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非常调查< 寻找武汉的辛德勒>

作者:湖北广播电视总台网站 丨 来源:湖北广播电视总台网站 丨 发布时间:2011-05-08

火凤网(新闻非常道) (湖北广播电视总台网站)
    说起电影《辛德勒的名单》,我想恐怕大家都会有印象,取材于真实故事的这部电影,反映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名叫辛德勒的德国工厂主,利用自己德国人的身份,保护了一批犹太难民免受纳粹的杀戮,辛德勒本人因此也受到全世界人的尊敬。为什么要

 

 

提起这事儿呢,因为在我们湖北的武汉市,作为抗战时期的一个全国中心,也有一位象辛德勒那样的国际友人,想办法施救了许多受到日本军队威胁的中国人,这个被尘封了近70年的感人故事,就发生在美丽的东湖风景区。

    张太婆的讲述给我们描绘了一个非常传奇的外国人扶危济困的故事,故事中的鲍洋人不仅很勇敢,而且非常有爱心,在当时局势非常混乱的情况下能够主动的救助和保护难民,真是难能可贵,鲍洋人的故事是不是仅限于此呢?不是的,在每一位老居民的心中,都有一个自己心目中的鲍洋人

    通过我们对一批原来居住在东湖附近的老居民的采访,我们得知的确有一位老人们所说的鲍洋人存在,而且,他也象辛德勒一样,在70年前保护了很多的武汉难民,可是说起当时的具体情况,大家都已经记不清楚了,那么,事实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

    让我们既困惑又痛心的是,鲍洋人的故事在历史资料上无从查证,而能够证明这段历史的见证人也一天一天地变少。半个月前,周荣亨的去世,让我们异常痛苦。70年过去了,当年经历战乱的大部分当事人都已经离开了人世,余下的一些见证人都是一些年岁已高的老人,我们不希望这些老人象周荣亨老人一样带着无法感恩的遗憾永远离开了人世,更不希望一段历史永远只能是民间流传的一个故事。

    胞洋人他真正的英文名是否就说两位老人所说的BOINTEN或者BOWENTON呢?可是我们寻访的所有老人都不能证明这一点。还有没有人知道当年的那个鲍洋人,他的英文名叫什么?我们在哪里能找到这样一个见证人呢?
主持人6:我们的寻找到这里似乎只能告一段落,江西之行,我们再一次确认了鲍洋人的身份,也了解了他曾在中国的工作轨迹。但是我们依然无法知道鲍洋人的确切下落。这个救助武汉难民的鲍洋人到底在哪里呢?

    通过华安联合会王先生的反馈,我们可以进一步确认,这个叫Boynton的美国医生,就是我们要寻找的保护武汉难民的辛德勒。在东湖原住居民中流传的这个故事是一段真实的历史,1938年,日军攻占武汉,大量难民无家可归,而恰恰就在这个时候,美国安息日会创办的东湖卫生疗养院由于是一块特区,日本人不敢侵犯,所以东湖疗养院就成了武汉难民躲避日军的一个地点,利用美国教会的这种关系,鲍洋人保护了上万的武汉难民,在他们困难的时候还提供斋饭,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鲍洋人他们被关进了日军在上海的集中营,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鲍洋人安排在上海教会医院,正好碰到了冷先生的哥哥,解放初期由于中国宗教的"三自"政策,鲍洋人回到了美国,可是,令人不接的是,这么一段感人的历史,为什么一直没有文献记载,只在民间流传呢?
  
   
知道了这一段感人的历史,我们寻找鲍洋人下落的心情就更加迫切。香港华安联合会的Robert·王先生能不能帮我们找到Bointen的下落呢?这个1998年加入安息日会的另外一个Bointen,是不是我们要找的鲍洋人的后代呢?在焦急的等待中,我们终于接到了香港华安联合会Robert·王先生的电话。 

   
我们通过各种渠道,证实了鲍洋人救助武汉难民的事实,但是在寻找的过程中,我们依然没有找到鲍洋人和他后人的下落,美国安息日会总 部的有关信息显然不是几天就能反馈过来的,但是,我们仍然会非常努力的寻找,中国的老人们是善良的,在得到了别人的帮助以后,他们总想对帮助他们的人说一 声感谢,无论年代多么久远,无论距离多么遥远。我想,在整个节目制作过程中,我们的这份真诚与热烈,执着与朴实,高燕,香港的王先生,美国的GIMBLE博士,以及所有看到我们帖子,关心我们节目的人,都能够感受得到。在纪念抗战70年的特殊日子里,我们希望以这样的方式来纪念这位国际友人,来表达我们最真挚的感谢。好,感谢收看今天的《新闻非常道》,明天早晨七点,我们再见。   


   
美丽的东湖,烟波浩淼,风光旖旎,是全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多少年来,游人感叹她的秀丽山水,诗人学者寻访她的历史遗迹。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故事,发生地就在东湖,70年来,东湖的原住居民当中一直在传诵着这个故事。
  
    "
我知道这个故事 是不是一个外国人保护了很多我们很多的武汉难民"
  
    "
你说的肯定是鲍洋人了 我听我爷爷讲过 每次日本人来扫荡 鲍洋人就跑出来保护难民 "
  
    "
我们这边的老人都记得鲍洋人这个名字 都说他救了很多的武汉难民 是个好人"


    在东湖原住居民中流传的这个故事里有一个中心人物----鲍洋人,据说鲍洋人是美国教会的一个医生,抗日战争期间在东湖边的卫生疗养院工作,每次日本人来扫荡,只要鲍洋人一站出来,日本人就不敢来祸害东湖附近的老百姓,所以很多人的生命就得到了保护,这个有点神奇的故事代代相传。

    张太婆是给大家讲故事的老人之一,今年有79岁了。她说1938年的时候,日本人占领了武汉,国民党的军队都撤退了,成千上万的老百姓一下子都成为了难民。当时,张太婆只有8岁,跟着爸爸妈妈逃难逃到了东湖附近的杨家湾。


东湖原住居民 张太婆  :"他(日本人)来了 不管结婚了还是没结婚的 他见了姑娘就撵 撵了把脸上用刀划些样子 画了用布一蒙(就侮辱她们) "


   按照张太婆的描述,进入武汉的日本军队是一支非常凶残的部队,他们在武汉的街道上巡逻,碰见男的就抓过去当劳力,碰见女的就进行侮辱,当时的武汉难民躲的躲,藏的藏,完全没有安身之地,张太婆当时只有8岁,有一天,她和家人逃到东湖附近的时候被几个日本兵发现了。


    东湖原住居民 张太婆 :" 他们就用枪抵着我 问是媳妇还是姑娘 我大伯和五伯就给他们磕头 一边给他们磕头 一边把我拦着 给他们说好话 结果(日本人) 把五伯一枪杵到地上"

   
正当危难的关头,突然有一个金发碧眼的洋人跑了过来,与日本兵一阵交涉之后,把年幼的张太婆带到了东湖边的卫生疗养院。


    东湖原住居民 张太婆 : " 当时我头上长了一天头的火气 然后鲍洋人 拿了些药给我擦啊 弄啊 给我看病"


    在 卫生疗养院里,年幼的张太婆得到了鲍洋人的照顾与治疗。在疗养院旁边,她发现有很多跟她一样的大人小孩都在山上搭起了棚子,密密麻麻的围在卫生疗养院旁 边,每次只要有日本人来,就有一个洋人挡在前面跟日本人交涉,不让日本人进来,当时她年纪很小,只知道疗养院里的所有中国人都叫他鲍洋人


    东湖原住居民 张太婆  :" 如果没有他 我们就都死了 "

   
张太婆的讲述给我们描绘了一个非常传奇的外国人扶危济困的故事,故事中的鲍洋人不仅很勇敢,而且非常有爱心,在当时局势非常混乱的情况下能够主动的救助和保护难民,真是难能可贵,鲍洋人的故事是不是仅限于此呢?不是的,在每一位老居民的心中,都有一个自己心目中的鲍洋人

    东湖原住居民 何国慈  :"当时我的情况--"

    
何爹爹今年79岁,是土生土长的东湖人,他的家族很早就落户在东湖边上的毕家湾。1938年,日本人进了武汉,覆巢之下,安有全卵,何爹爹家里自然也难以幸免于难。


    东湖原住居民 何国慈 :"日本人扒房子"


    何爹爹说,日本人占领武汉后,将华中司令部就设在东湖边上的武汉大学珞珈山,为了保障安全,经常对珞珈山附近的东湖西岸地区进行扫荡和骚扰。日本人一来,这成千上万的人都往同一个方向跑,那时候人们叫做跑日本


    东湖原住居民 何国慈:"从小东门这一片 一直到。。。方圆里 都拖家带口 都往东湖疗养院跑  "


    为什么人们要逃往东湖疗养院呢?何爹爹说,那时侯,东湖疗养院就是难民的一个保护伞,有一个鲍洋人,专门保护难民。


    东湖原住居民 何国慈:"鲍洋人他们用一个铁圈子圈起来 只要进了 铁圈子 日本人就不敢来 日本人还是有点怕美国人 "


    何爹爹说,当时成千上万的难民,都知道一个叫鲍洋人的美国人,在疗养院附近,如果被日本人追赶,只要喊鲍洋人,他就会跑出来跟日本人交涉,鲍洋人的名字很快越传越远,不仅东湖周边的居民,更多从市内逃亡来的难民,都跑到卫生疗养院来避难。

    东湖原住居民 何国慈:" 到处是人 人挤人 根本睡都睡不下 有几万人  "


    为了不让难民饿死,鲍洋人他们还做了一个好事,就是在难民们没有饭吃的时候,每天煮两次稀饭,送给难民,他记得自己有一次腿受伤了,是鲍洋人把他带到医院做了手术。


    东湖原住居民 何国慈: "腿这里长了个包 长个包后胯子不能张开 还在感染 我们放牛下来玩的时候 他(看到了)就跑过来看 问你的腿怎么搞的(是不是)不能张开 他就把我带到医院让陈医生看  反正我对他是蛮感激"

    
和张太婆、何爹爹一样的还有好几位老人,他们都年过七旬,都说是当年见证过鲍洋人救助武汉难民的当事人。其中,还有一位周荣亨老先生,生前经常跟别人谈鲍洋人的事情,可是当我们记者去采访的前几天,老先生突然因病去世了,他的婆婆跟我们说起了老先生临终的遗愿。


    周荣亨的爱人:"这个人真的是做了好事 应该让大家都记得他 应该给他立个碑 "


    东湖原住居民 张太婆: "感谢鲍洋人 (他)是我们的恩人 我们这一代人要是能(再)见到他就好了"


    东湖原住居民 何爹爹:"反正我是蛮感激他的 他真的做了蛮多的好事请 "

    
通过我们对一批原来居住在东湖附近的老居民的采访,我们得知的确有一位老人们所说的鲍洋人存在,而且,他也象辛德勒一样,在70年前保护了很多的武汉难民,可是说起当时的具体情况,大家都已经记不清楚了,那么,事实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


    武汉市东湖风景区工作人员 陈勇  :"如果要是真的有这样一段故事 那么对于我们东湖 对于武汉来讲 都是一段不应该忘记的历史 别人保护了我们的先辈 我们要找到他们 表示一下感谢   "


    陈勇,武汉市东湖风景区城管工作人员,平时专注于研究东湖的人文历史,一个月以前,在听说了民间讲述鲍洋人的故事以后,他就开始寻找见证人求证这段历史。可是这些老人们却只知道这位洋人叫鲍洋人。他姓甚名谁,什么时候来武汉,什么时候离开武汉,以后又去了什么地方,大家都不清楚。在老人们的带领下,我们和陈勇找到了当时的东湖卫生疗养院旧址,也就是现在的东湖宾馆客舍一所,老人们说,鲍洋人当年就在这里工作。
  
   
在《武汉地方志》里,对疗养院有这样的记载:"1935年,安息日会在武昌东湖创立武汉卫生疗养院(现为东湖客舍一所),耗资25万银洋,其中10万银洋系张学良感谢该疗养院之创办人米勒耳(H.W.Miller)帮助他治病而捐助的。东湖疗养院占地600余亩,建筑设备均为当时一流。"但是,关于鲍洋人,关于保护难民的资料,在武汉地方志中没有任何记载。


    武汉地方志研究专家 董老师 :" 1937年,美国基督教安息会在武昌东湖率先开办武汉卫生疗养院,但是这本书里并没有记载这个鲍洋人救助难民,保护难民的这个情况,没有纪录 "


    然而,董老师向陈勇介绍了在地方志里的这样一段话:

    武汉地方志研究专家 董老师 :" 因为该会有美国参与的关系,屋顶刷有美国的国旗以防日军轰炸,有美国国旗这样的建筑日军是不敢轰炸的 在这种情况下 就有很多的难民逃到这里来以求庇护 这个和陈勇的发现 我觉得可以挂上钩了"


    这一句话,虽然没有直接提到鲍洋人救助难民的故事,但 却间接证明了美国人在疗养院保护中国人在当时是可以实现的。史料的印证仅仅只能局限于这里,那个年代的历史记载中,提到了东湖卫生疗养院和当时的院长米勒 尔医生的名字,对于鲍洋人却只字未提,难道,是老人们记错了么?或者鲍洋人根本不存在,亦或者他与米勒尔就是同一个人?

    让我们既困惑又痛心的是,鲍洋人的故事在历史资料上无从查证,而能够证明这段历史的见证人也一天一天地变少。半个月前,周荣亨的去世,让我们异常痛苦。70年过去了,当年经历战乱的大部分当事人都已经离开了人世,余下的一些见证人都是一些年岁已高的老人,我们不希望这些老人象周荣亨老人一样带着无法感恩的遗憾永远离开了人世,更不希望一段历史永远只能是民间流传的一个故事。

    武汉市东湖风景区工作人员 陈勇  : " 我心里也非常着急 因为这样的见证人 历史见证人 都有八十岁的高龄了 现在是越来越少 那我们现在必须要进行抢救性的寻访 尽量多找些这样的见证人 "


    从 有限的几位老人的讲述中,我们对鲍洋人形成了一个初步印象,这个鲍洋人在当时局势混乱的情况下,和医院的工作人员一起,利用教会的特殊身份,保护了一大批 武昌附近的难民免受日军杀戮,而且他还给难民看病和提供稀饭,但是,这个鲍洋人到底是谁?真名叫什么?是什么时候来到中国?又有没有人知道,他在保护了难 民以后,去了什么地方呢?

    武昌东湖原住居民 张太婆: " 后来他(鲍洋人)到哪里去了 你晓不晓得 那就不晓得了走了之后我们就都找不到了 "

   
武昌东湖原住居民  何国慈:" 后来就不晓得 他走了之后我们就都不晓得了 后来我们也没有管这件事 "

    
我们调整了调查方向,当年的东湖卫生疗养院不是美国基督福临安息日会开办的吗?那就从教会方面进行寻找!经过多方打听,我们发现, 在武汉地区,目前基督福临安息日会还有几个站点在开展活动,于是我们找到了武汉地区基督福临安息日会的负责人高燕,但是从高燕这里,能得到我们需要的信息 吗?

    武汉地区基督福临安息日会负责人  高燕 :"没有直接和美国有什么联系 从来没有联系过 它这个对历史的考证 我们对过去的历史也不太了解"

    
不过,高燕向陈勇介绍了安息日会里的两位老教友——曾老太太和陈慈爱老太太,两位老人都有90岁左右了,她们早年在厦门基督教三育护士学校学习,1941年毕业后分配到武汉东湖卫生疗养院当护士,按照她们工作的这个时间,她们应当知道鲍洋人的情况。事情过了这么多年,老人们还记得那段往事么?


    原武汉东湖卫生疗养院护士 陈慈爱  :  "米勒尔 我知道 这个医生我知道 那个时候我才27  "

   
原武汉东湖卫生疗养院护士 曾碧珍  :" (这个是)东湖卫生疗养院 东湖卫生疗养院 那个时候是米勒尔盖的房子  "

    
很明显,两位老护士认识米勒尔院长,她们又是否知道在疗养院里还有一个鲍洋人呢?


    原武汉东湖卫生疗养院护士 陈慈爱 : "Bointen(音)中国话好像是包秀风吧 包什么啊 包秀风 Bointen是我们教会的 他做一些义务工作 (遇到)穷人什么的就帮助他们能够住院的就住院 不能住院的就帮他们安排个地方"


    
两位老护士提到的这个包文腾是不是我们要找的鲍洋人呢?可当我们继续询问两位老护士记不记得当年教会医院保护武汉难民的事情时,两位老人摇摇头,她们说1941年她们去医院工作的时候,见到的难民很少,而且工作时间不长以后,医院的美国人都撤走了。而陈勇推算,鲍洋人应该是在42年左右离开了武汉,当年美国人离开东湖卫生疗养院应该跟1942年发生的太平洋战争有关。

    武汉市东湖风景区工作人员 陈勇 : "1941年底 日本偷袭美国的珍珠港 美国对日本宣战 这个时候 日军对武汉的美国人不再象以前那样讲客气了 按照史料推算 这时他们应该把美国人关进了上海的集中营"

   
可是这个BOINTON真的是我们要找的人吗?


    原武汉东湖卫生疗养院护士 陈慈爱 :"Bointen就是Bointen 只是音哪 我们根本就不知道他的名字是什么 怎么写的 叫是那样叫的bointen 我们都没有写过他的名字"


   
胞洋人他真正的英文名是否就说两位老人所说的BOINTEN或者BOWENTON呢?可是我们寻访的所有老人都不能证明这一点。还有没有人知道当年的那个鲍洋人,他的英文名叫什么?我们在哪里能找到这样一个见证人呢?

    好在教会里面不断的有人帮着出主意,一个姓冷的老先生说,他哥哥可能知道鲍洋人的下落。

    冷先生  :"那时候我只有67岁样子 当时大人们讲过这个鲍洋人 所以我们知道有鲍洋人这么一回事 在我们这个印象里 好象有这么一个人 也看到过  就是说个子高高的 他住哪里也有点印象 但是这些印象可能不能确定"

   
记者 郑远航 : "因为冷先生当时年纪比较小 所以对鲍洋人的印象也非常模糊了 到这里我们节目似乎 所有的线索都断了 但是我们从冷先生那里得到一个很重要的线索 就是他的哥哥当年在东湖(三育)中学念过书 很可能见过接触过鲍洋人 并且根鲍洋人打过交道 但是他的哥哥目前在江西 我们决定跟冷先生一起去一趟江西拜访一下他"
 
    6
26日,我们和陈勇,冷先生一起踏上了前往江西的旅程。我们希望这次江西之行能够帮助我们揭开有关鲍洋人的种种谜团。
  
    " 
他比我大八岁 就有十几岁了 所以鲍洋人在哪里工作,是什么形象 这个 叫什么名字 可能他就都会清楚"


    下午两点,我们来到了冷先生哥哥的家里,冷先生的哥哥很热情。今年已经77岁的他依然红光满面。他告诉我们,他小时候一直住在武汉,因为他的父亲是当时安息日会的会计,所以他很小的时候就接触过教会的洋人。


    冷先生的哥哥:"你当时在武汉的时候 你对鲍洋人是什么印象 也不是太高 也不是太矮 瘦瘦的 块头也不是太大 走路稍微有点跛 我们有的人就叫他跛洋人 "


    从我们带来的的图片资料中,冷先生一下子就认出了米勒尔先生。


    冷先生的哥哥  : " 对了 对了 就是这个人 就是这个人 叫米勒尔 他叫威廉 米勒尔 "


    冷先生肯定地告诉我们,BOINTEN和鲍洋人就是同一个人,因为当时很多中国的老百姓不知道念英文,以为BOINTEN姓鲍,叫他为鲍洋人。冷老生还试着拼出了BONNTEN的英文名字。

    冷先生的哥哥介绍,在东湖念书的时候,他经常见到鲍洋人。更巧的是,1946年,当时已经十几岁的他到上海的教会医院实习时,第二次又碰到了鲍洋人。


    冷先生的哥哥:"我在饭厅里 就要吃饭的时候 我去打球 惹得鲍洋人不高兴 (鲍洋人)不高兴就把我的球拍给收了 到医院也见过他 在放射科 他在哪里搞了一哈 我心里还想他怎么会搞这个 他是查账的 "


    冷先生说,上海卫生疗养院在1952年时移交给海军作医院,52年以后他再也没有见过鲍洋人了,他听人们说,上海疗养院的洋人在50年代初中国基督教三自后返回了美国。
    
   
我们的寻找到这里似乎只能告一段落,江西之行,我们再一次确认了鲍洋人的身份,也了解了他曾在中国的工作轨迹。但是我们依然无法知道鲍洋人的确切下落。这个救助武汉难民的鲍洋人到底在哪里呢?

    正当我们为失去了寻找方向一筹莫展的时候,冷先生的哥哥说,他可以帮助我们找到鲍洋人的下落。


    冷先生的夫人 :" 你们可以找华安 他们可能会知道 我们本会传入中国以后是什么情况 他们都应该有档案的 而且他们到中国来了 那天来的他们都会有(档案)  "


     冷先生提到的华安联合会,是基督復臨安息日會负责管理华人地区会员与事物的总部。它的辦事處設在香港。那么,对于70年前的鲍洋人的有关资料,他们那里会不会有详细的记载呢?从江西回来以后,我们第一时间与华安联合会取得了联系。

     " 你好 华安联合会 请问找谁 我们是湖北电视台的记者 我们想查找一位叫BONNTEN的美国会员的资料  "


     在与华安联合会联系的同时,我们也开始了更大范围的寻找。我们在汉网上发布了名为寻找武汉辛德勒的帖子,很快得到了很多网民的支持与参与。


    帖子内容
    汉网网友  :" 这种国际人道主义的精神吧 还是值得提倡 赞美的  "


    另外,我们的寻访活动也引起了相关媒体和专家学者的关注。
    城周刊编辑: " 中国人每个人都有知恩必报的 或者说受到别人的恩惠 不说你回报 也要记住他 记住曾经帮助过你的人  

   
武汉地方志研究专家 董玉梅  :" 应该跟着这个线索追下去 这既是对抗日战争的一种纪念 也是对中美关系的 也是有帮助的 而且我们应该重新认识宗教人士对我们中国文化的促进 他这种人性化的东西要重新认识 我觉得意义很多  "


    更多的武汉市民参与了这次寻访活动中来,为我们出谋划策。而在帖子发出的第三天,我们从武汉市基督福临安息日会的负责人高燕那里也获得了新的线索。


    武汉市基督福临安息日会负责人  高燕  : " 他认识一个美国的信徒 我们就想通过他认识的这个美国的信徒 直接由他 美国人自己和美国总会取得联系 他很直接"


   高燕提到的Gimble博士是安息日会的美国信徒,目前居住在美国华盛顿,我们希望通过他,能够在安息日会总部查找一下鲍洋人Bointen的资料。

     "我们是湖北卫视《新闻非常道》的记者 70年前有一个“Bointen”在中国武汉保护了很多难民 大家都很感激他 我们希望您能帮助我们找到他的下落"


    我们很快收到了Gimble博士的回信,但是让人遗憾的是他在信里表示,自己从来没有见过Bointen,甚至从来没有听说过他。但是他表示会尽快去教会打听这个人。  
   
   
一连几天过去了,我们的寻找一直没有任何进展。从江西回来第六天下午,我们接到了香港华安联合会一位Robert·王先生的电话。

    王先生告诉我们,经过查询与核实,他认为我们提到的Bointen,也就是鲍洋人,真名应该叫Boynton1941年在武汉东湖疗养院做经理,根据他们的记录,东湖卫生疗养院当时为周边的难民做了一些服务工作。


    香港香港华安联合会   Robert·王先生  :" 往往他的后代 他的家属 往往也会在教会里 所以我先查了2007年没有 2006没有 2000也没有 但是1998有,我查到一个 所以我就猜测 他有可能是他的后代 但是我们知道住址 但是没有联系方式  "

   
通过华安联合会王先生的反馈,我们可以进一步确认,这个叫Boynton的美国医生,就是我们要寻找的保护武汉难民的辛德勒。在东湖原住居民中流传的这个故事是一段真实的历史,1938年,日军攻占武汉,大量难民无家可归,而恰恰就在这个时候,美国安息日会创办的东湖卫生疗养院由于是一块特区,日本人不敢侵犯,所以东湖疗养院就成了武汉难民躲避日军的一个地点,利用美国教会的这种关系,鲍洋人保护了上万的武汉难民,在他们困难的时候还提供斋饭,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鲍洋人他们被关进了日军在上海的集中营,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鲍洋人安排在上海教会医院,正好碰到了冷先生的哥哥,解放初期由于中国宗教的"三自"政策,鲍洋人回到了美国,可是,令人不接的是,这么一段感人的历史,为什么一直没有文献记载,只在民间流传呢?


    武汉地方志专家 董玉梅  :" 这个事情的经过 又经过政权的更迭 再加上一系列的政治运动 再加上人们谈到海外关系或谈到外国人的时候都心有余悸 一谈谈到外国人都怕车上海外关系 怕承担一些政治上的罪名 在这种情况下 普通老百姓  受到(鲍洋人)保护的老百姓失去了话语权的情况下 这些事情就逐渐逐渐遗忘了(插入一些历史画面资料)"

   
知道了这一段感人的历史,我们寻找鲍洋人下落的心情就更加迫切。香港华安联合会的Robert·王先生能不能帮我们找到Bointen的下落呢?这个1998年加入安息日会的另外一个Bointen,是不是我们要找的鲍洋人的后代呢?在焦急的等待中,我们终于接到了香港华安联合会Robert·王先生的电话。
 
   
在我们接到香港Robert·王先生电话的同时,GIMBLE博士给我们发来了邮件,他说,在与我们通话的第三天,他就去寻找米勒尔的后人的下落,但是很遗憾他得到的消息是米勒尔的儿子已经去世了,他准备到安息日会总部那里去寻找线索,帮助我们查到鲍洋人的下落。

    我们通过各种渠道,证实了鲍洋人救助武汉难民的事实,但是在寻找的过程中,我们依然没有找到鲍洋人和他后人的下落,美国安息日会总 部的有关信息显然不是几天就能反馈过来的,但是,我们仍然会非常努力的寻找,中国的老人们是善良的,在得到了别人的帮助以后,他们总想对帮助他们的人说一 声感谢,无论年代多么久远,无论距离多么遥远。我想,在整个节目制作过程中,我们的这份真诚与热烈,执着与朴实,高燕,香港的王先生,美国的GIMBLE博士,以及所有看到我们帖子,关心我们节目的人,都能够感受得到。在纪念抗战70年的特殊日子里,我们希望以这样的方式来纪念这位国际友人,来表达我们最真挚的感谢。好,感谢收看今天的《新闻非常道》,明天早晨七点,我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