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365天读经|通读旧约一遍 新约两遍
第18天 创31;诗35;太20

创世记31章

1 雅各听见拉班的儿子们有话说:“雅各把我们父亲所有的都夺了去,并藉着我们父亲的,得了这一切的荣耀(注:“荣耀”或作“财”)。”

2 雅各见拉班的气色向他不如从前了。

3 耶和华对雅各说:“你要回你祖你父之地,到你亲族那里去,我必与你同在。”

4 雅各就打发人,叫拉结和利亚到田野羊群那里来,

5 对她们说:“我看你们父亲的气色向我不如从前了,但我父亲的 神向来与我同在。

6 你们也知道,我尽了我的力量服事你们的父亲。

7 你们的父亲欺哄我,十次改了我的工价,然而 神不容他害我。

8 他若说:‘有点的归你作工价’,羊群所生的都有点;他若说:‘有纹的归你作工价’,羊群所生的都有纹。

9 这样, 神把你们父亲的牲畜夺来赐给我了。

10 羊配合的时候,我梦中举目一看,见跳母羊的公羊都是有纹的、有点的、有花斑的。

11 神的使者在那梦中呼叫我说:‘雅各!’我说:‘我在这里。’

12 他说:‘你举目观看,跳母羊的公羊都是有纹的、有点的、有花斑的;凡拉班向你所做的,我都看见了。

13 我是伯特利的 神,你在那里用油浇过柱子,向我许过愿。现今你起来离开这地,回你本地去吧!’”

14 拉结和利亚回答雅各说:“在我们父亲的家里还有我们可得的分吗?还有我们的产业吗?

15 我们不是被他当作外人吗?因为他卖了我们,吞了我们的价值。

16 神从我们父亲所夺出来的一切财物,那就是我们和我们孩子们的。现今凡 神所吩咐你的,你只管去行吧!”

17 雅各起来,使他的儿子和妻子都骑上骆驼。

18 又带着他在巴旦亚兰所得的一切牲畜和财物,往迦南地他父亲以撒那里去了。

19 当时拉班剪羊毛去了,拉结偷了她父亲家中的神像。

20 雅各背着亚兰人拉班偷走了,并不告诉他,

21 就带着所有的逃跑。他起身过大河,面向基列山行去。

22 到第三日,有人告诉拉班:“雅各逃跑了。”

23 拉班带领他的众弟兄去追赶,追了七日,在基列山就追上了。

24 夜间, 神到亚兰人拉班那里,在梦中对他说:“你要小心,不可与雅各说好说歹!”

25 拉班追上雅各。雅各在山上支搭帐棚;拉班和他的众弟兄也在基列山上支搭帐棚。

26 拉班对雅各说:“你做的是什么事呢?你背着我偷走了,又把我的女儿们带了去,如同用刀剑掳去的一般。

27 你为什么暗暗地逃跑,偷着走,并不告诉我,叫我可以欢乐、唱歌、击鼓、弹琴地送你回去?

28 又不容我与外孙和女儿亲嘴,你所行的真是愚昧!

29 我手中原有能力害你,只是你父亲的 神昨夜对我说:‘你要小心,不可与雅各说好说歹!’

30 现在你虽然想你父家,不得不去,为什么又偷了我的神像呢?”

31 雅各回答拉班说:“恐怕你把你的女儿从我夺去,所以我逃跑。

32 至于你的神像,你在谁那里搜出来,就不容谁存活,当着我们的众弟兄你认一认,在我这里有什么东西是你的,就拿去。”原来雅各不知道拉结偷了那些神像。

33 拉班进了雅各、利亚并两个使女的帐棚,都没有搜出来,就从利亚的帐棚出来,进了拉结的帐棚。

34 拉结已经把神像藏在骆驼的驮篓里,便坐在上头。拉班摸遍了那帐棚,并没有摸着。

35 拉结对她父亲说:“现在我身上不便,不能在你面前起来,求我主不要生气。”这样,拉班搜寻神像,竟没有搜出来。

36 雅各就发怒斥责拉班说:“我有什么过犯,有什么罪恶,你竟这样火速地追我?

37 你摸遍了我一切的家具,你搜出什么来呢?可以放在你我弟兄面前,叫他们在你我中间辨别辨别。

38 我在你家这二十年,你的母绵羊、母山羊没有掉过胎。你群中的公羊,我没有吃过;

39 被野兽撕裂的,我没有带来给你,是我自己赔上。无论是白日,是黑夜,被偷去的,你都向我索要。

40 我白日受尽乾热,黑夜受尽寒霜,不得合眼睡着,我常是这样。

41 我这二十年在你家里,为你的两个女儿服事你十四年,为你的羊群服事你六年,你又十次改了我的工价。

42 若不是我父亲以撒所敬畏的 神,就是亚伯拉罕的 神与我同在,你如今必定打发我空手而去。 神看见我的苦情和我的劳碌,就在昨夜责备你。”

43 拉班回答雅各说:“这女儿是我的女儿,这些孩子是我的孩子,这些羊群也是我的羊群;凡在你眼前的都是我的。我的女儿并她们所生的孩子,我今日能向他们做什么呢?

44 来吧!你我二人可以立约,作你我中间的证据。”

45 雅各就拿一块石头立作柱子,

46 又对众弟兄说:“你们堆聚石头。”他们就拿石头来堆成一堆,大家便在旁边吃喝。

47 拉班称那石堆为伊迦尔撒哈杜他,雅各却称那石堆为迦累得(注:都是“以石堆为证”的意思)。

48 拉班说:“今日这石堆作你我中间的证据。”因此这地方名叫迦累得,

49 又叫米斯巴,意思说:“我们彼此离别以后,愿耶和华在你我中间鉴察。

50 你若苦待我的女儿,又在我的女儿以外另娶妻,虽没有人知道,却有 神在你我中间作见证。”

51 拉班又说:“你看我在你我中间所立的这石堆和柱子。

52 这石堆作证据,这柱子也作证据。我必不过这石堆去害你;你也不可过这石堆和柱子来害我。

53 但愿亚伯拉罕的 神和拿鹤的 神,就是他们父亲的 神,在你我中间判断。”雅各就指着他父亲以撒所敬畏的 神起誓,

54 又在山上献祭,请众弟兄来吃饭。他们吃了饭,便在山上住宿。

55 拉班清早起来,与他外孙和女儿亲嘴,给他们祝福,回往自己的地方去了。


诗篇35篇

〔大卫的诗。〕

1耶和华啊,与我相争的,求你与他们相争;与我相战的,求你与他们相战。

2拿着大小的盾牌,起来帮助我!

3抽出枪来,挡住那追赶我的。求你对我的灵魂说:“我是拯救你的。”

4愿那寻索我命的,蒙羞受辱;愿那谋害我的,退后羞愧。

5愿他们像风前的糠,有耶和华的使者赶逐他们。

6愿他们的道路又暗又滑,有耶和华的使者追赶他们。

7因他们无故地为我暗设网罗,无故地挖坑,要害我的性命。

8愿灾祸忽然临到他身上;愿他暗设的网缠住自己;愿他落在其中遭灾祸!

9我的心必靠耶和华快乐,靠他的救恩高兴。

10我的骨头都要说:“耶和华啊,谁能像你,救护困苦人脱离那比他强壮的,救护困苦穷乏人脱离那抢夺他的?”

11凶恶的见证人起来,盘问我所不知道的事。

12他们向我以恶报善,使我的灵魂孤苦。

13至于我,当他们有病的时候,我便穿麻衣,禁食,刻苦己心,我所求的都归到自己的怀中。

14我这样行,好像他是我的朋友,我的弟兄;我屈身悲哀,如同人为母亲哀痛。

15我在患难中,他们却欢喜,大家聚集;我所不认识的那些下流人聚集攻击我,他们不住地把我撕裂。

16他们如同席上好嬉笑的狂妄人向我咬牙。

17主啊,你看着不理要到几时呢?求你救我的灵魂脱离他们的残害;救我的生命脱离少壮狮子(注:“生命”原文作“独一者”)!

18我在大会中要称谢你!在众民中要赞美你。

19求你不容那无理与我为仇的向我夸耀;不容那无故恨我的向我挤眼。

20因为他们不说和平话,倒想出诡诈的言语害地上的安静人。

21他们大大张口攻击我说:“阿哈!阿哈!我们的眼已经看见了。”

22耶和华啊,你已经看见了,求你不要闭口!主啊,求你不要远离我!

23我的 神、我的主啊,求你奋兴醒起,判清我的事,伸明我的冤!

24耶和华我的 神啊,求你按你的公义判断我,不容他们向我夸耀。

25不容他们心里说:“阿哈,遂我们的心愿了!”不容他们说:“我们已经把他吞了!”

26愿那喜欢我遭难的一同抱愧蒙羞;愿那向我妄自尊大的披惭愧,蒙羞辱;

27愿那喜悦我冤屈得伸的(注:“冤屈得伸”原文作“公义”)欢呼快乐;愿他们常说:“当尊耶和华为大!耶和华喜悦他的仆人平安。”

28我的舌头要终日论说你的公义,时常赞美你。


马太福音20章

1因为天国好像家主清早去,雇人进他的葡萄园做工,

2和工人讲定一天一钱银子,就打发他们进葡萄园去。

3约在巳初出去,看见市上还有闲站的人,

4就对他们说:‘你们也进葡萄园去,所当给的,我必给你们。’他们也进去了。

5约在午正和申初又出去,也是这样行。

6约在酉初出去,看见还有人站在那里,就问他们说:‘你们为什么整天在这里闲站呢?’

7他们说:‘因为没有人雇我们。’“他说:‘你们也进葡萄园去。’

8到了晚上,园主对管事的说:‘叫工人都来,给他们工钱,从后来的起,到先来的为止。’

9约在酉初雇的人来了,各人得了一钱银子。

10及至那先雇的来了,他们以为必要多得,谁知也是各得一钱。

11他们得了,就埋怨家主说:

12‘我们整天劳苦受热,那后来的只做了一小时,你竟叫他们和我们一样吗?’

13家主回答其中的一人说:‘朋友,我不亏负你,你与我讲定的不是一钱银子吗?

14拿你的走吧!我给那后来的和给你一样,这是我愿意的。

15我的东西难道不可随我的意思用吗?因为我作好人,你就红了眼吗? ’

16这样,那在后的将要在前;在前的将要在后了(注:有古卷在此有“因为被召的人多,选上的人少”)。”

17耶稣上耶路撒冷去的时候,在路上把十二个门徒带到一边,对他们说:

18“看哪,我们上耶路撒冷去,人子要被交给祭司长和文士。他们要定他死罪,

19又交给外邦人,将他戏弄、鞭打、钉在十字架上,第三日他要复活。 ”

20那时,西庇太儿子的母亲同她两个儿子上前来拜耶稣,求他一件事。

21耶稣说:“你要什么呢?”她说:“愿你叫我这两个儿子在你国里,一个坐在你右边,一个坐在你左边。”

22耶稣回答说:“你们不知道所求的是什么。我将要喝的杯,你们能喝吗?”他们说:“我们能。”

23耶稣说:“我所喝的杯,你们必要喝;只是坐在我的左右,不是我可以赐的,乃是我父为谁预备的,就赐给谁。”

24那十个门徒听见,就恼怒他们弟兄二人。

25耶稣叫了他们来,说:“你们知道外邦人有君王为主治理他们,有大臣操权管束他们。

26只是在你们中间不可这样。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

27谁愿为首,就必作你们的仆人。

28正如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

29他们出耶利哥的时候,有极多的人跟随他。

30有两个瞎子坐在路旁,听说是耶稣经过,就喊着说:“主啊,大卫的子孙,可怜我们吧!”

31众人责备他们,不许他们做声。他们却越发喊着说:“主啊,大卫的子孙,可怜我们吧!”

32耶稣就站住,叫他们来,说:“要我为你们做什么?”

33他们说:“主啊,要我们的眼睛能看见!”

34耶稣就动了慈心,把他们的眼睛一摸,他们立刻看见,就跟从了耶稣。

创世记31章

提要:1 雅各出于不快悄悄地离去。19 拉结偷走父亲的神像。22 拉班追赶他,26 并责备他。34 拉结隐藏神像的办法。36 雅各对拉班的抱怨。43 拉班与雅各在迦累得立约。


1 雅各听见拉班的儿子们有话说:“雅各把我们父亲所有的都夺了去,并藉着我们父亲的,得了这一切的荣耀(或作:财)。”

【本会注释】

  拉班儿子们的抱怨显然言过其实,因为当雅各离开时拉班仍有羊群(第19节)。拉班的儿子们虽然没有公开指责他,却暗示说他靠欺骗的手段获取财富。他们无法证实他有违约的行为,但他们确信他一定这样做了。


2 雅各见拉班的气色向他不如从前了。

【本会注释】

  雅各无意中听到的话语证实了他从拉班的态度中所观察到的事实。拉班的一切手段,都丝毫不能阻止雅各财产的急剧加增。结果连他们过去虚假的友善关系现在都变成了公然的敌对,在上帝天意的安排下,拉班的态度成为了雅各回乡的动因。雅各坚信现在他该返回父家了。直接来自上帝的信息坚定了这种信念。


3 耶和华对雅各说:“你要回你祖、你父之地,到你亲族那里去,我必与你同在。”

4 雅各就打发人,叫拉结和利亚到田野羊群那里来,

【本会注释】

  雅各和羊群离家有一段距离。他叫妻子到田野来是为了更安全地策划他们的逃离。如果在家里商量,拉班的人可能会偷听到他们的谈话并报告拉班,让他来阻止他们离去。尽管他们十分谨慎,消息仍然在第三天传到了拉班的耳中(第19,22节)。对羊群和牲畜的管理似乎发生了一些改变,因为雅各现在看管着自己的羊群(见创30:35,36),或至少可以接近它们。拉班很可能是因给自己的羊剪羊毛而不在,使雅各能带着他所有的财产逃跑(第1,29节),否则是不可能逃跑的。雅各可能是在给自己的羊剪羊毛的同时,打发他的妻子带来一切所有的,在那里支搭帐棚假装摆设筵席,因为人们在这种场合经常这样做。这样,他为逃跑做了准备,以免提前被人察觉。


5 对她们说:“我看你们父亲的气色向我不如从前了;但我父亲的上帝向来与我同在。

6 你们也知道,我尽了我的力量服事你们的父亲。

7 你们的父亲欺哄我,十次改了我的工价;然而上帝不容他害我。

【本会注释】

  “十次”可能不按字面理解。它也许只是表示一个大概的数目,说明变动的经常性,就象我们所说的“十倍”(参但1:20)。拉班显然想借着不断更改条款限制其最初的协议。雅各只字不提他自己的策略,而将他凭巧计获得的一切都归功于上帝的赐福。这说明他意识到自己采取了不完全诚实的手段。


8 他若说:‘有点的归你作工价’,羊群所生的都有点;他若说:‘有纹的归你作工价’,羊群所生的都有纹。

9 这样,上帝把你们父亲的牲畜夺来赐给我了。

【本会注释】

  雅各或许感到若不是上帝定意要祝福他,他自己的努力将是徒然的。因此,他当然要将其财富的加增归功于上帝慈善的眷佑。他肯定感到他自己的计谋和上帝的赐福是不矛盾的。


10 羊配合的时候,我梦中举目一看,见跳母羊的公羊都是有纹的、有点的、有花斑的。

11 上帝的使者在那梦中呼叫我说:‘雅各。’我说:‘我在这里。’

【本会注释】

  我们无法确知这个梦是与第3节中的简短启示分别赐下的,还是对那个神圣启示更为详细的讲述。有些注释家认为那梦是在雅各最后六年的服务开始时临到他的。还有人认为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梦,雅各将它与伯特利所做的梦结合在一起,现在告诉妻子是为了加深她们的印象。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所启示的信息在生物学方面十分准确,与雅各自己的迷信正好相反(见创30:37-42注释)。


12 他说:‘你举目观看,跳母羊的公羊都是有纹的、有点的、有花斑的;凡拉班向你所做的,我都看见了。

13 我是伯特利的上帝;你在那里用油浇过柱子,向我许过愿。现今你起来,离开这地,回你本地去吧!’”

14 拉结和利亚回答雅各说:“在我们父亲的家里还有我们可得的分吗?还有我们的产业吗?

【本会注释】

  两姊妹虽然相互嫉妒,但对她父亲的行为却表现出了一致的态度。这说明她们的抱怨是真实的。拉班的冷酷和贪得无厌是十分露骨的,甚至连他的女儿也起来反对他。她们抱怨说她们虽然是生而自由,是合法的儿女,但却没有得到任何的产业,而且她们还曾象奴隶一样被出卖。显然,拉班把所有财产都给了儿子们,女儿们什么也没有得到。


15 我们不是被他当作外人吗?因为他卖了我们,吞了我们的价值。

16 上帝从我们父亲所夺出来的一切财物,那就是我们和我们孩子们的。现今凡上帝所吩咐你的,你只管去行吧!”

【本会注释】

  拉结和利亚从丈夫惊人的成功中意识到上帝的作为。她们与父亲的疏远虽然是令人遗憾的,但他的吝啬与卑鄙使这样的反应即使不是无法避免,也是可以理解的。另一方面,她们感到自己和她们的丈夫,就是她们孩子的父亲,已经紧密而温柔地结合在了一起了。她们与他同命运,共呼吸。两姊妹第一次表现出一致的意见。拉结刚刚成为一个儿子的母亲。这可能缓解了二人在婚姻生活头几年所存在的紧张和嫉妒。


17 雅各起来,使他的儿子和妻子都骑上骆驼,

18 又带着他在巴但亚兰所得的一切牲畜和财物,往迦南地、他父亲以撒那里去了。

19 当时拉班剪羊毛去了,拉结偷了她父亲家中的神像。

【本会注释】

  拉班离家出去可能在雅各叫他妻子到田野去之前,而不是在他们决定离开哈兰之后。拉结得以偷取她父亲的神像说明拉班在她离去时并不在家。雅各知道他的岳父将参加剪羊毛和通常与此相关的欢宴要化好几天时间(见撒上25:4,11;撒下13:23),朋友们经常被邀请参加筵席。我们无法确知到底是雅各没有受到邀请,还是由于他们之间的矛盾,他谢绝了拉班的邀请。但这确实为他的顺利逃跑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

  “神像”(teraphim,见士17:5;18:14等),通常是一些小(第34节)的偶像,偶尔也有较大的,一般是用木头制成的(撒上19:13-16)。近东的考古发掘发现了大量用木头、泥土和贵重金属制成的神像。有些为男性神祗,但大多数都是5至8厘米长的女神小雕像。它们被用作家庭神像或随身携带的护身符。由于它们大都为性征突出的裸体女神,很可能被认为是促进生育能力的神,所以拉结特别喜欢它们。从美索不达米亚的努斯发掘出来的楔形文字文献显示,家庭神像只有当父亲去世时家中确实没有亲生儿子时才能由养子继承。如果一个人有儿子,他的神像就不能传给女儿。因此,拉结没有权利占有她父亲的家神,正如雅各承认的那样(创31:32)。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努斯发现的文献表明,在先祖时代,拥有拉班这样的家庭神像意味着拥有家产的继承权(ANET,第219,220页)。所以拉班急于要把它们拿回来(见第30,33-35节)。


20 雅各背着亚兰人拉班偷走了,并不告诉他,

【本会注释】

直译为他“欺骗了亚兰人拉班的心”或他“瞒骗了拉班”(英文RSV版)。


21 就带着所有的逃跑。他起身过大河,面向基列山行去。

【本会注释】

  大河。即幼发拉底河(王上4:21;拉4:10,16)。我们不知道雅各是如何带着他的羊群渡过幼发拉底河的,特别是在春季(创31:19)。当然这里沿河两岸有许多地方浅滩。雅各的第一个目的地基列,是雅姆克河谷南部的多山地带。拉班就是在基列赶上了他的。雅各在此场合下起了基列(迦累得)(第47节)这个名字。其原来的名称不为人知。

雅各逃亡和与以扫和好的行程

  1. 雅各从别是巴出发经过了伯特利,可能渡过了约旦河沿着大路来到大马士革。

  2. 他继续向北经过了哈马(哈玛特)、阿勒坡,最终到达哈兰。

  3. 二十年后,在回家的路上,他被拉班在靠近玛哈念的地方追上。

  4. 雅各在玛哈念附近见了一个异象,为他与以扫见面的前夕在毗努伊勒所经历的严峻考验做好思想准备。

  5. 雅各从毗努伊勒迁移到了示剑,以扫返回希伯仑。


22 到第三日,有人告诉拉班,雅各逃跑了。

23 拉班带领他的众弟兄去追赶,追了七日,在基列山就追上了。

【本会注释】

  由于拉班在雅各逃跑两三天后才得到消息(第22节),所以花了七天的时间追赶。二人似乎是在雅各离开哈兰九或十天后才相遇的。基列的山地离哈兰有440多公里,大约是骆驼快行七天的路程。这正是拉班所花费的时间。但这样短的时间绝对不可能赶着羊群和牲畜行走如此长的一段距离,因为它们每天行走的路程超不过15或16公里。拉班在听到他们逃跑的消息后显然没有立即追赶。他知道雅各行进的速度一定很慢(创33:13,14),因此不需要着急。由于拉结偷取了她父亲的家庭神像,她一定是从哈兰动身的,因她父亲的家在那里(创29:4,5)。拉班知道他的偶像被偷,说明他在追赶雅各之前回过家。他可能完成了剪羊毛的工作,结束了相关的欢宴,安排好照料雅各在离开哈兰时所留下的羊群。从他得知雅各逃跑的消息到他自己出发,也可能有三十多天时间。


24 夜间,上帝到亚兰人拉班那里,在梦中对他说:“你要小心,不可与雅各说好说歹。”

【本会注释】

  上帝以出乎意料的方式实现了二十年前对雅各的应许(创28:15,20,21)。上帝在梦中向一个拜偶像的人亲自显现是很不寻常的。拉班曾通过他的祖父拿鹤以及亚伯拉罕的仆人以利以谢了解到了亚伯拉罕的宗教(创24:31,50),后来又与自己的外甥长期相处,所以他认出在他赶上雅各的前夕与他梦中说话的乃是真神(第29节)。

  说好说歹。直译为“从好到歹”,是一句谚语(创24:50;撒下13:22)。不论是用武力还是用利诱,拉班都不得勉强雅各回去。


25 拉班追上雅各。雅各在山上支搭帐棚;拉班和他的众弟兄也在基列山上支搭帐棚。

26 拉班对雅各说:“你做的是什么事呢?你背着我偷走了,又把我的女儿们带了去,如同用刀剑掳去的一般。

27 你为什么暗暗的逃跑,偷着走,并不告诉我,叫我可以欢乐、唱歌、击鼓、弹琴地送你回去?

【本会注释】

  拉班赶上了雅各。他摆出一幅深受委屈和伤害的父亲的样子。难道雅各不知道拉班是多么容易强迫他回哈兰吗?拉班之所以能够与雅各说话而没有报复他,完全是他列祖的上帝昨夜干涉的结果。但雅各渴望回家,为什么要偷岳父的神象呢?这是拉班唯一正当的理由,是一支锋利的矛。雅各可能劝过岳父放弃异教的神,指出偶像的虚妄,要他接受真宗教。而现在他自己似乎很在意拉班的家庭神像,不愿舍下它们离开哈兰。拉班是否担心雅各想借此得到他其余的财产呢(见19节注释)?


28 又不容我与外孙和女儿亲嘴?你所行的真是愚昧!

29 我手中原有能力害你,只是你父亲的上帝昨夜对我说:‘你要小心,不可与雅各说好说歹。’

30 现在你虽然想你父家,不得不去,为什么又偷了我的神像呢?”

31 雅各回答拉班说:“恐怕你把你的女儿从我夺去,所以我逃跑。

32 至于你的神像,你在谁那里搜出来,就不容谁存活。当着我们的众弟兄,你认一认,在我这里有什么东西是你的,就拿去。”原来雅各不知道拉结偷了那些神像。

【本会注释】

  就不容谁存活。雅各以惧怕作为他秘密仓促离去的托词,这是一个诚实而坦率的表白。对于偷窃的指控,雅各自愿服从美索不达米亚律法的规定。这种规定对某些偷窃行为,包括偷窃圣物处以死刑(《汉穆拉比法典》,第六条)。

  当着我们的众弟兄。指拉班的亲戚(第23节),因婚姻而成为雅各的弟兄。


33 拉班进了雅各、利亚,并两个使女的帐棚,都没有搜出来,就从利亚的帐棚出来,进了拉结的帐棚。

【本会注释】

  从这节经文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习俗。不仅丈夫和妻子有各自的帐棚,而且每个偏房也都有自己单独的帐棚。


34 拉结已经把神像藏在骆驼的驮篓里,便坐在上头。拉班摸遍了那帐棚,并没有摸着。

【本会注释】

  根据现代的相应物品来判断,妇女的马鞍可能是用柳条编成的,象一个篮子或摇篮。底部有一个毯子,上面用一个遮篷和帘子来遮挡风、雨和太阳。光线通过旁边的空隙进入里面。拉结以巧计和欺骗来掩盖她的偷窃行为,证明自己真是拉班的女儿。她丈夫的宗教对她品格的影响是何等少啊!当然,他自己肯定也不是一个德行的典范。


35 拉结对她父亲说:“现在我身上不便,不能在你面前起来,求我主不要生气。”这样,拉班搜寻神像,竟没有搜出来。

【本会注释】

  我不能起来。东方人的习俗和礼仪要求任何年龄和地位的儿女在父母面前都要起立(利19:32;王上2:19)。因此,拉结的借口是没有什么理由的。

  身上不便。是对月经的委婉说法(参创18:11)。在后来摩西的律法中算为仪文上的不洁净(利15:19)。从这节经文中可以看出,至少在亚兰人中,这一律例在摩西律法颁布之前就已生效了。拉班之所以没有要求拉结站起来,以便搜查“骆驼的驮篓”,可能是因为怕被弄脏。

  没有搜出来。这句话重复了三次,强调了拉班搜得彻底和拉结藏得成功。


36 雅各就发怒斥责拉班说:“我有什么过犯,有什么罪恶,你竟这样火速地追我?

【本会注释】

拉班知道他的家庭神像是在雅各离去时失踪的。虽然有前夜的梦,他还是想使雅各处于被动的地位。雅各主动提出将任何被发现有罪的人交给拉班处置(第32节)。拉班可能希望将件事的责任直接或间接地推给他,所以就一再催逼,或许能因此使雅各返回。拉班似乎知道如果雅各有罪,将使上帝的保护之手从他身上撤回。随着拉班的指控落空,雅各不再被动了。他现在反过来向软了下来的拉班发出指控。他为拉班的服务是无可指摘的,拉班本人也无法否认这一点(第43节)。


37 你摸遍了我一切的家具,你搜出什么来呢?可以放在你我弟兄面前,叫他们在你我中间辨别辨别。

38 我在你家这二十年,你的母绵羊、母山羊没有掉过胎。你群中的公羊,我没有吃过;

39 被野兽撕裂的,我没有带来给你,是我自己赔上。无论是白日,是黑夜,被偷去的,你都向我索要。

【本会注释】

  雅各抱怨拉班让他赔偿因野兽和盗贼而损失的牲口是有法律依据的。这种做法有违于美索不达米亚的古代律法,正如《汉穆拉比法典》(第267条)所说明的,牧人只有因自己的疏忽造成这种损失时才予以赔偿。


40 我白日受尽干热,黑夜受尽寒霜,不得合眼睡着,我常是这样。

41 我这二十年在你家里,为你的两个女儿服事你十四年,为你的羊群服事你六年,你又十次改了我的工价。

42 若不是我父亲以撒所敬畏的上帝,就是亚伯拉罕的上帝与我同在,你如今必定打发我空手而去。上帝看见我的苦情和我的劳碌,就在昨夜责备你。”

【本会注释】

  以撒所敬畏的。雅各在提到“亚伯拉罕的上帝”以外又加上这句话,似乎有点奇怪,因为所指的显然是同一位上帝。这可能是由于亚伯拉罕的宗教经验对他来说,不象他父亲以撒的经验那样现实。亚伯拉罕早已去世了,而以撒还活着而且依然“敬畏”上帝。这里和53节中所用的“敬畏”说明以撒宗教信仰的虔诚给雅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就在昨夜责备你。雅各指出上帝借着昨夜在梦中对拉班的警告,已经对他们之间所发生的事作出了裁决。雅各虽然没有明说,但可能从上帝替他所进行的干涉中,看出上帝认可他为增加自己的财产所做的一切。他可能认为自己只不过是以诡诈对付诡诈,以欺骗对付欺骗而已,所以拉班无权惩罚他或指望得到赔偿。岳父对他的苛刻,可以适当减轻雅各行为的罪责。但上帝保护他免遭报复,并不证明他的行为是清白的(箴20:22;罗12:17;帖前5:15)。


43 拉班回答雅各说:“这女儿是我的女儿,这些孩子是我的孩子,这些羊群也是我的羊群;凡在你眼前的都是我的。我的女儿并她们所生的孩子,我今日能向他们做什么呢?

【本会注释】

  拉班间接地承认雅各所说的是事实,并且承认他没有任何理由抱怨他。他只能接受现状,与女儿等分离。但他傲慢的精神再次暴露,说雅各的财产是他的。对于雅各二十年的辛劳,拉班没有说一句肯定或感激的话。相反地,他却以一位豪爽高尚的恩人自居,表白自己总想宽宏大量地对待他的亲人。


44 来吧!你我二人可以立约,作你我中间的证据。

【本会注释】

  拉班怀着这样的心情提出订立一个正式的友好条约。这也可能是他担心雅各会与以扫和好,一起来报复他(第52节)。订立的方式可能如美索不达米亚人通常所做的那样,写在楔形文字的泥版上,由双方和他们的亲戚签字盖章。


45 雅各就拿一块石头立作柱子,

【本会注释】

  雅各立刻立了一块与他在伯特利所立类似的石碑(创28:18),表明他赞成拉班的提议。双方的人也都参与采集用作立约之餐桌的石头。


46 又对众弟兄说:“你们堆聚石头。”他们就拿石头来堆成一堆,大家便在旁边吃喝。

47 拉班称那石堆为伊迦尔撒哈杜他,雅各却称那石堆为迦累得(都是以石堆为证的意思)。

【本会注释】

  两个名称,一个是亚兰语、一个是希伯来语,都是“以石堆为证”的意思。已知最早的圣经外亚兰文碑铭不能追溯到雅各的时代,而只能追溯到较后的年代。但这并不证明公元前十七世纪时不存在亚兰语。这种语言存在的最早非圣经证据,是在叙利亚的古乌加利字母楔形文字泥版中发现的几个亚兰文词语,其年代被鉴定为公元前十五世纪。因此,我们的圣经含有已知最古老的被证实的亚兰文词语。两个人都用自己的语言给这个纪念碑起了一个名字。这两个名字的意思是一样的。这里后来成为以色列人的领土,所以希伯来语的名称基列(迦累得)就被沿用下来。它不仅包括基列山本身,而且包括约但河东雅姆克河和雅博河之间所有多山的高原地区。


48 拉班说:“今日这石堆作你我中间的证据。”因此这地方名叫迦累得,

49 又叫米斯巴,意思说:“我们彼此离别以后,愿耶和华在你我中间鉴察。

【本会注释】

  米斯巴。这里还有一个名称,意思是“了望塔”。后来它成为一个城镇的名称,其来源就是从拉班和他亲戚立为证的石堆(士10:17;11:11,29,34)。这个城镇曾一度是士师耶弗他的住处(士11:34)。

  耶和华……鉴察。拉班虽然呼吁天上的守望者耶和华来保护他的女儿,但这并不表明他接受耶和华作为他权利的代表。拉班有他自己宗族对神祗的观念,但他至少愿意在迦南而不是在哈兰承认雅各之上帝的能力。他还能做什么呢?特别是昨夜的梦之后。他这样说也许是认为只有耶和华才能约束雅各的良知。


50 你若苦待我的女儿,又在我的女儿以外另娶妻,虽没有人知道,却有上帝在你我中间作见证。”

【本会注释】

  拉班虽然很自私,但他作父亲的本能使他关心他女儿的福利和未来。鉴于拉班自己的行为(第15节),这似乎有点奇怪。他曾亲自促成雅各的多妻。但那都是自家人。如果雅各要另外娶妻,那么本属于他女儿和她们孩子的爱和产业就会减少了。拉班毕竟是一个具有占有欲的人。


51 拉班又说:“你看我在你我中间所立的这石堆和柱子。

【本会注释】

  倘若他们中的一方将来想要报复对方的话,这石堆和柱子就让他们想起他们之间的友好条约。这件事化解了双方的敌意。对这件事的回忆也将制止任何可能发生的报复。从拉班的角度来看,他是作出了极大的让步,才让雅各毫无损伤地离去的,因为雅各财富与势力的迅速加增,以及他与以扫和好的可能性,使得今后战胜雅各的前景变得着十分暗淡。拉班很想让雅各感受到他的宽宏大量。


52 这石堆作证据,这柱子也作证据。我必不过这石堆去害你;你也不可过这石堆和柱子来害我。

53 但愿亚伯拉罕的上帝和拿鹤的上帝,就是他们父亲的上帝,在你我中间判断。”雅各就指着他父亲以撒所敬畏的上帝起誓,

【本会注释】

  根据士24:2以及拉班家中的偶像(创31:30,35),我们得知亚伯拉罕在美索不达米亚的亲戚敬拜其他的神。所以“拿鹤的上帝”可能不是耶和华。但我们也知道拿鹤在拜偶像的同时也“喜爱有关真神的知识和崇拜”(《先祖与先知》171页)。动词“判断”是复数形式,似乎说明拉班指的是两个神。但希腊文七十士译本、别西大译本和拉丁文通行本将“判断”译为单数形式,认为亚伯拉罕的上帝和拿鹤的上帝指的是同一位神。现在必须分手了,拉班似乎要和雅各修好,就提醒对方他们的祖父亚伯拉罕和拿鹤以及曾祖父他拉都是敬拜同一位上帝的。

  以撒所敬畏的上帝。见42节注释。摩西加上了这句话可能要说明雅各是凭着耶和华,而不是拿鹤的什么神“起誓”的。


54 又在山上献祭,请众弟兄来吃饭。他们吃了饭,便在山上住宿。

【本会注释】

  似乎只有雅各参加了献祭仪式。他认为这是认可盟约所不可或缺的。拉班只是个旁观者,但他却参加了雅各所预备的礼节性筵席。


55 拉班清早起来,与他外孙和女儿亲嘴,给他们祝福,回往自己的地方去了。

【本会注释】

  与他外孙和女儿亲嘴。拉班在离去时没有象他在第一次遇见雅各时那样与他亲嘴(创29:13)。拉班和雅各虽然彼此是和气分手,不是作为敌人分开的,但他们也算不上好朋友。

  给他们祝福。拉班可能由于所立的约,所参加的筵席,或想到要与女儿分离,而表现出了他本性中善良的一面。他在告别时对他们的祝福中流露出他的情感。拉班就这样从圣经的记载中消失了。在迦南居住的一家人与他们在美索不达米亚的亲戚之间的一切联系也就此结束了。


诗篇35篇

序言——这是一首咒诅诗歌(见本书第624页)。诗人在受到恩将仇报的故友迫害时,发出了伤心的呼求。本诗分为三段,每段都以感恩结束:一,1-10节,是祷告;二,11-18节,描写仇敌;三,19-28节,求上帝干预。有人认为本诗的背景可能是押沙龙的叛乱,特别是亚希多弗和他同伙的表现。

关于本诗的题记,见本书第616,627页(《诗篇》序言)。


大卫的诗。

1 耶和华啊,与我相争的,求你与他们相争!与我相战的,求你与他们相战!

【本会注释】

相争(rib)。也是“相战”的词根。见rib在诗43:1;撒上24:15里的用法。诗人呼求上帝保护他对付诬告他的人。


2 拿着大小的盾牌,起来帮助我。

【本会注释】

诗3:3里是小盾牌;在诗5:12里是大盾牌(又见诗18:2注释)。这里指完全的防护。


3 抽出枪来,挡住那追赶我的;求你对我的灵魂说:我是拯救你的。

【本会注释】

挡住那追赶我的(segor)。变动其元音就成了名词sagar,意思是两刃的剑,希腊语是sagaris。本节是用人的语言把上帝描绘为站在诗人一边的战士。

灵魂。就是“我”(见诗16:10注释)。


4 愿那寻索我命的,蒙羞受辱!愿那谋害我的,退后羞愧!

【本会注释】

在咒诅诗中,诗人的理由往往与上帝正义的事业联系在一起(见诗40:14,15;见本书第624页)。


5 愿他们象风前的糠,有耶和华的使者赶逐他们。

【本会注释】

像……糠。见诗1:4注释。

耶和华的使者。参王下19:35。


6 愿他们的道路又暗又滑,有耶和华的使者追赶他们。

【本会注释】

仇敌会从又暗又滑的山坡上往下逃跑。


7 因他们无故的为我暗设网罗,无故的挖坑,要害我的性命。

【本会注释】

见诗7:15;9:15注释。


8 愿灾祸忽然临到他身上!愿他暗设的网缠住自己!愿他落在其中遭灾祸!

【本会注释】

泛指诗人的仇敌。详见诗9:15,16。


9 我的心必靠耶和华快乐,靠他的救恩高兴。

【本会注释】

我的心。就是“我”(见诗16:10注释)。诗人的欢乐不是因为仇敌的消灭,而是上帝的干预。


10 我的骨头都要说:耶和华啊,谁能象你救护困苦人脱离那比他强壮的,救护困苦穷乏人脱离那抢夺他的?

【本会注释】

我的骨肉。指全身快乐。


11 凶恶的见证人起来,盘问我所不知道的事。

【本会注释】

凶恶的见证人 。英文KJV版为“虚伪的见证人”。第11-18节描写诗人的仇敌。

盘问我 。英文KJV版为“指控我”。


12 他们向我以恶报善,使我的灵魂孤苦。

【本会注释】

孤苦。指“丧失子女”。感人地描写了丧失亲人者。诗人觉得在这个世界里十分孤单(见诗38:11注释)。


13 至于我,当他们有病的时候,我便穿麻衣,禁食,刻苦己心;我所求的都归到自己的怀中。

【本会注释】

麻衣。送葬者所穿的。

刻苦己心。诗人为那些现在成为他的仇敌的人伤心,祈祷和禁食。这些人恩将仇报。

我所求的都归到自己的怀中。诗人希望他为仇敌的祈祷得到应允,证明他对待他们的真诚态度。


14 我这样行,好象他是我的朋友,我的弟兄;我屈身悲哀,如同人为母亲哀痛。

【本会注释】

希伯来人哀悼的方式包栝不洗脸,不剃胡须(见撒下19:24)。诗人的悲伤完全是对待亲人的态度。


15 我在患难中,他们却欢喜,大家聚集。我所不认识的那些下流人聚集攻击我;他们不住的把我撕裂。

【本会注释】

患难。直译是“失足”。诗人失足的时候,他的仇敌十分快乐,联合起来对付他,防止他再站起来。

下流人(nekim)。“被打败的人”。可能指比诗人弱的人。他们也加入攻击他的行列里。

撕裂。诽谤的舌头就像野兽的利齿,会撕裂它们的猎物。


16 他们如同席上好嬉笑的狂妄人向我咬牙。

【本会注释】

席上好嬉笑的狂妄人。原文含义不明。七十士译本为,“他们诱惑我,嘲笑我”。

咬牙。见伯16:9;太13:42,50。


17 主啊,你看着不理要到几时呢?求你救我的灵魂脱离他们的残害!救我的生命(生命:原文作独一者)脱离少壮狮子!

【本会注释】

到几时呢?见诗13:1注释。

生命(yechidah)。见诗22:20注释。

狮子。诗人经常把仇敌比作狮子(见诗10:9;17:12;22:13)。


18 我在大会中要称谢你,在众民中要赞美你。

【本会注释】

本诗的第二段和第一段一样(见第10节),都是以庄严的感恩结束。


19 求你不容那无理与我为仇的向我夸耀!不容那无故恨我的向我挤眼!

【本会注释】

诗人在整首诗中都为自己的清白辩护。有人认为耶稣曾引用这句话:“他们无故恨我”(约15:25)。这句话还出现在诗69:4里。严格地说,本诗不是弥赛亚诗歌,而诗69篇则显然是弥赛亚诗歌,所以主耶稣比较可能是引用后一篇。


20 因为他们不说和平话,倒想出诡诈的言语害地上的安静人。

21 他们大大张口攻击我,说:啊哈,啊哈,我们的眼已经看见了!

【本会注释】

仇敌们看见诗人完全失败,觉得自己达到了目的。


22 耶和华啊,你已经看见了,求你不要闭口!主啊,求你不要远离我!

【本会注释】

你已经看见了。参“你看着不理,要到几时呢?”(第17节)。从这里起,诗句就显得比较安静了。

求你不要闭口。直译是,“求你不要不听”(见诗28:1注释)。


23 我的上帝我的主啊,求你奋兴醒起,判清我的事,伸明我的冤!

24 耶和华我的上帝啊,求你按你的公义判断我,不容他们向我夸耀!

25 不容他们心里说:啊哈,遂我们的心愿了!不容他们说:我们已经把他吞了!

【本会注释】

直译是:“啊哈,我的灵!”。


26 愿那喜欢我遭难的一同抱愧蒙羞!愿那向我妄自尊大的披惭愧,蒙羞辱!

27 愿那喜悦我冤屈得伸的(冤屈得伸:原文作公义)欢呼快乐;愿他们常说:当尊耶和华为大!耶和华喜悦他的仆人平安。

【本会注释】

欢呼快乐。因为诗人的事业得到了维护。

平安(shalom)。诗歌的结束是胜利的主调,与开始时完全不同。


28 我的舌头要终日论说你的公义,时常赞美你。

【本会注释】

论说(hagah)。指若有所思时的轻声说话。在诗1:2节被译为“思想”。

你。指上帝的拯救,而不是诗人的拯救。思考上帝的良善,会把我们的思想从自己身上转移。

终日。即不间断地。“要不住地赞美和祈祷。”(亨利·范戴克)


马太福音20章

提要:1基督用葡萄园中的工人的明喻,说明上帝并不欠任何人的债:17预言他的受难:20藉着回答西庇太儿子的母亲教导他的门徒们要谦卑:30治好两个瞎子。


在葡萄园做工的比喻

太20:1 “因为天国好象家主清早去雇人进他的葡萄园做工,

【本会注释】

因为。[葡萄园中的工人,太20:1-16。关于比喻见本册注释原文第203-207页。] 太19:30和20:1之间的章节划分造成的中断,使人看不清这两章之间在时间和主题上的紧密联系了。耶稣与那个富足的少年官的交谈(太19:16-22),以及他随后与门徒们的讨论,导致他讲了这个葡萄园中的工人的比喻。实际上,这个比喻特别为要说明太19:30所讲述的真理,为了予以强调,在这个比喻的结尾重复了那个真理(太20:16)。紧接在叙述葡萄园作工的比喻前后的这个重复强调了这个比喻特意要教导的教训(见《路》第二十八章)。

讲这个比喻也是响应门徒们提出的问题:“将来我们要得什么呢?”(太19:27)。因为他们已经“撇下所有的”来跟从耶稣了,所以他们就希望能得到奖赏作为他们牺牲的补偿。耶稣保证了这种奖赏(第28,29节),但同时这种奖赏还配有一个警告,大意是他们不要以为仅仅因为自己是先跟从耶稣的,所以就可以指望比天国要接受的其他国民得到更大的奖赏和尊荣。葡萄园中的工人的比喻中,耶稣阐明了上帝对待那些献身服侍他之人的方式以及他们蒙奖赏的根据(见《路》第二十八章)。该比喻的教导是,他们必得到不比别人多也不比别人少的奖赏,因为天国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天国。见对太3:2;4:17;5:2;路4:19的注释。

好像。这是一个常见的惯用语,用来引入一个比喻。关于解释比喻的原则,见本册注释原文第204页。

家主。希腊文oikodespotēs,即,“户主”(见对路2:29的注释)。在这种情况下,“家主”就是物主(见太20:15)。

清早。希腊文hama prōï(见对可1:35的注释),在黎明时分。

雇人。在东方国家,做散工人的至今仍聚集在市场里,他们在那里等人雇用。

他的葡萄园。先知以赛亚曾说到以色列是主的葡萄园(见赛5:1-7)。


太20:2 和工人讲定一天一钱银子,就打发他们进葡萄园去。

【本会注释】

和工人讲定。在东方国家,在涉及商品和服务的所有交易中人们都基本愿意讨价还价。见对约9:4的注释。

一钱银子。希腊文dēnarion,罗马便士denarius,重约0.125金衡盎司,或3.89克(见本册注释原文第49页)。其价值相当于现今的“美分”(虽然只是一美元的一小部分)。可是,那时它比现在有更大的购买力,因为它代表普通劳工通常的日工资。那时的工作日是从黎明到黄昏。


太20:3 约在巳初出去,看见市上还有闲站的人,

【本会注释】

巳初。即,约上午9:00(见本册注释原文第50页)。

闲站。见第6,7节。

市上。见对太11:16;可7:4的注释。市场可能位于该镇或城中任何一条容易到达的街道,或者在该城的城门内。


太20:4 就对他们说:‘你们也进葡萄园去,所当给的,我必给你们。’他们也进去了。

【本会注释】

所当给的。即,公平,与这些人的工作时间成比例。在这种情况下,这日晚些时候受雇的人就不讲价还价了。他们没有问任何问题,而是照雇主的吩咐去了,相信他的应许和他的公平意识。


太20:5 约在午正和申初又出去,也是这样行。

【本会注释】

午正和申初。即,在中午,又在下午3:00。


太20:6 约在酉初出去,看见还有人站在那里,就问他们说:‘你们为什么整天在这里闲站呢?’

【本会注释】

酉初。即,约下午5:00。约在下午五点去作工的人到黄昏只能工作很短的时间(见第12节;另见对第2节的注释),而且是在那天最舒适的部分。

你们为什么整天在这里闲站呢。该比喻的上下文表明当前述工人早些时候被雇用时,这些人并不是一直呆在市场里,他们也没有拒绝过物主以前的邀请,见《路》第二十九章)。


太20:7 他们说:‘因为没有人雇我们。’他说:‘你们也进葡萄园去。’

【本会注释】

没有人。多半是那天晚些时候,也许是一整天。

所当给的。见对第4节的注释。


太20:8 到了晚上,园主对管事的说:‘叫工人都来,给他们工钱,从后来的起,到先来的为止。’

【本会注释】

到了晚上。很可能约在黄昏时分(见对第12节的注释)。

园主。即,“家主”(见对第1节的注释)。

叫工人都来。似乎他们一直工作到被管事的叫来,就是受家主委托作监工的人。

给他们工钱。依照旧约圣经(见利19:13),雇主必需在每天结束时与散工结帐。这个明智的规定原是要帮助防止缺德的雇主推迟或不付工资。

从后来的起。这似乎不可能是习惯的作法,但是对这个比喻的教训来说,这个程序却是必需的。要是工人们按照他们受雇的次序来领工资的话,很可能就不会发生最先受雇的那些人感到不满意的事了。该比喻的教训排除了某些人提出的意见,认为这些曾“整天劳苦受热”的人,并没有像他们应该的那样殷勤工作,而且“园主”寻求给他们一个教训。


太20:9 约在酉初雇的人来了,各人得了一钱银子。

【本会注释】

一钱银子。见对第2节的注释。


太20:10 及至那先雇的来了,他们以为必要多得;谁知也是各得一钱。

【本会注释】

那先雇的。这些人代表那些指望并要求优惠待遇的人,因为认定自己做了更大的牺牲和更殷勤的服务。他们也代表曾最先接受上帝的呼召到他的葡萄园作工的犹太人(见《路》第二十八章;本注释第四册原文第26-32页)。


太20:11 他们得了,就埋怨家主说:

【本会注释】

埋怨。或,“抱怨”。门徒们既认为自己是“首先”的(见对太18:1的注释),无疑就看出耶稣此时在某种程度上也提到他们就是那些爱埋怨的人(见太19:27,30)。至少,他们没有以那日后来蒙召之人的信靠的精神接受在主的“葡萄园”中服务(见对太20:4的注释)。

家主。见对第1节的注释。


太20:12 ‘我们整天劳苦受热,那后来的只做了一小时,你竟叫他们和我们一样吗?’

【本会注释】

和我们一样。既目睹了家主对所有别的工人的慷慨,先雇的那些人自然就认为他们应得到更多。他们可能推想如果一个人“只做了一小时”就配得一便士denarius,那他们就得12便士了。他们指望得到更多,是因为他们不明白那天的工资是根据什么支付的(见对第15节的注释)。

热。希腊文kauson,“[太阳的]炎热”或者“[风的]灼热”。Kausōn在后一种意义上被用在七十士译本中,表示从沙漠地区刮来的热辣的空气(见对耶18:17的注释)。


太20:13 家主回答其中的一人说:‘朋友,我不亏负你,你与我讲定的不是一钱银子吗?

【本会注释】

其中的一人。显然是那群人的发言人(参太19:27的注释)。

朋友。家主以一种和善的方式回答。先来的工人控告他对待他们不公平,但他说明自己的行动完全是慷慨的问题而不是公平赏罚的问题(见第14,15节)。

与我讲定的。先来的工人曾自愿商定工价,并没有正当的理由进行抱怨。家主已经付了他们所要求的与他讲定的工资。


太20:14 拿你的走吧!我给那后来的和给你一样,这是我愿意的。

【本会注释】

拿。直译是,“提起来”。

我愿意给。即,“给……是我愿意的”。在这里“愿意”这个词意味着意志而不只是意向。


太20:15 我的东西难道不可随我的意思用吗?因为我作好人,你就红了眼吗?’

【本会注释】

难道不可。家主并不是指任何法律规定,而只是问:“难道不许我去做我自己愿意的事吗?”

我的意思。或,“我所愿望的”(见对第14节的注释)。显然,家主曾极其重视能获得更多的帮助,以便把收成尽量收集起来。在如此需要帮助时,那最后一群工人积极肯干似乎拨动了他相应的心弦。他认为他们的积极肯干是一种支持,现在他表达的是对这种支持的感激。

你就红了眼吗。这些人并没有做的多过他们所讲定的,所以就没有资格指望任何特别的补偿(见对路17:10的注释)。不像钦定本这样的直译,修正标准译本把本节最后一个子句译成了一个英语成语:“你嫉妒我的慷慨吗”?关于成语“红了眼”,见对太6:22-24的注释。

因为我作好人。他们曾控告他偏爱人,并且含蓄地控告他伤害了个人。家主说明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公平或不公平的问题,而是慷慨的问题。他已经公平地对待了所有雇来帮工的人,难道他不可以选择多做一点儿吗?耶稣在这里清楚地说明了神圣的恩宠并不是挣来的,像拉比们所教导的一样。基督徒工人并不跟上帝讨价还价。如果上帝只是根据严格的公平对待人,那么就永远没有人配得上天无比慷慨的奖赏和永恒了。上帝对人工作的评价,并不根据学识、地位、才干、时间的长短、工作的数量、或可见的成果,而是根据我们开始从事指定任务的积极肯干的精神(见《路》第二十八章),以及我们用以从事这些任务的忠信诚实(见《路》第二十八章)。


太20:16 这样,那在后的,将要在前;在前的,将要在后了。(有古卷在此有:因为被召的人多,选上的人少。)”

【本会注释】

在后的将要在前。见对太19:30;20:1的注释。

被召的人多。见对太22:14的注释。原文证据支持(参本册注释原文第146页)省略这些话和本节其余的内容。


耶稣第三次预言受难和复活

太20:17 耶稣上耶路撒冷去的时候,在路上把十二个门徒带到一边,对他们说:

【本会注释】

上耶路撒冷去。[耶稣预言他的死,太20:17-19=可10:32-34=路18:31-34。主要的注释在:马太福音。] 福音作者们再三地说到耶稣自从最后离开加利利后,正在上耶路撒冷去的途中(见对太19:1,2;路9:51的注释)。在他地上一生的这最后数月中,耶稣曾多次进出耶路撒冷和犹太地,但主要致力在撒玛利亚和比哩亚传道。现在很可能是公元31年的三月底或四月初。耶稣在逾越节前于星期五到达了伯大尼(见约12:1;《历》第六十二章)。

无疑,太20:17-28的事件发生在在抵达耶利哥前的路上。从在此点低于地中海平面约1,000英尺的约旦河流域,实际上是“上到耶路撒冷”,因为耶路撒冷高于海平面2,500多英尺(见对可10:46;路10:30的注释)。但是犹太人说“上耶路撒冷去”不只在地理的意义上;这种表达方式还表明耶路撒冷是犹太民族生活的中心,是他们寻求领导的地方。因为不久之后逾越节就要开始了,所以“上耶路撒冷”去的所有道路,无疑都群集了到该城去参加崇祀的旅客们。

把十二个门徒。耶稣曾一直独自走在门徒们前面,他的行为使他们充满了敬畏和担心(见《历》第六十章;见对可10:32的注释)。马可福音中的记载较之马太福音更为详尽而生动。

到一边。即,远离到耶路撒冷朝圣的别的徒步旅行者们,很可能也离开那十二个人之外的别的门徒们,他们无疑是陪伴耶稣往耶路撒冷去的。这个场合给出的指示是只给门徒的核心成员的。但是就连那十二个门徒,在屡次得了这个指示之后(见对路18:31的注释),也没能领会弥赛亚必须为世人的罪受死的事实。


太20:18 “看哪,我们上耶路撒冷去,人子要被交给祭司长和文士。他们要定他死罪,

【本会注释】

上耶路撒冷去。见对第17节的注释。

人子。见对太1:1;可2:10的注释。

交给。这是马太记载的,耶稣第三次尝试告诉那十二个人关于他的受苦和死亡的事(见太16:21;17:22,23;参可8:31;9:31;10:32-34)。路加也记载了这三个场合(见路9:22,44;18:31-33),但也提到了马太和马可都没有提到的另外三个场合(见路12:50;13:33;17:25)。后三个场合是附带提到基督的受苦和死亡的,而不是主要致力于这个主题,并且是发生在只有路加记载了的比哩亚传道期间(见对路18:31的注释)。

祭司长。见对太2:4的注释。

文士。见本册注释原文第51,55页。

定他死罪。自从两年前治好毕士大池边那个瘫子之后,犹太人曾一直密谋杀害耶稣,并且无论他到哪里都曾派探子跟随他(见对约5:18的注释;《历》第二十一章)。他在加利利使命的成功曾使他们加强了这些努力(见对路5:17的注释)。从那时以后,他们就变得越发大胆地屡次当众攻击他了(见对太15:21;16:1;可7:1,2的注释)。最近,在比哩亚传道期间,他们曾多次作出尝试要逮捕他并要杀害他(见对太19:3的注释)。他们的计划现在迅速地更为明确地成型了,特别是自从此前几周复活了拉撒路以后。


太20:19 又交给外邦人,将他戏弄,鞭打,钉在十字架上;第三日他要复活。”

【本会注释】

交给。耶稣第一次明确地提到了外邦人,即罗马当局会执行他的死刑的事实。

钉在十字架上。三年前,耶稣曾告诉过尼哥底母他必被“举起来”,从而暗示了被钉十字架(见对约3:14的注释)。现在,他第一次清楚地预言了他死的方式。

第三日。见本册注释原文第248-250页。


为首与为仆

太20:20 那时,西庇太儿子的母亲同她两个儿子上前来拜耶稣,求他一件事。

【本会注释】

那时,……上前来。[雅各和约翰的野心,太20:20-28=可10:35-45。主要的注释在:马太福音。] 这个重要的事件与前述经文密切相关(第17-19节)。请想一下耶稣刚刚那么鲜明地宣布了,他的死期将近的境况之后。雅各和约翰就带着他们要在天国里居首位的自私请求来到耶稣面前!在这里,鼓动人心的自私和上帝无私的爱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能是默想到耶稣曾宣告说“当人子坐在他荣耀的宝座上的时候”(太19:28),那十二个人也要坐在十二个宝座上,促使了雅各和约翰请求得到紧挨着耶稣的宝座。

西庇太儿子。或,雅各和约翰弟兄俩(见路5:10)。他们的母亲,很可能是撒罗米(见太27:56;参可15:40;16:1),也可能是耶稣的母亲马利亚的姐妹(见对约19:25的注释)。她是那群在旅途中陪伴照顾耶稣和他的门徒们之需要的妇女中的一位(见路8:1-3;参《历》第六十章)。马可明确提到雅各和约翰亲自向耶稣提出了他们的请求(可10:35),而马太却没有给出他们的名字,只是说他们的母亲提出了请求。这位母亲曾鼓励了她儿子们的野心,并且陪着他们带着这个野心来到耶稣面前(见《历》第六十章)。显然她提出了这个主题(见太20:20),然后雅各和约翰就为自己的利益说话了(见可10:35;见对太20:22的注释)。

拜。见对太8:2;15:25的注释。


太20:21 耶稣说:“你要什么呢?”她说:“愿你叫我这两个儿子在你国里,一个坐在你右边,一个坐在你左边。”

【本会注释】

你要什么呢。或,“你要求什么呢”?耶稣在这里对这位母亲讲话,可能是出于尊敬,虽然那两个门徒也跟她在一起。

在你右边。雅各和约翰要求的是两个有最大的尊荣和特权的位置。

在你国里。马可福音读作:“在你的荣耀里”(可10:37),与“他荣耀的宝座”(太19:28)这种措辞类似。关于基督国度的本质,见对太3:2;4:17;5:2;路4:19的注释。


太20:22 耶稣回答说:“你们不知道所求的是什么;我将要喝的杯,你们能喝吗?”他们说:“我们能。”

【本会注释】

你们所求的。直译是,“你们为自己求”。使用复数词“你们”说明雅各和约翰也为自己的利益说话了(见对第20节的注释)。

杯。耶稣要在客西马尼园中,在他受审时,以及在十字架上饮下的苦杯的比喻性表达(见太26:39;可14:36;路22:42;约翰18:11)。“杯”在圣经中常用来象征苦难或刑罚(见赛51:17;耶49:12;哀4:21;见对诗11:6;16:5的注释)。

受的洗。希腊文baptizō。见对太3:6的注释。在这里显然是象征性地使用了这个词。“杯”怎样代表耶稣的苦难,“洗”也怎样代表他的死(见罗6:3,4;见对路12:50的注释)。

我们能。雅各是那十二个人中首先殉道的(见徒12:2),而他的弟弟约翰却比别的门徒都长命(见《述》第五十三、五十六章)。


太20:23 耶稣说:“我所喝的杯,你们必要喝;只是坐在我的左右,不是我可以赐的,乃是我父为谁预备的,就赐给谁。”

【本会注释】

不是我可以赐的。耶稣没有公开责备这两弟兄大胆的行为,而是不那么直接地对待他们。显然,雅各和约翰以及他们的母亲是独自来见耶稣的。

为谁预备的。在天国中,地位并不是基于影响或偏爱授予的,也不是能挣来的。它只能基于适切性授予,而适切性是由服务他人的精神来衡量的(见对太20:15的注释)。得胜的,才受邀与基督同坐他的宝座(见对启3:21的附注)。

我父。作为众人中的一个人,耶稣并没有运用他的王权(见对约第一章的注释)。


太20:24 那十个门徒听见,就恼怒他们弟兄二人。

【本会注释】

恼怒。那十个人感到雅各和约翰在寻求占他们的便宜,可能是因为这弟兄俩与耶稣可能存在亲戚的关系(见对第20节的注释)。


太20:25 耶稣叫了他们来,说:“你们知道外邦人有君王为主治理他们,有大臣操权管束他们。

【本会注释】

君王。这并不是耶稣第一次指示他的门徒关于谦卑和服务的事了(见对太18:1,3;可9:35的注释)。

为主。直译是,“向它逞威风”,或“行使统治”。属世权威的行使是基于权柄。它确实别无他法。


太20:26 只是在你们中间,不可这样;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

【本会注释】

不可这样。在地上,身居要职有权威的人倾向于“辖管”那些在他们之下的人。但在天国的公民中,权柄、地位、才干、和教育都只能奉献于服务他人,决不可以用来辖制别人。

愿为大。见对可9:35的注释。最大的人要最无私地服务他人。显然地,耶稣赞成“为大”的愿望是根据服务而不是统治。

用人。希腊文diakonos,“侍者”,“仆人”或“执事”(见对可9:35的注释)。


太20:27 谁愿为首,就必作你们的仆人。

【本会注释】

仆人。希腊文doulos,“被奴役的人”,或“奴隶”。


太20:28 正如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

【本会注释】

人子。见对太1:1;可2:10的注释。耶稣的一生乃是卓越服务的一生。他的服务始终没有利用拉比们通常所要求的任何特权,他没有可称为是属于自己的财产,他从来没有为自己的利益运用神圣的能力。

命。希腊文psuchē(见对太10:28的注释)。

赎价。希腊文lutron,“赎金”,“赎罪”或“补偿”。在纸莎草文献中,Lutron被用来指为使一个奴隶成为自由人而为他付上的赎价。它也被用来指赎回一件抵押品付出的赎金。相关的动词lutroō,被译为“赎”或“得赎”(见路24:21;多2:14;彼前1:18)。在这里,耶稣第一次清楚明白地说出了他死亡的本质乃是代死的话。他至高牺牲的这个方面,在作出这个牺牲前七百前就已经由以赛亚先知清楚地阐明了(见对赛53:4-6的注释)。基督的死确实有值得效法的方面,但远不止于此。它首先并且最重要的乃是代死。否则耶稣就不会有将人们从他们的罪恶里救出来的能力了(见对太1:21的注释)。关于促使耶稣代表罪人作出这一伟大牺牲的精神,见腓2:6-8。

有些人提出耶稣要么为魔鬼要么为上帝付出了“赎价”的说法,无论怎样都是没有根据的。


治好两个盲人

太20:29 他们出耶利哥的时候,有极多的人跟随他。

【本会注释】

他们出耶利哥的时候。[瞎子巴底买,太20:29-34=可10:46-52=路18:35-43。主要的注释在:马可福音。见“比哩亚末期的传道”;“主耶稣的传道生涯”]。


太20:30 有两个瞎子坐在路旁,听说是耶稣经过,就喊着说:“主啊,大卫的子孙,可怜我们吧!”

太20:31 众人责备他们,不许他们作声;他们却越发喊着说:“主啊,大卫的子孙,可怜我们吧!”

太20:32 耶稣就站住,叫他们来,说:“要我为你们做什么?”

太20:33 他们说:“主啊,要我们的眼睛能看见!”

太20:34 耶稣就动了慈心,把他们的眼睛一摸,他们立刻看见,就跟从了耶稣。

目录
注释
切换音频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