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命记33章
1 以下是神人摩西在未死之先为以色列人所祝的福。
2 他说:“耶和华从西奈而来,从西珥向他们显现,从巴兰山发出光辉,从万万圣者中来临;从他右手为百姓传出烈火的律法。
3 他疼爱百姓,众圣徒都在他手中。他们坐在他的脚下,领受他的言语。
4 摩西将律法传给我们,作为雅各会众的产业。
5 百姓的众首领,以色列的各支派,一同聚会的时候,耶和华(注:原文作“他”)在耶书仑中为王。
6 愿吕便存活不至死亡,愿他人数不至稀少。”
7 为犹大祝福说:“求耶和华俯听犹大的声音,引导他归于本族,他曾用手为自己争战,你必帮助他攻击敌人。”
8 论利未说:“耶和华啊,你的土明和乌陵都在你的虔诚人那里。你在玛撒曾试验他,在米利巴水与他争论。
9 他论自己的父母说:我未曾看见,他也不承认弟兄,也不认识自己的儿女。这是因利未人遵行你的话,谨守你的约。
10 他们要将你的典章教训雅各,将你的律法教训以色列。他们要把香焚在你面前,把全牲的燔祭献在你的坛上。
11 求耶和华降福在他的财物上,悦纳他手里所办的事。那些起来攻击他和恨恶他的人,愿你刺透他们的腰,使他们不得再起来。”
12 论便雅悯说:“耶和华所亲爱的,必同耶和华安然居住;耶和华终日遮蔽他,也住在他两肩之中。”
13 论约瑟说:“愿他的地蒙耶和华赐福,得天上的宝物、甘露,以及地里所藏的泉水;
14 得太阳所晒熟的美果,月亮所养成的宝物;
15 得上古之山的至宝,永世之岭的宝物;
16 得地和其中所充满的宝物,并住荆棘中上主的喜悦。愿这些福都归于约瑟的头上,归于那与弟兄迥别之人的顶上。
17 他为牛群中头生的,有威严;他的角是野牛的角,用以骶触万邦,直到地极。这角,是以法莲的万万,玛拿西的千千。”
18 论西布伦说:“西布伦哪,你出外可以欢喜。以萨迦啊,在你帐棚里可以快乐。
19 他们要将列邦召到山上,在那里献公义的祭,因为他们要吸取海里的丰富,并沙中所藏的珍宝。”
20 论迦得说:“使迦得扩张的应当称颂!迦得住如母狮,他撕裂膀臂,连头顶也撕裂。
21 他为自己选择头一段地,因在那里有设立律法者的分存留。他与百姓的首领同来,他施行耶和华的公义,和耶和华与以色列所立的典章。”
22 论但说:“但为小狮子,从巴珊跳出来。”
23 论拿弗他利说:“拿弗他利啊,你足沾恩惠,满得耶和华的福,可以得西方和南方为业。”
24 论亚设说:“愿亚设享受多子的福乐,得他弟兄的喜悦,可以把脚蘸在油中。
25 你的门闩(注:“门闩”或作“鞋”)是铜的、铁的。你的日子如何,你的力量也必如何。
26 耶书仑哪,没有能比 神的。他为帮助你,乘在天空,显其威荣,驾行穹苍。
27 永生的 神是你的居所,他永久的膀臂在你以下。他在你前面撵出仇敌,说:‘毁灭吧!’
28 以色列安然居住,雅各的本源独居五谷新酒之地,他的天也滴甘露。
29 以色列啊,你是有福的!谁像你这蒙耶和华所拯救的百姓呢?他是你的盾牌,帮助你,是你威荣的刀剑;你的仇敌必投降你,你必踏在他们的高处。”
申命记34章
1 摩西从摩押平原登尼波山,上了那与耶利哥相对的毗斯迦山顶。耶和华把基列全地直到但,
2 拿弗他利全地,以法莲、玛拿西的地,犹大全地直到西海,
3 南地和棕树城耶利哥的平原,直到琐珥,都指给他看。
4 耶和华对他说:“这就是我向亚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应许之地说:‘我必将这地赐给你的后裔。’现在我使你眼睛看见了,你却不得过到那里去。”
5 于是,耶和华的仆人摩西死在摩押地,正如耶和华所说的。
6 耶和华将他埋葬在摩押地、伯毗珥对面的谷中,只是到今日没有人知道他的坟墓。
7 摩西死的时候年一百二十岁。眼目没有昏花,精神没有衰败。
8 以色列人在摩押平原为摩西哀哭了三十日,为摩西居丧哀哭的日子就满了。
9 嫩的儿子约书亚,因为摩西曾按手在他头上,就被智慧的灵充满,以色列人便听从他,照着耶和华吩咐摩西的行了。
10 以后以色列中再没有兴起先知像摩西的;他是耶和华面对面所认识的。
11 耶和华打发他在埃及地向法老和他的一切臣仆,并他的全地,行各样神迹奇事,
12 又在以色列众人眼前显大能的手,行一切大而可畏的事。
以赛亚书6章
1当乌西雅王崩的那年,我见主坐在高高的宝座上。他的衣裳垂下,遮满圣殿。
2其上有撒拉弗侍立,各有六个翅膀:用两个翅膀遮脸,两个翅膀遮脚,两个翅膀飞翔。
3彼此呼喊说:“圣哉!圣哉!圣哉!万军之耶和华,他的荣光充满全地!”
4因呼喊者的声音,门槛的根基震动,殿充满了烟云。
5那时我说:“祸哉!我灭亡了!因为我是嘴唇不洁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洁的民中;又因我眼见大君王万军之耶和华。”
6有一撒拉弗飞到我跟前,手里拿着红炭,是用火剪从坛上取下来的,
7将炭沾我的口说:“看哪,这炭沾了你的嘴,你的罪孽便除掉,你的罪恶就赦免了。”
8我又听见主的声音说:“我可以差遣谁呢?谁肯为我们去呢?”我说:“我在这里,请差遣我!”
9他说:“你去告诉这百姓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
10要使这百姓心蒙脂油,耳朵发沉,眼睛昏迷;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便得医治。’”
11我就说:“主啊!这到几时为止呢?”他说:“直到城邑荒凉,无人居住,房屋空闲无人,地土极其荒凉。
12并且耶和华将人迁到远方,在这境内撇下的地土很多。
13境内剩下的人若还有十分之一,也必被吞灭,像栗树、橡树,虽被砍伐,树墩子却仍存留。这圣洁的种类在国中也是如此。”
歌罗西书3章
3章
1所以你们若真与基督一同复活,就当求在上面的事;那里有基督坐在神的右边。
2你们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
3因为你们已经死了,你们的生命与基督一同藏在 神里面。
4基督是我们的生命,他显现的时候,你们也要与他一同显现在荣耀里。
5所以要治死你们在地上的肢体,就如淫乱、污秽、邪情、恶欲和贪婪,贪婪就与拜偶像一样。
6因这些事,神的忿怒必临到那悖逆之子。
7当你们在这些事中活着的时候,也曾这样行过。
8但现在你们要弃绝这一切的事,以及恼恨、忿怒、恶毒(注:或作“阴毒”)、毁谤,并口中污秽的言语。
9不要彼此说谎,因你们已经脱去旧人和旧人的行为,
10穿上了新人。这新人在知识上渐渐更新,正如造他主的形像。
11在此并不分希腊人、犹太人、受割礼的、未受割礼的、化外人、西古提人、为奴的、自主的,惟有基督是包括一切,又住在各人之内。
12所以,你们既是 神的选民、圣洁蒙爱的人,就要存(注:原文作“穿”。下同)怜悯、恩慈、谦虚、温柔、忍耐的心。
13倘若这人与那人有嫌隙,总要彼此包容,彼此饶恕;主怎样饶恕了你们,你们也要怎样饶恕人。
14在这一切之外,要存着爱心,爱心就是联络全德的。
15又要叫基督的平安在你们心里做主,你们也为此蒙召,归为一体;且要存感谢的心。
16当用各样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地存在心里(注:或作“当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地存在心里,以各样的智慧”),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教导,互相劝戒,心被恩感,歌颂 神。
17无论做什么,或说话、或行事,都要奉主耶稣的名,藉着他感谢父神。
18你们作妻子的,当顺服自己的丈夫,这在主里面是相宜的。
19你们作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不可苦待她们。
20你们作儿女的,要凡事听从父母,因为这是主所喜悦的。
21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恐怕他们失了志气。
22你们作仆人的,要凡事听从你们肉身的主人,不要只在眼前事奉,像是讨人喜欢的,总要存心诚实敬畏主。
23无论做什么,都要从心里做,像是给主做的,不是给人做的,
24因你们知道从主那里必得着基业为赏赐。你们所事奉的乃是主基督。
25那行不义的,必受不义的报应;主并不偏待人。
1你们作主人的,要公公平平地待仆人,因为知道你们也有一位主在天上。
2你们要恒切祷告,在此警醒感恩;
3也要为我们祷告,求 神给我们开传道的门,能以讲基督的奥秘(我为此被捆锁),
4叫我按着所该说的话将这奥秘发明出来。
5你们要爱惜光阴,用智慧与外人交往。
6你们的言语要常常带着和气,好像用盐调和,就可知道该怎样回答各人。
7有我亲爱的兄弟推基古要将我一切的事都告诉你们。他是忠心的执事,和我一同作主的仆人。
8我特意打发他到你们那里去,好叫你们知道我们的光景,又叫他安慰你们的心。
9我又打发一位亲爱忠心的兄弟阿尼西谋同去,他也是你们那里的人。他们要把这里一切的事都告诉你们。
10与我一同坐监的亚里达古问你们安。巴拿巴的表弟马可也问你们安。(说到这马可,你们已经受了吩咐,他若到了你们那里,你们就接待他。)
11耶数又称为犹士都,也问你们安。奉割礼的人中,只有这三个人是为神的国与我一同做工的,也是叫我心里得安慰的。
12有你们那里的人,作基督耶稣仆人的以巴弗问你们安。他在祷告之间,常为你们竭力地祈求,愿你们在 神一切的旨意上得以完全,信心充足,能站立得稳。
13他为你们和老底嘉并希拉波立的弟兄多多地劳苦,这是我可以给他作见证的。
14所亲爱的医生路加和底马问你们安。
15请问老底嘉的弟兄和宁法,并她家里的教会安。
16你们念了这书信,便交给老底嘉的教会,叫他们也念;你们也要念从老底嘉来的书信。
17要对亚基布说:“务要谨慎,尽你从主所受的职分。”
18我保罗亲笔问你们安。你们要记念我的捆锁。愿恩惠常与你们同在。
申命记33章
提要:1 上帝的尊贵。6 给十二支派的祝福。26 以色列人的优越。
1 以下是神人摩西在未死之先为以色列人所祝的福:
【本会注释】
所祝的福。见创49:1。
在未死之先。见申32:49;见以撒(创27:7),雅各(创50:16),大卫(代上22:5)。
2 他说:耶和华从西乃而来,从西珥向他们显现,从巴兰山发出光辉,从万万圣者中来临,从他右手为百姓传出烈火的律法。
【本会注释】
从西乃。这里描写上帝在颁布律法时所显示的荣耀(出19,20)从山顶和附近的山坡均荣光灿烂。
从万万的圣者中,就是从上帝在天上的居所,那里有不计其数的圣洁生灵。上帝坐在荣耀的宝座上(见王上22:19;伯1:6;诗89:7;但7:10)。这里描绘天国的场景,天庭的生灵在等待上帝的嘉纳(见创28:12;32:2,3;诗103:21)。
烈火的律法。参出19:16,18。译为“在他右边是为他们燃烧的烈火”可能更清楚一些,暗示着天上的生灵的在场(见加3:19)。
3 他疼爱百姓;众圣徒都在他手中。他们坐在他的脚下,领受他的言语。
【本会注释】
他疼爱百姓。就是祂的子民(见出4:22;19:4)。
众圣徒。就是以色列民,圣洁的国民(见出19:6;申7:6;14:2,21;26:19)。
坐。在期待上帝旨意的宣布。
领受他的言语。这里指上帝借着摩西向他们显示的旨意。
4 摩西将律法传给我们,作为雅各会众的产业。
【本会注释】
摩西使用“我们”把自己与他的百姓连在一起。
5 百姓的众首领,以色列的各支派,一同聚会的时候,耶和华(原文作他)在耶书仑中为王。
【本会注释】
他在耶书仑中为王。凭着上帝的权威并在祂的手下。摩西在他的一生中,一直是以色列人的先知、祭司、君王、审判官和立法者。当然,从严格意义上说,只有耶和华是他们的王(见出15:18;诗47:6,7)。在诗歌中用耶书仑来指以色列人。
6 愿流便存活,不至死亡;愿他人数不至稀少。
【本会注释】
暗指他与辟拉的罪(创35:22),流便虽然是长子(创49:3),但是在以色列民中从未获得重要的地位。这个支派的人数总是在减少。雅各曾预言他不会出众;摩西在这里向流便人保证说他们不会从以色列人中完全消失。
7 为犹大祝福说:求耶和华俯听犹大的声音,引导他归于本族;他曾用手为自己争战,你必帮助他攻击敌人。
【本会注释】
该名字的意思可能就“被赞美的”或“赞美的对象”。他是雅各和利亚所生的儿子;其名字的含义是以他母亲在他出生时所说的话为依据的(见创29:35)。他的父亲曾预言他的弟兄们将赞美他(见创49:8)。关于犹大支派,见书14:6;王上12:20;王下17:18;诗78:68。
8 论利未说:耶和华啊,你的土明和乌陵都在你的虔诚人那里。你在玛撒曾试验他,在米利巴水与他争论。
【本会注释】
利未。这个支派在摩西的书中所提到的次数仅少于约瑟。在雅各的祝福中,西缅和利未是放在一起的。摩西在这里没有提到西缅,因为雅各已经预言他将分散在他的弟兄之间(见创49:7)。
土明。利未支派将享有作属灵领袖的崇高荣誉。
9 他论自己的父母说:我未曾看见;他也不承认弟兄,也不认识自己的儿女。这是因利未人遵行你的话,谨守你的约。
10 他们要将你的典章教训雅各,将你的律法教训以色列。他们要把香焚在你面前,把全牲的燔祭献在你的坛上。
【本会注释】
香。上香是祭司的特权(见民16:6-10,40;撒上2:28)。
11 求耶和华降福在他的财物上,悦纳他手里所办的事。那些起来攻击他和恨恶他的人,愿你刺透他们的腰,使他们不得再起来。
【本会注释】
财物。该词在申8:17,18中译为“货财”。
悦纳。承认并赏识他的侍奉。
攻击。利未人拥有民事和宗教的职责(见申17:8-12)。反对他们就是与国家为敌。
12 论便雅悯说:耶和华所亲爱的必同耶和华安然居住;耶和华终日遮蔽他,也住在他两肩之中。
【本会注释】
便雅悯。他父亲老年所得之子,是他所爱之子。
住在他两肩之中。就是背着他,保护他。上帝将保护便雅悯。有些注释家认为这是指便雅悯领土上的山脉(见书15:8;18:13),说耶路撒冷是在其领土内。
13 论约瑟说:愿他的地蒙耶和华赐福,得天上的宝物、甘露,以及地里所藏的泉水;
【本会注释】
这里指对约瑟的祝福(见创49:22-26)。他们将拥有肥沃的土地,这就确保了生活的高水准。分给他后代的土地是浇灌充足的。各种优良的粮食作物和水果都在上面茁壮成长。他的牲畜将是健康有力的。他的军事力量将是强大的。
14 得太阳所晒熟的美果,月亮所养成的宝物;
15 得上古之山的至宝,永世之岭的宝物;
16 得地和其中所充满的宝物,并住荆棘中上主的喜悦。愿这些福都归于约瑟的头上,归于那与弟兄迥别之人的顶上。
【本会注释】
喜悦。上帝的“喜悦”使这地球上充满了看似无穷尽的财富。这些都是祂爱人的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说,上帝的这种“喜悦”是针对全人类的(见太5:45)。但是从特殊意义上说,上帝的“喜悦”是针对祂在地上所拣选的代表(见加3:26)。
荆棘中。指上帝在烧着的荆棘中的显现(见出3:2,4)。
17 他为牛群中头生的,有威严;他的角是野牛的角,用以祗触万邦,直到地极。这角是以法莲的万万,玛拿西的千千。
【本会注释】
以法莲。雅各将以法莲提升到长子的地位和级别上(见创48:18,19),因此对他的预言是用“万万”,而对玛拿西的预言则只是“千千”。
18 论西布伦说:西布伦哪,你出外可以欢喜。以萨迦啊,在你帐棚里可以快乐。
【本会注释】
西布伦。西布伦在这里被描绘为一个海边的民族。这也体现在雅各的预言中(见创49:13)。许多著名的勇士都出自这个支派(见士5:18;代上12:33)。
在旷野中西布伦和以萨迦与犹大一同排在前面(见民2:5-7)。作为利亚的最后二个儿子,摩西在这里将两者合在一起。西布伦是弟弟,但却放在前面,与创49:13相一致。
19 他们要将列邦召到山上,在那里献公义的祭;因为他们要吸取海里的丰富,并沙中所藏的珍宝。
【本会注释】
他们的行为和敬拜要符合上帝的指示,讨祂的喜悦(见诗4)。
20 论迦得说:使迦得扩张的应当称颂!迦得住如母狮;他撕裂膀臂,连头顶也撕裂。
【本会注释】
迦得。一个善战的支派,在人数和力量上都得到增长(见代上5:18-20;12:8;参创49:19)。
母狮。关于“面貌好象狮子”的十一个迦得人,见代上12:8。
21 他为自己选择头一段地,因在那里有设立律法者的分存留。他与百姓的首领同来;他施行耶和华的公义和耶和华与以色列所立的典章。
【本会注释】
头一段地。第一片被征服的领土被摩西分给了流便、迦得和玛拿西的半个支派(见民32:1,2,33)。
典章。迦得人履行了自己的承诺,越过约旦河并参加征服迦南,直到整个国家征服为止(民32:21,22,29)。
22 论但说:但为小狮子,从巴珊跳出来。
【本会注释】
雅各曾将他比作一条蛇,或一条虺蛇(见创49:17)。这里称他为“小狮子”,如同对犹大的描述一样(见创49:9;参士18:25-31)。
23 论拿弗他利说:拿弗他利啊,你足沾恩惠,满得耶和华的福,可以得西方和南方为业。
【本会注释】
拿弗他利。关于拿弗他利的领土,见书19:32-39。
足沾恩惠。关于上帝对其子民的祝福,参诗145:16。
西方。直译为“海”。不可能指地中海,而是指基尼烈海(申3:17),就是加利利海。
24 论亚设说:愿亚设享受多子的福乐,得他弟兄的喜悦,可以把脚蘸在油中。
25 你的门闩(或作:鞋)是铜的,铁的。你的日子如何,你的力量也必如何。
【本会注释】
鞋。原文在旧约中只在这里出现。译为 “门闩” 更好,正如在尼3:3中的类似说法。该词源于动词“闩住”、“关紧”。这里可能表示坚固,指亚设的城堡和家园。见诗107:16;赛45:2,其中将“铁”和“铜”与门和闩一同被提到。这些材料通常不与鞋相联系。
26 耶书仑哪,没有能比上帝的。他为帮助你,乘在天空,显其威荣,驾行穹苍。
【本会注释】
乘在天空。喻指统治天下(见诗18:8,9;68:33-35)。
27 永生的上帝是你的居所;他永久的膀臂在你以下。他在你前面撵出仇敌,说:毁灭吧。
【本会注释】
居所。见诗90:1。关于该希伯来词,见申26:15。
28 以色列安然居住;雅各的本源独居五谷新酒之地。他的天也滴甘露。
【本会注释】
安然居住。犹太教注释家用这些话来指所罗门的统治(见王上4:25;参耶23:6)。
雅各的本源。通常认为是指先祖雅各绵延不断的后代(见赛48:1;参诗68:26)。
29 以色列啊,你是有福的!谁象你这蒙耶和华所拯救的百姓呢?他是你的盾牌,帮助你,是你威荣的刀剑。你的仇敌必投降你;你必踏在他们的高处。
【本会注释】
投降。周围的民族会在友谊和谦卑的伪装下接近以色列人,为要讨好他们。原文动词词根暗示阿谀奉承地屈服(见诗18:44;66:3;81:14)。
踏在。胜过他们的敌人(摩4:13;弥1:3)。没有人能在他们面前站立得住。
本章的最后一节是鼓励人要信靠上帝。祂是至高无上的。祂大大地祝福祂忠心的儿女,给他们安全、平安和人生各样的美物。最后祂要赐给他们永远的产业。所以上帝的儿女应始终勇气百倍。
申命记34章
提要:1 摩西在尼波山上观看迦南地。5 他死在那里。6 他的埋葬。7 他的年龄。8 为他哀哭三十日。9 约书亚接替了他。10 对摩西的赞扬。
1 摩西从摩押平原登尼波山,上了那与耶利哥相对的毗斯迦山顶。耶和华把基列全地直到但,
【本会注释】
登。遵照上帝的吩咐(见申32:49)。
摩押。是进迦南前的最后一站(见民33:48-50),是上帝曾经发布指示的地方(见民35:1;36:13),是摩西向以色列人宣讲了《申命记》的地方(见申1:5)。
尼波。见申32:49注释。附近有一个同名的城市(见民32:38;赛15:2)。
毗斯迦。位于亚巴琳山脉的北部(见民27:12注释)。
2 拿弗他利全地,以法莲、玛拿西的地,犹大全地直到西海,
【本会注释】
耶和华向摩西展示国家的北部地区,其中有从远处可以看到的黑门山和拿弗他利山;以法莲和玛拿西所在的中部地区;以及犹大支派定居的南部地区。
西海。有些注释家认为这是指犹大东部边境上的盐海(见民34:3)或死海。但理解为犹大山地背后的地中海更好。
3 南地和棕树城耶利哥的平原,直到琐珥,都指给他看。
【本会注释】
南地。(见创12:9;13:1的注释)。
平原。指整个约旦河谷;特别是,异常美丽的耶利哥平原,约旦河从其中流过(见创13:10注释)。“平原”一词的原文,直译为“圆的”或“椭圆的”,指约旦河的圆形盆地,特别是指约旦河流入死海的那部分盆地。这个词也用来指圆形的饼(见出29:23;士8:5;撒上10:3;代上16:3)。
棕树城。耶利哥城的郊区一直以棕树和热带气候闻名(见士1:16;3:13;代下28:15)。这是理想的冬季度假胜地。
琐珥。可能在死海的南端(见对创14:3,10;19:22,24的注释)。
指给他看。上帝已经应许摩西,让他观看迦南地,尽管他不能进去(民27:12;申3:27)。
4 耶和华对他说:“这就是我向亚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应许之地,说:‘我必将这地赐给你的后裔。’现在我使你眼睛看见了,你却不得过到那里去。”
【本会注释】
见创12:7;13:15;15:18;出33:1。摩西看到了那地全部的荣美;因为他曾为此求,上帝也垂听了(见申3:23-29)。
5 于是,耶和华的仆人摩西死在摩押地,正如耶和华所说的。
【本会注释】
见书1:2,7,耶和华称摩西为祂的仆人。使徒保罗说摩西“为仆人,在上帝的全家诚然尽忠”(来3:5)。“仆人”一词的原文在《希伯来书》中是therapon。英文中的therapeutics(治疗学),therapy(治疗),均源于此。该词表示象医生在病人身边那样富于同情、忠心服侍。摩西对百姓不倦的仁爱的和温柔的关怀,记录下来作为他的美德和上帝的荣耀。有趣的是,现代希腊语的“医生”就是therapon。
正如耶和华所说的。直译为“在耶和华的口中”(见民27:12-14)。
6 耶和华将他埋葬在摩押地、伯毗珥对面的谷中,只是到今日没有人知道他的坟墓。
【本会注释】
伯毗珥。直译为“毗珥之家”。这个山谷位于亚摩利王西宏的境内(申4:46),但是此时已归属以色列人,划入流便支派的产业之中(书13:20)。该地是以一位异教的神毗珥和他的殿命名的(书22:17)。
坟墓。只有耶和华知道摩西死亡的准确地点。魔鬼若能继续用死亡的绳索捆住摩西,他会很高兴的。所以他对基督进行抗拒(见犹9)。但是摩西复活升天了(见可9:2-4)。
7 摩西死的时候年一百二十岁;眼目没有昏花,精神没有衰败。
【本会注释】
精神。直译为“活力”、“精力”。因此,这句话可以译为“他的活力没有减退”,至少是指他的体能当时与以往一样旺盛和充沛。
这是一个真正伟大人生的尾声。摩西虽然是在无人陪伴的情况下独自去世的,但他是死在上帝的膀臂中的;那就已经足够了(参诗23:4)。死亡不是一种令人愉快的前景。但是当一个人的心灵和上帝的灵有着亲密的交往时,死亡的来临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即使一个人要在孤独中去世,远离他人的帮助与同情,但如果他能在上帝的面前去世,那仍将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好结局。
8 以色列人在摩押平原为摩西哀哭了三十日,为摩西居丧哀哭的日子就满了。
【本会注释】
他们无与伦比的领袖摩西的去世,使百姓感觉到国家生活中的一个重大损失。当摩西从天上观看以色列人时,他一定会深切关注他们起伏多变的命运。
9 嫩的儿子约书亚;因为摩西曾按手在他头上,就被智慧的灵充满,以色列人便听从他,照着耶和华吩咐摩西的行了。
【本会注释】
约书亚。这位比较年轻的领袖在摩西按手时已被智慧的灵所充满。这“智慧的灵”包括民事管理和军事领导的才能。他以前已经被证明是大有信心、勇气和忠于职守的人。
10 以后以色列中再没有兴起先知象摩西的。他是耶和华面对面所认识的。
【本会注释】
面对面。喻指彼此亲密的交往和友谊。见雅各(创32:30)和基甸(士6:22)的经历。世上没有任何其他的人比摩西与耶和华有过更密切的交往。他被公认为世上最伟大的解放者和立法者。他影响了以后各时代的历史。摩西本是个性很强的人,但他与上帝的交往,大大地改进和加强了他的品格。
11 耶和华打发他在埃及地向法老和他的一切臣仆,并他的全地,行各样神迹奇事,
12 又在以色列众人眼前显大能的手,行一切大而可畏的事。
第三十四章的补充解释
圣经没有说明《申命记》最后几节的作者。有些注释家认为是摩西在临死前写了这一部分,但其他人认为这是约书亚或另一位匿名作者后来加上去,作为《摩西五经》的附录。这两种看法都完全相符圣灵在其他情况下的运作方式。但第6-12节中的某些说法似乎最好理解为约书亚是作者:
1.“到今日没有人知道他的坟墓”(第6节),这句话反映了在摩西死后还活着的人对其安葬地点的兴趣。认定这句话是在摩西死后由另一个人受启示写下来的,要比认定是摩西自己在临死之前写的更有道理。
2.第9节中证明约书亚的权柄及其作领袖之能力的话语,似乎更象是对领导职务的过渡作简要的历史陈述,而不是预言。在摩西对十二支派未来经历的描述中(申33),他清楚地使用了预言性的语言(第10,12,19节等);而这里用的是是简述历史的语言。
3.“以后以色列人中再没有兴起先知象摩西的”(第10节),这句话作为约书亚或其他人所写的颂词,而不是由摩西自己来说,显得更恰当。
保罗作为《罗马书》作者的身份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代保罗执笔的人觉得可以附上自己对在罗马的朋友们的问候(罗16:22-24)。这个附言丝毫不会改变保罗的作者身份,也不会改变“代笔写信的德丢”的身份(罗16:22),更不会影响其出于启示的性质。圣灵可以引导德丢,就象祂引导保罗一样。同样,圣灵也很容易引导约书亚写《申命记》的最后几节,就象祂引导摩西写前面的部分,或象祂后来引导约书亚写下了《约书亚书》一样。
以赛亚书6章
提要:1 以赛亚在异象看到上帝的荣耀,5 大为震惊,确认了他的信息。9 祂显示百姓的顽梗,直至国土荒凉。13 余民将会得救。
1 当乌西雅王崩的那年,我见主坐在高高的宝座上。他的衣裳垂下,遮满圣殿。
【本会注释】
当乌西雅王崩的那年。可能是公元前740或739年。这个日期非常重要。在乌西雅结束他52年漫长的统治时,上帝赐给年轻的以赛亚一个异象,确认他先知的工作,又传给他一个谴责以色列的信息(《先知与君王》第305-307页;《证言》卷五第749、750页)。当时正处在危急的关头。强大的亚述国王提革拉-毗列色三世于公元前745年登上王位后,马上发动了一系列战争,结果征服了西亚的大片土地(见《SDA圣经注释》本卷第88页)。公元前745年,他进军巴比伦。公元前744年,他进军亚述东北部的国家。在公元前743年和738年之间,他每年向西北进兵。提革拉-毗列色在他的编年史中经常提到伊奥达(Iauda)的亚兹里奥(Azriau),通常被认为就是犹大的亚撒利雅(乌西雅)。他显然在亚洲地中海地区的国家中是抵抗亚述进攻的领导人物。也提到了以色列的米拿现。在提革拉-毗列色发动西征的时候,乌西雅逝世了。一位对亚述采取如此强硬立场的人消失了。犹大的命运将会怎样呢?全世界都要沦为亚述军队的掠物吗?自称为上帝子民的人因罪孽而失去了上帝的保护。亚述人似乎是不可战胜的。犹大被征服,亚述控制全世界,看来只是时间的问题。
主坐在高高的宝座上。上帝荣耀的这一次显示,发生在以赛亚访问圣殿的时候(《先知与君王》第307页)。上帝希望以赛亚能超越周围所发生的事,进入更加广阔的视野。上帝要让他知道,虽然亚述十分强大,但祂坐在高高的宝座上,掌管着地上的事务。摩西曾见到有关上帝的类似异象(出24:10)。在早于以赛亚一个世纪的时候,先知米该雅看见上帝坐在祂的宝座上,有天军侍立站在祂周围(王上22:19)。在乌西雅执政的早期,阿摩司也看见上帝站在圣殿庭院的祭坛旁边(摩9:1)。后来在被掳到巴比伦时,但以理(但7:9)和以西结(结1:1;10:1-5)都在异象中看见上帝坐在祂的宝座上,就像约翰在拔摩海岛上见到的那样(启4:1-6)。当危险包围上帝的子民,黑暗的势力似乎要取胜时,上帝呼吁他们瞻仰祂坐在祂的宝座上,引导着天上地下的一切事务,以便获得希望和勇气。见《教育论》第173页。
他的衣裳垂下,遮满圣殿。以赛亚见这个异象时,正站在圣殿的庭院中祈祷(《先知与君王》第307页)。他仿佛看到前面圣殿的门敞开了。在至圣所中上帝坐在祂的宝座上。希伯来词语hekal(圣殿),在这里指天上大君的殿宇(见诗11:4;29:9;哈2:20)。“衣裳”指上帝无穷荣耀的衣袍。约翰(约12:41)用这个异象指基督。
2 其上有撒拉弗侍立,各有六个翅膀:用两个翅膀遮脸,两个翅膀遮脚,两个翅膀飞翔;
【本会注释】
撒拉弗(seraphim)。直译是“燃烧者”或“发光者”。
六个翅膀。参启4:8,约翰所看见在宝座周围的活物也有六个翅膀。但以西结所看到的活物只有四个翅膀(结1:6)。以赛亚看见天使用二个翅膀蒙脸,在上帝面前表示尊崇恭敬,两个翅膀遮脚,两个翅膀飞行。以西结则看见活物用两个翅膀覆盖身体,两个翅膀向上伸展(结1:11)。
3 彼此呼喊说:圣哉!圣哉!圣哉!万军之耶和华;他的荣光充满全地!
【本会注释】
圣哉,圣哉,圣哉。上帝宝座周围的天使深深体会到祂完全圣洁的品性。约翰所看见在宝座周围的活物也喊着说:“圣哉、圣哉、圣哉,主上帝”(启4:8)。上帝设法在以赛亚的心中加深有关祂圣洁的印象,使先知可以不断地把祂的这种品性教导他的同胞,从而鼓励他们放弃自己的罪恶,并追求圣洁。死海古卷1QIsa(见《SDA圣经注释》卷一第31页;《SDA圣经注释》卷四第86页)没有“说”字,“圣哉”只用了两次“圣哉”。
祂的荣光充满全地。参赛40:5。人一旦认识到上帝的荣耀和圣洁,就会在祂面前谦卑。当“黑暗遮盖大地,幽暗遮盖万民”的时候(赛60:2),以赛亚展望上帝的荣光充满全地的日子。
4 因呼喊者的声音,门槛的根基震动,殿充满了烟云。
【本会注释】
门槛的根基。直译是“门槛的枢轴”,即用来安放门扇的底座。圣殿的根基似乎因上帝的声音而震撼。
烟云。焚香时的烟云,反映上帝的荣光。参出19:18,西奈山上布满烟云,且有大地震;参启15:8,因上帝的荣耀,殿里充满了烟。
5 那时我说:“祸哉!我灭亡了!因为我是嘴唇不洁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洁的民中,又因我眼见大君王万军之耶和华。”
【本会注释】
祸哉,我灭亡了!以赛亚一直在宣告面临上帝子民中罪人的灾祸(赛5:8-30)。现在他来到威严圣洁的上帝面前,深感自己品格上的亏欠。当我们接近上帝的时候,也会有同样的体验。
我眼见。这个有关上帝圣洁和荣耀的异象,使以赛亚体会到人的罪孽和不配。他仰望上帝,再审视自己,就认识到自己与永恒之主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在“以色列圣者”(赛5:24)面前,他感到自己罪孽深重。摩西来到上帝面前时,蒙上了自己的脸(出3:6)。约伯也厌恶自己,在尘土和炉灰中懊悔(伯42:6)。
6 有一撒拉弗飞到我跟前,手里拿着红炭,是用火剪从坛上取下来的,
【本会注释】
坛。就是金香坛(见出30:1-5注释),主要用于祈祷(见出30:6-8注释)。约翰看见真心悔改之罪人的祈祷,掺着香呈到施恩的宝座前(启8:3,4)。
7 将炭沾我的口,说:“看哪,这炭沾了你的嘴,你的罪孽便除掉,你的罪恶就赦免了。”
【本会注释】
坛上取下来的炭代表上帝的恩典洁净人心的能力,也象征品格的改变。此后,以赛亚对于同胞的最大愿望之一,就是让他们也经历洁净和改变。我们今日最大的需要,就是有上帝之坛圣洁的火沾在嘴唇上。
8 我又听见主的声音说:“我可以差遣谁呢?谁肯为我们去呢?”我说:“我在这里,请差遣我!”
【本会注释】
以赛亚立时回应。像保罗一样,以赛亚对以色列的最大愿望就是使他们得救(见罗10:1)。他知道惩罚很快就会临到犯罪的人,深望他们放弃自己的罪。此后,以赛亚人生的使命之一,就是向以色列传达上帝警告和希望的信息,使他们能领会上帝的慈爱和圣洁,从而得救。
9 他说:“你去告诉这百姓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
【本会注释】
和其他许多先知一样,以赛亚面临着艰难的使命。上帝曾告诉过他,许多人对他所传的信息会置若罔闻。虽然他尽到了一切的努力,百姓仍坚持他们罪恶的行径。他一生都会遭遇表面上的失败,但他肯定比不过耶稣(太13:14,15;约12:37-41)和保罗(徒28:26,27)工作的遭遇。以赛亚的这句话在新约时代经常引用。上帝向以赛亚保证,他的工作不会完全徒然。因为上帝对他说,有一批余民将会得救(赛1:9;6:13;10:21)。但保罗意识到当时的犹太人已经作出最后的决定,不再是上帝的子民(徒28:26-28;罗9-11)。
10 要使这百姓心蒙脂油,耳朵发沉,眼睛昏迷;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便得医治。”
【本会注释】
以色列人的属灵感官十分麻木,未能注意到上天最惊人的信息。他们的状况与硬着心不听上帝藉摩西所传信息的法老一样(见出4:21注释)。在以赛亚的时代,上帝没有蒙蔽百姓的眼睛,使他们良心麻木。这种局面是他们拒绝上帝的警告而自己造成的。每一次拒绝真理,都会使他们的心地更加刚硬,灵性更加迟钝,直到最后无法感应属灵的事。上帝不喜欢恶人死亡。祂千方百计地帮助他们离开犯罪的道路,能够存活,不致死亡(结18:23-32;33:11;提前2:4;彼后3:9)。
11 我就说:“主啊,这到几时为止呢?”他说:直到城邑荒凉,无人居住,房屋空闲无人,地土极其荒凉。
【本会注释】
主啊,这到几时为止呢?以赛亚所面对的,是一个悲惨的前景。他不相信上帝所描述的情形会长期延续。在不久的将来,百姓一定会认识和接受上帝救赎的信息。所以他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直到城邑。上帝给以赛亚凄凉的回答是,这种局面会延续到犹大的完全毁灭。没有悔改和幸存的希望。只有余民能够得救。为了那批忠心的人,以赛亚要宣布拯救的信息。但这个民族就整体而言,会拒绝转离罪恶的途径。这种拒绝会最后导致无法挽回的完全毁灭。城里将无人居住,土地将完全荒废。罪孽所带来的不是幸福,而是灾祸;不是繁荣,而是毁灭;不是生命,而是死亡。上帝的代言人一再向世人传达这个重要的教训(见利26:31-33;赛1:20;5:9;14:17,20;耶4:7,20,23-27;7:34;9:11;26:6,18;弥3:12等)。
12 并且耶和华将人迁到远方,在这境内撇下的地土很多。
【本会注释】
将人迁到远方。预言将要被掳。先是在以赛亚的时代被亚述人,然后是经过一百年被巴比伦人,掳到异国他乡。这是摩西在以色列人进入应许之地以前早已预言的(利26:33;申4:26-28;28:64)。因为上帝的应许是有条件的。
撇下的地土很多。上帝本来希望鲜花盛开的土地,将变成一片荒野, 无人居住,毁灭代替了繁荣。
13 境内剩下的人若还有十分之一,也必被吞灭,象栗树、橡树虽被砍伐,树根子却仍存留。这圣洁的种类在国中也是如此。
【本会注释】
十分之一。由于本节的一些细节不很清楚,翻译和解释就比较困难。直译是:“但在她(即“土地”,见第12节)里面将有十分之一;她(“土地”或“十分之一”)还将(“存留”或“回来”);她(“土地”或“十分之一”)将像笃耨香树或橡树被烧掉,在倒下时,有树墩(留下)在她(“土地”或“十分之一”)里面(或“在他们[指笃耨香和橡树]里面”);在她的树墩有神圣的种子。”本节的基本含义是清楚的。第11,12节描述被掳巴比伦时犹大的荒芜。虽然土地会完全荒芜,但这个遭遇并不意味以色列民族的结束(见耶4:27;5:10,18;30:11;46:28)。她会重新兴起。在以色列顽固不化,拒绝以赛亚的信息,直到完全被掳的悲凉画面里,还包含着一个保证,就是土地不会永远完全被抛弃。上帝对于她的旨意终将实现(《先知与君王》第309、310页)。参以赛亚的长子的名字“施亚雅述”,意为“余民归回”。这个观点在《以赛亚书》里经常出现(赛4:2,3;10:21等)。不一定指余民是原先人口的“十分之一”。在圣经里,“十”有时表示不确定的小数目。“十分之一”自然指很少。
树墩子。可能指一种能够提取树脂的笃耨香树。这种树可能被剥光树皮,只剩下树墩。但树墩里会长出新树来。所以这是鼓励和希望的信息。以赛亚的工作不是完全徒然的。最后将有一批余民得救。
圣洁的种类。在“树墩”里还保留着生命,最终将出苗长成一棵新树。《旧约》经常用树来比喻上帝的子民(见赛65:22;耶17:8;参但4:14,23)。从这“圣洁的种类”里,将兴起一个光荣的新以色列。
歌罗西书3章
提要:1.保罗说明我们应在哪里寻求基督。5.他劝我们要治死在地上的肢体;10. 脱去旧人,披戴基督。12.劝人要仁慈,谦卑,并讲论其他的责任。
1所以你们若真与基督一同复活,就当求在上面的事;那里有基督坐在神的右边。
【本会注释】
若。原文是一个真实条件句。
与基督一同复活。保罗的话可以解读为:“你们既然已与基督一同复活”。这可以追溯到西2:20,乃至于2:12,13。保罗所强调的是信徒在基督里的光荣地位和特权。律法主义的刻板宗教尽是一些戒律和禁忌,没有什么益处,根本无法与基督教相比。
求。不断追求(参太6:13)。
在上面的。与“世上的小学”(西2:20)相对比。
事。耶稣的大能所激发的意志力,应当倾向于天上的事情。人的目标和努力既脱离了“世上的小学”,就当以天上的事为中心。
坐在。该词暗示永久的地位(参可14:62)。基督的宝座设在天上。
上帝的右边。这是有尊贵和权柄的位置(见徒2:33;罗8:34注释),寓指基督与天父在宇宙政权中的联合(见腓2:5-8注释;参弗1:20注释)。
2你们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
【本会注释】
你们要思念。即“不断思念”,“不断关注”。
上面的事。就是天上的事(参第1节注释)。人的财宝在哪里,他的心也在哪里(太6:21)。
地上的事。与天上的事相对比。天上的事关系到基督和永生,地上的事则关系撒但悖逆上帝的计划。基督徒要转离地上的事。因为这不是他的目标。
3因为你们已经死了,你们的生命与基督一同藏在 神里面。
【本会注释】
因为你们已经死了。喻指受洗(见罗6:2-4)。死亡在新生之先。悔改与否是有明显区别的。保罗所说的属灵死亡是人的意志因信基督而完全顺服上帝的结果。
与基督一同藏在上帝里面。原文表示一个已经完成的行为,其效果延续到现在。生命依然是隐藏的。这里所说的生命是信徒在接受基督时获得的。耶稣说:“信子的人有永生”(约3:36)。到基督第二次来临的时候,他将转变为荣耀不朽之体(见约8:51注释)。
4基督是我们的生命,他显现的时候,你们也要与他一同显现在荣耀里。
【本会注释】
基督是我们的生命。参约1:4注释。耶稣不仅是基督徒生命的创始者和人类努力的最终目标,也是上帝的儿女每日力量的源泉和向导,和将来永生的保证。基督徒的生命与基督是分不开的。
显现。phaneroo。当该词在用来指基督第二次来临时,是强调耶稣现在虽为肉眼所看不见,但那时必向人类显现的事实(参启1:7)。在彼前5:4和约壹3:2中,phaneroo也用来指基督复临。
显现在荣耀里。这里的phaneroo用在圣徒身上(参上文)。他们将“显现在荣耀里”,身体“与祂自己荣耀的身体相似”(腓3:21。“主若显现,我们必要像祂“(约壹3:2)。基督的祈祷:“我在哪里,愿你所赐给我的人也同我在哪里”(约17:24)在那时就会实现。基督在地上恩典国度的公民那时将成为荣耀国度的公民。
5所以要治死你们在地上的肢体,就如淫乱、污秽、邪情、恶欲和贪婪,贪婪就与拜偶像一样。
【本会注释】
要治死。“处死”(见罗8:13;加5:24注释)。
肢体。即人体器官。前面的“在地上的”表明可能指与旧人有关的肢体,因为曾用作不义的器具,所以必须死亡。
淫乱。porneia。泛指各种不正当的性关系。
污秽。“不洁”,“道德污点”。
邪情。pathos。“情欲”。在《新约》中用来指邪念。在罗1:26中,pathos与“可羞耻的”(atimia)连用,表示情欲。
恶欲。epithumia。“贪心”。见罗7:7注释。
贪婪。pleonexia。参该词用于罗1:29;林后9:5;弗4:19;5:3等。贪婪是一种反社会的罪恶,即企图获取本应属于他人的东西。
就与拜偶像一样。凡在人心目中取代上帝的事物都是偶像(参加5:20)。
6因这些事,神的忿怒必临到那悖逆之子。
【本会注释】
上帝的忿怒。见罗1:18注释。
悖逆之子。见弗2:2注释。有的文本没有“悖逆之子”。
7当你们在这些事中活着的时候,也曾这样行过。
【本会注释】
行。peripateo。指行为。
8但现在你们要弃绝这一切的事,以及恼恨、忿怒、恶毒(注:或作“阴毒”)、毁谤,并口中污秽的言语。
【本会注释】
但现在。与第7节的“曾”相对比。
弃绝。apotithemi。就像衣服“脱去”(徒7:58),寓指“抛弃”(参罗13:12注释)。这是祈使语气的动词。保罗吩咐歌罗西信徒下决心永远放弃下面所提到的一切。
恼恨。orge。在第6节中指“上帝的忿怒”。见罗2:8注释;参弗4:26,31注释。
忿怒。thumos。见罗2:8注释。
恶毒(或作:阴毒)。kakia。见罗1:29注释。
毁谤。blasphemia。针对上帝和人的诽谤。
口中。说脏语的人暴露了他心中的污秽(见太15:11-18)。反之,能管住自己的舌头不说坏话的,那他就是“完全人”了。
污秽的言语。aischrologia。在《新约》中仅用于本节,不仅指脏话,也是指漫骂。参弗4:29注释。
9不要彼此说谎,因你们已经脱去旧人和旧人的行为,
【本会注释】
不要彼此说谎。见弗4:25注释。
脱去。apekduomai(见西2:15注释)。原指脱去衣服。
旧人。见罗6:6;弗4:22注释;参约3:3,5注释。
旧人的行为。就是使徒在5,8,9节中所列举的行为。
10穿上了新人。这新人在知识上渐渐更新,正如造他主的形像。
【本会注释】
穿上。原指穿衣服。
新人。见弗4:24注释;参《历代愿望》176页;《证言》卷九20,23页。
知识。epignosis。指完全的知识。参西1:9,10;2:2。这种知识就是从经验上认识天国的原则。这也是“更新”的宗旨所在。
更新。原文指一个持续的过程,强调“新”字,表示逐步对上帝有全面的认识。成长是生命的产物和证据。在自然界和灵界都是如此。赐生命之主的能力是维持生长的唯一动因。
造他。即造就新人。正如基督是天父的真像(来1:3),基督徒也当“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见弗4:13注释)。
正如……的形像。即“按照……的形象”。见罗8:29注释。
11在此并不分希腊人、犹太人、受割礼的、未受割礼的、化外人、西古提人、为奴的、自主的,惟有基督是包括一切,又住在各人之内。
【本会注释】
不分希腊人、犹太人。在基督教生活的新秩序中,一切民族的差异全都消除了(见罗10:12;加3:28注释;参罗1:6注释)。保罗在整封书信中都重复这一真理。
受割礼的、未受割礼的。见罗2:25-29;加5:6注释。
化外人。见徒28:2;罗1:14注释。
西古提人。化外人中最野蛮的人。
为奴的、自主的。使徒在这里指社会差异。保罗宣布在基督的国度里,在上帝创造的大能所造就的新人中,是不存在任何国籍,宗教,种族和社会隔膜的。“基督的生命所创立的宗教是没有等级的。犹太人和外邦人,为奴的、自主的都亲如兄弟,在上帝面前一律平等”(《证言》卷九191页)。
基督是包括一切,又住在各人之内。这里说耶稣基督是终极的目标,是“充满万有者所充满的“(弗1:23)。祂的品格既表现在祂所有的子民身上,他们中间还有什么区别呢?在基督身体的肢体之间是不存在敌意和对立的。耶稣是祂圣徒共同的产业,是他们品格建造的理想和目标。祂也是胜利者建立兄弟情谊的途径。
12所以,你们既是 神的选民、圣洁蒙爱的人,就要存(注:原文作“穿”。下同)怜悯、恩慈、谦虚、温柔、忍耐的心。
【本会注释】
所以。保罗强调基督徒披戴基督形象和品格的主动性。见第10节注释。
上帝的选民。他们是天国的公民。所有基督所接纳的人,不论其国籍,宗教,种族和社会地位,都是上帝的选民。他们的地上的盐,世上的光。见《给传道人的证言》422页;见罗8:33注释;参《先祖与先知》207,208页。
圣洁。指蒙拣选辞别世俗,献身侍奉上帝的人(见罗1:7注释)。圣洁是与上帝完全和谐之生命的表现。“上帝怎样在祂的范围里圣洁,堕落的人类也当藉着信靠基督而在他们的范围里圣洁”(《使徒行述》559页)。
蒙爱的人。即上帝所爱的人。
怜悯。oiktirmoi。“同情”(见罗12:1注释)。同情心是真正基督教的一个特征。
恩慈。chrestotes。“善良”,“温柔”,“优秀”(见罗3:12;加5:22;弗2:7注释)。该词表达爱心的举动(林前13:4),描述在性情和举止上对邻舍的需要表现出温情,仁慈和同情。
谦虚。tapeinophrosune。见徒20:19;弗4:2注释。参该词用于腓2:3和彼前5:5。在西2:18和23中,该词表示假谦虚。上帝的儿女“应当努力追求心里柔和谦卑。这在上帝眼中是极有价值的”(《证言》卷二188页)。
温柔。就是不自以为是,不自作主张,而是温和仁慈。我们的救主在最严峻的试炼中为我们树立了真正温柔的完美典范(见《历代愿望》743页)。真基督徒应当在每日的生活中效法祂的榜样(见《历代愿望》354页)。见太5:5注释;参加5:23。
忍耐。makrothumia。参相关的动词makrothumeo用于林前13:4;雅5:7,表示心灵长期抑制情绪的冲动,尤其是发怒。参林后6:6;西1:11注释。
心。splagchna。喻指情感的所在。
13倘若这人与那人有嫌隙,总要彼此包容,彼此饶恕;主怎样饶恕了你们,你们也要怎样饶恕人。
【本会注释】
嫌隙。momphe。抱怨,责难。该词在《新约》其他地方没有出现。
彼此包容。互相宽容。
彼此饶恕。在我们与基督徒同道相处的时候,我们不但要在言语行为上表现出自制和宽恕,还要在心里原谅他人的软弱,缺点和过错。这才是真正的饶恕(参太11:25;弗4:32)。
主。有文本为“基督”。人彼此宽恕的伟大依据就是上帝对人类的宽恕(参弗4:32;《福山宝训》113吗,114页;《证言》卷五170页)。
14在这一切之外,要存着爱心,爱心就是联络全德的。
【本会注释】
爱心。agape。见太5:43;林前13:1注释。爱心是联络一切美德的。一般的基督徒不论口头上说得有多好听,如果心中没有充满对上帝和对同胞的爱,他就不是基督的真门徒(见林前13:1-3注释)。
联络。sundesmos。在 2:19中sundesmos指人体的韧带。爱心把基督徒个人的品德和基督奥秘身体的各个肢体联络成一个完美在整体。
全德。“成熟”。每一个人都应在他自己的范围里获得最高的发展。“先发苗,后长穗,再后穗上结成饱满的子粒”(可4:28)。上帝怎样在祂的范围里完全,基督徒也要在他们的范围里完全见太5:48;《天路》65页;《使徒行述》531页。
15又要叫基督的平安在你们心里做主,你们也为此蒙召,归为一体;且要存感谢的心。
【本会注释】
基督。有文本”为上帝”。这里描述基督的平安不是静止的,而是一种动力,能使人在最艰苦的生活环境保持镇定,泰然和信靠之心。基督是这种平安的源泉。祂是心灵的船长,能把生命之舟平安地带进安全的港口(见约14:27;弗2:14;腓4:7注释)。
作主。brabeuo。原意是“裁判”,故有“授奖”(其相关的名词brabeion“奖赏”出现在林前9:24和腓3:14中),“宣布决定”,“裁决”之意。出自内心的决定和方针不仅影响个人,也影响到教会和社会。保罗在这里要求歌罗西的基督徒让源于基督的平安主宰他们的生活。
蒙召。真信徒所享有的这种平安乃是上帝福音宗旨的一个重要内容。不能想象一个基督徒会与上帝和他的弟兄为敌。
一体。基督的奥秘身体就是信徒所组建的教会。他们的目标就是实现上帝的旨意(弗1:22,23;2:16;4:4)。一切真基督徒既是这个身体的组成部分,所发生的分歧就会伤害到每一个肢体,致使全身患病。上帝希望大家能在爱心和服务中团结一致,互相配合。
存感谢的心。感恩是基督徒的本分。感谢上帝就像是一块土壤里种植着平安的嫩苗(见腓4:6-7)。感恩就是承认上帝赐下一切美善的福气,并引导基督徒行走人生道路的每一步。上帝既使万事互相效力,让爱祂的人得益处(见罗8:28注释),况且在与我们有关系的上帝面前一切又都是敞开的,我们还用怕什么呢?今日扬声赞美的基督徒,有朝一日将加入赎民和未曾堕落的众天使哈利路亚的大合唱。
16当用各样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地存在心里(注:或作“当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地存在心里,以各样的智慧”),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教导,互相劝戒,心被恩感,歌颂 神。
【本会注释】
基督的道理。指基督所传的信息,或有关基督的福音。参帖后3:1“主的道理”和约5:24“我的话”。
丰丰富富地。该词强调给心灵带来充实的丰富。福音的故事传述于歌罗西信徒的口中,存在他们心里,指导着他们的思想和行动,丰富了他们在属天事情上的经验。
存在心里。或“住在你们里面”。
诗章。psalmoi。《旧约》的诗篇或赞美诗,可能在弦乐的伴奏下歌唱。与之相关的词psallo常指演奏乐器(见撒上16:16,七十士译本)。
颂词。humhoi。赞美诗。可能特指基督徒抒发感情的诗歌。
灵歌。就是圣歌。
教导。即传授知识。凡有基督的道存在心里的人应当不厌其烦,由浅入深,,言传身教地把真道的原则全面地介绍给别人。参林前12:28;弗4:11注释。
劝戒。noutheteo。见西1:28注释。
心。口中的歌唱首先应在心中充满。只有这样才能感动别人。唯有从内心领会诗歌的意义,才能把它的内涵表达出来。
恩。charis。见罗3:24注释。许多学者认为这是指感谢。也有学者认为这是指上帝的恩典。见弗5:20。
歌颂上帝。有文本为“歌颂主”。使徒在本节中归纳了因基督同在而内心充实的基督徒所应从事的工作。他要用言语和歌唱教导劝戒他的弟兄,赞美和崇扬他的上帝。
17无论做什么,或说话、或行事,都要奉主耶稣的名,藉着他感谢父神。
【本会注释】
或说话或行事。这是人类生活和行为的两大表现。上帝的儿女所说所做的一切,都不应该与基督不相称。
奉主耶稣的名。真正侍奉基督的人,要带着基督的精神和品格。他要时刻牢记自己是在为永恒而建造品格,始终让自己出在上帝的管理之下,不要忘记“宗教不只是许多影响中的一种。它要支配其他一切的影响”(《基督教育之研究》489页)。
感谢。基督徒所想所行的都应带着赞美(参弗5:4,20;帖前5:18)。使徒一再强调需要表达对上帝的感谢(见西1:12;2:7;3:15;4:2)。。
父上帝。基督徒赞美的对象是父上帝。我们是藉着耶稣感谢父上帝的。
18你们作妻子的,当顺服自己的丈夫,这在主里面是相宜的。
【本会注释】
你们作妻子的,当顺服自己的丈夫。见弗5:22注释。有的文本没有“自己的”。参其对应经文弗5:22。
在主里面。见弗1:4注释。
相宜的。合适的。
19你们作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不可苦待她们。
【本会注释】
见弗5:22注释。
20你们作儿女的,要凡事听从父母,因为这是主所喜悦的。
【本会注释】
你们作儿女的,要凡事听从父母。见弗6:1注释。
凡事。但不要理解为包括违背上帝旨意的要求。错误的命令对儿女是没有约束力的。保罗所针对的是基督徒的家庭,故无须设定前提。
主所喜悦的。有文本为“在主里面”,可能与18节相对应。主是顺从的对象。讨祂喜悦应是儿女的最高目标。他们虽然是在执行父母的命令,但实际上是在讨上帝的喜悦。
21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恐怕他们失了志气。
【本会注释】
不要惹儿女的气。erethizo。“惹起”。该词在林后9:2中用于褒义,在本节用于贬义。喋喋不休的指责,抱怨,挑剔和非难,会使儿女对所有的教育产生反感。
失了志气。athumoo。该词在《新约》中只出现于本节。不间断的刺激可能会使青年人丧失克服软弱的勇气,完全放弃基督徒的生活。父亲的意见可能是对的,但纠正的方法不恰当,造成了不幸的后果。见弗6:4。
22你们作仆人的,要凡事听从你们肉身的主人,不要只在眼前事奉,像是讨人喜欢的,总要存心诚实敬畏主。
【本会注释】
你们作仆人的,要凡事听从你们肉身的主人。见弗6:5注释。
不要只在眼前事奉,象是讨人喜欢的。服务的动机不应单是迎合人的标准,只在有人监视时勤劳,而绝不采取主动。这样的仆人只是为了讨地上主人的欢心。基督徒的动机不应是这样。见弗6:6注释。
存心诚实。haplotes。见罗12:8注释。这与“眼前事奉”恰好相反。那些只为讨主人欢心,主人监督时劳动,其他时候什么也不干的人乃是虚伪的。见弗6:5注释。
敬畏主。祂是伟大的主宰。基督徒在凡事上都要迎合祂的标准,以承认祂为他们最后需要队之负责的主。
23无论做什么,都要从心里做,像是给主做的,不是给人做的,
【本会注释】
都要从心里做。见弗6:6注释;参申6:5;可12:30。
象是给主做的。见弗6:7注释。
24因你们知道从主那里必得着基业为赏赐。你们所事奉的乃是主基督。
【本会注释】
必得着。见弗6:8注释。
基业为赏赐。即以赏赐为基业。因为在上帝的国中,是没有为奴的和自主的之别的(见11节注释)。保罗现在以此为据,宣布为奴的也可以得基业为赏赐。
你们所事奉的。有的文本前面还加上“因为”。仆人确实应该听从他们地上主人的吩咐,但他们服务的标准和最终目标应是讨上帝喜悦。
25那行不义的,必受不义的报应;主并不偏待人。
【本会注释】
那行不义的。有人认为这是指为奴的没有尽自己的本分;也有人认为这是指主人虐待仆人;还有人认为这是泛指所有的人。下文“主并不偏待人”按时不是特指较高等级的人,也是泛指所有的人,不会专门针对仆人的。参照弗6:9,第二种看法可能是对的。
必受不义的报应。komizo。“接受”。参该词用于林后5:10。保罗无疑是指最后的审判。那时压迫人的主人和不忠实的仆人都将为他们的罪行而受到惩罚。
主并不偏待人。即“不看人的脸面”(见弗6:9注释;参罗2:11注释)。
歌罗西书4章
提要:1.保罗劝他们要恒切祷告;5.智慧地对待还没有真正认识基督的人;10.向他们问候,祝他们兴旺。
1 你们作主人的,要公公平平地待仆人,因为知道你们也有一位主在天上。
【本会注释】
主人。见弗6:9注释。
公公平平地。主人不能任意而行。仆人作为人类,自有他不可剥夺的权利。这些权利要受到尊重。他的基本需求应得到满足。isotes.“平等”,“公平”,“公正对待”(见利25:39-43;申15:12-14;见加3:28;见弗6:9注释)。
待。parecho.“提供”,“供给”。这是你们的义务。
仆人。douloi.见罗1:1;弗6:9注释。
你们也有一位主。主人只是基督的管家。他的财富和办事的能力都是天上的主赐给他的。这个观念无非是主仆关系法则的延申而已。保罗实际上是在说:“你们希望天上在主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你们的仆人”。参太23:8;弗6:9。
2 你们要恒切祷告,在此警醒感恩。
【本会注释】
恒切。proskartereo.见罗12:12注释。参弗6:18;帖前5:17注释。
警醒。使徒的劝勉强调需要藉着祈祷不断保持警惕,防止仇敌迷惑我们,使我们放松警觉,疲倦灰心。
感恩。参弗6:18注释。见帖前5:18注释。要在感恩中祈祷和警醒。尽管我们每天需要帮助和引导,仍有大量需要感恩之处。
3 也要为我们祷告,求上帝给我们开传道的门,能以讲基督的奥秘(我为此被捆锁),
【本会注释】
也要为我们祷告。见弗6:19注释。保罗在《歌罗西书》代祷的要求中把他的同工也包括在内。
传道的门。参徒14:27;林前16:9;林后2:12中门的比喻。这里把传福音的机会比作敞开的门户,好让传道士带着好消息进去。保罗希望自己能获得自由。因为福音的传播因他的被囚而受到阻碍。他知道只有上帝能成就这件事,所以他希望歌罗西信徒恳求天上的上帝着手工作。这样的祈祷会使罗西信徒同心合意,更加积极地从事福音工作。
基督的奥秘。见罗11:25注释;参弗3:3-6。基督的奥秘就是基督所启示的奥秘。除了基督所启示的之外,人类是无法了解上帝深奥的旨意的。
捆锁。保罗因宣传基督的奥秘而被捆锁。他在耶路撒冷被捕的直接原因是犹太人对他所传信息的仇视。
4 叫我按着所该说的话将这奥秘发明出来。
【本会注释】
叫我按着所该说的话。上帝原希望保罗在远近各地毫无障碍地宣传福音。他的被囚妨碍了这个使命的实施(见帖前2:18)。
将这奥秘发明出来。每一个传道人的伟大理想都应是把福音的真理宣扬出来。
5 你们要爱惜光阴,用智慧与外人交往。
【本会注释】
爱惜光阴。直译为“购买时机”(见弗5:16注释)。
智慧。指基督徒实际的智慧(参箴1:2,3注释)。
外人。即非基督徒。参林前5:12;帖前4:12。真基督徒的理想应是让“外人”也成为门徒。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藉着表现基督徒美德的生活。这是无可辩驳的证据。
交往。peripateo.“行为表现”(见弗:2注释)。该词指基督徒完整的生活方式,包括他与上帝和同胞的一切关系。
6 你们的言语要常常带着和气,好象用盐调和,就可知道该怎样回答各人。
【本会注释】
言语。与基督徒生活方式并驾齐驱的是他所说的话语,尤其是在他与“外人”(第5节)接触的时候。他所说的话,包括说话的态度和语调,都会给他所接触的人留下或好或坏的印象。所以他必须谨慎言语。
和气。charis.见罗3:24注释。“恩慈和蔼的话语”。耶稣说话的时候,他家乡会堂里的人都感受到祂口里所出的“恩言”(路4:22)。基督徒的话语应该带着天国的能力和影响。
用盐调和。盐能使食物可口。我们同样也要使话语听起来有吸引力,感人和悦耳。与之相反的是枯燥无味的闲话(见太12:36注释)。基督徒开口的时候,应流淌出富有教益,悦耳动听的话语来。
回答各人。每一个基督徒的责任是:“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前3:15)。个人的见证是基督徒生活的重要部分。为了有效地作见证,我们的话语必须如本节所描述的那样。
7 有我亲爱的兄弟推基古要将我一切的事都告诉你们。他是忠心的执事,和我一同作主的仆人,
【本会注释】
推基古。见弗6:21注释。
我一切的事。参腓1:12。保罗推测歌罗西信徒会关心他被拘禁的详情。
和我一同作主的仆人。这个称呼把推基古提到了与保罗同等的地位。在弗6;21中没有这样称推基古。
主的。他的传道工作是在主的计划和影响力之内。主的旨意把祂所有的仆人都围绕和团结起来。推基古无疑很高兴服侍这样的一位主,并与祂的众仆人为伍,积极执行祂的任务。
8 我特意打发他到你们那里去,好叫你们知道我们的光景,又叫他安慰你们的心。
【本会注释】
我特意打发他。参弗6:22。推基古把保罗的信函和个人的问候带给歌罗西信徒。
好叫你们知道我们的光景。有的文本为“好叫他知道你们的光景”。参第7节和弗6:21。推基古要向信徒解释保罗所作的事情,鼓励他们继续基督徒的生活方式,也许还从他们那里得到捐献来帮助囚禁中的保罗。
安慰你们的心。见弗6:22注释。
9 我又打发一位亲爱忠心的兄弟阿尼西母同去;他也是你们那里的人。他们要把这里一切的事都告诉你们。
【本会注释】
亲爱忠心的兄弟。阿尼西母以前并不忠实可靠。但现在他的生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阿尼西母。阿尼西母原是歌罗西的一名逃奴,后在罗马因保罗的工作而悔改(见门10)。
他也是你们那里的人。阿尼西母来自歌罗西。作为一名基督徒,他现在属于信徒的团契(见加3:28注释;参门10-12)。
他们要把这里一切的事都告诉你们。保罗把正式的信函交托他和推基古,说明他完全相信阿尼西母的悔改和真诚。
10 与我一同坐监的亚里达古问你们安。巴拿巴的表弟马可也问你们安。(说到这马可,你们已经受了吩咐;他若到了你们那里,你们就接待他。)
【本会注释】
与我一同坐监的。他从帖撒罗尼迦起陪伴保罗(徒27:2),曾与使徒一同遭遇以弗所的动乱(徒19:29)。当使徒代表团从哥林多前往耶路撒冷时,可能是亚里达古把帖撒罗尼迦的奉献带给巴勒斯坦的母教会(徒20:4)。保罗从耶路撒冷被解往罗马时,他至少陪伴了部分的路程(徒27:2)。《腓利门书》第24节提到他是保罗”的同工“。
亚里达古。有人推测亚里达古是自愿与保罗同受监狱之苦,以服侍保罗的需要。据说这种做法是罗马人所允许的。
表弟。anepsios.有文本为“外甥”。
11 耶数又称为犹士都,也问你们安。奉割礼的人中,只有这三个人是为上帝的国与我一同做工的,也是叫我心里得安慰的。
【本会注释】
耶数又称为犹士都。这个名字只在圣经本节中提到。但“犹士都”还在其他两处出现(徒1:23;18:7)。
奉割礼的人。就是犹太人。在本节指犹太籍的基督徒。联系下文,在奉割礼的人中,只有所提到的这三个人是保罗的同工,也是他的安慰。
12 有你们那里的人,作基督耶稣仆人的以巴弗问你们安。他在祷告之间,常为你们竭力地祈求,愿你们在上帝一切的旨意上得以完全,信心充足,能站立得稳。
【本会注释】
你们那里的人,作基督耶稣仆人的以巴弗。以巴弗是歌罗西人。他曾在当地工作过。也许还在老底嘉和希拉波立工作过。他向保罗报告他家乡教会的情况(参西1:7,8)。他显然留在罗马比预期的时间要久,以帮助保罗的传道工作。他和保罗一同向歌罗西信徒问安。
常为你们竭力地祈求。直译是“不断地挣扎和奋斗”(参西1:29)。以巴弗身在罗马,并没有忘记家乡的信徒。他为他们恳切地祈祷。
在上帝一切的旨意上。见西1:9注释,包括基督拯救祂子民的全部计划。
得以完全,信心充足。即“成熟和完全”。凡靠恩典达到知识和经验每一阶段目标的基督徒,均被上天视为是完全的(见太5:48注释)。
13 他为你们和老底嘉并希拉波立的弟兄多多的劳苦,这是我可以给他作见证的。
【本会注释】
老底嘉并希拉波立。这两个城市在利卡斯河的两岸,相距仅数里路,建立教会的时间可能与歌罗西差不多,而且无疑都是以巴弗提供服务的。关于老底嘉,见本卷100-102页;见启3:14注释。
劳苦。zelos.“竞争”,“努力奋斗”,或“嫉妒”,“愤怒”。有的文本为“热心”,“痛苦”。
这是我可以给他作见证的。我所亲眼目睹的。
14 所亲爱的医生路加和底马问你们安。
【本会注释】
路加。关于路加的生平,见《SDA圣经注释》卷五663,664页;参徒16:10注释。路加的陪伴一直给保罗带来安慰和力量。
底马。这个名字只在本节,提后4:10和门24中提到。底马在当时显然还是很忠诚的。但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保罗在第二次被囚时痛心地说:“底马贪爱现今的世界,就离弃我……去了”(提后4:10)。
15 请问老底嘉的弟兄和宁法,并他家里的教会安。
【本会注释】
老底嘉。见13节注释。这三个城市都位于利卡斯谷。其中的信徒显然经常有来往。
宁法。圣经其他地方没有提这个名字。下面有的文本为“她的家”或“他们的家”。这个人显然为上帝的事业大发热心,慷慨地把自己宽敞的家作为老底嘉小教会信徒聚集的场所。
16 你们念了这书信,便交给老底嘉的教会,叫他们也念;你们也要念从老底嘉来的书信。
【本会注释】
叫他们也念。早期的基督徒可能普遍有这样的习惯。历史记载《新约》的经卷一再抄录,广为流传。
从老底嘉来的书信。不是指在老底嘉所写的信,而是指写给老底嘉的信,“从老底嘉”转到歌罗西。就歌罗西教会而言,这封信是“从老底嘉”来的。至于这封信的内容,我们无从得知。许多人认为这是指《以弗所书》。保罗写《以弗所书》的时间与写《歌罗西书》差不多,也许是在同一天写的,并且托付给同一位使者推基古(弗6:21;西4:7)。但这仅仅是一种猜测。关于《以弗所书》的作者,见《SDA圣经注释》卷六994,994页。
17 要对亚基布说:“务要谨慎,尽你从主所受的职分。”
【本会注释】
亚基布。只在本节和《腓利门书》第2节提到这个名字。在《腓利门书》中,他的名字与腓利门和亚腓亚列在一起。解经家们认为亚腓亚是腓利门的妻子。也许亚基布是他们的儿子。这符合保罗在本节的语气(见下文注释)。在《腓利门书》中,保罗称亚基布是“与我们同当兵的”,并提到了腓利门家的教会,亚基布可能在其中担任职务。腓利门显然和宁法一样,敞开家门接待弟兄,作为聚会的场所。亚基布可能与腓利门一起任职。
尽。即履行职责。
从主所受的。保罗提醒亚基布。他的职务是主所托付的。福音的传道士就像旧约时代的祭司一样,“尊荣没有人自取,惟要蒙上帝所召”(来5:4)。
职分。diakonia.见罗12:7注释。该词可以指执事的职分(见罗12:7),有服务之意(徒12:25),也包括牧师或长老的职务。保罗警告亚基布要时刻谨慎,忠心尽职,始终不忘自己的职责。
18 我保罗亲笔问你们安。你们要记念我的捆锁。愿恩惠常与你们同在!
【本会注释】
我保罗亲笔问你们安。这时保罗显然从代笔者手中拿过笔来,写下了最后的问候语(见林前16:21;加6:11注释)。这句话表达了他的情感,为他的信最后增添了真诚和个人权威的色彩。
你们要记念我的捆锁。保罗提到自己的捆锁,无疑是为了得到歌罗西信徒的同情和理解。他们应当认识到,虽然他在囚禁之中,仍牵挂着他们。这样,他们就会再次看到他对于他们的感情和为他们的代祷。
愿恩惠常与你们同在!参提前6:21;提后4:22。关于这个问候的意义,见罗1:7注释。有的文本最后还加上“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