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记26章
提要:1 帐幕的十幅幔子。7 山羊毛织成的十一幅幔子。14 公羊皮制作的罩棚盖。15 帐幕的竖板,及其卯和闩。31 约柜的幔子。36 门帘。
1 “你要用十幅幔子做帐幕。这些幔子要用捻的细麻和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制造,并用巧匠的手工绣上基路伯。
【本会注释】
帐幕。原文是mishkan(“住处”),从shakan(“居住”)派生而来,与Shekinah(上帝在至圣所的荣光,出25:22,见出25:8和创3:24注释)有关。“帐幕”现译为“帐棚”或“住处” 更为准确。
这里描述除了香坛以外“帐幕”中所有的圣物。出30:1-10述及香坛。本章只记录与制造圣幕本身有关的指示。帐幕有两个主要部分:
一,一个敞开一面的四边形围墙,长30肘、宽10肘、高10肘(13.34 x 4.45 x 4.45米;见出25:10注释)。三面是用包金的皂荚木板制成的。
二,一个用山羊毛制成的罩棚,顶部可能是平的,罩在帐幕上。用“染红的公羊皮”,即鞣过的公羊皮,和“海狗皮”(见出25:5注释)制成的外罩盖在山羊毛的罩棚之上。
帐幕还有若干次要部分,如:
一,“卯”,或座,用以固定和支撑围绕帐幕的垂直的板。
二,用来将这些板子固定在一起的“闩”。
三,用柱子从帐幕的一边拉到另一边的“幔子”,把帐幕的两层分隔开来。前面的“圣所”,即“头一层帐幕”,是“至圣所”的两倍长(出26:15-25,33;见王上6:16-20;来9:2-7),即长20肘、宽10肘(8.89 x 4.46米)。“至圣所”长10肘、宽10肘(即边长4.45米的正方形)。
四,“帘子”,遮住帐幕的前面敞开的一面,因为这一面没有木板。
十幅幔子。这些幔子连成“大片”,作为四层“罩棚”中最里面的一层(出26:7,14),因此是两层圣所顶棚的内层。这些幔子比外层的幔子短两肘(第7节),使每边内层的罩棚都比外层的罩棚短一肘。
基路伯。亚何利亚伯绣花时所用的材料与这里所提到的完全相同,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这些“基路伯”是绣在“幔子”里(出35:35;38:23)的。这些基路伯象征服侍耶和华并遵行其吩咐的天使(诗103:20,21;见创3:24注释)。
2 每幅幔子要长二十八肘,宽四肘,幔子都要一样的尺寸。
【本会注释】
每幅幔子长12.45米,宽 1.78米。从外面看,帐幕没有任何特别引人注目的地方。但里面却是一个极其华美的艺术品,包括其中的金子,蓝色紫色朱红色的“幔子”、以及绣在上面的基路伯。
3 这五幅幔子要幅幅相连;那五幅幔子也要幅幅相连。
4 在这相连的幔子末幅边上要做蓝色的钮扣;在那相连的幔子末幅边上也要照样做。
5 要在这相连的幔子上做五十个钮扣;在那相连的幔子上也做五十个钮扣,都要两两相对。
6 又要做五十个金钩,用钩使幔子相连,这才成了一个帐幕。
7 “你要用山羊毛织十一幅幔子,作为帐幕以上的罩棚。
【本会注释】
阿拉伯人至今仍用山羊毛来织帐棚。山羊毛赋予圣所以强度,使它能抵御潮湿和暴风雨的天气。这些“幔子”比里面的细麻幔子长两肘,有13.34米长,铺在帐幕的平顶上,两侧垂到银“卯”或座的顶端(见第19节)。这些幔子足以覆盖帐幕的后墙,并保护帐幕前面的上部。
8 每幅幔子要长三十肘,宽四肘;十一幅幔子都要一样的尺寸。
9 要把五幅幔子连成一幅,又把六幅幔子连成一幅,这第六幅幔子要在罩棚的前面摺上去。
10 在这相连的幔子末幅边上要做五十个钮扣;在那相连的幔子末幅边上也做五十个钮扣。
11 又要做五十个铜钩,钩在钮扣中,使罩棚连成一个。
12 罩棚的幔子所余那垂下来的半幅幔子,要垂在帐幕的后头。
13 罩棚的幔子所余长的,这边一肘,那边一肘,要垂在帐幕的两旁,遮盖帐幕。
14 又要用染红的公羊皮做罩棚的盖;再用海狗皮做一层罩棚上的顶盖。
【本会注释】
公羊皮。这个“盖”要覆盖在“山羊毛的幔子”上,更好地抵御恶劣的气候。这里没有提到尺寸,但一定足以遮盖山羊毛的幔子(第7节)。
海狗皮。见出25:5注释。
15 “你要用皂荚木做帐幕的竖板。
【本会注释】
竖板的规格是4.45 x 0.66米(第16节),靠把每块板上的两个“榫”(第17节)插入两个银“卯”或座中而固定。这些板都包着金(第29节)。
16 每块要长十肘,宽一肘半;
17 每块必有两榫相对。帐幕一切的板都要这样做。
18 帐幕的南面要做板二十块。
19 在这二十块板底下要做四十个带卯的银座,两卯接这块板上的两榫,两卯接那块板上的两榫。
【本会注释】
这些带卯的座各重一他连得(出38:27,或34.2公斤)每个卯都可铸成一个边长略小于14.7厘米的立方体。“”这些“卯”一个挨一个地安放在地上,连成板墙的根基。北面的墙也需要四十个“卯”(出26:21),西面的墙需要16个,两层圣所之间的柱子需要4个,共要100个“卯”(出38:27)。按照某些注释家的解释,帐幕靠着银座从地上立起来,象征教会与世界的分离。它在这里没有永久的安息之地,但凭着信心等候那“有根基的城,就是上帝所经营所建造的”(来11:10)。“我们在这里本没有常存的城,乃是寻求那将来的城”(来13:14)。
20 帐幕第二面,就是北面,也要做板二十块
21 和带卯的银座四十个;这板底下有两卯,那板底下也有两卯。
22 帐幕的后面,就是西面,要做板六块。
23 帐幕后面的拐角要做板两块。
24 板的下半截要双的,上半截要整的,直顶到第一个环子;两块都要这样做两个拐角。
25 必有八块板和十六个带卯的银座;这板底下有两卯,那板底下也有两卯。
26 “你要用皂荚木作闩:为帐幕这面的板作五闩,
【本会注释】
为了固定木扳,撑住墙体,两侧和西面要各做“五闩”,其中的四个要穿过固定在扳上的“环”。每面墙的第五个即中间的“闩”要穿过板的中心(见第28节)。每面墙上的四个可见的闩可能是在帐幕的外面。
27 为帐幕那面的板做五闩,又为帐幕后面的板做五闩。
28 板腰间的中闩要从这一头通到那一头。
29 板要用金子包裹,又要做板上的金环套闩;闩也要用金子包裹。
30 要照着在山上指示你的样式立起帐幕。
31 “你要用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和捻的细麻织幔子,以巧匠的手工绣上基路伯。
【本会注释】
这与帐幕顶棚和墙壁内罩的“十幅幔子”是一样的材料和工艺(第1节)。这些幔子也要用银线和金线绣上基路伯的图案(《先祖与先知》第345页)。
32 要把幔子挂在四根包金的皂荚木柱子上,柱子上当有金钩,柱子安在四个带卯的银座上。
【本会注释】
“幔子”(第31节)要“挂在四根……柱子上”。“帐幕的门帘”要挂在“五根柱子”上(第36,37节)。内幔没有延伸到屋顶,所以在圣所里可以看到部分施恩座上显现的上帝荣光(《先祖与先知》第353页)。四根柱子上有“金钩”, 柱子和墙扳一样都安在“带卯的银座”上(第15,19节)。
33 要使幔子垂在钩子下,把法柜抬进幔子内;这幔子要将圣所和至圣所隔开。
【本会注释】
钩子是挂幔子的。大祭司只能一年一次,在赎罪日进到把圣所与至圣所分开的幔子里面(利16;来9:7)。“常献”的各种崇事都是在幔子外面,也就是在圣所里进行的。
34 又要把施恩座安在至圣所内的法柜上,
35 把桌子安在幔子外帐幕的北面;把灯台安在帐幕的南面,彼此相对。
36 “你要拿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和捻的细麻,用绣花的手工织帐幕的门帘。
【本会注释】
“门帘”遮住帐幕的东面即前面。有些圣经学者认为这个帘子可以根据需要而升降。
37 要用皂荚木为帘子做五根柱子,用金子包裹。柱子上当有金钩;又要为柱子用铜铸造五个带卯的座。”
【本会注释】
关于帐幕是平顶还是人字形顶存在不同的意见。更多的证据表明是平顶:
一,外层的罩棚(第8节)长30肘,刚好是遮住平顶和两边包金墙板所需要的长度。人字形的顶棚将增加顶部罩棚的长度,缩短了覆盖两侧的长度。这样,包金板的底部多少就会露出一些。但金子是留作帐幕内饰的。内层的幔子比盖外面的三层幔子短两肘,说明外层的幔子是起保护作用的,而且几乎拖到地面。
二,圣经中没有明说或暗示使用横梁,也没有说五根“柱子”是长短不一的。
三,圣经中没有提遮盖人字形三角顶棚的方法。它不大可能是敞开的。顺便说一下,分隔圣所与至圣所的幔子并没有延伸到屋顶(《先祖与先知》第353页)。这样,在圣所里可以看到一部分从上面透出来的上帝的荣光。
四,帐幕是一个临时性的,可以搬动的建筑,专为在旷野飘流而设计的。这个建筑要一直用到相对永久的建筑在应许之地建造起来为止。干燥的旷野极少降雨,所以平顶不会带来不便。
尽管虽然我们没有直接的证据,但棚顶很有可能是平的。人字形顶棚的帐幕图是出于画家的想象。
出埃及记27章
提要:1 燔祭坛和相关的器具。9 帐幕的院子用帷子和柱子围住。18 院子的大小。20 点灯的油。
1 “你要用皂荚木做坛。这坛要四方的,长五肘,宽五肘,高三肘。
【本会注释】
坛是边长约2.22米的正方形,高1.33米。古代神庙的周围通常有开阔的地方用来献祭和排烟。在记录帐幕的时候,是先描述器具的。同样,在记叙院子以前也先描述坛。这其实更象是一个坛的框架而不象坛(第8节)。古代的坛通常都是方的,和这里一样(见代下4:1),或者是圆形的。
燔祭坛和燔祭所流的血,象征着基督赎罪牺牲的伟大福音真理(赛53:4-7,10;徒20:28;弗1:5-7;来13:10-12;彼前1:18,19;启5:9)。坛的位置靠近院子门口,说明罪人首先需要让基督的宝血洗净他的罪孽(见来9:13,14;约壹1:7;启7:14),否则他无法来到上帝面前敬拜祂(来9:22)。坛见证了人的罪以及他需要赎罪并与上帝和好,然后向他保证这一切都已完成(约1:29;罗5:10;林后5:18,19;西1:20)。
2 要在坛的四拐角上做四个角,与坛接连一块,用铜把坛包裹。
【本会注释】
这些角是从坛的四个拐角上突出来的。“接连一块,”说明角是坛的一部分,而不是外加的。祭司要用他蘸着赎罪祭之血的手指抹这些角(出29:12;利8:15;9:9;16:18)。等候宰杀的祭牲有时栓在角上(诗118:27)。寻求避难的罪犯有时会抓住角(王上1:50,51;2:28)。先知哈巴谷在生动描绘我们被钉之主的复临时,说“从他手里射出光线”(哈3:4,“光线”原文是“角”);在基督圣手的钉痕中,“藏着他的能力”。
“角”的原文qeren本来指动物的角(申33:17)。有角的动物经常用角来攻击其他的动物,所以角就成了力量的象征(撒上2:1,10;诗75:10;112:9等)。据此,大卫称上帝为“拯救我的角”(撒下22:3;诗18:2;路1:69)。“角”也象征着上帝选民的力量(诗148:14;结29:21等),所以“角”也是民族力量的象征。先知通常采用角的这种意义(耶48:25;但8:3;7:11;启12:3等)。
3 要做盆,收去坛上的灰,又做铲子、盘子、肉锸子、火鼎;坛上一切的器具都用铜做。
【本会注释】
盆。“铲子”用来从坛中除灰,并将灰放在“盆”里。“盘子”用来接祭牲的血,再倒在坛上。“肉锸子”是三叉的叉子(撒上2:13),用来把切成的祭牲肉块摆在坛上。“火鼎”用来把余火从坛上取走。
铜。指青铜,就是铜锡合金。当时人们还不知道用铜和锌制成黄铜。
4 要为坛做一个铜网,在网的四角上做四个铜环,
【本会注释】
一扎张沉重的青铜网装在坛底部和顶部之间的半腰处(第5节)。铜网的四角有铜环。抬坛的杠要包上铜,穿过这些环(第6,7节)。
5 把网安在坛四面的围腰板以下,使网从下达到坛的半腰。
【本会注释】
可能是一个架子,位于坛的顶部,好让祭司摆放祭物。
6 又要用皂荚木为坛做杠,用铜包裹。
7 这杠要穿在坛两旁的环子内,用以抬坛。
8 要用板做坛,坛是空的,都照着在山上指示你的样式做。”
9 “你要做帐幕的院子。院子的南面要用捻的细麻做帷子,长一百肘。
【本会注释】
院子的南面和北面要用细麻做的“帷子”围起来。院子约长为44.45米。
10 帷子的柱子要二十根,带卯的铜座二十个。柱子上的钩子和杆子都要用银子做。
11 北面也当有帷子,长一百肘,帷子的柱子二十根,带卯的铜座二十个。柱子上的钩子和杆子都要用银子做。
12 院子的西面当有帷子,宽五十肘,帷子的柱子十根,带卯的座十个。
【本会注释】
西面的幔子是南北面的一半,约22.23米。所以院子是长方形的。
13 院子的东面要宽五十肘。
14 门这边的帷子要十五肘,帷子的柱子三根,带卯的座三个。
15 门那边的帷子也要十五肘,帷子的柱子三根,带卯的座三个。
16 院子的门当有帘子,长二十肘,要拿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和捻的细麻,用绣花的手工织成,柱子四根,带卯的座四个。
【本会注释】
院子东面的中间有一个“帘子”,长约8米。在“门”的两边有6.65米长的“帷子”。帷子的材料与“幔子”和“罩棚的门帘”相同(出26:33,36)。
17 院子四围一切的柱子都要用银杆连络,柱子上的钩子要用银做,带卯的座要用铜做。
【本会注释】
共有60根柱子支撑院子周围的“帷子”。每根相隔3.46米。“柱子”可能是用包铜的皂荚木制成的,插在铜的“卯”或座中(第10节)。没有说明这些“卯”的重量。但每个卯一定略轻于一他连得(见出38:29-31)。
18 院子要长一百肘,宽五十肘,高五肘,帷子要用捻的细麻做,带卯的座要用铜做。
【本会注释】
院子周围“帷子”的高度是5肘,约为3.46米,是帐幕高度的一半,因此从院外可以清楚地看见帐幕(《先祖与先知》第347页)。只有祭司和利未人才能在院子里自由活动。院子象征人类从世界到上帝的第一阶段。在与上帝的交往之前,必须先在燔祭坛上献赎罪祭和洗濯盆中洗濯(出30:18)。
19 帐幕各样用处的器具,并帐幕一切的橛子,和院子里一切的橛子,都要用铜做。”
【本会注释】
用于圣所崇事的器具一定有很多,其中有盆子(出30:18)。“橛子”就是帐篷桩,用来拉紧帐幕的盖子并固定“柱子”。这些小的部件在支搭帐幕时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可能无法与两层圣幕中的器具和燔祭坛相媲美;但如果没有它们,祭司的工作就无法进行。它们就象上帝安排“在教会”里“帮助人的”,是不可缺少的(林前12:28)。
20 “你要吩咐以色列人,把那为点灯捣成的清橄榄油拿来给你,使灯常常点着。
【本会注释】
清橄榄油。是生橄榄在研钵中“捣成”的,而不是在磨房中磨出来的。
常常点着。七盏灯绝不可同时熄灭,而要昼夜不停地点着(《先祖与先知》第348页),除了帐幕从一个营地搬到另一个营地时。早晨和黄昏要打理这些灯(出30:7,8)。
21 在会幕中法柜前的幔外,亚伦和他的儿子,从晚上到早晨,要在耶和华面前经理这灯。这要作以色列人世世代代永远的定例。”
【本会注释】
会幕。上帝在这里与摩西相会(出25:22),百姓也在这里聚集与上帝相会的(出29:42;民10:3)。
法柜前。就是在装有十诫“法版”的约柜前(出31:18;32:15,16)。
从晚上到早晨。应以特别的关照确保灯不在夜间熄灭。“永远的定例”在《出埃及记》中并不多见,所以一定是特别重要的。“长明灯”(见利24:2)是纪念那位在祂里面“毫无黑暗”的主(约壹1:5)。教会也应该始终是“世上的光”(太5:14)。其光永不可熄灭(见约3:19-21)。圣所中的“长明灯”象征那“真光”、“人的光”(约1:4-9;《历代愿望》第464页)。它也指圣经,就是我们脚前的灯(诗119:105;赛40:8)。橄榄油象征着圣灵。因为圣灵是属灵照明的源头和工具(亚4:2-6;徒2:1-4)。
上帝的旨意是要以色列人成为周围民族的光(《天路》第286页)。犹太人的“长处”,“第一是上帝的圣言交托他们”(罗3:1,2)──就是预言永生之道来临的话语。这道是“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的“真光”(亚4:1-4;约1:9;《历代愿望》第463页)。
出埃及记28章
提要:1 亚伦和他的儿子分别出担任祭司。2 指定圣衣。6 以弗得。15 带有十二块宝石的胸牌。30 乌陵和土明。31 带有石榴和铃铛的以弗得外袍。36 面牌。39 织成的内袍。40 亚伦儿子的衣袍。
1 “你要从以色列人中,使你的哥哥亚伦和他的儿子拿答、亚比户、以利亚撒、以他玛一同就近你,给我供祭司的职分。
【本会注释】
迄今摩西一直是上帝与百姓交流的唯一媒介。一些原来属于他的任务现在要交给他的哥哥亚伦和侄子们。摩西是极其谦和的人(民12:3),欣然交出了自己的权力,表现出高贵和上帝般的品格(利8:1-30;参约3:30)。他认识到随着律法的颁布和帐幕的建成,需要有专职的祭司。上帝律法的口头公布,使人们增强了对罪的认识(罗3:20;7:9)。这就需要有祭司在罪人与圣洁的上帝之间进行调停(见来2:17;5:1-3),作为圣的与俗之间的链环。另外,圣约使以色列人成为“祭司的国度”(出19:5,6)。亚伦的家作为百姓的代表正式回应这种要求民族担任祭司的呼召(民3:12;8:17,18)。上帝设立帐幕是为了“住在” 祂的百姓中间(出25:8),但只有那些分别为圣担任百姓代表的祭司才可以接近圣所里神圣的所在。因此,当大祭司为百姓向上帝代求时,他是以他们的名义这样做的。
拿答和亚比户总列在一起,就象以利亚撒和以他玛列在一起一样。这种排列可能是由于拿答和亚比户因犯罪而早死(利10:1,2)。以他玛个人在他哥哥们死后的情况不详(利10:6,12)。以利亚撒后来成为大祭司(民34:17;书14:1)。以他玛的祭司家族包括以利在内(撒上1:9;参王上2:27与代上24:3,6),并一直延续到了被掳回归以后(拉8:2)。
2 你要给你哥哥亚伦做圣衣为荣耀,为华美。
【本会注释】
圣衣。现在结束了对帐幕中器具的描述,转到了在那里供职的人身上。上帝选好了祭司以后,开始为他们指定特别的制服,作为他们职位的标志。
为荣耀。圣衣的目的是要提高祭司在百姓眼中的地位,使他们更加尊敬祭司的工作。这种祭司的服装也使他们显得与众不同,在某种意义上超过本民族其他的阶层。就祭司本身而言,圣衣不断提醒他们自己的圣洁身份,以及这种身份所要求的圣洁生活,使他们记住自己是“上帝奥秘事的管家”(林前4:1)。
为华美。好与祭司供职之帐幕的富丽堂皇相匹配,并强调“圣洁的美”(代上16:29;诗29:2;96:9)。大自然的美说明创造主是爱美的。祂喜欢看到我们敬拜祂时所表现的美。大祭司的圣衣与普通祭司的衣服不同,要漂亮得多。在布料中织入金丝,镶上宝石闪闪发光。一切都是为了使衣服显得美丽动人。祭司在圣所服务时要穿上圣衣,但在其他场合则不能穿(见出35:19;利16:4,23,24;结42:14;44:19)。这些衣服象征上帝的品格。祂希望这种品格能反映在祂子民的心中和生活上(见赛64:6;61:10;亚3:3,4;太22:11;启19:8)。大祭司圣衣的颜色和材料与圣所幔子和门帘的材料一样,说明大祭司所代表敬拜者的品格,必须与圣所的性质一致(见太5:48;22:11-13;弗1:3,4;2:6;西3:1,2;雅1:27;约壹2:15-17)。
3 又要吩咐一切心中有智慧的,就是我用智慧的灵所充满的,给亚伦做衣服,使他分别为圣,可以给我供祭司的职分。
【本会注释】
心中有智慧的。犹太人认为心是智慧的所在处,但现代人认为心是情感的所在处(出31:6;35:10,25;伯9:4;箴11:29等)。
使他分别为圣。亚伦要穿上这些“衣服”,作为他献身仪式的一部分(出29:5-9;利8:7-13)。他继承大祭司职位的“儿子” 也要穿这些衣服。
4 所要做的就是胸牌、以弗得、外袍、杂色的内袍、冠冕、腰带,使你哥哥亚伦和他儿子穿这圣服,可以给我供祭司的职分。
5 要用金线和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并细麻去做。
【本会注释】
除了金线以外,这些材料与分隔圣所和至圣所的幔子(出26:31)、十幅内层的幔子(出26:1)以及“帐幕的门帘”(出26:36)是一样的。
6 “他们要拿金线和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并捻的细麻,用巧匠的手工做以弗得。
【本会注释】
以弗得被视为祭司服饰中最神圣的部分,是祭司职务的象征(撒上2:18,28;14:3;22:18),用来固定“胸牌”,两块红玛瑙,以及乌陵和土明(出28:9,30)。这是分成两片的马甲,一片遮盖前胸,另一片遮盖后背,用两条“肩带”(第7节)和腰部“巧工织的带子”连在一起(第8节)。这带子是以弗得的一部分,缠在身上固定以弗得的两部分。极细的“金线”是在布料织成以后再织进去的,就象埃及的通常做法(见出39:3)。“巧匠的手工”(第6节)指技艺高明的匠人所做的活。以色列人可能从埃及携带了小型手动织布机。以弗得所用的蓝色、紫色、朱红色线、细麻、金线、和宝石赋予它以丰富多彩的华丽色调,使之成为祭司服饰中最荣美的。多样性本身就具有魅力,而且也是教会的特征,因为“恩赐原有分别,圣灵却是一位”(林前12:4)。
7 以弗得当有两条肩带,接上两头,使他相连。
8 其上巧工织的带子,要和以弗得一样的做法,用以束上,与以弗得接连一块,要用金线和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并捻的细麻做成。
9 要取两块红玛瑙,在上面刻以色列儿子的名字:
【本会注释】
关于“红玛瑙”是什么宝石,有不同的看法。七十士译本译为“绿宝石”。约瑟弗斯称之为“缠丝玛瑙”,是红玛瑙中最好的一种(《上古史》iii.7.5)。本节很可能指极适宜雕刻的红玛瑙。埃及王室的图章戒指会刻上主人的名字。
10 六个名字在这块宝石上,六个名字在那块宝石上,都照他们生来的次序。
11 要用刻宝石的手工,彷佛刻图书,按着以色列儿子的名字,刻这两块宝石,要镶在金槽上。
12 要将这两块宝石安在以弗得的两条肩带上,为以色列人做纪念石。亚伦要在两肩上担他们的名字,在耶和华面前作为纪念。
13 要用金子做二槽,
【本会注释】
“槽”是金丝镂空的底座,是埃及常见的装饰品,可能缝在以弗得上。“两条链子”(第14节)或金丝拧成的细索系在槽上。“拧工”就是“捻成”或“编成”。这些宝石提醒大祭司,他肩负着在十二支派与上帝之间代求的庄严神圣的职责,也向上帝显示,大祭司是代表这些支派并为他们服务的。
14 又拿精金,用拧工彷佛拧绳子,做两条链子,把这拧成的链子搭在二槽上。”
15 “你要用巧匠的手工做一个决断的胸牌。要和以弗得一样的做法:用金线和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并捻的细麻做成。
【本会注释】
详细描述大祭司制服这一部分(第15-30节),表明其复杂性和重要性。以弗得的主要目的就是固定胸牌。胸牌是以弗得穿上以后再挂上去的。胸牌是以弗得的主要装饰。“胸牌”原文的意思就是“装饰”。这一定是大祭司服饰中最璀璨醒目的部分。它被称为“决断的胸牌”,主要用来装“乌陵和土明”(第30节)。乌陵和土明是用来求问上帝并显示祂对祂百姓旨意的。胸牌的材料和以弗得一样(第6节)。
16 这胸牌要四方的,叠为两层,长一虎口,宽一虎口。
【本会注释】
两层的厚度会增加装十二颗重宝石的胸牌的强度。“一虎口”等于半肘,约为10-1/3英寸。
17 要在上面镶宝石四行:第一行是红宝石、红璧玺、红玉;
18 第二行是绿宝石、蓝宝石、金钢石;
19 第三行是紫玛瑙、白玛瑙、紫晶;
20 第四行是水苍玉、红玛瑙、碧玉。这都要镶在金槽中。
21 这些宝石都要按着以色列十二个儿子的名字,彷佛刻图书,刻十二个支派的名字。
【本会注释】
以色列十二个儿子的名字,指十二个支派。每一块宝石上刻着一个名字。刻在十二块宝石上的名字说明人在我们天父眼中的价值。上帝视祂的子民为祂心爱宝匣中的宝石(玛3:17)。祂视祂的教会为“佩戴妆饰”的新娘(赛61:10),是祂特别的财富(出19:5)。
在《启示录》中,新耶路撒冷城墙的“十二个门”和“十二根基”都是宝石,上面分别写着“以色列十二个支派的名字”和“羔羊十二使徒的名字”(启21:12,14)。十二个支派中的每一个都用一颗与众不同的宝石来代表,这说明每一个基督徒都有个性,在上天看来有他独特的美。上帝不希望我们成为一样的人。祂尊重我们的人格和为祂所做的事。人的经验和能力是有差异的。“恩赐原有分别”,但“圣灵却是一位”(林前12:4-7)。每一个名字刻在一颗宝石上也说明,上帝认识,关爱和眷顾祂子民中的每一个人(诗87:5,6;赛57:15;太25:40,45;路15:3-10)。
本章对细节的专注,给那些认为自己没有为上帝做什么大事的人带来鼓励。若没有细节微妙的美,那些更醒目更重要的事情就没有合适的背景。没有前者,后者就无法运作。我们不要藐视那些“小事”(亚4:10),就是凭爱心作出的微小服务。即使“这小子里的一个”的“一杯凉水”,都“不能不得赏赐”(太10:42)。
22 要在胸牌上用精金拧成如绳的链子。
【本会注释】
这些链子与第14节中“两条链子” 的制造方法相同,就是用金丝拧成的细索。
23 在胸牌上也要做两个金环,安在胸牌的两头。
【本会注释】
金环用来把胸牌系在以弗得上。一共有四个,上面一头一个(第23节),下面也一头一个(第26节)。金丝拧成的细索穿过上面的两个环系在肩带宝石的“两槽上”,即金丝镂空的底座上(第25节;参第11-14节)。一根蓝色的细带子透过下面的两个环,系在以弗得前面“巧工织的带子上”的两个环上(第26-28节)。这样,四角都固定的胸牌就不会与“以弗得离缝”了(第28节)。
24 要把那两条拧成的金链子,穿过胸牌两头的环子。
25 又要把链子的那两头接在两槽上,安在以弗得前面肩带上。
26 要做两个金环,安在胸牌的两头,在以弗得里面的边上。
27 又要做两个金环,安在以弗得前面两条肩带的下边,挨近相接之处,在以弗得巧工织的带子以上。
28 要用蓝细带子把胸牌的环子与以弗得的环子系住,使胸牌贴在以弗得巧工织的带子上,不可与以弗得离缝。
29 亚伦进圣所的时候,要将决断胸牌,就是刻着以色列儿子名字的,带在胸前,在耶和华面前常作纪念。
【本会注释】
带在胸前。亚伦和他以后的大祭司一样,不仅要将以色列儿子的名字带在肩上(第12节)而且要放“在他的心上”。这样,他就常将他们呈于耶和华面前。带在肩上表明他对他们负有严肃的责任,放在心上说明他对于他们的爱心和感情。每当他代表百姓进入帐幕时,他的心就在就耶和华面前屈服,因为他意识到他们的罪和需求。我们的大祭司基督在天上圣所中(来3:1;8:1,2)已经负起了拯救我们的责任,因为恩典之国的“政权”担“在祂的肩头上”(赛9:6)。祂也将我们放在祂的心上(见加2:20),因祂在我们一切的“苦难”中与我们“同受苦难”。祂也“体恤我们的软弱”(赛63:8,9;来2:14-18;4:14-16)。
作记念。大祭司“常”带着以色列人的名字,使他们能够一直在上帝面前被记念。他永不可忘记他作为他们的代表的身份和职责。同样,基督也“长远活着,替”我们“祈求”(来7:25),将我们“铭刻在”祂的“掌上”(赛49:16)。
30 又要将乌陵和土明放在决断的胸牌里;亚伦进到耶和华面前的时候,要带在胸前,在耶和华面前常将以色列人的决断牌带在胸前。”
【本会注释】
“乌陵”和“土明”的意思分别是“光”和“完全”。约瑟弗斯虽然没有特别提到乌陵和土明的名称,但他却讲到大祭司胸牌上的宝石“发光”。他说这种光在两个世纪以前因罪孽的流行而消失了(《上古史》iii.8.9)。上帝借着这两块宝石来显明祂的旨意。环绕乌陵的光环表示上帝赞成呈于祂面前的事;遮蔽土明的阴云表示祂不赞成(《祖知》第351页)。相关的例子见撒上23:9-12;28:6;30:7,8。胸牌与大祭司圣衣的关系就象施恩座与圣所的关系一样。两者都显示了上帝的荣耀和祂的旨意(参出25:22;诗80:1;赛37:16)。
31 “你要做以弗得的外袍,颜色全是蓝的。
【本会注释】
“外袍”穿在大祭司以弗得的里面。它是织成无缝的(出39:22;《先祖与先知》第351页;《历代愿望》第746页)。这蓝色外袍的背景,与胸牌和以弗得丰富多彩的颜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外袍象征完全的品格,是相信基督的人所要穿的“义袍”(赛61:10;亚3:4)。它是“织成”而无缝的,所以又象征耶稣所穿的“没有缝儿”的里衣(约19:23),以及上帝希望祂教会的合一(约17:21-23;弗4:3,5,11-13)。
32 袍上要为头留一领口,口的周围织出领边来,彷佛铠甲的领口,免得破裂。
【本会注释】
这是为了让大祭司伸出头来。“领边”要加固,以防止领口撕坏或磨破。
33 袍子周围底边上要用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做石榴。在袍子周围的石榴中间要有金铃铛:
【本会注释】
这些可能是石榴状的缨子,安在袍子的“底边”上。
34 一个金铃铛一个石榴,一个金铃铛一个石榴,在袍子周围的底边上。
【本会注释】
“铃铛”是用纯金制成的(出39:25),与“石榴”交替排列。大祭司在圣所中服务时,百姓可以听到铃铛的响声(出28:35)。叮当作响的铃铛使敬拜者知道他在上帝面前为他们供职,并使他们在默想和祈祷中随着他而经历祭司礼仪的各个阶段。在崇拜时铃铛的响声使祭司与百姓结合在一起。大祭司如果不穿外袍及其铃铛而主持圣所的崇事,他就会破坏这种团契精神,使百姓与他们的代求者分离了。他的服侍将成为一种空洞的程序。这是不可原谅。为了强调百姓与他们代表之间这种联系的重要性,这种疏忽将处以死刑(第35节)。铃铛和石榴提醒我们,我们现在可以凭着信坦然无惧地“因耶稣的血……进入至圣所” 祈求罪得赦免(来4:16;10:19)。我们也可以因信而听见从圣所中发出的声音,我们的心思意念从而上达基督坐在上帝的右边为我们代求的地方(罗8:34;西3:1-3;来8:1,2;《善恶之争》第427页)。
35 亚伦供职的时候要穿这袍子。他进圣所到耶和华面前,以及出来的时候,袍上的响声必被听见,使他不至于死亡。
36 “你要用精金做一面牌,在上面按刻图书之法刻着‘归耶和华为圣’。
【本会注释】
这是冠冕(第37节)最显眼、最重要的部分,置于前面、前额的上方,这样就引起普遍的关注,甚至可能比胸牌更引人注目。其位置使之成为“整个祭司服饰的最高点”。上面所刻的“归耶和华为圣”更增添了它的力量和意义。这些字赋予百姓最高的宗教观念,指出它最高的目的(利11:44,45;来12:14;彼前1:15,16)。它经常提醒告戒我们,一切的敬拜活动如果没有这一要素,在上帝眼中都将成为欺骗(见赛1:11-17)。就大祭司而言,这使他明白他的服侍不应是一种形式,而是要使他自己和百姓的生活分别为圣。这对于今日上帝的传道人来说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训(赛52:11;彼前5:2,3)。凡未能如此生活和行事的传道人是上天所严厉谴责的(撒上2:12-36;3:11-14;4:11;玛2:1-9)。冠冕上的铭文极其重要,所以在冠冕之前提到。
37 要用一条蓝细带子将牌系在冠冕的前面。
【本会注释】
一条蓝细带子。据出39:31,这个“蓝细带子”把“牌”系在冠冕上。
牌。约瑟弗斯在描述大祭司的圣衣时说:“他头戴一顶帽子,不是圆锥形的,……看起来象一个冠冕,用宽带制成,材料却是细麻的;它缠绕多圈,缝在一起”(《上古史》iii。7。3)。据此,“冠冕”是一种头巾式的无沿帽。
38 这牌必在亚伦的额上,亚伦要担当干犯圣物条例的罪孽;这圣物是以色列人在一切的圣礼物上所分别为圣的。这牌要常在他的额上,使他们可以在耶和华面前蒙悦纳。
【本会注释】
大祭司供职时“常在他的额上”的铭文使他记住自己作为百姓代表的庄严职责。他这样穿戴,就仿佛穿戴了那刻在面牌上的“圣洁”。他象征和预表那位“不知罪”而“替我们成为罪”的主(林后5:21)。只有借着祂才能在天父面前成就真正的赎罪。
39 要用杂色细麻线织内袍,用细麻布做冠冕,又用绣花的手工做腰带。
【本会注释】
织。“内袍”穿在“细麻布裤子”即内裤外面(见第42节),是白色的细麻布束腰长袍。关于这件内袍,约瑟夫写道:“这件衣裳垂到脚部,贴身而穿;并有紧裹手臂的袖子”(《上古史》iii.7.2)。
腰带。是用“杂色的细麻线”,用手工织成的(出39:29)。
绣花的手工。腰带系在内袍上,藏在以弗得的外袍里,所以是看不见的。虽然看不见,却是美丽而贵重的。这教训我们,凡奉献为上帝服务的事物,不论看得见还是看不见,都应该是最好的。我们从事上帝圣工的动机应当是尊荣上帝,而不是只做一些讨人喜欢的事(加1:10;帖前2:4)。真正的敬虔是不论看得见还是看不见,是公开还是隐秘,都会在上帝的一切事上努力追求忠心,诚实和称职(弗6:5-7)。
40 “你要为亚伦的儿子做内袍、腰带、裹头巾,为荣耀,为华美。
【本会注释】
为亚伦的儿子。第40-43节描写了普通祭司的衣着。“腰带”的材料和做工可能与大祭司的一样。“裹头巾”就是细麻布的头巾。
为荣耀。值得注意的是一般祭司的简朴服装,即白色细麻衣,也和大祭司的服饰一样是“为荣耀、为华美”(见第2节)。白色在圣经中象征纯洁(启4:4;7:9,14;19:8)。
41 要把这些给你的哥哥亚伦和他的儿子穿戴,又要膏他们,将他们分别为圣,好给我供祭司的职分。
42 要给他们做细麻布裤子,遮掩下体;裤子当从腰达到大腿。
【本会注释】
细麻布裤子,就是从腰到膝盖以上的细麻布内裤。
43 亚伦和他儿子进入会幕,或就近坛,在圣所供职的时候必穿上,免得担罪而死。这要为亚伦和他的后裔作永远的定例。”
【本会注释】
会幕。见出27:21注释。当“亚伦和他儿子”履行圣所的神圣职责时,始终要穿着祭司的衣袍,免得因犯亵渎圣物的罪而被处以死刑。
祭司的职务既是代表性的,也是代求性的。大祭司在上帝面前特别代表百姓并为他们代求(亚3:3-5;来2:17;5:1;8:3)。他是圣洁的上帝和不圣洁的百姓之间重要的链环。在这两个方面,祭司的职分都预表了基督的职分;预表这个职务本身(来3:1);预表祂个人和职务的圣洁(来4:15;7:26);预表祂作为祂子民的代表(来6:19,20);预表祂担任中保和代求的工作(来9:11,12,24);预表祂在天上的荣耀(来2:9)。
出埃及记29章
提要:1 祭司分别为圣的祭和礼。38 常献的燔祭。45 上帝要住在以色列人中间的应许。
1 “你使亚伦和他儿子成圣,给我供祭司的职分,要如此行:取一只公牛犊,两只无残疾的公绵羊,
【本会注释】
要如此行。就是分别为圣的礼(见出28:41)。要准备“一只公牛犊”和“两只……公绵羊” 做为授职和膏立以后所献的祭。说明为什么要先提这个准备工作。
无残疾。直译为“完全”,否则就是得罪上帝(玛1:6-14)。分别为圣之礼的整个过程都强调必须圣洁。每一个传福音的人都要认真研究出28和29章,以充分了解他圣职的性质和责任。
2 无酵饼和调油的无酵饼,与抹油的无酵薄饼;这都要用细麦面做成。
【本会注释】
无酵饼。从仪文上说要比发酵饼更纯洁,因为发酵象征罪恶和腐败(出12:15;太16:6,12;林前5:6-8)。
调油的。无酵饼是调油的,无酵薄饼则是抹油的。
3 这饼要装在一个筐子里,连筐子带来,又把公牛和两只公绵羊牵来。
4 要使亚伦和他儿子到会幕门口来,用水洗身。
【本会注释】
到……门口来。可能指帐幕入口和燔祭坛之间的“铜盆”处。律法所要求的各种沐浴都在这里进行(出30:18-21)。
洗身。礼仪性沐浴是大多数古代宗教仪式的一个重要部分。身体的清洁自然象征道德和属灵的清洁。祭司每次进入帐幕或在坛前献燔祭时都要先沐浴(出30:20),因为他们在为别人服务以前自己必须先清除罪污(见诗51:7;赛52:11;约13:10,11)。此外祭司还要为具体的罪献祭(利4:3-12)。沐浴所涉及的是笼统意义上罪,主要与祭司的职务,而不是个人的生活有关。
5 要给亚伦穿上内袍和以弗得的外袍,并以弗得,又带上胸牌,束上以弗得巧工织的带子。
【本会注释】
关于亚伦就任大祭司的记录,详见利8:7-9。
6 把冠冕戴在他头上,将圣冠加在冠冕上,
【本会注释】
系着蓝细带子的金牌是一种王冠,在东方被视为王权的象征。它标志着大祭司享有君王的尊荣。作为基督的预表,他既是祭司也是君王(利8:9;亚6:11-13;太2:2;27:37)。
7 就把膏油倒在他头上膏他。
【本会注释】
膏油。可能是最高品质的膏油(见出25:6;30:23-25)。根据摩西的律法,膏油是用来启动先知,祭司和君王的就职。膏油象征圣灵,和圣灵沛降在接受的人身上。“基督”是希腊语,相当于希伯来语的“弥赛亚”。它们的意思都是“受膏者”(见徒10:38)。因此,亚伦受膏象征着他分别为圣担任上帝的崇事。帐幕的各个部分也要抹膏油(出30:26-29)。
8 要叫他的儿子来,给他们穿上内袍。
【本会注释】
就是到帐幕的门口来(第4节)。大祭司的就职包括了九个步骤(利8:7-9)。普通的祭司只需要三个:穿上“内袍”即细麻布束腰外衣,系上“腰带”和戴上“帽子”。圣经中没有提到他们受膏,只提到油弹在他们的衣服上(出29:21;利8:30)。
9 给亚伦和他儿子束上腰带,包上裹头巾,他们就凭永远的定例得了祭司的职任。又要将亚伦和他儿子分别为圣。
【本会注释】
要将……分别为圣。直译为“要将……放在手里”。在东方国家,就职通常就是把标志着官员职位的徽章放在他的手里。在这里,祭物的某些部分就是为此而用的(第24节)。
10 “你要把公牛牵到会幕前,亚伦和他儿子要按手在公牛的头上。
【本会注释】
亚伦和他的儿子藉着按手在公牛头上,象征性地把自己与它联系在一起,从而把自己的罪错都转移牛身上(出29:14;利4:1-4)。值得注意的是,律法接受在道德和属灵上都软弱的人为祭司(来7:28)。亚伦和他的儿子自己既然有罪,就还不配代表别人站在上帝面前。他们需要为自己献祭。祭共有三种:赎罪祭(见出29:10-15),燔祭(见第15-19节)和平安祭(见19-22节)。这些祭物及其相关的仪式要连续重复七天(第35,36节)。坛既被供职之人的罪所玷污,也要用赎罪祭的血来洁净(第36,37节)。
11 你要在耶和华面前,在会幕门口,宰这公牛。
12 要取些公牛的血,用指头抹在坛的四角上,把血都倒在坛脚那里。
【本会注释】
坛的角象征救恩的荣耀和能力(诗18:2),所以象征亚伦和他儿子的生命并为赎他们的罪而献上的公牛的血(见利17:14),首先要抹在坛角上。剩下的血倒在坛底下。这是赎罪祭通常的做法(利4:7)。这一次是赎罪祭的第一个实例。
13 要把一切盖脏的脂油与肝上的网子,并两个腰子和腰子上的脂油,都烧在坛上。
【本会注释】
一切……脂油。脂油通常被认为是祭物身上最好的部分,因此也是最为上帝悦纳的(见利3:3,5注释)。其部分原因可能是由于脂油的燃烧会产生明亮的火焰,并有助于焚烧祭物的其余部分。
网子。指覆盖肝脏上部并使它与胃相连的小网膜。
14 只是公牛的皮、肉、粪,都要用火烧在营外。这牛是赎罪祭。
【本会注释】
这里所提到祭物的部位是按照赎罪祭的律法处理的(利4:11,12)。加在它们身上的罪的咒诅使它们不适合作食物,甚至不适合被埋在营中。同样,基督也“在城门外受苦”(来13:11-13)。
15 “你要牵一只公绵羊来,亚伦和他儿子要按手在这羊的头上。
【本会注释】
就是第1节中所提两只公绵羊中的一只。按手在公绵羊头上表明了祭牲替罪的性质。公绵羊作为燔祭(第18节),强调了自我牺牲的观念。
16 要宰这羊,把血洒在坛的周围。
【本会注释】
其实是从盆中洒出,而不是用手或牛膝草弹。拉比的遗传说血是洒在东北和西南两个角上,从而浸湿了四角,散在“在坛的周围”。
17 要把羊切成块子,洗净五脏和腿,连块子带头,都放在一处。
【本会注释】
就是按身体的自然部分切开。“五脏”就是内脏,清洗之后,和其他“块子”放在一起。
18 要把全羊烧在坛上,是给耶和华献的燔祭,是献给耶和华为馨香的火祭。”
【本会注释】
燔祭按律一般都这样做(利1:9,13,17)。燔祭象征自我牺牲,完全献身和时刻仰赖上帝所悦纳之基督赎罪宝血的精神。就赎罪祭而言,罪的玷污使祭牲的某些部分不被接纳(第14节)。“馨香的”是用人的话语表达上帝悦纳祭物并接受献祭的人(创8:21;利1:9,13,17)。
19 “你要将那一只公绵羊牵来,亚伦和他儿子要按手在羊的头上。
【本会注释】
那一只公绵羊。就是另一只(见第1,3,15节)。在第22节中称为“承接圣职所献的羊”,可能是“平安祭”(见利3)。
20 你要宰这羊,取点血抹在亚伦的右耳垂上和他儿子的右耳垂上,又抹在他们右手的大拇指上和右脚的大拇指上;并要把血洒在坛的四围。
【本会注释】
公绵羊的血抹在祭司身上具有独特的意义,是献身仪式的高潮,暗示完全奉献生命和才能为上帝服务。血抹在“右耳” ,象征性地使之成圣而听上帝的话;抹在“右手”,使祭司的手成圣而从事代求的工作;抹在“右脚”上,使他行事为人成圣而作别人的榜样。换一句话说,祭司所献祭牲分别为圣的生命(血)还给了他,使他的生命可以奉献为耶和华服务。
21 你要取点膏油和坛上的血,弹在亚伦和他的衣服上,并他儿子和他儿子的衣服上,他们和他们的衣服就一同成圣。
【本会注释】
普通祭司分别为圣所似乎只需要弹“血”和“膏油”(利8:30)。血和油的混合暗示需要藉基督赎罪的血而称义(罗3:23-26)和因圣灵的恩典而成圣(罗15:16)。
22 “你要取这羊的脂油和肥尾巴,并盖脏的脂油与肝上的网子,两个腰子和腰子上的脂油并右腿(这是承接圣职所献的羊)。
【本会注释】
肥尾巴,指东方粗尾羊(见利3:9注释)的尾巴。网子,就是13节中所提到的网膜。
23 再从耶和华面前装无酵饼的筐子中取一个饼,一个调油的饼和一个薄饼,
【本会注释】
关于无酵饼,调油的饼,薄饼和筐子,见第2, 3节。亚伦和他儿子拿了这些祭物以后,摩西要握住他们的手前后摇摆,向前可能表示祭物属于上帝,向后表明祭物被上帝接受并带着祂的祝福返还。这是献身仪式的步骤,以使授职生效。摩西就这样将他原来所行使的祭司职权交给了他的哥哥和侄子。借着摇他们的手,摩西引导他们履行第一次祭司的职责。
24 都放在亚伦的手上和他儿子的手上,作为摇祭,在耶和华面前摇一摇。
25 要从他们手中接过来,烧在耶和华面前坛上的燔祭上,是献给耶和华为馨香的火祭。
【本会注释】
但摩西还得完成与献身礼有关的祭司仪式。平安祭所选的部分要在燔祭坛上烧尽(出29:22;利3:3-5)。摩西要在这里摇用作摇祭的胸。以后,亚伦和他的后裔在献这些祭时也要这样做(利7:31-35)。
26 “你要取亚伦承接圣职所献公羊的胸,作为摇祭,在耶和华面前摇一摇,这就可以作你的分。
27 那摇祭的胸和举祭的腿,就是承接圣职所摇的、所举的,是归亚伦和他儿子的。这些你都要成为圣,
【本会注释】
第27和28节适用于将来承接圣职时所献的一切祭。以后,胸和右肩都要归祭司。肩要向天“举”起,胸要水着“摇”晃(利7:30-36;民18:11)。
28 作亚伦和他子孙从以色列人中永远所得的分,因为是举祭。这要从以色列人的平安祭中,作为献给耶和华的举祭。
29 “亚伦的圣衣要留给他的子孙,可以穿着受膏,又穿着承接圣职。
【本会注释】
第29和30节也适用于今后的承接圣职之礼。为亚伦所做的圣衣在他死后要保存起来,并在每一位继任的大祭司就职时使用,以便他也能“穿着受膏”和“承接圣职”。每一位大祭司从他开始任职时起,要穿这些圣衣七天(出29:35;民20:24-28)。
30 他的子孙接续他当祭司的,每逢进会幕在圣所供职的时候,要穿七天。
31 “你要将承接圣职所献公羊的肉煮在圣处。
【本会注释】
公羊没有烧掉的部分(见第22-25节),要“在圣处”就是“在会幕门口”吃掉(利8:31)。每一次平安祭都伴随一顿祭餐,由献祭的祭司享用(出29:27,28;利7:11-18)。
32 亚伦和他儿子要在会幕门口吃这羊的肉和筐内的饼。
【本会注释】
指筐子里的无酵饼,调油的饼和薄饼,每样各取一张献给耶和华以后所剩下的(第2,3,23节)。
33 他们吃那些赎罪之物,好承接圣职,使他们成圣;只是外人不可吃,因为这是圣物。
【本会注释】
他们吃。每一种祭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赎罪的特性。赎罪祭完全是为赎罪(利4:2-5),燔祭和平安祭只是部分具有这种性能(利1:3;3:1)。
外人。不是外邦人,而是祭司以外的人(参出12:19和20:10)。
34 那承接圣职所献的肉或饼,若有一点留到早晨,就要用火烧了,不可吃这物,因为是圣物。
35 “你要这样照我一切所吩咐的,向亚伦和他儿子行承接圣职的礼七天。
【本会注释】
亚伦和他儿子分别为圣的礼连续七天每天要举行。这种七重的献身象征着完美的理念(见书6:3,4;王上18:43,44;王下5:14)。这些祭司预表今日上帝的传道人,他们献身的礼节教导我们圣职的无上神圣,以及必须与世俗分别。
36 每天要献公牛一只为赎罪祭。你洁净坛的时候,坛就洁净了;且要用膏抹坛,使坛成圣。
【本会注释】
即“要藉着赎罪祭而洁净坛”。为坛而献上的“赎罪祭”与为亚伦和他儿子所献的是同一只公牛(见出29:1,10-14;利8:15)。摩西借着弹膏油在坛七次而膏坛(利8:11)。
37 要洁净坛七天,使坛成圣,坛就成为至圣。凡挨着坛的都成为圣。”
【本会注释】
七天。整个分别为圣之礼,就祭司和祭坛而言,要重复七次。
至圣。指祭坛极其神圣(见出40:10)。因此“凡挨着”它的“都成为圣”。
38 “你每天所要献在坛上的,就是两只一岁的羊羔;
【本会注释】
第38-42节涉及到使坛成圣以后每日当献的祭。
39 早晨要献这一只,黄昏的时候要献那一只。
【本会注释】
黄昏的时候。直译为“(两)晚之间”(见出12:6注释)。关于这些每日早晚所献之祭的目的,见利1:3注释。这些“常献的”(出29:42)祭是在营中举行早晚崇拜时奉献的(诗16:8;55:17;帖前5:17;《先祖与先知》第354页)。
40 和这一只羊羔同献的,要用细面伊法十分之一与捣成的油一欣四分之一调和,又用酒一欣四分之一作为奠祭。
【本会注释】
一俄梅珥或伊法十分之一(出16:36;民15:4,七十士译本),约等于2.2升或1.7公斤。用各种谷物作为“素祭”(见利2:1注释)。“一欣四分之一”约等于0.9升。
41 那一只羊羔要在黄昏的时候献上,照着早晨的素祭和奠祭的礼办理,作为献给耶和华馨香的火祭。
【本会注释】
馨香。见第18节注释。
42 这要在耶和华面前、会幕门口,作你们世世代代常献的燔祭。我要在那里与你们相会,和你们说话。
【本会注释】
会幕。见出27:21注释)。
43 我要在那里与以色列人相会,会幕就要因我的荣耀成为圣。
【本会注释】
上帝知道以色列人在旷野飘流时的艰辛,所以用祂同在的保证来鼓励他们。帐幕在奉献时被耶和华的“荣光”所充满(出40:34)。上帝荣光的显现使帐幕真正分别为圣,因为与它有关的所有其他事物都只是预表和象征(见创3:24注释)。这样,上帝不仅在那里“立他名”(申12:21),而且在那里显现。
44 我要使会幕和坛成圣,也要使亚伦和他的儿子成圣,给我供祭司的职分。
【本会注释】
在亚伦第一次把祭物放在铜坛上时,这个应许神奇地应验了(利9:24)。
45 我要住在以色列人中间,作他们的上帝。
【本会注释】
见出25:8注释。主要指至圣所中的上帝荣光,但从广义上说,也是指上帝年复一年慨然赐给祂选民的关爱,保护和救恩。
46 他们必知道我是耶和华他们的上帝,是将他们从埃及地领出来的,为要住在他们中间。我是耶和华他们的上帝。”
出埃及记30章
提要:1 香坛。11 生命的赎价。17 铜盆。22 圣膏。34 圣香的成分。
1 “你要用皂荚木做一座烧香的坛。
【本会注释】
在大多数的古代民族中,献香习惯上宗教礼拜的一部分。在基督教的初期,许多信从福音的人因拒绝在假神的坛上烧香而被处死。在圣经中,香象征着从心坛升到上帝那里的祈祷(诗141:2;路1:10;启5:8;8:3,4)。
2 这坛要四方的,长一肘,宽一肘,高二肘;坛的四角要与坛接连一块。
【本会注释】
四方。香坛在许多方面与燔祭坛相似(出27:1-8),但其尺寸较小而且材料更为贵重。它是边长44.45厘米的“四方”形,高88.9厘米。某些赎罪祭的血要抹在“四角”上(利4:7,18)。
要与坛接连一块。就是和坛的上部连在一起。角象征着力量(见出27:2注释)。香坛的角象征着祈祷的力良(见创32:24-30)。恒心寡妇的比喻强调了恒切祈祷的成效(路18:3-8)。
3 要用精金把坛的上面与坛的四围,并坛的四角,包裹;又要在坛的四围镶上金牙边。
【本会注释】
这是香坛顶部四围的边框,为防止物品掉下来,也是为了美观(出25:24)。
4 要做两个金环安在牙子边以下,在坛的两旁,两根横撑上,作为穿杠的用处,以便抬坛。
【本会注释】
两旁。即两边。香坛只有两个环,不象其他器具有四个环。“在牙子边以下”一边只有一个环。这两个环足以搬运这么小的坛。
5 要用皂荚木做杠,用金包裹。
【本会注释】
就是搬运香坛的杆子(出25:13,28)。皂荚木象征力量,金子象征纯洁。祈祷也要这样从心坛发出,从一颗纯真,诚实和坚强刚毅的心发出。
6 要把坛放在法柜前的幔子外,对着法柜上的施恩座,就是我要与你相会的地方。
【本会注释】
香坛放在圣所中分隔圣所与至圣所的幔子前(出40:21-27)。香坛虽然放在圣所中,却被视为是属于至圣所的(来9:3,4)。这种观念的形成是因为祭司在就近施恩座上上帝的面前时,他们是来到香坛那里(《先祖与先知》第353页)。除了赎罪日以外,他们只能走到这里。这是他们与住在至圣所的上帝相会的地方。香坛上所献的香不仅充满圣所,而且上升越过“幔子”进入至圣所(见出26:32注释)。香坛“对着……施恩座”的事实教育我们,祈祷会将我们带到上帝的面前。尽管人性的“幔子”(见林前13:12)阻碍我们的肉眼看见上帝,但信心和祈祷却能到达身体所达不到的地方。
7 亚伦在坛上要烧馨香料做的香;每早晨他收拾灯的时候,要烧这香。
【本会注释】
第34-38节描述香的做法。每天一天亮,祭司就会修剪和清理灯(见出27:20注释)。
8 黄昏点灯的时候,他要在耶和华面前烧这香,作为世世代代常烧的香。
【本会注释】
每天要献两次香,分别在早祷与晚祷的时候(出30:7,8)。香坛象征不断的代求,正如燔祭坛象征不断的赎罪(《先祖与先知》第353页)。圣经没有明说,但已强烈地暗示“幔子外”坛上的香是常点着的(《先祖与先知》第348页)。香的“常烧”教育我们应当每天在祷告中来到耶和华的面前(诗16:8;55:17;帖前5:17,18;《先祖与先知》第354页)。我们要“不住地祷告”(帖前5:17)。
9 在这坛上不可奉上异样的香,不可献燔祭、素祭,也不可浇上奠祭。
【本会注释】
就是不按照第34-38节的指示所制成的香。
10 亚伦一年一次要在坛的角上行赎罪之礼。他一年一次要用赎罪祭牲的血在坛上行赎罪之礼,作为世世代代的定例。这坛在耶和华面前为至圣。”
【本会注释】
指七月初十日的赎罪大日,大祭司要带着血,抹在香坛的角上并“在坛上行赎罪之礼”(利16:18,19)。这并没有使之成为赎罪的坛。但在大祭司犯罪的情况下(见利4:3-12),或当全会众“误犯了罪”或“行了耶和华所吩咐不可行的什么事”时(利4:13-21),它也要涉及赎罪。这时,大祭司都要将祭牲的血抹在坛的四角上。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香坛取代了燔祭坛的地位。个人赎罪祭的血要弹在燔祭坛上的(利4:22-35)。在帐幕所有的器具中,香坛的重要性似乎是仅次于约柜,其神圣性仅次于施恩座。这说明上帝赋予祈祷巨大的价值(见《先祖与先知》第353页)。
11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12 “你要按以色列人被数的,计算总数,你数的时候,他们各人要为自己的生命把赎价奉给耶和华,免得数的时候在他们中间有灾殃。
【本会注释】
计算总数。人口在出埃及时曾估计过,“除了妇人孩子,步行的男人约有六十万”(见出12:37注释)。现在要求进行更准确的统计。
赎价。意思是给一个人上里“保险”,使他不再承担义务。百姓亏负了上帝;但他们可以藉着支付“赎价”而解除这种义务。他们的生命被视为扣押在上帝那里,直到上帝对他们的要求得到满足。借着满足这一要求,他们承认上帝的良善和仁慈。
为自己的生命。显然指为了他的“灵与魂与身子”(帖前5:23)。因为这句话与活人有关,而不是针对他看不见的某个部分,或脱离肉体的灵。
免得……有灾殃。就是免得因粗心和悖逆而受到惩罚。
13 凡过去归那些被数之人的,每人要按圣所的平,拿银子半舍客勒;这半舍客勒是奉给耶和华的礼物(一舍客勒是二十季拉)。
【本会注释】
半舍客勒。半舍客勒约重5.7克;一季拉是其的十分之一。
圣所的平。可能是一种重量标准,而不是另一种舍客勒。
14 凡过去归那些被数的人,从二十岁以外的,要将这礼物奉给耶和华。
【本会注释】
以色列人到二十岁就被视为成人,可以参军(代下25:5),承担公民的义务了。利未人从二十岁开始在帐幕中服务(代上23:24,27;代下31:17;拉3:8)。
15 他们为赎生命将礼物奉给耶和华,富足的不可多出,贫穷的也不可少出,各人要出半舍客勒。
【本会注释】
不可多出。这是一种人头税,向每个20岁以上的男丁等额征收。该税数额较少,任何人都不会感到困难。这是对圣所的最低捐献;许多人奉献了更多。贫穷不是不奉献的借口。这项计划十分公正,暗示在上帝的眼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申10:17;徒10:34;罗3:22)。众人都犯了罪,上帝就施恩给众人。请注意赛53:6开头的“我们都”与结尾的“我们众人”的意义。
为赎生命。即“为了你们自己”(见第12节注释)。
16 你要从以色列人收这赎罪银,作为会幕的使用,可以在耶和华面前为以色列人作纪念,赎生命。”
【本会注释】
作记念。关于“赎罪银”的处理,见出38:25-28。它作为圣所的一个永久部分,将使百姓不断“记念”自己的属灵特权和义务。
赎生命。即“为了你们自己”(见第12节注释)。
17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18 “你要用铜做洗濯盆和盆座,以便洗濯。要将盆放在会幕和坛的中间,在盆里盛水。
【本会注释】
盆。没有说明其大小或形状。这是用青铜制成的,材料来自以色列妇女乐意奉献的镜子(出38:8)。在所罗门的圣殿中,“铜海”和“十个盆”代替了原来的盆(王上7:23-26,38)。洗濯盆放在“盆座”上,置于帐幕院子的门口与燔祭坛之间。铜盆象征因信基督所流的血而洗净我们的罪(徒22:16;林前6:11;弗5:26;启7:14)。
19 亚伦和他的儿子要在这盆里洗手洗脚。
【本会注释】
洗。洗手和洗脚象征生命的更新。祭司的沐浴,牺牲的宰杀,与圣所崇事的各项职能有关的弹血,倒血和洒血,显然都需要用水(出29:4,17;利1-5)。
20 他们进会幕,或是就近坛前供职给耶和华献火祭的时候,必用水洗濯,免得死亡。
【本会注释】
这句话警告我们,任何因粗心大意而违犯这条吩咐的人都将受到最严厉的惩罚。
21 他们洗手洗脚就免得死亡。这要作亚伦和他后裔世世代代永远的定例。”
22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23 “你要取上品的香料,就是流质的没药五百舍客勒,香肉桂一半,就是二百五十舍客勒,菖蒲二百五十舍客勒,
【本会注释】
香料在古代各民族的生活起重要的作用,品种很多。流质的没药是一种需求量很大的香料。“菖蒲”可能是一种芳香的芦苇。
24 桂皮五百舍客勒,都按着圣所的平,又取橄榄油一欣,
【本会注释】
桂皮。桂皮是一种芬芳的木材。配方要求没药和桂皮各5.7公斤,肉桂和菖蒲各2.9公斤。
一欣。这些香料要掺入3.67升“橄榄油”中。
25 按做香之法调和做成圣膏油。
【本会注释】
这种芳香的“膏油” 很恰当地象征着基督的义。这种义要在我们的生活中反映出来(诗45:6-8;歌3:6;赛61:10;林后2:14-16)。
26 要用这膏油抹会幕和法柜,
【本会注释】
先抹帐幕的物品,包括帐幕本身,圣所与至圣所的器具,以及院子里的器具。然后膏祭司(利8:10-12)。
27 桌子与桌子的一切器具,灯台和灯台的器具,并香坛、
28 燔祭坛和坛的一切器具,洗濯盆和盆座。
29 要使这些物成为圣,好成为至圣;凡挨着的都成为圣。
30 要膏亚伦和他的儿子,使他们成为圣,可以给我供祭司的职分。
【本会注释】
洁净了亚伦和他儿子供职的环境以后,要使祭司分别为圣在那里工作。同样,基督已经升天为我们“预备地方”。祂再来时,我们将要承受那个地方(约14:1-3)。
31 你要对以色列人说:‘这油,我要世世代代以为圣膏油。
32 不可倒在别人的身上,也不可按这调和之法做与此相似的。这膏油是圣的,你们也要以为圣。
【本会注释】
圣油不可以被任何人当作普通的油膏使用。应专为留作神圣的用途。这个配方也不可用于他的目的,但其中的成分当然可以用于其他的配方。
33 凡调和与此相似的,或将这膏膏在别人身上的,这人要从民中剪除。’”
34 耶和华吩咐摩西说:“你要取馨香的香料,就是拿他弗、施喜列、喜利比拿;这馨香的香料和净乳香各样要一般大的分量。
【本会注释】
第34-38节是有关制作金坛上所烧“馨香料作的香”的指示(第7节)。它是由四种等量的香料配成的。“拿他弗”,“喜利比拿”和“乳香”都是树脂,而“施喜列”则是从某种贝壳软体动物中提炼出来的。
35 你要用这些加上盐,按做香之法做成清净圣洁的香。
【本会注释】
香坛上的火炭取自燔祭坛(见利16:12,13),说明敬拜者的心必须先与上帝和好,上帝才会接受他的祈祷和献身这一真理(伯27:8,9;诗66:18;箴15:29;28:9;赛1:15;弥3:4;约9:31)。
36 这香要取点捣得极细,放在会幕内法柜前,我要在那里与你相会。你们要以这香为至圣。
【本会注释】
少量配料要不时地捣,可能放在“法柜前”内幔外面的金坛上。这种靠近上帝的位置使之成为“至圣”。
37 你们不可按这调和之法为自己做香;要以这香为圣,归耶和华。
【本会注释】
与膏油有关的禁令和惩罚(第32,33节)也适用于圣香。
38 凡做香和这香一样,为要闻香味的,这人要从民中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