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牧师手册
第二十二章 崇拜聚会

  上帝在整部圣经中都呼吁祂的子民进行崇拜。这种崇拜既是个人的行动,也是集体的行动。一个人要进行崇拜不一定要加入团体,但圣经依然明确的呼吁集体的崇拜。要聚集崇拜,就需要一定的程序和计划。圣经的崇拜模式提示了崇拜者的四项主要行动,包括唱诗、祷告、奉献和宣告。这些构成了集体氛围中个人的崇拜经验。这样的崇拜强调上帝的卓越和永在。上帝是伟大的。祂就在这里。上帝在我们之上,也在我们之间。

  崇拜虽然不应成为宗教娱乐,但仍要吸引和抓住会众的兴趣,引导他们与上帝相会。崇拜虽然不只是教义的表达,但纯洁清晰的教义依然是真正崇拜的重要部分。崇拜虽然不只是为了发出传道的呼吁,却依然要引导崇拜者把生命交托给上帝。集体崇拜的目的是单纯的:在我们的创造主和救赎主面前,以赞美、喜乐、忏悔和谦卑之心进行交流。

  鼓舞人心的崇拜——《启示录》14:6,7的天使宣布说:“应当敬畏上帝,将荣耀归给祂。因祂施行审判的时候已经到了。应当敬拜那创造天地海和众水泉源的”。这就要求崇拜者尊重、恭敬、畏惧。集体崇拜会把人带进上帝宝座的内室。“会众如果对真敬拜与真敬畏没有正确的观念,就会逐渐生出一种趋势,将神圣永恒的事物降到普通事物的水平。自称信仰真理的人也必冒犯上帝和羞辱信仰”(《证言》卷五500页)。

  快乐的崇拜——《诗篇》100篇呼吁人们“普天下当向耶和华欢呼。你们当乐意侍奉耶和华。当来向祂歌唱。你们当晓得耶和华是上帝。我们是祂造的,也是属祂的。我们是祂的民。”真崇拜需要出自内心的情感。其表达会是公开而不加掩饰的。

  有意义的崇拜——崇拜涉及人的心灵,而且是通情达理的。上帝邀请祂的子民:“你们来,我们彼此辩论”(赛1:18)。

  崇拜是个人体验——崇拜不可代理。这是一种个人的体验。没有人能代替我们崇拜。崇拜不是例行公事,不可由别人代行。崇拜不是传统的惯例,也不是可以被动地旁观的活动。崇拜是个人参加创造主与被造者之间的交流,与上帝相会。

  崇拜是分享——负责崇拜的人应吸引尽可能多的人参与,包括青少年。带领崇拜的人应当体现基督服临安息日会的原则和价值观,当信徒们感受到自己需要对会众有所贡献时,他们对教会和教会的节目所承担的义务就会增加。长老们不要以为必须由自己来带领和履行崇拜的每一环节。信徒的参与会增加崇拜的快乐气氛。要邀请青年人献上祷告,呼吁捐献和宣读经文等。

  崇拜的各环节

  会众的崇拜需要仔细筹划。计划得越好,崇拜就越舒畅放松。虽然计划的目的不是制订严格的程序,但也要安排让崇拜的各个环节顺利实施 “在带领宗教聚会的事情上,你难道没有责任运用技巧、进行研究和计划——怎样进行使赴会的人获得最大的利益,给他们留下最好的印象吗?”(《评论与通讯》1885年4月14日,怀爱伦)。

  牧师对安息日崇拜聚会负有直接责任。他应该争取教会领袖的帮助,进行礼拜的准备和实施,并让他们成为崇拜协调人和崇拜委员会成员。牧者既承受着以证道作为其主要责任的压力,预备教会崇拜的人员和设施的细节就应明智地交托给能干的助手来做。在这个过程中,可利用安息日上午节目清单查核预定音乐、音响设备的需要、台上人员、台上安排、以及其他细节的准备情况。

  会众的准备——当会众进入教堂的时候,应该有行动和交流,作为信徒团契与活动的一部分。现场或录制的音乐有助于使这段时间更加舒畅。以恭敬为名使这个活动僵化的尝试,是不必要和不现实的,会造成崇拜者紧张的心理。但在为崇拜作准备时要保持虔敬的态度。欢迎和通知的环节会凝聚会众的注意力,使他们进入崇拜的状态。这些通知主要涉及教会的生活,避免推广和筹款的话题。要让会众营造一种温暖和团契的氛围,使他们成为教会生活的一部分,然后以崇拜的呼召结束通知的环节。

  唱诗——会众唱诗和特别诗是崇拜活动的重要环节。歌词、音乐的力量和会众合唱的体验都会带来感动。还要安排适合于青少年的诗歌,使他们参与崇拜的重要环节。“音乐应当有美、有情、有力”(《证言》卷四71页)。

  诗班是崇拜中的福惠,但不可代替会众唱诗。“善于唱诗,乃是一种有影响力的才干,上帝希望人人都有这种素养并用以荣耀祂的名”(《布道论》504页)。

  不同的文化背景、年龄段和教会成员会反映出不同的音乐品味和传统。为采用什么诗歌确立严格的标准和规范,会引起分歧,且无效果。有人视为适合崇拜的诗歌,另有人可能就视为不合适。虽然要尽可能避免冒犯任何人,但会众要认识到为教会中不同的群体提供不同音乐的重要性。音乐的选择要符合圣经的教训。

  祈祷——在崇拜聚会中有好几次祷告。每一次都有特别的宗旨和意义,需要预先考虑,并反映在祈祷的用语上。

  开始祷告:崇拜开始,通常是一个简短的祷告,会众站立,在祷告中承认和祈求上帝的临格。

  牧师祷告:崇拜进行到会众唱诗或读经之后,通常是牧师祷告。祷告的内容包括赞美感谢上帝的恩典和福惠;认罪和恳求赦免;综合和特殊的要求,祈求引导、恩典和医治之恩;为教会、社区和国家的事务祈求,以及献身侍奉等。

  这通常是崇拜祷告中最长的一次。会众往往依据圣经的榜样,跪下祷告。但是在有的环境,跪下祷告并不合实际。有些人因为健康原因而不能跪下。不要让他们感到低人一等,或以为采取其他祈祷的姿势就是不敬之举。“不一定双膝跪下才能祷告”(《服务真诠》510页)。

  要预先仔细考虑祷告所包括的事项,保持祷告时间的合理长度。“任何普通的祷告只须一两分钟就足够了”(《证言》卷二581页)。“在公众面前,不适宜献上说教式的单调祷告。出于信心和热心的简短祈祷,会软化听众的心。但冗长的祈祷会使他们等得不耐烦,在每听一句话时,都希望这是结束”(《传道良助》179页)。

  感恩祷告:感恩祷告可以在奉献的开始,或奉献结束、执事前来收集会众的捐款时献上。这次祷告一般较短,包括为会众和个人所领受的福气献上赞美。如果是在奉献之前献上,会众一般是坐着的。如果是在奉献之后,有些教会是会众起立,唱《荣耀颂》,献上捐款,然后是感恩的祷告。

  祝福祷告:祝福祷告原文的意思是“祝福的话语”。它唯一的目的就是在散会时求上帝祝福会众。这不是证道的总结和重提牧师的祷告里已经提过的特殊要求。祷告要简短,可直接采用经文。赞美诗里有适合于此目的的祝福语。

  奉献——奉献是崇拜的组成部分,对于教导基督教克己、牺牲和信靠的基本观念,意义重大。奉献的呼吁应强调属灵的动机,解释经济的需要,和如何支持教会的工作。献捐的呼吁应该简明、机智和虔诚。捐献不是筹款,而是提供真实的机会,让会众通过把上帝所赐福惠的十分之一,和承认祂维持之恩的捐款归还给祂,以表达他们对祂的赞美。会众通过

  宣读圣经——以上帝藉着圣经的启示为中心的崇拜是合情合理的,因为上帝的启示是以人所能理解的语言表达出来的。我们在基督徒的侍奉和训练中学习上帝的话语,并领受教导。我们因救恩的福音而欢欣。上帝的这种启示在崇拜中把严肃的责任放在宣讲信息和聆听信息的人身上。宣读圣经使会众听见主藉着圣经所发出的信息。

  准备:为了恰当地满足会众的属灵需要,带领的人必须仔细制订整个宣教年度的计划。不但要考虑将来所要宣读的经文,还有回顾过去一、二年里所读过的经文,看看已经读过哪些,忽略了哪些,过分强调了哪些。读经的题目要配合年历、教会和学校日程的项目。

  年度计划给布道带来若干益处。它会平衡选题,并考虑到与在崇拜中负责音乐、读经和讲儿童故事的人一道执行计划。预先计划可提供机会让邀请客人来参加礼拜的人选择适合与特定人群的礼拜项目。此外年度计划也给个人时间去思考既定的讲道题,显著减轻长时间准备讲题的压力。这种年度计划显然需要有灵活性,因为当前的时间和紧急状况有时会扰乱时间表。

  要探索创造性的方法表达证道的材料。创造性有时似乎来自独特的灵感,但大多数情况下是来自勤奋。我们容易采用自己所熟悉的表达方式。但每周都这样会使听众厌烦。在创造性方面,崇拜委员会可以做一些最好的工作。任何人都不可能拥有全部的新观念,但交流思想能活跃创造性。

  经文:宣读经文在崇拜中具有重要的力量,能向会众提供宇宙君王的话语。经文还有力地发出崇拜的呼吁,引导人思考当日的题目和崇拜的重点。宣读上帝的话需要小心计划、挑选和练习。启应经文直接让会众参与,提供聆听和重复经文的机会。在赞美诗里有许多这样的经文,但是写在布告栏上或投射在显示屏上特别预备的经文,则与当日的信息直接相关。

  为儿童服务——在整个崇拜的过程中,要考虑儿童的兴趣。由于从婴孩到成人各种年龄段的人都有,显然不可能对这些年龄段始终予以关注。但经过精心安排,甚至小孩子也能从崇拜中找到感兴趣的时段。有些人发现在证道之前讲一个儿童故事能体现这种关注。在讲故事的时候,孩子们应邀来到前面,坐在一起。故事可以适当配合当日的主题。崇拜的这个环节,只能选择特别爱孩子、且擅长于讲故事的人来主持。要小心控制这个环节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之内。

  许多教会在讲儿童故事的时候收儿童捐,用筹得的款项支持教会的教育和儿童工作。有些人可能不喜欢一次聚会中收两次捐,但另一些人却喜欢把钱交给孩子,看着孩子们把捐款送到前面。捐款有助于孩子养成奉献的习惯。

  证道——证道必须始终以圣经为中心。以圣经为依据的证道并非全是经文,但要以圣经开始。宣讲圣经的人在预备讲章时首先要查经。宣讲圣经并不是去查找符合自己想说之话的经文。宣讲圣经是要查找圣经说了什么。许多圣经题目适合系列宣讲,特别是研究某一卷经文,或十诫、基督最后的七句话、基督登山宝训等。但一般说来,系列宣讲分三、四次讲将比较合适。若是系列较长,可以再行分解。

  虽然证道的信息应被视为最重要的,但最好的信息若是表法不好也会失去效果。尽管我们认为娱乐不是崇拜的目的。但以此为借口原谅糟糕的讲道也是不可接受的。

  崇拜的程序

  人们通常以为在崇拜中传道人是演员,上帝是提示者,会众是观众。实际上在真正的崇拜中会众是演员,传道人是提示者,上帝是观众。 “许多公众礼拜是由赞美和祷告构成的。每一位基督的门徒都应参与这种崇拜”(《时兆》1886年6月24日,怀爱伦)。所以每一个崇拜者都要参与崇拜。关于崇拜的程序,见《教会规程》。

  

目录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