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返回上级目录】

1 《历代愿望》第674675676页;《证言》卷五第230页;

12 《布道论》第361页;《证言》卷一第300页;《证言》卷四第353页;《证言》卷六第133页;《证言》卷八第186页;

     结果子证明我们住在基督里面——“我是真葡萄树,我父是栽培的,凡属我不结果子的枝子,祂就剪去。”

  “凡属我”并不是说真正在基督里的人不结果子。上帝已藉着基督将我们救赎。祂为我们的罪付了赎价。我们都是在祂慈爱的范围里。祂以祂慈爱的膀臂环围全人类。基督既已购买了我们所当作出的服务,我们就成了祂的仆人。虽然我们因着祂的应许之约而在耶稣基督里面,但如果我们漠不关心,不承认祂为我们个人的救主,我们就不结果子。我们若不与祂神圣的性情有分,也就不能结果子。我们就会被剪除。世俗的影响,使我们离开基督。我们的结局就和不结果子的树枝一样。“凡属我不结果子的枝子,祂就剪去。”

  “凡结果子的,祂就修理干净,使枝子结果子更多,”我们结不结果子证明我们是否真正住在基督里面。……

  我们是基督的产业。“你们不是属你们自己的”。“你们是用重价买来的”。我们有没有藉着活泼的信心住在祂里面?如果我们不结果子,黑暗的势力就会占据我们思想,感情和服务。虽然我们自称是上帝的儿女,却仍是属于世界的。这绝不是安全和快乐的身份,因为我们丧失了本来有权得到的一切华美,荣耀和满足。住在基督里面,我们就拥有祂的甜美,芳香和光明。基督是世上的光。祂照在我们心中。祂在我心中的光又反映在我们脸上。我们瞻仰基督的华美和荣耀,就会变成祂的形象(《怀氏文稿》190185)

1-5 需要与基督连为一体——真葡萄的枝子,就是与葡萄树连为一体的信徒。

枝子与枝子,枝子与葡萄树连为一体。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是千篇一律的。求同存异是整个创造工作的原则。自然万物既千姿百态,又统一和谐。它们都从同一个源头获得功能和美丽。伟大的艺术家将自己的名字写在祂的一切作品上,从高贵的黎巴嫩雪松到墙上的爬藤。巍峨的高山,浩瀚的大海和海边的贝壳,都在宣扬祂的手迹。

  葡萄树的枝子并不交织在一起,而是各自叉开的。但它们既与同一个树干连接,就彼此相通了。它们是从一个源头吸收养料,取饮于同一个赐生命的源泉。真葡萄树的每个枝子都是各自叉开的,但又都会集于同一树干上,不能分离,彼此相通。上帝的旨意把它们联络在一起,一有机会和地点,就结出果子来。所以工人要把自己隐藏起来,不要表达自己的心志和意愿,而当表达基督的心志和意愿。人类的生命,气息和存留都有赖于上帝。上帝设计了一张网,是由许多的线编成的。创造主乃是一位。祂是伟大的库房,里面有每一个生命所需要的一切。

  基督徒的团结在于枝子连于同一树干。那赋与活力的中心力量维持着连于葡萄树的枝子。所以人在思想,意愿,言语和行动上都必须与基督一致,不断分享祂的属灵生命。信心要通过操练而增强。亲近上帝的人必明白耶稣对于他们和他们对于耶稣的意义。与上帝的交流会在心灵中留下印象,并焕发在容颜上。他们必反映基督神圣品格的稳定原则(《评论与通讯》1897.11.9)

1-8 《证言》卷七第171页;见约13:2怀爱伦注释;

1-27 《历代愿望》第674-678页;《给传道人的证言》第271页;

2 《历代愿望》第676页;《成圣的人生》第82页;《证言》卷三第387页;《证言》卷四第354页;《证言》卷五第18344页;

3 《证言》卷一第 339页;

4 《证言》卷四第355页;《证言》卷五第232页;

   既要联接,也要分离——藉着活泼的信心与基督的联合乃是持久的。而其他的联合都会解体。是基督先拣选了我们,为救赎我们付出无限的代价。真信徒必以基督为始,为终,为最佳。但这种联合需要我们付出代价。一个本来骄傲的人必须变得完全的信赖。凡与基督联合的人,应觉得自己需要基督的赎罪宝血。他们需要内心的改变,将自己的意志顺服于上帝的旨意。他们必须与内外的障碍作斗争。他们既要连接,又要进行痛苦的分离。如果我们要与基督联合,就必须克服骄傲,自私,虚妄和世俗等形形色色的罪。为什么许多人觉得过基督徒的生活是如此困难,为什么他们是如此浮躁易变呢?其原因就是他们虽想依赖基督,却又不愿放弃所喜爱的偶像。……

  信徒在基督里成为一体,但一根枝子不能依赖另一根枝子来维持,其养料必须藉着与葡萄树相连而获得。我们需要完全依赖基督。必须凭着信心,活在上帝的儿子里面。“住在我里面”的命令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在肉身活着,不要随从人的意思,也不要取悦于上帝的仇敌,而要侍奉和尊荣那位爱我们为我们舍已的主。但仅仅赞同这样的联合,感情却不脱离世界及其宴乐,那只能助长叛逆的心理(《时兆》1910.11.29)

  上帝不会妥协——如果人心没有无条件地顺服上帝,就不能连于真葡萄树,从葡萄树吸取养份,结出累累的葡萄来。上帝不会与罪恶作丝毫的妥协,否则基督就不需要降世受苦受死了。接受真理的人在品格和行为上如果没有改变,那就不是真悔改。因真理会生发仁爱并洁净人的心灵(《怀氏信简》189431a)

45 《使徒行述》第284页;《安息日学训言》第30页;《基督教育之研究》第329页;《喜乐的泉源》第68页;《成圣的人生》第80页;《给传道人的证言》第151324页;《证言》卷一第289340页;《证言》卷五第47228254页;见太11:29怀爱伦注释;

4-6 《历代愿望》第676页;《证言》卷一第300页;《证言》卷二第263441454页;《证言》卷四第542页;《证言》卷五第49页;

4-16 《服务真诠》第514页;

5 《儿童教育指南》第232页;《天路》第52332页;《安息日学训言》第94158165168页;《基督教育之研究》第231412页;《历代愿望》第675页;《布道论》第343643页;《早期著作》第73页;《基督教育原理》第110178196200225249284292349476页;《善恶之争》第73页;《传道良助》第392页;《服务真诠》第513页;《今日的生活》第111574页;《医疗布道论》第4199150页;《成圣的人生》第55页;《给传道人的证言》第142154339381页;《证言》卷三第387522页;《证言》卷四第320354560页;《证言》卷五第229230306344425583586591页;《证言》卷六第45247438页;《证言》卷七第39152194298页;《证言》卷九第152203页;

    (见林后4:3-6怀爱伦注释)生命的循环——只有基督能帮助我们取得胜利。要以基督为至宝,让祂住在心中。祂的生命要通过我们循环,如同血液在血管里循环一样。祂的灵要成为赐生命的力量,使我们能影响别人也基督化而成圣(《怀氏信简》189543)

6 《历代愿望》第739页;《今日的生活》第93页;《证言》卷五第229页;

7 《儿童教育指南》第499页;《天路》第144页;《怀氏传略》第80207页;《今日的生活》第20页;《证言》卷三第209页;《证言》卷四第259355页;

78 《历代愿望》第677页;《早期著作》第2973页;

8 《天路》第301页;《给管家的勉言》第302页;《安息日学训言》第181页;《历代愿望》第251页;《传道良助》第287页;《告青年书》第314页;《成圣的人生》第84页;《证言》卷三第523页;《证言》卷五第239349348页;《证言》卷六第42页;《证言》卷八第243246页;

   每日的经验——[引约15:8]什么是结果子呢?这不单单是一周赴一次聚会,在祷告会或社交场合中作见证。我们应当每天连于葡萄树,在家庭和工作中,耐心地结出果子,并在生活的一切人际关系中彰显基督的精神。许多人似乎以为偶然与基督相连就够了。他们以为偶尔承认基督,就算是活的枝子了。但这是错误的看法。枝子必须接到葡萄树上,与它藤脉相连,每天吸收葡萄树干和树根的肥汁和养分,直至与树干成为一体。葡萄树的肥汁和养分,必须供应树枝。凡住在基督里面的人,会在生活中表现出这一点。基督的喜乐必充满那不随从肉体,只随从圣灵的人心中。

  我们如果没有住在基督里面,口头的承认是没有价值的。因为如果我们心中没有充满葡萄树的活力,就不是活的枝子。真正的基督徒必表显出他主人的品质。当我们在生活和品格上反映出基督的美德时,天父就爱我们,如同爱祂自己的儿子。当自称相信现代真理的人达到了这种境界,教会就会兴旺,教会的信徒,不再为自己而活,而是为替他们舍命的主而活。他们必成为活葡萄树上的茂盛枝子(《时兆》1892.4.18)

910 《基督教育原理》第399页;

10 《天路》第283312页;《历代愿望》第287页;《教育论》第78页;《基督教育原理》第135402页;《善恶之争》第469页;《服务真诠》第426451页;《今日的生活》第311页;《喜乐的泉源》第61页;《成圣的人生》第6780页;《给传道人的证言》第138页;《证言》卷七第141页;《证言》卷八第289312页;见太24:23.24怀爱伦注释;

11 《服务真诠》第504页;《喜乐的泉源》第124页;《证言》卷七第273页;

   ( 2:28)光明带来喜乐——当天上的光照到人身上的时候,他的脸上必表显出内心有主的喜乐。心中没有基督会使人忧愁不安。缺乏基督会使人满面愁容,生活充满叹息。喜乐是一切接受主之人上帝圣言的主音。为什么?因为他们有生命之光。光明带来喜乐。而喜乐则表显在生活和品格中(《怀氏文稿》189896)

12 《健康勉言》第32页;《历代愿望》第641677页;《基督教育原理》第210页;《今日的生活》第187页;《给传道人的证言》第158192页;《证言》卷一第150166371页;《证言》卷五第35360604页;《证言》卷六第455页;《论福利工作》第83页;见约1334怀爱伦注释;

1213 《证言》卷二第169页;

12-14 《证言》卷一第690页;

13 《证言》卷三第529页;

14 《医疗布道论》第43页;《证言》卷四第188页;《证言》卷五第553页;

15 《教育论》第94页;《基督教育原理》第303页;《传道良助》第267页;《证言》卷二第510页;

16 《基督教育之研究》第509页;《喜乐的泉源》第100页;《给传道人的证言》第212217页;《证言》卷二第426431页;《证言》卷七第259页;

16-19 《证言》卷一第285页;

17 《天路》第382页;《历代愿望》第504页;

17-20 《证言》卷二第492页;

18 《先祖与先知》第559页;《证言》卷一第418页;

18-21 《历代愿望》第678页;《证言》卷五第433页;

19 《证言》卷二第690页;

1920 《善恶之争》第144页;

20 《善恶之争》第47页;

2021 《使徒行述》第79页;

22 《善恶之争》第164页;

   (5:40;路12:48)故意盲目是无可救药的——[引约15:22]……有些人有机会听到真理,却不努力去倾听和理解,以为如果不去听,就没有责任。他们会被上帝定罪,与那些听见真理而又拒绝的人一样。明知故犯的人是无法原谅的。耶稣藉着自己的受苦舍命,已为一切无知的罪付了赎价,但故意盲目是无可救药的。……

对于还不明白的亮光,我们是没有责任的。但我们要对所抗拒和弃绝的亮光负责。一个人不可能明白从来没有传给他的真理,所以不会因他没有得到的亮光而被定罪。但如果他有机会听到信息,了解真理,却不利用机会,他就被列在基督所说“你们不肯到我这里来得生命”的人中间。那些故意使自己失去听到真理机会的人,要与那些听见真理又坚决拒绝其明证的人一样有罪(《评论与通讯》1893.4.25)

  照在他们心中的亮光,会定他们的罪——任何人都不会因他们没有得到的亮光和知识被定罪。但是有许多人拒绝基督的使者所传给他们的真理,因为他们希望满足世俗的标准。在审判的时候,已经达到他们悟性的真理,和已经照在他们心中的亮光,会定他们的罪(《评论与通讯》1884.11.25)

根据亮光受审判-—人不会因他们没有得到的亮光受审判。但那些遵守星期日的人,既已注意到这个错误,却闭目不看律法中的奇妙,就必按照他们已经得到的亮光受审判(《评论通讯》1898.9.13)

25 《福山宝训》第32页;

26 《使徒行述》第51页;

2627 《使徒行述》第22页;《给传道人的证言》第69285页;见徒1:8怀爱伦注释;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