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记上7章
1所罗门为自己建造宫室,十三年方才造成。
2又建造黎巴嫩林宫,长一百肘,宽五十肘,高三十肘,有香柏木柱三(注:原文作“四”)行,柱上有香柏木柁梁。
3其上以香柏木为盖,每行柱子十五根,共有四十五根。
4有窗户三层,窗与窗相对。
5所有的门框都是厚木见方的,有窗户三层,窗与窗相对。
6并建造有柱子的廊子,长五十肘,宽三十肘。在这廊前又有廊子,廊外有柱子和台阶。
7又建造一廊,其中设立审判的座位,这廊从地到顶,都用香柏木遮蔽。
8廊后院内有所罗门住的宫室,工作与这工作相同。所罗门又为所娶法老的女儿建造一宫,做法与这廊子一样。
9建造这一切所用的石头都是宝贵的,是按着尺寸凿成的,是用锯里外锯齐的,从根基直到檐石,从外头直到大院,都是如此。
10根基是宝贵的大石头,有长十肘的,有长八肘的。
11上面有香柏木和按着尺寸凿成宝贵的石头。
12大院周围有凿成的石头三层,香柏木一层,都照耶和华殿的内院和殿廊的样式。
13所罗门王差遣人往推罗去,将户兰召了来。
14他是拿弗他利支派中一个寡妇的儿子,他父亲是推罗人,作铜匠的。户兰满有智慧、聪明、技能,善于各样铜作。他来到所罗门王那里,做王一切所要做的。
15他制造两根铜柱,每根高十八肘,围十二肘。
16又用铜铸了两个柱顶安在柱上,各高五肘。
17柱顶上有装修的网子和拧成的练索,每顶七个。
18网子周围有两行石榴遮盖柱顶,两个柱顶都是如此。
19廊子的柱顶径四肘,刻着百合花。
20两柱顶的鼓肚上,挨着网子,各有两行石榴环绕,两行共有二百。
21他将两根柱子立在殿廊前头:右边立一根,起名叫雅斤;左边立一根,起名叫波阿斯。
22在柱顶上刻着百合花。这样,造柱子的工就完毕了。
23他又铸一个铜海,样式是圆的,高五肘,径十肘,围三十肘。
7:24在海边之下,周围有野瓜的样式,每肘十瓜,共有两行,是铸海的时候铸上的。
25有十二只铜牛驮海:三只向北,三只向西,三只向南,三只向东;海在牛上,牛尾都向内。
26海厚一掌,边如杯边,又如百合花,可容二千罢特。
27他用铜制造十个盆座,每座长四肘,宽四肘,高三肘。
28座的造法是这样:四面都有心子,心子在边子当中。
29心子上有狮子和牛并基路伯,边上有小座,狮子和牛以下有垂下的璎珞。
30每盆座有四个铜轮和铜轴。小座的四角上在盆以下,有铸成的盆架,其旁都有璎珞。
31小座高一肘,口是圆的,彷佛座的样式;径一肘半,在口上有雕工,心子是方的,不是圆的。
32四个轮子在心子以下,轮轴与座相连,每轮高一肘半。
33轮的样式如同车轮,轴、辋、辐、毂都是铸的。
34每座四角上都有盆架,是与座一同铸成的。
35座上有圆架,高半肘;座上有撑子和心子,是与座一同铸的。
36在撑子和心子上刻着基路伯、狮子和棕树,周围有璎珞。
37十个盆座都是这样,铸法、尺寸、样式相同。
38又用铜制造十个盆,每盆可容四十罢特。盆径四肘,在那十座上,每座安设一盆。
39五个安在殿门的右边;五个放在殿门的左边。又将海放在殿门的右旁,就是南边。
40户兰又造了盆、铲子和盘子。这样,他为所罗门王做完了耶和华殿的一切工。
41所造的就是两根柱子和柱上两个如球的顶,并两个盖柱顶的网子,
42和四百石榴,安在两个网子上,每网两行,盖着两个柱上如球的顶;
43十个座和其上的十个盆;
44海和海下的十二只牛,
45盆、铲子、盘子,这一切都是户兰给所罗门王用光亮的铜,为耶和华的殿造成的。
46是遵王命在约旦平原,疏割和撒拉但中间,藉胶泥铸成的。
47这一切,所罗门都没有过秤,因为甚多。铜的轻重也无法可查。
48所罗门又造耶和华殿里的金坛和陈设饼的金桌子。
49内殿前的精金灯台:右边五个,左边五个,并其上的金花、灯盏、蜡剪,
50与精金的杯、盘、镊子、调羹、火鼎以及至圣所、内殿的门枢,和外殿的门枢。
51所罗门王做完了耶和华殿的一切工,就把他父大卫分别为圣的金银和器皿,都带来放在耶和华殿的府库里。
耶利米书33章
1耶利米还囚在护卫兵的院内,耶和华的话第二次临到他说:
2“成就的是耶和华,造作为要建立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是他的名。他如此说:
3‘你求告我,我就应允你,并将你所不知道、又大又难的事指示你。’
4论到这城中的房屋和犹大王的宫室,就是拆毁为挡敌人高垒和刀剑的,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如此说:
5‘人要与迦勒底人争战,正是拿死尸充满这房屋,就是我在怒气和忿怒中所杀的人,因他们的一切恶,我就掩面不顾这城。
6看哪!我要使这城得以痊愈安舒,使城中的人得医治,又将丰盛的平安和诚实显明与他们。
7我也要使犹大被掳的和以色列被掳的归回,并建立他们和起初一样。
8我要除净他们的一切罪,就是向我所犯的罪;又要赦免他们的一切罪,就是干犯我、违背我的罪。
9这城要在地上万国人面前使我得颂赞、得荣耀,名为可喜可乐之城。万国人因听见我向这城所赐的福乐、所施的恩惠平安,就惧怕战兢。’
10耶和华如此说:‘你们论这地方说:‘是荒废无人民无牲畜之地。但在这荒凉无人民无牲畜的犹大城邑和耶路撒冷的街上,
11必再听见有欢喜和快乐的声音、新郎和新妇的声音,并听见有人说:要称谢万军之耶和华,因耶和华本为善,他的慈爱永远长存。!又有奉感谢祭到耶和华殿中之人的声音,因为我必使这地被掳的人归回,和起初一样。’这是耶和华说的。
12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在这荒废无人民无牲畜之地,并其中所有的城邑,必再有牧人的住处。他们要使羊群躺卧在那里。
13在山地的城邑、高原的城邑、南地的城邑、便雅悯地、耶路撒冷四围的各处和犹大的城邑,必再有羊群从数点的人手下经过。’这是耶和华说的。
14耶和华说:‘日子将到,我应许以色列家和犹大家的恩言必然成就。
15当那日子,那时候,我必使大卫公义的苗裔长起来,他必在地上施行公平和公义。
16在那日子犹大必得救,耶路撒冷必安然居住,他的名必称为耶和华我们的义。’
17因为耶和华如此说:‘大卫必永不断人坐在以色列家的宝座上;
18祭司利未人在我面前也不断人献燔祭,烧素祭,时常办理献祭的事。’”
19耶和华的话临到耶利米说:
20“耶和华如此说:‘你们若能废弃我所立白日黑夜的约,使白日黑夜不按时轮转,
21就能废弃我与我仆人大卫所立的约,使他没有儿子在他的宝座上为王。并能废弃我与事奉我的祭司利未人所立的约。
22天上的万象不能数算,海边的尘沙也不能斗量;我必照样使我仆人大卫的后裔和事奉我的利未人多起来。’”
23耶和华的话临到耶利米说:
24“你没有揣摩这百姓的话吗?他们说:‘耶和华所拣选的二族,他已经弃绝了。’他们这样藐视我的百姓,以为不再成国。
25耶和华如此说:‘若是我立白日黑夜的约不能存住,若是我未曾安排天地的定例,
26我就弃绝雅各的后裔和我仆人大卫的后裔,不使大卫的后裔治理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后裔。因为我必使他们被掳的人归回,也必怜悯他们。’”
马可福音7章
1有法利赛人和几个文士从耶路撒冷来,到耶稣那里聚集。
2他们曾看见他的门徒中有人用俗手,就是没有洗的手吃饭。
3(原来法利赛人和犹太人都拘守古人的遗传,若不仔细洗手就不吃饭;
4从市上来,若不洗浴也不吃饭,还有好些别的规矩,他们历代拘守,就是洗杯、罐、铜器等物。)
5法利赛人和文士问他说:“你的门徒为什么不照古人的遗传,用俗手吃饭呢?”
6耶稣说:“以赛亚指着你们假冒为善之人所说的预言是不错的。如经上说:‘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
7他们将人的吩咐当做道理教导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
8你们是离弃 神的诫命,拘守人的遗传。”
9又说:“你们诚然是废弃 神的诫命,要守自己的遗传。
10摩西说:‘当孝敬父母’,又说:‘咒骂父母的,必治死他。’
11你们倒说:‘人若对父母说:我所当奉给你的,已经作了各耳板’(各耳板就是供献的意思),
12以后你们就不容他再奉养父母。
13这就是你们承接遗传,废了 神的道。你们还做许多这样的事。”
14耶稣又叫众人来,对他们说:“你们都要听我的话,也要明白:
15从外面进去的,不能污秽人;惟有从里面出来的,乃能污秽人。”(注:有古卷在此有
16“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
17耶稣离开众人,进了屋子,门徒就问他这比喻的意思。
18耶稣对他们说:“你们也是这样不明白吗?岂不晓得凡从外面进入的,不能污秽人,
19因为不是入他的心,乃是入他的肚腹,又落到茅厕里。这是说,各样的食物都是洁净的。”
20又说:“从人里面出来的,那才能污秽人,
21因为从里面,就是从人心里发出恶念、苟合、
22偷盗、凶杀、奸淫、贪婪、邪恶、诡诈、淫荡、嫉妒、谤渎、骄傲、狂妄。
23这一切的恶都是从里面出来,且能污秽人。”
24耶稣从那里起身,往推罗,西顿的境内去。进了一家,不愿意人知道,却隐藏不住。
25当下,有一个妇人,她的小女儿被污鬼附着,听见耶稣的事,就来俯伏在他脚前。
26这妇人是希腊人,属叙利腓尼基族。她求耶稣赶出那鬼离开她的女儿。
27耶稣对她说:“让儿女们先吃饱,不好拿儿女的饼丢给狗吃。”
28妇人回答说:“主啊,不错!但是狗在桌子底下也吃孩子们的碎渣儿。”
29耶稣对她说:“因这句话,你回去吧!鬼已经离开你的女儿了。”
30她就回家去,见小孩子躺在床上,鬼已经出去了。
31耶稣又离了推罗的境界,经过西顿,就从低加坡里境内来到加利利海。
32有人带着一个耳聋舌结的人来见耶稣,求他按手在他身上。
33耶稣领他离开众人,到一边去,就用指头探他的耳朵,吐唾沫抹他的舌头,
34望天叹息,对他说:“以法大!”就是说:“开了吧!”
35他的耳朵就开了,舌结也解了,说话也清楚了。
36耶稣嘱咐他们不要告诉人,但他越发嘱咐,他们越发传扬开了。
37众人分外希奇,说:“他所做的事都好,他连聋子也叫他们听见,哑巴也叫他们说话!”
列王记上7章
提要:1 所罗门宫室的建造。2 黎巴嫩林宫。6 有柱子的廊子。7 审判的廊子。8 法老女儿的宫室。13 户兰制造两根铜柱。23 铜海。27 十个盆座。38 十个盆,40 一切的器具。
所罗门建造王宫
王上7:1 所罗门为自己建造宫室,十三年方才造成;
【本会注释】
为自己建造宫室。这部分简单描述了所罗门为自己建造宫室的事情。“宫室”用在这里明显不是指着一幢单独的建筑,而是复杂的建筑群,是和宫殿有关的。有很多这样的情况,具体的本质或意图其实都是一种猜测。而这里它们所包括的大部分建筑都是与皇宫有关的,像国会厅,审判厅,皇家居所,为王后建的住宅,以及为皇家卫队建造的住处。这些一定是由很大的一组建筑群构成的,位于一个极大的院子里。
所罗门时代所有的王宫所有的建筑都在汲沦谷和Tyropoeon谷之间的两座山上,即摩利亚山和锡安山,事实上直到后来的王(Tyropoeon)谷的西边才有建筑。
十三年。这十三年是从建造圣殿的七年末尾算起的,它的起始点是所罗门登基第十一年(王上6:38节)。因此他的建筑工程前后持续了整整二十年(王上9:10;代下8:1),从他登基第四年到第二十四年。圣殿的建造只用了七年,因为它是一座单体建筑并且所有的建筑材料都已经提前预备好了(代上22:1-4)。但皇宫就不一样了,它的结构复杂,各种建筑物极多,并且建筑材料也不可能提前都预备好。
王上7:2 又建造黎巴嫩林宫,长一百肘,宽五十肘,高三十肘,有香柏木柱三(原文作四)行,柱上有香柏木柁梁。
【本会注释】
黎巴嫩林宫。因为可见的资料很少,很多评论家关于这座宫殿的说法以及其它章节中提到的相关信息大多都是猜测性的。一些人推测所罗门自己的宫室(第1节),黎巴嫩林宫(第2节),和法老女儿的宫室(第8节)是完全分开的不同的建筑,但其他人则认为这些都是一个建筑物中不同的部分而已。黎巴嫩林宫的位置也不能完全确定。总而言之,有一种说法比较可信,这三座宫殿彼此临近,互相之间也有连接,共同构成了所谓的“王宫”(王上9:10)。
有些人认为“黎巴嫩林宫”在黎巴嫩山上,但它这个名字只是取自其建筑结构,只是表明它的样式而不是位置。殿里建有四行香柏木的柱子,外观很像一片树林,这殿也就因此而得名。基于王上10:16,17节的叙述,有人说这所建筑物如果不是全部,至少它的主要功能是个军械库,用来存放所罗门的“二百面挡牌,”每面用金子六百舍客勒,还有“盾牌三百面,”每面用金子三弥那。但这些“挡牌”和“盾牌”实际上很难用于战争。士兵们不可能冒险拿着金子做的盾牌去冲锋陷阵。并且,军械准备一般不会以这种形式储存在大厅里。这座建筑物看起来更像是一个节日宴会厅,就像经常在米所波大米宫廷中发现的那种类型。这个厅非常大,长一百四十六英尺,宽七十三英尺,但和一些现在发掘出来的亚述的宫殿相比它还是小的。这座宫殿的一部分可能是用于存放军械,因为赛22:8节提到“林库内的军器。”在这四行柱子中,第一行和第四行可能是作为支撑宫墙的壁柱,这样就在厅中形成了三条巨大的和厅的长度一样的走廊。
王上7:3 其上以香柏木为盖,每行柱子十五根,共有四十五根。
王上7:4 有窗户三层,窗与窗相对。
【本会注释】
窗户三层。这些窗户可能在每条走廊的尽头(见第3节)。如果这些窗户在墙的高处,那么当阳光照射进来时就会出现一种惊奇的效果,就像太阳照进树林一样。
王上7:5 所有的门框都是厚木见方的,有窗户三层,窗与窗相对。
王上7:6 并建造有柱子的廊子,长五十肘,宽三十肘;在这廊前又有廊子,廊外有柱子和台阶。
【本会注释】
有柱子的廊子。这无疑是进入主厅的门前走廊。它的长度是五十肘,正好是正厅的宽度,而它的宽度为三十肘,它的高度没有给出,但很可能和正厅的高度一样,是三十肘。
王上7:7 又建造一廊,其中设立审判的座位,这廊从地到顶都用香柏木遮蔽。
【本会注释】
又建造一廊,其中设立审判的座位。这里是一处单独的建筑还是黎巴嫩林宫的一部分不很清楚。如果是后面一种情况,那么它可能位于前门廊对面的地方,法官和皇家陪审员进入富丽堂皇的前门穿过正厅来到安置有皇家审判宝座的地方。
王上7:8 廊后院内有所罗门住的宫室;工作与这工作相同。所罗门又为所娶法老的女儿建造一宫,做法与这廊子一样。
【本会注释】
所罗门住的宫室。这里只简单提及了所罗门的宫室。它可能位于审判厅的后面,有自己单独的院墙。除了说它的建造工艺与前面描述的相同没有给出任何更多的细节。
王上7:9 建造这一切所用的石头都是宝贵的,是按着尺寸凿成的,是用锯里外锯齐的;从根基直到檐石,从外头直到大院,都是如此。
王上7:10 根基是宝贵的大石头,有长十肘的,有长八肘的;
王上7:11 上面有香柏木和按着尺寸凿成宝贵的石头。
王上7:12 大院周围有凿成的石头三层、香柏木一层,都照耶和华殿的内院和殿廊的样式。
【本会注释】
大院。这整座皇宫复合体看起来是在一个大的庭院当中的,其中不同的或公共或私人的建筑各有各的小院子。这些墙和圣殿的院墙相似(6:36节),也是三层石头再盖上一层香柏木板。
户兰的工作
王上7:13 所罗门王差遣人往推罗去,将户兰召了来。
【本会注释】
户兰。根据代下2:7-14节,所罗门请求希兰王给他派一个能工巧匠来,希兰就将与自己同名的户兰(英文为Hiram)派了过去。
王上7:14 他是拿弗他利支派中一个寡妇的儿子,他父亲是推罗人,作铜匠的。户兰满有智慧、聪明、技能,善于各样铜作。他来到所罗门王那里,做王一切所要做的。
【本会注释】
拿弗他利。代下2:14节告诉我们工匠户兰是但支派一个妇人的儿子。这是真实的,他是他母亲这一血脉但支派亚何利亚伯的后裔,这个人就是几百年前上帝赐予特殊智慧和技巧的那位(《知君》第四章)。这其中并无矛盾之处,因为他的母亲可能在早期嫁入了拿弗他利支派。
两根铜柱
王上7:15 他制造两根铜柱,每根高十八肘,围十二肘;
【本会注释】
两根铜柱。在很多地方都给出了与柱子各个部分有关的细节,但这些细节仍不足以完全表明它的特点。主门柱高十八肘(王上7:15;王下25:17;耶52:21),柱上的铜顶尺寸各不相同,有的是三肘(王下25:17),有的是四肘(王上7:19),还有的是五肘(王上7:16;代下3:15;耶52:22)。代下3:15节给出的柱子的高度为三十五肘,有些人认为这是整体的高度,包括不同的柱顶可能还有基座。其他人认为这是将两根柱子的长度加到一起得出的数字。他们发现一个事实,在代下3:15节中用的是希伯来文'orek,“长度,”而本节中用的是qomah,“高度。”这里说柱子的周长为十二肘,即,它的直径为5 1/2英尺(1.7米)。耶52:21节告诉我们这些柱子是中空的,柱壁的厚度是“四指。”
这些柱子是否主要用于装饰还不清楚。一些人认为它们用于支撑圣殿门廊的天花板。但也有些人认为它们是单独存在的,在廊子下或前面。作为天花板的支撑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因为铜柱一般不用于石头的建筑,并且尺寸大小和圣殿的门廊也不相符。印在腓尼基钱币上的庙宇通常在两边各有一根很高的独立的柱子。一些在叙利亚挖掘出来的庙宇里的泥塑模型也呈现这种特点,在叙利亚北部的Tell Tainat还存在一座现实中这样的庙宇。所有的迹象表明所罗门建造的铜柱是出于艺术装饰上的考虑,而不是用于支撑房顶。柱子的名称,雅斤,“他必建立,”波阿斯,“在他有力量”(第21节),这两个名字无疑指出一个共识,以色列的力量和她所有制度的建立都是来自于上帝(诗28:7,8;46:1,2;62:7,8;140:7;赛45:24;49:5;耶16:19),是上帝用公义和怜悯将国和他的百姓建立(申28:9;29:13;撒下7:12,13;王上9:5;诗89:4;90:17;箴16:12;赛16:5;54:14)。以色列离弃公义和上帝的时候国家就必将自行毁灭(何13:9;14:1),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当尼布甲尼撒攻占耶路撒冷时著名的所罗门铜柱就被掳到巴比伦了(王下25:13;耶52:17)。
王上7:16 又用铜铸了两个柱顶安在柱上,各高五肘。
王上7:17 柱顶上有装修的网子和拧成的链索,每顶七个。
王上7:18 网子周围有两行石榴遮盖柱顶,两个柱顶都是如此。
王上7:19 廊子的柱顶径四肘,刻着百合花。
王上7:20 两柱顶的鼓肚上挨着网子,各有两行石榴环绕,两行共有二百。
王上7:21 他将两根柱子立在殿廊前头:右边立一根,起名叫雅斤;左边立一根,起名叫波阿斯。
王上7:22 在柱顶上刻着百合花。这样,造柱子的工就完毕了。
铜海
王上7:23 他又铸一个铜海,样式是圆的,高五肘,径十肘,围三十肘。
【本会注释】
铜海。这是一个巨大的洗濯用具,用于祭司的各种洗涤,是仿照帐幕的样式建造的(出30:18-21;38:8)。它的直径大概有十四英尺零七英寸,约合4.4米,高2.2米,可容2,000罢特水(第26节),就是11,620加仑或43,998升(见卷一第166,167页)。这里可能指的是一般情况下盛水的多少,代下4:5节给出的数字是3,000罢特,这也许是指它的极限容量。不能根据铜海的大小来估算一罢特的容量。
“海”在古代的庙宇中是很常见的器具,有时也用流动的水。所罗门建造的圣殿用水取自地下的水漕。建造铜海的目的是“为祭司沐浴的”(代下4:6)。在亚述的浮雕中可以看到很大的碗状容器,但没有一个可以比得上所罗门的铜海。从古代文献中已知的最大的盛水容器也要比所罗门圣殿中的小得多。这铜海不愧是一件举世无双的艺术珍品。
王上7:24 在海边之下,周围有野瓜的样式;每肘十瓜,共有两行,是铸海的时候铸上的。
王上7:25 有十二只铜牛驮海:三只向北,三只向西,三只向南,三只向东;海在牛上,牛尾都向内。
【本会注释】
十二只铜牛。铜牛只有部分呈现出来,它们的“后部”被铜海的边缘曲线扣住,只有它们的前部是可以看到的。容器和艺术性的动物标志在东方非常有名。
盛水的容器放在圣殿的东南边(第39节),靠近祭坛的地方,即以西结看到的圣殿中有水流出的位置(结47:1)。尼布甲尼撒占领耶路撒冷时铜海被打碎带回了巴比伦(王下25:13;耶52:17)。
王上7:26 海厚一掌,边如杯边,又如百合花,可容二千罢特。
铜座
王上7:27 他用铜制造十个盆座,每座长四肘,宽四肘,高三肘。
【本会注释】
十个盆座。这些都是可以活动的底座,每个有四个铜制的轮子。在它们上面安放铜制的盥洗盆座,每个长四肘。对于装饰和安放这里给了详细的描述。在塞浦路斯和其它一些地点也发现了类似的装有轮子的器具。
王上7:28 座的造法是这样:四面都有心子,心子在边子当中,
王上7:29 心子上有狮子和牛,并基路伯;边上有小座,狮子和牛以下有垂下的璎珞。
王上7:30 每盆座有四个铜轮和铜轴。小座的四角上在盆以下,有铸成的盆架,其旁都有璎珞。
王上7:31 小座高一肘,口是圆的,仿佛座的样式,径一肘半,在口上有雕工,心子是方的,不是圆的。
王上7:32 四个轮子在心子以下,轮轴与座相连,每轮高一肘半。
王上7:33 轮的样式如同车轮;轴、辋、辐、毂都是铸的。
王上7:34 每座四角上都有盆架,是与座一同铸成的。
王上7:35 座上有圆架,高半肘;座上有撑子和心子,是与座一同铸的。
王上7:36 在撑子和心子上刻着基路伯、狮子,和棕树,周围有璎珞。
王上7:37 十个盆座都是这样,铸法、尺寸、样式相同。
王上7:38 又用铜制造十个盆,每盆可容四十罢特。盆径四肘,在那十座上,每座安设一盆。
王上7:39 五个安在殿门的右边,五个放在殿门的左边;又将海放在殿门的右旁,就是南边。
圣殿设备清单
王上7:40 户兰又造了盆、铲子,和盘子。这样,他为所罗门王做完了耶和华殿的一切工。
【本会注释】
盆。一些希伯来手稿,拉丁文圣经和英文LXX版这里作,“盆,”就像45节中的一样。盆是用来煮平安祭的器具(撒上2:13,14)。每个的容量有40罢特,根据最近的估计大约有384加仑(1,454升),大概重约1 1/2吨。装载如此沉重之器具的车辆它的能动性实在不敢恭维。这些盆,五个在殿的北边,五个在南边,可能靠近祭坛,因为它们是为了洗涤那些“献燔祭所用之物”(代下4:6)。
铲子。“铲子”和“盘子”和祭坛的服务有关(出27:3)。这里没有关于铜制祭坛的记载,《历代志》中它只是在户兰制造的其它器具中被提及(代下4:1)。
王上7:41 所造的就是:两根柱子和柱上两个如球的顶;并两个盖柱顶的网子;
王上7:42 和四百石榴,安在两个网子上,每网两行,盖着两个柱上如球的顶;
王上7:43 十个座和其上的十个盆;
王上7:44 海和海下的十二只牛;
王上7:45 盆、铲子、盘子。这一切都是户兰给所罗门王用光亮的铜为耶和华的殿造成的,
王上7:46 是遵王命在约但平原、疏割和撒拉但中间藉胶泥铸成的。
【本会注释】
疏割。这个地点在约旦河的东边,迦得支派的境界内(创33:17;书13:27;士8:5)。
王上7:47 这一切所罗门都没有过秤;因为甚多,铜的轻重也无法可查。
【本会注释】
没有过秤。用于制作这些器具所用的铜数量太大以至于无从计数。这些铜是大卫从哈大利谢的提巴和均二城中带来的(代上18:5-8)。在古代近东发现了数量极多的铜。
铜。确切来说是“红铜。”黄铜是用铜和锌以不同的比例融合而成的。这种合金到了近代才开始广泛应用。圣经时代的铜或是纯铜,或是铜和锡的合金,或是“青铜。”
王上7:48 所罗门又造耶和华殿里的金坛和陈设饼的金桌子;
【本会注释】
金坛。这是香坛,放置在帐幕的前面(王上6:20,22;出30:1-10)。
金桌子。这是摆放陈设饼的桌子(见出25:23-28;37:10-15)。大卫将他收集的建殿材料交给所罗门时也给了他金子制作“陈设饼的桌子”(代上28:16)。根据代下4:8,19节,一共有十张桌子,五张在殿的左边,五张在右边。这十张桌子有时被当作一个来讲,表明《历代志》的作者不仅将陈设饼的桌子用作复数,但就像上面,也用作单数(代下13:11;29:18)。
王上7:49 内殿前的精金灯台:右边五个,左边五个,并其上的金花、灯盏、蜡剪,
【本会注释】
灯台。这十个灯台,五个在圣所的北边,五个在南边,它们可能是在那有七个枝杈的为会幕所造的灯台之外另造的(出25:31-40;37:17-24)。
王上7:50 与精金的杯、盘、镊子、调羹、火鼎,以及至圣所、内殿的门枢,和外殿的门枢。
【本会注释】
盘。这里提到的很多器具也列在为会幕准备的器具名单中(出25:29,38)。尼布甲尼撒攻占耶路撒冷后这些都被他带回了巴比伦(王下25:13-15)。
圣殿竣工
王上7:51 所罗门王做完了耶和华殿的一切工,就把他父大卫分别为圣的金银和器皿都带来放在耶和华殿的府库里。
【本会注释】
分别为圣。大卫曾经为建造圣殿积攒了大量的金银(代上22:3-5,14-16;28:14-18;29:2-5)。很多战利品都献给了耶和华和圣殿的府库(代上18:7-11)。这些财宝存在了很长时间了,撒母耳,扫罗,押尼珥,约押以及大卫和所罗门都为增加这些财富做过贡献(代上26:26-28)。
耶利米书33章
提要:1 上帝应许被掳者蒙恩回归,9 高高兴兴地,12 政权的建立,15 公义的苗裔基督,17 王国和祭司制度的延续,20 蒙福民族的安定。
1 耶利米还囚在护卫兵的院内,耶和华的话第二次临到他说:
【本会注释】
先知仍耶32章所提到的囚禁之处(见耶32:2注释)。
2 “成就的是耶和华,造作、为要建立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是他的名。他如此说:
【本会注释】
成就的是耶和华。据上下文,是指地球的创造(见耶10:11;参赛45:18)。
耶和华(Yahweh)。亚卫,神圣的四字母词(见《SDA圣经注释》卷一第171-173页)。
3 你求告我,我就应允你,并将你所不知道、又大又难的事指示你。
【本会注释】
又难的事。“无法理解的事”。
4 论到这城中的房屋和犹大王的宫室,就是拆毁为挡敌人高垒和刀剑的,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如此说:
【本会注释】
拆毁。见耶32:24注释。
5 人要与迦勒底人争战,正是拿死尸充满这房屋,就是我在怒气和忿怒中所杀的人,因他们的一切恶,我就掩面不顾这城。
【本会注释】
以色列人进攻巴比伦人,肯定会失败,并要付出许多“死尸”的代价(见耶32:24注释)。
6 看哪,我要使这城得以痊愈安舒,使城中的人得医治,又将丰盛的平安和诚实显明与他们。
【本会注释】
上帝现在从惩罚祂的子民转到应许他们复兴,享有“丰盛的平安和诚实”。第6-26节生动地描写了如果以色列人注意来自天国的光,与上帝拯救世界的计划和旨意合作,他们回归以后将会获得多大的荣耀。不幸的是,他们一再离开他们的光荣前途,所以只在小范围里实现了本节所预言的福气。应许转到了属灵的以色列。许多预言原则上实现在基督的教会里(见《SDA圣经注释》本卷第25-38页)。
7 我也要使犹大被掳的和以色列被掳的归回,并建立他们和起初一样。
【本会注释】
被掳回归的应许,既包括犹大,也包括以色列。
8 我要除净他们的一切罪,就是向我所犯的罪;又要赦免他们的一切罪,就是干犯我、违背我的罪。
【本会注释】
享受今生的福气取决于要满足某些属灵方面的要求(见《SDA圣经注释》本卷第27页)。为了体验第6-26节所描述的辉煌,以色列必须放弃她的罪。只有真正悔改的人,才能得到上帝白白赐给的丰裕宽恕之恩。不要因过去罪孽的深重,就认为自己是不可救药的。上帝不但会赦免他们的罪,也会提供今后顺从的恩典(结36:25-28)。
9 这城要在地上万国人面前使我得颂赞,得荣耀,名为可喜可乐之城。万国人因听见我向这城所赐的福乐、所施的恩惠平安,就惧怕战兢。”
【本会注释】
虽然以色列罪孽深重,上帝却没收回祂悦纳的应许。这些应许当然是以顺从为条件的。以色列被掳回归之后,有可能获得向他们的祖先所应许的充足荣耀(见《SDA圣经注释》本卷第31,32页)。上帝藉着撒迦利亚保证说:“他们必像未曾弃绝的一样,都因我是耶和华他们的上帝”(亚10:6)。在属灵的方面也是如此。不论一个人离开正直的道路有多远,都有可能在上帝面前蒙悦纳,就像没有犯过罪一样(《喜乐的泉源》第62页)。
10 耶和华如此说:“你们论这地方,说是荒废无人民无牲畜之地,但在这荒凉无人民无牲畜的犹大城邑和耶路撒冷的街上,
【本会注释】
无人民。见耶32:43注释。
11 必再听见有欢喜和快乐的声音、新郎和新妇的声音,并听见有人说:要称谢万军之耶和华,因耶和华本为善;他的慈爱永远长存!又有奉感谢祭到耶和华殿中之人的声音;因为我必使这地被掳的人归回,和起初一样。这是耶和华说的。”
【本会注释】
有欢喜……的声音。这里重复向上帝的子民所应许的复兴的快乐。在被掳期间消失的欢乐声音(见耶7:34注释),将会在故土上重现。
感谢祭。见拿2:9;来13:14,15。
12 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在这荒废无人民无牲畜之地,并其中所有的城邑,必再有牧人的住处;他们要使羊群躺卧在那里。
13 在山地的城邑、高原的城邑、南地的城邑、便雅悯地、耶路撒冷四围的各处,和犹大的城邑必再有羊群从数点的人手下经过。这是耶和华说的。”
【本会注释】
南地。见耶32:44注释。
14 耶和华说:“日子将到,我应许以色列家和犹大家的恩言必然成就。
【本会注释】
我……必然成就。见耶23:5-7注释。
15 当那日子,那时候,我必使大卫公义的苗裔长起来;他必在地上施行公平和公义。
【本会注释】
公义的苗裔。见赛11:1;见亚3:8;6:12注释。
16 在那日子犹大必得救,耶路撒冷必安然居住,他的名必称为‘耶和华我们的义’。
【本会注释】
虽然第16节重复了耶23:6的预言,所不同的是该城被称为“耶和华我们的义”。如果耶路撒冷实现了上帝为她所设计的前途,她的未来是很辉煌的(见《SDA圣经注释》本卷第30页)。
17 “因为耶和华如此说:大卫必永不断人坐在以色列家的宝座上;
【本会注释】
这里重复撒下7:16;王上2:4;诗89:20,29,35,36的应许。见王上2:4注释。
18 祭司、利未人在我面前也不断人献燔祭、烧素祭,时常办理献祭的事。”
【本会注释】
素祭。或“谷祭”(见《SDA圣经注释》卷一第703、704页)。
19 耶和华的话临到耶利米说:
20 “耶和华如此说:你们若能废弃我所立白日黑夜的约,使白日黑夜不按时轮转,
【本会注释】
上帝像以前一样,再次用自然律的稳定性,为祂与百姓所立“约”担保(见耶31:35注释)。
21 就能废弃我与我仆人大卫所立的约,使他没有儿子在他的宝座上为王,并能废弃我与事奉我的祭司、利未人所立的约。
22 天上的万象不能数算,海边的尘沙也不能斗量;我必照样使我仆人大卫的后裔和事奉我的利未人多起来。”
【本会注释】
用天体的不可胜数来比喻“大卫的后裔”的庞大数量。
23 耶和华的话临到耶利米说:
24 “你没有揣摩这百姓的话吗?他们说:‘耶和华所拣选的二族,他已经弃绝了。’他们这样藐视我的百姓,以为不再成国。
【本会注释】
有些注释家把这段话理解为外邦人嘲笑“二族”似乎即将灭亡。他们把“二族”解释为以色列和犹大这两个王国(见结35:10;36:19,20)。也有人把“这百姓”解释为以色列人本身(见耶4:10;5:14,23;6:19),他们的不信已经变成绝望(耶32:42,43;33:10),因为连“二族”──大卫家和利未家(耶33:21,22),似乎也被上帝抛弃了。
25 耶和华如此说:若是我立白日黑夜的约不能存住,若是我未曾安排天地的定例,
【本会注释】
上帝应付这种绝望的心理,是用自然律的稳定性,来证明祂对祂子民所发应许的可靠性(见第20节注释)绝望。
26 我就弃绝雅各的后裔和我仆人大卫的后裔,不使大卫的后裔治理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后裔;因为我必使他们被掳的人归回,也必怜悯他们。”
【本会注释】
有人认为“二族”(第24节)可能指雅各的家族和大卫的家族。上帝在这里回答了外邦人的冷嘲热讽,和祂的子民沮丧的话语(见第24节注释)。祂应许他们回到故土,恢复以前的荣耀(见第9节注释)。
马可福音7章
提要:1 法利赛人挑剔门徒没有洗手就吃饭。8 他们用人的遗传违背了上帝的诫命。14 食物不能污秽人。24 他治好了那个叙利腓尼基妇人被鬼附的女儿,31 和一个耳聋舌结的人。
论洁净
可7:1 有法利赛人和几个文士从耶路撒冷来,到耶稣那里聚集。
【本会注释】
来到。[有关遗传与仪文污秽之争,可7:1-23=太15:1-20。主要的注释在:马可福音。见“加利利末期的传道”;参本卷注释第18,96-100页。] 叙述到这点时,马太和马可都省略了在迦百农会堂里的重要事件,当耶稣快要详细讲完生命的粮的时候,加利利民众的情绪变得与耶稣敌对了(见约6:25 至7:1;见太15:21注释)。与素常相反,耶稣在逾越节期间留在了加利利(见约7:1;参《历》第四十二章),无疑安静地照顾着百姓的需要(见可6:56注释)。在节后不久,可能在四月底五月初的时候,发生了这次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遭遇战,这些人是最近从耶路撒冷回来的。
法利赛人。见本卷注释第51,52页注释。
文士。见本卷注释第55页;见可1:22注释。
从耶路撒冷。耶稣在第三次加利利布道之旅中福音迅速的扩散,早已使犹太领袖们大为惊慌(见太15:21;可6:14)。这里提到的这些人无疑或多或少是来自犹太议会的官方代表团的成员,为特别的目的奉派寻找藉口,以便结束耶稣所做的传道(参《历》第四十二章)。
可7:2 他们曾看见他的门徒中有人用俗手,就是没有洗的手,吃饭。
【本会注释】
他们曾看见。法利赛人和文士们当然知道,门徒们只是效法耶稣所采用的习惯行事(参路11:38注释)。这乃是间接地向耶稣挑战。文士和法利赛人有意把对他们律法的不尊敬归咎于耶稣。通过间接地进行,他们还有可能会避免冒犯那些认为耶稣很好的人。耶路撒冷的领袖们轻蔑地看加利利人是无知的小民,通常提到他们是`amme ha'ares,直译是:“土民”(见本卷注释第55页)。现在这场会战就是在这群纯朴真诚的加利利人的陪伴之下发生的。
饭。直译是:“饼”,但在这里的意思大概指一般的“食物”。
俗。希腊文是koinos,最初的意思是“普通”,即,许多人共有的。后来有了“粗俗的”,或“亵渎的”意思,马可在这里用的就是这个意思(参徒10:14注释)。
没有洗的手。马可福音显然是为非犹太人写的(见本卷注释第564页),他们可能并不了解这些探子们所提出的挑战的性质,所以马可详细说明了“俗”是什么意思。而马太福音大概主要是为犹太人写的(见本卷注释第273页),所以就没有作这种解释性说明。这里提到的洗乃是严格的仪式,而不是有关清洁卫生的。据说这种仪式是将少量的水倒在第一只手的手指和手掌上,然后用另一只托起这只手,好使水从手掌流到手腕,但不要再往下流了(这期间要当心,免得水流回以手掌),然后交替着用一只手掌摩擦另一只手。所需要的水量是一个半鸡蛋壳所能盛的水量。然而,似乎在得不到水的地区允许干洗,就是人可以照规定的方式只做出洗手的样子。
可7:3 (原来法利赛人和犹太人都拘守古人的遗传,若不仔细洗手就不吃饭;
【本会注释】
若不洗手。见2节注释。
仔细。希腊文是pugmē,直译是:“拳头”;根据这里所使用的形式,意思是“用拳头”。有人提出pugmē在这里的意思可能是“手里满了[水]”。也可以引证原文(参本卷注释第146页)读作pukna,意思是“精神旺盛地”,“勤勉地”或“频繁地”。
遗传。希腊文是paradosis,直译是“让出”,“托付”;所以是“传统”,由某人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所托付的东西。当用在福音书中时,paradosis指围绕着摩西五经建立起来的口头拉比规条的又大又重的主体(见申31:9;箴3:1注释)。在当时,耶稣特要抨击的犹太宗教体制就是拉比们的遗传。英文词“传统”意思是“所传下来的[即,从老师传给学生,或代代相传]”。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起初有意保护旧约成文律法的口头传统变得被人们认为比律法本身更重要了(见《历》第四十二章)。据此以为,藉着机械地遵守口头传统,人就自然地遵守了成文律法,包括十诫。换句话说,只要人按照律法传统解释的字句去做,就不必顾及成文律法的精义了。这种律法主义体系使宗教降低成了一个形式问题,并且废除了真敬拜与顺从的精神,然而没有了这个,人对上帝的敬拜就是枉然的(见约4:23,24;参可7:7)。一种靠律法的“行为”获得义的体系代替了救赎计划,而上帝的计划却是人藉着救赎计划获得义,这义是藉着信得到的(见罗9:31,32;10:3)。
基督努力使上帝所启示的全部指示都在他百姓的思想和生活上回归其正确的位置。他努力遵照上帝的话,优先于遵照人的话。他努力废除仅仅是外表形式的宗教,而要培育内心宗教的真精神。
古人的。即,年长的拉比或律法的解释者们。
可7:4 从市上来,若不洗浴也不吃饭;还有好些别的规矩,他们历代拘守,就是洗杯、罐、铜器等物。)
【本会注释】
市上。即,在街上的市场,买卖产品的地方(见太11:16注释)。犹太拉比的思想认为:人在市场上与人群混杂时,不可避免地会与在仪文上不洁净的人或东西接触,所以就“污秽”了。
洗浴。也可以引用原文证据(参本卷注释第146页),支持读作“使洁净”。
别的规矩。可能包括器具、衣服(见利11:32),手和脚(参出30:19-21)。
历代拘守。传统是由一代“传下来”并由下一代“接受”持守的。它是老师给的,学生接受的。
罐。希腊文是xestai(单数是xestēs),一种罗马量器(sextarius),容量约为半品脱(见本卷注释第50页)。Xestēs是在马可福音中发现的许多拉丁词源之一。
铜。直译是:“青铜,”或“铜”。
桌子。直译是:“睡椅”,或“床”。然而,原文证据在(参本卷注释第146页)保留还是省略“桌子”这个词之间有分歧。
可7:5 法利赛人和文士问他说:“你的门徒为什么不照古人的遗传,用俗手吃饭呢?”
【本会注释】
行。在比喻的意义上是“生活”。请比较以诺与上帝同“行”(见创5:24)。门徒们的人生道路,或生活方式,使法利赛人和文士烦躁不安。
可7:6 耶稣说:“以赛亚指着你们假冒为善之人所说的预言是不错的。如经上说: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
【本会注释】
以赛亚预言。见赛29:13注释。以赛亚的话是形容他那个时代的以色列人的,就如上下文所说明的,但是那些话对在基督时代的犹太来说也同样真实(见申18:15注释)。所以当基督说:“以赛亚指着你们预言”时,他的意思并不是说以赛亚特别地专门地预言了基督时代犹太人的某件真事,而是说以赛亚对他那个时代的以色列人的描述也“十分”(见可7:6)适用于基督时代的人们。
假冒为善。见太6:2注释。
尊敬我。“古人”(3节)通过表面上遵守上帝的旨意,实际上“将人的吩咐当作道理教导人”(7节)。它乃是一个凭信得救还是凭行为得救的问题。耶稣断言:那些敬拜上帝的人,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见约4:23,24)。对这个真理的强调使基督与犹太领袖们进入了剧烈的冲突。高举人的规条甚至人对神圣要求的解释在“律法上更重的事”(太23:23)之上,现今并不逊于往日。
可7:7 他们将人的吩咐当做道理教导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
【本会注释】
当作道理教训人。直译是:“[当作]教训教训人”。
可7:8 你们是离弃上帝的诫命,拘守人的遗传”;
【本会注释】
上帝的诫命。这里的单数形式指的是凡上帝所命令的──他所有已显明的旨意(见太22:37,39注释)。上帝的“命令极其宽广”(诗119:96);它包括“人所当尽的本分”(传12:13)。摆在我们面前的思想是:要“完全”,像我们“在天上的父完全一样”(见太5:48注释)。
遗传。“人的遗传”与“上帝的诫命”形成了不妥协的对比。
诸如洗。原文证据支持(参本卷注释第146页)省略8节以这些字开头的余下的话。然而,这些话无疑是真实的,因为与4,13节表达的是同样的思想。
可7:9 又说:“你们诚然是废弃上帝的诫命,要守自己的遗传。
【本会注释】
诚然。请注意基督的话中所暗示的反讽。
可7:10 摩西说:‘当孝敬父母’;又说:‘咒骂父母的,必治死他。’
【本会注释】
摩西说。基督引用的经文的第一部分来自第五诫,第二部分来自律法书的民法部分(见出21:17)。
治死。这个短语的希腊文反映的是希伯来成语的形式,意思是“必要死”,直译是:“必定死”(见创2:17注释)。换句话说,死是违反第五条诫命所不可避免的惩罚。
可7:11 你们倒说:‘人若对父母说:“我所当奉给你的,已经做了各耳板”(各耳板就是供献的意思),
【本会注释】
你们倒说。耶稣在这里给出了一个明确的例子,说明当他说:“你们已经找到一个办法废弃上帝的诫命,要守自己的遗传”(9节,修正标准本)时是什么意思。所以,耶稣在这里证实了犹太人正在枉然地敬拜上帝的事实(见7节)。他们控告基督废除了律法,但他却说明他们藉着对律法的传统解释,实际上已经做了他们所虚假地控告他的事(见太5:17-19,21,22注释)。
各耳板。希腊文是korban,来自希伯来词qorban,“礼物”,“祭物”,直译是:“带到近前的东西”。在东方国家,一个人如果不呈上一份“礼物”就决不要想接近或“走近”上级。人所宣布为“它是各耳板”的任何东西因此都被奉献给上帝和圣殿了。
供献。显然主要是为非犹太读者写的(见本卷注释第564页),马可在这里解释了一个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意义的词。
可7:12 以后你们就不容他再奉养父母。
【本会注释】
容。也可译作“准许”(见太19:14注释)。
不再奉养。经过祭司的批准,并以上帝需要他这个东西为借口,一个人竟可以这样以宗教的名义诈取自己的父母。
已经被宣布为“各耳板”的任何东西从而就被奉献为圣殿使用了(见11节注释)。被这样“奉献”了的任何东西都不准父母触摸,然而这不孝的儿子却蒙允许只要他在世就可以使用它。他藉着表白高度的虔诚规避了自己作儿子尽孝的义务。通过这种迂回的程序,祭司们就纵容了其贪婪的教区居民们,默许他们解除奉养父母的严肃责任。
可7:13 这就是你们承接遗传,废了上帝的道。你们还做许多这样的事。”
【本会注释】
废了。即,实际上,使第五诫无效了。耶稣站在群集的会众面前,作他们权利的代表,而文士和法利赛人却被显明他们的真面目是假冒为善(见6节),并且是上帝和他们同胞的敌人。
许多这样的事。基督在这里使用的例证并不是孤单无二的,文士和法利赛人自己很清楚这一点。
可7:14 耶稣又叫众人来,对他们说:“你们都要听我的话,也要明白。
【本会注释】
众人。希腊文是panta。然而,原文证据支持(参本卷注释第146页)读作palin,“又”。这种读法就会暗示:在被文士和法利赛人以他们的抗议打断之前,耶稣一直在向众人讲道(见2节)。既然已经止息了批评他的人,他就又对百姓讲道了,目的是要说明关于遗传的这场冲突中所涉及的问题的真实本质(见3节注释)。
听。百姓若要看穿他们属灵领袖们的假冒为善,就必须殷切关心这事。
可7:15 从外面进去的不能污秽人,惟有从里面出来的乃能污秽人。”(有古卷在此有:
【本会注释】
从外面……不能。注释者们一般错过了15-23节的要点,而将之应用于利未记11章中洁净与不洁净的肉食问题。上下文有力地说明了耶稣决不是在唤起人们对旧约规则的质疑,而是在否认口头遗传的有效性(见可7:3注释),在这里特定的遗传就是宣布用没有正确地洗过的手吃饭(在仪文的意义上)就变成了污秽的原因(见2节注释)。“人的吩咐”(7节)总是并且专门地与耶稣所主张的作对,与圣经中所阐明的“上帝的诫命”(8节)截然不同。把15-23节应用于洁净和不洁净的肉食问题就完全忽视了上下文。要是耶稣在此时消除了洁净的和不洁净的肉食之间的区别的话,显然彼得后来对吃不洁净的肉食的思想就不会作出那样的反应了(见徒10:9-18,34;11:5-18注释)。
应该强调的是:在耶稣和法利赛人之间所讨论的这个问题与所吃食物的性质没有任何关系,而只是与用什么方式吃它有关系──有没有用在仪文上洗过的手(见2,3节注释)。依照犹太人的规定,由于与不洁净之人的接触,就连照利未记11章来说是洁净的食物也可以被认为是不洁净的(见可6:43注释)。
从里面出来的。关于基督提到的“从里面出来的”东西的清单,见21-23节。基督在这里确认了来自违背“上帝的诫命”的道德上的污秽,后果远比仪文上的污秽严重,当后者完全基于“人的遗传”(见7,8节注释)时尤其如此。耶稣说,心灵的污秽远比那些在仪文上与不洁的人或物接触而致的身体污秽更加严重。
乃能污秽人。见21-23节。即使在旧约圣经中,上帝也明确说过他不喜悦那些仅仅是以自身为目的行出来的仪文上的敬拜形式(见赛1:11-13;弥6:6-8)。
可7:16 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
【本会注释】
有耳可听的。原文证据(参本卷注释第146页)在要不要16节之间有分歧。无论如何,基督经常用这句话(见太11:15;等等),并且它在此处的上下文中确实是适当的。
可7:17 耶稣离开众人,进了屋子,门徒就问他这比喻的意思。
【本会注释】
屋子。也可译作:“住宅”,可能是彼得在迦百农的住宅(见可1:29;2:1注释)。这部分的余下内容是私下对门徒讲的(可7:17-23)。
门徒。照马太所说是彼得问的,他照常作了这群人的发言人(见太14:28注释)。
比喻。见本卷注释第203-207页。一个比喻可能只是一句言简意赅的谚语,无论多么简短。在这里指的是在15节中使用的比喻,论到进入人里面和从人里面出来的东西。如果这个“比喻”即使对门徒们来说都证明是一个谜的话,那么群众几乎就不能领会其全部意义了(见14节注释)。
可7:18 耶稣对他们说:“你们也是这样不明白吗?岂不晓得凡从外面进入的,不能污秽人,
【本会注释】
也是这样不明白吗。即,像这“比喻”所讲给的对像──众人一样。指望门徒们先于大众明白救恩的真理乃是最合理的。
可7:19 因为不是入他的心,乃是入他的肚腹,又落到茅厕里(这是说,各样的食物都是洁净的)”;
【本会注释】
他的心。即,他的心思意念(见太5:8注释)。换句话说,用没有洗的手吃饭对人没有任何道德上的影响。
入他的肚腹。在仪文上不洁净的食物(见15节注释)到了胃里,决不能推想附在这些食物上的仪文上的不洁净会被身体的组织吸收。
茅厕。希腊文是aphedrōn,“厕所”,或“卫生间”。这个词并不像一般所猜想的那样,指的是人体的一部分。
各样食物都是洁净的。直译是:“使各样食物都洁净[希腊文是bromata,见路3:11注释]”。在钦定本中,这句话似乎是基督教导的一部分,意思是消化和排泄的过程有“洁净各样食物”的结果。然而,希腊原文说明这些不是基督的话,而是马可的话,而且它们构成了马可对基督所说话语注释。所以,有必要明白这句话是就18节“耶稣对他们说”而论的。因而19节的后半部分就可以理解为:“[这就是他对他们说]使各样食物都洁净了”,或者“因而,他宣布各样食物都洁净了”(修正标准本)──即,不管吃的人有没有履行所规定的清洗仪式。这乃是争论的真正要点(见2节注释)。
其次,应该注意被译为“食物”的这个希腊词,意思仅仅是“吃的东西”,“食物”,包括各种食物;决不是指动物的肉而有别于其它食物。把“使各样食物都洁净”局限于肉食,并下结论说基督在这里废除了用作食物的洁净与不洁净肉类之间的区别(见利11),乃是完全忽视了希腊原文的意思。
再次,上下文(1-14,20-23节)并不涉及生物学上的不洁净,而是涉及据推测因省略清洗的仪式而招致的不洁净(见15节注释)。甚至连门徒们所吃食物的种类(2,5节)都没有提到,而只是提到了他们吃的方式(见2,5,15节注释)。自始至终,基督应对的都是“上帝的诫命”与“人的遗传”的问题(见5-15,19节注释)。见21-23节注释。
可7:20 又说:“从人里面出来的,那才能污秽人;
【本会注释】
出来的。见15,19节注释。
可7:21 因为从里面,就是从人心里,发出恶念、苟合、
【本会注释】
从里面。耶稣用一句说明什么才会“污秽人”(23节)的话总结了他的讲论。他说:污秽是道德上的,而不是仪文上的(见15节注释)。它影响的是心灵,而不是身体。
恶念。耶稣列举了13种“污秽”人的东西。请比较这里给出的清单和罗1:29-31及加5:19-21的清单。
奸淫。希腊文是porneiai,包括各种违法性关系的一个通称。
可7:22 偷盗、凶杀、奸淫、贪婪、邪恶、诡诈、淫荡、嫉妒、谤讟、骄傲、狂妄。
【本会注释】
贪婪。希腊文是pleonexiai,意思是“贪欲要得到更多”,所以是:“贪欲”,“贪婪”或“贪财”。要获得越来越多这种想法已经成了有这种品格之人的一种癖好。
邪恶。希腊文是ponēriai,邪恶的通称,也可能像这里一样,更为明确地指“恶意”。
淫荡。或:“放肆”。
嫉妒。一个希伯来成语性词语的希腊译文(见申15:9),大概意思是“羡慕”,“嫉妒”,或一种“吝啬的勉强的精神”。
谤讟。希腊文是blasphēmia,意思是对于上帝的“亵渎”,但是当针对人时,就是“诽谤”的意思,如这里一样。关于该词在“亵渎”意义上的用法,见太12:31注释。
狂妄。即,“没有理性”的品质。另一种可能的译法是“愚蠢”。
可7:23 这一切的恶都是从里面出来,且能污秽人。”
【本会注释】
这一切的恶。(见第2-4,15,19节注释)。关于基督徒应该以积极的品格特质取代个性中的消极面,(见加5:22,23;彼后1:4-8)。关于试图消除这些邪恶品性却没有培养好品性代替之的危险,见太12:43-45注释。
迦南妇人的信心
可7:24 耶稣从那里起身,往推罗、西顿的境内去,进了一家,不愿意人知道,却隐藏不住。
【本会注释】
耶稣从那里起身。[退到腓尼基,可7:24-30=太15:21-28。主要的注释在:马太福音。]
可7:25 当下,有一个妇人,她的小女儿被污鬼附着,听见耶稣的事,就来俯伏在他脚前。
可7:26 这妇人是希利尼人,属叙利非尼基族。她求耶稣赶出那鬼离开她的女儿。
【本会注释】
希利尼人。即,“外邦人”,不一定是希腊血统或出身(见罗1:16;《历》第四十三章)。
可7:27 耶稣对她说:“让儿女们先吃饱,不好拿儿女的饼丢给狗吃。”
可7:28 妇人回答说:“主啊,不错;但是狗在桌子底下也吃孩子们的碎渣儿。”
可7:29 耶稣对她说:“因这句话,你回去吧;鬼已经离开你的女儿了。”
可7:30 她就回家去,见小孩子躺在床上,鬼已经出去了。
耶稣治好聋哑人
可7:31 耶稣又离了推罗的境界,经过西顿,就从低加波利境内来到加利利海。
【本会注释】
离了。[治好耳聋舌结的人;在低加波利行的其他神迹,可7:31-37=太15:29-31。主要的注释在:马可福音。见“从公开传道到退隐时期”;“主耶稣的传道生涯”;关于神迹见本卷注释第208-213页。] 关于马可在这里提到的地区,就是基督现在“离了”的地方,见太15:21注释。马太没有说到耶稣从腓尼基返程所走的路线。
境界。直译是:“边界”,这里的意思是“领土”。
西顿。原文证据支持(参本卷注释第146页)读作“经过西顿”,意思是在转向东南方向的低加波利前,耶稣从推罗附近进一步北行了(参《历》第四十四章)。
加利利海。可能是沿着东海岸南行。
低加波利。见本卷注释第46页;见太4:25注释。
可7:32 有人带着一个耳聋舌结的人来见耶稣,求他按手在他身上。
【本会注释】
带……来见耶稣。显然这个病人不是自愿来的,也从来没有听到过耶稣。明显是这个人的朋友们的信心把他带到了耶稣面前。低加波利是耶稣曾经医好加大拉被鬼附之人的地方,那两个人已经忠心热诚地完成了委托,就是把耶稣告诉自己的异教邻舍们(见可5:19,20注释)。这个耳聋舌结之人的朋友们把他带来见基督,很可能就是从前那两个被鬼附之人作工的结果。
耳聋。希腊文是kōphos,直译是:“钝的”,“迟钝的”;这里用来指听觉(见路1:22注释)。
舌结。这个人不完全是哑巴,因为当被医好时,他“说话也清楚了”(35节),暗示在蒙医治前他是能说话的,尽管说不清楚。他说话不清楚可能是耳聋的结果。
可7:33 耶稣领他离开众人,到一边去,就用指头探他的耳朵,吐唾沫抹他的舌头,
【本会注释】
领他到一边去。后来他在伯赛大朱莉亚斯对那个瞎子也是这样做的(见可8:22-26)。这两个地区居住的大部分都是外邦人(见太4:25注释),所以似乎很可能这个人也是个外邦人。可能耶稣领这个聋哑人到一边去是因为他医治他时所采用的不同寻常的程序会被缺乏考虑的众人误解并解释为一种魔术的形式,类似异教行异能之人的咒语。
用指头探。直译是:“将他的指头插”入那个人的耳朵里。有人说耶稣设法用这个行动传达给这个病人的思想是:他对他的不幸状况感到关心。
吐唾沫。虽然古代文献保存了许多使用唾液的例证,说明医师和术士们相信唾液能将治疗从他们的身体传达给其病人的身体,所以具有治疗特性,但是并没有明显的原因说明耶稣为什么此时选择以这种方式进行医治,对他来说很不平常。有些人提出的可能性是:这个姿势只是迁就那个人必然的无知和感觉的迟钝。但无论原因如何,这里所遵循的全部程序与医好伯赛大那个瞎子的程序极其类似(见可8:22-26注释)。
抹他的舌头。这个人不只聋,实际上也哑(见32节注释),耶稣触摸了这两个需要医治的器官。
可7:34 望天叹息,对他说:“以法大!”就是说:“开了吧!”
【本会注释】
望。这是唯一一次记载了耶稣举目望天行医治的场合。然而,在使五千人吃饱时,当祝福饼和鱼时他这样做了(见可6:41),在复活拉撒路时他这样做了(见约11:41),在为门徒们代求时,他也这样做了(见约17:1)。显然在这个场合,该姿势的目的是要指导这个耳聋舌结的人思想天上的上帝,为的是向他说明医治只能通过神圣的能力而来。
叹息。希腊文是stenazō,“叹气”,或“叹息”。这并不属于与这个病人交通的过程,而是耶稣抒发自己作为一个人对人类的苦难和软弱的反应(见约1:14注释)。在这个人的耳聋舌结里,他看到了对他所带来的信息,人心发聋听不见的可怜场面,以及人们通常所导致的迟疑支吾、没有意义的生活。
以法大。马可保留的一个亚兰语的措词(见可5:41注释),无疑就是耶稣在这个场合所实际使用的那个词。
开了吧。当然指的是开这个人的耳朵并恢复他的听力。马可在这里翻译这个亚兰词是为其读者的益处。
可7:35 他的耳朵就开了,舌结也解了,说话也清楚了。
【本会注释】
结。希腊文是desmos,“粘结物”,或“带子”。这不一定暗示这个人的发音器官有什么缺陷,虽然可能是这个意思。
清楚。希腊文是orthōs,“有条理地”,“正确地”,或“恰当地”。这清楚地暗示了这个人原是能说话的,但是说的非常不清楚,很难理解。
可7:36 耶稣嘱咐他们不要告诉人;但他越发嘱咐,他们越发传扬开了。
【本会注释】
不要告诉人。就如耶稣素常吩咐那些以非同寻常的神迹治愈之人的(见太8:4;9:30;12:16;参17:9;可5:43;等等;见可1:44注释)。在这个有影响的外邦区域,他吩咐不要告诉人的主要原因通常是:到如今,他们曾听到的这种程度的传道服务,还要以一种更大的方式在这里重复。外邦人至少在总体上还没准备好明白并赏识他信息的真正本质,但是在他确实发现有外邦人证明对耶稣有伟大的信心的地方,似乎就尊荣那信心。
越发。双重的比较级指出众人心中对这事可能有的最深刻的印象。对他们来说,要对在以色列的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伟大事件保持沉默是多么不可能啊!基督神性的证据是多么无法抵抗啊!
可7:37 众人分外希奇,说:“他所做的事都好,他连聋子也叫他们听见,哑巴也叫他们说话。”
【本会注释】
他所做的事都好。这是外邦人通过加大拉那两个被医好的被鬼附之人得以开始对基督有所认识的外邦人作出的结论(见可5:20注释)。像加利利的平民一样,外邦人“都喜欢听他”(见可12:37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