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圣经与天文学
1.主观与客观

圣经与天文学_054_论科学的态度目录(背面).jpg

主观与客观

有一篇论科学家牛顿的文章,在盛赞他的科学发明之后,感慨地说,“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像他这样罕见的科学工作者,却同时又是上帝最虔诚的信徒,他在后半世中,竟用了25年的时间来研究神学,企图证明上帝的存在,白白浪费了宝贵的生命。

此种“遗憾”基于一种成见,认为宗教信仰与科学知识必然是对立的。一个科学工作者若相信上帝,就是个怪物。事实上,这种成见本身是不科学的,因为它主观地先下了“没有上帝”的结论。反之,如果从“有上帝”的前提出发,也不客观。这两种态度都不符合科学的准则,都是主观和唯心的。正确的科学态度先提出:“究竟有没有上帝?”然后把一切先入为主的偏见搁在一边,老老实实地和虚心地正视一切客观事实,从此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先应指出,人生下来时,不知道有上帝,本来是个无神论者。直到如今,世界上大多数人不信上帝,问他为什么不信?他们说,“没看见过,所以不信。他们大多数对这问题没有深思过,也不感觉有深思的必要。如今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进行一番深思。许多东西不一定都能看见,而且“没看见”的东西不一定不存在。“看见了”的东西也不一定就存在。在沙漠地上的人时常看见幻景,即地平线上出现的海市蜃楼,是虚幻的东西与此相反,宇宙中最重要的东西,即生命与思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它们是客观存在的。若没有这两种东西,宇宙的存在就要失去意义。

拿人来说,它是物质、生命与思维的统一体。但如果夺去它的生命和思维,剩下的物质就毫无价值。事实上它的价值是个负数,人们必须花钱把它处理掉。可见,使物质有价值的,是生命与思维,而这些正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目录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