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未记27章
提要:1 人还特许的愿必须归给耶和华。2 许愿者的估价。9 许愿献牲畜。14 许愿献房屋。16 许愿献土地及其赎回。28 永献之物不可赎回。32 十分之一不可更换。
1 耶和华对摩西说:
2 “你晓谕以色列人说:人还特许的愿,被许的人要按你所估的价值归给耶和华。
【本会解释】
许愿是向上帝庄严地承诺要为祂做某件事,奉献礼物或献祭。在《旧约》中,人们常常在痛苦或危难中,在渴望上帝施恩时许愿。他们许愿的条件就是要上帝要满足他们的请求。雅各许愿说,如果上帝祝福他,使他兴旺,并带他安全回家,他就愿意服事上帝(创28:20-22)。大卫曾许过无条件的愿(诗132:2-5)。
理想的许愿出自于一颗爱上帝的心,真诚地希望为祂做事,并不想得到报酬。这就是古人向上帝献燔祭的动机。许愿完全是自愿的。上帝没有强求。“你若不许愿,倒无罪”;但人如果许愿,上帝就要他要守所许的愿(申23:21-23)。
人们有时迫于环境的压力许下诺言,后来反省时觉得自己无法履行。这就是智慧人所说的:“人冒失说,这是圣物,许愿之后才查问,就是自陷网罗”(箴20:25)。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贸然许愿,然后又后悔,那是愚蠢的”。他应事先考虑好所许的愿是否合理。这种许愿的例子之一就是犹太人同谋许愿“说:若不先杀保罗,就不吃不喝”(徒23:12)。大卫许愿说自己不进屋子也不睡觉,直等他为上帝找到居所,这似乎有些鲁莽(诗132:2-5)。耶弗他所许的愿也是草率的(士11:34-40)。
上帝知道人可能无法履行所许的愿。祂并不想阻挠人许愿,也不想解除他们对所许之愿的义务。因此祂提供了一种折算义务的方法。本章所涉及的就是许愿的赎回。
根据这项计划,可以根据指定的标准,用金钱来还愿。如果所许的愿是祭牲,就不能折算为金钱,而必须被献在坛上。但其他的愿都可以“赎回”。
一个人可以用自己或者他有权管辖的任何人或物来许愿,包括妻子,儿女,买来的奴仆,牲畜,房屋和田地。在许多情况下,圣所可能无法接受他的礼物。他就要通过支付赎价来还他所许的愿。
3 你估定的,从二十岁到六十岁的男人,要按圣所的平,估定价银五十舍客勒。
【本会解释】
赎回一个人的价格是上帝根据性别和年龄依次确定的。五岁以下男童的赎价是五舍客勒;二十岁以下是二十舍客勒;六十岁以下的是五十舍客勒;六十岁以上的是十五舍客勒。女性的赎价大约是上述金额的一半。如果是穷人,就没有那么严格,可以由祭司根据他的支付能力进行调整。值得注意的是,赎价的差别是根据年龄,而不是根据身份。大祭司的赎价不比普通劳动者高。
4 若是女人,你要估定三十舍客勒。
5 若是从五岁到二十岁,男子你要估定二十舍客勒,女子估定十舍客勒。
6 若是从一月到五岁,男子你要估定五舍客勒,女子估定三舍客勒。
7 若是从六十岁以上,男人你要估定十五舍客勒,女人估定十舍客勒。
8 他若贫穷,不能照你所估定的价,就要把他带到祭司面前,祭司要按许愿人的力量估定他的价。
9 “所许的若是牲畜,就是人献给耶和华为供物的,凡这一类献给耶和华的,都要成为圣。
【本会解释】
所许的若是洁净的牲畜,它就成为“圣”的了,不可以更换或赎回,必须献为祭。人们可能想用好一点或差一点的牲畜来代替。但这是不可以的。如果被发现,这两个牲畜就都成为“圣”的了,都必须被献为祭。
10 人不可改换,也不可更换,或是好的换坏的,或是坏的换好的。若以牲畜更换牲畜,所许的与所换的都要成为圣。
11 若牲畜不洁净,是不可献给耶和华为供物的,就要把牲畜安置在祭司面前。
12 祭司就要估定价值;牲畜是好是坏,祭司怎样估定,就要以怎样为是。
13 他若一定要赎回,就要在你所估定的价值以外加上五分之一。
14 “人将房屋分别为圣,归给耶和华,祭司就要估定价值。房屋是好是坏,祭司怎样估定,就要以怎样为定。
【本会解释】
当一个人用房屋许愿时,祭司就要进行估价,所估的价要“为定”,不可更改或讨价还价。那人要赎回房屋,就要在所估定的价值上再加上五分之一,“房屋仍旧归他”(第15节)。
15 将房屋分别为圣的人,若要赎回房屋,就必在你所估定的价值以外加上五分之一,房屋仍旧归他。
16 “人若将承受为业的几分地分别为圣,归给耶和华,你要按这地撒种多少估定价值,若撒大麦一贺梅珥,要估价五十舍客勒。
【本会解释】
如果一个人以田地许愿,就要按撒种多少估定价值。在估价时要考虑到禧年(第17节),因为那时土地将归还原主。
17 他若从禧年将地分别为圣,就要以你所估定的价为定。
18 倘若他在禧年以后将地分别为圣,祭司就要按着未到禧年所剩的年数推算价值,也要从你所估的减去价值。
19 将地分别为圣的人若定要把地赎回,他便要在你所估的价值以外加上五分之一,地就准定归他。
20 他若不赎回那地,或是将地卖给别人,就再不能赎了。
【本会解释】
本句的含义不确定,有多种解释。可能指他在许愿以前就已经将地卖给别人了,所以根本无权以地许愿,他却想得不当得的利益。如果这样理解本节,那他在原则上就犯了亚拿尼亚和撒非喇的错误,假装奉献了一定的金额,实际上却没有。
21 但到了禧年,那地从买主手下出来的时候,就要归耶和华为圣,和永献的地一样,要归祭司为业。
22 他若将所买的一块地,不是承受为业的,分别为圣归给耶和华,
【本会解释】
如果人向土地所有人购买了一块地,他只能用它许愿到禧年,因为那时土地要归还原主。
23 祭司就要将你所估的价值给他推算到禧年。当日,他要以你所估的价银为圣,归给耶和华。
24 到了禧年,那地要归卖主,就是那承受为业的原主。
25 凡你所估定的价银都要按着圣所的平:二十季拉为一舍客勒。
26 “惟独牲畜中头生的,无论是牛是羊,既归耶和华,谁也不可再分别为圣,因为这是耶和华的。
【本会解释】
牲畜中一切头生的都是属于上帝的。没有人可以将属于上帝的东西献给祂,因为这些已经是属于祂的了(出13:2,12;22:30)。但不洁净的牲畜可以赎回。否则那牲畜就要卖掉。
27 若是不洁净的牲畜生的,就要按你所估定的价值加上五分之一赎回;若不赎回,就要按你所估定的价值卖了。
28 “但一切永献的,就是人从他所有永献给耶和华的,无论是人,是牲畜,是他承受为业的地,都不可卖,也不可赎。凡永献的是归给耶和华为至圣。
【本会解释】
“永献的”原文用于比一般的“奉献”庄严得多的许愿。指不可违背、不可赎回、必须遵行的誓约,否则要受到极重的处罚,甚至要受诅咒。那些“同谋起誓”(徒23:12)要杀死保罗的人所许的正是这种愿。永献之物是不能赎回的。如果献给耶和华,就不可更改或替代。
29 凡从人中当灭的都不可赎,必被治死。”
30 “地上所有的,无论是地上的种子是树上的果子,十分之一是耶和华的,是归给耶和华为圣的。
【本会解释】
十分之一已经属于上帝,不能用来许愿。粮食的十分之一可以赎回,牲畜却不能(第33节)。
31 人若要赎这十分之一的什么物,就要加上五分之一。
【本会解释】
有人曾问,如果事后加上五分之一,是否就可以扣留十分之一呢。这是对圣经的误解。加上五分之一所涉及的不是扣留十分之一的问题。这里所说的是实物,就是缴纳小麦,大麦或任何出产的十分之一的。有时人可能需要麦子下种,宁愿付钱而不是麦子。在这些情况下,他可以给麦子估价,并加上五分之一来赎回这十分之一。所涉及的不是扣留十分之一的问题。如上所述,只有粮食和园里的出产可以这样赎回。牲畜不能赎回或更换。
32 凡牛群羊群中,一切从杖下经过的,每第十只要归给耶和华为圣。
【本会解释】
拉比作家解释说:当一个人要把他牛羊的十分之一献给上帝时,他就会把所有的牲畜都关在一个栏里,栏有一个窄门,一次只能让一只牲畜出去。准备向耶和华奉献十分之一的主人站在门边,手里拿着杖,杖的末端在朱砂或红赭石里蘸过。羊羔或牛犊的母亲们站在栏外。门打开时,小畜就跑出来与母亲会聚。它们出去的时候,主人拿着杖站在一旁用杖点击每第十只牲畜,让它沾上颜色。它不论肥瘦,有无残疾,都被重新接纳为合法的十分之一。
33 不可问是好是坏,也不可更换;若定要更换,所更换的与本来的牲畜都要成为圣,不可赎回。”
34 这就是耶和华在西乃山为以色列人所吩咐摩西的命令。
【本会解释】
本节指出上帝为《利未记》内容的作者,从而结束了《利未记》。
民数记1章
提要:1 上帝命令摩西统计百姓。5 各支派的首领。17 各支派的人数。47 利未人专门从事耶和华的崇祀。
1 以色列人出埃及地后,第二年二月初一日,耶和华在西乃的旷野、会幕中晓谕摩西说:
【本会解释】
摩西强调耶和华在西乃的旷野、会幕中与他说话,因为会幕建立以后的启示均发生在会幕。以前的启示发生在西乃山上。与摩西相会的是耶和华。希伯来人在旷野已快一年了(见出19:1;民10:11,12)。
会幕。(见民3:7;4:3;出27:21;利1:1,3)是上帝与摩西和祂子民相会的地方。
初一日。是会幕建立以后一个月(出40:2,17;民9:1,2)。
2 “你要按以色列全会众的家室、宗族、人名的数目计算所有的男丁。
【本会解释】
计算。男丁的统计和分类是保证有序安营进军的明智之举。统计人口显然在该月二十日以前完成的。这一天以色列人离开西乃的旷野前往巴兰的旷野(民10:11)。此前曾有过一次统计,为要向各人征收建立帐幕所需的半舍客勒银子(见出30:12;38:26)。第二次的统计与其说是一次人口普查,到不如说是一个组织步骤:按支派或更小的单位登记达到军龄的男丁。每个支派都指定了一个首领(民1:4,5)。
宗族。即以家族为单位。该词也可以指从一个祖先延续下来的整个支派(民17:2),或支派中的一个分支(民3:24;出6:14)。
男丁。直译为“他们的头颅”。用来指个人。
3 凡以色列中,从二十岁以外,能出去打仗的,你和亚伦要照他们的军队数点。
【本会解释】
二十岁。每一各以色列男丁到了二十岁就要付给圣殿半舍客勒银子(出30:14),并有了从军的义务。
亚伦。尽管利未人不用参加统计,亚伦还是要协助工作。摩西和亚伦代表了民族的最高权威。
照他们的军队。在先前的统计中没有这样的规定(出30)。这次显然是军事登记。
4 每支派中必有一人作本支派的族长,帮助你们。
【本会解释】
指选派有权柄,有尊严,受人尊重的人协助此项工作。
5 他们的名字:属流便的,有示丢珥的儿子以利蓿;
【本会解释】
第5-15节是一份十二位首领的名单。他们的名字还在第2,7,10章中出现。大多数的名字都是有意思的,如以利蓿意思是“上帝是磐石”。有几个名字在《新约》中出现,有些在形式上略有变化。在这些人中,有八个人的名字是`El(上帝的一个名称)的复合词,但他们父亲的名字中只有一个(第14节中的丢珥)含有`El。含`El名字的突然增多,说明以色列的首领们在期盼上帝(`Elohim)向约瑟所应许的拯救(创50:24,25)。他们对祖先之上帝的兴趣增加了。
6 属西缅的,有苏利沙代的儿子示路蔑;
7 属犹大的,有亚米拿达的儿子拿顺;
8 属以萨迦的,有苏押的儿子拿坦业;
【本会解释】
拿坦业。意思是“上帝的礼物”。这个名字在《历代志》、《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中经常出现。
9 属西布伦的,有希伦的儿子以利押;
10 约瑟子孙、属以法莲的,有亚米忽的儿子以利沙玛;属玛拿西的,有比大蓿的儿子迦玛列;
【本会解释】
以利沙玛。意思是“上帝听见”。
迦玛列。意思是“上帝是报偿”,用于徒5:34。
11 属便雅悯的,有基多尼的儿子亚比但;
12 属但的,有亚米沙代的儿子亚希以谢;
13 属亚设的,有俄兰的儿子帕结;
14 属迦得的,有丢珥的儿子以利雅萨;
15 属拿弗他利的,有以南的儿子亚希拉。
16 这都是从会中选召的,各作本支派的首领,都是以色列军中的统领。”
【本会解释】
首领。这一称呼也用于民13:2的探子们。这十二个人被“选召”,是要帮助摩西进行人口统计。
选召的:直译为“提名”,指被上帝或同胞郑重提名的人。
军中的统领。叶忒罗曾向摩西建议选派一些有权威的人士来帮助他管理(出18:17,21);他现在奉命选择担任统领的人。
军。可能指氏族、支派这样的大群体;也用来指一个军队的单位。见本册注释556页。
摩西对上帝子民的统计,对于今日的基督教会是有教训的。按名字统计上帝的儿女,表明上帝认识祂的每一个儿女(提后2:19)。神圣的牧者熟悉祂羊群中的每一个成员(约10:3)。生命册对上帝的每一个儿女都有着永恒的意义(启3:5)。
17 于是,摩西、亚伦带着这些按名指定的人,
18 当二月初一日招聚全会众。会众就照他们的家室、宗族、人名的数目,从二十岁以外的,都述说自己的家谱。
【本会解释】
记录了每一个支派的人数(第20-43节)。关于他们进军的秩序和营房的排列,见第2章注释。
19 耶和华怎样吩咐摩西,他就怎样在西乃的旷野数点他们。
20-21 以色列的长子,流便子孙的后代,照着家室、宗族、人名的数目,从二十岁以外,凡能出去打仗、被数的男丁,共有四万六千五百名。
22-23 西缅子孙的后代,照着家室、宗族、人名的数目,从二十岁以外,凡能出去打仗、被数的男丁,共有五万九千三百名。
24-25 迦得子孙的后代,照着家室、宗族、人名的数目,从二十岁以外,凡能出去打仗、被数的,共有四万五千六百五十名。
26-27 犹大子孙的后代,照着家室、宗族、人名的数目,从二十岁以外,凡能出去打仗、被数的,共有七万四千六百名。
28-29 以萨迦子孙的后代,照着家室、宗族、人名的数目,从二十岁以外,凡能出去打仗、被数的,共有五万四千四百名。
30-31 西布伦子孙的后代,照着家室、宗族、人名的数目,从二十岁以外,凡能出去打仗、被数的,共有五万七千四百名。
32-33 约瑟子孙属以法莲子孙的后代,照着家室、宗族、人名的数目,从二十岁以外,凡能出去打仗、被数的,共有四万零五百名。
34-35 玛拿西子孙的后代,照着家室、宗族、人名的数目,从二十岁以外,凡能出去打仗、被数的,共有三万二千二百名。
36-37 便雅悯子孙的后代,照着家室、宗族、人名的数目,从二十岁以外,凡能出去打仗、被数的,共有三万五千四百名。
38-39 但子孙的后代,照着家室、宗族、人名的数目,从二十岁以外,凡能出去打仗、被数的,共有六万二千七百名。
40-41 亚设子孙的后代,照着家室、宗族、人名的数目,从二十岁以外,凡能出去打仗、被数的,共有四万一千五百名。
42-43 拿弗他利子孙的后代,照着家室、宗族、人名的数目,从二十岁以外,凡能出去打仗、被数的,共有五万三千四百名。
44 这些就是被数点的,是摩西、亚伦,和以色列中十二个首领所数点的;这十二个人各作各宗族的代表。
45-46 这样,凡以色列人中被数的,照着宗族,从二十岁以外,能出去打仗、被数的,共有六十万零三千五百五十名。
【本会解释】
达到参军年龄的男丁为603,550人。与出38:26的数字完全一样。但民11:21和出12:37所出现的是大约数六十万。
47 利未人却没有按着支派数在其中,
【本会解释】
利未人免除了服兵役的义务,所以没有与其他支派一起统计。利未支人是专门献身侍奉上帝的(第50节),代替一切头生的(民3:12)。除了利未支派以外还有十二个支派,因为雅各收养了约瑟的两个儿子,以法莲和玛拿西(创48:5,6)。所以约瑟的后裔有以法莲和玛拿西两个支派。关于利未人,耶和华另有指示(民1:48-50)。他们的职责具有不同的性质,在第3和4章中有详细论述。
48 因为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49 “惟独利未支派你不可数点,也不可在以色列人中计算他们的总数。
50 只要派利未人管法柜的帐幕和其中的器具,并属乎帐幕的;他们要抬(或作:搬运)帐幕和其中的器具,并要办理帐幕的事,在帐幕的四围安营。
【本会解释】
法柜的帐幕。“法”指十诫。在《旧约》中出现过61次。当它与约柜、幔子、亚伦的杖、个人、或全会众连用时,其重心在十诫上(见出25:16节注释)。约柜的尊荣不在它本身,而在于里面刻有十条诫命的两块石版。“法”字在英文KJV版中有时也被译为“见证”(民17:7,8;代下24:6)。“见证”和“法”这两个词(出25:16;38:21;40:3)说明十诫表达了上帝的品性。祂希望在其百姓身上也有同样的表现。
办理。该词在《民数记》中只用来表示利未人的神圣崇事。其含义总是很尊贵的,也用来指天使的神圣职事(来1:14)。该词的各种形式也用来表示特别重要的世俗工作,以及约书担任摩西的帮手(出24:13;33:11),以利沙对以利亚的服事(王上19:21)。
51 帐幕将往前行的时候,利未人要拆卸;将支搭的时候,利未人要竖起。近前来的外人必被治死。
【本会解释】
外人。即无权接近圣所的非利未人。不一定是一外邦人,也是指上下文所没有提到的犹太人(参申25:5;何5:7;出29:33)。
52 以色列人支搭帐棚,要照他们的军队,各归本营,各归本纛。
【本会解释】
纛。源于动词“看”,“举旗”。因此它表示某种醒目的、被举起的东西。它可以指任何记号或标志,如一个预言的证据(出3:12),一个神迹(书24:17),一个纪念(书4:6)或作记号的天体(创1:14;耶10:2)。有人认为把该词译为“团队”会比“纛”更好一些(见民2:3,10,18,25)。
据犹太人的传统说法,流便支派的旗帜有一个人的图形;犹大支派的旗帜上有一只狮子;以法莲支派的旗帜上有一头牛;但支派的旗帜上有一只鹰。
53 但利未人要在法柜、帐幕的四围安营,免得忿怒临到以色列会众;利未人并要谨守法柜的帐幕。”
【本会解释】
免得忿怒。即因为触犯帐幕的神圣性而招致的忿怒,因为帐幕是上帝在祂子民中间的居所。在新约中,每个基督徒都是上帝的圣殿(林前6:19),正如整个教会是上帝的圣殿一样(林前3:16,17)。在这两处经文中,“殿”指圣所和至圣所,不包括圣殿的附属建筑。
“忿怒”一词的词根与亚兰语和阿拉伯语一个表示“折断”,“断裂”的词同源。该名词是阳性的,意为“裂片”。所以这里上帝的忿怒是指干犯上帝圣物的人与教会断绝关系。利未人驻扎在帐幕周围,防止任何未经许可的人进入上帝居所的神圣区域。
以色列的平民按照上帝的安排,安营在祭司的警戒线以外。上帝在他们的中间。本节强调不可靠近祂。只有特定职务的人才可以接近祂。这一点得到了严格的遵守。保罗在来4:16中表达了基督教的理想,他劝勉基督徒要“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的宝座前”、耶和华的面前来。
54 以色列人就这样行。凡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他们就照样行了。
民数记2章
这是对摩西和亚伦的指示。第34节中只提到了摩西。但亚伦和他的儿子们要收拾物件让哥辖人抬,他当然也是指示的对象(民4:5,15)。第2章记录了各支派在旷野安营的位置。利未支派四个分支的位置记在民3:23,29,35,38。
2 “以色列人要各归自己的纛下,在本族的旗号那里,对着会幕的四围安营。
3 在东边,向日出之地,照着军队安营的是犹大营的纛。有亚米拿达的儿子拿顺作犹大人的首
【本会解释】
4 他军队被数的,共有七万四千六百名。
5 挨着他安营的是以萨迦支派。有苏押的儿子拿坦业作以萨迦人的首领。
11 他军队被数的,共有四万六千五百名。
12 挨着他安营的是西缅支派。苏利沙代的儿子示路蔑作西缅人的首领。
13 他军队被数的,共有五万九千三百名。
14 又有迦得支派。丢珥的儿子以利雅萨作迦得人的首领。
15 他军队被数的,共有四万五千六百五十名,
16 凡属流便营、按着军队被数的,共有十五万一千四百五十名,要作第二队往前行。
17 “随后,会幕要往前行,有利未营在诸营中间。他们怎样安营就怎样往前行,各按本位,各归本纛。
【本会解释】
在诸营中间。如果本章所提的顺序指行进军次序的话,利未人和圣所就是犹大和流便军营的后面。但他们实际行军的记录(民10:14-21)表明帐幕是在头两队,即犹大支派和流便支派之间。它排在前面是为了支搭起来好迎候行军队伍中间、流便支派之后的“圣物”──约柜、祭坛等。我们无法确定利未人和圣所是在流便支派的前面还是后面。行军和安营时一样,各支派在自己的旗帜下均严格地列队前进。
各按本位。直译为“各人在他的手上”。民13:29原文“在约但河的手上”被译为“在约但河旁”。又见申23:12和耶6:3,把“手”译为“地方”。
18 “在西边,按着军队是以法莲营的纛。亚米忽的儿子以利沙玛作以法莲人的首领。
约瑟的次子(创41:52;46:20)以法莲被算作雅各的儿子,受他祝福,排在玛拿西前面(创48:1,5,13,14,17,20)。以法莲与动词“结果子”有关,故指“多产之地”,为农田或牧场。
19 他军队被数的,共有四万零五百名。
20 挨着他的是玛拿西支派。比大蓿的儿子迦玛列作玛拿西人的首领。
21 他军队被数的,共有三万二千二百名。
22 又有便雅悯支派。基多尼的儿子亚比但作便雅悯人的首领。
23 他军队被数的,共有三万五千四百名。
24 凡属以法莲营、按着军队被数的,共有十万零八千一百名,要作第三队往前行。
25 “在北边,按着军队是但营的纛。亚米沙代的儿子亚希以谢作但人的首领。
【本会解释】
但是雅各和辟拉所生的(创30:6;35:25)。意为“审判者”。其动词词根意为“审判”,“担任法官”。相应的阿拉伯语词根意为“顺从”,“统治”,“补偿”。但支派在本节中的高贵与他后来的堕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散居在外邦人中间,从神圣的记录中消失了,没有列在新耶路撒冷的十二支派中(见士18;启7:5-8)。
26 他军队被数的,共有六万二千七百名。
27 挨着他安营的是亚设支派。俄兰的儿子帕结作亚设人的首领。
28 他军队被数的,共有四万一千五百名。
29 又有拿弗他利支派。以南的儿子亚希拉作拿弗他利人的首领。
30 他军队被数的,共有五万三千四百名。
31 凡但营被数的,共有十五万七千六百名,要归本纛作末队往前行。”
32 这些以色列人,照他们的宗族,按他们的军队,在诸营中被数的,共有六十万零三千五百五十名。
33 惟独利未人没有数在以色列人中,是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
34 以色列人就这样行,各人照他们的家室、宗族归于本纛,安营起行,都是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
【本会解释】
从埃及出来的群众现在已成为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按照支派,宗族和家室列队前进。
第1和2章告诉我们以色列大军的规模和纪律。关注的重点是上帝的居所帐幕。耶和华在他们中间(申4:7;23:14;诗78:52,53;参罗8:31),作为盼望,安全和前进的保证。祂是他们的保护者(何11:10),有拯救的大能(赛49:25,26)。祂是他们夜间的光,是白天宜人的荫(赛4:5)。这一切的理念都集中在上帝的居所帐幕上。
帐幕所引发的敬畏是因为耶和华住在里面。把上帝的居所与普通的百姓分开有助于培养人尊重权威和遵守纪律。今日的教会就象前进中的军队,有耶和华与她同在(见林后6:16;彼前2:9)。
民数记3章
提要:1 亚伦的儿子。5 指派利未人协助祭司从事会幕的崇祀,11 代替一切头生的。14 按家族统计利未人。21 革顺的家族,人数和职责,27 哥辖的家族,人数和职责,33 抹利人家族,人数和职责。38 摩西和亚伦的地位和职责。40 头生的因利未人而得解脱。44 多余的被赎出来。
1 耶和华在西乃山晓谕摩西的日子,亚伦和摩西的后代如下:
【本会解释】
在西乃山。可能是对出24:1的回顾。那里提到拿答和亚比户,但不是作为亚伦的儿子(见出24:16;31:18;利7:38;25:1;26:46;27:34;民28:6)。
的日子。这是利未人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标志着他们组织起来被任命从事教会圣职的开始。
亚伦和摩西。他们被选立为担任圣职的利未支派的首领。人们可能预期摩西的名字会在前面。没有提到摩西的后代。由于本章只涉及亚伦的后代,所以把他的名字放在前面。有人认为既然没有提摩西的后代,只提亚伦的后代,况且是由摩西向他们传达有关圣职的特殊指示,故摩西可以视为他们属灵的父亲。摩西的职位虽然比亚伦高,但只是个人的,而不是其宗族的。亚伦则是一长列杰出的祭司家系的祖先。
的后代如下。这是《创世记》常用的套语(创5:1;6:9;10:1;11:10,27;25:12,19;36:1,9;37:2),用来引出一段新的内容。“后代”直译为“来源”,源于一个经常译为“出生”的动词,所以指所提到之人的历史记录。
2 亚伦的儿子,长子名叫拿答,还有亚比户、以利亚撒、以他玛。
到帐幕建立时是四个儿子,后来拿答和亚比户死了。
3 这是亚伦儿子的名字,都是受膏的祭司,是摩西叫他们承接圣职供祭司职分的。
【本会解释】
受膏。圣经的许多章节只提到大祭司受膏(见出29:7,29;利8:12)。其他章节也提到他的儿子们受膏(出28:41;30:30;40:15)。关于大祭司的受膏与普通祭司受膏的区别,见出29:8注释。“膏”直译为“涂”,与阿拉伯词“擦”,“用手摸”同源。与“油”同用时,它表示“承接圣职”,是《旧约》唯一这样用的词汇。它是Messiah(弥赛亚)的词根。译为“膏”的希腊词语在《新约》中出现五次,四次指基督受圣父的膏。因此该词强调基督(源于同一希腊词根,见太1:1注释)是凭上帝的权柄所“膏”的。祂承受圣灵的沛降(见徒10:38)。
承接圣职供祭司职分的。直译为“他使他们的手充满”。这是一种古代的说法(士17:5,12)。具体含义不明。有人认为是指手中装满钱(见士18:4)。也有人认为是指接受职务和权柄。该词的准确含义似乎已被人遗忘了,因为它后来也指祭坛(民7:88;结43:26)。亚伦的后代自动成为祭司,但他的儿子们却是被任命的,因为他们是在父亲蒙召担任圣职以前出生的。
4 拿答、亚比户在西乃的旷野向耶和华献凡火的时候就死在耶和华面前了。他们也没有儿子。以利亚撒、以他玛在他们的父亲亚伦面前供祭司的职分。
【本会解释】
在耶和华面前。这句话在本节出现了两次,强调的似乎主要不是他们不寻常的死,而是上帝对这件事的遗憾。
凡火。直译为“违法的火”或“未经许可的火”。“外人”在民1:51中指未经许可的人(按:“凡”与“外”原文为同一个词)。关于它违法的原因,见利9:24;10:1注释。
他们也没有儿子。利10章没有说这件事,可是在代上24:2有提到。这两个人如果有儿子的话,将由他们,而不是以利亚撒和以他玛继承亚伦大祭司的职位。所有祭司的家族都是从以利亚撒和以他玛延续下来的。
的父亲亚伦面前。即“在亚伦有生之年”(见创11:28)。这两个人的后代在大卫的时代被分成了若干班次:以利亚撒的后裔有16个班次;以他玛的后裔有8个班次(代上24:3,4)。
5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6 “你使利未支派近前来,站在祭司亚伦面前好服事他,
【本会解释】
使……近前来。这个常用语不是指真地走过来(民16:5),而是表示将指定的任务交给人。该词也用来指下级前来接受命令。
服事他。利未人受亚伦领导,协助他履行职责并看守帐幕。亚伦在这里代表全体祭司。第9节称之为“亚伦和他的儿子”。关于后来交给利未人的任务,见代上23:28-30;25:1-7;26:12,20,29-31。
7 替他和会众在会幕前守所吩咐的,办理帐幕的事。
【本会解释】
守所吩咐的。即履行亚伦和其他祭司的一切崇事。
会众。指为以色列百姓举行的献祭仪式。
8 又要看守会幕的器具,并守所吩咐以色列人的,办理帐幕的事。
【本会解释】
器具。指帐幕的用具和器皿。
9 你要将利未人给亚伦和他的儿子,因为他们是从以色列人中选出来给他的。
【本会解释】
亚伦。亚伦和他的儿子成为利未人的导师。利未人在履行职责时要向他们负责。
给。希伯来语是nethunim nethunim,意思是“完全给”。与其相关的词nethinim(尼提宁,“献身的”)在以斯拉时代被用来指为圣殿服务的外国人(拉7:24等)。有人认为他们是基遍人的后代(书9:27)。
在祭司和利未人组织的细节中有许多有益的教训。利未人“完全给”了大祭司亚伦,也就是完全受他控制。献身的基督徒,完全在基督的手中,受圣灵所控制和激励。他们是“有君尊的祭司”(彼前2:9)。
利未人要奉献自己的全部光阴和精力,在圣所的崇祀上与亚伦合作。今日的信徒也应当为教会属灵的健康和成长而与基督合作。以前要付赎价赎出长子(见第12,13节注释)。基督以祂血的代价来救赎罪人。凡进入教会,凭着信心生活的人都被登记在天上的册子里。
从以色列人中选出来。整个利未支派都是属于上帝的,并专门从事祂的圣工。同样,基督教会的各类工人也是“所赐的”(弗4:11)。
10 你要嘱咐亚伦和他的儿子谨守自己祭司的职任。近前来的外人必被治死。”
【本会解释】
近前来。不是指身体上的接近,而是指担任祭司的职责。
外人。该词在这里与民1:51的含义不同。那里是指非利未人,这里却包括利未人;事实上是特指他们的。利未人不许蹈入亚伦和他儿子的特殊范围。违背上帝的这条禁令是耶罗波安的罪行之一。他允许非利未人履行祭司的职责(见王上12:25-33)。
11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12 “我从以色列人中拣选了利未人,代替以色列人一切头生的;利未人要归我。
【本会解释】
古时父亲在家中履行祭司的职责(出13:8;士17:10),并将这个职责传给他的长子。这种做法现在被利未人的工作所代替。他们在拜金牛犊的时候曾站在摩西的一边(出32:26)。
13 因为凡头生的是我的;我在埃及地击杀一切头生的那日,就把以色列中一切头生的,连人带牲畜都分别为圣归我;他们定要属我。我是耶和华。”
【本会解释】
在……那日。这里引用了出13:1-3。
分别为圣归我。所有的长子都是属于耶和华的,因为祂没有将他们和埃及人一同杀死。当然,每一个人首先都是属于上帝的。但这里耶和华把从埃及领出来的人视为祂初熟的果子。出22:29;34:20;13:11-15;民18:15吩咐把长子献给耶和华。
他们定要属我。直译为“他们应成为我的产业”。是凭上帝的名分别出来宣布归祂的(见出6:8;12:12)。
14 耶和华在西乃的旷野晓谕摩西说:
15 “你要照利未人的宗族、家室数点他们。凡一个月以外的男子都要数点。”
【本会解释】
见民18:16。长子直到满月才被赎回;所以代替他们利未人也是从满月时算起的。
16 于是摩西照耶和华所吩咐的数点他们。
17 利未众子的名字是革顺、哥辖、米拉利。
【本会解释】
这三个人是被掳回归后在耶路撒冷服务的三个利未人家族的祖先(创46:11;出6:16;参民26:57)。
18 革顺的儿子,按着家室,是立尼、示每。
【本会解释】
立尼、示每。还出现在出6:17;代上6:17中。又见代上23:7;26:21,其中立尼为拉但。
19 哥辖的儿子,按着家室,是暗兰、以斯哈、希伯伦、乌薛。
【本会解释】
哥辖。还出现在出6:18,19中。
暗兰。属于哥辖的家族,是摩西和亚伦的父亲(出6:18,20)。
20 米拉利的儿子,按着家室,是抹利、母示。这些按着宗族是利未人的家室。
【本会解释】
抹利。参路得第一个丈夫的名字(得1:2),以及民26:33中该名的阴性形式。
21 属革顺的,有立尼族、示每族。这是革顺的二族。
【本会解释】
革顺。革顺家族安营在帐幕的西面,在帐幕和以法莲的纛之间(参民1:53;2:18;3:23)。
示每族。该家族在亚12:13中和利未家族并列。
22 其中被数、从一个月以外所有的男子共有七千五百名。
23 这革顺的二族要在帐幕后西边安营。
【本会解释】
“西边”指“朝海,即地中海”。希伯来人在考虑方向的时候是面朝东方的。(见出3:1注释)。当然,只有从巴勒斯坦来看,地中海才会是“西边”。有人认为摩西五经用了较迟的话语,如用“靠海的一边”表示“西边”,证明其作者时代较晚,不是摩西。虽然在摩西五经和《旧约》其他地方确实偶尔出现较迟的用语,但这并不一定证明该著作是由比普遍认同的作者更晚的作者所写的。
例如重新出版十七世纪关于新阿姆斯特丹建立的记录,如果不解释说新阿姆斯特丹是纽约的原名,许多现代读者就看不懂。用纽约来代替新阿姆斯特丹,丝毫不影响记录的准确性,可靠性或作者身份。摩西著作中的用语也是如此,为了让后来的读者能理解上帝所默示的记录。但希伯来人非常尊重圣经,不允许有任何改变原意的改动。
24 拉伊勒的儿子以利雅萨作革顺人宗族的首领。
【本会解释】
拉伊勒。这一个词形独特的名字,由介词“对于”和名词“上帝”组成,意思是“属于上帝”。这样的例子在《旧约》里还有一个,就是利慕伊勒(箴31:1)。
25 革顺的子孙在会幕中所要看守的,就是帐幕和罩棚,并罩棚的盖与会幕的门帘,
帐幕。帐幕的主体结构由米拉利人负责(第36节);所以这里的“帐幕”显然指内层的十幅幔子(见出26:1-14)。
罩棚。指十一幅用山羊毛制成的第二层幔子。
盖。用染红的公羊皮和“海狗皮”制成的最后两层(见出26:14和出25:5注释)。
26 院子的帷子和门帘(院子是围帐幕和坛的),并一切使用的绳子。
【本会解释】
绳子。指帐幕的绳子和院子所用的绳子。院子的物件也是米拉利人负责的(第36,37节)。
27 属哥辖的,有暗兰族、以斯哈族、希伯伦族、乌薛族。这是哥辖的诸族。
28 按所有男子的数目,从一个月以外看守圣所的,共有八千六百名。
29 哥辖儿子的诸族要在帐幕的南边安营。
【本会解释】
哥辖的位置在帐幕和流便的纛之间(见民2:10)。
30 乌薛的儿子以利撒反作哥辖宗族家室的首领。
【本会解释】
以利撒反。意思是“上帝看顾”(参代上15:8;代下29:13)。
31 他们所要看守的是约 柜、桌子、灯台、两座坛与圣所内使用的器皿,并帘子和一切使用之物。
【本会解释】
柜、桌子、灯台。见出25:10-39注释。
坛。燔祭坛(出27:1)和香坛(出30:1-10)都由他们保管。
帘子。帐幕的幔子和院子的帷子交给革顺人管理(第25节)。“帘子”指把圣所与至圣所隔开的幔子(出26:31,33,35;27:21;30:6;36:35;38:27;40:3,22,26;利4:17;16:2,12,15;21:23)。民4:5中“遮掩柜的幔子”意思就是“遮蔽的幔子”(又见出40:3,21)。
32 祭司亚伦的儿子以利亚撒作利未人众首领的领袖,要监察那些看守圣所的人。
【本会解释】
以利亚撒是哥辖人(见出6:18,20,23)。他是以利撒反和所有哥辖人的领袖。作为亚伦剩下的最大儿子,他也是利未人的领袖或监督。
33 属米拉利的,有抹利族、母示族。这是米拉利的二族。
34 他们被数的,按所有男子的数目,从一个月以外的,共有六千二百名。
35 亚比亥的儿子苏列作米拉利二宗族的首领。他们要在帐幕的北边安营。
【本会解释】
以斯帖的父亲也叫亚比该(斯2:15)。
36 米拉利子孙的职分是看守帐幕的板、闩、柱子、带卯的座,和帐幕一切所使用的器具,
【本会解释】
板。见出26:15,19注释。关于闩、柱子、带卯的座,见出26:19-26注释。
37 院子四围的柱子、带卯的座、橛子,和绳子。
38 在帐幕前东边,向日出之地安营的是摩西、亚伦,和亚伦的儿子。他们看守圣所,替以色列人守耶和华所吩咐的。近前来的外人必被治死。
【本会解释】
摩西。摩西在营中占据荣誉的位置。他处在中央,可以随时前往所有的地方。
亚伦。世袭的祭司,与摩西一起.行使行政和宗教权利。
看守。祭司们安营在帐幕的东面。这是荣誉的位置。
39 凡被数的利未人,就是摩西、亚伦照耶和华吩咐所数的,按着家室,从一个月以外的男子,共有二万二千名。
40 耶和华对摩西说:“你要从以色列人中数点一个月以外、凡头生的男子,把他们的名字记下。
【本会解释】
数点一个月以外、凡头生的男子。好让利未人来代替他们(第41,45节;参第12,13节)。由于利未人少了273人,所以必须按每人五舍客勒的赎价把这273位长子赎出来(第39,43,46-50节)。这是长子的通常赎价(见民18:15,16)。
41 我是耶和华。你要拣选利未人归我,代替以色列人所有头生的,也取利未人的牲畜代替以色列所有头生的牲畜。”
42 摩西就照耶和华所吩咐的把以色列人头生的都数点了。
43 按人名的数目,从一个月以外、凡头生的男子,共有二万二千二百七十三名。
44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45 “你拣选利未人代替以色列人所有头生的,也取利未人的牲畜代替以色列人的牲畜。利未人要归我;我是耶和华。
46 以色列人中头生的男子比利未人多二百七十三个,必当将他们赎出来。
47 你要按人丁,照圣所的平,每人取赎银五舍客勒(一舍客勒是二十季拉),
48 把那多余之人的赎银交给亚伦和他的儿子。”
49 于是摩西从那被利未人所赎以外的人取了赎银。
50 从以色列人头生的所取之银,按圣所的平,有一千三百六十五舍客勒。
51 摩西照耶和华的话把这赎银给亚伦和他的儿子,正如耶和华所吩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