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返回上级目录】

第五章  进入神的真恩

 

“恩典”这个词,在彼得前书里,用了不下十次。神真实恩典,乃是指神诸般的恩典。圣灵藉彼得的口嘱咐信徒:务要进入这恩典,并在其中站立得住。在这一章里,我们要思想三个题目:  —、与主同受苦必与主同得荣耀;二、都要谦卑服在神大能的手下;三、神在基督里召我们进入荣耀。我们现在就按着这三个题目的次序来一一思想。

一、与主同受苦必与主同得荣耀(514)

与主同得荣耀,乃是神完整救恩的最终一步。神在他的救恩里,首先重生我们的灵(36),现今变化我们的魂(122),最终最终要将我们的身体改变形状(321);使我们全人的三部分都与基督相同,最终把我们模成神儿子的形象。约壹3l说:“你看父赐给我们是何等的慈爱,使我们得称为神的儿女,我们也真是他的儿女。”罗817说:“既是儿女,便是后嗣,就是神的后嗣,和基督同作后嗣。如果我们和他一同受苦,也必和他一同得荣耀。”这表明与主同得荣耀是有条件的。我们重生为神的儿女以后,有神的生命,并且有荣耀的盼望;我们要想与主同得荣耀,就必须与主一同受苦,使我们在主荣耀显现的时候,能照着有分于基督苦难的多少而欢喜快乐。

在彼前51的开头,原文有一个连接词“所以”。这指明第五章“进入神的真恩”的话,乃是第四章“只从神的旨意”里论到要一心为善、与基督一同受苦(因着有分于基督的苦难而欢乐)的结束语。在这一段里,我们要看三件事。

1、同作基督受苦的见证人(51)

   【彼前5:1 我这作长老,作基督受苦的见证,同享后来所要显现之荣耀的,劝你们中间与我同作长老的人。

    这里的“同享”在原文是个形容词,彼后书14翻为“有分”。马太福音第十章给我们看见,主在地上的时候,从门徒中间挑选了十二个人,给他们权柄能赶鬼、医病,为的是差他们去传道,称他们为使徒,彼得就是其中的一个。使徒行传给我们看见,彼徒也是耶路撒冷教会的长老。在本书中,彼得不是以使徒的身份,乃是以长老的身份,劝勉其他教会的长老,为要在他们的水平上亲密地对他们说话;所以彼得称为同作长老的人。

    彼得和早期的使徒,都是基督受苦的见证人,彼得也说自己是基督受苦的见证人。他见证什么呢?使徒行传给我们看见,主的复活是使徒见证的中心。徒42说,他们受逼迫,就是“因他们教训百姓,本着耶稣,传说死人复活。”徒517-42记载着主藉使徒的手在民间行了许多神迹奇事,就惹起犹太宗教的忌恨。他们比以前更大胆,更丧心病狂地对使徒横加迫害,下手拿住使徒,收在外监。使徒们的光景怎样呢?他们行动所依据的原则,藉徒529彼得和众使徒简短的回答,表达出来:“顺从神不顺从人是应当的。”或者说是必须的。这是初期教会最主要的原则,也是教会在这一切事上得胜的秘诀。有了绝对的,毫不疑问地顺从神,才能作基督受苦的见证人。尽管人逼迫、恐吓、将他们下在监里,但顺从神是必须的。

    弟兄姊妹,我们必须顺从神。我们说这句话多少,行这句话多少,就能得到多少能力和胜利。什么时候,我们从心里说:“我们必须顺从神。”什么时候,这话就能帮助我们抵挡宗教的逼害、妥协的诱惑。仔细思想这句话,就可以看出为什么教会到今天还不能产生当初的果效。

    彼得不但说:“顺从神不顺从人是应当的”,还坦然无惧地对犹太宗教声明:我们就是这些事的见证人;并且还加上一句:“神赐给顺从之人的圣灵,以为这事作见证。”彼得的见证是与圣灵合作的。

    弟兄姊妹,今天有些人欢喜作见证,那就必须知道“作见证”是什么。不是—个人仅仅开口说话就算了。要有具体的内容。许多人天然就爱多话,但他们不是在作见证;真正作见证的人,并不—定话很多,乃是用他的生命,而不单是他的嘴唇来承认自己所信的。 

    彼得和众使徒是站在那—群耶路撒冷的宗教权威、知识分子面前宣告:“我们是为这事作见证。”我们如今是基督受苦的见证人。看看我们以前如何,现今又如何,这中间的改变,不是我们自己能够作到的,乃是因为神已经叫你们挂在木头上杀害的耶稣复活,且高举他成为君王和救主,将悔改的心和赦罪的恩赐给我们,神还赐给顺从之人圣灵。我们已经悔改、罪得赦免,我们已经跟从基督,并有圣灵;我们就是为这事作见证。当使徒们挨了打、被赦放,徒541说;“他们离开公会,心里欢喜,因被算是配为这名受辱。”

    看看我们现今的光景,我们作的是什么见证呢?有的人象约 1938的那个亚利马太人约瑟,“是耶稣的门徒,只因怕犹太人,就暗暗地作门徒。”用许多理由来贿赂自己的良心?暗到一个地步,在不信的人面前,连耶稣的名字都不敢提,更不要说主的复活了。这样的人要小心!小心什么?小心将来怎么见主。

    我们不能单单地讲道、听道,要紧的是跟从基督、行出基督、成为活的见证,作基督受苦的见证人;使不信的入,不单从我们的口里听到神,更是从我们的身上看见神。

我们今天谈起为基督的缘故受苦时,都不禁有些难为情;因为现今我们实在是没有受什么苦。我们看看以前的入,如何为督的缘故下监牢、受鞭打、遭迫害、遇危险、劳碌困苦、忍饥挨饿、屡次冒死、伤痕累累,我们就不好意思再说,今天我们所受的苦是受苦了。

2、作长老是作群羊的榜样(523)

   【彼前5:2 务要牧养在你们中间神的群羊,按着神旨意照管他们。不是出于勉强,乃是出于甘心。也不是因为贪财,乃是出于乐意。

    这里的“照管”原文是个动词,它的名词就是彼前225、徒 2028、提前32、多17的“监督”。徒2028保罗对以弗所的长老说:“圣灵立你们作全群的监督,你们就当为自己谨慎,也为全群谨慎,牧养神的教会,就是他用自己血所买来的。”这里给我们看见,教会中的监督就是长老,这两个称呼指同样的人:长老指成熟的人;监督指长老的功用。提前32-6给我们看见,监督是照管神的教会的。多17更告诉我们:监督是神的管家。长老是教会的监督,在屈灵的事上,该在信徒中间领头,所以使徒首先恳求他们领头为基督受苦;牧养神的群羊,需要为基督的身体受苦,象基督所行的一样。这就是保罗在西124所说的:“为基督的身体,就是为教会,要在我肉身上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

    作长老的要怎样牧养呢?要按着神的旨意,不按着人的目的,也就是按着神,殷勤谨慎地监督他们,作好神的管家。这完全是向神负责,不是出于勉强,乃是出于甘心;也不是因为贪财,乃是出于乐意。

   【彼前5:3 也不是辖制所托付你们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样。

    这里的“所托付你们的”是指下面的群羊。群羊是属神的,长老是蒙神委托他们照管神的群羊。主在太238-12说得够清楚,在信徒中间,除了基督以外,不该有别的主,我们都是弟兄;教会中的长老,只能领头事奉并照管教会,使信徒可以效法、跟从。

长老只能在跟从基督、为主受苦上作群羊的榜样,而不能在教会里争权夺利、擅自作主、辖制群羊。当然,所有的信徒,都该按帖前512、提前517的话,敬重那些领头、卓越地为基督受苦作出榜样的长老。

    3、牧长显现时赏赐的荣耀(54)

    【彼前5:4 到了牧长显现的时候,你们必得那永不衰残的荣耀冠冕。

    这里的“牧长”是指基督耶稣。在使徒时代,“冠冕”乃是颁给在运动竞技中的胜利者。林前925说:“凡较力争胜的,诸事都有节制,他们不过是要得能坏的冠冕;我们却是得不能坏的冠冕。”就是提后48所说的那“公义的冠冕”,“就是按着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就是到了牧长显现的时候)要赐给我们的。”这冠冕的荣耀是永不衰残的。

   二、都要谦卑服在神大能的手下(55-9)

    51-4的话,是专对教会中的长老的劝勉;论到长老的牧养,不是用人的办法操纵辖制神的群羊,而是按神的旨意为基督受苦、作群羊的榜样;教会的正常生活应该是这样。55-9的话,是对教会中一般信徒的劝勉;都要谦卑服在神大能的手下。在这一段里,我们要看三件事。

  1、对众人谦卑顺服(55)

  【彼前5:5 你们年幼的,也要顺服年长的。就是你们众人,也都要以谦卑束腰,彼此顺服。因为神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

这些话是对众信徒说的。教会是神的家,在教会中,年幼的不可忘了对年长的应有的态度——顺服。林前1433说:“因为神不是叫人混乱。”40节还说:“凡事都要规规矩矩地按着次序行。”在教会中当有秩序、有纪律;要长幼有序,男女有别,这是包括所有的信徒,无一例外。

    怎么能叫众人都彼此顺服呢?圣灵在这里启示出一个办法,就是“以谦卑束腰”。基督徒最难学的功课,恐怕就是顺服。因为天然的人给我们的,就是自私、自信、自是、自傲、自作主张。白我膨胀,就不肯顺服;崇尚自由,就不愿受约束。从而使教会发生混乱、失去见证。   

    弟兄姊妹,如果你读教会历史的话,你会发现,教会所以四分五裂,十次有九次的问题都不是在属灵的研究上,十次有九次都是在争谁为大。你不服我,我不服你;你想出头,我也想出头。说起来,弟兄姊妹都是好的,你到各地去看,每个弟兄姊妹都是可爱的。那为什么要四分五裂呢?特别是在最讲合一的人身上,分裂得最厉害。原因就是因为人从第一世纪开始,都是觉得自己是对的、是大的。

    你读四福音书会发现门徒争谁为大就不只一次。主要把我们模成神儿子的形象,这个问题必须解决。怎么解决呢?约翰福音第十三章给我们看见,主用爱的行动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主不仅一个一个门徒解决,而且要把门徒摆在一起解决。这就是为什么吃逾越节筵席的时候,我们的主特意把门徒带到一个楼上。根据当时的传统,吃逾越节筵席的时候,一定要安排有人在那里服事众人。现在这些门徒从外面进来,脚都很脏,吃筵席前必须洗脚。但希奇得很,那一天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的主把安排好的人打发掉,所以门徒一进楼就发现没有人替他们洗脚。但他们的脏脚,还是要洗的;谁来洗呢?根据惯例,一定是他们中间最小的那一个来为他们洗脚。可就在这之前不久,他们还在争谁为大,他们都想高抬自己。当我们的主面向耶路撒冷,向门徒提到十字架和复活的时候,门徒好象感到有一种气氛。弥赛亚是在耶路撒冷登基作王的,他们就自然想到,耶稣上耶路撒冷去,现在我们的主大概要登基作王了;每个人都希望不要错过这个机会,要及早确定自己坐在主的右边还是左边。

    大家都想争着为大的肘候,太2020给我们看见,那两个半尼其,就是雷子雅各、约翰,已经捷足先登、打了一个响雷。他俩为达到目的,真是挖空心思,把妈妈也请出来了。因为按肉体说,他俩的母亲是耶稣的姑妈,现在要让他们的妈妈出头,到主耶稣面前去说情,希望在国度里,一个坐在主的右边,一个坐在主的左边。他们拉关系、走后门,无所不用其极;他们两个想把主耶稣的左右都蜀霸占掉。   

    难怪那十个门徒气得不得了,都耿耿于怀。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过去,现在哪里会有门徒想到轮到他来替大家洗脚呢?蹈有人会想,恐怕在那里卖耶稣的犹大应该是最小的,因为在十二个使徒的名单里,他的名字总是列在最后;但是连犹大都觉得他自己是大的。

    弟兄姊妹,你看见吗?主来的目的,和门徒心中对弥赛亚国度的想法,相差太远了。正当他们在黑暗里犹豫、观望的时候,突然看见了大光!134告诉我们:主耶稣“就离席站起来脱了衣服,拿一条手巾束腰”,端着脚盆,主亲自为一个一个门徒洗脚。作为人,没有一个人比他更大;结果是他站起来为门徒洗脚。那些自以为很大、很了不起的门徒,对自己根本没有认识。

    多少时候,我们对自己也根本不认识。我们的主用爱我们到底的爱给我们作了榜样,还命令我们要彼此相爱,彼得这一下所受的教育是何等的大呀!到写彼得前书的时候,圣灵引导他已经明白:“神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所以他说:“你们众人也都要以谦卑束腰,彼此顺服。”这个束腰的比喻,显然是出于彼得的印象。

    这里用的“束腰”原文有独特的意思,是“穿上奴仆服事的围裙”,全新约只用过这一次。“谦卑”是信徒应该积极培养的美德,是一生应当学习的功课;基督徒能束上谦卑的围裙,彼此顺服,乃是在基督爱里的肢体生活。

    2、对父神自卑信靠(567)

【彼前5:6 所以你们要自卑,服在神大能的手下,到了时候他必叫你们升高。

    这些话是彼得亲耳从主听到的教训。象太23121411和路1814我们的主曾多次说:“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我希望弟兄姊妹把这三处圣经的话认真地读一下,也许能更多地领会,信徒要自卑的原因。

    当主从死里复活,神将他升为至高,腓立比书第二章给看见一条使荣耀归与父神的路。腓25要我们以基督耶稣的心。我们这些跟从基督的人,当以基督作我们的榜样,对父神要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从希腊文来看,5节的“谦卑”是名词,6节的“自卑”是动词,而太1129的“谦卑”是形容词。主说:“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主自己是安息的人,他愿意跟从他的人也享安息。当他自己受弃绝最痛苦的时候,因服在神大能的手下,接受神的安排、审判、美意的缘故,他赞美父。他乃是柔和谦卑的人,他里面没有不安,没有急躁,他乃是不为自己抵挡、争执,对人也没有所求,不盼望得着更好的待遇,只满足于神的旨意和安排的人。他的心就是柔和谦卑的,所以他遇到那么多的难处还能赞美父。

    就是我们这位主,呼召我们说:“你们当负我的轭。”“轭”是表示主人的意志和牛的意志不一样;主人借着轭来管理牛的意志。主是不必负轭的,因为他和父的意志是一致的。只有他是这样的,你我如果没有轭,就和神的意志冲突了。我们是需要负轭的,需要摸着主的意思,同负一轭,调整我们与主之间的脚步,跟从主走;能跟得上主,有同样的脚踪,这是主对我们要求的第一句话。第二句话是:“学我的样式。”遇见难处而仍赞美,主要我们学习他,就得享安息。

    基督徒不应该只有信耶稣得永生,不下地狱、上天堂的赦罪得救的安息;今天我们活在地上,还应当充满了得胜的安息。当我们的思想、希望、道路受了打击的时候,必然感觉非常难受,所以我们就要学习主,服在神大能的手下,这样,我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这个安息乃是藉顺服而得着的:并且还有一个应许:“到了时候,他必叫你们升高。”

    你这样作的时候,每一次因降服而流的泪,比你在世上所有的喜乐还要喜乐。难吗?不难,主说“是容易的”。我们常说:什么时候是十字架最重的时候?是在路上背的时候;什么时候不重呢?就是当你挂上去的时候。十字架背你啦,你就一点不觉得重了。你能接受加220“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的恩典,你就再没有委屈、难过、痛苦了;你已经死了,就那个轭一点也不觉得,你对任何的人、事、物都再没有反应。

    弟兄姊妹,我不知道你参加过丧事的聚会没有?一具死尸停在那里,旁边的人说他好,他没有反应;说他坏,他也没有反应;就是有人用最恶毒、最下流的语言污辱他,他都没有反应。我们说,这叫死。如果有人指着他的鼻子责骂他,他竟然坐起来还嘴,那恐怕全场的人都要被吓跑了。

    【彼前5:7 你们要将一切的忧虑卸给神,因为他顾念你们。

    这里的“忧虑”在原文就是路2134的“思虑”。“卸给”的“卸”原文表明是一个一劳永逸的举动,完全抛给神;不是象有人放风筝,好象风筝是吹上天了,可手里还得拉住风筝的线。6节是向父神自卑、顺服;7节是对父神相信、靠赖。

    我们知道,路2129-36是主在橄榄山上的预言,要门徒警醒,等候主来。路2134主对门徒说:“你们要谨慎,恐怕因贪食、醉酒,并今生的思虑累住你们的心,那日子就如同网罗忽然临到你们。”

    在路814主向门徒解明撒种的比喻时,也提到“今生的思虑,钱财、宴乐挤住了”人听的道,便结不出成熟的子粒来。太 625主在山上的教训里告诉我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太634主更说:“不要为明天忧虑。”这些话,彼得是记忆犹新,他根据自己的经历,要我们把一切忧虑卸给神,因为他知道神顾念属他的人。

    弟兄姊妹,神在宇宙中养了那么多生物,都不困难,没有忧虑。为什么在人就觉得困难,要忧虑呢?在你的账目上,什么项目都记进去了,为什么天父的这个项目没有列入你的进项里面去呢?信心的生活,就是在我的生活里、思想上,把神算在内。

    没有乌鸦的叫候,还有寡妇;没有寡妇的时候,还有乌鸦;二者都没有的叫候,还有主。你忧虑,没有用,你能用忧虑使你的寿数多加—刻吗?不能。因为我们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神。忧虑不能叫人不饥饿,叫人不饥饿的乃是神;所有的忧虑都是白费的。有办法的事,是用不着忧虑的;没有办法的事,即使你忧虑,也没有用。

    全世界所有无用的东西,第一名就是忧虑。要学习相信:天父如何养活天上的飞鸟,至少也能养活我们;因为我们比飞鸟贵重得多。惧怕是不荣耀神的,忧虑是最不能荣耀神的。

    弟兄姊妹,要信啊!千万不要活在地上,象一个没有神的人—样。“不要为明天忧虑”主知道,多少的忧虑是明天的、将来的,世界上难得有多少是今天的忧虑。明天的忧虑明天当吧!神的恩典,从来只供给人实际的难处,而不供给人理想的、幻想的难处。明天的忧虑都是理想的、幻想的。小学生忧虑考不上好的学校,大学生忧虑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年轻人忧虑找不到对象,成年人忧虑结婚后不生儿子,中年人忧虑万一自己下岗,将如何生活,老年人忧虑黄昏的孤独怎么过。这几年随着市政建设、旧房改造,许多人又在忧虑搬迁的房子会落在什么地方。

    象这类杞人忧天的明天的忧虑,那真是俯拾即是,只要低下头来捡,到处都有,但神要我们学习过没有忧虑的生活。你一忧虑,你的平安、喜乐就马上失去;所以我们要将一切的忧虑卸给神,因为他顾念我们。

    3、对魔鬼谨守警醒(589)

【彼前5:8 务要谨守,儆醒。因为你们的仇敌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

    这里的“谨守”原文是清醒谨慎、节制自守,含有戒酒,拒饮的意思。“警醒”犹如战争中的警备,不能打吨睡觉。务要谨守、警醒,特指抵挡魔鬼所带给受苦信徒的忧虑。从创世记第三章开始,魔鬼就是人的仇敌、对头。它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带行,不断积极地搜寻可吞吃的人。   

    你记得约伯记第一章和第二章那里说到撒但,它总是“从地上走来走去,往返而来”。他是片刻不停。所以到了路2231主对彼得说:“西门,西门!撒但想要得着你们,好筛你们象筛麦子—样。”这个警告,彼得是无法忘记的。他知道,如果信徒对父神不肯自卑、信靠,那么,狂傲和忧虑,会叫我们成为魔鬼正在寻找的可吞吃的人。

    【彼前5:9 你们要用坚固的信心抵挡他,因为知道你们在世上的众弟兄,也是经历这样的苦难。

    “要用坚固的信心”乃是在信上坚固。抵挡魔鬼的办法,不是反抗,也不是苦斗;因为它在暗处,我们在明处,你就是苦斗也找不着对象。抵挡魔鬼的办法,乃是在吼叫的狮子面前,要在我们信的根基上站立得住,坚如盘石,相信神大能的手和爱的顾念。要知道,这同样的苦难也发生在我们世上的众弟兄身上;他们因着信,都经历了神保护的能力和爱的顾念。我们呢?

    三、神在基督里召我们进入荣耀(510-14)

    彼得前书提到“荣耀”不下十四次,“荣耀”是圣经里最难解释中的一个。 

    “荣耀”在中文是个合成词,是由荣与耀两个字合成的。在陶渊明的《桃花园诗》里,有“草荣识节和”“荣”字表示草类开花或谷类结穗。在陶渊明的《归去来辞》里,还有“木欣欣以向荣”,“荣”字也表示茂盛兴旺,引申为繁荣、荣盛。在《荀子·荣辱》里。有“先义而后义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则“荣”字又表示光荣。“耀”字是光线强烈地照射,有照耀、闪耀,显明、眩辉等意思。这都是中文字面上的意义。

    “荣耀”这个词的希腊文字义是壮丽、光荣、天福(天上的福)、光轮(光亮的园轮) 

    最近,物理学家研究一个理论,叫作荣耀的理论,有一个现象叫作荣耀。什么叫荣耀呢?如果你站在海拔三千米以上很高的山上,你会发现,有的时候,在你的脚底下,有大片的云彩,如同云海。当太阳光从你的头上照过去,结果你这个人就有个投影在云彩上面;那个影子很大很大,也许你从来没有觉得你自己是那么伟大过。但是最奇妙的是,当这个太阳从你头上照过去的时候,你会发现在你投影的头部四周,刚好有一个象彩虹一样的东西,形成一个光轮,很象有些宗教的画像里那些神佛以及圣人头上的光轮。这个“光轮”显出五色云气的荣光。我国古代以此为祥瑞的征兆,李白在他的《西岳云台歌》里,就有“荣光休气纷五彩”的句子(休字在古代是指喜庆、欢乐、美善、福禄说的)。物理学家说那个就叫作荣耀。

    也许这是对“荣耀”的一个非常好的说明。我怎么能得着荣耀呢?我什么也没有作,我就让太阳光从我身上照过,结果,神就在环境上按排好云彩,也许是用许多患难、痛苦、忧伤、眼泪,组成一块画布;当光从我身上经过的时候,投影在云彩上,我就得着了我的荣耀。这也就是:当基督的性格从我们身上彰显出来的时候,我们就得着荣耀;我们信耶稣的目的终于达到了,神救赎的计划在我们身上落实了,这是神的真恩。神就是在基督里召我们进入他永远的荣耀。在这一段里,我们要看三件事。

    1、诸般恩典的神亲自成全、坚固、加强、立根基(51011)

【彼前5:10 那赐诸般恩典的神,曾在基督里召你们,得享他永远的荣耀,等你们暂受苦难之后,必要亲自成全你们,坚固你们,赐力量给你们。

    10节的开头,原文有—个质词“但是”,表示下文有和上文相反的意思。10节的未了,按原文还应该有一个动词——立根基,与太725的“根基立”和来110的“立了……根基”是一个词。10节的话,跟上文8节、9节的话,是个鲜明的对比;给受苦的信徒带来安慰和鼓励。感谢赞美神,他是那赐诸般恩典的神。在神永远的计划里,按着在我们身上及里面工作的许多步骤,赐给我们生命多方面全备丰盛的恩典。   

    开头的一步,是呼召我们;终结的一步,是叫我们得享他永远的荣耀。在这两步之间,是他管教我们时的爱的关切,是他造就我们时的信实的顾念。

    “神曾在基督里”。因为约11说:“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个“道”字,希腊文是1ogos,是约在主前500年,有一位希腊的哲学家Heraclitos创新的一个词汇。他说:“天下万物流转成长,此律永恒不变。”这律,就是1ogos,重点在“永恒不变”,这正是神的特性。

    在中文和合本圣经里,把它翻作“道”,实在是太好了。因为早在我国春秋时代,在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的《易经》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赛4515说神是“自隐的神”,因为约118说:“从来没有人看见神”,这是阴的一面;约114说“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主耶稣是表明出来的父神,这是阳的一面。

    我国《老子》一书,在说到宇宙万物的本原时,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老子承认宇宙万物有一位创造者,但他说我不知道它叫什么,就给它起个名字叫作道。现在我们可以说,约翰福音回答了老子的问题:太初有道,道就是神;宇宙万物的创造者乃是神。

    创世记第一章告诉我们,人是照着神的形象造的,可是现在的人已经堕落到失去人被创造的本相的地步。人的形象,只有从道成肉身的主耶稣那里再看得见。神原初的计划必定要实现,父怀里的独生子主耶稣到地上来,把神表明出来给人看见;同时也把人类犯罪所失去的本相给人看见;我们的主是神又是人。救赎的结果,是使我们在基督里成为新造的人;救赎的目的,是把我们模成神儿子的形象;救赎的方法,是召或者说是寻找。    

    从创世记第三章起,神一直在呼召人,说:“你在哪里?到了新约路1910主说:“人子来,为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罗310-11说:“就如经上所记:‘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没有明白的,没有寻求神的。’”感谢赞美神,不是我们爱神,是神先爱我们;没有人寻求神,是神来寻找我们。

    也许有人说:“拜偶像的人到处烧香、拜佛、磕头、许愿,岂不是在寻找神吗?”不!他们是在寻找自己的利益。有的人是盼望他的买卖兴隆、心想事成;有的人是盼望他的家庭平安、生活安逸。他们所寻求的是自己的福气,不是神。人所寻求的是属于神的什么东西,不是神自己。今天在基督徒中间,也有人受这些搞迷信、拜偶像的影响,他们所寻求的是神的恩典、平安、降福,而不是神。他们不知道,神所寻找的不是属于我们的什么,乃是要我们这个人。

    路加福音第十五章有三个比喻:有一位牧人因失去了羊而出去找羊;有一位妇人因失落了钱而细细找钱;然后有一位父亲可以接纳一个回头的浪子,说他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感谢赞美神,是他寻找了我们,拯救了我们。

    912主说:“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自从人犯罪以后,天就起了凉风,世界上没有真正健康的人,都用得着医生;只有自己以为健康的人才用不着医生。今天,有病的人多得很,但承认自己是病人的不多。许多病人总是讳疾忌医,贻害无穷。是罪人而不自承认的,主的恩典不能临到他身上。人一看见自己的罪、病,就接受耶稣是件容易的事。人基本的难处:不在认识主,乃在不认识自己。不认识自己的人,对主觉得可有可无;认识自己的人,对于拿撒勒人耶稣就觉得非常宝贝。

    913主接下去引了一段经上的话:“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怜恤,是神替人作事;祭祀,是人替神作事。神是喜欢给,不喜欢受的。这一个,乃是主来到地上所宣告、所启示给我们看见的神。人不认识神的恩典而想奉献,是绝对不可能的。我们要先接受主耶稣作赎罪祭,才能把我们当作活祭献给神。人的第一件事,是得神的怜恤,不是自己马上祭祀神。   

    我们当按神所喜爱的去作,因为主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这就是说,主来不是召自以为义的人;乃是召自以为罪的人。这个呼召,对彼得是非常深刻、非常宝贝,也是非常必要的。主在地上的时候,不只一次地呼召彼得,就在主复活以后,还有两次呼召彼得,说:“你跟从我吧!

    就是因为主呼召了彼得,彼得开始有了前途。从此以后,他的生命有了奇妙的大改变,他的历史就不同—般,使他从尘土到石头、到宝石,最终,达到神荣耀的目标。在亚当里的罪人,竟能在基督里被带进神永远的荣耀里,这是何等的神迹啊!彼得是这事的见证人。

    “等你们暂受苦难之后”这句话,启示我们:一个跟从基督的基督徒,在地上受苦难是难免的。因为路640主告诉我们:“学生不能高过先生;凡学成了的不过和先生一样。”这就是模成神儿子的形象。

    请你记得:我们的仇敌魔鬼在教会历史上,从来没有停止过他的疯狂。主耶稣是最被人尊崇、敬拜和相信的一位,但是两千年来,没有—个人象主耶稣那样受逼迫。整个阴府的权势,倾巢而出,要反对这位主耶稣,要扑灭、要摧毁这位主耶稣;他们用尽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对教会大逼迫。   

    最早的时候,罗马政府用刀、用枪把那些手无寸铁、没有犯任何罪、只是相信耶稣、跟从基督的那些基督徒,赶到罗马的园形剧场里面去,强迫他们否认主耶稣。并且威逼利诱地说:“你们只要不相信基督耶稣是神的儿子,你就可以得着释放;否则,就放出野兽来把你们撕裂吃掉。”有不少的信徒为主殉道。经过这样差不多有三百年的逼迫以后,其中有一个罗马皇帝,他觉得他们已经成功了,他就作了—枚徽章,那徽章上怎么写的呢?上面写着:“基督已经毁灭了。”基督毁灭了吗?没有。信而归主的人越发增多,可是制作徽章的那个皇帝,今天在哪里呢?不过,如果大家到伦敦去的话,你到博物馆去,还能找到那枚徽章看看。

    记得有一位弟兄去问一位年长的弟兄:“要怎么样追求,才能得荣耀的冠冕?”那位年长的弟兄回答说:“不要追求,追求也没有用,只要今天肯受荆棘的冠冕,那将来必有荣耀的冠冕;今天拒绝荆棘的冠冕,那将来荣耀的冠冕,你就是追求,也得不着。”

    距从基督的基督徒,今天没有别的路,只有十字架的路。十字架的目的,不是叫人受苦,乃是将人了结。今天主要的功课,就是天天背起自己的十字架,天天死。没有死,就没有复活;没有苦难,就没有荣耀。死,就是与自己脱离关系,向自己是死的,没有自己的感觉。神让许多事临到你我,就是要我们学习与主同死,不顾个人的荣耀、恩怨、利害、得失,把脸皮撕掉,在神所安排的环境中,服在神大能的手下,才有路。

    请弟兄姊妹注意10节在“受苦难”前面的那个“暂”字。“暂”是时间的形容词,原文含有少、小、短、暂、微等意思,与下文 12节的“略略地”是一个词。现在我们清楚了:跟从基督的人,受苦难是难免的:但这个苦难是暂短的、是微不足道的,比起神在基督里召我们进入他那永远的荣耀来,是一比无穷大。正象罗 818保罗说:“我想,现在的苦楚若比起将来要显于我们的荣耀,就不足介意了。”这是属天的算计。

弟兄姊妹,你还记得主在路1426-33说的那段话吗?主在申明了作门徒的条件之后,他接着就用盖一座楼和出兵打仗两个比喻来解释他所以定下如此严格条件的原因。主知道,无论什么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作任何事情都会算计花费、酌量成败,让自己不受损失、得到—切,这是属地的算计。但跟从基督的代价,是撇下—切所有的,包括自己的性命,还得背起我们自己的十字架。

    马可福音第十章就记载着一个有属地算计的人,想靠自己作点善事,去承受永生。他非常虔诚地跪在主的面前求教,可是,当主叫他去变卖他所以的分给穷人,还要来跟从主时,他脸上就变了色,忧忧愁愁地走了,因为他的产业很多。他听了主的话,自己心里就打起小算盘来了,算计花费、酌量得失,算来算去,觉得不上算,要他变卖所以的,那简直是要他的命,主的要求太难了,吓得他脸色都变了。算了吧!反正自己的产业很多,还是自己吃喝享乐吧;将来的永生,咱不要啦!他算计花费的结果,是今世的产业比来世的永生重要,他就忧忧愁愁地走了。

    弟兄姊妹,主所说的作门徒的条件,显示一个人要跟从主,就不能算计花费,不能和其它的利益比较,不能在世俗的爱和耶稣的呼召之间讨价还价。神“等我们暂受苦难之后,必要亲自……”,这指明神在恩典工作里亲身的行动。这里有四项:①“成全你们。”原文的意思是装备齐全、修补恢复,就是路640:“学生不能高过先生;凡学成了的不过和先生一样。”的“学成了”。这装备完全、修补齐整,使我们在生命里长大的工作,是神在呼召我们开头的一步以后,亲自在基督里成全我们

    ②“坚固你们。”神亲自使我们稳固、坚定,对这一点,彼得是有经历的。在路223l-32主说:“西门,西门!撒但想要得着你们,好筛你们象筛麦子一样。但我已经为你祈求,叫你不至于失了信心,你回头以后,要坚固你的弟兄。”路加说,撤但象筛麦子一样筛门徒;彼得说,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仇敌的目的,都是想得着我们。彼得就差一点儿被撒但完全得着幸亏主已经为他祈求,他才没有失了信心。主嘱咐彼得,回头以后,要坚固自己的弟兄;所以彼得在这里劝勉信徒,在暂受苦难的时候,要用坚固的信心抵挡魔鬼。

③“赐力量给你们。”原文的意思是使之强健、使有力量,可以说是“加强你们”,全新约只用过这一次。这就是弗316所说,神按着他丰盛的荣耀,借着他的灵,叫我们心里的力量刚强起来。也就是说,加强我们里面的人。

    ④“给你们立定根基。”我们已经说过,在10节的未了,按原文还应该有一个动词——“立根基”。这是扎实地立定根基,是等我们暂受苦难之后,神在恩典工作里亲身的行动。所以在西 123保罗说,只要我们在所信的道上恒心,根基稳固,坚定不移,就不至被引动离开福音的盼望。

    神恩典的四项举动是进展的:成全带来坚固;坚固带来加强;加强带来在那赐诸般恩典的神里立定根基。这是何等宝贵的应许!我们应该牢牢记住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服在神大能的手下心里充满赞美。

   【彼前5:11 愿权能归给他,直到永永远远。阿们。

    赞美神,荣耀是外面的,权能是里面的,他是荣耀和权能,直到永永远远的。阿们!

    2、务要进入这神的真恩并在其中站立得住(512)

    【彼前5:12 我略略地写了这信,托我所看为忠心的兄弟西拉转交你们,劝勉你们,又证明这恩是神的真恩。你们务要在这恩上站立得住。

    这里的“忠心”原文是个形容词,意思是忠心的、可靠的、信实的,来217翻为“忠信的”。彼得是借着他所看为忠信、可靠的兄弟西拉,藉自己略略写的这信,劝勉分撒在本都等小亚细亚各地寄居的众圣徒。今天,我们这些活在世上的一小群信徒,也是送信的;用神所默示的圣经、使徒写的书信,彼此交接,互相劝勉,恒心遵守。所以务要效法西拉的忠信。

这里的“证明”就是“见证”。彼得在51就说自己是基督受苦的见证人;见证他所看见、所认识、所经历的。他充分见证;在他的书信里所写神恩典的记载都是真实的。“神的真恩”是指 10节的“诸般恩典”“在”字原文是个介词,意思是进入。使徒彼得在这里嘱咐所有各地的信徒,务要进入这神的真恩,并在其中站立得住。

    彼得前书主要的是写给受苦难的信徒,叫他们看见:在他们的苦难中,神的目的、神的应许、神的权能和神的荣耀;为使他们能经过这苦难,神要把诸般恩典都供应他们。这神的真恩足能使他们有分于基督的苦难,并欢喜快乐地为基督的名受苦、受辱,接受神的成全、坚固、加强和立定根基,最终,得享他永远的荣耀。使徒彼得就是这神的真恩的见证人。

   3、同蒙拣选者的爱的关切同享恩典的平安(51314)

    【彼前5:13 在巴比伦与你们同蒙拣选的教会问你们安。我儿子马可也问你们安。

    多少年来,解经的教师们对“巴比伦”这个名称持有两种不同的解释:—种,认为是象征的指当时罗马帝国的首都罗马(因巴比伦原文的意思是“混乱”);另一种,认为是字面的,指幼发拉底河畔的巴比伦城。后者的理由比前者更合逻辑:第一、彼得似乎没有理由用象征的名称,隐瞒他所在的城市;第二、他书信中所用的都是实在的地名:第三、在新约里,象使徒行传、罗马书,连保罗写末了一封书信提摩太后书(也许是在彼得前书之后),一直都明确地提到罗马的名称。所以,我们认为没有必要过多地猜测,这里说“在巴比伦”就是在巴比伦。

    1516主对门徒说:“不是你们拣选了我,是我拣选了你们。”19节主还说:“你们不属世界,乃是我从世界中拣选了你们,所以世界就恨你们。”这些话都是彼得亲耳听见的,所以在这里说,“与你们同蒙拣选的”问你们安,这是爱的关切。

    “问安”似乎是一件小事,却占了新约很多的篇幅;虽然是当时书信的常例,却是出于圣灵的启示。当你去读每一卷书信里的问安的话,你会发现,意义并不相同,是针对着受信人的情形来问安,不是客套和虚假,乃是有相当的教训。我们不可以随便掠过、掉以轻心。

    在巴比伦同蒙拣选的问你们安,虽然天各—方。分散多处,却是一位主所拣选的,都是连于—位元首,都是一个身体上的肢体,休戚相关、荣辱与共。这个问安是爱的关切,要信徒认清:自己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不能盼望世界认同。要信徒明白;世人无故地恨了主;也必无故地恨我们。要信徒时刻记住;神曾在基督里召我们进入他永远的荣耀;增添为基督的名受苦、受辱的信心。

    马可是彼得属灵的儿子,在问安上也显出生命的交通来。

    【彼前5:14 你们要用爱心彼此亲嘴问安。愿平安归与你们凡在基督里的人。

    14节的“亲嘴问安”是表示在圣洁的爱里至诚的行动。在神家里的人,因为是同被拣选、同为一体是生命的联络,不是世俗的交往,所以在彼前122彼得说:“当从清洁的心里彼此切实相爱。”必须没有虚假,不能有污秽的搀杂,要用真诚爱的亲嘴彼此问安。真诚自然是好的,但我们还在肉体之中,有时,属灵的爱,却能因着不谨慎,引起了肉体的情欲,这样就要受亏损,落在魔鬼的网罗里。所以保罗在林后1312说:“你们亲嘴问安,彼此务要圣洁。”

    彼得说“用爱心”,保罗说“要圣洁”;圣洁之爱的亲嘴,没有一点污秽的搀杂。这—个问题,可以作弟兄姊妹之间,彼此交接、互相联络的原则。有的时候,爱心的动机是好的,结局却沾染了污秽;起初是属灵的,后来是属肉体的;起初彼此谈道理,后来渐渐谈爱情,甚至有越轨的行动,这正是仇敌魔鬼寻找、吞吃的对象,结果身败名裂、失去见证。要用爱心,务要圣洁,在弟兄姊妹的交往中,必须牢牢地记住。

    还有一个小问题,就是有人曾问到:“亲嘴是圣洁之爱的问安,今天教会里是不是应当遵守、实行呢?”如果你仔细读圣经,你会发现,这不是命令。不错,徒2037以弗所的长老们是曾“抱着保罗的颈项,和他亲嘴”。路1520浪子的父亲也是“跑去抱着他的颈项,连连亲嘴”。你要亲嘴问安,也未尝不可。不过,总当记得圣经的话,要用爱心,务要圣洁;还得注意对方的良心。我想,对于今天在实际中的握手、拥抱,跟亲嘴是一个原则。圣经所注重的是爱心、是圣洁,不是亲嘴。

    平安是恩典的结果。约1427主耶稣在地上的时候,曾应许门徒说:“我留下平安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我所赐的不象世人所赐的,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也不要胆怯。”主晓得彼得他们落在忧愁、胆怯里。今天,你我也都犯同样的毛病,在走十字架狭路、为基督的名受苦难的时候,总是忧忧愁愁、惧怕、胆怯。忧愁和胆怯是最容易把我们一生快乐的年日一扫而光;所以,主赐给门徒一个大福气,就是平安。主说:“我留下平安给你们。”如果我记得不错的话,在圣经里,主除了把平安留给我们,此外别无所留。主留下他的平安,解决了人类最大的难处。

    人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平安。世界上的人总认为:只要有钱,就要什么,有什么。可惜,钱却不能买到平安。人为什么没有平安呢?572l我的神说:“恶人必不得平安。”谁是恶人呢? 917替恶人下过定义:“恶人,就是忘记神的外邦人。”当你忘记了神,你就是恶人。诗1361说:“你们要称谢耶和华,因他本为善。”我们既把善忘记了,当然就会作恶。不必等到杀人、放火、贪污、盗窃,才算恶人,只要你忘记神、丢掉善,你就已经是恶人了。恶人必不得平安。

    但是,感谢赞美神!主耶稣在十字架上,为我们出了最高的代价,神施恩拯救我们,才为我们留下了平安。这平安是归与凡在基督里的人的。林前130告诉我们说,我们“得在基督耶稣里是本乎神”。求神怜悯我们,让我们认识神的恩典,进入这神的真恩,并在其中站立得住;跟从基督,过正常的基督徒生活。”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