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返回

马可心目中的耶稣

发布时间:2011-04-24

导 言

马可心目中的耶稣

 

我们就要动身前往圣地作一次令人兴奋的旅游,并把重点放在加利利这地区的景点上。在这次的旅程中,有马可约翰作为我们全陪的导游。他将带领我们寻幽探胜,追踪耶稣基督这位曾一度来到世上,并为救赎我们而为我们捨命的那位空前绝后的伟人,祂一生所走过的路途。

祂的一生、祂的佈道工作、和祂的捨命替死,是那么的奇妙;而祂对各世代的冲击力,又是那么的庞大,因此,没有任何一本传记,足以概述其生平。我们在圣经中有四部福音书,但即使融会贯通,也不能涵括耶稣的生平于万一──祂是谁、祂所说的、祂所行的、和祂的如何爱这个世界。因此,蒙爱的使徒约翰,以观察入微的话语,总结他的福音书说:『耶稣所行的事还有许多,若是一一地都写出来,我想,所写的书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 ( 21:25) 那是堆积如山,无可计算的一批书;但是,再一次总括的说,耶稣的义举善行,有如恆河沙数。

四福音书的每一部──马太、马可、路加、和约翰──在不同的年代,首先在各个不同的地区传读。许多学者认为马可福音是四福音书中,最早问世的一本,虽则有这种可能,但并非是百无一失的肯定。

无论如何,问世的先后,对大局并没有任何影响,至少在诚心追求真理之人的心目中,这是无关宏旨的。而最重要的,是它们都是在圣灵的启示下所写的,而每一本书都一致为耶稣基督和祂为世人所成就的事作见证。

由于每一位圣经的作者,在写下受启示的记录时,保留各自的独立特性,于是我们可从四福音书中, 看出其不同的前景和特异的强调。这是出自我们的主的旨意,而实际上,这也是圣灵工作的方式。这种别出心裁的差异,非但不应引起对福音书受圣灵启示而写的非 议,反而是有助于肯定受圣灵的启迪。那是上帝定意採用不同的途径,感动不同的人生;那就是,祂要就近我们所有的人,就是我们这些有各种差异的人,于是祂採 用各种不同的声音来完成。

怀爱伦写着说:『一棵树的花样千变万化,很少有两片树叶是相似的。但这种变化对整棵树来说,却促成其完美性。

『我们可能会问,为何在我们的圣经中,需要有马太、马可、路加、和约翰等四本福音书,为何需要有使徒行传,和其他书信的许多不同的作者,重复记述类似的信息?

『主上帝按照祂所指定的方式,将祂的话赐给我们。祂藉着各个不同的作者,本着他们的独特个性,赐下祂的话,记述同一的歷史。』──怀爱伦,信息选粹,卷一,原文第 21 面。

马可福音是四福音书中最短的一本书。马太把耶稣描述为一位伟大的教师,路加则强调祂关怀社会边 缘的那些人,约翰却把焦点放在祂和一些人一对一的会谈上,而马可则表达祂是一位行动上的神人。他的书是一本快步迈进,和扣人心弦的记载。透过马可的观察, 我们看出耶稣是一位赋有使命感,而且不负所託的神人。

马可的福音,结构平易简洁:

序言 1:1-13

在加利利的佈道 1:14-8:26

受难的浮现 8:27-10:52

在耶路撒冷的最后佈道 11:1-13:37

受难与復活 14:1-16:20

 

然而,我们不可因为它的平易简洁而加以轻忽,因为正如耶稣所讲的故事虽然浅白,但含义却深入浅出;同样的,马可也不例外:他的记述充满着强有力的洞察力,对那些受圣灵感动的读者来说,能发挥一种改变人生的启示,指出上帝配得我们一心一意的爱戴与事奉。

因此,当马可带领我们随从耶稣的足迹时,务要紧紧的跟随着他。当我们研究本季这一系列动人的课文时,我们将按照他的记述之先后次序,循序渐进研读。

虽则这本福音书为马可所写,但这一季的研经指引,却来自耶稣的另外一位门徒,这位现代的门徒,在过去多年来,不住的为教会带来鼓励、盼望、和应许:他就是评阅宣报的主编威廉?詹逊博士。詹逊博士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和一位着名的新约圣经学者,他将带我们研究马可福音,同时和我们分享他受圣灵感动的真知灼见。因此,我们在本季中,可藉着威廉的写作,透视马可心目中的耶稣。

而我们可加以肯定的是,他的见解是诚实可靠的。

[NextPage]

第一课 3月26日至4月1日 

介绍上帝的儿子耶稣

 

安息日下午/3月 26

 

本週学课之经文:可 1:1-20

存心节:「又有声音从天上来说,你是我的爱子,我喜悦你。」(可 1:11

 

四份记载,一位上帝。四福音的作者,都是被圣灵所启示,他们都特别强调耶稣的生平和传道。每一本书都以一种方式来起始,来暗示祂将要展开的图像。马太福音第一句话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大卫的子孙,耶稣基督的家谱。」( 1:1) 那表示耶稣不只是犹太人,而且祂出自王室家系。马太特别针对犹太读者写这本福音书,他要表明耶稣是以色列真正的王。路加福音则反过来,它是对「提阿非罗大 人」而写的。他的读者是外邦人,并且他採用了他们感到熟悉的引言。约翰福音这样开头:「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约 1:1)他的福音书,从头到尾我们都意识到耶稣就是道成肉身,「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约 1:14)。

  本週,我们将查考马可灵感的开头,以及他所传达的特别重点。

  本课综览:一开始马可对耶稣生平的叙述提示了甚么?马可福音在传道事工上有怎样的起头?他对福音一词有甚么看法?为甚么他强调耶稣是上帝的儿子呢?

  *研读本週学课,为四月二日安息日做准备。

 

 

星期日/3月 27日 作者,约翰马可

 

 本季我们要研读的这本福音书,并未提到作者的名字,但是很早就认为是马可,并且确实如此。马可在早期教会不是有名的人;因此,他不太可能被推举为作者,除非他的确就是作者。那正是我们上帝能够做的一件大事:祂能提拔最卑贱的人,使他们位居高位,享有盛名(见创 40 41章)

  虽然马可在传道事工上没有伟大的起点。事实上,在早期,他确实配不上这事工所需的崇高唿召。

  阅读徒 15:36-40。为何保罗如此坚定不让马可跟随他们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马可就是在此地被惧怕和失望所压倒,使他那全心献身从事圣工的意志一时动摇起 来。他素来娇生惯养,未经苦难,由于路途的危险和艰苦而灰心了。他过去在顺利的环境中工作颇有成绩;如今他在那经常包围着开拓工作者的反对和危险之中,就 不能作一个十字架的精兵忍受苦难了。他仍需学习以勇敢的心来应付危险、逼迫和苦难。当使徒继续前进,并预料有更大的艰难时,马可却畏缩退避,壮志全消,不 肯再往前进,而转回耶路撒冷去了。」怀爱伦着,《使徒行述》 136 137页。

  保罗对马可的态度,后来是怎么改变的?提后 4:11;门 2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保罗对马可的态度,有了多么惊人的改变。你认为保罗只是变得更能容忍一位曾经离弃他的人;或者,更可能的是马可真的改变了,他变成保罗现在可以信任的人呢?

  回顾你自己的一生中你曾在那里搞砸了,却又得到一个挽回的机会。那个新机会对你而言多么有意义呢?它如何反映出上帝给予我们的恩典与赦免之伟大原则呢?或许,眼前就有某个人,你必须以这个方式来对待他呢?

 

 

星期一/3月 28日 福音的起头(可 1:1

 

阅读可 1:1,并且将它与其他福书的起头做个对照。你在其中看见甚么主要差别呢?

马可福音的起头似乎是突兀的。他不谈耶稣的家系、祂神蹟般的怀孕、以及祂戏剧化的诞生。他压根儿就没有提到东方三博士的到访,向牧羊人显现,或者希律王阴谋杀害婴孩等事件。一点儿也没提说耶稣逃到埃及,或他早年在拿撒勒作木匠之事。这并不表示这些事实不重要──它们是重要的。但是对马可以及对我们而言,它们不是最重要的。打从开始,马可要读者知道的是耶稣基督是上帝的儿子。

 研读圣经其他的经文,以便了解「上帝的儿子」是指甚么。请特别注意路 1:34 35;约 10:30;腓 2:5-11;西 1:13-19;来 1:1-3。这些经文告诉我们耶稣真正的身分是甚么?为何知道祂的身分,对我们如此重要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马利亚怀孕这件事上,圣灵所扮演的独特角色,告诉我们耶稣是人也是上帝的儿子。但是上帝的儿子一词有更大的含意:它告诉我们,祂有上帝的本性──也就是祂现在是真正的上帝,祂一直都是而且将来也是。因此,基督復临安息日会的基要信仰,在四号文中如此宣告:「永远的儿子上帝( God the Eternal Son)道成肉身成为耶稣基督……永远真实的上帝;祂也成为真正的人,耶稣基督。」《基本信仰 27条》 36

  马可没有提及童女怀孕,很可能他想要强调耶稣永远儿子的身分。而且他称它为「福音」,那是一个古希腊的用语( euaggelion), 它原本的意思是战争得胜的消息。对耶稣的门徒而言,那个用语不再是指一般性的好消息,而是指以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为中心的好消息。祂就是这个好消息,祂就 是这个福音!福音就是得胜消息,以此作为背景,现在在你生命中,因着耶稣,你拥有甚么得胜呢?有甚么事为你而得胜?被打败的是甚么呢?今日,这个得胜对你 有甚么不同的意义呢?

 

 

星期二/3月 29日 使者(可 1:2-8

 

 上帝介入歷史之前,祂发出一个信息,让世人有心理准备。「主耶和华若不将奥祕指示祂的僕人众先知,就一无所行。」(摩 3:7)因此,在这个世界看见这个伟大事件之前,祂兴起一位使者,施洗约翰。而且正如圣经在预言中曾经预告弥赛亚的降临一样,这位使者也曾经被预言过。请注意马可引用了玛 3:1和赛 40:3,虽然他在经文中只提到以赛亚书这个出处。

  施洗约翰的角色和信息是甚么?

1:2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约翰所传讲的超越他自己。他是一位前锋,一位传达者,预告远比他伟大的「那一位」即将要出现,并且要世人预备好去面见祂。

  他所引用的经文,强调「预备道路」。图像是有关舖路的事。正如今日参与凿山舖路的工程师,要填满坑洞和洼地,要截弯取直,约翰也是为耶稣,上帝的儿子舖路的人(请注意赛 40:4详细陈述修筑道路的说明)。约翰以三种方式执行他的任务: ( )宣告弥赛亚即将临到; ( )唿吁百姓要转离罪,做好预备; ( )为他们受洗,以公开表明他们重视这个即将临到者的信息。

 约翰不曾试图把注意力放在他自己身上。他似乎没有自我追寻;他的头并没有因那簇拥着要听他传讲信息的群众而调转。这位埋没自己的使者由衷地说:「祂必兴旺,我必衰微。」(约 3:30

  作为復临信徒,我们相信和约翰一样,上帝要兴起我们来传扬有关耶稣降临的预言信息。当我们真心地负起我们的使命时,我们可以从施洗约翰学习到甚么呢?我们的工作在那些方面与约翰的使命相似或相异呢?你的人生必须做甚么改变才能更适合参与这项工作呢?

 

 

星期三/3月 30日 差遣

 

 将马可对施洗约翰传道的陈述,与其他福音的陈述做个比较(太 3章;可 1:4-11;路 3:1-22;约 1:6-8;19-35)。你看见其中有甚么雷同之处?甚么优点呢?我们应该期待它们在每一个点上都一致吗?如果不是,理由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马可对施洗约翰的论述显然是最短的。马可的重点放在耶稣是上帝的儿子,而且他越 过所有关于施洗约翰的讯息,直指耶稣。在这个叙述中,约翰的角色是双重的:他是弥赛亚的先驱,而且他替耶稣施洗。马可没有提起约翰诞生的情况,路加也没 有。他也没有提到施洗约翰后来的工作,马太和约翰也没有。在可 1:9-13概要的描述之后,其他唯一提到施洗约翰的地方是描述约翰的死,它被排入耶稣在加利利传道的记述中(可 6:14-29)。

阅读可 1:10 11。这个事件如何与马可福音之开宗明义符合一致呢?这里所强调的重点是甚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圣灵彷彿鸽子降在祂身上,又有声音从天上来,上帝藉此向世界表明拿撒勒人耶稣并不只是一个人。他的确是人,但是不只如此──祂是上帝的儿子,是真正的上帝。在圣灵感动之下,马可强调这一点,因为它是基督教信仰中一个重要的点。

 假如你相信耶稣只是一位伟人,而不是上帝的儿子。它将如何影响你的信仰、你的行为和你的基督徒生活呢?如果你相信祂是上帝的儿子,会有甚么差别呢?

开始传道(可 1:14-20

 

 

星期四/3月 31日 开始传道(可 1:14-20

 

 耶稣在甚么地方开始公开传道?(比较太 3:2;4:17;可 1:4 15

 耶稣第一个信息和施洗约翰的信息完全相同:「上帝的国近了,你们当悔改、信福音。」(可 1:4 15;太 3:2;4:17)。但是耶稣加上一个新的层面:约翰传讲:那久候的弥赛亚即将降临,而耶稣宣告:时候已到!

 復临信徒更加看重上帝计画中的时间。因此,我们看见耶稣戏剧化的陈述,「时候已到!」它不仅是有关旧约预言弥赛亚降临的一般性引证,也是但以理时间预言的特殊性引证。在但以理伟大的七十个七年的预测中(但 9:24-27),古代的预言家预言了弥赛亚出现的精确时间。而且,我们相信,耶稣第一次降临的时间正确无误,同样祂也会依照上帝的时间再来。使徒保罗说:「及至时候满足,上帝就差遣祂的儿子。」(加 4:4)道成肉身时,这是真确的;荣耀復临时,这也必是真确的。

  研读可 1:16-20中, 唿召第一批门徒的记述。把你自己放置在湖边的情境中;加入彼得和安得烈,雅各和约翰的行列中,与他们一起撒网捕鱼,或一起准备捕鱼。接着,耶稣从旁边走 过,并且唿召说:「来跟从我!」他们毫不犹豫地立刻捨了网,跟从了祂。为何你对他们鲁莽地捨弃一切的行为感到不可思议呢?针对他们自动自发的反应,你如何 解释呢?要你做相同的事,得用甚么手段才办得到呢?

 渔夫捨了网和船去跟随耶稣,并不是为了寻求金钱上的回报。捕鱼是辛苦的工作,但是他们精通捕鱼,并且可以赖以维生。但是拿撒勒人耶稣没有财富、没有声望、也缺乏有组织的运动。跟随他,等于是以他们从未经歷的方式进入深水中。只有一个事实可以解释他们的行动──这个理由对其他人而言或许是说不通的,那就是他们在耶稣身上看到一些触动他们心灵的东西。看到祂,又听到祂的声音,他们做了一个改变他们一生的决定。

 假如你是基督的跟随者,你必须为祂放弃甚么?如果你的答案是「没有」,那么林后 13:5可以对你说甚么话?

 

 

星期五/4月1日

 

进修资料:

将本週我们所研读的经文与马太和路加的记载做一比较:太 3:1-4:22;路 3:1-22;5:1-11。阅读怀爱伦所着的《佈道论》 613-617页,「误表上帝」。以及《歷代愿望》 103-107页,「受洗」和 240-246页,「海边的唿召」。

 

讨论问题:

1. 为何天使不能作我们的救主呢?如果基督不是永恆的上帝,而是上帝所造的一位神,那又如何?──那有甚么差别呢?思想一下我们对耶稣,我们的救主上帝,我们的大祭司,可以拥有何等奇妙的信心。在班上讨论基督神性的含意。

2. 假如你在耶稣受洗的现场;你看见圣灵降下,你听见声音从天上来。你可能编出甚么藉口,使你怀疑那的确是从上帝而来的呢?今日,对上帝的存在、权力和眷顾握有确据的人,如何做出相同的事呢?我们信徒在甚么方面必须留意,不要落入相同的陷阱中呢?

3.门徒在生活上必须做出一些根本的改变以便追随耶稣。我们呢?我们已经做了根本的改变吗?如果你没有,那么这种情形可能告诉你,你与上帝同行的光景是如何呢?

4. 请班上某位同学解释但以理书 9:24-27,七十个七的预言。为何每一位基督徒应该了解这个重要的预言呢?

 

总结:马可福音开头的话语,介绍耶稣是上帝的儿子。这个指出耶稣与上帝相同、相等的措词,在整本马可福音中都会强调。这本福音书的起头是本週学课的重心。在这段话中,我们立即找到耶稣儿子身分的证据: ( )祂的降临,应验了预言; ( )祂按照上帝的时间降临; ( )在祂受洗,即将开始公开传道之际,天父宣称祂为「我的爱子」。

[NextPage]

第二课 4月2日至4月8日

奇异的神蹟施行者

 

安息日下午

 

有行动力的人。在他简短的介绍之后,马可切入耶稣在加利利的传道。像一位行动快速的电视记者,提出一系列简短又充满行动力的小插曲。再次比较马可和其他福音书作者不同的写法,是有助益的。在马太福音中,耶稣传道中,首先被强调的主要事件是「福山宝训」(太 5-7章),但是马可却连提都没提。路加强调耶稣在拿撒勒的讲道(路 4:14-30),但马可却跳过它。至于约翰福音,迦拿婚礼的神蹟是耶稣开始传道时的精彩部分,但是马可却未曾提及。每一位福音书作者,由圣灵所感,为这位不可思议的「人」,我们救主和上帝之生活与工作,创作了一本独特的记载。

  本课综览:耶稣开始施行的大能是要证明甚么?祂医治了彼得的岳母,这事如何显示基督徒生活的原则呢?耶稣如何显示心灵与肉体生活的连结?基督如何推翻祂那个时代一些长久存在的宗教传统呢?

本週学课之经文:可 1:21-2:17

存心节:「耶稣动了慈心,就伸手摸他,说:『我肯,你洁净了吧。』」。」(可 1:41

  *研读本週学课,为四月九日安息日做准备。

 

 

星期日/4月3日   

被鬼附的人(可 1:21-28

 

耶稣降临在一个邪恶力量居优势的时代,那时男人女人都被邪恶力量紧紧地控制。怀爱 伦描绘出那时代的图画:「罪恶的欺诈已经到了绝顶。一切足以败坏人心的方法,都已使用出来了。上帝的儿子视察这个世界,所看到的尽是苦难和灾祸。他看见人 怎样成为撒但残酷行为之下的牺牲品,不禁动了慈心……魔鬼的印记竟然印刻在人的面容上。人们的脸上反射出那附在他们身上群魔的气色。」《歷代愿望》 38 39

  在可 1:21-28,耶稣首次做了甚么事,使观众印象深刻,而认为祂是一位特别的人呢?同时,为何那事尚不足以证明祂真正的身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耶稣降临作人类伟大的拯救者。祂来到世上,不是要受人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不是为了被高举,而是为了带来盼望与医治。因此,我们看见祂持续地与邪恶的力量冲突,而这些邪恶力量奋力要把持他们对人类的掌控。魔鬼很强大,但是耶稣更强大。

  仔细阅读耶稣在迦百农会堂医治被污鬼附着的人(可 1:21-28)。这个神蹟如何有助于证明祂的身分呢?

  耶稣最后会被很多祂所拯救的人所拒绝,因为他们拒绝承认祂真正的身分,即使他们得到了强而有力的证据。相反地,魔鬼认得祂,并在祂的权柄之前跪拜。何等的讽刺啊!

  基督徒路易士说过,当他是无神论者时,有另一位无神论者告诉他关耶稣的事。他说话的大意是,路易士你知道吗,有很多歷史资料都支持福音书中基督生平与死亡 的记载。这位朋友悠哉地说着,似乎没有被自己所说的话感动,这些话的含意却深深地影响路易士,使他最后也成了基督徒。甚至连我们基督徒,在某些方面也有同 样的危险,会採取和路易士无神论朋友相类似的态度,也就是漠视那赐给我们,有关上帝工作与大能的有力证据呢?

 

 

星期一/4月4日

彼得的岳母(可 1:29-39

 

耶稣医治彼得的岳母,这件事如何显明祂对个人的关照与眷顾呢?(可 1:29-3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国际版圣经将可 1:30 31译 成这样:「西门的岳母正害热病躺在床上。有人告诉耶稣这件事。因此,祂到她那里,拉起她的手,扶她起来。热就退了,她就服事祂。」祂没有拖延这次拜访,等 到祂吃完安息天的午餐;祂也没有先花时间教导门徒。相反地,她最优先。在床边,祂并不只是对她说话使她痊癒:祂拉她的手,扶她起来。祂是多么体贴又週到的 医治者啊!同时请注意,这个医治不但是即刻的,还是完全的。一场热病通常会使人虚弱无力。彼得的岳母却是:起来,立刻就服事祂。

  耶稣为彼得的岳母做一些她不能为她自己做的事,于是她有了回应。这事如何反映出基督徒生活的整个概念呢?(见太 10:8;约 15:12;约壹 5:2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次有人为你做令你非常感激又很特别的某件事,是甚么时候呢?你如何回应呢?为甚么你会这么做?你的回应如何反应出基督徒蒙恩的生活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耶稣行使这些奇妙的事之后,有很多人跟随了耶稣。门徒对耶稣说,众人都找你。但是 他们真的都在找吗?当你阅读耶稣一生的故事,你会发现其中有些人到最后却离开祂。因此,光是跟随耶稣是不够的。必须有一些别的东西。彼得的岳母所做出的回 应如何成为解决这个潜在问题的关键,而且我们如何将它应用在我们自己的灵性生活上呢?也请看雅 2:22

 

 

星期二/4月5日

长大痲疯的(可 1:40-45

 

研读可 1:40-45,耶稣洁净长大痲疯的。你从何处可以看出耶稣的怜悯?为何祂给这位得医治的人一个严厉的警告呢?这个神蹟带来甚么结果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英文语词 leprosy,来自希腊字 lepra,这是新约中所使用的字。显然,这个字用在各种皮肤疾病上。本会圣经字典中,在讨论利 13章对痲疯的描述时,如此註解:「对各种症状加以分析……可见痲疯这个词,显然被用在比今日意义更为广泛的疾病上。有人认为利 13章中,「痲疯」这个意义广泛的词包括七种不同的疾病。其中有些症状的描写很像牛皮癣……而不是痲疯。它也称为汉生氏病,虽然痲疯也必然包括在内。」── 667

旧约提出明确的方法让祭司来诊断痲疯病患。他们被赶出他们的家和社会(民 5:1-4;12:9-15;王下 15:5),并且被禁止进城(王下 7:3)。痲疯病患得穿上撕裂的衣服,披着散髮,并且当人靠近他时,大声唿叫「不洁净了,不洁净了。」(利 13:45 46)显然这些传统在耶稣的时代依然盛行。有十个长大痲疯的人在一个村子外迎见耶稣,他们远远的站着,高声对祂说话(见路 17:12)。总之,可 1:40中的痲疯患者来求耶稣,向祂跪下,为了得洁净。

作为人类,我们都有一个比痲疯更糟的疾病,那就是罪。然而,一位神圣无罪的上帝如何回应我们,对待我们呢?

  耶稣不仅容许这位痲疯患者接近祂,还伸手摸祂──打破当时的传统──有力地展现了救主的怜悯。我们也是一样,不可低估触摸的医治力量。爱的触摸,若善加运用──不论是伸出去的手,或是一个拥抱──在受伤的人身上能做到言语所无法成就的事。

  虽然(在大部分情况下)我们没有人拥有触摸的超自然医治大能,但是我们基督徒应该有爱、怜悯,以及无私照顾他人的力量。你对今日痲疯病患的态度是如何?为了向他们表达出与基督相同的怜悯,你自己需要做甚么改变呢?为何总是那么困难做到呢?

 

 

星期三/4月6日

医治瘫子(可 2:1-12

 

  拆通房顶,把瘫子缒下来的故事,令各地方各年龄层的人着迷。它是一则有关决心与足智多谋的故事。我们不由得佩服这四个人,他们穿过挤满人的房子门口,找到 一个就近耶稣的方法。他们爬上屋顶,把它拆了一个洞,再把瘫子连他所躺卧的褥子都缒下来。这个故事有个幽默的笔法。这些律法师挤在汗流浃背、粗鄙的人群当 中,他们早已觉得格格不入,他们绝对想不到天花板碎片如雨般落在他们身上,竟有人穿过屋顶进到屋内!

 缓慢又虔诚地阅读可 2:1-12。把你自己置身于这一幕中:想像你正坐在挤满人的房间之地板上。你跑出来看拿撒勒人耶稣,这位耶稣所行的神蹟,让加利利全地的人谈论不休。但是今天所发生的事或许比你以往所听关于耶稣的事更加令人惊异。想像与会者对耶稣言行的反应:

  那些将瘫子缒下来的人第一个反应是甚么?他们接下来的反应又是甚么?

 瘫子的反应?

 文士的反应?

 在现场看见、听见的人有甚么反应?

 耶稣推崇带瘫子来的人,但是并非依他们所预料的方式。祂知道他们所不知道的事:那就是瘫子最迫切的重担是灵性上的重担。这人想要身体健全,他甚至更渴望与上帝和好,渴望得到赦免的保证。

 「这个瘫子像患痲疯病的人一样,已失去一切復原的希望。他的疾病乃是自己一生犯罪的结果;又因为心里悔恨,所以痛苦很深。他早已向法利赛人和一般医生求治;希望可以解除精神和肉体的痛苦。但是他们冷淡的说,他的病是无可救药的,并说他必要死在上帝的忿怒之下……

 「但是他所急欲得到的还不是肉体的痊癒,乃是从罪的重担之下得到释放。他觉得,只要能见到耶稣,获得赦罪的保证,并与上天和好,那么,上帝的旨意不论是要他死、要他活,他都是甘心乐意的。」怀爱伦着,《歷代愿望》 263-264页。

 紧张、罪、惧怕、孤单、愤怒、怨恨、嫉妒等情绪都会损害健康。透过耶稣我们拥有甚么应许,使我们凭着信心宣告,就可以得到身心的医治呢?在你自己的人生中,你如何体验到这些应许的大能呢?

 

 

星期四/4月7日

利未马太(可 2:13-21

 

  利未就是马太(见太 10:3)。他是个税吏,他是受轻视的团体中的一员。百姓怨恨税吏有两个理由: ( )他 们替罗马作事,那是外国佔领的权势。税吏常常是无耻的。罗马人採取租税包收制度。他们不向个人直接取税,而且依赖税务仲介,将约定的总额交给公库。只要税 吏付了指定的金额,他可以尽他所能的提高税金,自己赚取差额。因此这个制度造成弊端。税吏们藉由敲诈他们的同胞而致富。

 耶稣唿召利未马太必然使很多人大为吃惊,包括祂的门徒在内。耶稣更前往利未家里坐席,那是马太因为感激而为祂摆设的。马太邀请他的朋友──其他税吏──和罪人,意思是平凡人,一同坐席。他们是自以为与上帝站在一起、高人一等的法利赛人所看轻的人。法利赛人对待别人的态度是:「这些不明白律法的百姓,是被咒诅的。」(约翰 7:49

  然而,耶稣把每一个人都看为天国的候选人,不管社会或法利赛人如何看待他们。祂说:「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可 2:17

  从今日学课的角度来解释耶稣所说新布新酒的比喻(可 2:21 22)。

 祂不是以色列众先知中的另一位。祂是先知,但是却不受限于此。祂是成为肉身,并带来天国的上帝。这个「新」,突破了宗教传统和社会规范的窠臼,例如那瞧不起某些阶层,甚至违反真实信仰基本原则的旧模式。当福音传给外邦人时,传统宗教的皮袋必将裂开。

  一些存在已久的人类传统,只是因为他们年代已久,而变成信仰的一部分,以致于违反的人好像是有罪的。復临主义有那些人的传统(如果有的话),把一些作法当成神圣不可侵犯的呢?我们如何做才能帮助人分辨甚么是属神的,甚么是属人的呢?也请见可 7:7

 

 

星期五/4月8日

进修资料:

  本週学课的材料,路加福音全部记载了,而马太只记载了其中一部分。请将他们的记载与马可福音的记载做个比较:太 8:14-17;路 4:31-44;5:12-38。阅读怀爱伦所着《歷代愿望》,「在迦百农」,「 若肯必能叫我洁净了」,「利未马太」 247-279页。

 

讨论问题:

1.神蹟是否为最后的试验,以考验某个特定宗教或宗教领袖是否真正的呢?在世界歷史的结束事件中,神蹟扮演着甚么角色呢?为甚么我们在信靠神蹟方面必须非常小心呢?

2.在你班上更仔细讨论,把人的传统当成宗教职责的危险性。

3.本週我们所研读的故事,都和被社会视为次等的人有关──被 鬼附的人、彼得的岳母(妇女过去被视为次于男人)、痲疯病患、瘫子、利未马太。前四个故事都是肉体得医治,最后一个是心灵得医治。但是讽刺的是宗教教师们 认为他们是正直的,他们不需要医生,因此他们错失了耶稣的医治。虽然我们很容易看轻这里的义人,但是我们对别人的态度,如何使我们表现出和这些以色列领袖 相同的灵性疾病呢?

 

  总结:本週学课的材料给予我们一个极好的画面,指出耶稣是上帝之子。藉由立即性的描述,马可对那位被社会拒绝却带给大家盼望与拯救又充满活力的救主,留下一个快速行进的记录。

[NextPage]

4月9日至4月15日

第三课 安息日治病以及刚硬的心

 

安息日下午

本週学课之经文:可 2:23-3:35

 

存心节:「又对他们说,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人不是为安息日设立的。所以人子也是安息日的主。」(可 2:27 28

 

 麻烦正在酝酿。不久争端在耶稣周围打转。那是不难理解的。任何人,只要说出祂所说的话,做出祂所做的事,都会引起争端。

 然而,并非全是麻烦。除了安息日治病之外,我们也看到祂命令十二门徒去传道,而这个参差不齐的团体将永远地改变这个世界。我们也看到耶稣如何对待祂自己世上的家人,以及如何处理他们对祂和祂使命之误解。

 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另外去看我们救主的生平与传道。即使在祂被控告与撒但联合,或被控告破坏安息日规定时,祂的言行应该可以使们更加爱祂。

 本课综览:为何耶稣要在安息日行医呢?法利赛人恨基督,其背后真正的癥结是甚么呢?他们想要保护甚么呢?不可赦免的罪是甚么?为何耶稣要提及它呢?

* 研读本週学课,为四月九日安息日做准备。

 

 

星期日/4月 10

为人而设立(可 2:23-28

 

  阅读可 2:23-28的记载。解析耶稣对文士和法利赛人的回答。大卫的行为是根据甚么原则?在此特殊状况中,耶稣说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祂所要表达的是甚么呢?这件事对于我们应该如何守安息日有甚么教导呢?

在耶稣时代的世界中,有两个特徵使希伯来国与其他民族不同──他们敬拜一神而不是多神,而且他们在第七日不工作。好几世纪以前,当他们还是自主国家时,他们在这两件事上都失败了,他们拜偶像,又不遵守安息日。先知一个接一个警告他们说,他们正朝向悲惨的路线,但是他们的灵性依然继续走下坡。终于他们被掳──北方十个支派为亚述所灭,一四年后南方的犹大王国被巴比伦所灭。

  当他们脱离巴比伦的囚禁而归回时,他们很努力地避免再犯下那使他们亡国的错误。为在安息日设下限制,他们制定很详细的细目,说明安息日可以做甚么事,以及不可以做甚么事。

 在编纂的犹太人传统律法「米示拿」中,共列出三十九项主要的劳动,是不准在安息日做的。但是「这些一般性规定被进一步详细解释。除了这些主要规定外,还有数不清的其他有关守安息日的条款。最为人周知的,或许就是所谓的『安息日的行程』 2000cub──大约小于 2/3……注视固定在墙上的镜子也是不遵守安息日……或甚至点蜡烛……吐痰到地上也算不合法,免得这片地得到灌溉。安息日也不许带手帕,除非手帕的一端缝在外衣上──技术上而言,它不再是一条手帕,而成为外衣的一部分。」──《本会圣经註释》卷五, 587页。 鑑于犹太领袖早已对这些琐碎的规定感到烦扰,耶稣就长驱直入问题的核心。祂删除人所制定的规定,试图回復原本上帝造安息日的目的。安息日原本并非重担而是 一件快乐的事。它是一个崇拜、放松与恢復的日子;是欢乐的日子;是促成别人快乐的日子。安息日是上帝赐给人类的礼物;而拉比已将它转成为一个负担。

 圣经上说安息日为「可喜乐的」(赛 58:13);并且要「守为圣日」(出 20:8)。你对「喜乐」和「圣日」有甚么看法?这两个概念之间,为何应该没有任何牴触呢?我们如何使这两者都成为我们安息日经歷的一部分呢?

 

 

星期一/4月 11

一只手枯干的人

 

阅读可 3:1-6。你认为领袖们为何要杀害耶稣呢?是因为祂在安息日治病吗?或是有其他他们更关切的议题呢?参阅约 11:48;徒 17: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甚至在安息日,一个敬拜、默想天上之事的日子,耶稣的敌人仍然不放过祂。他们并没有打开心门接受上帝透过读经、祈祷和团契要赐给他们的福气,反而定睛在耶稣身上,等待机会找到把柄去控告他。他们想要证明祂是安息日的破坏者,但是他们反倒是在心中破坏了安息日。

  马可说耶稣是因为他们刚硬而悲伤。然而,他们刚硬并非由于他们坚定如何守安息日,而是由于他们对耶稣的态度。祂威胁到他们的权力;祂威胁到他们的宗教,以 及他们对百姓的政治影响力。这是他们如此恨他的原因。当然,他们不能公开承认这一点,于是他们必须找一些藉口,找任何可能的藉口,以便指控祂,并削弱祂的 权势。他们害怕失去影响力,使他们失去判断力,以致于他们并未因着上帝用神蹟彰显出的大能而欢喜,反而控告基督破坏了安息日。

 阅读可 3:4。他们对耶稣所提出的疑问为何不作回应?他们不是早该有答案吗?他们的沉默显示出他们真正的动机是甚么呢?

 

我们人类有一个惊人的能力,以藉口、敬虔或神圣来掩饰我们真正的动机。令人惊吓的是,我们不但在别人面前掩饰,更在自己面前掩饰。我们如何才能确定我们的所做所为,其宗教动机是纯正的,或者我们会以我们自己的方式,做出和法利赛人所为相同的事呢?

 

 

星期二/4月 12

十二门徒(可 3:7-19

 

本课记下耶稣传道生涯的重要里程碑。先前,祂曾唿召不同的个人来跟随祂;也就是做祂的门徒。当祂名声传开,当祂走遍加利利时,跟随祂的人群日增。这时正是祂从这许多人当中选一些人来做特别事工的时候。

3:7-14简短却活泼地描述此时耶稣在加利利的行动力。这些经文对基督受拥护的情况有甚么描述?这个答案如何解释祂在那个节骨眼上决定选召人与祂同工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耶稣声望如日中天时,祂就退隐到山上。路加附上一个重要的细节──祂整夜祷告上帝(路 6:12)。耶稣面对一个重要的决定,并依照往例寻求上帝的指引。

耶稣选十二人作门徒,有那两个目的?可 3:13-19还有甚么更大的目的?(见可 16:15;太 10:5-15

 「门徒」这个字的意思是「被差遣的人」。耶稣所唿召的十二人,会被差遣去传道和赶鬼。也就是说,他们在祂还在世上时,扩展祂的传道工作;等到祂回到天父那里之后,他们将继续祂的事工。但是在受差遣之前,他们要和祂同在──观摩祂的方法,并且在品德方面变得和祂相似。

  当我们观看这十二位门徒时,我们看见各种背景和人格,有强壮的有软弱的。有些人是渔夫,有一位税吏,还有一位狂热分子──强烈的国家主义派别,这个派别有时会诉诸暴力。西门彼得鲁莽又冲动,他该学习的还很多。雅各和约翰脾气激烈。还有个犹大,他后来还出卖了耶稣。

 在以色列有许多其他人是有学问的,能言善道的、博学的、富有的,他们似乎可以为这个新运动组成一个更好的核心。然而耶稣却选了这群人?这里有甚么教训与下列三项有关? ( )论断别人的外在特质 ( )论断别人的灵性潜能 ( )论断传道人应该具备的重要特性。

 

 

星期三/4月 13

耶稣和别西卜(可 3:22-30

 

耶稣行的神蹟太多也太神奇了,叫人难以否认它。一个超人的力量在祂身上作工,但是那些跟踪祂,设法找出控告祂的理由之密探,却拒绝承认祂是上帝之子这件明显的事件。相反地,他们强辩说耶稣是被魔鬼,别西卜所附。

  有人批评耶稣是被魔鬼所附,耶稣对这样的批评如何回应?可 3:22-27

藉着简明又有力的回答,耶稣粉碎了律法师们的控告。耶稣的事工摧毁了撒但的国度:祂赶出魔鬼,医治生病的人,并且让男人女人免受罪恶及坏习惯锁鍊的捆绑。这和撒但行事的作风是相反的。如果耶稣和魔鬼结盟,祂就去做撒但的事工,建造撒但的国度,而不是去破坏它了。

为何耶稣对这个指控做出回应之后,就说有一种罪永不得赦免呢?他们对祂所说的甚么话语和态度,竟引出这么强烈的警告呢?他们如何藉由他们的态度做出祂所警告的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些听到耶稣这个警告的法利赛人,连他们也不相信自己控告耶稣的话。在那些权贵 们中,没有一个不觉得受救主吸引的。他们心中都已听见圣灵的声音,宣称基督是以色列的受膏者,并力劝他们作主的门徒。在主的圣容之前,他们也曾觉察自己的 污秽不洁,也曾渴望他们自己所不能造就的公义。但在拒绝了基督之后,再接受祂为弥赛亚,未免太难堪了。他们既踏上不信的路,高傲的心就不容许他们承认自己 的错误。」怀爱伦着,《歷代愿望》 324页。

 就此而论,我们如何来了解这不可赦之罪呢?对那些认为自己曾经犯下这个罪的人,你要对他说甚么话?他们自认有罪的这件事,如何足以证明他们并未犯下那样的罪呢?

 

 

星期四/4月 14

耶稣的母亲和弟兄(可 3:31-34

 

 耶稣在地上传道时,祂并未接受祂家人的支持。受喜爱的门徒约翰明白地告诉我们:「连祂的弟兄都不相信他。」(约 7:5)祂的母亲,马利亚,将祂出生及孩童时期有关连的事都存在心里(路 2:19 51),但是她不能了解耶稣身为弥赛亚的使命就要应验了。

 耶稣被群众所围绕,因此祂几乎没有时间吃东西,因此他的家人决定做甚么事呢?(可 3:20 21

 新国际版英文圣经,将可 3:21译 为:「当祂的家人听见此事,就去照料他,因为他们说:『祂疯了。』」或许他们对耶稣所交往的那种人感到侷促不安。或许批评祂和魔鬼结盟的指控使他们感到困 扰。或许最令他们烦恼的是祂被宗教领袖们拒绝,而他们原本期待这些宗教领袖会拥戴祂作以色列的拯救者,救他们脱离可恨的罗马人。

 当有人告诉耶稣说,马利亚和祂的弟兄站在房子外面找祂时,耶稣回应了一段话。请对耶稣的反应加以分析。耶稣不在乎祂在地上的家人吗?祂说,谁是我的母亲,谁是我的弟兄时,祂所述说的重点是甚么?可 3:31-34,参阅申 30:20,太 7:21;约 15:14,约壹 5:3

 马可在其他地方提到耶稣弟兄的名字──雅各、约西、犹大、西门。他告诉我们耶稣也有姊妹(可 6:3)。在这件事上都没有提到马利亚的丈夫,约瑟,这是有含意的。在此处及别处,耶稣的弟兄把耶稣当弟弟看待,告诉祂该做甚么,又想要照料祂。这表示约瑟曾经结过婚,并且当他和马利亚结婚时,是一位鳏夫。耶稣传道时,就没有提过他;也许在这之前他已过世。

 耶稣復活之后,耶稣的家人从不同的观点来看祂。在五旬节祂的兄弟被人提及是在信徒当中(徒 1:14),而保罗则称主的兄弟雅各为使徒(加 1:19)。

 如果你认识某人(或许你本身也面临相同的问题),正在和家人苦战,因他们不了解或不看重这人的復临信仰,那么,你能给他们何种协助呢?今日学课如何带给我们鼓励呢?

 

 

星期五/4月 15

 

进修资料:

 探讨耶稣七个安息日神蹟,注意祂施行这七个神蹟的理由,祂想要教导的是甚么教训,以及祂的敌人做出甚么反应。参阅可 1:21-28;可 1:29-31;可 3:1-6;路 13:10-17;路 14:1-4;约 5:1-15;约 9:1-41。阅读怀爱伦所着《歷代愿望》。中的「安息日」 280-289页,「设立十二使徒」 290-298页,以及「谁是我的弟兄」 323-330页。

 

讨论问题:

1.假如有一些新加入的復临信徒来问你有关守安息日的原则,你要怎么说?为何?请在班上讨论你们各种不同的提议。

2. 我们守安息日有两种心态: ( )我们守安息日,只是因为那只是上帝的命令; ( )我们守安息日是因为我们爱耶稣,并且想要跟随祂。这两种心态会造成会甚么差别呢?

3.与某位具有法利赛人心 态的人同工,为何会这么辛苦呢?也就是说,是谁破坏圣灵在他心中动工呢?你可能採取甚么不相同的方法试图帮助那人呢?对那位已经犯了永不得赦免的罪的人而 言,一切都太晚了吗?他懊悔也没有用吗?或者他犯了那罪,这个事实表示他即使懊悔也太迟了吗?请在班上讨论这个问题?

 

总结:耶稣是安息日的主,并且祂藉着祂在安息日所做的事,来显明祂的权柄。这正可证明人心的刚硬有多么可怕,而这些领袖应该早就明白,却自绝于这位他们宣称要尽心尽力服事的主。对那些自认正在服事主的人而言,可以在此处得到甚么教训呢?

[NextPage]

第四课 4月16日至4月22日

沿着加利利海边

 

本週经文:可 4:1-5:43

存心节:「他们就大大的惧怕,彼此说,这到底是谁,连风和海也听从祂了。」(可 4:41

 

加利利人。虽然耶稣在拿撒勒成长,那是在高地的一座小城,但是祂却以迦百农为祂传道的根据地(见可 2:1)。迦百农位于加利利海(湖)的北端,是个渔业中心。当耶稣从祂频繁的旅行回家时,祂就是回到迦百农。

  加利利海是以色列北部主要的景色。它的形状像一个巨大的心脏,由南到北长达十三英里,最宽的地方大约是八英里。微绿带蓝的淡水湖中充满了鱼;湖水有些地方深达 130-148英尺。因为它的表面低于海平面 700英尺,所以湖的四周气候属于亚热带。

 在本週学课中,这里就是耶稣所在的位置。每一天的学课中,祂不是在湖上,就是在湖的这一边或是在另外一边。

  本课综览:在撒种的比喻中,耶稣教导甚么功课呢?为何耶稣用种子来比喻祂永远的国度呢?我们可以从海的风暴中学到甚么功课呢?从医治被污鬼附着的人,以及从祂几乎同时医治两名妇女,我们可以学到甚么?耶稣推翻了甚么传统,为甚么?

*研读本週学课,为四月廿三日安息日做准备。

 

 

星期日/4月 17

撒种的比喻(可 4:1-20

 

 在马可福音中,这是罕见的一处,马可腾出空间记载耶稣的教导。在其他地方,他所呈现出来的耶稣,是一位行动派的「人」,并未暂停一下来陈述祂教导的详细内容。

 耶稣的比喻很有名,连未信的人也知道。这些比喻是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的,虽然用字 和概念都简单,却教导我们深奥的真理。耶稣是一切智慧的深头,却不曾企图用知识使他们印象深刻,或用聪明的手法使他们赞叹,而是用使人心平气和、生活中平 凡的故事来呈现真理。其他福音书作者记载更多耶稣的比喻,而且通常他们都有一个令人惊讶的结局──首先的成为末后的,末后的成为首先的。但是可 4章却未呈现出这个特性。

  研究耶稣撒种的比喻,以及祂为门徒所提出的解释(可 4:3-20)。这个比喻是有关播种者的比喻,或是有关不同种类土壤的比喻?祂在这里所谈论的是甚么?

 以下陈述所代表的是谁?

  路旁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头地上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荆棘里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土里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注意,撒种者在每个例子中都是相同的,而种子也是相同,上帝邀请人出去邀请所有人接受祂的拯救,成为祂国度的公民。然而,上帝绝不强迫。祂给每一个人机会去拒绝祂及祂恩典的赐予。

  这个比喻也明显指出跟随耶稣不单单是做一个决定。有些基督徒喜欢讲述他们接受耶稣得到救赎的那一日,但是基督徒生活不是一日就完成的。在这世上,基督徒生 活是一个争战和一个旅程;上帝唿召我们要在祂的恩典和组织中成长。正如耶稣在这个比喻中所做的解释一样,有些人起步很好,却未走完全程,就像种子发芽,却 未结果。

  想一想你所认识的人当中有谁符合这几个类型。就你所知,甚么决定性因素,使他们成为那一种类型的人呢?从每一个例子中,你学到甚么因素对信仰有帮助,甚么因素会损害信仰呢?把你的答案带来教室,并做好准备去进行讨论。

 

 

星期一/4月 18

国度如同种子(可 4:21-34

 

在两则简短又动人的比喻中,耶稣把上帝的国度比喻成种子。它和骄傲又雄心万丈的人 类力图建立的帝国,有何等大的对比。他们把残暴的武力、强大的军队、马与战车,或今日的坦克战车、火箭和战斗机当作他们的象徵。有一位政治领袖说过,唯一 有价值的权力,是那从枪管而来的权力。但是上帝的儿子降世,宣佈上帝的国度就要来临,而且祂将上帝的国比喻为种子。那是甚么意思?

  这些比喻显示种子具有甚么特性?

 种子渐长之比喻(可 4:26-29

  芥菜种的比喻(可 4:30-32

  种子很小。但是它里头会释出一种能量,并带来生命和成长。宏伟的树──橡树和红杉──可以向天延伸,使我们觉得自己好渺小。但是它们全都由一个种子起始。

 神圣罗马帝国的国王查理曼大帝,不肯向任何人 ?躬。 据说,当教皇要将皇冠放置在他头上时,查理曼大帝夺下皇冠,并且自己戴上皇冠。然而,这位统治者在世时强大又可敬畏,最后也老了。临死之时,他指示当如何 处理他的遗体:他要穿上王袍,头上要戴着皇冠,手上拿着权杖,坐在他的宝座上。接着坟墓要封得牢固,不会被打破。即使死了,他还要永远统治!

 他的僕人照他的指示去做,并且把坟墓封起来。许多年过去了,风吹雨淋在查理曼大帝的坟墓上。有一天风吹来一粒小种子,它卡在一个裂缝上。下雨之后,种子便发芽。它找到一小块土,便 ?了根。这树根把裂缝张开来,接着风带来更多的泥土,因此树愈长愈大。它一直长大,直到有一天坟墓裂开了,露出了倒在满是尘土之王座上的骸骨,长袍腐坏了,皇冠掉在地上,权杖也落在尘土当中。强大的查理曼大帝的计画,被一粒种子的力量所击垮了。

 有甚么实际步骤可以帮助你将你的注意力放在上帝永远的国度上,而不是放在那总会以尘土和死亡为终点的世上短暂事物上呢?以下这些经文如何带给我们帮助呢?太 6:19;林后 4:18;腓 4:8

 

 

星期二/4月 19

水的恐怖(可 4:35-41

 

路易士( C. S. Lewis) 写到他妻子过世这件事,在他对上帝的信心上带来何等大的张力。「你从不明白你对某件事的信心有多大,直到它变成一件攸关生死的大事。当你只是用绳子来绑一 个盒子时,你很容易说,你相信这条绳子很坚固耐用。但是当你必须靠那根绳子愈越过一个断崖时,你才第一次发现你对它有多么信靠呢?」路易士着,《一个亲眼 目击的悲痛》 22 23页。

 将路易士的话放在心里,再阅读可 4:35-41。门徒们如何将他所表达的原则表现出来呢?你认为耶稣为何那样回答他们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如何看出这一幕是耶稣兼具人性和神性的有力例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节中,门徒问了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正是无数基督徒在危难时所询问的。当然,我们凭信心知道它的答案。当然,祂眷顾我们。那是十字架的目的所在,要拯救我们,我们就不至于灭亡(约 3:16;10:10;彼后 3:9)。不过,有谁处在相同的处境下,船上满了水,就要下沉时,不唿叫:「上帝,你不顾吗?」

  上次你发现自己的处境和门徒一样,是甚么时候?发生了甚么事?耶稣曾否问你,你还没有信心吗?你学到了甚么功课,在下回遇到类似情况时,你可以得到帮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星期三/4月 20

两千头死猪(可 5:1-20

 

虔诚又仔细地阅读经文中的故事。如果你能从这个故事汲取一个实用的教训,那是甚么教训呢?(记得,只要着重一点就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从很多方法来切入。

  如果你着重在耶稣赶鬼的大能上,从上帝这个大能,你可以得到甚么教训,帮助你克服习惯性的罪呢?

 或许你的重点是魔鬼的真实性以及他们辖制人的能力上。你可以从这里了解大斗争,以及学到我们必须如何完全仰望耶稣呢?

 或许你的重点是这些看守猪的人对发生在猪群上的事之反应上。你可以得知,世上的思虑如何进来,使我们看不见上帝真正的本性和品德呢?

 或许你着重在这人对耶稣在他身上所行的事之反应上。你可以从这里学到我们应该如何回应基督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呢?

 或许你的重点是在于这人恳求和耶稣同在之后,耶稣告诉他去做的事上。我们可以从这里学到何事,可以激励我们去向别人作见证呢?

 不管你所强调的重点是甚么(或许是另外一个),不论你学到甚么实用的功课,你翻阅圣经,看看你能不能找到另外一个故事,或是其他经文,可以支持你的立场。把你的看法带到教室,与其他人分享。

 

 

星期四/4月 21

一位死去的女孩和一位生病的妇人

 

耶稣渡到湖的那边,或许就在迦百农,祂将再度以戏剧化的方式展现祂的大能。祂的生命给种子带来生命,在种子里,能力默默地又神奇地起作用。祂的大能命令风浪止息,又平静了疯狂之人不安的心灵。现在祂的大能将要驱走长期的慢性疾病,又要使一位年轻女孩从死里復活。

 阅读可 5:21-43。在这两个神蹟之间,你找到了甚么连结呢?它如何显出耶稣对所有人类的关心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里有两位女性,一位是在成为妇女的初期,另一位则在妇女阶段的末期。一位已经 出血了十二年,另一位则刚刚满十二岁。两个人都是社会上被视为无足轻重的人:一位因为患了血漏,在礼俗上是不洁净的,并且会污秽任何接触她的人(因此,根 据利未人的律法,她因为摸了耶稣,使耶稣变成不洁净的)。另外一位只是个女孩子,也是没有社会地位的人。现在她死了,而且触摸尸体也会带来不洁。但是耶稣 把被误用的古代律法搁置在一旁,就拉着她的手,使她復活。

  当然,耶稣做了很多这样的事,也就是把那被误用的,以及被错误解释的律法和规定搁在一旁,因为它们不但没有增进信心,反而会阻碍信心。参阅可 7:13。祂在安息日治病,当然也是其中一例。至于祂将兑换银钱之人赶出圣殿,因他们一直利用圣殿来做买卖,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祂指责「各耳板」的习俗(可 7:11),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或者祂对洗手或食物的谈话又是甚么意思呢?事实上,其中很多事情都有圣经的根源;只是因为人的误用,而变得腐败了,其真义被人的想法和传统所掩盖了。

 在你的文化中,或甚至在我们信仰中有些解释,可能为了更大的好处而被违犯了呢?换句话说,有些常被视为不可违抗的惯例或信仰,在某种情况下,却被违抗了呢?如果是这样,那是否表示,那些惯例根本不应该存在呢?我们怎么知道何者应该保留,何者却应该废除呢?(可 5:21-4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星期五/4月 22

进修资料:

 阅读《歷代愿望》 337-351页的「住了罢,静了罢」和「信心的抚摸」;《天路》 10-46页,「撒种的比喻」和「先发苗,后长穗」。

 

讨论问题:

1.请班上某一位从事园艺工作的人详细解释好土使种子长成好植物的原则。从这些细节中,你能学到甚么灵性上的功课呢?

2. 在新约中,魔鬼的存在是显而易见的。然而,有人以为,这些只是心理疾病的表现,而圣经作者对它并不了解。对于这样的指控,你要如何回应呢?为何我们作为子民,了解魔鬼的存在和能力是很重要的呢?

3.在可 5:36,耶稣说:「不要怕,只要信。」虽然祂是在一个特定的情况下说这句话,但是他的意思是指甚么呢?这句话对一个正面临恐怖危机的人。有何意义呢?为何我们不应该害怕呢?而且我们应该相信甚么呢?

4.全班讨论甚么是不可违抗的惯例,并非只是传统而已呢?不管传统有多么神圣,它们也有可能敌对真理吗?

 

总结:当耶稣平静风和海时,门徒们就唿叫道,这到底是谁……? 惊讶与敬畏的唿声适用于本週学课的每一部分。祂的国度降临时并没有喇叭高鸣,也没有奢侈的排场,只是静悄悄的,像正在成长的种子,这一位到底是谁呢?连魔 鬼都认识祂,而且在祂面前跪拜,这一位究竟是谁呢?祂的能力从祂外衣缝边流出来医治了一位妇女的病痛,这一位到底是谁呢?祂拉起一位死去女孩子的手,叫她 復生,这位究竟是谁呢?

 这一位就是耶稣,祂颠覆了全世界的期待。这一位就是耶稣,祂是一位超凡的「人」。这一位就是耶稣,祂是永生上帝的儿子。

[NextPage]

第五课  4月23日至4月29日

在加利利的对立

 

本週学课之经文:可 6:1-7:23

存心节:「因为他们都看见了祂,且甚惊慌。耶稣连忙对他们说,你们放心。是我,不要怕。」(可 6:50

 

 

安息日下午/4月 23

黑暗中的亮光。「末后却使这沿海的路、约但河外、外邦人的加利利地,得着荣耀。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见了大光。住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们。」(赛 9:1 2)耶稣使预言应验了。祂来到被罪、疾病、无知和贫穷破碎的百姓当中,祂带来拯救、医治和新的生命。

  耶稣在加利利吸引了一大群跟随者。有一段时间,祂成为轰动的人物,但是风暴乌云正在集结。的确,当耶稣餵饱五千人时,这个运动就达到一个关键点。当百姓蜂 拥而至,想要立祂为王时,热情正扩大渐强,耶稣却一口回绝了他们。在失望之余,很多人就离去了。而且,无情的预兆正等着耶稣。马可提醒我们那临到施洗约翰 身上的命运,而约翰也曾经一度广受爱戴。

  本课综览:为何耶稣在拿撒勒被人拒绝呢?希律和彼拉多的行为有甚么相似之处?为何这么多人开始离开耶稣呢?耶稣对祂那个时代很多的宗教传统为何如此严厉呢?

  *研读本週学课,为四月卅日安息日做准备。

 

 

星期日/4月 24

在拿撒勒的对立(可 6:1-5;也见路 4:16-30

 

耶稣和祂的神蹟已传遍了加利利,所以拿撒勒人一定也听到了祂所做的事。拿撒勒在当 时只不过是个小村庄,或许只有五百至六百人,他们当中人变得很有名,必然会在当地居民中广为谈论。路加记载,耶稣对他们说,你们必引这俗语向我说:「医 生,你医治自己罢。我们听见你在迦百农所行的事,也当行在你自己家乡里。」(路 4:23

 仔细阅读可 6:3。众人说些甚么呢?他们为何这样说呢?你认为他们为何如此反应呢?就某个层次而言,他们没有理由持怀疑态度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何他们如此冒犯祂呢?见路 4:16-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澳大利亚人有一个生动的说法,用来描写与耶稣家乡的人同类的反应。他们称它为「高罂粟併发症」。在罂粟园中,当某棵长得比其他棵更高时,人们就试图将它砍下。他们不要某人看起来或感觉起来比其他人更好。同样的概念也可在北欧的语词 Jante Law(强特律)中发现到。它表达出对位居领导地位的人的一种态度:不要以为你有甚么特别。你并没有比我们好。我们把你放在那个位置上,因此,我们照样能轻易地移动你。

「耶稣就在那里不得行甚么异能,不过按手在几个病人身上,治好他们。祂也诧异他们不信。可 6:5拿撒勒人认为他们非常认识耶稣:他们曾经看着他成长,认识他的兄弟姊妹。对他们而言,祂只是他们当中的一位,没有甚么特别。他们认为他们认识祂,其实并没有。

  你曾经以何种方式对上帝判断错误呢?我们罪人为何那么容易做出那样的事呢?你能从那些错误中学到甚么功课呢?

 

 

星期一/4月 25

约翰之死(可 6:14-22

 

  马可纪录耶稣差遣十二个门徒出去(可 6:7-13)之后,马可附加一个详细的记录,提及施洗约翰被斩的经过。马可福音描述耶稣是有行动力的「人」,而在此处,马可却从这个轨道转移。马可在他的福音书开始之处,简述施洗约翰是上帝兴起的使者,为要宣佈弥赛亚的降临(可 1:2-8),然而从此他不再提及约翰,直到此处才再提起约翰。耶稣差遣十二个门徒之前,约翰早已被谋杀了,而希律王推断耶稣所做的神蹟,事实上是那从死里復活的约翰所做的。这个邪恶统治者对上帝僕人之死,显然良心受到了煎熬。

将希律在此的行为与彼拉多审理耶稣时的行为做个对比。见太 27:11-30;可 15:2-20;路 23:2-25;约 18:28-38 19:1-16

 在两种情况下,罪恶感扮演了甚么角色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们对判决犯人死刑都有甚么感受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两例中,妻子都扮演了甚么角色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上君王的权力在这两例中都扮演了甚么角色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个男人都如何被他人所操纵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约翰被杀害的消息及围绕着它的可耻事件一定令耶稣觉得扎心。祂不但为失去这位表兄及同工而悲伤,况且约翰的结局也是祂自己结局的预兆。摆在耶稣面前的,不是刽子手的刀箭而是十字架。

 在观看彼拉多和希律所表现的一些特性时,你可以在你自己身上看见相同的东西吗?如果是这样,你可以做怎样的改变呢?你可以怎样保护你自己免于被这些弱点所毁灭呢?

 

 

星期二/4月 26

转弯处(可 6:33-46

 

  阅读马可所载给五千人吃饱的事。同时查考约 6:1-15相似的记载。特别注意 14 15节。你发现甚么另外的亮光呢?为何耶稣不要他们立祂为王?(见约 3:14;7:8;18:36)毕竟,耶稣不就是君王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约翰告诉我们,耶稣拒绝被立为王的后果:「从此祂门徒中多有退去的,不再和祂同行。」(约 6:66)换句话说,百姓变得沮丧;他们的盼望与期望破碎了;他们对此人的先入之见无法兑现。因此,他们转离了祂。

  详述你因为期望落空而转离一个人、一个组织的情形。是你的期望错了吗?或甚至是不实际呢?你应该先三思而行吗?从这个经验你学到甚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们热衷于领人归主时,我们是否让人对成为基督徒有错误的期待呢?我们应该向人 保证,只要他们接受耶稣并加入我们的教会,他们会突然快乐、满足、健康、又成功吗?我们的确有奇妙的圣经应许,但是这些必须依状况而论,而且往往必须和其 他的经文配套,好让我们知道基督徒生活有时也有难处,其中有试鍊、引诱和痛苦。(见徒 14:22;彼前 4:12 13

  你对成为基督徒,基督的跟随者,甚至一位復临信徒,有甚么错误期待呢?你如何跨越过去呢?对某个人因为对教会或对上帝有错误的期待而挣扎时,你会给他甚么劝告呢?

 

 

星期三/4月 27

耶稣行在水面上(可 6:45-56

 

  思索昨日学课所描述的事件,你认为耶稣为何选择那特别时刻来行如此一件不可思议的神蹟──行在水面上呢?它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打开心门要接受信仰,上帝将如何赐给我们所必须具备的,以便使我们对上帝有信心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耶稣行在水面上并上了船,门徒心中十分惊奇。希腊语动词的意思是他们极其惊奇。根据马可福音,因为他们不明白那分饼的事,心里还是愚顽。即使行这么奇妙的神蹟之后,他们仍然没有信心。

 回顾马可福音前面六章的事件,一直到祂行在水面上这件事。耶稣施行了甚么神蹟, 而且为何它们应该使祂的门徒全然相信祂呢?同时,发生了甚么事使他们对祂的身分产生怀疑呢?从这里我们可以学习信心是甚么,我们如何得到信心,我们如何保 持信心,以及我们可能如何丧失信心等功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为有罪的人,我们的天性偏向邪恶、偏向自私、偏向罪恶;因此,我们并非天生朝着 一位良善、无私、无罪的上帝。不管上帝为我们做了甚么事,不管我们看到的十字架有多么伟大,不管祂为我们行了甚么神蹟,如果我们不保守我们的灵魂,如果我 们不培养我们的信心、操练信心,并且凭信心而生活,那么,我们的心就会变刚硬。我们天生的轨道是向下的,朝向世界的、朝向自我、罪恶和死亡。唯有每日凭信 心抓住上帝的手,我们才能停止向下沉沦。

  回顾你自己与上帝同行的日子。你最初是如何信主的?从那时起,上帝曾经为你做了甚么事?思念这些事,并祈求圣灵除去你因为不解而产生的一切怀疑。

 

 

星期四/4月 28

与法利赛人的对质(可 7:1-23

 

仔细又虔诚地阅读以上经文。如果要你把这段经文的主要信息用一句话来做总结,你要写甚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些经文中,你认为那一节经文抓住了耶稣所说的话之精髓呢?你为何会选这一节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往往宗教批评家声称宗教是人所编造的,以便给某一阶层的人有权力去控制另一阶层的人。然而,这里有个讽刺,因这正是耶稣所论及的事。这些仪文被用来帮助祭司阶层的人巩固他们的权力和财富,以便掌控其他人。

  例如,上帝已经在利未记给我们有关污秽之事的指示,但是在几世纪中,却加入了多的规定。其结果就是排除更多的平民──生病的人、残废的人、衰弱的人、痲疯病人、以及那些在礼仪上不洁净的人──使他们不能到圣殿献祭,而让一小撮人独揽大权。

  令人颤慄的是耶稣花了很多时间,不是反对异教徒、怀疑论者、或是不可知论者,而是反对那些自以为在捍卫信仰的宗教人士。他们大发热心捍卫上帝的诫命,然而他们制订了传统和遗传,而废弃了他们原本想要保护的诫命。(见可 7:1-11

  世上最伟大的行事动机是为了爱上帝。同时,它也有可能是最危险的动机。为甚么会这样呢?为何那些相信自己是在为上帝行事的人,在为上帝行事之际要非常谨慎呢?

 

 

星期五/4月 29

进修资料:

 阅读怀爱伦所着《歷代愿望》 352-402页的「第一批传道人」,「你们来,……去歇一歇」,「你们给他们吃吧」,「湖上的一夜」,「加利利的危机」,「古人的遗传」。

 

讨论问题:

1. 在班上,请某些人叙述过去他们认为是在为上帝作工,现在他们相信他们做错了。他们做了甚么事?他们如何对待别人?现在他们有所领悟,他们可能有甚么不同的作法?他们学到甚么功课,可以帮助别人免于犯下相同的错误呢?

2. 7:20耶稣所论的污秽是甚么意思?耶稣在这里如何界定污秽?它和拉比所了解的污秽有怎样的差异?这个差异可以显明甚么原则呢?

3. 耶稣对人的遗传之谈论非常严厉。你认为祂反对传统吗?如果不是,祂为何说这么严厉的话呢?你的遗传(传统)是甚么呢?它们起源于何处?它们如何与上帝的诫命对立呢?你的遗传是否需要根据耶稣在可 7章所说的话加以查验呢?结果怎么样呢?

 

总结:在数月期间,耶稣在加利利大受拥戴,但是情况就要改变了。首先,我们看见祂 被祂自己本家的人拒绝,接着又被群众所弃绝。我们看见耶稣以祂最强烈的语气来责备宗教体制。祂说的话直截了当,并不拐弯抹角:这些领袖对他们的严格戒律引 以为傲,他们才是真正破坏法律的人;他们是道地的伪君子。

耶稣的确正迈向十字架。

[NextPage]

第六课  4月30日至5月6日

预告耶稣受难

 

存心节:「于是叫众人和门徒来,对他们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可 8:34

本週学课之经文:可 7:24-9:13

 

安息日下午/4月 30

 出生是为了就死。即使歷代以来,有众多争论围绕在拿撒勒人耶稣身上,但是信徒与 怀疑者都同意这一个事实:祂死在罗马的十字架上。但基督徒绝不弃绝十字架。他们不以它为耻辱。更确切地说,他们的态度和使徒保罗一样:「但我断不以别的夸 口,只夸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因这十字架,就我而论,世界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论,我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加 6:14

 对保罗和其他他信徒而言,十字架的意义不只是「审判不公」而已。它是上帝计画拯救世界大工的一部分。十字架是必要的,是不可或缺的。耶稣的确是为了就死而出生的。祂的一生提供了有力的见证和榜样,那就是祂的死──并且唯独祂的死──将永远解决罪恶和邪恶的问题。

 本课综览:耶稣为何对叙利非尼族的妇人说话?耶稣如何除去祂门徒的偏见呢?有关耶稣的身分,耶稣留给我们多少种选择呢?背起十字架是甚么意思?

 

 

星期日/5月 1

狗吃碎渣儿

耶稣前往叙利非尼基的旅程,是耶稣传道生涯中最长的旅程之一,祂来到北方最远的点。即使在这远离迦百农和加利利的地方,耶稣来临的消息也隐瞒不住。有关耶稣的传言已达到这个地区,使得这位未载姓名的外邦妇人盼望祂能够帮助她那被鬼附的女儿。

  研读叙利非尼基妇人的事件(可 7:24-30)。并与马太福音中相同的记载做一比较(太 15:21-28)。耶稣为何要对她说话呢?从那里可以看出妇女不了解耶稣所说的话是一种责备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虽然耶稣有关狗的谈话似乎在侮辱她,这位妇人必定已从祂的态度和声调中看出一些 端倪,使她了解祂并非要称她为狗,祂只是照犹太人典型的回应方式,以便教导祂的门徒一个功课。的确,这整个记载中最悲哀的部分正如马太福音所记述的,是门 徒的态度。他们原是应该鼓励她,原是应该渴望人人从耶稣获益,他们所作所为却违逆上帝的旨意。他们的偏见和他们对上帝、真理和信仰先入为主的观念与上帝、 真理和信仰对立。因此,耶稣对妇人说的话,可能是为了祂的门徒,超过为了这名妇人。

  仅管有这么多因素不利于这名妇人,有这么多理由叫她没有指望,耶稣却对她说:「妇人,你的信心是大的。」(太 15:28)。当我们看这名妇人时,我们可以看出很多的伟大的信心要素,即使有很多因素都不利于她。是甚么因素对她不利呢?她仍然表现出甚么信心要素呢?最重要的是,当我们面对很多令人沮丧的事情时,我们自己如何在我们的生活中表现出这些信心要素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星期一/5月 2

耶稣给四千人吃饱(可 8:1-22

 

  不久前,耶稣在加利利餵饱五千人。现在祂在加利利海东方的低加波利境内行了相同的神蹟。请注意门徒们的态度。他们虽然在几个月前曾经看过耶稣餵饱五千人,他们仍然再度质疑祂处理这情况的能力。

 「门徒这次又表现他们的不信。在伯赛大他们曾看见自己所有的一点儿食物,经过基 督的祝福,就能够供给众人吃饱。但这时候他们并没有把所有的食物拿出来,没有信赖祂能为飢饿的人使食物增多。在伯赛大吃饱的是犹太人;现在这些都是异邦 人、异教徒。犹太人的民族偏见,依然存在门徒的心里。」怀爱伦着,《歷代愿望》 409-410页。

 对门徒而言,令他们惊异的事并不是耶稣可以供应面包,而是祂会为外邦人做这件事。他们的反应(如昨日学课所见)教导我们,偏见如何消除福音对我们的影响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或许基督徒教史上最大的悲剧之一是那些称耶稣为主的人所表现的、对种族的心胸褊 狭。偏见的邪恶有其吓人的证据,甚至连常常上教堂的人,仍然固守种族主义、部落意识、狂热的国家主义和偏执的立场。更糟的是,世人试图用圣经来认可这些态 度,因而大大地损伤了基督徒所做的见证。它是歷史上悲剧性的讽刺,世人居然藉着这本定意除去偏见的书,来提倡偏见。

 以下列出的经文论及偏执与偏见。用这些经文,及其他你想得到的经文,写一段话,以说明你所相信,圣经对此主题的基本信息。你或你教会的作法与圣经的说法相符吗?有需要做甚么改变吗?创 18:18;赛 56:7;可 11:17;路 6:27;徒 10:28 17:26;林后 5:19;西 3:11;约壹 2:2;启 14: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星期二/5月 3

世界上最大的疑问

 

耶稣和门徒出去,往该撒利亚腓立比的村庄去。在路上问门徒说:「人说我是谁?」

 他们说:「有人说是施洗的约翰;有人说是以利亚;又有人说是先知里的一位。」

  又问他们说:「你们说我是谁?」

  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

  耶稣就禁戒他们,不要告诉人。(可 8:27-30

  为何耶稣所问:「你们说我是谁?」(可 8:29)是这个世上最重要的问题呢?对这个问题提出以下三种答案的人,在逻辑上犯了甚么错误? ( )耶稣只是一位好人; ( )耶稣只是一位极好的教师; ( )耶稣只是世上最伟大的人。见太 18:20;26:64;约 8:58;10:30;11:25 26;14:6

 

 请注意路易士如何论及这类的答案:

 「我在这里试着阻止人说这么愚昧的话。世人常这样论及祂:『我可接受耶稣是一位伟大的道德教师,但是我不接受祂宣称自己为上帝。』我们不可这样说。一个凡人若说出耶稣说过的那些话,他就不是一位伟大的道德教师。他不是疯子──如同一个人说他是一个荷包蛋──就 是一个魔鬼。你必须做个选择。这个人是上帝的儿子,或是一个疯子,或是比这更糟。你可以把祂当作傻瓜而拒绝祂,你可以向祂吐唾液,把祂当作魔鬼杀害祂;或 者 可以跪在祂的脚步前,称祂为主、为上帝。但我们千万不要以莫需有施捨的态度,称祂为一位伟大的人类教师。祂并未如此向我们表明。」路易士着,《纯正的 基督教》 56

29节中的「你们」在原文中语气是加强的。其意义是:但是你们──你 们说我是谁呢?耶稣以这个方式来问这个问题,迫使门徒们说出自己个人的回答。每一个人永恆的命运都繫在他所提出的回答上;如果他们像彼得那样,承认耶稣是 弥赛亚,那么他们的生命就不同了。很多人对耶稣有很高的评价,甚至在某方面同意祂的神性,但是他们主张所有的宗教都一样。他们攻击那些主张耶稣是唯一拯救 的人。我们当如何帮助这样的人去面对这尖锐的问题。

 

 

星期三/5月 4日(可 8:31

耶稣的十字架和我们的十字架

 

耶稣被钉十字架之后,长久以来,基督、弥赛亚、受苦与死等观念,对我们的信仰都是重要的。然而想像你自己处在彼得和门徒的角色上,他们对弥赛亚要做的事,有全然不同的看法。彼得和门徒对耶稣必须受苦一事做何反应呢?(可 8:31-33)你认为,他们为何如此反应呢?他们的反应是不是有一些私人的,甚至是自私的理由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们激烈的反对,正表示那不只是理智上的问题,也不是他们不了解耶稣所说的话;而 是门徒不要耶稣受苦。那是因为作受苦弥赛亚的门徒,而不是作那毫不费力就能戏剧性得胜的弥赛亚之门徒,是违反他们本意的。它不会带来声誉光荣,并且违反自 然人的虚荣心。并且按照平常标准来判断,弥赛亚受苦以及就死似乎没有道理。况且,如果上帝的旨意是要弥赛亚受苦,弥赛亚的门徒也免不了要遭受相同的命运; 因此,自然人必望之却步。所以,从门徒对耶稣预言的反应中,他们比以前更清楚地显露出他们的真相,也就是未得救自然人的属世标准仍然掌管着他们的心智和意 志。『他们只体贴人的意思』( 33节)」 D. E. Nineham 着,《马 可福音》226

背十字架跟从耶稣是甚么意思?耶稣说我们当捨己、丧掉生命,这是甚么意思?我们大部分人都认为这样的说法相当令人不愉快。为甚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针对这一点,请阅加 2:19 20。如果你已经信奉基督,你如何经歷保罗在此所谈论的话呢?如果有人检视你的生活,依这个原则他们可以看见你所表现的甚么榜样呢?如果没有的话,它表明你与上帝同行的状况是如何呢?

(可 8:31-9:1

 

 

星期四/5月 5

改变容貌(可 9:2-13

 

阅读可 9:2-13及路 9:28-36的记载。在这不可思议的情景中有谁在其中呢?谁从中受益呢?为甚么?为何你相信这事是这么发生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奇妙的是天父的声音竟从天上对门徒们说话:「这是我的爱子,你们要听祂。」(可 9:7)虽然他们的确拥有很多理由来相信耶稣及祂的权柄,但是他们仍很难与祂谈论被弃绝与被杀的事,连彼得也怪耶稣谈起这事(可 8:32)。因此,从天上来的声音,不管它可能达成其他甚么目的,至少它促使门徒更多去倾听祂的话。

  阅读彼后 1:16-21,彼得后来对「改变容貌」一事之叙述。藉着谈论此事,他做了甚么提示呢?

 

 

无疑地,这个经歷对耶稣而言也是一个福气。耶稣以人的样式,再次确定天父的爱,使祂决意前往耶路撒冷,并在那里被杀害。天父三度用可听见的声音宣告耶稣基督的神性(可 1:11;9:7;约 12:28),而且每一次都成为耶稣传道生涯的转捩点,那时身为人的耶稣正要面临一个大考验。

不管我们是谁,或是我们处在与主同行的甚么阶段,我们都会面临挫折的时刻,或正要 面对一个考验。连耶稣,连上帝自己,都从一句鼓励的话语受益,这件事对我们而言有甚么意义呢?你曾经如何因某人所说鼓励的话而受益呢?如果你知道某人正经 歷艰困的事,思量一下你能说甚么话来帮助他们,如同天父的声音曾经帮助耶稣和门徒一般。

 

 

星期五/5月 6

进修资料:

阅读怀爱伦着,《歷代愿望》 403-431页的「消除种族的歧视」,「真的神蹟」,「十字架的阴影」,「祂变了容貌」。

 

讨论问题:

1.身分这个观念是强而有 力的。人类想要所有归属。不幸地,人有天然的倾向认为他的团体,包括种族的、国家的、宗教的(或者这些因素综合起来的)团体比其他人的团体更优越。这当然 会带来偏执,甚至带来莫名的偏见。较早期的耶稣门徒不能免于这种问题。无疑地,我们也免不了有这种问题。我们可以从耶稣学到甚么,使我们能改变这罪性呢? 这罪性除非加以制止,否则都会出现在我们所有人身上。

2.回头阅读星期二学课中 引自路易士所写有关耶稣身分的话。我们如何以相同的方式,用那逻辑为怀爱伦的先知职分辩护呢?她如何论到她自己呢?她声称在异象中看到甚么不可思议的事 呢?那么为何(再度使用路易士所採用的逻辑)论到她时,只说她是个良善的妇人,并没有先知的恩赐,乃是没有必要的施捨态度呢?我们要选择接受她是具有先知 恩赐的人,或是选择她是一个疯子、傻瓜,或是更糟呢?

总结:要相信弥赛亚将带领一个胜利的军旅,并带来自由和餵饱的肚腹,比相信弥赛亚 的道路是要前往髑髅地更为容易。耶稣并非大众所期待的那种弥赛亚。祂的标志是十字架,不是冠冕。而且祂是世人的弥赛亚,不只是犹太人的弥赛亚。门徒还有很 多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尚未学习的。当十字架的影子迫近时,耶稣耐性地要矫正他们的思想。

[NextPage]

第七课   5月7日至5月13日

教导门徒

 

本週经文:可 9: 35

存心节:「若有人愿意作首先的,他必作众人末后的,作众人的用人。」(可 9:35

 

安息日下午/5月 7

参差不齐的一伙人,有一份基督教杂志曾经提到一个顾问团队曾如何评估基督的门徒们:「西门彼得情绪不稳,并且会大发雷霆,安得烈完全没有领袖特质。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和约翰,看重个人利益而对公司缺乏忠诚度。多马表现的质疑态度使士气低落。」

 「我们觉得有责任告诉你,马太曾经被『耶路撒冷商业局』列入黑名单。亚勒腓的儿子和达太都非常依赖,他们二人在躁郁症量表上都得了高分。」

  「然而有个候选人具有很大的潜力。他是能力强,资源又丰富的人……我们建议犹大作你们的主管,以及最得力的助手。」《施洗的使者》 1984 9 27

 本课综览:甚么事物会造成我们灵性上的失败呢?门徒们如何表现出他们灵性上的过失呢?耶稣对谁婚有甚么说法呢?为何耶稣以那个方式对孩童呢?对于财富的潜在危险,耶稣做出甚么结论呢?

 *研读本週学课,为五月十四日安息日做预备。

 

 

星期日/5月 8

公开的失败(可 9:14-32

 

 彼得一定喜欢一直和耶稣、以利亚和摩西待在山上(可 9:5 )。他提议搭三座棚,一座为耶稣,一座为摩西,一座为以利亚。如果耶稣可在那荣耀之地待一段时间,那有多好啊!但是耶稣的使命唿唤祂离开山顶上和平、鼓励和属天的团契,而返回山谷。回到那困苦、有臭味的、迟钝、又贫困的人那里──那是祂工作的地方。

  从天上的荣耀来到堕落世界的痛苦当中,从高处掉落到人类腐败的深处。从与摩西和以利亚的亲睦转到一位绝望的人身上,这人的儿子被鬼附着,以致于不能说话,在地上翻滚,口中流沫。从天上的亮光急转至那曾经惨败的门徒们身上。

  阅读可 9:14-32。先前,他们不需要耶稣就可以制服污鬼(见可 6:12 13),但是现在他们却失败了。从经文我们发现他们失败的原因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门徒过去常常亲眼看见耶稣赶鬼医病。当耶稣差遣他们两个两个的出去,他们也能行相同的神蹟。但是正如谚语所云「亲暱生狎侮」。那由神的大能才能完成的奇妙大事,开始变成像家常便饭那般平凡。

 「他们与黑暗势力斗争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的不信,使他们不能与基督产生共鸣,又疏忽了那委託给他们的圣工……要 在这场斗争上成功,他们必须用一种完全不同的精神来工作。他们必须藉着热诚的祈祷、禁食,以及内心的谦虚,来坚固自己的信心。他们必须要自己虚心,让上帝 的灵和能力充满他们。惟有藉着信心向上帝诚恳、恆切的祈求,他们在与执政的、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属灵气的恶魔争战时,才能得到圣灵的援 助。这样的信心使他们完全依赖上帝,并把自己毫无保留地奉献给祂。」怀爱伦着,《歷代愿望》 436 437

  你的灵性生命在那方面失败了?你把那些失败归咎于甚么?你的属灵生命需要如何改变呢?从今日的学课和经文,你学到甚么原则可以帮助你改变呢?

 

 

星期一/5月9日

真正的伟大(可 9:33-50

  可 9:32非常有益,因为它洞察门徒们此刻的心态。现在他们的主子对他们说出真理的话语,然而那不是他们想要听的话,因此他们不想知道更多。实际上,当这个真理不是他们想要听的,他们就避开这个真理。我们如何以我们自己的方式做出相同的事呢?

这样的心态所造成灵性上的结果,如何在以下几节经文中看出来呢?从他们所说的话,如何看出他们与基督国度的真原则悖离甚远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今日的整段经文,把重点特别放在 33-37节及 42-50节。虽然耶稣在各段经文并未谈论相同的主题,但是祂的话语隐藏着对每一位基督徒极为重要的灵性主题。这个主题指向灵性问题的核心,而这个问题可从门徒彼此争论谁为大这件事上显露出来。那是甚么?它为何如此重要?你可以在圣经其他甚么经节中找到相同的看法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哲学上有一个派别称为「合乎道德的利己主义」,它的教导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寻求他自己的利益,不顾别人的利益,除非别人的利益对自己也有利。换句话说,人们应该只为自己着想。实际上,那个心态并不需要教导,因为它早已安装在我们的遗传基因中了。

  假如没有上帝,假如没有最后的审判和最后的交帐,你有甚么理由可以为「利己主义」辩护呢?基督徒为何不能接受这样的立场呢?

 

 

星期二/5月 10

离婚方面的改革

 

 阅读可 10:1-12。耶稣在此对离婚做出甚么结论呢?针对此痛苦的主题,祂为 今日的我们提出甚么信息呢?也请看太 19:1-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今日復临信徒当中,或许没有任何议题比离婚与再婚引发更多的争论了。耶稣的时代也是如此。犹太人只有旧约,但其中有段经文引起激辩。它就是申 24:1 2所说的:「人若娶妻以后,见他有甚么不合理的事,不喜悦他,就可以写休书交在他手中,打发他离开夫家。妇人离开夫家以后,可以去嫁别人。」耶稣时代有两个拉比学派──希列的门徒和夏迈的门徒,对「不合理的事」的意义起了争论,有些人相信它是指一些琐碎的事,例如煮一顿饭,而另外一些人则採用更精确严格的步骤。但是耶稣却明白指出,除非对婚姻不忠,否则不可离婚。

 注意耶稣在讨论中,如何从申命记转开,回到创世记的前几章,作为祂立论的圣经权威。祂从那些经节做出甚么结论呢?(祂不仅看重创世记在歷史上的精确性,也看重它的权威性。这事对我们有甚么教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马可告诉我们,门徒要耶稣针对他给法利赛人的回答做进一步的解释(可 10:10)。的确,耶稣对婚姻、姦淫、离婚的看法,与犹太社会流行的看法背道而驰,那时的犹太社会把丈夫和妻子放在不同的立足点上。基督的话表明,男人和女人都同样犯姦淫的罪。

  作为个人和教会,要求教友守圣经对结婚与离婚的标准,又对那些未达标准的人显出怜悯,这两者之间如何保持平衡呢?

 

 

星期三/5月 11

小孩(可 10:13-16

 

马可告诉我们,耶稣对门徒对待小孩的态度非常不悦。希腊原文的字眼是很强烈的表示愤怒。想一想在这之前他们彼此对待的态度(可 9:33 34),以及他们对待外邦人的态度(太 15:23),你认为门徒为何会这样对待小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对待小孩的态度可以看出我们的很多曾面。要和小孩沟通,我们必需走出我们自我的世界;我们必需倾听,并试图去了解一个全然不同的见解。因此,那些只专 注于自己身上的人,无法亲近小孩。同时,那些老是喜欢从别人获益的人,就没甚么时间可以给小孩。耶稣对小孩如此接纳,足以证明上主对他人所流露出来的生 命,不会因这些人的身分地位而异。同样地,门徒对待那些来到耶稣跟前的小孩的态度,正显出他们在忘掉自我与祝福他人的事上,多么需要成长。

 耶稣对门徒们说:「我实在告诉你们,凡要承受上帝国的,若不像小孩子,断不能进去。」(可 10:15)这句话是甚么意思?祂的话如何向那些拒绝小孩的门徒,表明一个他们必须了解的原则呢?将你所写的与班上其他人所说的话,做个比较。也请见太 6:9;路 11:13;弗 5:8;彼前 1:14;约壹 5:21

 

小孩子是天真无邪的,他们坦白、信任、谦卑,这些特质是天父的信徒们在他们生命中必须拥有的。小孩子天真无邪,他们不像大人那样爱论断别人或对别人表现出偏见。小孩子是无助的,他们完全仰望别人的怜悯与慈爱,来为他们做一些他们无法自理的事。难怪耶稣告诉我们要像小孩子。

 写出一段祷告,求上帝赐给你一个更像小孩的信心。你祈求的是那些事情呢?现在你能做甚么,才能得到它们呢?

 

 

星期四/5月 12

对财富的态度(可 10:17-31

本週我们所学,给门徒的最后教导中,我们看见耶稣试图要纠正门徒对财富的错误观点。门徒起先对耶稣的话感到「希奇」,后来更是「分外希奇」( 24 26节)。他们已接受普遍性的认知──这认知是由文士和法利赛人所灌输的──它就是物质的兴旺与健康乃是上帝赐福的明证,而贫穷与疾病则表明上帝的不悦。这个想法使他们在看见一个人生来是瞎眼的,就问耶稣说:「拉比,这人生来是瞎眼的,是谁犯了罪,是这人呢?是他父母呢?」(约 9:1 2

  阅读可 10:17-22中,富有又年轻的官的故事(见太 19:16-22;路 18:18-23)。你认为今日基本的灵性信息是甚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量这位拥有一切,独缺最重要品质的年轻人之以下特质:他是年轻的、他有活力(他跑来见耶稣)、他是敬虔的(他跪在耶稣面前)、他已经拥有权柄、他很富有、他关心灵性上的事、他是上帝国最棒的候选人!

  耶稣对富有又年轻的官之试验是否适用于每一位要成为耶稣门徒的人呢?换句话说,一个人都应该要变一切所有的,分给穷人吗?如果不是,为甚么不是呢?提示:与耶稣对来到祂面前的其他富人,如撒该(路 19:1-9)及尼哥底母(约 3:1-21)所做的指示做个比较。

  在很多方面,本章之关键性经文,以及以上疑问的解答,就在可 10:24这节经文中。争论点不在于钱财,而是拥有钱财的人如何面对钱财。耶稣知道这位富有又年轻的官的心,祂知道他的弱点是甚么。的确,这位富有又年轻官转身离开耶稣,可见他的财富是他的偶像。如果钱财不是此人的问题,耶稣必不会对他说这样的话。

  再度阅读 24节。倚靠钱财有甚么不对呢?你还可以用甚么他字来取代「钱财」这个字,来说明这相同的原则呢?耶稣正在教导我们甚么要点呢?如果你诚实面对自己,在你一生中,你可能将甚么东西摆在那个位置上呢?

 

星期五/5月 13

[NextPage]

第八课  5月14日至5月20日

最后的行程

 

本週经文:可 10:32-11:25

存心节:「因为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赎价。」(可 10:45

 

安息日下午/5月 14

到耶路撒冷。在马可福音过去几章,耶稣一直在进行长途又迂迴的旅程。现在马可告诉我们这趟从加利利往南走的旅程之目的地:「他们行路上耶路撒冷去。耶稣在前头走,门徒就希奇,跟从的人也害怕。」(可 10:32

 那是一个戏剧性的一幕:耶稣走在前头,门徒们在后头跟着,不明白即将发生甚么事,而其他跟随的人感觉到不安。那登峰造极的最后事件即将登场。

 现在我们来到耶稣在世上生活的最后七天。和其他福音书的作者一样,马可用了不成比例的篇幅来描述这个阶段,由十六章所构成的马可福音中就佔了六章。以马太福音为例, 28章中就佔了 7章。以路加福音为例, 24章中就佔了 6章。以约翰福音为例, 21章中就佔了 10章。其含意是很明显的:耶稣的生平和教导固然重要,祂的死与復活更为重要。

 本课综览:为何我们有时会为错误的事祈求呢?住在光明中而不住在黑暗中是甚么意思?为何耶稣二度洁净圣殿?为何耶稣要咒诅无花果树?

  *研读本週学课,为五月廿一安息日做预备。

 

 

星期日/5月 15

愚蠢的要求(可 10:32-45

 

阅读今日经文之后,把重点放在 35节。思量一下他们看见耶稣施行的所有神蹟。为何他们的要求是合理的?我们向上帝提出合理的要求(也请阅读太 17:20;路 1:37),何以未蒙垂听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人类常以一个非常狭窄的角度来看世界:就是从我们自己的角度。不管我们得到甚 么光明和真理,不管我们学到甚么,我们堕落人类仍然以狭窄的世界观自行将它过滤。因此,我们常常要求一些我们认为对我们有益的东西,然而,就长远来看,却 未尽然。我们却确信这些东西是好的,并且上帝应该立刻将它赐给我们。

 雅各和约翰的要求,如何显出他们的愚昧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42-45中耶稣的回应如何揭露出他们的无知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回门徒对最重要属灵的事都显出他们的盲目无知。在 42-45节中,基督的话对领袖、权力、成功的意义,提出一个彻底不同的观点。它说明了我们的世界观有多么歪曲。难怪,我们和门徒一样会祈求那些我们认为好,认为需要的东西,而到头来,我们和雅各、约翰一样,并不知道我们在求甚么。

  你是否仍然在等候那尚未回应的祷告呢?它们是甚么,而且凭信心你如何确信它们未蒙垂听有个很好的理由呢?(虽然你尚未能了解)

 

 

星期一/5月 16

瞎子巴底买(可 10:46-52

 

耶稣沿路走到耶路撒冷,而耶利哥是祂进入所爱城市之前必经的最后城乡。祂的心中必 然充满着接下来几天就要发生的事。祂来到祂生平的最后一週,来到祂事工的顶点,而这个事工将要永远决定世界的命运,决定长期与邪恶争战的结局。但是即使有 这么多事盘据祂的心思,祂照样把握时间帮助一位瞎眼的乞丏。

  研究耶稣与瞎子巴底买相遇的情形(可 10:46-52)。请注意耶稣医治他之后所发生的事。就某个意义即言,这个事件如何象徵每一位曾经体会基督拯救大能的人之经歷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圣经无数次提到那些不认识上帝的人乃行在黑暗之中(约 8:12;徒 26:18;弗 5:8;西 1:13;帖前 5:5;彼前 2:9;约壹 1:6;2:11)。当然,黑暗最大的特色就是没有光。在黑暗中行走的人常常绊倒、摸索、跌倒;即使他们往前行走,他们也不知道他们是往甚么方向前进。

  当他们来到耶稣跟前,因为祂是光,一切就改变了。「上帝就是光,在祂毫无黑暗。这是我们从主所听见,又报给你们的信息。我们若说是与上帝相交,却仍在黑暗 里行,就是说谎话,不行真理了。我们若在光明中行,如同上帝在光明中,就彼此相交,祂儿子耶稣的血也洗净我们一切的罪。」(约壹 1:5-7

  这些黑暗与光明的意象,是一些隐喻及表号,以描写他们以外之事物。黑暗是指灵性上的愚昧,是指罪恶、怨恨、偏见、嫉妒、贪婪。行在暗中的人,不认识上帝的拯救,不了解上帝是谁,以及祂对我们的爱。正如光明和黑暗在字义上是相反的,它们在灵性上意义上也是相反的。

 在基督拯救你之前,你生活在黑暗中(不管你知道或不知道)。你来到基督面前之后,你就来到光明中。你就近光明之后,你看见甚么新的事情,请将它写下来。它如何改变你的人生呢?如果你仍然待在黑暗中,你现在的光景会如何呢?

 

 

星期二/5月 17

凯旋门(可 11:1-11

 

 进入凯旋门是在星期日那天,刚好是復活日的一週前。各种派别的基督教以各种不同 的方式来庆祝这一天。有些教派称它为「棕树主日」,并以特定的诗歌、经文和讲道来突显这日子。復临教会并未依照礼拜仪式的历法,这历法指定一年当中每个安 息日的经文和证道。然而,我们非常关注耶稣的一生,尤其关注祂一生结束的情景。因此,耶稣一生中最后一个星期日的事件,值得我们深思。

  耶稣用甚么方法使人注意到祂进入耶路撒冷呢?(可 11:1-11

 祂骑着驴驹,从橄榄山而来,具有甚么重要意义呢?(见亚 9:9

耶稣原本可以和以前一样,悄悄地进入耶路撒冷。但是祂选择让别人注意到祂。祂打发 两位门徒去牵一匹驴驹,然后从橄榄山进城。这样的作法并未落空,因为这些群众早已等候祂表现出弥赛亚的行为。虽然耶稣所表现的不是他们所盼望的政治领袖及 拯救者,但是祂是弥赛亚。因此,祂慎重地按照撒迦利亚先知所预言的方式进入祂所爱的城。而群众都抓狂了!

 「和散那」这个希腊语是 Aramaichoshar'na,其直译意思是「现在拯救我」或是「我祈求你拯救」……此处这句话可以视为对上帝祈祷,让拯救透过君王弥赛亚临到以色列。」《本会圣经註释》卷五, 471

 逾越节週的开始多么奇特啊!但是在星期日唿喊「和散那」又将衣服舖在路上的同一群人,到了星期五却喊着「除掉祂!把祂钉十字架!」

我们在灵性上都有高潮和低潮,有时我们对上帝和我们的信仰充满热情,有时却沮丧、 怀疑,如此这般摇摆不定。像那些群众一样,我们在前一分钟赞美上帝,却在下一分钟转头离去。你如何处理这些灵性上的低潮呢?从这些经歷你学到了甚么功课, 可以与正在经歷低潮的人分享呢?那些圣经章节对你特别有助益呢?

 

 

星期三/5月 18

贼窝(可 11:12-19

 

今日的经文中,特别仔细阅读 17节,那是耶稣所引用的旧约经文。圣殿应当用来做甚么的?它却变成甚么?其中对我们个人及教会有甚么重要的功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耶稣进入耶路撒冷的方式,吸引了群众的注意,因此祂在城里的首次举动必然激怒了宗教团体的愤怒。祂公开挑战崇拜时所必要的仪式,贬抑了他们的权柄。这次洁净圣殿的行动展现出祂的弥赛亚角色,而这角色的权威性胜过所有其他的角色。

在耶稣的时代,祭司职任和圣殿都握在撒都该人手中。他们掌控圣殿的供职,并获得很 多的财富。每年三度前往耶路撒冷的朝圣者无法随身带着祭物。因此他们必须在耶路撒冷购买。祭司们控管动物的买卖。而且他们只能用圣殿流通的货币来购买动 物,因此朝圣者必须先把他们的钱换成圣殿的货币,然后才能买他们献祭用的动物。这两项交易──兑换银钱及买卖动物──让圣殿的掌权者获得可观的钱财。

 就这样,圣殿的礼拜就腐败了。万民祷告的殿竟堕落了,变成赚钱的机构;它剥削平 民,使宗教领袖变成富有的。难怪耶稣义愤填膺。只有言语是不够的:祂赶出殿里作买卖的人,推倒兑换银钱之人的桌子。但是祂这样做,祂的命运就註定了。现在 宗教领袖们决不再容忍祂。祂挡了他们的财路,除非把祂除掉,否则他们绝不罢休。

  我们个人或教会如何转离我们的圣工,只专注于增加我们的产业,并且是在真理的掩护与虚饰下去进行呢?

 

 

星期四/5月 19

耶稣咒诅无花果树

 

阅读这个故事的不同记载。生命赐予者咒诅一棵树,让它枯萎及死亡吗?这事似乎和耶稣的品德相悖。有甚么信息和警告在其中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耶稣饿了。远远的看见一棵无花果树,树上有叶子,竟找不着无花果,在失望之余就对树说出咒诅的话。无花果树随之就枯干而死。作者对耶稣的作为并未感到困窘,也没有特意隐瞒这个怪异举止。相反地,圣灵引导他们把这件事记录下来,因为它对末世耶稣的信徒有很重要的教导。

  最后一週耶稣的言行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已读过祂在星期日戏剧性的进城,以及极为公开的、洁净圣殿之举。但这一次祂的举动,不是为大众做的,而是为了教导 祂的门徒而做的。大约在星期一早晨,耶稣咒诅无花果树。但是有件大事在前一晚发生。马可没有提及它,但是路加则有这样的记载:耶稣看见祂所喜爱的城,就为 它哀哭,并预测耶路撒冷将如何被外国军旅所包围,并将它扫灭(路 19:41-44)。接着,在第二天,耶稣咒诅无花果树。两者之间的连结是很明显的。

  注意彼得问主有关枯干的无花果树的事(可 11:21)之后,耶稣对他所说的话(可 11:22-26)。这些话如何与彼得有关树的谈话调和一致呢?

 

 

耶稣对他们说,当信服上帝。那就是,要信靠上帝、向祂祈求、依靠祂的良善、赦免别人的罪。耶稣要门徒转离属世的事物、堕落的原则,并转向真理的原则。你抓紧那些属世的事务和原则,最后它们却使你像那受咒诅的无花树一样枯干死去呢?耶稣在此所说的那一句话可以帮助你改变呢?

  (可 11:12-14 20-26)参阅太 21:18-22;路 13:6-9

 

 

星期五/ 5 20

进修资料:

阅读怀爱伦所着《歷代愿望》中的「天国的定律」 549-554页、「你的王来到」、「注定遭劫的百姓」 584-591页、「再洁净圣殿」 592-605页。

 

讨论问题:

1. 本週学课中有甚么证据,可以显明耶稣的受难与死亡并非只是一个歷史上的意外事件?

2.耶稣如何直接向祂那时代的宗教体制挑战呢?想一想在过去那些情况下,祂也是这样做。你为何认为祂是在挑战呢?是不是有时候我们也应该向这个体制挑战呢?如果是这样,我们可以在何时、何种状况、用何种方法,依照耶稣的心态去做呢?

3.在班上讨论可 11:23-26中基督所说的话。将它与星期日有关祈祷的学课做对比。其中提到上帝未照我们所要的回应我们。你如何使呈现在这些经文中的两种概念协调一致呢?

4.让那些愿意谈的人,谈论他们凭信心祈求的祈祷,却未依所盼望或所期待的蒙垂听。他们如何面对这种信心的考验呢?班上其他同学可以分享甚么心得,以便帮助那因祷告未蒙垂听而受折磨的人呢?

 

总结:本週学课具有戏剧特性。多年来,耶稣期待着这一刻,并为它做准备。祂凭着决心,走向耶路撒冷,依照预言所预告君王的方式进城,并且履行了弥赛亚的权柄。对门徒来说,这一週的日子充满了迫切的期待;对这个国家而言,这日子是他们拥抱他们的王最后的、且即将消失的机会。

[NextPage]

第九课  5月21日至5月27日

在圣殿的最后几天

 

本週经文:可 11:27-12:44

存心节:「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上帝。」(可 12:30

 

 

安息日下午/5月 21

争论。或许本週学课的所有事件都发生在耶稣在世最后一个星期二。当宗教领袖们接二连三地企图公然地使耶稣下不了台,或叫祂说出一些话来,以便用罗马的权柄,就着他的话来陷害他。在此我们看见不同的人群(法利赛人、撒都该人、希律党人)──平常他们彼此争吵不和──现在却联手对付耶稣。

 面临着敌人和争论,耶稣是孤立的。没有人为祂辩护,但是祂并不需要,因为祂用洞察力和权柄来回答每一个巧言盘问,使质问他的人知难而退。同时,祂採取主动对抗他们,用探索式的比喻和疑问来揭露他们的伪善。

  漫长的考验结束了,耶稣环顾四周,离了圣殿。祂绝不再回去那栋世上的建筑物。

 本课综览:基督如何回应那些质问祂权柄的人?在兇恶园户的比喻中,耶稣的信息是甚么?耶稣对阿谀之辞如何回应?对耶稣而言,所有真宗教和信仰的要素是甚么?

 *研读本週学课,为五月廿八日安息日做预备。

 

 

星期日/5月 22

我们不能说

 

 藉着洁净圣殿的举动,耶稣清楚表明祂自己的权柄大过圣殿,以及大过在圣殿服事的大祭司和律法师。难怪,在圣殿的最后这一天,他们首先对耶稣提出的挑战围绕在「权柄」这件事上。研读耶稣与非难祂的人相遇的状况(可 11:27-33;太 21:23-27;路 20:1-8)为何这些非难者不回答耶稣的问题?他们为何不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耶稣绝不卖弄文字游戏。祂的言辞一直是坦白、直接、单纯。为了把宗教领袖所提的问 题丢还给他们,祂试着突破他们对祂的心理障碍。祂的问题与他们的问题,答案都相同。耶稣和约翰的说话和行事都是出自神的託付。不是人的机构把工作交给他 们,并授权给他们。只要这些非难者可以看出他们对待约翰有多么盲目,或许他们的眼光就能向祂敞开了。即使面对这样的敌意,耶稣还是向那些反对祂的人传道!

  同时,请注意他们对耶稣的回答,「我们不知道」。那是说,我们不能大声说出来,因为这样做的话,最后会让一切昭然若揭。耶稣不只是使他们挫败羞愧,祂还给他们另一个悔改的机会,但是显然他们并未善用这个机会。

  他们不能回答耶稣的问题,有甚么其他理由?见可 1:7 8;约 1:2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耶稣使他们陷入何种处境呢?如果他们承认约翰是从天上来的,那么约翰为耶稣所做的证言,他们要怎么交待?如果他们承认约翰属天的凭据,那么他们对基督的敌意要如何解释呢?

  我们不可太急于论断这些非难者,以免我们也同样定了自己的罪(罗 2:1)。我们是否常以更巧妙的方式扭曲上帝的权柄呢?

 

 

星期一/5月 23

园户的比喻(可 12:1-12

 

这是耶稣所说最有力的比喻之一。它的应用如此直接,它的信息如此吓人,因此所有听 到的人必然印象深刻。耶稣在此清楚地预测祂自己的死,并且被以色列中不忠实的人所拒绝。祂先前已在咒诅无花果树的行动比喻中,给祂的门徒一个有关国度私下 的教导;现在祂在兇恶园户的比喻中宣告相同的真理。

无疑地,祂的听很熟悉耶稣所说这个比喻的旧约出处。这些经文是甚么?(见赛 5:1-7

耶稣很多比喻都在教导一个简单的重点,并未论及细节。然而,在这比喻中,我们看见每一个人和物都有其适用性。

 将赛 5:1-7铭记在心,并将可 12:1-11中以下人和物所代表的意义写下来:

  葡萄园

 园主

 园户(农夫)

 打发僕人去收果子

 园主的儿子

 篱巴〔提示:上帝赐给以色列人何物,让他们有别于其他民族呢?〕

  一座楼〔提示:甚么是以色列最有名的建筑物?〕

 耶稣的比喻在这些宗教领袖身上产生甚么影响?他们为何不立刻逮捕耶稣?可 12:12

 主人说的这些话的确很强硬。但是对祂以及对以色列而言,期限已到。祂希望这个比喻及其中严厉的警告可以使一些听众改变他们的行径。

  如果有人到復临教会来,向我们提出的信息,和耶稣当时向以色列人提出的信息一样。你会做何反应?为甚么?

 

 

星期二/5月 24

巧言(可 12:13-17

 

下一个对付耶稣的阴谋,把平常不交往的两群人马凑合在一起。法利赛人严格遵守犹太律法──这律法并非上帝藉由摩西颁佈的,乃是几世纪以来由文士加上去的众多规定!希律党的人是一个政党而不是一个宗教派别。他们拥护皇族,它像罗马的傀儡一般施行统治。

 在他们询问之前,他们打算在耶稣身上用甚么诡计?在这之前,谁用了相同的技俩在耶稣身上呢?见约 3:1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耶稣曾说:「因为要凭你的话,定你为义,也要凭你的话,定你有罪。」(太 12:37)在这个例子中,这些人凭着他们的话,定他们自己的罪,因为他们承认祂是诚实的,乃是诚诚实实传上帝的道。无疑地,除非他们悔改,否则他们将在最后审判再度面对他们自己的话。

查考以下的经文。它们都在谈论甚么?你认为圣经为何如此谈论这个主题?诗 5:9;12:2 3;箴 20:19;26:28;28:23;29: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希伯来语「谄媚」这个字来自一个字根,其意义是「圆滑」或「狡猾」。这个描写多么贴切!的确,谄媚的话可以用来使人卸下他的防御,并击中他们的弱点:他们的自我以及自我价值感。虽然谄媚可能在别人身上凑效,但是那些想把这可耻技俩用在基督身上的人,却无用武之地。

  虽然我们都必须提防,不要用谄媚的方法去操弄别人,但是我们也必须提防,不要受骗上当。耶稣凭着甚么可以不中计呢?我们都喜欢被人赞美,我们如何才能自我保护呢?

 

 

星期三/5月 25

一个奸诈的问题(可 12:18-27

 

  撒都该人是个政教党羽,由有钱的,大方的、心态世俗的人所组成。他们只接受摩西五经,承认从创世记到申命记,是由灵感写成的,并且他们不相信死人復活。现 在他们来见耶稣,用一个奸诈的问题问他;他们确定这个问题必会令祂左右为难。无疑的它是一本库存的剧本,他们曾用它来与法利赛人及其他人争辩有关復活的教 义(然而如果你认真察看他们的争论,便知它是可笑的:一位妇人在七个兄弟先后死去后,与他们结婚,一共结了七次婚?)如果耶稣不同意,撒都该人就会把祂当 笑柄;但是如果祂们同意了,就会冒犯了法利赛人。

 注意基督对他们所说的话。祂击中了他们的要害。为何祂的话对所有的宗教领袖而言都是一项指责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撒都该人只接受摩西五经,所以耶稣没有引用旧约其他着復活的经文,如以赛亚书和但以理书。就我们所知,祂引用出 3:6,而这个有名的经文首次被如此运用。这些自认为摩西五经专家的撒都该人,突然发现他们处于挨打的劣势。

 仔细阅读基督所引用的经文。我们如何以上帝大能与死人復活的角度来了解它呢?也请阅读约 11:26;约壹 5:11 12。可 12:27如何帮助我们回答这个问题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耶稣对世人的教导中,祂对这个争论做出相同的要点:凡相信祂的,像亚伯拉罕、以撒、雅各那些人都已经出死入生了,他们听见祂的声音,就要从坟墓里出来(约 5:24 25)即使我们的身体变成尘土,我们靠上帝的生命,必在自己有生命,并且要復活。难怪,对我们来说,死亡只不过是睡了;对那些上帝看为活着的人而言,虽然他们是在坟墓中,却只是在静静地休息。

 

 

星期四/5月 26

最大的诫命(可 12:28-34

 

仔细又虔诚地阅读可 12:28-34。读完之后,请阅读以下所引怀爱伦的话:

  「基督回答所显明的智慧,使文士心悦诚服。那文士知道犹太人的宗教只在乎外表的仪式,而不在乎内心的虔诚。他多少感受到,单单是仪文的礼节和没有信心的流 血赎罪,是没有价值的。爱和顺从上帝,以及无私地看待同胞,在他看来比一切的礼节更有价值。这人那么爽直地承认基督立论的正确,以及在众人面前这么肯定而 敏捷的回答。显示他与祭司和官长的精神完全不同。这诚实的文士竟胆敢当着祭司们的怒视,和官长们的威胁,说出他心中感服的话。耶稣对于他深加垂怜。「耶稣 见他回答的有智慧,就对他说:『你离上帝的国不远了。』」《歷代愿望》 613-614

  你认为耶稣所说的话,文士所说的话,和怀爱伦所说的话,对今日廿一世纪的我们而言,爱上帝和爱邻舍的含意是甚么。我们如何用实际的方式去表现这份爱?我们 可能用甚么方法自欺,做出所谓爱上帝和爱邻舍的行为呢?我们可能需要在生活中做甚么改变,使我们更能遵行这些诫命呢?在班上彼此分享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星期五/5月 27

进修资料:阅读怀爱伦所着《歷代愿望》 595-624

 

讨论问题:

1. 为何死人復活这件事,只有靠信心才能得着?自然界有甚么证据指出死人復活的事。我们需要有大自然的印证才能相信它吗?

2.凯沙琳曾写道:如果一个人徒有其表,他就会去谄媚别人。如果他胆怯,他会去谄媚别人。如果他自豪,他也会去谄媚别人。在人类歷史中,连绅士也难免会去谄媚别人。你认为人们为甚么喜欢谄媚。我们基督徒如何才能提防自己不去谄媚奉承别人,也不上它的当呢?

3.我们在甚么时候跨越了赞美别人与谄媚别人之间的界线呢?

4. 在班上讨论你的教会可以做甚么事,向世界显明你们这些会众真正爱上帝、爱邻居呢?你的教会所做的事是否让人认为你们遵行诫命,或者你的教会只不过是星期六早上的俱乐部而已呢?

5. 耶稣说:「该撒的物当归给该撒;上帝的物当归给上帝。」在班上讨论耶稣说这句话有甚么含意。思想耶稣说这句话的歷史脉络。如果祂要的话,祂可以为反叛这个腐败体制提出充分的理由。你认为祂没有这么做的理由何在?而且这件事对今日的我们有甚么功课?

 

总结:在圣殿中最后又戏剧化的一天中,我们发现耶稣一直处于防守的位置,却总是化险为夷,更把祂的爱传给那些恨祂的人。

[NextPage]

第十课   5月28日至6月3日

预告末日

 

本週经文:可 13:1-36

存心节:「然而福音必须先传给万民。」(可 13:10

 

 

安息日下午/5月 28

 末日的子民,復临信徒是末日的子民,也就是说,我们相信这个世界不会更好,反而 会突然、戏剧性的结束。但是它不会在原子战争中被毁灭,或被外太空来的陨石所毁灭,也不会因其他人为或天然灾祸所毁灭。是耶稣使万物结束,祂将以大能和荣 耀回到这个地球,并且结束这个世界。这一切都要毁灭,并且时机一到(启示录预告一千年的荒凉之后),上帝将造一个新天新地作为祂子民永远的家。

  我们的名字,復临信徒,对这个界宣告,我们相信耶稣要再来。的确,我们是復临信徒因为耶稣就是復临论者。本週我们所研读的经文,连同马太福音 24章、路加福音 21章,都在描写未来的轮廓,从耶稣的时代,直到祂再来。而述说者,正是耶稣自己。

 本课综览:耶稣对世界末日的谈话,其上下文有甚么关联?在这些恼人的字眼中,祂给我们甚么盼望呢?基督对祂復临前世界局势之预测,与今日世界如何符合一致呢?

  *请阅读本週学课,为六月四日安息日做预备。

 

 

星期日/5月 29

门徒的疑问(可 13:1-4

 

 耶稣预告末日,其背景是甚么?(可 13:1-3

 马太记载,当耶稣结束祂在圣殿的教导时,祂为祂所爱的城市哀哭,并预言道:「看哪,你们的家成为荒场,留给你们。」(太 23:38) 这句话在门徒们离开圣殿时,引发他们对圣殿厚实根基及宏伟建筑的议论。即使在今日,当你访问耶路撒冷,并在旧圣殿广场的地基上行走时,你不由得对它往日的 规模与宏伟留下深刻印象。地基中有些石头被挖掘出来,它们都是巨大的石头。难怪当耶稣预言,将来在这里没有一块石头留在石头上不被拆毁时,门徒们会如此大 惑不解。

 将马可的记载与马太的记载(太 24:1-3)做个比较,仔细注意门徒所提的问题。门徒们以为他们所问的是一个单一的问题,但是耶稣不只是谈论耶路撒冷被毁,还谈论到祂的復临。你认为为何祂把两件事连结在一起呢?

 对门徒而言,那导致圣殿被毁的事件可能很悲惨,因此它必是世界末日的事件。对他 们而言,耶路撒冷沦陷与耶稣重返地球会同时发生。但是他们搞错了:耶路撒冷确实会沦陷,圣殿确实会被毁,但是要过很多年,耶稣才会再来。就如同人们旅行, 越过印度平原,看到喜马拉雅山隐约出现在他们面前。他们以为他们看到山顶了,但是他们所见的只是第一个山嵴。当他们爬山时,他们看见里头还有另一个山嵴, 然后又有一个山嵴,然后又有一个山嵴,一个比一个更高。深山里头,远超过他们可以想像的地方,埃佛勒斯山峰就矗立在那里。

 在解释耶稣末日预言时,耶稣谈话的背景是不可少的。祂的回答包含了门徒所提问题的两个层面──耶路撒冷的沦陷和祂的復临。祂的回答是综合性的:有些预言是指向耶路撒冷的沦陷,有些是指向世界末日,有些是指向两者。

 当门徒得意地指出他们世界中最辉煌,且是他们信仰中心的建筑物时,基督就告诉他们,它将化为瓦砾。在此有甚么灵性上的原则,是我们必须不断存放在我们生活中的呢?(也请看伯 8:9;耶 7:3-4;雅 4:14彼后 3:10-12;约壹 2:16-17

 

 

星期一/5月 30

末日的预兆(可 13:5-13

 

研读基督所说有关世界末日预兆的谈论。在所有暴力、迫害和流血事件中,祂依然给祂门徒鼓励的话。那是甚么话呢?我们处在耶稣所预告的可怕世界中,可以从这些话得到甚么盼望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耶稣明白指出末日是坏消息也是好消息。一方面门徒可预期到社会、政治和大自然的动盪。每一件事都失序走样了。但是也有好消息──那就是福音,上帝的爱在耶稣身上表明出来,祂将为我们的罪而死──这好消息即将向万民宣告。

 一百年前,福音传遍全世界的指望,似乎是一件难以置信的事。近代产生甚么改变,使这个预言变得更有可能应验呢?我们现在拥有的甚么东西是以前世代未曾拥有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为基督徒的我们,当然常常和别人一样,为了耶稣预言会临到的战争、天然灾害和创 伤而受苦、气馁。然而,即使祂对我们说这些话,即使我们身在其中,祂仍对信徒说鼓励的话,使我们即使处在世上可怕的状态下,仍可维持信心。这个原则在旧约 圣经中也可以看到。先知们一个接一个的提出有关毁灭、审判、灾难等警告,却总是在警告之余,对那些离弃上帝的人说出盼望的话语(代下 7:13 14;耶 29:10;36:1-3;摩 5:4)。换句话说,当你阅读这段话,不管处境有多么令人沮丧,你仍然有很多盼望的理由。

 不管你现在面临甚么挣扎、伤痛和试验,你可以依靠那些上帝的盼望和应许,使你在受苦中,依然向前行呢?

  写出一段话,只把重点放在你在基督里所拥有的盼望上。

 

 

星期二/5月 31

耶路撒冷沦陷(可 13:11-19

 

 虽然今日有些经文可以适用于歷代基督信徒身上,但是有些经文特别指向耶路撒冷的沦陷。

 基督的门徒所等候的耶路撒冷终局,有甚么特别的预兆呢?(可 13:14;太 24:15;路 21: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耶稣谈到先知但以理所论,那行毁坏可憎的。这是引自但 9:27的话,在那里先知论及,耶路撒冷将被罗马人毁灭,那是但以理看见异象之后好几世纪以后才发生的事。我们所以知道这事,乃因为耶稣自己在此用祂的话来说明它的意义。

 而且基督徒们把耶稣的话看得很认真。当战云密佈,罗马军旅于西元六七至七年 间入侵耶路撒冷时,他们已准备妥当。耶稣的警告指出,当离开的时候到来,他们应当离开,不可拖延,而且他们正是照这样去做。但是这城已被外国军队包围住 了,他们怎么能逃开呢?犹太歷史学家约瑟夫曾歷经耶路撒冷的沦陷,他提供了以下的解释:超过一百万的人在攻城时及攻城后死亡,还有九万七千以上的人被掳。 总之,在暂时休兵时,罗马人无预警地围攻耶路撒冷,所有基督徒都逃了,据说,他们中间没有人丧生。他们撒退到皮拉( Pella),那是约旦河东方山麓里的城市,大约在加利利海南部十七哩的地方……

  「根据约瑟夫的说法,罗马军队的指挥官提多,承认除非上帝肯,否则他的军队和他的器械都不能成功地攻破耶路撒冷的城墙。这城顽强的防御触怒了罗马兵丁,因此当他们终于进城时,他们报復的心就没有穷尽了。」《本会圣经註释》卷五, 499页。

攻取耶路撒冷是歷史上最残暴的蹂躏之一。妇女、孩童和婴孩饿死了。一家人为了一点 点食物,甚至为了鸽子的粪便而互相谋杀。然而,从但以理和耶稣的预言可得知上帝事前就已全然知道,作为基督徒的你,如何向一位非基督徒解释,一位全知的慈 爱上帝会让此事发生呢?你在心中,如何把这些悲剧,与一位慈爱又全能的神联在一起呢?

 

 

星期三/6月1日

復临(可 13:19-27

 

虽然我们不能确定马可福音 13章中耶稣预言的每一句话是指耶路撒冷沦陷或是指復临,但是本章的整个方向是明显的。在一般性的预兆之后,耶稣提出特殊性的证明,指明耶路撒冷被掳( 14-18)。然后,祂转移到世界末日,用直接又清楚的话论及復临( 26 27节)

  研读可 13:14-27,要记得耶稣已不再谈耶路撒冷的沦陷。请将耶稣所说,有关祂復临之前,未来要发生的事,做个总结。不要把重点放在细节上。要把重点放在世界的一般状态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你所写的和基督以来的世界状况做个比较。这两者有多么相符呢?

  仔细又虔诚地阅读 23节。 并阅读在它之前所提的事:它描述一个可怕的时代,有折磨、暴力。假基督、假先知将要起来显神蹟奇事,连选民都被迷惑了。之后,耶稣郑重地说:「看哪,这些 可怕的事就要发生,但是不要怕,因为凡事我都预先告诉你们了。」而且,在这悲惨的警告时,上帝将盼望的缘由赐给祂的百姓。因为祂说过会发生这些事,因此当 事情发生时,便可证明耶稣所说的话是真的了(亦见约 13:19)。然而我们要记得,不可只把焦点放在这些事上,而要把焦点放在那最后将临到的事上,即基督的復临。

  苏联诗人安娜在她家乡遭遇恐怖危机之际(「一切都被掠夺、陷害、出卖」)写诗。然而有人问:「为何我们不绝望呢?」她的回答是:「白天,四周树林的樱桃把夏日吹进城里;夜里清澈的天空与新的银河一起闪烁。」《安娜的诗》 73页。她从何处引出盼望呢?作为基督徒,我们拥有甚么,可以给我们更大的盼望呢?

 

 

星期四/6月2日

等候復临(可 13:28-37

 

无花果树教导我们甚么功课呢?为何我们不能知道耶稣復临的确实日期呢?( 28 29 32 33节)为何知道基督復临的确实时间可能不好呢?

 大自然本身提醒我们復临一事,只要我们打开我们的眼目。每年当树上长出新芽时,我们就知道夏日近了。我们不知道炎热的日子何时到达,但是我们可以百分之百确信它们会来。即使如此,耶稣再来的迹象已经累积了好几世纪,所以我们知道祂的復临将如冬去夏来一样确定。

 怀爱伦长期的传道生涯中,她遇到各种企图为復临定下时间的情况。她拒绝被这些推测迷惑住。她反而教导復临信徒要提防它们。一八九一年有一次在密西根的兰新讲道时,她劝我们要多注意每日如何生活。证道的题目是根据徒 1:7耶稣所说的话而订的:「所定的时候日期,不是你们可以知道的。」并且包括以下的劝勉:「我一次又一次得到有关所定时候日期的警告。不会再有关于所定时候日期的信息赐给上帝的百姓。我们不会知道圣灵充满或基督復临的确切时间……

  「我们不要靠着对时间的狂热来度日。我们不热衷于上帝未曾启示、关于时候日期的推测。耶稣告诉他们的门徒要「儆醒」,但不是为某个明确的时间。祂门徒的处 境,就像那些听候统率下命令的人;当主再来的时间迫近时,他们要儆醒、等候、祈祷、工作;但是无人能预测那时候何时临到;因那时辰不是你们可以知道的。」 你不能说祂一、二或五年级后会再来,你也不可拖延时间说,十年二十年后也不会復临。」《信息选粹》第一册 188 189页。

  耶稣用那一个关键字来描写我们等候祂復临时必须有的态度呢?(可 13:34-37

  耶稣的园主比喻中,园主往国外去了,让园户来管理葡萄园。这比喻所教导的功课和无花果树的实例是相同的。主人回来是绝对确定的,但是我们无法知道是甚么时候。一天过去了,復临的日子就更近了。

  在耶稣的比喻中,「儆醒」的意思是随时准备好,等主人回来就去开门。「儆醒」这字对今日的我们而言是甚么意思?甚么事情会使我们睡着呢?又我们如何才能避免睡着呢?

 

 

星期五/6月3日

进修资料:

将马可所记载耶稣在橄榄山上的谈话,与太 24:1-51;路 21:5-36的记载做个比较。阅读怀爱伦所着《歷代愿望》的「在橄榄山上」 636-646

  对于预兆復临的谈话,我们切勿太捲入所有的幽暗和命运当中,以致于忘记伟大的盼望正等着我们,那就是在基督里有永生:「难怪新约总是和永生应许交织在一起(约 6:54;约 10:28;路 18:30;约 3:16;约壹 5:13;提前 1:16;罗 6:22;多 3:7等)因为只有永恆能保证復兴。一百万年,甚至十亿年尚不足以补偿在此受苦的人。只有永恆才足以使一切恢復平静,因为无限总比有限长,而且永远都是如此。」《復临评阅》 2002,二月 28

 

讨论问题:

1.阅读以上引自《復临评阅》的话。作者在说甚么?在班上讨论其中有甚么盼望。

2.本学课所论的復临预兆中,那一个显然尚未应验?在应验时,我们扮演甚么角色?作为一个教会或个人,我们能做甚么来促使它实现呢?我们是有助益因素,或是不利的因素呢?请为你的答案辩护。

3.我们如何才能保持对復临的迫切感,而不陷入对末世的歇斯底里状态呢?

 

 总结:復临信徒强 调基督復临,这样做并非误入歧途。它起源于耶稣,我们的救主,因为这是真理的重要部分。耶稣生命结束之前,对彼得、安得烈、雅各、约翰讲很多话,让他们和 歷代信徒能窥见未来。那未来,首先是指耶路撒冷的沦陷,但是基督徒可以知道那事何时来临,并且要赶快逃命。在那顶点事件之后,有一大段令人沮丧的阶段,但 是末时将依照上帝的时间来临。

[NextPage]

第十一课  6月4日至6月10日

被卖与被捕

 

本週经文:可 14:1-51

存心节:祂说:「阿爸,父阿,在 凡事都能。求将这杯撤去。然而不要从我的意思,只要 的意思。」(可 14:36

 

安息日下午/6月4日

歷代的颠峰。马可福音最后三课集中在最后 72小时,那是耶稣生平艰苦危难的阶段。

  以下三课是不可分离的。每个事件和决定都会影响最后的结果。在本週学课中,我们看见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的挣扎,为祂是否要承受全世界的罪而备受煎熬。如果祂 反悔,我们就失丧了。下週我们将跟随祂前往十字架,在那里,撒但使出浑身解数要击败祂。如果撒但成功了,我们就永远失丧了。在最后一课中,我们看见耶稣死 了,被放置在一个石头坟墓中。如果祂的身体继续躺在那里,那么祂的一生,祂所有的教导、受苦与就死都白费了──我们将永远失丧。的确,这个赌注是很大的。

  本课综览:犹大如何为他出卖耶稣的行为辩解?为何耶稣说祂不再喝这葡萄汁,直到祂到了上帝的国?为何彼得坚决表示决不否认基督,却否认了基督呢?称唿上帝为阿爸,是甚么意思?为何门徒在耶稣登峰造极的时刻弃绝了祂呢?

 

星期日/6月5日出卖的阴谋(可 14:1-11

 

阅读可 14:3-10以及约 12:1-8;尽可能将这两段记载拼凑起来,以便了解为何在此事件之后,犹大就去出卖耶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犹大的故事令人惊骇的地方是世人多么容易被骗,去相信他的行为,不管多么卑鄙都是对的。

 这个记载令一些人感到沮丧的争论点是甚么?它不是一个健全的观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马可的记载中,有不少门徒,不只是犹大,对浪费金钱这件事感到沮丧。其他人也抱怨。这件事如何促使犹大相信他的愤慨有充分的理由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章的起头很有趣:这些领袖想法子用诡计捉拿耶稣杀祂。接着就记载这妇人所做的事。而且基督责备那些对她所为心怀愤怒的人。接下来犹大去见领袖们,并且把他们所要的给他们。(路加福音记载了相同的事,但是以不同的手法来记载:见路 22:1-4。)在圣灵的引导下,马可明显地要告诉读者,是这件事促使犹大做出这件可怕的出卖行为。也请注意金钱这个主题在西门家里以及在犹大与宗教领袖之间,扮演多么重要的角色。它可告诉我们,撒但(路 22:3)如何利用我们的弱点来掌控我们的心智。

 我们对犹大感到反感,但是我们没有人能不受这个原则的左右:被罪所胜,直到我们也出卖我们的上帝,唯一能拯救犹大,以及拯救我们的是甚么呢?可 8:34我们如何使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实现呢?

 

 

星期一/6月6日

最后晚餐(可 14:12-26

 

在教会初期,基督徒们就一直在庆祝耶稣和门徒的最后晚餐。最后一个星期四晚上,耶稣与十二门徒坐下来;大约二十年后,耶稣的门徒们在一个家教会聚集,一起吃主的晚餐(林前 11:17-22)。保罗写信给他们,纠正他们礼仪中的弊端。今日,几乎所有的基督教都有守圣餐,但是他们对其意义的了解,有相当大的差异。

  阅读可 14:24 25。耶稣在此谈论甚么?你在此如何看见它清楚地提及復临呢?祂为何在临死的时候论及復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看耶稣所说的话,它不只是对门徒说的,也是对我们说的。祂的话表明祂与那些将与祂同在上帝国度的人的亲密、连结与合一。祂不再喝这葡萄汁,直等上帝的国来到(见路 22:18)那是说,直到我们这些因祂所流的血得救的人,到那里与祂同在。「但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后,我不再喝这葡萄汁,直到我在我父的国里,同你们喝新的那日子。」(太 26:29)换句话说,直到除非我们到那里与祂一起喝,否则祂自己并不喝。我们必须再次记住,祂是在对我们说话(约 1:1-3;西 1:16 17;来 1:2),而且祂把我们看成如此亲密。可见上帝的爱何等的大啊!

  请注意,基督如何将祂所流的血摆在中心位置;唯有因着那血,我们有一天才能同祂一起在上帝的国,与祂一同喝那象徵祂所流的血的葡萄汁。任何抹杀基督宝血在救赎计画居中心位置的神学,是多么不适当啊!

  思想基督在此所说,祂不再喝这葡萄汁,直到我们到天国与祂一起喝。这句话赐给你甚么安慰、盼望和保证呢?上帝所显出的奇妙品德,如何帮助你渡过眼前的艰难呢?

 

 

星期二/6月7日

彼得的失败(可 14:27-31;66-72

 

  耶稣预告犹大会出卖祂(可 14:21),祂也预测彼得会否认祂( 30节)。但是犹大和彼得并非被上帝预先注定会失败的人。上帝知道所有过去的事、现在的事和未来的事。祂看见将来要发生的事,但那并未否定自由意志。耶稣这样说只因为祂知道他们会做甚么事;如果犹大和彼得不会那样选择,耶稣就不会做那样的预测了。

  彼得认为他已有准备要跟随耶稣,但还差多远呢?你认为他这话是当真的吗?可 14:27-3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每个人多么像彼得啊!我们多么快人快语:「众人虽然跌倒,我总不能。」( 29节)彼得说这句话是当真的。我们也是这样向上帝承诺,但是我们常常像彼得那样破碎、哭泣、失败。我们都需要去学习彼得学到的功课:承诺并不能保证胜利。我们必须学习转头不看我们的力量和资源,完全仰望基督才能得胜。假如彼得更多谈论基督,较少谈论自己,这故事就要改写了。

  请注意,彼得不是唯一宣告,不论发生甚么事,甚至面临死亡,绝不否认耶稣的人( 31节)。众门徒都是这样说。然而,当事到临头,「门徒都离开祂逃走了。」( 50节)虽然此处的焦点是彼得,我们也可从其他人学习很多有关跟随基督的真义。

  彼得可以说甚么话,或做甚么祷告以表明一种态度,使他免于这可怕的失败呢?从以下经文找出这些话来:诗 56:1-3;诗 119:28;路 18:13;林后 12:9 10;腓 4:13。你所写下的话,如何帮助你在面临诱惑和挑战时,屹立不摇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星期三/6月8日

阿爸!(可 14:32-42

 

客西马尼园是耶稣喜爱的地方。祂常常退隐到该处,以便放松心情,暂停与群众共处。然而,这一晚,这个平静的地方,变成痛苦之地。

 思索一下客西马尼园的故事,一读再读四福音中有关的记载。(太 26:35-56;可 14:32-42;路 22:40-53;约 18:1-12)。请注意,当基督向天父恳求时,祂用一个暱称──阿爸。它表露出极深的情感;我们可以将它译为爸爸。在祂与父分离的痛苦感受下,耶稣依然信靠天父的爱,并以暱称来称唿祂。这是多么感人的见证,在极度绝望,仍表露出赤子般的信靠。

 怀爱伦描写基督在十字架上即将面对的事:「这时候基督所处的情形,是祂从来没有处过的……以前祂一向为人代求,而如今祂巴不得有人为祂代求呢!」

 「当基督感到祂与天父的联合受到破坏的时候,祂惟恐单凭自己的人性,支持不了那面临的、与黑暗权势的斗争……同时这次斗争的关键已摆在基督面前,祂的心因怕与上帝隔绝而充满了恐惧。撒但告诉祂,祂如果成了罪恶世界的保人,这种隔绝将是永久的。祂将与撒但的国同列,而永不再与上帝为一了。」怀爱伦着,《歷代愿望》 697页。然而,即使基督预料到会有这个情况,祂仍高喊「阿爸」!

  保罗告诉我们,我们作基督的门徒,便是上帝家的后嗣,因此我们也用「阿爸」父这个充满信任与爱的语词来唿叫我们的天父。阅读罗 8:15和加 4:6(别忘了从上下文来阅读它们)这些经文说些甚么?到底发生了何事,使我们能唿叫上帝为阿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有人问你,我如何才能发展,描述于上述经文中与上帝的那种关系呢?你会怎么说呢?

 

 

星期四/6月9日

耶稣被捕(可 14:43-52

 

在客西马尼园,耶稣与那展现在祂面前的未来救赎计画搏斗──并且接受它。不是为了安逸而是要背负人类的罪,不是选择祂自己的旨意而是选择上帝的旨意。

 犹大卖主的手法中特别卑劣的甚么?(可 14:44-46

  耶稣的敌人想要很有把握地逮到他们要的人。他们在寂静的夜里尾随耶稣,因为在那个时段一般人不会在场,妨碍他们所要採取的行动。不过,他们担心暗夜可能提 供耶稣逃跑的机会;因此犹大再度协助他们达成目的。依照预先安排的暗号,他走到暴徒前头,与耶稣亲嘴。原典经文指出犹大不仅拥抱耶稣,还亲吻他好几回,好 让耶稣的敌人可以快速移动,将耶稣逮捕。

 但是犹大和暴徒不用担心耶稣会逃走。耶稣早就预见这一刻,祂早已为这一刻做好准备,祂早已恳切的祈祷,在备受煎熬之际做成这决定。耶稣站着,面对祂的敌人,不打算逃走,也不拒捕。

 当暴徒逮捕耶稣时,其他门徒作何反应呢?(可 14:47-50)当试验临到时,为何他们会惨败?从他们过去的表现中,有甚么理由让我们期待他们会有不同的表现呢?

 最后晚餐的时候,耶稣曾经警告门徒那即将临到的试验。祂挑出彼得,警告他,撒但要把他当成特别的攻击目标(见路 22;31-34)。但是在客西马尼园,门徒没有祷告,都睡了。耶稣再次试图叫彼得要为即将临到的事做准备(可 14:37 38),但是他并没有留意祂的警告。当试验来到时,门徒们首先企图以暴制暴。彼得的反应是拔刀挥动(约 18:10 11)。他与他的同伴并未与他们的主表现相同的步调。主的国不属于这世界,而且祂拒绝使用武力。所以门徒觉得无用武之地。属世的努力都无效了,因此他们都逃跑了。

 在所有的福书中,门徒们一再地犯错(回顾一些记载,以便恢復你的记忆);然而,上帝却使用他们来建立基督教会的核心,除了犹大。你或许比这些人好不了多少,对你而言,这事带给你甚么有盼望的信息呢?

 

 

星期五/6月 10

进修资料:

  研读「耶稣被卖与被捕」其他相同的记载(太 26:1-56 69-75;路 22:1-62;约 13章; 18:1-11。阅读怀爱伦所着《歷代愿望》的「僕人的僕人」 653-662页,「为的是记念我」 663-672页,「客西马尼园」 695-706页;「犹大」 725-733页。

 「那可怕的时刻已经来到──顷刻就要决定世界的终局,人类的命运正在天平里起伏不定。基督现在拒绝喝那犯罪的人类当喝的杯还不迟……上帝的儿子愿意喝那屈辱创痛的苦杯吗?那一位无罪的愿受罪恶咒诅的结果,去拯救有罪的人么?只听耶稣发青的嘴唇战战兢兢地说道:『我父阿!这杯若不能离开我,必要我喝,就愿 的旨意成全。』」

 「祂三次发出这样的祈祷。祂的人性,因那最后的大牺牲而三次畏缩不前。但现在人 类的歷史全呈现在世界的救赎主面前。祂看出,如果祂丢弃那些违背律法的人,他们就必灭亡。祂看出人的无依无靠,祂也看出罪恶的势力。一个注定遭劫之世界的 灾难和悲哀,出现在祂面前。祂看到它所迫近的厄运,于是下了决心,愿意付任何代价来拯救人类。」怀爱伦着,《歷代愿望》 701

 

讨论问题:

细思基督所说的话。祂不再喝这葡萄汁,直到我们都到神的国里。它告诉我们上帝的品德是甚么?与班上同学分享这个原则的其他例子。这原则就是,某人不再做某件事,直到别人也能一同做这件事。(例如乌利亚不肯回家吃喝,与妻子同寝,因他的军队仍在作战;见撒下 11:11)。这些故事如何阐明耶稣所论述的点呢?

 

总结:耶稣来到祂地上生活的最后时刻。在永恆的日子里首先想出来的计画,现在即将有了结果。在祂周围的其他人都失败了,唯独耶稣坚定站立。世界的命运全仰赖祂。
[NextPage]

第十二课  6月11日至6月17日

受审与被钉

 

本週经文:可 14:53-65;15:1-41

存心节:「申初的时候,耶稣大声喊着说,以罗伊、以罗伊、拉马撒巴各大尼。翻出来,就是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甚么离弃我?」(可 15:34

 

 

安息日下午/6月 11

  条条道路通髑髅地。我们已经追踪拿撒勒人耶稣的脚步,从加利利一直到耶路撒冷,并且必然引导到髑髅地,它就是祂被拒、受辱、受苦、与就死的地方,但是它也是我们得胜、得盼望、得永生的地方。

髑髅地,以及随之而来的一切,使拿撒勒人耶稣有别于世上其他所有的宗教教师。其他 教师留下聪明的教导,施行仁慈的事,聚集了一群跟随着,并且成为某些运动的中心人物,在他们死后,这些运动发扬光大,有些成了世界性的宗教。但是只有耶稣 死后復活,成为活的救主施行统治。这个差异使全世界都改变了。

  本课综览:大祭司们认为他们有甚么理由可以置耶稣于死地呢?他们如何影响彼拉多?耶稣被钉在两个强盗之间,这件事有甚么意义?在了解耶稣之死这件事上,「代替」这个概念具有多么核心的地位?在十字架上,甚么事发生在上帝身上呢?

  *研读本週学课,为六月十八日安息日做准备。

 

星期日/6月 12

在大祭司面前(可 14:53-65

 

他们对耶稣的审判是个闹剧。他们不打算公正地审查证据,只是想公告对耶稣的指控以便定罪,并置耶稣于死地。在审判开始之前,宗教领袖们已作成决定:他们要让耶稣死。他们企图维持合法性的假象,整个过程──在半夜仓促成立法庭──制造一个假冒的公义。

 将四福音中耶稣受审的记载,再加上怀爱伦另外的评论,《復临教会圣经註释》做了 以下的结论:耶稣接受两次初步的审讯,一次单独在亚那面前,另一次则在亚那和该亚法面前。祂两次在大祭司面前被提讯,首次在夜里,另一次在白天。耶稣在彼 拉多面前出现两次,并在这两次当中,曾站在希律面前。(见卷五, 528页)

 当你阅读马可福音的记载时,把你自己置身于大祭司的位置上。他为何要耶稣死?他如何为自己的作法辩护呢?在以下划线上的经文后面,写出他相信他所拥有的充分理由。

7:41 4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62-6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3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4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常对领袖们对待耶稣的盲目态度感到惊奇。然而,根据以上经文,在你心中总结他们的理论基础之后,你能否看见,即使有明确的证据,他们仍然很容易去做这事呢?因我们也常为我们所做的事辩解,因此,在此或许对我们有甚么功课呢?

 

 

星期一/6月 13

彼拉多和宗教领袖(可 15:1-19

 

 阅读耶稣在彼拉多面前的记载,以及其他福音书的记载(太 27:11-26;路 22:66-23:25;约 18:28 19:16)。 一个异教统治者想要救耶稣,而被认为是信仰守护者的宗教领袖却要祂死,这是多么不可思议啊!异教统治者和他的军人称耶稣为犹太人的王,而祂自己的百姓,就 是那长久以来宣称在等候祂的人,却大叫,把祂钉十字架!这是多么不可思议啊!彼拉多提议要释放耶稣,这位生命的赐予者,而群众却要释巴拉巴,这位杀人犯。 这是多么吓人的证言,证明撒但有能力欺骗那尚未完全降服于主的人心。

 在上帝的眼中,谁的罪比较重是彼拉多或是宗教领袖?你可以为你的答案提出甚么充分理由?见约 19: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宗教可以作一个有力的工具为善为恶。在这个记载中,我们看见它被用来达成一个非常 恐怖的目的上。当人们和此处的宗教领袖一样,认为他们是为上帝的缘故做事情时,有甚么能够拦阻他们呢?当一个人认为他的行为是上帝起动的,就会使这个人做 出很多他原本做不到的事。总之,如果上帝在引领某人,那么我们应该允许何人或何事阻挡我们呢?

  我们绝不会在真空中犯罪吧!那表示,我们的罪绝不会只影响我们自己。再读一次今天的记载。因为宗教领袖所做的事,还有谁受到非常负面的影响呢?在此,我们可以得到甚么信息呢?在圣经中你能找到甚么其他例子,足以说明罪的影响力多么快速地散播,并伤害到其他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你自己放置在彼拉多最后审判的时刻(传 12:14;罗 3:6)他可能会试着採取甚么论点为他的行为辩护呢?上个月你曾使用过多少次相同的原则,为你自己的错误言行辩护呢?

 

 

星期二/6月 14

各各他(可 15:16-37

 

在耶稣生平的所有场景中,这一个场景最需要我们虔诚地沉思。看祂挂在十字架上,伤 痕累累,身躯弯曲血迹斑斑,祂是上帝的独生子。祂的背被撕裂,祂的手脚被钉子刺穿。一整夜祂一直被审问;自从前一晚吃过晚餐后,祂没有进食,也没有喝水。 现在,祂孤弱无力地挂在十字架上,夹在两名重罪犯中间,风吹日晒,与蚊虫蚂蚁为伍。

  仔细阅读可 15:27 28。耶稣不只是被当成普通罪犯被钉,还被放置在两个罪犯中间,你在这个事实中找到甚么特别的意义吗?马可在那里引用了旧约经文(赛 53:12),如何有助于回答那个问题呢?对于耶稣在十字架上所发生的事,向我们启示了甚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十字架上,基督成为我们的罪的背负者。也就是,祂和罪如此亲密连结,以致于保罗说:「上帝使那无罪的,替我们成为罪。好叫我们在祂里面成为上帝的义。」(林后 5:21)保罗并没有说耶稣是个罪人,这句话当然是错的。保罗尽其所能带出这一个概念:「上帝把祂当成一个罪人、罪犯,并且以此相待。这是我们不能了解的,耶稣──这位唯一不曾犯罪的人──替代每一位犯罪的人。

  阅读约 1:29;加 3:13;来 9:28,和彼前 2:24。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十字架上的耶稣和罪的关系,是这些经文中所谈论的甚么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了解罪对上帝的儿子所做的事,如何激发你去寻求祂的大能,以制胜罪呢?

 

 

星期三/6月 15

髑髅地的意义(赛 53

 

 马可从赛 53章引用昨日我们所阅读的经文。阅读那一章,并列出其中明确表示基督为我们的罪替我们死的语词(见赛 53:4-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如何才能明白耶稣代替我们死,这个「代替」的概念呢?要了解救赎的计画,这一点为甚么这么重要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督徒一直努力着解释上帝如何在基督里提供救赎的方法。他们陈述了各种的救赎理论。有些解释或是建议如下。这些说法如何解决你的问题,或没有解决你的问题呢?

A.天父难以拯救人类,但是基督的爱提供了答案。

B. 基督的死是付给魔鬼的赎价,使人免受魔鬼的辖制。

C.上帝的荣光被罪所冒犯,因此基督必须死才能偿还那被冒犯的荣光。

D.基督必须死,以便向宇宙间的其他生灵提示犯罪的结果。

E.基督死为了表明上帝的爱,因此可以使我们柔软,并赢得我们去归向祂。

F.在十字架上,「父」惩罚了「子」。

没有一个理论足以解释上帝如何在耶稣基督身上提供一个拯救的方法。由基督徒思想家推敲好几世纪之久的各种理论──有时说明得非常详细,且含有真理,但是整个故事就更伟大了。答案乃在于上帝,是祂自己提供了救赎。注意以下圣经所陈述真理。

 Ⅰ .在救赎计画中,父、子、圣灵在爱与行动上都是一致的。我们必须避免描写父是残忍或不怜悯的,而子却是怜悯的。(见约 3:16

 Ⅱ .上帝在基督里,叫世人与自己和好。(林后 5:19

  Ⅲ .死亡是必须的。(罗 3:24-26;来 9:22

  Ⅳ .基督替我们死。(林后 5:21;林前 15:3

 Ⅴ .十字架是上帝的爱最大的证据。(罗 5:7 8

 

 

星期四/6月 16

耶稣之死(可 15:33-41

 

「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甚么离弃我?」(可 15:34

  「撒但用勐烈的试探向耶稣袭击。救主未能看穿坟墓的大门。祂不能希望以胜利者的姿态从坟墓里出来,或希望天父接纳祂的牺牲。祂只怕罪在上帝眼中是那么可 憎,以致祂必须与天父永远分离。基督这时所忍受的,就是将来祂不再为有罪的人类代求时,每一个罪人所必要受到的惨痛。上帝儿子所喝的苦杯之所以如此难堪, 甚至使祂心碎,乃是因为祂替人类『成为罪』,以致上帝的忿怒降在祂身上。」怀爱伦着,《歷代愿望》 769页。

仔细思想怀爱伦所说的话。它如何帮助我们了解十字架上所发生的事?它告诉我们罪有甚么特性?上帝有甚么特性?它如何使我们了解上帝为救赎我们,付出了何等的代价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虽然耶稣在哀哭「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甚么离弃我?」时,陷入绝望中,但是祂最后一句话:「成了」(约 19:30)却表达了信心,盼望和信任。祂宣告祂已赢得与撒但最后决定性的战争;与邪恶大斗争的结局已定。战争还没结束,但是我们知道它将如何结束,因为耶稣在髑髅地得胜。最后,耶稣把自己交託在天父手中,并垂下祂的头,死了。

 思想一下。耶稣与父自远古以来本合为一(约 1:1 2);祂与父原本在行动与目的上都是合一的(创 1:26;3:22;约 10:30);然而,在十字架上,因着罪,耶稣感受到这个不可抗拒的隔离感!上帝自己在髑髅地分离!你曾经和某位你所爱,并且感觉很亲的人分离过呢?那些经验如何稍能帮助你珍惜耶稣为我们做的事;也因祂为了你受这么多苦,使你能用爱来听从上帝呢?

 

进修资料:

 阅读其他四福音中相同的记载,太 26:57-68;27:1-56;路 22:66-23:49;约 18:12-14;19:19-37。阅读怀爱伦所着《歷代愿望》中的「在亚那和该亚法面前」 707-724页;「在彼拉多的衙门里」 734-755页;「髑髅地」 756-773页;「成了」 774-782

 「我们的救赎主以受苦来完成救赎。祂的灵魂成为罪的祭物。因着上帝撤回对祂的爱 和眷顾,极大的痛苦必然围绕着祂;因为祂站在罪人的位置上,而每个罪人必须经歷这样的黑暗。公义的那一位必须被定罪,忍受上帝的忿怒,但这并非出于怀恨; 上帝的心充满悲伤,因为祂的儿子,那无罪的,正忍受罪的刑罚。上帝大能的分离永世绝不会再发生。」怀爱伦着,《本会圣经註释》卷七, 924

 

讨论问题

1. 写出一个故事,把你自己放置于该亚法的位置上。提出充分理由解释你为何必须置耶稣于死地。把作业带到班上,让成员阅读彼此的作业,然后讨论你从这个练习中学到甚么。

2. 为何耶稣必须死才能救我们呢?

3. 在班级讨论这句话的含意:十字架的目的只是要帮助我们学会信靠上帝。你同意或不同意?理由何在?

4. 作为一个教会,你能做甚么事,使你更能以十字架为中心呢?你如何能确定当人们想到你的教会时,会先想到一个社群,其个别的生命曾经因基督死在十字架上而被改变呢?

 

总结:基督为我们的罪而死。唯有当我们来到髑髅地,看见并承认耶稣替我而死,十字架的涵义才能打动我们的心坎。「如果我们最后要得救的话,就必须在十字架下,学习忏悔与谦卑的教训。」怀爱伦着,《歷代愿望》 79页。

[NextPage]

第十三课 6月18日至6月24日

埋葬──却復活了!

 

本週经文:可 15:42-16:20

存心节:「那少年人对他们说,不要惊恐。你们寻找那钉十字架的拿撒勒人耶稣。祂已经復活了,不在这里。请看安放祂的地方。」(可 16:6

 

 

安息日下午/6月 18

 一座独特的坟墓:世上有些最有名的建筑物是坟墓。以埃及大金字塔为例:十万名工 人工作二十年才能将它建造完成。直到今日,我们仍不知道两千三百万个,平均每个重二点五公吨的大石块,是怎么放上去的。但是大金字塔如同其他金字塔,是为 了死亡而盖的。它为法老提供埋葬的地方;它是死亡的纪念碑。印度美丽的泰姬陵也是如此。当夏甲汉所爱的妻子蒙塔姬临死时,他答应为她盖一座世上最漂亮的纪 念碑。它的白色大理石闪闪发光,它镶上贵重的石头,又有花园和能反射光线的水池,泰姬陵的确是座壮丽的纪念碑。夏甲汉和蒙塔姬安眠在泰姬陵里。本週学课中 我们所研读的故事是多么不同。亚利马太人约瑟那座简单的,由磐石中凿出来的坟墓,就是那座安放着耶稣的坟墓,它比金字塔或泰姬陵更为奇妙。那是因为──祂的坟墓是空的。

本课综览:为何知道耶稣的确死在十字架上是很重要的呢?第一批知道基督已经復活了的人是谁?祂从死里復活有甚么证据呢?怀疑论者对復活所提出的议论怎么失败了?

 *研读本週学课,为六月廿五日安息日做准备。

 

 

星期日/6月 19

祂被埋葬(可 15:42-47

 

  圣经曾预测上帝的僕人将「与恶人同埋。谁知死的时候与财主同葬。」(赛 53:9 )耶稣是穷人,祂只有一件有价值的东西──那是罗马兵为之拈阄的没有缝儿,是上下一片织成的里衣(约 19:23 24)。祂被埋在一个有钱人的坟墓,似乎是非常不可能的事,但是事情果然如此。古犹太最高评议会的两名委员在耶稣死后前来公开认耶稣的尸体。马可提到亚利马太的约瑟,但是约翰福音告诉我们,尼哥底母──就是先前夜里去见耶稣的──也和约瑟在一起(约 19:38-42)。

  在林前 15:3 4,保罗引用了福音书早期的记述。这个记述包括了他被埋葬的这句话。对第一代基督徒而言,这个事实为甚么是重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约因耶稣从死里復活而大受鼓舞。整本使徒行传,门徒的讲道回到两件响亮的肯定:基督復活了,以及祂已将圣灵浇灌下来。因此林前 15:3把三件事实繫在一起: 1.基督为我们的罪而死。 2.祂被埋葬。 3.祂復活了。

  因此,耶稣的埋葬不是一件小事。它强调祂确实死了这个真相──祂并非昏迷或昏倒(正如一些评论者或怀疑者所想的)──而这个事实使復活成为一件荣耀的神蹟。唯独在祂死亡的这个状况下,我们才能了解祂復活的重要性。

  阅读以下经文。它们都在强调甚么共同点?而且这一点对我们的信仰是重要的吗?利 17:11;太 26:28;约 19:40;罗 5:6-8 6:4;林前 5: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圣经明白指出:基督为我们的罪而死,祂的死是救赎计画的重要部分。若没有它,就没有赎罪,就没有拯救,就没有永生;否则就要永远沉沦了。可见祂的死对我们,及对我们未来的盼望有多么重要。祂的死保证我们最后免于死亡。

 

 

星期一/6月 20

祂復活了!(可 16:1-11

 

首批被告知耶稣已从死里復活的人是谁?空坟墓在他们身上产生甚么影响呢呢?(可 16:1-8

  在耶稣的时代,妇女的社会地位比较卑微,但是在上帝面前却不是这样。马可挑出那些起初在加利利,后来在耶路撒冷服事耶稣的妇女。祂死的时候,她们站着观看十字架;她们并未因为认同祂而感到羞耻(可 15:40 41)其中有些妇女买了香膏要去膏耶稣的身体,并且为了这目的,在七日的第一日清早来到坟墓。这些忠实的跟随者成为首批听见耶稣已从死里復活,这个不可思议的消息。

  对很多学者而言,妇女首先看见耶稣这个事实,使他们确信这个记载的真实性。如果她们要杜撰这个故事,为何不是一些巴勒斯坦有权势的宗教及政治领袖先注意到这个空坟墓,反而是一些没有社会地位的卑微妇女呢?那些人不是能更有力地陈述他们的观点吗?

  也请注意耶稣復活的消息对妇女所产生的印象与耶稣在整本马可福音所造成的印象如何符合一致呢?我们已看见世人如何一次又一次地对祂的神蹟和教导感到惊愕。 现在显现这个至高无上的神蹟,正可证明祂就是祂所宣告的那个身分。虽然妇女尚未完全了解,但是空坟墓的景象,使她们心中充满了惊奇。

  復活的主首先向谁显现呢?而且,此事如何使他们对耶稣的记载更具真实性呢?(可 16:9-11;约 20:1-18

 妇女们首先知道復活这件事,因此,其中必有一名妇女第一个看见耶稣。多么特别的 一名妇女啊!根据很多人的观点,她的过去使她不能与其他人为伍。但是她的赦免多,所以她的爱也多,难怪抹大拉的马利亚在星期日早上先到坟墓。对这位曾经得 到新生、上帝堕落的孩子,耶稣选择首先向她显现。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所有的人,被社会偏见所影响,对某些特定的人有敌意。那些偏见摧毁你的心灵呢?从今日学课(没有社会地位的妇女,有幸先得知救主復活的消息),你想,上帝如何看待那些偏见?藉着上帝的恩典,你能做甚么,以排除这种邪恶的,以及违反基督教精神的态度呢?

 

 

星期二/6月 21

復活主的显现(可 16:12-18

 

  耶稣不只向福音书中响噹噹的人物显现,也向那些原本没没无闻的人显现。从这里,我们可见耶稣关切祂所有的门徒,不管他们是不是领袖,是不是有名。

谁正行走时,耶稣向他们显现呢?(可 16:1213)。研究路 24:13-32所记载延伸的故事。你可以从中学到甚么功课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耶稣还向谁显明自己就是復活主呢?(太 28:16 17;可 16:14;路 24:33-49;约 20:19-29;21:1-3 ;林前 15:4-8)。

 每一位福音书的作者对復活基督的显现所提供的资讯,都是其他人所未提供的。总 之,四本记载彼此吻合,彼此确认,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证明耶稣从死里復活。一些细节的差异都是不重要的,而且它符合我们对目击者记录的期待。我们或许不能 确定事件发生的确定顺序,我们却可以对以下所列復活主的显现,具有信心:

A.显给抹大拉的马利亚看(可 16:9;约 20:15-17)。

B.显给离开坟墓后的其他妇女看(太 28:9 10)。

C. 前往以马忤斯之前显给彼得看(路 24:34;林前 15:5)。

D.显给前往以马忤斯路上的两位门徒看(可 16:12;路 24:13-32)。

E.显给一间大楼的门徒看(可 16:14;约 20:19-24)但是多马当时并不在场。

復活日之后其他显现的场合

F. 一週之后,显给在一间大楼的十一位门徒看,当时多马在场(约 20:26-29)。

G. 显给正在加利利海(提比哩亚海)边捕鱼的七位门徒看(约 21:1-3)。

H.显给五百多弟兄看(林前 15:6)。

I. 显给雅各看(林前 15:7)。

J. 就在升天之前,显给十一位门徒看(可 16:19 20;路 24:50-52;徒 1:4-12)。

 注意耶稣显现的各种情况。这事告诉我们,上帝给我们甚么证据,让我们可以相信呢?这些记载如何帮助你坚固你的信心呢?不只是帮助你相信祂的復活,也相信整个拯救计画呢?

 

 

星期三/6月 22日

至高无上的神蹟

 

最早驳斥復活的企图是甚么?(太 28:11-15)对今日那些再提出此问题的人,你会给他们甚么答案呢?

 正如上星期学课我们所研讨的,宗教领袖採取措施不让门徒把尸体偷去。经过彼拉多的许可,他们把坟墓封住,又派兵丁去看守(太 27:62-66)。

 这个防止復活的举动如何使证据更加确凿呢?

 在这几个世纪当中,有更多其他解释空坟墓的说法,例如 ( ) 耶稣并未死在十字架上,祂只是昏厥,之后,祂在冷冰冰的坟墓醒过来; ( )祂显现给门徒看,这并不是真的──门徒们这么期望祂復活,因此他们想像,他们见到祂从死里復活。这个心理学上的解释,就是「愿望实现」的理论。因它认为门徒的期盼,导致「愿望实现」了。

  圣经有甚么证据可以反驳耶稣没有真正死去的说法?(约 19:31-35)对某位认为门徒只是想像耶稣復活的人,你可以如何为復活辩护呢?(徒 1: 3 4

  福音书有关復活的记载重复地强调门徒的心态。它与「愿望实现理论」正好相反。耶稣的门徒并没有期待祂会復活,而且他们不相信那些向他们报告祂已復活的人(见太 28:17;可 16:11 13;路 24:11;约 20:24-29)。

  有两件大事足以驳斥把耶稣復活一事搪塞过去的所有努力。首先,耶稣的尸体不见了;即使坟墓被封住了,还有兵丁看守,事情还是发生了。耶稣的敌人揭穿这个新宗教的内幕,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去指出耶稣的尸体──但是他们做不到。第二,髑髅地之后,门徒们人心溃散,又十分沮丧。祂復活之后,他们充满信心和能力,并且奉耶稣之名走出去。怎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差异呢?因为他们见到了復主的主。

 如果有人问,为甚么基督復活对你这么重要呢,你要怎么回答呢?为何它对你应该是重要的呢?

 

 

星期四/6月 23

大使命(可 16:15-20

 

我们一直提到復活主的显现,但那个语词不足以描写所发生的事。他们不仅看见耶稣,还听见祂说话,并回答问题,甚至与门徒们一起吃。祂不单单显现而已,而是与他们相聚。

 復活主与祂的门徒相聚的时间有多久呢?(徒 1:3 )想一想,那时间有多久。这段时间如何坚固他们,以便託付他们使命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马可福音( 16:14), 甚至復活之后,耶稣仍因那些首先风闻祂復活之人的不信与刚硬而责备他们。希腊语动词的意思是责备或非难;意思是说,祂必须因他们的怀疑而坚定地对他们说 话。人性改变得多么少啊!我们每一个人可能述说上帝如何奇妙地在我们的生活中动工,我们却在不久之后显出不信与刚硬的心。

  根据马可福音,耶稣给祂的门徒甚么託付呢?那个託付与我们復临信徒所相信那交给我们的託付有何相似之处?见启 14: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马可福音的最后两节提出一个有趣的对比。耶稣现在已升天到父那里,坐在上帝的右 边,这个词指出祂的权威地位。然而,同时,这个经文提到上帝与祂的教会同工,用神蹟来证实所传的道。换句话说,虽然祂在接近祂的教会、祂的百姓,并赐给他 们一切他们所需要的,以便去做祂要求他们去做的事。这些话对早期教会应该是一个安慰,正如对今日的我们一样。

  请注意「证实所传的道」这个词。上帝曾如何在你的人生经歷中「证实所传的道」呢?与班上同学分享祂如何为你成就此事。比较一下彼此的陈述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从彼此的经歷中,你可以学到甚么呢?

 

 

星期五/6月 24

进修资料:

 再次阅读可 15:42-16:20,以及其他福音书中相同的记载,太 27:57-28:20;路 23:50-24:52;约 19:38-21:25。阅读怀爱伦所着《歷代愿望》「在约瑟的坟墓里」;「主已经復活了」;「你们为甚么哭」;「往以马忤斯去」;「愿你们平安」;「海边重游」;「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见我的父也是你们的父」 783-847页。

 

讨论问题:

1.我们得到很多耶稣復活的证据,就是那能坚固我们信心的证据。我们还得到甚么证据可以证明基督教的真理呢?我们究竟需要多少证据呢?如果我们有证据,那么为甚么需要信心呢?请在班上讨论。

2. 作为一个世界性宗教,基督教似乎有一个前途最不看好的基础,创始者年纪轻轻就死了,而且它的事工被很多优势宗教体制所拒绝。然而,它是世上最伟大的宗教,而且耶稣是世上最有影响力的人。为甚么?

3. 16:19提到耶稣在天上。还有甚么其他经文提到祂在那里呢?祂现在在天上作工,祂在地上的工作结束了,这是要告诉我们甚么呢?

4.你的教会在履行马可福音结尾中耶稣的託付这件事上,做得如何?你个人可以做甚么,或你的教会可以做甚么,才能履行上帝的託付呢?

 

总结:这个快速移 动,充满行动力的记载,有多么奇特的结尾啊!最大的神蹟、最不可思议的举动出现在故事的结尾中。耶稣的敌人将祂钉在十字架上,又将祂埋葬了,但是祂却復活 了。作为復活的主,祂在全地,在歷代拥有能力和权柄。而我们是祂的跟随者,在我们渴慕祂復临的同时,我们要做祂的工。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