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365天读经|通读旧约一遍 新约两遍
第228天 王上11;耶37;可11

列王记上11章

1所罗门王在法老的女儿之外,又宠爱许多外邦女子,就是摩押女子、亚扪女子、以东女子、西顿女子、赫人女子。

2论到这些国的人,耶和华曾晓谕以色列人说:“你们不可与她们往来相通,因为她们必诱惑你们的心去随从她们的神。”所罗门却恋爱这些女子。

3所罗门有妃七百,都是公主;还有嫔三百。这些妃嫔诱惑他的心。

4所罗门年老的时候,他的妃嫔诱惑他的心去随从别神,不效法他父亲大卫诚诚实实地顺服耶和华他的神。

5因为所罗门随从西顿人的女神亚斯她录和亚扪人可憎的神米勒公。

6所罗门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不效法他父亲大卫专心顺从耶和华。

7所罗门为摩押可憎的神基抹和亚扪人可憎的神摩洛,在耶路撒冷对面的山上建筑邱坛。

8他为那些向自己的神烧香献祭的外邦女子,就是他娶来的妃嫔也是这样行。

9耶和华向所罗门发怒,因为他的心偏离向他两次显现的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

10耶和华曾吩咐他不可随从别神,他却没有遵守耶和华所吩咐的。

11所以耶和华对他说:“你既行了这事,不遵守我所吩咐你守的约和律例,我必将你的国夺回,赐给你的臣子。

12然而,因你父亲大卫的缘故,我不在你活着的日子行这事,必从你儿子的手中将国夺回。

13只是我不将全国夺回,要因我仆人大卫和我所选择的耶路撒冷,还留一支派给你的儿子。”

14耶和华使以东人哈达兴起,作所罗门的敌人,他是以东王的后裔。

15先前大卫攻击以东,元帅约押上去葬埋阵亡的人,将以东的男丁都杀了。

16约押和以色列众人在以东住了六个月,直到将以东的男丁尽都剪除。

17那时哈达还是幼童;他和他父亲的臣仆,几个以东人逃往埃及。

18他们从米甸起行,到了巴兰;从巴兰带着几个人来到埃及见埃及王法老。法老为他派定粮食,又给他房屋田地。

19哈达在法老面前大蒙恩惠,以致法老将王后答比匿的妹子赐他为妻。

20答比匿的妹子给哈达生了一个儿子,名叫基努拔。答比匿使基努拔在法老的宫里断奶,基努拔就与法老的众子一同住在法老的宫里。

21哈达在埃及听见大卫与他列祖同睡,元帅约押也死了,就对法老说:“求王容我回本国去。”

22法老对他说:“你在我这里有什么缺乏,你竟要回你本国去呢?”他回答说:“我没有缺乏什么,只是求王容我回去。”

23神又使以利亚大的儿子利逊兴起,作所罗门的敌人。他先前逃避主人琐巴王哈大底谢。

24大卫击杀琐巴人的时候,利逊招聚了一群人,自己作他们的头目,往大马士革居住,在那里作王。

25所罗门活着的时候,哈达为患之外,利逊也作以色列的敌人。他恨恶以色列人,且作了亚兰人的王。

26所罗门的臣仆、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也举手攻击王。他是以法莲支派的洗利达人,他母亲是寡妇,名叫洗鲁阿。

27他举手攻击王的缘故,乃由先前所罗门建造米罗,修补他父亲大卫城的破口。

28耶罗波安是大有才能的人。所罗门见这少年人殷勤,就派他监管约瑟家的一切工程。

29一日,耶罗波安出了耶路撒冷,示罗人先知亚希雅在路上遇见他。亚希雅身上穿着一件新衣,他们二人在田野,以外并无别人。

30亚希雅将自己穿的那件新衣撕成十二片,

31对耶罗波安说:“你可以拿十片。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如此说:‘我必将国从所罗门手里夺回,将十个支派赐给你。

32(我因仆人大卫和我在以色列众支派中所选择的耶路撒冷城的缘故,仍给所罗门留一个支派。)

33因为他离弃我,敬拜西顿人的女神亚斯她录、摩押的神基抹和亚扪人的神米勒公,没有遵从我的道,行我眼中看为正的事,守我的律例典章,像他父亲大卫一样。

34但我不从他手里将全国夺回;使他终身为君,是因我所拣选的仆人大卫谨守我的诫命律例。

35我必从他儿子的手里将国夺回,以十个支派赐给你,

36还留一个支派给他的儿子,使我仆人大卫在我所选择立我名的耶路撒冷城里,在我面前长有灯光。

37我必拣选你,使你照心里一切所愿的,作王治理以色列。

38你若听从我一切所吩咐你的,遵行我的道,行我眼中看为正的事,谨守我的律例诫命,像我仆人大卫所行的,我就与你同在,为你立坚固的家,像我为大卫所立的一样,将以色列人赐给你。

39我必因所罗门所行的,使大卫后裔受患难,但不至于永远。’”

40所罗门因此想要杀耶罗波安,耶罗波安却起身逃往埃及,到了埃及王示撒那里,就住在埃及,直到所罗门死了。

41所罗门其余的事,凡他所行的和他的智慧,都写在所罗门记上。

42所罗门在耶路撒冷作以色列众人的王共四十年。

43所罗门与他列祖同睡,葬在他父亲大卫的城里。他儿子罗波安接续他作王。


耶利米37章

1约西亚的儿子西底家代替约雅敬的儿子哥尼雅为王,是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立在犹大地作王的。

2但西底家和他的臣仆,并国中的百姓,都不听从耶和华藉先知耶利米所说的话。

3西底家王打发示利米雅的儿子犹甲和祭司玛西雅的儿子西番雅,去见先知耶利米说:“求你为我们祷告耶和华我们的 神。”

4那时耶利米在民中出入,因为他们还没有把他囚在监里。

5法老的军队已经从埃及出来,那围困耶路撒冷的迦勒底人听见他们的风声,就拔营离开耶路撒冷去了。

6耶和华的话临到先知耶利米说:

7“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如此说:犹大王打发你们来求问我,你们要如此对他说:‘那出来帮助你们法老的军队必回埃及本国去。

8迦勒底人必再来攻打这城,并要攻取,用火焚烧。’

9耶和华如此说:你们不要自欺说:‘迦勒底人必定离开我们’,因为他们必不离开。

10你们即便杀败了与你们争战的迦勒底全军,但剩下受伤的人,也必各人从帐棚里起来,用火焚烧这城。”

11迦勒底的军队因怕法老的军队,拔营离开耶路撒冷的时候,

12耶利米就杂在民中出离耶路撒冷,要往便雅悯地去,在那里得自己的地业。

13他到了便雅悯门那里,有守门官名叫伊利雅,是哈拿尼亚的孙子示利米雅的儿子,他就拿住先知耶利米说:“你是投降迦勒底人哪!”

14耶利米说:“你这是谎话,我并不是投降迦勒底人。”伊利雅不听他的话,就拿住他,解到首领那里。

15首领恼怒耶利米,就打了他,将他囚在文士约拿单的房屋中,因为他们以这房屋当作监牢。

16耶利米来到狱中,进入牢房,在那里囚了多日。

17西底家王打发人提出他来,在自己的宫内私下问他说:“从耶和华有什么话临到没有?”耶利米说:“有!”又说:“你必交在巴比伦王手中。”

18耶利米又对西底家王说:“我在什么事上得罪你,或你的臣仆,或这百姓,你竟将我囚在监里呢?

19对你们预言‘巴比伦王必不来攻击你们和这地’的先知,现今在哪里呢?

20主我的王啊,求你现在垂听,准我在你面前的恳求:不要使我回到文士约拿单的房屋中,免得我死在那里。”

21于是西底家王下令,他们就把耶利米交在护卫兵的院中,每天从饼铺街取一个饼给他,直到城中的饼用尽了。这样,耶利米仍在护卫兵的院中。


马可福音11章

1耶稣和门徒将近耶路撒冷,到了伯法其和伯大尼,在橄榄山那里,耶稣就打发两个门徒,

2对他们说:“你们往对面村子里去,一进去的时候,必看见一匹驴驹拴在那里,是从来没有人骑过的;可以解开牵来。

3若有人对你们说:‘为什么做这事?’你们就说:‘主要用它。’那人必立时让你们牵来。”

4他们去了,便看见一匹驴驹拴在门外街道上,就把它解开。

5在那里站着的人,有几个说:“你们解驴驹做什么?”

6门徒照着耶稣所说的回答,那些人就任凭他们牵去了。

7他们把驴驹牵到耶稣那里,把自己的衣服搭在上面,耶稣就骑上。

8有许多人把衣服铺在路上,也有人把田间的树枝砍下来,铺在路上。

9前行后随的人都喊着说:“和散那(注:“和散那”,原有求救的意思,在此乃是称颂的话)!”“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

10“那将要来的我祖大卫之国是应当称颂的!”“高高在上和散那!”

11耶稣进了耶路撒冷,入了圣殿,周围看了各样物件。天色已晚,就和十二个门徒出城,往伯大尼去了。

12第二天,他们从伯大尼出来,耶稣饿了。

13远远地看见一棵无花果树,树上有叶子,就往那里去,或者在树上可以找着什么。到了树下,竟找不着什么,不过有叶子,因为不是收无花果的时候。

14耶稣就对树说:“从今以后,永没有人吃你的果子。”他的门徒也听见了。

15他们来到耶路撒冷。耶稣进入圣殿,赶出殿里做买卖的人,推倒兑换银钱之人的桌子和卖鸽子之人的凳子,

16也不许人拿着器具从殿里经过。

17便教训他们说:“经上不是记着说‘我的殿必称为万国祷告的殿’吗?你们倒使它成为贼窝了。”

18祭司长和文士听见这话,就想法子要除灭耶稣,却又怕他,因为众人都希奇他的教训。

19每天晚上,耶稣出城去。

20早晨,他们从那里经过,看见无花果树连根都枯乾了。

21彼得想起耶稣的话来,就对他说:“拉比,请看!你所咒诅的无花果树,已经枯乾了。”

22耶稣回答说:“你们当信服 神。

23我实在告诉你们:无论何人对这座山说:‘你挪开此地,投在海里!’他若心里不疑惑,只信他所说的必成,就必给他成了。

24所以我告诉你们,凡你们祷告祈求的,无论是什么,只要信是得着的,就必得着。

25你们站着祷告的时候,若想起有人得罪你们,就当饶恕他,好叫你们在天上的父也饶恕你们的过犯。

26你们若不饶恕人,你们在天上的父也不饶恕你们的过犯(注:有古卷无此节)。”

27他们又来到耶路撒冷。耶稣在殿里行走的时候,祭司长和文士并长老进前来,

28问他说:“你仗着什么权柄做这些事,给你这权柄的是谁呢?”

29耶稣对他们说:“我要问你们一句话,你们回答我,我就告诉你们我仗着什么权柄做这些事。

30约翰的洗礼是从天上来的,是从人间来的呢?你们可以回答我。”

31他们彼此商议说:“我们若说‘从天上来’,他必说:‘这样,你们为什么不信他呢?’

32若说‘从人间来’,却又怕百姓,因为众人真以约翰为先知。”

列王记上11章

提要:1 所罗门的妃嫔。4 所罗门年老的时候,他的妃嫔诱惑他的心去随从别神。9 上帝向他发怒。14 所罗门的敌人哈达,在埃及大蒙恩惠,23 利逊,在大马士革作王,26 亚希雅所预言的耶罗波安,41 所罗门其余的事,他的统治,死亡:罗波安接续他作王。


所罗门离弃上帝

王上11:1 所罗门王在法老的女儿之外,又宠爱许多外邦女子,就是摩押女子、亚扪女子、以东女子、西顿女子、赫人女子。

【本会注释】

许多外邦女子。远在所罗门财富和荣耀的记载之外很多他道德上的弱点变得很明显。金银和战马的大量积聚违反了摩西所传的警告(申17:16,17)。所罗门这些方面的缺点没有特别的被指出。但事实发生了就是事实,这些事实或是作为他成功和荣耀的证据,或是招致要来的烦恼,读者自己会分析。但涉及到众多的妻妾,所罗门这方面的不节制太明显了,所以特别提出要人们注意君王在这方面的失败。摩西提到金银和战马的积聚时也同时提到有关妻妾的问题(申17:16,17)。尽管这里明显将所罗门的失败归咎于“外邦女子,”但其它导致他跌倒的因素也不能被忽视。


王上11:2 论到这些国的人,耶和华曾晓谕以色列人说:“你们不可与他们往来相通,因为他们必诱惑你们的心去随从他们的神。”所罗门却恋爱这些女子。

【本会注释】

论到。上帝给人明确教导的目的就是禁止与那地的人通婚(出34:11-16;申7:1-4)。所罗门本应在这律法上身体力行为人民作出有关顺从之最高的榜样,但他却成了最大的破坏者。万民中最有智慧的倒变为最愚蠢的。违背耶和华清晰明白的命令决不可能行在智慧的道上。


王上11:3 所罗门有妃七百,都是公主;还有嫔三百。这些妃嫔诱惑他的心。

【本会注释】

诱惑他的心。这就是耶和华所说外邦婚姻所必有的结果(出34:16;申7:4)。所罗门很熟悉这条教导,所以他悖逆这清楚的命令是找不到借口的。


王上11:4 所罗门年老的时候,他的妃嫔诱惑他的心去随从别神,不效法他父亲大卫诚诚实实地顺服耶和华他的上帝。

【本会注释】

不……诚诚实实地。一个人幼年时忠心正直晚年却造成这样一幅凄凉景象,这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啊。他是人主现在却如此放荡并成了自身情欲的奴隶。毫无疑问所罗门仍旧保持着他自己宗教的仪式,但他在上帝眼中已远非完全。


王上11:5 因为所罗门随从西顿人的女神亚斯他录和亚扪人可憎的神米勒公。

【本会注释】

亚斯他录。爱情和生育女神,在对她的崇拜中往往搀杂着极端的放纵和邪淫。

米勒公。亚扪人的主神。

可憎的。对这些当地假神的崇拜所涉及的仪式太触目惊心简直不能提及。迦南人在服侍这些假神的过程中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是超出人感情和理智所能承受之范围的,残暴邪淫,天怒人怨,地也被他们污秽,因此上帝命令必须将这些崇拜邪神的迦南人全部消灭(申7:2-5)。


王上11:6 所罗门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不效法他父亲大卫专心顺从耶和华。

王上11:7 所罗门为摩押可憎的神基抹和亚扪人可憎的神摩洛,在耶路撒冷对面的山上建筑邱坛。

【本会注释】

邱坛。所罗门不仅放纵他的心堕落去随从这些假神,他甚至走的更远竟然为这些假神建立崇拜中心。所罗门被他美丽娇艳的外邦妻子引诱就与她们在偶像崇拜的事上联合一致了。

山上。这是指橄榄山,山上有许多美丽的建筑物当作偶像崇拜的庙宇(见《知君》第三章)。

摩洛。可能在这节中应读作“米勒公,”和第5节和33节一样,是亚摩利人可憎的神。如果丢掉最后一个字母m,就会使米勒公(Milcom)变成摩洛(Molech)。因为元音的标志是在圣经时代很久之后加上去的,所以它们在无元音的希伯来文中几乎是相同的(mlkm和mkl)。还有一个这里应作米勒公的原因,将耶路撒冷“对面”(东边)的邱坛和假神基抹联系起来。这里是米勒公的邱坛确切的所在地,而将活人献祭给摩洛的地方在欣嫩谷(王下23:13,10)。


王上11:8 他为那些向自己的神烧香献祭的外邦女子,就是他娶来的妃嫔也是这样行。

王上11:9 耶和华向所罗门发怒,因为他的心偏离向他两次显现的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

【本会注释】

发怒。所罗门年轻时有那么大的应许,得到耶和华无上的恩宠,上帝向他显现使他大得尊荣,现在到了晚年竟偏离正路如此之远,耶和华向他发怒收回了他的祝福。



王上11:10 耶和华曾吩咐他不可随从别神,他却没有遵守耶和华所吩咐的。

王上11:11 所以耶和华对他说:“你既行了这事,不遵守我所吩咐你守的约和律例,我必将你的国夺回,赐给你的臣子。

【本会注释】

将你的国夺回(直译为:把国分开)。所罗门犯了严重的罪,但上帝仍屈就俯尊与他说话。这道信息与他年轻纯洁时得到的不同。那时耶和华向他显现是应许赐福,现在是严厉地警告悖逆必然带来的恶果。他将要失去上帝给他父大卫的国。


王上11:12 然而,因你父亲大卫的缘故,我不在你活着的日子行这事,必从你儿子的手中将国夺回。

【本会注释】

因……大卫的缘故。耶和华纪念他的仆人,出于怜悯向那些可耻的本不配得的人发出慈爱。上帝“有怜悯,有恩典,不轻易发怒,且有丰盛的慈爱”(诗103:8)。在怒气中他还留有怜悯。因着大卫的缘故那要施行的审判推迟了。


王上11:13 只是我不将全国夺回,要因我仆人大卫和我所选择的耶路撒冷,还留一支派给你的儿子。”

【本会注释】

一支派。如果不是大卫的缘故,整个王国都要从所罗门儿子的手中夺去了。就像后来所发生的,只有一个犹大支派(12:20节)留给大卫的家。便雅悯和利未支派(代下11:12,13),由于和犹大支派在一起,就包括在犹大支派内和其一同组成了一个国家。


所罗门的敌人

王上11:14 耶和华使以东人哈达兴起,作所罗门的敌人;他是以东王的后裔。

【本会注释】

敌人。《列王纪》的作者现在列出所罗门政权不同的麻烦。我们不应该认为这些事只存在于他生命的最后几年,当所罗门在罪中越陷越深时他发现自己的麻烦不断增加了。上帝不能永远与那些长久轻视他恩典的人同在。顽固拒绝主的怜悯与慈爱,最终导致上帝收回他控制的膀臂和保护的恩典,结果就是那恶者前来撕裂和毁灭。痛苦和祸患都来自撒但。所罗门在临到的祸患中有机会看出他所选择服侍的那位本质究竟如何。

哈达。一个普通的闪米特族的名字。它在创36:31-39节所列的以东诸王的名单中出现过,也曾作为叙利亚王名字的一部分,“便-哈达”(王上15:18;耶49:27)和“哈大底谢”(撒下8:3-6)。


王上11:15 先前大卫攻击以东,元帅约押上去葬埋阵亡的人,将以东的男丁都杀了。

【本会注释】

攻击以东(直译为:在以东)。我们在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历史注解。大卫曾征服以东(撒下8:14;代上18:12,13),但我们对这场包含很多细节的战役却知之甚少。这里关于所罗门敌人的叙述给那段没有保存细节的历史带来了亮光。很明显大卫曾试图完全除灭南边这一邪恶的民族(王上11:15,16),结果一些人带着年轻的王子哈达逃往埃及。至于那时埃及是哪位王向哈达提供政治庇护已经不得而知,因为那时的埃及正处于一个混乱和不安的时期。但就像耶罗波安的情况一样(王上11:40),收留高贵的流亡者既符合东方的习俗又能带来政治上巨大的利益。大卫王死后,哈达回到以东成了所罗门的眼中钉、肉中刺。这些记载对了解当时国际政治关系意义重大。


王上11:16 约押和以色列众人在以东住了六个月,直到将以东的男丁尽都剪除。

王上11:17 那时哈达还是幼童;他和他父亲的臣仆,几个以东人逃往埃及。

王上11:18 他们从米甸起行,到了巴兰;从巴兰带着几个人来到埃及见埃及王法老;法老为他派定粮食,又给他房屋田地。

王上11:19 哈达在法老面前大蒙恩惠,以致法老将王后答比匿的妹子赐他为妻。

王上11:20 答比匿的妹子给哈达生了一个儿子,名叫基努拔。答比匿使基努拔在法老的宫里断奶,基努拔就与法老的众子一同住在法老的宫里。

王上11:21 哈达在埃及听见大卫与他列祖同睡,元帅约押也死了,就对法老说:“求王容我回本国去。”

王上11:22 法老对他说:“你在我这里有什么缺乏,你竟要回你本国去呢?”他回答说:“我没有缺乏什么,只是求王容我回去。”

王上11:23 上帝又使以利亚大的儿子利逊兴起,作所罗门的敌人。他先前逃避主人琐巴王哈大底谢。

【本会注释】

利逊。大卫曾成功地击败过亚兰王(撒下8:3-13;10:6-19)。琐巴王哈大底谢被打败后,国家陷入一片混乱,作为军事领袖之一的利逊乘机在大马士革自立为王,成了所罗门的敌人。利逊是知道名字的大马士革的第一位王。


王上11:24 大卫击杀琐巴人的时候,利逊招聚了一群人,自己作他们的头目,往大马色居住,在那里作王。

王上11:25 所罗门活着的时候,哈达为患之外,利逊也作以色列的敌人。他恨恶以色列人,且作了亚兰人的王。

上帝给耶罗波安的应许

王上11:26 所罗门的臣仆、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也举手攻击王。他是以法莲支派的洗利达人,他母亲是寡妇,名叫洗鲁阿。

【本会注释】

耶罗波安。这里第一次提到的人他的名字后来竟成了邪恶的代名词。后来提到以色列邪恶的王一般都和他做比较,他的罪“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王上15:26;参见王上16:2,19,26;21:22;22:52;王下3:3;10:29,31;13:2,6,11;14:24;15:9,18,24,28;17:21,22)。他来自以法莲支派,这一支派自古对犹大支派怀有抑制不住的嫉妒,因为耶和华“弃掉约瑟的帐棚,不拣选以法莲支派,却拣选犹大支派”(诗78:67,68)。

举手。这个短语表示反叛(撒下20:21)。


王上11:27 他举手攻击王的缘故,乃由先前所罗门建造米罗,修补他父亲大卫城的破口。

【本会注释】

建造米罗。所罗门在米罗的工程明显是在他完成圣殿和自己的皇宫之后才开始的(见王上9:15,24)。先前大卫在攻占耶布斯古城之后曾做了大量的工作来加强这里的防御(撒下5:9;代上11:8)。


王上11:28 耶罗波安是大有才能的人。所罗门见这少年人殷勤,就派他监管约瑟家的一切工程。

【本会注释】

大有才能的人。耶罗波安是一个机警能干的人,能谋善断并勇敢地将自己的计划付诸实践。很少见过提拔信任一个人到这么高的地位并赋予如此大的职权,但所罗门就是这样提拔耶罗波安的。所罗门无疑只是看了这个青年人的外表并没有判断他的内心到底是怎样的。耶罗波安天赋的领导才干如果献给上帝就必能使他在正义的事业上大有可为,如果不是这样,他就会在邪恶的事上错的更多。

监管。所罗门命耶罗波安总管建造米罗和大卫城的防御工程,使他掌管以法莲支派所有的劳工。


王上11:29 一日,耶罗波安出了耶路撒冷,示罗人先知亚希雅在路上遇见他;亚希雅身上穿着一件新衣。他们二人在田野,以外并无别人。

王上11:30 亚希雅将自己穿的那件新衣撕成十二片,

【本会注释】

新衣。这件衣服被先知撕裂了(见第29节)。英语单词“抓住”几乎暗示着先知扯住耶罗波安的衣服,但希伯来文只是简单地说,“将自己那件新衣。”那件新衣代表建立不久的王国,但它就要分裂了。预言中常有表号性的动作(耶13:1-11;19:1;27:2;结4:1-14,9章;12:3-7;24:3-12,15-24),这是一种将耶和华的信息带给人的强有力的方法。


王上11:31 对耶罗波安说:“你可以拿十片。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如此说:‘我必将国从所罗门手里夺回,将十个支派赐给你。

【本会注释】

我必将……夺回。统一的政权将要分裂,十个支派要作为整体归给一位不是大卫后裔的新王。这一课是要人知道“至高者在人的国中掌权,要将国赐与谁就赐与谁”(但4:17)。


王上11:32 (我因仆人大卫和我在以色列众支派中所选择的耶路撒冷城的缘故,仍给所罗门留一个支派。)

【本会注释】

一个支派。十个支派要归给耶罗波安(第31节),只给大卫家留下了两个支派。但犹大“一个支派”包括便雅悯(代下11:12,13)。犹大王国也成为利未人的庇护所,因为他们拒绝承认耶罗波安那邪恶的宗教。


王上11:33 因为他离弃我,敬拜西顿人的女神亚斯他录、摩押的神基抹,和亚扪人的神米勒公,没有遵从我的道,行我眼中看为正的事,守我的律例典章,象他父亲大卫一样。

王上11:34 但我不从他手里将全国夺回;使他终身为君,是因我所拣选的仆人大卫谨守我的诫命律例。

【本会注释】

因我……仆人大卫。这个短语经常重复,彰显了上帝对他儿女伟大的怜悯。

谨守我的诫命。因为大卫顺从耶和华,遵守他的诫命和典章,上帝就向他施大恩典。这个称赞明显也考虑到了大卫曾经犯下的大罪,就是关于赫人乌利亚(撒下11)以及他核点民数的事(撒下24)。但这两样罪大卫都已经真诚悔改了,并且通过上帝的恩典他已被重新收纳好像从来不曾犯罪一样。品格不是由偶然的善行或过错决定的,而是由一生的习惯倾向决定的。


王上11:35 我必从他儿子的手里将国夺回,以十个支派赐给你,

王上11:36 还留一个支派给他的儿子,使我仆人大卫在我所选择立我名的耶路撒冷城里,在我面前长有灯光。

【本会注释】

灯光。上帝想要义人的道路像“黎明的光,越照越明,直到日午”(箴4:18)。大卫的光也要如此,他的光不该断绝,反倒要在繁荣中不断增长光辉(王上15:4;王下8:19;参见撒下14:7)。但情况却恰恰相反,他儿子罗波安的光大大减小了。在以后的数个世纪中这灯光风雨飘摇,逐渐昏暗,直到最后犹大余剩的人被掳往巴比伦这光就彻底熄灭了(王下25)。


王上11:37 我必拣选你,使你照心里一切所愿的,作王治理以色列。

王上11:38 你若听从我一切所吩咐你的,遵行我的道,行我眼中看为正的事,谨守我的律例诫命,象我仆人大卫所行的,我就与你同在,为你立坚固的家,象我为大卫所立的一样,将以色列人赐给你。

【本会注释】

你若。耶罗波安是一个有希望的年轻人。他有着杰出的才能,如果他走在耶和华指定的路上就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领袖并拥有善行的强大影响。上帝没有偏私,他对一切忠于他的人实现他的应许。

坚固的家。这应许是有条件的,如果条件没有得到满足这应许就不会实现了。悖逆就像沙土做的地基,没有建在其上的房屋不会倒塌(太7:24-27)。耶罗波安的王朝到他的儿子拿答就终结了(王上15:25,28)。


王上11:39 我必因所罗门所行的使大卫后裔受患难,但不至于永远。’”

【本会注释】

不至于永远。耶和华给人的患难只是暂时,不是永久性的;但他的慈爱却永远长存(诗103:8,9,17)。因为大卫后裔的失败,给大卫的应许只能由新约教会的属灵家庭和基督──大卫的子孙和教会的头──来完全实现了。


王上11:40 所罗门因此想要杀耶罗波安。耶罗波安却起身逃往埃及;到了埃及王示撒那里,就住在埃及,直到所罗门死了。

【本会注释】

要杀耶罗波安。对于所罗门来说他有很好的理由要杀耶罗波安,因为他“举手攻击王”(第26节)。耶罗波安采取了什么样的公开行动招致了所罗门的不悦这里没有涉及,但无疑耶罗波安是充满野心的并采取了一些手段来确保他会登上王位。他所属的支派是以色列主导性的支派,在划分巴勒斯坦的土地时他们得到了最好的部分,就是迦南最肥沃的区域,最中心的地带。以法莲人对自己没有得到公认的优越性非常敏感,他们觉得在做重大决定时必须征求他们的意见(士8:1;12:1)。毫无疑问耶罗波安的骄傲和野心使他失去了王的恩宠。

埃及王示撒。这是圣经中第一次提到埃及王的名字。他是埃及新王朝的第一位王。有人认为示撒就是第二十二王朝的创立者精明强干的示肖恩克一世。他是利比亚人,在登上王位之前是一支雇佣军的司令。他的都城在尼罗河三角洲的布巴斯提斯。古代的国家如果没有和对方订立盟约就可以为对方的政治犯提供庇护,这是符合当时的习俗的。


所罗门去世

王上11:41 所罗门其余的事,凡他所行的和他的智慧都写在所罗门记上。

【本会注释】

所罗门记。希伯来人对于国家大事有官方记载。因此大卫有史官和书记(撒下8:16,17;20:24,25),将他做王的记录保存在“大卫王记上”(代上27:24)。关于以色列后来统治者的记述都保存在一卷书中,称为“以色列诸王记”(王上14:19;15:31;22:39;王下10:34),犹大的写在“犹大列王纪”上(王上14:29;15:7,23;王下8:23)。所罗门统治的其它记录都在“先知拿单的书”上,“示罗人亚希雅的预言书”上,并“先见易多论尼八儿子耶罗波安的默示书”上(代下9:29)。先知在这里还兼有编年史作者的角色。《列王纪》中的叙述明显是从这些不同的材料来源中整合而成的。《列王纪》中的事件都可以在历史材料中找到确切的证据,因为它是基于完整的,初始性的,官方的来源,最终由圣灵感动写成。


王上11:42 所罗门在耶路撒冷作以色列众人的王共四十年。

【本会注释】

四十年。从大卫起,旧约中保留了以色列和犹大诸王的统治年限。约瑟夫给出的所罗门做王的年限是八十年(Antiquities viii. 7. 8)。这个数字和圣经的说法相差太远,不足为信。


王上11:43 所罗门与他列祖同睡,葬在他父亲大卫的城里。他儿子罗波安接续他作王。

【本会注释】

与他列祖同睡。第41到43节的叙述为后世记载君王的情况提供了一个官方的范本。这个范本包括从官方的记录中取出的一个陈述,说明王与他列祖同睡的事实,指明埋葬的地点,并给出继任者的名字(见王上14:29,31;15:7,8,23,24;王下8:23,24;12:19,21等等)。

大卫的城。今后,这里成为埋葬犹大君王固定的地点。但也有极少数例外,王被埋葬在私人的坟墓中(见王下21:18,26;23:30)。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王被埋在大卫的城但没有进入皇家的陵墓(见代下21:20;24:25;26:23;28:27)。作为尊敬的象征,大祭司耶何耶大被埋在列王的坟墓里(代下24:16)。论到希西家有话说他们将他“葬在大卫子孙的高陵上”(代下32:33)。


耶利米37章

提要:1 埃及人使迦勒底人解除围困以后,国王西底家派人请耶利米为百姓祈祷。6 耶利米预言迦勒底人一定会回来并取得胜利。11 他被当作逃亡者被捕,挨打并下狱。16 他说西底家肯定会被掳。18 他恳求释放,获得了某种优待。


1 约西亚的儿子西底家代替约雅敬的儿子哥尼雅为王,是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立在犹大地作王的。

【本会注释】

约西亚的儿子西底家。耶37-44章继续记录耶利米后期的生活和命运,以犹大最后一任国王即位开始(王下24:17,18)。

哥尼雅。见耶22:24注释。

尼布甲尼撒。见耶21:2;但1:1注释。

立在犹大地作王的。西底家是巴比伦人的傀儡,同时也是王位的合法继承人。他无疑必须发誓效忠尼布甲尼撒,但几年之后他违背了誓言,与几个周围的国家结盟对抗巴比伦。西底家和他的谋士们就是这样酿成了公元前586年的悲剧。


2 但西底家和他的臣仆,并国中的百姓,都不听从耶和华藉先知耶利米所说的话。

【本会注释】

鉴于西底家后来执政的历史,这是对西底家统治总体特征的预告。

就西底家而言,至少他个人是相信耶利米为真先知的。虽然没有明说,但上下文暗示耶利米回应了国王有关祈祷的请求(第3节)。根据记录(第5节),至少在这个请求以后不久,埃及的军队似乎撤离了耶路撒冷。稍后,西底家和先知进行了一次秘密的交谈。即使他不完全相信耶利米是有灵感的使者,至少他心中怀有一种秘密的恐惧。

如果这些推定是正确的,那就说明西底家的决定是出于一种犹豫,而不是出于完全的怀疑或不信。西底家草率地屈从首领们的请求,把耶利米投入玛基雅的狱中(见耶38:4-6),后来又听从了一个太监的建议,把他转出地牢(第7-13节),这证明如果西底家有勇气坚持自己的信念,耶路撒冷的命运就会迥然不同。


3 西底家王打发示利米雅的儿子犹甲和祭司玛西雅的儿子西番雅去见先知耶利米,说:“求你为我们祷告耶和华我们的上帝。”

【本会注释】

犹甲。见耶38:1。

西番雅。犹甲和西番雅二人属于反巴比伦的势力,对先知并不友好(耶21:1,2;29:25;38:16)。

我们的上帝。这句话说明他们不但在执行国王的命令,而且藉着表现出对于上帝的宗教热情,希望把耶利米争取到他们一边来(见耶21:1,2)。


4 那时耶利米在民中出入,因为他们还没有把他囚在监里。

【本会注释】

耶利米没有被囚,直到西底家执政的第10年,耶路撒冷最后一次遭到围攻之时(见耶32:1,2注释)。而围攻实际上是在他执政的第9年开始的(耶39:1)。


5 法老的军队已经从埃及出来,那围困耶路撒冷的迦勒底人听见他们的风声,就拔营离开耶路撒冷去了。

【本会注释】

这次行动无疑是出于合弗拉(希腊语人称为亚比里斯)和西底家之间对抗尼布甲尼撒的协议(见结17:15注释)。埃及的军队通常配备精良的战车和战马(结17:15;见赛31:1),并具有军事围攻的能力(结17:17)。


6 耶和华的话临到先知耶利米说:

7 “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如此说:犹大王打发你们来求问我,你们要如此对他说:‘那出来帮助你们法老的军队必回埃及本国去。

【本会注释】

西底家向埃及求援,违背了与迦勒底人的“约”(结17:17,18)。埃及人的出兵,就像在亚述人入侵时特哈加的出兵一样(王下19:9;赛37:9),只能暂时解除对耶路撒冷的攻势。


8 迦勒底人必再来攻打这城,并要攻取,用火焚烧。

【本会注释】

尼布甲尼撒击退了亚比里斯的进攻以后,回师进军耶路撒冷,占领和完全地摧毁了这座城市(王下25:1-10;代下36:17-19)。


9 耶和华如此说:你们不要自欺说“迦勒底人必定离开我们”,因为他们必不离开。

【本会注释】

犹大的国王和他的谋士们希望埃及能够从巴比伦人的手中解救他们,这是枉然的。


10 你们即便杀败了与你们争战的迦勒底全军,但剩下受伤的人也必各人从帐棚里起来,用火焚烧这城。’”

【本会注释】

形象地说明了耶路撒冷必遭厄运。鉴于圣殿即将被摧毁,耶路撒冷的一些义人决心不让神圣的约柜落到侵略军强暴的手中(见耶27:19注释)。在最后的围攻中,巴比伦人为解除来自埃及军队的威胁,暂时解除了包围(见耶32:2注释),于是给这些虔诚的人提供了把约柜藏起来的机会。他们怀着悲哀忧伤的心情秘密地将约柜运到一个山洞的安全之所。“那神圣的约柜至今仍隐藏着。自从它被隐藏以后,始终没有受到打扰”(《先知与君王》第453页)。约柜里有上帝用自己的手指写上十诫的两块石版(申10:1-5)。见出31:18怀爱伦注释。


11 迦勒底的军队因怕法老的军队,拔营离开耶路撒冷的时候,

【本会注释】

拔营。迦勒底军队“拔营”,就是撤围。


12 耶利米就杂在民中出离耶路撒冷,要往便雅悯地去,在那里得自己的地业。

【本会注释】

耶利米就杂在。经过过多年忠实的服务,耶利米认为自己的工作已经完成。现在他想回到家乡亚拿突去(见《先知与君王》第453页)。

得自己的地业。这里的原文含义模糊。耶利米在“便雅悯地”的亚拿突有自己的产业(耶32:6-12)。他所指可能就是这一产业。


13 他到了便雅悯门那里,有守门官名叫伊利雅,是哈拿尼亚的孙子、示利米雅的儿子,他就拿住先知耶利米,说:“你是投降迦勒底人哪!”

【本会注释】

便雅悯门。通常被认定为耶路撒冷东北角的羊门。

伊利雅。可能是犹甲的兄弟(见第3节)。

你是投降。伊利雅指控耶利米犯下叛国罪,显然是因为他推测先知想逃到巴比伦军营投敌。


14 耶利米说:“你这是谎话,我并不是投降迦勒底人。”伊利雅不听他的话,就拿住他,解到首领那里。

15 首领恼怒耶利米,就打了他,将他囚在文士约拿单的房屋中,因为他们以这房屋当作监牢。

【本会注释】

迦勒底人因埃及军队的逼近,就解除了对耶路撒冷的围困(见第5节注释),这无疑提高了反巴比伦势力的士气。


16 耶利米来到狱中,进入牢房,在那里囚了多日。

【本会注释】

牢房。直译是“地牢”,作为单身犯人的囚室。耶利米在这个地牢里过得很苦,所以他后来要求不要被送回到这里(见第20节;耶38:26)。

在那里囚了多日。先知在这个特殊的地牢里关了好几个星期。他总共被囚了大约一年时间。


17 西底家王打发人提出他来,在自己的宫内私下问他说:“从耶和华有什么话临到没有?”耶利米说:“有!”又说:“你必交在巴比伦王手中。”

【本会注释】

西底家王打发人。西底家不赞成虐待先知,但似乎是因担心他的谋士,优柔寡断的西底家“私下”召来了耶利米,仍希望从先知那里得知“从耶和华有什么话”对他是利于的。

你必交在。年老的先知并没有屈从诱惑而削弱自己的信息,以躲避他仇敌的进一步迫害。他勇敢地重复了他以前有关西底家会被巴比伦人掳走的预言(见耶32:1-5)。


18 耶利米又对西底家王说:“我在什么事上得罪你,或你的臣仆,或这百姓,你竟将我囚在监里呢?

19 对你们预言巴比伦王必不来攻击你们和这地的先知,现今在哪里呢?

【本会注释】

这些假先知骗苦了国王。耶路撒冷并没有像他们所宣称的得救(见耶28:1-4),反而却被包围了。迦勒底人的暂时撤退,似乎证实了他们的希望,但其实只能加强他们的骗局。


20 主我的王啊,求你现在垂听,准我在你面前的恳求:不要使我回到文士约拿单的房屋中,免得我死在那里。”

【本会注释】

见第16节注释。


21 于是,西底家王下令,他们就把耶利米交在护卫兵的院中,每天从饼铺街取一个饼给他,直到城中的饼用尽了。这样,耶利米仍在护卫兵的院中。

【本会注释】

交在护卫兵的院中。这是对耶利米请求的答复(第20节)。除了耶38:6所提到的那段时间以外,先知都被关在“犹大王的宫”中,护卫兵的院内(见耶32:2;33:1),那是在地面之上,有充足的光线和空气,直到该城被巴比伦人占领。

一个饼。直译是“一个圆面包”。国王的命令表明耶路撒冷已遭到围困。食物供应十分紧张。


马可福音11章

提要:1 基督骑驴荣入耶路撒冷:12 咒诅不结果子的无花果树:15 洁净圣殿:20 劝勉他的门徒们要信心坚定,并且要饶恕他们的敌人:27 藉着上帝所派来的人──约翰的见证,为自己行为的合法性辩护。


荣入圣城

可11:1 耶稣和门徒将近耶路撒冷,到了伯法其和伯大尼,在橄榄山那里;耶稣就打发两个门徒,

【本会注释】

耶稣和门徒将近耶路撒冷。[荣入圣城,可11:1-11=太21:1-11=路19:29-44=约12:12-19。主要的注释在:马太福音。]


可11:2 对他们说:“你们往对面村子里去,一进去的时候,必看见一匹驴驹拴在那里,是从来没有人骑过的,可以解开,牵来。

【本会注释】

从来没有人骑过。对分别为圣的东西或皇家指定要用的东西来说,崭新被认为是一个必要的品质(见出13:2;23:19;利21:13,14;民19:2;撒上6:7)。


可11:3 若有人对你们说:‘为什么做这事?’你们就说:‘主要用它。’那人必立时让你们牵来。”

可11:4 他们去了,便看见一匹驴驹拴在门外街道上,就把它解开。

【本会注释】

栓在门外。许多东方家庭的居所都是四方形构造,中间有一个露天的庭院,从这个庭院有一个过道通到街上。一般来说,驴和驴驹都会在庭院里而不是在大门口的街上。

街道。希腊文是amphodon,“围绕着什么东西的一条路”,“房屋的街区”,或“[一个城镇的]四分之一”。无论如何,这个词的意思在这里是晦涩难懂的。Amphodon来自两个希腊词,amphi,“两边”,和hodos,“一条路”,或“一条公路”。有些人提出amphodon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一条旁路,或者可能指的是一条迂回的大路。见“在耶路撒冷结束的传道”。


可11:5 在那里站着的人,有几个说:“你们解驴驹做什么?”

可11:6 门徒照着耶稣所说的回答,那些人就任凭他们牵去了。

可11:7 他们把驴驹牵到耶稣那里,把自己的衣服搭在上面,耶稣就骑上。

可11:8 有许多人把衣服铺在路上,也有人把田间的树枝砍下来,铺在路上。

可11:9 前行后随的人都喊着说:和散那(和散那:原有求救的意思,在此乃是称颂的话)!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

可11:10 那将要来的我祖大卫之国是应当称颂的!高高在上和散那!

可11:11 耶稣进了耶路撒冷,入了圣殿,周围看了各样物件。天色已晚,就和十二个门徒出城,往伯大尼去了。

【本会注释】

入了殿。这是犹太人的国家和宗教生活的中心,弥赛亚理应加冕之地;也是他的权威应该首先得到承认的地方,应该从这个地方发出官方呼召,要人们接受他的主权(见卷四,第27-30页)。以色列的祭司和长老们本应该是承认他权威的人。然而,“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见约1:11注释)。

周围看了。这殿是他的家,耶稣在殿的庭院四处行走,视察那本属于他的,但那些受托照顾这殿的人已将其用作他们自己自私的用途了(见太21:33-39)。

往伯大尼去了。当这一大群人最终到了耶路撒冷时,他们来的太晚了,徒然寻找耶稣,以便他们可以给他加冕为王(见《历》第六十四章)。但是,像以前一样,当他的使命面临危局时,耶稣就花整夜的时间祷告(见可3:13注释;参《历》第六十四章)。


咒诅无花果树

可11:12 第二天,他们从伯大尼出来,耶稣饿了。

【本会注释】

第二天。[不结果的无花果树,可11:12-14,20-26=太21:18-22。主要的注释在:马可福音。见“在耶路撒冷传道的末期”;“受难周”;关于神迹见本卷注释第208-213页。] 这是“荣入圣城”后的“第二天”(见1-11节),所以是星期一早上。马可遵循严格的时间顺序,在咒诅无花果树(12-14节)和发现它枯干了(20-26节)之间记录了洁净圣殿(15-19节)。马太常常按着主题而不是时间顺序叙述(见本卷注释第274页),所以无花果树的全部经历是作为一个单元叙述的,没有提到在那棵无花果树受到咒诅和发现它枯干了之间时间已经过去了24个小时左右。

从伯大尼。他曾在那里过夜(见11节注释)。

耶稣饿了。可能因为荣入圣城的环境(见11节注释)曾使耶稣不方便吃饭,至少不方便吃一顿丰富而有营养的饭。没有提到门徒们饿了的事实,似乎暗示他们最近已经吃过饭了。


可11:13 远远的看见一棵无花果树,树上有叶子,就往那里去,或者在树上可以找着什么。到了树下,竟找不着什么,不过有叶子,因为不是收无花果的时候。

【本会注释】

看见一颗无花果树。当前一天荣入圣城时,耶稣很可能或多或少地遵循了从伯大尼进入耶路撒冷的直线路程,上到了橄榄山东面的缓坡,并且从比较陡的西面山坡下来,穿过汲沦谷进入了耶路撒冷(见太21:1;路19:41注释)。这棵无花果树引人注目的原因是它是园中唯一一棵长满了叶子的树(参《历》第六十四章)。

远远地。耶稣在到达这棵树之前一段时间就已经看见了它。显然这棵特别的树长在路边(见太21:19)。

有叶子。长满叶子的无花果树暗示着有不一定成熟但已经长好了的果子。另一方面,没有叶子的树,像园中其余的树一样,不会引起人想在它们上面找到果子的任何盼望,所以就不会引起失望。

在这个活生生的比喻中(见14节注释),长满叶子的无花果树代表犹太国,其它的树代表外邦列国。确实,外邦人没有结果子,但那时没有人指望他们结果子,因为他们并没有自称结了果子(见卷四,第26,27页)。然而,这棵早熟的无花果树,却有预示会有无花果的叶子。

竟找不着什么,不过有叶子。这里表明没有履行的许诺。在所有的罪恶中,耶稣发现没有什么罪恶比假冒为善更可恨了(见太6:2;23:13注释)。像这棵不结果子的无花果树一样,犹太教也没有结果子。它充满了形式和仪文,但却缺少真实的敬虔(见可7:2,3注释;见卷四,第30-33页)。

无花果的时候。在巴勒斯坦,无花果早期的收成一般是在六月,晚期的收成是在九月。现在是接近逾越节的时候,很可能是在四月,所以距早期的收成只有几周了。虽然指望在这早期的季节找到无花果是不寻常的,然而,一棵长满了叶子的无花果树令人信服的认为它有已经接近成熟的果子。还应该注意的是,在东方国家,绿的或未成熟的果子常是美味(见赛28:4注释)。


可11:14 耶稣就对树说:“从今以后,永没有人吃你的果子。”他的门徒也听见了。

【本会注释】

回答。这树未曾说话;耶稣只是在“回答”这棵无花果树长满了叶子却不结果子的状态。

从今以后……永没有人。直译是:“没有人……决不”。希腊文的双重否定使这个禁令语势极强。这棵树不结果子代表以色列的没有出产,就是耶稣在接下来的一天所要宣布的咒诅,即审判──“你的家成为荒场留给你们”(见太23:38注释)。仍旧是在接下来的一天,耶稣严厉地斥责了文士们和法利赛人假冒为善的骄傲(见太23:13-33)。

这个活生生的比喻,乃是要使门徒们的心对接下来几天的情景有准备,在那几天中,犹太领袖们会确认他们对耶稣的拒绝。活活生的比喻往往使人作更有效的思考,比仅仅是话语所能做的更多。关于其它活生生的比喻,见赛20:2-6;结4:1 至 5:17。


洁净圣殿

可11:15 他们来到耶路撒冷。耶稣进入圣殿,赶出殿里做买卖的人,推倒兑换银钱之人的桌子,和卖鸽子之人的凳子;

【本会注释】

他们来到耶路撒冷。[第二次洁净圣殿,可11:15-19=太21:12-17=路19:45-48。主要的注释在:马太福音。]


可11:16 也不许人拿着器具从殿里经过;

【本会注释】

从殿里经过。即,经过殿的院子。这里用来指殿的词是hieron,指圣殿区域内的所有庭院和建筑,不是naos,或严格意义上的殿。在进入殿的神圣区域时,作为尊敬的标志,人要放下可能背负的任何担子。显然,人们背负担子经过殿院是抄近路,免走弯路(见《米士拿》Berakoth 9. 5,《他勒目》之宋西诺版,第328页)。


可11:17 便教训他们说:“经上不是记着说:我的殿必称为万国祷告的殿吗?你们倒使它成为贼窝了。”

【本会注释】

万国祷告的。显然,耶稣正站在指定给相信真上帝的外邦信徒的特殊区域。圣殿的官长们已经把这里变成了一种圣殿市场。

贼。也可译作:“强盗”,即,有组织的掠夺者,而不是小偷。


可11:18 祭司长和文士听见这话,就想法子要除灭耶稣,却又怕他,因为众人都希奇他的教训。

【本会注释】

他们怕他。特别是因为他对百姓的强大影响,这在前一天荣入圣城时是那么令人难忘地得到了证明。

教训。直译是:“教导”(见太7:28注释)。


可11:19 每天晚上,耶稣出城去。


从无花果树得教训

可11:20 早晨,他们从那里经过,看见无花果树连根都枯干了。

【本会注释】

早晨。即,洁净圣殿的次日,星期二的早晨。自从星期一早上以来,门徒们曾有进一步的机会目睹犹太管理者们对耶稣的顽固仇恨。在这日结束前,他们还会看到更多。对耶稣和十二门徒来说,这重大的一天所发生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到那棵无花果树枯干了。

连根都枯干了。一个只有马可提到了的细节。这可以说是耶稣唯一一个带来伤害的神迹。批评家们曾提出,耶稣是在怒气中宣布对这棵无花果树的咒诅的。然而,在耶稣的一生中,并没有一件事暗示他曾经放纵地给人、动物、或他手所造的别的生物带来伤害或痛苦,或者出于不足道的动机做那种事。耶稣行这个神迹的环境对他行这个独一无二的举动的目的提供了一个充分的、令人满意的解释。就在这一天,犹太国的领袖们确认了他们要拒绝耶稣为弥赛亚的决定,并且他也要宣布他们被上天拒绝了(见太23:38注释)。门徒们对这一切都没有真正明白,所以毋庸置疑,为了使他们为这个悲惨事件作好准备,耶稣才咒诅了这棵无花果树。


可11:21 彼得想起耶稣的话来,就对他说:“拉比,请看!你所咒诅的无花果树,已经枯干了。”

【本会注释】

彼得。只有马可说明了彼得是发言人(见太14:28注释)。

枯干了。枯干的过程发生在前24个小时,而且枯干的是那么彻底,以至被注意到连根都枯干了(见20节)。


可11:22 耶稣回答说:“你们当信服上帝。

【本会注释】

信服上帝。与可以预料到的一样,门徒们对这个活生生的比喻的神奇性作出的反应,本质上是一个惊奇的反应。显然,他们还没有认识到它的重要意义。所以,当他们的注意力还集中在这个神迹本身而不是其意义的时候,耶稣就利用他们的兴致指出了真信心能上升到的高度(22-24节),并且补充说了一个训诫,说明关于祷告蒙应允的先决条件(可11:25;见太17:20注释)。


可11:23 我实在告诉你们,无论何人对这座山说:‘你挪开此地,投在海里!’他若心里不疑惑,只信他所说的必成,就必给他成了。

【本会注释】

实在。见太5:18注释。

这座山。耶稣和门徒们此刻正在橄榄山的山坡上。除了汲沦谷以外,橄榄山占据了耶路撒冷和伯大尼之间大部分的空间(见太21:1注释;见“在耶路撒冷传道的末期”;“基督时代的耶路撒冷”)。

你挪开此地。见太17:20注释。耶稣自己从未自移过真山,他也无意要他的跟随者们去默想他们有什么必要这样做。耶稣在这里是用山比喻困难。

疑惑。希腊文是diakarinō,“使[一个从另一个]分开”,“差别待遇”,“分辨”。Diakrinō在雅1:6中被译为“摇摆[疑惑]”(见雅1:6-8注释)。


可11:24 所以我告诉你们,凡你们祷告祈求的,无论是什么,只要信是得着的,就必得着。

【本会注释】

信。见太7:7注释。


可11:25 你们站着祷告的时候,若想起有人得罪你们,就当饶恕他,好叫你们在天上的父也饶恕你们的过犯。

【本会注释】

站着祷告。关于站着作为祷告的一种姿势,见路18:11注释。很可能指的是在早晨或傍晚的祷告时辰站在圣殿的院子里。

饶恕。见太6:14,15注释。


可11:26 你们若不饶恕人,你们在天上的父也不饶恕你们的过犯。(有古卷无此节)”

【本会注释】

你们若不饶恕。原谅证据支持(参本卷注释第146页)省略26节,虽然大部分手稿都有太18:35中的同样的思想。我们不愿意饶恕,就阻止了上帝垂听并应允我们的祷告。


祭司长不服耶稣的权柄

可11:27 他们又来到耶路撒冷。耶稣在殿里行走的时候,祭司长和文士并长老进前来,

【本会注释】

他们又来到。[领袖们挑战耶稣的权威,可11:27-33=太21:23-27=路20:1-8。主要的注释在:马太福音。]


可11:28 问他说:“你仗着什么权柄做这些事?给你这权柄的是谁呢?”

可11:29 耶稣对他们说:“我要问你们一句话,你们回答我,我就告诉你们我仗着什么权柄做这些事。

【本会注释】

回答我。只有马可记录了耶稣用这些直率的话要求一个回答。关于耶稣的提问,见太21:24注释。


可11:30 约翰的洗礼是从天上来的?是从人间来的呢?你们可以回答我。”

可11:31 他们彼此商议说:“我们若说‘从天上来’,他必说:‘这样,你们为什么不信他呢?’

可11:32 若说‘从人间来’,却又怕百姓,因为众人真以约翰为先知。”

可11:33 于是回答耶稣说:“我们不知道。”耶稣说:“我也不告诉你们我仗着什么权柄做这些事。”

目录
注释
切换音频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