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利米书39章
巴比伦王陷耶路撒冷
39:1 犹大王西底家第九年十月,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率领全军来围困耶路撒冷。
39:2 西底家十一年四月初九日,城被攻破。
39:3 耶路撒冷被攻取的时候,巴比伦王的首领尼甲沙利薛、三甲尼波、撒西金、拉撒力、尼甲沙利薛、拉墨,并巴比伦王其余的一切首领,都来坐在中门。
剜西底家目
39:4 犹大王西底家和一切兵丁看见他们,就在夜间从靠近王园两城中间的门出城逃跑,往亚拉巴逃去。
39:5 迦勒底的军队追赶他们,在耶利哥的平原追上西底家,将他拿住,带到哈马地的利比拉、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那里。尼布甲尼撒就审判他。
39:6 巴比伦王在利比拉、西底家眼前杀了他的众子,又杀了犹大的一切贵胄。
39:7 并且剜西底家的眼睛,用铜链锁着他,要带到巴比伦去。
城坦被毁臣民被掳
39:8 迦勒底人用火焚烧王宫和百姓的房屋,又拆毁耶路撒冷的城墙。
39:9 那时,护卫长尼布撒拉旦将城里所剩下的百姓和投降他的逃民,以及其余的民都掳到巴比伦去了。
39:10 护卫长尼布撒拉旦却将民中毫无所有的穷人留在犹大地,当时给他们葡萄园和田地。
巴比伦王命善遇耶利米
39:11 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提到耶利米,嘱咐护卫长尼布撒拉旦说:
39:12 “你领他去,好好地看待他,切不可害他。他对你怎么说,你就向他怎么行。”
39:13 护卫长尼布撒拉旦和尼布沙斯班、拉撒力、尼甲沙利薛、拉墨,并巴比伦王的一切官长,
39:14 打发人去将耶利米从护卫兵院中提出来,交与沙番的孙子亚希甘的儿子基大利带回家去。于是耶利米住在民中。
耶和华许拯以伯米勒
39:15 耶利米还囚在护卫兵院中的时候,耶和华的话临到他说:
39:16 “你去告诉古实人以伯米勒说:‘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如此说:我说降祸不降福的话必临到这城,到那时必在你面前成就了。
39:17 耶和华说,到那日我必拯救你,你必不至交在你所怕的人手中。
39:18 我定要搭救你,你不至倒在刀下,却要以自己的命为掠物,因你倚靠我。这是耶和华说的。’”
护卫长释耶利米
40:1 耶利米锁在耶路撒冷和犹大被掳到巴比伦的人中,护卫长尼布撒拉旦将他从拉玛释放以后,耶和华的话临到耶利米。
40:2 护卫长将耶利米叫来,对他说:“耶和华你的 神曾说要降这祸与此地。
40:3 耶和华使这祸临到,照他所说的行了,因为你们得罪耶和华,没有听从他的话,所以这事临到你们。
40:4 现在我解开你手上的链子,你若看与我同往巴比伦去好,就可以去,我必厚待你;你若看与我同往巴比伦去不好,就不必去。看哪!全地在你面前,你以为哪里美好,哪里合宜,只管上那里去吧!”
耶利米诣基大利与遗民偕居
40:5 耶利米还没有回去,护卫长说:“你可以回到沙番的孙子亚希甘的儿子基大利那里去,现在巴比伦王立他作犹大城邑的省长。你可以在他那里住在民中,不然,你看哪里合宜就可以上那里去。”于是,护卫长送他粮食和礼物,释放他去了。
40:6 耶利米就到米斯巴见亚希甘的儿子基大利,在他那里住在境内剩下的民中。
诸军长率众诣基大利
40:7 在田野的一切军长和属他们的人,听见巴比伦王立了亚希甘的儿子基大利作境内的省长,并将没有掳到巴比伦的男人、妇女、孩童和境内极穷的人全交给他,
40:8 于是,军长尼探雅的儿子以实玛利,加利亚的两个儿子约哈难和约拿单,单户篾的儿子西莱雅,并尼陀法人以斐的众子,玛迦人的儿子耶撒尼亚和属他们的人,都到米斯巴见基大利。
40:9 沙番的孙子亚希甘的儿子基大利,向他们和属他们的人起誓说:“不要怕服事迦勒底人,只管住在这地服事巴比伦王,就可以得福。
40:10 至于我,我要住在米斯巴,伺候那到我们这里来的迦勒底人;只是你们当积蓄酒、油和夏天的果子,收在器皿里,住在你们所占的城邑中。”
40:11 在摩押地和亚扪人中,在以东地和各国的一切犹大人,听见巴比伦王留下些犹大人,并立沙番的孙子亚希甘的儿子基大利管理他们。
40:12 这一切犹大人,就从所赶到的各处回来,到犹大地的米斯巴基大利那里,又积蓄了许多的酒并夏天的果子。
约哈难报以实玛利之谋于基大利而不见信
40:13 加利亚的儿子约哈难和在田野的一切军长,来到米斯巴见基大利,
40:14 对他说:“亚扪人的王巴利斯打发尼探雅的儿子以实玛利来要你的命,你知道吗?”亚希甘的儿子基大利却不信他们的话。
40:15 加利亚的儿子约哈难在米斯巴私下对基大利说:“求你容我去杀尼探雅的儿子以实玛利,必无人知道。何必让他要你的命,使聚集到你这里来的犹大人都分散,以致犹大剩下的人都灭亡呢?”
40:16 亚希甘的儿子基大利对加利亚的儿子约哈难说:“你不可行这事,你所论以实玛利的话是假的。”
耶利米书41章
以实玛利杀基大利
41:1 七月间,王的大臣宗室以利沙玛的孙子尼探雅的儿子以实玛利,带着十个人来到米斯巴见亚希甘的儿子基大利。他们在米斯巴一同吃饭。
41:2 尼探雅的儿子以实玛利和同他来的那十个人起来,用刀杀了沙番的孙子亚希甘的儿子基大利,就是巴比伦王所立为全地省长的。
41:3 以实玛利又杀了在米斯巴、基大利那里的一切犹大人和所遇见的迦勒底兵丁。
41:4 他杀了基大利,无人知道。
41:5 第二天,有八十人从示剑和示罗并撒马利亚来,胡须剃去,衣服撕裂,身体划破;手拿素祭和乳香,要奉到耶和华的殿。
41:6 尼探雅的儿子以实玛利出米斯巴迎接他们,随走随哭。遇见了他们,就对他们说:“你们可以来见亚希甘的儿子基大利”。
41:7 他们到了城中,尼探雅的儿子以实玛利和同着他的人就将他们杀了,抛在坑中。
41:8 只是他们中间有十个人对以实玛利说:“不要杀我们,因为我们有许多大麦、小麦、油、蜜藏在田间。”于是他住了手,没有将他们杀在弟兄中间。
41:9 以实玛利将所杀之人的尸首都抛在坑里基大利的旁边。这坑是从前亚撒王因怕以色列王巴沙所挖的。尼探雅的儿子以实玛利将那些被杀的人填满了坑。
41:10 以实玛利将米斯巴剩下的人,就是众公主和仍住在米斯巴所有的百姓,原是护卫长尼布撒拉旦交给亚希甘的儿子基大利的,都掳去了。尼探雅的儿子以实玛利掳了他们,要往亚扪人那里去。
约哈难救回以实玛利所掳之民
41:11 加利亚的儿子约哈难和同着他的众军长,听见尼探雅的儿子以实玛利所行的一切恶,
41:12 就带领众人前往,要和尼探雅的儿子以实玛利争战,在基遍的大水旁(注:或作“大水池旁”)遇见他。
41:13 以实玛利那里的众人看见加利亚的儿子约哈难和同着他的众军长就都欢喜。
41:14 这样,以实玛利从米斯巴所掳去的众人,都转身归加利亚的儿子约哈难去了。
41:15 尼探雅的儿子以实玛利和八个人脱离约哈难的手,逃往亚扪人那里去了。
携民往居金罕
41:16 尼探雅的儿子以实玛利杀了亚希甘的儿子基大利,从米斯巴将剩下的一切百姓、兵丁、妇女、孩童、太监、掳到基遍之后,加利亚的儿子约哈难和同着他的众军长,将他们都夺回来,
41:17 带到靠近伯利恒的金罕寓(注:或作“基罗特金罕”)住下,要进入埃及去。
41:18 因为尼探雅的儿子以实玛利杀了巴比伦王所立为省长的亚希甘的儿子基大利,约哈难惧怕迦勒底人。
约哈难求耶利米谘诹 神
42:1 众军长和加利亚的儿子约哈难,并何沙雅的儿子耶撒尼亚(注:又名“亚撒利雅”。见43章2节)以及众百姓,从最小的到至大的都进前来,
42:2 对先知耶利米说:“求你准我们在你面前祈求,为我们这剩下的人祷告耶和华你的 神。我们本来众多,现在剩下的极少,这是你亲眼所见的。
42:3 愿耶和华你的 神指示我们所当走的路,所当做的事。”
42:4 先知耶利米对他们说:“我已经听见你们了,我必照着你们的话祷告耶和华你们的 神。耶和华无论回答什么,我必都告诉你们,毫不隐瞒。”
42:5 于是他们对耶利米说:“我们若不照耶和华你的 神差遣你来说的一切话行,愿耶和华在我们中间作真实诚信的见证。
42:6 我们现在请你到耶和华我们的 神面前,他说的无论是好是歹,我们都必听从!我们听从耶和华我们 神的话,就可以得福。”
示以仍居犹大得享安逸
42:7 过了十天,耶和华的话临到耶利米。
42:8 他就将加利亚的儿子约哈难和同着他的众军长并众百姓,从最小的到至大的都叫了来,
42:9 对他们说:“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就是你们请我在他面前为你们祈求的主,如此说:
42:10 ‘你们若仍住在这地,我就建立你们,必不拆毁;栽植你们,并不拔出,因我为降与你们的灾祸后悔了。
42:11 不要怕你们所怕的巴比伦王。耶和华说,不要怕他,因为我与你们同在,要拯救你们脱离他的手。
42:12 我也要使他发怜悯,好怜悯你们,叫你们归回本地。’
如往埃及必遭诸灾
42:13 倘若你们说:‘我们不住在这地’,以致不听从耶和华你们 神的话,
42:14 说:‘我们不住这地,却要进入埃及地,在那里看不见争战,听不见角声,也不至无食饥饿。我们必住在那里。’
42:15 你们所剩下的犹大人哪,现在要听耶和华的话!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如此说:‘你们若定意要进入埃及,在那里寄居,
42:16 你们所惧怕的刀剑,在埃及地必追上你们!你们所惧怕的饥荒在埃及要紧紧地跟随你们!你们必死在那里!
42:17 凡定意要进入埃及在那里寄居的,必遭刀剑、饥荒、瘟疫而死,无一人存留,逃脱我所降与他们的灾祸。’
责其不听警教
42:18 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如此说:‘我怎样将我的怒气和忿怒倾在耶路撒冷的居民身上,你们进入埃及的时候,我也必照样将我的忿怒倾在你们身上,以致你们令人辱骂、惊骇、咒诅、羞辱,你们不得再见这地方。’
42:19 所剩下的犹大人哪,耶和华论到你们说:‘不要进入埃及去!’你们要确实地知道我今日警教你们了。
42:20 你们行诡诈自害,因为你们请我到耶和华你们的 神那里说:‘求你为我们祷告耶和华我们 神,照耶和华我们的 神一切所说的告诉我们,我们就必遵行。’
42:21 我今日将这话告诉你们,耶和华你们的 神为你们的事,差遣我到你们那里说的,你们却一样没有听从。
42:22 现在你们要确实地知道,你们在所要去寄居之地必遭刀剑、饥荒、瘟疫而死。”
耶利米书43章
约哈难不信耶利米预言
43:1 耶利米向众百姓说完了耶和华他们 神的一切话,就是耶和华他们 神差遣他去所说的一切话。
43:2 何沙雅的儿子亚撒利雅和加利亚的儿子约哈难,并一切狂傲的人,就对耶利米说:“你说谎言!耶和华我们的 神并没有差遣你来说:‘你们不可进入埃及在那里寄居。’
43:3 这是尼利亚的儿子巴录挑唆你害我们,要将我们交在迦勒底人的手中,使我们有被杀的,有被掳到巴比伦去的。”
43:4 于是,加利亚的儿子约哈难和一切军长并众百姓,不听从耶和华的话住在犹大地。
携耶利米与民入埃及地
43:5-6 加利亚的儿子约哈难和一切军长却将所剩下的犹大人,就是从被赶到各国回来在犹大地寄居的男人、妇女、孩童和众公主,并护卫长尼布撒拉旦所留在沙番的孙子亚希甘的儿子基大利那里的众人,与先知耶利米以及尼利亚的儿子巴录,
43:7 都带入埃及地,到了答比匿。这是因他们不听从耶和华的话。
预言埃及必巴比伦王攻击
43:8 在答比匿,耶和华的话临到耶利米说:
43:9 “你在犹大人眼前要用手拿几块大石头,藏在砌砖的灰泥中,就是在答比匿法老的宫门那里,
43:10 对他们说:‘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如此说:我必召我的仆人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来,在所藏的石头上,我要安置他的宝座。他必将光华的宝帐支搭在其上。
43:11 他要来攻击埃及地。定为死亡的,必至死亡;定为掳掠的,必被掳掠;定为刀杀的,必交刀杀。
43:12 我要在埃及 神的庙中使火着起,巴比伦王要将庙宇焚烧神像掳去,他要得(注:原文作“披上”。)埃及地,好像牧人披上外衣,从那里安然而去。
43:13 他必打碎埃及地伯示麦的柱像,用火焚烧埃及神的庙宇。’”
责民在埃及崇事他神必受灾祸
44:1 有临到耶利米的话,论及一切住在埃及地的犹大人,就是住在密夺、答比匿、挪弗、巴忒罗境内的犹大人说:
44:2 “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如此说:我所降与耶路撒冷和犹大各城的一切灾祸,你们都看见了。那些城邑今日荒凉,无人居住。
44:3 这是因居民所行的恶,去烧香事奉别神,就是他们和你们,并你们列祖所不认识的 神,惹我发怒。
44:4 我从早起来差遣我的仆人众先知去说:‘你们切不要行我所厌恶这可憎之事。’
44:5 他们却不听从,不侧耳而听,不转离恶事,仍向别神烧香。
44:6 因此,我的怒气和忿怒都倒出来,在犹大城邑中和耶路撒冷的街市上,如火着起,以致都荒废凄凉,正如今日一样。
44:7 现在耶和华万军之 神、以色列的 神如此说:你们为何作这大恶自害己命,使你们的男人、妇女、婴孩和吃奶的都从犹大中剪除,不留一人呢?
44:8 就是因你们手所做的,在所去寄居的埃及地,向别神烧香惹我发怒,使你们被剪除,在天下万国中令人咒诅羞辱。
44:9 你们列祖的恶行,犹大列王和他们后妃的恶行,你们自己和你们妻子的恶行,就是在犹大地、耶路撒冷街上所行的,你们都忘了吗?
44:10 到如今还没有懊悔,没有惧怕,没有遵行我在你们和你们列祖面前所设立的法度律例。
预言逃往埃及之犹大人必遭歼灭
44:11 所以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如此说:我必向你们变脸降灾,以致剪除犹大众人
44:12 那定意进入埃及地、在那里寄居的,就是所剩下的犹大人,我必使他们尽都灭绝。必在埃及地仆倒,必因刀剑饥荒灭绝,从最小的到至大的都必遭刀剑饥荒而死,以致令人辱骂、惊骇、咒诅、羞辱。
44:13 我怎样用刀剑、饥荒、瘟疫刑罚耶路撒冷,也必照样刑罚那些住在埃及地的犹大人,
44:14 甚至那进入埃及地寄居的,就是所剩下的犹大人,都不得逃脱,也不得存留归回犹大地,他们心中甚想归回居住之地;除了逃脱的以外,一个都不能归回。”
民不听预言执意仍拜他神
44:15 那些住在埃及地巴忒罗知道自己妻子向别神烧香的,与旁边站立的众妇女,聚集成群,回答耶利米说:
44:16 “论到你奉耶和华的名向我们所说的话,我们必不听从。
44:17 我们定要成就我们口中所出的一切话,向天后烧香、浇奠祭,按着我们与我们列祖、君王、首领在犹大的城邑中和耶路撒冷的街市上素常所行的一样;因为那时我们吃饱饭、享福乐,并不见灾祸。
44:18 自从我们停止向天后烧香、浇奠祭,我们倒缺乏一切,又因刀剑饥荒灭绝。”
44:19 妇女说:“我们向天后烧香、浇奠祭,做天后像的饼供奉他,向他浇奠祭,是外乎我们的丈夫吗?”
耶利米警以必遭诸灾
44:20 耶利米对一切那样回答他的男人妇女说:
44:21 “你们与你们列祖、君王、首领并国内的百姓,在犹大城邑中和耶路撒冷街市上所烧的香,耶和华岂不记念,心中岂不思想吗?
44:22 耶和华因你们所作的恶,所行可憎的事,不能再容忍。所以你们的地荒凉,令人惊骇、咒诅,无人居住,正如今日一样。
44:23 你们烧香,得罪耶和华,没有听从他的话,没有遵行他的律法、条例、法度,所以你们遭遇这灾祸,正如今日一样。”
预言埃及见败于巴比伦为证
44:24 耶利米又对众民和众妇女说:“你们在埃及地的一切犹大人,当听耶和华的话。
44:25 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如此说:你们和你们的妻都口中说、手里做,说:‘我们定要偿还所许的愿,向天后烧香、浇奠祭。’现在你们只管坚定所许的愿而偿还吧!
44:26 所以你们住在埃及地的一切犹大人,当听耶和华的话。耶和华说:‘我指着我的大名起誓,在埃及全地,我的名不再被犹大一个人的口称呼说:我指着主永生的耶和华起誓。
44:27 我向他们留意降祸不降福,在埃及地的一切犹大人必因刀剑饥荒所灭,直到灭尽。
44:28 脱离刀剑,从埃及地归回犹大地的人数很少;那进入埃及地要在那里寄居的,就是所剩下的犹大人,必知道是谁的话立得住,是我的话呢?是他们的话呢?’
44:29 耶和华说:‘我在这地方刑罚你们,必有预兆,使你们知道我降祸与你们的话,必要立得住。’
44:30 耶和华如此说:‘我必将埃及王法老合弗拉交在他仇敌和寻索其命的人手中,像我将犹大王西底家交在他仇敌和寻索其命的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手中一样。’”
巴录怀忧耶利米慰以主言
45:1 犹大王约西亚的儿子约雅敬第四年,尼利亚的儿子巴录将先知耶利米口中所说的话写在书上。耶利米说:
45:2 “巴录啊,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说:
45:3 巴录(注:原文作“你”)曾说:‘哀哉!耶和华将忧愁加在我的痛苦上,我因唉哼而困乏,不得安歇。’
45:4 你要这样告诉他,耶和华如此说:‘我所建立的,我必拆毁;我所栽植的,我必拔出。在全地我都如此行。
45:5 你为自己图谋大事吗?不要图谋!我必使灾祸临到凡有血气的。但你无论往哪里去,我必使你以自己的命为掠物。’”这是耶和华说的。
预言法老必败于伯拉河滨
46:1 耶和华论列国的话临到先知耶利米。
46:2 论到关乎埃及王法老尼哥的军队,这军队安营在幼发拉底河边的迦基米施,是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在犹大王约西亚的儿子约雅敬第四年所打败的。
46:3 “你们要预备大小盾牌,往前上阵。
46:4 你们套上车,骑上马,顶盔站立,磨枪贯甲。
46:5 我为何看见他们惊惶转身退后呢?他们的勇士打败了,急忙逃跑,并不回头,惊吓四围都有!”这是耶和华说的。
46:6 “不要容快跑的逃避;不要容勇士逃脱(注:或作“快跑的不能逃避,勇士不能逃脱”)。他们在北方幼发拉底河边绊跌仆倒。
46:7 像尼罗河涨发,像江河之水翻腾的是谁呢?
46:8 埃及像尼罗河涨发,像江河的水翻腾。她说:‘我要涨发遮盖遍地,我要毁灭城邑和其中的居民。’
46:9 马匹上去吧!车辆急行吧!勇士,就是手拿盾牌的古实人和弗人(注:又作“利比亚人”),并拉弓的路德族,都出去吧!
46:10 那日是主万军之耶和华报仇的日子,要向敌人报仇!刀剑必吞吃得饱,饮血饮足;因为主万军之耶和华在北方幼发拉底河边有献祭的事。
46:11 埃及的民哪(注:“民”原文作“处女”),可以上基列取乳香去;你虽多服良药,总是徒然,不得治好。
46:12 列国听见你的羞辱,遍地满了你的哀声,勇士与勇士彼此相碰,一齐跌倒。”
预言巴比伦王必击埃及
46:13 耶和华对先知耶利米所说的话,论到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要来攻击埃及地。
46:14 “你们要传扬在埃及,宣告在密夺,报告在挪弗、答比匿说:‘要站起出队,自作准备,因为刀剑在你四围施行吞灭的事。’
46:15 你的壮士为何被冲去呢?他们站立不住,因为耶和华驱逐他们,
46:16 使多人绊跌,他们也彼此撞倒说:‘起来吧!我们再往本民本地去,好躲避欺压的刀剑。’
46:17 他们在那里喊叫说:‘埃及王法老不过是个声音(注:“不过是个声音”或作“已经败亡”),他已错过所定的时候了。’”
46:18 君王、名为万军之耶和华的说:“我指着我的永生起誓,尼布甲尼撒(注:原文作“他”)来的势派必像他泊在众山之中,像迦密在海边一样。
46:19 住在埃及的民哪(注:“民”原文作“女子”),要预备掳去时所用的物件,因为挪弗必成为荒场,且被烧毁,无人居住。
46:20 埃及是肥美的母牛犊,但出于北方的毁灭(注:或作“牛虻”)来到了!来到了!
46:21 其中的雇勇好像圈里的肥牛犊,他们转身退后,一齐逃跑,站立不住,因为他们遭难的日子、追讨的时候已经临到。
46:22 其中的声音好像蛇行一样。敌人要成队而来,如砍伐树木的手拿斧子攻击她。”
46:23 耶和华说:“埃及的树林,虽然不能寻察(注:或作“穿不过”),敌人却要砍伐,因他们多于蝗虫,不可胜数。
46:24 埃及的民(注:原文作“女子”)必然蒙羞,必交在北方人的手中。”
46:25 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说:“我必刑罚挪的亚扪(注:埃及尊大之神)和法老,并埃及与埃及的神,以及君王,也必刑罚法老和倚靠他的人。
46:26 我要将他们交付寻索其命之人的手和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与他臣仆的手。以后埃及必再有人居住,与从前一样。”这是耶和华说的。
言明受罚之后必复蒙恩
46:27 “我的仆人雅各啊,不要惧怕!以色列啊,不要惊惶!因我要从远方拯救你,从被掳到之地拯救你的后裔。雅各必回来,得享平靖安逸,无人使他害怕。
46:28 我的仆人雅各啊,不要惧怕!因我与你同在。我要将我所赶你到的那些国灭绝净尽,却不将你灭绝净尽,倒要从宽惩治你,万不能不罚你(注:“不罚你”或作“以你为无罪”)。”这是耶和华说的。
耶利米书39章
提要:1 耶路撒冷被攻占。4 西底家被剜去双目,押往巴比伦。8 城市被摧毁,9 百姓被掳。11 尼布甲尼撒下令优待耶利米。15 上帝对以伯米勒的应许。
1 犹大王西底家第九年十月,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率领全军来围困耶路撒冷。
【本会注释】
对耶路撒冷的最后一次围攻,约于公元前588年1月15日开始(其依据见王下25:1注释)。
2 西底家十一年四月初九日,城被攻破。
【本会注释】
耶路撒冷被围困了三十个月以后,巴比伦人在“四月初九日”攻破了城市的防御工事。依据第1节的推定,那是在公元前586年7月19日。关于围困和攻取耶路撒冷,详见耶52章;王下25章。
3 耶路撒冷被攻取的时候,巴比伦王的首领尼甲沙利薛、三甲尼波、撒西金、拉撒力、尼甲沙利薛、拉墨,并巴比伦王其余的一切首领都来坐在中门。
【本会注释】
一切首领。如果提到两次的尼甲沙利薛只代表一个人,那么这里的首领可能就不是六个,而是三个甚至是二个人。
尼甲沙利薛。巴比伦语是Nergal-sharri-usur,意为“尼甲保护国王”,在尼布甲尼撒的一份宫廷历书中记为“辛马吉(Sin-magir)的王子”。 辛马吉是巴比伦一座城市和省份的名字,位于巴比伦的北方。在本节中这个名字以缩略形式出现。虽然马所拉学者在辅音文本中添加了元音(见《SDA圣经注释》卷一第25、26页),却没有理解它。他们错误地把尼甲沙利薛的称号当作下一个词“尼波”的一部分,构成了三甲尼波(Samgar-nebo])。实际上本节应译为“巴比伦国王所有首领都过来坐在中门,包括辛马吉(Sin-magir)的尼甲沙利薛,拉撒力(rab-saris)的尼波撒西金,拉墨(rab-mag)的尼甲沙利薛,和国王的其余的官员”。
不知道拉墨的称号是辛马吉(Sin-magir)的变体,还是巴比伦的另一个称号。也不知道来到耶路撒冷的两个尼甲沙利薛是不是指一个人。尼甲沙利薛又叫尼甲沙路薛(Nergal-shar-usur)或尼里利萨(Neriglissar),是尼布甲尼撒的女婿和王位的第二继承人,从公元前560年到556年为巴比伦的国王(见《SDA圣经注释》卷三第46,47页)。
尼波.撒西金的名字不详。关于拉撒力的称号,见但1:3注释。
4 犹大王西底家和一切兵丁看见他们,就在夜间从靠近王园两城中间的门出城逃跑,往亚拉巴逃去。
【本会注释】
出城逃跑。见耶52:7节。“王园”可能靠近“西罗亚池”(见尼3:15注释)。国王从这里穿过两堵墙之间的门。根据历史学的证据,这个门位于城墙东南角附近。他们向东逃往平原,或约旦河谷的特称亚拉巴(见撒下2:29注释)。
5 迦勒底的军队追赶他们,在耶利哥的平原追上西底家,将他拿住,带到哈马地的利比拉、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那里;尼布甲尼撒就审判他。
【本会注释】
追上西底家。国王显然想在耶利哥附近渡过约旦河,在基列的宽阔地带,或潜在的盟友摩押和亚扪人那里找到避难之处(见耶27:3)。
利比拉。北方的城市,在“哈马地”,是奥龙特斯河流域的交通要冲,自然成为尼布甲尼撒入侵巴勒斯坦的总部。
6 巴比伦王在利比拉、西底家眼前杀了他的众子,又杀了犹大的一切贵胄,
【本会注释】
这位迦勒底征服者对西底家实施了严厉的惩罚(第6,7节),因为是巴比伦王把西底家放在王位上,以为他会成为忠实的仆从,不料却他却背叛了(王下24:17-20),而且违背了以耶和华的名义所发的最严肃的誓言(见《先知与君王》第447页)。
7 并且剜西底家的眼睛,用铜链锁着他,要带到巴比伦去。
【本会注释】
两个表面上矛盾的预言就这样应验了:一,西底家必看见尼布甲尼撒,并被带往巴比伦(耶32:4,5);二,他将死在巴比伦,却看不见巴比伦(结12:13)。
8 迦勒底人用火焚烧王宫和百姓的房屋,又拆毁耶路撒冷的城墙。
【本会注释】
关于这场毁灭,详见耶52:12-14;参王下25:8-10。
9 那时,护卫长尼布撒拉旦将城里所剩下的百姓和投降他的逃民,以及其余的民都掳到巴比伦去了。
【本会注释】
为了防止反叛,尼布甲尼撒采用了与以前亚述人一样的放逐政策(王下15:29;17:6)。
10 护卫长尼布撒拉旦却将民中毫无所有的穷人留在犹大地,当时给他们葡萄园和田地。
【本会注释】
这样做无疑是为了避免该地区出现政治上的真空。把土地送给穷人,会确保他们效忠巴比伦人,而且通过土地的耕作,巴比伦人甚至可能获得一些税收。
11 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提到耶利米,嘱咐护卫长尼布撒拉旦说:
【本会注释】
尼布甲尼撒显然通过叛逃者或间谍,或者西底家本人,得悉耶利米曾不住地劝人投降巴比伦。当他发现耶利米被“锁在耶路撒冷和犹大被掳到巴比伦的人中”(耶40:1),就下令释放了先知。
12 “你领他去,好好地看待他,切不可害他;他对你怎么说,你就向他怎么行。”
13 护卫长尼布撒拉旦和尼布沙斯班、拉撒力、尼甲沙利薛、拉墨,并巴比伦王的一切官长,
【本会注释】
尼布撒拉旦……打发人去。据推测他来自拉玛(见第14节;耶40:1注释)。根据巴比伦的文献记录,尼布撒拉旦的巴比伦名字Nabu-zer-iddinam,意为“纳布(Nabu)生子孙”。他的希伯来语称号(Rab-tabbachim),被正确地译为“护卫长”,直译是“屠夫长”。但该词在广义上可以指“护卫长”。在巴比伦的文献中,尼布撒拉旦在几十年以后拥有“厨师长”的称号,在广义上可以指“大臣”。
尼布沙斯班、拉撒力。或“拉撒力的尼布沙斯班”(见第3节注释)。他的巴比伦语名字Nabu-shezibanni,意为“纳布,拯救我”。关于尼甲沙利薛,见第3节注释。
14 打发人去,将耶利米从护卫兵院中提出来,交与沙番的孙子亚希甘的儿子基大利,带回家去。于是耶利米住在民中。
【本会注释】
护卫兵院。见耶38:28。可以推定,耶利米从监狱里放出来,和其他俘掳一起被押往离耶路撒冷几公里的拉玛(见耶31:15注释),在那里巴比伦的护卫长给他带来释放的好消息。这样,本节的记录就与耶40:1一致了。耶39:14的记载省略了耶利米从监狱释放到他投奔基大利之间的事件。详见耶40:1-6。
将耶利米……交与。根据他自己的选择(见耶40:5)。
基大利。见耶26:24注释。“亚希甘的儿子”忠实于自己家族的态度,现在出面作为耶利米的朋友和保护者。
15 耶利米还囚在护卫兵院中的时候,耶和华的话临到他说:
【本会注释】
第15-18节补充记录了上帝对以伯米勒的应许,因为他善待耶利米。
16 “你去告诉古实人以伯米勒说,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如此说:我说降祸不降福的话必临到这城,到那时必在你面前成就了。
【本会注释】
以伯米勒。见耶38:7注释。
17 耶和华说:到那日我必拯救你,你必不至交在你所怕的人手中。
【本会注释】
由于他对耶利米的忠诚,上帝应许这个古实人不会被犹大首领的“人手”所杀害,尽管他们对于他帮助先知的行为很生气(耶38:7-13),也“不致倒在(巴比伦人的)刀下”(耶39:18),因为耶利米无疑会为他说情。
18 我定要搭救你,你不至倒在刀下,却要以自己的命为掠物,因你倚靠我。这是耶和华说的。”
【本会注释】
以自己的命为掠物。这个习语意为饶命。当成千上万的人丧失性命的时候,没有比这更大的报酬了。
耶利米书40章
提要:1 耶利米被尼布撒拉旦释放以后到基大利那里去。7 分散的犹太人都去投奔基大利。13 约哈难揭露以实玛利的阴谋,基大利却不相信。
1 耶利米锁在耶路撒冷和犹大被掳到巴比伦的人中,护卫长尼布撒拉旦将他从拉玛释放以后,耶和华的话临到耶利米。
【本会注释】
拉玛。很可能就是现在的拉马拉,而不是便雅悯的拉玛(见耶31:15注释)。巴比伦人显然用这个城镇临时安置耶路撒冷的附俘虏,以等待最后发落的命令。尼布撒拉旦似乎以前没见过耶利米。他要借此把立即释放的好消息告诉利用先知,让他吃惊(见耶39:14注释)。
2 护卫长将耶利米叫来,对他说:“耶和华你的上帝曾说要降这祸与此地。
【本会注释】
护卫长听说耶利米是犹太人的先知,曾劝人投降巴比伦,就慨然承认以色列的上帝和祂委派耶利米所出事的使命,并恭敬地让先知自行决定何去何从(第4,5节)。
3 耶和华使这祸临到,照他所说的行了;因为你们得罪耶和华,没有听从他的话,所以这事临到你们。
4 现在我解开你手上的链子,你若看与我同往巴比伦去好,就可以去,我必厚待你;你若看与我同往巴比伦去不好,就不必去。看哪,全地在你面前,你以为哪里美好,哪里合宜,只管上那里去吧!”
【本会注释】
根据本节的细节,耶利米到了拉玛才得到了真正的自由(见耶39:14注释)。
5 耶利米还没有回去,护卫长说:“你可以回到沙番的孙子亚希甘的儿子基大利那里去;现在巴比伦王立他作犹大城邑的省长。你可以在他那里住在民中,不然,你看哪里合宜就可以上那里去。”于是护卫长送他粮食和礼物,释放他去了。
【本会注释】
立他作犹大城邑的省长。基大利无疑像耶利米一样,无疑曾带头支持顺从迦勒底人的方针(见耶26:24;36:10注释)。最近在拉吉发掘了一个印章的印痕,上面写着:“管理殿宇的基大利之章。”
粮食和礼物。耶利米因围城而一无所有,故这些“粮食”是很宝贵的。“礼物”可能指钱币,以补偿先知因劝人顺服巴比伦而遭受的迫害和苦难。
6 耶利米就到米斯巴见亚希甘的儿子基大利,在他那里住在境内剩下的民中。
【本会注释】
米斯巴显然被选定为新的行政中心。米斯巴意为“了望塔”(见创31:49注释),可能在便雅悯境内(见书18:26;王下25:23注释)。撒母耳曾在那里“作以色列的士师”(撒上7:15,16),并选择扫罗为国王(撒上10:17-25)。米斯巴现已被认定为比德(W.F.Badè)教授率领的考古队所发掘的纳斯比丘(Tell en-Nasbeh)。
7 在田野的一切军长和属他们的人听见巴比伦王立了亚希甘的儿子基大利作境内的省长,并将没有掳到巴比伦的男人、妇女、孩童,和境内极穷的人全交给他。
【本会注释】
一切军长。指分散“在田野”的犹太人各部队首领。他们认识到继续抵抗巴比伦人是无济于事的,就只好向基大利寻求保护。
8 于是军长尼探雅的儿子以实玛利,加利亚的两个儿子约哈难和约拿单,单户篾的儿子西莱雅,并尼陀法人以斐的众子,玛迦人的儿子耶撒尼亚和属他们的人,都到米斯巴见基大利。
【本会注释】
尼陀法人。尼陀法在伯利恒东南约4英里处。
耶撒尼亚。他可能是改信犹太教的外国人,来自约旦河东面的小国玛迦(见撒下10:6注释)。
9 沙番的孙子亚希甘的儿子基大利向他们和属他们的人起誓说:“不要怕服事迦勒底人,只管住在这地,服事巴比伦王,就可以得福。
10 至于我,我要住在米斯巴,伺候那到我们这里来的迦勒底人;只是你们当积蓄酒、油,和夏天的果子,收在器皿里,住在你们所占的城邑中。”
【本会注释】
说明这件事发生在当年秋天。因为田地,葡萄园和橄榄果园的主人都被掳到了巴比伦,基大利就向“军长”们提供了这些产品,以解决他们的急需,为冬季的到来提供食物。
11 在摩押地和亚扪人中,在以东地各国的一切犹大人,听见巴比伦王留下些犹大人,并立沙番的孙子亚希甘的儿子基大利管理他们。
【本会注释】
他们逃到附近的国家,免得被迦勒底人俘虏。
12 这一切犹大人就从所赶到的各处回来,到犹大地米斯巴的基大利那里,又积蓄了许多的酒,并夏天的果子。
【本会注释】
田野虽然在夏天没有耕种,但显然自己长出了许多粮食,供给留在犹大的可怜人。
13 加利亚的儿子约哈难和在田野的一切军长来到米斯巴见基大利,
14 对他说:“亚扪人的王巴利斯打发尼探雅的儿子以实玛利来要你的命,你知道吗?”亚希甘的儿子基大利却不信他们的话。
【本会注释】
亚扪人的国王原先与西底家结盟对抗巴比伦(耶27:3)。即使他不敢公开违抗尼布甲尼撒,也要通过以实玛利来实现他的目的。约哈难得悉这个阴谋,出于对新保护者的忠诚,就警告了基大利,却没有效果,但是这徒然无效,因为耿直的基大利不相信以实玛利会谋害他(见第16节)。
15 加利亚的儿子约哈难在米斯巴私下对基大利说:“求你容我去杀尼探雅的儿子以实玛利,必无人知道。何必让他要你的命,使聚集到你这里来的犹大人都分散,以致犹大剩下的人都灭亡呢?”
16 亚希甘的儿子基大利对加利亚的儿子约哈难说:“你不可行这事,你所论以实玛利的话是假的。”
【本会注释】
基大利可能不信任原西底家军队的“军长”约哈难。正直的基大利不听约哈难的忠告,预防谋杀的事发生,尽管以实玛利对他的性命造成威胁。
耶利米书41章
提要:1 以实玛利谋杀了基大利等人,企图带领余部逃往亚扪。11 约哈难找到俘虏,打算逃往埃及。
1 七月间,王的大臣宗室以利沙玛的孙子、尼探雅的儿子以实玛利带着十个人,来到米斯巴见亚希甘的儿子基大利。他们在米斯巴一同吃饭。
【本会注释】
以实玛利带着十个人。没有明说耶41章的事件发生在什么时候,鉴于叙述的延续性,可以推定是紧接着耶40章的事件。
七月间。约在巴比伦人占领耶路撒冷后两至三个月(耶39:1,2),如果描述按推定没有间断的话(见《先知与君王》第460页)。
一同吃饭。以实玛利和十个同谋造访了基大利,表面上是去恭敬地承认基大利的崇高地位,但实际上是想谋害基大利及其随从。
2 尼探雅的儿子以实玛利和同他来的那十个人起来,用刀杀了沙番的孙子亚希甘的儿子基大利,就是巴比伦王所立为全地省长的。
3 以实玛利又杀了在米斯巴、基大利那里的一切犹大人和所遇见的迦勒底兵丁。
【本会注释】
兵丁。是“迦勒底人”( 英KJV版)的同位语
4 他杀了基大利,无人知道。
【本会注释】
这次屠杀进行得非常彻底,以致无人逃出来报信。
5 第二天,有八十人从示剑和示罗,并撒玛利亚来,胡须剃去,衣服撕裂,身体划破,手拿素祭和乳香,要奉到耶和华的殿。
【本会注释】
有八十人从示剑。这八十人似乎是前去为圣殿的毁灭而哀哭,也许还要去遵守住棚节,在古代圣坛的所在地献上素祭和乳香。
胡须剃去。这种做法是摩西的律法所禁止的(见利19:27,28;申14:1,2)。
6 尼探雅的儿子以实玛利出米斯巴迎接他们,随走随哭;遇见了他们,就对他们说:“你们可以来见亚希甘的儿子基大利。”
【本会注释】
以实玛利假惺惺地迎接他们,与他们一同伤心。七十士译本描述哭泣的人是那八十人,而不是以实玛利。
7 他们到了城中,尼探雅的儿子以实玛利和同着他的人就将他们杀了,抛在坑中。
【本会注释】
这种暴行的目的不详。有以下可能:一,这些哀悼者在场,会引发难以控制的怨恨;二,认为这些哀悼者自愿承认基大利为巴比伦人所任命的领袖,是一种背叛犹大的行为;三,是以实玛利对“犹大的首领”被杀的复仇(见耶52:10);四,谋财害命。
8 只是他们中间有十个人对以实玛利说:“不要杀我们,因为我们有许多大麦、小麦、油、蜜藏在田间。”于是他住了手,没有将他们杀在弟兄中间。
9 以实玛利将所杀之人的尸首都抛在坑里基大利的旁边;这坑是从前亚撒王因怕以色列王巴沙所挖的。尼探雅的儿子以实玛利将那些被杀的人填满了坑。
【本会注释】
基大利的旁边。以实玛利假借基大利的名义杀害了这些人(第6节)。
因怕以色列王巴沙。见王上15:16-22;代下16:1-6。
10 以实玛利将米斯巴剩下的人,就是众公主和仍住在米斯巴所有的百姓,原是护卫长尼布撒拉旦交给亚希甘的儿子基大利的,都掳去了。尼探雅的儿子以实玛利掳了他们,要往亚扪人那里去。
【本会注释】
众公主。西底家的众子在利比拉被杀了(耶39:6)。公主们得到了饶恕,被交给基大利保护。根据东方的习惯,以实玛利自称是王室统治的代表,让她们接受他的监护。
亚扪人。亚扪人原与西底家结盟(见耶27:3;39:5注释)。以实玛利觉得逃到那里比较安全。耶40:14的确暗示亚扪王曾“打发了以实玛利”去谋害基大利。
11 加利亚的儿子约哈难和同着他的众军长听见尼探雅的儿子以实玛利所行的一切恶,
【本会注释】
约哈难。见耶40:8,13,15。
12 就带领众人前往,要和尼探雅的儿子以实玛利争战,在基遍的大水旁(或作:大水池旁)遇见他。
【本会注释】
在基遍(先为吉布ej-Jib,在耶路撒冷西北约9.2公里)的大水池旁。这些卑鄙的恶人得到了报应。约哈难曾警告过基大利有生命的危险(耶40:13,14)。
13 以实玛利那里的众人看见加利亚的儿子约哈难和同着他的众军长,就都欢喜。
【本会注释】
说明基大利是受人爱戴的。他原来的部下看到谋杀者得到了报应,就很高兴。
14 这样,以实玛利从米斯巴所掳去的众人都转身归加利亚的儿子约哈难去了。
15 尼探雅的儿子以实玛利和八个人脱离约哈难的手,逃往亚扪人那里去了。
【本会注释】
和八个人。显然以实玛利“十个人”(第1节)中的两个已在先前的战斗中被杀(第2,3,11,12节)。
亚扪人。见第10节注释。
16 尼探雅的儿子以实玛利杀了亚希甘的儿子基大利,从米斯巴将剩下的一切百姓、兵丁、妇女、孩童、太监掳到基遍之后,加利亚的儿子约哈难和同着他的众军长将他们都夺回来,
17 带到靠近伯利恒的金罕寓(或作:基罗特金罕)住下,要进入埃及去;
【本会注释】
寓(geruth)。“住宿处”,即客栈。
金罕。基列人巴西莱曾善待大卫(撒下19:31-39),所以大卫吩咐所罗门也要善待和关照他的儿子金罕(见王上2:7注释)。也许希伯来国王把伯利恒附近的这块土地赐给金罕为业,所以客栈就以他为名。
18 因为尼探雅的儿子以实玛利杀了巴比伦王所立为省长的亚希甘的儿子基大利,约哈难惧怕迦勒底人。
耶利米书42章
提要:1 约哈难希望耶利米求问上帝,并承诺顺从上帝的旨意。7 耶利米向他保证在犹大是安全的,13 到埃及会灭亡。19 他责备他们虚伪,不是真心求问上帝。
1 众军长和加利亚的儿子约哈难,并何沙雅的儿子耶撒尼亚(又名亚撒利雅,见四十三章二节)以及众百姓,从最小的到至大的都进前来,
【本会注释】
耶撒尼亚。见耶40:8。七十士译本为亚撒利雅(见耶43:2)。
2 对先知耶利米说:“求你准我们在你面前祈求,为我们这剩下的人祷告耶和华你的上帝。我们本来众多,现在剩下的极少,这是你亲眼所见的。
【本会注释】
耶利米既然去了米斯巴(耶40:6),无疑就在被以实玛利所裹胁,在基遍谷被约哈难解救的人群当中(耶41:10,13,14)。大家都认定他是他们的真先知,他的爱国心是值得信赖的,就请他为他们求上帝的智慧和引导。
3 愿耶和华你的上帝指示我们所当走的路,所当做的事。”
4 先知耶利米对他们说:“我已经听见你们了,我必照着你们的话祷告耶和华你们的上帝。耶和华无论回答什么,我必都告诉你们,毫不隐瞒。”
5 于是他们对耶利米说:“我们若不照耶和华你的上帝差遣你来说的一切话行,愿耶和华在我们中间作真实诚信的见证。
【本会注释】
由于巴比伦的入侵给他们带来的苦难,百姓现在完全谦卑了。他们诚恳地宣称无论上帝对他们有什么旨意,他们都不折不扣地服从。他们保证完全顺从“耶和华我们上帝的话”(第6节)。见第20节注释。
6 我们现在请你到耶和华我们的上帝面前,他说的无论是好是歹,我们都必听从;我们听从耶和华我们上帝的话,就可以得福。”
7 过了十天,耶和华的话临到耶利米。
【本会注释】
这段时间的间隔向百姓证明,耶利米所给的不是自己的回答,而是经多方祈祷和默想以后,上帝通过他所给的答复(见耶24:4注释;参结3:15,16)。
8 他就将加利亚的儿子约哈难和同着他的众军长,并众百姓,从最小的到至大的都叫了来,
9 对他们说:“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就是你们请我在他面前为你们祈求的主,如此说:
10 ‘你们若仍住在这地,我就建立你们,必不拆毁,栽植你们,并不拔出,因我为降与你们的灾祸后悔了。
【本会注释】
建立你们。再次强调上帝对于祂子民的旨意(见耶1:10;18:7-10;24:4-6;见耶32:41注释)。
因我……后悔了。见民23:19注释。不是指为过去所做的事情而悲伤,就像世人为他们的过犯那样,而是指上帝因百姓改变了态度和做法,就把惩罚变为怜悯(见耶18:8;26:3;见珥2:13注释)。
11 不要怕你们所怕的巴比伦王。’”耶和华说:“不要怕他!因为我与你们同在,要拯救你们脱离他的手。
12 我也要使他发怜悯,好怜悯你们,叫你们归回本地。
【本会注释】
既可理解为他们会和别人一样被掳到巴比伦,后来又回到自己的故乡;也可理解为他们作为迦勒底人允许留下的犹太“剩下的人”(王下25:10-12,22),肯定会回到自己的田地和葡萄园。耶利米显然想表达的后一种意思。
13 倘若你们说:‘我们不住在这地’,以致不听从耶和华你们上帝的话,
14 说:‘我们不住这地,却要进入埃及地,在那里看不见争战,听不见角声,也不至无食饥饿。我们必住在那里。’
【本会注释】
尼罗河地区似乎提供一个安全和平的居住地。这是东方的粮仓。其丰富的出产与 “剩下的”人因巴比伦的入侵忍饥受饿的状况形成鲜明的对照,令人羡慕和向往(第2节)。
先知给百姓的答复证明是出于上帝的。他们虽然口头上说愿意服从上帝的任何旨意(见第5节注释),心里却暗暗想着要去埃及(见第14-20节)。上帝现在藉着耶利米的信息,揭露了他们的秘密。上帝本着祂的仁慈,不愿让百姓不知道拒绝祂信息的后果(第16-18节)。
15 你们所剩下的犹大人哪,现在要听耶和华的话。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如此说:‘你们若定意要进入埃及,在那里寄居,
16 你们所惧怕的刀剑在埃及地必追上你们!你们所惧怕的饥荒在埃及要紧紧地跟随你们!你们必死在那里!
【本会注释】
耶利米再次警告他们不要指望埃及的帮助,而不服从巴比伦人(见耶2:36;37:7-10)。
17 凡定意要进入埃及在那里寄居的必遭刀剑、饥荒、瘟疫而死,无一人存留,逃脱我所降与他们的灾祸。’
18 “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如此说:‘我怎样将我的怒气和忿怒倾在耶路撒冷的居民身上,你们进入埃及的时候,我也必照样将我的忿怒倾在你们身上,以致你们令人辱骂、惊骇、咒诅、羞辱,你们不得再见这地方。’
19 所剩下的犹大人哪,耶和华论到你们说:‘不要进入埃及去。’你们要确实地知道我今日警教你们了。
20 你们行诡诈自害;因为你们请我到耶和华你们的上帝那里,说:‘求你为我们祷告耶和华我们上帝,照耶和华我们的上帝一切所说的告诉我们,我们就必遵行。’
【本会注释】
百姓假装诚恳地宣称愿意服从上帝的旨意。像古时的巴兰(见民22:20注释)一样,百姓只是希望上帝会批准他们想要做的事。我们在作出人生的重大决定时,必须警惕犯同样的错误。
21 我今日将这话告诉你们,耶和华你们的上帝为你们的事差遣我到你们那里说的,你们却一样没有听从。
22 现在你们要确实地知道,你们在所要去寄居之地必遭刀剑、饥荒、瘟疫而死。”
耶利米书43章
提要:1 约哈难不相信耶利米的预言,带着耶利米和其它人前往埃及。8 耶利米用表号预言埃及会被巴比伦人所征服。
1 耶利米向众百姓说完了耶和华他们上帝的一切话,就是耶和华他们上帝差遣他去所说的一切话。
【本会注释】
一切话。见耶42:10-22。
2 何沙雅的儿子亚撒利雅和加利亚的儿子约哈难,并一切狂傲的人,就对耶利米说:“你说谎言!耶和华我们的上帝并没有差遣你来说:‘你们不可进入埃及,在那里寄居。’
【本会注释】
亚撒利雅。把亚撒利雅的名字放在公认的领袖约哈难之前(耶41:13,16;42:1,8),似乎暗示亚撒利雅是普遍不满情绪的真正领袖。他们说耶利米想把百姓交在“迦勒底人的手中”,“说谎言”(耶43:3),和以前对他的指控如出一辙(见耶37:13,14)。
狂傲。直译是“傲慢”或“放肆”。 “狂傲的人”不代表所有的人,但他们肆无忌惮的攻击,往往使他们掌握了主动权。
3 这是尼利亚的儿子巴录挑唆你害我们,要将我们交在迦勒底人的手中,使我们有被杀的,有被掳到巴比伦去的。”
【本会注释】
百姓指控先知的秘书和朋友巴录(见《SDA圣经注释》第343页),说他影响了耶利米,把剩下的犹太人“交在迦勒底人的手中”。
4 于是加利亚的儿子约哈难和一切军长,并众百姓,不听从耶和华的话住在犹大地。
【本会注释】
约哈难。显然他重新担任犹大的剩下之人的领袖。
5 ,6 加利亚的儿子约哈难和一切军长却将所剩下的犹大人,就是从被赶到各国回来在犹大地寄居的男人、妇女、孩童,和众公主,并护卫长尼布撒拉旦所留在沙番的孙子亚希甘的儿子基大利那里的众人,与先知耶利米,以及尼利亚的儿子巴录,
【本会注释】
将所剩下的。包括耶利米和巴录(第6节)。
从被赶到各国回来在犹大地。指来自摩押,亚扪或以东的逃亡者(耶40:11)。在移民中包含这些人,说明犹大实际上已经荒无人烟了。
众公主。包括王室所有的公主(见耶41:10注释)。
基大利那里的众人。见耶39:9-14;参王下25:8-12,22。
7 都带入埃及地,到了答比匿。这是因他们不听从耶和华的话。
【本会注释】
答比匿。见耶2:16注释;参王上11:19。这个城镇至少暂时成为移民们决定建立新家的地方。
8 在答比匿,耶和华的话临到耶利米说:
9 “你在犹大人眼前要用手拿几块大石头,藏在砌砖的灰泥中,就是在答比匿法老的宫门那里,
【本会注释】
关于其他预言的表号,见耶19:10;27:2;结12:1-7。
10 对他们说:‘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如此说:我必召我的仆人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来。在所藏的石头上我要安置他的宝座;他必将光华的宝帐支搭在其上。
【本会注释】
尼布甲尼撒。见但1:1注释。
将光华的宝帐支搭在其上。有人认为是指临时宝座之上张开的华盖。也有人认为“宝帐”是指铺在宝座下平台上的皮罩,让罪犯跪在其上被处死。这与七十士译本一致:“他将向他们举起武器,”也与先知的预言吻合:当尼布甲尼撒来到埃及时,他将代表上帝对祂悖逆的百姓执行祂忿怒的惩罚。
11 他要来攻击埃及地,定为死亡的,必致死亡;定为掳掠的,必被掳掠;定为刀杀的,必交刀杀。
【本会注释】
关于这次入侵的历史背景,见耶46:13注释。
12 我要在埃及神的庙中使火着起,巴比伦王要将庙宇焚烧,神像掳去;他要得(原文作披上)埃及地,好象牧人披上外衣,从那里安然而去。
【本会注释】
尼布甲尼撒将亲临“埃及的土地”,就像牧羊者穿上自己的衣服那样随便。七十士译本为“他将在埃及的土地上寻找害虫,就像一个牧人搜寻他的衣服里的害虫一样”。
13 他必打碎埃及地伯示麦的柱像,用火焚烧埃及神的庙宇。’”
【本会注释】
柱像。指当地的柱子或方尖塔。
伯示麦。直译是 “太阳的殿”,就是赫利波利斯或安城。七十士译本为“他必打碎安城赫利波利斯的柱子”。 赫利波利斯是希腊名,意为“太阳城”,位于现在是开罗附近,其埃及名字是尤努(Iunu),希伯来语拼法是'On(安城,创41:45,50等)。
耶利米书44章
提要:1 耶利米说明犹大因偶像崇拜而荒芜。11 他预言他们的毁灭,因为他们在埃及的拜偶像。15 犹太人的顽梗。20 耶利米警告他们的顽梗,29 并用表号预言埃及的毁灭。
1 有临到耶利米的话,论及一切住在埃及地的犹大人,就是住在密夺、答比匿、挪弗、巴忒罗境内的犹大人,说:
【本会注释】
在埃及地。上帝的这个信息发布的时间可能是上一章事件的数年之后(见耶44:15注释)。所提到的三座城,无疑是安置犹大移民的地方。
密夺。可能是海尔(Tell el-Heir),位于皮鲁西恩南面约10公里处。
答比匿、挪弗。见耶2:16注释。
巴忒罗。是一个地区,而不是一座城市,系南埃及,或上埃及的通称(见《SDA圣经注释》卷三第81页)。
2 “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如此说:我所降与耶路撒冷和犹大各城的一切灾祸你们都看见了。那些城邑今日荒凉,无人居住;
【本会注释】
上帝在一开始就提到他们的亲身经历,希望使犹太人认识到,他们的苦难是因背离真神的崇拜而引起的(见第3节)。
3 这是因居民所行的恶,去烧香事奉别神,就是他们和你们,并你们列祖所不认识的神,惹我发怒。
4 我从早起来差遣我的仆人众先知去说,你们切不要行我所厌恶这可憎之事。
【本会注释】
从早起来。见耶7:13注释。
5 他们却不听从,不侧耳而听,不转离恶事,仍向别神烧香。
【本会注释】
不侧耳。见赛55:3;耶7:24;25:4。
6 因此,我的怒气和忿怒都倒出来,在犹大城邑中和耶路撒冷的街市上,如火着起,以致都荒废凄凉,正如今日一样。
7 现在耶和华万军之上帝、以色列的上帝如此说:你们为何作这大恶自害己命,使你们的男人、妇女、婴孩,和吃奶的都从犹大中剪除、不留一人呢?
8 就是因你们手所做的,在所去寄居的埃及地向别神烧香惹我发怒,使你们被剪除,在天下万国中令人咒诅羞辱。
【本会注释】
烧香。暗示除了继续本地的偶像崇拜之外,还采纳埃及人的做法。正是与这种偶像崇拜相联系的危险,耶利米才反对与埃及结盟的一切计划。
9 你们列祖的恶行,犹大列王和他们后妃的恶行,你们自己和你们妻子的恶行,就是在犹大地、耶路撒冷街上所行的,你们都忘了吗?
【本会注释】
王室的女眷大力倡导背道的记录,充斥上帝子民的历史。所罗门引进偶像崇拜,主要是受了异教后妃的影响(王上11:4-8)。亚撒的母后(王上15:9-13)和亚哈谢的母后(代下22:1-4)也施加了同样邪恶的影响。犹大的许多后妃都是国外出生的,因此成为崇拜外国偶像的主要倡导者。贵族和其他百姓的妻子则随从了她们的不良榜样。
10 到如今还没有懊悔,没有惧怕,没有遵行我在你们和你们列祖面前所设立的法度律例。
【本会注释】
你们列祖面前。见罗9:4,5。
11 “所以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如此说:我必向你们变脸降灾,以致剪除犹大众人。
【本会注释】
我必向你们变脸。见结6:2注释。
12 那定意进入埃及地、在那里寄居的,就是所剩下的犹大人,我必使他们尽都灭绝,必在埃及地仆倒,必因刀剑饥荒灭绝;从最小的到至大的都必遭刀剑饥荒而死,以致令人辱骂、惊骇、咒诅、羞辱。
【本会注释】
请注意言下之意。上帝向祂的子民变脸(第11节),因为他们转脸不听祂的劝告。
13 我怎样用刀剑、饥荒、瘟疫刑罚耶路撒冷,也必照样刑罚那些住在埃及地的犹大人;
14 甚至那进入埃及地寄居的,就是所剩下的犹大人,都不得逃脱,也不得存留归回犹大地。他们心中甚想归回居住之地;除了逃脱的以外,一个都不能归回。”
【本会注释】
暗示流亡者依然想回自己的故乡。第28节更详细地重复了这种“逃脱”的保证。
15 那些住在埃及地巴忒罗知道自己妻子向别神烧香的,与旁边站立的众妇女,聚集成群,回答耶利米说:
【本会注释】
丈夫们显然迟早会同意妻子拜偶像的做法(见第19节注释)。
16 “论到你奉耶和华的名向我们所说的话,我们必不听从。
17 我们定要成就我们口中所出的一切话,向天后烧香、浇奠祭,按着我们与我们列祖、君王、首领在犹大的城邑中和耶路撒冷的街市上素常所行的一样;因为那时我们吃饱饭、享福乐,并不见灾祸。
【本会注释】
天后。这个女神通常被认定为亚述和巴比伦的伊师塔。其崇拜涉及一些不道德的仪式,故引起了耶利米的义愤,特别是它成了当时偶像崇拜的一个主要形式。亚述和巴比伦的天后伊师塔,相当于希伯来人的亚斯他录和迦南人的阿斯德塔蒂,其神像在巴勒斯坦被发现(见《SDA圣经注释》卷二第39、319页)。这是主管丰收,母性,性爱和战争的女神。其崇拜仪式十分淫荡和堕落。她在各地有许多不同的名称,如地球母亲、处女母亲,大体相当于小亚细亚的“伟大母亲” 阿塔加蒂斯(Atargatis),以弗所的阿蒂米斯(黛安娜),维纳斯等。处女母亲女神的各种名称包括娜娜(nana),伊尼尼(Innini),厄尼尼(Irnini),贝尔提斯(Beltis),含有“女士”之意。还有贝尔提(Belti,“我的女士”,相当于意大利语的Madonna),贝利尼(Belit-ni,“我们的女士”和“天后”)。 伊师塔被人尊为天后,当作晨星或昏星,供上烘饼,酒和香,在屋顶上敬拜。伊师塔又被称为慈悲的母亲,为她的崇拜者向其他神求情,其某些名字和特性今天用于童女马利亚。欧洲各地的处女崇拜,据认为是古代母神崇拜某些方面的延续。
犹大……耶路撒冷。他们在被掳前早就进行偶像崇拜了。像希西家和约西亚那样的改革都不持久。
18 自从我们停止向天后烧香、浇奠祭,我们倒缺乏一切,又因刀剑饥荒灭绝。”
19 妇女说:“我们向天后烧香、浇奠祭,做天后像的饼供奉她,向她浇奠祭,是外乎我们的丈夫吗?”
【本会注释】
饼。见耶7:18注释。
外乎我们的丈夫吗?妇女们不满耶利米指责她们的罪孽,马上辩护说她们的丈夫已认可了她们的做法。
20 耶利米对一切那样回答他的男人妇女说:
21 “你们与你们列祖、君王、首领,并国内的百姓,在犹大城邑中和耶路撒冷街市上所烧的香,耶和华岂不记念,心中岂不思想吗?
22 耶和华因你们所作的恶、所行可憎的事,不能再容忍,所以你们的地荒凉,令人惊骇咒诅,无人居住,正如今日一样。
【本会注释】
无人居住。不要从绝对的意义上去理解。这只是形象地描述犹大极其荒芜(见耶4:25注释)。
23 你们烧香,得罪耶和华,没有听从他的话,没有遵行他的律法、条例、法度,所以你们遭遇这灾祸,正如今日一样。”
【本会注释】
先知断然驳斥背道者的辩护,说她们所吹嘘的表面繁荣终必悲惨地变为“地荒凉,令人惊骇咒诅,无人居住,正如今日一样”(第22节)。
24 耶利米又对众民和众妇女说:“你们在埃及地的一切犹大人当听耶和华的话。
25 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如此说:你们和你们的妻都口中说、手里做,说:‘我们定要偿还所许的愿,向天后烧香、浇奠祭。’现在你们只管坚定所许的愿而偿还吧!
【本会注释】
耶利米用讽刺的语气说,她们所许违背上帝旨意的愿,将被上帝的誓言所撤消。她们将在埃及受苦死亡(见第13节)。
26 所以你们住在埃及地的一切犹大人当听耶和华的话。耶和华说:我指着我的大名起誓,在埃及全地,我的名不再被犹大一个人的口称呼说:‘我指着主永生的耶和华起誓。’
【本会注释】
我的大名。就是上帝(见创22:16;出3:15;见耶7:3注释)。上帝的名将不再被一切“住在埃及地”的背道者所“称呼”,因为他们藐视和亵渎这名,也因为他们都“灭尽”了(耶44:27)。
27 我向他们留意降祸不降福;在埃及地的一切犹大人必因刀剑、饥荒所灭,直到灭尽。
28 脱离刀剑、从埃及地归回犹大地的人数很少;那进入埃及地要在那里寄居的,就是所剩下的犹大人,必知道是谁的话立得住,是我的话呢?是他们的话呢?
29 耶和华说:我在这地方刑罚你们,必有预兆,使你们知道我降祸与你们的话必要立得住。
30 耶和华如此说:我必将埃及王法老合弗拉交在他仇敌和寻索其命的人手中,象我将犹大王西底家交在他仇敌和寻索其命的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手中一样。”
【本会注释】
法老合弗拉。希腊人称这个埃及国王为亚比里斯。他大约执政20年(公元前589-570年)。由于一场兵变,他被迫将王位交给军队的司令亚莫西斯(Ahmose,其希腊名Amosis更为人知,见《SDA圣经注释》卷二第91页)。相传耶利米因指责埃及犹大人的行为而被他们用石头打死。也有人传说耶利米一直活到尼布甲尼撒入侵之时,后被送回巴比伦或犹大,无疾而终。
耶利米书45章
提要:1 巴录的灰心,4 耶利米指教和安慰他。
1 犹大王约西亚的儿子约雅敬第四年,尼利亚的儿子巴录将先知耶利米口中所说的话写在书上。耶利米说:
【本会注释】
巴录。本章描述了耶利米忠实秘书的品格(见《SDA圣经注释》本卷第343页)。
约雅敬第四年。根据这个日期,本章是接在耶36章后面(见耶36:4;见耶36:1注释)。
2 “巴录啊,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说:
3 巴录(原文作你)曾说:‘哀哉!耶和华将忧愁加在我的痛苦上,我因唉哼而困乏,不得安歇。’
【本会注释】
耶利米下了狱。国王和他的谋士们不听先知的信息。于是巴录灰心了。他本希望自己在复兴的犹大国占有重要的地位(第5节)。但耶利米工作表面上的失败,使他的希望落空了。先知十分理解他秘书的感受,所以要帮助他,因为他自己也经历过惨痛的失望(耶15:10-21;20:7-18)。巴录和大家一样,需要品尝痛苦和甘甜,失败和成功(见伯2:10)。
4 你要这样告诉他,耶和华如此说:我所建立的,我必拆毁;我所栽植的,我必拔出;在全地我都如此行。
5 你为自己图谋大事吗?不要图谋!我必使灾祸临到凡有血气的。但你无论往哪里去,我必使你以自己的命为掠物。这是耶和华说的。”
【本会注释】
不要图谋。就巴录而言,世上的成功根本比不上上帝希望他做的工作那么重要。在上帝的伟大计划中,每个人都有他本人才合适的位置。
无论往哪里去。这句话似乎暗示巴录将成为流亡者。我们确知他曾下到埃及(见耶43:5-7)。相传他死于埃及或巴比伦。
我必使你以自己的命为掠物。上帝安慰文士巴录,应许要怜悯他。这里把上帝降在犹大“全地”的报应(第4)和因巴比伦的入侵而“临到凡有血气的”的灾祸(王下25章)进行鲜明的对比。巴录的性命会得到上帝的保护。巴录所羡慕的那些成功而有地位的人,多半没有这样的保障,而只能在耶路撒冷的毁灭中时死亡。
为掠物。见耶39:18注释。
耶利米书46章
提要:1 耶利米预言法老的军队将在幼发拉底河边失败,13 埃及被尼布甲尼撒所毁灭。27 祂安慰苦难中的雅各。
1 耶和华论列国的话临到先知耶利米。
【本会注释】
耶和华……话(debar-Yahweh)。这句话在《耶利米书》出现了50余次。Debar(“话”)往往比“诫命”语气更重(见申4:13,其中“十条诫”直译是“十句话”)。debar 还可指“事务”(见出24:14;书2:14;代上26:32)。所以这里的“耶和华的话”是耶和华关于祂与各国之间事项的权威论述。
论列国。本节开始了《耶利米书》一个新的部分。耶46-51章是十首关于以下国家和民族的诗歌:埃及(耶46),非利士人(耶47),摩押(耶48),亚扪人(耶49:1-6),以东(耶49:7-22),大马士革(耶49:23-27),基达(耶49:28,29),夏琐(耶49:30-33),以拦(耶49:34-39)和巴比伦(耶50:1-51:58)。“论”的原文是`al,主要涉及上帝的惩罚,也包含复兴的应许(见耶48:47;49:6,39)。
2 论到关乎埃及王法老尼哥的军队:这军队安营在伯拉河边的迦基米施,是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在犹大王约西亚的儿子约雅敬第四年所打败的。
【本会注释】
法老尼哥。关于“法老”,见创12:15注释。尼哥二世(公元前610-595年)登上埃及王位的时候,这个国家正经历着一场政治,文化和经济的新生。他的父亲萨姆提克一世(公元前663-610年),得到亚述在政治上的和军事上的支持,与统治埃及达一个世纪之久的古实人抗衡。亚述帝国瓦解以后,他宣布脱离亚述而独立,建立了第二十六王朝,即赛斯王朝。他发展与希腊和腓尼基的贸易,在经济上兴旺起来。新获得的独立和繁荣唤醒了这个民族的自豪感和活力。
随着公元前612年尼尼微的倾覆,主宰近东事务二个半世纪多的亚述帝国结束了,留下了一个政治的真空。埃及人看到了在这种形势下重建一个西亚帝国的机会。在公元前610年,尼哥二世继承他父亲即位后不久,就派遣一支埃及军队援助亚述人。他们刚被巴比伦人从临时的首都哈兰驱逐出去。这次出征未能夺回哈兰。次年(609年),尼哥显然重返巴勒斯坦和亚兰。这一次他的军队似乎打败了犹大军队,在米吉多战役中杀死其国王约西亚(王下23:29,30;代下35:20-27),然后向北挥师进攻幼发拉底河边迦基米施的巴比伦人(代下35:20)。三个月以后回来,在利比拉(王下23:31,33)囚禁了犹大的新国王约哈斯,并把约雅敬放在了王位上(王下23:34)。约雅敬显然民族意识比较淡薄,比较愿意接受外国的控制支配。
四年之后,就是“约雅敬第四年”,尼哥的军队再次来到迦基米施。
迦基米施。位于幼发拉底河西岸,控制着该河最重要的渡口之一,是抵御西方的军队侵入美索不达米亚的天然屏障,所以具有军事和商业上的重要地位。
尼布甲尼撒。见但1:1注释。尼布甲尼撒是父亲拿波坡拉撒(Nabopo-lassar,公元前626-605年),与玛代人和西古提人联合,消灭亚述帝国。他既控制了肥沃的新月地带的东部,自然也就想控制其西部。他是尼哥的主要敌手。尼哥企图在巴勒斯坦和亚兰的重新建立埃及的统治。我们不清楚拿波坡拉撒在西部取得了何种程度的成功,因为缺乏有关他统治后期巴比伦和埃及方面的资料来源。但我们确知,到公元前605年尼布甲尼撒继承他父亲王位的时候,巴比伦已准备发起决战,与埃及人争夺巴勒斯坦和亚兰的控制权。
约雅敬第四年。据耶25:1,约雅敬第四年就是公元前604年,尼布甲尼撒元年。
但许多历史学家认为第二次迦基米施战争是在公元前605年,就是在尼布甲尼撒出征埃及时,因父亲的去世(见但1:1注释)而被召回继承王位之前。因此贝罗苏斯(Berosus)所记录拿波坡拉撒“官长”的胜利,被许多历史学家视为本节尼哥与尼布甲尼撒迦基米施战役的巴比伦版。
矛盾之处是,既是第二次迦基米施战争,贝罗苏斯却说它发生在尼布甲尼撒登基之前,而耶利米则说迦基米施战争是在约雅敬第四年,尼布甲尼撒的元年,至少是他登基以后几个月。约瑟弗斯赞同耶利米关于迦基米施战争是在尼布甲尼撒登基之后的说法(《上古史》x.6.1)。
由此可见,要么贝罗苏斯对自己的记录不清楚,要么他所指的是公元前605年迦基米施战争以前的事件。鉴于缺乏公元前609-604年有关巴勒斯坦和亚兰事件的历史资料,一般都认为巴比伦人在第一次迦基米施战争(可能是公元前608年)以后不久,就占领了巴勒斯坦和亚兰。若是这样,贝罗苏斯所指的就是一次针对他们统治的叛乱。尼布甲尼撒登基那一年(约雅敬第三年,见但1:1;耶25:1注释)入侵犹大似乎与此相符。然后尼布甲尼撒因他父亲的死突然被召回巴比伦,为尼哥企图重新占领西布地区提供了机会。结果第二年如耶46:3-12所描述的,他在迦基米施被完全打败。这几节经文显然是有关这场战争的唯一历史记录。
3 你们要预备大小盾牌,往前上阵。
【本会注释】
你们要预备。即“要作好准备”。
小盾牌(magen)。圆形的小盾牌,为轻装备部队所使用的。
大盾牌(sinnah)。是防护全身的长盾牌,为重装备部队所使用的。
4 你们套上车,骑上马!顶盔站立,磨枪贯甲!
【本会注释】
磨。就是“擦亮”。
甲(siryonoth)。“盔甲”。
5 我为何看见他们惊惶转身退后呢?他们的勇士打败了,急忙逃跑,并不回头;惊吓四围都有!这是耶和华说的。
【本会注释】
为何?先知为埃及人的失败而吃惊。他可能亲眼看到埃及人在巴比伦人追击下从迦基米施撤退。
这是耶和华说的(ne'um-Yahweh)。这个上帝的肯定词在《耶利米书》中出现了160多次。
6 不要容快跑的逃避;不要容勇士逃脱(或作:快跑的不能逃避;勇士不能逃脱);他们在北方伯拉河边绊跌仆倒。
【本会注释】
北方。见耶1:14注释。
7 象尼罗河涨发,象江河之水翻腾的是谁呢?
【本会注释】
尼罗河。希伯来语是ye'or,源于埃及语'iteru(“河”,即尼罗河,见创41:1,2;出1:22;2:3;7:15,17-21,24,25)。埃及基本上是一个无雨的国家,其灌溉全靠尼罗河每年的泛滥。尼罗河在九月和十月的涨水,是一年中的最重大的事件,自古以来均有详细记录。先知这里用尼罗河的泛滥,来比喻埃及军队蹂躏巴勒斯坦和亚兰(见耶46:8)。
8 埃及象尼罗河涨发,象江河的水翻腾。他说:我要涨发遮盖遍地;我要毁灭城邑和其中的居民。
9 马匹上去吧!车辆急行吧!勇士,就是手拿盾牌的古实人和弗人(又作利比亚人),并拉弓的路德族,都出去吧!
【本会注释】
古实人(Kush)。见创10:6注释。
弗人(又作利比亚人)。P?t。可能指住在非洲东岸的蓬特人(见创10:6注释)。
路德族(Ludim)。不知道这里所提到的路德族是来自小亚细亚西部的吕底亚人,还是一个靠近埃及的非洲部族。亚述国王亚述巴尼帕(Ashurbanipal)的碑文提到在尼哥的父亲萨姆提克一世的军旅中有路德国王吉格斯(Gyges)所提供的部队。说他们是非洲部族,是依据路低是含的儿子麦西的后裔这一事实,所以他们与埃及人关联。这当然不排除他们很早从非洲迁到小亚细亚的可能性(见创10:13注释)。
路德族不要与闪的儿子路德的后裔混淆。因为他们似乎是北美索不达米亚的部族(创10:22;代上1:17;见创10:22注释)。
10 那日是主万军之耶和华报仇的日子,要向敌人报仇。刀剑必吞吃得饱,饮血饮足;因为主万军之耶和华在北方伯拉河边有献祭的事。
【本会注释】
主万军之耶和华。见耶7:3注释。
刀剑必吞吃得饱。原文说刀剑是有嘴的。“刀剑”直译就是“刀”(创34:26)或“两刃的刀”(箴5:4)。刀剑的柄有时做得像动物的头,刀刃从动物的口中伸出。
献祭(zebach)。源于 zabach。“牺牲”或“屠杀”。本节似乎指“屠杀”。
北方。见耶1:14注释。
11 埃及的民(原文作处女)哪,可以上基列取乳香去;你虽多服良药,总是徒然,不得治好。
【本会注释】
处女。这是耶利米经常使用的词汇,指以色列百姓(见耶14:17;18:13;31:4,21;哀1:15;2:13)。但这里指埃及。
你虽多服良药。既可译为将来时态,也可译为现在时态(英RSV版)或过去时态(英RSV版)。在古代近东的民族中,埃及人的医术是很出色的。已经发现了两份重要的埃及药方:《爱德温.史密斯外科纸草文稿》和《伊伯斯医疗纸草文稿》,说明埃及的医术在很早就达到很高的水准。医师们治疗骨折有方,懂得量脉膊诊断病人的病情。他们差不多发现了血液的循环。希罗多德(iii.1,129)说到波斯皇帝居鲁士和大流士聘用了埃及的医师。希腊人从埃及吸收了大量的医学知识,甚至把他们的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罗马人称为埃斯科拉庇俄斯),认定埃及第三王朝的医师和圣人伊姆霍特普。先知似乎认为,埃及虽然产生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医师,但在受到惩罚的日子里无法治疗自己的创伤。
12 列国听见你的羞辱,遍地满了你的哀声;勇士与勇士彼此相碰,一齐跌倒。
13 耶和华对先知耶利米所说的话,论到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要来攻击埃及地:
【本会注释】
话。见第1节注释。本节是散文体的。第3-12节,14-24节,第27,28节是诗体的。第13节引出了一段新的预言信息,是关于尼布甲尼撒入侵埃及的。
论到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要来攻击埃及地。由于缺乏确凿的历史证据,许多学者怀疑本章和耶43:8-13;44:30;结29:1-20所预言巴比伦人对埃及的入侵。约瑟弗斯说:“耶路撒冷遭劫五年以后,也就是尼布甲尼撒统治的第二十三年,尼布甲尼撒……入侵埃及,要征服该地,在杀死了当时执政的国王并任命了另一个以后,他再次掳走了该国中的犹太人,把他们带到巴比伦”(《上古史》x.9.7)。约瑟弗斯的这份记录不完全可靠,因为事实上亚比里斯(合弗拉)是从公元前589年至570年为埃及国王的,没有在尼布甲尼撒的第二十三年(公元前582年)被杀。也没有同时代的旁证证明埃及在当时受到入侵。一些历史学家以前把亚比里斯治下的厄勒番丁岛的总督尼苏赫(Nesuhor)的一个碑文,解释为说明尼布甲尼撒曾入侵埃及,而且向南远达阿斯旺(Assuan,又拼作Aswan)。但后来的研究表明,这个碑文被误解了。它是指上埃及的希腊人和亚洲人所发动的一场的叛乱。
但有一份标为尼布甲尼撒第37年(公元前568年)的巴比伦书板残片,记录了尼布甲尼撒与埃及的亚马西士之间的一场战争。虽然无法确定这次入侵的细节,但它是发生在亚马西士推翻他的前任亚比里斯之后不久。这似乎说明尼布甲尼撒想利用埃及的内乱征服那个虚弱的国家,以扩大他帝国的版图。这件事也为约瑟弗斯的叙述提供了正确的背景(见上一段)。以西结关于巴比伦征服的预言(结29:17-20),发布在“二十七年”(公元前571年或570年),进一步增加了约在此时入侵的可能性。世俗的历史没有说明巴比伦这次入侵成功的程度。也许不止有一次的征战。但有人认为耶利米所描述的就是这场战争。
有人认为耶利米可能是耶46:13-26所描述之事件的目击者。这时耶利米已是高龄。入侵的时间是公元前568或567年,离他开始说预言的公元前628或627年差不多有60年了。
14 你们要传扬在埃及,宣告在密夺,报告在挪弗、答比匿说:要站起出队,自作准备,因为刀剑在你四围施行吞灭的事。
【本会注释】
密夺。见耶44:1注释。
挪弗。即孟斐斯(见耶2:16注释)。
答比匿。见耶2:16注释。
值得意的是,这里所提到的所有城市都是在下埃及,说明巴比伦的入侵没有远达尼罗河流域。
15 你的壮士为何被冲去呢?他们站立不住;因为耶和华驱逐他们,
【本会注释】
壮士为何被冲去。改变元音的位置,可译为“切普(Chep)逃跑了”,与七十士译本一致:“埃皮斯为什么逃跑?”埃皮斯的埃及语是Hep,源于古代孟斐斯的神牛。几份来自第二十六王朝(当时耶利米在埃及)的碑文,说Hep安放在孟斐斯的主神卜塔的庙宇中”。据认为埃皮斯附身在代代相承的神牛上。这些神牛极其优裕地养在孟斐斯,供崇拜和占卜。这些牛死亡的时候,要制成木乃伊,予以厚葬。
1850年,法国考古学家马里伊特(Mariette)在撒卡拉(Sakkara)发现了瑟拉彼恩(Serapeum)。这是孟斐斯的古代墓地之一,由两个地下的回廊构成,约有366米长,两旁的墓室里安放着从公元前十四世纪到公元前二世纪的六十多具公牛木乃伊。第二个回廊是耶利米的同时代人萨姆提克二世所建的,说明埃皮斯崇拜在耶利米的时代占有重要地位。
先知在这里很可能想到埃皮斯了神牛。因为希伯来语“壮士”('abbir)也可译为“公牛”,见诗22:12;50:13;68:30;赛34:7。就像摩西的时代埃及的假神暴露出他们的无能一样(见出8:2;10:21注释),现在耶利米形象地描述埃及人的失败,似乎在指出神牛的无奈。
16 使多人绊跌;他们也彼此撞倒,说:起来吧!我们再往本民本地去,好躲避欺压的刀剑。
【本会注释】
我们再往本民本地去。这句话显然是雇佣军说的。当时的埃及军队普遍雇佣希腊人,非洲各部族,一些来自小亚细亚的民族。他们对埃及本无忠诚之心,所以一旦意识到失败,就马上逃跑。
17 他们在那里喊叫说:埃及王法老不过是个声音(或作:已经败亡);他已错过所定的时候了。
【本会注释】
在那里喊叫说。稍微改动其元音,就可译为“呼叫埃及王法老的名字:‘吵闹的一位……。'”(英RSV版)
法老。不是国王的名字,而是他的称号(见创12:15注释)。不清楚这里所提到的统治者是谁。七十士译本确认他为尼哥,但这只是解说性的译文。
他已错过所定的时候了。由于缺乏耶利米在这里所描述之战争的历史资料(见第13节注释),我们不知道这句话是不是指法老未能利用有利的时机与巴比伦人交战。
这里也许是指埃及民族错过自己的时机。每一个民族都赋有机会来决定他们是不是实行上帝的旨意。一个民族如果错过了机会,她的荣耀也就离去了(《先知与君王》第535页;见但4:17注释)。
18 君王名为万军之耶和华的说:我指着我的永生起誓:尼布甲尼撒(原文作他)来的势派必象他泊在众山之中,象迦密在海边一样。
19 住在埃及的民哪(原文作女子),要预备掳去时所用的物件;因为挪弗必成为荒场,且被烧毁,无人居住。
【本会注释】
挪弗。见耶2:16注释。
20 埃及是肥美的母牛犊;但出于北方的毁灭(或作:牛虻)来到了!来到了!
【本会注释】
毁灭(qeres)。该词在圣经中只出现一次。其词根意为“掐”、“捏”,说明qeres 可能指一种会叮咬的昆虫刺痛埃及的母牛犊,使之逃跑。英RSV版为“出于北方的牛虻已经临到她”。
北方。见耶1:14注释。
21 其中的雇勇好象圈里的肥牛犊,他们转身退后,一齐逃跑,站立不住;因为他们遭难的日子、追讨的时候已经临到。
【本会注释】
雇勇。进一步指出雇佣兵在这段时期的埃及军队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见第9,16节注释)。
追讨(paqad)。经常被用来表示惩罚(见出20:5;伯35:15;诗59:5;赛26:14;耶14:10)。耶利米经常使用“追讨的时候”,“追讨之年”的说法(见耶8:12;10:15;11:23;23:12;48:44;50:27;51:18)。但paqad 也可指上帝的祝福(见创21:1;诗80:14)。耶和华追讨埃及的日子并非单为惩罚,也是为呼吁人悔改归正(见耶46:28)。
22 其中的声音好象蛇行一样。敌人要成队而来,如砍伐树木的手拿斧子攻击他。
【本会注释】
像蛇行一样。埃及军队的撤退声不像秩序井然之军队的脚步声,而是在“成队而来”的巴比伦人来到之前悄悄地溜走。
23 耶和华说:埃及的树林虽然不能寻察(或作:穿不过),敌人却要砍伐,因他们多于蝗虫,不可胜数。
【本会注释】
树林。可能比喻埃及兵员的庞大,或人口的稠密。从字面上很难理解,因为当时埃及没有森林。
24 埃及的民(原文作女子)必然蒙羞,必交在北方人的手中。
【本会注释】
北方。见耶1:14注释。
25 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说:“我必刑罚挪的亚扪(埃及尊大之神)和法老,并埃及与埃及的神,以及君王,也必刑罚法老和倚靠他的人。
【本会注释】
万军之耶和华。见耶7:3节注释。
挪的亚扪('Amon minno')。挪就是埃及城市底比斯(现为卢克苏尔和卡纳克),位于开罗以南约300英里处,尼罗河的东岸。阿蒙(亚扪)原是底比斯地方的神,所以埃及人称底比斯为Niut 'Imen(“阿蒙之城”)。“挪”是该城市埃及名称希伯来音译的第一个部份。
随着在埃及中期王国的开始(大约公元前2000年),和在底比斯建立首都,当地的阿蒙在埃及诸神中的地位迅速提高。他被赋予太阳神Ra`(拉)的特性,于是两个神合而为一,称为阿蒙拉(Amen-Ra`)。阿门内姆哈特(Amenemhet)和阿孟霍特普(Amenhotep)这两个名字说明了阿蒙的重要性。四位中期王国的国王取名阿门内姆哈特。帝王时期有四位国王取名阿孟霍特普。还有几位法老,如图特安哈门(Tutankhamen)的名字里也含有“阿蒙”。在第二十一王朝(大约从公元前1085年到950年)时期,阿蒙的大祭司实际上作为国王统治着埃及。在耶利米的时代,阿蒙的女大祭司是由王室的公主来担任的。关于阿蒙拉(Amen-Ra`)重要地位的最好证据也许是卡纳克的阿蒙了。卡纳克是古代底比斯的一部份,虽然已成废墟,依然是古代世界保存下来的最大建筑遗址之一。
藉着应许惩罚阿蒙和法老,上帝预言祂的愤怒将临到埃及的整个宗教和政治体系。
26 我要将他们交付寻索其命之人的手和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与他臣仆的手;以后埃及必再有人居住,与从前一样。这是耶和华说的。”
【本会注释】
本节揭示了上帝惩罚埃及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彻底消灭她,而是要通过降卑而使她悔改。
27 我的仆人雅各啊,不要惧怕!以色列啊,不要惊惶!因我要从远方拯救你,从被掳到之地拯救你的后裔。雅各必回来,得享平靖安逸,无人使他害怕。
【本会注释】
本章在展示了埃及失败的可怕画面以后,给了以色列一个希望的信息。上帝对以色列邻居的惩罚,和对她的惩罚一样,都是为了使她回归上帝。
28 我的仆人雅各啊,不要惧怕!因我与你同在。我要将我所赶你到的那些国灭绝净尽,却不将你灭绝净尽,倒要从宽惩治你,万不能不罚你(不罚你:或作以你为无罪)。这是耶和华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