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180天读经|逐章顺序通读
第73天 代下12-19章
历代志下12章
 
罗波安违弃耶和华
 
12:1  罗波安的国坚立,他强盛的时候,就离弃耶和华的律法,以色列人也都随从他。 
 
埃及王示撒攻耶路撒冷
 
12:2  罗波安王第五年,埃及王示撒上来攻打耶路撒冷,因为王和民得罪了耶和华。 
 
12:3  示撒带战车一千二百辆,马兵六万,并且跟从他出埃及的路比人、苏基人和古实人,多得不可胜数。 
 
12:4  他攻取了犹大的坚固城,就来到耶路撒冷。 
 
12:5  那时,犹大的首领因为示撒就聚集在耶路撒冷。有先知示玛雅去见罗波安和众首领,对他们说:“耶和华如此说:‘你们离弃了我,所以我使你们落在示撒手里。’” 
 
12:6  于是,王和以色列的众首领都自卑说:“耶和华是公义的!” 
 
12:7  耶和华见他们自卑,耶和华的话就临到示玛雅说:“他们既自卑,我必不灭绝他们;必使他们略得拯救,我不藉着示撒的手,将我的怒气倒在耶路撒冷。 
 
12:8  然而他们必作示撒的仆人,好叫他们知道,服事我与服事外邦人有何分别。” 
 
夺取圣殿及王宫之宝物
 
12:9  于是,埃及王示撒上来攻取耶路撒冷,夺了耶和华殿和王宫里的宝物,尽都带走;又夺去所罗门制造的金盾牌。 
 
12:10  罗波安王制造铜盾牌代替那金盾牌,交给守王宫门的护卫长看守。 
 
12:11  王每逢进耶和华的殿,护卫兵就拿这盾牌,随后仍将盾牌送回,放在护卫房。 
 
12:12  王自卑的时候,耶和华的怒气就转消了,不将他灭尽,并且在犹大中间也有善益的事。 
 
12:13  罗波安王自强,在耶路撒冷作王,他登基的时候年四十一岁,在耶路撒冷,就是耶和华从以色列众支派中所选择立他名的城,作王十七年。罗波安的母亲名叫拿玛,是亚扪人。 
 
12:14  罗波安行恶,因他不立定心意寻求耶和华。 
 
罗波安卒
 
12:15  罗波安所行的事,自始至终不都写在先知示玛雅和先见易多的史记上吗?罗波安与耶罗波安时常争战。 
 
12:16  罗波安与他列祖同睡,葬在大卫城里。他儿子亚比雅接续他作王。 
 
历代志下13章
 
亚比雅作犹大王
 
13:1  耶罗波安王十八年,亚比雅登基作犹大王, 
 
13:2  在耶路撒冷作王三年。他母亲名叫米该亚(注:又作“玛迦”),是基比亚人乌列的女儿。亚比雅常与耶罗波安争战。 
 
13:3  有一次,亚比雅率领挑选的兵四十万摆阵,都是勇敢的战士;耶罗波安也挑选大能的勇士八十万,对亚比雅摆阵。 
 
13:4  亚比雅站在以法莲山地中的洗玛脸山上说:“耶罗波安和以色列众人哪,要听我说! 
 
13:5  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曾立盐约(注:“盐”即“不废坏”的意思),将以色列国永远赐给大卫和他的子孙,你们不知道吗? 
 
13:6  无奈大卫儿子所罗门的臣仆、尼八儿子耶罗波安起来背叛他的主人。 
 
13:7  有些无赖的匪徒聚集跟从他,逞强攻击所罗门的儿子罗波安;那时,罗波安还幼弱,不能抵挡他们。 
 
13:8  现在你们有意抗拒大卫子孙手下所治耶和华的国,你们的人也甚多,你们那里又有耶罗波安为你们所造当作神的金牛犊。 
 
13:9  你们不是驱逐耶和华的祭司亚伦的后裔和利未人吗?不是照着外邦人的恶俗为自己立祭司吗?无论何人牵一只公牛犊、七只公绵羊,将自己分别出来,就可作虚无之神的祭司。 
 
13:10  至于我们,耶和华是我们的 神!我们并没有离弃他。我们有事奉耶和华的祭司,都是亚伦的后裔,并有利未人各尽其职。 
 
13:11  每日早晚向耶和华献燔祭,烧美香,又在精金的桌子上摆陈设饼;又有金灯台和灯盏,每晚点起,因为我们遵守耶和华我们 神的命,惟有你们离弃了他。  
 
13:12  率领我们的是 神,我们这里也有 神的祭司拿号向你们吹出大声。以色列人哪!不要与耶和华你们列祖的 神争战,因你们必不能亨通。” 
 
犹大人与以色列人战
 
13:13  耶罗波安却在犹大人的后头设伏兵。这样,以色列人在犹大人的前头,伏兵在犹大人的后头。 
 
13:14  犹大人回头观看,见前后都有敌兵,就呼求耶和华,祭司也吹号。 
 
以色列人败遁
 
13:15  于是犹大人呐喊;犹大人呐喊的时候, 神就使耶罗波安和以色列众人败在亚比雅与犹大人面前。 
 
13:16  以色列人在犹大人面前逃跑, 神将他们交在犹大人手里。 
 
13:17  亚比雅和他的军兵大大杀戮以色列人。以色列人仆倒死亡的精兵有五十万。 
 
13:18  那时,以色列人被制伏了,犹大人得胜,是因倚靠耶和华他们列祖的 神。 
 
13:19  亚比雅追赶耶罗波安,攻取了他的几座城,就是伯特利和属伯特利的镇市,耶沙拿和属耶沙拿的镇市,以法拉音(注:或作“以弗伦”)和属以法拉音的镇市。 
 
13:20  亚比雅在世的时候,耶罗波安不能再强盛,耶和华攻击他,他就死了。 
 
13:21  亚比雅却渐渐强盛,娶妻妾十四个,生了二十二个儿子,十六个女儿。 
 
13:22  亚比雅其余的事和他的言行,都写在先知易多的传上。 
 
历代志下14章
 
亚比雅卒其子亚撒继位
 
14:1  亚比雅与他列祖同睡,葬在大卫城里。他儿子亚撒接续他作王。亚撒年间,国中太平十年。 
 
14:2  亚撒行耶和华他 神眼中看为善为正的事, 
 
14:3  除掉外邦 神的坛和邱坛,打碎柱像,砍下木偶, 
 
14:4  吩咐犹大人寻求耶和华他们列祖的 神,遵行他的律法诫命; 
 
14:5  又在犹大各城邑除掉邱坛和日像,那时国享太平; 
 
14:6  又在犹大建造了几座坚固城,国中太平数年,没有战争。因为耶和华赐他平安。 
 
14:7  他对犹大人说:“我们要建造这些城邑,四围筑墙、盖楼、安门、做闩;地还属我们,是因寻求耶和华我们的 神。我们既寻求他,他就赐我们四境平安。”于是建造城邑,诸事亨通。 
 
14:8  亚撒的军兵,出自犹大拿盾牌拿枪的三十万人;出自便雅悯拿盾牌拉弓的二十八万人。这都是大能的勇士。 
 
古实王谢拉攻犹大见败
 
14:9  有古实王谢拉率领军兵一百万,战车三百辆,出来攻击犹大人,到了玛利沙。 
 
14:10  于是亚撒出去与他迎敌,就在玛利沙的洗法谷彼此摆阵。 
 
14:11  亚撒呼求耶和华他的 神说:“耶和华啊,惟有你能帮助软弱的胜过强盛的。耶和华我们的 神啊,求你帮助我们!因为我们仰赖你,奉你的名来攻击这大军。耶和华啊,你是我们的 神,不要容人胜过你。” 
 
14:12  于是,耶和华使古实人败在亚撒和犹大人面前;古实人就逃跑了。 
 
14:13  亚撒和跟随他的军兵追赶他们,直到基拉耳。古实人被杀的甚多,不能再强盛,因为败在耶和华与他军兵面前。犹大人就夺了许多财物, 
 
14:14  又打破基拉耳四围的城邑。耶和华使其中的人都甚恐惧。犹大人又将所有的城掳掠一空,因其中的财物甚多; 
 
14:15  又毁坏了群畜的圈,夺取许多的羊和骆驼,就回耶路撒冷去了。 
 
历代志下15章
 
亚撒纳亚撒雅之劝勉
 
15:1  神的灵感动俄德的儿子亚撒利雅。 
 
15:2  他出来迎接亚撒,对他说:“亚撒和犹大、便雅悯众人哪,要听我说!你们若顺从耶和华,耶和华必与你们同在;你们若寻求他,就必寻见;你们若离弃他,他必离弃你们。 
 
15:3  以色列人不信真神,没有训诲的祭司,也没有律法,已经好久了。 
 
15:4  但他们在急难的时候,归向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寻求他,他就被他们寻见。 
 
15:5  那时出入的人,不得平安;列国的居民,都遭大乱。 
 
15:6  这国攻击那国,这城攻击那城,互相破坏,因为 神用各样灾难扰乱他们。 
 
15:7  现在你们要刚强,不要手软,因你们所行的,必得赏赐。” 
 
奋志才可憎之物除
 
15:8  亚撒听见这话和俄德儿子先知亚撒利雅的预言,就壮起胆来,在犹大、便雅悯全地,并以法莲山地所夺的各城,将可憎之物尽都除掉;又在耶和华殿的廊前,重新修筑耶和华的坛; 
 
15:9  又招聚犹大、便雅悯的众人,并他们中间寄居的以法莲人、玛拿西人、西缅人。有许多以色列人归降亚撒,因见耶和华他的 神与他同在。 
 
15:10  亚撒十五年三月,他们都聚集在耶路撒冷。 
 
15:11  当日,他们从所取的掳物中,将牛七百只、羊七千只献给耶和华。 
 
15:12  他们就立约,要尽心尽性地寻求耶和华他们列祖的 神; 
 
15:13  凡不寻求耶和华以色列 神的,无论大小、男女,必被治死。 
 
15:14  他们就大声欢呼,吹号吹角,向耶和华起誓。 
 
15:15  犹大众人为所起的誓欢喜。因他们是尽心起誓,尽意寻求耶和华,耶和华就被他们寻见,且赐他们四境平安。 
 
贬祖母玛迦之后位
 
15:16  亚撒王贬了他祖母玛迦太后的位,因她造了可憎的偶像亚舍拉。亚撒砍下她的偶像,捣得粉碎,烧在汲沦溪边。 
 
15:17  只是邱坛还没有从以色列中废去,然而亚撒的心一生诚实。 
 
15:18  亚撒将他父所分别为圣、与自己所分别为圣的金银和器皿都奉到 神的殿里。 
 
15:19  从这时直到亚撒三十五年,都没有争战的事。 
 
历代志下16章
 
以色列王巴沙攻犹大
 
16:1  亚撒三十六年,以色列王巴沙上来攻击犹大,修筑拉玛,不许人从犹大王亚撒那里出入。 
 
亚撒求助于亚兰王
 
16:2  于是,亚撒从耶和华殿和王宫的府库里拿出金银来,送与住大马士革的亚兰王便哈达说: 
 
16:3  “你父曾与我父立约,我与你也要立约。现在我将金银送给你,求你废掉你与以色列王巴沙所立的约,使他离开我。” 
 
16:4  便哈达听从亚撒王的话,派军长去攻击以色列的城邑,他们就攻破以云、但、亚伯玛音和拿弗他利一切的积货城。 
 
16:5  巴沙听见就停工,不修筑拉玛了。 
 
16:6  于是,亚撒王率领犹大众人,将巴沙修筑拉玛所用的石头、木头都运去,用以修筑迦巴和米斯巴。 
 
哈拿尼责犹大王
 
16:7  那时,先见哈拿尼来见犹大王亚撒,对他说:“因你仰赖亚兰王,没有仰赖耶和华你的 神,所以亚兰王的军兵脱离了你的手。 
 
16:8  古实人、路比人的军队不是甚大吗?战车马兵不是极多吗?只因你仰赖耶和华,他便将他们交在你手里。 
 
16:9  耶和华的眼目遍察全地,要显大能帮助向他心存诚实的人。你这事行得愚昧,此后,你必有争战的事。” 
 
16:10  亚撒因此恼恨先见,将他囚在监里。那时,亚撒也虐待一些人民。 
 
亚撒卒
 
16:11  亚撒所行的事,自始至终都写在犹大和以色列诸王记上。 
 
16:12  亚撒作王三十九年,他脚上有病,而且甚重。病的时候没有求耶和华,只求医生。 
 
16:13  他作王四十一年而死,与他列祖同睡, 
 
16:14  葬在大卫城自己所凿的坟墓里,放在床上,其床堆满各样馨香的香料,就是按做香的做法调和的香料;又为他烧了许多的物件。 
 
约沙法作犹大王
 
17:1  亚撒的儿子约沙法接续他作王,奋勇自强,防备以色列人。 
 
17:2  安置军兵在犹大一切坚固城里,又安置防兵在犹大地和他父亚撒所得以法莲的城邑中。 
 
奋志为善
 
17:3  耶和华与约沙法同在,因为他行他祖大卫初行的道,不寻求巴力, 
 
17:4  只寻求他父亲的 神,遵行他的诫命,不效法以色列人的行为。 
 
17:5  所以耶和华坚定他的国,犹大众人给他进贡;约沙法大有尊荣资财。 
 
17:6  他高兴遵行耶和华的道,并且从犹大除掉一切邱坛和木偶。 
 
17:7  他作王第三年,就差遣臣子便亥伊勒、俄巴底、撒迦利雅、拿坦业、米该亚往犹大各城去教训百姓。 
 
17:8  同着他们有利未人示玛雅、尼探雅、西巴第雅、亚撒黑、示米拉末、约拿单、亚多尼雅、多比雅、驼巴多尼雅,又有祭司以利沙玛、约兰同着他们。 
 
17:9  他们带着耶和华的律法书,走遍犹大各城教训百姓。 
 
列国畏其强盛臣服纳贡
 
17:10  耶和华使犹大四围的列国都甚恐惧,不敢与约沙法争战。 
 
17:11  有些非利士人与约沙法送礼物、纳贡银。阿拉伯人也送他公绵羊七千七百只,公山羊七千七百只。 
 
17:12  约沙法日渐强大,在犹大建造营寨和积货城。 
 
17:13  他在犹大城邑中有许多工程。又在耶路撒冷有战士,就是大能的勇士。 
 
17:14  他们的数目,按着宗族记在下面:犹大族的千夫长押拿为首,率领大能的勇士三十万; 
 
17:15  其次是千夫长约哈难,率领大能的勇士二十八万; 
 
17:16  其次是细基利的儿子亚玛斯雅,他为耶和华牺牲自己,率领大能的勇士二十万。 
 
17:17  便雅悯族,是大能的勇士以利雅大,率领拿弓箭和盾牌的二十万。 
 
17:18  其次是约萨拔,率领预备打仗的十八万。 
 
17:19  这都是伺候王的,还有王在犹大全地坚固城所安置的不在其内。 
 
历代志下18章
 
约沙法之丰富
 
18:1  约沙法大有尊荣资财,就与亚哈结亲。 
 
18:2  过了几年,他下到撒马利亚去见亚哈。亚哈为他和跟从他的人宰了许多牛羊,劝他与自己同去攻取基列的拉末。  
 
18:3  以色列王亚哈问犹大王约沙法说:“你肯同我去攻取基列的拉末吗?”他回答说:“你我不分彼此,我的民与你的民一样,必与你同去争战。” 
 
约沙法与亚哈求先知咨诹耶和华
 
18:4  约沙法对以色列王说:“请你先求问耶和华。” 
 
18:5  于是,以色列王招聚先知四百人,问他们说:“我们上去攻取基列的拉末可以不可以?”他们说:“可以上去。因为 神必将那城交在王的手里。” 
 
18:6  约沙法说:“这里不是还有耶和华的先知,我们可以求问他吗?” 
 
18:7  以色列王对约沙法说:“还有一个人,是音拉的儿子米该雅,我们可以托他求问耶和华。只是我恨他,因为他指着我所说的预言,不说吉语,常说凶言。”约沙法说:“王不必这样说。” 
 
18:8  以色列王就召了一个太监来,说:“你快去将音拉的儿子米该雅召来。” 
 
18:9  以色列王和犹大王约沙法在撒马利亚城门前的空场上,各穿朝服坐在位上。所有的先知都在他们面前说预言。 
 
18:10  基拿拿的儿子西底家造了两个铁角说:“耶和华如此说:‘你要用这角骶触亚兰人,直到将他们灭尽。’” 
 
18:11  所有的先知也都这样预言说:“可以上基列的拉末去,必然得胜,因为耶和华必将那城交在王的手中。” 
 
米该雅之警戒
 
18:12  那去召米该雅的使者对米该雅说:“众先知一口同音地都向王说吉言,你不如与他们说一样的话,也说吉言。” 
 
18:13  米该雅说:“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我的 神说什么,我就说什么!” 
 
18:14  米该雅到王面前,王问他说:“米该雅啊,我们上去攻取基列的拉末可以不可以?”他说:“可以上去,必然得胜,敌人必交在你们手里。” 
 
18:15  王对他说:“我当嘱咐你几次,你才奉耶和华的名向我说实话呢?” 
 
18:16  米该雅说:“我看见以色列众民散在山上,如同没有牧人的羊群一般。耶和华说:‘这民没有主人,他们可以平平安安地各归各家去。’” 
 
18:17  以色列王对约沙法说:“我岂没有告诉你,这人指着我所说的预言,不说吉语,单说凶言吗?” 
 
18:18  米该雅说:“你们要听耶和华的话。我看见耶和华坐在宝座上,天上的万军侍立在他左右。 
 
18:19  耶和华说:‘谁去引诱以色列王亚哈上基列的拉末去阵亡呢?’这个就这样说,那个就那样说。 
 
18:20  随后有一个神灵出来,站在耶和华面前说:‘我去引诱他!’耶和华问他说:‘你用何法呢?’ 
 
18:21  他说:‘我去,要在他众先知口中作谎言的灵。’耶和华说:‘这样,你必能引诱他,你去如此行吧!’ 
 
18:22  现在耶和华使谎言的灵,入了你这些先知的口,并且耶和华已经命定降祸与你。” 
 
米该雅受批被执
 
18:23  基拿拿的儿子西底家前来打米该雅的脸说:“耶和华的灵从哪里离开我与你说话呢?” 
 
18:24  米该雅说:“你进严密的屋子藏躲的那日,就必看见了。” 
 
18:25  以色列王说:“将米该雅带回,交给邑宰亚们和王的儿子约阿施说:  
 
18:26  ‘王如此说:把这个人下在监里,使他受苦,吃不饱喝不足,等候我平平安安地回来。’” 
 
18:27  米该雅说:“你若能平安回来,那就是耶和华没有藉我说这话了。”又说:“众民哪,你们都要听!” 
 
二王偕攻基列拉末
 
18:28  以色列王和犹大王约沙法上基列的拉末去了。 
 
18:29  以色列王对约沙法说:“我要改装上阵,你可以仍穿王服。”于是以色列王改装,他们就上阵去了。 
 
18:30  先是亚兰王吩咐车兵长说:“他们的兵将,无论大小,你们都不可与他们争战,只要与以色列王争战。” 
 
18:31  车兵长看见约沙法便说:“这必是以色列王。”就转过去与他争战。约沙法一呼喊,耶和华就帮助他, 神又感动他们离开他。 
 
18:32  车兵长见不是以色列王,就转去不追他了。 
 
以色列王中箭而死
 
18:33  有一人随便开弓,恰巧射入以色列王的甲缝里。王对赶车的说:“我受了重伤,你转过车来,拉我出阵吧!” 
 
18:34  那日,阵势越战越猛,以色列王勉强站在车上抵挡亚兰人,直到晚上。约在日落的时候,王就死了。 
 
约沙法见责
 
19:1  犹大王约沙法平平安安地回耶路撒冷,到宫里去了。 
 
19:2  先见哈拿尼的儿子耶户出来迎接约沙法王,对他说:“你岂当帮助恶人,爱那恨恶耶和华的人呢?因此,耶和华的忿怒临到你。 
 
19:3  然而,你还有善行,因你从国中除掉木偶,立定心意寻求 神。” 
 
为民立士师
 
19:4  约沙法住在耶路撒冷。以后又出巡民间,从别是巴直到以法莲山地,引导民归向耶和华他们列祖的 神。 
 
19:5  又在犹大国中遍地的坚固城里,设立审判官, 
 
19:6  对他们说:“你们办事应当谨慎,因为你们判断不是为人,乃是为耶和华。判断的时候,他必与你们同在。 
 
19:7  现在你们应当敬畏耶和华,谨慎办事,因为耶和华我们的 神没有不义,不偏待人,也不受贿赂。” 
 
19:8  约沙法从利未人和祭司,并以色列族长中派定人,在耶路撒冷为耶和华判断,听民间的争讼,就回耶路撒冷去了。 
 
19:9  约沙法嘱咐他们说:“你们当敬畏耶和华,忠心诚实办事。 
 
19:10  住在各城里你们的弟兄,若有争讼的事来到你们这里,或为流血,或犯律法、诫命、律例、典章,你们要警戒他们,免得他们得罪耶和华,以致他的忿怒临到你们和你们的弟兄。这样行,你们就没有罪了。 
 
19:11  凡属耶和华的事,有大祭司亚玛利雅管理你们;凡属王的事,有犹大支派的族长以实玛利的儿子西巴第雅管理你们。在你们面前有利未人作官长,你们应当壮胆办事,愿耶和华与善人同在。” 
 
历代志下12章
 

提要:1 罗波安离弃上帝,受到示撒的惩罚。5 罗波安和众首领听从示玛雅的劝导而悔改,从毁灭中得救,但免不了被劫掠。13 罗波安的统治和逝世。


1 罗波安的国坚立,他强盛的时候就离弃耶和华的律法,以色列人也都随从他。

【本会注释】

显然发生在罗波安第三年以后(代下11:17)。关于罗波安统治期间的罪恶,《列王纪》的记录详细得多。说百姓兴建邱坛,立柱像和木偶,还鼓励鸡奸等可憎恶的行为(见王上14:22-24注释)。


2 罗波安王第五年,埃及王示撒上来攻打耶路撒冷,因为王和民得罪了耶和华。

【本会注释】

第2-12节记录埃及王示撒的入侵,比相应的王上14:25 -28要详细得多。埃及王示撒在凯尔奈克的阿蒙大殿的墙上刻下了这次的入侵,列出了犹大和以色列城镇的名字(见王上14:25注释)。


3 示撒带战车一千二百辆,马兵六万,并且跟从他出埃及的路比人、苏基人,和古实人,多得不可胜数。

【本会注释】

战车一千二百辆。这些有趣的细节,如埃及军队的规模和结构,《列王纪》没有提到。

路比人。或利比亚人,住在北非部,埃及西面。这里的居民众经常进入埃及,与埃及人混合,在埃及雇佣军中服役。示撒即示撒一世,是大约公元前950-750年统治埃及的利比亚王朝的第一个国王。在代下16:8;鸿3:9;但11:43中也提到利比亚人(见本书卷二50页)。

苏基人。尚未被确认。可能是北非的少数民族。

古实人(埃塞俄比亚人)。古实是埃及南面苏丹或努比亚一带的通称。古代的古实就是指这个地区。但不要现代的埃塞俄比亚混淆,因为她更靠东南一些。


4 他攻取了犹大的坚固城,就来到耶路撒冷。

【本会注释】

罗波安坚固城似乎落入了示撒的手中。在凯尔奈克的刻字里只有两个地名可以辨认:梭哥和亚雅仑(代下11:7,10,见第2节注释)。


5 那时,犹大的首领因为示撒就聚集在耶路撒冷。有先知示玛雅去见罗波安和众首领,对他们说:“耶和华如此说:‘你们离弃了我,所以我使你们落在示撒手里。’”

【本会注释】

聚集。由于小城市被占领,犹大的众首领退到了耶路撒冷。

示玛雅。《列王纪》没有记录示玛雅传给罗波安和犹大众首领的信息。《历代志》作者经常指出犯罪的可悲结局和顺从的福气。

我使你们。这句话说明上帝处理犯罪的一般方法。当祂的子民离开祂并陷入罪中的时候,上帝就收回祂保护的手,让邪恶的势力进来实施惩罚(见《先祖与先知》第428,429页)。


6 于是王和以色列的众首领都自卑说:“耶和华是公义的。”

【本会注释】

自卑。骄傲的尼尼微人在惩罚的威胁面前自卑了,得到了上帝的怜悯(拿3:5-10)。惩罚也使犹大屈膝忏悔。

耶和华是公义的。百姓承认上帝让他们受到应有的惩罚乃是公义的。


7 耶和华见他们自卑,耶和华的话就临到示玛雅说:“他们既自卑,我必不灭绝他们;必使他们略得拯救,我不藉着示撒的手将我的怒气倒在耶路撒冷。

【本会注释】

耶和华见他们自卑。上帝不喜悦罪人自讨苦吃,而是一直关注他们是否愿意离开罪恶,使惩罚的威胁解除(见结18:30-32)。

略得拯救。惩罚已经临到,上帝现在要实施挽救,不使他们因自己的罪而完全毁灭(见代下12:12;拉9:13;赛1:9)。

在耶路撒冷。由于百姓的悔改,耶路撒冷立即毁灭的威胁解除了。但毁灭的恐惧依然笼罩在该城之上。如果百姓坚持犯罪,毁灭就终将临到。


8 然而他们必作示撒的仆人,好叫他们知道,服事我与服事外邦人有何分别。”

【本会注释】

使他们知道以上帝为主,和让外邦的君主统治他们有什么区别。上帝要他们体会到离开上帝,蹈上罪途,就是把自己出卖给多么残忍的暴政。


9 于是,埃及王示撒上来攻取耶路撒冷,夺了耶和华殿和王宫里的宝物,尽都带走,又夺去所罗门制造的金盾牌。

【本会注释】

大卫和所罗门所收集奉献给上帝的圣殿宝物,现在落入异邦君主的手中。自命为上帝儿女的人,因犯罪而使自己和上帝蒙羞。


10 罗波安王制造铜盾牌代替那金盾牌,交给守王宫门的护卫长看守。

【本会注释】

金盾牌据认为是王室卫队使用的(见代下9:16注释)。现在交给护卫长的是铜盾牌。“护卫”(rasim),直译为“奔跑者”。在撒上22:17译为“侍卫”。在王上1:5里译为“奔走”者。所涉及的似乎都是“卫士”之意。


11 王每逢进耶和华的殿,护卫兵就拿这盾牌,随后仍将盾牌送回,放在护卫房。

12 王自卑的时候,耶和华的怒气就转消了,不将他灭尽,并且在犹大中间也有善益的事。

13 罗波安王自强,在耶路撒冷作王。他登基的时候年四十一岁,在耶路撒冷,就是耶和华从以色列众支派中所选择立他名的城,作王十七年。罗波安的母亲名叫拿玛,是亚扪人。

【本会注释】

自强。说明罗波安从示撒入侵所造成的后果中恢复过来。

四十一岁。由于所罗门执政四十年(代下9:30),罗波安可能是所罗门登基的前一年出生的。


14 罗波安行恶,因他不立定心意寻求耶和华。

【本会注释】

本句解释罗伯安犯罪的原因。从此以后,王位的继任者都得到或善或恶的评价(见代下14:2;20:32;21:6)。


15 罗波安所行的事,自始至终不都写在先知示玛雅和先见易多的史记上吗?罗波安与耶罗波安时常争战。

【本会注释】

参代下9:29。第15,16节记录罗波安统治的结束。记录列王统治的结束,通常采用这种格式(见代下13:22;14:1;16:13,14;21:1等)。相应的记录在王上14:29-31。


16 罗波安与他列祖同睡,葬在大卫城里。他儿子亚比雅接续他作王。


历代志下13章

提要:1 亚比雅继承王位,与耶罗波安交战。4 他宣布自己的事业是正义的。13 他信靠上帝,战胜了耶罗波安。21 亚比雅的妻子和儿女。


1 耶罗波安王十八年,亚比雅登基作犹大王,

【本会注释】

十八年。本节与王上15:1是一样的。在《列王纪》中,无论是记录犹大还是以色列的国王,都提到对方同时代国王的年份;但是在《历代志》中,只有本节才如此做。应该注意的是,《历代志》主要讲述犹大国,以色列只是偶尔提到。关于“耶罗波安王十八年”,见王上15:1注释。

亚比雅。王上15:1等为“亚比央”。


2 在耶路撒冷作王三年。他母亲名叫米该亚(又作玛迦),是基比亚人乌列的女儿。亚比雅常与耶罗波安争战。

【本会注释】

米该亚(又作玛迦 ),是基比亚人乌列的女儿。相应的王上15:2是:“玛迦是押沙龙的女儿”(王上15:2)。据代下11:20-22,亚比雅是“押沙龙的女儿玛迦”的儿子。玛迦既然是押沙龙的孙女,他女儿他玛的女儿(见对王上15:2节的注释),基比亚人乌列就一定是他玛的丈夫了。

争战。参王上15:7。这场战争在亚比雅统治的结束语中提到。


3 有一次亚比雅率领挑选的兵四十万摆阵,都是勇敢的战士;耶罗波安也挑选大能的勇士八十万,对亚比雅摆阵。

【本会注释】

把这里的数子与大卫普查时的数字——犹大470,000人,以色列的1,100,000人(代上21:5),以及撒下24:9所记录的总数——犹大500,000战士和以色列800,000战士对比一下。


4 亚比雅站在以法莲山地中的洗玛脸山上,说:“耶罗波安和以色列众人哪,要听我说!

【本会注释】

以法莲山地。位置不详。


5 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曾立盐约(盐即不废坏的意思),将以色列国永远赐给大卫和他的子孙,你们不知道吗?

【本会注释】

将以色列国永远赐给。亚比雅谴责以色列人的背叛,强调他们无权脱离犹大而独立,因为上帝把国度永远赐给了大卫。

盐约。一个牢不可破的条约(见民18:19注释)。


6 无奈大卫儿子所罗门的臣仆、尼八儿子耶罗波安起来背叛他的主人。

【本会注释】

见王上11:26-28。


7 有些无赖的匪徒聚集跟从他,逞强攻击所罗门的儿子罗波安;那时罗波安还幼弱,不能抵挡他们。

【本会注释】

无赖的匪徒。见申13:13;士19:22;王上21:10注释。

幼弱。即经验不足。罗波安即位时是四十一岁(代下12:13)。


8 “现在你们有意抗拒大卫子孙手下所治耶和华的国,你们的人也甚多,你们那里又有耶罗波安为你们所造当作上帝的金牛犊。

【本会注释】

耶和华的国。由于犹大王国的上帝所创立大卫王国的延续,亚比雅推论说,敌挡犹大就是敌挡上帝。

金牛犊。亚比雅嘲笑以色列竟敢凭着耶罗波安所制造的金牛犊,与有耶和华帮助的犹大争战。


9 你们不是驱逐耶和华的祭司亚伦的后裔和利未人吗?不是照着外邦人的恶俗为自己立祭司吗?无论何人牵一只公牛犊、七只公绵羊将自己分别出来,就可作虚无之神的祭司。

【本会注释】

驱逐耶和华的祭司。见代下11:14。

无论何人。在以色列,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祭司。但上帝规定只有亚伦的子孙才可以担任这个职务(见民18:1-7)。


10 至于我们,耶和华是我们的上帝,我们并没有离弃他。我们有事奉耶和华的祭司,都是亚伦的后裔,并有利未人各尽其职,

【本会注释】

犹大人在形式上依然坚持侍奉上帝,尽管亚比雅本人并没有全心全意得侍奉上帝(王上15:3)。


11 每日早晚向耶和华献燔祭,烧美香,又在精金 的桌子上摆陈设饼;又有金灯台和灯盏,每晚点起,因为我们遵守耶和华我们上帝的命;惟有你们离弃了他。

【本会注释】

人们认为,遵守圣所的礼仪就是遵守上帝的命令(见利8:35;民3:7;9:19;18:3-5)。但真正遵守上帝的命令不仅在于外表上遵守宗教礼仪,而且要顺从上帝的一切命令(见申11:1;王上2:3)。


12 率领我们的是上帝,我们这里也有上帝的祭司拿号向你们吹出大声。以色列人哪,不要与耶和华你们列祖的上帝争战,因你们必不能亨通。”

【本会注释】

率领我们。犹大宣称,他们的安慰和力量是上帝与他同在,为他们作战,并指引他们的路(见代下32:7,8)。

号。见民10:8,9。

与耶和华你们列祖的上帝争战。与上帝争战的人是无法取得最后胜利的。


13 耶罗波安却在犹大人的后头设伏兵。这样,以色列人在犹大人的前头,伏兵在犹大人的后头。

【本会注释】

耶罗波安有高明的战术。但是犹大信靠的是上帝。尽管这些战术有取胜的潜在因素,但无法胜过上帝。


14 犹大人回头观看,见前后都有敌兵,就呼求耶和华,祭司也吹号。

15 于是犹大人呐喊;犹大人呐喊的时候,上帝就使耶罗波安和以色列众人败在亚比雅与犹大人面前。

【本会注释】

胜利是出于上帝,而不是出于人的。人只是实行上帝旨意的工具。


16 以色列人在犹大人面前逃跑,上帝将他们交在犹大人手里。

【本会注释】

因为没有上帝的帮助,以色列的军队在犹大人面前无能为力。以色列人连同偶像和金牛犊都落到信靠上帝的犹大人的手中。


17 亚比雅和他的军兵大大杀戮以色列人,以色列人仆倒死亡的精兵有五十万。

18 那时,以色列人被制伏了,犹大人得胜,是因倚靠耶和华他们列祖的上帝。

【本会注释】

这里的记录一再强调犹大人胜利的真正原因。人类十分需要认识到自己应依靠上帝大能的手,在生活和工作有上帝的同在。到了末日,信靠上帝的忠心余民必不致蒙羞(但12:1)。


19 亚比雅追赶耶罗波安,攻取了他的几座城,就是伯特利和属伯特利的镇市,耶沙拿和属耶沙拿的镇市,以法拉音(或作:以弗伦)和属以法拉音的镇市。

【本会注释】

伯特利。在耶路撒冷北面约17.7公里。这里提到的城镇没有被犹大长期占领。因为据王上15:17-21,仅仅过了几年,以色列王巴沙就开始在拉玛设防。拉玛在耶路撒冷北面8.8公里。

耶沙拿。可能是拜亚耶沙拿(Burj el-Isâneh),在巴力-夏琐西北,伯特利北面不远处。

以法拉音。位置尚未确定。有人认为是《新约》中的俄弗拉,在伯特利东北约8公里。


20 亚比雅在世的时候,耶罗波安不能再强盛;耶和华攻击他,他就死了。

【本会注释】

没有资料说明如何攻击。


21 亚比雅却渐渐强盛,娶妻妾十四个,生了二十二个儿子,十六个女儿。

【本会注释】

战胜耶罗波安之后,亚比雅自感强大和安全,就放纵奢侈的生活(见王上15:3)。


22 亚比雅其余的事和他的言行都写在先知易多的传上。

【本会注释】

先知易多的传。参代下12:15。那里提到易多所写的史记。


历代志下14章

提要:1 亚撒继位,除掉偶像。6 他得享太平,用要塞和军兵巩固自己的国家。9 他求告上帝,战胜了谢拉,劫掠了古实。


1 亚比雅与他列祖同睡,葬在大卫城里。他儿子亚撒接续他作王。亚撒年间,国中太平十年。

【本会注释】

参第6节。《列王纪》没有提这一点,只是简述“亚撒和以色列王巴沙在世的日子常常争战”(王上15:16)。这句话并不是说在亚撒长达四十一年的统治期间,以色列和犹大一直公开为敌(代下16:13;参王上15:10;关于统治年代的统计,见本书卷二137页),而是指这两国之间没有真正的和平。


2 亚撒行耶和华他上帝眼中看为善为正的事,

【本会注释】

相应的王上15:11多了“效法他祖大卫”(王上15:11)。


3 除掉外邦神的坛和邱坛,打碎柱像,砍下木偶,

【本会注释】

除掉外邦神的坛和邱坛。本节呈现了这个国家在大卫统治结束以后所沦入偶像崇拜的可怕画面。王上15:12在记录亚撒的改革运动时,一开始就说“从国中除去娈童”,说明了这个国家可悲状况。

邱坛。参代下15:17和王上15:14。亚撒除掉的显然是拜偶像的邱坛,因为有这样提到。但亚撒要么准许地方上未经授权的敬拜耶和华场所继续存在,要么他反对邱坛的运动没有完全取得成功,因为“邱坛还没有从以色列中废去”(见代下15:17;王上15:14注释)。

柱像。希伯来语是masseboth,直译是“柱子”。这些石像当时在巴勒斯坦十分普遍,成为巴勒斯坦当地腐败宗教形式的一部分。摩西曾下令除掉柱像(见对申12:3;16:22注释)。有人认为这些柱像是生殖器的象征。

木偶。希伯来语是'asherim(木柱),或圣树,象征迦南的多产女神(见士3:7注释)。'asherim 常常与巴力崇拜相联系(士6:25,28)。摩西曾禁止以色列人在耶和华的祭坛旁立“木偶”,并且下令把些偶像除掉(见申7:5;16:21注释)。


4 吩咐犹大人寻求耶和华他们列祖的上帝,遵行他的律法、诫命;

5 又在犹大各城邑除掉邱坛和日像,那时国享太平;

【本会注释】

邱坛。见第3节注释。

日像。希伯来语是chammanim,与第3节的“柱像”不同。Chammanim 可能来自词根chamman,(“暖和”)。故有人认为是指“日柱”;但多数人认为chammanim是“香坛”。Chammanim 还出现在利26:30和赛27:9。


6 又在犹大建造了几座坚固城。国中太平数年,没有战争,因为耶和华赐他平安。

【本会注释】

参代下11:5-12。


7 他对犹大人说:“我们要建造这些城邑,四围筑墙,盖楼,安门,做闩;地还属我们,是因寻求耶和华我们的上帝;我们既寻求他,他就赐我们四境平安。”于是建造城邑,诸事亨通。

【本会注释】

指全国的防御体系,南拒埃及,北抗以色列。亚撒尽其所能地巩固国防,应付危机,防止百姓遭遇敌对邻国的侵犯。


8 亚撒的军兵,出自犹大拿盾牌拿枪的三十万人;出自便雅悯拿盾牌拉弓的二十八万人。这都是大能的勇士。

【本会注释】

盾牌。指大盾牌(见代下9:15;王上10:16注释)。

三十万人。参代下13:3。可能不是指亚撒常备军的数目,而是指打仗时可以应征入伍的男丁数量。


9 有古实王谢拉率领军兵一百万,战车三百辆,出来攻击犹大人,到了玛利沙。

【本会注释】

古实王谢拉。我们尚未从当时的记录中确认谢拉这个人。由于古实位于阿拉伯西部和非洲东部的红海岸边(见创10:6),谢拉或许就是那里的人。他的部队里可能还有来自埃及的利比亚籍援兵,因为埃及那时受利比亚王朝的统治。亚撒曾尽力巩固国防,训练军队(代下14:6-8)。所以当谢拉进攻时,犹大是有准备的。

一百万。有人认为这只是表示数量庞大,正如我们说“一万”不一定真指一万。持这种看法的人指出,一百万人是不合比例的。但不管怎样,谢拉的兵力一定大大超过亚撒的军队。见本书第122,123页。

玛利沙。是罗波安建立的要塞之一(代下11:8),位于犹大的低地,在耶路撒冷西南约25英里。


10 于是亚撒出去与他迎敌,就在玛利沙的洗法谷彼此摆阵。

【本会注释】

玛利沙的西北是一个宽阔的干涸河道,通向巴勒斯坦平原。本文可能指这个地区。亚撒的军队到达以后,谢拉肯定退到更宽的河道中,以利用他的战车。


11 亚撒呼求耶和华他的上帝说:“耶和华啊,惟有你能帮助软弱的,胜过强盛的。耶和华我们的上帝啊,求你帮助我们;因为我们仰赖你,奉你的名来攻击这大军。耶和华啊,你是我们的上帝,不要容人胜过你。”

【本会注释】

呼求耶和华。亚撒已经预备了防御的要塞和庞大精良的军队。但他不是单依靠武器和士兵,而是依靠上帝。大敌当前,他就作为上帝的代表,奉上帝的名,呼求耶和华。

不要容人胜过你。亚撒奉上帝的名面对谢拉,觉得他自己的失败就是上帝的失败。


12 于是耶和华使古实人败在亚撒和犹大人面前,古实人就逃跑了;

【本会注释】

上帝使亚撒取得了惊人的胜利。犹大在北方和南方都面临强敌。如果她依靠自己的力量,很快就会败在所面临的大军手下。但是在上帝的帮助下,她战无不胜。谢拉的进攻是犹大来自南方的最后一次严重威胁。以后她的敌人是来自北方,先是西拿基立领导的亚述,后是尼布甲尼撒领导的巴比伦。犹大就是被巴比伦所灭的。


13 亚撒和跟随他的军兵追赶他们,直到基拉耳。古实人被杀的甚多,不能再强盛,因为败在耶和华与他军兵面前。犹大人就夺了许多财物,

【本会注释】

基拉耳。在迦萨东南约17.7公里,通往欧洲。

他的军兵。指亚撒的军兵。上帝的子民是祂手中的工具,执行祂的任务。


14 又打破基拉耳四围的城邑;耶和华使其中的人都甚恐惧。犹大人又将所有的城掳掠一空,因其中的财物甚多,

打破基拉耳四围的城邑。这些都是非利士的城邑。它们无疑都帮助了谢拉。

【本会注释】

耶和华使其中的人都甚恐惧。当上帝为祂的子民显示祂的大能时,敌人就恐惧不已,失去了抵抗的勇气和力量(见代下17:10)。


15 又毁坏了群畜的圈,夺取许多的羊和骆驼,就回耶路撒冷去了。

【本会注释】

基拉耳在巴勒斯坦和埃及之间南部沙漠的边缘。那里的居民有许多骆驼(见撒上27:9;30:17)。


历代志下15章

提要:1 亚撒和犹大人,以及许多以色列人被俄德的儿子亚撒利雅的预言所感动,郑重地与上帝立约。16 他贬了他祖母玛迦的位,因为她拜偶像。18 他把分别为圣的物品奉入上帝的殿,并享受长年的太平。


1 上帝的灵感动俄德的儿子亚撒利雅。

这位先知除本章之外都没有记载。以下的记录是《历代志》所特有的,是犹大历史的重要部分。这里所记录的事实,对于研究上帝子民的经验,有着重要的意义,表明那些在品行上有上帝同在的人,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2 他出来迎接亚撒,对他说:“亚撒和犹大、便雅悯众人哪,要听我说:你们若顺从耶和华,耶和华必与你们同在;你们若寻求他,就必寻见;你们若离弃他,他必离弃你们。

【本会注释】

迎接亚撒。亚撒利雅在亚撒大败古实王谢拉回来时迎接他(见代下14:9-15)。

你们若顺从耶和华。参雅4:8。亚撒已经寻求耶和华,并千方百计地行在祂的道上,做祂的工作(代下14:11)。因此上帝大大地与他同在,引导和赐福给了他。

必寻见。参代下15:4,15;33:12,13;代上28:9;耶29:13;太7:7。


3 以色列人不信真神,没有训诲的祭司,也没有律法,已经好久了;

【本会注释】

好久。本句原文没有动词,时态只能依据解释。有人认为本段是对以色列未来历史的预言;也有人认为是概括了以色列过去的历史,或特别是指现状,即王国分裂以后的这段时期。参士师期代的背道现象(士2:11-19;3:7-10,12-14;4:1-3;6:1-6;8:33-35;10:6-9)。

训诲的祭司。祭司是百姓的宗教导师,教导他们上帝的话语和律法(见利10:11;申17:9,11;24:8;33:10;拉7:25;耶18:18;结44:23)。


4 但他们在急难的时候归向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寻求他,他就被他们寻见。

【本会注释】

百姓在困境中归向上帝,祂就垂听他们的祈祷,恩待他们,把他们从仇敌手中救出来(见诗106:44;107:6)。


5 那时,出入的人不得平安,列国的居民都遭大乱;

6 这国攻击那国,这城攻击那城,互相破坏,因为上帝用各样灾难扰乱他们。

【本会注释】

参赛19:2。典型的例子是在士师时代,那时不仅在巴勒斯坦,而且在整个近东都十分动荡和衰弱。过去的强国埃及渐渐弱了下来,在大约公元前1200-950年第二十和二十一王朝期间达到了低谷(见本书卷二第28,29,48-50页)。到处都在闹分裂;忠诚不受人尊重;劳动者在挨饿;全地一片混乱。亚述还没有达到鼎盛,巴比伦还没有强盛起来(见本书卷二第55-57页)。原先强大的赫人帝国,在海上民族的袭击下衰落了,分裂成许多小国家。先知生动准确地描述了近东在公元前1000年到1500年的状况,尽管他的描述也适用于其他时期(见第3节注释)。


7 现在你们要刚强,不要手软,因你们所行的必得赏赐。”

【本会注释】

现在你们要刚强。先知实际上是勉励说:“你们要在主里面刚强,继续忠于祂,面对将来要壮胆”。亚撒利雅鼓励亚撒继继续对偶像崇拜采取积极措施,并坚持维护犹大的民族利益。

必得赏赐。亚撒既已坚定地为主而立,就不会被抛弃,而要获得劳动的报酬。


8 亚撒听见这话和俄德儿子先知亚撒利雅的预言,就壮起胆来,在犹大、便雅悯全地,并以法莲山地所夺的各城,将可憎之物尽都除掉,又在耶和华殿的廊前重新修筑耶和华的坛;

俄德儿子先知亚撒利雅的预言。本句的译法与七十士译本的亚历山大文稿和叙利亚译本比较吻合。

可憎之物。改革很难达到完全的程度。亚撒曾努力推进改革,清除国内的可憎之物,但他的工作显然只取得部分的成功。在亚撒利雅的鼓励下,亚撒重新起来清除国中的一切弊端。

以法莲山地。参代下17:2。亚撒虽然没有公开与以色列交战,却夺取了北方王国的一些边境城市。

重新修筑耶和华的坛。代下24:4用相似的话描述约阿施。祭坛曾受到玷污,现在进行洁净,重新奉献给上帝。


9 又招聚犹大、便雅悯的众人,并他们中间寄居的以法莲人、玛拿西人、西缅人。有许多以色列人归降亚撒,因见耶和华他的上帝与他同在。

寄居的。系北方支派的成员。在罗波安时代,也有一批以色列人移居犹大(代下11:16)。

西缅人。虽然西缅在南方王国的境内(书19:1),但是这个支派有许多成员在王国分裂时期搬到以色列去了。

因见。许多以色列人看见上帝与亚撒同在并赐福与他,就纷纷从北方王国迁到犹大。


10 亚撒十五年三月,他们都聚集在耶路撒冷。

【本会注释】

亚撒十五年耶路撒冷的集会,证明打败谢拉是在当年或早一年。如果与谢拉交战,回耶路撒冷,北方支派的流入和耶路撒冷的集会,都发生在三个月之内,那么,与谢拉的战争就发生在亚撒十五年。否则更有可能是在亚撒十四年。


11 当日他们从所取的掳物中,将牛七百只、羊七千只献给耶和华。

【本会注释】

献上这么多的可能是平安祭。在献祭时,百姓聚餐,欢喜快乐,感谢上帝。参王上8:63-66,所罗门在献殿礼上,献了大量的平安祭。


12 他们就立约,要尽心尽性地寻求耶和华他们列祖的上帝。

【本会注释】

立约。实际上就是严肃地重申上帝与祂的子民在西乃山所立的约(出19:5-8;24:3-8)。在犹太人的历史上,这个约数次重立,通常是在背道以后(见王下23:3;代下34:31;尼10:28-39)。

尽心尽性。参申4:29类似的话。


13 凡不寻求耶和华以色列上帝的,无论大小、男女,必被治死。

【本会注释】

这是全国性的与耶和华重新立约,当然包括每一个人。凡不站在上帝一边的人都要被处死。在摩西的年代,凡崇拜别神,“违背了他的约”的人都要处以死刑(申17:2-7;参出22:20;申13:6-10,12-15)。


14 他们就大声欢呼,吹号吹角,向耶和华起誓。

【本会注释】

他们通过庄严的起誓,与上帝重新立约。


15 犹大众人为所起的誓欢喜;因他们是尽心起誓,尽意寻求耶和华,耶和华就被他们寻见,且赐他们四境平安。

16 亚撒王贬了他祖母玛迦太后的位,因她造了可憎的偶像亚舍拉。亚撒砍下她的偶像,捣得粉碎,烧在汲沦溪边。

【本会注释】

玛迦。把16-18节与王上15:13-15比较一下。它们区别不多,而且不重要。

他祖母。亚撒的祖母玛迦是亚比雅的母亲(见代下11:20;见王上15:10;代上2:7)。

偶像。希伯来语是miphleseth。指一种丑陋的偶像(见王上15:13注释)。

亚舍拉。有文本为“在小树林”。


17 只是邱坛还没有从以色列中废去,然而亚撒的心一生诚实。

【本会注释】

从以色列中。这几个字在相应的王上15:14里没有。显然是指南方王国,因为亚撒不大会废除北方王国的邱坛。

废去。有些邱坛废除了(代下14:3,5),显然是偶像崇拜的中心。有些未经授权在地方上用来敬拜耶和华的邱坛可能被允许保留。尽管亚撒尽力要废除,却因百姓的坚持而留了下来。


18 亚撒将他父所分别为圣、与自己所分别为圣的金银和器皿都奉到上帝的殿里。

【本会注释】

他父所分别为圣。可能指亚比雅大胜耶罗波安以后获得的战利品(代下13:16-19)。

自己所分别为圣的。可能指战胜谢拉以后的战利品(代下14:13-15)。他无疑努力弥补罗波安执政期间被示撒掠走的圣殿宝物(代下12:9)。


19 从这时直到亚撒三十五年,都没有争战的事。

【本会注释】

没有争战的事。与原文吻合。

三十五年。可能是南方王国的第三十五年(见代下16:1注释),也就是亚撒实际执政的第十四年。因为第十四年也许标志着亚撒统治麻烦的开始。


历代志下16章

提要:1 亚撒在亚兰人的帮助下阻止了巴沙建筑拉玛。7 亚撒受到哈拿尼的责备,就把他投入狱中。11 亚撒所行的事,以及他在病中没有求上帝,只求医生。13 他的死亡和埋葬。


1 亚撒三十六年,以色列王巴沙上来攻击犹大,修筑拉玛,不许人从犹大王亚撒那里出入。

【本会注释】

三十六年。除了这个时间状语,第1-6节与王上15:17-22是一样的。巴沙在亚撒第三年即位,做王二十四年(包括接任那一年),在亚撒第二十六年,由他的儿子继位(王上15:33;16:8)。所以亚撒第三十六年,不可能与巴沙交战。但是如果这里(也许还有代下15:19)不是亚撒个人执政的年份,而是指犹大王国的年份,那在时间上就没有矛盾了。南方王国从罗波安登基算起的第三十五年,就是亚撒的第十四年,也就是与谢拉交战或开始交战的那一年(见代下15:10注释);而代下15:19说亚撒执政直到那一年“没有争战的事”。次年,即犹大王国第三十六年,亚撒仍为王,巴沙开始修筑拉玛。

拉玛。很可能是便雅悯的拉玛,在耶路撒冷以北8.8公里(见书18:25注释)。

不许人。很可能指亚撒大败谢拉以后,以色列王国有人移民到犹大王国(代下15:9)。庆祝这次胜利的耶路撒冷集会是在亚撒王十五年举行的(代下15:10),北方王国的移民潮也一定是这时发生的,巴沙才需要在边境修筑要塞,“不许人从犹大王那里出入”。如果拉玛到亚撒王第三十六年才开始修筑,那么要到二十一年年以后才采取措施阻止移民到犹大。但巴沙死于亚撒第二十七年,巴沙不能在亚撒第三十六年才建筑拉玛。但如果把第三十六年理解为南方犹大王国的年份,那么矛盾就会消除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就是在亚撒十四年和十五年。


2 于是亚撒从耶和华殿和王宫的府库里拿出金银来,送与住大马色的亚兰王便哈达,说:

【本会注释】

圣殿和王宫的宝物曾被示撒洗劫一空(代下12:9),最近刚刚用战利品得到弥补(代下15:18),现在又要拿走,并且这是出于国王的自愿。亚撒曾因信靠上帝,呼求了祂的帮助而取得了重大胜利(代下14:11,12);现在却丧失信心向外邦国王求助。即使是长期忠心服务的人,也有可能因关注眼前的困难,不信靠上帝而玷污自己的历史。


3 “你父曾与我父立约,我与你也要立约。现在我将金银送给你,求你废掉你与以色列王巴沙所立的约,使他离开我。”

4 便哈达听从亚撒王的话,派军长去攻击以色列的城邑。他们就攻破以云、但、亚伯玛音,和拿弗他利一切的积货城。

【本会注释】

这些被攻破的地方位于以色列的北部边界,靠近亚兰。关于这些城市,详见王上15:20。


5 巴沙听见就停工,不修筑拉玛了。

【本会注释】

亚撒成功地实现了制止巴沙威胁的目的。但他求助便哈达的行为不是上帝的儿女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做的。国王缺乏信心,使外邦邻国有机会指责上帝的名,因为以前大家知道耶和华是犹大军事胜利的源泉。


6 于是亚撒王率领犹大众人,将巴沙修筑拉玛所用的石头、木头都运去,用以修筑迦巴和米斯巴。

【本会注释】

关于这些城市的位置,见王上15:22注释。如果米斯巴就是泰勒纳什巴(Tell en-Nasbeh)的话,那它就在耶路撒冷以北12.8公里处,亚大录的位置上(见王下25:23注释)。


7 那时,先见哈拿尼来见犹大王亚撒,对他说:“因你仰赖亚兰王,没有仰赖耶和华你的上帝,所以亚兰王的军兵脱离了你的手。

【本会注释】

先见哈拿尼。7-10节的记录《列王纪》里没有。关于哈拿尼,其他地方只记载他是耶户的父亲。耶户是先知,曾发表有关巴沙(王上16:1-4,7)和约沙法的预言(代下19:2)。

因你仰赖亚兰王。仰赖外邦的国王,表明亚撒对上帝缺乏信心,哈拿尼责备亚撒,和其他上帝先知的信息是一致的(见赛30:1,2,7,15-17;31:1,3;耶17:5;何5:13;7:11;12:1)。

脱离了。虽然亚撒把便哈达雇来作为同盟者,亚兰依然是犹大的敌人,而不是朋友。亚撒无疑担心便哈达会支持以色列人攻击犹大,他的估计没有错。他通过这种策略抵制了以色列王。但他本来可以藉着信靠上帝而战胜以色列和亚兰的联军。上帝的旨意不是要让祂的子民落到敌人手中。只是因为他们背离上帝,缺乏对祂的信心,才遭致失败。如果亚撒这时没有削弱的信心和勇气,他的国家就大大加强,上帝的名也就在地上各国得到崇扬。


8 古实人、路比人的军队不是甚大吗?战车马兵不是极多吗?只因你仰赖耶和华,他便将他们交在你手里。

【本会注释】

古实人,路比人。路比人,或利比亚人当时统治着埃及。谢拉是“古实人”(见代下14:9注释)。

仰赖耶和华。先知引用亚撒战败谢拉的亲身经历来证实自己的话。


9 耶和华的眼目遍察全地,要显大能帮助向他心存诚实的人。你这事行得愚昧;此后,你必有争战的事。”

【本会注释】

遍察全地。上帝的圣目无处不在,始终寻找那些全心服侍祂的人,好藉着他们彰显祂的大能,实施祂的奇迹。义人的行为使这个世界了解上帝的本性和大能。亚撒因没有表现对上帝的信心而对自己,对他的国家,也对上帝犯下了错误。在上帝寻找人向各国显示祂自己的时候,在祂有可能通过犹大国王这样做的时候,亚撒失败了。如果他能刚强壮胆,奉上帝的名前进,他在犹大所开始的改革就会扩大到其他国家,使许多外邦人认识上帝,与上帝和祂的子民站在一起。

愚昧。无论从上帝的还是从人的的观点来看,亚撒的举动都是愚昧的。这个国王只是暂时解除了一个敌人的威胁,却为此而大大加强了另一个敌人。原来的问题只解决了一部分,新的问题又产生了。

你必有争战的事。亚撒用贿赂外邦国王的愚蠢策略所获得的平安,既不现实,又不持久。哈拿尼的预言在犹大以后的历史中一次又一次地得到证实。亚撒本来有机会有效地打击两个敌手。圣经没有具体描写亚撒后来所涉及的争战,只是说“亚撒和以色列王巴沙在世的日子常常争战”(王上15:16,32)。


10 亚撒因此恼恨先见,将他囚在监里。那时亚撒也虐待一些人民。

【本会注释】

哈拿尼担任上帝的使者,向亚撒传达了上帝的话,涉及这个国王的愚蠢做法。亚撒不但接受,反而把怒气发泄在上帝的先知身上。愚蠢的行为会有连锁的反应。犹大的改革家变成了暴君和压迫者。愚蠢导致残忍无情,无视公理。


11 亚撒所行的事,自始至终都写在犹大和以色列诸王记上。

【本会注释】

第11-14节记录亚撒统治的结束。相应记录是王上15:23,24。


12 亚撒作王三十九年,他脚上有病,而且甚重。病的时候没有求耶和华,只求医生。

【本会注释】

三十九年。亚撒作王共四十一年(第13节)。他统治的最后两年一定身患重病。根据亚撒和约沙法的执政年表,在亚撒统治的最后三四年里,他是与约沙法共同执政的。亚撒的疾病可能促使这位国王与他的儿子联合执政。

求医生。亚撒不仅在战争和国家政策上过分依赖人的帮助,在疾病上也一样。这个一度刚强的人,信心变得多么软弱啊!一次胜利决不能保证另一次胜利。今天的力量不能保证明天的力量。在战胜谢拉的时候,亚撒是信心坚强,大有能力的。但是这种强者是敌人攻击的主要目标。亚撒的力量和勇气没有增长,反而减弱了,直到最后几年疾病缠身,失望痛苦,不信靠上帝,也得不到人的帮助。


13 他作王四十一年而死,与他列祖同睡,

【本会注释】

四十一年。这个数字放是亚撒统治记录的最后。在王上15:10中,它放在记录亚撒统治的开头。《列王纪》比《历代志》更侧重于年代的顺序。


14 葬在大卫城自己所凿的坟墓里,放在床上,其床堆满各样馨香的香料,就是按做香的作法调和的香料,又为他烧了许多的物件。

【本会注释】

自己所凿的坟墓。亚撒埋葬的细节是《历代志》所特有的。原文的“坟墓”是复数的,可能指家族的坟墓,有好几个墓室。巴勒斯坦的墓穴常常是在岩石上凿出来的(见赛22:16;太27:60;可15:46;路23:53)。

馨香。符合巴勒斯坦一带的习惯(参约19:39,40)。

烧了许多。不是指火葬,因为希伯来人不火葬。可能是指烧香(见代下21:19注释)。


历代志下17章

提要:1 约沙法接承亚撒以后,治理有方,国家繁荣。7 他派遣利未人和臣子教训犹大人民。10 上帝使他的敌国害怕,有些国家向给送礼物,钠贡银。12 他的强盛,将领和军队。


1 亚撒的儿子约沙法接续他作王,奋勇自强,防备以色列人,

【本会注释】

亚撒的儿子约沙法。第17-20章记录约沙法和他的统治。《列王纪》关于他的记录比较简单(见王上22:41-50)。本章是《历代志》所特有的。

防备以色列人。亚撒贿赂亚兰人对付以色列人的愚蠢做法,给他的儿子留下了麻烦。所以约沙法一登基,就被迫采取措施防备北方的邻居。这些都发生在他执政的早期,是在他与亚哈结盟以前(代下18:1)。


2 安置军兵在犹大一切坚固城里,又安置防兵在犹大地和他父亚撒所得以法莲的城邑中。

【本会注释】

参代下15:8。


3 耶和华与约沙法同在;因为他行他祖大卫初行的道,不寻求巴力,

【本会注释】

与约沙法同在。人心最大的满足和喜乐乃是知道有上帝与自己同在。由于上帝的同在和祝福,物质和精神的福气降临约沙法和犹大民族。

初行的道。大卫和约沙法初行的道都胜过他们以后的岁月。大卫在同拔示巴通奸并谋害她的丈夫以前(撒下11章),生活上曾发挥向善的影响。亚撒在后来的人生中,也没有表现他当初对上帝的信靠和对于正义原则的忠诚(见代下16:2-10)。

不寻求巴力。在约沙法统治期间,北方王国盛行巴力崇拜。他同亚哈和耶洗别是同时代的人,生活在以利亚大声斥责北方王国流行的可怕背道的时侯(见王上16-22)。《历代志》只有一次提到这位先知(代下21:12-15)。巴力是迦南本地的男性生殖之神。巴力崇拜十分普遍,所以这里专门赞扬约沙法没有追随这种陋习。


4 只寻求他父亲的上帝,遵行他的诫命,不效法以色列人的行为。

【本会注释】

这时许多人心中的问题是,究竟是耶和华会占上风,还是巴力占上风(见王上1821)。约沙法坚决效忠于上帝,与以色列的国王形成鲜明的对照。


5 所以耶和华坚定他的国,犹大众人给他进贡;约沙法大有尊荣资财。

6 他高兴遵行耶和华的道,并且从犹大除掉一切邱坛和木偶。

【本会注释】

他高兴。该词通常是贬义的(见申8:14;代下26:16;结28:2,17),但在这里是褒义的。约沙法因上帝和祂的道而高兴。这个国王从与上帝的交往中获得满足和喜乐。他觉得上帝悦纳他,就大胆实施进一步的改革,鼓励他的百姓遵行上帝的道。他人生的伟大目标是高举上帝,而不是抬举自己。

除掉一切邱坛。他继续他父亲所开始的改革工作(代下14:3,5)。约沙法不但没有寻求巴力,而且还除掉他们的崇拜中心。但还有一些地方性的敬拜耶和华的邱坛(见王上3:2,4;代上16:39;代下1:3),他可能准许保留下来(王上22:43)。


7 他作王第三年,就差遣臣子便亥伊勒、俄巴底、撒迦利雅、拿坦业、米该亚往犹大各城去教训百姓。

【本会注释】

国王派遣臣子到全国各地教导百姓。他们自己可能不直接教导,而是通过利未人和祭司(见《先知与君王》第191页)。


8 同着他们有利未人示玛雅、尼探雅、西巴第雅、亚撒黑、示米拉末、约拿单、亚多尼雅、多比雅、驼巴多尼雅,又有祭司以利沙玛、约兰同着他们。

9 他们带着耶和华的律法书,走遍犹大各城教训百姓。

【本会注释】

律法书。摩西已经赐下重要的教训,若加以留意,就会给国家带来重大利益。约沙法知道自己国家的兴旺在于顺从上帝的命令。所以他竭尽全力让百姓熟悉上帝的要求,以便放弃罪恶,完全行在上帝的道上。

走遍犹大各城。约沙法的措施不是敷衍了事的。祭司们奉命走遍全国,教训百姓上帝的律法和公义的道。国王为百姓所付出的努力导致全国性的属灵兴奋。他成为犹大第一个伟大的国王改革家。


10 耶和华使犹大四围的列国都甚恐惧,不敢与约沙法争战。

【本会注释】

这与上帝的旨意是一致的。上帝不喜欢战争,祂希望祂的子民永享和平。


11 有些非利士人与约沙法送礼物,纳贡银。阿拉伯人也送他公绵羊七千七百只,公山羊七千七百只。

【本会注释】

与约沙法送礼物。可能是向犹大纳贡(见撒下8:2)。

送他公绵羊。一些生活在犹大东面阿拉伯沙漠北部的部落成为约沙法的进贡者。他们以实物纳贡。参摩押王米沙献给同时代的以色列王亚哈大量的实物贡品(王下3:4)。


12 约沙法日渐强大,在犹大建造营寨和积货城。

【本会注释】

日渐强大。由于约沙法忠实地遵行了耶和华的道,上帝就与他同在,使他越来越强大和成功。

营寨。即要塞。


13 他在犹大城邑中有许多工程,又在耶路撒冷有战士,就是大能的勇士。

【本会注释】

上帝赐给约沙法平安,并 “使犹大四围的列国都甚恐惧”(见第10节)。但这些福气并没有使约沙法放松戒备。


14 他们的数目,按着宗族,记在下面:犹大族的,千夫长押拿为首率领大能的勇士三十万;

【本会注释】

按着宗族。按照家族进行统计,同一家族的人站在一起战斗。

千夫长押拿。可能是司令官。押拿是第一个提到的,率领一支大部队,也许是最大的部队(见下文“三十万”)。

三十万。前两个数字:三十万和二十八万,与亚撒时代犹大和便雅悯的兵力相同(代下14:8),总数是五十八万。如果加上亚玛斯雅率领的二十万,以利雅大率领的二十万,约萨拔率领的十八万,共五十八万,那合在一起就是一百一十六万了,还不包括“在犹大全地坚固城所安置的”(第19节)。有人估计,拥有如此规模的军队意味着犹大和便雅悯的人口密度为每平英里一千五百人到两千人之间,远远超过现代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由于后三个数字的总数与前两个数字的总数相同,前两个指挥官有可能是全军的统帅,而另外三位可能是下属单位的指挥官。这个总数也许指可以征兵的男性人口。但如此庞大的军队同时召来保卫耶路撒冷,似乎是不可能的。

“千”'eleph 字不一定是指实数(见对出12:37节的注释)。例如,'eleph 在士6:15译为“家”。'eleph 有时指少于一千的数字。没有足够的资料可以确定该词所指的数量。

对于某些希伯来数字的翻译,也存在着疑点(见斯9:16注释;又见本书122,123页)。所以我们无法确定这些部队究竟有多少人。


15 其次是,千夫长约哈难率领大能的勇士二十八万;

16 其次是,细基利的儿子亚玛斯雅(他为耶和华牺牲自己)率领大能的勇士二十万。

【本会注释】

牺牲自己。参士5:9。可能指在危机时刻采取某种特别勇敢的行动,或指为某项事业奉献终生。


17 便雅悯族,是大能的勇士以利雅大率领,拿弓箭和盾牌的二十万;

18 其次是,约萨拔率领预备打仗的十八万。

【本会注释】

指受过训练并配有装备的人,不一定指常备军(见第14节注释)。


19 这都是伺候王的,还有王在犹大全地坚固城所安置的不在其内。

【本会注释】

没有列出这些城市中部队的数量,但要防守全国各地的要塞,肯定需要大量士兵。


历代志下18章

提要:1 约沙法与亚哈结亲,听亚哈的话去攻打拉末。4 亚哈受假先知诱惑,在那里被杀,应验了米该雅的预言。


1 约沙法大有尊荣资财,就与亚哈结亲。

【本会注释】

本章与王上22:2-35相对应。这件事在《列王纪》里同亚哈统治的记录联系在一起,在这里则与约沙法统治的记录相关。“结亲”,参创34:9;申7:3;书23:12。亚哈和耶洗别的女儿亚他利雅嫁给了约沙法的儿子约兰(参代下21:6;见王下8:26注释)。


2 过了几年,他下到撒玛利亚去见亚哈;亚哈为他和跟从他的人宰了许多牛羊,劝他与自己同去攻取基列的拉末。

【本会注释】

过了几年。即到第三年(王上22:2)。这是亚兰和以色列平安相处的第三年,也是最后一年(王上22:1)。根据亚述年表(Assyrian limmu list)的计算,这是亚哈死亡的年份,即公元前853年(见本书卷二159页)。约沙法和亚哈结盟可能是在公元前863年,或者稍早一些。因为约兰和亚他利雅(见第1节注释)的儿子亚哈谢是二十二岁登基的,那是在亚哈死亡和以色列王约兰登基的第十二年(王下8:25,26)。

宰了许多牛羊。亚哈深思熟虑要说服犹大王参与进攻亚兰。他的好客征服了约沙法。


3 以色列王亚哈问犹大王约沙法说:“你肯同我去攻取基列的拉末吗?”他回答说:“你我不分彼此,我的民与你的民一样,必与你同去争战。”

【本会注释】

问犹大王约沙法。与王上22:4同。从这里开始,《历代志》和《列王纪》的记录只有细微的差异(见王上22章注释)。

我的民与你的民一样。王上22:4还有“我的马与你的马一样”。战车在即将发生的战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亚哈刚从卡尔卡尔战役回兵。据亚述人记录,以色列出动了两千辆战车和一万步兵;亚兰的便哈达拥有了一千二百辆战车和两万步兵。


4 约沙法对以色列王说:“请你先求问耶和华。”

【本会注释】

约沙法草率地同意与亚哈去对付亚兰,但理智似乎告诉他应该先确认上帝的旨意。


5 于是以色列王招聚先知四百人,问他们说:“我们上去攻取基列的拉末可以不可以?”他们说:“可以上去,因为上帝必将那城交在王的手里。”

【本会注释】

这是假先知。


6 约沙法说:“这里不是还有耶和华的先知,我们可以求问他吗?”

【本会注释】

约沙法似乎不大相信这些先知的吉语。他不信任撒玛利亚四百个假先知的话。


7 以色列王对约沙法说:“还有一个人,是音拉的儿子米该雅。我们可以托他求问耶和华,只是我恨他;因为他指着我所说的预言,不说吉语,常说凶言。”约沙法说:“王不必这样说。”

【本会注释】

耶和华的先知指着亚哈所说的预言,从不说吉语,因为没有什么吉言可说。他向亚哈传达上帝的信息。亚哈憎恨米该雅,因为他憎恨真理,藐视耶和华。真理就是真理,无论人欣不欣赏。耶和华的先知所说的,都将应验,不管亚哈希不希望。


8 以色列王就召了一个太监来,说:“你快去将音拉的儿子米该雅召来。”

9 以色列王和犹大王约沙法在撒玛利亚城门前的空场上,各穿朝服坐在位上,所有的先知都在他们面前说预言。

10 基拿拿的儿子西底家造了两个铁角,说:“耶和华如此说:‘你要用这角祗触亚兰人,直到将他们灭尽。’”

古时常用角来象征力量(申33:17;耶48:25;摩6:13)。

11 所有的先知也都这样预言说:“可以上基列的拉末去,必然得胜,因为耶和华必将那城交在王的手中。”

【本会注释】

众先知照例发表了亚哈所爱听的预言,因为他们是为以色列国王服务的,而不是服侍天上的主宰。他们告诉亚哈可以往基列的拉末去,其实是让他去送死(见第34节注释)。


12 那去召米该雅的使者对米该雅说:“众先知一口同音地都向王说吉言,你不如与他们说一样的话,也说吉言。”

【本会注释】

亚哈的使者试图告诉耶和华的先知应该传什么样的信息。但耶和华的先知乃是天国的代言人。他们的信息的是从上帝而来,而不是从人而来。当人自以为可以改变先知所传达耶和华的信息时,他们是不尊重他。


13 米该雅说:“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我的上帝说什么,我就说什么。”

【本会注释】

上帝对耶利米说,“我已将当说的话传给你。”(耶1:9)真先知不是为自己说话,而是为上帝说话。


14 米该雅到王面前,王问他说:“米该雅啊,我们上去攻取基列的拉末可以不可以?”他说:“可以上去,必然得胜,敌人必交在你们手里。”

【本会注释】

见王上22:15注释。米该雅用讽刺的口吻,重复了假先知的虚假信息(第11节)。他的这种口吻可以从亚哈的回答中看出(第15节)。


15 王对他说:“我当嘱咐你几次,你才奉耶和华的名向我说实话呢?”

16 米该雅说:“我看见以色列众民散在山上,如同没有牧人的羊群一般。耶和华说:‘这民没有主人,他们可以平平安安的各归各家去。’”

【本会注释】

国王将要覆灭,百姓将失去领袖。


17 以色列王对约沙法说:“我岂没有告诉你,这人指着我所说的预言,不说吉语,单说凶言吗?”

【本会注释】

亚哈是一个恶王,并不指望从上帝那里得到好消息。但他应该明白,上帝的信息都是真实的。亚哈不接受,就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18 米该雅说:“你们要听耶和华的话。我看见耶和华坐在宝座上,天上的万军侍立在他左右。

【本会注释】

这是一个异象,必须按异象来解释。它把上帝所没有阻止的事说成是上帝做的。上帝不强迫人的意志。当恶人自愿选择随从骗局时,上帝并不加以干涉。

上帝是至高无上的。圣经常常把祂没有约束邪恶势力的情况,说成是祂直接降下灾祸。火蛇的事件就是一个例子(民21:4-9),根据摩西的记载,“耶和华使火蛇进入百姓中间”(民21:6)。但这些“火蛇”非不是一下子造出来的,或奇迹般地从其他地方搬过来的。这些毒蛇本已出没于以色列人所经过的旷野地带。要不是上帝神奇的制止,这些毒蛇经常会造成人死亡。但当百姓转离在旷野的许多危险中保护他们的上帝时,上帝就收回祂的保护,结果就造成了死亡(见《先祖与先知》第429页)。亚哈的情况就是这样。撒但已经藉着假先知工作。上帝只是没有阻止国王走他自己选择的道路而已。


19 耶和华说:‘谁去引诱以色列王亚哈上基列的拉末去阵亡呢?’这个就这样说,那个就那样说。

20 随后,有一个神灵出来,站在耶和华面前说:‘我去引诱他。’耶和华问他说:‘你用何法呢?’

21 他说:‘我去,要在他众先知口中作谎言的灵。’耶和华说:‘这样,你必能引诱他,你去如此行吧!’

【本会注释】

异象中上帝的命令代表上帝的许可。撒但希望亚哈死亡,上帝没有阻止他。只要上帝束缚的手仍然伸出,撒但就无权杀戮。但一旦上帝的手挪开,撒但就会施展他死亡和毁灭的工作(见《善恶之争》第614页)。


22 现在耶和华使谎言的灵入了你这些先知的口,并且耶和华已经命定降祸与你。”

【本会注释】

米该雅作为耶和华的先知,正在戳穿撒玛利亚的假先知的真面目。他们说谎言,不说真话。他们的见解是导致死亡,而不是生命的。上帝并没有把谎言的灵放到假先知的嘴中(见第18节注释)。祂只是许可这些撒但的使者实现自己的目的。因为这时上帝已经不阻止以色列邪恶之王的死亡了。


23 基拿拿的儿子西底家前来打米该雅的脸,说:“耶和华的灵从哪里离开我与你说话呢?”

【本会注释】

他如此侮辱主的先知,表现出那恶者的精神。撒但用各种方式在自己的使者身上表显他自己的本性。


24 米该雅说:“你进严密的屋子藏躲的那日,就必看见了。”

【本会注释】

撒但的使者将亲眼看见自己罪恶的结果。在迫近的灾难中,西底家将不得不躲在内室里藏身。在那里他有机会思考究竟是他还是米该雅说了真话。


25 以色列王说:“将米该雅带回,交给邑宰亚们和王的儿子约阿施,说:

26 ‘王如此说:把这个人下在监里,使他受苦,吃不饱喝不足,等候我平平安安的回来。’”

【本会注释】

亚哈竭力要表现出勇气。他对米该雅的信息不屑一顾,自己充当起先知,预言自己会平安归来。但是他作为国王和先知,都是失败的。


27 米该雅说:“你若能平安回来,那就是耶和华没有藉我说这话了”;又说:“众民哪,你们都要听!”

【本会注释】

预言是通过应验来证实的(见申18:22)。亚哈的死(代下18:34)为先知米该雅做了证明。


28 以色列王和犹大王约沙法上基列的拉末去了。

【本会注释】

约沙法发现自己的盟友和当时的形势有些异常,就寻找耶和华的先知。先知来到,传达了信息,清楚地预言计划中的战役必将失败。如果约沙法接受这个信息,拒绝陪伴亚哈,就有可能因他而救了以色列王的命,并阻止以色列人屈辱的灾难性失败。约沙法这时负有重大的责任,可是他失败了。义人不一定永远行义。聪明人也有糊涂的时候。


29 以色列王对约沙法说:“我要改装上阵,你可以仍穿王服。”于是以色列王改装,他们就上阵去了。

【本会注释】

亚哈可能认为,隐瞒身份就会逃脱米该雅所预言的厄运。


30 先是亚兰王吩咐车兵长说:“他们的兵将,无论大小,你们都不可与他们争战,只要与以色列王争战。”

31 车兵长看见约沙法便说,这必是以色列王,就转过去与他争战。约沙法一呼喊,耶和华就帮助他,上帝又感动他们离开他。

【本会注释】

《列王纪》中没有这个细节。要不是上帝的干预,约沙法这次可能会丧命。他参加了一次明知没有上帝同在的愚蠢冒险。他置身于仇敌的境地,结果差一点丧了命。尽管他犯下如此愚昧的错误,但上帝的慈悲干预救了他的命。


32 车兵长见不是以色列王,就转去不追他了。

33 有一人随便开弓,恰巧射入以色列王的甲缝里。王对赶车的说:“我受了重伤,你转过车来,拉我出阵吧!”

【本会注释】

射杀亚哈的人并不知道他所射的是谁,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应验耶和华的使者所说的预言。但上帝已预知有人会开弓射出这一箭。一切都按上帝的预言应验了。


34 那日阵势越战越猛,以色列王勉强站在车上抵挡亚兰人,直到晚上。约在日落的时候,王就死了。

【本会注释】

亚哈勉强站立,希望自己的军队能取得胜利,个人也免遭米该雅所预言的厄运。他本来有机会认真考虑那位他下令关进监狱,等他平安回来的先知的话。但现在已无济于事了。一切按上帝所预言的实现了。亚哈的勇敢并不能弥补他不相信上帝信息的愚蠢。到了傍晚,他就死了。米该雅虽然被关在监狱里,他的预言却应验了。


历代志下19章

提要:1 约沙法受到耶户的责备。他出巡他的国家。5 他对审判官的指示。8 对祭司和利未人的指示。


1 犹大王约沙法平平安安的回耶路撒冷,到宫里去了。

【本会注释】

犹大王约沙法。第十九章的资料在《列王记》里是没有的。其中包括约沙法从基列的拉末回来以后,受到先知的责备(第1-3节);国王进行宗教改革的个人努力(第4节)和司法制度的改革(第5-11节)。

回。亚哈和约沙法未能攻下基列的拉末。部队回家了。这项计划看来也放弃了(见王上22:36)。文中暗示亚兰人击退了进攻,但并不想扩大他们的战果。约沙法倒是平平安安地回到了耶路撒冷。他有些悲伤,但变聪明了一些。


2 先见哈拿尼的儿子耶户出来迎接约沙法王,对他说:“你岂当帮助恶人,爱那恨恶耶和华的人呢?因此耶和华的忿怒临到你。

【本会注释】

哈拿尼的儿子耶户。哈拿尼是指责亚撒依靠亚兰王而不依靠耶和华,因此被关进监狱的先知(代下16:6-10)。耶户则是大胆谴责以色列王巴沙罪孽的先知(王上16:1-7)。耶户也是约沙法王朝的史官(代下20:34)。

出来迎接。约沙法在最倒霉的时候受到了责备。他心灰气馁地回到首都。这时先知的信息能在他的心中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

帮助恶人。在人看来,约沙法和亚哈联合进攻亚兰是聪明之举。亚兰正日益强盛,对犹大和以色列都构成威胁。希伯来人有权收回约旦河对岸被亚兰人所夺走的城市。约沙法可能仔细估计了形势,认为进攻亚兰是有把握的。但是这次出征没有得到上帝的批准,并且与上帝所不能赐福的人合作。亚哈是拜偶像的人。约沙法则一直在努力清除偶像崇拜。二者之间毫无共同之处。约沙法无权与如此卑劣的人联合。如果他单独进攻亚兰,可能会更加有利,更有胜利的把握。在上帝的帮助和祝福下,他可能会取得成功,即使没有亚哈军队的援助。人的帮助如果没有属天的祝福,那就会是诅咒而不是福气。

忿怒临到你。上帝不喜悦约沙法的行径,通过公开的责备表明祂的不悦。下一章记录摩押人,亚扪人和西珥山人攻击犹大,以及约沙法船队的毁灭。


3 然而你还有善行,因你从国中除掉木偶,立定心意寻求上帝。”

4 约沙法住在耶路撒冷,以后又出巡民间,从别是巴直到以法莲山地,引导民归向耶和华他们列祖的上帝;

【本会注释】

即犹大全地,从南端的贝尔谢巴到北方的以法莲山地和以色列边界。参“从但到贝尔谢巴”,指整个犹大和以色列(撒上3:20;撒下3:10;17:11;24:2,15;王上4:25;代上21:2;代下30:5)。


5 又在犹大国中遍地的坚固城里设立审判官,

【本会注释】

设立审判官。约沙法改革了司法制度,建立和维持有效的法院系统,在耶路撒冷设一个上诉法庭(见《先知与君王》第197页)。

坚固城。在较小的村庄里可能设有地方法官,裁决小型案件。在乡村则由地方长老担任法官。在较为重要的城市中,约沙法任命了在较大法庭的法官。


6 对他们说:“你们办事应当谨慎;因为你们判断不是为人,乃是为耶和华。判断的时候,他必与你们同在。

【本会注释】

应当审慎。约沙法劝新法官思考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他们应当对贫富贵贱所有阶层的人公正执法。

为耶和华。法官本是上帝的仆人,在作出裁决时应当无畏而公正(见申1:17;诗82:1-4;传5:8)。

与你们同在。上帝关心的是公正,并临格法庭之中。祂记录每一次不公的裁决和违背正义的行为。

【本会注释】

7 现在你们应当敬畏耶和华,谨慎办事;因为耶和华我们的上帝没有不义,不偏待人,也不受贿赂。”

【本会注释】

应当敬畏耶和华。执法人员经常面临作出决定的任务。他在工作时要意识到上帝的圣目在观望着他。他必须不断解决争端。在解决的时候必须记住,他所做出的每一项决定都登记在天上的册子中。

没有不义。令人安慰的是,这位世界的大法官是一位公正的法官。祂的每一项决定都是公正的(见申32:4;诗9:8;67:4;96:13;启19:11)。

不偏待人。一个公正的法官裁决案件应当根据事实,而不是所涉及的对象。在作出裁决时,偏待人的现象实在是太普遍了。徇私情,偏袒有可能有回报的人,这样的审判既不公正,也不能带来上天的福气。天上的主宰是不偏待人的(申10:17;行10:34;罗2:11;加2:6;弗6:9;彼前1:17)。跟随祂的人也应当像祂。奉承和偏待有钱有势的人,藐视和欺骗贫穷卑微的人,是先知书后来经常斥责以色列领导人的严重罪行之一。

也不受贿赂。天国的公正不是用来交易的,但是人间的司法往往并非如此。裁决经常受礼物的影响。送礼常常出于不正当的动机,希望得到回报。贿赂不一定都是银子金子。许多负有重任的人因接受一些表面上无碍的礼品而被拖下了水。每个人负有裁决职责的人都必须保持警惕,不要让任何形式的礼物,影响他所作的决定。


8 约沙法从利未人和祭司,并以色列族长中派定人,在耶路撒冷为耶和华判断,听民间的   争讼,就回耶路撒冷去了。

【本会注释】

在耶路撒冷。在首都设立了高等法院或上诉法庭(见第5节注释)。

从利未人。大卫曾任命六千名利未人担任官长和士师(代上23:4)。摩西也曾下令让祭司和利未人担任法官(申17:8,9)。

族长。是家族的首领(见申1:15-17)。他们的年龄和经验有助于作出公正智慧的决定。

回耶路撒冷去了。改变一个元音,这句就成了“他们住在耶路撒冷”。七十士译本的变动更大,译为“审判耶路撒冷的居民”。这里的法庭是设在国家首都的高级法院,负责审判宗教和民事案件(见《先知与君王》第197页)。


9 约沙法嘱咐他们说:“你们当敬畏耶和华,忠心诚实办事。

【本会注释】

嘱咐他们说。约沙法非常关心执法的公正。他尽可能让新法官了解他们所担负的严肃职责,鼓励他们在履行崇高的使命要绝对公正,无可指责。

敬畏耶和华。参第7节和撒下23:3。


10 住在各城里你们的弟兄,若有争讼的事来到你们这里,或为流血,或犯律法、诫命、律例、典章,你们要警戒他们,免得他们得罪耶和华,以致他的忿怒临到你们和你们的弟兄;这样行,你们就没有罪了。

【本会注释】

若有争讼的事。即从国内其他城市上呈到耶路撒冷中央法院的案件。由此可见,这个首都的法庭是最高上诉法庭(见第8节注释)。

为流血。即杀人案件(见申17:8;19:4-13;出21:12-15;22:2;民35:11-33)。

犯律法、诫命。即有关希伯来法典各种律法和规章在解释和运用方面的疑问。

警戒他们。约沙法告诫法官们要敬畏上帝,全心全意地忠诚服务(第6,7,9节)。他告诫他们;他们也必须告诫到他们面前来的百姓不要犯罪,以致给民族带来惩罚。


11 凡属耶和华的事,有大祭司亚玛利雅管理你们;凡属王的事,有犹大支派的族长以实玛利的儿子西巴第雅管理你们;在你们面前有利未人作官长。你们应当壮胆办事,愿耶和华与善人同在。”

【本会注释】

亚玛利雅。据代上6:8-11,亚玛利雅是大卫时代的大祭司撒督以后的第五任(撒下17:15)。约沙法是大卫以后的第五位国王,所以这两处指的是同一个亚玛利雅。

凡属耶和华的事。大祭司自然是高等法院中处理宗教案件的最高首长。

凡属王的事。西巴第雅是高等法院中处理民事和刑事案件的首长。

与善人同在。约沙法表示相信,上帝会与那些忠于祂并公正服务的人同在。最后一句乃是祝福或祈愿。

目录
注释
切换音频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