不当求问自己的上帝吗?他们却向灵媒请教。以色列人离弃生命之创造主,把自己交给悲惨和死亡的制造者,实在是愚不可及的。

为活人求问死人。 “死了的人,毫无所知”(传9:5),显然向他们请教是不可能的。任何这样做的伪装都是骗人的。离弃生命之主,把自己放在死亡之作者的影响之下,乃是最大的愚蠢。那些因不喜欢真理而拒绝真理的人,对魔鬼的谎言毫无防备(见帖后2:10,11)。


20 人当以训诲和法度为标准;他们所说的若不与此相符,必不得见晨光。

【本会注释】

训诲(torah)。指上帝所显示的一切旨意。这是圣经,特别是摩西著作中的常用词(见民19:14;申4:44;30:10;31:9;箴3:1注释;见《SDA圣经注释》卷一第37,38页)。以赛亚把人的心思从魔鬼和世人的话语和智慧,引到上帝所显示的智慧上。上帝的先知是祂的见证者和代言人。他们所传的“法度” 是上帝智慧和生命的信息。以赛亚在这里告诉人说,上帝的话语是真理的标准和公义生活的指南。上帝在祂的道中显示了祂自己。人们不论说什么,只要不符合上帝的道,里面就“没有晨光”(见赛50:10,11注释)。


21 他们必经过这地,受艰难,受饥饿;饥饿的时候,心中焦躁,咒骂自己的君王和自己的上帝。

【本会注释】

以赛亚在这里描写拒绝上帝和祂圣道真光的人,特别是那些拒绝赛7、8章预言信息的人。所有这样的人,都好象行走在困惑,苦恼和黑暗的土地上,想得到什么,却不知道是什么;想寻找什么,却永远找不到,因为没有上帝的同在。他们在忧郁困窘之中没有亮光,也没有希望,因自己的困境恼怒而指责他们的领袖。他们因收获悖逆的苦果而咒诅上帝。先知在这里形象地描写了各世代顽梗之人的经验。他在赛9:1-8的异像中,瞥见了基督第一次降临。祂是真光,用公义日头的光芒,驱散人心灵的黑暗(玛4:2;见太1:23注释)。


22 仰观上天,俯察下地,不料,尽是艰难、黑暗,和幽暗的痛苦。他们必被赶入乌黑的黑暗中去。

【本会注释】

他们仰观上天,看不到上帝或光明。然后俯察下地,只看到心灵的苦恼和困惑。离开了上帝,这个世界只能在困惑不安的迷宫中徘徊。先知在赛9:1-7中所期待的弥赛亚,是如今黑暗中人类唯一的光明,也是他辉煌前途的唯一盼望。


启示录3章

提要:1..责备撒狄教会的使者。3 劝他悔改,并警告他不悔改的后果。8 致信非拉铁非教会的使者。 10 表扬他勤劳和忍耐。15 责备老底嘉使者不冷不热。19 劝他要发热心。20 基督站在门外叩门。


1. 你要写信给撒狄教会的使者,说:‘那有上帝的七灵和七星的,说:我知道你的行为,按名你是活的,其实是死的。

【本会注释】

撒狄。是推雅推喇南面大路上的第一座重要的城市。和推雅推喇一样,撒狄享有贸易的地理优势。古希腊地理学家斯特雷波称撒狄是“一座大城”( 《地理》, 14. 4. 5;《希腊经典文集》 卷 六第 171 页)。但在约翰的时代,其重要性无法与以弗所或别迦摩相比。关于撒狄,详见《SDA圣经注释》卷七97–99 页。该名含义不详,但有人认为是指“快乐歌,” “剩余的,”或“新的。”

使者。见启 1:20 注释。

七灵。见 启 1:4 注释。

七星。这个说法与给其他教会信息的开头语一样,出自第 1 章中对得了荣耀之基督的描写 (见启1:16, 20 注释)。

你的行为。见 启 2:2 注释。

。这里指 “名声。” 该教会的特征是表里不一,假冒为善。改正教会自称发现了因信活在耶稣基督里的意义,但从某些方面来说,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回到了与它们所脱离的组织相似的状况之中 (参 提后 3:5)。 它们的名称暗示它们反对罗马教会的错谬,弊端和形式主义。它们所标榜的改革暗示在其内部不再有这些弊端。见《SDA圣经注释》卷七 41–65 页。

是死的。这个信息的主要内容是责备。耶稣曾严厉谴责祂那个时代的宗教领袖(参 太 23:13–33)。 现在,得了荣耀的基督又对这个伪善的撒狄教会发出了最严厉的责备。这个教会并没有象它所声称的那样,“活”在基督里面(参 弗 2:5;西 2:13;加 2:20)。它实际上是“死的”(参 提后 3:5)。该信息用于撒狄所代表的教会时期,可视为指宗教改革后期的教会,约在 1517 年到 1755 年之间。见《启示录》第二章补充注释。

宗教改革开始几十年以后,新兴的教会经历了一场激烈的教义之争。最后采用制定明确信条的方法来解决争端,不鼓励对新的真理进行追求。罗马教在最初的几个世纪里也曾采用这种手段来确立其神学理论。在政府权势的支持之下,在严格信条的保护之下,各国新教教会普遍满足于敬虔的外表,却丧失了敬虔的实质。另一个导致漠视属灵事物的重要因素,是17 世纪及 18 世纪理性主义的兴起。在科学发现的影响下,许多学者认为自然的规律足以解释宇宙的运作。他们断言上帝在这个世界所起的主要作用,就是充当原动力。祂起初创造了世界以后,世界就不归祂管了。一些思想活跃的人既发现独立的神学思考已被新教正统的教条所封堵,就转向新哲学理性主义。虽然理性主义在政治学和人道主义等方面形成了更加高尚的理想主义,和值得称道的思想,但当它预先假定的观念应用到宗教上时,就导致了属灵的冷淡。这种冷淡成为宗教改革之后几百年里新教的主要特征。


2. 你要警醒,坚固那剩下将要衰微(原文作死)的;因我见你的行为,在我上帝面前,没有一样是完全的。

【本会注释】

你要儆醒。关于基督徒儆醒的本分,见 太 24: 42 注释;参 太 25:13。

坚固那剩下将要衰微的。改正教虽然在堕落,但仍有值得努力去保留的东西。虽然失去了大多数,但没有全部丧失。改正教的属灵生命正濒临死亡,然而她的体系尚存。“剩下”一词反映了撒狄时期教会的基本状况。

你的行为,在我上帝面前,没有一样是完全的。改正教会早年的热忱,本来可以使她在领悟和实践所启示的真理方面达到完全。但随着岁月的流逝,热心和敬虔消退了。教会不再努力去实现起初的奋斗目标。


3. 所以要回想你是怎样领受、怎样听见的、又要遵守,并要悔改。若不警醒,我必临到你那里,如同贼一样。我几时临到,你也决不能知道。

【本会注释】

所以要回想。参 启 2:5。

怎样领受。 原文动词的形式暗示撒狄教会不仅曾经领受真理,她现在仍拥有真理,并没有全部丧失。“要遵守”原文有“继续持守”的意思,说明这个教会还有希望。撒狄的一些基督徒并没有背道。第 4 节进一步解释这个事实。

并要悔改。参 太 3:2 注释。

如同贼一样。参 太 24:43。在太 24:43 指基督复临。这里的警告可能不仅包括基督复临本身,也包括基督来临的紧迫性(参 启 2:5)。这两点都出乎不悔改,不儆醒之人的意料。参 《善恶之争》第490页。


4. 然而在撒狄,你还有几名是未曾污秽自己衣服的,他们要穿白衣与我同行,因为他们是配得过的。

【本会注释】

还有几名。就是有几个人(见 徒 1:15 注释)。

污秽自己衣服的。象征撒狄教会大多数人所沾染的道德污秽。见 太 22:11 注释;参 启 16:15 ;参 赛 63:6 注释。

穿白衣。与那些道德败坏,污染了“衣服”的人不同,那些保持忠诚的人,要穿上象征纯洁而没有玷污的“白衣”。所以接下来说, “他们是配得的。” 并且在 启 7:13, 14 中再次使用了这个表号,说明这样的公义不是出于他们自己的,而是羔羊的血洗净了他们的衣裳。他们所接受的是基督的义。

圣经描写天国的居民也身穿白衣(见 但 7:9;启 4:4;6:11;19:14)。因此对于圣徒来说,白衣象征他们的“灵性的身体”(林前 15:40–44;参 林前15:51–54)。


5. 凡得胜的必这样穿白衣,我也必不从生命册上涂抹他的名;且要在我父面前,和我父众使者面前,认他的名。

【本会注释】

凡得胜的。见 启 2:7注释。

穿。就是享受将来的永生。

白衣。见第 4 节注释。

生命册。见 腓 4:3 注释;参 启 13:8;20:15 注释。

涂抹。参 徒 3:19 注释。就是向悔改的罪人保证,他们的罪已蒙赦免,并警告未悔改之人:他们的名字将要从生命册上涂去,不再具有人的身份,不再列在受造者中间。参《善恶之争》第490页。

我父众使者面前。救赎计划“更宽大,更深远的宗旨”就是“要在全宇宙面前彰显上帝的品德” (《先祖与先知》 第68页;参 《历代愿望》第19页)。当基督以中保和大祭司的身份将祂的赎民呈献在上帝宝座前的时候,祂就为天使提供了一个有说服力的证据,证明上帝的道途“义哉、诚哉”。他们将看到上帝的公义既表现在祂赦免凭信心接受祂救恩的罪人上,也表现在祂消灭不悔改之人的“奇异的事”上(赛 28:21)。如果没有基督作大祭司的中保工作,在宇宙众生面前所行的这些奇异的事,将会被误会为上帝的独断专行。

认他的名。就是承认他为忠诚献身的信徒。基督是所有接受祂公义之人的辩护人,中保,和大祭司(见 约壹 2:1, 2;参 太 10:32, 33;来 8:1–6)。


6. (圣)灵向众教会所说的话,凡有耳的,就应当听!’”

【本会注释】

凡有耳的,就应当听!见 启 2:7 注释。


7. “你要写信给非拉铁非教会的使者,说:‘那圣洁、真实、拿著大卫的钥匙、开了就没有人能关、关了就没有人能开的,说:

【本会注释】

非拉铁非。意思是“弟兄之爱。” 该城建于公元前 138 年,得名于别迦摩的非拉铁非.阿塔鲁斯二世,以纪念他对传位于他的兄长欧迈尼斯二世的忠诚。该城在公元 17 年被地震毁坏之后,由罗马皇帝提比略重建,但没有以前大。它位于撒狄东南约 48 公里处。

给非拉铁非的信息用于教会的历史,可以指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新教内部所开展的各种运动。这些运动旨在于使宗教成为个人的活泼经验(见 第 2 节注释;参第 2 章补充注释)。在欧洲大陆和美国所兴起的一系列伟大的布道运动和复临运动,曾以其独特的方式,使教会恢复了弟兄相爱的精神,注重实际的敬虔,而不是外表的宗教形式。重新激起的对基督救恩和祂快要复临的信心,导致更深的基督徒团契精神,是宗教改革初期以来所从来没有过的。有关这段时期的历史背景,详见《SDA圣经注释》卷七67-70页。

使者。见 启 1:20 注释。

那圣洁。相当于《旧约》称上帝为 “那圣者” (赛 40:25;哈 3:3)。在《新约》中,与之相似的称呼一再用在基督身上,以暗示祂的神性(见 路 1:35;徒 4:27, 30,参 约 6:69 注释)。

真实。。与假神完全不同。

大卫的钥匙。本节把以赛亚关于以利亚敬的预言应用到基督身上 (赛 22:20–22;参 王下 18:18)。以利亚敬被指派管理“大卫家”。所以“大卫家的钥匙”就交付于他。基督持有这把“钥匙”,证明祂有权管辖教会,落实藉着教会所要成就的上帝旨意(见 太 28:18;弗 1:22)。参 启 5:5;22:16;见 太 1:1 注释)。

开了。是用“大卫的钥匙”开启的。基督完全拥有开启和关闭的权力,好把救赎的计划推向成功。


8. 我知道你的行为,你略有一点力量,也曾遵守我的道,没有弃绝我的名。看哪,我在你面前给你一个敞开的门,是无人能关的。

【本会注释】

你的。关于采用单数人称代词的意义,见 启 2:2 注释。

行为。见 启 2:2 注释。

一点力量。不清楚是指基督责备非拉铁非教会只剩一点力量,还是表扬他们仍有一点力量。撒狄教会的信徒除了“几名”之外都是死的。非拉铁非“一点力量”的局面可能比撒狄更为乐观。所以下文就接着表扬他们遵守基督的道,没有弃绝祂的名。那扇开了的门很可能代表基督的邀请,要让他们得到更大的力量。古代的非拉铁非教会显然不大,也没有什么影响力,但是信徒们信仰纯正,忠心事主。在非拉铁非教会所代表的历史时期中,教会加强了对圣经,特别是《但以理书》和《启示录》的研究,注重个人的敬虔。与前一时期相比,形势更加鼓舞人心。

我的道。上帝的道表达祂的旨意。上帝藉着大自然,藉着祂的先知和使徒,藉着圣灵对人心所作的直接见证,藉着人生的经验,藉着人类历史的进程,特别是藉着基督,彰显祂的旨意。

我的名. 见 启 2:3 注释。

一个敞开的门。前面说基督拿着“大卫的钥匙。” 本节可能暗示祂用这把“钥匙”为非拉铁非教会打开了一扇“门,”带来无限的机会,使人在与罪恶所作的斗争中取得胜利,并为福音救人的真理作见证。关于“门”代表机会的类似经文,见请 徒 14:27;林前 16:9;林后 2:12;西 4:3。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认为非拉铁非时期的结束(1844年),标志着 但 7:10;启 14:6, 7(参该处注释)所描述查案审判的开始。基督是我们的大祭司 (来 4:14, 15;8:1)。祂在天上的圣所中服务。这是“真帐幕…是主所支的,不是人所支的” (来 8:2, 6;参 出 25:8, 9)。 地上圣所的崇祀基本上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每日是在圣所里进行的赎罪崇祀;二是一年一度在至圣所里进行的赎罪日崇祀。这一天也被视为至圣所里的审判日(见 来 9:1, 6, 7;参 但 8:11, 14 注释)。地上的圣所既是“天上事的形状和影象”(来 8:5),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地上圣所每日及年度的崇祀,都能从基督在天上圣所的服务中找到其真体。就“真圣所的影象” (来 9:24)—地上的圣所而论,在赎罪日所预表之时期开始的1844年,我们的大祭司离开了天上的圣所而进入至圣所。因此这扇“关”了的门,就是天上圣所里的门;而那“开”了的门,就是天上至圣所里的门。从那时起,基督开始在里面从事赎罪日所预表的工作了(参 《善恶之争》 第 430, 431, 435页;《早期著作》, 42页)。换一句话说,“关门”代表基督在天上圣所第一阶段工作的结。“开门”代表祂在天上圣所第二个阶段工作的开始。关于早期复临信徒就“关门”问题的讨论,见弗鲁姆《我们先辈的预言信仰》卷四. 829–842页;又见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百科全书》第 1034–1037 页“开了和关了的门” 条目。有关圣所的道理,参 《希伯来书》第 10章补充注释。

无人能关。基督会把救赎的工作进行到底。人既不可能阻止祂在天上圣所的工作,也无法阻止祂对地上事务的管辖与掌控(见 但 4:17 注释)。


9. 那撒但一会的,自称是犹太人,其实不是犹太人,乃是说谎话的,我要使他们来,在你脚前下拜,也使他们知道我是已经爱你了。

【本会注释】

一会的. 或“会中的一些人”(见 启 2:9 注释)。

自称是犹太人。见 启 2:9 注释。

使他们。从语法结构上看,本节既可以理解为上帝要“使” “撒但一会”的人“来”到非拉铁非基督徒脚前“下拜”,但他们并没有悔改;也可理解为上帝要非拉铁非的一些犹太人悔改皈依基督教。上下文并没有指明底哪一种解释更为恰当。

来在你脚前下拜. 按照“来”,“下拜,” “知道”的思路,这似乎不仅指古代非拉铁非的基督徒们终必显著地胜过反对他们的犹太人。要基督徒象异教外邦的征服者一样,喜欢看到指控他们的人最终在他们脚前下拜,这似乎不太符合真正基督教的精神(参 林前 14:24, 25)。因此这句话可能是指非拉铁非一些犹太人的悔改(参 林前 14:24, 25)。他们从个人经验中理解了上帝的爱。这种人数的增长,可能是缘于启 3:8 所提到“敞打的门”,和教会对基督之“道”的忠心。如此的忠心往往能感化逼迫者的心。

这句话应用到非拉铁非教会的历史时期,是指那些没有跟上真理的新亮光,反对已经取得了进步之基督徒的人。如果这样理解,那就是指曾拒绝真理的人公开承认自己错误的时候(见 《善恶之争》第655页)。

“在你脚前下拜” 的说法源于七十士译本的赛 60:14(参 赛 49:23)。正如外邦人来向古代的以色列人学习认识上帝的知识(见 《SDA圣经注释》卷四,26–30页),非基督徒们也将来就福音的真光并找到救恩(见 《SDA圣经注释》卷 四, 35, 36 页)。

启 3:9 也用来指那些与真理为敌之人,特别是环境迫使他们承认忠于真理的人真是上帝子民的时候。其实他们并没有悔改。也有可能这句话是兼指悔改的人和不悔改反对真理的人。前者的表示是出于真心,后者则是出于无奈。

我已经爱你了。这句话可能出自 赛 43:4。


10. 你既遵守我忍耐的道,我必在普天下人受试炼的时候,保守你免去你的试炼。

【本会注释】

我忍耐的道。有人解释为,“我有关忍耐的教训。”也有人认为这是指有关基督忍耐的教训(参 帖后 3:5 的注释)。这两种意思结合在一起,就是 “基督鼓励我们忍耐,就象祂在试炼下忍耐一样”。

普天下人。这个措辞和相似的说法 (启 6:10;8:13;11:10;13:8, 14;17:2, 8) 在《启示录》中均指不义的人,就是上帝惩罚的对象。

受试炼的时候。不是指某一段特定的预言或真实的时期,而是指一个时候,与 启 3:3 的“几时”意义相同。鉴于《启示录》一再提到基督快来的主题 (见 启 1:1注释),“受试炼的时候”无疑指基督再来之前的那段大试炼。

免去。意为“出来”。说明胜利者们将成功地忍受试炼,而不是免受试炼(见 但 12:1;太 24:21, 22, 29–31 注释)。


11. 我必快来,你要持守你所有的,免得人夺去你的冠冕。

【本会注释】

见 启 2:10 注释。


12. 得胜的,我要叫他在我上帝殿中作柱子,他也必不再从那里出去。我又要将我上帝的名和我上帝城的名(这城就是从天上、从我上帝那里降下来的新耶路撒冷),并我的新名,都写在他上面。

【本会注释】

我上帝殿中作柱子。在比喻中,“柱子”当然是圣殿的一部分。在《新约》,“圣殿” 的原文naos 通常是指圣殿的内院,包括了圣所和至圣所,而不是指古代圣殿的整个建筑群。因此这个应许是指胜利者将在上帝面前拥有永久的重要位置。有关“柱子”类似的表号,见 加 2:9;提前. 3:15。

他也必不再从那里出去。就是永久地留在那里。“出去”意味着象路锡甫那样离开上帝的圣面 (《先祖与先知》第37页)。这样的应许只永久地赐给胜利的人。在今生还有“出去”的可能性,但到了将来,就再也没有人愿意选择“出去”了。

我上帝的名。见 徒 3:16;启 2:3 注释;参 启 2:17;14:1;22:4 。这是“柱子”表号的继续,因此也应探求它的寓意。名字象征个性和品格,因此这里的应许是,得胜者将接受上帝品德的永久印记;上帝的形象将完全恢复在他们心中。这也可能寓指得胜的圣徒将完全归上帝。因为他们身上写着上帝的名字,表明他们属于上帝。

上帝城的名。柱子上不仅写有上帝的名,也写有新耶路撒冷的名。这可能象征得胜的基督徒是新耶路撒冷的公民,有权住在里面 (启 22:14)。

降下来的。见 启 21:2 注释。

新耶路撒冷。所谓“新”,不是指地上耶路撒冷的复制。它是地上耶路撒冷的原型,要好得多。古代的耶路撒冷本应成为地球的首都,永远巍然屹立 (见《SDA圣经注释》卷四第29, 30 页)。但它没有完成所分派的任务。所以这个任务就交给了新耶路撒冷。“新耶路撒冷”一词仅出现在《启示录》中,但这个概念在 加 4:26 和来 12:22 中就已存在。关于“耶路撒冷”的意义,见 书 10:1 注释。

我的新名。在柱子上所写的第三个名字是基督自己的名。得胜者接受名字所象征的上帝品德 (见 徒 3:16 注释),是因为有基督为中保。上帝在耶稣里成为肉身,使人得以恢复上帝的形象。这是因为基督将祂的生命和品德都赐给了信徒(见 加 2:20;《历代愿望》第 388页)。接受基督的名也就是接受祂为主宰(见 林后 1:22 注释)。


13. 圣灵向众教会所说的话,凡有耳的,就应当听!’”

【本会注释】

见 启 2:7 注释。


14. “你要写信给老底嘉教会的使者,说:‘那为阿们的,为诚信真实见证的,在上帝创造万物之上为元首的,说:

【本会注释】

老底嘉。“老底嘉”的意思是“审判人,” 或 “经过审判的人。” 后者似乎更加确切。从非拉铁非到老底嘉的直线距离约 80 公里(见《SDA圣经注释》卷六33页插图 《保罗的传道行程》)。老底嘉是塞琉古王朝的安条克二世(公元前 261 年–246 年)建造的,用他妻子的名字来命名。该城位于利卡斯河谷,在约翰的时代是一个繁华的商业中心,专门生产毛纺制品。它离歌罗西和希拉波立只有几公里路。这几座城很早就有基督徒了(见 西 4:13)。到约翰写《启示录》的时候,老底嘉教会建立大概已经有40多年了。保罗对这里的会众特别关心,曾吩咐歌罗西信徒同老底嘉信徒交换使徒的书信 (西 4:16; 参见《SDA圣经注释》卷 五, 183 页)。关于老底嘉古城,见《SDA圣经注释》卷七 100 页。

使者。见 启 1:20 注释。

那为阿门的。和“为诚信真实见证的”一起作为基督的称呼(见 启 1:5 )。基督是七教会书信的作者。关于 “阿门”的意义,见申 7:9;太 5:18 注释。关于“阿门”指基督,参 赛 65:16。该节“真实的上帝”希伯来原文是“阿们的上帝”。本节的“阿们”可以被理解为基督是真理 (见 约 14:6)。所以应该毫无疑问地接受祂给老底嘉教会的信息。

为诚信真实见证的。见 启 1:5 注释。

在上帝创造万物之上为元首的。 原文既有被动意义,也有主动意义。如用被动意义,就是指基督是最先被造的。这样理解显然是不对的。因为基督不是被造的。如用主动意义,就是指最先施动者,原动者,第一动因。这样的理解就是宣布基督是创造主,显然符合本节的意思,因为《新约》经常说到基督为创造主(参 《SDA圣经注释》卷五 917 页;见 约 1:3;来 1:2 注释)。与此非常相似的另一段话( 西 1:15, 16),多年以前曾在老底嘉教会宣读过(参 西 4:16 )。


15. 我知道你的行为,你也不冷也不热;我巴不得你或冷或热。

【本会注释】

你的。关于这个单数人称代词的意义,见 启 2:2 注释。

行为。见 启 2:2 注释。

你也不冷也不热。有人认为这个比喻对老底嘉的基督徒有着特别的意义。当地的主要景观之一就是一道瀑布。瀑布的源头是希拉波立的温泉。水里有矿物质沉淀。老底嘉的水源不冷也不热,来自一座水塔。里面的水可能也是温水,是从一条水渠引进来的。水里所沉淀的矿物质与温泉相似。所以老底嘉人对温水十分熟悉。用它来形容他们的属灵状况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老底嘉教会不冷不热的属灵状况比全冷还要危险。不冷不热的基督徒仍保持宗教的形式,甚至福音的道理。但他们属灵的感官麻木了,忘记在基督里要达到得胜人生的崇高理想所应付出的不懈努力。典型的老底嘉基督徒满足于现状,为自己取得的一点点进步而沾沾自喜。几乎无法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巨大需要,以及他们离完全的目标有多遥远。

给七教会的信息反映了基督教会的整个历史(见 启 1:11;2:1 注释),所以第七个信息一定表达了地上历史快结束时教会的经历。老底嘉的名字暗示了基督徒历史进程的最后一个阶段,要使一班“经过审判的人”(见 启 3:16 注释)成义。这个信息还暗示预备这样一班人,以及上帝使他们成义的过程都将在这一时期结束之前完成(见 但 8:13, 14;启 3:8;14:6, 7 注释)。因此老底嘉的信息从特殊的意义上说,适用于 1844 年到世界末日的教会(见本章补充注释)。这段时期可以称为“审判时代。”

老底嘉信息适用于每一个自称是基督徒的人(参 《证言》卷 六77 页)。一百多年来,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信徒都认定给老底嘉教会的信息是针对他们的(见 怀雅各,《评论与通讯》1856年10月16日文章;参 《证言》卷 一第 141–144 页)。承认这个信息的实用价值,就是对自满情绪随时的责备,并激励人在生活中全心全意地效法基督耶稣完美人生的榜样 (见 启 3:18 注释)。

我巴不得你或冷或热。不冷不热的属灵状况会导致警惕性降低,反应迟钝,优柔寡断。如果老底嘉教会是冷的,上帝的圣灵就有可能感动它认识到自身的危险状况。

下面这段话说明为什么“冷”比“不冷不热”好:“如果不冷不热的挂名信徒从来不挂主的名字,主倒会更高兴一些。这些人不断给耶稣的忠心门徒造成负担,成为不信者的绊脚石”(《证言》卷一第 188页)。


16. 你既(如)温(水),也不冷也不热,所以我必从我口中把你吐出去。

【本会注释】

也不冷也不热。见第 15 节注释;参 《证言》卷一第 188 页;《证言》卷 二第 175, 176 页。

吐出去。本节说明温水的自然结局。这样的水既不理想又恶心,喝的人肯定会把它吐出来。见《证言》卷六第 408页。


17. 你说:我是富足,已经发了财,一样都不缺;却不知道你是那困苦、可怜、贫穷、瞎眼、赤身的。

【本会注释】

我是富足。既指物质方面,也是指属灵方面。老底嘉是一个繁荣的城市。那里有些基督徒的生活无疑也是富裕的。这个教会显然还没有遭到严厉的逼迫。因繁荣而产生的骄傲,自然就导致了属灵上的自满。财富本身并没有过错,但拥有财富会使财富的主人受到骄傲和自满的试探。抵制这些试探的唯一保障就是属灵的谦卑。

那些在属世的财富上贫穷的基督徒认为自己在属灵财富上富足有余,于是就像古代的哲学家一样刻意地衣衫蓝缕,来标榜自己的“谦卑。”他们属灵的骄傲从他们衣服的破洞中透露出来。对于重要的真理,如果只停留在理智的认识上,而没有让其透入心灵,就必然导致属灵的骄傲和信仰的偏执。即便是上帝的教会,拥有强大的机构和全备的真理,也容易在教义上犯偏执,并为拥有真理的财富而骄傲自满。 “最不可救药的罪就是为自己的观点而骄傲自满。这就堵塞了一切成长的道路” (《证言》卷七第 199, 200 页)。在上帝看来,知识方面的谦卑与心灵的谦卑同样重要。

已经发了财。老底嘉教会不仅自称发了财,而且还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认为这一切财富都是她自己努力的结果(参 何 12:8 )。

一样都不缺。老底嘉最大的自夸就是说自己一样都不缺。这种自满是致命的,因为上帝的灵绝不会进入一个不需要祂来的地方。但如果没有圣灵进入,就不可能有生命的更新。

不知道。那些不知道自己无知的人实在是难以救药的了。老底嘉教会对自己真实状况的无知,与基督对祂教会的了解形成了鲜明了对比。祂对每一个教会都说:“我知道你的行为”( 启 2:2, 9, 13, 19;3:1, 8, 15)。

你是。原文的“你”是强调的。

那困苦、可怜、贫穷、瞎眼、赤身的。这里所呈现的真实画面与老底嘉教会的自夸恰恰相反。这个教会说自己已经发了财,一样也不缺,而实际上她是连衣服都没有的乞丐。


18.我劝你向我买火炼的金子,叫你富足;又买白衣穿上,叫你赤身的羞耻不露出来;又买眼药擦你的眼睛,使你能看见。

【本会注释】

我劝你向我买。不这样努力的话,老底嘉教会就无法达到基督要她达到的标准。虽然救恩永远是白白赐予的,但祂向她提供的东西不是不用代价的。她必须放弃她过去的生活方式,才能得到真正的富足,医治,和穿戴。就算她身无分文,也可以购买(见 赛 55:1 注释)。

火炼的。在火里炼净了渣滓的金子。这里无疑是指在苦难的火中试炼过的信心(见 雅 1:2–5 的注释;参 伯23:10 )。

金子。代表了属灵的财富,是基督为解决老底嘉教会属灵的贫穷而提供的。“金子” 可以理解为“生发仁爱的信心” (加 5:6; 雅 2:5;参 《天路》,第 158页),以及来自信心的好行为(见 提前 6:18 )。

白衣。用以遮盖老底嘉的赤身。老底嘉虽赤身裸体,却自夸一无所缺,故尤显丑陋 (第 17 节)。白衣可以理解为基督的义(加 3:27; 见 太 22:11 ;启 3:4 注释;参 《证言》卷四第 88 页)。 这个表号对于老底嘉的基督徒一定有特殊的意义,因为他们的城市以生产黑羊毛布匹著称。

赤身的羞耻。见 出 20:26;哀 1:8;结 16:36;23:29;鸿 3:5。

眼药。 原文是“一个小卷”。古代的眼药是以它包装的形状来称呼的。在老底嘉附近,有一座弗里吉亚的神门卡路的寺庙。该寺庙所附属的一所著名的医科学校有提供眼药粉。这或许就是本节表号的背景。

这里为老底嘉所提供的眼药是上天为了治疗他们属灵的盲目,好使他们挣开眼睛看清自己的真实状况。这是圣灵的工作(见 约 16:8–11)。 只有藉着圣灵感服人心的工作,才能消除属灵的盲目。这个眼药也可以视为属灵的恩典,以帮助基督徒分辨真理和谬误,正确和错误。见 《证言》卷四第 88 页。

使你能看见。就是象上帝看罪一样看清罪,并认识到自己的真实状况,作为悔改的前提。


19. 凡我所疼爱的,我就责备管教他;所以你要发热心,也要悔改。

【本会注释】

我所疼爱的。指。phileoμ以个人的全部热情来爱一位朋友。参基督对非拉铁非教会的爱( agapaoμ ,第 9 节)。关于这两个词的差异,见 太 5:43, 44 ;约 11:3;21:15 注释。基督对老底嘉的这种爱的确认,表明她还没有到绝望的地步(见本章补充注释)。 事实上,他们是祂特别关怀的对象。祂用管教来表达祂对他们的爱,希望能藉此引领他们悔改(见 箴 3:12 )。

我就责备。所有管教的目的,都是为了使犯错的人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鼓励他采取新的行为方式。

管教。 paideuoμ。“训练儿童”,“惩罚”,尤其指父母为管教儿童而惩罚他。基督徒如果无视祂的责备,就会受到管教。祂的责备和管教都不是为了泄怒,像人管不住自己的脾气那样,而是出于一种热烈的爱,其目的是为了帮助罪人悔改。

老底嘉教会似乎还没有象她的姊妹教会那样受到逼迫,因为没有任何受苦的迹象。但基督警告这个教会:他们不可能继续维持这种半心半意的信仰,而不受任何的惩戒管教。在约翰的时代过去半个多世纪之后,古代的老底嘉教会似乎真的受到了逼迫(见 优西比乌斯的《教会史》 4.26.24)。

所以你要发热心。 zeμlooμ,与 zestos属同一个字根。老底嘉所缺少的就是“热心”(第 15 节)。主呼吁老底嘉教会去体验那种源于对基督真悔改,真献身,真热爱的热心与激情。

也要悔改。见 太 3:2 注释。该动词是单数形式,强调悔改的个人性质。悔改和得救一样,是不可能是集体完成的。亲友的属灵经验,只对他们自己有得救的意义。基督对老底嘉教会的旨意,就是希望他们能为过去而忧伤,对未来充满热情。见本章补充注释。


20. 看哪,我站在门外叩门,若有听见我声音就开门的,我要进到他那里去,我与他,他与我一同坐席。

【本会注释】

我站在。原文动词暗示基督已经站在门口,并且留在那里。祂不倦地表示要祝福向凡接受祂的人,并与他们同在。

。不是第 8 节的机会之门,也不是救恩之门(参 太 25:10 ;路 13:25 注释)。这些门都是由上帝来掌握开关的。本节的门是由人掌管的。他们可以随自己的意思打开或关闭。基督等待着每一个人的决定。这是人心灵的门户。基督藉着祂的爱,祂的道,和祂天意的引导,来叩人情感的门;藉着祂的智慧,来叩人理智的门;藉着祂的主导,叩人良心的门;藉着祂的应许,叩人盼望的门。

本节也可以理解为基督站在人类生命的门口,就是站在人类历史的门口,准备进来祝福那些等候祂的人,与他们同在(见 太 24:33 ;路 12:36 ;雅 5:9 注释)。

与他。没有什么其他举动比一同进餐更能表达相互的友谊和亲密的关系了。基督用这句话承诺要分享我们的经验,同时也邀请我们分享祂的经验(见 加 2:20 ;来 2:14–17 注释)。

坐席。deipneoμ 。特别是指晚上的主餐(见 路 14:12 注释)。该词的使用把本节经文放到了 启 19:9 大婚筵的背景之下。犹太人通常把来生之福比作筵席(见 路 14:15, 16 注释)。


21. 得胜的,我要赐他在我宝座上与我同坐,就如我得了胜,在我父的宝座上与他同坐一般。

【本会注释】

得胜的。见 启 2:7 注释。

赐他…坐。见 太 19:28;路 22:30;参 林前 6:2 ;参 太 25:31 注释。

在我宝座上。得胜者将分享基督的荣耀和权能,就像基督分享祂父的荣耀和权能一样。

就如我得了胜。见 约 16:33 注释。只有在基督得胜的基础上,人才有得胜的希望。

在我父的. 见 可 16:19;弗 1:20;来 1:3;8:1;12:2。


22.(圣)灵向众教会所说的话,凡有耳的,就应当听!’”

【本会注释】

见启2:7注释。


第三章 补充注释

老底嘉信息严厉而强硬的语气曾使一些人认为这个“教会”已经没有希望了。只有把他们的信徒转到非拉铁非“教会”去才行。但这样的结论不符合上下文和解经的正确原则。见 启 1:11 注释,并注意以下几点:

一. 这种看法假定非拉铁非“教会”与老底嘉教会同时存在。但这个假设如果成立的话,其他教会也应该与老底嘉“教会”并存了。同样,如果在属灵上能从老底嘉迁到非拉铁非的话,那就没有理由认为不可以从老底嘉迁到以弗所,或从撒狄迁到示每拿。再者,如果两个或多个教会时期可以并存的话,那就打破了他们相继存在的观念。于是给各教会的信息与历史之间就不再有具体的时间联系了。这样也

就没有正当的理由认为老底嘉信息与其他信息不同,是专门针对我们这个时代的了。

给七教会的每一个信息是针对基督教会某一个历史时期,这种解释的唯一依据是七教会代表基督教历史中七个相继的时期,每一个信息只针对一个时期。只有这样,每个时期的基督徒才能被视为属于某一个教,也只有这样,老底嘉信息才是特指当今的教会。既然把七教会视为七个相继的历史时期,某一个时期的基督徒,就不可能在属灵上被迁到另一个时期。

二. 那种认为老底嘉信徒必须离开他们的教会,成为非拉铁非的信徒才能得救的看法,是基于每一个教会均代表某种属灵状况的观点。七教会中的每一个确实都有其自身的问题。给每个教会的劝勉,警告和应许也都是具有针对性的。但是同样,一些教会的属灵状况也的确要比其他教会理想。

每一个历史时期真诚的基督徒,都应渴望反映所有教会的美好特征,获得赐给所有教会的应许。同样,他也应设法避免各教会的那些不良特征,接受和听从对各教会的警告。从这个角度考虑,这些信息是没有时间限制的。真诚的读者会按照他的需要,将其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而不受他所生活的时代所限制。他不必象征性地把自己从一个教会转到另一个教会去。

三. 一般来说,除了撒狄和老底嘉之外,每一个教会都得到了表扬。除了示每拿和非拉铁非之外,每一个教会都受到了责备。七个教会都得到了应许。因此每一个教会都理想的和不理想的信徒。可是基督从来就没有建议那些在所谓不忠诚教会里的忠诚信徒,把自己的属灵身份转属灵状况较好的教会去。如果祂有这样想,就会呼召人离开撒狄或老底嘉,就象祂呼召人离开巴比伦一样(启 18:4)。但圣经没有记载叫人离开老底嘉或其他教会。 而祂强调抵制每一个教会中罪恶蔓延的唯一方法就是“悔改。” 祂没有建议已经“堕落”和“离弃”了“起初爱心” 的以弗所教会的忠实基督徒迁到示每拿去(见 启 2:4, 5)。祂也没有建议容纳巴兰和尼哥拉一党人教训的别迦摩时代的基督徒(第 14,15 节),转移到以弗所或示每拿去。撒狄的“教会”几乎是死的(启 3:2),但主没有叫里面忠心的信徒转到非拉铁非去。祂也没有指示老底嘉时期的忠实基督徒转到非拉铁非去。至少老底嘉“诚信真实”的见证者基督没有这样指示过。祂只是吩咐他们要“悔改,”并在基督里找到弥补他们品格缺陷的良药(第 18–20 节)。

那种认为基督徒可以藉着属灵的躲避机制,采纳更好形式上的义,来改善自己得救机会的想法,明显违背了我们主的教导(参 路 18:9–14 )。在稗子的比喻中 (太 13:24–30, 37–43),田地的主人让麦子和稗子都“一齐长,等着收割”(第 30 节)。不要用人手把稗子拔除,也不要把麦子移植到另一片田里去的。只有当天上的收割者来把麦子收进主人的仓里,把稗子烧掉的时候,义人与恶人才分别出来(见 路18: 30, 39–42 注释)。

古代老底嘉教会的信徒不会因为迁到非拉铁非而改善他们的属灵状况。上帝对老底嘉教会的旨意,并不包括在属灵上迁移到《启示录》的其他教会里去,而是要他们在心灵和生活上彻底地改变(参 启 3:18–20 注释)。任何其它解决老底嘉病症的方法,都会使人变得假冒为善。

四. 没有其他教会受到了比老底嘉更严厉的责备,也没有其他教会比老底嘉得到基督慈爱更加温柔的凭据,可以与祂有更亲密的交往,或获得更加光荣的奖赏(见 第 19–21 节)。与给其他教会的信息一样,老底嘉的信息并不是对她一味地拒绝。如果老底嘉信徒的属灵贫困是无法弥补的,诚信真实的见证者就不会向他们提供“金子”了。如果他们属灵的视力已是无可救药了,祂也不会将天国的眼药供给他们了。如果他们属灵的“赤身”已经无可挽回了,祂就不会将祂的“白衣”赐给他们了(见 第 17, 18注释)。

在老底嘉显然有得胜者(第 21 节),就象教会以前的历史时期一样。对于这些老底嘉的得胜者,有应许赐给他们,让他们与基督同坐宝座。

目录
注释
切换音频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