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180天读经|逐章顺序通读
第46天 撒上10-14
撒母耳记上10章
 
撒母耳膏扫罗
 
10:1  撒母耳拿瓶膏油倒在扫罗的头上,与他亲嘴说:“这不是耶和华膏你作他产业的君吗? 
 
10:2  你今日与我离别之后,在便雅悯境内的泄撒,靠近拉结的坟墓,要遇见两个人。他们必对你说:‘你去找的那几头驴已经找着了。现在你父亲不为驴挂心,反为你担忧说:我为儿子怎么才好呢?’ 
 
10:3  你从那里往前行,到了他泊的橡树那里,必遇见三个往伯特利去拜 神的人:一个带着三只山羊羔,一个带着三个饼,一个带着一皮袋酒。 
 
10:4  他们必问你安,给你两个饼,你就从他们手中接过来。 
 
10:5  此后你到 神的山,在那里有非利士人的防兵。你到了城的时候,必遇见一班先知从邱坛下来,前面有鼓瑟的、击鼓的、吹笛的、弹琴的,他们都受感说话。 
 
10:6  耶和华的灵必大大感动你,你就与他们一同受感说话,你要变为新人。 
 
10:7  这兆头临到你,你就可以趁时而做,因为 神与你同在。 
 
10:8  你当在我以先下到吉甲,我也必下到那里献燔祭和平安祭。你要等候七日,等我到了那里,指示你当行的事。” 
 
扫罗感灵而言
 
10:9  扫罗转身离别撒母耳, 神就赐他一个新心。当日这一切兆头都应验了。 
 
10:10  扫罗到了那山,有一班先知遇见他, 神的灵大大感动他,他就在先知中受感说话。 
 
10:11  素来认识扫罗的,看见他和先知一同受感说话,就彼此说:“基士的儿子遇见什么了?扫罗也列在先知中吗?” 
 
10:12  那地方有一个人说:“这些人的父亲是谁呢?”此后有句俗语说:“扫罗也列在先知中吗?” 
 
10:13  扫罗受感说话已毕,就上邱坛去了。 
 
10:14  扫罗的叔叔问扫罗和他仆人说:“你们往哪里去了?”回答说:“找驴去了。我们见没有驴,就到了撒母耳那里。” 
 
10:15  扫罗的叔叔说:“请将撒母耳向你们所说的话告诉我。” 
 
10:16  扫罗对他叔叔说:“他明明地告诉我们驴已经找着了。”至于撒母耳所说的国事,扫罗却没有告诉叔叔。 
 
掣签得扫罗为王
 
10:17  撒母耳将百姓招聚到米斯巴耶和华那里, 
 
10:18  对他们说:“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如此说:‘我领你们以色列人出埃及,救你们脱离埃及人的手,又救你们脱离欺压你们各国之人的手。’
 
10:19  你们今日却厌弃了救你们脱离一切灾难的 神,说:‘求你立一个王治理我们。’现在你们应当按着支派宗族,都站在耶和华面前。” 
 
10:20  于是,撒母耳使以色列众支派近前来掣签,就掣出便雅悯支派来; 
 
10:21  又使便雅悯支派按着宗族近前来,就掣出玛特利族;从其中又掣出基士的儿子扫罗。众人寻找他却寻不着, 
 
10:22  就问耶和华说:“那人到这里来了没有?”耶和华说:“他藏在器具中了。” 
 
10:23  众人就跑去从那里领出他来。他站在百姓中间,身体比众民高过一头。 
 
10:24  撒母耳对众民说:“你们看耶和华所拣选的人,众民中有可比他的吗?”众民就大声欢呼说:“愿王万岁!” 
 
10:25  撒母耳将国法对百姓说明,又记在书上,放在耶和华面前。然后遣散众民,各回各家去了。 
 
10:26  扫罗往基比亚回家去,有 神感动的一群人跟随他。 
 
10:27  但有些匪徒说:“这人怎能救我们呢?”就藐视他,没有送他礼物;扫罗却不理会。 
 
撒母耳记上11章
 
拿辖恐吓雅比人
 
11:1  亚扪人的王拿辖上来,对着基列雅比安营。雅比众人对拿辖说:“你与我们立约,我们就服事你。” 
 
11:2  亚扪人拿辖说:“你们若由我剜出你们各人的右眼,以此凌辱以色列众人,我就与你们立约。” 
 
11:3  雅比的长老对他说:“求你宽容我们七日,等我们打发人往以色列的全境去,若没有人救我们,我们就出来归顺你。” 
 
11:4  使者到了扫罗住的基比亚,将这话说给百姓听,百姓就都放声而哭。 
 
11:5  扫罗正从田间赶牛回来,问说:“百姓为什么哭呢?”众人将雅比人的话告诉他。 
 
扫罗击败亚扪人
 
11:6  扫罗听见这话,就被 神的灵大大感动,甚是发怒。 
 
11:7  他将一对牛切成块子,托付使者传送以色列的全境说:“凡不出来跟随扫罗和撒母耳的,也必这样切开他的牛。”于是,耶和华使百姓惧怕,他们就都出来如同一人。
 
11:8  扫罗在比色数点他们:以色列人有三十万,犹大人有三万。 
 
11:9  众人对那使者说:“你们要回覆基列雅比人说:‘明日太阳近午的时候,你们必得解救。’”使者回去告诉雅比人,他们就欢喜了。 
 
11:10  于是,雅比人对亚扪人说:“明日我们出来归顺你们,你们可以随意待我们。” 
 
11:11  第二日,扫罗将百姓分为三队,在晨更的时候入了亚扪人的营,击杀他们直到太阳近午,剩下的人都逃散,没有二人同在一处的。 
 
11:12  百姓对撒母耳说:“那说扫罗岂能管理我们的是谁呢?可以将他交出来,我们好杀死他。” 
 
11:13  扫罗说:“今日耶和华在以色列中施行拯救,所以不可杀人。” 
 
11:14  撒母耳对百姓说:“我们要往吉甲去,在那里立国。”  
 
11:15  众百姓就到了吉甲那里,在耶和华面前立扫罗为王,又在耶和华面前献平安祭。扫罗和以色列众人大大欢喜。 
 
撒母耳记上12章
 
撒母耳自白于民众
 
12:1  撒母耳对以色列众人说:“你们向我所求的,我已应允了,为你们立了一个王。 
 
12:2  现在有这王在你们前面行。我已年老皮白,我的儿子都在你们这里。我从幼年直到今日,都在你们前面行。 
 
12:3  我在这里,你们要在耶和华和他的受膏者面前给我作见证。我夺过谁的牛,抢过谁的驴,欺负过谁,虐待过谁,从谁手里受过贿赂因而眼瞎呢?若有,我必偿还。”
 
12:4  众人说:“你未曾欺负我们,虐待我们,也未曾从谁手里受过什么。” 
 
12:5  撒母耳对他们说:“你们在我手里没有找着什么,有耶和华和他的受膏者今日为证。”他们说:“愿他为证。” 
 
12:6  撒母耳对百姓说:“从前立摩西、亚伦,又领你们列祖、出埃及地的是耶和华。 
 
12:7  现在你们要站住,等我在耶和华面前对你们讲论耶和华向你们和你们列祖所行一切公义的事。 
 
12:8  从前雅各到了埃及,后来你们列祖呼求耶和华,耶和华就差遣摩西、亚伦领你们列祖出埃及,使他们在这地方居住。 
 
12:9  他们却忘记耶和华他们的 神,他就把他们付与夏琐将军西西拉的手里和非利士人并摩押王的手里,于是这些人常来攻击他们。 
 
12:10  他们就呼求耶和华说:‘我们离弃耶和华,事奉巴力和亚斯她录,是有罪了。现在求你救我们脱离仇敌的手,我们必事奉你。’ 
 
12:11  耶和华就差遣耶路巴力、比但、耶弗他、撒母耳,救你们脱离四围仇敌的手,你们才安然居住。 
 
12:12  你们见亚扪人的王拿辖来攻击你们,就对我说:‘我们定要一个王治理我们。’其实耶和华你们的 神是你们的王。 
 
12:13  现在你们所求所选的王在这里。看哪!耶和华已经为你们立王了。 
 
12:14  你们若敬畏耶和华,事奉他,听从他的话,不违背他的命令,你们和治理你们的王,也都顺从耶和华你们的 神就好了。 
 
12:15  倘若不听从耶和华的话,违背他的命令,耶和华的手必攻击你们,像从前攻击你们列祖一样。 
 
12:16  现在你们要站住,看耶和华在你们眼前要行一件大事。 
 
12:17  这不是割麦子的时候吗?我求告耶和华,他必打雷降雨,使你们又知道又看出,你们求立王的事,是在耶和华面前犯大罪了。” 
 
12:18  于是,撒母耳求告耶和华,耶和华就在这日打雷降雨,众民便甚惧怕耶和华和撒母耳。 
 
12:19  众民对撒母耳说:“求你为仆人们祷告耶和华你的 神,免得我们死亡,因为我们求立王的事,正是罪上加罪了。” 
 
12:20  撒母耳对百姓说:“不要惧怕!你们虽然行了这恶,却不要偏离耶和华,只要尽心事奉他。 
 
12:21  若偏离耶和华去顺从那不能救人的虚神是无益的。 
 
12:22  耶和华既喜悦选你们作他的子民,就必因他的大名不撇弃你们。 
 
12:23  至于我,断不停止为你们祷告,以致得罪耶和华。我必以善道正路指教你们。 
 
12:24  只要你们敬畏耶和华,诚诚实实地尽心事奉他,想念他向你们所行的事何等大。 
 
12:25  你们若仍然作恶,你们和你们的王必一同灭亡。” 
 
撒母耳记上13章
 
扫罗率民击非利士人
 
13:1  扫罗登基年四十岁;作以色列王二年的时候, 
 
13:2  就从以色列中拣选了三千人:二千跟随扫罗在密抹和伯特利山,一千跟随约拿单在便雅悯的基比亚;其余的人,扫罗都打发各回各家去了。 
 
13:3  约拿单攻击迦巴非利士人的防营,非利士人听见了。扫罗就在遍地吹角,意思说:“要使希伯来人听见。” 
 
13:4  以色列众人听见扫罗攻击非利士人的防营,又听见以色列人为非利士人所憎恶,就跟随扫罗聚集在吉甲。 
 
13:5  非利士人聚集要与以色列人争战,有车三万辆,马兵六千,步兵像海边的沙那样多,就上来在伯亚文东边的密抹安营。 
 
13:6  以色列百姓见自己危急窘迫,就藏在山洞、丛林、石穴、隐密处和坑中。 
 
13:7  有些希伯来人过了约旦河,逃到迦得和基列地。扫罗还是在吉甲,百姓都战战兢兢地跟随他。 
 
扫罗献祭
 
13:8  扫罗照着撒母耳所定的日期等了七日。撒母耳还没有来到吉甲,百姓也离开扫罗散去了。 
 
13:9  扫罗说:“把燔祭和平安祭带到我这里来。”扫罗就献上燔祭。 
 
13:10  刚献完燔祭,撒母耳就到了。扫罗出去迎接他,要问他好。 
 
13:11  撒母耳说:“你做的是什么事呢?”扫罗说:“因为我见百姓离开我散去,你也不照所定的日期来到,而且非利士人聚集在密抹。 
 
13:12  所以我心里说:恐怕我没有祷告耶和华,非利士人下到吉甲攻击我,我就勉强献上燔祭。”
 
13:13  撒母耳对扫罗说:“你做了糊涂事了!没有遵守耶和华你 神所吩咐你的命令。若遵守,耶和华必在以色列中坚立你的王位,直到永远。 
 
13:14  现在你的王位必不长久。耶和华已经寻着一个合他心意的人,立他作百姓的君,因为你没有遵守耶和华所吩咐你的。” 
 
13:15  撒母耳就起来,从吉甲上到便雅悯的基比亚。扫罗数点跟随他的,约有六百人。 
 
13:16  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并跟随他们的人,都住在便雅悯的迦巴,但非利士人安营在密抹。 
 
13:17  有掠兵从非利士营中出来,分为三队:一队往俄弗拉向书亚地去, 
 
13:18  一队往伯和仑去,一队往洗波音谷对面的地境向旷野去。 
 
以色列地乏军械
 
13:19  那时,以色列全地没有一个铁匠,因为非利士人说:“恐怕希伯来人制造刀枪。” 
 
13:20  以色列人要磨锄、犁、斧、铲,就下到非利士人那里去磨。 
 
13:21  但有锉可以锉铲、犁、三齿叉、斧子并赶牛锥。 
 
13:22  所以到了争战的日子,跟随扫罗和约拿单的人,没有一个手里有刀有枪的,惟独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有。 
 
13:23  非利士人的一队防兵到了密抹的隘口。 
 
撒母耳记上14章
 
约拿单败非利士人于密抹
 
 
14:1  有一日,扫罗的儿子约拿单对拿他兵器的少年人说:“我们不如过到那边,到非利士人的防营那里去。”但他没有告诉父亲。
 
14:2  扫罗在基比亚的尽边,坐在米矶仑的石榴树下,跟随他的约有六百人。 
 
14:3  在那里有亚希突的儿子亚希亚,穿着以弗得。(亚希突是以迦博的哥哥,非尼哈的儿子,以利的孙子。以利从前在示罗作耶和华的祭司。)约拿单去了,百姓却不知道。 
 
14:4  约拿单要从隘口过到非利士防营那里去。这隘口两边各有一个山峰:一名播薛,一名西尼; 
 
14:5  一峰向北,与密抹相对,一峰向南,与迦巴相对。 
 
14:6  约拿单对拿兵器的少年人说:“我们不如过到未受割礼人的防营那里去,或者耶和华为我们施展能力,因为耶和华使人得胜,不在乎人多人少。” 
 
14:7  拿兵器的对他说:“随你的心意行吧!你可以上去,我必跟随你,与你同心。” 
 
14:8  约拿单说:“我们要过到那些人那里去,使他们看见我们。 
 
14:9  他们若对我们说:‘你们站住,等我们到你们那里去’,我们就站住,不上他们那里去。 
 
14:10  他们若说:‘你们上到我们这里来’,这话就是我们的证据,我们便上去,因为耶和华将他们交在我们手里了。” 
 
14:11  二人就使非利士的防兵看见。非利士人说:“希伯来人从所藏的洞穴里出来了。” 
 
14:12  防兵对约拿单和拿兵器的人说:“你们上到这里来,我们有一件事指示你们。”约拿单就对拿兵器的人说:“你跟随我上去,因为耶和华将他们交在以色列人手里了。” 
 
14:13  约拿单就爬上去,拿兵器的人跟随他。约拿单杀倒非利士人,拿兵器的人也随着杀他们。 
 
14:14  约拿单和拿兵器的人起头所杀的,约有二十人,都在一亩地的半犁沟之内。 
 
14:15  于是在营中、在田野、在众民内,都有战兢,防兵和掠兵也都战兢,地也震动,战兢之势甚大。 
 
以色列人追敌至伯亚文
 
14:16  在便雅悯的基比亚,扫罗的守望兵看见非利士的军众溃散,四围乱窜。 
 
14:17  扫罗就对跟随他的民说:“你们查点查点,看从我们这里出去的是谁?”他们一查点,就知道约拿单和拿兵器的人没有在这里。 
 
14:18  那时 神的约柜在以色列人那里。扫罗对亚希亚说:“你将 神的约柜运了来。” 
 
14:19  扫罗正与祭司说话的时候,非利士营中的喧嚷越发大了。扫罗就对祭司说:“停手吧!” 
 
14:20  扫罗和跟随他的人都聚集,来到战场,看见非利士人用刀互相击杀,大大惶乱。 
 
14:21  从前由四方来跟随非利士军的希伯来人,现在也转过来帮助跟随扫罗和约拿单的以色列人了。 
 
14:22  那藏在以法莲山地的以色列人,听说非利士人逃跑,就出来紧紧地追杀他们。 
 
14:23  那日,耶和华使以色列人得胜,一直战到伯亚文。 
 
约拿单误违父誓
 
14:24  扫罗叫百姓起誓说:“凡不等到晚上向敌人报完了仇吃什么的,必受咒诅。”因此这日百姓没有吃什么,就极其困惫。 
 
14:25  众民进入树林,见有蜜在地上。 
 
14:26  他们进了树林,见有蜜流下来,却没有人敢用手取蜜入口,因为他们怕那誓言。 
 
14:27  约拿单没有听见他父亲叫百姓起誓,所以伸手中的杖,用杖头蘸在蜂房里,转手送入口内,眼睛就明亮了。 
 
14:28  百姓中有一人对他说:“你父亲曾叫百姓严严地起誓说,今日吃什么的,必受咒诅。因此百姓就疲乏了。” 
 
14:29  约拿单说:“我父亲连累你们了。你看,我尝了这一点蜜,眼睛就明亮了。 
 
14:30  今日百姓若任意吃了从仇敌所夺的物,击杀的非利士人岂不更多吗?” 
 
14:31  这日,以色列人击杀非利士人,从密抹直到亚雅仑。百姓甚是疲乏, 
 
14:32  就急忙将所夺的牛羊和牛犊宰于地上,肉还带血就吃了。 
 
14:33  有人告诉扫罗说:“百姓吃带血的肉,得罪耶和华了。”扫罗说:“你们有罪了,今日要将大石头滚到我这里来。” 
 
14:34  扫罗又说:“你们散在百姓中,对他们说:‘你们各人将牛羊牵到我这里来宰了吃,不可吃带血的肉得罪耶和华。’”这夜,百姓就把牛羊牵到那里宰了。 
 
14:35  扫罗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这是他初次为耶和华筑的坛。 
 
14:36  扫罗说:“我们不如夜里下去追赶非利士人,抢掠他们,直到天亮,不留他们一人。”众民说:“你看怎样好就去行吧!”祭司说:“我们先当亲近 神。” 
 
14:37  扫罗求问 神说:“我下去追赶非利士人可以不可以?你将他们交在以色列人手里不交?”这日 神没有回答他。 
 
14:38  扫罗说:“你们百姓中的长老都上这里来,查明今日是谁犯了罪。 
 
14:39  我指着救以色列永生的耶和华起誓,就是我儿子约拿单犯了罪,他也必死。”但百姓中无一人回答他。 
 
14:40  扫罗就对以色列众人说:“你们站在一边,我与我儿子约拿单也站在一边。”百姓对扫罗说:“你看怎样好就去行吧!” 
 
14:41  扫罗祷告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说:“求你指示实情。”于是掣签掣出扫罗和约拿单来,百姓尽都无事。 
 
14:42  扫罗说:“你们再掣签,看是我、是我儿子约拿单。”就掣出约拿单来。
 
扫罗欲杀约拿单众民求之得免
 
14:43  扫罗对约拿单说:“你告诉我,你做了什么事?”约拿单说:“我实在以手里的杖,用杖头蘸了一点蜜尝了一尝。这样我就死吗(注:“吗”或作“吧”)?” 
 
14:44  扫罗说:“约拿单哪,你定要死!若不然,愿 神重重地降罚与我。” 
 
14:45  百姓对扫罗说:“约拿单在以色列人中这样大行拯救,岂可使他死呢?断乎不可!我们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连他的一根头发也不可落地,因为他今日与 神一同做事。”于是,百姓救约拿单免了死亡。
 
14:46  扫罗回去,不追赶非利士人,非利士人也回本地去了。 
 
扫罗之战绩
 
14:47  扫罗执掌以色列的国权,常常攻击他四围的一切仇敌,就是摩押人、亚扪人、以东人和琐巴诸王,并非利士人。他无论往何处去,都打败仇敌。 
 
14:48  扫罗奋勇攻击亚玛力人,救了以色列人脱离抢掠他们之人的手。 
 
扫罗之族谱
 
14:49  扫罗的儿子是约拿单、亦施韦、麦基舒亚,他的两个女儿:长女名米拉,次女名米甲。
 
14:50  扫罗的妻名叫亚希暖,是亚希玛斯的女儿。扫罗的元帅名叫押尼珥,是尼珥的儿子;尼珥是扫罗的叔叔。 
 
14:51  扫罗的父亲基士,押尼珥的父亲尼珥,都是亚别的儿子。 
 
14:52  扫罗平生常与非利士人大大争战。扫罗遇见有能力的人或勇士,都招募了来跟随他。
 

撒母耳记上10章

提要:1 撒母耳膏扫罗。2 通过预言三个征兆确认了他的蒙召。9 扫罗的心改变了,并且说了预言。14 他把关于立王的事隐瞒了他的叔叔。17 在米斯巴通过掣签扫罗被拣选。26 他的臣民的不同感情。 


撒上10:1 撒母耳拿瓶膏油倒在扫罗的头上,与他亲嘴,说:“这不是耶和华膏你作他产业的君吗?
【本会注释】
  一瓶膏油。橄榄油是兴旺的象征(申32:13;申33:24)。用油膏身体开始于历史的开端,在原始居民中仍是一种普遍的作法。后来,香膏才被使用。人们因各种原因被膏:作为尊荣的标志(路7:46;约11:2),为社交事件作准备(得3:3),或者预示某种特别服务、尊严、职能或特权的适当资格。
  耶和华膏你。在希伯来人中,一个人被先知所膏象征着赐予他特别的圣灵恩赐,好使他完成指定的任务。圣膏油被用于宗教用途的奉献物品,例如会幕(出30:26-29),和祭司的奉献(出29:7;出30:30;利8:10-12等等)。在预备和使用膏油时要特别小心(出30:23-33)。当然,膏油本身并不比洗礼的水圣洁;它并不传送特别的价值—它只不过是一个象征。有人认为膏立君王的作法起源于埃及;有人在古迦南的仪式中看到了它早就被使用了的一个证据。
  膏油礼是上帝如何用人的习俗引导人追求更深刻、更真实的救恩知识的一个极好例证。上帝指示以色列人制作的罩布、扛抬的杠子等等用于会幕的设施和器具在某种程度上与埃及人在他们的神庙中使用的类型相似。类似工艺的物件在图坦卡门的墓里也有发现。还发现象基路伯的守护像。它们的翅膀接触锻造在这位法老石棺的高浮雕上。在基督的日子,上帝通过博士们熟悉的媒介—一颗星赐给他们一个兆头,指引他们去了伯利恒。不管人们的年龄几许和风俗怎样,上帝都使用人们所熟悉的媒介教导他们祂的圣洁和救赎计划的美妙。


 
撒上10:2 你今日与我离别之后,在便雅悯境内的泄撒,靠近拉结的坟墓,要遇见两个人。他们必对你说:‘你去找的那几头驴已经找着了。现在你父亲不为驴挂心,反为你担忧,说:我为儿子怎么才好呢?’
【本会注释】

  你要遇见。因为形势的意外变化,扫罗有点儿不知所措是很自然的。发现自己成了关注的中心,对他来说一定是多么令人惊奇的事啊,因为以色列的领袖撒母耳准备了以尊荣接待他。他有充分的理由深思所有这一切的意义。作为耶和华在呼召他的证据,圣灵通过撒母耳讲话,启示了将来的事件。上帝预知的证据在他受膏后几小时之内就被证实了,鼓励了扫罗接受他现在蒙召要担负的责任。他确实感到上帝会与他同在。撒母耳已经告诉他驴已经找到了;现在为了确认这位先知的信息,提供了进一步的灵感见证。
  对于谦卑乐意的心,上帝加倍给予其应走之路的证据(赛30:21;耶33:3;见《历》第二十二、三十四、七十三章;《福山》第六章)。它的美妙全在于祂有一千种办法显明这些证据;祂并不受限于任何设定的方法。圣灵在使徒时代曾显现为象火焰的舌头的事实,并不能成为祂必须在别的时间以同样方式显现的理由。使徒们曾用掣签的办法补选第12个成员,但是那并不意味着抛掷硬币就是现今获得个人问题答案的最好办法。
  靠近拉结的坟墓。见1章的附注。 


撒上10:3 你从那里往前行,到了他泊的橡树那里,必遇见三个往伯特利去拜上帝的人:一个带着三只山羊羔,一个带着三个饼,一个带着一皮袋酒。
【本会注释】
  他泊的平原。字面意义是,“他泊的橡树。”橡树有时寿命很长并且长的很大;这种树作路标很合适。雅各家的外邦神像就被埋在“示剑那里的橡树底下”(创35:4)。利百加的奶母底波拉被葬在靠近伯特利的“橡树底下”(创35:8)。在拉结的坟墓和基比亚之间某处,这棵树属于一个名字叫他泊的人,或者一个名为他泊的地区。


撒上10:4 他们必问你安,给你两个饼,你就从他们手中接过来。 
撒上10:5 此后你到上帝的山,在那里有非利士人的防兵。你到了城的时候,必遇见一班先知从邱坛下来,前面有鼓瑟的、击鼓的、吹笛的、弹琴的,他们都受感说话。

【本会注释】
  上帝的山。字面意义是,“上帝的基比亚。”因为基比亚(26节)是扫罗的家,所以“上帝的基比亚”可能是邱坛所处小山的一部分,从那里看见一班先知下来。
  一班先知。从上下文似乎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先知们在奏圣乐唱圣歌,使他们的心思重新振作于上帝过去的天意眷顾。被译为“他们都受感说话”的词字面意义是“他们会做先知的动作。”他们在热情地吟诵上帝的赞歌。这似乎是由撒母耳制定的方法之一,作为他所建学校的课程的一部分,为要使他们的心意更新并属灵化(见《教》47)。


撒上10:6 耶和华的灵必大大感动你,你就与他们一同受感说话;你要变为新人。
【本会注释】
  你就受感说话。这个动词是naba',“作为上帝的发言人行动”的一个形式。这里指的并不是预言将来的事件,而是以圣歌的形式表达神圣的真理。这个动词的相同形态也被用于描述巴力的假先知们,他们自割自刺好像被邪灵附体一样(王上18:28,29),尽管没有人会质疑附在那些异教先知身上的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灵。当扫罗遇见这些“先知之子们”时,他们正在唱诗赞美上帝,扫罗也加入了这种歌颂赞美。过去几个小时,在他回程路途上的这许多上帝眷顾的证据已经确实带来了一种变化,这种变化虽然是暂时的,但是通过它,却给出了上帝所乐于并渴望给他的应许,要是他保持谦卑与顺从的话。
  变为新人。在人们的生命中,有些时光会来临,那时环境的一次改变或某种神圣恩赐使他们脱离先前的束缚,他们就发现自己在遭受一场迅速的、新鲜的、惊人的改变,就象一只蛾子从它的茧里出现,或一株昙花突然展现其优雅的美丽并散发其惊人的芳香一样,但在片刻之前这种事还一点儿都不明显。各种美善的恩赐都是从上帝来的(雅1:17)。比撒列和亚何利亚伯蒙赐予特别的智慧与技巧做会幕的工作(出31:2-6);几乎在一夜之间摩西就从一个羞怯的牧羊人变成了一位解放者,无畏地站在君王面前。同样地,基甸也变成了一个有伟大勇气的的人,能领导一支军队去获得胜利—不是靠他自己的智慧与技能,实在是靠上帝的灵感启示。自我本位、自以为义的彼得同样被变成了早期教会一位无畏的领袖。当上帝的灵给予人一种新的可能性的异象时,这种改变就做工了,他们的灵魂就回应于神圣的欢喜快乐,因接受上帝所赐与的责任而高兴。
  当思想、习惯、生活发生改变时,这种变化的实现就变得显然了,所有的事情都变成新的了(林后5:17)。但是必须记得只有通过每天重新肯定这样的选择,这种改变才能变成永久的。例如,在基甸的日子,他曾把以色列人从严重的偶像崇拜中拯救出来,不久之后又同样严重地把他们带入了偶像崇拜之中(士6:1,10,25;8:24-33)。扫罗也照样拒绝继续认识耶和华,结果最终到了完全处于撒但控制之下的地步。现今有多少人与古时候的人一样,戴有“本可实现但未实现之事”的标记啊。 


撒上10:7 这兆头临到你,你就可以趁时而做,因为上帝与你同在。
【本会注释】
  你就可以趁时而作。扫罗应该认识到在临到他的每件事中,上帝都在给出委派他的神圣证据。为什么他之前找不到驴呢?在没有获知关于它们的任何消息之前,他为什么会漫步这条路直到撒母耳那里呢?在这一切事中,他要明白,虽然眼不能见,但上帝曾一直在路途中与他同在。既有这一切的证据摆在眼前,他就该注意进一步的神圣指导。暂时,这就是上帝看来适于启示给扫罗的将来事件。
  上帝与你同在。全天庭都感兴趣于帮助他决定他的生命应该由上帝安排。在他每日的生活环境中,他应该预想上帝的带领。要是扫罗曾一直满足于等候耶和华的指示,那么以色列的历史可能会多么不同啊。他有证据证明他回家的环境是上帝安排的。他曾被告知什么会发生,以便他受到鼓励通过允许圣灵教导他、保护他并指示他的行动来与上帝合作。


撒上10:8 你当在我以先下到吉甲,我也必下到那里献燔祭和平安祭。你要等候七日,等我到了那里,指示你当行的事。”
【本会注释】
  下到。撒母耳给了扫罗充足的关于将来的见识,证明上帝是在为他作工。他在此刻不能精确地告诉扫罗召他到吉甲会是什么样的环境。因为这样做会使这个年轻人混乱而不是帮助他(见撒上11:15;13:4,8)。撒母耳只是向即将为王的这位保证,通过趁时而作,他就总是能在等候上帝的指导中期盼更多的成功,就象他在受膏之日所享受到的一样。 


撒上10:9 扫罗转身离别撒母耳,上帝就赐他一个新心。当日这一切兆头都应验了。
【本会注释】
  赐给他一个新心。字面意义是,“上帝为他转换了另一个心,”意思是“上帝使他悔改归正了。”心的这一改变也会伴随着心智活动中方向的改变,考虑的不是驴和农场了,扫罗必须学会考虑一位政治家、一位将军、和一位国王所面对的问题。上帝准备好要赐给扫罗与他的新职责相称的能力。当撒母耳预言的事件一个接一个地应验时,扫罗心中经历的是何等感想啊(2-7节)。
  上帝预备以这样一种方式改造扫罗的眼界、雄心和热望-使上帝的事变成他生命中首要的问题。数百年后一位先知说道:“我要从他们肉体中除掉石心,赐给他们肉心”(结11:19)。在一次要找到道路穿越个人迷津的努力中,扫罗曾通过撒母耳询问上帝。上帝先是回答了关于个人指导的请求,然后邀请扫罗接受祂在影响整个国家福利的问题上的指导。今天也是这样。上帝照祂发现人们之时的本来样子接受他们,并邀请他们为他们的生命实现祂自己荣耀的计划。


撒上10:10 扫罗到了那山,有一班先知遇见他,上帝的灵大大感动他,他就在先知中受感说话。 
撒上10:11 素来认识扫罗的,看见他和先知一同受感说话,就彼此说:“基士的儿子遇见什么了?扫罗也列在先知中吗?”

【本会注释】
  扫罗也列在先知中吗?。这对百姓来说似乎是难以置信的。显然扫罗先前的生活几乎不是虔诚的典范。他会成为一位先知不亚于一个神迹,虽然确实不是在先知职责的意义上被称作先知。但是此时此地他却在颂扬上帝的威严和权能并说出灵感启示的神圣真理。在他心中怀有一个必定难以保守的秘密,并且近来惠予他的神圣恩典和天意眷顾的证据激动了他灵魂的深处。他被压抑的情感爆发了出来,证明撒母耳的话确实实现了—扫罗曾“变为新人”(6节)。他的经验也给这个事实作了见证:上帝能把最没有希望的人改变成对祂有用的工具。此外,在扫罗的案例中,这种显著的改变会吸引百姓的注意,并使百姓信服,预备他们,好使他们把他当作他们的领袖跟从他。
  上帝常常以与人的计划相反的方式作工。对犹太人来说,门徒们在五旬节用外国方言讲话是不可思议的。对我们来说,基督既然知道犹大的品格还让他做使徒们的司库似乎是不明智的(约12:6)。对乃缦来说,污浊的约旦河水比大马士革清澈的河流更具医治之能似乎是荒唐的(王下5:12)。基督的十字架被希腊人轻视,当作是拯救世界的一种最可鄙的手段(林前1:18-24)。对现代人的心思来说,当亚比米勒心正手洁地把撒拉取去时,耶和华指示亚比米勒把撒拉归还给她丈夫并请求他的代祷似乎是不公平的(创20:5)。对施洗约翰来说,他给上帝的儿子施洗似乎是不适当的(太3:13-15)。对西门的心思来说,要是耶稣知道马利亚是个什么样的女人,还会允许她膏祂的脚,这种立场是与他不一致的(路7:37-40)。然而当考虑到圣灵的工作和能力时,所有这些表面上的不一致就都解决了。
  先知学校在撒母耳的管理下被组织起来了,从而使青年们可以受教于上帝的真理。许多学习都用于历史、熟记圣经、祈祷和赞美诗。在歌颂暴风雨之神巴力的地方,以色列蒙教导耶和华奇妙的作为,并且对祂的颂赞在歌声中表达了出来。当默想上帝的好处给他们烦恼的心灵带来喜乐与平安时,他们的脸面就发出光辉,反映着内在的圣灵之光。


撒上10:12 那地方有一个人说:“这些人的父亲是谁呢?”此后有句俗语说:“扫罗也列在先知中吗?” 
撒上10:13 扫罗受感说话已毕,就上邱坛去了。 
撒上10:14 扫罗的叔叔问扫罗和他仆人说:“你们往哪里去了?”回答说:“找驴去了。我们见没有驴,就到了撒母耳那里。” 
撒上10:15 扫罗的叔叔说:“请将撒母耳向你们所说的话告诉我。” 
撒上10:16 扫罗对他叔叔说:“他明明的告诉我们驴已经找着了。”至于撒母耳所说的国事,扫罗却没有告诉叔叔。

【本会注释】
  没有告诉他。智慧人断言“静默有时,言语有时”(传3:7)。耶户受先知所膏(王下9:4-13)的反应与扫罗多么不同啊。如果上帝对呼召扫罗作王负责任,那么祂就会在适当的时间把这事告诉适当的人。在圣灵的控制之下,扫罗遵从了撒母耳的指示等候上帝的指导。为了适合高职,扫罗必须首先学会控制他的舌头。他的保留就是正确地估计现在落在他肩上的责任的证据。


抽签得扫罗为王 
撒上10:17 撒母耳将百姓招聚到米斯巴耶和华那里, 
撒上10:18 对他们说:“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如此说:‘我领你们以色列人出埃及,救你们脱离埃及人的手,又救你们脱离欺压你们各国之人的手。’ 
撒上10:19 你们今日却厌弃了救你们脱离一切灾难的上帝,说:‘求你立一个王治理我们。’现在你们应当按着支派、宗族都站在耶和华面前。”

【本会注释】
  厌弃了你们的上帝。想使自己有限的智慧与创造主的全知竞争是多么目光短浅呀。在士师时代,当埃及的武装部队多次穿过这地时,以色列人都一直免受攻击,并在巴勒斯坦征服了一座又一座的城市。他们并不知道,埃及人的主回乡时说的话是:对居住在山地的以色列人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以色列不知道穿过这地的这些军队正是帮助抑制邻近部落的,那些部落无疑贪婪地注视着约旦河西这片水源充足的高地(见出23:28的注释)。
  纵观世界历史,人们一直试图质疑上帝计划的明智性。在洪水之后,上帝与人类立过契约决不会再用水毁灭大地了。可是人们并不相信这个应许,反而感到必须造一座没有洪水可以达到其顶部的塔。为了安全起见,他们必须建造城市并住在其中,与邻居亲密接触。甚至基督时代的犹太人也忘记了先求上帝的国和祂的义,让上帝在祂看为最好的时候加给他们现世的物质生活所必需的东西。
  在他们要象四围列国一样的渴望中,以色列没有认识到他们正在给他们天上君王的计划设置另外一个障碍。作为有道德自由权的人,他们正在通过他们的选择限制上帝(诗78:41),并且在这样做时,他们就在播下自私和叛乱的种子。有害的收获必然来临,然而上帝因祂的怜悯和恒久忍耐从未丢弃他们。


撒上10:20 于是,撒母耳使以色列众支派近前来掣签,就掣出便雅悯支派来; 
撒上10:21 又使便雅悯支派按着宗族近前来,就掣出玛特利族,从其中又掣出基士的儿子扫罗。众人寻找他却寻不着。 
撒上10:22 就问耶和华说:“那人到这里来了没有?”耶和华说:“他藏在器具中了。”

【本会注释】
  器具。字面意义是,“东西,”“设备,”意思是专门收集的物资集合。


撒上10:23 众人就跑去从那里领出他来。他站在百姓中间,身体比众民高过一头。 
撒上10:24 撒母耳对众民说:“你们看耶和华所拣选的人,众民中有可比他的吗?”众民就大声欢呼说:“愿王万岁!”

【本会注释】
  耶和华所拣选的人。许多人都提出这个问题,既然上帝十分了解扫罗会过什么样的生活,为什么还拣选他作王呢?上下文显示百姓想要的是一个有指挥个性的人,好在战争中提供给他们强大的领导能力(撒上8:19,20)。上帝选择做与他们的愿望相一致的选择,好向他们证明:(1)祂并不限制他们的自由选择权,(2)尽管他们的选择不智,祂还是会抑制伴随着君主制的邪恶影响,(3)他们必须通过经验认识到一个人种什么也必收什么,以及(4)全国背离上帝所拣选的道路,并不阻止那国中的个人过与上帝的旨意和谐一致的生活并接受祂的祝福。


撒上10:25 撒母耳将国法对百姓说明,又记在书上,放在耶和华面前,然后遣散众民,各回各家去了。 
撒上10:26 扫罗往基比亚回家去,有上帝感动的一群人跟随他。 
撒上10:27 但有些匪徒说:“这人怎能救我们呢?”就藐视他,没有送他礼物;扫罗却不理会。

【本会注释】
  匪徒。或“没有价值的家伙”(修订标准本;见撒上2:12的注释)。只能预料到以色列最小支派的一个成员扫罗会遭遇两类人,那些“有上帝感动”(26节)并似乎乐于随从上帝带领的人和其他人—可能包括某些长老,他们曾从最大的支派犹大赶来,请求立一个王—他们感到自己被轻视了,所以拒绝效忠(见《祖知》第五十九章)。当上帝吩咐摩西用利未人代替所有支派头生的,因而将祭司的职分限于亚伦的儿子时,发生过相似的情形。那时可拉和以色列250个官长拒绝随从上帝的领导,并谴责摩西让自己的家人当权。扫罗如此忍耐地接受了对他的权威的这一拒绝,并且没有作出任何努力要用武力维持他做王的权利,这一事实就是最好的证据,证明上帝已经感动了他的心,并且正在赐给他君王必备的智慧。 


撒母耳记上11章

提要:1 拿辖给基列雅比人提出一个非难的条件。4 他们派出使者,并被扫罗解救了。12 扫罗因而被确认,并重建了他的王国。

扫罗击败亚扪人 


撒上11:1 亚扪人的王拿辖上来,对着基列雅比安营。雅比众人对拿辖说:“你与我们立约,我们就服事你。”
【本会注释】
  亚扪人拿辖。拿辖这个名字是常见的希伯来词,表示“蛇。”蛇在巴勒斯坦的异教庙宇中是一种显眼的装饰。以色列人离开加底斯的时候,在寻的旷野经历过这种有毒的爬行动物之后,他们曾认为保留铜蛇是合适的(民21:5-9;参王下18:4)。既然见到在他们邻国的所有宗教中蛇都处于重要位置,以色列人不久以后,也开始崇敬他们所认为曾在旷野拯救他们的铜蛇了(参结8:7-12)。后来,在希西家的时代,铜蛇才由于这种敬拜被打碎(王下18:4)。由于私人的名字常与那些各种不同的神相复合,所以拿辖显然是一个含有蛇的某些特性的名字,例如智慧、诡诈、和狡猾。
  基列雅比。学者们先前曾指定这个城镇是俯瞰Wadi Yābis(雅比)的那些小山,在约旦河东7英里(11.5公里)处。但是这对基列雅比人来说就太远了,他们不可能把扫罗和约拿单被钉的尸身从伯珊城墙上取下来,当夜送到雅比那里(撒上31:11-13)。考古学家纳尔逊(Nelson Glueck)发现了几条明确的证据线索致使他认定基列雅比是Tell el-Meqbereh和Tell Abū Kharaz的现代土墩,在约旦东部2又2/3英里(4.3公里),俯瞰它后面的雅比斯河,这条河从基列那些小山的深深的峡谷中出现,流向西方与约旦河汇合(《约旦河》,159-167页)。这座城市曾是那400位处女的家乡,她们的父母曾因没有参加反对便雅悯的内战被杀,并且她们被送给几乎被完全灭绝了的那个支派余剩的人为妻(士21:8-14)。
  在拿辖之前许多年,以色列曾被亚扪人征服18年之久。亚扪人自然会对败在耶弗他手下仍然感到愤恨,会寻找机会重新获得对基列的控制。迦得支派和玛拿西半支派拥有富饶的土地,雅博河、雅比斯河和雅姆河丰富的供水。位于干热的沙漠地带之上的良好地区,他们的葡萄园和良好的牧场曾受到东部沙漠地区民族的嫉妒。基列雅比是从早日的废墟中兴起的,但是它的居民可能还没有忘记在便雅悯事件之后受到的残忍惩罚。但是比基列雅比人与他们自己的同族之间的世仇更强的是亚扪人对所有以色列人感到的仇恨,就是他们被耶弗他击败的结果。 


撒上11:2 亚扪人拿辖说:“你们若由我剜出你们各人的右眼,以此凌辱以色列众人,我就与你们立约。”
【本会注释】

  凌辱以色列众人。拿辖显然并不知道以色列愿望有一个在国王统治下的各支派更紧密的组织。如果基列雅比人知道这计划—并且在米斯巴选立扫罗时所有支派都出席了(撒上10:17)—似乎这对他们来说没什么意义。基列雅比人的态度使人产生这种想法:以色列国的无组织状况并不是由于他们如此需要一个王,而是由于他们拒绝耶和华的计划。自私已经增长到这个地步,任何由上帝提供的解决办法都不会被全体接受(见撒上10:27的注释)。倒不是拿辖对雅比的长老们有什么特别的忌恨过于对以色列其他人的仇恨;他的目的是要通过侮辱他们中的一些人显示对以色列所有人的轻蔑。同样地,众生之敌也计划通过给一个失丧的灵魂带来痛苦,然后控告说这种惩罚是侍奉上帝的自然结果,来堆积对天上众军的轻蔑。


撒上11:3 雅比的长老对他说:“求你宽容我们七日,等我们打发人往以色列的全境去;若没有人救我们,我们就出来归顺你。”
【本会注释】
  打发人。似乎可能因为雅比人在亚扪人的奴役之下,所以已经或多或少地撤回了与甚至是邻近的支派如以萨迦、以法莲和便雅悯的交往。这座城距示罗不超过30英里,而撒母耳的服务似乎一直主要限于以法莲、便雅悯和犹大。可能是基列雅比人已经这么长时间培育了对其他支派的怨恨,以致他们并不知道撒母耳是士师吧?他们似乎当然不知道扫罗被任命的事。可能他们一点儿没参与反对非利士人的战役,而是把自己分离出来,不愿意分担他们在支派中的责任。他们甚至连别的支派会不会对他们的恳求作出回应都不确定。在全然的绝望中,他们实际上承认了自己的缺点,并过于依赖自己从而忽视了对以色列同胞们的怜悯。


撒上11:4 使者到了扫罗住的基比亚,将这话说给百姓听,百姓就都放声而哭。 
撒上11:5 扫罗正从田间赶牛回来,问说:“百姓为什么哭呢?”众人将雅比人的话告诉他。

【本会注释】
  赶牛回来。字面意义是,“在牛后面。”显然扫罗耕作完了赶牛回来过夜。约瑟夫认为这至少在他被任命后一个月(《古代史》,卷5. 1)。因为他蒙拣选并不是许多人都喜悦,所以他显然回家等候曾膏立他的先知的指示。如果在扫罗被立为王之前拿辖就上来围困会发生什么事呢?这位新王有机会在不肯认他作王的不满之人面前证明自己的价值,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呢?这事与这人彼此需要。除了忘记上帝在过去如何带领了祂的百姓之外,我们没有什么好害怕的。这经验向每一个谦卑的基督徒保证:他不可能被放在一个上帝没有预作丰富安排的位置。


撒上11:6 扫罗听见这话,就被上帝的灵大大感动,甚是发怒。
【本会注释】
  被感动。字面意义是,“匆忙临到。”同一个词也被用来形容扫罗被膏后在回家路途上的经验(撒上10:6,10)。关于基甸的蒙召,圣经记录的字面意义是,“耶和华的灵把自己穿在基甸身上”(士6:34)。当迦南南方五王因基遍人与以色列人立约而企图惩罚他们时,约书亚曾蒙指示出去援助基遍人,所以,不管过去如何,当雅比人在敌人的攻击前需要帮助时,上帝的灵就证明对他们求助的应答早就上路了。感谢上帝,因祂在每一困难中都有上千种解决办法!


撒上11:7 他将一对牛切成块子,托付使者传送以色列的全境,说:“凡不出来跟随扫罗和撒母耳的,也必这样切开他的牛。”于是耶和华使百姓惧怕,他们就都出来,如同一人。
【本会注释】
  一对牛。可能是他曾用来耕作的同一对牛。上帝用来显明祂能力的工具是如何的近在眼前啊!摩西并不需要埃及的马兵战车。他牧羊的杖变成了“上帝的杖”。基甸并不需要非利士人以为必须要有的铁枪。几个瓦罐和蜡烛倒是更好。扫罗并没有要求特别的装备。通过牺牲自己的牛,他使以色列人相信他愿意为耶和华出钱又出力。他的活力和足智多谋是有感染力的,“于是耶和华使百姓惧怕。”扫罗再一次证明的事实是:被圣灵控制,他就会蒙指导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自我被完全忘却了。彼列之子(和合本译为“匪徒”)们的批评在过去的那个月份中可能在他的思想中曾显得突出或更可能消失于无意义。在这种新的,对他来说是奇异的能力之下,扫罗感到他的勇气大增。确信成功,他毫不犹豫地使自己站在撒母耳旁边,给一个危难中的城镇带来保护。 


撒上11:8 扫罗在比色数点他们:以色列人有三十万,犹大人有三万。
【本会注释】
  比色。比色,各支派部队的会合地,在示剑到伯珊的大路东北12又3/4英里(20.4公里),基列雅比西南约10英里(16公里)处。北方众支派行军到这里不会太远,但它在耶路撒冷以北42又1/4英里(67.6公里);因而要犹大支派的许多人在给定的时间内到那儿集合是不可能的。众军从高于海平面1,000多英尺的比色下来,经由Wadi el-Khashneh到约低于海平面900英尺的约旦这个地方。徒步涉过那条河,他们就会行进到这个城镇以东一英里或更远一些。这次聚集军兵可能在六天之内完成,扫罗从比色连夜行军,第七天一早就可以抵达雅比。在第六天早上,扫罗已经有足够的军队到场,可以向雅比的长老们保证他们会准时帮助。


撒上11:9 众人对那使者说:“你们要回复基列雅比人说,明日太阳近午的时候,你们必得解救。”使者回去告诉雅比人,他们就欢喜了。 
撒上11:10 于是雅比人对亚扪人说:“明日我们出来归顺你们,你们可以随意待我们。” 
撒上11:11 第二日,扫罗将百姓分为三队,在晨更的时候入了亚扪人的营,击杀他们直到太阳近午,剩下的人都逃散,没有二人同在一处的。

【本会注释】
  晨更的时候。在古希伯来人中,晚上被分为三个更次。第一个更次在哀2:19中提到。基甸和他的军队是在中间的更次开始的时候进入米甸人的营里(士7:19)。摩西伸出他的杖,红海就回流,淹没了追赶他们的埃及全军是在第三个更次,或“晨更”的时候(出14:24-27)。这时扫罗和他的三队军兵已经整夜行军,在晨更的时候—恰在天亮之前—出其不意地来到亚扪人的营中,并且战斗一直持续到中午。这场大败是彻底的—敌军没有二人同在一处的。
  上帝许多天意的拯救都是在这个时刻临到的。当大卫歌唱“一宿虽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欢呼”(诗30:5)的时候,想到的可能就是红海的拯救。在守望者回答“早晨将到,黑夜也来”(赛21:12)的话语中,早晨给雅比的长老们带来喜乐,而夜晚却给拿辖和他的跟从者们带来厄运。他曾计划给予这座被困城市之民的命运以双倍转到了他自己的头上。
  雅各的对手说“天黎明了,容我去吧”是在晨更的时候(创32:26)。新一天的黎明带来了安慰和保证。耶稣来到在加利利海的风暴中飘摇的船上并安静门徒们因怀疑祂的弥赛亚身份而烦乱的心时,是在晨更的时候(第四更是按罗马时间计算的)(见太14:25的注释)。上天差谴大能的天使以闪电般的速度来到耶路撒冷城门外的坟墓,击倒守卫兵并呼喊说:“上帝的儿子,出来吧;你的父召唤你”时,也是在晨更的时候(《历》第八十一章)!
  扫罗并没有停下来问雅比的长老们为什么没有在立王时到撒母耳那里。他并没有询问他们的过去,无论它可能怎样。他们在急难中,而圣灵控制了扫罗给他们带来帮助。上帝对一个人认错后的态度的兴趣远过于错误本身。雅比人后来的行为证明了他们经历了真正的心灵的改变(代上10:11,12)。


撒上11:12 百姓对撒母耳说:“那说‘扫罗岂能管理我们’的是谁呢?可以将他交出来,我们好杀死他。”
【本会注释】
  对撒母耳说。本节和扫罗在7节的话表明这位先知至少和扫罗一起去了比色,并协助计划了这次战役。可能众军在解散前返回到了比色,对他们的胜利很是兴高采烈,乐意刑罚那些曾反对扫罗受膏为王的人。在过去的几天中他表现的将才对他们来说比掣签拣选(撒上10:19-21)或撒母耳膏立(撒上10:1)更是对他的头衔的确认。


撒上11:13 扫罗说:“今日耶和华在以色列中施行拯救,所以不可杀人。”
【本会注释】
  扫罗说。没有等撒母耳回答,扫罗就说这场胜利是耶和华的,谁也不该被杀,由此证明他已经变了一个人。如果由于近来事态的发展,仇敌可以被改变为朋友,那就比处死他益处大多了。现在通过扫罗讲话的与基督在山上宝训时通过祂讲话的是同一个灵,那时祂说:“要爱你们的仇敌,咒诅你们的,要为他祝福;恨你们的,要待他好;为那凌辱你们、逼迫你们的祷告”(太5:44)。


撒上11:14 撒母耳对百姓说:“我们要往吉甲去,在那里立国。” 
撒上11:15 众百姓就到了吉甲那里,在耶和华面前立扫罗为王,又在耶和华面前献平安祭。扫罗和以色列众人大大欢喜。

【本会注释】
  吉甲。这个地点不确定。现代传统认为是在旧约耶利歌东南3英里(4.8公里)的en-Nitla,但更可能是在东北1又1/4英里(2公里)处的Khirbet el-Mefjer。按照约书亚记15:7,它位于亚割谷以北,所以在属于便雅悯的领地内。在占领巴勒斯坦的所有六年战争期间,它都是以色列的总部,但是示罗一被征服,会幕就被搬到那里去了(书18:1)。不过吉甲仍被认为是一个非常神圣的地方。撒母耳在他的年巡中访问过它(撒上7:16)。它曾是一个专门用于献祭的地方(撒上13:8;15:21;等等),后来可能成了偶像崇拜的地方(见本卷注释第850页)。
  撒母耳号召以色列人到吉甲重建王国,这个地方因拥有上帝神奇作为的诸多回忆而非常馨香。毫无疑问,他在这里向他们重述了在过去的数百年中天父的慈爱眷顾和恒久忍耐。要是他们满足于上帝起初的施政计划,那就会好的多了,但是由于他们渴望一个王,所以上帝就应许将祂的灵赐给这位新王就象祂曾赐给士师们一样。虽然他们已经拒绝了祂,他们还是有上帝会依然与他们同在的丰富见证。通过建立以世袭制为基础的继位体系,以色列就向许多他们在士师制下从未遇到的问题与危险打开了大门。但是通过撒母耳,上帝确认了祂永远的爱与忠诚,并应许用他们所享受过的与过去数百年同样热心的保护环绕他们。


提要:1 撒母耳见证他的正直。6 他责备百姓忘恩负义。16 他用收获时节的雷雨使他们惧怕。20 他以上帝的怜悯安慰他们。


撒上12:2 现在有这王在你们前面行。我已年老发白,我的儿子都在你们这里。我从幼年直到今日都在你们前面行。 
撒上12:3 我在这里,你们要在耶和华和他的受膏者面前给我作见证。我夺过谁的牛,抢过谁的驴,欺负过谁,虐待过谁,从谁手里受过贿赂因而眼瞎呢?若有,我必偿还。”

【本会注释】
  我在这里。这位上了年纪的先知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百姓现在由于近来的胜利以及立王的快乐而极其兴奋,撒母耳努力使百姓冷静地清点上帝以往的作为,并通盘考虑将来的前途。在现在建立的君主政体之下,撒母耳作为士师的服务就不再需要了。王会用战士围绕自己(撒上14:52),并且撒母耳的道德影响力会被扫罗掌握的政治势力所遮蔽。然而撒母耳仍然可以是上帝的代言人,并且仍然可以是上帝的灵藉以指示祂百姓的通道。
  对撒母耳来说,这是一个大危机的时候,他感到在很大程度上他即将提出之信息的使人信服的品质依赖于他自己品格的正直。除此之外他的信息就不会有什么分量。从他出生的时候他们就认识他;他们都知道他作为先知的工作;他们都目睹了他作为士师和先知的行为;他们知道他可做模范的品格;他们个人都熟知他判决的公正与公平;他们都乐意承认他从未因公肥己;他们都确信他生活的唯一目标就是履行上帝为他们的福利发出的命令。
  撒母耳的一生清楚地显明了品格象植物一样,是逐渐成长的。从他的童年时期起,一种奉献的精神就控制了他的才能。就象体液是供应植物生长的要素一样,圣灵成了一种内在的、安静的力量渗透他所有的思想、感情和行动,直到所有人都能看到他的生活是遵照了那神圣的样式。撒母耳匀称的品格是在圣灵的指导之下履行义务的个人行为的结果。现今也是这样,“凡是完全顺服上帝权能的人,上帝的灵必在他们里面烧尽罪恶”(《历》第十章)。今天的人也完全可能成为一个撒母耳,象基督降生之前一千年一样。


撒上12:7 现在你们要站住,等我在耶和华面前对你们讲论耶和华向你们和你们列祖所行一切公义的事。 
撒上12:8 从前雅各到了埃及,后来你们列祖呼求耶和华,耶和华就差遣摩西、亚伦领你们列祖出埃及,使他们在这地方居住。 
撒上12:9 他们却忘记耶和华他们的上帝,他就把他们付与夏琐将军西西拉的手里,和非利士人并摩押王的手里。于是这些人常来攻击他们。

【本会注释】

撒上12:10 他们就呼求耶和华说:‘我们离弃耶和华,事奉巴力和亚斯他录,是有罪了。现在求你救我们脱离仇敌的手,我们必事奉你。’
【本会注释】
  他们就呼求。这个呼求由两部分构成:(1)自认任性不随从他们的指导者,(2)恳求救助,伴随着从那时以后要忠心侍奉上帝的许诺。但是人似乎永远不能向别人的经验学习。他随心所欲直到几乎太迟了,最后,在全然的绝望中,承认自己需要外来的协助。他就认为已经学到了自己的教训永远不会再跌倒了。
  例如,所罗门进入了生活的实验室并试验了每条可能通向幸福的道路。但是通过每一试验他发现只有虚空和心灵的苦恼(传1:14,17;2:11,15,17,23,26;等等)。最后他得出结论说敬畏上帝并遵守祂的诫命构成了人全部的义务(传12:13)。但是即使有这样的鉴诫在人们面前,他们不久还是忘记了这位智慧人的结论,直到他们亲自经过了同样的道路并心悦诚服地证实了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必是什么。


撒上12:12 你们见亚扪人的王拿辖来攻击你们,就对我说:‘我们定要一个王治理我们。’其实耶和华你们的上帝是你们的王。 
撒上12:13 现在,你们所求所选的王在这里。看哪,耶和华已经为你们立王了。 
撒上12:14 你们若敬畏耶和华,事奉他,听从他的话,不违背他的命令,你们和治理你们的王也都顺从耶和华你们的上帝就好了。

【本会注释】
  你们若敬畏耶和华。以色列人除了因胜利而喜乐外,虽然既不是为了将来也不是为了上帝在过去的保护性引导,却冠立扫罗为王了。就象亚当一样,通过他自己的自由选择权,选择了一种与神圣旨意相反的生活方式,所以现在以色列也孤注一掷将要影响全国后来的生活。虽然如此,上帝还是向以色列众军保证,要是他们承认自己对祂的依赖,接受祂的忠告,并照祂的吩咐而行,祂就必给他们神圣的指导。


撒上12:16 现在你们要站住,看耶和华在你们眼前要行一件大事。 
撒上12:17 这不是割麦子的时候吗?我求告耶和华,他必打雷降雨,使你们又知道又看出,你们求立王的事是在耶和华面前犯大罪了。”

【本会注释】
  打雷降雨。上帝能给以色列最深印象的证据莫过于在收割麦子的时候降雨了(五月或六月;见第108,110页)。那时降雨会令人吃惊。在巴勒斯坦,春雨正常会在逾越节前停止,干旱的季节立即开始。到秋季种植小麦和大麦前才再次降雨。
  使你们知道。他们该知道两件事:(1)在要求一个王时,他们已经在耶和华面前犯罪了,(2)上帝爱他们,并且永远不会丢弃他们。那天他们在其已有的许多证据中加添了另一个纪念物,纪念回头的浪子在父家更受欢迎。


撒上12:21 若偏离耶和华去顺从那不能救人的虚神是无益的。
【本会注释】
  不要偏离。真爱不是静态的;它是前进的。上帝准备好了要向以色列显示祂持续的爱,当他们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并忘记祂时,就使祂心中悲伤。祂不变地爱着人,并邀请他在献身的侍奉中回报这种爱。


撒上12:24 只要你们敬畏耶和华,诚诚实实地尽心事奉他,想念他向你们所行的事何等大。
【本会注释】
  想念。现今人们最大的需要之一就是默想的时间—默想上帝无限的恩慈和祂关怀指导的证据。 


撒母耳记上13章

与非利士人争战 
撒上13:1 扫罗登基年四十岁;作以色列王二年的时候,
【本会注释】
  扫罗统治了一年。所有的译者和注释者都一致同意这段经文的意思不明确。希伯来原文的字面直译是我们现在所读到的:“当扫罗登基岁,在以色列作王二年的时候”(关于“岁”见卷一,第181页;另见创5:32的注释)。从第一个圣经版本问世到现在,这段经文就一直使译者们困惑。希腊文版旧约圣经的早期版本通过省略这一整节避免了这个难题。《他尔根》把它意译为:“当扫罗登基时,他被作为一个一岁大的婴孩受膏。”亚兰文译本解释为:“当扫罗作王一或二年的时候。”与钦定本先前对这段经文的解释一样,是一种意译,不是我们现有的希伯来原文,而是译者所认为的希伯来原文的意思。修订标准本假定了两个遗漏:“扫罗登基的时候……岁;并且他作王……以色列二年。”
  有些注释者同意这里无疑是一个在抄写过程中产生了遗漏的例子,虽然没有人能说出在经文的传输过程中什么时候产生的遗漏(见卷一,第15页)。如果现在的希伯来原文是遗漏的结果,那么它就成了一个证据,证明后来的抄写员在他们制作新抄本的工作中是谨慎尽责的,因为他们没有篡改经文本身,而是照他们看到它时的样子抄写了下来,即使它的意思是难解的。
  臆测几乎没有什么收获;然而,可以提供一个暂定的解释。这段经文的正式陈述,恰好符合圣经作者们给出君王登基时的年龄及其作王的期限的规则用语。对于大卫的相应规则用语出现在撒下5:4(另见王下21:1;24:8,18;等等)。如果与发生在撒上13:1中的遗漏相似的遗漏发生在可比较的经文如王下21:1中,它就会读为:“玛拿西登基的时候……岁,作王……在耶路撒冷五年。”这两段经文的基本造句结构是一样的。插入扫罗登基时的一个年龄数字,并且插入他作王年限的另一个数字,就会使这句话与提到大卫和别的君王的话平行。在原文中“……二年”的措辞可能原为“四十年”(见徒13:21)。撒上13:1的希伯来原文按照现在的情况因而暗示它起初由扫罗的年龄和作王期限构成。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么扫罗就是旧约圣经中唯一一位被这样提到的希伯来君王了。
  按照撒上13:1的另一个解释应该读成:“扫罗作王一年;并且他在以色列作王二年。”即,他作王的第一年已经完成(见第138页)并且当本章的事件发生时,是在他作王的第二年。然而,必须承认,把撒上13:1的意思解释为13章的事件发生在扫罗作王第二年是不自然的,并且是一种与圣经中关于君王的记录不平行的造句结构。
  这段经文可以合理地理解为,意思是扫罗作了一次尝试要在他作王的第二年征服非利士人,虽然第一次真正的打击—这里记录的是约拿单作的—是后来某个时候才发生的。这样理解就与这里提到的对撒上13:1的翻译和最初的解释和谐了。如果可以作出结论说《祖知》第六十章似乎是以钦定本对这节经文的解释为前提,那么就可以指出这句话本身就可以被认为指的是第一次尝试。但是无论如何翻译或解释这段经文,关于这段经文的原意我们仍处于困惑之中。然而,在这个以及其它难解经文的例子中,并不涉及教义问题,因而不涉及我们的得救问题。


撒上13:3 约拿单攻击迦巴、非利士人的防营,非利士人听见了。扫罗就在遍地吹角,意思说,要使希伯来人听见。
【本会注释】
  防营。希伯来文是nesib,“柱子,”“长官,”“代表,”“守备队,”或“岗位。”注释者们通常感到此处理解为“长官”或“管理者”与上下文更和谐(但是见《祖知》616)。在创19:26中nesib被译为“柱”,而在王上4:19和代下8:10中,被译为“管理”或“督工。”
  迦巴。基比亚东北约4英里(6.4公里)是Wadi Medineh,在地表有一个大裂缝,甚至从边缘的近处都几乎注意不到。它的两侧高耸为不能通行的绝壁,高达数百英尺。这个旱谷的西南就是迦巴,穿越这个旱谷东北1又3/4英里(2.8公里)座落着密抹城,在低于基比亚(Tell el-Fūl)四围地区约700英尺(213.4米)的高地上。密抹东边的土地略略倾斜一段距离,成为良好的农田,在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来自耶利哥的通道。伯特利约在基比亚以北约6英里(9.6公里)处,比基比亚高100多英尺(30.5米)。
  密抹可以控制从耶利哥和约旦谷到伯特利的主要道路,以及从耶路撒冷向北到示剑的主要道路。扫罗把他的儿子约拿单和三分之一的军队布置在基比亚,同时,他与三分之二的部队守卫着从东部到伯特利和基比亚的通路。要是亚扪人寻求报复扫罗在基列雅比对他们的胜利的话,这就会是他们最可能采取的路线。他并没有预料来自西部的麻烦,因为在那里与非利士人是和平的(撒上7:13)。

1.在丧失了迦巴的防营后,非利士人(P)在密抹安营。

非利士人。虽然非利士人并没有与以色列人处于交战状态,他们还是在小山上保留了据点,例如穿过旱谷比它高200多英尺在密抹西南的迦巴就有一个。nesib这个词被译为“防营”,来自动词nasab,“站在……的岗位,”“驻扎”,即,通过任命或有关的义务。在不远处的拉玛(见撒上1:1的注释),就是撒母耳组建的一所先知学校。显然撒母耳设法通过在近处设置他的学校来反对外邦非利士的影响,希望从而可以将百姓拉回到对耶和华的敬拜。只要这所先知学校的影响渗透到了迦巴居民的个人生活之中,从而非利士人就能看到上帝救恩的真实重要性,那么血腥的战争就可以避免了,许多非利士人可能就会接受上帝,正如后来的年岁亚兰的乃缦所做的一样(王下5)。
  要使希伯来人听见。“希伯来人”这个名词用于指希伯来人们,在整本圣经中只发生过35次,31次在旧约中,4次在新约中。在旧约的31次中,16次与以色列人在埃及有关,5次与这场反对非利士人的战争有关(撒上13和14)。大不相同的是,“以色列”这个词在圣经中被使用了数百次,所引起的问题是为什么会发生这两种不同的情况呢。不过有一个事实是清楚的。“希伯来人”这个词经常被外人使用或被以色列人向外人提到自己时使用。一般而言,现在认为“希伯来人”是被以色列人的邻邦众所周知的名称(见创10:21;14:13的注释)。法老和他的百姓似乎交替地使用了这两个名称(见出1:16;5:2;14:5;等等;另见撒上13:7的注释)。


撒上13:5 非利士人聚集,要与以色列人争战,有车三万辆,马兵六千,步兵象海边的沙那样多,就上来在伯亚文东边的密抹安营。
【本会注释】
  三万。希腊文版旧约圣经(七十士译本)的路西安修订本和亚兰文译本读作“三千。”希伯来词3和30之间的区别很微小,很容易彼此误认。


撒上13:7 有些希伯来人过了约但河,逃到迦得和基列地。扫罗还是在吉甲,百姓都战战兢兢地跟随他。
【本会注释】
  希伯来人过了。当扫罗召集军队时,他说:“要使希伯来人听见”(3节)。然而7节提到“希伯来人”逃跑越过了约旦河(“有些”这个词原文没有),同时6节说以色列人藏在洞里“在以法莲山地”(撒上14:22,修订标准本)。“希伯来人”这个词一贯被非利士人用来指他们的反对者,但是撒母耳记的作者似乎在“以色列人”和“希伯来人”这两个词之间作了区分,例如,在19节中提到非利士人控制了所有铁匠的事实,“恐怕希伯来人制造刀枪。”形成对比,作者自己又说“以色列人下到非利士人”那里去磨他们的器具。然而,希腊文版旧约圣经(七十士译本)此处把“希伯来人”这个词译作“奴隶。”见3节的注释。


撒上13:9 扫罗说:“把燔祭和平安祭带到我这里来。”扫罗就献上燔祭。 
撒上13:10 刚献完燔祭,撒母耳就到了。扫罗出去迎接他,要问他好。 
撒上13:11 撒母耳说:“你做的是什么事呢?”扫罗说:“因为我见百姓离开我散去,你也不照所定的日期来到,而且非利士人聚集在密抹。

【本会注释】
  百姓散去。在预言以色列要求一个王时,摩西曾警告统治者不可“加添马匹”,即,信靠实物装备作为保护(申17:16;参赛31:3)。正相反,作为国家的领导和百姓的榜样,应该取得律法的一个副本,殷勤学习它,并顺从它的指示。
  但是扫罗想到以色列邻国的军事装备,和他们的现役部队,就开始想到除了单单信靠上帝之外的安全与成功了。他自己心中既有这种观念,就没能用由信靠上帝产生的勇气鼓舞他的属下。缺少了这个,又没有任何武器可以依赖,他的属下若不用比扫罗更清楚的眼光就看不到可以期盼胜利的任何基础。前途看来无望。因而当初次得知真正危险的时候,扫罗的大部分军队就出于恐惧为他们个人的安全逃跑了,留下他和不到600人在吉甲。他的侦察兵带回来的话语是敌人集合在密抹,有11又1/2英里(18.4公里)远,他不仅为国家害怕,也为自己的安全害怕。
  扫罗已经丧失了他的军队的信心和尊敬。每一天都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小差。他彻底灰心了。他的人数剧减。他准备把这种情形完全归咎于撒母耳,因他没有出现。扫罗因撒母耳没有到场感到受了伤害。在这种精神中,他与先知会面没有做任何道歉,却带着一种自我辩白的精神。这与他曾准备攻击亚扪人时的精神是怎样的对比呀! 


撒上13:14 现在你的王位必不长久。耶和华已经寻着一个合他心意的人,立他作百姓的君,因为你没有遵守耶和华所吩咐你的。”
【本会注释】
  你的王位。扫罗没有提出藉口说他曾误解了撒母耳的指示,或者藉口说那些指示说的不清楚。从另一点来说,他坦白地承认:赞同了自己的愿望,有意违背了撒母耳的指示。请比较扫罗的立场与亚当在伊甸园中的立场,或者将之与基督在试探之山上的立场相比较。在进入旷野受魔鬼试探之前,基督曾有过祂是上帝爱子的保证。六周后,既感到极其饥饿,又不知道在祂前面的是什么,祂忍耐地等候着神圣的指导。正在祂似乎被忽视了,并且由于精神压力感到疲倦憔悴时,撒但就想方设法动摇祂对上帝话语的信心。但是在亚当失败的地方,扫罗选择走下坡路的地方,基督胜利了!
  撒母耳的责备是以这样一种邀请悔罪与谦卑的方式发出的,但却是徒然的。这位先知的出现原应使扫罗想起撒母耳在过去几个月中的热心关怀与无私的关心。但是哀哉!所有这些都被忘却了!扫罗试图通过控告,归咎于撒母耳,从而证明自己是正当的。扫罗是这样,所有世代的人一直都是这样。当麻烦重压时,对迫近危险的恐惧就驱逐了明智的推论,并招致神经紧张的急躁,要立即解决问题。在这种压力之下,理智对于义务就盲目了,并代之以一种批评别人,给别人定罪,和要证明做这种选择是正当的强烈决心。从前对上帝的保护与指导看顾的信心就让步于愤世嫉俗的不信,并最终导致反叛。 


撒上13:16 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并跟随他们的人,都住在便雅悯的迦巴;但非利士人安营在密抹。
【本会注释】
  迦巴。希伯来文此处读作迦巴,不是15节的基比亚。从密抹直接穿过旱谷就是迦巴(见撒上14:4,5,在5节的原文中是迦巴,不是基比亚)。翻译中的混淆可能由迦巴与基比亚只是同一个地方的不同拼法这种意见引起的,比较古老一些的地图还是这样显示的。确实迦巴有时被叫做基比亚,但是似乎一直有两个地方(见撒上14:16的注释)。除了圣经的线索之外,如果近来的发掘已经正确地把扫罗的要塞定位于迦巴西南3英里(5公里)处、耶路撒冷正北的Tell el-Fūl(见卷一,第124页),那么约拿单就没去那里,而是显然“住在”迦巴,在密抹的对面,就如这里所暗示的,是在他从非利士人手中把它取来之后(3节),并且扫罗可能从吉甲回来之后加入到了他那里。


撒上13:18 一队往伯和仑去,一队往洗波音谷对面的地境向旷野去。
【本会注释】
  伯和仑。上伯和仑和下伯和仑分别在密抹以西9又1/2和11又1/2英里(15.2和18.4公里)处,靠近以法莲与便雅悯的边界,那里的山地陡然下降到示非拉。在尼11:34中提到洗波音邻近亚拿突和密抹南部的其它城镇,朝着犹大沙漠方向。密抹战役清楚地说明了非利士人并没有向吉甲前进;而是向北、西和南侧翼包围,他们试图切断他们现在认为已经被封锁在密抹东部洞穴中的那些属扫罗之人的援兵。


撒上13:20 以色列人要磨锄、犁、斧、铲,就下到非利士人那里去磨。
【本会注释】
  锄。或“犁头。”
  犁刀。或“鹤嘴锄。
  铲。或“镰刀。 


撒上13:22 所以到了争战的日子,跟随扫罗和约拿单的人没有一个手里有刀有枪的,惟独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有。
【本会注释】

 撒上13:23 非利士人的一队防兵到了密抹的隘口。


 

约拿单的战绩 
撒上14:1 有一日,扫罗的儿子约拿单对拿他兵器的少年人说:“我们不如过到那边,到非利士人的防营那里去。”但他没有告诉父亲。

【本会注释】
  他没有告诉父亲。约拿单在13章中被初次引入叙述中,那里提到他蒙托付三分之一的国卫队,驻扎在基比亚。扫罗与另三分之二在密抹西北扎营。在非利士人聚集要为约拿单击败他们在迦巴的防营复仇时,扫罗退回到吉甲,同时约拿单似乎依然留在吉甲,并且非利士人占据着密抹(撒上13:16)。经文并没有明说撒母耳返回到了拉玛还是留在基比亚(15节),但是十分确定的是,就象本章所展开的叙述一样,上帝在寻求使以色列人相信:他们需要严格依赖祂。尽管扫罗在吉甲被弃,但约拿单的保密却是他相信上帝的明证。通常会被人认为是愚勇的行为,却变成了神圣天意运行的强烈证据。上帝使用每一可能存在的实物证据使一个文盲民族确信祂对他们的爱,以及这个事实:对那些心中渴望从罪的束缚中蒙拯救的人来说,凡事都是可能的。


撒上14:5 一峰向北,与密抹相对,一峰向南,与迦巴相对。 
撒上14:6 约拿单对拿兵器的少年人说:“我们不如过到未受割礼人的防营那里去,或者耶和华为我们施展能力;因为耶和华使人得胜,不在乎人多人少。”

【本会注释】
  耶和华施展能力。约拿单并不倚靠他自己的盔甲象他倚靠上帝的无限能力那么多。他只是使用了手边所有的,上帝祝福了他对上天谦卑的倚靠。即使国王会转离顺从的路线,上帝还是计划向全以色列证明得救是个人的选择和行为问题,而不是大众运动。要是君王选择不顺从上帝就弃绝全以色列,那将会是多么悲惨的情形啊。


撒上14:11 二人就使非利士的防兵看见。非利士人说:“希伯来人从所藏的洞穴里出来了!” 
撒上14:12 防兵对约拿单和拿兵器的人说:“你们上到这里来,我们有一件事指示你们。”约拿单就对拿兵器的人说:“你跟随我上去,因为耶和华将他们交在以色列人手里了。” 
撒上14:13 约拿单就爬上去,拿兵器的人跟随他。约拿单杀倒非利士人,拿兵器的人也随着杀他们。

【本会注释】
  约拿单就爬上去。约瑟夫认为是在天破晓的时候约拿单和拿兵器的人接近了非利士人的前哨,并在他们中大多数人还在熟睡时到达了那里(《古代史》卷6. 2)。14章的叙述确认了是在早上这种思想(见15,16,20,23,24-28,30,31,45节)。这两个以色列人是直等到晚上才爬上去,还是只花了几分钟就攀登了这个悬崖,并没有说明。但是他们显然十分令人惊奇地攻取了这个堡垒,因为非利士人的防营忽然混乱到了极点。


非利士人败退 
撒上14:16 在便雅悯的基比亚,扫罗的守望兵看见非利士的军众溃散,四围乱窜。

【本会注释】
  便雅悯的基比亚。基比亚和迦巴是同一个词的阴性和阳性形式,意思是“小山”或“高处”,都是便雅悯的城镇(书18:24,28;撒上13:16)。似乎这个名称的阳性和阴性形式有时可以互用。这两个地方的区别在赛10:29很明显,在那里它们是按着来自北方的入侵者将要到达之地的次序被提到的。现今有一个名叫杰巴的村庄位于旧址,在密抹西南1又3/8英里(2.2公里),耶路撒冷东北约6英里(9.6公里)处。现代的村庄Tell el-Fūl一般被认为是扫罗的基比亚,在耶路撒冷以北3又1/2英里(5.6公里)处。最近在那里的发掘已经掘出了被认为是扫罗的宫殿(见卷一,第124页;卷二,第72页)。如果基比亚被正确地认为是Tell el-Fūl(见撒上13:2,3的注释)的话,那么撒上14:16的基比亚就是迦巴,从密抹横跨旱谷(见5节;《祖知》第六十章),不是扫罗的家乡基比亚。从密抹西南4又3/8英里(7公里),中间有两个小山脉的扫罗的基比亚,似乎不可能观察到在密抹进行的活动,但是从直接跨过旱谷的迦巴,就比较容易看到了。 
撒上14:17 扫罗就对跟随他的民说:“你们查点查点,看从我们这里出去的是谁?”他们一查点,就知道约拿单和拿兵器的人没有在这里。


撒上14:20 扫罗和跟随他的人都聚集,来到战场,看见非利士人用刀互相击杀,大大惶乱。 
撒上14:21 从前由四方来跟随非利士军的希伯来人现在也转过来,帮助跟随扫罗和约拿单的以色列人了。

【本会注释】
  希伯来人。见撒上13:3的注释。 


战后发生的事件 
撒上14:24 扫罗叫百姓起誓说,凡不等到晚上向敌人报完了仇吃什么的,必受咒诅。因此这日百姓没有吃什么,就极其困惫。

【本会注释】
  扫罗叫百姓起誓。扫罗显然设法要“挽回面子,”因为他已不再认为胜利是属于耶和华的了(见撒上11:13),而是认为只有他才可以报复他的敌人。这是一天之内他第二次厌恶寻求耶和华的忠告;现在他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百姓身上,象他早些时候强加在祭司身上一样(撒上14:19)。也许他依然感到撒母耳在吉甲斥责他时的刺痛。祭司亚希亚在场(3节)作他的策士暗示先知撒母耳已经返回拉玛,没有留下来与扫罗同在基比亚(撒上13:15)。
  当他父亲漫不经心地对待上帝的话时,约拿单却在认真地听从上帝的话,可能在不小的程度上是受撒母耳影响的结果(见《祖知》第六十章)。也许是根据撒母耳从前说过的一句鼓励的话,现在使约拿单受到启发去思考这一大胆的英勇作为。正如在事件发生之前几个月扫罗就蒙警告关于在吉甲要有的经历一样(撒上10:8;13:8),对扫罗的儿子来说,可能来自撒母耳的一个相似的信息在这个值得纪念的事件中预备了他。虽然这是可能的,但是约拿单是谦卑的,就象他父亲起初曾谦卑地等候神圣的指导,遵循它,并乐于将结果归荣誉于上帝一样(撒上14:10,12)。扫罗的擅专和轻率地要求禁食一天与百姓不顾个人的欲望和需要、忠心顺从给他们的指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扫罗的谦卑已经永远飞走了,似乎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错误的热心,一种秘密的骄傲,和一种滥用的权威,这种精神多年以后达到成熟直到要了他自己的性命。象犹大一样,扫罗曾有一段时间跑的好。要是他在召集以色列人到吉甲之前就死了,那么他就会被认作是列王尊荣录中地位最高的一位君王。现在虽然他已经背叛了神圣的信任,然而还是蒙允许继续生活,以便看到自私与乖僻的结果。


撒上14:30 今日百姓若任意吃了从仇敌所夺的物,击杀的非利士人岂不更多吗?” 
撒上14:31 这日,以色列人击杀非利士人,从密抹直到亚雅仑。百姓甚是疲乏,

【本会注释】
  密抹直到亚雅仑。一段13英里(21公里)的距离,从巴勒斯坦中央的多山高原,经过象Wadi Selman这样的峡谷,下至低于密抹1,000英尺(305米)的示非拉的丘陵地带。从吕大到密抹最直接的路线就是在横越距耶路撒冷北5英里(8公里)北上示剑的大路后,穿过Wadi Selman。在密抹和亚雅仑之间这种地形行军通常会被认为需要一整天的路程。上下文暗示约拿单的进攻发生在早晨很早的时候(见13节的注释)。假如这样的话,以色列就追击了敌人一整天,几乎没有时间停下来捡战利品,在这种情况下战利品一定很多。非利士人曾在密抹聚集了大量的战车马兵。除此之外还有枪、盾、食品、和军队必须携带的各种各样其它的补给。对一个给养充足的军队来说,扫罗部下的军事成就原是一个伟大的作业,对他所如此带领的一群未受训练的营养不良的乡民来说就更伟大了。这一经历对仍受着斥责之苦并只为自己的名声热心的扫罗来说原应是多么好的一个教训啊。但是他一旦踏进了骄傲的流沙,试图解救自己的每一微弱非决定性的努力都只会使他陷的更深。


撒上14:33 有人告诉扫罗说:“百姓吃带血的肉,得罪耶和华了。”扫罗说:“你们有罪了,今日要将大石头滚到我这里来。” 
撒上14:34 扫罗又说:“你们散在百姓中,对他们说,你们各人将牛羊牵到我这里来宰了吃,不可吃带血的肉得罪耶和华。”这夜,百姓就把牛羊牵到那里宰了。

【本会注释】
  牵到我这里来。就象在基督时代的法利赛人一样,扫罗一丝不苟地遵守外在的形式,即使他自己正在忽视远为重要的问题。百姓再次忠于他们君王的吩咐。罪使人多么眼瞎啊!要是扫罗能反省一会儿,认识到百姓的过犯可能是由于他自己的罪造成的话,那么记录可能会有怎样的改变啊。耶和华给一个选择拒绝神圣忠告的人多少次机会可以全然谦卑回转并寻求上帝的面啊!那被罪弄瞎了眼睛的人,接受这样的机会并象那个浪子所做的一样—回到父家是多么困难啊!


撒上14:36 扫罗说:“我们不如夜里下去追赶非利士人,抢掠他们,直到天亮,不留他们一人。”众民说:“你看怎样好就去行吧!”祭司说:“我们先当亲近上帝。”
【本会注释】
  当先亲近上帝。认识到伟大的机会正在溜走,扫罗就提议,既然吃过饭了,就在晚上继续追击。这种策略并非没有听到过。扫罗曾执行过从比色到基列雅比的连夜行军去救那城脱离亚扪人拿辖(撒上11:11)。基甸在反对米甸人的战役中也遵循过这种策略(士7:19-23)。百姓欣然同意了扫罗的提议,但是祭司亚希亚却建议先求问耶和华。显然他感到王在那天早些时候没有寻求神圣忠告曾犯了错误(撒上14:18,19)。 


撒上14:40 扫罗就对以色列众人说:“你们站在一边,我与我儿子约拿单也站在一边。”百姓对扫罗说:“你看怎样好就去行吧!” 
撒上14:41 扫罗祷告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说:“求你指示实情。”于是掣签掣出扫罗和约拿单来;百姓尽都无事。 
撒上14:42 扫罗说:“你们再掣签,看是我,是我儿子约拿单。”就掣出约拿单来。

【本会注释】
  掣出约拿单来。爱追根究底的心思很可能会问,为什么上帝允许掣出约拿单来而不是扫罗来呢,明知前者是无辜的而后者已经多次显示了其罪行的明证嘛?当然上帝并没有赞成扫罗让人起的誓(24,39节),并且极其确定的是祂不同意在那天如此不可思议地指导了约拿单之后就处死他。但是与基督的日子一样,通过允许无罪的一位被定罪,上帝就暴露了以色列领袖们的邪恶路线,现在也是这样,通过允许掣签掣出约拿单来,上帝最有效地暴露了这位国王的邪恶路线。扫罗在他开始作王时是全然谦卑的,现在已落入了自我辩白的无望状态。除非某种特别的经历会以这样一种方式把他从君王不会做错的欺骗中震醒,否则扫罗不久就会失败,不再是一位有益的领袖。


撒上14:44 扫罗说:“约拿单哪,你定要死!若不然,愿上帝重重的降罚与我。”
【本会注释】
  你定要死。扫罗宣布这一判决显然多么不费劲啊。尽管约拿单承认了他仪文上的错误—献上赎愆祭就足以解决的一件事—但是扫罗却犯了一个道德上的错误,现在公然显明在对他儿子严厉的判决上。扫罗的良心谴责他要求人们禁食,但他却希望通过发出自己之誓言的方式隐藏他的疑惧。这反而只能使他定自己的罪。


撒上14:46 扫罗回去,不追赶非利士人;非利士人也回本地去了。

撒上14:48 扫罗奋勇攻击亚玛力人,救了以色列人脱离抢掠他们之人的手。 
撒上14:49 扫罗的儿子是约拿单、亦施韦、麦基舒亚。他的两个女儿:长女名米拉,次女名米甲。

【本会注释】
  亦施韦。显然是伊施巴力,即伊施波设(见撒下2:8的注释)。


撒上14:51 扫罗的父亲基士,押尼珥的父亲尼珥,都是亚别的儿子。 
撒上14:52 扫罗平生常与非利士人大大争战。扫罗遇见有能力的人或勇士,都招募了来跟随他。 

目录
注释
切换音频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