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时兆》1886年
1886年12月

1886年12月9日

基督徒卓越的标准

“这恩典是上帝用诸般智慧聪明,充充足足赏给我们的,都是照祂自己所预定的美意,叫我们知道祂旨意的奥秘,要照所安排的,在日期满足的时候,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里面同归于一。我们也在祂里面得了基业,这原是那位随己意行作万事的,照着祂旨意所预定的。”(弗1:8-11)。 {ST December 9, 1886, par. 1}

我们的天父并没有让祂所造有限的世人做不可能做到的事。祂并不要求我们的双手去从事我们所无力成就的事。祂没有在教会面前树立他们不能达到的标准。但祂计划让他们认真努力,达到这段经文中设定的高标准。祂要他们祈求“满了仁义的果子”,然后期待并接受这些福气,在凡事上向他们永生的元首基督里成长。这是使徒的大心愿,不仅指着以弗所教会,也指着他所帮助的众教会。 {ST December 9, 1886, par. 2}

正是因为教会的信徒没有培养个人的虔诚,他们才没有意识到更多上帝的帮助和他们自己的责任。我们有更高的标准要达到。我们的心思意念中世俗的成分太多,而天国的成分太少了。上帝给了我们才能,祂要我们用这些才能来建立祂的国。读者哪,你会把这些才能视为一种神圣的托付吗?你们今日会问:“我如何利用这些受托的才能呢?我现在用这些才能作什么呢?我是否把我的意志力,我筹措和计划的能力、我的机智和技巧都给予了世俗的事物,而对上帝的工作只作低效无能的服务呢?永恒的事物会被暂时的事物所取代吗?耶和华会从我手里收纳这些吗?”H {ST December 9, 1886, par. 3}

我们经常听到基督徒表示希望丈夫、妻子或孩子能和他们一同事奉主。这个愿望是正确的。这才是真正的传道精神,这种精神应该激励所有跟随基督的人。当第一批门徒听到神圣教师的话语时,他们就有这样的感觉。他们确信祂是弥赛亚,他们希望他们的亲戚和朋友都接受祂的主张。{ST December 9, 1886, par. 4}

但是虽然我们希望我们的朋友悔改,但我们是否已经尽力了呢?我们在所作的事上忠心吗?我们是常常达不到与基督同工的责任吗?我们是否在家庭和世界面前树立了正确的榜样?我们有没有像亚伯拉罕那样吩咐我们的儿女和我们的家眷遵守耶和华的道,秉公行义吗?基督是因信住在我们心里吗?我们有没有在我们的品格和日常生活中彰显那召我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呢?如果我们是行道者,而不只是听道者,我们就会认真、彻底、全心全意,上帝就会配合我们为我们的朋友所作的努力。{ST December 9, 1886, par. 5}

每个人都有工作要做;在这项工作中,没有人需要犯错;因为上帝在祂话语中的忠告,是广泛而丰富的。如果我们真诚地希望上帝的圣名在地上受到赞美,如果我们行走在祂允许照亮我们道路的光中,我们将是白昼之子,而不是黑夜之子。我们会明白上帝的旨意,并在我们日常生活的一切事务中实行。 {ST December 9, 1886, par. 6}

许多人缺乏道德的力量,对天国的平安、幸福和欢乐知之甚少,因为他们没有生活在基督可以在他们心里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的地方。他们自称是上帝的儿女。但当上帝赐给他们能力去帮助别人,并且要他们与基督一同从事救灵工作时,他们却成了教会的负担。 {ST December 9, 1886, par. 7}

如果那些在属灵生活上如此缺乏的人能看见这段经文的力量,并能意识到他们有责任注意和服从这里所给的教训,教会就会有更大的能力。如果所有的信徒都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才能,他们的光就不会藏在斗底下,而是放在灯台上,在那里,清晰而稳定的光线就会照亮他们周围所有的人。 {ST December 9, 1886, par. 8}

在基督的圣工上,我们需要更大的热心。应当强有力地把真理的严肃信息传开,使非信徒得到印象,知道上帝在与我们合作,至高者是我们力量的活泼泉源。在这项大工中,可以成就的工作只完成了不到三分之一,因为只有少数人自愿承担责任,冷漠安逸的人则逃避了所有的责任。这不是上帝的旨意,也不讨祂喜欢。祂并没有拣选少数人作有效的工人,承担祂圣工的所有担子,为罪人做所有的祷告、警醒、守望、争取和恳劝,而大多数基督徒除了旁观外,无事可做。祂不希望工人的力量被使用到最大限度,以抵消世俗、踌躇、怀疑之人的影响。这些人不承担负担,也不显示工人的效率。 {ST December 9, 1886, par. 9}

这种冷漠会持续一年又一年吗?难道撒但总是取得胜利,基督总是要对祂付出无限代价所救赎的仆人失望吗?我们展望晚雨倾降的时候,满怀信心地盼望更美好的日子,教会能从天上得着能力,更有效地为上帝作工。但晚雨决不会使那些不使用上帝所赐能力的懒汉得到振奋和鼓舞。属灵的懒惰不能使我们更接近上帝。在我们所有的行为中必须有能量和热情,以及献身和个人的虔诚。 {ST December 9, 1886, par. 10}

那些怀着这种不可原谅的懒惰,认为自己没有上帝工作负担的人,会在天国的册子上被登记为不忠心的仆人。主绝不会对他们说:“好,你这又善良又忠心的仆人”。这句话只会做得好的人说。他们是主葡萄园里忠心、诚恳、无私的工人。{ST December 9, 1886, par. 11}

许多人在外面很虔诚,但很少有人在内心和家庭里有虔诚的信仰,而这种信仰能聚集公义日头的光芒,使之温暖和振奋悲伤的心灵。他们所需要的,是一种更高尚、更纯洁、更高贵的生活。圣洁的喜乐应该统治我们的心灵,然后我们的日常生活就会像天上的光辉一样照亮别人的道路。{ST December 9, 1886, par. 12}

我们若全心全意爱上帝,也必爱祂的儿女。这种爱来自上帝的灵。它是属天的装饰,使人有真正的高贵和尊严,且使我们的生活与主的生活相似。我们无论有多少好品质,无论认为自己多么光荣优雅,心灵若不受爱上帝和彼此相爱之属天恩典的洗礼,就必缺乏真正的良善,不适合天国,那里尽是爱与团结。 {ST December 9, 1886, par. 13}

当爱的属天原则充满内心时,就必向别人涌流出来,不仅仅是因为受到了别人的恩待,而是因为爱是行动的原则并且修正品格,管制动机,控制情欲,制服敌意,升华爱情使之高尚。这种爱并不局限于家庭圈子,而是博大如世界,且与作工的天使和谐一致。这种爱存在心灵中,使整个人生甜美愉悦,且向周围发挥出使人高雅的感化力。若拥有这样的爱,我们就不会不快乐,无论命运是好是坏。上帝本着祂的美意已经决定:无人能专为自己生活而获致福乐。我们主的喜乐,在于为他人忍受劳苦与羞辱,使他们因而受益。我们若效法祂的榜样,过为同胞谋福的生活,也就能享受福乐了。{ST December 9, 1886, par. 14}

教会的使命是救灵。耶稣将要升上高天的时候,祂指着收割的园地对祂的门徒说:“你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你们白白地得来,也要白白地舍去。"上帝需要影响力和资金。祂要求要求认真忠实的工作。我们会拒绝服从吗?难道我们不愿意克己,把荒废的庄稼收起来吗? {ST December 9, 1886, par. 15}

为了使我们的工作得蒙悦纳,我们必须在基督的学校里学习。我们必须有实际的敬虔。当我们在自己的心灵中拥有真理拯救的能力时,我们就会情不自禁地向别人传达那些使我们的心因上帝而喜乐的真理。 {ST December 9, 1886, par. 16}

使徒说:“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这样的事,没有律法禁止。凡属基督耶稣的人,是已经把肉体连肉体的邪情私欲同钉在十字架上了。我们若是靠圣灵得生,就当靠圣灵行事。不要贪图虚名,彼此惹气,互相嫉妒”(加5:22-26)。 {ST December 9, 1886, par. 17}

瑞士巴塞尔

1886年12月16日

该隐和亚伯的试验

(1886年1月30日在瑞士巴塞尔的一次证道)

“有一日,该隐拿地里的出产为供物献给耶和华;亚伯也将他羊群中头生的和羊的脂油献上。耶和华看中了亚伯和他的供物,只是看不中该隐和他的供物。该隐就大大地发怒,变了脸色。耶和华对该隐说:你为什么发怒呢?你为什么变了脸色呢?你若行得好,岂不蒙悦纳?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门前。它必恋慕你,你却要制伏它。该隐与他兄弟亚伯说话,二人正在田间, 该隐起来打他兄弟亚伯,把他杀了”(创4:3-8)。 {ST December 16, 1886, par. 1}

亚当的两个儿子该隐和亚伯性情大不相同。该隐怀着叛逆的情绪,抱怨上帝因亚当的罪而咒诅地和人类;亚伯责有温柔顺服上帝权威的心。 {ST December 16, 1886, par. 2}

弟兄二人受了试验,正如先前亚当受试验一样,要看看他们是否愿意顺从上帝的要求。他们曾受到指教知道上帝为拯救人类所作的安排。上帝计划借着献祭发制度使人心铭记罪的可憎,并使他们知道罪必定招致的刑罚就是死。祭物要成为一种持续不断的提醒,使人想起只有借着所应许的救赎主,男男女女才能进到上帝面前。该隐和亚伯都明白他们要执行的献祭制度。他们知道献上这些祭物是表明自己谦卑而恭敬地顺从上帝的旨意,承认自己相信并依靠这些祭物所预表的救主。 {ST December 16, 1886, par. 3}

该隐和亚伯同样地筑了祭坛,各自带来供物。该隐以为没有必要认真履行上帝的一切要求;所以他就带来了不用流血的供物。他带来了地里的出产并把他的供物呈在主面前。但没有来自天上的证据表明他的供物蒙了悦纳。亚伯恳劝他的哥哥依照上帝所规定的方法亲近上帝;但他的劝告只使该隐越发坚决要顺从自己的意思。他觉得自己是长兄,不该受他弟弟的训诫,所以就轻视亚伯的劝告。{ST December 16, 1886, par. 4}

亚伯照着上帝的命令,带来了羊群中头生的,最好的。他在杀羊羔时凭信心见到了上帝的儿子因人类违背了祂的律法而指定受死。上帝看中了亚伯的供物。火从天上下来烧灭了那个痛悔罪人的祭牲。{ST December 16, 1886, par. 5}

该隐当时有机会看出并承认自己的错误。他可以改变他的做法线,通过精确地依照上帝的指示献供物来证明他的顺服; 那不偏待人的主必看中出于信心和顺从的供物。{ST December 16, 1886, par. 6}

该隐既不尊重上帝的命令,上帝就不接纳该隐的供物。但祂依然屈尊与这个如此不讲理的人讲理。“耶和华对该隐说,你为什么发怒呢?你为什么变了脸色呢?” {ST December 16, 1886, par. 7}

上帝不是不知道该隐生气了,但祂希望该隐反省自己的做法,知罪悔改,行在顺从的路上。他对自己的弟弟和上帝发怒是没有理由的。他自己漠视了上帝清楚明确的旨意,才使他的供物不蒙悦纳。上帝藉着天使对这个叛逆固执的人说:“你若行得好,岂不蒙悦纳?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门前。”“你若行得好,”——不用自己的方式,而是遵守上帝的命令,带着被杀祭牲的血,来带祂面前,藉此表明相信所应许的救赎主;及至时候满足,祂会为有罪的人赎罪,使他们不至苗王,反得永生。 {ST December 16, 1886, par. 8}

 “他必恋慕你,你却要制伏他。” 亚伯的供物蒙了悦纳,是因为他一丝不苟地照着上帝的要求去做了。这不会抢夺该隐的长子名分。亚伯爱他的兄弟,但作为弟弟,他顺服哥哥。 {ST December 16, 1886, par. 9}

事情一目了然地摆在该隐面前,却激起了他好斗的性情,因为他的做法受到了质疑,而且不容他随从自己独立的想法。他对上帝和他弟弟发怒了。他对上帝发怒是因为祂不愿接受罪人的计划代替神圣的要求。他对他的弟弟发怒是因为弟弟不同意他。撒但发出了一个试探。他暗示的想法是可怕的。该隐会接受吗? ——会的;他正在为撒但的耳语打开他的心门。由于嫉妒弟弟所蒙的悦纳,他要毫不犹豫地结束弟弟的生命。{ST December 16, 1886, par. 10}

该隐邀亚伯到田间说话,他在那里出说了自己的不信和对上帝的抱怨。他声称自己在献供物的事上做得很好;他越出言反对上帝,指责祂拒绝他的供物而悦纳他弟弟亚伯的供物是不公正不仁慈的,就越感到气恼愤恨。{ST December 16, 1886, par. 11}

亚伯为上帝的良善和公正辩护,并把上帝为何不悦纳该隐供物的简明理由摆在他面前。{ST December 16, 1886, par. 12}

亚伯竟敢不同意该隐的看法,甚至指出他的错误,这令他大为震惊。这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因为亚伯向来听从他哥哥的判断。该隐被激怒到极点,因为亚伯不赞同他的不满。只要不涉及良心,亚伯就会顺服;但当上帝的做法受到质疑,该隐嘲笑对祭牲的信仰时,亚伯就勇敢地捍卫了真理。当亚伯说到若要供物蒙悦纳,就必须献上被杀祭牲的血时,该隐的理智告诉他,亚伯是对的。但撒但对此进行不同的解释,诱使该隐狂暴如雷,在一怒之下杀了他的兄弟,杀人的罪就落到了他的心灵之上。ST December 16, 1886, par. 13}

亚伯死后已过了些时候。“耶和华对该隐说:你兄弟亚伯在哪里?他说:我不知道!我岂是看守我兄弟的吗?”一个罪导致另一个罪,这是多么真实啊;这个事实在该隐身上的表现是多么充分啊!听到 “你兄弟亚伯在哪里”的提问,他似乎很惊讶。他在罪中陷得太深,太受撒但的影响,以致意识不到受上帝的临格,以及祂的伟大和认知。所以他向上帝撒谎来掩盖他的罪行。该隐很清楚他的兄弟在哪里;上帝知道他在什么地方,因这件血腥的罪行是有见证者的。 {ST December 16, 1886, par. 14}

撒但的灵进入该隐的心。撒但是控告者。该隐则指控上帝偏心和不公正,开始了他的邪恶旅程。撒但是欺骗者。该隐则动了杀机,把亚伯骗到田间,好暗中行这恶事。撒但“从起初是杀人的”(约8:44),他也唆使该隐去做同样残忍的事。“他本来是说谎的,也是说谎之人的父”(约8:44)。在这里,该隐也表明自己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学生。 {ST December 16, 1886, par. 15}

耶和华又对该隐说。“你作了什么事呢?你兄弟的血有声音从地里向我哀告。”上帝给了该隐一个机会,让他在判决之前承认自己的罪。他有时间反思。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有多么严重,也知道他为了掩盖这件事而说的谎话。但他还是很叛逆。攻击他兄弟的手,现在伸出来攻击上帝。如果他有权柄的话,他就会像对待他的兄弟那样,止息上帝的责备之声。 {ST December 16, 1886, par. 16}

该隐已经证明了自己无可救药,于是判决不再延期。原来发出恳劝和勉励的上帝声音,发出可怕的话语:“地开了口,从你手里接受你兄弟的血。现在你必从这地受咒诅。你种地,地不再给你效力,你必流离飘荡在地上”。该隐懊悔,痛苦,却没有悔改,像许多弃绝耶和华话语的人所行的一样。他说:“我的刑罚太重,过于我所能当的”(创4:13)。{ST December 16, 1886, par. 17}

(下周续完.)

1886年12月23日

该隐和亚伯的试验

(续完)

该隐和亚伯两兄弟代表整个人类家庭。他们都在顺从的问题上受了试验。人人都要象他们那样受试验。亚伯经受住了上帝的验证,显出了金子般的公义品格,真敬虔的原则。但该隐的宗教却没有良好的根基,而是建立在人的功劳上的。他带给上帝的是与他个人利益有关的东西——地里的出产,是他所辛劳栽培的。他呈献自己的供物是要为上帝做好事,指望藉此获得上帝的悦纳。他在建造祭坛上顺从了,在带来祭物上顺从了,但他只是部分地顺从。必不可少的部分,即承认需要一位救赎主,却被他忽略了。{ST December 23, 1886, par. 1}

就出生和宗教教育而言,这两兄弟是平等的,。但该隐是长子,在某些方面条件更好些他们两个人都是罪人,都承认上帝的权威而尊敬崇拜祂。从外表上看,他们的宗教在一段时间内是一样的;但圣经的历史告诉我们,到了一定的时候,他们之间就大不相同了。区别在于一个顺从而另一个不顺从。{ST December 23, 1886, par. 2}

使徒保罗说亚伯“献祭与上帝,比该隐所献的更美”。 亚伯领会了救赎的伟大原理。他看出自己是一个罪人,并认明罪和罪的死刑阻碍了他的心灵与上帝交通。于是他带来被杀的祭牲,就是牺牲了的生命,承认他所违犯之律法的要求。借着所流的血,他仰望那将来的牺牲,就是死在髑髅地十字架上的基督。他既信靠在那里所成全的救赎之功,便得了称义的见证。他的祭物也蒙了悦纳。{ST December 23, 1886, par. 3}

亚伯怎么如此清楚救恩的计划呢?是亚当告诉他儿孙们的。使徒说:“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罗10:17)。亚当犯罪之后,心中充满恐惧。持续的惧怕感压在他心上;羞耻和懊悔折磨着他的心灵。在这种心态下,他希望尽可能远离他曾那么喜爱在他的伊甸家园见到的上帝。但是主理解这个内疚的人,祂在谴责亚当所犯罪行的同时,也给了他仁厚应许的话语。上帝在宣布对欺骗者的咒诅时说: “我又要叫……你的后裔和女人的后裔也彼此为仇。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你要伤他的脚跟”(创3:15)。{ST December 23, 1886, par. 4}

这是对罪人的第一次福音证道;这个应许乃是希望之星,照亮了人类黑暗凄凉的将来。亚当高兴地接受了得救的可喜保证,以主的方式殷勤地教育自己的儿女。这个应许与祭坛密切相关。祭坛与应许是肩并肩站立,彼此以明光照耀,说明一位被得罪之上帝的公义只有借着祂爱子的死才能得到满足。祭坛上的流血的祭牲说明了亚当的教导,眼睛的视觉就这样加深了耳朵的听觉所留下的印象。{ST December 23, 1886, par. 5}

亚伯听到了这些教训,对他来说就象种子撒在了好土里。该隐也听到了这些教训,他与自己的兄弟有同样的特权,但他没有善用那些特权。他冒险与上帝的命令背道而驰,其结果形象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该隐并非独裁意志的牺牲品;也不是一个弟兄命定蒙上帝悦纳,而另一个则命定被祂弃绝。问题的关键在于有没有照上帝所说的去做。{ST December 23, 1886, par. 6}

该隐和亚伯代表世上的两等人,这两等人必要继续存在,直到末时;这是值得仔细研究的。这两兄弟在品格上有显著的不同,这种不同也可在今日的人类家庭中见到。该隐代表那些执行撒但的原则和工作的人,以他们自己所选择的方式敬拜上帝。他们与所随从的领袖一样,乐于献上部分的顺从,而不愿完全顺从上帝。 人怀着内心的骄傲,总是相信自己能给上帝一些好处,让我们的天父成为领受者,而不总是施给者。但是上帝不会接受贿赂。祂说:“树林中的百兽是我的,千山上的牲畜也是我的。……我若是饥饿,我不用告诉你;因为世界和其中所充满的,都是我的”(诗50:10-12)。人若不是先从上帝领受的,就没有什么可以给的。{ST December 23, 1886, par. 7}

随从该隐榜样的宗教徒占了世人的绝大多数,因为世上所发明的每一种虚假的宗教都建立在该隐的原则上,就是罪人可以依靠自己的功劳和公义得救。{ST December 23, 1886, par. 8}

从亚当的时代到我的时代,大斗争一直围绕着顺从还是反对上帝的律法;每一个人要么站在顺从一边,要么站在悖逆一边。撒但原是天上大能的天使,现在成了反抗上帝的领袖。从一开始,他的目标就是通过破坏上帝政权的规则来推翻祂。他曾在天上引诱天使与他联合;亚当犯了罪以后,他认为全人类都站在他这一边。上帝说:“我要叫你和女人彼此为仇,你的后裔和女人的后裔也彼此为仇”(创3:15)。这是撒但听到的第一次宣告,就是世界不会屈服于他黑暗的统治,人类会有一位救赎主。堕落的天使和堕落的人类之间本来没有敌意。两者都是罪恶的;罪恶无论在哪里存在,都会联合起来对抗善良。 {ST December 23, 1886, par. 9}

上帝应许赐给人一位救赎主,并让他接受第二次的考验,看他是否能养成公义的品格;但他是一个自由的道德行为人。在所有的世代,都有大批人接受该隐的原则,并坚持认为只需要部分的顺从。他们声称自己有权得到上帝的悦纳,却无视祂明确的命令。这就是当今基督教界的状态。上帝给了人类一套法典,其中的第四条诫命规定遵守安息日作为创世的纪念。主只有一个安息日,就是第七日。为了纪念这一天,守为圣日,已经给人特别的命令;但有许多人藐视上帝的权威,代之以遵守上帝所赐给他们作工的一个日子。{ST December 23, 1886, par. 10}

凡心怀错误的人,对上帝顺命的儿女,总是表现出不宽容的精神。他们被导致该隐杀害兄弟的精神所驱使。“为什么杀了他呢?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兄弟的行为是善的”(约壹3:12)。第一个殉道者亚伯并不是年老体弱,而是一个充满活力的青年。他是为上帝的真理而舍生。古往今来,总有一些人因为坚持宗教原则而失去性命。 {ST December 23, 1886, par. 11}

我们的救主自己就是宗教不宽容的受害者。“祂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祂”(约1:11)。如果祂称赞和尊崇人,把腐败称为纯洁,把人的命令当作道理来教导,人们会很高兴地接受祂。但祂对上帝的热情,祂斥责地上所有可憎之事的义愤,以及最重要的是祂自己无罪的纯洁品格,激起了“粉刷的坟墓”之流的刻骨仇恨。他们以圣洁的外表骗人。撒但和恶天使联合恶人,要消灭地上真理的卫士。当基督被斥为骗子,被捉拿,当作犯人处死时,妇人的后裔伤了脚跟。但如果撒但引诱祂犯一次罪,祂的头就会受伤,全世界就会落入黑暗之君的权势之中。 {ST December 23, 1886, par. 12}

基督的宗教要人接受的,不是一条平坦的道路。他们可以设计一条更好走的路,但那不会通往上帝的城,即圣徒的安稳居所。唯有那些遵守祂诫命的人,才“可得权柄能到生命树那里,也能从门进城”(启22:14)。{ST December 23, 1886, par. 13}

1886年12月30日

有智慧的信仰

“耶稣又对众人说: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约8:12)。  {ST December 30, 1886, par. 1}

犹太人弃绝基督;但他们是自欺的。他们恨恶祂的教训,因为祂揭露了他们内心的秘密,责备了他们的罪恶。他们宁要黑暗不要光明。基督说过:“光来到世间,世人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不爱光,倒爱黑暗,定他们的罪就是在此”(约3:19)。犹太人拒绝基督,直到他们的眼睛被道德的黑暗所蒙蔽,以至于他们认为他们是在服事神,将神差来给他们作光明和希望使者的圣子钉在十字架上。 {ST December 30, 1886, par. 2}

很多人有同样被骗的危险。上帝不强迫人相信。祂把亮光摆在人前,撒但则把黑暗摆在人前。虽然那骗子在不断地喊着:“亮光在这里;真理在这里,”耶稣却在说:“我就是真理;我有永生之道。凡跟从我的,必不在黑暗里行。”“人若立志遵着祂的旨意行,就必晓得这教训”(约7:17)。 {ST December 30, 1886, par. 3}

上帝给了我们充分的证据,足以使我们站在真理一边。如果我们爱上帝,并渴望按祂的旨意行事,我们就会选择光明,拒绝黑暗。但我们若要照自己的计划行,保持生来之心的独立,像犹太人一样,就必拒绝顺从上帝。并在我们盲目的痴迷中像他们走得那么远,却还会自以为是在遵行上帝的旨意。 {ST December 30, 1886, par. 4}

服从撒但控制的心智会受到误导,离开真理的亮光越来越远,陷入错误与黑暗中。撒但有大能力混乱人心,使那些不珍爱上帝的天意赐给他们的亮光和特权的人思想混乱。若给撒但一丁点儿方便,他就会充分利用,抓住一切机会为自己的事业谋利,毁灭人的灵魂。 {ST December 30, 1886, par. 5}

基督警告祂的门徒说:“你们要防备假先知。他们到你们这里来,外面披着羊皮,里面却是残暴的狼。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荆棘上岂能摘葡萄呢?蒺藜里岂能摘无花果呢?这样,凡好树都结好果子,惟独坏树结坏果子。好树不能结坏果子;坏树不能结好果子。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里。所以,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太7:15-20)。这是一个所有人都可以应用的测试。没有人需要陷入怀疑不定之中。总有足够的证据来支撑明智的信仰。但上帝决不会消除任何人一切疑惑的因由。那些喜爱停留在疑惑和质问不信气氛中的人,可以拥有那种不值得羡慕的特权。那些因为还有若干是人有限的悟性所不能明白的事,便不顾这证据之分量的人,却要被撇在疑惑不信的冷颤气氛之中,而终于信仰破灭了。 {ST December 30, 1886, par. 6}

站在怀疑一边而非相信的一边不应被视为一种美德。耶稣从来没有称赞过不信,也没有表扬过不信和怀疑的精神。祂虽然用所行的奇迹给了祂的子民祂弥赛亚身份的证据,但仍有人希望把这些证据解释掉,在每一善行上找出可以质问和指责的地方。{ST December 30, 1886, par. 7}

那个希望基督来治好他仆人的百夫长感到不配让耶稣来到他的舍下;他十分相信基督的能力,求祂说只要祂说一句话事就成了。“耶稣听见就希奇,对跟从的人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么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中,我也没有遇见过。我又告诉你们,从东从西,将有许多人来,在天国里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一同坐席;惟有本国的子民竟被赶到外边黑暗里去,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耶稣对百夫长说:‘你回去吧!照你的信心,给你成全了’那时,他的仆人就好了”(太8:10-12)。 {ST December 30, 1886, par. 8}

这里耶稣高举了信心,与疑惑形成了对比。祂说明以色列人会绊跌是因为他们的不信,不信会导致他们拒绝大光,也会导致他们的定罪和毁灭。{ST December 30, 1886, par. 9}

多马宣称他若不用手指探入主的钉痕,用手探入祂的肋旁就不会相信。基督给了他想要的证据,然后责备了他的不信:“你因看见了我才信;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约20:29)。 {ST December 30, 1886, par. 10}

基督差遣那十二个门徒出去时,吩咐他们说:“你们无论进哪一城,哪一村,要打听那里谁是好人,就住在他家,直住到走的时候。进他家里去,要请他的安。那家若配得平安,你们所求的平安就必临到那家;若不配得,你们所求的平安仍归你们。凡不接待你们、不听你们话的人,你们离开那家,或是那城的时候,就把脚上的尘土跺下去。我实在告诉你们,当审判的日子,所多玛和蛾摩拉所受的,比那城还容易受呢”(太11:15)! {ST December 30, 1886, par. 11}

耶稣警告他们要防备人,因为他们要被交给公会,也要在会堂里受鞭打(太11:17)。如今的人心并不比基督在地上时人们的心更柔软。他们会用毁谤和谎言的舌头折磨人。他们会用恶意的猜测在尽都正确和存在完全诚实之处显得欺诈和不诚实。他们会用他们邪恶的猜测,在一切正常的地方,在完全正直的地方,看到欺诈和不诚实。 {ST December 30, 1886, par. 12}

挪亚向他那个世代的人传道说,上帝要给他们一百二十年悔罪改过,到方舟中避难。在这段时间里,他们有充足的时间来改过自新,战胜坏习惯,发展正直的品格。他们却拒绝悔改得救的仁慈邀请。他们斥责这个传义道的人为痴人说梦,狂热分子,杞人忧天,并嘲笑他们称之为他迷信的恐惧和预感。他们用讥诮,戏笑来拒绝慈悲的警告,但他们的不信并不能阻止那预定的大事。他们被撇在黑暗之中,追随他们罪恶的心所选择的诅咒。 结果洪水就来了,这场普遍的毁灭也显明了上帝的大怒。 {ST December 30, 1886, par. 13}

“挪亚的日子怎样,人子的日子也要怎样”(路17:26)。这就是当今世人的态度。人们拒绝上帝的真理,就像他们在挪亚时代所做的那样。 {ST December 30, 1886, par. 14}

上帝的话是我们的标准,但遵从这道的人多么少啊!但我们要为自己的影响负责。许多人因为与不信的人密切联合,对真理失去了兴趣。他们呼吸怀疑、质问、不忠不信的空气。他们的信仰在不知不觉中遭到破坏,最终被摧毁。许多自称遵从圣经的人带有世界和自私自利的影响。他们就像一片乌云,冷却了他人行在其间的氛围。罪的邪恶影响毒害我们的灵魂,我们唯一的安全措施就是远离那些在黑暗中行走的人。 {ST December 30, 1886, par. 15}

我们的宗教若只是在理论上而不实际,就对我们的同胞没有什么价值。我们应当在信仰上坚定,必须是不可动摇的。我们当前的工作,就是按着上帝律法所显示的去发真理之光,照耀别人的心思,引人离开黑暗。这种工作需要坚决不挠的精力和坚定不移的心志去作成。{ST December 30, 1886, par. 16}

“若有人在话语上没有过失,他就是完全人,也能勒住自己的全身”(雅3:2)。基督的宗教赐给我们的最大胜利就是控制我们自己。我们本性的嗜好必须受到控制。很少有人意识到这是什么。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弱点;而人类内心天生的罪恶常常使他们的努力付之东流。我们如果想要作为大君的孩子被接纳进天国的大家庭,我就必须从世界出来,与上帝亲近。我们必须凭信心行事。当我们遵行上帝的旨意时,我们就会明白道理。我们将脚踏在永恒真理的磐石上,我们不会被不信时代的怀疑和不信冲走。{ST December 30, 1886, par. 17}

目录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