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月

二月一日 建造方舟(创6:5-22)

  上帝就对挪亚说:凡有血气的人,他的尽头已经来到我面前;因为地上满了他们的强暴,我要把他们和地一并毁灭。你要……造一只方舟。创6:13-14

  关于方舟准确的尺寸以及建造的详细计划,上帝都给挪亚一个明白的启示。人的智慧决不能策划一个那么坚固耐久的建筑物。设计者乃是上帝,挪亚乃是建筑师。方舟下部的建筑和平常的船一样,可以浮在水面上,但是在其它方面则像一座房子。……建筑方舟的材料是一种柏树,叫做歌斐木,这种木料虽经几百年也不会腐烂。建筑这么巨大的船只,需要长久的时间和繁重的工作。(《先祖与先知》第65,66面)

  当代活在世上的人身材高大,具有不可思议的体力,那时的树木也较比现在高大的多,而且就美观与完美的匀称而言,也远胜今代世人所能看到的。这些树木纹细致,品质坚固──在这方面很像石头一样。要为这种建筑预备材料,即使那世代的人体力强健,也较比这退化世代之人以较弱的体力准备地上生长的树木,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劳作呢。(《灵恩》卷三原文第61面)

  每一块木料要紧密地契合,每一道缝隙儿都要抹上松香。凡人所使工程完善的事都作到了;尽管如此,仍只有上帝才能藉祂神奇的能力,在那汹涌澎湃的巨浪中保全这建筑物。(《救赎的故事》原文第64面)

  玛土撒拉和他的子孙,活在建筑方舟的时日。他们,以及一些别的人,领受了挪亚的教导,也协助过他建筑方舟。(《灵恩》卷三原文第59,60面)

  当挪亚向世人传警告的信息时,他实际的行动便证实了他的真诚。他的信心就是这样成全并显明了。他给世人留下一个相信上帝之话的榜样。他将一切所有的都投在建造方舟上。……他敲在方舟上的每一锤,都是对众人作的一个见证。(《先祖与先知》第66面)

二月二日 在里面得保安全(创7:)

  耶和华对挪亚说:你和你的全家都要进入方舟,因为在这世代中,我见你在我面前是义人。创7:1

  挪亚忠心地照着上帝所给他的教训而行。方舟的各部分都已造成,正如上帝所指示的一样;为人和走兽所预备的粮食也都已经储藏好了。于是上帝的仆人向世人发出最后的严肃劝告。他带着言语所不能形容的渴望,恳劝他们及早来投奔避难所。但他们仍然拒绝他的话,并扬声讥诮他。忽然,嘲笑的人群变得鸦雀无声了。他们看见各种的走兽──最凶猛的和最驯良的,都从山林中走出,静静地向方舟而来。百鸟从各方飞集,都依着次序飞入方舟,数目之多几至遮天蔽日。飞翔之声好像狂风过境一般。禽兽都服从上帝的命令,而人类竟悖逆不听。(《先祖与先知》第69面)

  他们既看见走兽自森林中来到方舟的门口,又看见挪亚收容它们,但他们原已长久抗拒并否认上帝所传给他们的信息,以致……他们的良心再也无从受到感应了。(《怀氏书简》1896年第108号原文)

  慈悲的呼声,不再向犯罪的人们发出了。天空的飞鸟和野地的走兽已经到了避难之所。挪亚和他的全家已经进入方舟;“耶和华就把他关在方舟里头。”……方舟的大门从舟内是不能关闭的,这时有人眼看不见的手,慢慢地把它关了起来。挪亚已被关在方舟里面,而那些拒绝上帝恩典的人却被关在舟外了。方舟门上有上天的印封着;上帝已经将门关上,也只有上帝能把它打开。照样,将来基督停止为罪人代求的时候,在祂驾着天云降临之前,恩典的门也要关闭。那时上帝的恩典不再抑制恶人,撒但必要完全控制凡拒绝上帝恩典的人。他们要企图杀害上帝的子民;但挪亚怎样被关在方舟里面,上帝的能力必怎样保护义人。(《先祖与先知》第70面)

二月三日 过了七天(创7:)

  过了那七天,洪水泛滥在地上。创7:10

  挪亚和他的家属进入方舟之后,过了七天,自然界并没有显出什么暴风雨即将来临的迹象。在这一段时期之内,他们的信心受到考验,而方舟外面的人则得意扬扬。这表面上的延搁,使他们确认挪亚的信息是一种无稽之谈,他们以为洪水是决不会来到的。他们虽然已经眼见这些严肃的景象,……他们仍然继续从事他们的娱乐和欢宴,甚至于讥诮这些上帝权能明白的显示。他们群集在方舟外面,肆无忌惮地嘲笑里面的人,这种嘲笑是他们以前所决不敢作的。(《先祖与先知》第70面)

  七天终了,云便开始集结。这是一种新的景象;因为众人从未见过云。……过了不久,雨也开始下降了。群众仍然想这也并不是什么非常可惊的事。……一段时间,大地吸干了所降下的雨水;可是不久水便开始涨起,一天一天地越涨越高。每日早晨众人发现雨仍在下降,就以绝望之心彼此面面相觑,而每日晚间则仍重复说着:“还是在下雨啊!”(《时兆》1901年4月10日号原文)

  众人初次看见自己亲手所建的工程尽被毁灭。他们壮丽的建筑,以及安置偶像的华美园林,都被天上的电光所毁坏了;瓦砾乱飞,遍地皆是。……人兽惊惶之状,远非言语所能形容。轻视上帝权威之人的哀声,竟高过暴风的长啸。……在那可怕的时辰,他们看出自己的灭亡,是由于自己违犯上帝的律法。然而他们承认自己的罪,乃是因为惧怕刑罚,并没有真正的觉悟,痛悔,也没有憎恶罪恶。即使当时上帝撤销了祂的判决,他们仍必转去公然背叛天庭。照样,将来当上帝的刑罚降在地上,地球未被火焚烧之前,那些怙恶不悛的人也必知道自己罪恶的真相,──就是轻视上帝神圣的律法。但是他们也不会比洪水以前的罪人,显出更真诚的悔改。(《先祖与先知》第71,72面)

二月四日 挪亚的日子如何(创6:5-13)

  挪亚的日子怎样,人子的日子也要怎样。那时候的人又吃又喝,又娶又嫁,到挪亚进方舟的那日,洪水就来,把他们全都灭了。路17:26,27

  上帝并没有因吃喝而定洪水以前之人的罪;祂曾丰丰富富地赐给他们地里的出产,来供给他们肉体的需要。他们的罪是在领受这些恩赐时没有感激赐恩的主,并毫无抑制地放纵食欲来败坏自己。嫁娶也是合法的;因为婚姻原是上帝所定的,是祂最先所设立的两个制度之一。关于这个制度,祂曾赐给人类特别的指示,使之成为神圣、美满;可是他们忘记了这些指示,败坏了婚姻的制度,而用来放纵情欲。

  现今也有这同样的情形存在。那本来合法的事却被人行得过分了。人们都在放纵食欲,漫无限制。……许多人不觉得自己有克制声色之欲的本分,所以就成了情欲的奴隶。他们活着是为满足声色之欲,单求此世和今生的享受。……圣经描写洪水以前时代的情形,正是近代社会所即将形成的局面。……

  洪水以前的人,在他们的宽容限期行将结束时,竟沉溺于种种有刺激性的娱乐和宴会之中。那些具有势力和影响力的人,一心一意地使众人的心专注意于狂欢和享乐上,免得有人受那最后严肃警告的感动。(《先祖与先知》第73,74面)

  在洪水之前,上帝差遣挪亚警告世人,领人悔改,以便躲避那将要临到的毁灭。在基督第二次显现的日子临近的时候,上帝也差遣祂 的仆人警告世人,叫他们预备应付那将要来的大事。许多人一直是在违犯上帝的律法,所以祂现在凭着慈悲召呼他们顺从祂神圣的命令。凡愿意向上帝悔改,并信靠基督而离弃罪恶的人,都可以得蒙饶恕。(《先祖与先知》第74面)

二月五日 上帝降临察看(创11:1-9)

  他们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创11:4

  洪水之后的一段时期中,挪亚和他的儿孙们仍旧住在方舟所停留的群山之间。后来他们人数增加,不久就因背道而引起了分裂。那些要忘记创造主,并要摆脱祂律法约束的人,觉得他们敬畏上帝之同伴的教训和榜样,乃是一种经常的烦扰;所以过不久,就决定离开敬拜上帝的人。因此,他们就迁到伯拉大河两岸的示拿平原去。……他们决意在这里造一座城,城内造一座极高的塔,使它成为世界的奇观。……

  示拿平原上的居民不相信上帝所立祂不再用洪水淹没世界的约。他们中间有许多人不承认有上帝,而把洪水归诸自然的原因。虽则其它的人相信有上帝,并且相信那曾经毁灭洪水以前的世界的就是祂;但是他们心中就像该隐一样,起了背叛上帝之念。他们造塔的一个目的,就是一旦再遭到洪水时,他们的安全就有了保障。他们把这座塔建筑得比洪水所曾达到的水位还要高出许多,他们认为这样就可以避免一切可能的危险。他们也希望藉此能升入云端里去,探出洪水的原因。……

  现今也有不少造塔的人。不信上帝的人根据科学的假定建立他们的学说,并拒绝上帝所启示的圣言。……在公认的基督教界中,有许多人离弃了圣经明白的教训,而根据世人的臆测和虚空的妄言建立了一种信条;并以他们所建造的高塔为通天的道路。……

  上帝审判的时候近了。至高者必要降临,察看世人所建造的是什么。祂至高的权能必要显现;骄傲的狂妄必要止息。(《先祖与先知》第92-97面)

二月六日 混乱与分散(创11:19)

  于是耶和华使他们从那里分散在全地上;他们就停工不造那城了。创11:8

  示拿平原居民建立他们的国家乃为满足自大自尊的心念,而不是为荣耀上帝。他们如果成功,就必有强大的势力掌权,排斥公义,并创设一种新的宗教,世界就必遭遇到败坏。……然而上帝总不肯让世界中没有为祂作见证的人。正当此时,有些人在上帝的面前自卑向祂呼求。他们恳求说:“上帝啊,求你在你的圣工和世人的计划和方法之间加以干预。”(《教会证言》卷八原文第213,214面)

  在这塔造成一部分之后,其中有些地方就辟作建塔者的住处;还有一些房间,则陈设齐备,装饰美丽,用来供奉偶像。……

  忽然,他们进行得那么顺利的工程停止了。上帝差遣天使下来,使这些造塔之人的目的归于幻灭。那塔已经建得很高,塔上的工人无法与地面上的人直接通话;所以每一层都派有传话的人,将上层之人所需要的材料,或其它关于工作的指示,一一传达下来。可是,正当他们这样彼此指示传达的时候,他们的言语变乱了,以致下面所送上的材料,不是上面所需要的,而下面所行的,正与上面所指示的相反。于是混乱与惊慌随之而来,一切的工作都停顿了。……

  在此以前,人人都说同样的言语;这时,他们却根据不同的口音结成许多团体,各自西东。“耶和华使他们从那里分散在全地上。”这次的分散,就是使人住满全地的方法;这样看来,人所用来拦阻上帝的方法,反而成全了上帝的旨意。(《先祖与先知》第93,94面)

  主在我们这个时代,也希望祂的子民要分散全地之上。他们不可都聚居在同一地方。耶稣说:“你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可16:15)(《教会证言》卷八原文第215面)

二月七日 毫无疑问的遵命(创12:1-9)

  亚伯拉罕因着信,蒙召的时候,就遵命出去,往将来要得为业的地方去;出去的时候,还不知往那里去。来11:8

  亚伯拉罕生长在迷信和邪教的环境之中;甚至连他那曾保守认识耶和华之知识的父家,也受了四围败坏的影响,离弃了耶和华去“事奉别神。”……

  上帝给亚伯拉罕的信息是:“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上帝为要使亚伯拉罕适于作祂的大工,作上帝圣言的保持者,因此他必须离开他早年的生活环境。……亚伯拉罕不疑的顺从,乃是全部圣经中所仅有的最引人注目的有关信心事迹之一。……

  这个临到亚伯拉罕的试验实在是很重,而要他付上的牺牲也是相当的大。本地,本族,和父家,对他原有一种牢不可破的关系;可是他顺从了上帝的呼召,他一点也没有迟疑。关于应许之地,他也没有发什么问题,──例如:地土是否肥美,气候是否适于健康;是否有合宜的环境,是否有发财的机会等等。他认为上帝既已吩咐,祂的仆人理当顺从;地上最幸福的地方就是上帝要他去的地方。

  今日许多人也要像亚伯拉罕一样受到试验。……上帝或许要他们放弃一个有得财富和尊荣之希望的事业,辞别意气相投的益友,并离开本族,到那显然只有克己,困难,和牺牲的路上去。上帝有一种工作要他们去作。……

  有谁准备答应上帝的呼召,而放弃原来的计划和亲密的朋友呢?有谁愿意接受新的责任,进入未曾传过福音的地区……呢?凡愿意这样作的人,就是有了亚伯拉罕的信心,也必与他同享“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而“现在的苦楚,若比起将来要显于我们的荣耀,就不足介意了。”(林后4:17;罗8:18)(《先祖与先知》第98-100面)

二月八日 总有原由(创12:9,10)

  叫你们的信心既被试验,就比那被火试验仍然能坏的金子更显宝贵;可以在耶稣基督显现的时候,得着称赞、荣耀、尊贵。彼前1:7

  嗣后亚伯拉罕继续迁往南方去;他的信心又受了试验。有一个时期天不降雨,山谷里的溪水也都干涸了,平原上的草木也枯槁了。羊群无草可食,全家都遭到饥饿的威胁。这时,先祖是否要怀疑上帝的领导呢?是否要怀念迦勒底富饶的平原呢?当种种困难接连着临到亚伯拉罕身上时,众人都极想知道他将要怎样行。只要他的信仰没有动摇,他们就觉得前途是仍有希望的。……

  亚伯拉罕并不能辨明上帝领导他的方法;也没有达到他的期望,但是他仍坚持上帝的应许:“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要叫别人得福。”他恳切祷告,要设法保全他全家和牲畜的性命,但他决不容环境来动摇他对上帝圣言的信心。为着逃避饥荒起见,他便下到埃及去。他并没有放弃迦南地,也没有在穷途末路之时,回到他所出来的那不缺粮食的迦勒底地去;只是到离应许之地最近的所在暂时避荒,打算不久仍旧要回到上帝所安置他的地方来。

  上帝曾照着祂的旨意,使这个试炼临到亚伯拉罕身上,为要给他顺服,忍耐,和信心的教训。……

  上帝时常让试炼临到祂的子民,使他们可以藉着他们的坚忍和顺从,来丰富自己的灵性生活,并使他们的榜样可以鼓励别人。“耶和华说:我知道我向你们所怀的意念,是赐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灾祸的意念。”(耶29:11)

  在那考验我们信心最厉害的试炼中,表面上看来,似乎显著上帝已经丢弃了我们,但这正足以使我们与基督更加亲近,并将一切的重担卸在祂脚前,换得到祂所赐的平安。(《先祖与先知》第102,103面)

二月九日 上帝保护属祂的人(创12:10-20)

  祂不容什么人欺负他们,为他们的缘故责备君王,说:不可难为我受膏的人,也不可恶待我的先知。诗105:14,15

  上帝要藉着严格的试炼训练祂的仆人。祂看见有些人具有才能,可以用来推进祂的圣工,祂就要叫这些人遭受试炼。由于祂的安排,使这些人临到某一种境地,以便考验他们的品格,并暴露他们自己所不知道的缺点和软弱。祂又给他们机会来改正这些缺点,使他们配为祂服务。祂使他们看出自己的软弱,又教训他们倚靠祂;因为祂是他们惟一的帮助和保障。这样,祂的目的就达到了。他们已经受了教育,造就,和锻炼,预备好了去完成上帝赐给他们能力要他们去作的伟大工作。……

  当亚伯拉罕居留在埃及的期间,他显明自己还没有脱去人性的软弱和缺欠。事实上,他既隐瞒撒拉是他的妻子,就显出了他不信靠上帝的照顾,并缺少他素常所有的伟大信心和勇敢。……他认为称撒拉为他的妹子并不算犯说谎的罪;因为她原是他同父异母的妹妹。但是隐瞒他们中间真正的关系,就是欺骗。人偏离了严格的诚实是绝不能得上帝悦纳的。由于亚伯拉罕缺少信心,撒拉就陷于极大的危险之中。埃及王听说她美貌,就命人把她带进王宫,打算娶她为妻。但是耶和华凭着祂的大怜悯降灾与法老的全家,藉此保护了撒拉。……

  上帝给法老的警告,在亚伯拉罕日后与异族人来往中保护了他;因为这一次的事是无法保守秘密的,这就可以使人看出,亚伯拉罕所敬拜的上帝必要保护祂的仆人,而且任何危害他的事必要遭受报应。亏待天上之王的儿女,乃是一件危险的事。(《先祖与先知》第103-105面)

二月十日 维持和平(创13:1-13)

  你我不可相争,你的牧人和我的牧人也不可相争,因为我们是骨肉。遍地不都在你眼前吗?请你离开我,你向左,我就向右;你向右,我就向左。创13:8,9

  亚伯拉罕回到迦南之后,“金,银,牲畜极多。”罗得仍与他同在一起,他们又来到伯特利,在从前所筑的祭坛旁支搭帐棚。不久,他们就发觉随着财物的增多,而困难也增多了。过去在患难和试炼之中,他们曾和睦同居,但如今在昌盛繁荣之中,他们倒有了发生纷争的危险。那地的牧场容不下他们两家的牛群和羊群。……很明显地,他们必须分开了。亚伯拉罕比罗得年长,在辈分,财富,和地位上,都比他高;然而他却首选提出保持和睦的计划。虽然上帝亲自将全地都赐给他,他却谦逊的让出了这个权利。……

  亚伯拉罕所有高贵无私的精神,在此就显明了。多少人在这同样的情势之下,必要不顾一切地维护他们个人的权益啊!多少家庭因而离散!多少教会因而分裂,以致福音的工作成了笑柄,在恶人之中受了羞辱啊!亚伯拉罕说:”你我不可相争,”“因为我们是骨肉,”不但有亲属的关系,也同是敬拜真神的人。上帝全世界的儿女都属于一个大家庭,应当具有这同样仁爱和睦的精神。我们救主的教训乃是:“爱弟兄,要彼此亲热;恭敬人,要彼此推让。”(罗12:10)我们若能养成始终如一的礼貌,乐意善待他人,正如我们希望别人对待我们一样,那么,人一生的痛苦大半就可以免除了。自高自大乃是撒但的精神;但是人心里若存有基督的爱,就必“不求自己的益处。”(林前13:5)这样的人必要留心听上帝的劝戒说:“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腓2:4)(《先祖与先知》第106,107面)

二月十一日 移往所多玛(创13:1-13)

  亚伯兰住在迦南地,罗得住在平原的城邑,渐渐挪移帐棚,直到所多玛。所多玛人在耶和华面前罪大恶极。创13:12,13

  在帕勒斯厅,约但河的流域乃是最肥美之区。……那里有富足壮丽的城邑,有繁华的市场吸引人去买卖逐利。罗得为世俗的利益所迷惑,竟忽略在那里必要遭遇道德和属灵的祸害。……“于是罗得选择约但河的全平原,……渐渐挪移帐棚,直到所多玛。”他竟没有预先看出这自私的选择所有的可怕结果!(《先祖与先知》第107面)

  罗得选择所多玛作为他的住处,乃因他看明该处从世俗的眼光看来有利可图。可是他安家立业,拥有属世财富之后,他却承认自己犯了错误,没有事前顾虑到他安家之处的社会道德状况如何。

  所多玛居民乃是败德之人;他每天听到的是恶劣下流的话语,他那公义的心灵,因自己无力防止的强暴与罪行而感觉烦恼。他的儿女逐渐与这班恶人同化,因与他们交往已使自身的品德败坏了。他想念到这一切的事,便认为所获得属世财富的价值似乎微不足道,实在不值他所付上的代价。他的亲族关系甚为广大,因他的儿女已与所多玛的居民通婚。主的忿怒终于向该城罪恶的居民发作,于是有上帝的天使来到所多玛城要带领罗得出来,免得他在该城倾覆的时候一同灭亡。(《教会证言》卷四原文第110面)

  罗得若不是早年领受了亚伯拉罕忠心的教训,则他妻子的影响以及邪恶城市的熏染,必会使他背弃上帝。罗得的婚姻以及他拣选在所多玛居住,乃是遗留给后代一连串祸患的根苗。(《先祖与先知》第151面)

  撒但定意要吸引男女进居城市,而且为要达成他的目的,他就发明各式各样新奇的事物和娱乐,种种使人兴奋的刺激。况且今日地上的城市,也渐渐变成洪水之前的城市一样了。(《信息选粹》第二辑原文第355面)

二月十二日 上帝能以赐福的家

  我眷顾他,为要叫他吩咐他的众子和他的眷属,遵守我的道,秉公行义,使我所应许亚伯拉罕的话都成就了。创18:19

  在上帝看来,一个人在自己的家中如何,他的为人也就如何。上帝的朋友亚伯拉罕一生显著的特点,乃是严格注重主的圣言。他培养了家庭宗教。敬畏上帝的气氛弥漫了他整个家庭。他是自己家中的祭司。他视自己的家为神圣的委托。他家中有一千多的人丁,他指导他们,全体父母连儿女,都要尊崇那位神圣的主宰。他既不容许父母压迫儿女的作风,也不容许儿女不孝顺父母的行为。他凭着仁爱与公平兼施的感化力,本乎敬畏上帝的心念管理他的全家,主也证实了他的忠心。(《怀氏书简》1902年第144号原文)

  他“要……吩咐……他的眷属。”绝不会有什么有罪的疏忽,而不禁制他儿女作恶的习性,也绝不会有什么懦弱、不智、溺爱的偏待,更不放弃他的责任感,而屈从出自错爱的要求。亚伯拉罕不仅要给予适当的指导,他更要维护公平正义之法律的权威。

  在我们这个时代中,效法这种榜样的人何其少。过多的父母存有盲目自私的感情主义,这表现于放任那判断力未成熟,感情未经锻炼的儿女,任其受他们自己意志的管辖。这对于青年是最残酷的虐待,对于世界则是最严重的过失。父母的溺爱造成家庭与社会的混乱。这也加强了青年随从倾向的欲望,而不顺服神圣的要求。(《怀氏书稿》1904年第22号原文)

  父母与儿女都同样的属于上帝,应受祂的管辖。亚伯拉罕本着爱心与权威的兼施,管理了他的家。上帝的圣言已经给予我们指导的律例。我们若想要遵行主的道,这些律例乃是我们所不能偏离的标准。务要尊上帝的旨意为至上。我们所当发的问题并不是:别人所行的如何?我的亲戚将有何感想?或是,我若如此行,他们将怎样论断我呢?所当问的乃是:上帝怎样说呢?父母或儿女若非遵行主的道路,就别无真正兴盛之途。(《教会证言》卷五原文第548面)

二月十三日 接待客旅(创18:1-8)

  不可忘记用爱心接待客旅;因为曾有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觉就接待了天使。来13:2

  上帝赐予亚伯拉罕极大的尊荣。天上的使者好像朋友一样,来与他同行共语。当上帝将要降灾与所多玛的时候,祂也没有瞒着亚伯拉罕,于是亚伯拉罕就在上帝面前为罪人代求。他迎接天使的事,也是一个款待旅客的好榜样。(《先祖与先知》第113面)

  在创世记的记载中,我们看到这位先祖在夏日的正午,坐在幔利橡树荫影下他帐棚门口那里。有三位旅客从附近经过。他们并没有求款待,也没有求任何好处;但是亚伯拉罕却不容他们未得补充提神而仍然前行。他是一位年纪老迈,拥有尊荣财富,极受敬重,而习惯命令他人的人;然而他一见这几位客旅,“就从帐棚门口跑去迎接他们,俯伏在地。”他向他们的首领说:“我主,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不要离开仆人往前去。”(创18:2,3)他亲手把水拿来,使他们好洗掉脚上旅行的尘土。他也亲自为他们选择食物;当他们在清凉的荫下歇息时,他的妻子撒拉已为他们备妥了食物,亚伯拉罕自己则恭恭敬敬地侍立在一旁,伺候他们享受他的款待。他这样恩待他们,只是当他们为徒步旅行的过路客人,可能再也不会从他那里经过。然而,款待一毕,他的这些客人真面目就显露出来了。他不仅伺候了天使,更服侍了他们伟大显赫的首领,他的创造主,救赎主,和君王。于是上天的计划就为他显明,他也被称为“上帝的朋友。”……

  那赐予亚伯拉罕和罗得的特权,并不是拒绝给予我们的。我们也许曾藉着款待上帝的儿女,将祂的天使迎接到我们的家里来。就连我们这个世代,天使也可以人的形体进入世人的家,接受他们的款待。同时那生活在上帝圣颜荣光中的基督徒,常有看不见的天使陪伴着他们,而且这些圣者在离开我们的家时常留下福惠与我们。(《教会证言》卷六第341,342面)

二月十四日 所多玛恶运来临(创18:16-33)

  亚伯拉罕近前来,说:无论善恶,你都要剿灭么?……将义人与恶人同杀,……这断不是你所行的;审判全地的主,岂不行公义么?创18:23,25

  亚伯拉罕既然尊重上帝,所以耶和华也看重他,使他得以参加祂的计议;并将祂的旨意启示给他。耶和华说:“我所要作的事,岂可瞒着亚伯拉罕呢?”……

  于是这个有信心的人,就为所多玛的居民代求。前一次他曾用刀剑拯救了他们;现在他企图用祷告拯救他们。……亚伯拉罕极其恭敬谦卑地向主恳求。……他自己既是罪人,就为罪人代求。这种精神是凡亲近上帝的人所应有的。可是,亚伯拉罕却表现了儿女向所敬爱的父亲求告一般的信心。他挨近上帝的使者,热切的提出他的请求。

  罗得虽然住在所多玛,却与城中居民的罪孽无分。亚伯拉罕认为在那人烟稠密的城中必有其它敬拜真神的人。……亚伯拉罕不仅求一次,乃是求了多次。他因主每次都允准他的祈求,就越发胆壮,不断地恳求,直到上帝应许他说,若在那里能找到十个义人,也不毁灭那城。

  亚伯拉罕的祈祷,是出于一颗怜爱将亡之生灵的赤心。他虽然憎恶那败坏之城的罪恶,但他仍希望罪人可以得救。他对所多玛所显出的深切关怀,乃是我们向不悔改之人所应有的忧念。我们应当恨恶罪恶,但应当怜爱罪人。

  在我们周围尽是走向沦亡的人,正像所多玛所遭遇的沦亡一样无望,一样可怕。每天总有一些人的宽容时期届满了。每一时总有一些人走到上帝怜悯所不及的境地。何处有警告和劝勉的声音,嘱咐罪人逃避那可怕的厄运呢?何处有伸出的手,将他们从死亡中拉回来呢?何处有谦卑和坚固信心的人,在上帝面前为他们代求呢?

二月十五日 不安全的街道(创19:1-14)

  那两个天使晚上到了所多玛;罗得正坐在所多玛城门口;看见他们,就起来迎接;……说,我主啊,请你们到仆人的家里……住一夜。创19:1,2

  亚伯拉罕的侄儿罗得,虽然住在所多玛城,却深受先祖仁慈与款待精神的感染。罗得在黄昏时看见两位陌生人在城门口那里,晓得在那罪恶城市中所必临到他们的危险,他便坚邀他们到他的家里。至于他自己和他家庭所可能遭遇到的危险,他却并不顾虑。他终身任务的一部分,乃在于保护陷于危险中的人,并照顾无家可归的人,结果却保佑了他。在黄昏之时,他领他们进他的家门得保安全;而在黎明之际,他们却将他和他的家属从那恶运之城的城门安全地带领出来了。(《教会证言》卷六原文第342面)

  罗得并没有认明他们的真身分,但他习惯于有礼好客;这是他宗教信仰的一部分,是从亚伯拉罕的榜样所学来的教训。如果他没有养成这种殷勤有礼的精神,他或许会与所多玛的人同归于尽了。许多家庭闭门不接待客旅,就把那原可带给他们福惠,希望,和平安的天上使者拒诸门外了。

  生活上的每一举动,无论是多么微细,都必产生或善或恶的影响。在人看来似乎是在最小的事上所表现的忠心或疏忽,也足以造成人生最丰富的福惠或最严重的灾祸。小事正足以试验人的品格。人以愉快甘心的精神在日常克己生活中所表现的谦逊行为,乃是上帝所喜悦的。我们不是为自己而生活,乃是要为他人而生活。而且我们惟有抱着舍己为人与和蔼可亲的精神,才能使我们的生活造福人群。小小的殷勤,区区的礼貌,对于人生的幸福有不少的贡献,人间的不幸有不少是因疏忽这些小节而来的。(《先祖与先知》第134面)

二月十六日 最后的一夜(创19:12-29)

  又判定所多玛,蛾摩拉,将二城倾覆,焚烧成灰,作为后世不敬虔人的鉴戒。彼后2:6

  那烧灭平原诸城的火焰放出它警告的光芒,直到今日。我们可以从此学得一个可怕而严肃的教训,就是:上帝的怜爱固然长久地容忍罪人,可是有一个限度是罪人所不能越过的。一到这个限度,上帝的恩典就要收回,而执行刑罚的工作就要开始了。

  世人的救赎主声称,有一些罪比所多玛和蛾摩拉遭毁灭的罪更大。那些听见福音的邀请呼召罪人悔改而不加以留意的人,在上帝面前比西订谷的居民更为有罪。还有比这更大的罪,就是那些自称认识上帝并遵守祂诫命的人,却在他们的品格和日常生活上否认基督。照救主的警告看来,所多玛的厄运乃是一个严肃的劝告,不单是给公开犯罪的人,也是给那些轻视天上所赐亮光和特权之人的。(《先祖与先知》第139,140面)

  上帝的刑罚不久将要倾降在地上。上帝的天使所传来的警告乃是“逃命吧。”可是有声音却在说:“不要大惊小怪;没有什么原因值得特别惊慌。”那在锡安城中饱享安逸的人喊着说:“平安稳妥,”而上天却宣告说有迅速的毁灭即将临到犯罪的人。年轻,轻浮,喜爱娱乐的人,都将这些警告视为无稽之谈而一笑置之。父母们也认为他们的儿女们对这事的看法是对的,大家都安逸地酣睡了。上古世界的遭受毁灭,以及所多玛、蛾摩拉的被火焚烧时,情形正是这样。这平原的城市在遭毁灭的前夕也在狂欢作乐。罗得因他心存恐惧而发出的警告,竟被讥诮。但后来在火焰中灭亡的,却是这班嘲笑的人。当夜那恩典之门就向所多玛作恶而疏忽的居民永远关闭了。(《教会证言》卷五原文第233,234面)

  那警告罗得离开所多玛的同一声音,也吩咐我们:“你们务要从他们中间出来,……不要沾不洁净的物。”(林后6:17)凡听从这警告的人都必觅得避难所。(《信息选粹》第二辑原文第354面)

二月十七日 切莫忘记(创19:19,29)

  你们要回想罗得的妻子。路17:32

  这四个逃命的人中,有一个竟敢回头望一望那注定遭劫的城邑,于是她就成了上帝刑罚的一个戒碑。如果罗得本人毫不犹豫地顺从了天使的警告,赶紧逃到山上去,没有一句要求或异议,那么,他的妻子也必能逃脱这一次的灾难。罗得榜样的影响就可以救她脱离那决定厄运的罪。可是罗得的犹豫和耽搁,使他妻子轻看上帝的警告。她的身体虽然已在郊野,她的心却依恋着所多玛,以致她就与所多玛同归于尽。她怨恨上帝,因为上帝的刑罚把她的财产和儿女都卷入毁灭之中了。虽然她蒙了那么大的恩,被召脱离这邪恶的城,但她总觉得上帝苦待了她,因为多年积攒起来的财富必须留在那里被火焚毁。她非但没有以感谢的心接受救恩,反而擅敢回头恋慕那些拒绝上帝警告之人的生活。她的罪显明她不配得生命,因为上帝虽然保全了她的生命,她却没有表示多少感激的心。

  我们应当谨慎,不可轻看上帝为拯救我们所作的慈爱安排。有一些基督徒这样说:“我的伴侣和儿子若不得救,我也不想得救了!”他们觉得天国若没有那些亲爱的人在那里,天国在他们就不成其为天国了。但是鉴于上帝对待他们的伟大良善和慈爱,试问那些怀有这种思想的人,对他们自己与上帝的关系是否有正确的认识呢?难道他们忘记了自己有责任为他们的创造主和救赎主服务,藉以表示自己的爱心、信实和忠贞么?慈爱的邀请是向一切的人发出的;难道因为我们的亲友拒绝救主的爱,我们也要离弃上帝么?

  人的赎价是极高的。基督为要拯救我们已经付出了无限的代价,凡是体会这伟大牺牲之价值以及人灵魂之可贵的人,决不至因为别人轻视上帝的怜恤而附和盲从。(《先祖与先知》第138,139面)

二月十八日 更美的家乡

  他们却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所以上帝被称为他们的上帝,并不以为耻;因为祂已经给他们预备了一座城。来11:16

  罗得初到所多玛的时候,他满心打算自己不作恶事,并吩咐他的眷属也追随着他。可是他显然地失败了。……

  现在许多人仍在犯同样的错误。……殊不知他们的儿女却被试探所包围,而他们所交的朋友,对造就敬虔的生活和品格,往往是没有帮助的。道德松弛,不信上帝,以及不关心宗教之事的气氛,很足以抵消父母的感化力。青年人常看到违背父母和反抗上帝权威的榜样;又喜欢与不信上帝的人来往,终于和上帝的仇敌发生密切关系了。

  当我们选择在何处居住的时候,上帝要我们先考虑到那环绕我们和我们家庭的道德及信仰方面的影响。有时我们也可能落到困难的境遇中,因为许多人不能得到他们所希望的如意环境;在这种情形之下,只要我们儆醒祷告,并信靠基督的恩典,那么,我们的职务无论训到什么地方,上帝都必使我们能以站立得住,不受环境的腐化。可是我们不应不必要地置身在不利于造就基督徒品格的影响之下。……

  那些牺牲儿女的永远利益而代他们谋求名利的人。终久必要看出这些好处乃是一个巨大的损失。许多人正像罗得一样,最后看到儿女败亡,而仅仅救了自己的性命。他们一生的事业落了空,他们的人生乃是一个悲惨的失败。如果他们真有智慧的话,那么,纵使他们的儿女少得一些属世的名利,但他们总能得到承受那永远产业的名分。

  上帝应许赐给祂子民的产业,并不是在这世界上。……

  如果我们想要得到“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那么,我们就必须像“是客旅,是寄居的”住在地上。(《先祖与先知》第144-146面)

二月十九日 没有什么是太宝贵的(创22:1-14)

  亚伯拉罕因着信,被试验的时候,就把以撒献上:这便是那欢喜领受应许的,将自己独生的儿子献上。……他以为上帝还能叫人从死里复活。来11:17-19

  上帝曾选召亚伯拉罕,叫他作有信心之人的父,他的一生,要作为以后各世代信心的榜样。但是过去的信心并不是全备的。他曾隐瞒撒拉是他的妻子,又在娶夏甲的事上显明自己没有完全信赖上帝的心。上帝为要使他达到最高的标准,就叫他再受一次试验,也是历来人所遭受最严格的试验(《先祖与先知》第123面)

  耶和华向他说:“你带着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你所爱的以撒,”“把他献为燔祭。”这位老人的心因恐怖便暂停跳动。这样的儿子若因疾病而丧失,对于这溺爱的父亲也必是一件极痛心的事,足使他的白头因忧伤而低垂了;可是现在他竟奉命亲手去流这儿子的宝血。在他看来,这是一椿可怖而绝对无法完成的事。然上帝却已经说出了,祂的话是必须听从的。亚伯拉罕已是风烛残年了,但这也没有作为他避开责任的藉口。他握住了信心的杖,而以不能言语的痛苦牵着那少壮健美儿子,出去要听从上帝的吩咐。……

  亚伯拉罕既没有停下来,怀疑如果以撒被杀,上帝的应许怎样得以应验。他也未留下来,以自己伤痛的心作什么推论,而是丝毫不差地遵行那神圣的命令,直到那刀将要扎进孩子颤抖着的肉体时,才有命令下来说:“你不可在这童子的身上下手;”“现在我知道你是敬畏上帝的了,因为你没有将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留下不给我。”(《教会证言》卷四原文第144,145面)

  亚伯拉罕这种出自信心的行为,乃是为我们的益处而记下的。这事给我们一个大教训,当信任上帝的命令,不论这些命令是怎样的严厉苛刻;也教训儿女当全然顺服父母顺服上帝。由于亚伯拉罕的听从,我们受教得知没有什么是太宝贵,而使我们舍不得献给上帝的。(《教会证言》卷三第368面)

二月二十日 拣选妻子(创24:)

  我要叫你指着耶和华天地的主起誓,不要为我儿子娶这迦南地中的女子为妻。你要往我本地本族去,为我儿子以撒娶一个妻子。创24:3,4

  亚伯拉罕平素对上帝的信心,和对祂旨意的顺从,从以撒的品格上也都看得出来;但是那青年人的爱情是强烈的,而且他的性情又温柔和顺。如果与一个不敬畏上帝的女子结合,他就有委曲求全牺牲道义的危险。所以在亚伯拉罕看来,为他的儿子找一个配偶乃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所以他切望以撒能与一个不至于引他离开上帝的女子结婚。……

  亚伯拉罕曾注意自从该隐的日子以来,那些敬畏上帝之人与不敬畏上帝之人间通婚的结果。他自己与夏甲结婚,以及以实玛利和罗得之婚姻的后果,都摆在他面前。由于亚伯拉罕和撒拉缺少信心,结果生了以实玛利,公义的血统和不敬虔的血统混杂起来了。而且父亲在他儿子身上的影响力,被母亲拜偶像的本族和以实玛利的异教妻子的影响抵消了。……

  罗得的妻子是一个自私自利不敬虔的妇人,罗得与亚伯拉罕的分离原是她的影响所造成的。若不是为了她,罗得就不会留在所多玛,很久得不到有智慧又敬畏上帝之先祖的劝戒。……

  敬畏上帝的人与不敬畏上帝的人结合,是不会没有危险的。“二人若不同心,岂能同行呢?”(摩3:3)婚姻的幸福和成功,有赖乎双方的同心联合;信主的和不信主的人之间,在嗜好、心情和志向上都根本不同的。他们是在事奉两个彼此不能和谐的主。无论一个人的节操是多么纯洁正确,但他那个不信主之配偶的影响,总有引诱他离弃上帝的趋势。……主的指示是:“你们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负一轭。”(林后6:14,17,18)(《先祖与先知》第147-151面》)

二月二十一日 幸福的婚姻(创24:)

  耶和华天上的主,曾带领我离开父家和本族的地,对我说话向我起誓,说:我要将这地赐给你的后裔;祂必差遣使者在你面前,你就可以从那里为我儿子娶一个妻子。创24:7

  以撒很蒙上帝的重视,成了使世人得福之应许的继承者;然而当他父亲安排老练而敬畏上帝的仆人去为他拣选一个妻子时,他虽然已经四十多岁,还是顺从父亲的意旨。圣经描述他婚姻的结果,乃是家庭幸福的一幅相爱美丽的景象:“以撒便领利百加进了他母亲撒拉的帐棚,娶了她为妻;并且爱她;以撒从他母亲不在了,这才得了安慰。”

  今日的青年,以及自称为基督徒的,所采取的方针与以撒的作风何等的悬殊啊!青年人往往觉得恋爱完全是个人所要决定的事,──这件事无论是上帝或父母,都不应干预。他们还未成人之先,早就认为自己有选择的能力,而不需要父母的帮助。……许多人就这样断送了今生的幸福和来生的指望。……

  为父母的,决不可在那有关儿女将来幸福的事上忽略自己的责任。以撒之所以顺服他父亲的意旨,乃是因为素常受了父亲的训练,教训他喜爱度顺命的生活。当亚伯拉罕要他儿女尊重父亲的权威时,他自己日常的生活证明了这种权威并不是自私或独断的管束,乃是以爱心为基础,并以儿女的利益和幸福为前提的。(《先祖与先知》第151-152面)

  所以婚姻问题最需要加以慎重的考虑,并请教年长和富有经验之人的指导。而且在决定终身大事之前,应当以圣经为顾问,并在祷告中求上帝的引领。(《先祖与先知》第152面)

二月二十二日 表露你的宗教

  使你们无可指摘,诚实无伪,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作上帝无瑕疵的儿女;你们显在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腓2:15

  亚伯拉罕被四围的列国尊为强大的王子,和精明能干的族长。他没有与邻近的人隔绝。他的生活和品格既与那拜偶像的人显然不同,就为真信仰起了有效的作用。他效忠于上帝毫不动摇,同时他的殷勤和慈善也引起了众人的信任和友谊,他那真正的伟大博得了他们的钦仰和尊敬。

  亚伯拉罕并没有把他的信仰,当作一种贵重的宝物妥为保存,专供自己的欣赏或享受。真信仰是不能这样保存的;因为这样的精神与福音的原理相反。当基督住在人心里的时候,人就不能隐藏祂临格所发的光辉,而那光辉是不会消逝的。反之,那蒙蔽心灵之自私与罪恶的云雾,既天天被公义日头的光芒所驱散,那光就必越照越明了。

  上帝的子民乃是祂在地上的代表,祂的旨意是要他们在这世界道德的黑暗中作祂的光。他们散居在全地全城镇乡村之中,作上帝的见证人,作福音的媒介,藉以将祂旨意的知识和祂恩典的奇妙,传给不信的世人。祂的计划是要一切分享伟大救恩的人,都为祂作传道的工作。基督徒的虔诚乃是世人用来批判福音的标准。坚忍地承受种种试炼,感激地接受各样福分,以及日常生活上所显出的温柔、慈祥、怜悯和仁爱,乃是基督徒的品格向世人照耀出来的光辉,与世人的私心所发生的黑暗,有着显著的差异。(《先祖与先知》第108面)

二月二十三日 不相似的双生子(创25:19-28)

  两个孩子渐渐长大;以扫善于打猎,常在田野;雅各为人安静,常在帐棚里。创25:27

  以撒的双生子雅各和以扫,在品格和生活上是非常悬殊的。……以扫长大之后,性情自私自利,把一切的心思都集中于今生的事上。他性情暴躁,不受约束,喜爱打猎的自由生活,所以很早就作了猎人。然而他却是父亲所宠爱的。以扫经常毫无畏惧地跋涉于深山旷野之间。回家时常带来野味给父亲吃,并向他述说自己冒险生活的一些紧张动人的经过,这一个安静而喜爱和平的老牧人以撒,就被他长子的胆量和勇力所吸引了。

  雅各则秉性审慎,殷勤,细心,考虑将来的事总是过于目前的事。他甚欢喜住在家里,从事看守羊群和耕田地的工作。他的坚忍,节俭,和先见,颇为他母亲所器重。他的爱情是深切而坚强的;而他温文和勤殷,比以扫那粗暴而偶然表示的亲切,更使利百加感到欢悦。……

  雅各曾从他母亲那里得悉上帝暗示长子权要归到他的身上,所以他对于这个特权,心中充满了说不出来的愿望。他所渴求的目标,倒不是他父亲的财富;而是属灵的长子权。那引起他热烈愿望的持权和尊荣,乃是能像公义的亚伯拉罕一样,与上帝交往,能为全家奉献赎罪祭,得以作选民和所应许之弥赛亚的祖先,并承受上帝的应许所包括的永远产业。……

  雅各虽然这样重视永远的福分过于暂时的利益,但他对于所敬拜的上帝还没有从经验中得着实际的认识。他的心远没有因上帝的恩典而更新。他相信,只要以扫一天保持着长子的权利,上帝对他的应许就一天不能实现,所以他经常在设计,研究,有什么方法可以得着那为他哥哥所轻看却为他自己所珍视的福分。(《先祖与先知》第154-156面)

二月二十四日 被曲解的价值(创25:29-34)

  这就是以扫轻看了他长子的名分。创25:34

  以扫不爱好崇拜,也不热心于宗教的生活。他不欢喜长子权所附带的属灵条件,甚至于以这些本分为可憎的拘束。上帝的律法,就是祂与亚伯拉罕立约的条件,在以扫看来乃是束缚他的一个重轭。他纵情任性,最喜爱毫无拘束的自由。在他,只有权势、财富、盛宴、狂欢,才是幸福;他因自己那种放浪游荡的生活而得意。(《先祖与先知》第155面)

  像以扫一样的人很多。他代表一班有特殊而颇有价值之福分在自己掌握中的人,──就是那不朽的产业,与创造宇宙之主上帝的生命同样永存的生命,无可计量的福乐,和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可是他们既已长久放纵食欲、情欲和嗜好,以致自己辨别并欣赏永恒事物之价值的能力就削弱了。

  以扫怀有喜爱一种特别食物的强烈欲望,而且他曾经那么长久只图满足自己,以致他没有感觉到有需要应放弃这诱惑人的贪爱的食物。他虽然思念这事,但没有作什么特别的努力约束他的食欲,直至食欲的力量……控制了他,以致他认为若不能享受这种特别食物,就必遭受非常的不便,甚至遭遇到死亡。他越发思念这事,他的欲望就越发加强,以致连他那神圣长子的名分,也全然失去了价值与神圣性。(《教会证言》卷二原文第38面)

  以扫经过了他生平的紧要关头,而对之却毫无所知。他所视为不值得一想的事,竟是显露他品格上特质的行为。这事显明了他所作的选择,显明了他对于神圣而应予慎重珍惜之物所作的估价。他竟为应付目前需要之无足轻重的放任而将长子的名分出卖了,这事就决定了他日后一生的命运。(《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圣经注释》卷一原文第1094,1095面)

  以扫代表凡曾经尝试那以无限代价所买来而归于他们的特权,却为满足某种食欲或因贪爱财利而将自己长子名分出卖的人。(《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圣经注释》卷一原文第1095面)

二月二十五日 长子名分的交换(创27:1-40)

  当将你的事交托耶和华,并倚靠祂,祂就必成全。诗37:5

  以撒爱以扫过于雅各。他在想到自己快要死的时候,就请求以扫为他预备食物,以便在临死之前为他祝福。……利百加听到以撒的这些话,就想起了主的话,说:“将来大的要服事小的,”而且她也知道以扫会轻看自己长子的名分,而将它卖给雅各了。……

  利百加熟知以撒偏爱以扫,并确信讲理也决不致改变他的意思。她非但不信赖那位支配万事的上帝,反而劝雅各去欺骗他的父亲,因而显明了她的缺少信心。……

  即使以扫承受了他父亲所祝的福,就是那给予长子的福分,但他的兴盛也只能从上帝而来;而且祂必定根据他的行为,或赐福给他使他兴盛,或使他遭遇到不幸。如果他像义人亚伯一样敬爱上帝,他就必得蒙上帝的悦纳和赐福。万一他像作恶的该隐一样,既不尊敬上帝,也不尊重祂的诫命,却顺从自己败坏的行径,他就不能从上帝领受什么福惠,却要像该隐一样,被上帝弃绝。如果雅各的行为是公义的,如果他敬爱上帝,他就必蒙上帝赐福,而且上帝使人兴盛的手必与他同在,即使没有得到那通常赐给头生子的福分和特权还是如此。(《教育论》原文第88,89面)

  雅各和利百加的计划终于成功了,然而他们由于欺骗所得到的不过是烦恼和忧伤而已。上帝曾宣布雅各应承受长子的名分,如果他们凭着信心等候上帝为他们安排,则到了上帝自己所预定的时候,上帝的话就必实现。但是他们像今日许多自称为上帝的儿女者一样,不愿意把事情交托在上帝的手中。利百加因自己向儿子所作的建议深为悔恨;这一件事使他们母子分离,今生不再见面。(《先祖与先知》第158面)

二月二十六日 痛苦的代价(创27:30-40)

  虽然号哭切求,却得不着门路,使他父亲的心意回转。来12:17

  雅各一离开他父亲的帐棚,以扫就进来了。虽然他已经出卖了长子的名分,并且已经庄严的起誓来坚定那一次的交易,可是他现在却不顾他兄弟的权利,决意要得到长子的福分。因为长子权除了属灵的福分之外,还有今世的好处,就是作一家之主,并承受双分的产业;这一点是他所看为最有价值的。……

  以扫在福分伸手可得之时看轻了它,而今在福分永远丧失的时候倒很羡慕它了。这时他百感交集,悲愤之情无以复加。他号咷大哭说:“我父啊,求你也为我祝福!”……

  他轻易出卖的长子权,现在也不能再得回来了。以扫“因一点食物,”因一时满足那从来不受约束的食欲,就把长子的名分出卖了;及至他看出自己的愚拙,而想要挽回所卖去的福分时,已是后悔莫及了。……

  以扫并不是没有权利藉着悔改去求得上帝之惠的;只是他已无法恢复长子的名分了。他的忧愁并不是因为觉悟自己的罪;他没有想与上帝和好。他号咷大哭,乃是因为犯罪的结果,而不是为了罪恶的本身。(《先祖与先知》第158-159面)

  悔改包含为罪忧愁而离弃罪。我们除非看出罪的恶性,就不会厌弃罪;我们除非真心远离众罪恶,生活就不会有什么真正的改变。

  许多人不明白悔改的真义。多数人为自己所犯的罪忧愁,甚至在外表上也有所改革,因为他们深恐自己的错行或会遭致痛苦。但就圣经的意见而言,这并不是悔改。他们是为痛苦而不是为罪恶悲哀。这就如以扫发现自己长子的名分已永远丧失而忧伤一样。(《拾级就主》原文第23面)

二月二十七日 逃亡者的希望(创27:41-28:15)

  梦见一个梯子立在地上,梯子的头顶着天,有上帝的使者在梯子上,上去下来。创28:12

  雅各因为以扫怨恨他,声言要杀死他,所以就离开了父家,出去作一个逃亡者;但他是带着父亲为他所祝的福出来的;以撒曾重新向他说明立约的应许,并因他是应许的继承者,就嘱咐他到米所波大米他母舅家里娶一个女子为妻。可是雅各只身远行时,他的心情是十分痛苦的。他手中只有一根杖,而必须经过野蛮民族所栖息的地带,步行千里之遥的道路。他在悔恨和胆怯的心情中,只想避免与人见面,惟恐他愤怒的哥哥追踪而至。他深怕自己已经永远失去上帝所要赐给他的福气;同时还有撒但在帝边试探着他。……

  绝望的忧郁重重地压在他的心上,几乎使他不敢祷告。可是他这时既然十分孤单,所以比已往任何时候更觉得需要上帝的保护。他一面哭泣,一面深深的自卑地承认自己的罪,并恳求上帝赐他一些凭据,让他知道自己还没有完全被丢弃。……但是上帝并没有丢弃雅各。祂依然向祂错误不信的仆人发怜悯。耶和华慈悲地显示雅各所正需要的乃是一位救主。……

  雅各行路疲乏,便拿一块石头枕在头下,躺在地上休息。当他睡着时,梦见一个光明灿烂的梯子立在地上,梯子的头顶着天。有天使在梯子上上去下来;荣耀的主站在梯子以上。……

  正在夜深人静之时,雅各睡醒了。异象中的光明景象已经不见了。他所看到的只是寂寂山岭隐约的暗影,和满天光明闪烁的星斗。可是,他心中有一种严肃感,就是有上帝与他同在;有一位看不见的主安慰着他的寂寥。他说:“耶和华真在这里,我竟不知道。……这不是别的,乃是上帝的殿,也是天的门。”(《先祖与先知》第161-163面)

二月二十八日 将属上帝之物归还祂(创28:16-22)

  我所立为柱子的石头,也必作上帝的殿;凡你所赐给我的,我必将十分之一献给你。创28:22

  按着当时纪念重要大事的风俗,他为上帝的恩典立了一个纪念柱,以便后来无论何时经过这里,就可以停留在这神圣的地点敬拜耶和华。……他以深切感恩的心重述上帝必与他同在的应许;于是他严肃地许愿,说:“上帝若与我同在,在我所行的路上保佑我,又给我食物吃,衣服穿,使我平平安安的回到我父亲的家,我就必以耶和华为我的上帝,我所立为柱子的石头,也必作上帝的殿。凡你所赐给我的,我必将十分之一献给你。”

  雅各并不是在这里和上帝谈条件。耶和华已经应许赐给他顺利,他所许的愿乃是因为上帝慈爱和怜悯的应许,而流露出来心中所充满的感恩之情。雅各觉得上帝给他的条件,他必须承认。上帝赐给他的特恩,他必须报答。照样,上帝所赐给我们的每一样福惠,我们也要对一切恩典之源有所表示。基督徒应当时常回顾自己过去的生活,并以感恩的心情回忆上帝对自己所施行的宝贵拯救,在受试炼的时候有上帝的支持,在一切都是黑暗与不利的时候有上帝开出路,并在失望的时候有上帝来鼓舞。他应当认明这一切乃是天上使者照顾的凭据。对于这无数的恩典,就应当以谦卑和感谢的心自问说:“我拿什么报答耶和华向我所赐的一切厚恩?”(诗116:12)

  我们的光阴,我们的才干,我们的财产,都应该分别为圣,献与那将这些恩赐交托给我们的主。每逢上帝为我们施行了特别的拯救,或者赐给我们前所未有而出乎意外的恩惠,我们就当承认上帝的良善。不单是在言语上表示我们的感激,而也要像雅各一样,奉献礼物和祭物来推进上帝的圣工。当我们不断地领受上帝的恩典时,我们也应当不断地把上帝的恩典转施给人。(《先祖与先知》第163,164面)

  (附注:闰年使用本书,可在二十九日重读二月一日的经文与灵训)