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数记33章
提要:1 以色列人的四十二段行程。50 要消灭迦南人。
1 以色列人按着军队,在摩西、亚伦的手下出埃及地所行的路程(或作:站口;下同)记在下面。
【本会注释】
路程。源于希伯来动词“拔起”,如拔起帐篷的橛子。指从一个营地到另一个营地的行程,因为他们要“拔起”桩子出发前往新的宿营地。
按着军队。暗示有序的排列(见出12:41,51;13:18)。
在摩西、亚伦的手下。见出12:1,28,50。他们完成了担任羊群牧者与管理者的使命。
2 摩西遵着耶和华的吩咐记载他们所行的路程,其路程乃是这样:
【本会注释】
摩西是这些事件的记录者。他是“遵着耶和华的吩咐”而写的(见出17:14;24:4;34:27;申31:9,24)。
3 正月十五日,就是逾越节的次日,以色列人从兰塞起行,在一切埃及人眼前昂然无惧地出去。
【本会注释】
兰塞。在创47:11中有提到。见出1:11;12:37注释。
4 那时,埃及人正葬埋他们的长子,就是耶和华在他们中间所击杀的;耶和华也败坏他们的神。
【本会注释】
他们的长子。见出12:29-33。
他们的神。见出7:17;8:2;12:12注释;又见赛19:1;耶43:12。耶和华后来对巴比伦的神也采取了类似的行动(赛21:9)。
5 以色列人从兰塞起行,安营在疏割。
【本会注释】
疏割。见出12:37注释。
6 从疏割起行,安营在旷野边的以倘。
【本会注释】
以倘。见出13:20注释。
7 从以倘起行,转到比哈希录,是在巴力洗分对面,就在密夺安营。
【本会注释】
关于本节所提到的地方,见出14:2注释。
8 从比哈希录对面起行,经过海中到了书珥旷野,又在伊坦的旷野走了三天的路程,就安营在玛拉。
【本会注释】
海中。见出14:17-30注释。
玛拉。该词原文源于动词“苦”,“痛苦”。见出15:23-25注释。
9 从玛拉起行,来到以琳(以琳有十二股水泉,七十棵棕树),就在那里安营。
【本会注释】
见出15:27注释。以琳的原文源于一个表示“为首”、“强壮”的词根。名词形式用来指橡树,松树,也用来指举行偶像崇拜的树林。
10 从以琳起行,安营在红海边。
11 从红海边起行,安营在汛的旷野。
【本会注释】
不要与民13:21中寻的旷野混淆。见出16:1注释。
12 从汛的旷野起行,安营在脱加。
13 从脱加起行,安营在亚录。
【本会注释】
脱加和亚录在圣经其他地方都没有提到,无法依据现在的地名来确认。
14 从亚录起行,安营在利非订;在那里,百姓没有水喝。
【本会注释】
利非订。见出17:1,8;19:2注释。
没有水喝。见出17:2-6注释。以色列人在利非订遭到亚玛力人的骚扰(见出17:8-12注释;又见撒上15:2)。亚玛力人曾抓捕掉队者,但他们被约书亚和他的军队所打败。
15 从利非订起行,安营在西乃的旷野。
【本会注释】
见出3:1;19:1注释。
16 从西乃的旷野起行,安营在基博罗哈他瓦。
【本会注释】
基博罗哈他瓦。直译为“贪欲之人的坟墓”(见民11:34)。许多人因抱怨吗哪而死在这里。这也是上帝将祂的灵赐给70位长老的地方。
17 从基博罗哈他瓦起行,安营在哈洗录。
【本会注释】
参民11:35;12:1,10关于米利暗和亚伦嫉妒摩西的事。
18 从哈洗录起行,安营在利提玛。
【本会注释】
利提玛。是一种植物的名称。在王上19:5中,该希伯来词的词根被译为“罗腾”(参伯30:4)。有人认为利提玛是列特玛河谷(Wadi Retemat),但没有确凿的证据。
19 从利提玛起行,安营在临门帕烈。
【本会注释】
临门帕烈。在《旧约》其他地方没有提到。这个名称的后半部分经常出现在其他组合里(撒下5:20;6:8;代上13:11;14:11)。
20 从临门帕烈起行,安营在立拿。
【本会注释】
立拿。可能是一个远离任何社会的营地。其词根的意思是“白色的”,可能是指附近的石灰岩结构。“拉班”一名可能是这个词根的一个变体。参书10:29;15:42的另一个立拿。希伯来语的“月亮”也来源于这个词根,可能指苍白的月光。这个名称可能意味着与月亮崇拜的某种联系。
21 从立拿起行,安营在勒撒。
【本会注释】
地名容易因发音和拼写产生混淆。有人认为勒撒就是离以旬迦别约25.7公里的拉撒。
22 从勒撒起行,安营在基希拉他。
【本会注释】
关于第22-28节所提到的地名,我们没有确凿的资料。
23 从基希拉他起行,安营在沙斐山。
24 从沙斐山起行,安营在哈拉大。
25 从哈拉大起行,安营在玛吉希录。
26 从玛吉希录起行,安营在他哈。
27 从他哈起行,安营在他拉。
28 从他拉起行,安营在密加。
29 从密加起行,安营在哈摩拿。
【本会注释】
有人把哈摩拿认定为黑实门(书15:27)。
30 从哈摩拿起行,安营在摩西录。
【本会注释】
摩西录可能是申10:6中的摩西拉。亚伦的死亡和埋葬,以及以利亚撒的接任发生在那里。
31 从摩西录起行,安营在比尼亚干。
【本会注释】
比尼亚干。地理位置不详(见申10:6)。
32 从比尼亚干起行,安营在曷哈及甲。
【本会注释】
曷哈及甲。可能就是申10:7中的谷歌大,虽然拼法不同。其地理位置不详。
33 从曷哈及甲起行,安营在约巴他。
【本会注释】
约巴他。有人认为是王下21:19的约提巴(又见申10:7)。
34 从约巴他起行,安营在阿博拿。
【本会注释】
阿博拿。地理位置不详。
35 从阿博拿起行,安营在以旬迦别。
【本会注释】
以旬迦别。参申2:8;王上9:26;22:48;代下8:17;20:36。位于亚喀巴湾北端,是为所罗门王的商船所建造的港口。现名凯利费废丘(Tell el-Kheleifeh)。
36 从以旬迦别起行,安营在寻的旷野,就是加低斯。
【本会注释】
加低斯。见民20:1。就是加低斯巴尼亚,在迦南的边界上。
37 从加低斯起行,安营在何珥山,以东地的边界。
38 以色列人出了埃及地后四十年,五月初一日,祭司亚伦遵着耶和华的吩咐上何珥山,就死在那里。
39 亚伦死在何珥山的时候年一百二十三岁。
40 住在迦南南地的迦南人亚拉得王听说以色列人来了。
【本会注释】
亚拉得王。参民21:1。本节似乎与上下文不相称。
41 以色列人从何珥山起行,安营在撒摩拿。
【本会注释】
撒摩拿。地理位置不详。参撒们山(士9:48)和撒们(诗68:14)。
42 从撒摩拿起行,安营在普嫩。
【本会注释】
普嫩。见创36:41和代上1:52的比嫩。可能是同一地名的不同拼法。被认定为现在的费南(Feinan),在死海正南方40公里处。
43 从普嫩起行,安营在阿伯。
【本会注释】
阿伯。见民21:10。
44 从阿伯起行,安营在以耶亚巴琳,摩押的边界。
【本会注释】
以耶亚巴琳。见民21:11注释。
45 从以耶亚巴琳起行,安营在底本迦得。
【本会注释】
底本迦得。见民21:30;32:34。出埃及时的某些站口很难寻找。
46 从底本迦得起行,安营在亚门低比拉太音。
【本会注释】
亚门低比拉太音。可能就是耶48:22中的伯低比拉太音。
47 从亚门低比拉太音起行,安营在尼波对面的亚巴琳山里。
【本会注释】
亚巴琳。见民21:11注释;又见民27:12;参耶48:22。
48 从亚巴琳山起行,安营在摩押平原约但河边、耶利哥对面。
【本会注释】
摩押平原。见民22:1注释。
49 他们在摩押平原沿约但河边安营,从伯耶施末直到亚伯什亭。
【本会注释】
伯耶施末。见书12:3;13:20;结25:9。有人认为现在位于尼波山和约旦河之间的亚斯米废丘(Tell el-`Azeimeh)就是伯耶施末的遗址。
亚伯什亭。见民25:1。可能就是现代的哈马姆废丘(Tell el-Hammam),在伯耶西末以北约8公里处。
50 耶和华在摩押平原约但河边、耶利哥对面晓谕摩西说:
【本会注释】
下达关于占领迦南之律例的明确指示。
51 “你吩咐以色列人说:你们过约但河进迦南地的时候,
【本会注释】
参民34:2;35:10;申11:31;18:9。
52 就要从你们面前赶出那里所有的居民,毁灭他们一切錾成的石像和他们一切铸成的偶像,又拆毁他们一切的邱坛。
【本会注释】
要……赶出。原来的居民不许留在那里,因为他们热衷于偶像崇拜,会败坏以色列人(见出23:33;申20:16-18)。
凿成的石像。可能指他们偶像寺庙的石柱上所雕刻的画像,就象现今印度所常见那样。
邱坛。指山上所建造的异教神庙和神坛。
53 你们要夺那地,住在其中,因我把那地赐给你们为业。
【本会注释】
关于具体的步骤和过程,见出23:29,30;申7:22。
54 你们要按家室拈阄,承受那地;人多的,要把产业多分给他们;人少的,要把产业少分给他们。拈出何地给何人,就要归何人。你们要按宗族的支派承受。
【本会注释】
拈阄。有关指示见民26:53-55。
就要归何人。详细到每一个家族。
55 倘若你们不赶出那地的居民,所容留的居民就必作你们眼中的刺,肋下的荆棘,也必在你们所住的地上扰害你们。
【本会注释】
刺。把书23:13和结28:24的说法与保罗的说法进行比较(林后12:7)。
扰害你们。他们会不断带来骚扰(见士2:18;4:3;6:6)。
56 而且我素常有意怎样待他们,也必照样待你们。”
【本会注释】
事实上,拜偶像的迦南人从来就没有被完全灭绝过。他们的有害影响在以色列人的整个历史中从未间断,结果以色列人受到了上帝的惩罚(见士3:8,14;6:2)。
民数记34章
提要:1 迦南的边界。16 负责分地之人的名字。
1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2 “你吩咐以色列人说:你们到了迦南地,就是归你们为业的迦南四境之地,
【本会注释】
3 南角要从寻的旷野,贴着以东的边界;南界要从盐海东头起,
【本会注释】
5 从押们转到埃及小河,直通到海为止。
【本会注释】
转。指朝更西方向。
埃及小河。不是尼罗河,而是阿里施河(Wadi el-`Arih)。成为以色列的西部边界,直到在迦萨以南约80公里处流入地中海。这将是以色列人与埃及的边界。
6 “西边要以大海为界;这就是你们的西界。
【本会注释】
大海。指地中海。
7 “北界要从大海起,划到何珥山,
【本会注释】
何珥山。不是以东边界的何珥山(民20:22;33:38)。那是亚伦逝世的地方。这座山的位置不详;有些注释家认为它是黎巴努斯山或黎巴嫩山的一个支脉。
8 从何珥山划到哈马口,通到西达达,
【本会注释】
哈马口。或者是俄隆提斯河谷,或者是该河谷位于哈马西南110公里的黎威(Lebweh)。“口”字的原文指某个地方的入口,而不是指哈马本身。当一个人从南面前往哈马时,黎威或俄隆提斯河谷都可以被称为“哈马口”。
9 又通到西斐仑,直到哈萨以难。这要作你们的北界。
【本会注释】
西斐仑。无法确定其现在的地理位置。有人认为是结47:16中西伯莲的不同拼法。
哈萨以难。标志着北部边界的顶端,系边界的东北角(见结47:17;48:1)。目前被认定为盖尔亚坦(Qaryatein)。该希伯来语地名意为“泉水之庭”,可能是指一处封闭的泉水。
10 “你们要从哈萨以难划到示番为东界。
【本会注释】
示番。地理位置不详。标志着东部边界的南端。
11 这界要从示番下到亚延东边的利比拉,又要达到基尼烈湖的东边。
【本会注释】
利比拉。肯定在约旦河附近,但具体位置不详。
亚延。直译为“泉”。但由于没有其他地名与它合用,故无法确定亚延的位置。
基尼烈湖。就是加利利海。基尼烈湖,该地名可能来自书19:35所提到的地方(又见申3:17)。“边”指加利利海东北边的山坡。译为“坡”较好。
12 这界要下到约但河,通到盐海为止。这四围的边界以内,要作你们的地。”
【本会注释】
这界。就是东部边界。
13 摩西吩咐以色列人说:“这地就是耶和华吩咐拈阄给九个半支派承受为业的;
【本会注释】
九个半支派。两个半支派定居在约旦河东(见第14,15节)。
14 因为流便支派和迦得支派按着宗族受了产业,玛拿西半个支派也受了产业。
15 这两个半支派已经在耶利哥对面、约但河东、向日出之地受了产业。”
【本会注释】
约旦河东。或译为“约旦河那边”。
16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17 “要给你们分地为业之人的名字是祭司以利亚撒和嫩的儿子约书亚。
【本会注释】
指定负责人员。他们所作的决定将受到尊重(见民26:54,55)。注意以利亚撒和约书亚要在帐幕门口,在上帝面前监督土地的划分(书18:6,8,10;19:51)。
18 又要从每支派中选一个首领帮助他们。
【本会注释】
有受人尊敬的权威人士与大祭司撒以利亚和军队统帅约书亚配合。这样就确保了领土划分的公平和公正。
19 这些人的名字:犹大支派有耶孚尼的儿子迦勒。
20 西缅支派有亚米忽的儿子示母利。
【本会注释】
示母利。就是撒母耳(见撒上1:20;代上7:2)。
亚米忽。见民1:10。
21 便雅悯支派有基斯伦的儿子以利达。
【本会注释】
以利达。民11:26为伊利达。
22 但支派有一个首领,约利的儿子布基。
【本会注释】
布基。见拉7:4;代上25:4,13为布基雅。
23 约瑟的子孙玛拿西支派有一个首领,以弗的儿子汉聂。
【本会注释】
汉聂。见代上7:39。
24 以法莲支派有一个首领,拾弗但的儿子基母利。
【本会注释】
基母利。其他地方也有这个名字,但指的是别人(创22:21;代上27:17)。
25 西布伦支派有一个首领,帕纳的儿子以利撒番。
【本会注释】
以利撒番。见民3:30。
26 以萨迦支派有一个首领,阿散的儿子帕铁。
【本会注释】
帕铁。见撒下3:15。
圣经有关分给各支派的土地的准确记录,突出体现了从事上帝圣工所需要的条理性。不可以碰运气;凡事都必须精心策划和实施。
27 亚设支派有一个首领,示罗米的儿子亚希忽。
28 拿弗他利支派有一个首领,亚米忽的儿子比大黑。”
29 这些人就是耶和华所吩咐、在迦南地把产业分给以色列人的。
民数记35章
提要:1 分给利未人的四十八座城及其郊区,以及郊区的范围。6 其中有六座是逃城。9 有关杀人的律例。31 故意杀人的没有赎价。
1 耶和华在摩押平原约但河边、耶利哥对面晓谕摩西说:
2 “你吩咐以色列人,要从所得为业的地中把些城给利未人居住,也要把这城四围的郊野给利未人。
【本会注释】
把些城给利未人居住。利未人没有分到土地,葡萄园,橄榄园等为业。但他们应当有合适的住处,所以安排一些城市给他们安家(利25:32)。
郊野。直译为“空地”或“牧场”,源于动词“赶出去”。这里指城外的郊野,可以把牲口赶到那里放牧,也可以开辟为花园。“郊野”相当于我们社区公用的空地(见结48:10-20)。
3 这城邑要归他们居住,城邑的郊野可以牧养他们的牛羊和各样的牲畜,又可以安置他们的财物。
【本会注释】
牛羊。指大型牲口,如牛和骆驼。
牲畜。可能指绵羊和山羊,也可能包括他们所有的家畜。
4 你们给利未人的郊野,要从城根起,四围往外量一千肘。
【本会注释】
一千肘。大约0.44公里。城外的空地提供给他们的牲口,以及作为私人花园,游乐园和陵墓的用地。
5 另外东量二千肘,南量二千肘,西量二千肘,北量二千肘,为边界,城在当中;这要归他们作城邑的郊野。
6 你们给利未人的城邑,其中当有六座逃城,使误杀人的可以逃到那里。此外还要给他们四十二座城。
【本会注释】
六座逃城。三座在迦南,三座在约旦河东(见民35:14;申4:43;书20:7,8)。
逃到。逃城是避难之所,因此是基督的预表。基督庇护那些凭着信心逃到祂那里的罪人(见出21:13;申19:2-9;诗46:1;142:5;赛4:6;罗8:1,33,34;腓3:9;来6:18,19)。
7 你们要给利未人的城,共有四十八座,连城带郊野都要给他们。
【本会注释】
参书21:41。
8 以色列人所得的地业从中要把些城邑给利未人;人多的就多给,人少的就少给;各支派 要按所承受为业之地把城邑给利未人。”
【本会注释】
这些城市将按人口分布来分配(见民26:54;33:54;书21:16-32)。
9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10 “你吩咐以色列人说:你们过约但河,进了迦南地,
11 就要分出几座城,为你们作逃城,使误杀人的可以逃到那里。
【本会注释】
误。原文词根的意思是“迷路”,“犯错误”。这里的意思是“弄错了”(见书20:3;传5:6)。避难的权利从远古时期起就为大多数的民族所认可。
12 这些城可以作逃避报仇人的城,使误杀人的不至于死,等他站在会众面前听审判。
【本会注释】
报仇人。源于词根“救赎”、“象亲属一样行事”,暗示亲密的个人关系。亲属的责任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为被杀的亲人报仇。他还有娶已故兄弟之妻的义务(得3:13),赎回因不幸而沦为奴隶的亲属(利25:47,48),避免家族财产的转让(耶32:8-12),以及赎回可能已落入他人之手的这种财产(利25:25)。
站在会众面前。圣经没有具体说明会众到底要履行了什么责任。但无疑整个过程是司法性质的的,包括举证、辩论以及由陪审团做出裁决(见民27:2;申19:17;书20:6)。值得注意的是申19:12中有“本城的长老”的说法。
13 你们所分出来的城,要作六座逃城。
【本会注释】
六座逃城。被分出来的六座城是可靠的避难所。通往这些城市的道路保养得很好。
14 在约但河东要分出三座城,在迦南地也要分出三座城,都作逃城。
15 这六座城要给以色列人和他们中间的外人,并寄居的,作为逃城,使误杀人的都可以逃到那里。
【本会注释】
这六座城。关于这些城的名称,见书20:7,8。
寄居的。可能指长期依附希伯来家庭的人。
16 “倘若人用铁器打人,以致打死,他就是故杀人的;故杀人的必被治死。
【本会注释】
铁器。不仅指刀枪等武器,而且指各种铁制的器具,主要不是用于战争,而是用于和平的用途。这里说的是故意杀人,无论是有预谋的,还是出于一时的冲动。
17 若用可以打死人的石头打死了人,他就是故杀人的;故杀人的必被治死。
【本会注释】
指足以砸死人的大石头(见出21:18)。
18 若用可以打死人的木器打死了人,他就是故杀人的;故杀人的必被治死。
【本会注释】
木器。如牧羊人的竿或杖,拐棍等。
19 报血仇的必亲自杀那故杀人的,一遇见就杀他。
【本会注释】
报血仇的(goel)。指“亲属”(见第12节注释)。
遇见。就是在逃城之外。
20 人若因怨恨把人推倒,或是埋伏往人身上扔物,以致于死,
【本会注释】
把人推倒。就是把人从高处推下去,造成他死亡(见结34:21)。
21 或是因仇恨用手打人,以致于死,那打人的必被治死。他是故杀人的;报血仇的一遇见就杀他。
【本会注释】
手。就是拳头。
22 “倘若人没有仇恨,忽然将人推倒,或是没有埋伏把物扔在人身上,
【本会注释】
没有仇恨。就是一时冲动,在盛怒之下,但没有预谋或杀人的动机(出21:13;申19:5)。
23 或是没有看见的时候用可以打死人的石头扔在人身上,以致于死,本来与他无仇,也无意害他。
24 会众就要照典章,在打死人的和报血仇的中间审判。
【本会注释】
被告被送出逃城,大概是在护卫之下,到大家查验案件证据的某个地方(出21:12-14;申19:1-13)。
25 会众要救这误杀人的脱离报血仇人的手,也要使他归入逃城。他要住在其中,直等到受圣膏的大祭司死了。
【本会注释】
被告的安全在于遵守逃城的法律并住在里面。所以他实际上是处在利未人或神职人员的保护之下,从而隶属于大祭司。新大祭司的任职象征着他的新生。
26 但误杀人的,无论什么时候,若出了逃城的境外,
27 报血仇的在逃城境外遇见他,将他杀了,报血仇的就没有流血之罪。
28 因为误杀人的该住在逃城里,等到大祭司死了。大祭司死了以后,误杀人的才可以回到他所得为业之地。
29 这在你们一切的住处,要作你们世世代代的律例典章。
30 “无论谁故杀人,要凭几个见证人的口把那故杀人的杀了,只是不可凭一个见证的口叫人死。
【本会注释】
参申17:6;19:15;太18:16。
31 故杀人、犯死罪的,你们不可收赎价代替他的命;他必被治死。
【本会注释】
不可收赎价。“赎价”的原文源于一个通常表示“赎罪”,“和好”和“清除”的动词词根。这里的意思是凶手不能靠支付赎价赎命。这条规定强调人的尊严,以及他的生命在上帝眼中的价值。
32 那逃到逃城的人,你们不可为他收赎价,使他在大祭司未死以先再来住在本地。
【本会注释】
不可为他收赎价。与上文的说法相同。被迫住在逃城被视为对过失杀人的惩罚。误杀人的人不许以金钱换取回家。
33 这样,你们就不污秽所住之地,因为血是污秽地的;若有在地上流人血的,非流那杀人者的血,那地就不得洁净(原文作赎)。
【本会注释】
对土地的污秽是无法赎罪的(见创4:10;申21:1-9;诗106:38)。
34 你们不可玷污所住之地,就是我住在其中之地,因为我耶和华住在以色列人中间。”
【本会注释】
上帝的圣所在祂的子民中间,成为预防“污秽”土地的有力保障(见出29:45;民23:21;代下20:11;亚2:10)。参《新约》在林后6:16中有关教会的教训,以及新天新地的理想状况(启21:3)。
民数记36章
提要:1 女儿产业的不便 5 借着嫁给本支派的人来解决,7 免得产业从该支派中失去。10 西罗非哈的女儿都嫁给她们伯叔的儿子。
1 约瑟的后裔,玛拿西的孙子,玛吉的儿子基列,他子孙中的诸族长来到摩西和作首领的以色列人族长面前,说:
【本会注释】
基列,他子孙中。他们代表了玛拿西支派的另一半,没有定居在约旦河东的基列,而是在迦南地接受他们的产业。
到摩西……面前。这是在一次大会中与摩西会谈(见民27:2)。
2 “耶和华曾吩咐我主拈阄分地给以色列人为业,我主也受了耶和华的吩咐将我们兄弟西罗非哈的产业分给他的众女儿。
【本会注释】
拈阄。见民26:52-55。
3 她们若嫁以色列别支派的人,就必将我们祖宗所遗留的产业加在她们丈夫支派的产业中。这样,我们拈阄所得的产业就要减少了。
【本会注释】
为了避免支派的边界因妇女的产业转给她们与其他支派的丈夫所生的儿女而不断变动。
4 到了以色列人的禧年,这女儿的产业就必加在她们丈夫支派的产业上。这样,我们祖宗支派的产业就减少了。”
【本会注释】
禧年。直译为“公绵羊的角”,因为在七月初十日要吹这样的角,宣告禧年的开始(见利25:10-15,28,30-33,40,50-54;书6:4-13)。
5 摩西照耶和华的话吩咐以色列人说:“约瑟支派的人说得有理。
6 论到西罗非哈的众女儿,耶和华这样吩咐说:她们可以随意嫁人,只是要嫁同宗支派的人。
【本会注释】
这里规定了两条限令。没有兄弟的女子不得嫁给其他支派的人,也不得嫁给本支派其他宗族的人。这两条措施使家族与产业得以保存,这在以色列人的经济中是很重要的。
7 这样,以色列人的产业就不从这支派归到那支派,因为以色列人要各守各祖宗支派的产业。
8 凡在以色列支派中得了产业的女子必作同宗支派人的妻,好叫以色列人各自承受他祖宗的产业。
9 这样,她们的产业就不从这支派归到那支派,因为以色列支派的人要各守各的产业。”
10 耶和华怎样吩咐摩西,西罗非哈的众女儿就怎样行。
11 西罗非哈的女儿玛拉、得撒、曷拉、密迦、挪阿都嫁了她们伯叔的儿子。
【本会注释】
伯叔的儿子。就是她们的堂兄弟(见代上23:22)。
12 她们嫁入约瑟儿子、玛拿西子孙的族中;她们的产业仍留在同宗支派中。
13 这是耶和华在摩押平原约但河边、耶利哥对面藉着摩西所吩咐以色列人的命令典章。
【本会注释】
这里可能是指《民数记》全书(见利27:34),特别是其中崇拜的条例(第28-30章)和民事法规(民27:11;35:29)。
申命记1章
提要:1 摩西在第四十年末的讲演,简要回顾 6 上帝的应许,13 给他们指定官长,19 打发探子窥探那地。34 上帝因他们的不信 41 和悖逆而发怒。
1 以下所记的是摩西在约但河东的旷野、疏弗对面的亚拉巴,就是巴兰、陀弗、拉班、哈洗录、底撒哈中间向以色列众人所说的话。
【本会注释】
摩西的声音似乎很难被这么人听到。他的话可能由安排在人群中的领袖们转述。
约旦河东边。从巴勒斯坦西部来看,这是“约旦河对岸”。后被称为外约旦(即今约旦王国)。
旷野。约旦河东靠近旷野漂流的地方。
亚拉巴。就是摩押平原(民22:1)。指约旦河畔延伸到亚喀巴湾的所有低地。其最低的部分就是死海。
疏弗,意为“芦苇”,可能指约旦河东的某一尚未确认的地方。
巴兰……中间。这里所提到的地名在以色列人漂流的记录中没有出现过(民33)。有人认为哈洗录是西乃山和以旬迦别中途的一个饮水的地方凯达拉泉。除此之外,我们对这里所提到的地方一无所知。拉班的意思是“白色”,底撒哈指一个“黄金的”地区。
2 (从何烈山经过西珥山到加低斯巴尼亚有十一天的路程。)
【本会注释】
就是经过围绕以东边缘的西珥山路(见民21:4注释)。
3 出埃及第四十年十一月初一日,摩西照耶和华藉着他所吩咐以色列人的话都晓谕他们。
【本会注释】
第四十年。包括他们出埃及的那一年;他们在停留了11个月之后离开西乃山的第二年;再加上38年的漂流,直到亚伦去世为止(出19:1;民10:11;申2:14;见本册注释第187页)。
十一月。过约旦河之前二个月零九天(参书4:19)。《申命记》是对在此期间所发生之事的记录。
4 那时,他已经击杀了住希实本的亚摩利王西宏和住以得来、亚斯他录的巴珊王噩。
【本会注释】
见民21:21至22:1。这里所提到的两个王是在出埃及第四十年打败的。战胜他们是以色列人在摩西的领导下的最后功绩之一。
5 摩西在约但河东的摩押地讲律法说:
【本会注释】
这里所用希伯来语动词形式暗示这是摩西自身的决定。
律法。指笼统意义上的指示,即所有来自上帝的吩咐。
6 “耶和华我们的上帝在何烈山晓谕我们说:你们在这山上住的日子够了;
【本会注释】
见民10:13节。
在何烈山。见出3:1和19:1的注释。
住的日子够了。以色列人自从出埃及的第一年三月开始,在西乃山脚下安营(出19:1),一直到第二年的二月二十日(民10:11)。让他们留在西乃是为了将他们组织成为一个教会和一个国家,并建造会幕(见出3:1;13:18注释)。
7 要起行转到亚摩利人的山地和靠近这山地的各处,就是亚拉巴、山地、高原、南地,沿海一带迦南人的地,并黎巴嫩山又到伯拉大河。
【本会注释】
山地。不是特指某一座“山”,而是指巴勒斯坦所有的“山地”,巴勒斯坦当时是亚摩利人的领土。也是那十二个探子窥探的地方(民13:17-25)。
靠近这山地的各处。下面列出了与巴勒斯坦山地相邻的地区。
就是亚拉巴。指包括约旦河谷下游(见申1:1的注释;另见申3:17;王下25:5)、死海、以及向南延伸到亚喀巴湾的平原在内的洼地。死海又叫“亚拉巴的海”(书3:16;王下14:25)。
山地。指巴勒斯坦中部的山地丘陵。
高原。指位于巴勒斯坦中部的丘陵和沿海平原之间的丘陵山麓小丘地区,特别是在犹大和非利士地之间的地带。
南地。在别是巴和加低斯巴尼亚周围的地区。
沿海一带。非利士地的沿海平原,以及非利士地以北的沙仑地区的沿海平原。
8 如今我将这地摆在你们面前;你们要进去得这地,就是耶和华向你们列祖亚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应许赐给他们和他们后裔为业之地。”
【本会注释】
我将这地摆在。就是交给你们处置。
向……起誓应许。指对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应许,记载在创15:18;17:7,8;28:13。参创9:9;17:7-10,19;35:12;48:4;出28:43;民25:13。
9 “那时,我对你们说:‘管理你们的重任,我独自担当不起。
【本会注释】
指的出18章叶忒罗的建议,就是任命助手协助摩西从事民事管理。
10 耶和华你们的上帝使你们多起来。看哪,你们今日象天上的星那样多。
【本会注释】
指上帝对亚伯拉罕(创22:17)和雅各(创26:24)的祝福。另见出32:13。
11 惟愿耶和华你们列祖的上帝使你们比如今更多千倍,照他所应许你们的话赐福与你们。
【本会注释】
见创12:2;15:5;17:5,6;18:18;22:17,18等。
12 但你们的麻烦,和管理你们的重任,并你们的争讼,我独自一人怎能担当得起呢?
【本会注释】
就是令人烦恼的事。这种译法只在赛1:14节中出现。其动词形式只出现在(伯37:11),译为“盛满”。
重任。该词在尼10:31中译为“追讨”,在代下17:11中被译为“纳贡”。
争讼。争论、和争议(见创13:7;申19:17)。
13 你们要按着各支派选举有智慧、有见识、为众人所认识的,我立他们为你们的首领。’
【本会注释】
你们要。即“你们提出”或“选择”。
有智慧。可以指技能技巧(赛3:3;耶10:9)、行政管理上的智慧(创41:33,39)、精明的人(撒下13:3)和受过教育的人(出7:11)。
有见识。意思就是能“辨别”、“了解”、“慎重”、“有教训的能力”。
为众人所认识。就是,“有经验的”(见出18:21,25)。他们被公认是有才能和经验的人。
14 你们回答我说:‘照你所说的行了为妙。’
【本会注释】
这里第一次记录了百姓同意给摩西选择指派助理的计划。
15 我便将你们各支派的首领,有智慧、为众人所认识的,照你们的支派,立他们为官长、千夫长、百夫长、五十夫长、十夫长,管理你们。
【本会注释】
官长。原意是“文士”或“秘书”,源于动词“写”。名词的意思可能是“作者”或“秘书”,指负责文字记录的人。该词词根在阿拉伯语中也有这样的用法。
16 “当时,我嘱咐你们的审判官说:‘你们听讼,无论是弟兄彼此争讼,是与同居的外人争讼,都要按公义判断。
【本会注释】
嘱咐。就是吩咐或命令。
外人。指的是皈依犹太教的非希伯来人。他应得到与犹太人同等的待遇。审判官的专业工作应以其裁决的正直和公平为标志。
17 审判的时候,不可看人的外貌;听讼不可分贵贱,不可惧怕人,因为审判是属乎上帝的。若有难断的案件,可以呈到我这里,我就判断。’
【本会注释】
穷人也应得到与有钱人或地位高的人同等的待遇。不可以貌取人(见出23:2,5;利19:15)。
审判是属乎上帝的。钱财、权力、地位、出身、教育,这些都不应影响司法裁决。以色列人的审判官乃是站在上帝的位置上。事实上,他们被称为“以罗欣”。在诸如创1:1-31这样的经文中该词用来指上帝(见出7:1)。“以罗欣”在出21:6和22:8,9中指审判官,因他们具有为上帝发言并以祂的名义做决定的资格。
18 那时,我将你们所当行的事都吩咐你们了。”
【本会注释】
就是在何烈山的时候。
19 “我们照着耶和华我们上帝所吩咐的从何烈山起行,经过你们所看见那大而可怕的旷野,往亚摩利人的山地去,到了加低斯巴尼亚。
【本会注释】
起行。即“拔起[帐篷的桩子和橛子]”。
可怕的旷野。不仅辽阔而且酷热,强烈的沙尘暴足以威胁人的生命,而且还有大批的有毒生物和野兽。
加低斯巴尼亚。在拒绝进迦南地之后,以色列人在巴兰的旷野停留了很长时间(民13:3,26)。
20 我对你们说:‘你们已经到了耶和华我们上帝所赐给我们的亚摩利人之山地。
【本会注释】
巴勒斯坦中部的山地是应许之产业的一部分。
21 看哪,耶和华你的上帝已将那地摆在你面前,你要照耶和华你列祖的上帝所说的上去得那地为业;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
【本会注释】
参基督类似的说法(约14:27)。
22 你们都就近我来说:‘我们要先打发人去,为我们窥探那地,将我们上去该走何道,必进何城,都回报我们。’
【本会注释】
见民13:17-20。
23 这话我以为美,就从你们中间选了十二个人,每支派一人。
【本会注释】
见民13:1-16。
24 于是他们起身上山地去,到以实各谷,窥探那地。
【本会注释】
就是离开加低斯巴尼亚,继续上路。
以实各谷。见民13:24。“以实各”意为“串”,特别指一串葡萄。以实各谷被认为在希布仑以北,以盛产甘美的大串葡萄而出名。
25 他们手里拿着那地的果子下来,到我们那里,回报说:‘耶和华我们的上帝所赐给我们的是美地。’
果子。见民13:23。
【本会注释】
美地。见民13:27;14:7。
26 “你们却不肯上去,竟违背了耶和华你们上帝的命令,
【本会注释】
违背了。意为,“顽固悖逆”。
27 在帐棚内发怨言说:‘耶和华因为恨我们,所以将我们从埃及地领出来,要交在亚摩利人手中,除灭我们。
【本会注释】
发怨言。见民14:1。
恨我们。以色列人因崇拜偶像和不断发怨言而令耶和华讨厌。
28 我们上哪里去呢?我们的弟兄使我们的心消化,说那地的民比我们又大又高,城邑又广大又坚固,高得顶天,并且我们在那里看见亚衲族的人。’
【本会注释】
亚衲族。见民13:28,33。
29 我就对你们说:‘不要惊恐,也不要怕他们。
30 在你们前面行的耶和华你们的上帝必为你们争战,正如他在埃及和旷野,在你们眼前所行的一样。
【本会注释】
就是白天在云柱中,夜晚在火柱中(见出13:21;32:34;申31:6,8)。
为你们争战。见出14:14;17:8;书10:14,42;23:3,10。
31 你们在旷野所行的路上,也曾见耶和华你们的上帝抚养你们,如同人抚养儿子一般,直等你们来到这地方。’
【本会注释】
指红海的旷野(出13:18)、汛的旷野(出16:1)、西乃的旷野(出19:1,2)、巴兰的旷野(民10:12)。
抚养你们。参出19:4;赛46:4;63:9;何11:4。
32 你们在这事上却不信耶和华你们的上帝。
33 他在路上,在你们前面行,为你们找安营的地方;夜间在火柱里,日间在云柱里,指示你们所当行的路。”
【本会注释】
就是在云中(出13:21,22;民14:14)。
地方。见民10:33。
34 “耶和华听见你们这话,就发怒,起誓说:
【本会注释】
发怒。有过多次(申9:7,8,19,22;赛47:6;57:16,17)。
35 ‘这恶世代的人,连一个也不得见我起誓应许赐给你们列祖的美地;
【本会注释】
美地。一再如此描述(出3:8;民14:7;申3:25;4:21等)。
36 惟有耶孚尼的儿子迦勒必得看见,并且我要将他所踏过的地赐给他和他的子孙,因为他专心跟从我。’
【本会注释】
迦勒。迦勒和摩西的继承人约书亚没有列在百姓在加低斯招致的咒诅之中(民14:24,30)。亚伦的儿子和继承者,以利亚撒也进入了迦南地(书17:4;24:33)。
37 耶和华为你们的缘故也向我发怒,说:‘你必不得进入那地。
【本会注释】
因为在加低斯附近的不顺从(民20:2-5)。
38 伺候你、嫩的儿子约书亚,他必得进入那地;你要勉励他,因为他要使以色列人承受那地为业。
【本会注释】
伺候。就是作为一个贴身仆人。他得蒙应许可以和迦勒一起进入迦南地(民14:6,7,30)。
39 并且你们的妇人孩子,就是你们所说、必被掳掠的,和今日不知善恶的儿女,必进入那地。我要将那地赐给他们,他们必得为业。
【本会注释】
孩子。见民14:31。他们幼小的年龄和无知使他们与他们父母的罪无份。
40 至于你们,要转回,从红海的路往旷野去。’
41 “那时,你们回答我说:‘我们得罪了耶和华,情愿照耶和华我们上帝一切所吩咐的上去争战。’于是你们各人带着兵器,争先上山地去了。
他们假装悔改并遵行耶和华的旨意,但已为时太晚了,而且他们这样做只是出于对刑罚的畏惧(民14:40)。
争先。直译为,“视之为易事”,来源于希伯来动词,表示“视为容易的”、“轻视”。因此,百姓当时的态度与“争先”一词给人的印象有所不同。英文RSV版译作“以为容易”。
42 耶和华吩咐我说:‘你对他们说:不要上去,也不要争战;因我不在你们中间,恐怕你们被仇敌杀败了。’
【本会注释】
参民14:41,42。百姓的整个态度表现出思想的肤浅和表面的悔改。上帝临格的约柜不能与他们同去(民14:44)。
43 我就告诉了你们,你们却不听从,竟违背耶和华的命令,擅自上山地去了。
【本会注释】
上山地去了。见民14:42-44。希伯来原文动词的意思就是“煮沸”、“沸腾”、“粗野地行动”。他们傲慢地藐视上帝的忠告。
44 住那山地的亚摩利人就出来攻击你们,追赶你们,如蜂拥一般,在西珥杀退你们,直到何珥玛。
【本会注释】
追赶你们,如蜂拥一般。比喻攻击的直接、迅速和凶猛。在处理属世的事务中,人们可以适当地冒一些险而仍取胜,但藐视上帝永远都是不安全的。
45 你们便回来,在耶和华面前哭号;耶和华却不听你们的声音,也不向你们侧耳。
【本会注释】
他们哭泣是因为没面子和怨恨,而不是出于真实的悔改。“在耶和华面前”是指在帐幕的门口,他们聚集在那里宣泄他们的感受。参士20:23-26中所描写的经历。
46 于是你们在加低斯住了许多日子。”
【本会注释】
从他们离开加低斯巴尼亚到他们抵达何珥山为止,约有三十八年过去了。上帝本打算让他们立刻进迦南。但是执迷不悟的哭泣不能取代顺从和真实的悔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