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函》1897年90号
林赛夫妇
1897年8月18日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库兰邦森尼赛德,部分内容刊于1MCP 327; 12MR 218-221; 4Bio 316-317.
亲爱的林赛弟兄和姐妹:
我们收到了你们暖心的信,随信附上了汇票。我们感谢你们,林赛弟兄和姐妹,以及你们的母亲,为我们的聚会所捐赠。过去,我在筹措资金方面一直受阻,无法动工兴建。但倘若我们凭着信心行动起来,我毫不怀疑资金会到位的。主一直在触动我的心,让我思考这件事。夜里,我向众人宣讲:“起来建造吧”(尼 2:20)“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这百姓说,建造耶和华殿的时候尚未来到。那时耶和华的话临到先知哈该说:这殿仍然荒凉,你们自己还住天花板的房屋吗?现在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你们要省察自己的行为。……你们要上山取木料,建造这殿,我就因此喜乐,且得荣耀。这是耶和华说的”(该 1:2-5, 8){Lt90-1897.1}
不久前,我和赫斯格长老谈过,我们觉得我可以从巴拉腊特的詹姆斯姐妹那里借到足够的钱来开始这项工作,然后上帝的灵就会感动我们的信徒为我们的事业捐款,而不是像我们原计划的那样。尽管这件事大家都明白了,而且我觉得一切都已敲定,但当我写信给詹姆斯姐妹,告知我们打算马上建一座教堂时,她回信说她不能把钱借给我,因为她儿子生意不顺,负债累累,他们觉得必须帮他摆脱困境。于是这个希望破灭了。{Lt90-1897.2}
我们随后安排在学校的楼上租一间房,冬天的时候我们对这个机会感到非常高兴。但学校的学生人数比我们敢期望的要多得多,现在他们需要那间房了。学校现在有八十多名学生,预计一两天内还会增加。{Lt90-1897.3}
上个安息日,丹尼尔斯弟兄和贝克弟兄来过这里。他们前来商议有关举行营地聚会的事宜,包括聚会的时间和地点,还一起商量建造教堂和主要校舍的事。我们有了一个极好的机会共同商议!{Lt90-1897.4}
安息日,丹尼尔斯长老发表了一篇精彩的讲道。会堂里挤满了饶有兴趣的听众。我们的弟兄们和我们一样认为,我们必须行动起来建一座教堂,看看是否有可能筹集到足够的资金来围起教堂,把它建得小一些,座位容量仅够两百人。我们很高兴有这么多人赞成建一座教堂。我想让弟兄们看到建教堂的迫切需要,也希望在每一个决定上都能得到大家的支持,因为这样要比意见分歧愉快得多。他们现在认识到了情况,也明白需要建一座教堂,但不是摆上椅子,而是要安放方便的固定座位。在我们现在占用的这个房间里,椅子和课桌的摆放方式使得人们无法跪着敬拜。{Lt90-1897.5}
星期五,贝克弟兄、丹尼尔斯弟兄和我一起商议。我们把事情谈得很透彻,决定必须建一座教堂。我们决定马上动工,这样几周后我们就会有一个礼拜的地方。我看到弟兄们的信心有限。他们希望这座建筑规模小一些,能容纳两百人。我很高兴弟兄们在这一点上与我意见一致,而且在建造方面,上帝会赐予我们更多的启示。我原本在为威利建造一座简陋的小屋,但我不允许礼拜堂狭小局促。它应该足够大,能容纳三百人。{Lt90-1897.6}
周五下午,我们的邮件送来时,你们的信和汇票也到了。你们可以想象我们收到时的情形,但那笔钱很少,只有 100 英镑,不过我们确信能用得上。收到你们的汇票时,我们感到要赞美上帝,他让你们心生怜悯,慷慨解囊,帮助建造一座敬拜上帝的殿堂,让祂的子民能体面有序地敬拜祂。我们一直在恳切祈祷,祈求上帝赐予我们足够的资金来购买材料。我们决定先用这 100 英镑开始动工,相信上帝不会让我们在完成这座建筑时资金短缺。你及时的捐赠无疑是对我们向天父最诚挚祈祷的回应。现在我们要起来建造了。{Lt90-1897.7}
在我们决定必须建造之后,这份明显的恩赐降临到我们身上,使我们对上帝以及你们这些上帝的仆人充满最深切的感激之情,是圣灵感动了你们的心灵,成就了此事。请阅读《哥林多后书》第九章。我一次又一次地领悟了这段经文的含义,当我打开你们的信,看到汇票时,我明白了“因为人若有愿做的心,必蒙悦纳,乃是照他所有的,并不是照他所无的。我原不是要别人轻省,你们受累,乃要均平,就是要你们的富余,现在可以补他们的不足,使他们的富余,将来也可以补你们的不足,这就均平了。如经上所记:多收的也没有余;少收的也没有缺”(林后 8:12-15)。{Lt90-1897.8}
周日早餐后,我被叫去学校参加董事会会议。那天早上一点半过后我就没睡着。我们一直谈到中午,对于营地聚会的时间和地点以及许多棘手的问题,我们都能够达成一致,对此我们心怀感激。那天晚上,我们的弟兄们动身前往悉尼。{Lt90-1897.9}
星期一,有人请我与弟兄姐妹们会面,商讨教堂应建在何处。离主道不远有一块美丽的土地,地势缓缓隆起。1894 年我们第一次来这个地方时,就曾考虑过买下这块地,当时我们还特别留意过这块地,并且称赞过它。这里树木不算茂密,也没有灌木丛。只需移走几棵大树,这块地就可以用来建房了。{Lt90-1897.10}
大家都印象深刻,这就是我们要建立礼拜堂的地方。我们没有看到任何合理的理由,为什么这栋建筑不应该建在该地皮所能提供的最好位置上,不过我们想等威利·怀特回家后再做决定,他大概两三个月后回来。我想我们会这么做,不急于一时。我回到了阳光镇的家,那天早上一点半就起床写给美国的信件,所以很早就睡下了。夜里我思绪万千,早早醒来,写了这封信。我的内心深受触动。{Lt90-1897.11}
我们现在要把自己的人召集起来,看看能为教堂的建造筹集多少资金。这里所有人都很穷。有一个来自莫里塞特的人,最近接受了真理,他有一些土地和房屋,出租给别人。他可能会做点什么。还有一些人会出力。如果我们能争取到 100 英镑的劳动力,那我们就非常高兴了。我们会尽最大努力筹集到我们所能筹集到的资金。如果我们竭尽全力,教堂就会建起来;因为主会尊荣我们的信心。{Lt90-1897.12}
国会已采取重要举动,要让上帝在这个国家(澳大利亚)的政府中得到承认。已经做出认真的努力要阻止这事,因为知道这意味着宗教偏执和压迫。当宗教与公民政府结合时,对安息日复临信徒来说就意味着很多了。政教联合意味着承认一个伪安息日,而不尊重本着良心遵守第四诫的安息日。 {Lt90-1897.13}
这个运动既要求众人将一个偶像安息日守为圣日,就很像尼布甲尼撒的举动,他造了一个金像,将之立起来叫众人敬拜。但以理在解释王的梦时,曾告诉他:“你就是那金头”(但2:38)。 那个梦被赐给王是要向他显明地上的国度不是持久的,而会消逝,继而被天上君王的国度代替,那国会充满天下。但尼布甲尼撒却决定造一个像,与他梦中所见的相似,只是要全部由金子造成。这个金偶像要成为一个壮观的景象,要取代上帝并被当作上帝受人敬拜。{Lt90-1897.14}
偶像星期日被树立起来,像那个金像一样。人间的法律要求将它当作神圣圣洁的日子来敬拜,从而将它放在上帝的圣安息日应在的位置。人们说夸大的话,推崇自己的能力,将自己放在上帝应该在的位置。他们既坐在上帝的殿中,就努力使自己像上帝,表明他们自己要作上帝。当彼拉多论到基督,说:“我查不出祂有什么罪来,”祭司和长老们却宣布:“我们有律法,按那律法,祂是该死的”(约19:6,7)。 尼布甲尼撒的谋士们怎样偶然想出计划诱捕希伯来俘虏,藉着诱导王宣布每一个人都要向那个金像屈膝来使他们跪拜偶像,人们今日也会照样努力使上帝的子民转离对上帝的效忠。然而那些设法消灭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的人自己却被消灭了。那些制定残忍的法令,设法消灭人的人,被他们自己行为的反作用消灭了。 {Lt90-1897.15}
当赋予君王的权柄与良善结盟时,那是因为责任人接受了上帝的引导。而当权势与邪恶结盟时,它是与撒但的爪牙合伙,会行事摧毁主的产业。改正教界已经设立了一个伪安息日来代替上帝的安息日。他们正在步罗马教的后尘。由于这个原因,我看到上帝的子民有必要从城市迁到乡间。在那里他们可以耕种土地,种植作物,从而使他们的孩子养成简朴健康的习惯。我看到必需赶紧行动,为危机作好一切准备。 {Lt90-1897.16}
成千上万人签名的请愿书已经递交,要求不要将民事权益与宗教权益结合起来。那些出席一些大型聚会的人说,他们目睹了极其可耻的喧嚣和混乱。神职人员自称侍奉上帝,却说出亵渎的话。他们并不比无信仰的人更关心圣经及其圣洁的教导。当人们将清楚明白的“耶和华如此说”放在一边,接受人间的法令时,你就可以确信他们是在彰显那大背道者的特性。{Lt90-1897.17}
所有的假宗教都与上帝的诫命背道而驰。那些接受这些宗教的人没有内在的纯洁和美好。他们依靠自己的权威地位强迫那些承认上帝为自己的创造主和最高统治者的人毫无疑问地向人间的法令俯首。他们依赖外在的炫耀,外表的美丽,倚赖其对感官的微妙影响。 当一个教会倚靠游行、仪式和炫耀时,就肯定缺乏内在的圣洁。为了弥补上帝之灵的缺席,隐瞒属灵的贫穷和背道,就使外表吸引人。各改正教会就在这样步罗马教的后尘,不倚赖神圣的教师基督,反而倚赖他们的装饰品和神殿。镶边的圣坛和宏伟的建筑吸引和把持了感官。人们就这样被仇敌诱捕了。那个大金像也是这样,骄人又吸引人,用美好的音乐使感官陶醉,尊荣黑暗之君。 {Lt90-1897.18}
巴比伦的权贵们因那三个被掳来的希伯来人地位高于异教的臣仆而心怀嫉妒、怨恨和仇恨,这使他们渴望报复。当沙得拉、米煞和亚伯尼歌这三个希伯来人拒绝下拜金像时,有人向王禀报说,这些希伯来人因无视王的命令而冒犯了他。王召见了他们,似乎很惊讶地问他们是否竟敢违抗他的命令,拒绝拜金像。他似乎不明白,人的良知甚至可能比国王的命令更强大。他想不通,面对如此可怕的后果,他们为何还要拒绝服从,而服从又能给他们带来荣耀。但这三个希伯来青年平静而坚定地拒绝服从,宣称他们不能拜那金像。他们宁可违背国王的旨意,也不愿违背自己的良知。{Lt90-1897.19}
关于上帝的事,良心乃是神圣的财宝,不管是谁,无论是何职位,都没有权力予以干涉。尼布甲尼撒给希伯来青年另一个机会。在他们拒绝之时,王便大发雷霆,命令把窑中烈火加热七倍。他告诉这几位俘掳。他要将投他们于这个烈火的窑中。但他们却充满信心地回答说,“我们所事奉的上帝能将我们从烈火的窑中救出来。王啊,他也必救我们脱离你的手;即或不然,王啊,你当知道我们决不事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见 但3:15-18)。 {Lt90-1897.20}
这时,王大发烈怒,狂暴地下令把沙得拉、米煞和亚伯尼歌捆绑起来,扔进熊熊燃烧的火炉里。但感谢上帝,祂没有忘记自己的子民。当这几位忠心的人被扔进火炉时,上帝亲自显现。基督站在他们身旁,四人一同在火炉中行走。火焰认出了那大有能力、效率非凡者的存在。掌管冷热的主要求自然界的服从,火焰便失去了吞噬的力量。在《希伯来书》中,我们读过那些因信而使烈火的猛势熄灭的人(来11:34)。 {Lt90-1897.21}
当王看到把沙得拉、米煞和亚伯尼歌扔进火炉的人自己被烧死了,而三个希伯来少年却毫发无损时,他的怒气平息了。这些希伯来青年对上帝充满信心。一百多年前,上帝借以赛亚所应许的话语在他们心中复苏:“你从水中经过,我必与你同在;你趟过江河,水必不漫过你;你从火中行过,必不被烧,火焰也不着在你身上”(赛 43:2)。 {Lt90-1897.22}
贵族们看到国王的脸色变得苍白,他凝视着火炉,目光十分专注。他惊讶不已, “急忙起来,对谋士说:我捆起来扔在火里的不是三个人吗?他们回答王说:王啊,是。王说:看哪,我见有四个人,并没有捆绑,在火中游行,也没有受伤;那第四个的相貌好象神子。于是,尼布甲尼撒就近烈火窑门,说:至高上帝的仆人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出来,上这里来吧! {Lt90-1897.23}
“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就从火中走了出来。那些总督、省长、将军和国王的谋士都聚集在一起,看见这些人身上没有火的痕迹,头发也没有烧焦,衣服也没有变色,身上也没有火的气味。”{Lt90-1897.24}
“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就从火中出来了。那些总督、钦差、巡抚,和王的谋士一同聚集看这三个人,见火无力伤他们的身体,头发也没有烧焦,衣裳也没有变色,并没有火燎的气味。{Lt90-1897.24}
“尼布甲尼撒说: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的上帝是应当称颂的!祂差遣使者救护倚靠祂的仆人,他们不遵王命,舍去己身,在他们上帝以外不肯事奉敬拜别神”(但 3:24-28)。 {Lt90-1897.25}
我写作时被打断了。一位名叫尼科莉亚的年轻混血毛利姐妹,她已信了真理,还有一位年轻男子,他是塔希提王子的儿子,长得像毛利人,他们刚从奥克兰乘船来到悉尼,与邦德弟兄一家以及布兰德斯塔特弟兄夫妇同船。这位尼科莉亚姐妹来学校是为了尽可能多地学习。她想翻译《拾级就主》以及我们的一些著作。我们一刻也不敢怠慢她。他们昨天才到。我们认为这位王子之子可能会在学期结束前一直留在这里。他周游过世界,有足够的钱支付自己的费用。事情会如何发展,还有待观察。{Lt90-1897.26}
尼科莉亚姐妹已信了真理。我们该怎样对待她,目前还不清楚。她的穿着有点毛利人的风格。斯蒂德弟兄极力推荐她。她没有财产,因为在信主之前已把所有财产都给了母亲,可如今母亲却与她断绝了关系,连她给的钱一分也不肯还给她。我们得为她免费做一切事情。 {Lt90-189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