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数记28章
提要:1 供物要按时献上。3 常献的燔祭。9 安息日献的祭,11月初献的祭,16 逾越节献的祭,26 初熟节献的祭。
1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本会注释】
耶和华现在宣布祂对某些供物的旨意,就是为每日早晚的崇祀,以及安息日和月朔所献的供物。
2 “你要吩咐以色列人说:‘献给我的供物,就是献给我作馨香火祭的食物,你们要按日期献给我’;
【本会注释】
我的供物。希伯来语是qorban,其词根意思是为了一个特定的目的而“接近”,“靠近”,。该词用来指找法官打官司,来奉献一些东西,或来呈上供物。因此各耳板(Qorban)成了一切供物的通称(见可7:11)。
食物。异教徒把食物献给他们神明(大概是他们自己吃掉的)的习惯,是歪曲了悔罪之人向上帝呈献供物,表明自己为罪忧伤并恳求赦免的做法(见《历代愿望》第28页;利21:6,8,17,21;22:25;玛1:7)。
献给我作……火祭。可能特指在坛上焚烧的脂油部分。
馨香。参利1:9,13,17;民15:3等。
3 又要对他们说:你们要献给耶和华的火祭,就是没有残疾、一岁的公羊羔,每日两只,作为常献的燔祭。
【本会注释】
火祭。这里特指每日“常”献的祭物(见出29:38-40注释)以及相关的应许(第42,43,45节)。
没有残疾。这里强调了羊羔的完美性(来9:14)。其他祭物也要符合这样的条件(出12:5;利1:3;民19:2;彼前1:19)。
常献的燔祭。参但8:11-13;11:31;12:11。“常献的”与上帝的羔羊形成显明的对比。因为祂是一次献祭永远有效的;祂只一次为众人死(来7:3;10:12,14)。
4 早晨要献一只,黄昏的时候要献一只;
【本会注释】
早晨要献。参诗5:3:“早晨我必向你陈明”,这句话原来可能指献祭。
黄昏的时候。直译为“两个晚上之间”(见出12:6;民9:3)。
5 又用细面伊法十分之一,并捣成的油一欣四分之一,调和作为素祭。
6 这是在西乃山所命定为常献的燔祭,是献给耶和华为馨香的火祭。
【本会注释】
常献的燔祭。就是每日奉献(出29:42)。常献的燔祭和“常烧的香”(出30:8)就像基督徒早晚的祈祷。
西乃山所命定。那是摩西领受献祭律例的地方。
7 为这一只羊羔,要同献奠祭的酒一欣四分之一。在圣所中,你要将醇酒奉给耶和华为奠祭。
【本会注释】
奠祭。也是在西乃山所规定的(出29:40)。
在圣所中。可能在院子里燔祭坛的底部(出29:42)。
醇酒。希伯来原文是shekar。奠祭除了这里以外,都是用普通的葡萄酒(yayin)。为每只羔羊所配的酒约为0.95升。Shekar常常指不用葡萄做的酒;通常是用粮食或蜂蜜做成的。例如在利10:9吩咐亚伦和他的儿子们在准备进入帐幕时,不可喝清酒(yayin)或浓酒(shekar)。许多注释家认为这里的shekar是指最贵最好的葡萄酒。犹太注释家一般认为,这里的shekar指不搀水的酒或新榨的酒。
8 晚上,你要献那一只羊羔,必照早晨的素祭和同献的奠祭献上,作为馨香的火祭,献给耶和华。”
【本会注释】
就是献晚祭的那只羊羔。前面的指示是关于早晨献的羊羔,但也适用于晚上献的羊羔。这是一天的最后一次献祭,以后就不再献了。
9 “当安息日,要献两只没有残疾、一岁的公羊羔,并用调油的细面伊法十分之二为素祭,又将同献的奠祭献上。
【本会注释】
当安息日。安息日的供物是在每日常献的祭物以外献上的。这意味着祭司在安息日要履行双重的职责。主说“祭司在殿里犯了安息日,还是没有罪”(太12:5)时所想到的,可能就是这一点。后来有一首特别为安息日谱写的诗歌在浇奠祭时献唱(诗92)。
伊法十分之二。约为3.8升。安息日要献双倍的燔祭,所以细面和酒等配料也要加倍。关于与燔祭同献之奠祭的指示记在民15:5中。
10 这是每安息日献的燔祭;那常献的燔祭和同献的奠祭在外。”
【本会注释】
日常的献祭不可因安息日额外的供物而忽略。所吩咐额外的供物都是以七为单位的(民28:11,19,26;29:35-37)。
11 “每月朔,你们要将两只公牛犊,一只公绵羊,七只没有残疾、一岁的公羊羔,献给耶和华为燔祭。
【本会注释】
这可能是上帝为抵制每个月朔的月亮崇拜而规定的。银号要吹响(民10:2,10)。后来这一天要停工(摩8:5;撒上20:5;赛1:13)。
12 每只公牛要用调油的细面伊法十分之三作为素祭;那只公羊也用调油的细面伊法十分之二作为素祭;
【本会注释】
伊法十分之三。约为6.6升。
作为素祭。每头公牛犊都要赔以一定数量的细面(见民15:9)。
伊法十分之二。约为4.4升,与为公绵羊同献的数量相同(民15:6)。
13 每只羊羔要用调油的细面伊法十分之一作为素祭和馨香的燔祭,是献给耶和华的火祭。
【本会注释】
参民15:4。素祭应与11节所提到的七只羊羔的每一只同献。
14 一只公牛要奠酒半欣,一只公羊要奠酒一欣三分之一,一只羊羔也奠酒一欣四分之一。这是每月的燔祭,一年之中要月月如此。
【本会注释】
奠酒。与各种祭物同献。
每月。月朔要奉献更多的祭物,所需要的精力甚至比安息日还要多。因此上帝的子民在月朔时就没有时间或机会被周围异教徒的偶像崇拜仪式所诱惑了。
15 又要将一只公山羊为赎罪祭,献给耶和华;要献在常献的燔祭和同献的奠祭以外。”
【本会注释】
参民15:24。
16 “正月十四日是耶和华的逾越节。
【本会注释】
逾越节。为尼散月十四日的逾越节所吩咐的唯一特殊供物就是逾越节的羔羊(出12:6;又见本书709页)。以色列人自从38年前离开加低斯巴尼亚之来一直没有遵守这个节日。
17 这月十五日是节期,要吃无酵饼七日。
【本会注释】
十五日。十四日的傍晚是逾越节(出12:6,14)。十五日是无酵节(利23:6)。逾越节的羔羊是在第十四日下午稍晚时宰杀的;到十五日日落以后与无酵饼和苦菜同吃。
七日。参出12:15;13:6,7;利23:6。
18 第一日当有圣会;什么劳碌的工都不可做。
【本会注释】
直译为“任何耕种的工”。任何劳碌的工都在禁止之列(出12:16;利23:7,8)。
19 当将公牛犊两只,公绵羊一只,一岁的公羊羔七只,都要没有残疾的,用火献给耶和华为燔祭。
【本会注释】
这一特别的火祭是以前所没有规定的(见利23:8)。所指定的祭物与月朔相同(第11节)。
20 同献的素祭用调油的细面;为一只公牛要献伊法十分之三;为一只公羊要献伊法十分之二;
【本会注释】
参第12节,为月朔作了同样的规定。
21 为那七只羊羔,每只要献伊法十分之一。
22 并献一只公山羊作赎罪祭,为你们赎罪。
【本会注释】
与月朔所献的一样(第15节)。
23 你们献这些,要在早晨常献的燔祭以外。
【本会注释】
这些都是在献完每日的早祭以后在上午献上的。
24 一连七日,每日要照这例把馨香火祭的食物献给耶和华,是在常献的燔祭和同献的奠祭以外。
【本会注释】
无酵节的每一天都要献上16-25节所列举的所有特殊供物,与月朔一样(利23:5-8)。
25 第七日当有圣会,什么劳碌的工都不可做。”
【本会注释】
参出13:6;利23:7,8。这个节期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要求是相同的。
26 “七七节庄稼初熟,你们献新素祭给耶和华的日子,当有圣会;什么劳碌的工都不可做。
【本会注释】
七七节。就是“收割节,所收的是你……劳碌得来初熟之物”(出23:16),就是收割初熟麦子的时候(出34:22;申16:10;又见利23:15-21)。
新素祭。参利23:16。这一天的主要特色就是掀新素祭。共由二个饼组成,叫做“献给耶和华的初熟之物”(利23:17)。这两张饼是用初熟的麦子做成的。与这两张饼同献的是七只公羊羔、一只公牛犊、两只公绵羊,两只公绵羊羔为平安祭,一只公山羊为赎罪祭(利23:18)。
七七。就是从除酵节的第一天算起的七个星期(利23:15-21)。
27 只要将公牛犊两只,公绵羊一只,一岁的公羊羔七只,作为馨香的燔祭献给耶和华。
28 同献的素祭用调油的细面;为每只公牛要献伊法十分之三;为一只公羊要献伊法十分之二;
【本会注释】
参第12,20节有关月朔和无酵节的规定。
29 为那七只羊羔,每只要献伊法十分之一。
【本会注释】
参第13,21节。
30 并献一只公山羊为你们赎罪。
【本会注释】
除了与两只羊羔同献的那只以外(利23:19)。
31 这些,你们要献在常献的燔祭和同献的素祭并同献的奠祭以外,都要没有残疾的。”
【本会注释】
虽然有其他祭物的规定,常献的祭物仍要献上(见第10,15,23节)。常献祭物的重要性不应被视为亚于其他的祭物。
民数记29章
提要:1 吹角节献的祭,7 刻苦己心之日所献的祭,13 住棚节第八日献的祭。
1 “七月初一日,你们当有圣会;什么劳碌的工都不可做,是你们当守为吹角的日子。
【本会注释】
圣会。七月是民用年历的一月,因宗教目的而分别出来(利23:23-44)。这个月化在宗教礼节上的日子要比一年中其他任何月份都多。这里所提到的圣会是已经规定的(利23:24,25)。
吹角的日子。上帝吩咐在好几个场合要吹银号(见民10:10),包括月朔。但七月初一日,即民用年历的新年,是特别要吹角的日子。“吹角”的原文teruah,在利25:9中是shopar,即“公羊角”。
2 你们要将公牛犊一只,公绵羊一只,没有残疾、一岁的公羊羔七只,作为馨香的燔祭献给耶和华。
【本会注释】
除了先前为这日所规定的所有其他祭物之外(利23:25)。祭牲的数量比为民28:19,27的节期所规定的要少,因为这是加在为这日所献的其他祭物之外的。
3 同献的素祭用调油的细面;为一只公牛要献伊法十分之三;为一只公羊要献伊法十分之二;
【本会注释】
伊法十分之三。约为6.6升,是所有这类祭物的常用量(民15:6,9)。
4 为那七只羊羔,每只要献伊法十分之一。
【本会注释】
关于第4和第5节,参民28:15,22,30。
5 又献一只公山羊作赎罪祭,为你们赎罪。
6 这些是在月朔的燔祭和同献的素祭,并常献的燔祭与同献的素祭,以及照例同献的奠祭以外,都作为馨香的火祭献给耶和华。”
【本会注释】
在月朔的燔祭。以前已经规定月朔要献两只公牛犊为燔祭(民28:11,12)。这个规定在七月初一也是不能省略的。
照例。就是按照先前所定的次序:先是常献的燔祭,然后是为每月月初所指定的祭物,最后是为七月初一日特别指定的祭物。
7 “七月初十日,你们当有圣会;要刻苦己心,什么工都不可做。
【本会注释】
初十日。赎罪日(利23:27)是整个献祭制度的高潮。这个大日的仪式记录在利16章和23:26-32中。
刻苦己心。直译为“自责”,“痛心”,“自卑”。包括禁食。这是正统的犹太人一直严格遵守的一年一度的大禁食(参利16:29;23:27-29,32;诗35:13;赛58:3,5;徒27:9)。
什么工。这日应严格地遵守为安息日(利16:29,31;23:28-32)。
8 只要将公牛犊一只,公绵羊一只,一岁的公羊羔七只,都要没有残疾的,作为馨香的燔祭献给耶和华。
【本会注释】
燔祭。见第2节。
9 同献的素祭用调油的细面:为一只公牛要献伊法十分之三;为一只公羊要献伊法十分之二;
【本会注释】
素祭的比例与第3、4节所提到的一样。
10 为那七只羊羔,每只要献伊法十分之一。
11 又献一只公山羊为赎罪祭。这是在赎罪祭和常献的燔祭,与同献的素祭并同献的奠祭以外。”
【本会注释】
赎罪祭。赎罪节的名称就是由此而来(见利16)。来9:7-12,23-28所依据的就是利16章的描述。赎罪祭的血被大祭司带入至圣所。为赎亚伦家族的罪所献之公牛犊的血也被带入至圣所(利16:11,14)。除了这两种血之外,其他血均不能带进至圣所。
常献的燔祭。这里再次强调先前所提到的各种供物都不得忽略,即使是在赎罪大日。这一天开始的时候,要献上常献的燔祭和其他同献的供物。接着是本节所说的赎罪祭。再献上利16章所说的赎罪祭。
12 “七月十五日,你们当有圣会;什么劳碌的工都不可做,要向耶和华守节七日。
【本会注释】
十五日是住棚节的第一日,从十四日的日落开始(利23:34,35)。这个节期是在水果和葡萄收获以后(申16:13)。这七天是在耶和华面前欢喜快乐的日子。
13 又要将公牛犊十三只,公绵羊两只,一岁的公羊羔十四只,都要没有残疾的,用火献给耶和华为馨香的燔祭。
【本会注释】
与其他节期所献祭物的种类相同。但其他节期只要两只公牛犊就够了,这里却要十三只(民28:11,19,27)。在七天当中,每一天比前一天少献一只公牛犊(第17,20,23,26,29,32节)。到第七日献七只公牛犊。这样,七天共献七十只公牛犊。
14 同献的素祭用调油的细面;为那十三只公牛,每只要献伊法十分之三;为那两只公羊,每只要献伊法十分之二;
15 为那十四只羊羔,每只要献伊法十分之一。
16 并献一只公山羊为赎罪祭,这是在常献的燔祭和同献的素祭并同献的奠祭以外。
【本会注释】
对赎罪祭的要求并没有增加。
17 “第二日要献公牛犊十二只,公绵羊两只,没有残疾、一岁的公羊羔十四只;
【本会注释】
第二日比前一天少一只公牛犊。公绵羊和公羊羔的数量不变。礼仪的整个体系都是加在常献之祭之上的;无论增加什么祭物,常献的燔祭都不可放弃。同样,上帝的羔羊是无法替代的。没有任何职位,礼仪,规则,能取代上帝的儿子,惟有借着祂才能从罪中得救。
18 并为公牛、公羊,和羊羔,按数照例,献同献的素祭和同献的奠祭。
19 又要献一只公山羊为赎罪祭。这是在常献的燔祭和同献的素祭并同献的奠祭以外。
20 “第三日要献公牛十一只,公羊两只,没有残疾、一岁的公羊羔十四只;
21 并为公牛、公羊,和羊羔,按数照例,献同献的素祭和同献的奠祭。
22 又要献一只公山羊为赎罪祭。这是在常献的燔祭和同献的素祭并同献的奠祭以外。
23 “第四日要献公牛十只,公羊两只,没有残疾、一岁的公羊羔十四只;
24 并为公牛、公羊,和羊羔,按数照例,献同献的素祭和同献的奠祭。
25 又要献一只公山羊为赎罪祭。这是在常献的燔祭和同献的素祭并同献的奠祭以外。
26 “第五日要献公牛九只,公羊两只,没有残疾、一岁的公羊羔十四只;
27 并为公牛、公羊,和羊羔,按数照例,献同献的素祭和同献的奠祭。
28 又要献一只公山羊为赎罪祭。这是在常献的燔祭和同献的素祭并同献的奠祭以外。
29 “第六日要献公牛八只,公羊两只,没有残疾、一岁的公羊羔十四只;
30 并为公牛、公羊,和羊羔,按数照例,献同献的素祭和同献的奠祭。
31 又要献一只公山羊为赎罪祭。这是在常献的燔祭和同献的素祭并同献的奠祭以外。
32 “第七日要献公牛七只,公羊两只,没有残疾、一岁的公羊羔十四只;
33 并为公牛、公羊,和羊羔,按数照例,献同献的素祭和同献的奠祭。
34 又要献一只公山羊为赎罪祭。这是在常献的燔祭和同献的素祭并同献的奠祭以外。
35 “第八日你们当有严肃会;什么劳碌的工都不可做;
【本会注释】
第八日被特定为在耶和华面前严肃喜乐的日子。“严肃会”的原文源于一个表示“束缚”的动词词根。该词根所派生的名词被译为“掌权者”,如士18:7。这一天以色列人不可从事所以世俗的工作,要专心思考耶和华。
36 只要将公牛一只,公羊一只,没有残疾、一岁的公羊羔七只作火祭,献给耶和华为馨香的燔祭;
【本会注释】
为这一日特别指定的祭物(见第13节)。
37 并为公牛、公羊,和羊羔,按数照例,献同献的素祭和同献的奠祭。
【本会注释】
参民15:1-13。
38 又要献一只公山羊为赎罪祭。这是在常献的燔祭和同献的素祭并同献的奠祭以外。
【本会注释】
无论是什么节期都要有赎罪祭(民28:15,22,30;29:5等)。人类需要赦免。他们绝不可忽视这个事实。
39 “这些祭要在你们的节期献给耶和华,都在所许的愿并甘心所献的以外,作为你们的燔祭、素祭、奠祭,和平安祭。”
【本会注释】
这些祭。耶和华已为特定的季节规定了特定的节期。这些节期必须准确地按照祂所描述的方式遵守。
都在所许的愿……以外。除了所有这些正式规定的祭物,人还可以献额外的燔祭,作为对耶和华的感恩,或为还特许的愿。
燔祭。参利22:18-21;民15:1-13。本章所吩咐的祭物都在一切为还特许的愿而献的燔祭、素祭、奠祭和平安祭之外。
40 于是,摩西照耶和华所吩咐他的一切话告诉以色列人。
【本会注释】
在希伯来语圣经中,这是第30章第1节。
民数记30章
提要:1 不可违背诺言。3 年幼女子许愿的例外。6 妻子许愿的例外。9 寡妇或被休之妇人许愿的例外。
1 摩西晓谕以色列各支派的首领说:“耶和华所吩咐的乃是这样:
【本会注释】
各支派的首领。民1:4,16;7:2等也是指这批人。有各种称呼:“你们支派中所有的首领和长老”(申5:23),“以色列的全会众”(书18:1;22:12),“以色列民的首领”(士20:2),“以色列众人”(撒上7:5),“以色列各支派的首领”(代上28:1),“以色列的长老、各支派的首领、并以色列的族长”(代下5:2)和“首领和长老”(拉10:8)。
2 人若向耶和华许愿或起誓,要约束自己,就不可食言,必要按口中所出的一切话行。
【本会注释】
许愿。向上帝奉献的许愿或起誓:个人服务的承诺,如雅各在伯特利许的愿(创28:20;31:13),哈拿奉献儿子(撒上1:11),耶弗他关于他女儿的誓言(士11:30,39)。
约束。表示一种义务,如禁忌酒和食物等(见撒上14:24;诗132:3;徒23:21)。该希伯来词的动词形式常用来表示“捆绑”,“限制”和“驾驭”。
不可食言。直译为“不可解除他的誓言”,意思是“松开”,“解除义务”,“使……合法”,“亵渎”。不履行对上帝的庄严承诺,就是忘恩负义和犯疏忽的罪(申23:21;传5:4;太5:33)。不许愿要比许愿而不履行要好(传5:2-5)。
3 女子年幼、还在父家的时候,若向耶和华许愿,要约束自己,
【本会注释】
未婚的女子被视为受她父亲的约束,未经父亲的指导和赞同就不能随意计划和决定。这里没有提到老处女。
4 她父亲也听见她所许的愿并约束自己的话,却向她默默不言,她所许的愿并约束自己的话就都要为定。
【本会注释】
向她默默不言。直译为“沉默”或“没有异议”。
她所许的愿……就都要为定。当父亲听到女儿所许愿时,若没有提出异议,他就无权废除该她誓言的任何一部分。
5 但她父亲听见的日子若不应承她所许的愿和约束自己的话,就都不得为定;耶和华也必赦免她,因为她父亲不应承。
【本会注释】
听见的日子。就是听见的时候。
她父亲不应承。许愿或发誓须经父亲同意。如果父亲得知女儿许愿却不表态,他的沉默就视为同意。但如果父亲提出了异议,这个少女就不受她所许之愿的约束了。她也不必予以履行。
6 她若出了嫁,有愿在身,或是口中出了约束自己的冒失话,
【本会注释】
若出了嫁。就是如果她结婚了。这也适合于已订婚但仍住在父家的女子,因为未婚夫对未婚妻是拥有权利的。比如她若犯了奸淫,就要用石头打死,如同已婚一样。她和她的一切财产都被视为属于她未婚夫的(申22:23,24;又见太1:19,20)。
有愿在身。所许的愿可能是在她订婚以前,经过她父亲的同意。现在她已订婚,在法律上受未婚夫的管束。他可以要求她放弃所许的愿。
7 她丈夫听见的日子,却向她默默不言,她所许的愿并约束自己的话就都要为定。
8 但她丈夫听见的日子,若不应承,就算废了她所许的愿和她出口约束自己的冒失话;耶和华也必赦免她。
【本会注释】
参第5节。这条原则也适用于在父家的女子。这里用于已许配丈夫的妻子。
9 寡妇或是被休的妇人所许的愿,就是她约束自己的话,都要为定。
【本会注释】
寡妇和离婚的妇女都有权许愿和还愿。但回到父家并受其保护的寡妇或离婚的妇女将重新受父亲的管束。“被休”的原文直译为“被赶出去”。这里预先设定了申24:1的规则。
10 她若在丈夫家里许了愿或起了誓,约束自己,
11 丈夫听见,却向她默默不言,也没有不应承,她所许的愿并约束自己的话就都要为定。
【本会注释】
如果她的愿是在她丈夫活着的时候,或在她离婚以前许下的,丈夫又没有提出异议的话,她就必须还愿。婚姻状况的改变并不影响以前所许之愿的约束力。
12 丈夫听见的日子,若把这两样全废了,妇人口中所许的愿或是约束自己的话就都不得为定,因 她丈夫已经把这两样废了;耶和华也必赦免她。
【本会注释】
寡妇或离婚的妇女不必履行她的丈夫以前所废除的愿。
13 凡她所许的愿和刻苦约束自己所起的誓,她丈夫可以坚定,也可以废去。
14 倘若她丈夫天天向她默默不言,就算是坚定她所许的愿和约束自己的话;因丈夫听见的日子向她默默不言,就使这两样坚定。
【本会注释】
他完全明白妻子在做什么,却保持沉默,那就是确认了她所许的愿。
15 但她丈夫听见以后,若使这两样全废了,就要担当妇人的罪孽。”
【本会注释】
责任全是他的;她是自由的。关于因此而产生的罪责,以及赎愆的仪式,见利5:4-10。
16 这是丈夫待妻子,父亲待女儿,女儿年幼、还在父家,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律例。
民数记31章
提要:1 米甸人遭到掠夺,巴兰被杀。13 摩西向军长发怒,因他们保留了妇女的性命。19 如何洁净士兵及其俘虏和战利品。25 战利品的分配。48 甘心献给上帝库中的供物。
1 耶和华吩咐摩西说:
【本会注释】
如民25:16-18所记载的,打击米甸人的命令已经下达摩西。他现在要组织军事行动,执行上帝的旨意。米甸人听从巴兰的建议,使以色列人犯下大罪,结果上帝降瘟疫其子民身上。
2 “你要在米甸人身上报以色列人的仇,后来要归到你列祖(原文作本民)那里。”
【本会注释】
你要在米甸人身上报以色列人的仇。米甸人的罪行是在摩西作领袖的时期犯下的;上帝现在命令他在卸任之前惩罚这些罪犯。
后来。上帝曾对摩西说过,他将要死亡(民27:12,13)。除了征战米甸以外,他还有责任传达有关征服迦南的指示(第32和34章),为利未人制订规章(民35:1-8)。
3 摩西吩咐百姓说:“要从你们中间叫人带兵器出去攻击米甸,好在米甸人身上为耶和华报仇。
【本会注释】
第2节说要为以色列人报仇;本节则说要为耶和华报仇。上帝与祂子民的利益是密切相关的。
4 从以色列众支派中,每支派要打发一千人去打仗。”
【本会注释】
一千人。这个小数目意味着精心的挑选,因为一些较大的支派很容易提供多得多的人。
众支派。有人认为可能包括利未人,也许不带兵器,作为前方的后勤部队。但利未人后来与没有出征的人同得那一份战利品的事实(第30,37-41节)似乎又排除了这种可能。
5 于是从以色列千万人中,每支派交出一千人,共一万二千人,带着兵器预备打仗。
【本会注释】
参士21:10。派去与基列雅比人作战也是这么多人。第5节的意思是这些年轻人是应征入伍的。与米甸人相比,他们人数似乎很少。米甸人有五个王的兵力。
6 摩西就打发每支派的一千人去打仗,并打发祭司以利亚撒的儿子非尼哈同去;非尼哈手里拿着圣所的器皿和吹大声的号筒。
【本会注释】
摩西……打发。就是授权他们执行上帝的命令。
非尼哈。圣经没有告诉我们非尼哈是作为部队的统帅代替约书亚出征的,还是只以大祭司的身份(见书22:13)。他以前为上帝的尊荣而表现出来的英勇无疑使他有了果断和勇敢的良好名声(民25:8)。
圣所的器皿。就是圣器。圣经没有告诉我们他们所拿的是什么器皿。有人认为是约柜(见民10:33;书3:14;6:8),也有人认为是戴在亚伦额上的金面牌(出28:36;参民3:31)。也可以把“圣所的器皿”理解为圣所的号角。
7 他们就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与米甸人打仗,杀了所有的男丁。
【本会注释】
他们……打仗。以色列军队可能越过了米甸的边界,与他们交战。
杀了所有的男丁。可能指所有达到服役年龄的战士。另一次由基甸对米甸人的除灭,记录在士8:12中。对男性的杀灭会导致民族的灭绝。然而米甸人一再成为以色列人的凶恶敌人(士6:1,2;7:14;8:22;9:17,28;赛60:6)。
8 在所杀的人中,杀了米甸的五王,就是以未、利金、苏珥、户珥、利巴,又用刀杀了比珥的儿子巴兰。
【本会注释】
米甸的五王。这些人还有其他的称呼:长老(民22:4),以及族长或首领(书13:21)。
以末。见书13:21。
利金。见书13:21;代上2:43;7:16。这也是便雅悯支派一个城镇的名字(书18:27)。
苏珥。见民25:15;书13:21节。
户珥。以色列人也有叫户珥的(出17:10),就是迦勒的一个亲属。
巴兰。他结局与他为自己所表达的愿望完全不同(民23:10;书13:22)。
9 以色列人掳了米甸人的妇女孩子,并将他们的牲畜、羊群,和所有的财物都夺了来,当作掳物,
【本会注释】
掳了……妇女。只杀男丁不杀妇女儿童是一种古代的习俗(创34:25;王上11:16)。上帝律法后来规定,有时只杀男丁,有时要全部杀掉(申20:13,14,16)。
牲畜。该词源于动词“结舌”,“哑巴”。通常大型的家畜。米甸人以骆驼而出名(士6:5)。但这里没有单独提到骆驼(见出9:25;12:12;诗135:8;耶50:3)。
10 又用火焚烧他们所住的城邑和所有的营寨,
【本会注释】
城邑。焚烧这些城邑是为了避免今后的大叛乱。
营寨。指游牧部落的圆形宿营地。见创25:16。
11 把一切所夺的、所掳的,连人带牲畜都带了去,
【本会注释】
他们夺取了战利品,如第9节所提到的。现在把战利品带回来。
12 将所掳的人,所夺的牲畜、财物,都带到摩押平原,在约但河边与耶利哥相对的营盘,交给摩西和祭司以利亚撒,并以色列的会众。
【本会注释】
所掳的人。以色列人完全征服了米甸的这个部落。“所掳的人”指妇女和儿童;“所夺的牲畜”指骆驼、牛、绵羊和山羊;“所夺的财物”指贵重的金属、珠宝和衣服等。
会众。可能是指代表百姓的70位长老和各支派首领。
摩押平原。他们是从这里出发去攻击米甸人的(见民22:1;26:3,63)。
13 摩西和祭司以利亚撒,并会众一切的首领,都出到营外迎接他们。
【本会注释】
这是一个欢迎胜利者的招待会,并作出洁净、鉴别,销毁不洁之物的安排。
14 摩西向打仗回来的军长,就是千夫长、百夫长,发怒,
【本会注释】
摩西……发怒。特别是因为俘虏了不可接纳的米甸女子,包括那些导致瘟疫在营中泛滥的女子(见第15,17节)。
军长。指各级军官。
15 对他们说:“你们要存留这一切妇女的活命吗?
【本会注释】
对于那些被撒但利用,把罪恶带进以色列军营之妇女的惩罚,包括在“你要在米甸人身上报以色列人的仇”的命令之中(民31:2)。参对亚玛力妇女的惩罚(撒上15:3)。
16 这些妇女因巴兰的计谋,叫以色列人在毗珥的事上得罪耶和华,以致耶和华的会众遭遇瘟疫。
17 所以,你们要把一切的男孩和所有已嫁的女子都杀了。
【本会注释】
你们要把一切的男孩……都杀了。为了不使一个拜偶像的民族繁殖开来。
所有已嫁的女子。可能包括那些引诱以色列人犯罪的女子。
18 但女孩子中,凡没有出嫁的,你们都可以存留她的活命。
【本会注释】
女孩子。因为她们的年轻和可塑性,有可能放弃偶像崇拜及其不洁的习俗。
存留她的活命。关于稍后所制定处理女俘的律法,见申21:10-14。
19 你们要在营外驻扎七日;凡杀了人的,和一切摸了被杀的,并你们所掳来的人口,第三日,第七日,都要洁净自己,
【本会注释】
在营外驻扎。见民19:9-11。
洁净。用调有红母牛灰的水洁净(见民19)。以色列人认为仪文的不洁是很严重的事(见可7:15)。
20 也要因一切的衣服、皮物、山羊毛 织的物,和各样的木器,洁净自己。”
【本会注释】
洁净。可以凭借除污秽的水或活水来实现(利11:32,33)。这两种水显然都是依据与接触死尸所关的律例。
皮物。包括鞋、鞍等。
山羊毛。指帐篷(出25:4),毛毯和被褥(撒上19:13,16)。
21 祭司以利亚撒对打仗回来的兵丁说:“耶和华所吩咐摩西律法中的条例乃是这样:
22 金、银、铜、铁、锡、铅,
【本会注释】
铜。指青铜或黄铜(见出27:3注释)。
铅。见耶6:29。这里所提到的六种金属在埃及和其他的古代国家非常普及。
23 凡能见火的,你们要叫它经火就为洁净,然而还要用除污秽的水洁净它;凡不能见火的,你们要叫它过水。
【本会注释】
水不能洁净金属,但是火可以。向米甸人夺取的各种器具曾与尸体接触并被异教徒使用过,所以是不洁净的。
24 第七日,你们要洗衣服,就为洁净,然后可以进营。”
【本会注释】
见民19:19。
25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本会注释】
这就是在行完了洁净之礼,人们进入营地以后。
26 “你和祭司以利亚撒,并会众的各族长,要计算所掳来的人口和牲畜的总数。
【本会注释】
这里没有提所夺的珠宝、贵重金属和衣物。这些东西后来都成了乐意的奉献(第50,53节)。
27 把所掳来的分作两半:一半归与出去打仗的精兵,一半归与全会众。
【本会注释】
全会众都曾受米甸人之害;所以留在营中的人也应得到一部分战利品。
28 又要从出去打仗所得的人口、牛、驴、羊群中,每五百取一,作为贡物奉给耶和华。
【本会注释】
作为贡物奉给。直译为“奉上固定的数量”。“贡物”一词的原文只在这里和第37-41节中出现。关于分配战利品的其他例子,见书22:8;撒上30:24,25。
羊群。原文既指绵羊也指山羊。
29 从他们一半之中,要取出来交给祭司以利亚撒,作为耶和华的举祭。
【本会注释】
作为维持祭司和利未人生计的什一捐(见民18:21,24,26)。
30 从以色列人的一半之中,就是从人口、牛、驴、羊群、各样牲畜中,每五十取一,交给看守耶和华帐幕的利未人。”
【本会注释】
这是归与会众之战利品的百分之二。利未人得到女子320名,绵羊和山羊6,750只,牛720只,驴610匹。这个百分比的制定无疑是与利未人的人数成比例的。但祭司不可娶非以色列人为妻(利21:14)。
31 于是摩西和祭司以利亚撒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行了。
【本会注释】
这是对摩西的吩咐(第25节),由以利亚撒作为助手(第26节)。这里没有提“会众的各族长”(第26节)。他们无疑地完全信任以利亚撒的廉洁。
32 除了兵丁所夺的财物以外,所掳来的:羊六十七万五千只;
【本会注释】
就是剩余的战利品。战场上的战利品会因许多的原因而减少:有些牲畜作为食物被宰杀,有些因旅途的艰辛而死亡,有的走失或因疾病而死。
33 牛七万二千只;
34 驴六万一千匹;
35 女人共三万二千口,都是没有出嫁的。
36 出去打仗之人的分,就是他们所得的那一半,共计羊三十三万七千五百只,
37 从其中归耶和华为贡物的,有六百七十五只;
38 牛三万六千只,从其中归耶和华为贡物的,有七十二只;
39 驴三万零五百匹,从其中归耶和华为贡物的,有六十一匹;
40 人一万六千口,从其中归耶和华的,有三十二口。
41 摩西把贡物,就是归与耶和华的举祭,交给祭司以利亚撒,是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
42 以色列人所得的那一半,就是摩西从打仗的人取来分给他们的。
43 (会众的那一半有:羊三十三万七千五百只;
44 牛三万六千只
45 驴三万零五百匹;
46 人一万六千口。)
47 无论是人口是牲畜,摩西每五十取一,交给看守耶和华帐幕的利未人,是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
48 带领千军的各军长,就是千夫长、百夫长,都近前来见摩西,
【本会注释】
那些指挥官都亲自向摩西汇报他们所履行的职责。
49 对他说:“仆人权下的兵已经计算总数,并不短少一人。
【本会注释】
在清点参战人员的时候,发现没有一个以色列人伤亡。这的确是一场耶和华的战役(见第3节)。在应许之地的边缘丧失性命无疑被视为悲剧。
50 如今我们将各人所得的金器,就是脚链子、镯子、打印的戒指、耳环、手钏,都送来为耶和华的供物,好在耶和华面前为我们的生命赎罪。”
【本会注释】
供物。游牧民族普遍都佩戴贵重金属的首饰。脖子、手腕和脚踝上所戴的首饰通常都是用银币或金币串成的(见士8:24-26)。
各人。每个人都愿为胜利和安全返回而献供物给耶和华以表示感谢(见创14:20;撒下8:11,12;代上26:26,27)。
金器。译为“金首饰”较妥(见创24:53;出3:22)。
脚链子。既可戴在脚踝上,也可戴在上臂。
镯子。见创24:47;结16:11。
打印的戒指。见创41:42;斯3:10。
耳环。在东方民族中十分常见,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
为……赎罪。可能指第14节所提到的事情,也可能指战场上所发生的不洁净和犯罪的其他个人事件。
51 摩西和祭司以利亚撒就收了他们的金子,都是打成的器皿。
52 千夫长、百夫长所献给耶和华为举祭的金子共有一万六千七百五十舍客勒。
53 各兵丁都为自己夺了财物。
【本会注释】
兵丁无疑各自进行抢劫和掠夺。但他们很高兴地怀着感谢之心从全部的战利品中拿出一部分献给上帝。
54 摩西和祭司以利亚撒收了千夫长、百夫长的金子,就带进会幕,在耶和华面前作为以色列人的纪念。
【本会注释】
大量的黄金无疑被熔化掉,用来制作圣所中所用的器皿。
民数记32章
提要:1 流便子孙和迦得子孙要求得到约旦河东为业,6 摩西责备了他们。16 他们提出了令摩西满意的条件。33 摩西将那地分给他们。39 他们占领了那地。
1 流便子孙和迦得子孙的牲畜极其众多;他们看见雅谢地和基列地是可牧放牲畜之地,
【本会注释】
流便子孙。流便子孙和迦得子孙安营在帐幕的南边,他们可能并不相邻,因为中间夹着西缅支派(民2:10-14)。流便是雅各的长子,因此按照长幼关系首先提到。在下面的几节中,先提到迦得,因为该支派带头要求在约旦河东边定居。这两个支派曾在一起生活了38年之久,所以他们在定居的时候也要住在一起。
牲畜极其众多。与其他的以色列人相对而言。圣经没有说明他们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牲畜(见士5:16,17)。
雅谢地。在其他地方是一个城镇的名字。据认为在拉巴亚扪的北面或西北面。
基列地。在创37:25中第一次提到,位于雅博河的南面和北面。以土地肥沃而闻名。基列有时用来指以色列在约旦河东的全部领土。
可牧放牲畜之地。包括巴珊在内。巴珊以其优质牛群而著称(见诗22:12)。
2 就来见摩西和祭司以利亚撒,并会众的首领,说:
【本会注释】
原文在第2节开头有“迦得子孙和流便子孙”。迦得的子孙带头提出他们的意见。没有提到玛拿西,虽然他们也有许多牲口,并且与迦得的子孙和流便的子孙共同分享约旦河东的领土(见申3:12,13;4:43;29:8;书12:6;13:29,31;14:3;18:7)。
3 “亚大录、底本、雅谢、宁拉、希实本、以利亚利、示班、尼波、比稳,
【本会注释】
亚大录。分给了迦得的子孙(第34节)。
底本。在西宏的国中(民21:30),分给了迦得的子孙(第34节)。
雅谢。见第1节。也分给迦得的子孙(第34节)。
宁拉。在第36节中称为伯宁拉,意思可能是,“豹子之地”。
希实本。亚摩利王西宏的首都(民21:26-28),分给流便的子孙(第37节)。
以利亚利。与希实本相邻(民32:37;赛15:4;16:9;耶48:34)。可能是现代的埃尔勒(el-‘Al),在希实本的东北。
示班。又叫西比玛(Shibmah)(第38节)和西比玛(Sibmah;赛16:8,9;耶48:32)。以其葡萄园而出名。
尼波。分给流便的子孙(第38节)。
比稳。在第38节中称为巴力免。以色列人为要去掉巴力的名字而将其改为比稳。后来落入摩押人的手中,恢复了其全名,称为伯米恩(耶48:23)。在书13:17中,该地称为伯巴力勉。可能分给了流便的子孙。其废墟现名马因(Ma`in),位于尼波山以南约8公里。
4 就是耶和华在以色列会众前面所攻取之地,是可牧放牲畜之地,你仆人也有牲畜”;
【本会注释】
为了把它给祂的子民为业(民21:24,25)。
5 又说:“我们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把这地给我们为业,不要领我们过约但河。”
6 摩西对迦得子孙和流便子孙说:“难道你们的弟兄去打仗,你们竟坐在这里吗?
【本会注释】
鉴于比较容易地征服约旦河东,迦得的子孙和流便的子孙无疑认为会很快占领约旦河西。
7 你们为何使以色列人灰心丧胆、不过去进入耶和华所赐给他们的那地呢?
【本会注释】
使……灰心丧胆。直译为“反对”、“疏远”。摩西担心这两个支派的行动会导致其他支派拒绝过约旦河,结果就像探子没有信心的报告那样,导致一整代人死在旷野里。
8 我先前从加低斯巴尼亚打发你们先祖去窥探那地,他们也是这样行。
【本会注释】
你们先祖。不只是这两个支派的先祖,而是整个民族的先祖。
加低斯巴尼亚。见民13:3,26。
9 他们上以实各谷,去窥探那地回来的时候,使以色列人灰心丧胆,不进入耶和华所赐给他们的地。
【本会注释】
见民13:21-23。那些探子把敌人描述得过于强大,无法对付(民13:31),使以色列人不敢进入应许之地。
10 当日,耶和华的怒气发作,就起誓说:
【本会注释】
见民14:21,28。
11 ‘凡从埃及上来、二十岁以外的人断不得看见我对亚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应许之地,因为他们没有专心跟从我。
【本会注释】
见民14:22,23,29,35。
12 惟有基尼洗族耶孚尼的儿子迦勒和嫩的儿子约书亚可以看见,因为他们专心跟从我。’
【本会注释】
基尼洗族。见民14:24。书14:6,14也提到基尼洗。该词源于基纳斯(见创36:15,42;代上1:36,53)。基纳斯很可能是俄陀聂和迦勒的共同祖先,俄陀聂的父亲也从他得名。耶孚尼被称为基尼洗族的人(书14:14)。
专心。见民14:24,30,38。
13 耶和华的怒气向以色列人发作,使他们在旷野飘流四十年,等到在耶和华眼前行恶的那一代人都消灭了。
14 谁知,你们起来接续先祖,增添罪人的数目,使耶和华向以色列大发烈怒。
【本会注释】
增添罪人的数目。译为“一伙罪人”较好。原文在旧约其他地方从未出现。摩西因他们的请求大为不安。
15 你们若退后不跟从他,他还要把以色列人撇在旷野,便是你们使这众民灭亡。”
【本会注释】
你们若退后。像他们的父辈一样,结果死在旷野。
使这众民灭亡。百姓就可能拒绝过约旦河,去占领迦南地。当约书亚带着祝福解除了他们的兵役以后,这些支派做了一件事,使他们的弟兄担心会招惹上帝的忿怒,尽管这种恐惧是没有根据的(见书22:1-29)。
16 两支派的人挨近摩西,说:“我们要在这里为牲畜垒圈,为妇人孩子造城。
【本会注释】
圈。就是用田间的石头垒起石墙,是没有顶棚的。
城。可能是修复亚摩利人已有的住宅。这个计划的弱点是,如果没有一支装备精良的强大军队保护,他们的妇女儿童,牛群羊群就很难生存在这个刚被征服,充满敌意的土地上。
17 我们自己要带兵器行在以色列人的前头,好把他们领到他们的地方;但我们的妇人孩子,因这地居民的缘故,要住在坚固的城内。
【本会注释】
要带兵器。直译为“马上准备战斗”。他们承诺过约旦河绝不犹豫,而且要作为先头部队走在主力部队的前面(见申3:18;书4:12)。
居民。指原来住在该地的亚摩利人和摩押人(民21:26)。
18 我们不回家,直等到以色列人各承受自己的产业。
【本会注释】
就是承诺对国家尽忠尽职,直到完全征服迦南。根据申33:21,迦得的子孙得到了第一份土地,就是西宏与噩的领土。他们还执行了上帝的命令,履行诺言帮助他们的弟兄占领迦南。
19 我们不和他们在约但河那边一带之地同受产业,因为我们的产业是坐落在约但河东边这里。”
【本会注释】
我们不和他们在约但河那边一带之地同受产业。他们说自己对约旦河西的领土没有任何要求。
约旦河东边这里。这个希伯来词语既能译为“那边”,也能译为“这边”。该词源于动词“越过”,“穿过”。所派生的名词意为“那边的地区”,其阳性复数形式指希伯来人。
20 摩西对他们说:“你们若这样行,在耶和华面前带着兵器出去打仗,
【本会注释】
耶和华被视为一位战争之神,行在进军的百姓前面消灭他们的敌人(见民21:14;书4:5,11-13;6:8,9;士5:23)。
21 所有带兵器的人都要在耶和华面前过约但河,等他赶出他的仇敌,
22 那地被耶和华制伏了,然后你们可以回来,向耶和华和以色列才为无罪,这地也必在耶和华面前归你们为业。
【本会注释】
无罪。该词源于动词“洁净”,“不受惩罚”。第二种含义在这里更加贴切。
在耶和华面前归你们为业。就是完全被上帝所认可。
23 倘若你们不这样行,就得罪耶和华,要知道你们的罪必追上你们。
【本会注释】
与上帝对该隐所说:“罪就伏在门前”(创4:7)的意思相同。
24 如今你们口中所出的,只管去行,为你们的妇人孩子造城,为你们的羊群垒圈。”
25 迦得子孙和流便子孙对摩西说:“仆人要照我主所吩咐的去行。
【本会注释】
这是典型的东方语气。摩西所说的,正是他们想要提出来的(第17节)。
26 我们的妻子、孩子、羊群,和所有的牲畜都要留在基列的各城。
【本会注释】
这些坚固城曾被敌人所占领。
27 但你的仆人,凡带兵器的,都要照我主所说的话,在耶和华面前过去打仗。”
【本会注释】
带兵器是为了执行约旦河东的留守任务,并出征随同以色列的主力部队过约旦河。
28 于是,摩西为他们嘱咐祭司以利亚撒和嫩的儿子约书亚,并以色列众支派的族长,说:
【本会注释】
摩西知道自己不会过约旦河,所以就把确保流便和迦得的子孙履行诺言的责任交给了以利亚撒和约书亚(见书1:13,14;22:1-6)。
29 “迦得子孙和流便子孙,凡带兵器在耶和华面前去打仗的,若与你们一同过约但河,那地被你们制伏了,你们就要把基列地给他们为业。
【本会注释】
这时尚未占领基列全地。他们正在建造许多的坚固城,不仅作为他们家庭安全的避难所,而且作为要塞,进而完全征服基列。
30 倘若他们不带兵器和你们一同过去,就要在迦南地你们中间得产业。”
【本会注释】
第17节所记录他们的承诺一定已得到认真的履行,否则他们会被迫到约旦河西生活。
31 迦得子孙和流便子孙回答说:“耶和华怎样吩咐仆人,仆人就怎样行。
【本会注释】
他们向摩西重申和确认了他们的承诺(第25节),用耶和华的名来证明他们的诚心。
32 我们要带兵器,在耶和华面前过去,进入迦南地,只是约但河这边、我们所得为业之地仍归我们。”
【本会注释】
他们在以利亚撒和约书亚面前确认他们以前的承诺时,把约旦河东说成“这边”,因为他们当时在基列。
33 摩西将亚摩利王西宏的国和巴珊王噩的国,连那地和周围的城邑,都给了迦得子孙和流便子孙,并约瑟的儿子玛拿西半个支派。
【本会注释】
玛拿西半个支派。他们被称为勇士(书17:1),由于基列还有空地,所以也分给他们一份。从第39节可以看出,玛拿西半个支派曾协助征服基列,并可能独自攻占了其中某些地区。
西宏。西宏和噩的领土是最先被以色列人夺取的。那里的百姓也被以色列人所征服(见民21:24,29;王下15:29)。
34 迦得子孙建造底本、亚他录、亚罗珥、
【本会注释】
迦得子孙建造。在第34-38节所列出的城市与第3节完全一致。还有一份更详细的名单在书13:24-28中。
底本。摩押石碑就是1868年在这里发现的。该城不断转手,这次分给迦得的子孙。在书3:17中,该城划给流便的子孙(又见民21:30;赛15:2;耶48:18,22)。
所谓建造肯定主要是指修复战争所造成的破坏。居民被消灭了,但城邑并没有毁掉(申2:34,35)。参耶罗波安的经历。圣经说他“建筑”了示剑,而实际上他只是修复了示剑(王上12:25)。同样,亚撒利雅为犹大收回了以拉他以后,又“重新修理”了该城(王下14:22)。
亚大录。现在的阿他鲁斯,位于底本(即现在的达希班)以北约11公里处。
亚罗珥。是西宏所征服的亚摩利城市(申2:36;3:12;4:48)。现名阿拉艾('Arā`ir),靠近亚嫩河,位于现在的达希班以南4.8公里处。该地名还出现在书13:25;士11:33;撒上30:28中。
35 亚他录朔反、雅谢、约比哈、
【本会注释】
亚他录朔反。尚未确定位置。
雅谢。意思是“有帮助的”。见本章第3节。
约比哈。现名犹比赫(Jubeihat),在拉巴亚扪西北约六9.6公里处。
36 伯宁拉、伯哈兰,都是坚固城。他们又垒羊圈。
【本会注释】
伯宁拉。可能是现在的比利比废丘(Tell el-Bleibil),在约旦河以东9.6公里,死海以北约12.8公里的地方。
伯哈兰。有人认为这是现在的以坦努废丘(Tell Iktanu),在约旦河河口东北约11公里处。
坚固城。为了保护和驻军一同留下来的妇女和儿童。
羊圈。是在营垒的保护圈内建造的。这里是很好的牧场。对此摩押人十分了解(王下3:4)。
37 流便子孙建造希实本、以利亚利、基列亭、
【本会注释】
流便子孙建造。这里还是指修复在战争中毁坏的城邑,使之适合居住,而且安全。
希实本。另一座多次转手的城邑。在民21:25中,这座城属于亚摩利人。书13:17和这里一样,该城由流便的子孙所控制。在书21:39中,拥有该城的是迦得的子孙。据赛15:4;16:9;耶48:2,摩押人再次占领该城。它最终落在亚扪人手中(耶49:1-3)。
基列亭。圣经记载这是巨人族以米人所居住的城邑(创14:5)。可能位于达希班和死海之间的夸利约(el-Qereiyat)。
38 尼波、巴力免、西比玛(尼波、巴力免,名字是改了的),又给他们所建造的城另起别名。
【本会注释】
尼波。可能与希伯来词“预言”和“先知”有关。可能是穆卡耶废墟(Khirbet el-Mekhaiyet),位于希实本西南约8公里处,靠近摩西去世的尼波山(见申32:49),在死海北端的东边。
名字是改了的。更改尼波和巴力免的名字是因为它们代表当地所拜的假神。但这些古老的名称延续了下来(书13:17;结25:9)。
西比玛。见第3节注释。
所建造的。指修理或重建(见王上9:17;代下11:6)。
39 玛拿西的儿子玛吉,他的子孙往基列去,占了那地,赶出那里的亚摩利人。
【本会注释】
这里可能只指基列的北部,而不象第1,26,29节指基列全地。
40 摩西将基列赐给玛拿西的儿子玛吉,他子孙就住在那里。
41 玛拿西的子孙睚珥去占了基列的村庄,就称这些村庄为哈倭特睚珥。
【本会注释】
睚珥。睚珥是西割的儿子、希斯伦的孙子。希斯伦娶了玛拿西的儿子玛吉所生的女儿(代上2:21,22)。
哈倭特-睚珥。直译为“睚珥的一切城邑”,见书13:30。士10:4;王上4:13;代上2:22,23提到了这些没有城墙的村落,可能还包括其他的村落。
42 挪巴去占了基纳和基纳的乡村,就按自己的名称基纳为挪巴。
【本会注释】
挪巴。参士8:11。显然是一个重要的首领。
基纳。被认定为夸那瓦(Qanawat),在加利利海以东约96.5公里处(见代上2:23)。
称基纳为挪巴。夺取的城邑可能有60个。睚珥作为此次行动的领袖,为自己保留了23座城,并将剩余的城邑分给了那些与他一同参战的人。挪巴就是其中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