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人类救主
第5章 儿童时代

  耶稣的童年时代,住在一个小山村里。祂是上帝的儿子,本可随已意拣选任何地方安家。 {SJ 29.1}

  祂是上帝的儿子,本可随已意拣选任何地方安家。没有一处不因祂的临到荣光大增。然而祂却越过了财主的家宅,也不安居皇室宫庭,却甘愿住在拿撒勒的贫穷人家。 {SJ 29.2}

  耶稣希望穷苦的人知道祂明了他们的艰难,他们所承当的一切担子,祂都担过了,祂能向需要帮助的人表同情显忴悯。 {SJ 29.3}

  论到耶稣的儿童时代,经上说:“孩子渐渐长大,强健起来,充满智慧,又有上帝的恩在祂身上。”“耶稣的智慧和身量,并上帝和人喜爱祂的心,都一齐增长。”(路2:40,52) {SJ 29.4}

  祂的头脑灵敏活跃。祂聪明伶俐,表现出超越年龄的深思熟虑和智慧。然而,祂生性单纯而天真,祂的身心和其他孩子一样成长。 {SJ 29.5}

  虽是这样,耶稣却在一切的事上与别的孩子迥然有别。祂素常显得甜蜜无私。祂那乐善好施的手,时常预备服侍他人。祂能忍耐并且诚实。{SJ 29.6}

  祂主持正义,坚如磐石,待人从不失礼,温柔可亲。或在家中或在别处,总是面带喜乐。{SJ 30.1}

  祂以体量和仁慈之心待年老和贫穷的人,甚至以慈悲善待那不能言语的禽兽。祂温柔地看顾受伤的小鸟,有祂同在,每一活物都甚感快乐。 {SJ 30.2}

  当基督的时代,犹太人看重儿女的教育。他们的学校与会堂相连,他们的先生被称为拉比,并被人看为有高深的学问。. {SJ 30.3}

  耶稣却不进这些学校,原因是他们的教训多与真理不合。他们不考查上帝的道理,反去考究人的遗传,他们的教训常与上帝借先知所发的教训相反。{SJ 30.4}

  上帝亲自借圣灵指示马利亚应当怎样教导她的儿子。马利亚教训耶稣都以圣经为本,同时祂自己也不住地阅读查考圣经。{SJ 30.5}

  耶稣也欢喜研究上帝所造天地间的万物,在大自然的书卷中,祂细察树木花草,飞禽走兽,日月星辰。 {SJ 30.6}

  祂天天考察各物,为要从其中学得教训,并要明白万物发生之理。 {SJ 30.7}

  有圣天使与祂同在,助祂从万物中认识上帝。这样,祂的身体长大强壮,聪明智慧也一齐增长。{SJ 30.8}

  每个孩子都可以像耶稣一样获得知识。我们应该把时间花在学习正确的东西上。谎言和寓言对我们没有好处。{SJ 30.9}

  惟有真理才是至宝,我们可以从上帝的圣经和祂的作为上,学到真理。我们若肯专心研究,天使必要施以帮助。 {SJ 31.1}

  这样,我们就必看明我们天父的智慧和慈爱。我们的意志就必变得坚强,心性变为纯洁,也就越像基督了。 {SJ 31.2}

  约瑟和马利亚每年都要到耶路撒冷去守逾越节。耶稣到了十二岁的时候,父母就带着祂一同上去。{SJ 31.3}

  这是一个快乐的旅行,路上有步行的,也有骑牛骑驴的,他们要走好几天的路程,从拿撒勒到耶路撒冷,约有二百一十里路。这些去守逾越节的人有些是从各方来的,也有从别国来的。那些从同一地方起身的人常常结伴同行,成为大群。 {SJ 31.4}

  这个节期,大约是在公历3月底和4月初之间开始的。这时正值巴勒斯坦的春天,遍地群花开放,林间百鸟鸣叫。{SJ 31.5}

  他们行路的时候,父母就将上帝古时为以色列人所行的奇事述说给儿女听。时而他们也同声歌唱大卫的佳美诗歌。 {SJ 31.6}

  当耶稣在世的时候,百姓对于敬拜上帝的事,已变得冷淡而视为虚设。他们大都思虑自己的享乐,甚少思想上帝的慈善。 {SJ 31.7}

  但耶稣并不是这样,祂以思念上帝为乐。到了圣殿的时候,祂留意观察祭司们的工作。当那礼拜的人跪下祈祷的时候,祂也一同跪下,在他们赞美歌唱的时候,祂也一同开口颂扬。{SJ 31.8}

  每天早晚,都有一只羔羊被献在坛上,这是救主之死的代表。当孩童耶稣见到这无辜的牺牲之时,圣灵就将这事的实意启示了衪,叫祂知道自己就是上帝的羔羊,衪必要为世人的罪孽受死。{SJ 32.1}

  在衪心里既有了这些思想,因而祂想独在一处,不想和祂的父母一同在圣殿里,也没有与他们一同回去。 {SJ 32.2}

  在圣殿旁边有个教学用的房子,由拉比们教授门徒,不久耶稣到了这个地方,就随着一群别的小学徒,一同坐在大教师们的脚前,听他们的教训。 {SJ 32.3}

  当时犹太人对于弥赛亚的事,有许多的错解。耶稣知道这种情形,但祂却不与这些有学问的人争辩。祂像热心领教者一样,就先知所写的预言,向他们提出问题。 {SJ 32.4}

  《以赛亚书》第53章论到救主之死。耶稣这时念了这一章的圣经,并问他们其中的意思。 {SJ 32.5}

  拉比们回答不出来,便反问耶稣,他们也都希奇祂的圣经知识。{SJ 32.6}

  他们看出他所知道的圣经,过于他们所知道的。他们看出自己的教训不对,但却不肯相信别人不同的道理。{SJ 32.7}

  但耶稣确是极其温柔谦驯,所以他们并不恼怒,反而想要把祂收做门徒,教训祂应当照着他们的意思解说圣经。 {SJ 32.8}

  当约瑟同马利亚从耶路撒冷起身回家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察觉耶稣已经落在了后面。他们想耶稣必是在同行的友伴中间。 {SJ 32.9}

  但到了晚上搭篷过夜的时候,他们失落了有用的助手。他们便在同行的人中仔细找寻,结果却找不到。{SJ 33.1}

  约瑟和马利亚大大惊慌。他们回想起从前耶稣还是婴儿的时候,希律王怎样想要杀祂。他们也怕祂这时已遭遇了什么不测。 {SJ 33.2}

  他们就满心忧愁,急忙回到耶路撒冷,直到第三天才寻见。{SJ 33.3}

  他们见到他的时候,心里就极其欢乐,但马利亚因为祂离开了他们,所以便责备祂说: {SJ 33.4}

  “我儿,为什么向我们这样行呢?看哪,你父亲和我伤心来找你。” {SJ 33.5}

  耶稣回答说:“为什么找我呢?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路2:48-49) {SJ 33.6}

  耶稣说这些话的时候,手往上指,脸也发光,他们见了都希奇。耶稣晓得自己是上帝的儿子,应当作祂父差祂来世上的工作。{SJ 33.7}

  马利亚永远没有忘记这些话。到了后来的年日,她越发明白这些话的奇妙意义。 {SJ 33.8}

  约瑟和马利亚爱耶稣,但他们却因一时疏忽,把耶稣失掉了。他们忘记了上帝所交给他们的工作。由于一天的忽略,便失去了耶稣。{SJ 33.9}

  现今有许多人,也是这样失去了救主。当我们不喜欢思想祂,不祈求祂,并在谈话中说些愚昧,没有爱心,和有罪的话语时,就是我们自已离开了基督。离开了祂,我们必要感得孤单和愁苦。{SJ 33.10}

  倘若我们诚心实意求祂作伴,祂必时常和我们同在。祂要使贫穷的家庭大得光明,并使极卑微的心得到欢乐。 {SJ 34.1}

  耶稣虽然晓得自己是上帝的儿子,但祂还是与约瑟和马利亚回到了拿撒勒的家中,“并顺从他们”直到三十岁。(路2:51){SJ 34.2}

  他本是天上的统帅,却在地上做了一个可爱的孝子。那在圣殿里借着献祭所显示出来的大事,一直存在祂的心内。等上帝的期限到了,祂就要开始做那差派给祂的工作。{SJ 34.3}

  耶稣住在平民的家中,做个穷人。祂忠心乐意地尽自己的本分,帮助养家。到了年龄稍长,便学习一种手艺,在木匠铺里与约瑟一同作工。{SJ 34.4}

  祂穿着平民的粗布衣裳,往来于小镇的街上做工。从未用过祂神圣的权柄,好使自己轻省一点。 {SJ 34.5}

  基督在孩童和少年之日早就勤快做工了,祂的身体和智慧发育得刚强健壮。祂如此应用一切的能力,为要保守身心的健康,以便在凡事上达到极致。{SJ 34.6}

  祂所行的完美无缺。祂所求的乃是完全,甚至在工具的使用上,也要完全。祂用自己勤劳的榜样教导我们,要谨慎作好各样的工;将这样的劳作看为尊贵高尚。人人都当有事可作,不单与己有益并且造福别人。 {SJ 34.7}

  上帝派给我们当作之工,乃是莫大的福气。祂见小孩子在家里克尽本分,分担父母的劳苦必然欢喜。这样的孩子,在离家外出的时候,必使他人受益。{SJ 35.1}

  凡在一切的事上行公义,为叫上帝欢喜的青年,他们在世必有大用。他们肯在卑微之位上忠心,就是预备自己配得升到更高的地位。 {SJ 35.2}

  

目录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