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365天读经|通读旧约一遍 新约两遍
第86天 民8-9;箴5;路19
民数记8章
1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2 “你告诉亚伦说:‘点灯的时候,七盏灯都要向灯台前面发光。’”

3 亚伦便这样行。他点灯台上的灯,使灯向前发光,是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

4 这灯台的做法,是用金子锤出来的,连座带花都是锤出来的。摩西制造灯台,是照耶和华所指示的样式。

5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6 “你从以色列人中选出利未人来,洁净他们。

7 洁净他们当这样行:用除罪水弹在他们身上,又叫他们用剃头刀刮全身,洗衣服,洁净自己。

8 然后叫他们取一只公牛犊,并同献的素祭,就是调油的细面;你要另取一只公牛犊作赎罪祭。

9 将利未人奉到会幕前,招聚以色列全会众。

10 将利未人奉到耶和华面前,以色列人要按手在他们头上。

11 亚伦也将他们奉到耶和华面前,为以色列人当作摇祭,使他们好办耶和华的事。

12 利未人要按手在那两只牛的头上。你要将一只作赎罪祭,一只作燔祭,献给耶和华,为利未人赎罪。

13 你也要使利未人站在亚伦和他儿子面前,将他们当作摇祭奉给耶和华。

14 这样,你从以色列人中将利未人分别出来,利未人便要归我。

15 此后利未人要进去办会幕的事;你要洁净他们,将他们当作摇祭奉上。

16 因为他们是从以色列人中全然给我的,我拣选他们归我,是代替以色列人中一切头生的。

17 以色列人中一切头生的,连人带牲畜,都是我的。我在埃及地击杀一切头生的那天,将他们分别为圣归我。

18 我拣选利未人代替以色列人中一切头生的。

19 我从以色列人中,将利未人当作赏赐给亚伦和他的儿子,在会幕中办以色列人的事,又为以色列人赎罪,免得他们挨近圣所,有灾殃临到他们中间。”

20 摩西、亚伦并以色列全会众,便向利未人如此行。凡耶和华指着利未人所吩咐摩西的,以色列人就向他们这样行。

21 于是利未人洁净自己,除了罪,洗了衣服,亚伦将他们当作摇祭奉到耶和华面前,又为他们赎罪,洁净他们。

22 然后利未人进去,在亚伦和他儿子面前,在会幕中办事。耶和华指着利未人怎样吩咐摩西,以色列人就怎样向他们行了。

23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24 “利未人是这样:‘从二十五岁以外,他们要前来任职,办会幕的事。

25 到了五十岁要停工退任,不再办事。

26 只要在会幕里和他们的弟兄一同伺候,谨守所吩咐的,不再办事了。至于所吩咐利未人的,你要这样向他们行。’”


民数记9章

1 以色列人出埃及地以后,第二年正月,耶和华在西奈的旷野吩咐摩西说:

2 “以色列人应当在所定的日期守逾越节,

3 就是本月十四日黄昏的时候,你们要在所定的日期守这节,要按这节的律例、典章而守。”

4 于是摩西吩咐以色列人守逾越节。

5 他们就在西奈的旷野,正月十四日黄昏的时候守逾越节。凡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以色列人都照样行了。

6 有几个人因死尸而不洁净,不能在那日守逾越节。当日他们到摩西、亚伦面前,

7 说:“我们虽因死尸而不洁净,为何被阻止不得同以色列人在所定的日期献耶和华的供物呢?”

8 摩西对他们说:“你们暂且等候,我可以去听耶和华指着你们是怎样吩咐的。”

9 耶和华对摩西说:

10 “你晓谕以色列人说:‘你们和你们后代中,若有人因死尸而不洁净,或在远方行路,还要向耶和华守逾越节。

11 他们要在二月十四日黄昏的时候守逾越节。要用无酵饼与苦菜,和逾越节的羊羔同吃。

12 一点不可留到早晨,羊羔的骨头一根也不可折断。他们要照逾越节的一切律例而守。

13 那洁净而不行路的人,若推辞不守逾越节,那人要从民中剪除,因为他在所定的日期不献耶和华的供物,应该担当他的罪。

14 若有外人寄居在你们中间,愿意向耶和华守逾越节,他要照逾越节的律例、典章行,不管是寄居的是本地人,同归一例。’”

15 立起帐幕的那日,有云彩遮盖帐幕,就是法柜的帐幕。从晚上到早晨,云彩在其上,形状如火。

16 常是这样,云彩遮盖帐幕,夜间形状如火。

17 云彩几时从帐幕收上去,以色列人就几时起行;云彩在哪里停住,以色列人就在那里安营。

18 以色列人遵耶和华的吩咐起行;也遵耶和华的吩咐安营。云彩在帐幕上停住几时,他们就住营几时。

19 云彩在帐幕上停留许多日子,以色列人就守耶和华所吩咐的不起行。

20 有时云彩在帐幕上几天,他们就照耶和华的吩咐住营,也照耶和华的吩咐起行。

21 有时从晚上到早晨,有这云彩在帐幕上,早晨云彩收上去,他们就起行。有时昼夜云彩停在帐幕上,收上去的时候,他们就起行。

22 云彩停留在帐幕上,无论是两天,是一月,是一年,以色列人就住营不起行,但云彩收上去,他们就起行。

23 他们遵耶和华的吩咐安营,也遵耶和华的吩咐起行。他们守耶和华所吩咐的,都是凭耶和华吩咐摩西的。


箴言5章

1我儿,要留心我智慧的话语,侧耳听我聪明的言词,

2为要使你谨守谋略,嘴唇保存知识。

3因为淫妇的嘴滴下蜂蜜,她的口比油更滑,

4至终却苦似茵陈,快如两刃的刀。

5她的脚下入死地,她脚步踏住阴间,

6以致她找不着生命平坦的道。她的路变迁不定,自己还不知道。

7众子啊,现在要听从我,不可离弃我口中的话,

8你所行的道要离她远,不可就近她的房门。

9恐怕将你的尊荣给别人,将你的岁月给残忍的人;

10恐怕外人满得你的力量,你劳碌得来的,归入外人的家。

11终久,你皮肉和身体消毁,你就悲叹,

12说:“我怎么恨恶训诲,心中藐视责备,

13也不听从我师傅的话,又不侧耳听那教训我的人?

14我在圣会里,几乎落在诸般恶中。”

15你要喝自己池中的水,饮自己井里的活水。

16你的泉源岂可涨溢在外?你的河水岂可流在街上?

17惟独归你一人,不可与外人同用。

18要使你的泉源蒙福,要喜悦你幼年所娶的妻。

19她如可爱的麀鹿,可喜的母鹿。愿她的胸怀使你时时知足,她的爱情使你常常恋慕。

20我儿,你为何恋慕淫妇?为何抱外女的胸怀?

21因为人所行的道都在耶和华眼前,他也修平人一切的路。

22恶人必被自己的罪孽捉住,他必被自己的罪恶如绳索缠绕。

23他因不受训诲,就必死亡;又因愚昧过甚,必走差了路。


路加福音19章

1耶稣进了耶利哥,正经过的时候,

2有一个人名叫撒该,作税吏长,是个财主。

3他要看看耶稣是怎样的人;只因人多,他的身量又矮,所以不得看见,

4就跑到前头,爬上桑树,要看耶稣,因为耶稣必从那里经过。

5耶稣到了那里,抬头一看,对他说:“撒该,快下来!今天我必住在你家里。”

6他就急忙下来,欢欢喜喜地接待耶稣。

7众人看见,都私下议论说:“他竟到罪人家里去住宿。”

8撒该站着对主说:“主啊,我把所有的一半给穷人;我若讹诈了谁,就还他四倍。”

9耶稣说:“今天救恩到了这家,因为他也是亚伯拉罕的子孙。

10人子来,为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

11众人正在听见这些话的时候,耶稣因为将近耶路撒冷,又因他们以为神的国快要显出来,就另设一个比喻,说:

12“有一个贵胄往远方去,要得国回来,

13便叫了他的十个仆人来,交给他们十锭(注:“锭”原文作“弥拿”,一弥拿约银十两)银子,说:‘你们去做生意,直等我回来。’

14他本国的人却恨他,打发使者随后去,说:‘我们不愿意这个人作我们的王。’

15他既得国回来,就吩咐叫那领银子的仆人来,要知道他们做生意赚了多少。

16头一个上来,说:‘主啊,你的一锭银子已经赚了十锭。’

17主人说:‘好!良善的仆人,你既在最小的事上有忠心,可以有权柄管十座城。’

18第二个来,说:‘主啊,你的一锭银子已经赚了五锭。’

19主人说:‘你也可以管五座城。’

20又有一个来说:‘主啊,看哪,你的一锭银子在这里,我把它包在手巾里存着。

21我原是怕你,因为你是严厉的人:没有放下的,还要去拿;没有种下的,还要去收。’

22主人对他说:‘你这恶仆,我要凭你的口定你的罪!你既知道我是严厉的人,没有放下的,还要去拿,没有种下的,还要去收,

23为什么不把我的银子交给银行,等我来的时候,连本带利都可以要回来呢?’

24就对旁边站着的人说:‘夺过他这一锭来,给那有十锭的。’

25他们说:‘主啊,他已经有十锭了。’

26主人说:‘我告诉你们:凡有的,还要加给他;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27至于我那些仇敌,不要我作他们王的,把他们拉来,在我面前杀了吧!’”

28耶稣说完了这话,就在前面走,上耶路撒冷去。

29将近伯法其和伯大尼,在一座山名叫橄榄山那里,就打发两个门徒,说:

30“你们往对面村子里去,进去的时候,必看见一匹驴驹拴在那里,是从来没有人骑过的,可以解开牵来。

31若有人问为什么解它,你们就说:‘主要用它。’”

32打发的人去了,所遇见的正如耶稣所说的。

33他们解驴驹的时候,主人问他们说:“解驴驹做什么?”

34他们说:“主要用它。”

35他们牵到耶稣那里,把自己的衣服搭在上面,扶着耶稣骑上。

36走的时候,众人把衣服铺在路上。

37将近耶路撒冷,正下橄榄山的时候,众门徒因所见过的一切异能,都欢乐起来,大声赞美 神,

38说:“奉主名来的王是应当称颂的!在天上有和平;在至高之处有荣光。”

39众人中有几个法利赛人对耶稣说:“夫子,责备你的门徒吧!”

40耶稣说:“我告诉你们,若是他们闭口不说,这些石头必要呼叫起来。”

41耶稣快到耶路撒冷,看见城,就为它哀哭,

42说:“巴不得你在这日子知道关系你平安的事;无奈这事现在是隐藏的,叫你的眼看不出来。

43因为日子将到,你的仇敌必筑起土垒,周围环绕你,四面困住你,

44并要扫灭你和你里头的儿女,连一块石头也不留在石头上,因你不知道眷顾你的时候。”

45耶稣进了殿,赶出里头做买卖的人,

46对他们说:“经上说:‘我的殿必作祷告的殿’,你们倒使它成为贼窝了。”

47耶稣天天在殿里教训人。祭司长和文士与百姓的尊长都想要杀他,

48但寻不出法子来,因为百姓都侧耳听他。

民数记8章

提要:1 如何点灯。5 利未人的分别为圣。23 他们任职的年龄和时间。


1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2 “你告诉亚伦说:点灯的时候,七盏灯都要向灯台前面发光。”

【本会解释】

点灯。直译为“设立灯”。

灯台。灯台作为一个单位,上面有七盏灯,照亮圣所。


3 亚伦便这样行。他点灯台上的灯,使灯向前发光,是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

【本会解释】

见出27:21;30:8;利24:3,2;代下13:11。


4 这灯台的做法是用金子锤出来的,连座带花都是锤出来的。摩西制造灯台,是照耶和华所指示的样式。

【本会解释】

锤出来的。样子可能与远古东方所普及的捶制品(repoussé,见出25:18,31,36;37:7,17-22)相似。参民10:2。


5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6 “你从以色列人中选出利未人来,洁净他们。

【本会解释】

这个仪式应在利未人开始他们严肃的职责以前进行。


7 洁净他们当这样行:用除罪水弹在他们身上,又叫他们用剃头刀刮全身,洗衣服,洁净自己。

【本会解释】

除罪水。直译为“过犯水”,就是洗除过犯的水。该词在圣经其他地方没有。圣经没有告诉我们水中加了什么。参“苦水”,“除污秽的水”(见民19:9,18,19注释)和洁净大麻风病人的水(利14:4-7)。

用剃头刀刮。参拿细耳人(民6:9),麻风病人(利14:8)和女俘(申21:12)的情形。


8 然后叫他们取一只公牛犊,并同献的素祭,就是调油的细面;你要另取一只公牛犊作赎罪祭。

9 将利未人奉到会幕前,招聚以色列全会众。

10 将利未人奉到耶和华面前,以色列人要按手在他们头上。

【本会解释】

这是一种象征性的举动。有些注释家认为可能由首领们来执行,借以把会众对于帐幕崇事的责任转交给利未人。利未人代替一切头生的被献给了上帝。正如全家因长子成圣,全会众同样也因利未人而受益。


11 亚伦也将他们奉到耶和华面前,为以色列人当作摇祭,使他们好办耶和华的事。

【本会解释】

这个吩咐重复了三次(第11,13,15节)。利未人乃是为崇事而献的活祭(见罗12:1)。


12 利未人要按手在那两只牛的头上;你要将一只作赎罪祭,一只作燔祭,献给耶和华,为利未人赎罪。

13 你也要使利未人站在亚伦和他儿子面前,将他们当作摇祭奉给耶和华。

14 “这样,你从以色列人中将利未人分别出来,利未人便要归我。

15 此后利未人要进去办会幕的事,你要洁净他们,将他们当作摇祭奉上;

16 因为他们是从以色列人中全然给我的,我拣选他们归我,是代替以色列人中一切头生的。

【本会解释】

全然给我。见民3:9注释。

代替以色列人中一切头生的。他们归上帝所有(第17,18节;参民3:12,13)。


17 以色列人中一切头生的,连人带牲畜,都是我的。我在埃及地击杀一切头生的那天,将他们分别为圣归我。

18 我拣选利未人代替以色列人中一切头生的。

19 我从以色列人中将利未人当作赏赐给亚伦和他的儿子,在会幕中办以色列人的事,又为以色列人赎罪,免得他们挨近圣所,有灾殃临到他们中间。”

【本会解释】

赎罪。直译为“遮掩”,与“施恩座”属同一词根。利未人借着这些崇事为以色列人赎罪。

灾殃。往往是悖逆的惩罚(出12:13;30:12;书22:17)。利未人介入上帝与会众之间,为他们“遮掩”(赎罪)。


20 摩西、亚伦,并以色列全会众便向利未人如此行。凡耶和华指着利未人所吩咐摩西的,以色列人就向他们这样行。

21 于是利未人洁净自己,除了罪,洗了衣服;亚伦将他们当作摇祭奉到耶和华面前,又为他们赎罪,洁净他们。

【本会解释】

洁净自己。指个人所需的准备,而不是礼仪性的弹水(第7节)。


22 然后利未人进去,在亚伦和他儿子面前,在会幕中办事。耶和华指着利未人怎样吩咐摩西,以色列人就怎样向他们行了。

23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24 “利未人是这样:从二十五岁以外,他们要前来任职,办会幕的事。

25岁至50岁的利未人要担负帐幕崇事的责任。到了50岁,他就摆脱了这些责任。但他仍有权自愿在圣所崇事中做一些次要的事情,作为一种荣誉。不要违背他意愿逼他退休。

25 到了五十岁要停工退任,不再办事,

26 只要在会幕里,和他们的弟兄一同伺候,谨守所吩咐的,不再办事了。至于所吩咐利未人的,你要这样向他们行。”


民数记9章

提要:1 再次吩咐守逾越节。6 为不洁净或缺席的人设立第二个逾越节。15 云彩引导以色列人起行和安营。


1 以色列人出埃及地以后,第二年正月,耶和华在西乃的旷野吩咐摩西说:

【本会解释】

正月。没有说是哪一天,只说是在帐幕建立的那一个月,也就是人口统计的前一个月。

第二年。即出埃及的次年(见本册注释第182,187页)。


2 “以色列人应当在所定的日期守逾越节,

【本会解释】

这显然是律法颁布以后的第一个逾越节;下面所提到礼仪性不洁的问题似乎是新出现的(第6-8节)。


3 就是本月十四日黄昏的时候,你们要在所定的日期守这节,要按这节的律例典章而守。”

【本会解释】

黄昏。直译为“两晚之间”。准确的含义很难确定(见出12:6注释)。该词还出现在出16:12;29:39,41;30:8;民28:4中。

律例。见出12:3-28,42-49;参林前5:7;西1:14;弗1:7。


4 于是摩西吩咐以色列人守逾越节。

5 他们就在西乃的旷野,正月十四日黄昏的时候,守逾越节。凡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以色列人都照样行了。

6 有几个人因死尸而不洁净,不能在那日守逾越节。当日他们到摩西、亚伦面前,

【本会解释】

因死尸。因而不洁净(民19:11)。和民5:2;6:11一样,这里“死尸”的原文是nephesh(“灵魂”)。

不能在那日守逾越节。不洁之人如果享用献祭之宴,就要从民中被“剪除”(利7:20)。关于“剪除”,见出12:15注释。


7 说:“我们虽因死尸而不洁净,为何被阻止、不得同以色列人在所定的日期献耶和华的供物呢?”

8 摩西对他们说:“你们暂且等候,我可以去听耶和华指着你们是怎样吩咐的。”

【本会解释】

摩西在寻求上帝的指导以前没有提出任何解决方案(民15:34;27:5;利24:12)。


9 耶和华对摩西说:

10 “你晓谕以色列人说:你们和你们后代中,若有人因死尸而不洁净,或在远方行路,还要向耶和华守逾越节。

【本会解释】

这是一条为后世而定的规定。


11 他们要在二月十四日黄昏的时候,守逾越节。要用无酵饼与苦菜,和逾越节的羊羔同吃。

【本会解释】

给予一个月的时间准备守逾越节。


12 一点不可留到早晨;羊羔的骨头一根也不可折断。他们要照逾越节的一切律例而守。

【本会解释】

见出12:46;参诗34:20;约19:36。


13 那洁净而不行路的人若推辞不守逾越节,那人要从民中剪除;因为他在所定的日期不献耶和华的供物,应该担当他的罪。

【本会解释】

见创17:14注释;出12:15。


14 若有外人寄居在你们中间,愿意向耶和华守逾越节,他要照逾越节的律例典章行,不管是寄居的是本地人,同归一例。”

【本会解释】

外人。指住在希伯来人中的外族人。外人是不可以吃逾越节宴席的(出12:45,48)。


15 立起帐幕的那日,有云彩遮盖帐幕,就是法柜的帐幕;从晚上到早晨,云彩在其上,形状如火。

【本会解释】

法柜的帐幕。参民17:7,8;18:2;代下24:6。有译本为“见证的帐幕”,“会众的帐幕”或“会幕”。

法。指上帝用指头写成、放在约柜里的两块石版。这道德的十诫是犹太教的基石。云彩遮掩了圣所中存放约柜的那一部分,因为有圣洁的十诫放在里面。

形状如火。在创15:17中,上帝也有类似的象征。


16 常是这样,云彩遮盖帐幕,夜间形状如火。

17 云彩几时从帐幕收上去,以色列人就几时起行;云彩在哪里停住,以色列人就在那里安营。

18 以色列人遵耶和华的吩咐起行,也遵耶和华的吩咐安营。云彩在帐幕上停住几时,他们就住营几时。

【本会解释】

耶和华的吩咐。直译为“耶和华的口边”。圣经没有告诉我们这些吩咐没有说出来。但云彩几时收上去,以色列人就几时宣布起行。


19 云彩在帐幕上停留许多日子,以色列人就守耶和华所吩咐的不起行。

20 有时云彩在帐幕上几天,他们就照耶和华的吩咐住营,也照耶和华的吩咐起行。

21 有时从晚上到早晨,有这云彩在帐幕上;早晨云彩收上去,他们就起行。有时昼夜云彩停在帐幕上,收上去的时候,他们就起行。

22 云彩停留在帐幕上,无论是两天,是一月,是一年,以色列人就住营不起行;但云彩收上去,他们就起行。

【本会解释】

是一年。意思是“多日”,时间不确定。参该词在创4:3;40:4;利25:29的译法。

教会依赖上帝亲自引导的故事是十分动人的。上帝选定行军的路线,安营的地方和停留的时间。祂在旷野与人同在的证据一定是非常感人的,是信心的一个有力鼓舞。关于云彩的教训,见出13:21;14:19,20,24;利16:2;尼9:19。


23 他们遵耶和华的吩咐安营,也遵耶和华的吩咐起行。他们守耶和华所吩咐的,都是凭耶和华吩咐摩西的。


箴言5章

提要:1 所罗门劝人学习智慧。3 他说明淫乱放荡的危害。15 他劝人要知足,慷慨和贞节。22 恶人被自己的罪缠住。


1 我儿,要留心我智慧的话语,侧耳听我聪明的言词,

【本会注释】

见箴2:1注释。


2 为要使你谨守谋略,嘴唇保存知识。

3 因为淫妇的嘴滴下蜂蜜;她的口比油更滑,

【本会注释】

淫妇。见箴2:16注释。

滴下蜂蜜。诱惑的话语听上去油滑甜蜜,因为这是经过深思熟虑以迎合人先天和后天的弱点。这种话的例子见箴7:14-20。


4 至终却苦似茵陈,快如两刃的刀。

【本会注释】

至终却苦。经不起诱惑的人很快就会尝到后悔的痛苦。如果这种苦与乐的交替继续下去,欢乐就会消失,悲伤就增加,直到这个无奈的罪奴滑入死亡之地。

茵陈(Artemisia)。味苦(见申29:18;耶9:15;23:15)。


5 她的脚下入死地;她脚步踏住阴间,

6 以致她找不着生命平坦的道。她的路变迁不定,自己还不知道。

【本会注释】

本节原文较难翻译。有古卷可译为 “她没有使生命的路平坦。”盲目刚愎的罪人没有受理智和良心的支配,东奔西忙,举棋不定(箴7:12),但从来没有走上唯一能给他带来今生幸福和将来得救的生命之路。


7 众子啊,现在要听从我;不可离弃我口中的话。

【本会注释】

所罗门在描绘不听他的警告之人的祸患之前,呼吁人们要特别注意他的话语。


8 你所行的道要离她远,不可就近她的房门,

【本会注释】

强调需要远离诱惑,不要靠自己的力量去抵抗罪孽的引诱。这些罪已经制服了那么多贫富贵贱的人(箴4:14;7:24-27;林前6:18;提后2:22)。


9 恐怕将你的尊荣给别人,将你的岁月给残忍的人;

【本会注释】

有人认为这是指受到伤害的丈夫卖妻为奴。但通奸的惩罚不是这样的(申22:22;约8:5)。人生的黄金年华受卑污罪孽的束缚,乃是比肉体的奴役更大的惩罚。


10 恐怕外人满得你的力量,你劳碌得来的,归入外人的家;

【本会注释】

当时贫穷落魄的人会设法去当家奴。劳动的成果归他的主人,而不是自己。


11 终久,你皮肉和身体消毁,你就悲叹,

【本会注释】

箴6章描写了伴随着这种命运的精神创伤。这里所强调的是整个人生的毁灭。身为奴隶,人生崇高的指望和前途都消泯了。


12 说:我怎么恨恶训诲,心中藐视责备,

【本会注释】

经过多年的悔恨,罪人哀叹自己没有听长者的金玉良言。否则他不会受这么多的苦,并能获得下面几节所描述的真快乐。


13 也不听从我师傅的话,又不侧耳听那教训我的人?

14 我在圣会里,几乎落在诸般恶中。

【本会注释】

这个青年人在上帝子民的会中得罪上帝和同胞。那些在教会中张扬自己罪恶的人心地特别刚硬。他们与在不信的家庭中长大的青年不同,而是在真光照耀下犯罪,故意不理睬救主伸出来的援手和圣灵的呼吁。上帝没有其他办法接近他们。他们是自绝于救恩的(来10:26,《先祖与先知》第405页)。这些状况应该促使父母和教师,以及青年人冷静思考,殷勤努力。


15 你要喝自己池中的水,饮自己井里的活水。

【本会注释】

这里称赞婚姻生活的幸福。正如干渴的人因喝池中的水而解渴,男人从与妻子的共同生活中得到快乐(见林前7:1-5;提前5:14;参诗127:4,5)。


16 你的泉源岂可涨溢在外?你的河水岂可流在街上?

【本会注释】

池水和井水(第15节)是在家中的。河水和泉水通常是远离住宅的。这些水源都象征喜乐的源泉。


17 惟独归你一人,不可与外人同用。

18 要使你的泉源蒙福;要喜悦你幼年所娶的妻。

【本会注释】

只要继续共享婚姻,双方一直都想让对方高兴,时间的流逝就会加深和增强相处的乐趣。但恋爱时的热情如果在日常生活的单调辛劳中消退了,双方都厌倦了对方,他们就有可能去寻求不正当的恋情(见《服务真诠》第360-362页)。丈夫要特别记住表达对妻子的自豪和持久的爱,与她白头偕老。这样的表白在人生发生变迁,需要进行调整的时候,能加深自己的感情,并给他的伴侣带来力量(见箴2:17;玛2:15,16)。


19 她如可爱的麀鹿,可喜的母鹿;愿她的胸怀使你时时知足,她的爱情使你常常恋慕。

【本会注释】

人对妻子的爱情应当非常强烈,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这是一种褒义的“迷恋”。无论他想什么,做什么,都会想到他的伴侣。这种爱令人陶醉。“恋慕”可译为“陶醉”。


20 我儿,你为何恋慕淫妇?为何抱外女的胸怀?

【本会注释】

这种恋情与真正的爱有天壤之别。爱情会随着年华加深和巩固,但不正当的恋情不久就会遭遇前几节所描述的意想不到的悲哀。人为什么要让自己落入这样的网罗呢?


21 因为,人所行的道都在耶和华眼前;他也修平人一切的路。

【本会注释】

即使没有审判和来生,忠于婚约也是聪明的,不忠诚则是愚蠢的。其实来生是有的。能不能进去取决于愿不愿意洁净一切的污秽。淫乱者要受到双重的惩罚。他所丧失是今生真正的快乐,和来生更大更持久的快乐(箴15:3;玛3:5;来13:4)。


22 恶人必被自己的罪孽捉住;他必被自己的罪恶如绳索缠绕。

【本会注释】

罪人由于拒绝训诲,肯定会感到自己越来越受罪恶网罗的缠绕。其实挣脱捆绑的力量还是存在的(《服务真诠》第175,176页)。但长期放纵罪恶的往往使罪人不想得救,并站到救主一边。只要他不想得到能拯救他们到底之主的帮助,他就是没有希望的(来7:25)。


23 他因不受训诲就必死亡;又因愚昧过甚,必走差了路。


路加福音19章

提要:1 税吏撒该。11 十锭银子。28 基督骑驴荣进耶路撒冷: 41 为耶路撒冷哀哭: 45 将做买卖的赶出: 47 天天在殿里教训人。官长想要杀他,但是惧怕百姓。


撒该悔改

路19:1 耶稣进了耶利哥,正经过的时候,

【本会注释】

进了……,正经过。[撒该,路19:1-10。见比哩亚末期的传道;主耶稣的传道生涯。]关于这件事的时间,状况和背景见对可10:46的注释。现在很可能是公元31年逾越节的前一周,耶稣正在往耶路撒冷去。


路19:2 有一个人名叫撒该,作税吏长,是个财主。

【本会注释】

撒该。希腊文Zakchaios,来自于希伯来文的Zakkai,意思是“纯洁”。旧约中也曾提到一个名叫Zakkai的人(见拉2:9;尼7:14)。有一些现代的解经者,他们认为撒该的故事是马太蒙召之故事的另一个版本,特别是因为路加也记载了后一个事件(见路5:27-32),但这种想法是没有根据的。很明显,撒该是个犹太人(见路19:9);因此旁观者批评耶稣和他交往是因为撒该是个“罪人”,并不是因为他是一个外邦人(见对第7节的注释)。见对可2:14,15的注释。

税吏长。希腊文architelōnēs,这是一个合成词,意思是“税吏长”。将它和archiereus,“大祭司”这个词作一比较(见可2:26)。今天我们谈到撒该,就说他是一个税务员,或岁入征收者。无论怎样,他是一个富有的海关官员,掌管着犹太地重要边境城市耶利哥的征税工作,那是约旦河东所有商旅进入犹太地的要津。耶利哥东边的渡口据说是加利利湖和死海中间即便是在春天汛期都能渡河的三个重要地方之一。福音作者路加经常提到税吏(见路3:12;5:27;7:29;15:1;18:10),并且他每次都是以一种宽容怜悯的态度提到这些被社会抛弃的人,这与他一贯强调耶稣是穷人,受欺压的和被社会抛弃之人的朋友和谐一致。

是个财主。靠着背后罗马人的支持,一般情况下,税吏从百姓收取的税款都比例定的数目要多(见本册注释原文第66页;见对路3:12的注释)。


路19:3 他要看看耶稣是怎样的人;只因人多,他的身量又矮,所以不得看见,

【本会注释】

要看看耶稣。他渴望找机会看看耶稣很可能已经有段时间了。施洗约翰早期的工作就曾在伯大巴拉(伯大尼)进行,这个地方不能确定,但或许在约旦河东,靠近耶利哥(见对太3:2;约1:28的注释),撒该也曾和百姓一起出去听他讲道(《历》第六十一章)。或许在那些问约翰,“夫子,我们当作什么呢”(见路3:12)的税吏中就有撒该。撒该深受约翰所传信息的感动,尽管那时他还没有真正回转,但约翰的话已经开始像面酵一样在他的心里做工了(《历》第六十一章)。在这次之前,撒该已经听说了耶稣,并且他也开始认罪以及偿还的工作(《历》第六十一章)。他心中如饥似渴,想要找到一次机会能够看看耶稣并从他那里学得更完全的生命之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藉着与利25:17,35-37节中的原则相符的行动,撒该已经开始将福音的原则运用在自己的生活中了(见对路19:8的注释)。将撒该和马太的经历作一比较(见对可2:13,14的注释)。

是怎样的人。即,撒该希望看看耶稣是什么样的,他想从街道上拥挤的人群中认出他来。

只因人多……所以不得看见。古代城市的狭窄街道,一边到另一边的距离通常不会比一个人伸展双臂宽多少,这使得撒该更不容易挤到耶稣的面前。


路19:4 就跑到前头,爬上桑树,要看耶稣,因为耶稣必从那里经过。

【本会注释】

跑到前头。当耶稣进耶利哥城时撒该听见了主到来的消息(见《历》第六十一章)。百姓们都经过这里去守逾越节,撒该作为税吏长(见对第2节的注释)显然要比平时更加忙碌一些。但他为了去看一眼耶稣便把所有的事都抛弃了。

爬上。像撒该这样一个穿着考究的财主去爬树,这显然是件很没面子的事情。但他宁可遭人侧目也不愿错过这次机会去看一眼他长久以来渴望见到的人。撒该爬的桑树很有可能是在城的西郊(见对可10:46的注释),而不是在城中狭窄的街道上(见对路19:3的注释)。

桑树。希腊文sukomorea,无花果树,也叫作白桑树。据信sukomorea这个名字是来源于sukon,“无花果”,和morea,“桑树”,因为它的叶子像桑树的叶子,而果实则像无花果树的果实。它的枝杈低矮舒展,很适合遮蔽阳光。这种树很少在古代城市中狭窄的街道两旁见到,一般都是种植在城门外宽阔的大路旁(见可10:46的注释)。见对摩7:14;路17:6的注释。


路19:5 耶稣到了那里,抬头一看,对他说:“撒该,快下来!今天我必住在你家里。”

【本会注释】

住在你家里。这既可以指白天余下时间里的休息,也可以指在他家过夜。耶稣主动要求去某个人的家里作客,记载中就这么一次。像撒该这样地位的人显然是有足够能力待客的,并且耶稣知道即便客人是不受欢迎的撒该也不会感到为难。我们不知道耶稣是如何认识撒该的,以致于能够叫出他的名字。实际上,可能是路旁站着的人告诉他撒该的名字,但更有可能的是,这次是超自然能力的显现,和约1:47节中的是一回事。耶稣知道他会受到欢迎;撒该很想有机会能够“看看耶稣”(路19:3),当他有机会在自己家中招待这位大教师时他必定感到无上的光荣。这一切耶稣都知道,他到这个税吏的家中去就是特别为了将天国的道教导他(《历》第六十一章)。


路19:6 他就急忙下来,欢欢喜喜的接待耶稣。

【本会注释】

欢欢喜喜地。直译是,“欢乐的”,来源于希腊文词语chairō(见对路1:28的注释)。


路19:7 众人看见,都私下议论说:“他竟到罪人家里去住宿。”

【本会注释】

私下议论。希腊文diagogguzzō,是gogguzzō的重读形式,也可以翻译为“发怨言”(见对太20:11;路5:30的注释)。毫无疑问,群众中有许多耶利哥的市民也曾受过撒该或他手下的勒索,他们认为他就是一个贼。


路19:8 撒该站着对主说:“主啊,我把所有的一半给穷人;我若讹诈了谁,就还他四倍。”

【本会注释】

站着。撒该显然在和耶稣一起走路,当他听到群众愤怒的抗议声时(第7节)便转过头来面对那些议论他的人,并向耶稣表白了他的心迹。

我……所有的一半。愿意将不义之财和别人同分,这是撒该悔改最可靠的证据之一。“若没有改革的工作,任何悔罪都是假的”(《历》第六十一章)。撒该这样做是自愿的、主动的,对比之下,那个富有的少年官即便被呼召这样作他都拒绝了(见对太19:21,22的注释)。撒该的经历证明,富人可以进天国(见对太19:23-26的注释)。

穷人。犹太人中,照应穷人被看作是最重要的敬虔的行为,也是他们信仰的一部分。上帝对于他们的本分作出了特别的指示(见利19:10,15;25:35-43;斯9:22;罗15:26;见对太5:3的注释)。

讹诈。撒该已经着手偿还他过去所得的不义之财了(见对第3节的注释)。现在他开始彻底、系统地归还全部他过去靠不法手段得来的财富。人群中指责撒该最凶的便是祭司,文士,和法利赛人,撒该既然这样做,他们倒要看看自己的行为了。圣殿里的交易给了他们大量的机会,可以去勒索那些到这里来崇拜的人(见对太21:12的注释)。

还他四倍。当人自愿偿还时,摩西的律法规定他在原来数量的基础上还要加上五分之一(见利6:5;民5:7)。四倍的偿还是一种极其严厉的惩罚,一般是对待故意抢劫导致人财物损失的罪行(见出22:1;见对撒下12:6的注释)。如果原来的物品和钱财还在,一般要求双倍赔偿(出22:4,7)。撒该应许赔偿的数量之巨是他的心已经转变的最好证据。


路19:9 耶稣说:“今天救恩到了这家,因为他也是亚伯拉罕的子孙。

【本会注释】

今天。撒该的认罪和应许反映出他的决定(第8节),考虑到他生活中的改变,耶稣的话可能是指着他的决定说的。

这家。撒该的家人也因他所做的决定而得福。

他也。见路13:16节。犹太人社会早已把撒该从应受人尊敬的名单中开除了。他们定他是个“罪人”(见路19:7),因此便没资格享受犹太人认为会自动落到先祖亚伯拉罕所有肉体后裔身上的福分。耶稣用所有人都能听懂的语言宣布,撒该也蒙了神圣的恩典。关于犹太人对于亚伯拉罕肉体子孙之重要性和价值的观念见对太3:9;约8:39的注释。


路19:10 人子来,为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

【本会注释】

人子。见对太1:1;可2:10的注释。

寻找、拯救。见对太1:21;10:6;路15:6,9,20的注释。

失丧的人。见对太1:21的注释。或许有人会将“失丧的人”理解为所有的罪人。但耶稣来不仅要使人痊愈,还要恢复一切因人的罪而丧失的东西。这世界本身要再次恢复当初伊甸园的荣美,其上居住着无罪的种类,所有“失丧的”都在“万物复兴的时候”得以恢复(徒3:21)。


十锭银子的比喻

路19:11 众人正在听见这些话的时候,耶稣因为将近耶路撒冷,又因他们以为上帝的国快要显出来,就另设一个比喻,说:

【本会注释】

众人正在听见……的时候。[贵胄和十锭银子,路19:11-28。参对太25:14-30的注释;主耶稣的比喻见本册注释原文第203-207页。]这几个字紧连着耶稣在撒该家(见第9,10节)说的十锭银子的比喻。因此,这个比喻可能是耶稣在耶利哥城撒该家或靠近他家的地方或者从耶利哥去十五英里外伯大尼的路上给出的。现在很可能是公元31年逾越节的前一周。关于给出这个比喻之前的背景、状况以及所发生之事件,见对太20:17的注释。

另设一个比喻,说。这反映出一个新约中常见的希伯来习语,这个习语最好放在原始的希伯来式希腊文或希伯来文中去看(路20:11,12;徒12:3;等等;另见对创4:2;8:12;25:1;伯29:1的注释)。

将近耶路撒冷。尽管耶稣曾告诉门徒他将上耶路撒冷去受死(见对太16:21;20:17-19;可9:31;路18:31的注释),但门徒们仍旧乐观地认为他即将被拥立为以色列的王并接受大卫的宝座。这虚假的希望导致他们屡次争论谁将在那国中位列第一(见对可9:33-40;太20:20的注释)。一年以前在加利利,百姓曾试图拥戴耶稣作王(见太14:22;可6:42;约6:15;《历》第四十章)。群众普遍热情高涨,期待这件事的发生,门徒们都经历过上回的场合,现在无疑要鼓励这一计划。拉比们散布有关弥赛亚的虚假希望,是导致人们误解基督之的目的基础,而拉比们的误解又是基于对旧约中有关弥赛亚预言的错误解释(本注释第四册第26-34页;见对路4:19的注释;参罗11:25;林后3:14-16)。

因他们以为。耶稣门徒和他们同胞所普遍怀藏的有关弥赛亚国度的错误观念为这一比喻提供了叙述的理由。门徒们确信上帝的国将要在逾越节期间建立起来。逾越节是庆祝以色列人从埃及人手中得释放,它比其他任何国家性的节期都更适合标志希伯来国家的诞生。

上帝的国。关于基督之国的真正性质见对太3:2,3;4:17;5:2的注释;对于基督的国之错误的观念见对路4:19的注释。基督的每一个比喻都是要说明与他的国有关的一些特别的真理,大多数经常都是有关人心中之神圣恩典的国,但另外,像这里,也涉及到荣耀之国的建立。

快要显出来。朝耶路撒冷去的每一步都增加着门徒们的激动与兴奋。他们现在距离耶路撒冷不足24公里远了。他们很可能想着自己在欢庆荣耀中进入耶路撒冷去得国,并使他们的主坐在以色列的宝座上。耶稣最近的一些讲话使他们认为他必定要作以色列的王了(见对路18:31的注释)。


路19:12 “有一个贵胄往远方去,要得国回来,

【本会注释】

有一个贵胄。很明显,耶稣这里是在说自己。这个通常被称作十锭银子的比喻和记载在太25:14-30节中才干的比喻,两者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但同时也存在着惊人的不同之处。有些人认为这两个比喻是同一个故事的不同版本,但是它们之间的相异之处以及各自所发生的背景,使得这种结论不能为人(相信圣经作者受到圣灵感动)所接受(见对太25:14的注释)。关于两个比喻之间的相似之处见才干的比喻(太25:14-30)之评论。路加福音中这里关于十锭银子的比喻所论述的,大部分都是和关于才干的那些比喻之间的相异之处。

往远方去。耶稣可能是把这个比喻建立在他的听众所绝对熟悉的一个或几个历史事件之基础上的(见对路15:4的注释)。第一个使人联想到的可能是,大希律在公元前40年前往罗马反对安提哥奴的主张并指定自己为犹太地的王。罗马元老院解除了安提哥奴的主张并确立希律作王(约瑟夫犹太掌故xiv.14.1-5 [370-389];犹太战记i.14.2-4 [279-285])。但另一件与这个比喻在时间上更接近的事件经常被认为是这个比喻的历史依据。大希律的儿子亚基老前往罗马是寻求保证,要罗马确立他父亲传给他的犹太王位。他对这王权称号的主张被该撒奥古斯督拒绝了(约瑟夫犹太掌故xvii.8.1;9.3;11.4;犹太战记ii.1.1 [1-3];6.1-3 [80-97])。

回来。见对太20:14的注释。


路19:13 便叫了他的十个仆人来,交给他们十锭(锭:原文作弥拿,一弥拿约银十两)银子,说:‘你们去做生意,直等我回来。’

【本会注释】

他的十个仆人。或,“他仆人中的十个”。这里的“仆人”代表门徒和所有的基督徒,当基督离开他们到“远方”去的时候将他在地上的利益交托他们照顾(见对太16:19的注释)。“十”这个数字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耶稣经常拿它当作一个完整的数字使用(见对路15:8的注释)。

锭。希腊文mnai,来源于希伯来文的maneh,“弥拿”(见本注释第一册第163,167页)。基督的时代,一mna,“磅(锭)”为11。46金衡盎司,或一他连得的1/60,356。4克银子,价值一百德拉克马(第49页;见对路15:8的注释)。这个数量银子的购买力当然比今天大得多了,因为一弥拿相当于一个人一百天的工资(见对太20:2的注释)。每个仆人拿了一“锭”。将这里和才干比喻中的他连得作一比较(见对太25:15的注释)。

作生意,直等我回来。这里的做生意另见路19:15;参结27:9,16,19,21,22。对于一个“贵胄”来说,分钱给他的“仆人”作本金,10.37美元这个数目似乎是太少了。即便是“主人”回来后也说这是“最小的”(路19:17)。但是,这是对每个仆人能力的试验,为要在将来分派给他们更重要的职责。“直等我回来”这几个字表示那个贵胄预计自己离家的时间是不确定的。但是耶稣也用这句话暗示,在他回来赏赐他忠心的仆人之前也要有一段相当长的时期他不和他们在一起。


路19:14 他本国的人却恨他,打发使者随后去,说:‘我们不愿意这个人作我们的王。’

【本会注释】

他本国的人却恨他。将这比喻应用到天国上(第11节),贵胄代表耶稣,那些本国的“民”代表犹太人。犹太人恨恶耶稣完全没有道理(见对诗69:4;约1:11的注释)。关于他们仇恨的原因见对约6:60,61,66的注释。

我们不愿意。犹太人不愿接受基督作他们的王。他们在彼拉多面前喊着说,“除了该撒,我们没有王”(约19:15),他们彻底地拒绝了基督。


路19:15 他既得国回来,就吩咐叫那领银子的仆人来,要知道他们作生意赚了多少。

【本会注释】

他既得国回来。才干的比喻描述了主人不在时仆人们所做的(太25:16-18),也提到主人是“过了许久”才回来的(第19节)。

吩咐……仆人来。马太还说,主人召他们来的目的是要算帐。那个贵胄想知道他的仆人是如何管理他的财产的,并计划根据他们每个人所展现出来的才干委派他们在他的国中担任官员。


路19:16 头一个上来,说:‘主啊,你的一锭银子已经赚了十锭。’

【本会注释】

头一个。比较太25:20节。这里涉及到十个仆人中三个的经历,作为不同程度的代表。第一个有许多要报告的,第二个有一些要报告的,第三个无话可说。在才干的比喻中也是以三个仆人开头,他们每个人都被要求交帐。

你的一锭银子。每个仆人都承认那交托他们的“一锭银子”仍旧是他们主人的财产。

赚了十锭。直译是,“做工又增加了十弥拿”,或“又得了十弥拿”。收益是投资本金的十倍。本金是一百天的工资,收益是一千天的工资。这第一个仆人现在总共有十一弥拿银子,超过了三年半的工资(见对第13节的注释)。第一个仆人在商业投资方面展现出了不凡的技巧,这反映出他对主人的奉献以及做事的殷勤和忠诚。


路19:17 主人说:‘好!良善的仆人,你既在最小的事上有忠心,可以有权柄管十座城。’

【本会注释】

良善的仆人。在才干的比喻中,主人除了称仆人良善还称他“忠心”(见太25:21)。可能这里面没有什么区别,这里“主人”马上因他的头一个仆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而称赞他。关于评论见对太25:21的注释。

有权柄管十座城。头一个仆人表现出的管理才能显示出凭据,他可以被委托在他主人的国中管理一个较小省份的事务。他并没有退休或拿到养老金,他也没有被给予任何物质上的赏赐。他的赏赐是获得了更重要的责任,被提升到更高的位置上,无疑社会地位也升高了。他在试验中表现的非常成功(见对路19:13的注释;另见对太25:21的注释)。


路19:18 第二个来,说:‘主啊!你的一锭银子,已经赚了五锭。’

【本会注释】

五锭。或者是,百分之五百的利润(见对第17节的注释)。第二个仆人现在总共有六“弥拿”,或六百天,大概两年的工资。


路19:19 主人说:‘你也可以管五座城。’

【本会注释】

管五座城。他的晋升与他所表现出的才能是相称的(见对第17节的注释)。


路19:20 又有一个来说:‘主啊,看哪,你的一锭银子在这里,我把他包在手巾里存着。

【本会注释】

又有一个来。即,那十个仆人中的另一个(路19:13;参太25:24)。

你的一锭银子在这里。在才干的比喻中,第三个仆人说,“你的原银子在这里”(见对太25:25的注释)。

包在…存着。他很好地保管了那交托给他的银子,既没有丢失,也没有挥霍。

手巾。希腊文soudarion,来自拉丁文的sudarium,它的字根是sudor,“汗水”。“手巾”是一块擦汗的手巾或手绢,属于私人衣物中的一部分。在埃及蒲纸上,提到soudarion是新娘妆奁的一部分。


路19:21 我原是怕你,因为你是严厉的人;没有放下的,还要去拿;没有种下的,还要去收。’

【本会注释】

我原是怕你。这个仆人惧怕他主人的根本原因是他对他主人的错误态度,很明显,他主人是期待每个人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事,不要浪费一点点。这个仆人显然是懒惰的。那“贵胄”给他的一锭银子,若善加使用,原是可以帮助他克服这些缺点的。

严厉的。希腊文austēros,“口味苛刻的”,因此有了“严厉”,“苛刻”,或“粗暴”的意思。这懒惰的仆人除了得到这种反应,还能期待得到什么呢?

没有放下的。实际上,这仆人是在说,“你会把我劳力得来的一切都拿走,我的辛苦也没有什么回报,那么费劲忙慌地还有什么用呢?”第一个和第二个仆人所得的报赏证明错不在主人,而完全在那第三个仆人(见对太25:24的注释)。


路19:22 主人对他说:‘你这恶仆,我要凭你的口定你的罪。你既知道我是严厉的人,没有放下的,还要去拿,没有种下的,还要去收,

【本会注释】

凭你的口。这件事不再需要什么进一步的审查了。第三个仆人已经证明他自己是完全不值得信赖的。那些永远将他们的失败归咎于别人的人无疑是在清楚地宣扬他们自己品格的缺陷。他们显明自己是不能被委托任何重要的责任的。

定你的罪。或,“判刑”(见对太7:1的注释)。

你这恶仆。他滥用了他主人的信赖,忽视了提供给他让他成功的机会。那些被赋予才干却一事无成的人在上天的眼中就是“恶”的,他们注定要收获恶人的报应。在才干的比喻中,第三个仆人除了被称为恶的,还被称为“懒”的(见对太25:26的注释)。

你既知道。这节余下的部分可以被当成是一个疑问句,“你不知道吗?”这个仆人的失败并非因为无知,而是因为懒惰。他知道的更多。他知道他的主人会对所提供给他的机会的使用情况作一严格的清算,他既知道,为什么不照着去做呢?这无疑是他力所能及的。他的罪就在于此。


路19:23 为什么不把我的银子交给银行,等我来的时候,连本带利都可以要回来呢?’

【本会注释】

为什么……等。既然他知道主人回来后自己面临的是什么,他就算自己不愿去工作,起码也能让钱自己去为他工作。他为什么把钱放在一个地方就不想动了呢?哪怕把钱交给另一个仆人也比让钱留在他身边要好啊。

银行。希腊文trapeza,“一张桌子”;这里指兑换银钱之人的桌子,于是便有了“银行”(见太21:12;可11:15;约2:15)。英文单词“bank(银行)”有一个类似的起源,来自于意大利文的banca,意思是“凳子”,“桌子”,或“柜台”。这个仆人把钱拿到城中的放贷人那里去费不了他什么事。因此,这件行为不仅显示出他的愚蠢和懒惰,而且还显明他企图侵占本属他主人的应得之利(见对太25:27的注释)。

利。即,“利润”。现代社会过度取利的概念并不适合这里。圣经中关于放债取利的教训,见对出22:25的注释。


路19:24 就对旁边站着的人说:‘夺过他这一锭来,给那有十锭的。’

【本会注释】

旁边站着的人。可能是贵胄侍从中的一些人,而不是仆人。在主人旁边或面前“站着”,这代表了一种更高的地位(见王上10:8;见对但1:19的注释)。

夺过他这一锭来。很明显,这里除了一种消极的刑罚外没有什么别的刑罚,只是把当初给他而他又没有用以获利的本金要了回来(见对第26节的注释)。

给那有十锭的。主人把那没有增值的银子(才干)给了头一个仆人,与其说是一种奖赏,还不如说是他可以利用这一锭银子比别人完成更多的工作呢。对于那贵胄来说,将他的钱财和事务交托在那些最能善加利用自己所被授予的机会之人的手中是一件很好的事。第一个仆人现在总共有十二弥拿,是第二个仆人现在所有的两倍。很显然,主人既没有要回本金,也没有要回利润,而是把它们留在那些能够继续工作并使之增值之人的手中(参太25:28)。


路19:25 他们说:‘主啊,他已经有十锭了。’

【本会注释】

他们说。我们不清楚这里的“他们”是指向主人提出异议的侍从(见对第24节的注释),还是指那些听耶稣说比喻的群众向耶稣所发出的异议。在后一种情况中,第25节是以一种似是而非的性质出现的。


路19:26 主人说:‘我告诉你们,凡有的,还要加给他;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本会注释】

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这个懒惰的仆人只是被剥夺了当初托付给他的本金。而在才干的比喻中,那个与他极为相似的人也受到了严厉的惩罚(见对太25:30的注释)。


路19:27 至于我那些仇敌,不要我作他们王的,把他们拉来,在我面前杀了吧!’”

【本会注释】

我那些仇敌。即,那些在贵胄外出期间反叛的人,他们试图阻挠他得国(见对第14节的注释)。

杀了。希腊文katasphazō,“屠杀”。很明显,那些反对贵胄的人并没有悔改。他们仍旧反抗他的统治,唯一能够保证政权和平安全的手段便是一劳永逸地除掉他们。


荣入圣城

路19:28 耶稣说完了这话,就在前面走,上耶路撒冷去。

【本会注释】

上。即,从约旦河谷中的耶利哥上去(见对第11节的注释)。他们在24公里的路程中向上爬了1,500米(见对路10:30的注释)。路加在这里的记述转换如此迅速似乎表示在耶利哥发生的事件(第1-28节)和荣入耶路撒冷(第29-44节)之间只有很少的时间。


路19:29 将近伯法其和伯大尼,在一座山名叫橄榄山那里,就打发两个门徒,说:

【本会注释】

将近。[荣入圣城,路19:29-44=太21:1-11=可11:1-11=约12:12-19。主要的注释:马太福音。]行进的队伍到了橄榄山的山顶,荣入圣城的欢庆达到了顶峰,只有路加叙述了这一部分(第41-44节)。


路19:30 “你们往对面村子里去,进去的时候,必看见一匹驴驹拴在那里,是从来没有人骑过的,可以解开牵来。

路19:31 若有人问为什么解它,你们就说:‘主要用它。’”

路19:32 打发的人去了,所遇见的正如耶稣所说的。

路19:33 他们解驴驹的时候,主人问他们说:“解驴驹做什么?”

【本会注释】

主人。驴和驴驹的主人(见太21:2)对奉命来取它们的两个门徒的要求提出了质疑,只有路加记载了这一点。


路19:34 他们说:“主要用它。”

路19:35 他们牵到耶稣那里,把自己的衣服搭在上面,扶着耶稣骑上。

路19:36 走的时候,众人把衣服铺在路上。

路19:37 将近耶路撒冷,正下橄榄山的时候,众门徒因所见过的一切异能,都欢乐起来,大声赞美上帝,

【本会注释】

将近。即,走上从橄榄山往耶路撒冷去的下坡路。

下。即,往下进入汲沦溪,耶路撒冷坐落在它的西边。

欢乐起来……赞美上帝。当耶路撒冷城内的塔楼在望时,诗篇第122篇很适合朝圣者歌唱,适合这里使用的话应该是:“耶路撒冷啊,我们的脚站在你的门内”(诗122:2,7;见《历》第八章)。此时此刻,那些伴随着耶稣的人一想到他马上就要被立为王了心中便充满了无穷的欢乐。


路19:38 说:奉主名来的王是应当称颂的!在天上有和平;在至高之处有荣光。

【本会注释】

在天上有和平。比较路2:14节。


路19:39 众人中有几个法利赛人对耶稣说:“夫子,责备你的门徒吧!”

【本会注释】

几个法利赛人。前一个夜晚以色列的领袖还在密谋杀害耶稣。那时犹大因为在伯大尼西门家受到暗含的责备而跑去第一次和他们会面(《历》第六十二章;见对太21:1的注释)。大批群众抛弃圣殿的崇奉,只为去看一眼耶稣(《历》第六十三章),尤其逾越节又近在眼前,这种状况对于国家宗教领袖们摇摇欲坠的权威不能不说是种凶兆,他们害怕耶稣会允许百姓拥立他作王(《历》第六十三章)。

夫子。或,“夫子”,这是一个用来称呼耶稣的术语,即便是他的敌人也使用这个术语。众百姓相信耶稣至少是个“先知”(参太21:11),但以色列的领袖们却拒绝承认这一点。“夫子”这个术语暗示他们并没有承认耶稣的神圣能力和权柄。


路19:40 耶稣说:“我告诉你们,若是他们闭口不说,这些石头必要呼叫起来。”

路19:41 耶稣快到耶路撒冷,看见城,就为它哀哭,

【本会注释】

耶稣快到耶路撒冷。即,耶路撒冷城已经在望了,穿过狭窄的汲沦谷,那城就坐落在西边。

看见城。从橄榄山的山顶望去(《善》第一章),整座城,包括圣殿在内,都历历在目了。橄榄山大概比圣殿高300英尺。从这里也能够看见离羊门不远,靠近城的东北角的髑髅地(《历》第六十三章)。圣殿那洁白无暇的大理石以及高大的穹隆屋顶在夕阳的余辉中闪耀着金色的光芒,她无以伦比的壮美对于犹太人来说的确是一幅心夺神移的景象(见《历》第六十三章)。当以色列所有的真儿女对这圣城的景象一睹为先,骄傲和欢喜很自然地充满了他们的心。但是耶稣却在这里失声痛哭了,因为他看见了众人所不能看见的事物──没过四十年之后──耶路撒冷在罗马人手中毁灭的厄运。


路19:42 说:“巴不得你在这日子知道关系你平安的事;无奈这事现在是隐藏的,叫你的眼看不出来。

【本会注释】

这事。即,犹太人的领袖和百姓需要知道的事,他们若知道这事便能使他们逃脱祸患保证安全和昌盛。这些“事”是上帝期待犹太人去完成的,这样,他便能使他们的国家得到尊荣并使他们作他在地上列国的代表。关于上帝为以色列定出之荣耀计划的纲要见本注释第四册第26-30页。一方面,耶稣看到了将来要发生的事,另一方面,这些事还没有发生(见《历》第六十三章)。

现在是隐藏的。即,这些事还没有被认识到。


路19:43 因为日子将到,你的仇敌必筑起土垒,周围环绕你,四面困住你,

【本会注释】

日子将到。耶稣用他神圣的慧眼展望到将来罗马的军队围困耶路撒冷城并使她成为一片荒场。两天之后,在橄榄山西面的山坡上,耶稣和他的几个门徒简略谈到了耶路撒冷的未来(见可13:3;见对太24:15-20的注释)。

你的仇敌。在这里是指,罗马人(见对路21:20的注释)。

土垒。希腊文charax,“桩子”,“栅栏”,或“壁垒”。约瑟夫(犹太战记vi.2;ix.2;xi.4至xii.2 [262-265;356,357;466-511])详细描述了这一预言的应验。在对耶路撒冷的围困中,罗马人首先建造木头的工事,当犹太人把这些工事破坏后,罗马人又用土建造围墙替代原来的工事。

周围环绕你。罗马人围困耶路撒冷,用饥饿使她屈服。当饥荒使城内的居民陷入恐慌时,罗马兵团便一举将城攻下。


路19:44 并要扫灭你和你里头的儿女,连一块石头也不留在石头上,因你不知道眷顾你的时候。”

【本会注释】

扫灭。见对太24:2的注释。

一块石头也不留在石头上。这里可能是一个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示彻底的毁灭。

眷顾。见对诗8:4;59:5的注释。即,因为这个国家的罪恶,特别是因为他们屡次拒绝上帝所差来带着怜悯信息的使者(见对太23:34,35的注释)。这一切罪行所有的报应“都要归到这世代了”(见对太23:36,37;路19:41的注释)。


洁净圣殿

路19:45 耶稣进了殿,赶出里头作买卖的人,

【本会注释】

进了殿。[第二次洁净圣殿,路19:45-48=太21:12-17=可11:15-19。主要的注释:马太福音。]


路19:46 对他们说:“经上说:我的殿必作祷告的殿,你们倒使它成为贼窝了。”

路19:47 耶稣天天在殿里教训人。祭司长和文士与百姓的尊长都想要杀他,

路19:48 但寻不出法子来,因为百姓都侧耳听他。

 

目录
注释
切换音频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