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圣经与天文学
7.真智慧与科学家的见证

真智慧与科学家的见证:

世上有许多知识:文学、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医学、哲学等等,但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更不等于有真智慧。有知识头脑,过糊涂人生的人并不少,圣经给智慧下的定义:“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箴言》9:10)。

真信仰是精神领域里的高层建筑,直接影响我们的言行举止,渗透到生活各个领域。所以,认识上帝能为我们的人生定下一个正确的方向,规范我们的生活,行在公义的路上,这就是智慧。得到真智慧,人生才有安全,犹如漂泊在大海的小舟进入安全的港湾。

所以,我们要寻求“心灵”的科学,要用灵去察知。首先要放弃自己的固有成见,不要自以为有智慧,这样才能使我们获得属灵的真智慧、真知识。其实,真正的了解物质世界,只会更使我们敬畏创造的主宰,理智的科学家都从伟大的宇宙中认识更伟大的上帝。

著名天文学家马德新(1794年-1874年)说:“真诚的博物学家断不能是否认有上帝的人,我们看宇宙万物,就如进入上帝宏大奇妙的创造厂去参观,至终则不能不谦卑地俯伏跪拜这大有能力的圣洁之神。

伟大的天文学家牛顿说:“行星现有的运动不能仅由任何自然原因造成,而是由一位全智的主宰推动的。”“太阳、行星、彗星这样的奇异布置,实在只有靠一位全智全能的主宰才能产生。知识界的朋友们,请你们千万不要忽略这些非常现实的见证!历代以来的真科学家都为真理作了美好的见证!

*****************************************************************

科学史上的伽利略案件

毋庸置疑,伽利略是直接参与了一场产生现代科学的伟大斗争的主要象征人物。300多年前,这位科学巨人那独立不羁的性格,使他毫无顾忌的攻击当时大学中高高在上的亚里士多德学派的“后裔”们。正是由于他在学术上才智超人,思想上锋芒毕露,最终不可避免地受到罗马天主教会的迫害。这就是科学史上乃至人类文化史上颇具影响的伽利略案件。尽管梵蒂冈已经为此案平反昭雪,但反动教会给现代科学遗留下来的历史耻辱是无法洗刷干净的。

——节录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赵良庆 讲稿

圣经与天文学_046_宇宙万物的见证最后页(背面).jpg

圣经与天文学_047_科学家布鲁诺的殉难目录.jpg

圣经与天文学_048_科学家布鲁诺的殉难.jpg

科学家布鲁诺的殉难

郑文光

1600年,罗马。亚平宁半岛上的阳光是和煦的,台伯河水被照得闪闪发亮。雪已经在融化,哪怕远处山顶还是白茫茫的,毕竟是春天临近了。

一幢灰色石头砌的、顶上盖着铅皮的房子,和周围有着高高尖顶的教堂和宫殿比起来,真像一座坟墓。这就是名震世界的宗教裁判所的囚房。在那个时代,以罗马教皇为首的天主教的权力统治着亚平宁半岛上的各个国家。他们设立了残酷的宗教法庭,专门对付那些发表与罗马天主教教义相冲突的人。他们把这些人叫做“异端”。

现在,从囚房的狭小的、隔着铁栅的窗户望进去,可以看到有几个穿着红色、黑色或白色长袍,头上戴着尖尖的高帽子的人,围在一条板凳四周。板凳上捆着一个头发又长又脏、胡子像野草、衣服破成一片片的人。在他脚下,有一锅热腾腾的油,一个穿黑衣服的人把油一勺勺地泼到他的脚上,每泼一下,他就抽搐一下,并且发出迷迷糊糊的咿呀声。“他在说些什么呀?”穿红衣服的人问其余的人。其中一个回答道:“他说,高加索山上的冰川,也不能够冷却他心头的火焰。”“真是魔鬼一样顽固的人!红衣主教诅咒着,然后又在胸前画一个十字,喃喃地祈祷起来:“主啊,让他扔掉那些可怕的思想吧。”

……乔尔丹诺·布鲁诺昏迷过去了,到晚上,他才苏醒过来,脚上像有几千把刀在剜割着。铅皮屋顶的囚房,像冰箱一样寒冷。可是,他的心头是热辣辣的,有一种说不出的纷乱、恐惧而又烦躁的感觉在搅扰着他。

“不,我不反悔!他轻轻地、坚定地说,“哪怕像塞尔维特一样被他们烧死。我认为胜利是可以得到的,而且要勇敢地为它奋斗。(【注】塞尔维特(1511-1553年),西班牙的医学家、神学家、科学家,因为在捍卫血液循环的观点上坚持真理,被罗马天主教认为是犯了“异端”的罪,遭受残酷的迫害。于1553年10月27日处以火刑——被活活烧死在日内瓦城。)

五十年来的生活,一页一页地展示在他面前。他回忆起过去的日子,从回忆中,他总是找得到安慰和力量的。

小乔尔丹诺出生在景色明媚的那不勒斯附近的一个小城镇上。到十岁的时候,贫穷的父亲不得不把孩子送到修道院去。修道院,对于穷人来说,除了当兵以外,几乎是唯一的出路了。在修道院一直呆到二十二岁,他也成了一个僧侣。

然而,像驴子一样的僧侣生活跟热情、敏感、爱知识像爱阳光一样的布鲁诺是多么不调和啊。别的僧侣都是这样子的:罗马天主教怎样错误的解释《圣经》,他们也都全盘接受,可是“胆大妄为”的哥白尼却说什么地球只是围绕着太阳运转的一颗星球。难道说,哥白尼会比上帝的儿子耶酥的话更正确吗,这种念头,连想一想都是可怕的。

布鲁诺却为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所感动了。在寂寞的深夜里,修道院的僧侣们都睡着了以后,年轻的乔尔丹诺贪梦地追求着科学的真理。叛逆的火种在他内心燃烧起来,他写了一篇叫做《诺亚方舟》的短文。诺亚方舟是《圣经》上的故事,说是某次洪水暴发以前,诺亚先造好大方舟,把世界上的动物都拯救了。在这篇文章中,布鲁诺安排了这么一场讨论:动物们在争辩谁是世界上最好的,结果一致公认为驴子。作者感喟地写着:“噢,神圣的驴子一样的愚蠢,神圣的不学无术,神圣的痴呆和虔诚啊!你使得人们的心地这样的纯良,在你面前,简直没有什么智慧和知识哩。“在这篇文章中布鲁诺不但尖锐地抨击了那些闭着眼睛重复着罗马天主教教条的僧侣”学者”们,连罗马教廷,连一向被认为权威的亚里士多德,他都表示怀疑和讥讽。

有人向罗马教廷控告布鲁诺是“异端”,“罪状”一共有130条。在布鲁诺周围,开始布满了恶毒的监视的眼睛。他逃亡了。在意大利的各个城镇:土伦、热那亚、威尼斯、帕都亚流亡了三年,这些城市也和那不勒斯一样,到处是残酷的镇压异端的机构——宗教裁判所,大学里则充满了亚里士多德的信徒。最后,乔尔丹诺·布鲁诺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乡,自己热爱的土地,越过阿尔卑斯山,逃亡到国外去。

从1578-1591年这13年间,乔尔丹诺·布鲁诺的足迹几乎踏遍了整个欧洲他到过日内瓦、图卢兹、巴黎、伦敦、美因兹、威斯巴登、马尔堡、威登堡、布拉格、法兰克福。他在许多大学里的讲课轰动了这些城市,他写的小册子使虔诚的天主教徒和基督教徒战栗,而青年人则用热情的掌声和欢呼来迎接这个“不安分的”教授。他的博学、热情,滔滔不绝的口才,尖刻的讽刺,尤其是他的大胆的思想,他的天才的臆测,象火把一样点着了每个青年人的心

就在长时间的流亡岁月中,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关于宇宙的理论。

“星星,这不是嵌镶在天空上的金色的小钉,这是跟我们的太阳一样大、一样亮的太阳,只不过因为它们离地球非常远,因而看去就仿佛是小点点了。

是的,哥白尼已经肯定地告诉人说: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它放射着光和热,就像永世不灭的火炬一样。在太阳周围,有六颗行星围绕着它运转,它们的名字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那时候还没有发现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再外面,是一层布满星辰的天空。可是布鲁诺的思想比他的老师走得更远。在他面前,是无边无际的、广阔的空间,宇宙是没有尽头的。就是太阳,也不是什么宇宙的中心,而只是满天星斗中的一颗而已。

他高声呼唤着:

”找到可以相信的论证吧!把这些缀着宝石的墙壁砸碎,带着喧嚣和轰响扔在地上吧!向人们证明,世界不只有一个而且是有无限多的。打开门吧,叫所有的人都能够看到类似我们的太阳的别的星星。

天才的学者并不停留在这一点上,他让自己的思想远远走到前面去

“无数的世界在无穷无尽的宇宙的广阔胸怀中产生。宇宙中有无数绕着自己的太阳运转的地球,就像那些绕着我们的太阳运转的行星一样。

看来,这是多么荒诞不经的思想啊!……在别的恒星周围运转的地球!那是谁也没有看见过的——即使到今天,我们靠了最强大的望远镜、最新式的仪器的帮助,还是看不见遥远的别个太阳系的行星。然而我们坚决相信,这是最惊人的科学预言,这种科学预言是完全正确的,就像银幕上出现了影子,我们说光源前面一定有不透明的物体挡住一样。

乔尔丹诺·布鲁诺远远越出了自己的时代,他非常大胆地提出,在别的行星上,也有生物,甚至还有像人一样有智慧、会思索、按照理性生活的高等动物。学者的天才的思想震动了天主教的统治

在阿尔卑斯山北面的那些城市,罗马教皇是鞭长莫及了;可是,曾经焚烧过教皇诏书的、以“革命者”姿态出现在宗教历史中的路德的门徒们,仍然用恶毒的目光和锋利的铁爪来迎接这个著名的“异端”学者。在布鲁诺周围,空气是那样沉重,他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逃亡。只有在巴黎,年轻的国王曾经待布鲁诺为上宾。可是,不愿当宫廷学者的布鲁诺到底没有留下来。

一五九一年二月,布鲁诺接到了威尼斯一个叫莫琴尼格的贵族的信,殷勤地邀请他回去,并且向他保证,在贵族的私邸中,教皇的迫害是不会降临到他头上的。怀念着祖国、怀念着风光如画的意大利的乔尔丹诺布鲁诺,就在这个骗局下,落到了宗教裁判所的手中。

红衣主教亲自来拷问著名的“异端”。最残酷的刑罚一件一件地加在这个半死不活的人身上。

然而,布鲁诺没有屈服。他对自己说:“如果愚昧无知者的法庭吓你,企图消灭你的珍贵的事业,你一定得坚忍不屈,不要失掉勇气,甚至于不要退步。有一种会辨别光明和黑暗的、理性的崇高的法庭,真诚的、不可利诱的证人和辩护者将为了你的事业而再生。

八年过去了……

沉重的铁门“当啷”一声打开了。几个穿黑衣服的人走了进来,一言不发地把布鲁诺架起来就走。

即使在法庭上,布鲁诺的神色仍然是凛然不可侵犯的。在法庭上,坐着以残酷闻名的宗教裁判所最高审判官马特吉齐,还有红衣主教、主教和神学家们。

宣判开始了。宣判书长篇累牍地说,乔尔丹诺·布鲁诺“长时期生活在异端的国家内,并且他自己也过着无法无天的、魔鬼一样的生活”。因而他不光是一个普通的“异端”,而且是“异端”的领袖。宣判书说,宗教裁判所的“温和的劝诫”对“异端”不发生任何作用,他“不诚实”而且“顽固”得像魔鬼一样。现在只有把他交给世俗的政权。最后,宣判书向世俗的政权建议:“对异端尽可能惩戒得温和一些。切勿流血。”

乔尔丹诺的心像给一阵寒风吹过似的,抖了一下。他知道,“切勿流血”这几个字是什么意思,塞尔维特的命运真的降临到他头上了。

然而他仍然是平静的,从那破裂的嘴唇里,轻轻地,然而清晰地吐出这样几个字:“我想,你们宣判时怀着的恐惧比我听到这个判决的时候更大吧。”

审判官和主教面面相觑。到这时,“异端”还没有屈服!

火刑在二月十七日施行。

百花广场上挤满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在广场中央,耸立高高的十字架,布鲁诺被缚在上面。他的脸是苍白的,眼睛凝望着遥远的天空。柴薪就在他脚下,烈火熊熊地燃烧起来。

教皇克利门特八世和他的枢机员、红衣主教、主教们,都来到了广场上。他们想,也许在这最后一刻,“异端”会放弃自己的“可怕的思想”吧?然而,被火焰和浓烟包围着的殉道者口中,吐出的却是这样一句话:“火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的世纪会了解我,知道我的价值的。

300年过去了。台伯河还像当年一样淙淙地流着,亚平宁半岛上的阳光也像当年一样地和煦。罗马经过战争、流血,真理卫护者——战士布鲁诺的思想在自由的人民当中翱翔。

人民永远怀念着科学的英雄的殉道者。1889年6月9日,在百花广场上,树立起乔尔丹诺·布鲁诺的铜像,六千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士参加了揭幕典礼。

布鲁诺,他的光辉的名字,始终活下去,他的天才的思想,一一被证实了。科学,昂首阔步地在地球上前进,它以不可抗拒的力量将世界推进到原子时代,推进到消灭愚昧迷信、落后、偏见的时代,推进到21世纪科技发达的新时代。

——摘自《火刑》为纪念乔尔丹诺·布鲁诺的光荣牺牲而著


目录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