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365天读经|通读旧约一遍 新约两遍
第217天 撒下23;耶26;罗15-16

撒母耳记下23章

1以下是大卫末了的话。耶西的儿子大卫得居高位,是雅各 神所膏的,作以色列的美歌者说:

2“耶和华的灵藉着我说,他的话在我口中。

3以色列的 神,以色列的磐石晓谕我说:那以公义治理人民的,敬畏 神执掌权柄,

4他必像日出的晨光,如无云的清晨,雨后的晴光,使地发生嫩草。

5我家在 神面前并非如此, 神却与我立永远的约。这约凡事坚稳,关乎我的一切救恩和我一切所想望的,他岂不为我成就吗?

6但匪类都必像荆棘被丢弃;人不敢用手拿它;

7拿它的人必带铁器和枪杆,终久它必被火焚烧。”

8大卫勇士的名字,记在下面。他革扪人约设巴设,又称伊斯尼人亚底挪,他是军长的统领,一时击杀了八百人。

9其次是亚合人朵多的儿子以利亚撒。从前非利士人聚集要打仗,以色列人迎着上去,有跟随大卫的三个勇士向非利士人骂阵,其中有以利亚撒。

10他起来击杀非利士人,直到手臂疲乏,手黏住刀把。那日耶和华使以色列人大获全胜,众民在以利亚撒后头专夺财物。

11其次是哈拉人亚基的儿子沙玛。一日,非利士人聚集成群,在一块长满红豆的田里,众民就在非利士人面前逃跑。

12沙玛却站在那田间,击杀非利士人,救护了那田。耶和华使以色列人大获全胜。

13收割的时候,有三十个勇士中的三个人,下到亚杜兰洞见大卫。非利士的军兵在利乏音谷安营。

14那时大卫在山寨,非利士人的防营在伯利恒。

15大卫渴想说:“甚愿有人将伯利恒城门旁井里的水打来给我喝。”

16这三个勇士就闯过非利士人的营盘,从伯利恒城门旁的井里打水,拿来奉给大卫。他却不肯喝,将水奠在耶和华面前,

17说:“耶和华啊,这三个人冒死去打水,这水好像他们的血一般,我断不敢喝。”如此大卫不肯喝。这是三个勇士所做的事。

18洗鲁雅的儿子约押的兄弟亚比筛是这三个勇士的首领。他举枪杀了三百人,就在三个勇士里得了名。

19他在这三个勇士里是最尊贵的,所以作他们的首领;只是不及前三个勇士。

20有甲薛勇士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行过大能的事:他杀了摩押人亚利伊勒的两个儿子;又在下雪的时候下坑里去,杀了一个狮子;

21又杀了一个强壮的埃及人。埃及人手里拿着枪,比拿雅只拿着棍子下去,从埃及人手里夺过枪来,用那枪将他杀死。

22这是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所行的事,就在三个勇士里得了名。

23他比那三十个勇士都尊贵,只是不及前三个勇士。大卫立他作护卫长。

24三十个勇士里有约押的兄弟亚撒黑,伯利恒人朵多的儿子伊勒哈难,

25哈律人沙玛,哈律人以利加,

26帕勒提人希利斯,提哥亚人益吉的儿子以拉,

27亚拿突人亚比以谢,户沙人米本乃,

28亚合人撒们,尼陀法人玛哈莱,

29尼陀法人巴拿的儿子希立,便雅悯族基比亚人利拜的儿子以太,

30比拉顿人比拿雅,迦实溪人希太,

31伯亚拉巴人亚比亚本,巴鲁米人押斯玛弗,

32沙本人以利雅哈巴,雅善儿子中的约拿单,

33哈拉人沙玛,哈拉人沙拉的儿子亚希暗,

34玛迦人亚哈拜的儿子以利法列,基罗人亚希多弗的儿子以连,

35迦密人希斯莱,亚巴人帕莱,

36琐巴人拿单的儿子以甲,迦得人巴尼,

37亚扪人洗勒,比录人拿哈莱(是给洗鲁雅的儿子约押拿兵器的),

38以帖人以拉,以帖人迦立,

39赫人乌利亚,共有三十七人。


耶利米书26章

1犹大王约西亚的儿子约雅敬登基的时候,有这话从耶和华临到耶利米说:

2“耶和华如此说:你站在耶和华殿的院内,对犹大众城邑的人,就是到耶和华殿来礼拜的,说我所吩咐你的一切话,一字不可删减。

3或者他们肯听从,各人回头离开恶道,使我后悔不将我因他们所行的恶,想要施行的灾祸降与他们。

4你要对他们说:‘耶和华如此说:你们若不听从我,不遵行我设立在你们面前的律法,

5不听我从早起来差遣到你们那里去我仆人众先知的话(你们还是没有听从),

6我就必使这殿如示罗,使这城为地上万国所咒诅的。’”

7耶利米在耶和华殿中说的这些话,祭司、先知与众民都听见了。

8耶利米说完了耶和华所吩咐他对众人说的一切话,祭司、先知与众民都来抓住他说:“你必要死!

9你为何托耶和华的名预言,说这殿必如示罗,这城必变为荒场无人居住呢?”于是众民都在耶和华的殿中,聚集到耶利米那里。

10犹大的首领听见这事,就从王宫上到耶和华的殿,坐在耶和华殿的新门口。

11祭司、先知对首领和众民说:“这人是该死的!因为他说预言攻击这城,正如你们亲耳所听见的。”

12耶利米就对众首领和众民说:“耶和华差遣我预言,攻击这殿和这城,说你们所听见的这一切话。

13现在要改正你们的行动作为,听从耶和华你们 神的话,他就必后悔,不将所说的灾祸降与你们。

14至于我,我在你们手中,你们眼看何为善,何为正,就那样待我吧!

15但你们要确实地知道,若把我治死,就使无辜人的血归到你们和这城,并其中的居民了,因为耶和华实在差遣我到你们这里来,将这一切话传与你们耳中。”

16首领和众民就对祭司、先知说:“这人是不该死的,因为他是奉耶和华我们 神的名向我们说话。”

17国中的长老就有几个人起来,对聚会的众民说:

18“当犹大王希西家的日子,有摩利沙人弥加对犹大众人预言说:‘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锡安必被耕种像一块田,耶路撒冷必变为乱堆,这殿的山必像丛林的高处。’

19犹大王希西家和犹大众人岂是把他治死呢?希西家岂不是敬畏耶和华,恳求他的恩吗?耶和华就后悔,不把自己所说的灾祸降与他们。若治死这人,我们就作了大恶,自害己命。”

20又有一个人奉耶和华的名说预言,是基列耶琳人示玛雅的儿子乌利亚。他照耶利米的一切话说预言,攻击这城和这地。

21约雅敬王和他众勇士、众首领听见了乌利亚的话,王就想要把他治死。乌利亚听见就惧怕,逃往埃及去了。

22约雅敬王便打发亚革波的儿子以利拿单,带领几个人往埃及去。

23他们就从埃及将乌利亚带出来,送到约雅敬王那里,王用刀杀了他,把他的尸首抛在平民的坟地中。

24然而,沙番的儿子亚希甘保护耶利米,不交在百姓的手中治死他。


罗马书15章

1我们坚固的人应该担代不坚固人的软弱,不求自己的喜悦。

2我们各人务要叫邻舍喜悦,使他得益处,建立德行。

3因为基督也不求自己的喜悦,如经上所记:“辱骂你人的辱骂都落在我身上。”

4从前所写的圣经,都是为教训我们写的,叫我们因圣经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可以得着盼望。

5但愿赐忍耐、安慰的 神,叫你们彼此同心,效法基督耶稣,

6一心一口荣耀 神、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

7所以你们要彼此接纳,如同基督接纳你们一样,使荣耀归与 神。

8我说,基督是为 神真理作了受割礼人的执事,要证实所应许列祖的话,

9并叫外邦人因他的怜悯荣耀 神。如经上所记:“因此我要在外邦中称赞你,歌颂你的名。”

10又说:“你们外邦人当与主的百姓一同欢乐。”

11又说:“外邦啊,你们当赞美主!万民哪,你们都当颂赞他!”

12又有以赛亚说:“将来有耶西的根,就是那兴起来要治理外邦的,外邦人要仰望他。”

13但愿使人有盼望的 神,因信将诸般的喜乐平安充满你们的心,使你们藉着圣灵的能力大有盼望。

14弟兄们,我自己也深信你们是满有良善,充足了诸般的知识,也能彼此劝戒。

15但我稍微放胆写信给你们,是要提醒你们的记性,特因 神所给我的恩典,

16使我为外邦人作基督耶稣的仆役,作 神福音的祭司,叫所献上的外邦人,因着圣灵成为圣洁,可蒙悦纳。

17所以论到 神的事,我在基督耶稣里有可夸的。

18除了基督藉我做的那些事,我什么都不敢提,只提他藉我言语作为,用神迹奇事的能力,并圣灵的能力,使外邦人顺服。

19甚至我从耶路撒冷直转到以利哩古,到处传了基督的福音。

20我立了志向,不在基督的名被称过的地方传福音,免得建造在别人的根基上。

21就如经上所记:“未曾闻知他信息的,将要看见;未曾听过的,将要明白。”

22我因多次被拦阻,总不得到你们那里去。

23但如今在这里再没有可传的地方,而且这好几年,我切心想望到西班牙去的时候,可以到你们那里,

24盼望从你们那里经过,得见你们,先与你们彼此交往,心里稍微满足,然后蒙你们送行。

25但现在,我往耶路撒冷去供给圣徒。

26因为马其顿和亚该亚人乐意凑出捐项给耶路撒冷圣徒中的穷人。

27这固然是他们乐意的,其实也算是所欠的债。因外邦人既然在他们属灵的好处上有分,就当把养身之物供给他们。

28等我办完了这事,把这善果向他们交付明白,我就要路过你们那里,往西班牙去。

29我也晓得去的时候,必带着基督丰盛的恩典而去。

30弟兄们,我藉着我们主耶稣基督,又藉着圣灵的爱,劝你们与我一同竭力,为我祈求 神,

31叫我脱离在犹太不顺从的人;也叫我为耶路撒冷所办的捐项可蒙圣徒悦纳;

32并叫我顺着 神的旨意,欢欢喜喜地到你们那里,与你们同得安息。

33愿赐平安的 神常和你们众人同在。阿们!


罗马书16章

1我对你们举荐我们的姊妹非比,她是坚革哩教会中的女执事。

2请你们为主接待她,合乎圣徒的体统。她在何事上要你们帮助,你们就帮助她,因她素来帮助许多人,也帮助了我。

3问百基拉和亚居拉安。他们在基督耶稣里与我同工,

4也为我的命将自己的颈项置之度外。不但我感谢他们,就是外邦的众教会也感谢他们。

5又问在他们家中的教会安。问我所亲爱的以拜尼土安,他在亚西亚是归基督初结的果子。

6又问马利亚安,她为你们多受劳苦。

7又问我亲属与我一同坐监的安多尼古和犹尼亚安,他们在使徒中是有名望的,也是比我先在基督里。

8又问我在主里面所亲爱的暗伯利安。

9又问在基督里与我们同工的耳巴奴并我所亲爱的士大古安。

10又问在基督里经过试验的亚比利安。问亚利多布家鶪的人安。

11又问我亲属希罗天安。问拿其数家在主里的人安。

12又问为主劳苦的土非拿氏和土富撒氏安。问可亲爱为主多受劳苦的彼息氏安。

13又问在主蒙拣选的鲁孚和他母亲安;他的母亲就是我的母亲。

14又问亚逊其土、弗勒干、黑米、八罗巴、黑马并与他们在一处的弟兄们安。

15又问非罗罗古和犹利亚、尼利亚和他姊妹、同阿林巴并与他们在一处的众圣徒安。

16你们亲嘴问安,彼此务要圣洁。基督的众教会都问你们安。

17弟兄们,那些离间你们、叫你们跌倒、背乎所学之道的人,我劝你们要留意躲避他们。

18因为这样的人不服事我们的主基督,只服事自己的肚腹,用花言巧语诱惑那些老实人的心。

19你们的顺服已经传于众人,所以我为你们欢喜,但我愿意你们在善上聪明,在恶上愚拙。

20赐平安的 神,快要将撒但践踏在你们脚下。愿我主耶稣基督的恩常和你们同在!

21与我同工的提摩太和我的亲属路求、耶孙、所西巴德问你们安。

22我这代笔写信的德丢,在主里面问你们安。

23那接待我,也接待全教会的该犹问你们安。

24城内管银库的以拉都和兄弟括土问你们安。

25惟有 神能照我所传的福音,和所讲的耶稣基督,并照永古隐藏不言的奥秘,坚固你们的心。

26这奥秘如今显明出来,而且按着永生 神的命,藉众先知的书指示万国的民,使他们信服真道。

27愿荣耀,因耶稣基督,归与独一全智的 神,直到永远。阿们。

撒母耳记下23章

提要:1 大卫在他末了的话中,表示他对上帝应许的信心超越了理性或经验。6 恶人的状况却不同。8 大卫的勇士目录。


大卫的遗言

撒下23:1 以下是大卫末了的话。耶西的儿子大卫得居高位,是雅各上帝所膏的,作以色列的美歌者,说:

【本会注释】

大卫末了的话。本章由两个截然不同的部分组成。1-7节是一首由大卫末了的正式发言组成的诗歌,而8-39节是他的勇士名单。这首诗歌在诗篇中找不到。

说。希伯来文是ne'um,或者直接由上帝或者通过祂的先知所讲的神圣言论。这个词并不用来指普通人的言谈。它极其频繁地在“耶和华如此说”这一措词中出现。假先知用这个词为的是使人看来他们在发出神圣的信息(耶23:31)。

得居高位。大卫起初是一个卑下的人,耶和华拣选他并使他升到先知和君王的高位(见撒下7:8,9;诗78:70;89:27)。

以色列的美歌者。这些话适合于描述一个不仅写了这首诗歌而且写了许多对历世历代的人来说都是灵感启示的诗歌的人。


撒下23:2 耶和华的灵藉着我说:他的话在我口中。

【本会注释】

耶和华的灵。这信息并不是大卫自己个人的言论。圣灵发言的事实证明使用ne'um(见1节的注释)这个词是正当的。

在我口中。见耶1:9;参彼后1:21。


撒下23:3 以色列的上帝、以色列的磐石晓谕我说:那以公义治理人民的,敬畏上帝执掌权柄,

【本会注释】

以色列的磐石说。这一短语与前一个并列,标志着这首歌的诗歌文体。同样请比较在2节中的并列短语。

必以公义。“必”是补充上去的。希伯来文的意思是:“那以公义治理的[人]”。赞美的是一个公义的统治者的福份而不是劝一个统治者要以公义统治。

敬畏上帝。“凡掌权的都是上帝所命的”,而且作官的是“上帝的用人”(罗13:1,4)。所以,每个统治者都应该不断地敬畏上帝施行统治,总是意识到自己是受神圣任命进行统治的并且上天要他为每一决定负责任。


撒下23:4 他必象日出的晨光,如无云的清晨,雨后的晴光,使地发生嫩草。

【本会注释】

象光。见诗89:36。为上帝施行统治的人必象太阳一样,给地球带来光明、温暖、和祝福。

嫩草。大地青翠是阳光雨露的结果。所以如果治理的人公正并敬畏上帝地履行他的职责,就能带来一连串的祝福。


撒下23:5 我家在上帝面前并非如此;上帝却与我立永远的约。这约凡事坚稳,关乎我的一切救恩和我一切所想望的,他岂不为我成就吗?

【本会注释】

并非如此。有些注释者表示这一子句是提问的形式:“我家在上帝面前如此岂非事实吗?”因为大卫努力公正而英明地施行统治,不断地敬畏上帝,所以耶和华应许要永远建立他的家。这应许是有条件的,而他实际的后裔没有达到那些条件。因此只有通过基督作为大卫的后裔才能实现这些应许。

不为我成就。有些人建议这一子句与第一句一致,也应该是问句的形式:“他岂不为我成就吗?”肯定句的形式没有意义。与这种变更协调一致的一种建议译法是:“我家在上帝面前如此岂非事实吗?因为祂最终与我立永远的约,这约可以使凡事坚稳。祂岂不为我成就我的一切救恩和我一切所想望的吗?”


撒下23:6 但匪类都必象荆棘被丢弃;人不敢用手拿他;

【本会注释】

象荆棘。和大卫的宝座被确立相对照的就是彼列之子的悲惨命运了。不敬虔的人不会享受救恩的果子,而是“必像荆棘被丢弃”,象某种全然没有价值的东西一样被消除,要被消灭变为无有。

用手。恶人就象荆棘,会扎那些尽力去接触他们的人。因而平常的办法不足以除掉他们。


撒下23:7 拿他的人必带铁器和枪杆,终久他必被火焚烧。

大卫的勇士

撒下23:8 大卫勇士的名字记在下面:他革扪人约设巴设,又称伊斯尼人亚底挪,他是军长的统领,一时击杀了八百人。

【本会注释】

勇士的。这节经文引入了本章的第二部分(8-39节),由大卫勇士的名单构成。带有一些变更的同一名单出现在代上11:11-47中。在历代志中,这名单出现在关于大卫作王的记述的开端;此处是在记述的结尾。但它显然可以追溯到大卫作王的早期(见24的注释)。

那坐在座位上的。有些人音译了这些希伯来词,使它们成了这个勇士的名字“约设巴设”(见修订标准本)。在代上11:11中,这个名字是作为“哈革摩尼的儿子雅朔班”出现的。他在洗革拉时就与大卫在一起(代上12:1,6)。

军长的统领。见代上27:2,据此他是大卫第一军的军长,每年的正月服役。关于这里被译为“军长”的那个词的论述,见王下7:2的注释。

伊斯尼人亚底挪。历代志中不是这个短语,而是“他举枪”(代上11:11)。

八百人。代上11:11是“三百人”。不可能断定哪个数字是正确的。有一份亚兰文手稿与历代志中一样理解为“八百人”。


撒下23:9 其次是亚合人朵多的儿子以利亚撒。从前非利士人聚集要打仗,以色列人迎着上去,有跟随大卫的三个勇士向非利士人骂阵,其中有以利亚撒。

【本会注释】

朵多。可能与朵代是同一个人,朵代是第二军的军长,第二个月服役(代上27:4)。

向非利士人骂阵。以利亚撒“从前与大卫在巴斯达闵,非利士人聚集要打仗”(代上11:13)。巴斯达闵又叫“以弗大悯”(撒上17:1)。它是歌利亚向以色列军队骂阵并被大卫杀死时非利士人的扎营地。


撒下23:10 他起来击杀非利士人,直到手臂疲乏,手黏住刀把。那日耶和华使以色列人大获全胜;众民在以利亚撒后头专夺财物。

【本会注释】

粘住刀。他把刀握得那么紧那么久以致于后来都难于把它从手中拿出来了。


撒下23:11 其次是哈拉人亚基的儿子沙玛。一日,非利士人聚集成群,在一块长满红豆的田里,众民就在非利士人面前逃跑。

【本会注释】

红豆。代上11:13,14说是“大麦”。可能两种作物都有。这场遭遇战似乎是由沙玛奇袭了正在一块田里劫掠的非利士人产生的。


撒下23:12 沙玛却站在那田间击杀非利士人,救护了那田。耶和华使以色列人大获全胜。

撒下23:13 收割的时候,有三十个勇士中的三个人下到亚杜兰洞见大卫。非利士的军兵在利乏音谷安营。

【本会注释】

三十个勇士中的三个人。在大卫的三十个勇士中很可能有几个三人小组。最初他似乎有一个恰好30人的勇士团,但是这个数字后来增加到这里所列的37人(39节)。此处提到的这三个人很可能不是前面提到的雅朔班、以利亚撒和沙玛(8-11节)。

利乏音谷。耶路撒冷西南的一个山谷(见撒下5:18的注释)。


撒下23:14 那时大卫在山寨,非利士人的防营在伯利恒。

撒下23:15 大卫渴想,说:“甚愿有人将伯利恒城门旁、井里的水打来给我喝。”

撒下23:16 这三个勇士就闯过非利士人的营盘,从伯利恒城门旁的井里打水,拿来奉给大卫。他却不肯喝,将水奠在耶和华面前,

撒下23:17 说:“耶和华啊,这三个人冒死去打水;这水好象他们的血一般,我断不敢喝。”如此,大卫不肯喝。这是三个勇士所做的事。

【本会注释】

血。这三个人冒着生命的危险打来的水对大卫来说就象他们的生命所在的血一样(见创9:4;利17:10,11)。


撒下23:18 洗鲁雅的儿子、约押的兄弟亚比筛是这三个勇士的首领;他举枪杀了三百人,就在三个勇士里得了名。

【本会注释】

三个勇士的首领。这是希伯来文圣经的旁注的解释。原文中“三”个词在目前可得到的手稿中要么是拼错了,要么是拼写不完全。几份希伯来文手稿和亚兰文圣经都是“三十”。依照钦定本的翻译,在第一个三人小组中,亚比筛居首(19节),而比拿雅(20,22节)是第二个勇士,第三个勇士没有提名。如果亚比筛是那“三十个勇士”的首领的话,那么比拿雅就是这三个人之外的了,但他和亚比筛与那三十个勇士不同。


撒下23:19 他在这三个勇士里是最尊贵的,所以作他们的首领,只是不及前三个勇士。

撒下23:20 有甲薛勇士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行过大能的事;他杀了摩押人亚利伊勒的两个儿子,又在下雪的时候下坑里去,杀了一个狮子,

【本会注释】

比拿雅。在大卫作王期间一直(撒下8:18;20:23)是大卫的护卫队的队长(基利提人和比利提人),并且是大卫第三军的军长(代上27:5,6)。当亚多尼雅努力要登基时,他在帮助所罗门中承担了显著的责任,并蒙授予所罗门军队元帅的职位,代替约押(王上1:8,26,32-39;2:25-35;4:4)。他的父亲耶和耶大在代上27:5中被称为“祭司长”。

甲薛。犹大极南端的一座城,靠近以东的边境(书15:21)。

狮子般的人。希伯来文是'ari'el。字面意义是“上帝的狮子”。希腊文版旧约圣经七十士译本的两份手稿都是“亚利伊勒的儿子”。有人认为比拿雅杀了名为亚利伊勒的摩押王的两个儿子。

杀了一只狮子。杀死一只狮子被看作是极其勇猛的壮举(见撒上17:34-36)。


撒下23:21 又杀了一个强壮的埃及人;埃及人手里拿着枪,比拿雅只拿着棍子下去,从埃及人手里夺过枪来,用那枪将他杀死。

【本会注释】

一个强壮的人。“一个身高五肘的人”(代上11:23)。


撒下23:22 这是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所行的事,就在三个勇士里得了名。

撒下23:23 他比那三十个勇士都尊贵,只是不及前三个勇士。大卫立他作护卫长。

【本会注释】

护卫长。大卫的护卫队(见20节的注释)。


撒下23:24 三十个勇士里有约押的兄弟亚撒黑,伯利恒人朵多的儿子伊勒哈难,

【本会注释】

亚撒黑。因为当大卫在希伯仑作王时,亚撒黑被押尼珥杀死了(撒下2:23),所以显然这个名单来自于大卫作王的早期。亚撒黑是大卫第四军的军长(代上27:7)。


撒下23:25 哈律人沙玛,哈律人以利加,

【本会注释】

哈律人沙玛。或“哈律人沙摩”(代上11:27),或“伊斯拉人珊合”(代上27:8),大卫第五军的军长。


撒下23:26 帕勒提人希利斯,提哥亚人益吉的儿子以拉,

【本会注释】

帕勒提人希利斯。或“比伦人希利斯”(代上11:27),大卫第七军的军长(代上27:10)。

以拉。第六军的军长(代上27:9)。他的家乡在提哥亚,后来是先知阿摩司的家乡(摩1:1),在伯利恒南5英里(8公里)。提哥亚现在叫作Teqû`。


撒下23:27 亚拿突人亚比以谢,户沙人米本乃,

【本会注释】

亚比以谢。亚拿突人,后来是耶利米的家乡(耶1:1),第九军的军长(代上27:12)。

米本乃。或“西比该”(代上11:29和27:11),第八军的军长。他杀了非利士的巨人撒弗(撒下21:18)。


撒下23:28 亚合人撒们,尼陀法人玛哈莱,

【本会注释】

撒门。或“以来”(代上11:29)。

玛哈莱。第十军的军长(代上27:13)。尼陀法是靠近伯利恒的一串村庄之一(代上2:54;9:16;尼7:26;12:28)。


撒下23:29 尼陀法人巴拿的儿子希立,便雅悯族、基比亚人利拜的儿子以太,

【本会注释】

希立[布]。或“希立[得]”(代上11:30)或“黑玳”(代上27:15),第12军的军长。


撒下23:30 比拉顿人比拿雅,迦实溪人希太,

【本会注释】

比拿雅。以法莲人,第11军的军长(代上27:14)。

希太。或“户莱”(代上11:32)。在希伯来文中,d与r是那么相似以至于很容易把一个字母错认作另一个字母(见撒下8:12的注释)。


撒下23:31 伯亚拉巴人亚比亚本,巴鲁米人押斯玛弗,

【本会注释】

亚比亚本。或“亚比”(代上11:32)。


撒下23:32 沙本人以利雅哈巴,雅善儿子中的约拿单,

【本会注释】

雅善的儿子。或“基孙人哈深的众子”(代上11:34)。

约拿单。在代上11:34中,这个名字出现在下述经文里:“哈拉人沙基的儿子约拿单”。七十士译本的一份撒母耳记手稿是:“哈拉人沙玛的儿子约拿单。”


撒下23:33 哈拉人沙玛,哈拉人沙拉的儿子亚希暗,

【本会注释】

沙拉。或“沙甲”(代上11:35)。


撒下23:34 玛迦人亚哈拜的儿子以利法列,基罗人亚希多弗的儿子以连,

【本会注释】

亚哈拜的儿子以利法列。历代志关于这个短语的记录是“吾珥的儿子以利法勒,米基拉人希弗”(代上11:35,36),从而列出的是两个勇士而不是一个。

以连。代上11:36中省略了以连,但加上了另一个人的名字“比伦人亚希雅”。知道大卫的勇士名单中有他著名的谋士亚希多弗的儿子是令人感兴趣的(见撒下15:31;16:23)。


撒下23:35 迦密人希斯莱,亚巴人帕莱,

【本会注释】

希斯莱。或“希斯罗”(代上11:37)。大卫的勇士大多来自他家乡的区域。迦密即现代的Kermel,是在希伯仑南偏东7又1/4英里(11.6公里)的一个城镇。

亚巴人帕莱。这个名字可能与“伊斯拜的儿子拿莱”相同(代上11:37)。


撒下23:36 琐巴人拿单的儿子以甲,迦得人巴尼,

【本会注释】

拿单的儿子以甲。这个名字很可能与“拿单的兄弟约珥”相同(代上11:38)。

迦得人巴尼。这个名字很可能与“哈基利的儿子弥伯哈”相同(代上11:38)。


撒下23:37 亚扪人洗勒,比录人拿哈莱(是给洗鲁雅的儿子约押拿兵器的),

【本会注释】

亚扪人洗勒。大卫有许多与众不同的外国人服侍他,其中有“琐巴人拿单的儿子以甲”,一个亚兰人(36节;参撒下8:3,5,12);“迦特人以太”(撒下15:18,19)来自非利士的迦特城;以及“赫人乌利亚”(39节)。很可能他们都接受了希伯来人的信仰。

拿哈莱。或“拿哈莱”(代上11:39)。他可能是给约押拿兵器的那十个人的首领(撒下18:15),或者可能是早期唯一一个给约押拿兵器人。


撒下23:38 以帖人以拉,以帖人迦立,

【本会注释】

以帖人以拉。显然与做大卫宰相的以拉是同一个人(撒下20:26)。

以帖人迦立。以帖人是来自基列耶琳附近地区的家族(代上2:53),基列耶琳是耶路撒冷西偏北约8英里(13公里)的一个村庄,约柜在被非利士人掳去又送回到伯示麦后曾被安置在那里(撒上7:1,2)。


撒下23:39 赫人乌利亚,共有三十七人。

【本会注释】

赫人乌利亚。见撒下11章。在代上11:41-47中,乌利亚的名字后面还列出了16个勇士,在圣经中别的地方找不到他们的名字。


耶利米书26章

提要:1 耶利米用应许和警告劝人悔改。8 他因此被捕,10 受审。12 他的辩解。16 撤消对他的审判,依据弥迦的例子,20 乌利亚的例子,24 得到亚希甘的保护。


1 犹大王约西亚的儿子约雅敬登基的时候,有这话从耶和华临到耶利米说:

【本会注释】

这次预言的具体日期不明确(见耶28:1注释),但肯定是在公元前609年和605年之间,尼布甲尼撒第一次围攻耶路撒冷之前(见但1:1注释)。因为本章没有提巴比伦,只是描写约雅敬与埃及友好。本章简要归纳了耶7-10章的圣殿演讲,记录了百姓和首领对演讲的反应,以及整个事件的最后结果(见耶7:1注释;又见《先知与君王》第415-419页)。


2 “耶和华如此说:你站在耶和华殿的院内,对犹大众城邑的人,就是到耶和华殿来礼拜的,说我所吩咐你的一切话,一字不可删减。

【本会注释】

站在耶和华殿的院内。见耶7:2注释。本章2-6节归纳了耶7:1-15。可能当时正是节日,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参加敬拜的人。

一字不可删减。在上帝的信息中显然有耶利米不想传给百姓的内容。


3 或者他们肯听从,各人回头离开恶道,使我后悔不将我因他们所行的恶,想要施行的灾祸降与他们。

【本会注释】

或者。所警告的灾祸非常严重(见第6节),以致上帝表示希望不施行灾祸。

后悔。见第19节注释。


4 你要对他们说,耶和华如此说:‘你们若不听从我,不遵行我设立在你们面前的律法,

【本会注释】

先知的职责就是向百姓传授上帝律法对他们的要求,尽力使他们明白(见耶7:25-28;25:4-7)。


5 不听我从早起来差遣到你们那里去我仆人众先知的话(你们还是没有听从),

【本会注释】

见耶7:13注释。


6 我就必使这殿如示罗,使这城为地上万国所咒诅的。’”

【本会注释】

这个古代圣所的地址已遭摧毁(见耶7:12,14注释)。


7 耶利米在耶和华殿中说的这些话,祭司、先知与众民都听见了。

【本会注释】

上帝委派耶利米以特殊方式向他自己所属的两等人传达一个警告。他生为祭司(见耶1:1注释),又被上帝任命为先知(见耶1:5注释)。假先知特别敌视耶利米(耶23:9-40)。


8 耶利米说完了耶和华所吩咐他对众人说的一切话,祭司、先知与众民都来抓住他,说:“你必要死!

【本会注释】

祭司,先知和“众民” 在罪孽和自欺之中决心止息忠实指出他们罪恶的斥责声。


9 你为何托耶和华的名预言,说这殿必如示罗,这城必变为荒场无人居住呢?”于是众民都在耶和华的殿中聚集到耶利米那里。

【本会注释】

以色列人所引以为荣的圣殿将遭遇古代示罗圣所的厄运(见耶7:4注释),这种无法忍受的说法,使“众民”联合起来反对先知。他们的全部信心都建立在严格遵守圣殿外表的礼节上。


10 犹大的首领听见这事,就从王宫上到耶和华的殿,坐在耶和华殿的新门口。

【本会注释】

耶利米传达上帝警告时候,这些王室的首领显然不在场,而可能在“王宫”里与国王商议。现在他们回到圣殿,“坐”下来听耶利米接着会说什么。


11 祭司、先知对首领和众民说:“这人是该死的;因为他说预言攻击这城,正如你们亲耳所听见的。”

【本会注释】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黑暗时代所常见的借刀杀人的事例。人们把被诬告犯有异端和亵渎罪名的人交在世俗的人手中,予以惩罚和杀害。


12 耶利米就对众首领和众民说:“耶和华差遣我预言,攻击这殿和这城,说你们所听见的这一切话。

【本会注释】

真正的先知和传道者总是表白他们的信息不是出于自己的选择和想象,而是直接来自上帝(见撒下23:1-3;摩3:7,8;彼后1:20,21)。


13 现在要改正你们的行动作为,听从耶和华你们上帝的话,他就必后悔,不将所说的灾祸降与你们。

【本会注释】

现在要改正你们的行动作为。耶利米的回答非常简单,就是上帝给了他信息。如果上帝的子民能改弦更张,所警告的毁灭仍有可能避免。

祂就必后悔。见第19节注释。


14 至于我,我在你们手中,你们眼看何为善,何为正,就那样待我吧!

【本会注释】

耶利米视死如归,更增强了他信息的力量。事实上这样的态度反而救了他。首领们对耶利米的真诚十分满意,就采取措施保护他的性命(见《先知与君王》第418页)。


15 但你们要确实地知道,若把我治死,就使无辜人的血归到你们和这城,并其中的居民了;因为耶和华实在差遣我到你们这里来,将这一切话传与你们耳中。”

【本会注释】

先知的呼吁是针对“众首领和众民”(见第12节),而不是针对祭司和先知。他不可能指望他们来主持正义。但首领们对流无辜者的血特别犹豫,因为这位无辜者不是为自己说话,而是在为上帝说话。


16 首领和众民就对祭司、先知说:“这人是不该死的,因为他是奉耶和华我们上帝的名向我们说话。”

【本会注释】

耶利米坦率的信息显然扭转了公众的态度。他的性命也得以幸免。


17 国中的长老就有几个人起来,对聚会的众民说:

【本会注释】

称为长老是因他们的地位(见王上8:1;20:7)或年龄。由于他们的年龄和智慧,他们的意见很受尊重。


18 “当犹大王希西家的日子,有摩利沙人弥迦对犹大众人预言说: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锡安必被耕种象一块田;耶路撒冷必变为乱堆;这殿的山必象丛林的高处。

【本会注释】

弥迦。就是《弥迦书》的作家(见弥1:1;《SDA圣经注释》本卷第22页)。


19 犹大王希西家和犹大众人岂是把他治死呢?希西家岂不是敬畏耶和华、恳求他的恩吗?耶和华就后悔,不把自己所说的灾祸降与他们。若治死这人,我们就作了大恶,自害己命。”

【本会注释】

敬畏耶和华。圣经中其他地方没有提这件事,但这样做符合希西家的性格(见代下29:4-10;32:26)。

耶和华就后悔。见创6:6;出32:14;民23:19;士2:18;珥2:13注释。

作了大恶。原文的意思是,如果他们杀害了无辜的先知,就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伤害。本节与迦玛列在公会前的忠告相一致:“若是出于上帝,你们就不能败坏他们。恐怕你们倒是攻击上帝了”(见徒5:34-39)。长老的忠告使耶利米得以继续他的圣工。主要由于亚希甘对先知的支持,国家的首领们听从了长老们的劝导(见耶26:24)。


20 (又有一个人奉耶和华的名说预言,是基列耶琳人示玛雅的儿子乌利亚,他照耶利米的一切话说预言,攻击这城和这地。

【本会注释】

提到这件事可能是为了说明耶利米的经历不是他所独有的。


21 约雅敬王和他众勇士、众首领听见了乌利亚的话,王就想要把他治死。乌利亚听见就惧怕,逃往埃及去了。

【本会注释】

参耶罗波安(王上11:40),哈达(王上11:17,18),约瑟和马利亚(太2:13-15)的类似经历。这个尼罗河国家经常接纳犹大的难民。


22 约雅敬王便打发亚革波的儿子以利拿单,带领几个人往埃及去。

【本会注释】

带领几个人往埃及去。根据古代的条约,双方承诺交还各自的政治犯。

以利拿单。可能是国王的岳父(见王下24:8)。以利拿单是对耶利米好感的首领之一(耶36:12)。


23 他们就从埃及将乌利亚带出来,送到约雅敬王那里;王用刀杀了他,把他的尸首抛在平民的坟地中。)

【本会注释】

关于先知殉道的例子,见王上19:10,14;代下24:19-22。根据犹太人的传说,以赛亚是被玛拿西用“锯锯死”的(见来11:37;赛1:1怀爱伦注释)。乌利亚受到了最耻辱的待遇。“他的尸首”不能与他的祖先同葬,被抛在汲沦谷“平民的坟地中”。后来犯下这种暴行的国王,自己也“被埋葬,好像埋驴一样”,没有传统的葬礼或举哀(耶22:18,19)。


24 然而,沙番的儿子亚希甘保护耶利米,不交在百姓的手中治死他。

【本会注释】

亚希甘的父亲可能是约西亚改革时期的著名文士沙番。他监督了圣殿的修复(见王下22:3,8-14;代下34:8,14-21)。亚希甘的兄弟基玛利(耶36:12,25)和以利亚萨(耶29:3)也有同样高贵的品格。尼布甲尼撒征服犹大以后,耶利米就(耶40:5,6)躲到“犹大城邑的省长”,亚希甘的儿子基大利那里去。


罗马书15章

提要:1,坚固的要担代软弱的。2,不要求自己的喜悦。3,因为基督也不求自己的喜悦。7,而要彼此接纳,如同基督接纳我们一样。8,不论是犹太人,9,还是外邦人。15,保罗为自己的著作辩护。30.要求他们祷告。


1 我们坚固的人应该担代不坚固人的软弱,不求自己的喜悦。

 【本会注释】

“我们坚固的人”,即“有力量的人”,指属灵上坚强的人。这样的信徒不但自己要站稳立场,还要帮助别人站稳。

“担代”,即“承担”,有时还有“忍耐”之意(见太20:12,启2:2)。

“软弱”,这里特指表现信心软弱的行为,例如不必要的禁忌和错误的判断。刚强的人能够并且有责任凭着爱心宽容他们。

“不求自己的喜悦”。我们不要坚持自己的权利和意愿,而当使之服从弟兄的利益,不管他看起来是多么软弱和有偏见(见林前9:19,22;参林前10:24,33;13:5,7;腓2:4)。


2 我们各人务要叫邻舍喜悦,使他得益处,建立德行。

 【本会注释】

“邻舍”。可能不但指“软弱”的,也包括坚强的。

“喜悦”,指在属灵上帮助邻居,使他们日臻完美。保罗并不是说,要赞同“软弱”者的意见和行为,屈从他们误以为对的事而取悦他们。


3 因为基督也不求自己的喜悦,如经上所记:“辱骂你人的辱骂都落在我身上。”

 【本会注释】

“不求自己的喜悦”。保罗提说自我牺牲之爱的最高榜样,来强调我们有责任为了弟兄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乐趣。基督连天上的荣耀都愿意为堕落的人类放弃。祂希望他们所拯救祝福的人也表现出相应的舍己牺牲(见《证言》卷五204页)。祂的仆人不可以对自己的评价过高,不愿象主那样屈尊(见腓2:5-8;彼前2:21;罗14:4)。

“如经上所记”。经文引自诗69:9(见该处注释)。


4 从前所写的圣经都是为教训我们写的,叫我们因圣经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可以得着盼望。

 【本会注释】

“为教训我们”(参林前10:11;提后3:16)。保罗强调旧约圣经的永恒价值,虽然当时新约圣经正在形成,旧约仍继续作为道德的指南而占有自己的位置。

“忍耐”。即“坚定不移”(见罗5:3注)。

“安慰”。赐忍耐、安慰的上帝(5节)让人写下圣经,就是为了带来这样的福气。

“因圣经所生的”,即“来自圣经的”,“圣经所带来的”。原文也可译为“叫我们因忍耐和圣经所生的安慰,可以得着盼望。”

“盼望”。圣经给那些为上帝和同胞忍受苦难的人带来盼望。基督徒所表现的忍耐,以及他受苦时所得到的安慰,加强了这种盼望。关于忍耐和盼望的关系,见罗5:3-5;帖前1:3。


5 但愿赐忍耐安慰的上帝叫你们彼此同心,效法基督耶稣,

 【本会注释】

“赐忍耐的上帝”,参“使人有盼望的上帝”(13节),“赐平安的上帝”(罗15:33;腓4:9;帖前5:23;来13:20),“赐各样安慰的上帝”(林后1:3),“赐诸般恩典的上帝”(彼前5:10)。

“彼此同心”。即“想一样的事情”(见罗12:16注)。保罗所祈愿的不是次要问题上意见的相同,而是团结和谐的精神,尽管存在意见的分歧。

“效法基督耶稣”。保罗对于基督徒同道的希望,不单是团结一致,而且是因效法那完全的榜样而来的合一精神。祂的全部意愿不是照自己的意思行,而是照差祂来者的旨意行(约6:38)。这种基督耶稣的心志,也要存在于每一个门徒心中(腓2:5)。


6 一心一口荣耀上帝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

 【本会注释】

“一心”。即“一致”,这种团结是早期教会的一个特征(徒1:14,2:46)。

“一口”。心思的一致导致赞美和敬拜的和谐。

“上帝”、“父”,或“上帝和父”(参约20:17;弗1:17)。


7 所以,你们要彼此接纳,如同基督接纳你们一样,使荣耀归与上帝。

 【本会注释】

“彼此”。保罗劝勉的对象既是刚强的信徒,也是软弱的信徒。

“接纳”。即“欢迎”(参罗14:1)。这里总结了14章所开始的议论。信徒们要彼此承认为基督徒,并如此相待,尽管他们在细节问题上可能有不同的意见。我们如此软弱,基督愿意接纳我们(路5:32;15:2),我们也当乐意彼此接纳。

“使荣耀归给上帝”。从语法上说,这句话即可指基督接纳罪人,也可指我们彼此接纳。这两件事都能促进上帝的荣耀。


8 我说,基督是为上帝真理作了受割礼人的执事,要证实所应许列祖的话,

 【本会注释】

“作了”,也有文本作“成为”的。

“执事”。原文指“仆人”见罗13:4注。

“受割礼的人”。一些解经家认为,基督作了“受割礼之人的执事”,指祂担任以割礼为标志之约的执事。还有一些解经家认为这句话指基督来为“受割礼之人”即犹太人服务。关于“割礼”的意义,见罗3:30;4:12;加2:7;弗2:11。基督来首先是为“以色列家”服务的。(太15:24)

保罗在罗15:7-12中强调在基督里上帝恩典的普及性,对犹太人和外邦人一视同仁。基督愿意忍受一切的屈辱接近堕落的人类,千方百计救拔他们。所以基督徒,不论是犹太人还是外邦人,刚强的还是软弱的,都要乐意彼此接纳,就象基督接纳他们一样(7节),要体谅别人的软弱和失败(1节),千方百计坚固他们(2节)。


9 并叫外邦人因他的怜悯荣耀上帝。如经上所记:因此,我要在外邦中称赞你,歌颂你的名;

 【本会注释】

“叫外邦人”。这句话原文比较难懂。原意似乎指基督成了“受割礼之人的执事”,是为了坚固应许,使外邦人能够荣耀上帝。基督履行了对以色列所发的应许,证明了上帝的信实,这也是上帝向外邦人施恩的基础。祂是“受割礼之人的执事”,不但使犹太人,也使外邦人得救。所以犹太籍的基督徒应当乐意接纳外邦人信徒,待他们如弟兄。外邦信徒也要体谅犹太信徒,认识到上帝是放弃了犹太民族以后才施恩与他们(见罗11:15注)。

“如经上所记”。经文引自诗18:49。9-12节的引文表明上帝救恩的计划从一开始就包括犹太人和外邦人。

“称赞”。见罗14:11注。


10 又说:你们外邦人当与主的百姓一同欢乐;

 【本会注释】

“你们外邦人当……欢乐”。经文引自申32:43。关于引文的目的,见罗15:9注。


11 又说:外邦啊,你们当赞美主!万民哪,你们都当颂赞他!

 【本会注释】

“颂赞祂”。经文引自诗117:1。引文的目的见罗15:9注。


12 又有以赛亚说:将来有耶西的根,就是那兴起来要治理外邦的;外邦人要仰望他。

 【本会注释】

“以赛亚说”。经文引自赛11:10,见该处注释。

“根”,指根里长出来的苗(参启5:5;22:16)。本节表明犹太人的弥赛亚是外邦人的盼望。

“治理”。作恩典和荣耀之国的王(见太4:17;5:3注)。

“仰望”。即“盼望”。关于盼望和得救的关系,见罗8:24注。


13 但愿使人有盼望的上帝,因信将诸般的喜乐、平安充满你们的心,使你们藉着圣灵的能力大有盼望。

 【本会注释】

“盼望”,有“信靠”之意,与11节最后“外邦人要仰望祂”相呼应。

“因信”。保罗祈愿他们的信心使他们过充满喜乐、平安和盼望的生活。这一切都是真信心和圣灵同在的结果(见罗5:1,2;加5:22)。哪里有圣灵的果子,哪里就有信徒的爱与和谐。犹太人,外邦人,刚强的和软弱的都快乐平安相处,抱着分享上帝荣耀的共同盼望(罗5:2)。


14 弟兄们,我自己也深信你们是满有良善,充足了诸般的知识,也能彼此劝戒。

 【本会注释】

“我自己”。保罗的论述结束了。在结束的时候,他解释了他写信给罗马信徒的缘由(15-22节),谈到了他将来的计划(23-33节),以及个人的问候(16章)。15:14-33的内容与罗1:8-15引言相一致。

“深信你们是满有良善”。参加5:22;弗5:9。

“充足了诸般的知识,能彼此劝戒”。特别是属灵真理的知识,如信心刚强的人所持有的知识(见林前8:1,7,10,11)。保罗曾警告哥林多人“知识是叫人自高自大,唯有爱心能造就人”(林前8:1)。可幸的是,罗马的信徒既“良善”又有“知识”。


15 但我稍微放胆写信给你们,是要提醒你们的记性,特因上帝所给我的恩典,

 【本会注释】

“稍微”。保罗书信的某些部分语气要大胆一些,超过了他表达坚信读者的“良善”和“知识”所需要的程度。

“是要提醒你们的记性”。该句动词原文在新约别处没有出现。保罗设法提醒罗马的基督徒有关福音的基本真理。

“恩典”。指他被委任为使徒的恩典(见罗1:4;12:3注)。


16 使我为外邦人作基督耶稣的仆役,作上帝福音的祭司,叫所献上的外邦人,因着圣灵成为圣洁,可蒙悦纳。

 【本会注释】

“为外邦人”(见徒9:15注)。“仆役”。(见罗13:6注)

“作……祭司“。该词原文新约别处没有。

“所献上的”。参徒21:26;弗5:2等。保罗说自己是供职的祭司。传福音是他做祭司的责任。外邦信徒,藉着圣灵的洁净和奉献,成了他的祭。这样的祭是上帝所悦纳的(见彼前2:5)。

“圣灵”。(见约14:26注)。只有圣灵所洁净的祭物,才蒙上帝悦纳(见罗8:9注)。


17 所以论到上帝的事,我在基督耶稣里有可夸的。

 【本会注释】

“论到上帝的事”。参来2:17;5:1,指在上帝面前作祭司的责任。保罗所夸的只是他担任福音祭司的工作。他把这种工作看作献给上帝的祭物。

“可夸的”。保罗的夸耀不是凭自己,而是藉着耶稣基督。他承认自己没有什么可夸口的(罗3:27)。作为一个福音的使者,他所做的一切都是藉着基督(林后10:17;腓4:13)。接着他讲述他工作的成效,特别是在外邦人中,是为了说明自己作为使徒所蒙崇高的恩召(罗15:15),证实自己写信给罗马教会的信徒时所行使的权威。


18 除了基督藉我做的那些事,我什么都不敢提,只提他藉我言语作为,用神迹奇事的能力,并圣灵的能力,使外邦人顺服;

 【本会注释】

“我什么都不敢提”:除了基督藉着他所做的事,他什么都不敢提。保罗只提述与他有直接关系的成就,当然功劳也是基督的。基督还使用了保罗以外的仆人,他们的事保罗没有提说。

“顺服”,指出于信心的顺服(参16:26,见罗1:5注)。

“言语作为”。即传道和生活(见路24:19;徒1:1;7:22;林后10:11)。这句话证实了他所作的事,包括他宣传福音付出的一切努力,以及他工作中所受的苦。

“用神迹奇事的能力。”与“圣灵的能力”相应。新约中常用“神迹奇事”描述基督教的奇迹(见林后12:12;来2:4)。这两个词意思接近。“神迹”强调奇迹表显和证实属灵真理的意义。“奇事”则表达超自然的能力显示在见证人身上的效果(参本书卷五208页)。“神迹奇事的能力”,就是神迹令人信服,奇事令人敬畏的能力。保罗还说神迹是使徒的“凭据”(林后12:12;参徒14:3;15:12;19:11)。

“圣灵的能力”。保罗担任使徒所作的工作是奉上帝派遣的最有力的证据(罗1:1)。


19 甚至我从耶路撒冷,直转到以利哩古,到处传了基督的福音。

 【本会注释】

“直转到”,该词原意不是很清楚,有的解经家认为是耶路撒冷周边地区。还有的人认为指保罗传道从耶路撒冷直到以利哩古。

“以利哩古”。罗马的一个行省,位于亚得里亚海边,马其顿的北面。这个地区显然是保罗行程往西的尽头,至少在写信的时候。圣经的记载并没有特别提出保罗是进入这个地区还是仅在边境工作。

“到处传。”保罗走遍了他所提到的地区。他并没有说自己曾在这些地区的每一个城市传道,但是他已在所有主要的中心建立了教会,使福音可以传到周边地区。他已完成了开拓的工作。


20 我立了志向,不在基督的名被称过的地方传福音,免得建造在别人的根基上。

 【本会注释】

“我立了志向”。指“决心”,“努力”。见林后5:9;帖前4:11。

“被称过”。保罗设法避免到别人传过基督信仰,在公共崇拜中求告祂名的地方传道。

“别人的根基上”。参林前3:10;林后10:15.16。保罗人为自己的恩召和责任是开辟新工。


21 就如经上所记:未曾闻知他信息的,将要看见;未曾听过的,将要明白。

 【本会注释】

“就如经上所记。”经文引自赛52:15。保罗说自己是遵照旧约的预言到未曾听闻基督圣名的地方传道


22 我因多次被拦阻,总不得到你们那里去。

 【本会注释】

“多次”,有文本为“经常”。保罗显然多次希望有机会去罗马(见罗1:13),但是工作的需要和他工作地区所遇到很耗时间的问题阻碍他成行。

“被拦阻”。保罗去不了罗马的原因是他急于完成他去过之地区的传道工作。“如今这里再也没有可传的地方(23节),”他终于感到他可以去罗马了。


23 但如今,在这里再没有可传的地方,而且这好几年,我切心想望到士班雅去的时候,可以到你们那里,

 【本会注释】

“地方”,指“范围”,“机会”,“行动的余地”。见该词用于罗12:19;弗4:27;来12:17。

“在这里”,指“地区”。保罗感到在这里再没有机会从事他奉派的工作了。

“切望”。参相关动词用于罗1:11;腓1:8;帖前3:6;提后4:1;彼前2:2。


24 盼望从你们那里经过,得见你们,先与你们彼此交往,心里稍微满足,然后蒙你们送行。

 【本会注释】

“西班牙”。圣经和历史上没有证据表明保罗到过西班牙。见本书101页。

“可以到你们那里”。在本章28节中也表达了这样的愿望。

“盼望从你们那里经过。”保罗希望罗马的基督徒尽力帮助他前往西班牙,也许他觉得可以从他们身上得到象其他教会那样的善意和尊敬。其他教会曾派人陪他成行(见徒15:3;21:5;林前16:6,11;林后1:16;多3:13;约叁6)。古时这种好客的表现如今在东方也很常见。

“先与你们彼此交往,心里稍微满足”。保罗希望享受与罗马基督徒的友谊,不过时间很短,因为他要前往西班牙。


25 但现在,我往耶路撒冷去供给圣徒。

 【本会注释】

“往耶路撒冷去”。保罗虽然希望见罗马的信徒,但他觉得必须先前往相反方向的耶路撒冷,援助那里贫穷的信徒。徒19:21提到了他这次前往耶路撒冷,以及打算去罗马的事。他在腓力斯面前辩护时,曾讲到他回耶路撒冷实行他的计划(徒24:17)。

“圣徒”。见罗1:7注。


26 因为马其顿和亚该亚人乐意凑出捐项给耶路撒冷圣徒中的穷人。

 【本会注释】

“马其顿”。保罗在欧洲工作的第一个地点(见徒16:9,10注)。其中一个主要的城市是腓立比。

“亚该亚”。即希腊,包括伯罗奔尼撒和一部分大陆的希腊。其首府为哥林多,当地主要教会的所在地。

“捐项”。原文该词有共享礼物之意。捐款的收取见林前16:1-4;林后8:1-6;9:1-2,4-7(参徒24:17)。

“圣徒中的穷人”。耶路撒冷教会并非所有的信徒都是穷人。但他们中间确有许多穷人(徒4:32-5:4;6:1;11:29,30;加2:10;雅2:2)。


27 这固然是他们乐意的,其实也算是所欠的债;因外邦人既然在他们属灵的好处上有分,就当把养身之物供给他们。

 【本会注释】

“所欠的债”。福音及其所有的属灵福气,都是从耶路撒冷这个母教会传到外邦人的。

“养身之物”,指维持人肉身生命的衣食等物质。关于“养身之物”的意义,见林前9:11。作为外邦人从耶路撒冷圣徒所领受属灵大恩的回报,他们应当“把养身之物供给他们”。


28 等我办完了这事,把这善果向他们交付明白,我就要路过你们那里,往士班雅去。

 【本会注释】

“等我办完了这事”。指把捐款交给耶路撒冷的圣徒(见25节注)。

“交付明白”。根据草纸古卷的说明,这是指交付捐款全部手续(见莫尔顿和米利根《希腊新约词汇》)。保罗在别处讲到捐款要以一种不致受到任何怀疑的方式交付(林后8:14-23)。

“往西班牙去”。见罗15:14注。


29 我也晓得去的时候,必带着基督丰盛的恩典而去。

 【本会注释】

“带着基督丰盛的恩典去”。这个恩典就是福音。保罗访问罗马的愿望最后实现了,但不是以他所预料的方式(徒28:16)。根据腓立比书的记载(腓1:12-20),他在罗马的工作确实“带着基督丰盛的恩典”。


30 弟兄们,我藉着我们主耶稣基督,又藉着圣灵的爱,劝你们与我一同竭力,为我祈求上帝,

 【本会注释】

“圣灵的爱”。即圣灵所激发的爱。

“竭力为我祈求”。(参路22:44)。保罗虽然拥有使徒的特别恩赐,仍然需要同道的祈祷(见林后1:11;弗6:18,19;亚4:3;帖前5:25;帖后3:1,2)。


31 叫我脱离在犹太不顺从的人,也叫我为耶路撒冷所办的捐项可蒙圣徒悦纳,

 【本会注释】

“不顺从的人”(参罗11:30)。保罗有充分的理由担心耶路撒冷不信的犹太人所表显的公开敌意(见徒21:30,31)。

“捐项”,指他打算交付的捐款(见15:25,26注)。

“可蒙圣徒悦纳”。这表明保罗有些担心捐款会不会被接受。他对待犹太人仪文态度,和吸收外邦人的问题,无疑已得罪了耶路撒冷教会里的持犹太教偏见者(见徒21:20-24)。他们很难真心接受他们长期以来所看不起之人的捐款。


32 并叫我顺着上帝的旨意,欢欢喜喜的到你们那里,与你们同得安息。

 【本会注释】

“顺着上帝的旨意”。这里强调要始终顺服上帝的旨意。他到罗马来,既不“欢喜”,也没有“安息”,是他所料不到的(徒27,28章)。

欢欢喜喜”。参林前4:21;林后2:1。保罗在耶路撒冷所受接待的方式,与他能否“欢欢喜喜地”前往罗马有很大的关系。

“得安息”。保罗显然希望在忠实信徒的团契中得到一段时间的安息。


33 愿赐平安的上帝常和你们众人同在。阿们!

“赐平安的上帝”。根据本章31,32节的内容,这个称谓特别恰当。在书信快结束时,再次提到书信开关所说的平安之福(罗1:7注)。

“阿们”,即“真心”,“忠实”之意,见太5:18注。


罗马书16章

提要:3要弟兄们转达对许多人的问候,17劝他们防备那些制造分裂和纠纷的人,21以感谢和赞美结束他的问候。


1 我对你们举荐我们的姊妹非比,她是坚革哩教会中的女执事。

 【本会注释】

“我们的姐妹”,是从属灵的意义上来说的。她是一位基督徒同道。

“非比”,意为“光明”。事迹不详,可能是保罗的送信人。

“坚革哩”。是哥林多东面的海港,离市区约7英里。

“女执事”,该词在新约中只出现于此处。表明在早期教会中可能已有女执事一职。至少非比在坚革哩教会中是担任一定职务的。


2 请你们为主接待她,合乎圣徒的体统。她在何事上要你们帮助,你们就帮助她,因她素来帮助许多人,也帮助了我。

 【本会注释】

“合乎圣徒的体统”。即以与圣徒身份相称的方式。

“帮助”。原文意为“站在一起”。该词原用于司法程序。非比去罗马可能涉及官司,教会信徒可能对她有所帮助。鉴于她常“帮助许多人”,她所需要的,显然不是钱财方面的。

“她素来帮助许多人”。非比这位女子不但在钱财上而且在政治方面,社会方面帮助她的同道。


3 问百基拉和亚居拉安。他们在基督耶稣里与我同工,

 【本会注释】

“问……百基拉和亚居拉安”。百基拉的丈夫亚居拉是本都的犹太人。当革老丢驱逐罗马的犹太人时,他们来到哥林多,遇见保罗,悔改信主(徒18:1-3)。后来他们搬到以弗所(徒18:18,19,26;林前16:19)。保罗写《罗马书》时,他们已回到罗马,但后来他们似乎又回到以弗所去了(提后4:19)。


4 也为我的命将自己的颈项置之度外。不但我感谢他们,就是外邦的众教会也感谢他们。

 【本会注释】

“自己的颈项”。百基拉和亚居拉显然在其他不为人知的场合,为保罗冒过性命的危险,也许是哥林多的犹太人发动袭击的时候(徒18:16—18),或者在以弗所的骚乱中(徒19章)。

“外邦的众教会”。鉴于保罗在他们中间工作,这些教会特别地感激。


5 又问在他们家中的教会安。问我所亲爱的以拜尼土安;他在亚西亚是归基督初结的果子。

 【本会注释】

“在他们的家中”。早期的基督徒,没有教堂建筑,他们聚会的地方只能是信徒的家里(参徒12:12;林前16:19;西4:15;门2)。据罗16:14,15记载,罗马的信徒有好几个聚会的地方。

“以拜尼土”。意为“值得称赞”,不详。

“亚细亚”。以拜尼土无疑是亚细亚省初熟的果子——最早的信徒之一。


6 又问马利亚安;她为你们多受劳苦。

 【本会注释】

“玛利亚”。可能不是新约别处提到的任何一个玛利亚。


7 又问我亲属与我一同坐监的安多尼古和犹尼亚安;他们在使徒中是有名望的,也是比我先在基督里。

 【本会注释】

“亲属”。可能指本国同胞(参罗9:3)。

“一同坐监的”。安多尼古和犹尼亚可能在保罗多次被囚中有一次与保罗一同坐牢(见林后11:23)。他们也可能在一段时间里象保罗那样为福音的缘故被囚。

“安多尼古”。意为“胜利者”。

“犹尼亚”。这个名字既能用于男性,也可用于女性。

“在使徒中是有名望的”。既可理解为使徒非常了解他们,也可理解为他们自己就是有名望的使徒。

“比我先”。说明他们在保罗悔改以前就已经接受了基督教。


8 又问我在主里面所亲爱的暗伯利安。

 【本会注释】

“所亲爱的”。表明保罗与他很熟悉。

“暗伯利安”。这是一个拉丁名字,意为“放大的”。


9 又问在基督里与我们同工的耳巴奴,并我所亲爱的士大古安。

 【本会提要】

“耳巴奴”。拉丁名字,意为“礼貌的”。

“士大古”。意为“谷穗”。“所亲爱的”表明保罗与他很熟。


10 又问在基督里经过试验的亚比利安。问亚利多布家里的人安。

 【本会注释】

“在基督里经过试验的”。即受过考验的真基督徒。

“亚比利”。不详。

“亚里多布家里的人”。可能指他家的仆人。保罗没有说清楚亚里多布本人是不是基督徒,一些解经家人为这个亚利多布可能是大希律的孙子。


11 又问我亲属希罗天安。问拿其数家在主里的人安。

 【本会注释】

“希罗天”。依据“我亲属”(罗16:7注),他是个犹太人。

“拿其数”。可能是革老丢臭名昭著的宠臣。尼禄上台后被处死。

“在主里的人”。表明家里还有别人是不信主的。


12 又问为主劳苦的土非拿氏和土富撒氏安。问可亲爱为主多受劳苦的彼息氏安。

 【本会注释】

“土非拿氏和土富撒氏”。可能是两姐妹,不详。

“彼息氏”。是一个积极的女基督徒,新约别处没有提到。


13 又问在主蒙拣选的鲁孚和他母亲安;他的母亲就是我的母亲。

 【本会注释】

“鲁孚”:可能是可15:21中古利奈人西门的儿子。

“他的母亲就是我的母亲”。她不是保罗真正的母亲,但象母亲那样待他。


14 又问亚逊其土、弗勒干、黑米、八罗巴、黑马,并与他们在一处的弟兄们安。

 【本会注释】

“亚逊其土”。本节提到的五个人别处没有提到,也没有说明把他们放在一起的原因。

“弟兄们”。这里可能指罗马另一个基督徒聚会的地方(参本章5,15节)。本章中许多名字或多或少出现在与凯撒家庭成员有关的碑文中。这种巧合很有意义,因为保罗在腓4:22中提到了“凯撒家里的人”。


15 又问非罗罗古和犹利亚,尼利亚和他姊妹,同阿林巴并与他们在一处的众圣徒安。

 【本会注释】

“非罗罗古”。这里的四个名字别处没有提到。


16 你们亲嘴问安,彼此务要圣洁。基督的众教会都问你们安。

 【本会注释】

“亲嘴问安,彼此务要圣洁”。这是东方人问候的习惯方式(见林前16:20;林后13:12等,参太26:48注)。

“基督的众教会”。该短语新约别处没有。


17 弟兄们,那些离间你们、叫你们跌倒、背乎所学之道的人,我劝你们要留意躲避他们。

 【本会注释】

“离间”。即“分裂”。林前3:3和加5:20译为”纷争“。

“跌倒”见太5:29注。

“所学之道”。指基督教的基本真理。

“劝你们要留意”。保罗中断他的问候,警告罗马的信徒要防备那些破坏团结和信仰的假教师。保罗在哥林多和加拉太已体验过这种影响的有害后果。

“躲避他们”。参帖后3:14。


18 因为这样的人不服事我们的主基督,只服事自己的肚腹,用花言巧语诱惑那些老实人的心。

 【本会注释】

“服侍”。即当仆人(见罗1:1;6:6,18注)。

“自己的肚腹”。他们的动机是卑鄙的,他们的目的是自私的(参腓3:17—19;西2:20—23)。

“花言”。恶意的好话。

“巧语”。奉承的话。

“诱惑”指“完全的欺骗”。

“老实人”。该词在来7:26中译为“无邪恶”。


19 你们的顺服已经传于众人,所以我为你们欢喜;但我愿意你们在善上聪明,在恶上愚拙。

 【本会注释】

“你们的顺服”。假教师显然还没有造成大的危害。保罗对罗马的信徒有信心(见罗15:14)。但他切望他们继续保持警惕。

“聪明”。参耶稣的勉言“你们要灵巧象蛇,驯良象鸽子”(太10:16)。

“愚拙”。指“单纯”,“不受污染”,“正直无伪”。与18节的“老实”不是同一个词。


20 赐平安的上帝快要将撒但践踏在你们脚下。愿我主耶稣基督的恩常和你们同在!

 【本会注释】

“赐平安的上帝”。保罗用这样的称谓是很恰当的。因为他已就威胁教会平安的势力提出了警告(参罗15:33注)。要除灭撒但的是“赐平安的上帝”,而设法破坏上帝子民平安的则是撒但。

“践踏”。保罗展望创3:15所预言的最后胜利,那是不久的将来。每一次基督徒战胜试探和欺骗,都预示最后战争邪恶的势力。保罗所想的,是罗马信徒躲避那些制造分裂和混乱的假教师而获得的胜利。

“恩”。见罗1:7注。


21 与我同工的提摩太,和我的亲属路求、耶孙、所西巴德,问你们安。

 【本会注释】

“提摩太”。除了加拉太书,以弗所书,提多书以外,保罗在其他所有的书信中都提到这个较早信主,与他同工的人。在罗马书的开头(罗1:1—7),保罗没有象其他书信那样提到提摩太(见林后1:1;腓1:1;西1:1;帖前1:1;帖后1:1;门1),也许开始写信时提摩太不在,到了动身前往耶路撒冷的前夜,他过来陪伴保罗(见徒20:1—4)。

“我的亲属”如罗9:3,指本国同胞。

“路求”。可能是徒13:1中的古利奈人路求。

“耶孙”。可能是在帖撒罗尼迦接待保罗的耶孙(徒17:5—9)。

“所西巴徳”。可能是徒20:4中的所巴特。


22 我这代笔写信的德丢,在主里面问你们安。

 【本会注释】

“徳丢”。保罗的秘书。保罗允许他以自己的名义问候。在一般情况下。保罗是让秘书代笔,自己则亲笔问候(见林前16:21;西4:18;帖后3:17;见加6:1注)。

“在主里面”。这里表明保罗助手的身份。他不但是秘书,而且是同道。他一定怀着极大的兴趣关注保罗对罗马基督徒的指示。


23 那接待我、也接待全教会的该犹问你们安。

 【本会注释】

“该犹”。这个名字在新约其他地方还出现四次(徒19:29;20:4;林前1:14;约壹1)。这里提到的该犹很可能就是保罗原先在哥林多所施洗的该犹(林前1:14)。说他“接待全教会”,可能是因为教会在他家聚会。


24 城内管银库的以拉都,和兄弟括土问你们安。

 【本会注释】

“城内管银库的”。指管理街道和公共建筑的人。(见徒19:22注)。

“以拉都”。见徒19:22。

“括土”。不详。“弟兄”,即基督教同道。


25 惟有上帝能照我所传的福音和所讲的耶稣基督,并照永古隐藏不言的奥秘,坚固你们的心。

 【本会注释】

“上帝能”。即“祂能够”,见弗3:20。

“照我所传的福音”。参罗2:16。保罗的福音是托付给他的救恩信息。

“和所讲的耶稣基督”。既可指“耶稣基督所传讲的”。也可指“所讲的耶稣”。后者更符合原意。耶稣基督是保罗福音的主题(参罗1:3;2:16;10:8—13;加1:6—8)。

“隐藏不言的”。即秘密的。

“奥秘”。见罗11:25注。这个奥秘是上帝拯救堕落人类的永恒旨意(见林前2:6,7;弗3:3—10;西1:26)。

“永古”。因信基督得救的上帝计划,原先是隐秘的,现在已经显明。


26 这奥秘如今显明出来,而且按着永生上帝的命,藉众先知的书指示万国的民,使他们信服真道。

 【本会注释】

“如今显明出来”。即自从耶稣来临以后(见《历代愿望》22,23页,参提后1:9,10;多1:2,3)。

“按着永生上帝的诫命”。福音的使者是奉上帝之命令工作的(见徒13:2;罗10:15)。保罗认为自己是直接受上帝委派向外邦人传福音的(罗1:5)。

“众先知的书”。上帝的奥秘藉众先知的书指示万国的人民,因信耶稣基督得救的上帝计划是旧约所预言,并与其中的教训完全吻合(见罗1:1,2;3:21)。

“信服真道”(见罗1:5注)。


27 愿荣耀因耶稣基督归与独一全智的上帝,直到永远。阿们!

 【本会注释】

“荣耀”。见罗3:23注。

“归与”。保罗用最优美的颂词结束他的《罗马书》。

“全智的上帝”参提前1:17;犹25。上帝的智慧特别体现在所显示的救赎计划中。这也是《罗马书》的主题。

“阿们”。见太5:18;罗15:33注释。

钦定本在罗16:27后还有附记:保罗自哥林多致罗马人书,由坚革哩教会执事非比递交。原文没有附记,是9世纪以后加上去的。

目录
注释
切换音频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