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米利暗与亚伦的罪

【返回上级目录】

存心节:弟兄们,你们不可彼此批评,人若批评弟兄、论断弟兄,就是批评律法,论断律法;你若论断律法,就不是遵行律法乃是判断人的。设立律法和判断人的,只有一位,就是那能救人也能灭人的,你是谁,竟敢论断别人呢?雅4:11-12

 

本课综缆:根据民数记12章内容、民数记《本会圣经注释》和《先祖与先知》第33

 

    本课目的:①明白嫉妒的精神,是上帝所憎恶的,必须抵制。②谨慎言行,不可轻易论断毁谤人,特别主的仆人我们应当敬重他。③学习摩西谦卑和互忍的精神。“圣经特别教训我们要谨慎,不可轻易毁谤那些上帝所选召作他使者的人……那把领导和教训他子民的重责放在世人身上的主,必要叫他百姓在他们对待他仆人的态度上负责。保罗也教训说:“控告长老的呈了,非有两三个见证就不要收。”我们应当敬重那些上帝所尊重的人。米利暗所受的惩罚,应当使一切存心嫉妒并毁谤上帝所赋与工作责任者的人受到遣责。”--《先祖与先知》第33章303面  

 

安息一、摩西的为人

 

1、摩西有什么胜过世上众人的品格?民数记12:3

 

    “摩西为人极其谦和,胜过世上的众人。”这就是上帝赐他智慧并引导他过于其他人的原因。经上说:“他必按公平引领谦卑人,将他的道教训他们。”(诗25:9)耶和华引领谦卑的人,困为他们是可教又是愿意受教的人。”《先祖与先知》302页

 

“这里所描述为谦和的品格特征,乃是在上帝的事业中担任领导地位所必需的。摩西并不是个天生谦和的人(出2:11-14);这种品格是他在米甸旷野的艰苦学校中花了四十年的时间所学会的。只有谦和的人才会知道如何服从上帝和他的属下,同时又是一个勇敢而有力的领导。一个认为自己有权对其同工专横跋扈并向他们发号施令的领导在主的工作当中是无份的。”《本会注释》

 

2、摩西在上帝的家中如何管家?民12:7来3:5

 

    “摩西为仆人,在上帝的全家(这里所指的是上帝的百姓)诚然尽忠,为要证明将来必传说的事。”

 

3、上帝与摩西的交通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民数记12:8上

 

    上帝与摩西是面对面,就是直接地,没有任何的中间人。上帝说:“我要与他面对面说话,乃是明说,不用谜语。”

 

     因为摩西在上帝的全家尽忠,所以上帝赐给他更亲近的交通,──不用谜语,乃是明说,是面对面的说话。

 

安息二、米利暗的嫉妒

 

4、摩西的兄姐何故嫉妒摩西?说了什么毁谤的话?民12:1-2

 

    “在委派七个长老的事上,摩西没有请米利暗和亚伦参加意见,因此他们对摩西起了嫉妒的心。

 

叶忒罗来访问,摩西乐意接受他岳父建议的事曾引起亚伦和米利暗的疑惑,惟恐叶忒罗在这伟大领袖身上的影响趋过他们。

 

在组织上长老会议的事上他们觉得摩西抹煞了他们的地位和权威。

 

米利暗和亚伦从来没有知道那落在摩西身上的忧虑和责任是多么沉重。

 

西坡拉到旷野与她丈夫同居之后,她看见摩西责任綦重,精力疲倦,便将自己的顾虑告诉父亲,于是叶忒罗献策减轻他的重担。这就是米利暗憎恨西坡拉的主因。她因自己与亚伦被忽视而抱怨,认为这是由于摩西妻子的缘故,并认为摩西已经被他妻子的影响力所左右,不再象以前那样听从他们的意见了。如果亚伦能坚持正义,他原可以遏止这恶行;但他没有向米利暗指明她的举动是犯了多么大的罪,反而同情她,听信她埋怨的话,这样就与她一同嫉妒摩西了。

 

毁谤摩西的理由;

 

    米利暗放纵了不满的精神,竟在上帝所已经特别支配的事上,寻找发怨言的理由。她对摩西的婚姻久已不满。她认为摩西没有娶一个希伯来族的女子为妻,而娶一个外邦女子,有损于她家族和国人的声誉。所以她在脸色和态度上,难免表露着轻看西坡拉。

 

 “摩西的妻子被人称为“古实女子”,其实她是米甸人,原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她在外表上肤色较黑,与希伯来人有别。西坡拉虽然不是一个以色列人,但还是一个敬拜上帝的人。她的个性胆小而怕羞、温柔面挚爱,不忍见人受苦;正因这个缘故,所以摩西在往埃及去的路上同意她回米甸去。以免她看到那降在埃及人身上的灾难而痛心。

 

“西坡拉虽然是真神上帝的敬拜者但却是个米甸人的事实,只是被米利暗和亚伦用来作为反叛摩西权柄的借口。他在娶她为妻时并没有违反不许与异教徒通婚的原则,不象他们所声称的那样。”《本会注释》

 

5、摩西面对着责难如何对待?民12:3

 

    “摩西为人极其谦和,胜过世上的众人。”

 

    摩西以毫无怨言的静默,忍受他们的责难。这是他在米甸多年辛劳及等待期间所得的经验,──培养了谦卑和坚忍的精神,──使他能以忍耐来应付百姓的不信和怨言,与那些本应作他忠实助手之人的骄傲和嫉妒。”《祖知》302页

 

安息三、 上帝亲自审判

 

6、上帝如何审判这两个叛乱诽谤的人呢?民12:4-8

 

    在云柱中降临,站在会幕门口,召亚伦和米利暗;

 

为摩西表白;

 

斥责亚伦和米利暗。

 

  “亲爱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因为经上记著:“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罗12:19) “上帝曾拣选摩西,并使他的灵降在他身上;如今米利暗和亚伦因为发怨言,不但是对于上帝所指定的领袖,而也是对于上帝本身犯了不忠的罪。上帝召这两个煽动叛乱的人到会幕那里与摩西面面相对。“耶和华在云柱中降临,站在会幕门口,召亚伦和米利暗。”“你们毁谤我的仆人摩西,为何不惧怕呢?耶和华就向他们二人发怒而去。”《祖知》302面

 

7、上帝如何显示他的不悦,从而警告全以色列?民12:9-10上

 

  “云柱离开了会幕,是表明上帝的不悦,……这一次耶和华显示他的不悦原是要警告全以色列,要遏止那不满及抗命之精神的滋长。如果米利暗的嫉妒和不满没有受到显明的责罚,结果必要造成大恶。”《祖知》

 

安息四、严厉的惩罚

 

8、有什么可怕的惩罚临到米利暗的头上?民数记12:10上

 

    米利暗受惩罚患麻风病。“云彩从会幕上挪开了,不料,米利暗长了大麻疯,有雪那样白。”这是上帝行政的对付。

 

9、惊恐的亚伦如何为他姐姐恳求并承认他们的罪?民12:10 -12

 

    “亚伦得以幸免,但他在米利暗所受的刑罚上受了严重的遣责。如今他们的骄傲已经降低到尘土之中了,亚伦承认了他们的罪,并恳求不要让他的姐姐因这可憎并致命的灾病而灭亡。”《祖知》

 

10、上帝如何垂听摩西的哀求?最后怎样处理米利暗所犯的罪?民数记12:13-15

 

    “上帝应允了摩西的祷告,米利暗的大麻疯就得了洁净,但她必须在营外禁闭七天。到她被逐出营外之后,上帝恩眷的记号才再降到会幕之上。以色列为尊重米利暗的地位并为落在她头上的打击而悲伤起见,全营就安扎在哈洗录。等候她回来。”《先祖与先知》303面

 

安息五、对嫉妒的教训

 

11、嫉妒的精神是从哪里来的?雅3:14、15

 

    猜疑与嫉妒这类的病扰害了世人所有的才能。这两种毛病,原是撒但在乐园中发起的。……凡听信他(撒但)声音的人,才会诿过于他人,并且诽谤、撒谎,以图建立自己的地位。可是,一切污秽的都不能进入天国,而除非怀藏这种心意的人完全改变,他们就永远不能进去,因为他们也会批评论断天使的。他们会嫉妒别人的冠冕。若不去评议他人的缺欠和错误,他们简直就不晓得说什么才好。”《崇高的恩召》8月16日

 

12、智慧人曾经怎样描写嫉妒其影响的毒恶?箴27:4

 

    “忿怒为残忍,怒气为狂烂,惟有嫉妒,谁能敌得住呢?”

 

    “嫉妒是在人心中所能存在的极凶恶的特性之一,而且其影响也是最毒恶的。”《祖知》

 

13、嫉妒的结果是什么?雅各书3:16 5:26

 

    “在何处有嫉妒纷争,就在何处扰乱,和各样的坏事。”

 

预备日、论断人的危险

 

14、论断人有没有罪?会不会被子列在审判的里面?罗2:1-3

 

    上帝的圣言劝告我们:“要……相爱如弟兄,存慈怜谦卑的心。”(彼前3:8)真正有价值的德行,决不企图藉着怀藏恶念,讲述恶事,侮蔑别人,而为自己预备地位。上帝的儿女必须除去一切猜疑、嫉妒、恶言、以及不信之念。”《崇》816

 

15、论断人的罪是属于什么性质?严重不严重?雅4:11、12

 

    “人不应当把批评别人论断别人的动机和行为看作一件小事。”人若批评弟兄、论断弟兄,就是批评律法、论断律法;你若论断律法,就不是遵行律法,乃是判断人的。”(雅各4:11)判断人的只有一位,“他要照出暗中的隐情,显明人心的意念。”(林前4:5)无论何人,若是判断别人并定他同胞的罪,他就是在篡夺创造主的特权。”

 

16、使徙彼得形容一班无奈的罪人时怎样论及到论断毁谤的严重性?并教导我们应当敬重上帝所尊重的人?彼后2:10-11

 

《圣经》特别教训我们要谨慎,不可轻易毁谤那些上帝所选召作他使者的人。……那把领导和教训他子民的重责放在世人身上的主,必要叫他百姓在对待他仆人的态度上负责。我们应当敬重那些上帝所重看的人。米利暗所受的惩罚,应当使一切存心嫉妒并毁谤上帝在他工作上所重用的人受到谴责。《祖知》

 

“但愿一切相信现代真理的人把所有的冲突、摩擦、嫉妒、批评,和恶念除去。要团结一致,同心合力。“你们既因顺从真理,洁净了自己的心,以致爱弟兄没有虚假,就当从心里彼此切实相爱。”(彼前1:22)”《你必得能力》628

 

    思考问题:

 

1、上帝为何要在会众面前严重惩罚米利暗?在今天对我们有什么教育意义?

 

    2、在交谈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评这人评那人,若照圣经的教训,这样行不行?有没有什么危害?

 

3、在受毁谤与攻击时当存何态度?彼前3:162:8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平阳县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