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讲

【返回上级目录】

使徒行传八26-40

 

 

      本段经文开头的话,「有主的一个使者对腓利说」,似乎暗示他与前面发生的事有关联,但事实上,这是一个明确划分两段经文的关键处。腓利的事工仍继续着,但从这里开始,基督教会的活动将有更广阔的推展。使徒行传只记载了这个故事的开始部分,因为教会向外推展的事工方方开始,尚未完成。

    我们已着见耶稣大使命中指出的第一个运动,「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现在这运动正向「直到地极」的方向前进。说到向外邦人敞开福音的大门,我们总是很自然

会想到在哥尼流家发生的事,认为彼得是第一个向外邦人传福音的使者。这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不正确。有人会问,那位埃提阿伯大臣的国籍到底是什么?我相信他是古实人,就是外邦人;因此不是使徒彼得,而是执事腓利,最先为基督赢得一个犹太人所轻看,认为是在诸约之外的外邦人。

      至于这个运动在非洲造成的结果,我们没有记载。虽然有一些传说颇为有趣,但不足采信。我们要研究的是这个运动水身,和他的方向及方法。首先要来看整个故事,其次探讨其中的教训。

    先注意这位埃提阿伯的太监。这里清楚记载了关于他的几件事。他是「一个埃提阿伯人」,是「有大权的太监,在埃提阿伯女王干大基的手下总管银库」。有人说,他是改信犹太教的,就是所谓的「虔诚人」。若真是这样,他就不能进入耶路撒冷圣殿的圣所,只能站在外院敬拜。可能他是一个真正的古实人,是非洲人的后裔,含的后代,是一个黑人。这是我个人的看法。我相信他是第一个成为基督徒的非洲人。现今已证明,主前三百年时,希利尼的文学和思想已渗入中非洲地区,并且在女王干大基的统治下,那个地区的文明有长足的演进。可能「干大基」不是一个名字,而是一个头衔。埃及所存有关埃提阿伯人的画像显示,埃提阿伯人有很明显的黑人种族之特徵。

    我每次读这个故事,都会想到在基督教会最初的历史上,这个大臣千里迢迢回到今日非洲的伊索匹亚,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番情景?我们发现,非洲最早的教会并没有将圣经译成他们自己的语言,未能使一般信徒拥有自己的圣经。整个世界的宣教史显示,宣教工作的成功与否,常常决定于那些被带到基督面前的人是否拥有用他们自己语言写成的圣经。

    这位大臣曾到耶路撒冷敬拜,现在正走向归途。他在耶路撒冷找到什么?他到希伯来人敬拜的中心,到希伯来的祭司和圣殿前面。他回程时手中拿着圣经的一部分,一面走一面读。在耶路撒冷时,他曾发现这整个敬拜的系统在撒都该人的影响下,已经物质化了,流于形式,没有生命了。

    从他对腓利所说的话里,我们可以听出他对他在耶路撒冷所闻所见并不满足。「他在车上坐着,念先知以赛亚的书」,显示他渴望明白希伯来宗教要最深刻的事。腓利问道,「你所念的,你明白么?」我可以从他的回答,察觉他的失望和不满足。「没有人指教我,怎他明白呢?」这里用的「指教」一词颇有技巧。圣经一再用这个词来指有权柄的教导和解释。

    这个人对希伯来宗教要最深刻的事大感兴趣——因为希伯来解经家都同意,以赛亚的伟大豫言已被公认是他们一切作品和文学里最优美,最有深度的一一他在回程中一路阅读这豫言,正读到那奇妙而奥秘的一章,论到神的仆人如何在得胜之前受苦,被压伤,饱经痛苦。

      他虽然有兴趣,但却感困惑。他说,「没有人指教我,怎能明白呢?」「请问,先知说这话,是指着谁?是指着自己呢?是指着别人呢?」这问题证明了他是一个智慧人。那也正是许多解经者心中的疑问。以赛亚豫言的后半段,有关那受苦,被打断、被压伤的仆人之画像,是在描述他自己呢?还是别人呢?「我们所传的,有谁信呢?耶和华的膀臂,向谁显露呢?」以赛亚是在哀伤他自己的事工失败呢?还是指要来的那一位的事工将失败?这是今日仍争论不休的问题。今天有许多人比当日的埃提阿伯大监武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以赛亚若没有任河有关神仆人最终受苦的异象和观念,那么整段经文的意义就只局限于他自己或耶利米的经历中了。但我们此刻不打算多谈这一点。我们的焦点是这一个埃提阿伯人。他从耶路撒冷敬拜回来,坐在车上大声诵读以赛亚的豫言,一再思想,却不明白他的含义。他的内心多么饥渴啊!

    看看腓利在这些新环境下的情形。「有主的一个使者对腓利说,起来,向南走,住那从耶路撒冷下迦萨的路上去。」现在腓利的事工有了变化。他从拥挤的、热闹的撒玛利亚,被差往旷野路去,那是一个陌生的外国地方。从服事众人,转去对一个人谈话。他甚至不知道,他是被差去只向一个人传道。他只知道他要往旷野去。撒玛利亚是一个充满喜乐团契生活的城市,那里有他为主新近得着的人,大家有亲密的交通。传福音的腓利在那要必然受到众人的喜爱和敬重。如今他却接到新的命令,往无人的旷野去。

    但这只是故事的一部分。是天使叫他去的。他遵命前去,就看见大臣的车路过,有一个人坐在车上。圣灵对腓利说,(你去贴近那车走。」可见腓利并不孤独,有天使与他作伴,有圣灵和他交通。腓利是贵重的器皿,在他所服事的伟大工作和运动中,有属天的指引,永恒的光照,属灵的关系,使人能够从此脱离倚赖群众,或这世界认为重要的任河东西。

    太监和腓利都被豫备好了去面对这次谈话。太监的豫备是他读了先知书,并且感觉自己的不足。腓利的豫备是,他知道先知书所指的历史之应验,并且有灵里的知识。在一方面是,一个倾心研读先知书的人,瞥见了偶现的亮光,把握了零星的音符,却无法找到丰盛的生命,无法把握整首美丽的乐章。另一方面是,一个亲眼看见古代豫言应验的人,他可能曾将他的双目仰望那弥赛亚,并因圣灵将基督的生命充满他而使他有更完全的认识。

      现在来观察腓利的方法。他用的是一个问句,其中的词很难用我们的语言翻译出来。这里的「念」在希腊文的原意是「再知道」。当一个人念书时,他应该是再知道,再重复一件事。别人已经知道了,写下来了,这人去读他,就是再一次知道他。希腊文的这个「念」字实在包含很好的哲学。他事实上是问,你所再知道的,你明白吗?这问话里有一丝引惹的意味,故意要吸引听者的注意。他的意思是,你念的有用吗?你知道自己正在念什么吗?

    然后留意那人的回答,「没有人指教我,怎他明白呢?」话里透露着极深的不满足。他邀请腓利上车同坐。他虽然心里极不满足,但他充满受教的渴望。

    腓利毫无疑问的知道,先知指的究竟是他自己,还是另指他人。腓利并未否认先知是说到他自己;但他知道当先知开始说到他自己,「我们所传的,有谁信呢?耶和华的膀臂向谁显露呢?」时,他跨越了自己从神领受的使命,看见无数世代之后另一位神的仆人。先知看见了从他自己所感觉的光景中,导致了伟大的结局。因此腓利断言,先知所写的那一位就是耶稣。这位太监的问题得到了解答,不是出于一位使徒,不是在耶路撒冷的指示之下,而是从一个被圣灵指示,被基督引领的人得到了解答。

    结果如何?太监方面,他立刻顺服并付诸行动。看哪,这里有水,我受洗有什么妨碍呢?」接下去的一节经文,现在多被列入旁注(即中文圣经里的小字),他显明一个事实,就是当腓利向他传讲耶稣时,必然也提到了耶稣最后所说有关施洗的事。因此二人同下到水里,腓利就给他施洗。

    腓利作完了这件工作,就被圣灵提走了。「后来有人在亚锁都遇见腓利。」我们不必把这当作一次神迹。通常我都不急着在不是神迹的地方,硬将神迹读进去;当然也不特意从记载神迹的经文中将神迹剔除。「主的灵把腓利提了去,太监也不再见他了,就欢欢喜喜的走路。」他不再需要倚赖腓利了。画面没有显示太监一脸狐疑的被留在那里,不知道腓利的去向。他忘记了腓利,因为他已经找到灵魂最渴慕的东西。「就欢欢喜喜的走路。」他的额头闪耀着新的亮光;他的灵里悸动着新的生命;他里面被新的爱所管理。他不再需要倚靠耶路撒冷了,

也不需要倚靠腓利了;因为他已寻见了主。

      这故事的教训是很明显的。这是得胜的基督在人里面工作的记录。让我们与诗篇作者同唱:

 

         「你已经升上高天,掳掠仇敌,

          你在人间,就是在悖逆的人间,

          受了供献。」

 

      接下去可在同一篇诗里读到这样的话:

 

          「古实人要急忙举手祷告。」

 

    就是升上高天的那一位,他已经掳掠了仇敌,她看见古实人向神伸出双臂。是圣灵使他们举手祷告。早在腓利来到之前,他就已藉着圣灵在那古实人心中动工。圣灵在腓利之前作工,使他感到不满足,知道自己的缺乏。因此我们看见基督豫备了这位古实人太监;他命令他的仆人离开城市,前往旷野,离开群众,前往孤单之处。我们看见这两人相遇了;我们再一次知道,基督所开的门,无人能关闭;他关上了,无人能打开。他今天也一样工作。他打开门,然后让他的子民进去。早在宣教士踏上黑暗的土地之前,他已经为宣教士豫备好一切。可喜的是,宣教士也能作腓利所作的,他们只需用一个问题开始,然后传讲耶稣。除了基督的光照之外,这世上就没有一个宗教能发出亮光;若不是基督供应,就没有一个人能得满足。

    这故事所教导的最后一件事,就是启示了神自己的责任。让我们用一句话作结束:如果今日基督受了拦阻,那是因为世上有一些腓利不愿意顺服前去。但愿我们深思!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