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去向何方
第十章 合 一 : 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
作为《评阅宣报》的主编,我曾直接在三位会长的手下工作。我汇报工作的上司,依次是魏尼尔(Neal C. Wilson)、傅肯伯(Robert S. Folkenberg)和杨宝森(JanPaulsen)。我跟他们每个人都很熟识,一起度过了很多时光,不仅讨论这份教会刊物的活动,还探讨教会的发展和关注的问题。
我可以告诉大家,对于三位会长来说,首要的目标是维持好基督复临安息日会这个全球性的教会。我们是一个如此多样化、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团契,一个了不起的大团队,来自“各国、各族、各方、各民”(启示录 14:6)。如何让这个家庭,一个来自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家族,团结在一起?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现在我们已经存在大约 140 多年了,并且我们仍然在一起。这是上帝的作为,是衪单独的作为。我们已成长、扩展,但我们仍然在一起。我们以一种其他教会的基督徒很难理解的方式,通过爱和感激的纽带,紧密地连结在一起。你可能在孟买或布宜诺斯艾利斯、伦敦或拉各斯刚下飞机,遇到对你来说完全陌生的人,但他们却是复临信徒,你立刻感到安全,与他们在一起,就如同在家一样。
这个组织很珍贵,但它也很脆弱。但愿我们永远不要做任何使它遭遇风险的事。
虽然我们的成员现在总共约有 2000 万人,但一路走来,我们没有出现重大分裂。在我们的历史上有过两次,天空因即将到来的灾难而笼罩着黑暗,但上帝使我们安全度过了风暴。
第一次的分裂危机发生在 20 世纪初。核心人物是才华横溢、富有盛名、机智雄辩的医生,约翰·哈维·凯洛格(John Harvey Kellogg)。他以自己为中心建立了一个小小帝国,战溪疗养院(Battle Creek Sanitarium)即是其杰作;他的追随者甚至比阿瑟·丹尼尔斯(Arthur G. Daniells)领导下的全球总会的追随者还多。凯洛格有一些反常的想法,但关键问题是掌控——掌控教会的医疗事工和拓展。这场斗争很激烈,结果一时未定。最后凯洛格一意孤行,带走了心爱的疗养院和大批支持者。教会削弱了,挣扎着,恢复了,然后努力前行。凯洛格的梦想在 20 世纪 30 年代破灭了,那时因疗养院违约,他失去了控制权。
第二个对合一的主要威胁出现在德国,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我们教会的领袖们被德皇威廉二世(KaiserWilhelm)激发的民族主义狂热所吸引,未能遵守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不参与国家事务的原则。教会分裂了;那些不能忍受(总会)领袖们的行动的成员们,脱离出来成立了归正宗基督复临安息日会(Reformed Seventh-day AdventistChurch)。它一直延续到今天,但规模很小,全世界总共约有 35000 名教友,而官方的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每年增加的新教友就有 100 多万。然而今天,不祥的事态发展有可能破坏我们宝贵的合一。许多人表达了深切的担忧。2016年 10 月 4 日,挪威联合会的领袖们在联合会网站上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警告,“在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之前的历史上,我们从未如此接近教会的重大分裂。”
是什么导致这些挪威的教牧管理人员得出这样的结论?在 2016 年年会上,最新的事态发展到了危急关头。
虽然我不想继续关注本会的全球总部的发展情况,我已经走过时日,现在很乐于坐下休息,让其他人去处理工作,有一段时间,我听到了令人不安的谣言。他们说,全球总会的领导们正计划采取行动,对付“不顺从”的联合会,就是那些还继续按立女牧师的联合会。尽管欧洲的几个联合会都投票通过了旨在将男女牧师置于平等地位的措施,例如都有权被按立,或者都不按立,全球总会的领导人却已将北美分会的两个联合会作为目标:东部的哥伦比亚联合会和西部的太平洋联合会。
这两个联合会的持续活动引起了教会总部一些人的不满,对此我并不感到意外。然而,我之前一开始听到的事似乎实在不可思议,所以我根本没有当真。有谣传说,全球总会正在考虑解散这些联合会的领导层,并将它们直接置于总会的控制之下。全球总会将撤销联合会委员会此前投票支持按立女性的决议。
我不想相信这样的话;它属于另一个世界,一个噩梦般的世界,而不是我服务了 26 年的全球总会。
我错了。2016 年年会表明,谣言并不疯狂:全球总会领导人决定以威胁采取“核选择”的方式(译者注:核选择旨在遏制“议事阻碍”程序,将须三分之二多数派同意的规则调整为简单多数同意即可),接管联合会,使太平洋联合会和哥伦比亚联合会与总会步调一致。
我那时非常惊骇。我现在仍然惊骇。我为这样一个不明智计划的可怕后果,已经失眠了很长时间。我认为挪威领导人的严肃结论是对的。
在我近 60 年的服侍过程中,我一直支持领导层。我认真地对待圣经中的命令:“从前引导你们、传上帝之道给你们的人,你们要想念他们……你们要依从那些引导你们的,且要顺服;因他们为你们的灵魂时刻警醒,好像那将来交账的人。”(希伯来书 13:7,17)
现在我发现自己处在一个不习惯的角色中,叫他们交账。我宁愿保持沉默,把我深深的担忧留给自己,但我不能。总有一天,也许不久,我会站在上帝面前,为我说的话交账——或者为没说的话交账。在那一天,我写的东西是否会让全球总会的人或其他任何地方的人感到不安,将无关紧要。耶稣,只有耶稣,祂是我的“老板”。
我为什么惊骇?因为全球总会领导人所考虑的行动方针是错误的,我们现在终于知道他们想要采取的行动——并不是通过谣言知道,而是通过他们自己的文件。他们这个行动从任何角度来看都是错误的。从神学角度看是错误的,从历史角度看也是错误的,从政策角度看是错误的,从精神角度看是错误的。它更像是出自罗马教廷,而不是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它直接与耶稣的生命和教导背道而驰,耶稣教导我们:“你们知道,外邦人有尊为君王的,治理他们,有大臣操权管束他们。只是在你们中间,不是这样。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在你们中间,谁愿为首,就必做众人的仆人。因为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马可福音:10:42-45)
多么有力量的话语!请让我分享一下为什么我得出这个结论。我会直截了当,瞄准所涉及的主要问题。它们可归结为三个问题:女性圣职人员的按立,联合会的职能作用,以及全球总会的权限。
对于那些反对按立女性圣职人员的复临信徒来说,全球总会提出的方针合乎道理。一些人可能会认为,领导人应该毫不迟疑地采取这样的行动,因为不听话的联合会是在“叛乱”。
理由很明确:三次全球总会代表大会(1990 年在印第安纳波利斯,1995 年在乌得勒支,2015 年在圣安东尼奥)都投票反对按立女性。全球总会代表大会的行动代表上帝的旨意;因此,那些拒绝遵守会议决定的人,是在表明他们反对上帝的旨意。
首先,全球总会代表大会从来没有禁止按立女性。关于这个问题的主要讨论,是发生在 1990 年的会议期间,当时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全面的讨论,持续了两天多,让每个想要发言的人都能被倾听。当时采取的行动并没有表示不赞成女性的按立,而是记载说,当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并且为了合一着想,规定教会在当时对此问题不再继续深入。在 1995 年和 2015 年的会议上,按立问题本身并没有被专门提出来;讨论的核心问题是,是否允许每个分会根据其使命自行决定按立牧师事宜。
第二,圣职按立问题不是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二十八条基本信仰的组成部分,之前也从来不是。那些按立了女性圣职人员的联合会并没有违背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基本教义。
事实上,可以令人信服地认为,这些联合会实际上是真正遵守了基本信仰。这是因为第14条“基督身体的合一”,包含以下内容:
在基督里我们是新造的人。种族、文化、学识、国籍的不同,以及地位、贫富、性别的差异,都不可在我们中间造成分裂。
第三,从先驱们的时代起,教会就把谁应该被按立的问题交由地方机构决定(区会和联合会),而不是全球总会。全球总会质疑我们对历史的解读,但是多位复临信徒学者,包括历史学家乔治·奈特(George Knight)在内,都站在了联合会的一边,而不是全球总会一边。我们将在下一节研究政策的篇幅中再回来讨论这一点。
第四,对于倡导按立女性的人来说,这个问题是一个关乎良知问题,即:承认我们的创造主所赋予的男女平等。作为忠诚的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信徒,当政策与良知有冲突时,在上帝面前他们必然服从良知,而不是服从政策。
为此,一个触及复临信徒身份之核心、深埋于我们 DNA里的问题,永远不可能企图通过自上而下的强加意志而得到解决。任何称职的复临信徒都知道,良知必须胜过政策。令我震惊的是,在银泉(Silver Spring)的领袖们竟然在这一洪流中未能把握住这一真谛。银泉可是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公共事务和宗教自由事务部的所在地,也是本会国际宗教自由协会的总部。
但是,另一边的那些人如何呢,他们的良知引导他们反对按立女牧师吗?难道他们的良知就不重要吗?
确实。当出现良知与良知相对立的困境时,圣经提供了解决方法。保罗在他给罗马基督徒的信中已经告诉我们如何去做。从他的信中我们发现,那里的耶稣追随者们在食物问题上出现分歧。有些人认为,出于良知,他们只能吃蔬菜;然而,其他人吃肉,他们也有着清醒的良知。保罗的忠告是什么呢?尊重每一位在基督里的信徒的良知;不要试图强制统一。(参罗马书 14:1-23)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要向前发展,符合圣经的唯一方式是:允许世界教会的每一个分会决定什么最适合于当地教会。
第五,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在中国的情况是对总会官方企图阻止其他地方按立女性的讽刺。复临信徒在中国有着日益增长的教会,有众多女性圣职人员在服侍。她们有些人在神学院完成培训后,就会被按立。
如果按立女性是如此离谱,以至于需要对太平洋联合会和哥伦比亚联合会采取激烈行动,那么全球总会怎么能对中国的此种情况保持沉默呢?如果有人争辩说中国目前的特殊情况是适应国情的需要,这种说法显然不能令人满意。如果按立女性违背了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基本信仰和惯例,就应该呼召那里的信徒起来反对,坚定他们本应该坚持的立场,就像如果国家要求他们把崇拜日从安息日改到周日那样要坚持立场。
第六,圣安东尼奥大会处理女性按立问题的方式让人质疑投票的准确性。圣安东尼奥大会有两方面让我深感不安:一是未能强调中国女牧师的作用,二是未能向大会提交一份专门委员会的报告,而该委员会是为研究这一问题而专门成立的。该委员会的组成是国际性的,成员多次开会进行长时间讨论。该委员会成员们的差旅费一定已经花费了数十万美元。它得出了与 20 世纪 70 年代的委员会同样的结论——在这个问题上不可能达成共识,因为圣经和怀爱伦的著作都没有直接谈到这个问题。因此,教会需要接纳这两种立场。
为什么圣安东尼奥大会没有分享这个信息呢?从表面上看,似乎是试图压制支持按立女性的投票。
实际的投票过程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安装了一套电子系统,又是花费相当高,以确保投票的保密性。在开发人员测试时,该系统运行得很好;然而,后来出现了关于系统准确性的争论,之后这套安装好的系统就从未被使用过。
更令人不安的是,有人指控说,代表们是被迫投“不赞成”票的。我接到过一些反应报告,但我倾向于不相信。然而,在 2016 年年会召开前几个月撰写的一篇关于联合会的角色的论文中,受人尊敬的历史学家乔治·奈特指出:
据广泛反应,至少有两个洲的两个分会的代表们被明确告知如何就女性按立等问题进行投票,他们知道,如果秘密投票出了问题,他们可能会面临质询。(“联合会对上级机关的作用”,第 15 页)
鉴于这一背景,我不能接受以圣安东尼奥的投票结果来解决女性按立的问题。
最后,全球总会领导人想要接管太平洋联合会或哥伦比亚联合会的任何企图都一定会失败。当地的人们选出了他们的领袖;这些人批准了他们按立女性的计划。我不太熟悉挪威的教会和其他支持女性事工的联合会,但如果那里的人们不以同样的激情表示反对,我会感到惊讶。
全球总会的领导人提出“核选择”,他们到底在想什么?他们是否倾听了来自基层的声音,而不是只听那些支持这种极端行动的声音呢?
即使在某种谋划下“核选择”成功了,但还是想想失败吧。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分裂:教会的一部分人默许了全球总会的控制,另一部分人却拒绝服从。全球总会的财政将受到灾难性的影响;教会全球的整个财务结构将受到威胁。
是什么在驱使着我们的领导人?他们是否被一种冲动所驱使,要不惜一切代价洁净教会?他们是否痴迷于维护全球总会的权威?我不知道;我很困惑。
全球总会目前正努力使不顺从的联合会就范,这真是一个绝妙的讽刺。那就是:当初成立联合会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抑制全球总会过度行使权力!现在完全颠倒了。
在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最初四、五十年里,教会架构只有两个层级——地方区会和全球总会。随着复临运动发展并扩展到北美以外的地区,行政管理问题变得越来越尖锐。设在战溪的全球总会,只是由一小群人组成,对日益增长的教会整体工作进行微观管理。这意味着地方区会的领导人必须等待几个星期或几个月才能得到总部的决定。这是一个难以维继的安排。
与此同时,那些在战溪的“驾驶舱”里管理全体教会的人变得越来越专制;他们擅取权力。怀爱伦不赞成当时正在发生的情况。她在澳大利亚“流放”时,写了越来越多的批评信息,抗议全球总会行使“王权”。她可不是说话兜圈子的人:她呼吁把那些醉心于权力的人赶下台。
在这种背景下,联合会应运而生。第一个联合会是在澳大拉西亚地区成立的(澳大拉西亚是澳大利亚、新西兰及附近南太平洋诸岛的总称),丹尼尔斯(A. G. Daniells)担任会长,怀爱伦就住在那里。这个尝试遭到一些领导人的强烈反对,但很快就显示出它的优势,因为当地人可以毫不拖延地做出重要决定。
1900 年回到美国,怀爱伦呼吁教会进行重大的重组:在地方区会和全球总会之间建立一个新的中间环节“联合会”,从而打破总会的独裁。各级领袖们,特别是全球总会的领袖们,都要谦卑地指导教会,而不要试图行使霸道的权威。
经过多次会议,1901 年的全球总会代表大会实施了这些改革。怀爱伦很高兴。与会人员如此坚定地决心扭转王权路线,以至于全球总会的新任领导丹尼尔斯先生(A. G. Daniells)当时被任命为“主席”,而不是会长(这项举措只持续了两年,之后教会又转回到会长制。)今天的教会,全球总会方面和联合会方面的领导人就联合会的起源和目的达成了一致。但是,对于每一方的职责范围划分呢?特别是在意见有分歧的按立问题上的职责?对于这个问题,在历史解读和政策解读上有分歧。联合会领导人可以找到明确的政策声明,这些政策规定较低级别的教会(最初是地方区会,后来是联合会)
在按立问题上有决定权,包括谁能或不能被按立。全球总会对这些政策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按立问题是由全球总会来裁决,而不是联合会。
数位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学者,特别是加里·帕特森(Gary Patterson“: 全球总会有权限吗?”)和已故的格里·查德利(Gerry Chudleigh:“谁掌管教会?了解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合一、结构和权限”,2013 年),都认真撰写了研究论文,支持联合会的立场。全球总会强烈反对这些研究的推理和结论。然而最近,受人尊敬的历史学家乔治·奈特(George Knight)发表了自己对历史和政策的研究报告(“联合会对于上级机构的作用”)。他的结论是,资料表明帕特森和查德利所陈述的立场是正确的。
至少,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全球总会对其有权促使联合会就范的辩护并不像其所声称的那么有底气,而且实际上可能是值得怀疑的。
全球总会制定的计划引起了轩然大波。多个国家教会领袖和义工们对此表示深切关注和担忧,并敦促全球总会在试图处分不服从的联合会之前应谨慎地重新考虑。在挪威联合会,领袖们准备了一份经典的回应,值得各地的复临信徒认真虔诚地思考。我把它完整地抄录下来。
“全球总会秘书处最近发布的文件《关于教会治理和合一的研究》声称,它在寻求促进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合一。该文件存在一些缺点,并可能推波助澜,使教会因女性在事工中是否享有平等权这一问题而分裂。强迫联合会遵守全球总会工作政策的企图,可能会引发一系列无法控制和不可预测的事件。
“秘书处的文件冗长,其主要缺点是过度简化审议中的问题: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对女性按立问题的处理办法。该文件的论点所依据的基本假设是:只有使离经叛道的联合会与全球总会的工作政策相一致,才能实现合一。
“不难理解,全球总会秘书处撰写这个文件只是基于政策遵守方面的考虑,因为其职责就是确保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实体机构遵循全球总会的工作政策,但是,它仅从操作层面进行考虑,而不是从道德和属灵层面进行考虑,这是一种危险的过度简化。”
“那些按立女牧师的联合会、或者索性男女都不再按立的联合会,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确信,圣经告诉他们要平等地对待男人和女人。他们的决定不是建立在政策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属灵和道德义务的基础上。
“该文件没有合理地考虑到神学上理解,而正是这种神学理解激发了联合会采取与工作政策规定不同的行动。没有这种理解,意味着该文件实际上不会为加强合一提供依据,而是相反。
“圣职神学研究委员会(TOSC)的工作结束时,在女性按立问题上,提交了基于圣经资料的两种相反的理解。当一份全球性的教会圣职研究报告得出结论,认为这两种观点都合理的时候,现在要搬出工作政策去否认这种多样性是徒劳的。
“该文件的第三部分讨论了‘多样性、联合会和权限’,并指出:‘在圣经中,多样性是一种积极的特质,而不是消极的’(第 10 页)。怀爱伦的著作中也是这样写的。该文件接着提出该如何划定多样性的界限。秘书处提出的原则是,划定多样性的界限,应该是‘集体的决定、合作的决定,而不是单方面的决定’。(第 12 页)
“这份文件提到早期教会的耶路撒冷会议(《使徒行传》第 15 章),说‘会议的过程与由此产生的神学决议几乎一样重要。’(第 13 页)。但是,该文件忽略了一个事实,即耶路撒冷会议的决议之所以成功,存在两个主要因素。一个因素是,圣灵是如何引导他们站到以前认为不可想象的立场,并在外邦人中进行强有力的工作。在会上,彼得讲述了他是如何被邀请去拜访哥尼流的,保罗和巴拿巴也讲述了他们在外邦人中做工的见证。第二个主要因素是,使徒们勇敢的领导力,引导教会对圣经有一个全新的理解,为教会里的不同实践活动留出空间。
“在旧约中,上帝规定了一种敬拜的方式,犹太人按他们对圣经的字面理解得出结论。‘上帝决不至再认可其中任何条款的更改。’(《使徒行述》第十九章,犹太人与外邦人,第 5 段)。尽管如此,教会领导还是帮助成员们开阔了视野。怀爱伦说,‘教会的存在’正是有赖于对这一问题所做的决定(《使徒行述》第十九章,犹太人与外邦人,第 14 段)。
“2015 年在圣安东尼奥的全球总会代表大会上,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决定否定曾指导耶路撒冷会议、并使会议取得成功的原则。圣灵通过女牧师在中国开展的工作没有被提及。代表们表决反对按立实践中的多样性做法。
“在此之前,在圣职神学研究委员会(TOSC)开展工作期间,全球总会的领导层在如何处理多样性方面,采取的策略是保持明显的沉默。全球总会的表现与耶路撒冷会议上的使徒们非常不同,在一个有重大分歧的问题上,没有为教会起到任何领导作用。我们认为,全球总会领导层必须对未能形成一个有利于多种不同实践在教会内部和谐共存的决定而承担责任。因为圣安东尼奥的‘反对票’,我们现在的处境比我们在圣安东尼奥会议之前要困难得多。
“女牧师的按立问题无疑是近几十年来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所面临的最具分歧和最困难的问题。当面临具有分歧性的问题时,教会需要称职的领导层。然而,全球总会会长没有尝试为分会和联合会创造空间,允许按立女性。圣职神学研究委员会(TOSC)并没有将所提交的任何观点判定为不合法。因此,全球总会的领导层有义务搁置会引起不和的个人观念,并寻求合一的解决方案。
“全球总会被一再敦促向出席圣安东尼奥会议的代表们给出建议。最为显著的是,全球总会执行委员会的许多成员曾在 2014 年年会上恳求领导层对代表们给予指导。领导层拒绝了。未能在女性圣职按立的问题上为不同的观点创造空间,是一个严重的错误。
“魏泰德长老表明了他个人对按立女性持反对态度,但他从未试图呼吁采取一种兼顾双方的解决方案来缓和局势。倘若在圣安东尼奥大会召开之前,合一被列为是全球总会领导层议事日程上的重中之重,他们却没有利用这最明显的机会来创造合一。
“全球总会秘书处发表的研究文件中,没有一个字提到总会领导层有义务为不同的做法创造空间,以维护合一。这是该文件的一个主要缺点。
“约书亚记第 22 章讲述了一个故事,表明对话在改变政策中的价值。在以色列征服迦南地之后,约书亚记第 22章描述了一些支派是如何听说占有约旦河另一边土地的两个半支派筑起了一座祭坛。以色列人聚集在一起要对这两个半支派发动战争。他们不能容忍有人违背政策。
“然而,在代表们与两个半支派的领导人交谈后,局势得到了缓和。战争得以避免。未经授权而筑的祭坛被接受了。
“怀爱伦对这个问题的评论是:‘很小的误会往往足以造成极严重的困难,就是在那些动机最高尚的人中也是如此。而且因没有礼貌和忍耐,往往引起严重甚至致命的后果。’(《先祖与先知》第四十八章,分迦南地为业,第 36 段)。
“她继续吸取对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在当前的危机中最重要和最相关的教训:‘许多人对别人给他们很轻的责怪也非常敏感,可是他们对待那些自己认为是犯错之人的责备往往却更过于严厉。从来没有人能因受谴责和非难而矫正错行,许多人反而因此更远离了正路,并到了硬着心肠不肯折服的地步。惟有仁爱的精神和谦恭忍耐的态度,才能拯救犯错误的人,并且遮盖许多的罪。流便人和他们的同伴所表现的智慧,是值得我们效法的……凡为基督的灵所激励的人,必具有那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的爱’ (《先祖与先知》第四十八章 分迦南地为业,第 37-39 段)。
“这是为确保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维持合一所需要的态度。只有具有圣灵果子之品质的行动才能在上帝的子民中间带来真正的合一。‘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这样的事,没有律法禁止。’(加拉太书 5:22-23)
“大家都知道,全球总会正在起草一份文件,概述如何处罚不遵守政策的联合会。来自全球总会的信息表明,教会的领导层希望利用相当大的压力使联合会与工作政策保持一致。
根据我们的经验,全球总会提交给执行委员会的文件,很少附有对可能产生的各种结果的评估。因此,很有必要思考:教会领导层未能考虑对该文件中的主张可能做出的反应,这意味着什么?
“我们前面已经提到,‘关于教会治理与合一的研究’这份文件过于简化了问题。认为执行委员会的一个行动就会迫使联合会步调一致的任何想法,都是过于乐观。这种想法的主要问题是,全球总会在呼吁遵从政策,但对于被涉及的联合会来说,这是一个关乎圣经和道德使命的问题。”
“如此对决下去,全球总会注定会失败。我们是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使徒行传 5:29 的经文,我们铭记于心:‘顺从上帝,不顺从人,是应当的。’
1.“联合会接受敦促,转回到遵循全球总会的工作政策。这可能是全球总会一直以来的意图。但是,这是一个不太可能的结果,一些联合会从圣经和道德层面考虑、并在某些情形下从法律义务的层面考虑,他们必须平等地对待男人和女人。
2. “全球总会试图撤换不服从工作政策的联合会领导层。任何这类行动肯定会遭到强烈反对,从而不可能达到其目的,因为这些联合会的行动反映了这些联合会教友们的信念。
3. “全球总会将会因为它对这一形势的处理方式而在广大教友中进一步丧失其信誉。
4. “教会将会分裂。受到影响的联合会可能断绝与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关系。当许多其他联合会离开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时,可能会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为了试图胁迫联合会,一系列无法控制和不可预见的事件将会发生。
“通过投票采取严厉措施,制裁那些不全面遵守全球总会工作政策的联合会,由此而导致分裂教会的可能性,可以说远比取得所预期的合一结果的可能性还要高。每一个参与者对此都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特别是全球总会执行委员会的成员。
“全球总会秘书处发表的‘关于教会治理与合一的研究’这份文件给人留下的印象是,联合会的服从是解决目前问题的唯一办法。“然而,在任何情况下,总是有多种选择。有洞察力的领导人在面对一个既不违背任何一条“基本信仰”、也不违背任何明确的圣经原则的问题时,总是要设法提出各种备选方案。对于面临危机的执行委员会来说,认为只有一个可供选择的方案是非常危险的。
1.“维持现状。继续与各方进行真正的对话,以便找到可行的解决办法。
2. “按照使徒行传第 15 章的原则,建设性地寻求可行的解决方案,敞开思路,接受多样性。全球总会执行委员会在其权限范围内可以投票表决修改总会的工作政策,这将确保在多样性中保持合一。
3. “创制一种新的具有性别包容性的证书。制定新政策是全球总会执行委员会的特权。
4. “不再继续以目前的形式按立。制定一种简单的献身祷告模式,当有人在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开始从事事工时,就采用这种简单的献身祷告方式作为标准。
5. “搁置秘书处文件的建议,并进一步研究以找到可行的方法。
“在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历史上,我们从未如此接近教会的大分裂。愿领袖们和执行委员会的成员们牢记约书亚记第 22 章和使徒行传第 15 章的教训,并做出明智的决定,求同存异,以真正促进我们教会的合一。”
对于罗马天主教会来说,合一是自上而下的要求。这是一种强加的合一,更像是统一。
在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历史上,合一是自下而上的。我们教会的中心不是在美国马里兰州的银泉(SilverSpring),而是在世界各地的每一个地方教会。
我们的合一不是来自人的政策,而是来自圣灵。耶稣说:“我在他们里面,祢在我里面,使他们完完全全的合而为一,叫世人知道祢差了我来,也知道祢爱他们如同爱我一样,”(约翰福音 17:23)。使徒保罗告诫道:“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以弗所书4:3)。在这里,我们的会众在当地教会聚会,颂赞、祈祷、敬拜、学习圣经,并充满活力地去告诉其他人有关耶稣的事——这里就是合一产生的地方。这个合一(自下而上,从地方教会)流向地方区会、联合会、全球总会。
乔治·奈特在他最近的研究中说:“本会面临的真正问题是,我们到底有多想成为天主教?”他用以下这句话作为其尖锐论文的结束语:“在 115 年之后,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仍然面临着罗马教廷式的王权诱惑和自上而下的权威。”
2013 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东南部的地方区会在其正式的选区会议上以压倒性的优势选出一位新会长。在新领导层的领导下,区会得到了发展,并且财力殷实。然而,当这位会长出席全球总会的年会时,却没有拿到正式的胸牌,也没有像其他区会会长那样享有发言权和投票权。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官方年鉴列出了世界各地所有其他地方区会会长的名字,但对于东南加州区会的会长名字,却是留着空白。
这个名字是桑德拉·罗伯茨博士,由其所在的地方区会的会众选举为会长,是一位女性。全球总会拒绝承认她——就好像她不存在一样。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