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记上2章
1 哈拿祷告说:“我的心因耶和华快乐,我的角因耶和华高举。我的口向仇敌张开,我因耶和华的救恩欢欣。
2 只有耶和华为圣,除他以外没有可比的,也没有磐石像我们的 神。
3 人不要夸口说骄傲的话,也不要出狂妄的言语,因耶和华是大有知识的 神,人的行为被他衡量。
4 勇士的弓都已折断,跌倒的人以力量束腰。
5 素来饱足的,反作佣人求食;饥饿的,再不饥饿。不生育的,生了七个儿子;多有儿女的,反倒衰微。
6 耶和华使人死,也使人活;使人下阴间,也使人往上升。
7 他使人贫穷,也使人富足;使人卑微,也使人高贵。
8 他从灰尘里抬举贫寒人,从粪堆中提拔穷乏人;使他们与王子同坐,得着荣耀的座位。地的柱子属于耶和华,他将世界立在其上。
9 他必保护圣民的脚步;使恶人在黑暗中寂然不动。人都不能靠力量得胜。
10 与耶和华争竞的,必被打碎;耶和华必从天上以雷攻击他,必审判地极的人;将力量赐与所立的王,高举受膏者的角。”
11 以利加拿往拉玛回家去了。那孩子在祭司以利面前事奉耶和华。
12 以利的两个儿子是恶人,不认识耶和华。
13 这二祭司待百姓是这样的规矩:凡有人献祭,正煮肉的时候,祭司的仆人就来,手拿三齿的叉子,
14 将叉子往罐里,或鼎里,或釜里,或锅里一插,插上来的肉,祭司都取了去。凡上到示罗的以色列人,他们都是这样看待。
15 又在未烧脂油以前,祭司的仆人就来对献祭的人说:“将肉给祭司,叫他烤吧!他不要煮过的,要生的。”
16 献祭的人若说:“必须先烧脂油,然后你可以随意取肉。”仆人就说:“你立时给我!不然我便抢去。”
17 如此,这二少年人的罪在耶和华面前甚重了,因为他们藐视耶和华的祭物(注:或作“他们使人厌弃给耶和华献祭”)。
18 那时,撒母耳还是孩子,穿着细麻布的以弗得,侍立在耶和华面前。
19 他母亲每年为他做一件小外袍,同着丈夫上来献年祭的时候带来给他。
20 以利为以利加拿和他的妻祝福说:“愿耶和华由这妇人再赐你后裔,代替你从耶和华求来的孩子。”他们就回本乡去了。
21 耶和华眷顾哈拿,她就怀孕,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那孩子撒母耳,在耶和华面前渐渐长大。
22 以利年甚老迈,听见他两个儿子待以色列众人的事,又听见他们与会幕门前伺候的妇人苟合。
23 他就对他们说:“你们为何行这样的事呢?我从这众百姓听见你们的恶行。
24 我儿啊,不可这样!我听见你们的风声不好,你们使耶和华的百姓犯了罪。
25 人若得罪人,有士师审判他;人若得罪耶和华,谁能为他祈求呢?”然而他们还是不听父亲的话,因为耶和华想要杀他们。
26 孩子撒母耳渐渐长大,耶和华与人越发喜爱他。
27 有神人来见以利,对他说:“耶和华如此说:‘你祖父在埃及法老家作奴仆的时候,我不是向他们显现吗?
28 在以色列众支派中,我不是拣选人作我的祭司,使他烧香,在我坛上献祭,在我面前穿以弗得,又将以色列人所献的火祭都赐给你父家吗?
29 我所吩咐献在我居所的祭物,你们为何践踏?尊重你的儿子过于尊重我,将我民以色列所献美好的祭物肥己呢?’
30 因此,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说:‘我曾说,你和你父家必永远行在我面前;现在我却说,决不容你们这样行!因为尊重我的,我必重看他;藐视我的,他必被轻视。
31 日子必到,我要折断你的膀臂和你父家的膀臂,使你家中没有一个老年人。
32 在 神使以色列人享福的时候,你必看见我居所的败落。在你家中必永远没有一个老年人。
33 我必不从我坛前灭尽你家中的人,那未灭的必使你眼目乾瘪,心中忧伤。你家中所生的人都必死在中年。
34 你的两个儿子何弗尼、非尼哈所遭遇的事可作你的证据:他们二人必一日同死。
35 我要为自己立一个忠心的祭司,他必照我的心意而行。我要为他建立坚固的家,他必永远行在我的受膏者面前。
36 你家所剩下的人都必来叩拜他,求块银子,求个饼说:求你赐我祭司的职分,好叫我得点饼吃。’”
以赛亚书48章
1雅各家称为以色列名下、从犹大水源出来的,当听我言!你们指着耶和华的名起誓,提说以色列的 神,却不凭诚实,不凭公义。
2他们自称为圣城的人,所倚靠的是名为万军之耶和华 ── 以色列的 神。
3主说:早先的事,我从古时说明,已经出了我的口,也是我所指示的。我忽然行作,事便成就。
4因为我素来知道你是顽梗的,你的颈项是铁的,你的额是铜的。
5所以我从古时将这事给你说明,在未成以先指示你,免得你说:‘这些事是我的偶像所行的,是我雕刻的偶像和我铸造的偶像所命定的。’
6你已经听见,现在要看见这一切,你不说明吗?从今以后,我将新事,就是你所不知道的隐密事指示你。
7这事是现今造的,并非从古就有;在今日以先,你也未曾听见,免得你说:‘这事我早已知道了。’
8你未曾听见,未曾知道,你的耳朵从来未曾开通。我原知道你行事极其诡诈,你自从出胎以来,便称为悖逆的。
9我为我的名暂且忍怒,为我的颂赞向你容忍,不将你剪除。
10我熬炼你,却不像熬炼银子;你在苦难的炉中,我拣选你。
11我为自己的缘故必行这事,我焉能使我的名被亵渎?我必不将我的荣耀归给假神。
12雅各 ── 我所选召的以色列啊,当听我言:‘我是耶和华,我是首先的,也是末后的。
13我手立了地的根基;我右手铺张诸天。我一招呼便都立住。’
14你们都当聚集而听,他们(注:或作“偶像”)内中谁说过这些事?耶和华所爱的人,必向巴比伦行他所喜悦的事,他的膀臂也要加在迦勒底人身上。
15惟有我曾说过,我又选召他,领他来,他的道路就必亨通。
16你们要就近我来听这话:‘我从起头并未曾在隐密处说话,自从有这事,我就在那里。’现在主耶和华差遣我和他的灵来(注:或作“耶和华和他的灵差遣我来”)。”
17耶和华你的救赎主──以色列的圣者如此说:“我是耶和华你的 神,教训你使你得益处,引导你所当行的路。
18甚愿你素来听从我的命令,你的平安就如河水,你的公义就如海浪。
19你的后裔也必多如海沙,你腹中所生的必多如沙粒。他的名在我面前必不剪除,也不灭绝。”
20你们要从巴比伦出来,从迦勒底人中逃脱,以欢呼的声音传扬说:“耶和华救赎了他的仆人雅各!”你们要将这事宣扬到地极。
21耶和华引导他们经过沙漠。他们并不乾渴;他为他们使水从磐石而流,分裂磐石,水就涌出。
22耶和华说:“恶人必不得平安!”
启示录5章
1我看见坐宝座的右手中有书卷,里外都写着字,用七印封严了。
2我又看见一位大力的天使大声宣传说:“有谁配展开那书卷,揭开那七印呢?”
3在天上、地上、地底下,没有能展开、能观看那书卷的。
4因为没有配展开、配观看那书卷的,我就大哭。
5长老中有一位对我说:“不要哭!看哪,犹大支派中的狮子,大卫的根,他已得胜,能以展开那书卷,揭开那七印。”
6我又看见宝座与四活物并长老之中,有羔羊站立,像是被杀过的,有七角七眼,就是 神的七灵,奉差遣往普天下去的。
7这羔羊前来,从坐宝座的右手里拿了书卷。
8他既拿了书卷,四活物和二十四位长老就俯伏在羔羊面前,各拿着琴和盛满了香的金炉;这香就是众圣徒的祈祷。
9他们唱新歌,说:“你配拿书卷,配揭开七印。因为你曾被杀,用自己的血从各族、各方、各民、各国中买了人来,叫他们归于 神,
10又叫他们成为国民,作祭司,归于 神,在地上执掌王权。”
11我又看见,且听见宝座与活物并长老的周围,有许多天使的声音;他们的数目有千千万万,
12大声说:“曾被杀的羔羊是配得权柄、丰富、智慧、能力、尊贵、荣耀、颂赞的!”
13我又听见在天上、地上、地底下、沧海里和天地间一切所有被造之物都说:“但愿颂赞、尊贵、荣耀、权势都归给坐宝座的和羔羊,直到永永远远!”
14四活物就说:“阿们!”众长老也俯伏敬拜。
1我看见羔羊揭开七印中第一印的时候,就听见四活物中的一个活物,声音如雷,说:“你来!”
2我就观看,见有一匹白马;骑在马上的拿着弓,并有冠冕赐给他。他便出来,胜了又要胜。
3揭开第二印的时候,我听见第二个活物说:“你来!”
4就另有一匹马出来,是红的,有权柄给了那骑马的,可以从地上夺去太平,使人彼此相杀,又有一把大刀赐给他。
5揭开第三印的时候,我听见第三个活物说:“你来!”我就观看,见有一匹黑马;骑在马上的,手里拿着天平。
6我听见在四活物中似乎有声音说:“一钱银子买一升麦子,一钱银子买三升大麦,油和酒不可糟蹋。”
7揭开第四印的时候,我听见第四个活物说:“你来!”
8我就观看,见有一匹灰色马;骑在马上的,名字叫作死,阴府也随着他。有权柄赐给他们,可以用刀剑、饥荒、瘟疫(注:“瘟疫”或作“死亡”)、野兽,杀害地上四分之一的人。
9揭开第五印的时候,我看见在祭坛底下,有为 神的道并为作见证被杀之人的灵魂,
10大声喊着说:“圣洁真实的主啊!你不审判住在地上的人给我们伸流血的冤,要等到几时呢?”
11于是有白衣赐给他们各人,又有话对他们说:“还要安息片时,等着一同作仆人的和他们的弟兄,也像他们被杀,满足了数目。”
12揭开第六印的时候,我又看见地大震动,日头变黑像毛布,满月变红像血;
13天上的星辰坠落于地,如同无花果树被大风摇动,落下未熟的果子一样。
14天就挪移,好像书卷被卷起来;山岭海岛都被挪移,离开本位。
15地上的君王、臣宰、将军、富户、壮士和一切为奴的、自主的,都藏在山洞和岩石穴里,
16向山和岩石说:“倒在我们身上吧!把我们藏起来,躲避坐宝座者的面目和羔羊的忿怒,
17因为他们忿怒的大日到了,谁能站得住呢?”
撒母耳记上2章
提要:1 哈拿的感恩之歌。12 以利两个儿子的罪。18 撒母耳的侍奉。20 因以利的祝福,哈拿更有信心了。22 以利责备他的儿子们。27 一个针对以利家的预言。
哈拿的祷告
撒上2:1 哈拿祷告说:我的心因耶和华快乐;我的角因耶和华高举。我的口向仇敌张开;我因耶和华的救恩欢欣。
【本会注释】
因耶和华快乐。这第二次访问示罗与第1章中记载的那次有完全不同的性质。那时哈拿的负担是为自己调解祈求;现在却是一篇伟大的赞美祈祷。作为她完全顺服上帝的结果,她很高兴有特权将她的创造主所赐给她的再还给祂。在这样做时,她经验了喜乐的最高境界,因为她岂不是学会了以一种新的方式赏识祂的慈爱吗?她赞美上帝是仁慈怜悯的创造者,显明在祂对无助者的同情中。她对祂的能力有了新的见识,这能力现在显明在祂对自然界隐秘势力的控制之中,在祂对会使她灰心失败的邪恶势力的默然抵消之中,并且在祂使原本邪恶的环境无限量地促成她深厚而完全的喜乐之中。她重新理解了上帝与她的先祖们所立的约,就是上帝的儿女应该成为列国的祝福。哈拿的喜乐之歌是一个关于大卫和弥赛亚的灵感预言(《祖知》第五十五章)。
哈拿的经历可能证明了能临到毗尼拿的最大祝福。上帝要拯救毗尼拿就象祂要拯救哈拿一样着急。要实现这个目的,还有什么比显示抬举一个信靠祂的人而不以恶报恶更有效呢?这就是基督在设法赢得长大麻风的西门时所用的方法—藉着显示可以临到抹大拉的马利亚的祝福(可14:3-9;路7:37-50)。西门学到了他的教训,并且成了一个热心的门徒(《历》第六十二章)。毗尼拿学到她的教训了吗?
撒上2:2 只有耶和华为圣;除他以外没有可比的,也没有磐石象我们的上帝。
撒上2:3 人不要夸口说骄傲的话,也不要出狂妄的言语;因耶和华是大有智识的上帝,人的行为被他衡量。
【本会注释】
不要狂妄。鉴于临到哈拿的奇妙经验,她原可以有一种对毗尼拿的个人优越感。但是这些经文岂不是指出哈拿,却向往她的对手可以看到完全顺服上帝的美丽,并认识到狂妄的无益吗?的确,在上帝以这种方式为她谦卑的奉献辩护之后,没有人会控告说哈拿对毗尼拿有一种“我比你圣洁”的态度。如果基督声音中含着悲恸宣布了法利赛人的八祸(《喜》第一章;《历》第六十七章),那么哈拿把撒母耳献给上帝的自我牺牲精神岂不会如此感动毗尼拿的心,使她重新明白上帝如何衡量人的行为吗?那些象毗尼拿一样的人,感到自己力量强大,必收获自私的果子,就是灵性的死亡。但是即使是那些灵性已死的人祂也能使他们活。基督给了犹大跟彼得一样的机会,然而一个顺服了,另一个却没有。
撒上2:4 勇士的弓都已折断;跌倒的人以力量束腰。
撒上2:5 素来饱足的,反作用人求食;饥饿的,再不饥饿。不生育的,生了七个儿子;多有儿女的,反倒衰微。
撒上2:6 耶和华使人死,也使人活,使人下阴间,也使人往上升。
撒上2:7 他使人贫穷,也使人富足,使人卑微,也使人高贵。
【本会注释】
使人贫穷,也使人富足。哈拿看出是上帝把她从指责中拯救出来的,祂已提拔她远远高过毗尼拿的嘲弄。从前的忧伤现在变成了在上帝里的喜乐满怀。渴望的祈求已让位于对神圣力量的赞美。她的嘴唇,从前因默默忍耐而紧闭,现在却张开要赞美上帝的全能。她想到自己的经验作为一个夸胜的典型,是上帝为祂的百姓个别地也是全体地完成的。她感到歌颂的灵感远远超过她自己的经验范围,并在圣灵的指导之下期盼蒙赎之民站在玻璃海上口唱“新歌”(启14:3)的喜乐。哈拿感到的这种喜乐不是自私的快乐,而是对上帝品格的更多理解,就象那在创世时使“上帝的众子”欢呼的喜乐一样(伯38:7),或象以色列人在红海从埃及军队中被拯救出来的那种喜乐,或象基督降生时众天军欢呼“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上帝,在地上平安归于他所喜悦的人”时的喜乐(路2:14)。在家里的嘲笑和痛苦正是培育对上帝的救恩有这种远见的环境,好在地上展现天国。哈拿有天国在她心中,因为她已经学会了象基督一样爱世人(见《历》第三十四、七十章)。
撒上2:8 他从灰尘里抬举贫寒人,从粪堆中提拔穷乏人,使他们与王子同坐,得着荣耀的座位。地的柱子属于耶和华;他将世界立在其上。
【本会注释】
祂抬举。藉着上帝的能力,曾自觉无能的基督徒的心灵就被抬举在自私的势力之上。既已装备了从上头来的力量,这样的人就发现过去的怀疑、恐惧和试探都被击倒了。胜利代替了失败,心灵在充足的喜乐中形成了基督的形象。
撒上2:9 他必保护圣民的脚步,使恶人在黑暗中寂然不动;人都不能靠力量得胜。
撒上2:10 与耶和华争竞的,必被打碎;耶和华必从天上以雷攻击他,必审判地极的人,将力量赐与所立的王,高举受膏者的角。
【本会注释】
赐力量与所立的王。多年以来,哈拿一直仿佛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林前13:12),但是现在通过预言的远见,她讲述自己对基督最终完全得胜的信心。因为上帝已经高举了她的“角”,所以祂也必高举祂的受膏者的“角”(见腓2:9-11)。许多生活在这末后世代的人,难道不可以允许上帝也这样把他们从其所处的邪恶环境中抬举起来,以便他们可以象哈拿一样,将在玻璃海上向祂唱一首颂赞与感谢的诗歌(启14:3)吗?
撒上2:11 以利加拿往拉玛回家去了。那孩子在祭司以利面前事奉耶和华。
【本会注释】
那孩子侍奉。被译为“孩子”的词是na'ar,意思是在成年之前任何年龄的一个男孩。约瑟在17岁时也被称作一个na'ar。这同一个词在17节中被用在以利的儿子们身上。他们的年龄比撒母耳大多少不为人知。根据上下文,在他们成年之前,以利就让他们做祭司了。撒母耳年纪的估计范围在3到15岁之间(见怀爱伦,《补充材料》,关于撒上1:20-28)。
当一个孩子承担了某种非同寻常的责任时,其父母因而就会多次寻求为他们自己获利。应当给与以利加拿非常的荣誉,他虽为利未人,还是在拉玛继续其素常的生活方式。既然确实知道撒母耳会遭受的环境的性质,以利加拿和哈拿在将上帝给他们的恩赐交到以利和他两个儿子何弗尼与非尼哈手中时必定有些忧虑。当圣父将祂的圣子置于那个时代恶劣祭司的影响和监督之下时,祂的忧虑必定比这大多了。当基督开始受到祭司们的注意时,祂已经12岁了,然而祂在那个场合的表现证明了寻求上天指导的孩童确实会受到神圣的保护(见路2:52的注释)。撒母耳的经验证实了这同样的神圣指导。
圣经明说撒母耳是在这种邪恶的环境中侍奉上帝。“侍奉”这个词可以指服务,或者是世俗的或者是神圣的。约瑟在波提乏家里的职责就是用的这个词,约书亚在上帝的山上协助摩西用的也是这个词(出24:13)。撒母耳抵挡围绕着他的邪恶影响的能力,正如约瑟和约书亚一样,可以归因于他下定决心使自己忙于上帝的事。
以利的两个儿子
撒上2:12 以利的两个儿子是恶人,不认识耶和华。
【本会注释】
彼列之子。[中文和合本译为“恶人”]。字面意义是,“没有价值的儿子。”摩西形容那些力劝同胞去侍奉别神的人时用的就是这个词(申13:13)。在士师记早期,那个从伯利恒旅行到基比亚过夜的利未人受到的是“彼列之子” [和合本译为“匪徒”]们的袭击(士19:22)。在新约中“彼列”被用作撒但的一个别名(林后6:15)。正如约瑟被放置在王室堕落的重重包围之中,撒母耳也在堕落祭司的包围中,“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长大成人(腓2:15)。
既已顺服于邪恶的情欲,何弗尼和非尼哈对他们应该侍奉的上帝就没有正确的观念。他们毫不喜爱与祂交通,对祂的旨意毫不赞同,也没有一点对祂的义务感。他们只是为自己自私败坏的目的利用其所继承的职位。他们抢夺百姓为要满足自己的食欲。他们不仅抢夺了上帝当得的祭物,而且非法剥夺了敬拜者对祂的尊敬与爱戴。通过他们邪恶的情欲,他们使侍奉上帝在百姓眼中降低到了邻邦偶像崇拜纵欲狂欢的世俗放荡水平。但是上帝允许人被放置在这样一种环境中,好向宇宙证明邪恶的环境并不一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既然知道犹大贪婪的精神,今天就没有一个人会想让他当司库,但耶稣却那样做了(《历》第三十章)。祂原是要犹大对有更伟大价值的事有非常深刻的印象,从而使他愿意全心顺服他的救主。耶稣爱犹大,并且喜欢使他成为主要的使徒之一(见《历》第三十章)。
撒上2:13 这二祭司待百姓是这样的规矩:凡有人献祭,正煮肉的时候,祭司的仆人就来,手拿三齿的叉子,
撒上2:14 将叉子往罐里,或鼎里,或釜里,或锅里一插,插上来的肉,祭司都取了去。凡上到示罗的以色列人,他们都是这样看待。
撒上2:15 又在未烧脂油以前,祭司的仆人就来对献祭的人说:“将肉给祭司,叫他烤吧。他不要煮过的,要生的。”
撒上2:16 献祭的人若说:“必须先烧脂油,然后你可以随意取肉。”仆人就说:“你立时给我,不然我便抢去。”
撒上2:17 如此,这二少年人的罪在耶和华面前甚重了,因为他们藐视耶和华的祭物(或作:他们使人厌弃给耶和华献祭)。
撒母耳在示罗
撒上2:18 那时,撒母耳还是孩子,穿着细麻布的以弗得,侍立在耶和华面前。
【本会注释】
侍立。并不是在仆人意义上的侍奉,而是在利未人关于圣所之工的神圣义务意义上的侍奉。被译为“侍立”的这个希伯来词包括这两种“侍奉。”
细麻布的以弗得。这里,是指下级祭司和利未人穿的外衣,有时,甚至民中的显要人物也穿。例如,大卫在上帝面前舞蹈时就穿了一件细麻布的以弗得(撒下6:14)。这不可与大祭司穿的以弗得相混淆,后者是用“金线和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并捻的细麻”做的,其上固定着胸牌,胸牌上有12块宝石和用来求问上帝的乌陵与土明(见出28:6的注释;参士8:27)。如果单单就是细麻布的以弗得,它的样式似乎可能与大祭司的以弗得相同,是一件短的、无袖的外衣,由前后面构成,在肩膀处连接在一起,并用一条腰带收到腰里(见士8:27的注释)。
撒上2:19 他母亲每年为他做一件小外袍,同着丈夫上来献年祭的时候带来给他。
【本会注释】
他母亲。哈拿不仅把她的儿子献给了上帝,而且年复一年向他表示自己的爱。同样地,上帝不断守望着祂的百姓。祂不仅一次给出永远给出了祂的儿子,而且继续关怀,使那次牺牲日益有效地满足祂最软弱儿女的需要(太6:30-34)。
撒上2:20 以利为以利加拿和他的妻祝福,说:“愿耶和华由这妇人再赐你后裔,代替你从耶和华求来的孩子。”他们就回本乡去了。
【本会注释】
借给耶和华。所借给耶和华的必定会连本带利返回。哈拿献给上帝一个孩子,得到的回报是另外五个孩子。亚伯拉罕对以撒也是这样做的,上帝应许他的子孙要“象天上的星”那样多(创22:17)。基督应许过甚至在今生都有百倍的回报(太19:29;路18:30)。
撒上2:21 耶和华眷顾哈拿,她就怀孕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那孩子撒母耳在耶和华面前渐渐长大。
以利和他的儿子
撒上2:22 以利年甚老迈,听见他两个儿子待以色列众人的事,又听见他们与会幕门前伺候的妇人苟合,
【本会注释】
以利年甚老迈。在库穆兰的第四洞穴发现并于1954年发表的撒母耳记上的一个片段解释为:“以利九十岁了。”阿尔布莱特认为这是从撒上4:15转换过来的,七十士译本的那节经文解释“九十”是以利去世的年龄。然而,这个新发现的片段并不是说明他90岁时死了,而是说明那时撒母耳已经服侍了他一段时间。
撒上2:23 他就对他们说:“你们为何行这样的事呢?我从这众百姓听见你们的恶行。
撒上2:24 我儿啊,不可这样!我听见你们的风声不好,你们使耶和华的百姓犯了罪。
撒上2:25 人若得罪人,有士师审判他;人若得罪耶和华,谁能为他祈求呢?”然而他们还是不听父亲的话,因为耶和华想要杀他们。
【本会注释】
不听。以利的两个儿子的侍奉在这里与撒母耳的侍奉形成了对比。撒母耳在人和上帝对他的喜爱中成长;而何弗尼与非尼哈却不尊敬上帝的指示,并且转耳不听他们父亲的忠告。每个人都是有道德自由的人。如果他们选择服在上帝大能的手下(彼前5:6),在适当的时候他们就会被升高;但是如果他们选择随从自己的道路,他们最终必会收获这种行为的果子。
耶和华想要杀他们。字面意义是,“使他们死,上帝是喜悦的。”他们已经拒绝了上帝保护的控制,拣选他们自私的道路,并且蓄意抛弃上天的忠告。既然厌恶耶和华的使者(诗34:7),他们就印证了自己的厄运。虽然是非利士人杀了他们(撒上4:10,11),但却是上帝允许的,因他们拒绝跟随祂。“上帝并不以执行审判者的姿态看待罪人;祂只是让那些拒绝祂恩典的人自食其果”(《善》36)。对犹大是这样。对所有拒绝圣灵恳求的人都是这样。
撒上2:26 孩子撒母耳渐渐长大,耶和华与人越发喜爱他。
预言以利家遭祸
撒上2:27 有神人来见以利,对他说:“耶和华如此说:‘你祖父在埃及法老家作奴仆的时候,我不是向他们显现吗?
【本会注释】
有神人。以利死于98岁(撒上4:15;见撒上2:22的注释),那时撒母耳足够大了,可以被认可是一个先知,并且可能继承以利作士师(撒上3:19-21)。因为在第2章和第3章提到的两次严肃的警告之间自然会流逝若干时间,这次无名先知的来访似乎发生在撒母耳献身之后不久。不然就没有显著的理由说明为什么撒母耳没有负责传达来自上帝的这两个信息。
上帝是多么恒久忍耐啊!例如,扫罗接到一个又一个警告,而且在他最终选择自己控制局面之前,已蒙赐与许多年可以考虑这些问题,作出定论。
但是以利却屈服于血缘关系的要求,过于履行他代表百姓对上帝的义务。美德是不能遗传的,而是后天通过努力获得的。以利的儿子们继承了神圣的职责和可敬的名称,可是因着自私,他们已经变成了撒但的仆役,以至于受到百姓普遍的抱怨。当他们的父亲未能行使他的职权时,就受到警告说:敬畏与尊重怎样造就品格和有用性,撒播不敬与耻辱也怎样造成悲哀与失望(32节)。“专求利己的定律,就是自取灭亡的定律”(《历》[1940版] 第六十八章)。
撒上2:28 在以色列众支派中,我不是拣选人作我的祭司,使他烧香,在我坛上献祭,在我面前穿以弗得,又将以色列人所献的火祭都赐给你父家吗?
撒上2:29 我所吩咐献在我居所的祭物,你们为何践踏?尊重你的儿子过于尊重我,将我民以色列所献美好的祭物肥己呢?’
撒上2:30 因此,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说:‘我曾说,你和你父家必永远行在我面前;现在我却说,决不容你们这样行。因为尊重我的,我必重看他;藐视我的,他必被轻视。
撒上2:31 日子必到,我要折断你的膀臂和你父家的膀臂,使你家中没有一个老年人。
撒上2:32 在上帝使以色列人享福的时候,你必看见我居所的败落。在你家中必永远没有一个老年人。
撒上2:33 我必不从我坛前灭尽你家中的人;那未灭的必使你眼目干瘪、心中忧伤。你家中所生的人都必死在中年。
撒上2:34 你的两个儿子何弗尼、非尼哈所遭遇的事可作你的证据:他们二人必一日同死。
【本会注释】
一日同死。因为何弗尼和非尼哈曾以暴力处理上帝的事,所以他们就该遭遇暴死。盼望他们从邪恶的路线上回转,上帝简要地拉开了将来的帷幕。自然是盼望这二子在听到这预言时会改变他们的生活,以便避免收获这预言实现的报应。在作出这一预言时,上帝只是预见到他们的厄运—祂并没有预定它。祂从起初知道末后,祂知道所有影响运用自由选择权的事。藉着警告个人关于留给他们将来的事,上帝向全宇宙证明了人们的自由选择权可以走到如此地步,甚至那[关于将来的]知识也不能阻止他们。
撒上2:35 我要为自己立一个忠心的祭司;他必照我的心意而行。我要为他建立坚固的家;他必永远行在我的受膏者面前。
【本会注释】
一个忠心的祭司。圣经并没有指明应验了这预言的那位祭司是谁。有些学者认为它指的是以利亚撒家系的撒督,当以他玛家系的亚比亚他因为与亚多尼雅通敌,企图获得所罗门的王位,所以被革除了祭司的职位时,所罗门把祭司职位给了撒督(王上2:27,35)。有些人认为它指的是基督,还有些人认为这预言在撒母耳及其工作中实现了。但是这一陈述的重要教训在于发现这个事实:人不能阻止上帝要在人心中恢复祂自己形象这一愿望的最终实现。以色列人曾蒙赐与圣所的服侍,它的所有细节都是预表,例证了基督作工的方法。然而,即使祭司和统治者们都拒绝了这个计划,然而上帝的旨意还是向着它的实现稳步前进,决不匆忙或迟延。如果人选择这样做,那么他就可以使自己与基督在完成这个目标中联合;如果人拒绝,那么他就只能是咎由自取。他不能控告上帝阴谋反对他。
撒上2:36 你家所剩下的人都必来叩拜他,求块银子,求个饼,说:求你赐我祭司的职分,好叫我得点饼吃。’”
以赛亚书48章
提要: 1 为了使百姓认识到他们素为人知的顽梗,上帝启示了祂的预言。9 祂为自己的缘故拯救他们。12 祂劝他们因祂的大能和旨意而顺从祂。16 祂悲叹他们的退后。20 祂施展大能拯救祂的子民脱离巴比伦。
1 雅各家,称为以色列名下,从犹大水源出来的,当听我言!你们指着耶和华的名起誓,提说以色列的上帝,却不凭诚实,不凭公义。
【本会注释】
当听我言。以赛亚对以色列中的伪善者说话。他们自称事奉上帝,实际上却照自己的意思行事(见太6:2注释)。
犹大水源。《塔古姆》为“犹大的后裔”。
提说。直译是“使人记住”。
2 他们自称为圣城的人,所倚靠的是名为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
【本会注释】
这些背道的人自称是锡安的公民。但这只是在名义上而已(见赛29:13;耶7:4,9-11;弥3:11;太3:9;15:8;约8:33,39;罗4:1,2;9:6)。他们希望得到效忠上帝的好处,却不愿意付出顺从的代价(见太7:21-27注释)。他们希望得到作门徒的一切特权,却不愿意承担其责任。
3 主说:早先的事,我从古时说明,已经出了我的口,也是我所指示的;我忽然行做,事便成就。
【本会注释】
主说,早先的事,我从古时说明。见赛41:4,23;42:9注释。现在不是呼吁外邦人,而是呼吁背道的犹大百姓承认上帝的预见性。
忽然。或“意外地”。上帝已经预言了这些事。但是对于不忠心的伪善者来说,所发生之事完全是出乎意料的(见太24:39)。关于对等候主降临之人的类似劝勉,见帖前5:1-8。
4 因为我素来知道你是顽梗的,你的颈项是铁的;你的额是铜的。
【本会注释】
上帝在呼唤以色列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他们会是什么样子。上帝知道他们所面临的危险,和非常容易落入诱惑之中,就警告他们不要犯罪(见申9:6注释;参出4:21注释)。
5 所以,我从古时将这事给你说明,在未成以先指示你,免得你说:这些事是我的偶像所行的,是我雕刻的偶像和我铸造的偶像所命定的。
【本会注释】
以色列人刚离开埃及就把他们的得救归功于偶像(出32:4)。在公元前586年以色列人被掳的时候,耶利米也斥责了他们的顽梗(耶44章)。
6 你已经听见,现在要看见这一切;你不说明吗?从今以后,我将新事,就是你所不知道的隐密事指示你。
【本会注释】
你已经听见。上帝的预言既已应验,他们也已亲眼看见了,难道他们还不愿意坦率承认上帝的预见能力吗?
新事。现在上帝进一步说明将要发生的事。世人和他们的偶像都无法预知这些事情。
7 这事是现今造的,并非从古就有;在今日以先,你也未曾听见,免得你说:这事我早已知道了。
8 你未曾听见,未曾知道;你的耳朵从来未曾开通。我原知道你行事极其诡诈,你自从出胎以来,便称为悖逆的。
【本会注释】
诡诈。见第1节注释。上帝十分了解以色列人悖逆的性格。祂知道他们不愿意相信,而且最终在悖逆中将还自以为义。所以祂现在发出一系列最不寻常的预言,包括他们即将的被掳,居鲁士的使命(那是在他的时代一个半世纪以前),从巴比伦得救和其他与弥赛亚的降临有关的事件。
悖逆的。或“背叛者”(申29:4;31:27)。
9 我为我的名暂且忍怒,为我的颂赞向你容忍,不将你剪除。
【本会注释】
犹大的百姓因为刚愎自用(见赛1,2注释),无法进一步得到上帝的怜悯和悦纳。而他们的堕落给祂的圣名带来羞辱,使人们以为祂是反复无常的,蓄意复仇,不能实施自己的计划与旨意的。上帝的名字代表祂的品格,是“有怜悯有恩典的上帝,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出34:6)。所以尽管他们顽梗,上帝还是要继续向他们显示仁慈和怜恤。他们是祂的子民。自古以来,祂拯救世界的计划就是与他们联系在一起的(见《SDA圣经注释》本卷第26-30页)。
10 我熬炼你,却不象熬炼银子;你在苦难的炉中,我拣选你。
【本会注释】
不像熬链银子。或“按银子的方式”或“像银子那样”。熬炼以色列,不需要炼银子那样的高温,否则会把她熔化掉。以色列要“从宽惩治”(耶30:11;何11:9),只须达到清除她污秽和渣滓的目的就够了(见结22:15-22)。
我拣选你。或“考验你”,“提炼你”(见玛3:2,3)。
11 我为自己的缘故必行这事,我焉能使我的名被亵渎?我必不将我的荣耀归给假神。
【本会注释】
见第9节注释。如果上帝不救赎以色列,祂的名字就会在外邦人中被玷辱。上帝复兴以色列,不是因为他们的功劳,而是因为祂的怜恤,好使祂的名字得到荣耀。
12 雅各我所选召的以色列啊,当听我言:我是耶和华,我是首先的,也是末后的。
【本会注释】
我所选召的。在第1和2节中以色列人只是在名义上,而不是在实际上作上帝的子民。上帝让他们回顾自己最初是如何蒙召成为祂子民的(见申7:6-16;10:15;14:2;诗135:4;赛41:8;赛43:1;赛44:1,2)。上帝提醒他们祂的慈爱,争取他们回归祂(见结16:1-14;何11:1-8)。
我是首先的。见赛41:4;参启1:5,8,17;22:13。像以色列人一样蒙上帝拣选,既是荣耀,也是责任。
13 我手立了地的根基;我右手铺张诸天;我一招呼便都立住。
【本会注释】
见赛40:12,26,28注释。创造宇宙的上帝使以色列成为一个民族,在地上作祂所拣选的代表(见第26,27节)。
14 你们都当聚集而听,他们(或作:偶像)内中谁说过这些事?耶和华所爱的人必向巴比伦行他所喜悦的事;他的膀臂也要加在迦勒底人身上。
【本会注释】
当聚集而听。上帝再次对拜偶像的人说话(见第5节注释)。
耶和华所爱的人。既可能指居鲁士(参第14,15节和赛44:26-45:4),也可能指以色列(参赛45:4;48:12,13)。
15 惟有我曾说过,我又选召他,领他来,他的道路就必亨通。
【本会注释】
见第14节的注释。上帝既选召居鲁士(赛4:1-4),也选召以色列(赛43:1;48:10)。
16 你们要就近我来听这话:我从起头并未曾在隐密处说话;自从有这事,我就在那里。现在,主耶和华差遣我和他的灵来(或作:耶和华和他的灵差遣我来)。
【本会注释】
你们要就近我。就是亲近上帝。上帝邀请百姓倾听祂要说的话。
并未曾在隐密处说话。见第3-7节。
差遣我。根据上下文,说话的似乎是基督。上帝派耶稣执行祂的使命。耶稣从起初就与天父同在(约1:1-3)。但当天父要祂在这个罪恶的世界中工作的时候,祂就离开天堂去执行祂的使命(约1:14;3:34;6:29,57;17:3,4)。耶稣作为弥赛亚进入世界以后,上帝就派圣灵降在祂身上(赛11:2上;42:1;61:1-3;太3:16;路4:18-21;约1:32,33;徒10:38)。本节提到了上帝的三个位格(见赛42:1注释)。
17 耶和华你的救赎主,以色列的圣者如此说:我是耶和华你的上帝,教训你,使你得益处,引导你所当行的路。
【本会注释】
基督来教导人平安和福惠的诀窍(太6:33;16:24-26;约6:33;约10:9,10;17:3),指导他们走永生的道路(约10:9;14:6;来10:20)。
18 甚愿你素来听从我的命令!你的平安就如河水;你的公义就如海浪。
【本会注释】
上帝赐下祂的命令,是为了引导人走平安和公义的道路(诗119:1,2,6,9,165;箴3:1,2)。上帝的一切律法都是为了人的益处,指导他行走正路,保护他免于犯罪受苦。
19 你的后裔也必多如海沙;你腹中所生的也必多如沙粒。他的名在我面前必不剪除,也不灭绝。
【本会注释】
见创22:17;32:12。顺从会导致多子多孙;悖逆会造成后代灭绝(赛1:19,20)。
20 你们要从巴比伦出来,从迦勒底人中逃脱,以欢呼的声音传扬说:耶和华救赎了他的仆人雅各!你们要将这事宣扬到地极。
【本会注释】
有朝一日,上帝会把祂的子民从巴比伦召出来,免得他们遭受其厄运(耶50:8;51:6,45)。到了末日,同样会对尚留在奥秘之巴比伦的上帝子民发出紧急的呼吁(启18:4)。
21 耶和华引导他们经过沙漠。他们并不干渴;他为他们使水从磐石而流,分裂磐石,水就涌出。
【本会注释】
他们并不干渴。这是以色列人从埃及到应许之地路上的的经验(出17:6;诗105:41)。关于这句话的寓意,见赛41:17-19;43:19,20;约4:10,14注释。
22 耶和华说:恶人必不得平安!
【本会注释】
参赛57:20,21。本章的恳劝和责备(第1,4,8,10,17,18节),以这句宣告犯罪的不幸后果而告终。平安是公义的必然结果(见赛32:17注释),行走罪恶道路的人是根本得不到的。第18节把平安与顺从上帝的命令联系在一起。如果不按照上帝的条件,人无论怎样恳切地寻求平安,也无法得到。
启示录5章
提要:1 盖有七印的书卷。9 只有羔羊配打开书卷。12 所以长老们赞美祂,14 承认祂用自己的血救赎了他们。
1.我看见坐宝座的右手中有书卷,里外都写着字,用七印封严了。
【本会注释】
我看见。 见 启 4:1 注释。本章的背景与第四章相同。第四章主要描写上帝宝座的景象,本章则描写羔羊和盖了印的书卷。
“要仔细研究《启示录》第五章。它对于参加上帝末日圣工的人至关重要。”(《证言》卷 九第 267 页;参 第 7,13 节注释)。
坐宝座的。 见 启 4:2 注释。
书卷。 biblion。 在《新约》时代,最常见的书是纸莎草书卷。约翰所看到的无疑就是这种书卷。直到公元二世纪,才出现装订成册的书。见《SDA圣经注释》卷 五,113页。
里外。 一些解经家根据不同的断句方式,认为是指书卷里面写满了字,外面盖上了印。
而认为书卷里外都写着字的理由有两个:第一,希腊短语esoμthen kai opisthen “里外,” 似乎是由两个发音相似的副词构成,暗示应该放在一起理解。第二,古代纸莎草书卷的长度一般不超过30 英尺。通常在里面写字,但因为受到书卷长度的限制,在内容太多的情况下,有时也写在外面。本节似乎暗示出现了这种情形。一卷纸莎草纸记不下”书”的内容。
七印。 “七”象征着完全(见 启 1:11 注释)。“七印”暗示这本”书”被完全封住了。事实上只有羔羊能够开启(见 启 5:3,5)。
根据 《天路》 第 294页,犹太领袖拒绝基督的决定”记录在约翰所看见的、拿在坐宝座者手上的书上” 。《启示录》的预言主要涉及教会的历史事件。但被七印封住的书卷显然不止记载这些内容。见 启 6:1 注释。
2. 我又看见一位大力的天使大声宣传说:“有谁配展开那书卷,揭开那七印呢?”。
【本会注释】
打开书卷不是靠力气,权威或职务,而是靠所取得的胜利,以及道德方面的资格(见 第 5 节注释;参 启 4:11)。
3.在天上、地上、地底下,没有能展开、能观看那书卷的。
【本会注释】
在天上。指上帝的全宇宙。
没有。 oudeis。包括人类和宇宙众生。
观看那书卷。 就是阅读和揭示其中的内容。
4.因为没有配展开、配观看那书卷的,我就大哭。
【本会注释】
没有。 见第 3 节注释。
配展开。 见 第 2 节注释。
配观看。 有文本无“配观看”。
我就大哭。 说明约翰对眼前的一幕产生强烈的情感反应。他的所见所闻都是非常真实的。
5.长老中有一位对我说:“不要哭!看哪,犹大支派中的狮子,大卫的根,祂已得胜,能以展开那书卷,揭开那七印。”
【本会注释】
长老。 见 启 4:4 注释。
不要哭。 原文暗示约翰已经在哭了。
犹大支派中的狮子。 这个称呼可能出自 创 49:9。 基督出生于犹太支派(见 太 1:2 注释)。狮子象征力量 (启 9:8,17;10:3;13:2,5)。基督在同罪恶的大斗争中取得了胜利(见下面 “已得胜”的注释),所以祂有权打开书卷(见 启 5:7注释)。
我们还注意到,称基督为“犹大支派中的狮子” 时,强调祂是“得胜”者,在维护祂子民的事业。在第 6 节中,祂则是“被杀过的”羔羊,是救赎他们的主。
大卫的根。 这个称呼出自 赛 11:1,10:“从耶西的本((原文作根))必发一条;从他根生的枝子必结果实”。耶西是大卫的父亲。在 罗 15:12中,保罗把“耶西的根”用在了基督身上,暗示祂是第二个大卫。大卫是以色列最伟大的君王和英雄。用大卫来表达弥赛亚的概念,表明祂是是一位胜利者,将复兴以色列王国(太 21:9 参 徒1:6)。 虽然基督没有恢复世俗的犹太国,但祂在与撒但的大斗争中取得了胜利,从更伟大、更重要的意义上恢复了国度。
已得胜。 指基督在与撒但的大斗争中取得了胜利,所以祂有权打开那书卷。此外在全宇宙中没有哪一位能打开那书卷(第 3 节)。祂的胜利是唯一的。天使不可能代替祂。因为善恶之争的焦点是上帝品德的公正性。这种公正性是通过祂的律法表现出来的。天使和人类都不可能为上帝辩护,因为他们自身也要顺从上帝的律法(见 《先祖与先知》 第66页)。基督身为上帝,祂的品德表达了上帝的律法。只有祂能为上帝的品德辩护。这是《启示录》第五章的主题思想(见 第 9–13节 注释)。
6.我又看见宝座与四活物,并长老之中有羔羊站立,像是被杀过的,有七角七眼,就是上帝的七灵,奉差遣往普天下去的。
【本会注释】
四活物。 见 启 4:6 注释。
长老。 见 启 4:4 注释。
之中。 可以理解为羔羊站在四活物与宝座之间,众长老当中。但如果与启 4:4,6 对照,就会发现这样的排列不甚现实。所以也可理解为羔羊站在所有在场者中间。这样理解或许更合理些。因为祂成了整个异象的焦点(参 徒 7:56)。
羔羊。 arnion 。在《启示录》中出现了29 次。但在《新约》其他地方只出现一次(约 21:15)。另一个表示“羔羊”的词(amnos)出现在约 1:29,36;徒 8:32;彼前 1:19和 赛53:7的七十士译本中。
约翰刚才听到基督被称为狮子和胜利者。可是当他观看时,却看到一只羔羊。这种强烈的反差说明基督取得胜利靠不是靠武力,而是靠品德。最重要的是,宣布祂“配展开那书卷”(见启 5:2注释)。祂在与罪恶所作的大斗争中取得胜利,不是靠强权,而是靠祂无罪人生的赎罪牺牲。这正是无瑕疵的羔羊所象征的。
在《新约》中将基督描写为“羔羊”的只有约翰的著作。但腓力和彼得也曾用《旧约》中羔羊的表号来指基督(徒 8:32;彼前 1:19)。
像是被杀过的。 约翰可能看到羔羊被杀的伤口还在淌血,就像圣所的崇祀中被杀的羔羊那样。“像是”说明“羔羊”只是一个表号。约翰没有说真有一只被杀的羔羊站在天上上帝的宝座前。他只是在描述他在异象中所看见的表号。既然羔羊是象征性的,异象中其他物体,如七灯(启 4:5),四活物(启 4:6),书卷(启 5:1)也一定是象征性的(见结 1:10;启 4:1 注释)。原文的“被杀过的”是过去发生的,,但其后果依然还在。因此基督的牺牲虽然是过去的事件,但其成果对于人类却是始终有效的。关于把耶稣被比作上帝羔羊的意义,见 约 1:29 注释。
七角。 七是完全的数字。角象征力量和荣耀 (见 哀 2:3注释)。所以羔羊的七角说明祂拥有完全的力量。
七眼。象征完全的智慧。这些眼睛就是上帝的七灵,代表圣灵(见 启 1:4 注释)。在启 4:5 用了另一个表号——“七灯。”
差遣。 见 启 1:10;6:5;约 14:26;15:26;16:7;加 4:6。
7.这羔羊前来,从坐宝座的右手里拿了书卷。
【本会注释】
这羔羊前来…拿了。 这是整个第 四 、第五章的焦点——基督从上帝手中接过书卷,做了一件全宇宙没有一位能做的事情(见 启 5:5 注释)。 这个举动象征祂战胜了罪恶。当祂接过书卷时,全体受造的生灵唱起了赞美的诗歌,歌声回荡于宇宙之间(见 9–13 节注释)。
约翰说:“这羔羊前来…拿了书卷。”他似乎来不及记下眼前激动人心的场象。在无比的激动和兴奋中,他只能说“这羔羊前来…拿了书卷”。见第 13 节注释。
坐宝座的。 见 启 4:2 注释。
书卷。有文本没有“书卷”二字。但从第 8节可以看到羔羊拿了书卷
8. 祂既拿了书卷,四活物和二十四位长老就俯伏在羔羊面前,各拿着琴和盛满了香的金炉;这香就是众圣徒的祈祷。
【本会注释】
祂既拿了书卷。 这时天上的众生作出了回应(见第 7 节注释)。
四活物。 见 启 4:6 注释。
二十四位长老。 见 启 4:4 注释。
琴。 kitharai。是一种伴奏所常用的乐器,不是竖琴(见《SDA圣经注释》卷三34-36页)。有文本为kithara(里尔琴)。每一位长老手中都拿着一把琴。本节提到乐器是很自然的,因为接着就要唱诗了(第 9,10 节)。
金炉。 phialai,系盛放供物的器皿。据约瑟弗斯说,盛香的金炉( phialai )是放在圣所的陈设饼上面的(《犹太古代史》,6.6)。圣徒的祷告盛在金器皿里,说明上天对它们的重视。
众圣徒的祷告。 众长老手持着“琴”和盛放圣徒祷告的金香炉,说明他们代表在地上唱诗祷告,不断取胜的基督教会。见第 9,10 节注释;参 《先祖与先知》 第 353页。
9.他们唱新歌,说:你配拿书卷,配揭开七印;因为你曾被杀,用自己的血从各族、各方、各民、各国中买了人来,叫他们归于上帝,
【本会注释】
他们。 指二十四位长老,可能还包括四活物(参 下面的“他们”)。
新歌。 因为它与以前所唱的歌完全不同。在《旧约》中常有“新歌”的说法(见 诗 33:3;40:3;赛 42:10)。但用在这里则更贴切,因为它代表出自特殊经历的诗歌,就是因耶稣基督的胜利而得救(见 启 5:5 注释)。这是万象更新(启 21:5)之时,接受了“新名”的“新耶路撒冷”居民(启 21:2)所唱的“新歌”(启 2:17;3:12)。
配。 见 第 2 节注释。天上的诗班首先承认上帝藉着祂儿子的胜利,已经摆脱了撒但的指控。有人认为这二十四位长老代表曾受罪恶奴役的圣徒。他们在全宇宙面前为上帝公义和恩典作见证。见 启 5:5 注释;参 弗 3:10。
你曾被杀。 基督的死为人类成就了救赎,也为上帝的品德做了辩护,所以基督配拿书卷(见 第 2 节注释)。
用自己的血。 见 罗 3:25;5:9 注释。
叫他们。有文本为“叫我们”。
10.又叫他们成为国民,作祭司归于上帝,在地上执掌王权。
【本会注释】
他们。有文本为“我们”。指第 9 节中的赎民。第 10 节的说话者没有把自己包括在“国民,祭司”之内。也有可能他们是在以第三人称来指自己,但这不符合大多数圣经古卷的意思。本节“在地上执掌王权”无疑指属灵的恩典的国度(见 太 4:17;5:3 ;启 1:6 注释)。
国民。 原文为“国度。”(见 启 1:6 注释)。
祭司。 见 启 1:6 注释。
在地上。 没有说明在地上掌权的时间。但据《启示录》 20 章和21 章,是指在一千年期间。
11.我又看见且听见,宝座与活物并长老的周围有许多天使的声音;他们的数目有千千万万,
【本会注释】
活物。 见 启 4:6 注释。 这些活物参与了对上帝的赞美(启 5:12),表达了对基督受死的感激之情。
许多天使。 天军回应四活物和二十四位长老见证,一同称颂羔羊的配拿书卷。上帝的公义就这样在众天使面前得到了维护。因为自从撒但在天上开始指控上帝以来,众天使们对上帝驱逐撒但和拯救人类的举措一直未能充分理解(见 《历代愿望》 第761,764页)。
千千万万。 这显然不是具体的数字,而是形容天军的数目之多。“千千万万”的说法可能出自 但 7:10,与次经《以诺书》中的一段相似(见《SDA圣经注释》卷五第 87 页,《以诺书》 14:22:“千千万万(侍立)在祂面前”(查尔斯《旧约次经与伪经》卷二,197页)。 参 来 12:22。
12.大声说:曾被杀的羔羊是配得权柄、丰富、智慧、能力、尊贵、荣耀、颂赞的。
【本会注释】
羔羊。 见 第 6 节注释。
配得。 见 第 2 ,第9 节注释。
权柄。 dunamis 。在这里指上帝能力的运作。天上生灵的赞美是七重的。七代表完全,在这个异像和整部《启示录》中一再出现(见启 1:11 注释),本节的七重赞美暗示天上的赞美是完美的。
丰富。 参 腓 4:19注释。
智慧。 参 雅 1:5 注释。
能力。 ischus。可能指上帝潜在的能力。
13.我又听见在天上、地上、地底下、沧海里,和天地间一切所有被造之物,都说:但愿颂赞、尊贵、荣耀、权势都归给坐宝座的和羔羊,直到永永远远!
【本会注释】
在天、地、地底、沧海里。 按照古代的宇宙观,天,地,地底下和海构成了整个宇宙。一切受造之物终将承认上帝的公义(见《善恶之争》 第670,671页)。
一切所有被造之物。 诗班的队伍在不断地扩大,回应天军的赞美。所有受造之物一同崇拜圣父和圣子。基督是胜利者。上帝的品德在全宇宙面前得到了维护(见 第 11 节注释)。
第四章和第五章所展示的,是善恶之争的什么画面呢?根据《历代愿望》 834页的记载,当基督升天以后被安排在上帝右边的时候,天使唱起了这首诗歌。根据《使徒行述》601,602页,《善恶之争》 671页记载,在地球更新的时候,赎民和天使还将永远唱这首诗歌(《证言》 卷 八第 44 页;参 《先祖与先知》541页;《善恶之争》545,678页)。 以上不同的场合,表明《启示录》第四章和第五章的异象不能被认定为代表天庭某一时刻的事件。它是没有时间限制的,象征基督的胜利,及其对上帝品德的维护。有鉴于此,这个异象可以理解为代表上天对圣子和祂钉十字架以来所作之工的态度。这种态度的表达将随着善恶之争的胜利结束而达到高潮。关于象征性异象的性质,见结 1:10 注释。
颂赞。 13 节的四重颂赞与 12 节七重颂赞中的四项内容相同。
权势。 kratos。“势力”,“管理权”。与 第 12 节的“能力” 相似。但不同的是 kratos 代表上帝能力的运作。为地上众生灵所见证(见 第 12 节注释)。
坐宝座的。 见 启 4:2 注释。
羔羊。 见 第 6 节注释。羔羊在这里与圣父同受赞美,说明了祂们是同等的(见 腓 2:9–11)。
14.四活物就说:“阿们!”众长老也俯伏敬拜。
【本会注释】
阿们。 见 太 5:18 注释。这里的“阿们”与轮唱赞美反映了早期教会崇拜的特色。在约翰逝世二十年之后,普林尼记载说,基督徒在礼拜时“轮唱诗歌赞美基督为神” (《信函》10.96。卷二403页)。 第二世纪的殉道者查士丁在描述圣餐礼时说,当领会的人献祷和感恩之后,“人们就说‘阿们’表示赞同”(《第一辩护辞》 67页;《前尼西亚教父文集》卷一186页)。
启示录6章
提要: 依次揭开印封;揭印时所发生的事,包括有关末日的一个预言。
1.我看见羔羊揭开七印中第一印的时候,就听见四活物中的一个活物,声音如雷,说:“你来!”
【本会注释】
我看见。 见 启 4:1 注释。这个异象与 《启示录》第 四和无 章的背景一样,但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就是揭开书卷的印 (启 5:1–5)。
羔羊。 见 启 5:6 的注释。
揭开七印中的第一印。 下面这段话解释了七印的意义:“他们(犹太官长们)的决议记录在约翰所见握在坐宝座者手里的书卷上。那书卷无人能展开。将来,当犹太支派的狮子展开那书卷的日子,这决议将带着原先的一切恶意呈现在他们面前” (《天路》294页)。这段话告诉我们,除了其他的内容之外,书卷还记录了犹太官长们在耶稣受审时的表现,以及在末日的大审判时(见 启 20:11–15 注释),这些基督的敌人将要面对他们的罪恶记录。由此可见,这本书卷还记录了历代以来善恶之争的重大事件。约翰似乎预先看到了其中的一些。善恶大斗争的历史,以象征性的手法呈现在他面前,直到末日审判的时候上帝的品德得到最充分的彰显(启 20:11–15;参 启 5:13 注释)。基督“已得胜,能以展开那书卷”(启 5:5),表明祂是这场斗争的胜利者和历史的主宰。参 《善恶之争》666–672页。
就象给七教会的信息一样,七印揭开时所展现的画面既有特殊的意义,又有普遍的意义(见 启 1:11 注释)。这些画面可以理解为对地上教会历史各个阶段具有特别的意义。
活物。 见 启 4:6 注释。
你来。 有古卷为“你来看。”如果有“看”字,这个吩咐就是给约翰的。如果没有“看”字,这个吩咐可能就是给马和骑马者的(第 2 节)。他们接到吩咐之后就出场了。第 3,5,7 节中的“你来”也是如此。
2.我就观看,见有一匹白马;骑在马上的,拿著弓,并有冠冕赐给他。他便出来,胜了又要胜。
【本会注释】
一匹白马。 人们常把头四印中的四匹马(第 2–8 节),与撒迦利亚异象中的四匹马相对比(亚 6:2,3)。它们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它们出场的顺序不一样。《启示录》里的马上有骑马的人。《撒迦利亚书》里的马则套着车。它们象征的对象也不同(参 亚 6 章注释)。
关于第一匹马和骑马的人,解经家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它们代表使徒时代的教会(公元 31–100 年)。白色象征那时教会信仰的纯正。它的热心使它获得了基督教历史上最大的属灵胜利。第一世纪以后,或许没有哪一个世纪能使上帝的国度取得如此辉煌的扩张。骑马者手上的弓象征胜利和冠冕(见启 2:10 注释)。福音的传播非常迅速。保罗在公元62年写信给歌罗西信徒的时候,宣布福音已经 “传与普天下万人听”了(西 1:23;参 《使徒行述》48,578页)。
还有一些解经家认为马和骑马者不代表教会,而是代表教会所经历的各种逆境。教会靠着上帝的恩典得以生存下来。在圣经的表号中,马经常与战争连系在一起(见 珥 2:1,4,5)。骑白马者的装束表明他是一位战士。骑马者的冠冕及马的白颜色象征着胜利。因此他们认为在第一个骑马者所代表的时期中,上帝的子民生活在一个以军事占领和统治为特征的世界里。那时的罗马“胜了又胜”,为世界的霸主。
安息日复临信徒一般认为第一匹马代表了使徒时代的教会。
弓。 象征战争。
冠冕。见 启 2:10 注释。
胜了又胜。不断地取得胜利。
3.揭开第二印的时候,我听见第二个活物说:“你来。”
【本会注释】
第二个活物。 见 启 4:6 解释。每一个活物呼唤四手骑手中的一个。
你来。 见 第 1 节注释。
4.就另有一匹马出来,是红的,有权柄给了那骑马的,可以从地上夺去太平,使人彼此相杀;又有一把大刀赐给他。
【本会注释】
是红的。 第二个骑手反映了教会在 公元 100至313 年时的状况 (见 启 2:10 注释)。那个拿着“大刀”,“从地上夺去太平”的骑手象征基督徒在罗马皇帝手中所受的残酷迫害。白色既代表信仰的纯正(见 启 6:2 注释),红色就代表因各种异端的侵入而造成的信仰堕落(见《SDA圣经注释》卷四,第 835 页;卷五,第 43–46,51–58,64–67 页)。
也有人认为这匹马的颜色象征血。第一位骑手既代表军事征服的光荣(见 第 2 节注释),第二位骑手就可以被看视为表现战争的另一面,即和平的破坏和屠杀。如果把第一位骑手理解为罗马的征服和统治的话,第二位骑手无疑指第一位骑手征战的必然后果。
安息日复临信徒一般赞成第一种看法。
大刀。 machaira。用于战争。参该词用于太10:34;约 18:10。
5.揭开第三印的时候,我听见第三个活物说:“你来!”我就观看,见有一匹黑马;骑在马上的,手里拿着天平。
【本会注释】
第三个活物。 见 启 4:6;6:3 注释。
你来。 见 第 1 节注释。
黑马。 白马既象征胜利或纯洁(见 第 2 节注释),黑马就可视为象征失败或信仰的进一步堕落。
天平。 zugos。“轭” 。这里指天平的横木。这个表号可视为表现教会在公元四世纪取得合法地位后的属灵状况,这时教会开始与政府联合。此后教会主要关注的是世俗的事务。教会通常处于属灵的贫困状态。关于这段历史时期,见《SDA圣经注释》卷七,第18–25页。
天平也可被理解为象征生活必需品的奇缺。再也没有第一位骑手那样的征战胜利(见 第 2 节注释),也没有第二位骑手所象征的血流成河了(见 第 4 节注释)。可是现在发生了更加严重的现象—饥荒。
6.我听见在四活物中似乎有声音说:“一钱银子买一升麦子,一钱银子买三升大麦;油和酒不可糟蹋。”
【本会注释】
一钱银子。 deμnarios。约为现在的11美分。见《SDA圣经注释》卷五,第49 页)。罗马的“一钱银子”相当于一个工人一天的工钱(见 太 20:2)。 因此一天的工钱买一天的口粮是不够他和他家人吃的。参照西塞罗 (Against Verres 3. 81)所提供西西里的麦价,约翰所提到的价格是普通市价的8 到16 倍。虽然有饥荒,但尚能生存。上帝就这样在困难的的时候保守了祂的子民。
这位没有明确身份者所说的话,用于基督教取得合法地位以后的公元 313–538年 (参《SDA圣经注释》卷七 753页),可以理解人们普遍讲究物质生活。
一升。 choinix。约为一夸特,见《SDA圣经注释》卷五,第 50 页)。 这么多麦子相当于一个工人一天的口粮。
大麦。从这里的价格来看,大麦比小麦便宜(见 王下7:18)。大麦一般是穷人的粮食,也用于喂养牲畜(见 约 6:9 注释)。
油和酒。 这是古代社会的两种常用食品。有人把它们解释成象征信心和爱心。在公元四世纪教会取得合法地位后普遍注重物质享受的时候,特别需要保持信心和爱心。
不可糟蹋。 宣布麦子和大麦高价的声音也吩咐不可糟蹋油和酒。
7.揭开第四印的时候,我听见第四个活物说:“你来!”
【本会注释】
第四印。 参 启 5:1;6:1 注释。
第四个活物。 见 启 4:6;6:3 注释。
你来。 见 第 1 节注释。
8.我就观看,见有一匹灰色马;骑在马上的,名字叫作死,阴府也随着他;有权柄赐给他们,可以用刀剑、饥荒、瘟疫(或作“死亡”)、野兽,杀害地上四分之一的人。
【本会注释】
灰色。 象征恐怖和死亡。在灰色马的时代,教会的沦落到了可怕的状况之中(参 启 2,4,5)。
阴府。 hadeμs。地狱。“死人的住处” (见 太 11:23 注释)。在这里,死亡和地狱都拟人化了,一个比作骑手,另一个比作紧跟其后的。
刀剑。 rhomphaia 。见 启 1:16 注释。这一连串的灾祸——刀剑,饥荒,瘟疫(或作“死亡”)和野兽,可视为象征文明社会在遭遇战争之后的逐步败落。刀剑击杀了许多人,摧毁了庄稼,造成了饥荒。饥荒造成了健康的破坏,带来了瘟疫。在瘟疫蔓延时,人类社会就变得软弱,无法抵御野兽的侵袭。
第四个骑手用于基督教的历史,似乎代表从大约 538 年到 1517 年宗教改革开始这段时期的状况(参《SDA圣经注释》卷七753,754页;见 启 2:18 注释)。
地上的四分之一。可能代表地域广大。
9.揭开第五印的时候,我看见在祭坛底下,有为上帝的道、并为作见证被杀之人的灵魂,
【本会注释】
祭坛。 这个异象中的祭坛可能与希伯来圣所里的铜祭坛相似。殉道者可以被视为献给上帝的祭。祭牲的血是倒在祭坛下面的 (见 利 4:7),而且“活物的生命是在血中” (利 17:11),所以说殉道者的灵魂是在祭坛下面的。犹太人后来的传统说法认为以色列中的死者就像埋在祭坛下面一般,如同埋在荣耀的宝座底下(参斯特拉克和比勒贝克的《新约注释》第803页)。
有人认为这里的祭坛就是 启 8:3 的祭坛。
上帝的道。 见 启 1:2,9 注释。
见证。 见 启 1:2,9 注释。
被杀之人。 现在,启示的重心从上帝的子民所遭遇的普遍毁灭和死亡,转到了圣徒自身的状况上。
灵魂。 psuchai 。见太 10:28 的注释。务要记住约翰所见的是异象。在理解其中表号的意义时,要遵循解释预言的原则(见 结 1:10 注释)。约翰看到一个祭坛。在祭坛的下面有殉道者的“灵魂。”解释异象的原则告诉我们,不必去确定这个祭坛在历史中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就象圣经中比喻的细节一样,预言表号的细节不一定都值得解释。第五印的表号,似乎是为了鼓励那些面临殉难和死亡的人,向他们保证,虽然敌人取得了表面上的胜利,他们终必得到申冤。这种鼓励对遭遇中世纪后期可怕逼迫的人特别有帮助,尤其是对于宗教改革时期和以后的人(约 1517–1755年;参《SDA圣经注释》卷七41–67页;见 第 12 节注释)。他们本以为漫长的逼迫似乎没有尽头。第五印的信息向他们保证,上帝事业终将取得胜利。那些经历最后大斗争的信徒也会得到同样的鼓励(参 《证言》卷五第 451 页)。
任何将“灵魂”理解为游离于殉道者体外的“灵魂”的说法,都不符合解释预言表号的原则。约翰所看见的,不是天上真实的景象。天上不会有身上骑着战士的白色,红色,黑色和灰色的马。耶稣也不像带着刀伤淌血的羔羊。四活物也不是真的长着翅膀(见《SDA圣经注释》卷三,第1111页)。同样,天上也不会有一个倾倒“灵魂”的祭坛。这一切都是象征性的,是为了表达属灵的教训。
10.大声喊着说:“圣洁真实的主啊,你不审判住在地上的人,给我们伸流血的冤,要等到几时呢?”
【本会注释】
大声喊着说。 在异象中(见 第 9 节注释)“灵魂”听到了喊声。
圣洁真实。 见 启 3:7 注释。在启 3:7 中这是指基督。
主啊。 despoteμs (见 路 2:29 注释)。其对应词是doulos(“仆人” ,见 彼前 2:18)。殉道者献上了自己的生命,表明他们真是“上帝的仆人”(见 多 1:1;参 启 6:11 注释)。因此上帝是他们的主。这里可能是指圣父。
住在地上的人。 见 启 3:10 注释。
申流血的冤。 殉道者们不为自己申冤,而是争取为上帝的名申冤(见 罗 12:19;见 启 5:13 注释)。
11.于是有白衣赐给他们各人;又有话对他们说,还要安息片时,等著一同作仆人的和他们的弟兄也像他们被杀,满足了数目。
【本会注释】
衣。 这里的 “衣” (stoleμ)与启 3:5;4:4 的“衣”原文不同。” stoleμ 是显示身份的长袍(见可 12:38 注释)。约翰在异象中看到这些“灵魂”都穿上了白衣。这似乎象征虽然他们遭遇了屈辱的死亡,上帝商未为他们的殉道申冤,但他们已经被上帝视为胜利者了。
这样的保证给约翰时代的基督徒带来了特别的安慰。他们曾目睹自己的同道在尼禄皇帝的逼迫下被杀 (公元 64 年)。他们还将面临着图密善皇帝(见《SDA圣经注释》卷六第87页)的逼迫所带来的殉难。上帝给殉道圣徒的应许,鼓舞了以后各世代中那些要为祂的名而殉身的信徒。
安息。 这个吩咐是给那些在异象中因漫长的等待而不安的人。实际上殉道者在牺牲时就已安息了,并且要等到将来的复活 (参 启 14:13 注释)。与他们“同作仆人的”人将接续奋斗,直到他们也光荣殉身。
片时。 不会无休止地拖延(见 启 1:1 的注释;参 启 12:12)。与罪恶的大争战将推向荣耀的高潮。要让罪恶的丑陋原形毕露,不再有人对上帝的公义产生任何怀疑(见 启 5:13 注释)。
同作仆人的。参 第 10 节注释。
满足了。 即这个数目必须满足。并不是说上帝已经预定了殉道者的人数,而是要有一定的时间来充分暴露撒但行动方案的真面目,以证明上帝的公义和荣耀。
12.揭开第六印的时候,我又看见地大震动,日头变黑像毛布,满月变红像血,
【本会注释】
地大震动。 第六印的事件显示了自然界的反常现象。先知约珥曾用地震的画面来形容耶和华大日在自然界的剧变(珥 2:10;参 赛 13:9–11;摩 8:9)。
地震之后是日头变黑。日头变黑发生在 1780 年(见下面“日头变黑”注释),所以本节的地震已被认为定为 1755年11月1日的里斯本大地震。这是地震史上范围最广,破坏最严重的一次地震,不仅波及了北非,还影响到了西印度群岛。里斯本大地震的认定,说明1755 年是第六印起始的年代(参《SDA圣经注释》卷七,第754页)。
日头变黑。 《旧约》的预言多次提到日头变黑,与耶和华大日之前的灾难有关(见 赛 13:10注释)。 耶稣在世界末日的预言中特别提到了这一现象,并指出祂的门徒可以据此认定祂来的日子近了(见 太 24:29,33注释;见 《善恶之争》334页)。
这里所描述日头变黑,于1780年5月19日应验在纽约东部和新英格兰南部。据当时的报纸报道,那天早上10点左右,纽约东部和新英格兰西南部出现了异常的黑暗,然后向东蔓延,笼罩了新英格兰的南部和中部,一直延伸到大海。各地的黑暗持续了数小时之久。这个黑日是在“在那些日子,那灾难以后” (可 13:24;见 太 24:29 注释),恰好发生在对《但以理书》和《启示录》的预言即将产生空前浓厚兴趣的北美,被研究预言的人认定为第六印预言的应验(见 《善恶之争》304–308页)。
满月变红象血。 见 太 24:29 注释。
13.天上的星辰坠落于地,如同无花果树被大风摇动,落下未熟的果子一样。天上的星辰坠落于地。 见 太 24:29 注释;参 赛 34:4。 见 《善恶之争》333页。
【本会注释】
未熟的果子。有人认为是指未成熟就落地的无花果。有些较次的无花果在长到樱桃般大小的时候就会掉落了。也有人认为是指晚熟的或者是夏天的无花果。 见 赛 34:4。
14.天就挪移,好像书卷被卷起来;山岭海岛都被挪移离开本位。
【本会注释】
书卷。见 启 5:1 注释。天空就象羊皮卷一样被卷起来。古代的宇宙观认为天空是拱状的,笼罩在大地之上。现在先知看到天空被卷起来了。大地完全暴露在上帝面前。以赛亚 (赛 34:4)也曾描述过这样的画面。耶稣所说:“天势要震动” (见 太 24:29 注释),无疑就是指这一事件。这件事的发生,还要等到将来,那就是人子在天上显现的时候。
山岭海岛。 在 启 16:20中,这些可怕的剧变发生在第七灾之时。
15.地上的君王、臣宰、将军、富户、壮士,和一切为奴的、自主的,都藏在山洞和岩石穴里,
【本会注释】
君王。 见 启 16:14;17:l2。下面的名单列举了约翰时代罗马世界中社会和政界的各个阶层。虽然这里没有提到基督的复临,但上下文暗示基督很快就要显现了。
臣宰。 megistanes。“首领,” “贵族。” 可能相当于拉丁语的magistrati,指普林尼这样的罗马政府官员(见《SDA圣经注释》卷六61–63,88)。他们往往负责处死基督徒殉道者。
富户。 见 雅 5:1–6 注释。
将军。 chiliarchoi。“千夫长。”该词在《新约》圣经中指罗马军官 (见 约 18:12;徒 21:31–33)。在本节该词可能指高级军官。
壮士。 参 林前 1:26。
为奴的。 或“奴隶。”
自主的。 参 启 13:16;19:18。
16。向山和岩石说:“倒在我们身上吧!把我们藏起来,躲避坐宝座者的面目和羔羊的忿怒;
【本会注释】
倒在我们身上吧。 见 何 10:8;路 23:30。 面对上帝比面对死亡更加可怕。
忿怒。见 罗 1:18 注释。
17.因为他们忿怒的大日到了,谁能站得住呢?”
【本会注释】
大日。 见 珥 2:11,31;见 赛 13:6 注释。
谁能站得住呢? 参鸿 1:6;玛 3:2;路 21:36。 异象以这个扎心的问题结束。六个印中每一印的打开,都显示了基督与撒但之间大斗争的的不同阶段,在全宇宙面前证明了上帝的公义(参 启 5:13注释)。 现在揭印的行动暂告中止,因为有一个问题要回答。在异象所呈现基督复临前的可怕事件中,迄今还没有迹象表明有任何的幸存者,所以才发出这个扎心的问题:“谁能站得住呢?” 第七章将中断揭印的过程,回答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