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 609 年《圣经·哈巴谷书》第二章十四节说:“认识耶和华荣耀的知识,要充满遍地,好像水充满洋海一般”。天文知识是认识上帝荣耀的一门重要学问,应该让它如海水满溢。
今日,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尤其是天文学,在这短短的20年,是天文学史上的一段非同小可的时期。无疑地,天文学所表现出突飞猛进的惊人发展的趋势,在科学中可算是首屈一指的。有人甚至认为这二十年的发展可以和伽利略以后三百年间所累积的知识相比拟。
星空的魅力是无法抗拒的,星空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天文知识的宝库是浩瀚无垠的。自从人类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开始对宇宙进行漫长而艰苦的探索,而且从未间断过。从几千年前天文学萌芽诞生起,人类经历了肉眼观测,望远镜观测,直至今天的宇宙飞船翱翔太空,进行星球探测,天文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初步解开了数不清的宇宙之谜,使我们对太空的认识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把人类对宇宙的视野拓展到一、二百亿光年遥远的太空深处。
这一切的进展,正应验了《圣经·但以理书》于公元前605-530年所记载的预言“直到末时,必有多人来往奔跑(或作“切心研究”),知识就必增长”(但以理书 12:4)。这里所说的“知识”,不但是指人类的智力,以及交通、电讯、新闻、电脑等科技事业的发达,也是指着天文学知识的增长。因为在天文学上深入研究,使人们更能认识宇宙的创造主;并且使认识真神的荣耀知识大大扩展,普及全地。
法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弗拉马里翁说:“科学知识应该大众化,而不应该庸俗化。”翁氏谨守这个原则,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本着这个意愿编撰了《 大众天文学 》巨著。此书问世以来,获得了很大的成绩,不但向广大群众传播了天文知识,又使不少学者对研究天文学增加了深切而真挚的情感。
但是,读者对于一些虚伪性的天文学作品,必须注意防范,不可轻易相信。本人参阅过一本书名为《 一千亿颗太阳 》的著作,内中详细论述恒星的诞生、演化和死亡,时间推测到多少亿年前,估计在多少亿年后,恒星是怎样形成,又是怎样死亡,人类以太阳作为能源不知道还能维持多久,等等问题,淋漓尽致,其中不但涉及有关天体物理学方面的基本原理,并且在字里行间,充满了生动的想象和巧妙的比喻,说得娓娓动听。其实,它的论调都是建立在“假设”、“探索”、“推测”的基础上,不足为据。对于天文学,我们必须本着务实的精神去研究,因为“科学是认真的,严谨的,实事求是的”。
自从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以来,与美苏宇航员的进入月球,并且中国的神舟五号及神舟六号的航天飞船上天成功后,更激起了国内外人士学习天文学的高度兴趣,这是一件可喜的事实,是值得庆幸的!
做为一个基督徒,被称为上帝的儿女,难道对天父所创造的宇宙万物,太空中的星球茫然无知吗?信徒们固然必须明白救恩的科学,但对于天文知识,也不可忽视。因为“创造”与“救赎”,在信仰上是两门同样重要的课题,是神迹,也是事实,信徒们都当凭“信心”领受。天文学是一门观测宇宙间诸星球的性质、运行、变化及其规律的学问,显明上帝的“永能”与“神性”。《圣经·以赛亚书》第四十章二十六节说:“你们向上举目,看谁创造这万象,按数目领出,他一一称其名,因他的权能,又因他的大能大力,连一个都不缺”。基督徒研究天文学,既知道上帝的权能,更充分明白了他伟大的慈爱,以及他对这个地球上的人类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眷顾,甚至赐下独生儿子,在十字架上为我们舍命流血,作多人的赎价。哈利路亚,赞美主!让我们一起向他献上由衷的感恩与颂扬。
作者并非天文学专业学人,只是个天文爱好者,平时喜爱收集有关天文方面的文章、图片和资料,用以补充自己的文化知识,也有助于加深对创造主大能大爱的认识,既有乐趣,也有感悟,获益匪浅。因此,久已有心将这些资料加以整理出版,与大家分享。
满心感谢上帝的大爱,在他的带领赐福下,并且他听了我们多次多方的祷告,这本 《 圣经与天文学 》 终于出版了。全书总计300余页,彩色插图近百幅,其中有十多幅人物彩图是李维三老师设计创作的,为本书增光不少。尤其应该说明的,本书所用资料大部分来自四面八方,涉及多种书刊和多位作家,有的未能一一注明,在此一并表示谢意又因资料来源不一,各自引用数据和论据也不完全一致,这是在所难免的,尚祈读者见谅。对夏济泽老师细心而认真的校对和审稿工作,特此表示感谢!蓝本经电脑编排打印,由青年学生欧阳永贤帮助完成,愿主纪念。
《 圣经与天文学 》 因为仓促出版,加上本人学识浅薄,内中差错之处,必然很多,希基督教界及社会各界有识之士,随时提出宝贵的意见,有利再版时纠正为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