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稿》1897年18日
今日的工作
1897年3月12日,刊于RH 05/25/1897.
根据上帝的道,人们为何还不明白,在医疗布道方面正在做成的工作乃是实行圣经的要求:“快出去,到城里大街小巷,领那贫穷的、残废的、瞎眼的、瘸腿的来。仆人说:‘主啊,你所吩咐的已经办了,还有空座。主人对仆人说,‘你出去到路上和篱笆那里,勉强人进来,坐满我的屋子”(路14:21-23)。 {RH May 25, 1897, par. 1}
这是一项南北东西各地教会都应该做的工作。各教会一直在蒙赐予机会响应这项工作。他们为什么没有做成这工作呢?必须有人完成这个任务。{RH May 25, 1897, par. 2}
一项本应完成的工作没有完成。已经从事医疗布道工作的人,乃是一直在做主希望做成的那等工作。这些工人若肯专心作工,主必悦纳他们。然而众教会,若不觉得顺从圣道上有什么负担,就会有很大的损失。这项工作可能看起来不那么吸引人,但它是必须做的。教会所做的远远少于主指定他们做的,其他人所做的医疗传道工作似乎在各个方面都不成比例地大。{RH May 25, 1897, par. 3}
还有多少工作留下未做呀,可是却有多少人原可正确地使用天赐的才干,却几乎无所事事,只知照顾和取悦自己。然而主的手仍然伸着,他们今天若愿在祂的葡萄园中作工,祂也必接纳他们的服务。 {RH May 25, 1897, par. 4}
使徒保罗的工作是一个奇妙的工作。圣灵在他心里作工,指示他说,无论是受割礼的、未受割礼的、化外人、西古提人、为奴的、自主的,只要全心全意地寻求上帝,都是直接蒙受祂的恩赐。保罗坚持他主所启示他的真理,并教导别人,尽管本该支持他的使徒反对他。他抵制过教会的柱石之一彼得,反对过他的同工巴拿巴,巴拿巴是在所有的基督徒弟兄都害怕保罗时第一个与他用右手行相交之礼的。弟兄们质疑和担心保罗是否适合从事圣工,,因为他迫害过教会。 {RH May 25, 1897, par. 5}
但主已经为保罗工作,赐给他更多的光。这个曾藉逼迫圣徒来逼迫基督的人,被上帝的灵感动,蒙了怜悯。上帝为他所做的工作使他处于祂的控制之下。他意识到他必须亲自接受上帝的教导,然后坚决抵制任何把不必要的负担加在外邦基督徒身上的做法。{RH May 25, 1897, par. 6}
保罗的弟兄阻挡他。从前主用来给祂作见证的人,极力反对他,说他所讲的道理,与他们所教训的基本原则相背。但保罗坚持自己的立场。他已将自己和一切能力、才干和本领都献给上帝,从上帝领受了福音的真理,叫人有得救的智慧。{RH May 25, 1897, par. 7}
今天,这些与上帝有着重要联系的人不要被他们同胞的偏见所指责和妨碍。在这个世界上,有关基督国度的事件是不受任何人力所控制的。人的救赎必须实现。不能把人的遗传和理念当作真理的黄金颗粒来珍惜。保罗不得不孤军奋战。他不断地仰望上帝,从祂那里得到命令,决不让步。他虽然负担很重,却给教会带来了自由。人们不再认为又责任教导和实行令人不快的仪式。 {RH May 25, 1897, par. 8}
上帝拣选约瑟,使他经过许多磨难,在这个偶像崇拜的国度里担当重担。他要照着上帝所拣选的去行,好叫上帝的知识在埃及国中彰显出来。约瑟没有背叛他神圣的职责。{RH May 25, 1897, par. 9}
人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就是信靠人,依靠血肉的膀臂。会有人制定方法和计划,以阻挠应做的工作。人信靠人的力量,并不到基督那里去。他们是无力的。必须制定明确的计划,但这些计划不能具有将人置于人的控制之下的性质。 {RH May 25, 1897, par. 10}
耶和华必兴起人来,将祂的灵降在他们身上,豫备他们作所当成的工。祂自己就是真理的神,必叫他们为祂作又活又新的见证。他们要为上帝作见证。他们不会凭自己的冲动行事;他们必受上帝之灵的约束,自愿去倡导真理。上帝会维护他们的。祂知道需要什么,并逐年安排祂的行动计划。祂不会允许人们随波逐流。如果人刚强壮胆,上帝就会在他们里面并藉着他们工作。 {RH May 25, 1897, par. 11}
旗手们不断倒下,年轻人必须负起工人的责任,以便接触到人。必须扩大战果,继续进攻。时间、金钱和劳力不应该花费在那些已经知道真理的人身上。上帝的仆人要进入地上黑暗的地方,召那些将亡的人悔改。{RH May 25, 1897, par. 12}
重大事件正在地球上发生。人不应依靠人,而应依靠耶稣基督。祂说:“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只是我对你们说过,你们已经看见我,还是不信”(约6:35、36)。为什么我们不表现出真实活泼的信心呢?在地球历史的这一时期,我们为什么不直接去找主呢?祂说: “我就是生命的粮。” “凡父所赐给我的人,必到我这里来;到我这里来的,我总不丢弃他”(约6:35-37)。 {RH May 25, 1897, par. 13}{Ms18-189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