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晚餐
1903年9月14日(打字)
耶稣和门徒坐在耶路撒冷一所房子的楼上。他们聚集在一起庆祝逾越节。{Ms106-1903.1}
基督选择在工作中与祂关系密切的彼得和约翰预备逾越节的晚餐。“他们问祂说,要我们在哪里预备?耶稣说,你们进了城,必有人拿着一瓶水迎面而来。你们就跟着他,到他所进的房子里去。对那家的主人说,夫子说,客房在哪里?我与门徒好在那里吃逾越节的筵席。他必指给你们摆设整齐的一间大楼,你们就在那里预备。他们去了,所遇见的,正如耶稣所说的。他们就预备了逾越节的筵席”(路22:8-13])。 {Ms106-1903.2}
基督不想在晚餐上有居心叵测的人不请自来,与犹大进行互动。{Ms106-1903.3}
当时住在城市的人有为前来过逾越节的外乡人提供住宿的习俗。{Ms106-1903.4}
耶稣的吩咐是命令式的。在我们看来,让两位加利利人如此对不相识的人说话似乎不合适。但事情正如基督所预言的。门徒遇见一位拿着水瓶的人。他们跟随那个人,随他进入屋子,提出他们的要求,屋主人爽快地答应了。{Ms106-1903.5}
“时候到了,耶稣坐席,使徒也和祂同坐”(14节)。 {Ms106-1903.6}
这是耶稣和祂的门徒共同庆祝的最后一个逾越节。祂知道自己的时辰已经来到;祂自己就是逾越节真正的羔羊,在吃完逾越节晚餐的那一天,祂就要牺牲。祂知道祂的门徒将永志不忘这一天所发生的事情。他们的记忆将被唤起,并在教会的历史上代代相传。{Ms106-1903.7}
他们围坐在餐桌旁后,基督所说的第一句话是“我很愿意在受害以先和你们吃这逾越节的筵席。我告诉你们,我不再吃这筵席,直到成就在上帝的国里”(15、16节)。{Ms106-1903.8}。
“耶稣接过杯来,祝谢了,说,你们拿这个,大家分着喝。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后,我不再喝这葡萄汁,直等上帝的国来到”(第17,18节)。 {Ms106-1903.9}。
基督赐给他门徒的酒,作为祂自己血的象征;在祂开始传道时,他为结婚的筵席预备的酒,都是纯葡萄汁。饼不可有酵,酒也不可发酵。基督从来没有在任何人面前摆上那可能是试探的东西。圣餐仪式的目的是使心灵焕然一新,赋予生命。与此无关的是任何可能助长邪恶的东西。{Ms106-1903.10}
在《旧约》中,基督曾警告以色列人说:“酒能使人亵慢,浓酒使人喧嚷。凡因酒错误的,就无智慧”(箴20:1)。祂自己也没有提供这样的饮料。撒但引诱人放纵,迷惑人的理智,使人的属灵知觉麻木;但基督教导我们,要叫低级的性情顺服。祂的一生都是克己的典范。为了打破食欲的权势,祂为我们忍受了人类所能忍受的最严峻的考验。 {Ms106-1903.11}
在这和门徒同在的最后一夜,耶稣有许多话要告诉他们。如果他们已经准备好来领受祂所渴望赐给他们的教训,他们就可以免去伤心的惨痛,也不至于失望而不信了。但是耶稣看出他们担当不了祂所要说的话。当祂看着他们的神色时,祂就把警告和安慰的话忍住不说了。于是大家一时静默无言,耶稣似乎在那里等待着,众门徒却是踌躇不安。众门徒互相以目示意,显明他们中间存在着的嫉妒和纷争。{Ms106-1903.12}
“门徒起了争论,他们中间哪一个可算为大”(路22:24)。这种争论在基督面前进行,使祂伤心难过。众门徒紧守着他们那得意的理想,认为基督必要维护祂的权力,并登上大卫的宝座。他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渴望在祂国中占有最高的位份。他们对自己和彼此进行了评价,把自己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他们的弟兄看得更有价值。雅各和约翰要求坐在基督宝座的左右,激起了其它门徒的愤怒。这两兄弟兄想要最高的位置,使其余的十个人受到疏远的威胁。他们觉得自己被误判了;他们的忠诚和才干没有得着赏识。犹大对雅各和约翰最为不满。{Ms106-1903.13}
门徒进入楼房时,他们心中充满了怨愤的情绪。犹大挨近基督,坐在祂的左边,约翰则坐在右边。哪里是最高的位置,犹大就决心要坐在哪里,因为大家都认为最高的位置是在基督的身边。犹大就是卖主的人。 {Ms106-1903.14}
这时又发生了一件争论的事故。按当时的习惯,宴会上总有一个仆人来为宾客洗脚。在这一次,洗脚的用具已经预备齐全:水瓶,脚盆和手巾都已摆好,可以随时拿来使用,但是没有仆人在那里。按理,门徒应当作这件事。可是每一个门徒都存着骄傲的心,决意不作仆人的事情。他们心中充满了怨气。争执破坏了他们的友谊。 。 {Ms106-1903.15}
基督看见门徒困扰的神态,就从座位上站起来,脱下碍手碍脚的外袍,用一条毛巾束上腰。“随后把水倒在盆里,就洗门徒的脚,并用自己所束的手巾擦干” (约13:5)。 {Ms106-1903.16}
犹大第一个被耶稣洗脚。犹大已完成了把耶稣交在祭司和文士的交易。基督洞悉他的秘密,但没有揭露他。基督珍惜他的灵魂。祂内心在呼唤:“我怎能舍弃你”(何11:8)?祂希望藉着洗犹大的脚,感动这位犯了错误的门徒回心转意,撤消背叛的行动。犹大的心虽受到片刻的感动,并在一时冲动之下,想当场承认自己的罪。但他没有自卑。他硬着心肠不肯悔改。他没有劝阻和反对救主如此的自卑,反而基督的行动而生气。他想耶稣既这样自卑,就决不能作以色列的王。 {Ms106-1903.17}
挨到彼得时,他不禁惊异地喊着说:“主啊,你洗我的脚么?”(6节)他想到门徒中没有一个从事服务,就心里惭愧。{Ms106-1903.18}
耶稣安静地回答说:“我所做的,你如今不知道,后来必明白”。彼得极不赞成基督这样自卑。出于对主的爱戴与敬畏,他很强调地说:“你永不可洗我的脚” (7、8节)。{Ms106-1903.19}
基督严肃地对彼得说:“我若不洗你,你就与我无份了”(8节)。 {Ms106-1903.20}
一道光线穿透了门徒的心。他看出他所拒绝的服务乃是一种更高级的洁净——心灵的洁净。他不能忍受与基督分离的想法;那会是死亡。他说:“不但我的脚,连手和头也要洗”(第9节)。{Ms106-1903.21}
耶稣说:“凡洗过澡的人,只要把脚一洗,全身就干净了”(第10节)。{Ms106-1903.22}
这些话不仅仅意味着身体的清洁。基督说的是更高层次的洁净,正如较低层次的洁净所说明的。那洗过澡的人是干净的,但那穿皮凉鞋的脚很快地染了尘土,必须再洗。照样,彼得和他的弟兄们已在那洗除罪恶与污秽的大泉源中得了洁净。基督已经承认他们是属祂的人。但是他们因受试探而又犯了罪,所以还需要祂那使人洁净的恩典。当耶稣用手巾束腰洗掉他们脚上的灰尘时,祂想藉此来洗除他们心中的纷争、嫉妒和骄傲,这比洗去他们脚上的尘土远为重要。就他们当时所有的心情来说,他们没有一个人准备好与基督相交。直到他们进入谦卑和爱的状态,他们才准备好吃逾越节的筵席,或参与基督即将设立的纪念礼。他们的心必须洁净。骄傲和专顾自己的心势必引起纠纷和仇恨,但耶稣洗他们脚的时候,就将这一切都洗除了。 他们的心情已经起了变化。耶稣望着他们就可以说,“你们是干净的”(10节)。如今他们同心合意,彼此相爱了。他们已经成为谦卑和可教的人。除了犹大之外,每个人都愿意将最高的位置让给别人。。现在他们可以带着谦卑、感恩的心接受基督的话语了。{Ms106-1903.23}
即便是犹大,如果悔改了,也会得到接纳和赦免。他心灵的罪会被基督赎罪的宝血所洗净。但他过于自信和自傲,认为自己做的是对的。{Ms106-1903.24}
谦卑的礼节是基督为圣餐所指定的准备。当我们怀着骄傲、分歧、争权夺利的心时,我们的心就不能与上帝相交。我们还没有准备好领受他的身体和血。因此,耶稣决定首先纪念祂的屈辱。{Ms106-1903.25}
我们在分享基督舍身流血的象征之前,弟兄姊妹之间一切矛盾都应该消除所。心要从邪念中得洁净。我们应当努力预备与基督在祂的国里一同坐席误解必须被扫除,这样我们才能对我们即将参与的礼节有真正的认识。{Ms106-1903.26}
“他们吃的时候,耶稣拿起饼来,祝福,就掰开,递给门徒,说,你们拿着吃,这是我的身体。又拿起杯来,祝谢了,递给他们,说,你们都喝这个。因为这是我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使罪得赦。但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后,我不再喝这葡萄汁,直到我在我父的国里,同你们喝新的那日子”(太26:26-29)。{Ms106-1903.27}
叛徒犹大出席了圣餐仪式。他从耶稣那里领受了他受伤的身体和流出的血的象征。他听见主说:“你们也应当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路22:19)。叛徒坐在上帝的羔羊面前,沉思着他的黑暗目的,怀揣着他阴沉的复仇思想。{Ms106-1903.28}
在洗脚的时候,基督已经给出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祂明白犹大的品格。耶稣说:“你们不都是干净的”(约13:11)。这些话使假门徒相信耶稣看出了他的秘密意图。现在基督说得更明白了。他们坐席的时候,耶稣看着门徒说:“我这话不是指着你们众人说的。我知道我所拣选的是谁。现在要应验经上的话,说,同我吃饭的人,用脚踢我”(18节)。 {Ms106-1903.29}
门徒们看到基督脸上悲伤的表情,而约翰坐在他旁边,最能观察到祂的动作和脸上的表情,看出祂非常烦恼,不知道是什么给祂带来了麻烦。 {Ms106-1903.30}
最后基督说话了。祂的语气和态度就像压在禾捆下的大车。祂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卖我了”(21节)。门徒听见这话,除了犹大以外,都希奇惊讶。背叛他们的主和老师!一定是搞错了。这怎么可能呢?他们为什么要出卖祂呢?是谁呢?谁的心能生出这样的计划?难道不是那与他同吃过饭、比别人更有特权听过祂的教训、被当作亲爱的朋友的那十二门徒中的一个吗?怎么会有这种事呢? {Ms106-1903.31}
门徒们心里忧愁,彼此对视,看有没有人显出有罪的表情。他们就彼此询问,又一个一个地问耶稣说:“主,是我吗”(太26:22)?约翰就极其难过,问祂说:“主,啊,是谁呢?”耶稣回答说:“同我蘸手在盘子里的,就是他要卖我。人子必要去世,正如经上指着他所写的,但卖人子的人有祸了。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22-25节;太26:22-24)。{Ms106-1903.32}
门徒问:“主,是我吗”时,严密地彼此注视着每一个人的脸色。直到现在,犹大一直保持沉默,好象事不关己。他的静默使大家的视线都集中在他身上。他为要避免众门徒的注意起见,就紧张地像他们一样问耶稣说,“拉比!是我吗?”耶稣严肃地回答说:“你说的是”(太26:25)。{Ms106-1903.33}
其余的门徒没有听见对犹大所说的话。在混乱中,他们也没有听见耶稣回答约翰的话。{Ms106-1903.34}
“耶稣就蘸了一点饼,递给加略人西门的儿子犹大”(约13:26)。其余的人没有听见这话,也不明白这个记号的意思。{Ms106-1903.35}
即使到现在,犹大仍然可以承认他的罪,就是到这种地步,挣脱加在他身上的诱惑。基督就在他身边,准备帮助他。但他的骄傲和仇敌的试探是那么的强烈,使他无力挣脱网罗。他没有投靠那位富有同情心的救主,却刚愎自用,任性抗拒。{Ms106-1903.36}
“犹大受了那点饼,立刻就出去。那时候是夜间了”(30节)。当叛徒离开基督,进入外面的黑暗时,那就是黑夜。 {Ms106-1903.37}
在采取这一步之前,犹大还没有越过悔改的可能。当他离开主和祂的门徒们时,最后的决定已经作出了。他已经越过了边界线。他现在已经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撒但控制,去执行他的意志,并大胆地承担后果。{Ms106-1903.38}
犹大生平的教训
犹大的历史说明一个原可蒙上帝尊重,而结局却是悲惨的人生。如果犹大在他最后一次去耶路撒冷之前死了,他会被认为是一个配得上十二门徒之一的人,一个会被深深怀念的人。若非在他的历史结束时所暴露出的种种特性,多世纪以来一直伴随着他的那种可憎之情是不会存在的。但他的性格向世人公开是有目的的。这将是对所有像他一样背叛神圣委托之人的警告。 {Ms106-1903.39}
犹大曾前来请求在门徒这内层圈子里占一席地。他非常热心而似乎很诚恳地说:“夫子,你无论往哪里去,我要跟从你”(太8:19)。耶稣既不拒绝他,也不欢迎他,只是悲哀地说:“狐狸有洞,天上的飞鸟有窝,只是人子没有枕头的地方”(路9:58)。 {Ms106-1903.40}
众门徒切望犹大成为他们中间的一分子。他容貌英俊,富有见识,办事精明强干。所以他们在耶稣面前称赞他,说他对于主的工作定能很有帮助。{Ms106-1903.41}
犹大的面目并不可恶,看上去机智又聪明,但缺乏真正悔改之人的仁慈和怜悯。{Ms106-1903.42}
由于有理财能力,他被任命为这个先团体的财务主管。他被要求提供他们的需要,并舒缓穷人的需求。犹大在为别人服务的过程中本可以培养无私的精神。但他虽然每天聆听耶稣的教训,目睹祂无私的生活,却放纵自己贪婪的品性。他手里的小笔钱不断地诱惑着他。通常,当他为基督做一点事或花时间从事宗教活动时,他就从这笔微薄的资金中支付自己的报酬。在他自己看来,他的借口成了他行为的理由;但在上帝眼中,他是个贼。 {Ms106-1903.43}
他小心翼翼地确保所有收到的钱都交给了他,但他认为自己可以随心所欲地使用这些钱,而不必与任何人商量。当有人叫他把袋子里的一些东西分给穷人时,他抱怨起来。 {Ms106-1903.44}
门徒们认为犹大是一个聪明的理财家。基督洞悉他的内心,就在祂的教训中一再强调杜绝贪婪之根的慈善原则。祂向犹大指出贪婪的恶劣性质;这个门徒多次看出主描绘了他的品格,指出了他的罪。但他没有承认和抛弃自己的不义。他自满,没有抗拒试探,却继续放纵他中饱私囊的行为。常常当他听了基督的话语时,他心里就有了信心,但他不肯谦卑自己的心,也不肯承认自己自私的罪。在他面前,基督是一个活的榜样,告诉他,如果他受益于神圣的中保和服侍,他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但犹大对一个又一个教训置若罔闻。{Ms106-1903.45}
尽管有救主自己的教导,犹大却不断宣扬基督要在耶路撒冷作王的观念。在给五千人吃饱的时候,他试图做到这一点。这一次犹大帮助分发食物给饥饿的人。他有机会看到他有能力给予别人的好处。他感到侍奉上帝所带来的满足。他帮助把人群中患病和受苦的人带到基督面前。他看见借着救赎主医治的大能,人的心是何等的舒畅、喜乐、高兴。他可能已经领悟了基督的方法。但他被自己的私欲蒙蔽了双眼。犹大首先利用了被饼的神迹所激发的热情。是他开始了强迫基督为王的计划。他的希望很高,他的失望是痛苦的。 {Ms106-1903.46}
基督在会堂里关于生命之粮的讲论是犹大历史的转折点。他听见主说:“你们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就没有生命在你们里面”(约6:53)。他看到基督提供的是属灵上的好处,而不是世俗的好处。他认为自己很有远见,能看出耶稣不会有尊荣,也不会把高位赐给他的门徒。他决定不把自己与基督联合得太紧密,以便可以远离基督。他会观察,他也确实观察了。 {Ms106-1903.47}
我们读到祂的门徒听了这生命之粮的讲论后,“多有退去的,不再和祂同行”(66节)。他们的脱离可以追溯到犹大的影响。他的虚假陈述引起了对基督的偏见。犹大高举自己的意念,心里若有不明白的事,就毫不迟延地按自己的意思解释,使基督的话失去功效。他说话时带着推测的口气。当基督告诉人们祂是天上的粮时,犹大把祂的话神秘化,剥夺了它们的真正意义。他被称为基督的门徒,这使他对那些缺乏知识的人有影响力,他使许多人误入歧途,而这些人所接受的证据还不及他所接受的证据的二十分之一。{Ms106-1903.48}
基督看透了犹大的心,知道他是在培养自己成为叛徒。耶稣说:“只是你们中间有不信的人。耶稣从起头就知道,谁不信祂,谁要卖祂”(64节)。{Ms106-1903.49}
“耶稣就对那十二个门徒说,你们也要去吗?西门彼得回答说,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我们已经信了,又知道你是上帝的圣者。耶稣说,我不是拣选了你们十二个门徒吗?但你们中间有一个是魔鬼。耶稣这话是指着加略人西门的儿子犹大说的。他本是十二个门徒里的一个,后来要卖耶稣的”(第67-71节)。{Ms106-1903.50}
一个本应完全忠诚和真实的人竟这样做了。他总是诱惑其他门徒,随时准备在他们的队伍中制造纷争和冲突。他引入了争议和误导的情绪,重复文士和法利赛人对基督主张的争论。所有大大小小的麻烦和十字架,困难和阻碍福音传播的明显障碍,犹大都把它们解释为反对福音真实性的证据。他会介绍一些与基督所讲的真理毫无关系的经文。这些经文脱离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使门徒感到困惑,并增加了不断压在他们身上的沮丧。然而犹大作这一切的事,显出他是有良心的。当门徒们正在寻找证据来证实这位伟大老师的话时,犹大几乎不知不觉地把他们带到了另一条轨道上。他就是这样以一种非常虔诚和表面上明智的方式,以一种不同于耶稣所给他们的光来呈现问题,并赋予祂的话一个祂没有传达的意思。他的建议不断地激发了门徒们对暂时晋升的野心,从而使他们偏离了他们应该考虑的重要事情。关于他们中哪一个应该是最大的争论通常是由犹大引起的。 {Ms106-1903.51}
然而基督并没有定犹大的罪,打发他走。祂一直留着他直到最后。他直到最后一刻都有悔改的机会。{Ms106-1903.52}
犹大出席了圣餐。他从耶稣那里领受了他受伤的身体和流血的象征。他听见主说:“你们也应当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路22:19]。叛徒坐在上帝的羔羊面前,沉思着自己的黑暗目的,怀着阴沉的复仇念头。{Ms106-1903.53}
基督在为犹大洗脚时所说的话,像坚定的箭一样,直刺他的心。但是他的自尊心不会屈服。他硬起心来,在反对中鼓起勇气。{Ms106-1903.54}
耶稣虽然从起初就知道犹大的为人,但祂还是洗他的脚。而且这个叛徒也有权利与基督同吃圣餐。一位恒久忍耐的救主,为罪人提供了各种鼓励,让他们接受祂,悔改,从罪的污秽中得洁净。祂的榜样是给我们的。当我们认为一个人犯了错误和罪时,我们不能与他分离。我们不能轻率地把他分开,使他成为试探的猎物,或者把他赶到撒但的战场上。这不是基督的方法。{Ms106-1903.55}
奇妙的是耶稣在处理这个犯错的门徒时所表现出来的忍耐。所有能救他的办法都已用尽了。{Ms106-1903.56}
犹大曾得到了与基督亲密相交的特权。生命之粮和救赎之水曾向他提供。基督的教训已赐给他,但他拒绝受益。 {Ms106-1903.57}
犹大所作的事,在我们的日子也要发生。有些人为自己的益处被主责备,却不相信所赐给他们的信息,而是把这些信息解释成合自己心意的,把自己的观点置于上帝之灵的见证之上。他们这样做的次数太多了,以至于他们误用和盗用了每一个给他们的怜悯和恩典的信息。主是明白的。祂宽容他们,像宽容犹大一样。但除非他们改变,否则总有一天他们会说出他们想到的任何事情,做出虚假的见证。{Ms106-1903.58}
上帝的仆人要按照现实,按其真实的意思,传扬现代信息。上帝希望他们容忍、宽容那些攻击他的人,等祂说:“以法莲亲近偶像,任凭祂吧”(何4:17)。 {Ms106-1903.59}
在第三位天使信息的历史中,信徒中发现了许多对上帝的事业造成严重伤害的人。这些人是我们慈善盛宴上的污点;麦子里有稗子;狼在羊群中,准备撕咬和吞噬。他们乐于作伪证,却残酷地损害别人的名誉。这样的人必照自己的行为得报应。“祂已经定了日子,要审判天下”(徒17:31)。那时,麦子和稗子要分别。到那日,必要显明出来,那些想要败坏上帝仆人名声的人,都是假冒为善的人。他们要亲口作见证,澄清他们所诬告之人的嫌疑。 {Ms106-190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