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官网

教育论
第九章 祂所用方法的实例

     “祢从世上赐给我的人,我已将祢的名显明与他们”(约17:6)。

 

  基督在训练十二使徒的事上,最充分地说明了祂作为一个教师的教育方法。这些人将要身负重任。基督拣选了他们,以便让祂的灵充满他们,预备他们在祂离世以后,继续推进祂在地上的圣工。祂赐给他们比其他众人更多的机会与祂相处。通过个人的接触,祂要让自己在这些所拣选的同工身上留下深刻的印象。蒙爱的约翰说:“这生命已经显现出来,我们也看见过,现在又作见证”(约壹1:2)。{Ed 84.1}
 
  只有通过这种交往——人的心与上帝的心,人的灵与上帝的灵之间的交往,才能获得赐生命的力量。真教育所要传授的,就是这种力量。只有生命才能产生生命。{Ed 84.2}
 
  基督按照从太初就设立的教育制度来训练祂的门徒。最初拣选的十二个门徒,以及另外几个因服务他们而常与他们在一起的人,组成了耶稣的家庭。他们与祂在住室内,在餐桌旁,在密室中,在田野里。他们陪着祂旅行,分担祂的试炼和艰难,并尽自己所能地参加祂的工作。{Ed 84.3}
 
  祂教导他们,有时是在和他们一起坐在山边里,有时是在海边,或渔船中,有时是在行路时。每当祂对众人说话时,门徒们总是坐在里圈。他们紧靠着祂,免得疏漏了祂的教训。他们是专心致志的听众,极愿明白他们将要传授给历代各方之人的真理。{Ed 85.1}
 
  耶稣第一批的门徒是从普通阶层的人中拣选的。这些加利利的渔夫,原是卑微而无学问的人,没有受过拉比学说和当时习俗的教育,却受过辛劳和艰苦的严格训练。他们是一班有秉赋、又谦虚可教的人,所以救主能造就他们参加祂的工作。现今从事普通职业的人中,有许多人每天在那里埋头操作,并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才能,这些才能若是加以运用,就足以使他们与世界最伟大的领导人物并驾齐驱。救主所呼召作祂同工的,正是这样的人。祂赐给他们有机会接受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教育家三年之久的训练。{Ed 85.2}
 
  这第一批门徒的性格是大相径庭的。他们将作为全世界的教师,所以代表各种不同的品格类型。有税吏利未马太,蒙召前从事公务,为罗马人服务;有奋锐党的西门,是一个不愿与帝国的权威妥协的人;有性格冲动,自命不凡、富有热情的彼得和他的兄弟安得烈;有文雅干练而心灵卑劣的犹大支派人犹大;有腓力和忠实勤恳、但信心迟钝的多马;有小雅各和犹大,在弟兄中虽非出类拔萃,但为人坚强,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有诚实忠信的拿但业;有西庇太两个野心勃勃又仁爱为怀的儿子。{Ed 85.3}
 
  为要成功地推行他们蒙召从事的工作,这些本性、教养和生活习惯各不相同的人,必须在感情、思想和行动上团结一致。这种团结就是基督所要达到的目的。因此祂设法使他们与祂合而为一。基督栽培门徒的苦心在祂向父的祈祷中流露出来了:“使他们都合而为一。正如祢父在我里面,我在祢里面,使他们也在我们里面;……叫世人知道祢差了我来,也知道祢爱他们如同爱我一样”(约17:21-23)。{Ed 86.1}
 
基督改变人心的大能
 
  在十二位门徒中,有四位将在不同的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基督教导他们为此而作好准备。祂预知未来一切。雅各很快将丧生刀下;约翰是门徒中跟从主劳苦和受逼迫最久的;彼得最先破除历代的隔阂,把福音传给外邦人;犹大在服务的才干方面原是超越众弟兄的,但他的内心中却抱有某些企图,其结果是他梦想不到的——这些人是基督最关心的对象,也是领受祂最细心最频繁教导的人。{Ed 86.2}
 
  彼得,雅各和约翰千方百计与主亲密接触。他们的愿望实现了。在十二门徒中,他们与主的关系是最亲密的。约翰惟有与主更加亲近才满意,结果他如愿以偿了。约翰在约旦河边第一次与主相会。当安得烈听说耶稣后急忙去叫他兄弟时,约翰却静静地坐着,默想一些奇妙的题目。他跟随了救主,从此成为一个热心专诚的倾听者。但约翰的品格不是没有缺点的。他不是温文尔雅的热心人。他和他的兄弟都被称为“雷子”(可3:17)。约翰是个心高气傲、雄心勃勃而好斗的人;但神圣的教师却在这一切之下,看见他热诚,恳挚与仁爱的心。耶稣斥责他的自私,抑制他的野心,考验他的信心,却向他启示他内心所渴望的东西——圣洁的美,祂改变人心的大爱。祂对天父说:“祢从世上赐给我的人,我已将祢的名显明与他们”(约17:6)。{Ed 87.1}
 
  约翰生性渴慕仁爱、同情与友谊。他贴近耶稣,坐在祂身旁,靠着祂的胸膛。他象一朵花吸收阳光和雨露,领受上帝的亮光和生命。他以尊崇和敬爱的心仰望救主,直到以与基督相似并与祂相交为他的一个愿望,并在他的品格中反映出主的品格来。{Ed 87.2}
 
  他说:“你看父赐给我们是何等的慈爱,使我们得称为上帝的儿女。……世人所以不认识我们,是因未曾认识祂。亲爱的弟兄啊,我们现在是上帝的儿女,将来如何,还未显明;但我们知道,主若显现,我们必要像祂,因为必得见祂的真体。凡向祂有这指望的,就洁净自己,像祂洁净一样”(约壹3:1-3)。{Ed 87.3}
 
 从软弱到刚强
 
  没有一个门徒的历史,比彼得更能说明基督训练的方法了。彼得勇敢、进取、自信,理解迅速,行动积极,急于报复,也乐于饶恕人。他常犯错误,也常受责备。但他对基督的热情效忠与专心,曾受到主明确的认可和称赞。救主用智慧的爱,耐心地对待祂这个卤莽的门徒,设法抑制他的自信,教导他谦卑、顺从与信靠。{Ed 88.1}
 
  但彼得只学得一部分教训,没有根除自恃之心。{Ed 88.2}
 
  耶稣经常心情沉重地设法向门徒启示祂受苦受难的景象;但他们的眼睛却冥顽不开。他们既不欢迎这种知识,就看不到了。彼得因不愿意与基督同受苦难而自怜之心,就劝阻说:“主啊,万不可如此!这事必不临到祢身上”(太16:22)。他的话表达了十二个门徒的思想感情。{Ed 88.3}
 
  他们这样继续下去,危机越来越近了;但他们仍自负、争执,期待着分享君王的尊荣,根本想不到十字架。{Ed 88.4}
 
  彼得经验的教训,是给他们所有人的。对于自恃的人,试炼就是失败。犯罪的必然结果尚未排除,基督也不能阻止。但正如波浪行将淹没彼得时基督伸手援救他一般,当洪涛席卷他心灵的时候,基督的爱也曾照样援救他。彼得屡次濒临毁灭的边缘,因他所说自负的话使他离毁灭越来越近。救主一再警告他说:“你要……说不认得我”(路22:34)。彼得那颗忧伤爱主的心便发出声明说:“主啊,我就是同祢下监,同祢受死,也是甘心!”监察人心的主对彼得说:“西门,西门!撒但想要得着你们,好筛你们像筛麦子一样。但我已经为你祈求,叫你不至于失了信心,你回头以后,要坚固你的弟兄”(路22:31-33)。这句话当时并不受重视,但在那迅速临到的黑暗中,却要发出一线希望。{Ed 88.5}
 
  当彼得在审判厅中说出否认主的话时,当彼得的爱心和忠诚在救主慈怜忧伤的目光下被唤醒,以致他前往基督曾经流泪祷告的园子里时,当他那懊悔的眼泪落在那曾被基督苦痛的血所滴湿的地面时,救主的话“我已经为你祈求,……你回头以后,要坚固你的弟兄”便成了他心灵的砥柱。基督虽然预见他的罪,却没有将他丢在绝望之中。{Ed 89.1}
 
  耶稣如果不是以怜悯的眼光,而是以斥责的眼光注视彼得,如果祂预言他犯罪却不说希望的话,包围他的黑暗将是多么浓密啊!折磨他心灵的绝望将是何等残酷啊!在那悔恨交加之际,有什么能阻止他步犹大的后尘呢?{Ed 89.2}
 
  那位舍不得让自己的门徒受苦的主,不让他独自承担苦楚。祂的爱是永不止息,也是永不放弃的。{Ed 90.1}
 
  人们自己容易犯罪,却往往不愿意以温和的态度对待受试炼犯错误的人。他们不能测透人心,不知道人内心的奋斗和痛苦。他们需要学习出于爱心的责备,受伤却能痊愈的打击和有希望的警告。{Ed 90.2}
 
  基督复活以后所提到的,不是那在审判厅里与祂同在,站在祂十字架旁,并在十二个门徒中首先到达坟墓的约翰,而是彼得。天使说:“去告诉祂的门徒和彼得说:‘祂在你们以先往加利利去,在那里你们要见祂’”(可16:7)。{Ed 90.3}
 
  基督在海边末后一次与门徒会面时,彼得三次被主询问“你爱我吗?”就恢复了在十二个门徒中的地位。他奉命所做的工作,是喂养主的羊群。耶稣对他个人最后的指示是:“你跟从我吧”(约21:17,22)。{Ed 90.4}
 
  现在他能理解这些话了。基督曾让一个孩子站到门徒中间,吩咐他们效法孩子的教训,彼得如今更能明白了。他既充分地认识自己的软弱和基督的能力,就甘愿信靠和顺服。他能靠着主的力量跟随他的主。{Ed 90.5}
 
  这位曾那么不愿意看到十字架的门徒,到了他一生的劳苦牺牲结束之时,却欢喜为福音殉命。他只是觉得自己既然否认过主,现在让他像他夫子一样钉死,这实在是太光荣了。{Ed 90.6}
 
  彼得的改变是上帝慈爱的奇迹。对于所有想追随大教师的人,这是一个终身的教训。{Ed 91.1}
 
爱的教训
 
  耶稣常责备祂的门徒。祂也常警告并劝诫他们。但约翰、彼得和他们的弟兄没有离开祂。他们虽受种种的申斥,但仍旧选择跟从耶稣。救主也没有因为他们的过失而离开他们。祂按照人的本来状态接纳他们。不拘他们有何过错与软弱,只要他们肯领受祂的教训,祂就训练他们为祂服务。{Ed 91.2}
 
  但十二门徒中却有一个人,直至基督的工作行将结束时,祂也没有对他说一句直接责备的话。{Ed 91.3}
 
  一种敌对的意识随着犹大在门徒中间散布。犹大原是被耶稣的生活与品格所吸引而来到祂身边的。他真诚地希望自己能够改变,并希望藉着与耶稣联合而获得这种经验。但这种愿望并没有占优势。统治他的,是在属世国度中获利的欲望;这样的国度是他希望基督设立的。犹大虽然认识到基督之爱的神圣能力,却没有降服于它的至高权威。他继续保持自己的判断和意见,以及批评和非难的习性。他不理解基督的动机和行为,就妄加怀疑与反对,并将自己的怀疑和野心感染门徒。他们许多争夺高位和不满基督方法的观念,都来自犹大。{Ed 91.4}
 
  耶稣看出若加以指责,只能使对方心地刚硬,所以就没有直接批评。基督想用祂自我牺牲的爱,来医治犹大生命中偏狭的自私。祂在祂的教训中揭示了一些原则,从根本上打击了这位门徒以自我为中心的野心。这样的教训曾一再赐予,犹大也屡次觉察耶稣已描绘他的品行,指出他的罪恶;但他仍不愿意顺从。{Ed 92.1}
 
  仁慈的请求既被拒绝,邪恶的欲望最后就占了上风。犹大因含蓄的指责而愤怒,加上自己野心梦想的失望,就完全投向贪婪之魔,决心出卖他的主。他离开逾越节的楼房,离开基督同在的快乐和永生希望的光,出去图谋恶事,到外面的黑暗里去,在那里是没有希望的。{Ed 92.2}
 
  “耶稣从起头就知道谁不信祂,谁要卖祂”(约6:64)。祂虽然知道一切,却仍未扣留慈怜的请求和仁爱的恩赐。{Ed 92.3}
 
  祂既看出犹大的危险,就让他与自己接近,将他列入他所拣选所信任的内层圈子。当祂自己心中的负担日趋沉重时,祂仍忍痛不断地与顽固、猜疑和阴郁的精神接触。祂看见并设法消除门徒中间那种持续不断、阴险狡猾的敌对意识。祂不遗余力地要挽救这个陷入危险的人。
 
  “爱情,众水不能息灭,
   大水也不能淹没,
  “因为爱情如死之坚强”(歌8:7,6)。{Ed 92.4}
 
  就犹大本身而言,基督爱心的工作没有取得成效。但就其他门徒而言却不是如此。对于他们来说,这是影响终身的教训。他们将永远效法这仁爱忍耐的榜样,对待受试探犯错误的人。此外还有别的教训。在设立十二使徒的时候,众门徒切望犹大成为他们中间的一分子。他们认为他的任职,对于使徒的团队而言乃是一件大有希望的事。他比他们更有社会经验。他富有见识,办事精明强干,对自己的资质评价甚高,门徒对他也有同样的看法。但他希望介绍给基督的工作方法,却是根据世俗的原则,并受世俗策略所支配的;其目的在于博得世俗的承认和尊重,获得今世的国度。犹大一生实施这些愿望的行为,使门徒认识到自我扩张的原则与基督谦卑及自我牺牲的原则即属灵国度的原则是格格不入的。他们从犹大的命运上,看出了私心自利的结果。{Ed 93.1}
 
  基督在这班门徒身上的使命终于完成了。祂的榜样和克己牺牲的教训一点一点地陶冶他们的品格。祂的死打破了他们想在世上为大的希望。彼得的跌倒,犹大的背叛,以及他们自己在基督遭受痛苦危难时离开祂的失败,扫除了他们的自负之心。他们看出了自己的弱点,对于托付给他们之工作的重大也有所认识。他们觉得步步需要他们夫子的引导。{Ed 93.2}
 
  他们知道祂将不再亲自与他们同在了。他们空前地认识到先前与这位上帝差来的主同行共话的机会是何等宝贵。祂的许多教训在发表的时候并不为他们所重视或理解;现今他们渴望回想这些教训,再听见祂的话。他们想起祂的保证,是何等的快乐:{Ed 94.1}
 
  “我去是与你们有益的。我若不去,保惠师就不到你们这里来;我若去,就差祂来。”“我从我父所听见的,已经都告诉你们了。”“但保惠师,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来的圣灵,祂要将一切的事指教你们,并且要叫你们想起我对你们所说的一切话”(约16:7;15:15;14:26)。{Ed 94.2}
 
  “凡父所有的,都是我的。”“只等真理的圣灵来了,祂要引导你们明白一切的真理。……祂要将受于我的,告诉你们”(约16:15,13-14)。{Ed 94.3}
 
  门徒曾在橄榄山上看见基督从他们中间升上去。当祂被接升天时,他们就想起祂临别时的应许:“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20)。{Ed 94.4}
 
  他们知道祂依然同情他们,也知道在上帝的宝座那里有一位他们的代表,他们的中保。他们奉耶稣的名祈求,重述祂的应许:“你们若向父求什么;祂必因我的名赐给你们”(约16:23)。{Ed 95.1}
 
  他们本着以下有力的理由:“有基督耶稣已经死了,而且从死里复活,现今在上帝的右边,也替我们祈求”(罗8:34),高高举起信心的手。{Ed 95.2}
 
  神圣之主忠于自己的应许。祂既在天庭得到高举,就将自己丰盛的恩典赐给祂在地上的门徒。圣灵沛降在门徒身上,证明祂是坐在上帝宝座右边的。{Ed 95.3}
 
  通过基督的工作,这些门徒蒙引导感觉到自己需要圣灵。在圣灵的指教下,他们接受了最后的准备,出来从事他们终生的工作。{Ed 95.4}
 
  他们不再是一班不学无术,互相倾轧,彼此争执的一群人了。他们的希望不再寄托在世俗的伟大上。他们却一心一意,有基督充满了他们的思想。他们的目的就是推展祂的国度。他们的心灵和品格变得象他们的夫子。世人“认明他们是跟过耶稣的”(徒4:13)。{Ed 95.5}
 
  世人从未看过基督的荣耀藉着凡人这样的显示。成千上万过去曾侮辱祂圣名与藐视祂能力的人承认自己为那被钉十架之主的门徒。这些基督所拣选卑徽的工人通过与圣灵合作竟然轰动了世界,以致在一个世纪之内福音传到了天下各国。{Ed 95.5}
 
  奉差遣代替基督担任早期工人导师的同一位圣灵,今天仍然奉命指导祂的同工。祂应许说:“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20)。{Ed 96.1}
 
  现今的教育工作若有这位向导在场,必产生与古时一样的效果。这是真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也是上帝希望完成的工作。{Ed 96.2}
目录
收藏
  •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