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圣经与天文学
4.圣经与考古

圣经与考古

有一次,耶稣被受他恩惠的人前呼后应地拥向首都耶路撒冷,诗歌、赞美、欢呼之声不绝气氛非常热烈。正在大家欢乐高兴之际,有几个心怀不满的法利赛人到耶酥面前,要求耶酥下令阻止大家这么作:“夫子,责备你的门徒吧!”在他们看来,这些人简直没有秩序,耶酥受人的尊荣也是太大了。但他们却忘记最重要的一点,参加这欢庆场面的人都是蒙耶酥医治拯救的人。哑巴开口唱歌,瘸子起来跳舞,今天这些人是为恩主的工作作见证,尽情地抒发感恩之情。耶酥回答一句很沉重又很风趣,极值得深思的话:“我告诉你们,若是他们闭口不说,这些石头必要呼叫起来。”(《路加福音》19:36-40)。

我们可以把耶稣这句话理解为用对比法来责备法利赛人,因为他们对蒙恩者感恩之情无动于衷,反而不悦,心比石头还要硬。

我们可以把耶稣这句话理解为拟人手法,如果蒙恩者不赞美,我可以使石头来赞美。

我们可以理解为主说的话确有其事,上帝为了使人认识他,一方面通过地上蒙恩者的见证,有时也可以让石头向我们说话见证。考古学就是石头起来见证上帝的一门科学,这是石头说话的一种方法。

我不能肯定说石头真会说话,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已了解动物和植物,都有语言。几十吨重的鲸鱼彼此交谈的方法,是唱歌,歌声美妙动人,它们有独唱、合唱,声音可使相隔一千公里的鲸鱼听见,交流信息。据动物学家库斯托,多次在夜间倾听鲸鱼谈话得出的印象。鲸鱼的谈话节奏很像人交谈,甚至比人还有礼貌:它们从来不打断对方的话。谈话有问有答,答往往比问长。科学家正努力解开鲸鱼说话的密码,取得与鲸鱼的交流,让鲸鱼告诉人类海洋生物的历史,据说再过2000年后可以办到。

有人把海豚称之为可能是地球上除人类之外的知识分子”。专家们认为,海豚的语言是相当复杂的。它们的谈话像吹哨,也模仿人声。

爱斯基摩人听得懂狼的嚎叫声,甚至可以和狼交谈。

其实,小鸟的歌唱、公鸡的啼鸣、昆虫的协奏,都是有意义的信息,只是我们还没有了解它们的语言。

植物也相同,用电流图象来分析植物的行为,它们在受摧残时会哭,舒服时会歌唱听到轻音乐会欢迎,听到摇滚乐会厌烦。连树木本身也在以不同形式歌唱。日本神户市园艺师铜金裕司在神户人工岛上举行过一场植物音乐会。他用测试人类脑电波的仪器经过改装后连于植物叶子,通过计算机对电位差变化作出的反应,使频率转化成声音,发现“木槿属植物的音程很流畅,但卡特来兰却性情暴躁,人们可以听到非常激烈的音乐”。

上帝难道不能让宇宙中的有生物和无生物都昼夜发声颂赞不息吗?!

不过,今天我们所说的石头起来呼叫,是指长年埋藏在地底下的古文物,为上帝作有力的见证那些怀疑者、不信者攻击和讥诮圣经的声音在近年却销声匿迹了,因为这些记载的真确性已由考古学家的工作所证实。数千年来安卧无忧的被埋在地下的图书馆、庙宇、宫殿和其他大建筑物,如今都已被掘出,其中的宝藏和草纸上所写的记录和书卷,刻有碑文的砖块、泥板、古瓶、壁画、坟墓、石碑,都向我们说话,证实圣经中历史的真实性。

在《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化》(1964年12月出版)一书,第25,26页有以下一段话:“大洪水的传说是有事实根据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乌尔(注:即圣经上的吾珥,亚伯拉罕的原居住地)、启什·苏路帕克等地的发掘,证明了这些地区在古代曾发生大规模的洪水灾害”。

尤其在近年,诺亚方舟的遗迹被发现,更使怀疑者大吃一惊,哑口无言。据人民日报1986年4月12日报导:“美国考古家戴维·法苏尔德最近说,60年代在土耳其亚拉腊山发现的确是诺亚方的遗迹,据土耳其通讯社今天报道,戴维经过长期考古研究,证实在土耳其亚拉腊山以南十一点三公里的地方,即在北纬三十九度,东经四十四度间的乌兹思吉利村附近的穆萨山顶发现的,是基督教《圣经》中提到的诺亚方舟的遗迹。戴维说,乌兹思吉利村与史书上所说的尼塞村位于同一地点。诺亚方舟船头呈洋葱状,长十点四米,船身长一百六十四米。这一长度与古代历史书上的记载基本吻合。诺亚方舟遗迹最早是由一位农民发现的,经过几世纪的水土流失和风化作用露出原形。1959年,土耳其当局曾从空中拍摄它的照片。从1960年开始,各国考古学家前往该地进行考古工作。

圣经记载方舟的长度是三百肘,按一肘为0.5米计为150米,(古代没有精确的度量尺度,以人体的天然尺度为准,如肘是从指头到肘的长度,虎口是拇指尖到食指尖伸开的长度)。创世记8章3、4节记载:“水从地上渐退,过了150天,水就渐消,7月17日,方舟停在亚拉腊山上。”可见尺寸和地点都是与实际相合的。

在地质学上支持洪水之真实的证据是很多的。在内陆地带的高山上都有洪水的痕迹。煤石油、化石、贝壳与动物的化石并存,都说明曾有一次极大的地壳运动,使海洋生物与陆地动物同时被掩埋,巨大的恐龙遭毁灭也是一个佐证。

20世纪初,基督教传教士家庭出身的青年画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板块学”,更有力地为洪水的记载作了说明。

按圣经《创世记》第1章9至10节记载,上帝起初的创造,大地似乎是连成一块的。上帝说:“天下的水要聚在一处,使旱地露出来,事就这样成了。上帝称旱地为地,称水的聚处为海。现今地球上出现的五大洋、七大洲的现象说明古时必有一次剧烈的世界性的地壳变动“人们很早就注意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大西洋的两岸—欧非的西岸和北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这一大陆的凸出部分和别一大陆的凹进部分凑合起来。”《十万个为什么》8册40页。

根据近来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家的意见,皆认为世界上现有的美、非、亚、澳、南极洲,原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澳洲和南极地区跟亚洲分离开来,中间形成印度洋。美洲向西漂去中间形成了大西洋。至于分裂的原因,各有不同的意见和假说,但都得不着实据。地质学家卜雷士则认为在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普世性的极大洪水,在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地壳分裂成现今的光景。圣经的记载是:“大渊的泉源都裂开了。”(《创世记》7:11)可见当时情景的可怕,在那剧烈的地壳变动中,动植物被埋入地底下。人类最初的繁生地是中东的两河流域。(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那里生物特别繁茂,故形成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特别丰富。科威特可说是遍地流油,在地上轻轻一挖便可打一口油井,却没有一口能出水的井。

圣经记载古代所多玛、蛾摩拉二城的居民,由于犯罪作恶,不愿悔改,上帝从天上降硫磺与火,把城毁灭了。(《创世记》19)罗得妻子虽已出了城,但留恋不舍,结果被毁,变成一根盐柱。不信者视此为神话,长期讥诮。但这几年声已听不见了,1931年主教探险团在死海南端浅水区下面一带找到了这两座被毁的城市,并且证明它们当初确实是被硫磺火所毁灭的。从遗址中可看到该处曾有猛烈的地震,夹杂着硫磺火如雨降下,并因受到极其强烈的热度使许多物质化为气体。在一个大岩盐坑上有许多硫磺、沥青和石油的混合淤积物这也有力证明《创世记》14章10节中所记载的:“西订谷有许多石漆坑”。(注:石漆即沥青)当时因发生地震,死海底部火红的岩浆喷到天空,其中夹杂着极多的盐分(当地为岩盐)从天空撒落下来,包裹在固体物质上便形成盐柱。直到如今,那里仍有许多盐柱,其中有一根被人称为“罗得的妻子”。

圣经上记载有一次亚述国的军兵围攻犹太国的首都耶路撒冷,他们亵渎上帝,要毁此城。希西家王哀求上帝,上帝借先知以赛亚去安慰他,并应许拯救他们。当天夜里,上帝派一位天使到亚述营中杀灭了十八万五千人,亚述王西拿基立早上起来发现营中尽是死尸立即拔营逃回本国,后来被他儿子所杀。(见《列王纪下》18-19)这件记载被视为最大的笑料。但考古学家已从尼尼微城的废墟下挖掘出一根六角柱,上面刻有亚述王西拿基立的皇家历史。历史中有各次主要战役情形,也包括他攻打巴勒斯坦的战役,说他的军队在耶路撒冷城遭到奇怪的消灭。当时的国王往往喜欢夸大自己的战绩而少写失败的事实,但这一次奇怪而惨重的失败却不能不列入历史中。之所以说是奇怪的消灭,说明军队死得奇怪不是战败被杀,而是死因不明。这根六角柱至今还存在芝加哥博物馆。

亚伯拉罕被上帝选召,离开米所波大米的吾珥城到迦南去,因年代久远,难以查考,一些人便说这是民间传说而已,毫无事实根据。1854年英国驻伊拉克的使馆人员泰来先生首先掘出吾珥区的寺殿塔。1918年英美联合考古队又把整个吾珥城的大半发掘了出来,此城居民崇拜月神的寺庙、精巧的家室、学校、王陵等都重现人间。更有意思的是在一间住宅的墙上,及发掘出的一块砖上,都有巴比伦的楔形文字留下了亚伯拉的字样。

约拿曾去尼尼微大城传上帝的警告,结果全城人都悔改,免遭厄运。此城是否确实存在呢?到底有多大?因圣经称它是,“极大的城”,“有三日的路程”,“其中不能分辩左手右手的有十二万多人”,事实如何呢?

尼尼微城的根基已被发掘,城长七英里半,若每人以90平方尺计算,可容80万人,其中图书馆藏有十万块刻有楔形文字的泥砖,重40吨的石牛都被珍藏在博物馆中。这一罪恶的城邑,虽在约拿的警告下悔改,多年之后,又重蹈覆辙,终于应验了上帝藉拿鸿先知所发的信息,彻底地荒凉了。

《以赛亚书》20章1节提到亚述王撒珥根的名字,按理说,大国的君王必能从历史上见到他的名字。但很奇怪,撒珥根的名字却从未在传记或石碑上发现。所以便有人质问基督徒,并怀疑圣经的真实性。直到1842年-1844年,法国的色特在发掘中,寻到了撒珥根石碑,上记:“我围困攻取撒玛利亚,并掳去27290居民原来撒珥根就是西拿基立的父亲。这一发现,不但消除了撒珥根这一名字所带来的困惑,更证明当时的历史记载都是真实的。

圣经称巴比伦是“金头”,即它的财富、强大、势力,都是当时列国中独一无二的。经过在伊拉克古城巴比伦发掘的结果,发现大批珍贵古物,其中有价值连城的金银铜器和宝石。巴比伦历经掳掠,至今已有2500年,仍有如此众多财宝,可见“金头”的丰富。《但以理书》记载伯沙撒为巴比伦的最后一个王,因而大受批评者的讥蔑。因在普通历史书中并没有提及伯沙撒的名字,在巴比伦的帝王表中也没有他的名字。历史上所记巴比伦最末的一个王乃是拿波拿提斯。(编者注:《世界通史》上古册142页翻为那波尼德——公元前555年至538年)因此造成了批评者的责难,便声称《但以理》全书的记载都是不可靠的,这问题甚至多年无人能够解答。

“但是考古学的发现总是证明圣经是可靠的。罗林逊爵士发现了拿波拿提斯亲自所撰的重要碑文,在下面他自称多年在提玛地方过着退休生活。“未到巴比伦”,而他的儿子、贵胄及大军住在巴比伦。他还刻有如下向神所献的祷词,提及他长子伯沙在巴比伦代理王权:‘主啊,对于我高贵的儿子伯沙撒,吾身之嫡嗣,愿你赐他的心尊敬大神,不致陷身罪邪,使他知足于富裕的生活,唯愿爱敬大神的意念,常存于我至爱长子伯沙撒之心’。古列所写的泥板也发现了,有与伯沙撒臣宰所作交易和条约的记录。”(见海斯著《上帝的圣经》170页)。

圣经永远不会因人的不理解或理智的不及而失去真实性。虽然在各个世代,总还是留有需要研究、探寻和解答的问题,但事实所表明的永远是:错误的不是圣经,错误永远属于妄图在圣经中寻找错误的人。

美国科学局局长丽曼曾设立一笔奖金,征求反对圣经者的意见,谁若能找出圣经的错误并给予证实,就可得此奖金。这可把一些人忙坏了,多方寻找却毫无结果,得到的不是奖金,乃是失望。

顺便一提,曾有人见了《使徒行传》中保罗三次远程布道的记录,想在此打开缺口,如果上面所记的行程、地名和各地之间的路程有误,便表明圣经不实。于是他照着圣经所记保罗的行踪,重复走保罗所走过的路,不论坐船、不论步行,都毫无错误,每段路程所需时间也与圣经所记完全符合,这个找问题的人最终成了基督徒。

近代宗教史上一件大事就是古卷圣经的发现。

死海西岸的一个山谷叫关林谷,1947年一位叫穆罕默德的亚拉伯牧民,在寻找一只迷羊时,偶尔发现山洞中的瓦瓶中放置有古卷圣经抄本。1952年又陆续发现其他藏有古卷残片的山洞。因发现于死海,故称“死海经卷”。这些两千多年前的抄本是用希伯来文写的。今日学者把各卷圣经与死海经卷比较对照,尤其以《摩西五经》、《诗篇》、《以赛亚书》对比,发现二者完全没有出入。

圣经说所罗门是世上最富有的君王,又说所罗门死后第五年,埃及王示撒来夺取他的金子。1939年,考古学家们发现了示撒的木乃伊,被放在一口石制的棺材中,外用金包裹在埃及掘出一座庙宇,其中有一道纪念门,示撒在上面刻了许多浮雕,以纪念他的胜利。他在上面列举了在亚洲所征服的城市,其中有许多是圣经中曾提到的以色列城市。

圣经记载所罗门有套车的马四万,马兵一万两千,他将马养在耶路撒冷和米吉多等地在米吉多已掘到所罗门时的马厩废墟,还有马槽和栓马桩等,证明了圣经上所记之事实

高等批评家们,说圣经的前五卷不可能是摩西写的。他们认为那时的人还不会使用字母。但上帝在人的讽刺之风刮得最猛的时候,让考古学来为圣经作真实的见证。

1798年,拿破仑带兵进入埃及,随行的有一百多位学者、科学家、艺术家,他们在金字塔、古庙、石柱上看到奇怪的象形文字,这是古埃及文字,谁也不认识。后来,拿破仑士兵在尼罗河口靠近罗斯他地方挖掘堡垒时,挖得了一块黑色石头。(以后便称罗斯他石)它的一面是光滑的,上面刻着三种文字,其中有一种就是看不懂的象形文字。还有一种奇怪的文字及一种希腊文。20年后,还是没有人明白。后来一位法国学者,他先假设三种文字在述说同一件事,终于破译了古埃及文字,发现古埃及时代已有文字,摩西时代书写已是很普通的事了。


目录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